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佛 藏 道 藏 与 福 州 刻 书

杨 起予

, “ ” 、 “ ” 。 , , 、

藏 含有 蕴蓄 储存 的意 思 佛藏 也 叫释 藏 就 是说 蕴 蓄 着 储 存着 大
, 。 , 、

量 的 佛教 经 典 因 而 又 名 大 藏经 或 一 切 经 道藏 就 是说蕴 蓄着 储 存着大 量 的 道 教 经
。 、 ,

典 这 里 所 说 的 佛藏 道藏 是 指佛 教 经 典 的 大 汇 刻 和 道 教 经 典的 大 汇刻

、 、 、 、 。 ,

十 道 山 川考 》载 剑 南名 山 峨眉 青城 鹤鸣 眠山 都 是并 列 都没 有 什 么 前 后 山

之说
灌 县 ! 载 青 城 山 很详
,

明 曹 学 仕 《蜀 中 名 胜记 》于 并 引杨 慎 《蜀 志 补 嶂 》谓 青城
大 邑县 ∀ 记 述
, , 。

山 有丫 百 八 景 详 记 其名称 经 查 其 中 并 无 鹤 鸣或 鹊 鸣或 鸣鹊 在 内 于

, , 。

鹤 鸣山 并引 杜 天 师 《鹤 鸣 山 》诗 也 不 见鹤 鸣 山 与 青 城 山 有 何 牵 涉 《明史 地 理志
崇庆 州 ∀ 载 # 工肠州

大 邑县 ∀ 载

四 》载 灌县 西 南 有青 城 山 于 西 有鹤 鸣 山 于
, 。

西 北 有鹤 鸣 山 与 崇 庆州 界
, , , “

凡 此 各 种 记 载 都 充 分 说 明青 城 山 与鹤 鸣 山 各 是一 山 位 置 分明 鹤 鸣 山是 青 城
” , 。

山后 山 的 说法 全无根 据
,

以 上 是 从 文献 上 看 的 下 面再 看 看实 际 情 况
, 。 ,

青 城 山 与鹤 鸣 山 之 间 隔着 一 个 崇 庆 县 崇庆 县 有一 条河 叫文 井江 发 源 于大 邑县
, , , ,

双河 之 北 崇 庆 县 最 高 处 的 群 山之 中 从 丁 末 沟之 南 流经 怀远 镇 之 北 元 通 场之 西 南
这 就 叫西 河 # 注 ! 这 条 河 在 《中 国 地 理 图 册 》第 ∃% 图 # 成 渝 地
, ,

再流 经 崇 庆县 城 西 面
区 ∀ 图都 有标识
, 。 ,

分明 可 见 这 条 河 恰 好 在青 城 山 与鹤 鸣 山 之 间 把 这 两个 山 区 隔 开
, “ ” , 。

了 这 样 看来 鹤 鸣 山是 青 城 山 后 山 的 说法 是完 全 站 不 住脚 的
我 们 再 看看 其 他 情 况
, 。 ,

青城 山 纬 度 高 于 鹤鸣 山 地 势 也 高于 鹤 鸣 山 青 城 山 是眠 山 起 顶 第 一 峰 而鹤 鸣 山
从 雪 山 # 也 是 眠 山 起顶 ! 经 签 华 山 入 大 邑 县 境
, , 、

则是 眠 山另 一 支 经 红岩 大 山 雾 中
、 、 ,

山 冠子 山 龙 窝 山 … … 几 个 峰峦 而 后 才 是 鹤 鸣 山 已 是 大 邑 县 境 内 的 低 山 地带 斜江
, 。

两 源 会 于 山前 山 后 侧还 有 偌 大 一 个 平 坝
, , “ ” , ,

山 水 形势 如此 分 明 现在却 说 鹤 鸣 山 是青 城 山 的 后 山 未 免信 口 开 河 没有
, , 。 、 。

经 过实 地考 察 载之词 典 贻 误 颇大 希 望 地理 学 家 词 典 学家 予 以 重 视 当 前撰 写 新
, , 。 , , ,

志 更 须 辨别 是非 不可 人 云亦云 旅 游业 导 游 同 志 不 要轻 信 以免 发 生 错 误 否则
, 。

从 青 城山 去 找 鹤鸣 山 难 免要 倒 大霉
# 注 ! 参看 《华 阳国志 》校 注 本∃ &∋ 页 注 〔一 〕 文 井 江 注
# 责任 编 桥 介文 !
开 皇 元 年 # ( )& !

