You are on page 1of 12

马克龙新任期执政挑战与前景分析

马克龙新任期执政挑战与前景分析

于  欢  王  涵

内容提要 2022 年法国总统选举鸣金收兵,现任总统马克龙击败老对手勒庞,顺利


实现连任。马克龙再次入主爱丽舍宫,有望延续其上一任期的内外政策,这对法国、欧洲
乃至世界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马克龙成功连任,但此次大选凸显的选民热情低迷、
传统政党衰落和政治极化加剧的特点暴露出法国正面临来自国内外的许多问题,这对马克
龙的第二个执政期构成了严峻挑战。鉴于此,本文旨在从法国总统选举的视角入手,客观
分析此次大选的结果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法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马克龙第二任期的
执政挑战,并提出马克龙未来执政前景的若干思考。
关  键  词 法国总统选举;马克龙新任期
中图分类号 D7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919(2023)01-0011-10

引   言

2022 年法国总统选举共计 12 名总统候选人,其中包括“共和国前进党”候选人马克龙、极右翼


政党“国民联盟”候选人勒庞和极左翼“不屈法国党”候选人梅朗雄等人。根据法国内政部公布的数据,
在首轮选举中,马克龙与勒庞分别以 27.84% 和 23.15% 的得票率进入第二轮选举,梅朗雄以 21.95%
的选票率无缘最终对决 ①。在第二轮选举中,马克龙以 58.55% 的得票率再次战胜勒庞(41.45%)②,
延续了其在法国政坛的领导地位。此次大选呈现 3 个特点:一是选民投票热情低迷。根据法国内政
部公布的数据,大选首轮投票率仅为 65%,是自 2002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大选第二轮弃投率高达
28% ③,同时有超过 6% 的选票是空白票 ④。二是传统政党日渐式微。在首轮投票中,代表共和党的佩
克雷斯仅获得 4.8% 的得票率,社会党候选人伊达尔戈的支持率也仅有 1.7% ⑤。三是政治极化现象加
剧。在首轮投票中,极右翼政党共获得三分之一选民的支持,极左翼政党也收获近四分之一的选票。
此次大选的结果显示,法国政坛正逐渐脱离左右两党交替执政的传统格局,走向中间派、极右翼和极

① 杨成玉.《从法国大选看法国未来政策趋势及中法合作前景》.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2022(3):21—31。
② 彭姝祎.《总统大选与三足鼎立政党格局的形成》.当代世界,2022(06):60—65。
③ 鞠辉.《从法国大选看马克龙未来政策走向》.中国青年报,2022-04-28(008)。
④ 李宏策.《法国大选,马克龙胜出》.科技日报,2022-04-26(004)。
⑤ 于超凡.《法国大选,马克龙与勒庞再度决战》.环球时报,2022-04-12(002)。
11
(2023 年 第 1 期)
《法 语 国 家 与 地 区 研 究》

左翼三方角力的新格局。政治生态的变化折射出法国当前正面临来自国内外的诸多矛盾,具体包括
经济发展停滞、政策改革失利、社会阶层分化、移民问题激化以及外交形势严峻 5 个方面,这对马克
龙的第二任期构成了严峻挑战。因此,本文试图从 2022 年法国大选的结果和特点探究法国面临的问
题,并提出对马克龙新任期执政挑战与前景的若干看法。

一、经济增长缓慢

2022 年法国大选的首要特点是选民投票热情低迷,这直接反映出法国民众对当前国家经济发展
缓慢的不满。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法国经济陷入了增长乏力的困境。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
显示,2021 年法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2.94 万亿美元,仅比 2008 年高了 0.01 万亿 ⑥。新冠肺炎疫情的蔓
延和俄乌冲突的升级使法国经济“雪上加霜”。2021 年 9 月,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INSEE)发
布预测称,2022 年法国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降至 2.6% ⑦。造成法国经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内部投资不足、消费不振和出口下滑;二是外部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对法国经济的冲击。

1. 投资不足、消费不振和出口下滑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当前,法国政府投资不足、居民消费不振
以及企业出口下滑是造成法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内部原因。
政府投资不足是法国经济停滞的首要原因。法国是高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完善,民众享
有退休金、养老金、待业金和家庭津贴等多种福利金。2020 年,法国用于社会福利保障的支出约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 32% ⑧。传统的高福利政策使得法国政府无法将大量的财政预算用于生产性基本建设,
从而不能有效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此外,高福利政策容易滋生懒汉,削弱劳动者的
生产积极性。许多法国民众在失业后并不急于找工作,而是享受失业补助金。这不仅加重了政府财
政负担,也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居民消费不振是法国经济停滞的又一原因。近年来,在法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法国人均国
民收入有所下降。世界银行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 年法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 4.35 万美元,
而 2008 年法国人均 GDP 就已达到 4.55 万美元 ⑨。这直接导致法国居民的购买力下降,使得国内消费
市场活力不足,从而无法实现扩大再生产。与此同时,受马克龙政府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影响,法国当
前正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2022 年 7 月,法国通货膨胀率已超过 6% ⑩。伴随着通货膨胀率的走高,法
国国内物价水平持续上涨。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2 年 3 月法国消费者价格指
数(CPI)同比上涨 4.5%,是自 1997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⑪。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无疑加剧了法国消费市

