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2

单位代码 10635

学 号 112018406002126

硕士学位论文
从紧张到从容
——戈麦对博尔赫斯诗歌的接受

论文作者:胡晓敏
指导教师:梁笑梅 教授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研究方向:中国现代诗学
提交论文日期:2021 年 4 月 6 日
论文答辩日期:2021 年 5 月 11 日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中 国  重 庆
2021 年 5 月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题目: 《从紧张到从容——戈麦对博尔赫斯诗歌的接受》

本学位论文是作者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恪守学术诚信,遵守学术准则。对本研究及学位论文撰写曾
做出贡献的老师、朋友、同仁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本论文公开时间:获学位当年;□推迟 1 年;□推迟 2 年。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I
绪 论 ............................................................................................................................ 1
一、选题缘由 ........................................................................................................ 1
二、研究综述 ........................................................................................................ 2
三、研究目标 ........................................................................................................ 8
四、研究思路 ........................................................................................................ 8
五、研究的重难点 ................................................................................................ 9
第一章 紧张特征的生成 ........................................................................................... 11
第一节 80 年代末独特的诗歌环境 .................................................................... 11
第二节 被动选择的诗歌道路 ............................................................................. 13
第三节 戈麦诗歌紧张特征的出现 ..................................................................... 17
第二章 紧张特征的延续 ........................................................................................... 22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摧毁..................................................................................... 22
第二节 追逐爱情的损耗..................................................................................... 25
第三节 身份认同的焦虑..................................................................................... 28
第三章 紧张的戈麦与从容的博尔赫斯 .................................................................... 31
第一节 紧张的戈麦 ............................................................................................ 31
第二节 从容的博尔赫斯..................................................................................... 34
第三节 在想象中展开生活 ................................................................................. 36
结 语 .......................................................................................................................... 47
参考文献 .................................................................................................................... 49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3
致 谢 .......................................................................................................................... 55
摘 要

从紧张到从容
——戈麦对博尔赫斯诗歌的接受

摘 要

八十年代中后期,纷繁芜杂的诗歌团体、流派、实验渐次登台,为诗歌创作
打开了多条通道,但也过度消耗了诗艺拓展的可能。在这个阶段,由于生活重心
的转移,诗歌所承担的社会、政治、伦理职能,在群众心理中的位置,已逐步滑
落、衰减。正是在这样一种复杂、不稳定的状态下,戈麦走入了诗坛。其实,在
戈麦的人生预设中,诗歌并不是他的最初选择。按照西渡的记载,戈麦一开始甚
至对诗歌抱着一种拒绝的态度,后来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才使他走上了
诗歌的道路。戈麦的创作时间不长,只有短短五年时间,但他却创造出一种独特
的诗歌景观并开拓了汉诗写作新的可能性。这些闪现着犀利夺目的语言之光的作
品,为中国当代诗坛添增了几抹亮色。
纵观戈麦的全部创作,不同于那些温柔平和的诗歌风格,他的作品从一开始
便具备了“紧张”的特征。诗歌的出现,为戈麦的生活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当
戈麦运用诗歌重构自己生活的同时,他发现诗歌也正在快速地毁灭自己的生活。
这种矛盾的对立,让诗人陷入对生活深刻的怀疑。通读戈麦前期的诗歌创作,不
难发现,诗人对成年生活的消极预判以及对“窥探者”的警惕,也加深了他诗行
中“紧张”的底色。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戈麦的诗歌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然而,
此前诗歌中的“紧张”特征到了九十年代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有了愈演愈烈的趋
势。日常生活的摧毁、追逐爱情的损耗以及身份认同的焦虑,成为戈麦诗歌中“紧
张”特征的新的影响质素。
诗行中紧张感的累积,给戈麦的诗歌生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正当戈麦
身陷穷途末路之际,博尔赫斯的出现,为他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转机。阿根廷
作家博尔赫斯,以其杰出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闻名全世界,被誉为“作家们
的作家”。在戈麦的眼中,博尔赫斯无疑是一位“智者”般的存在。正是通过博尔
赫斯的想象世界,戈麦惊奇地发现了诗歌创作的另一种可能:一种情感上克制、
内容上铺陈,表达上从容的诗歌叙说方式。
可以说,博尔赫斯是戈麦在诗歌创作道路上的“精神导师”。针对两位诗人在
诗艺层级上的联系的研究,能够在真正意义上重新辨析戈麦诗歌创作的深层机制
以及他的诗学伦理的本体价值。
关键词:诗歌;戈麦;博尔赫斯;紧张;从容