, , 。 ,

据 《隋 书 经籍 志 》 我 国 大 规模 地 汇 抄 佛 经 当 发端 于 隋 初
“ ” , , , ,

诏书 一颁 布 京 师 及各 通 都 大 邑 闻 风 而 动 争 相 官写 佛 经 皮藏 各寺 院 并 另抄 一
。 , , 。

份藏 于 秘 阁 但是 从 现 有 的 文 献资 料 看 来 佛教 经 典 的 大 汇 刻 当 肇始 于 北宋初 年 开
宝 四年 # ∗ +& ! 张 从 信 前 赴 益 州 # 今 四川 省 成 都 市 ! 监 雕 大
, 、

宋 太 祖赵 匡 夙 委派 高 品
太 平 兴国八 年 # ∗ ) , ! 完成
。 , 。 , 。

藏经 历 时抢 年 因 为刻 于 四 川 所 以 叫做 《蜀 藏 》 又
, 。 ,

由于 开 雕 于 开 宝 初 年 也 称 《开 宝 藏 》 这 是 我 国 第 一 部 雕版 大藏 经 也 是 第 一 次 由政
。 , 。

府 组 织 力 量 所 进 行 的 佛 教 经 典大 汇 刻 在装 祯方 面 它 仍 沿 用 隋唐 以 来 的 卷 轴 式 全藏
凡 − )∋ 函 收 录 佛 教经 典 &∋ + ∋ 部 ( ∋−) 共雕版 片 &, 万 块
, 。

全 藏 已 不 复存 在
, , ,

卷 现在
, 。 ,

了 仅 北 京 图 书 馆 收 藏有 残 卷 值 得 庆幸 的 是 《金 藏 》廷 它 的 覆 刻 本 可 以 从 现存 略
,

、 、
. 、 。

有 缺 佚 的 《金 藏 》中 窥 见 它 的 版 式 字体 装 砍等 原 貌 及其 内 容 特点
福 州 东 禅 寺 等 觉 院 住 持 冲 真 等 人 发起 募 缘 于 元 丰 三 年 #& ∋ ) ∋ !
, ,

将 近 一 个世 纪 以 后

奈宁 二年 # & & ∋ , ! 板竣 部寸∃ , 年


, , , ,

开 雕大 藏 经 前后 卞 世 称 《福 州 东 禅 寺 大 藏 》 也叫
它 在 《 华 严 经 /0
! 卷 的刻有
。 “
… … 上祝 今上 皇帝 圣 寿 无
,