⑥ The World Bank: GDP (current US$) - France,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CD?locations=FR.本文电子资


源最后访问日期:2022 年 10 月 22 日。
⑦ 中 国 经 济 网.《 法 国 国 家 统 计 和 经 济 研 究 所 预 计 该 国 下 半 年 经 济 增 长 呈 下 降 态 势 》. http://intl.ce.cn/sjjj/qy/202209/08/
t20220908_38091926.shtml.
⑧ 欧 洲 时 报 网.《 疫 情 加 重 社 保 福 利 支 出 法 国 首 当 其 冲 》. http://www.oushinet.com/static/content/europe/france/2020-12-01/
789587730806865920.html.
⑨ The World Bank: Gross capital formation (% of GDP) - France. 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PCAP.CD?locations=FR.
⑩ 中国经济网《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预计该国下半年经济增长呈下降态势》 .http://intl.ce.cn/sjjj/qy/202209/08/t20220908_38091926.
shtml.
⑪ 康恺.《法国大选重现巅峰对决,马克龙再战“欧洲最危险的女人”》.第一财经日报,2022-04-12(A05)。
12
马克龙新任期执政挑战与前景分析

场不景气的问题。
企业出口下滑是法国经济停滞的再一原因。为满足全国 6000 多万人口的生产、生活需要,法国
政府制定了全产业发展政策:既要扶持较为落后的农业,又要发展先进的工业和服务业。近年来,由
于缺少法国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再加上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包括航空、医疗、食品加工、汽车
制造在内的许多法国高精尖企业正在逐渐丧失创新活力,产品出口竞争力不断下降。据《欧洲时报》
报道,法国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比重日渐式微。2000 年,法国产品在欧盟市场的占有率为
18%,到了 2020 年,则降至 13.5% ⑫。随着出口贸易额的下滑,法国贸易逆差屡创新高,法国经济部预
计 2022 年对外贸易逆差将达 1560 亿欧元,较 2021 年几乎翻了一倍 ⑬。总之,出口贸易对当前法国经
济增长的贡献很小。

2. 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对法国经济的冲击
除了政府投资不足、居民消费不振以及企业出口下滑的内部原因,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是导
致当前法国经济增长缓慢的外部原因。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 年法国经济严重衰退,多项经济指标大幅下滑。法国官方公布的数据
显示,2020 年法国 GDP 萎缩 8.3%,为 1946 年以来的最大衰退幅度 ⑭。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法国政
府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复苏计划:一方面,马克龙主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为月工资少于 2000 欧元
的失业人员、工薪阶层和自由职业者发放通货膨胀补贴,并逐步降低商品税率;另一方面,马克龙为
法国企业出台纾困措施,马克龙不仅在第一任期内成功地将企业所得税降至 25%,而且承诺将在第二
任期取消 1.5% 的企业增值税(CVAE)⑮。2021 年,法国经济初现复苏态势,全年 GDP 实际增长 7% ⑯。
然而,受奥密克戎毒株扩散的影响,2022 年初法国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反弹。2022 年 1 月,法国议会通
过“疫苗证”提案,开始实施新一轮全国疫情防控措施,这使得法国经济的复苏势头再度承压。2022
年 5 月,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将 2022 年第一季度法国 GDP 修订为“环比收缩 0.2%、同比增长
4.5%”⑰。法兰西银行预计,2022 年第二季度法国 GDP 只能微增 0.2%,勉强恢复到 2021 年第四季度
的水平 ⑱。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在全球能源、食品等领域产生外溢效应,使得脆
弱的法国经济再度遭受重创。当前,俄乌冲突对法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3 个方面。一是外贸赤字
恶化。由于国际能源价格飙升,根据法国海关公布的数据,2022 年 8 月法国对外贸易逆差为 155 亿欧
元,其中电力和天然气支出高达 110 亿欧元 ⑲。二是物价水平上涨、通货膨胀加剧。由于国际能源和
食品价格持续推高,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8 月,法国能源价格同比上

⑫ 欧洲时报网.《法国工业产品竞争力下滑让人忧》.http://www.oushinet.com/static/content/france/2021-06-18/855484731415076864.
html.
⑬ 欧洲时报网.《法国贸易逆差屡创新高 年底经济难现起色》.http://www.oushinet.com/static/content/france/2022-10-12/10297766
21093130240.html.
⑭ 光明网.《法国 2020 年 GDP 萎缩 8.3%》.https://m.gmw.cn/baijia/2021-01/30/1302080843.html.
⑮ Josh White.“France set for turnover tax cuts if June elections favour Macron”. International Tax Review, 2022-04-27.
⑯ 慕阳子,张骥,武亦文,王朔,赵永升,王鲲,张金岭.
《“多维视角下 2022 年法国大选观察与分析”笔谈》
.法国研究,2022(01):3—37。
⑰ 刘芳.《法国经济增长堪忧,衰退风险抬升》.经济参考报,2022-07-18(002)。
⑱ 同上。
⑲ 欧洲时报网.《法国贸易逆差屡创新高 年底经济难现起色》.http://www.oushinet.com/static/content/france/2022-10-12/10297766
21093130240.html.
13
(2023 年 第 1 期)
《法 语 国 家 与 地 区 研 究》