I
Abstract

From "tension" to calmness


——Gemai's acceptance of Borges's poetry

Abstract

In the mid and late 1980s, numerous poetry groups, schools and experiments
appeared gradually, which opened many channels for the creation of poetry, but also
excessively consumed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the art of poetry. At this stage, due
to the shift of the focus of life,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thical functions undertaken by
poetry in the masses' psychology have gradually slipped and diminished. It is in such a
complicated and unstable state that Gemai stepped into the world of poetry. In fact,
poetry was not Gemai's first choice in his life. According to Xidu's records, Gemai even
refused poetry at the beginning. Later, some important events in his life led him to the
road of poetry. Gemai's writing time is only five years, but he has created a unique
landscape of poetry and opened up new possibilities of Chinese poetry writing. These
works, which flash the light of sharp and dazzling language, add a few bright colors to
the world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Throughout Gemai's writing, unlike the gentle and peaceful style of poetry, his
works are characterized by "tension" from the beginning. The emergence of poetry
opens a new door for Gemai's life. When Gemai uses poetry to reconstruct his life, he
finds that poetry is also destroying his life quickly. This contradiction makes the poet
fall into a deep doubt about life. Reading through Gemai's early poem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the negative prediction of adult life and the vigilance of "prying eyes" also
deepen the "intense" background of his lines. Since the 1990s, Gemai's poetry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However, in the 1990s, the "tension" in previous poems has not
been relieved, but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e. The destruction of daily life, the
depletion of the pursuit of love and the anxiety of identity become the new influencing
quality of the "intense" character in Gemai's poetry.
The accumulation of tension in the lines brought an unprecedented crisis to
Gemai's poetic career. Just when Gemai's life is in deep crisis, Borges's appearance
brings a new turning point for his poetry creation. Jorge Luis Borges, an Argentine
writer, is known all over the world for his outstanding novels, poems and prose works,
and is honored as "the writers' writer". In Gemai's eyes, Borges is undoubtedly a "wise"
existence. It was through the imaginary world of Borges that Gemai was surprised to
III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discover another possibility of poetic creation: a poetic expression that was restrained in
emotion, laid out in content, and relaxed in expression.
It can be said that Borges is Gemai's "spiritual mentor" on the road of poetry
creatio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oets on the level of poetic art
can really distinguish the deep mechanism of Gemai's poetic creation and the
ontological value of his poetic ethics.

Key words: Poetry; Gemai; Borges; Tension; Calm

IV
绪 论

绪 论

一、选题缘由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诗人戈麦,他是一位非常有才气的人,这一点为大家所公
认,但要想研究清楚戈麦其人以及他的诗歌作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戈麦
究竟是怎样和诗歌发生联系的,什么原因促使他走向诗歌的道路,他的诗歌为何
总是充斥着“紧张”的意味,这些疑问一直都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我们知道,
“知
人论世”历来是鉴赏诗歌的有效途径。可惜的是,现存有关戈麦的生平资料很少。
在《拯救的诗歌与诗歌的拯救——戈麦论》一文中,他的好友西渡就曾直言:
“对
像戈麦这样的诗人,要从他的生活传记中寻找这方面原因的努力,也许将是一个
错误”。①西渡所说的“这方面”指的就是把戈麦推向诗歌的东西。不同于穆旦、
海子等人,他们的诗歌创作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是有迹可循的,而要想了解戈
麦的生活以及他的思想变化,我们却只能从他的作品中寻获。所以,如何解读他
的诗歌作品成了问题的关键。
现有的围绕戈麦诗歌文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写于 1990 年以后的作品。且
研究者们聚焦的目光具有惊人的一致性:一方面,他们从诗歌内部着手,通过诗
歌语言、色彩和意象等要素,对具体的诗歌文本作细致的解读;另一方面,他们
向诗歌外部延伸,探求戈麦自杀的悲剧现实。诚然,这些做法都是研究诗人及其
诗歌作品的习用手段,但对于戈麦而言或许并不恰用。面对现有的戈麦诗歌研究,
假如我们用稍加严苛的眼光去看待,就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那些抛却诗人实
际的生活经历,仅仅从精神气质、宿命论、文化透析等角度剖析戈麦之死的论调,
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否足够令人信服?更有甚者,他们没有从戈麦前后期诗歌的变
化入手,只是根据他的某些诗篇,例如《誓言》、《厌世者》等,就认定戈麦诗歌
具有浓重的厌世色彩,表达他对这个世界、对人性甚至对自己的深刻失望,这样
的判断是否略显轻率?另外,大部分论文都是从“语言”这个角度来阐释戈麦诗
歌,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来看,这样的研究角度是否偏向狭隘?
这些问题可以反映出认识戈麦诗歌的不易,在选择把戈麦作为论文选题时,
最初的想法是将现存的戈麦研究成果进行整合,然后分析出他们研究的侧重点,
进而找到创新的可能。但是,稍加整理这些资料就可以察觉,学者们的研究大多
聚积在诗歌的语义层次,即告知读者戈麦的诗歌包含着某种特质,却没有更深入
地阐明这些特质存在于戈麦诗中的缘由。此外,大部分研究者对戈麦前期的诗歌