《崇 宁 大藏 》 简 称 《 福藏 》
% ,,−

全 藏 都( ) ( 函 &− (∋部
, , , 。 , ,

穷 国 泰 民 安… … 等语 所 以 又 名 《另巧 万 万大 藏 》

。 , , , 、 ,

卷 目前 只 有 泉州 开 元 寺 故宫傅 物 院 以及京 沪 宁 图 书 馆 收藏 一 些 零 本 山西
人 原 崇善寺 收 藏 有 残 本 & + 卷

1乐 了 篇 裕 大 于 《开 讼伐 》
,
囚 而 内 容 也 相对 地 丰富 了 许 多
, ,

《崇 宁 大 藏 》的 同 世
,

实 用价 值也 就 随 之 而 有 所 提 高 以 外 至 少 具 有 川 自可个 方 面 灼 重 大 意 义
,
,

一 它 是 有 史 以 来第 一 部 通 过 募 缘 辑 刻 的 大 藏 经 为 后 世不 依 靠 官 府 力 量 而 汇 刻 佛
, 。

教 经 典树 立 了信 心 与榜 样 并提供 了成 功 的经验
开 创 了 经 折 装 卜3 先 例
、 ,

二 它 大 胆 地 改 进 了 装 帧形 制 其影 响相 当 深 广 不 仅后 世
,

、 ,

辑刻 的佛 藏 道 藏 绝大 多数 都 洽 用 了这 一 装顿 形 别 而 且 对 我 国 古籍 装 帧 的 革新 起 了 示

范 和 促进 的 作 川
距 《崇 宁 大 藏 》这 一 汇 刻佛 教 经 典 庞 大 工 程 全 面 结 束还 不 到 &∋ 年
,

福 州开 元 寺 本
&∃
了一 等 又于政 和二 年 # & ! 泣 开 了募 缘 刻 印 《毗 卢 大 藏 》的 序幕
、 、 。

悟 惟冲 经过了
−∃ 于 南宋 绍 兴 二 十 四 年 # &&(− ! 回 满完 成
, 。

个 春 秋 的 辛 苦劳 动 另一 种 说 法 是 藏事于
,

乾道 八年 # &&祀 ! 藏( %− 函 &− ∃ ∗ % &&


+
。 , , ,

工程 整整持 续 了一 个 甲子 全 部
,

卷 其规模
。 ,

也 超过 了 官 雕 的 《开 宝 藏 》 川今 也 只 有 泉 州 开 元 寺 和 北 京 图 书 馆收 藏 一 些 零本

《 毗 卢大 藏 》是 历 史 上 弟 三 次 议 版 的 大 藏 经 它 与 《开 宝 藏 》 《崇 宁 大 藏 》拧成
,

。 ,

了一 股 汇 刻 佛 叔 经 典 的 推 动 力 量 尤其 应 当 肯定 的 是 它 是 继 《 崇 宁 大 藏 》之 后 通 过 募
大 大 丫4 利 于 强 化 自筹 经 费 和 推 广 经 折 装 的 意
,

缘筹 措 资金 并 采 用 经 折 装 的 又 一 部 大 藏 经
, 。

识 具有 很 大 的 进 步 作 川
, 。 ,

石 以上 各 藏 的 带 动 下 赵 宋 一代 还 进 行 过 三 次 佛 教 经 典大 汇 刻 第一 次 南宋 绍兴
二年 # &&,
∃ !
, ,

由 王 永从 等 出 资 刻 于 浙 江 湖 州 思 溪 圆 觉 禅 院 《思 溪 圆觉 藏 》
,
日峙做 简

&
5
全 藏 ( − 只函 ( ( − ) 。卷 二次
。 , , ,

称 《 圆觉 藏 》 部 百 浙 江 安 吉 州 思 溪 资 福 禅院 开 雕
于 南宋 淳 熙 二 年 # & 肠 !
。 ,

名 叫 《 思 溪 资福 藏 乡 简称 《资 福 藏 》 湖州 于宝 庆 元 年
,

# & ∃ ∃ ( ! 改 称 安吉 州 可 知 它 完成 于 宝 庆年 间 # &∃ ∃( 一 & ∃ ∃ 、!


, ,

或 稍后 一点 前 后耗 时一
始 刻 于 嘉 熙年 间 # & ∃ , + 一 & ∃ − ∋ ! 毕 事 于 淳平右年 间 # &∃ − &
。 , ,

个 甲子左 右 另一 种说 法是
一 & ∃ ( ∃ ! 全 藏 ( ∗ 函 & − ( ∗ 部 (+ −∋ 卷 第 三 次 先 后 由法 忠 清 圭 等 人 主 持
, , 。 , 、 ,

于 绍
定 四年 # & ∃ , & ! 在 平江 府 # 治 所 在 今 江 苏 省 苏州 市 ! 磺 砂延 圣 院 镂 版 到 元 至 治 二 年
,

# & , ∃ ∃ ! 刻成 前 后 用 了 ∗& 年 时 间 称 为 《啧 砂 藏 》 全藏 (
∗ ∋函 & ( ,∃ % ,% ∃
, , 。 , ,

部 卷
卧龙 两 寺 收 藏 全 藏 )∋ 肠 有− ) − %
、 , 。

映 西 西 安 开元 太 原崇 善寺 藏 卷
, 。

宋代 自始 至 终 不 断地 辑 刻佛 教 经 典 形成 了一 股 强 大 的 潮流 在 这 股 潮 流 的 影响 之
, 、 。 , , ,

下 辽 金 也 曾辑 刻 过 佛教 经 典 辽 代 曾刻 过 《契 丹 藏 》 然而 未 见传 本 只能 从
, 。 ,

《高 丽 藏 》窥 见 它 的 轮 廓 据说今 本 《 高丽 藏 》是 以 《契 丹 藏 》为 底 本刻 印 的 另外

《房 山 云 居 寺 石 经 》中 的某 些 石 刻 佛 经 也 体 现 了 《契 丹 藏 》原 貌 金 代 于 皇 统 八 年
# & &− ) ! 始 刻 大 藏 经 于 解 州 # 今 山西 运 城西南 ! 竣 工 于大 定 十三 年 # & & +, !
, ,