涨 22.7%,食品价格同比上涨 7.9%,制成品价格同比上涨 3.5% ⑳。截至 2022 年 9 月,法国的年通胀率


为 5.6% ㉑。这直接降低了国内民众的购买预期和市场投资信心,使得原本复苏的法国旅游业和餐饮业
再次遇冷。三是供应链受阻。俄罗斯和乌克兰是欧洲重要的粮食和金属供应国,俄乌冲突的爆发加
剧了法国农业和工业部门原材料供应中断的风险。此外,俄乌冲突直接导致欧洲难民激增、国防预算
上涨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不仅会加重法国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会对法国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 小结
简而言之,在内外原因的双重影响下,法国当前正面临经济增长缓慢的问题。在经济长期低迷的
环境下,法国民众的幸福指数和对政府的满意度降低,这是造成 2022 年法国大选选民投票热情低迷
的主要原因。面对法国经济停滞的难题,马克龙试图从政府投资的角度入手解决,于 2021 年 10 月公
布了一项为期 5 年、金额高达 300 亿欧元的“法国 2030”投资计划 ㉒。短期来看,马克龙政府的投资计
划能够扩大法国国内市场需求,进而刺激国家经济增长;但长期来看,这一经济政策容易引发政府财
政危机。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前提是国家经济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因此,在未找到新的经
济增长点并完成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之前,即使马克龙提前透支了政府财政支出,法国的经济未来还是
会呈现紧缩态势。

二、政策改革不力

除了经济发展停滞,马克龙改革成效不明显也是导致 2022 年法国大选选民投票热情低迷、马克


龙胜选优势缩水的原因之一。自 2017 年上台执政以来,马克龙力主变革,持续推动“福利国家制度调
整”㉓。然而过去 5 年,马克龙的政策改革非但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触动法国许多社会群体的利益,
引发了一系列全国性集会、罢工和游行活动。
税收是马克龙第一任期政策改革的重点。由于奉行传统的高福利政策和政府举债促进国家发展
的经济政策,法国政府长期面临财政危机。无论是法国前任右翼总统萨科齐削减政府开支和社会福
利的方案,还是左翼总统奥朗德提高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举措,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法国的财
政难题。1999 年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成立时,法国提出“欧盟成员国的国债不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
60%”,但 2020 年法国的公共债务已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 119.8% ㉔。截至 2022 年,法国财政赤字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飙升至 5% ㉕。为此,马克龙继任法国总统后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税收改革。
2017 年,为防止法国富人阶层向海外转移资产,马克龙取消了奥朗德政府制定的富人税。2018 年,为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履行《巴黎气候协定》,马克龙宣布上调国内燃油税。马克龙“为富人减税、为穷
人征税”的做法直接刺激了广大的工薪阶层,导致法国民众与警察之间爆发了激烈冲突。2018-2019
年,“黄马甲运动”从首都巴黎蔓延至法国南部城市,并逐渐演变成关于社会公正、财富分配等问题的

⑳ 海外网.《法国公布 8 月最终通胀数据:年通胀率 5.9% 比预估更严重》.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4092352704295624


&wfr=spider&for=pc.
㉑ 海外网.《法国 9 月份通胀有所放缓 可能只是暂时现象》.http://m.haiwainet.cn/mip/3541926/2022/1017/content_32499398_1.html.
㉒ 慕阳子,张骥,武亦文,王朔,赵永升,王鲲,张金岭.前揭文。
㉓ Daniel Clegg. “A more liberal France, a more social Europe? Macron, two-level reformism and the COVID-19 Crisis”. Comparative
European Politics, 2022(20): 184—200.
㉔ 钱通.《债务风险加剧成法国经济复苏“心病”》.经济日报,2021-02-04(004)。
㉕ 康恺.《法国大选重现巅峰对决,马克龙再战“欧洲最危险的女人”》.第一财经日报,2022-04-12(A05)。
14
马克龙新任期执政挑战与前景分析

抗议浪潮。
除了税收改革,马克龙还在就业、医疗、养老和教育领域开展改革。2017 年,为防止现行《劳动
法》对劳工的过度保护,马克龙实行《劳动法》改革,主张削弱工会在劳资关系中的强势地位,随后法
国多个城市举行罢工游行。2018 年,为解决法国医疗资源配置失衡的问题,马克龙推出医疗系统改
革。然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法国国内疫苗接种缓慢、医护人员不足和医疗物资短缺等问题暴露
出马克龙政府的医疗改革存在决策失误。这引发了法国民众的广泛不满,使马克龙的支持率在 2021
年跌至 40% 以下 ㉖。2019 年,为缓解法国公共债务危机,马克龙着手推行养老金制度改革,主张将 42
种养老金计算制度合并成单一积分制体系。同年 10 月,法国爆发了自 2012 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罢工

,来自铁路、教育、医疗、法律等行业的社会团体举行抗议活动,致使全国交通和铁路运输几近瘫痪。
2022 年,为提升法国科学竞争力、解决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马克龙推行教育研究体系改革,主张“削
弱研究机构,建设精英大学,培养尖端本科专业”㉘ ,此举遭致许多法国科学家的批评。
回顾第一个五年任期,马克龙的履历不再是一张“白纸”。从税收改革到修改《劳动法》,再到医疗
体系和教育研究改革,马克龙的政策改革虽然引起了不少法国民众尤其是社会左翼群体的不满,但他
还是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2022 年法国经济增长率达到 7%,为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高增幅 ㉙ 。
2022 年法国失业率降至 7.4%,达到 2008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㉚ 。与此同时,在乌克兰局势不断升级、欧
洲安全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法国民众倾向于把选票投给有能力抵御外在风险、维护国家稳定的成熟政
客,这也对马克龙的成功连任起到了推动作用 ㉛ 。考虑到法国当前的经济停滞问题和政府财政危机,马
克龙的第二任期注定难言平坦,但他仍须紧密团结法国民众,继续推行第一任期内未完成的各项改革
措施。