西渡:《拯救的诗歌与诗歌的拯救——戈麦论》,辑入西渡编:
《戈麦诗全编》
,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
一版,第 452 页。

1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甚重视,而这些诗歌恰巧就是展现戈麦个人经历的重要素材。缺少对这些材料
的挖掘,我们就很难发现戈麦是如何走向诗歌,又是如何在危险中得到拯救,继
而走出属于自己的诗歌道路。因此,要想在戈麦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必须重
新整理戈麦的创作成果,然后找准他诗歌中迥异于其他诗人的关键特征。
通读戈麦的诗歌作品,我们不得不惊异于其诗行中的“紧张”特征。不管是
情感的抒发、语词的使用还是节奏的起伏,都可以看出戈麦的诗中充斥着一种紧
张的氛围。这种紧张特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紧张的特征?这
种紧张的特征在文本中又是如何呈现的?这些都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于此同
时,要想真正走入戈麦的诗歌世界,我们就不能忽视一个人——豪尔赫•路易斯•
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是阿根廷诗人,在国际诗坛上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自从
上世纪 70 年代博尔赫斯正式进入中国文学界视野后,其独特的作品风格和文学理
念一直是作家探讨、借鉴甚至模仿的对象,因此,博尔赫斯被称为‘作家们的作
家’。”①他的诗歌风景既有纵深也能展幅,一经引入就受到中国诗歌界的热切关注。
不过直至 80 年代末,戈麦才真正和博尔赫斯的诗歌产生了关联。博尔赫斯对戈麦
的诗歌创作影响深远,在《文字生涯》一文中,戈麦就曾这样提及:
“我在过着一
种无生无死的日子。有时,我对这样一种文字生涯有些惶恐。面对大千世界的繁
荣,有时,也不免感喟一番。就在这样一种怀疑自身的危险境界之中,我得到了
一个人的拯救。这个人就是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②一段时间里,戈麦的精
神状态异常紧绷,他开始对猝然走上诗歌道路的决定感到怀疑,也不知道如何继
续利用诗歌投射自我的情感与思绪。无法宣泄的情感涌动,加之戈麦性格的内敛,
渐渐在诗人的内心集聚成一股汪洋,就在这样一种极度危险的关键时刻,年轻的
诗人戈麦和博尔赫斯相遇了。在博尔赫斯的诗歌里,戈麦重新拾获艺术创作的活
力,并成功拓展了诗歌新的境界。可以说,在诗歌生涯难以为继的时刻,正是博
尔赫斯的出现,拯救了迷途中的戈麦。
遗憾的是,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戈麦和博尔赫斯两者在诗歌上的关联少有关注。
基于此,有必要以戈麦的全部诗歌作品为背景,用以探讨戈麦诗中的“紧张”特
征,以及在紧张感累积到失控状态时戈麦是如何在危机中走向博尔赫斯,博尔赫
斯又是如何救赎戈麦等问题,进而弥补现有研究在这个方面的不足,这是本文的
选题缘起。

二、研究综述
虽然只在这个喧闹的世间短暂停留了 24 个春秋,但戈麦却留下了充裕的诗歌


吴昊:《诗人们的诗人——论中国当代诗人对博尔赫斯的接受》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5 年 04 期。