元初又
& ∗ , ,年 在 山 西 赵 城 县 发现 了 − ∗ ( + 卷
, 。 , ,

有 补刻 称 为 《金 藏 》 卷 子 装 所 以 也 叫 《赵
, “ ”

城藏 》 两 年以后 上 海 影 印宋 版 藏 经 会 和 北平 三 时 学会 联 合 影 印了 其 中罕 见 的 佛
教 经 典−∗ 部
, 。

名 曰 《宋 藏 遗珍 》
, 、

元 刻 大 藏经 由余 杭 县 南 山大 普 宁寺 住 持 道 安等 人 主持 用 福州 思 溪 所 刻 佛 藏校 刻
# & ∃% ∗ ! 一 说 始 事 于 至 元十 四 年 # &∃ + + !
, 。 ,

于 至元六 年 即南 宋咸 淳 五 年 毕 役于 至 元
二 十七 年 # & ∃ ∗。! 一 说始 自至 元十 五 年 # &∃ + ) ! 讫 于 大德 三 年 # &∃ ∗ ∗ !
。 , ,

叫 《普 宁
全 藏 ( () &− ∃ ∃ 部 % ∋& +卷
, , 。 , 、

藏 》 函 或 说 元 代 还 刻 过 一 部 《官 版 藏 经 》 其 卷 数 刊

刻 年 代 以及 流传 情 况 均 待详
、 、 、

明代 先 后 刻有 《洪武 南 藏 》 《永 乐 南 藏 》 《永 乐 北 藏 》 《武林 方 册 大藏 经 》
# & , +∃ ! 开 雕 于南京
, , ,

和 《径 山 藏 》 《洪 武 南藏 》 也 叫 《初 刻 南 藏 》 洪 武 五 年 三
#&,∋) ! 竣工 共% , % ∃ % &∋ +∋∋∋ # &− &∃ !
。 , , ,

十一 年 函 部 余卷 永 乐十 年 把 《洪 武 南
∋ &∋∃ (
,

计 %,
, , , 。 , ,

藏 》略 加改动 再刻 于 南 京 叫 《永 乐 南藏 》 简 称 《南 藏 》 函 部
%, ,& 卷 永 乐 十 九年 # &− ∃ & ! 毕 其功 于 正 统 五 年 # & − − ∋ !
, , ,

另 刻大 藏经 于 北 京 叫做
共 收佛 教 经 典 % ,+ 函 &%
& (部 %, %+
, , 。 , ,

《永 乐 北 藏 》 简 称 《北 藏 》 又 名 《正 统 藏 》
一 说% , % 函 &%( +部 % , % ∃卷 万 历 十二 年 # & ( ) − ! − &∋卷
。 , , 。 , , 。

卷 又 续刻 引 函 武 林
# 今浙 江 省 杭 州 市 ! 昭 庆寺 大 约 于 嘉 靖 年 间 # &( ∃ ∃ 一 & ( % % ! 募 缘雕 印 的 《武林 方 册 大 藏
万 历十 年 # & ( ) ∃ !
, , 、 、 、

经 》 已佚 由真 可 德清 密藏 幻 余 等 主 持 铁版 大藏 经 于 清 凉
, , , 。

山 一 一 五 台山 后 移 到 余杭 径 山寺 故名 《万 历 藏 》 也 叫 《径 山 藏 》 清 康 熙 十 六 年
#&%+ + !结束 故 又 名 《嘉 兴 藏 》 全 藏 , (∃ 函 & −
∃ &
, , , ,

在 嘉 兴 楞严寺 装 订 发售 部
&∃ % ∋卷 其 中正 藏∃ &∋ 函 继 藏 ∗( 函 又 续藏 −
+ 函 叶 恭 绰 《历代 藏经 考 》 著 录 为 % +)
, , 。

&% (− % ∗ (%
, , 。

函 部 卷
, ,

清刻 汉 文大藏 经 只 有一 部 名 《龙 藏 》 它 以 《北藏 》为底 本 刻于雍 正 十三 年 至


乾 隆 三 年 之 间 # & + , (一 & + , ) !
。 、 、 ,

全 藏 分为 经 律 论 与杂 藏 四 大 类 子 目 以 《千 字 文 》
计 收佛教 经 典 + ∃− 函 &%%∃ +&%)卷
, , , ,

为序 部 不 仅 传本 较 多 而 且 连 版 片也 都 完 整 地
保存 了下 来
&, &,年
, 。 , ,

辛 亥 革命 以后 出版 过两 种铅 字排 印本 大 藏 经 一 种是 上 海频 伽 精 舍 以
日本 的 《缩 刷藏 经 》 # 全 称 为 《大 日本 校订 缩刷大 藏 经 》 简称 《缩 藏 》
, ,