三、社会阶层分化严重

2022 年法国大选的凸显特点是传统政党轮流执政被左、中、右三方博弈所取代,具体表现为极右
翼勒庞、极左翼梅朗雄的崛起以及中间派马克龙的稳固。这一特点表明法国民众对法国政坛不同党
派政策的青睐,同时也反映出法国当前正面临严重的社会阶层分化问题。
马克龙的支持者主要集中在社会的精英阶层。从年龄上看,马克龙最大的支持者是 65 岁以上的
退休人群;从职业上看,支持马克龙的选民主要来自企业高管、政府人员和大学教授等高收入群体和
高学历群体;从地域上看,巴黎人和大城市居民是马克龙的主要支持者 ㉜ 。为迎合上述选民群体,马克
龙第一任期实施了一系列的亲商色彩浓厚政策,包括取消富人税、降低企业所得税、削弱现行《劳动
法》对工人的就业保护、增加企业家和雇主的权力。这也是他被贴上“富人总统”等负面标签的主要
原因。

㉖ Riya Peter, Yash Arya. “2022 French Presidential election: a re-election for Emmanuel Macron”. 2022-02-10. https://www.
thenewfederalist.eu/2022-french-presidential-election-a-re-election-for-emmanuel-macron?lang=fr.
@7 王战.《马克龙再执政任重道远》.当代世界,2022(05):73—74。
@8 Elisabeth Pain. “French election could buoy president’s R&D overhaul”. Science 376(6589):123.
@9 慕阳子,张骥,武亦文,王朔,赵永升,王鲲,张金岭.前揭文。
#0 赵晓娜,泠汐,冯绮思,张茵.《马克龙连任之路胜算几何》.南方日报,2022-03-20(007)。
#1 Gilles Ivaldi. “War anxiety makes French voters rally round Macron”. https://hal.archives-ouvertes.fr/hal-03610223/.
#2 Catherine Curran Vigier. “French Presidential Elections: The Left need to mobilise against the Fascists”. p. 57—63. http://www.
irishmarxistreview.net/index.php/imr/article/download/453/437.
15
(2023 年 第 1 期)
《法 语 国 家 与 地 区 研 究》

勒庞的支持者主要集中在社会的中下层。从年龄上看,支持勒庞的选民较为年轻;从职业上看,
以企业雇员、产业工人为代表的工薪阶层是勒庞的主要拥护者;从地域上看,勒庞的支持者主要集中
在外来移民数量众多、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的法国南部地区和受到经济全球化严重冲击的法国东北部
地区。在新冠疫情蔓延、恐怖活动频发和国际局势动荡的背景下,许多法国民众开始要求本国政府收
回向欧盟让渡的主权、捍卫本国经济发展权力、给予本土居民更多政策扶持。近年来,勒庞淡化激进
主义色彩,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着力打造务实、友好、亲民的政治形象。这使她在 2022 年
法国大选中的得票率明显上升。
梅朗雄是“最受 18 至 25 岁年轻人欢迎的候选人”㉝ 。支持梅朗雄的选民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知识精英,他们与梅朗雄在批判资本主义、强调生态保护、反对社会不平等、
对欧盟持怀疑态度等方面达成共识。第二类是以移民为主的城市贫民,他们主张消除种族歧视、确保
社会公平、提高工资待遇。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极右翼势力对法国外来移民的歧视更加严重,这使
得该群体对梅朗雄的支持率进一步提高。因此,由于上述群体都主张消灭种族、出身、性别等一切社
会不平等,梅朗雄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实现了“从贫民到知识精英的跨阶级联合”㉞ 。
鉴于 2022 年法国大选中政治极化加剧的特点,法国《快报》的评论文章将此次大选形容为“两个
法国”间的争夺,一个是“开放、充满信心的法国”,另一个是“悲观、充满愤怒的法国”㉟ 。如何弥合法
国分化严重的社会裂痕,跨越年龄、职业和地域的阶层差异,这一问题考验着马克龙第二任期内处理
社会民生问题的能力。

四、移民问题逐渐激化

2022 年法国大选中政治极化加剧的特点也反映出法国当前正面临日益激化的移民问题。一方面,
宣扬极端民族主义的极右翼勒庞连续两次进入大选第二轮;另一方面,提倡民族宽容主义的中间派
马克龙连续两届当选法国总统。这体现出法国本土民众在对待外来移民问题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
态度。
法国是欧洲外来移民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法国国家经济和统计研究所的数据统计,2022 年法
国移民人口约为 510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 7.6%,其中有 80 万人是在法国出生的外籍移民 ㊱ 。根据出
生地主义原则,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他们将在成年后自动获得法国国籍,这是造成法国移民问题激化
的主要原因。过去 10 年,每年约有 11 万的外来移民加入法国国籍,低于 2000—2010 年的 14 万人㊲ 。此外,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边境关闭、原籍国拒绝领事通行证等问题使法国政府驱逐非法移民变得愈发
困难,这也是法国移民人口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
在巴黎、马赛和里昂街头,随处可见大量外来移民,移民问题正在给法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困扰。
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外来移民可以享受与法国本土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和养老服务,这引发了
公共资源分配失衡的问题。2020 年 10 月,法国爆发全国大规模罢工,这与马克龙宽容的移民政策有