戈麦:《文字生涯》,辑入西渡编:《戈麦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一版,第 428 页。

2
绪 论

佳作。这些闪耀着犀利夺目的语言之光的作品,是中国当代诗坛不可复制的“遗
产”。可惜的是,目前学术界对戈麦诗歌的探索不算深入,对戈麦和博尔赫斯两位
诗人在诗歌美学上的联系的研究更是成果寥寥。为了使戈麦诗歌的研究能有更大
的突破,本文拟对近十五年(2005-2020)的戈麦诗歌研究状况进行系统整理与阐
述说明,并将此项研究从如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戈麦之死的研究;二是戈麦诗
歌的悲剧意识;三是戈麦诗歌的语言自觉。
首先是戈麦之死的研究。
戈麦原名褚福军,于 1967 年出生,是黑龙江省萝北县人。1985 年,戈麦考入
了北大中文系文献专业,并在毕业后被分配至北京外文局工作。1991 年 9 月 24 日,
诗人戈麦跳河自杀,时年仅 24 岁,引人唏嘘。诚然,诗人的创作往往来自生命痛
苦的体验,他们“以自己超乎常人的敏锐,以自己悲天悯人的情怀,以自己对存
在的形而上感知,以自己诗的追寻蕴含着整个人类的终极关怀,并且在这个没落
的时代把对终极目标的沉思与眷顾注入到每一个个体生命之中,去洞见生存的意
义与尺度。唯有真正的诗人才可能不计世俗的功利得失而把思考的意向超越现象
界的纷纭表象而去思索时间,思索死亡,思索存在,思索人类的出路,而当他自
身面临着生存的无法解脱的终极意义上的虚无与荒诞之时,他便以身殉道,用自
己高贵的生命去证明和烛照生存的虚空。”①因此,在所有的死亡想象中,对“诗
人之死”的研究是其中颇具挑战和研究价值的学术命题。
2005 年以来,已有的戈麦诗歌研究中,有关戈麦之死的研究论著共有 9 篇,
包括吕周聚的《戈麦自杀的“内部故事”解读》②、李雪的《向死亡张开年青的翅
膀——戈麦诗歌中精神气质与意象分析》③和《人与“绝对”的较量——戈麦用诗
歌与人生演绎死亡》④、罗振亚的《“歧路”的诗学:先锋诗人自杀的文化透析》⑤、
郝海洪的《从“孤独”到“涅槃”的生命轨迹——论戈麦诗歌的情感蕴含》⑥、耿
艳艳的《论戈麦诗歌的死亡意识》⑦、张文刚的《戈麦诗歌中的“死亡”意象解读》

、薛龙的《结局或开始——守望渡口的戈麦》⑨以及王锐和西渡合著的《诗人戈
麦之死》。⑩较少的研究成果给“戈麦之死”的实际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从另


吴晓东、谢凌岚: 《诗人之死》,
《文学评论》 ,1989 年 04 期。

吕周聚: 《戈麦自杀的“内部故事”解读》 ,《阴山学刊》 ,2005 年 04 期。

李雪:《像死亡张开年轻的翅膀——戈麦诗歌中精神气质与意象分析》 ,《现代语文》 ,2005 年 11 期。

李雪:《人与“绝对”的较量——戈麦用诗歌与人生演绎死亡》 ,《黑龙江省文学学会 2011 年学术年会论文
集》,2011 年。

罗振亚: 《“歧路”的诗学:先锋诗人自杀的文化透析》, 《北方论丛》 ,2007 年 06 期。

郝海洪: 《从“孤独”到“涅槃”的生命轨迹——论戈麦诗歌的情感蕴含》,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
学版),2009 年 04 期。

耿艳艳: 《论戈麦诗歌的死亡意识》,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年 02 期。

张文刚: 《戈麦诗歌中的“死亡”意象解读》, 《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年 05 期。