又 名 《弘 教
藏 》 ! 为 底 本 辑 印 的 《频 伽 精 舍校 刊大藏 经 ∋ 函 −& −
, 。 ,
、 简 称 《频 伽 藏 》 计− 册 为
。 。

最 近 几 十 年来常 用 的 士 磺 经 之 一 导一 种 是 《若 城藏 》 具体情 况 不 详
,

, 。 ,

道 教 经典 汇 录 干 六 胡时 期 贝 于 井 录 的有 刘 宋 陆 修 静 的 《三 洞 经 书 目 录 》 孟
唐 开 元 年 间 # +& ,一 + −
& !
, 。 ,

法 师 的 《玉 纬 七 部 经 书 日 》 梁 曲 弘 景 的 《经 目 》井 经过
总 计 , +− 卷
, , , 。 , 。

搜集 荟萃 成 藏 目 曰 《三 洞 琼 纲 》 后 经五 代战 乱 略 有残 缺 赵宋 大
中祥 符 三 年 # & ∋ & ∋ ! 都− , ( ∗ 卷
, , , ,

王 钦若 奉 命 竺 理 并 依 照 原 来 目录 作 了 补 充 题 为
五 年 至 九年 # 拍 & ∃ 一 & ∋ .6 ! 辑 成− ( % ( 卷
。 , , ,

《宝 文统 录 》 结仔长君 房 主 编 并 于 天禧 三
年 # &∋ &∗ ! 抄 录 + 崇 宁 年 间 # & & & 一 & & &) !
。 ,

部 定名 为 《大 宋 天 宫 宝 找 》 重 行 校
增至 ( , ) + 卷
, , 。

补 称 为 《崇宁 重 校 道 藏 》
大 约在 北宋 政 和 六 年 # 7 8 7 9 ! 成 七 年 # & 城 + !
,

《崇 宁 重 校 道 藏 》被 运 到 了 闽 县
# 今 福建 省 福 州 市 ! 万 寿 道 观 这 部 道 藏 凡 (− 。函 (− &
)
, 。 , ,

指 定 知 州 黄 裳 主 持刘 梓 卷
在 南宋 端 平 年 问 # & ∃ 隧一 & ∃ , % ! 仍 见 全 藏
。 , ,

世 称 《政 和 万 寿 道 藏 》 据说 并 抄 录 了一
# & 了, 。一 & + ∗ ( !
。 , 。

份 皮 藏 于 漳州 清 乾 隆年 间 这 一 抄本 还 在 流 传
, 。

在福 州刻 梓 的 这 部道 藏 具 有 十 分浑 远 的 听 史 意 义 它 打 响了 汇 刻 道教 经 典 的 第 一
, ,

炮 并 成 为 金 元 两 代 雕 造 道 藏 的 蓝 本和 明 刻 〔 正 绳道藏 》的 样版 使 大 量 道 教 经 典得 以
, 。

广 为流 布 至 今 还 为 广 大 应 用 者服 务
即南 宋 绍 熙 元 年 # & & ∗ ∋ !
, , ,

金 代 道藏 由孙 明 道 典 辑 刘事 梓 行 于 明 昌元年 共
:− ((卷
, 。

称 为 《大 金 玄 都 宝 藏 》
在 蒙 古 太 宗 后 乃 马 真 氏称 制 第 三 年 # & ∃ − !
, , 、

元代 由宋 德 方 秦 志安 董 辑 刻事 子
在 《大 金 玄 都 宝 藏 》的 墓 础 上 增 辑 为 + ) ∋ 。多 卷 定名 了玄 都 宝 藏 !/
。 。

平 阳 玄都 观
,

肇 端 于永 乐 四 年 # & − ∋ % ! 成 祖 软 第 − , 代 天 师张 宇初 纂 校 # 道
, , ,

明 刻道 藏 该年
, 。 , 。 、 ,

藏 》 宇 初乃 招 道 士 往 北 京 摘 佼 功 未就 绪 而 成 祖 崩死 仁宗 宣 宗相 继 嗣位 弃置
至 英 宗 正 统 九 年 # &− − ! 命 邵 以正 仔 校 始 行 刊 板 于 次 年 即 正 统 十年 # & − − ( !
, , , ,