#3 Ibid.
#4 彭姝祎.《总统大选与三足鼎立政党格局的形成》.当代世界,2022(06):60—65。
#5 Clea Acaulcutt,李凤芹.《马克龙再度当选,但勒庞的高票败选表明法国的分裂日益加深》.英语文摘,2022(06):4—10。
#6 欧洲时报.《“数”说法国移民现状:外国人占 7.6% 每年 11 万人入籍》. 2022-02-23. http://www.oushinet.com/static/content/fran
ce/2022-02-22/945916277883809792.html
#7 同上。
16
马克龙新任期执政挑战与前景分析

着直接关系。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外来移民和非法难民的涌入给法国带来边境管控、社会骚乱和
恐怖袭击等诸多问题。过去 8 年,法国至少发生了 30 起恐怖袭击事件 ㊳ ,其中包括《查理周刊》恐袭
案、教师遭斩首案等。此外,法国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而许多来自北非和中东的外来移民信仰伊斯
兰教,因此移民问题又直接引发了法国国内的种族冲突和宗教信仰冲突。2020 年 9 月,马克龙承诺与
“伊斯兰分离主义”作斗争,一方面将具有“分离主义”嫌疑的清真寺关闭,另一方面将具有“激进化”
嫌疑的非法移民驱逐出境。
当前,有许多法国民众把法国经济不景气、失业率攀高的国内问题归咎于不断涌入的外来移民 ,
针对异族群体的歧视和暴力事件日益增多。为避免被扣上种族歧视、政治不正确的帽子,马克龙在移
民政策上屡次陷入左右摇摆的困境 , 甚至为迎合移民群体而把自己塑造为国际主义者。这让法国政
坛的极右翼势力有了可乘之机,他们高举捍卫法兰西语言、历史、文化的旗帜,大力宣扬极端民族主
义和民粹主义。勒庞在 2022 年总统竞选中喊出“法国优先”的口号,公开声称“一旦当选,将加强边
境管控,并大力驱逐非法移民”㊴ 。泽穆尔煽动种族仇恨,在著作《法国的自杀》(Le Suicide français)
中提出“法国是接收难民最多的国家,遭受了最坏的结果”㊵ 。因此,他主张法国要“停止移民,削减移
民福利,遣返非法移民”㊶ 。总之,外来移民问题将长期困扰法国社会,考验着马克龙第二任期内抵御
民族分裂主义的能力。

五、外交形势日趋严峻

法国蒙田研究所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俄乌冲突的背景下,2022 年法国大选既是法国民众对
本国在欧盟、北约中地位的思考,也是对俄罗斯态度的全民公投”㊷ 。此次大选极左翼、中间派和极右
翼“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表明,亲欧盟、亲美国以及亲俄罗斯的 3 种对外态度在法国民众中都占有
一定的比重,这对马克龙第二任期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1. 法国与欧盟的关系
法国是欧盟的创始成员国,始终将欧盟视为扩大本国影响力的“杠杆”。自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建
立以来,法国历任总统均声称自己奉行“戴高乐主义”,主张灵活处理大国关系,致力于以加强欧盟主
权的方式维护和促进国家利益。
在 2017 年法国大选中,马克龙高举“欧盟”大旗,不仅将欧盟置于候选人电视辩论的话题,而且
声称要率领法国重新回到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 ㊸ 。在第一任期内,马克龙提出“法国是欧洲一体化的驱
动力”㊹ 的理念,推动欧盟成员国从经贸、防务到科技、能源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在经历特朗普“美国
优先”政策、“英国脱欧”、美军撤离阿富汗以及法澳潜艇订单撕毁等事件后,马克龙愈发意识到增强

#8 Riya Peter,Yash Arya. Op. cit.


#9 Catherine Curran Vigier. “French Presidential Elections: The Left need to mobilise against the Fascists”. p. 57—63. http://www.
irishmarxistreview.net/index.php/imr/article/download/453/437.
$0 Ibid.
$1 慕阳子,张骥,武亦文,王朔,赵永升,王鲲,张金岭.前揭文。
$2 刘玲玲,任重.《法国大选牵动西方阵营》.环球时报,2022-04-11(001)。
$3 胡文利.《马克龙祭出“宫心计”法国大选形势微妙影响大国关系》.中国青年报,2022-01-13(003)。
$4 Bettina Steible. “Emmanuel Macron:The Return of France as a Driving Force for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ts Political Leader, 2022(06):279—294.