薛龙:《结局或开始——守望渡口的戈麦》 ,阜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年。

王锐、西渡: 《诗人戈麦之死》, 《青年作家》 ,2010 年 12 期。

3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维度出发,对已有成果的回顾总结有助于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开拓与深化。将涉
及“戈麦之死”的 9 篇论文进行简单的归纳,从内容上,大致可分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主要从戈麦的性格特质、精神状态以及日常生活入手,由自我向社会
层层透析,多角度深入探索戈麦之死的详细成因和具体表现,吕周聚、罗振亚、
郝海洪、薛龙、王锐和西渡等人的研究大多属于这个范畴。由于戈麦并非是对诗
歌一见钟情的忠实支持者,所以一开始,他对既不能获得实际效益也不能赚取名
声的诗歌并不感兴趣,甚至持一种拒斥的态度。当他发现自己在诗歌创作中付出
如此巨大的代价却依然难以获取他所期盼的满足感时,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加
剧了戈麦的思想焦虑,也引起戈麦对生活的质疑。据此,有学者认为,戈麦有意
将生活与创作拉开距离,他沉溺在语言的乌托邦之中,快速增殖的语言实验使他
与现实产生脱轨,从而令内心滋长出许多焦虑、孤独的情绪。这种消极情绪的累
积,让他不自觉地升起厌世的意识,死亡成为他摆脱现实的最佳途径。
而另一部分则主要从戈麦的作品入手,借助文本细读的手段,抓取戈麦诗歌
中的“死亡意象”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反面去论证戈麦走向“死亡”的决绝心态,
李雪、耿艳艳的研究都属于这个部分。他们认为,戈麦的诗往往蕴含着忧郁的焦
虑体验,致使其诗歌节奏异常紧张,他的作品在多义象征、言语暗讽等风格下隐
含了生活幻灭后的失落情绪。不难发现,诗人执迷于在作品中利用庞杂的意象群
落去传达个人对生命与存在的认知,体现出来的叙述技巧和艺术情境具有一种紧
绷、绝望的诗学特征。
进入 20 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迅速向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生活的转变
对诗人的创作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诗歌不再是一
把冲锋的利刃与武器,它更多的成为一副自保的盾牌。在诗人的立场上而言,这
样一种超越传统规范的转变无疑压制和粉碎了许多人的精神空间。因而,世纪末
的死亡想象所呈现出来的沉默与挣扎,比以往显得更为沉重。如果说,郑敏笔下
的《诗人之死》揭露的是被动的社会际遇带来的生存危机,那么诗人戈麦的“自
杀”则是赤裸的精神悲剧,让人不得不直视沉重的生活重压是如何迫使诗人丢弃
自身肉体的。面对戈麦的突然离世,许多好友也曾做出一些简单的推断,但由于
戈麦并没有留下任何遗言,所以这一切都仅是“猜测”罢了,无从考证。或许正
如某些论者所言,戈麦的自杀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生命消逝的问题,20 世纪 90 年
代的“诗人之死”现象的背后隐匿着更为深远的社会因素。
其次是戈麦诗歌的悲剧意识。
中国新诗的悲剧意识普遍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强大的历史同化力量,
新诗的悲剧意识具有沿承的性质,它承继了传统诗歌中的悲剧意识,主要表现为
对家国族群的忧患和对历史命运的反思。另一方面,在传统文化语境和西方现代