未理
称 《正 统道 藏 》 全 藏 − 叨 函 ( ,∋(卷 万厉 三十 五年 # & % ∋ !
3
+
。 , ,

张 国 祥又 续 刻
,

事竣
了, ∃ 函 &) 全 藏 计 ( &∃ 函 (− 巧卷 &( ) ∗ 块
。 , 。

版片兑
, , ,
。卷 万 历 续 刻部 分 或名 《万 历 续
清 光绪 二 十 六 年 # &∗ ∋ ∋ ! 庚子 之 变
, , 。 ,

道藏 》 八 国联 军入 侵 版 片尽 毁 所 幸 的是 北
、 2 、 , 。 ,

京 白云 观 匕海 白 云 观 太 原 崇 共寺 都 还 收 藏有 全 藏 民 国 初年 天 津 徐 世 昌 曾委 托

交 土 海商 务 印 书 馆 彩印 了 & ∋ 部
, ,

傅增 湘 校 理北 京 白 云 观 藏 本 至 少 有 一 小 部分 流 传 了

下来
、 , , ,

纵观 自宋 至 清 佛教 道 教经 典的 大 汇 刻 不 论 佛藏 还 是 道藏 其 卷轶 之 繁
, ,


&∋∋。
, , , , , 。

程之 大 耗 资之 巨 费时 之 久 川 人之 众 任务之艰 都是 显 而 易 见 的 在这将 近
;
, 、

年 丈 汇 刻 的 过程 中不 难 看 出 川 处 戊国 东 南 僻 撰 的 福 州 与佛 藏 道 藏 的 刊 布育 着 极 为
,

, 。 ,

密 切 的 关系 并 在大 汇 刻 中发挥过 重大 的 作用 除 了 上 文 所 说 的 开 募 缘 刻 藏 之 先河 为
; , 、

后 世 大 汇 刻 创 造 了 解 决 经 费 问 题 的 经 验 一一 集 资 首 创经折 装 促 进 了佛 藏 道 藏 以及
; ,

我 国古 籍装 帧 形制 的 革 新 成功 地 担 当 了雕 造 道 教经 典 的 开 路 先 锋 为 后 世 镊梓道 藏提
,

供了 蓝 本 和 经 验 以 外 还 有 值得 称 赞 的 表 现
, , , ,

第一 它 既 刻佛 藏 又 刻道 藏 就 是 这 么 一 个 不 起眼 的 地 方 竟 一 口 气 校刊 了三 大
。 、 , 。

部 而 《政 和 万 寿 道 藏 》仅仅 比 套毗 卢 大 藏 》迟 开 工 四 五年 实 际 上 是 同 时 进行 的
, 。

在 当时 的 中国 没 有 一 个 地 方 能够 与 它 相 比
《碳 砂 藏 》一 藏 就 刻 了 ∗& 年
, , ,

第二 而 福 州 差 不 多 也 只 花 百 年左 右 的 时 间 却刻成
难道 不 是 中国 刻 书史 上 所 鲜 见 的 吗 <
, 。 , ,

了 两 部 佛藏 一 部道 藏 其效 率 之 高 成 绩之 著
, 、 、 、

以 上 这 些 雄辩 地 说 明 了 福州 拥 有 一 支 素 质好 技艺 高 数 丹庞 大 的写 工 画
、 、 、 、 。

刻工 印工 装订 工 的 队伍 和 编辑 校 刊 以 及 组 织 管理 的 骨 千 力 景 福 州 刻书基
,


, , ,

础 之雄 厚 刻书 经 验 之 丰富 刻 书 质 曼 之 过硬 刻书 事 业 之 发达 是 不 言而 喻 的
,

。 , 。

自宋 代 以 后 福 州 始 终 是 书坊 林 立 刻书事 业 历 久 不 衰 其所 刻 之
,

事 实正 是 如 此
北宋 元 卞右年 间 # & ∋ ) % 一 & ∋ ∗− !
, , 。 ,

书 不 仅 数量 较 多 而 且 质量 也 较 高 福州 东 禅寺 等 觉
南 宋淳 熙 三 年 # & & + % !
; ,

院刻 印 的 《鼓 山 大 藏 》 阮 仲醚 种 德 堂 刻 印 的 小 字 本 了春 秋 经
;
传 集 解 》 明 正 统五 年 # & − − 。 !
; ,