17
(2023 年 第 1 期)
《法 语 国 家 与 地 区 研 究》

欧洲自主意识、构建欧洲战略主权的重要性,希望维持欧盟独立自主的外交姿态并使之成为多极世界
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 2022 年法国大选中,为了扩大竞选优势,马克龙再次打出“欧盟”牌。然而有迹象表明,近年
来法国民众对欧盟的好感正在消退。“欧洲晴雨表”的民调显示,法国民众对欧盟持正面、中立和负面
态度者占 41%、37% 和 21% ㊺ 。有不少民众将法国当前经济发展滞后、政府财政匮乏和移民数量增多
等问题归因于马克龙的亲欧盟政策,为此他们将选票投给了主张“法国优先”的极右翼政党,这也是
勒庞得票率上升的原因之一。随着德国“默克尔时代”的谢幕,马克龙政府将凭借法国作为欧盟唯一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在欧盟未来改革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成功连任后
的马克龙必须在“更强大的法国”和“更独立的欧洲”之间寻找巧妙的平衡点,既要妥善解决法国国内
社会和经济问题,又要坚定领导欧盟走向自主与强大。

2. 法国与美国、北约的关系
自 2017 年上台执政以来,马克龙奉行独立自主的大国外交政策。他自诩继承了戴高乐和密特朗
独立自主的外交传统,曾多次将法国描绘成一个“独立、不结盟的平衡力量”㊻ 。
“战略自主”是马克龙第一任期的外交基调。他不仅强调欧盟的战略自主,而且强调法国自身的
战略自主。在军事领域,马克龙主张不依赖美国的国防自主。2019 年 11 月,马克龙公开声称“北约
已经脑死亡”㊼ ,呼吁建立一支真正的欧洲军队,以摆脱法国对北约的军事依赖。在外交领域,马克龙
强调法国外交的战略自主性,主张法国应该掌握自己的命运和话语权,不能从属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和
对外政策。2021 年 5 月,北约提出一项 200 亿美元的、应对遏制中国崛起等挑战的 10 年期预算,法
国对此表示反对。马克龙在其他场合也曾表示,“北约不应把中国视为假想敌,而是应该明确自己的
战略重点”㊽ 。2022 年 2 月俄乌冲突爆发后,相较于美国及北约成员国对俄罗斯施加经济制裁的做法,
马克龙积极开展外交斡旋、劝和促谈。2022 年 9 月,针对美国拱火乌克兰局势的行为,马克龙表示“法
国虽然与美国拥有价值观共识 , 但法国始终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 , 不会做任何大国的附庸”$9 。
尽管马克龙在第一任期内对美国、北约态度强硬,但法国始终无法真正摆脱对美国的政治、经济
依赖和对北约的军事依赖。特别是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开展的特别军事
行动严重威胁了欧洲安全以及法国本土安全,使得马克龙不得不向北约寻求军事保护。因此,马克龙
必须在第二任期内重新调整对美国、北约的外交政策。法国既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传统,又要在不
损害主权以及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充分挖掘美国、北约为拉拢法国而许诺的好处。

3. 法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自 2017 年当选法国总统后,马克龙着手制定并奉行“欧洲安全战略”。它的核心目标是在欧洲建
立一个新的信任与安全架构,将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纳入其中,从而实现法国和欧洲的长期安全。

$5 胡文利,前揭文。
$6 Pascal Vennesson. “France, Russia and European Security: The Rise and Fall of Emmanuel Macron’s GrandStrategy”. https://
mershoncenter.osu.edu/sites/default/files/2022-07/Vennesson%2C%20Macron%20GS%20and%20Russia-May%202022%5B15%5D.pdf.
$7 张刚生,严洁.《论美欧发达地区的逆全球化现象》.国际观察,2020(02):124—156。
$8 胡文利,前揭文。
$9 环 球 时 报.《 不 做 美 国 附 庸,“ 我 们 不 准 备 与 中 国 采 取 对 抗 战 略 ……”》.2022-9-3. https://mp.pdnews.cn/Pc/ArtInfoApi/
video?id=31002643.
18
马克龙新任期执政挑战与前景分析

马克龙认为,俄罗斯是法国潜在的、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其本人可以对普京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0 。 ①㉔

一方面,马克龙积极阐述“欧洲安全战略”,他在 2017 年 5 月发表胜选演讲和 2019 年 11 月接受《经


济学人》采访时表示:“法国和欧洲的长期安全利益和自治权只有在包括俄罗斯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保
障……把俄罗斯赶出欧洲是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这只会加剧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紧张关系。”%1 另
一方面,马克龙积极开展与俄罗斯的外交活动。2017 年 5 月,在西方普遍孤立俄罗斯的背景下,马克
龙邀请普京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2018 年 5 月,马克龙出访俄罗斯并呼吁加强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
2021 年 11 月,法国同俄罗斯重启外交与国防“2+2”部长级对话。2022 年 2 月,为避免俄乌两国爆发
正面军事冲突,马克龙前往莫斯科与普京举行会谈。
尽管马克龙认为普京为寻求“恢复强大的俄罗斯”会与法国、欧盟重建平等和互利的关系,但事
实证明,他的“欧洲安全战略”对俄罗斯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2017-2022 年,法俄关系以及俄罗斯在
欧洲安全中扮演的角色并没有出现明显改善。不但法国、俄罗斯和欧盟未能就叙利亚问题、乌克兰问
题取得进展,而且俄罗斯对利比亚、中非共和国和马里的干预还造成了新一轮的地区紧张局势。2022
年 2 月,俄乌冲突的爆发标志着马克龙“欧洲安全战略”的阶段性失败。为此,马克龙必须在第二任
期内调整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法国既要与俄罗斯开展积极的外交工作,又要加强跨大西洋联盟的
伙伴关系,同美国、德国和英国等传统西方盟友进行协商合作。