4
绪 论

思潮的双重矛盾与抗争下,受到二十世纪特殊社会氛围的影响,加深了大众对个
体存在的关注,诗人开始脱离历史的惯性滑动,把创作的焦点投向探索生命的本
质与意义上。显然,戈麦诗歌中的悲剧意识主要来源于后者。在他的诗歌中,可
以体会到他对自我有着清醒的认识,经常将诗人主体存在一再降低,从而完成与
现实的分裂,进入自觉的智性思索。
最早对戈麦诗歌中的悲剧意识进行阐发的是黄昌华的《诗人的主体意识:戈
麦的谦卑——戈麦诗歌的诗歌悲剧与诗歌精神》①一文,黄昌华首先从“谦卑”这
个核心词入手,将戈麦放置于诗人群体中进行概括。他认为“谦卑”这个特质在
诗人的身上显得尤为可贵,而戈麦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谦卑更是其所独有。在北大
诗人群体中,不同于臧棣等人的谦卑,戈麦的独特之处在于对待语言的谨慎与欲
望。从语言的谦卑这个立足点出发,他通过对戈麦的作品《誓言》、《镜子》、《献
给黄昏的星》和《红果园》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注意到戈麦的语言有一个明显
的特点,即他在语言的运用上非常注重自我的隐匿,甚至刻意地将自我放置在一
个非常低的位置,但在其诗歌想象的深处,又不难发现一些自我挣扎的痕迹。这
就构成一种冲突和对峙的局面,诗人戈麦渴望通过解决这种冲突和对峙从而去拯
救诗歌、拯救自我。可惜的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戈麦愈发觉察到自我拯救的不
可能性,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失意的情绪下,诗人慢慢走进生命的尽头。
陈增福和项喜岩在《失重的诗歌——论戈麦及其诗》②一文中同样探讨了戈麦
诗歌中的悲剧意识。他们认为戈麦的诗歌创作诗中陷入一种失衡的状态,也正是
因为这种不稳定的写作状态,才让诗人的创作一直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顾虑之中。
戈麦的创作始终有着一种作为承担者的使命感,他渴望通过诗歌来坚守自己精神
的阵地,可是却发现这种追求早已脱离时代的轨道之外,这种认知带给他极大的
痛苦。此外,这篇文章还认为对神秘事物的沉溺以及对情感需求的压抑,也是造
成戈麦诗歌的悲剧的重要缘由。
花靖超的《论戈麦诗歌的悲剧意识》③则是从宗教、敏感、死亡意识三个维度
出发,探讨戈麦诗歌中的悲剧因素。他指出,戈麦诗歌创作中呈现出来的悲剧意
识可以从个人和社会文化两个层面进行剖析:一方面,诗人对个体生命的思索使
其内心深处压抑着沉重的内容;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
与角力也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花靖超看来,戈麦诗歌中的悲剧
意识并非单一力量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生存价值乃至个人理想等因素,最终
都有可能决定这种潜在负面思绪的产生。


黄昌华:《诗人的主体意识:戈麦的谦卑——戈麦诗歌的诗歌悲剧与诗歌精神》,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7 年 S1 期。

陈增福、项喜岩: 《失重的诗歌——论戈麦及其诗》,《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9 年 06 期。

花靖超:《论戈麦诗歌的悲剧意识》, 《北方文学》(下旬),2017 年 03 期。

5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概括来说,近 15 年来对戈麦诗歌中悲剧意识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生平回顾与
作品整理上,大致是从诗人的个性特质、精神状态、宗教倾向、作品阐发等角度
进行诠释,大多拘囿于文学的范围之内,尚未与其他艺术门类产生碰撞。相信在
接下来的时期里,将会有更多的相关研究成果面世。
最后是戈麦诗歌的语言自觉。
从戈麦的诗歌成果中,可以看见 80 年代诗歌写作所推崇的“语言自觉”的影
子。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会自觉地进行一系列的语言实验。因为在他看来,一个
诗人对语言越是渴求和向往,他的艺术创造能量就会越强大,越能表现出诗歌厚
积薄发的特征。戈麦正是通过开辟语言的王国来扩展诗歌的生存空间,取得言语、
经验与现实三者之间的联通与协调。面对语言的挑战,他认为这是诗歌创作某个
阶段必然会面临的自我跨越,是对诗歌艺术经验的一种整合。诗人只有经历过来
自语言层面的挫折,才能够获得对创作的反思性视野,回归诗歌的本真。戈麦诗
歌中“语言自觉”也是一个受到研究者重视的问题。戈麦研究一开始就确定了以
语言入手分析其诗歌的一条道路,近年来,对戈麦诗歌中的“语言自觉”的研究
也取得一定的成果。研究者们将目光投向戈麦的具体诗歌作品,以作品为重要佐
证材料,联系戈麦个人生平以及时代背景,从不同方面解析戈麦诗歌中的自觉语
言实验。
薛惠的《浅谈戈麦的诗歌创作》①,以戈麦的诗歌作品《爱情十四行》为例,
在批评视野中分析戈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与阻隔性。在这首诗中,戈麦创造性地
利用字、词和短语的组合来构成诗歌的语义场,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作品的整体
构建。这种耳目一新的十四行诗体的运用,在《新一代》《儿童十四行》《欢乐十
四行》
《十四行:存在》等诗歌作品中也有体现,它们从不同方面展现了戈麦对语
言的驾驭能力,生活的伦理在语言的缓缓叙说中得以生成。
颜炼军的《痛苦的血肉与黄金的歌唱——戈麦诗歌论》②,从汉语新诗的历史
进程出发,指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歌关注的重心开始转向对语言
的关怀和思索,诗人们逐渐将“语言”纳入到诗人与社会重合的诗性情境之内。
而年轻的诗人戈麦,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转向诗歌创作的。颜炼军文章中使
用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为戈麦诗中的“语言自觉”作注,生动展现了戈麦善用语言
介入的能力。
而在《戈麦诗歌语言张力论》③一文中,论者吴昊指出戈麦诗歌中富含张力,
戈麦的诗歌语言张力不同于海子的热烈和骆一禾的平静,呈现出一种中和的“外