敖 峰 熊 宗 立 种德 堂 刻 本 《类证 注 释 小 儿 方 诀 》 正德
中 # & ( ∋ % 一 &( ∃
;
& ! 嘉靖 二 十 八 年 # & ( − ∗ !
, ,

三 山 郡 库 刻本 《通 志 》 汪 文 盛 刻 本 《汉
、 , , 。 ,

书》 《后 汉 书 》 等 等 都 是 颇负 盛 名 而 又 见 于 著 录 的 而 北宋 刻 递 修 本 《汉 书 注 》
元初 至 元 二 十 六年 至 二 十 八 年 间 # & ∃ ) ∗一 & ∃ ∗ & ! 魏天丰
,

右刻 本 《资 治通 鉴 》 明 正 德 刻 本
, 、

《福 州 府 志 》 清 吴 玉 田 书 坊 刻 本 《 巴黎 茶 花 女遗 事 》等 今 天 有 可 能 见 到 的 福 州官 刻
,

家 刻与坊 刻 更 以 自 身 的 高 质量 作 了强 有力 的 历 史 见 证
、 、 , , 、 、

佛藏 道 藏虽 然 是 佛 教 经 典 道 教 经 典 的大 汇 刻 然而 佛 藏还 涉 及 哲 学 政治
、 、 、 、 、 、 、 、 、

经济 语言 文学 艺术 历史 夭文 历算 医药 建筑以及风 土 民情 气 功 保健 等
。 、

许 多学 术 领域 唐 释玄 应 释 慧琳 为 了 给 佛 教 经 典 注 音 释 义 而 先 后 编 纂 的 《一 切 经 音
, 。 、 、 、 、 、

义 》 曾经 引 用 了 大 量 的 我 国 古 籍 道 藏 也 涉及 天 文 地理 医药 生物 化 学 体
、 。 , 、 、 ,

育 气功 保健 等 许 多 学科 因此 佛藏 道 藏 不 仅 是 研 究佛 教 道 教及 其 经 典 的 渊 蔽
、 、 。

而 且 也 是挖掘 研 究 我 国古 代 各 门 学 科 各个 领 域 重 要 典 籍 的 知 识 宝 库 和 资料 源 泉
, ,

不 仅 如此 它 还 涉 及 古 代 中国 与 中南 亚 各 国 的 友 好往 来和 文 化 交 流 的 问 题 有 助于
。 , , ,

探 究 古代 中外 关 系 史 和 中外 文 化 史 特 别 应 当 指 出的 是 佛 教 虽 然 是 外来文 化 然而
, 。

一 经与 中国 传 统 文 化相 结 合 就 形 成 了具 有 中 国特 色 的 佛教 文 化 它 一 方 而 表 明 了 外来
;
文 化 对 中国 传 统 文 化 产 生 过 积 极 的 影 响 另 一 方 面 又 表 明 了 中国 传统 文 化 善 于 吸 收 外 来
, ,

文 化的 有 益 成 分 让 它 转 化 为 发 展 传 统文 化 的积 极 因 素 而 又 始 终 保 持传 统 文 化 所 固有
。 , , , 、

的 民 族特 色 纵 观 我 国历 史 自魏 晋南 北 朝 以 后 所 谓 传 统文 化 实 际 上 是一 种 儒
、 。 , , 。

释 道融 为 一 体 的 文 化 反之 我 国所 汇 刻 的佛 藏 对 外 国文 化 也产 生 过 积 极 的 影 响
, 、 , 。

在 我国佛 藏 的影响 下 朝鲜 日本 都 曾 刻 过 大 藏 经 就 是一 例 朝 鲜 以 我 国 《开 宝 藏 》
于 北 宋 大 中样 符 四 年 # &∋ && ! 至 元 丰五 年 # &∋ ) ∃ ! 梓行 了 《高 丽 藏 》 南 宋 端
, 。

为 底本
平 三年 # &∃ , % ! 至 淳 枯 十 一 年 # &∃ (& !
,

又 以 《高丽 藏 》参 校 戮国 的 《开 宝 藏 》与 《契
日本 于 我 国 清 光绪 六 年 姨 十 一 年 # &) ) ∋一 & ) ) ( ! 以
,