4. 法国与中国的关系
有法国学者认为,“法国和中国的双边关系是最复杂的国家间关系。尽管法中两国开展了时间较
长、成果丰硕的经济交流和全方位合作,但也存在着持久且日益加深的间隙”%2 。因此,他将中法关系
定性为“合作竞争”%3 的关系。
过去 5 年,马克龙政府对华政策存在相当大的两面性。一方面,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持了高
水平发展。政治上,中法高层交往密切,保持高度政治互信。2019 年,中法元首首次实现年内互访。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法元首通过电话、视频连线的方式频繁互动、守望相助。2021 年俄
乌局势骤然紧张,中法两国都在积极斡旋、推动谈判取得进展。2022 年 9 月,马克龙明确表示,“法
国不准备在印太地区与中国采取对抗战略,因为两国不存在对抗逻辑”%4 。经济上,中法两国互为重要
的经贸伙伴,合作互补性强、潜力巨大。2021 年中法双边贸易额突破 800 亿美元 %5 ,创历史新高。此
外,两国还在农业、气候变化、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开展了积极务实的合作。另一方面,法国
对华政策的竞争性更加突出。首先,法国幕后支持欧盟在 5G 建设、贸易投资以及民主人权问题上对
中国采取强硬立场。其次,法国利用涉疆问题、涉港问题以及南海问题向中国发出诘难,马克龙虽然
声称遵守“一个中国”原则,但也在推动与中国台湾地区的交流合作。再次,为提高介入亚太地区事
务的能力,马克龙提出法国版“印太”战略,这将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沿线国家的推进产生
负面影响。最后,法国实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会对中法两国的经贸合
作构成挑战。

%0 Pascal Vennesson. Op. cit.


%1 Ibid.
%2 Emilie Tra. “Role dynamics and trust in France-Chinacoopetition”. Mediterranean Politics, 2022-03-03. https://wwwtandfonline.53yu.
com/doi/abs/10.1080/13629395.2022.2035138.
%3 Ibid.
%4 光明网.《马克龙:法国与中国在印太地区不存在“对抗逻辑”》.https://m.gmw.cn/baijia/2022-09/03/35999856.html.
%5 杨成玉.《从法国大选看法国未来政策趋势及中法合作前景》.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2022(3):21—31。
19
(2023 年 第 1 期)
《法 语 国 家 与 地 区 研 究》

法国具有中央集权传统,法国总统掌管外交事务,对包括中法关系在内的对外政策拥有绝对的决
策权。在中法两国建交即将迎来 60 周年之际,马克龙如何延续中法关系积极、健康、向上的主基调,
推动中法合作取得新成果,共同推进全球治理、应对全球挑战,这考验着马克龙第二任期的政治智慧。

结   语

马克龙在 2022 年法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并成为 20 年来首位成功连任的法国总统。从马克龙于


2022 年 4 月发表的胜选演讲来看,其第二任期有望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对内,马克
龙将聚焦经济发展、政治民主、移民问题、绿色环保等重点领域,并更加注重税收、就业、购买力、养
老金等社会民生议题。对外,马克龙将利用默克尔卸任德国总理的机会和法国作为欧盟唯一联合国安
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加速构建欧洲战略主权,在经贸、能源、安全等各领域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2022 年法国大选的结果和特点显示,尽管马克龙已经确立了自身在法国政坛的领导地位,但他仍将面
对经济发展滞后、政策改革失利、移民问题激化、社会阶层分化等内部矛盾以及外交形势严峻、新冠
肺炎疫情蔓延、俄乌冲突升级等外部挑战,如何有效满足民众需求、快速弥合社会裂痕、加强欧洲战
略自主、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在美俄两国间保持战略平衡将成为检验马克龙能否胜任“欧洲领袖”的重
要标准。

参考文献
胡文利.《马克龙祭出“宫心计”法国大选形势微妙影响大国关系》.中国青年报,2022-01-13(003).
鞠辉.《从法国大选看马克龙未来政策走向》)中国青年报,2022-04-28(008).
康恺.《法国大选重现巅峰对决 , 马克龙再战“欧洲最危险的女人”》第一财经日报,2022-04-12(A05).
刘芳.《法国经济增长堪忧,衰退风险抬升》.经济参考报,2022-07-18(002).
李宏策.《法国大选,马克龙胜出》.科技日报,2022-04-26(004).
刘玲玲,任重.《法国大选牵动西方阵营》.环球时报,2022-04-11(001).
慕阳子,张骥,武亦文,王朔,赵永升,王鲲,张金岭.《“多维视角下 2022 年法国大选观察与分析”笔谈》.
法国研究,2022(01):3—37.
彭姝祎.《总统大选与三足鼎立政党格局的形成》.当代世界,2022(06):60—65.
钱通.《债务风险加剧成法国经济复苏“心病”》.经济日报,2021-02-04(004).
王战.《马克龙再执政任重道远》.当代世界,2022(05):73—74.
于超凡.《法国大选 , 马克龙与勒庞再度决战》.环球时报,2022-04-12(002).
杨成玉.《从法国大选看法国未来政策趋势及中法合作前景》.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2022(3):21—31+91.
张刚生,严洁.《论美欧发达地区的逆全球化现象》.国际观察,2020(02):124—156.
赵晓娜,泠汐,冯绮思,张茵.《马克龙连任之路胜算几何》.南方日报,2022-03-20(007).
Baujard A., Lebon I. “Not-so-strategic voters Evidence from an in situ experiment during the 2017 French presidential
election”. HAL, 2022-03-14.
Clegg D. “A more liberal France, a more social Europe? Macron, two-level reformism and the COVID-19 Crisis”.
Comparative European Politics, 2022(20):184—200.
Ivaldi G. “War anxiety makes French voters rally round Macron. For how long? ”. HAL, hal-03610223.
Pain E. “French election could buoy president’s R&D overhaul”. Science 376(6589):123.