丹 藏 》 校 刻 了 今 本 《高 丽 藏 》
&∗ ∃

, 、 、 。

《高 丽 藏 》为底 本 用 我 国宋 藏 元藏 明藏 校 刊 了 《大 日 本 校 订 缩 刷大 藏 经 》
年 至 & ∗ ,− 年
, ,

又 以 《缩 藏 》为 底 本 用 我 国 宋元 明 各 代 所 刻 佛 藏校刻 了 《大 正 新 修大 藏
,

经 》 道 教 对 我 国 的 影 响 虽 然 不 及 佛 教 那 么 深广 它 毕竟 是 我 国 土 生 土 长 的 宗
,

但是
# 下 转 第∃ 页 !
佛 教 的 中 国 化 初 探
龙 达瑞

, , ,

佛教 传 入 中国 大 约 是在 两 汉 之 际 作为 一 种 外 来宗 教 佛教 要 在中 国 传播 扎根
, 。 、

和发 展 经 历 了一个漫 长 的 与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冲突 和 融 台 的 过程 在这 个 互 相 排 斥 互相
, , 、

融 合的 过 程 中 佛 教 成为 中 国 民 族 文 化 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丰 富 了 中 国文 化 并推 动
、 、 、 、
; ,

了 中 国文 化 的 发 展 对 中 国 古 代社 会 历史 哲 学 思想 文学 艺 术 语 言 等 诸方 面 都
、 。 ,

产 生 了探 远 的 多 方 面 的 影响 对于 佛 教 的 中 国 化 的 研究 将 有 助 于 我 们 进一 步 了 解 中
, , ,

国 文化 的 各 种组 成 部 分 它 们的 相互 关 系 发 展 状况 并 为 我 们 今 后 的 文 化 建 设 提供 经
验 和 反思

# 上 接 第 ∃∋ 页 !
, 、 、 、 、 、 、

教 不 可 能 不与 我 国古代 的 文学 艺术 音乐 天文 生物 化学 建 筑 等存 在着 密 切
, 。 ,

的关 系 并 对 这 些 文化 学术领 域产 生 这 样或 那 样 的 影 响 刊 布道 藏 就 是 最 有 说 服力 的
。 , , ,

证明 从 现 有 资料 看 国外 并 无 辑 刻道 藏 的 记 载 然而 这 并 不 等 于 包 括 道藏 在 内 的 道
。 , 、 、 、

教 经 典 对 外 国 文 化 没 有 产 生 过 积极 的 影 响 其实 它 对 日本 美国 英国 法 国 等许 多
于& ) ∗ )
。 ,

国 家都 有 过 不 同程 度 的 影 响 试 以 日本 为 例 黑 川 真道 年 发 表 的 《 日 本 皇 朝 年号
& ∗ & %年 发表
, 、 ,

中 的 长生 之 神 的 意 义 》 清 原 贞 雄于 的 《 日本 的 北辰 北斗 的 研 究 》等 就

都 是 与 道 教有 着 直 接 关系 的论 文
, 、 ,

由 此可 见 佛 藏 道 藏 不 仅 是 中华 民 族 共 同 的文 化遗 产 而且 也 是 世界 各 国共 同 的
, 。 ,

文 化 遗 产 同 时 又 是 中 外 友 好往 来 和 文 化 交 流 的 结 晶 和 象征 正 因 为 如 此 中 州 古 籍

出版 社 才着 手 影 印 缩 印本 《乾 隆 大 藏 经 》 《龙 藏 》 国 务院 古 籍 整 理 出版 规 划小 组
才锐 意 以 残 缺 的 《赵 城 藏 》为底 本
,

用 《资福 藏 》

《影宋 硅 砂 藏 》

《普 宁 藏 》

、 、

《南藏 》 《径 山 藏 》 《尤 藏 》和今 本 《高 丽 藏 》以 及 《房 山 云 居 寺 石 经 》等 八 种版
, 。。。余 卷 的 《中 华大 藏 经 》 # 汉 文 部 分 !

本 对 校 出版 一 部多 达 ∃
, , ,

福州 在 酿造这 笔 珍 贵 的 文化 遗 产 中 曾经 发 挥 过 积 极 的 作用 取得过 巨 大 的 成
。 , 、 , ,

绩 今天 这 些 福州版 的 佛藏 道藏 即使 已 无 传 本 或 只 有 零 本 传 世 但 它对 后 世 雕 造
、 、 。 , 、

佛藏 道 藏产 生 过 深 刻 的 积 极 的 影响 它 的 功绩 已 经 溶 化 在 中外 后 刻 的 佛 藏 道藏
, 。

之中 永 远 也 磨灭 不 了
# 责任 编 择 学万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