20
马克龙新任期执政挑战与前景分析

Peter R. “2022 French presidential election: a re-election for Emmanuel Macron”. 2022-02-10.
Steible B. “Emmanuel Macron: The Return of France as a Driving Force for European Integration? ”. The European
Union and its Political Leader, 2022(06):279—294.
Tran E. “Role dynamics and trust in France-Chinacoopetition”. Mediterranean Politics, 2022-03-03.
Vennesson P. “France, Russia and European Security: The Rise and Fall of Emmanuel Macron’s GrandStrategy”.
Vigier C. “French Presidential Elections: The Left need to mobilise against the Fascists”. Irish Maxist Review. 2022(11):
57—63.
White J. “France set for turnover tax cuts if June elections favour Macron”. International Tax Review, 2022-04-27.

Analysis of the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of Makron’s New Administration

Abstract: The 2022 French presidential election was a golden ending, and the current President Marco
Long defeated his old rival Le Pen and successfully won re-election. Makron’s reaccession to the Elysee
Palace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cies of his last term, which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ability of France, Europe and the world. Although Makron was re elected
successfu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election, such as the low enthusiasm of voters,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partie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olitical polarization, exposed that France was facing
many problems from home and abroad, which posed a serious challenge to Makron’s second term of office.
In view of thi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objectively analyze the resul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ench presidential el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rench presidential election, on this basis, discuss
the current problems faced by France and the governance challenges of Makron’s second term, and put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Makron’s future governance prospects.
Key words: Presidential election of France; Makron’s new administration

(作者信息:于欢,河北师范大学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领域:当代国际关系与中国外交;
王涵,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1
Résumés

Résumés

1. L’éveil de la politique populaire : analyse des votes blancs lors des élections présidentielles françaises
 Li Jiaqi
Les votes blancs sont devenus un phénomène politique majeur dans les élections françaises. Sur la base d’un ensemble de
données relatives aux élections présidentielles françaises (1965-2022), cet article constate une augmentation du nombre
de votes blancs, dont la distribution spatio-temporelle coïncide avec le déclin des partis politiques dominants et l’émergence
de forces marginales. Une analyse plus poussée des facteurs explicatifs montre que lorsque les électeurs sont mécontents
du parti au pouvoir, déçus par la politique générale et en désaccord avec les résultats du premier tour, ils expriment leurs
vues politiques par un voter, mais sans choisir. Le vide électoral n’est pas seulement le signe que les droits civiques
modifient la représentativité du gouvernement, mais aussi que la dimension démocratique influe sur la légitimité du
président français et conduit même à des forces populistes organisées à attaquer la politique électorale au nom du peuple.
Mots clés : France ; vote blanc ; élection présidentielle ; politique électorale

11. Analyse des défis et perspectives du nouveau mandat de Macron Yu Huan & Wang Han
Au cours de l’élection présidentielle française de 2022, le président sortant Macron a battu Marine Le Pen pour être
réélu sans heurt. Macron devrait poursuivre la politique intérieure et extérieure de son mandat précédent, qui a joué un
rôle important dans la stabilité de la France, de l’Europe et du monde. Malgré le succès de la réélection de Macron, le
faible enthousiasme des électeurs, le déclin des partis traditionnels et la polarisation politique croissante mis en évidence
par les élections révèlent que la France est confrontée à de nombreux problèmes d’origine interne ou externe, ce qui
pose un sérieux défi pour le second mandat de Macron. Dans ce contexte, cet article vise à analyser les résultats et les
caractéristiques de l’élection présidentielle française, et à aborder les problèmes actuels de la France et les défis du second
mandat de Macron.
Mots clés : élection présidentielle de France ; nouveau mandat de Macron

22. Langues africaines dans les pays francophones d’Afrique de l’Ouest : difficultés et perspective
 Li Hongfeng
Le français est la langue officielle de huit pays francophones d’Afrique de l’Ouest et est employé comme langue
d’enseignement à tous les niveaux de l’éducation nationale. L’Afrique de l’Ouest est en même temps marquée par sa
grande diversité sociolinguistique, d’où une écologie linguistique complexe et compliquée. Les langues africaines y font
face à des difficultés de planification et de standardisation tangibles. Toutefois, étant une partie importante du patrimoine
culturel national et de l’identité nationale, elles continuent de jouer un rôle important dans le paysage linguistique
en Afrique de l’Ouest. Elles pourront s’appuyer sur des efforts concertés incluant les niveaux national, régional et
international pour trouver un espace plus vaste pour leur survie et leur développement.
Mots clés : Afrique de l’Ouest ; langues africaines ; politique linguistique ; la Francophonie


8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