薛慧:《浅谈戈麦的诗歌创作》,
《黑河学刊》,2009 年 02 期。

颜炼军:《痛苦的血肉与黄金的歌唱——戈麦诗歌论》 ,《诗探索》 ,2013 年 07 期。

吴昊:《戈麦诗歌语言张力论》,
《文学教育》(上) ,2013 年 12 期。

6
绪 论

冷内热”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张昊进一步归纳戈麦诗中的语言张力,
其张力主要表现为:对一些具有否定意义、绝对意味的词语的大量使用,对多重
隐喻的重视以及巧用象征等。戈麦诗歌的语言张力是自觉进行语言实验的结果,
使其诗歌意味在繁复、多样的创作实践中得以升华。
以上三个方面,就是近十五年戈麦诗歌研究的主要方向。总体而言,对戈麦
诗歌的研究,前期集中于作品的整理与诗人的生平回顾,近年来则开始对其诗歌
作品进行多个维度的研究与探索,试图重新定义戈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在作品
解读的过程中,也有学者对戈麦诗歌中的“色彩”和“意象”的运用形成了更多
的共识,将戈麦诗歌的审美价值向着更宽广的空间开拓。对戈麦的经典作品,如
《最后一日》、《我们日趋渐老的年龄》、《誓言》、《雪》、《黑夜我在罗德角,静候
一个人》、《大雪》、《玫瑰》、《大海》、《大风》等的细读研究已经渐次开展,但戈
麦其他的大量诗作仍未被研究者所挖掘,尤其是对其前期带有实验性质的诗作,
仍然停留在一般性的、片面的、直觉式的结论上。
当然,另有部分学者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对戈麦的诗作进行评估。葛胜君的一
系列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戈麦诗歌作横向比较,如《戈麦:〈野草〉之后的诗人》

,指出戈麦的诗歌与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都兼具伦理与美学结合的特点,但
是在深层意义上的倾向则有细致的差别。而在他的另一篇文章《奔突的熔岩遭遇
隐藏的火山——比较诗学中的海子与戈麦》②,葛胜君指出海子和戈麦都是操纵语
言的天才,同时他们又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但他们的诗风却绝大不同。此外,
龚有盛的《腾空颉颃的诗歌之灵——海子与戈麦诗论比较》③也把海子和戈麦作比
较研究,指出两者在诗歌理论偏好上的不同,海子的诗论更加追求诗歌内容的品
质,而戈麦则更注重语言的推进与表达的可能。
此外,有关戈麦与博尔赫斯两位诗人在诗学上的联系的文章也是本文关注的
焦点。虽说博尔赫斯在小说、诗歌、散文三个方面均有涉猎,但他更多是以小说
家的身份受到中国作家注目。因而相对小说而言,研究博尔赫斯诗歌的文章不多,
而把戈麦和博尔赫斯两人联系在一起的文章更是寥寥。其中,在《当代诗歌的‘南
北之辨’与戈麦的‘南方’书写》④一文中,学者吴昊认为出现在戈麦后期诗作中
的“南方书写”与博尔赫斯的作品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诗歌在同一主题的表
达上存在着明显的互文关系。而吴昊的另一篇文章《诗人们的诗人——论中国当


葛胜军:《戈麦:<野草>之后的诗人》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 年 06 期。

葛胜军:《奔突的熔岩遭遇隐藏的火山——比较诗学中的海子与戈麦》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 年 01
期。

龚有盛:《腾空颉颃的诗歌之灵——海子与戈麦诗论比较》,《红河学院学报》 ,2014 年 02 期。

吴昊:《当代诗歌的“南北之辨”与戈麦的“南方”书写》 ,
《江汉学术》 ,2015 年 04 期。

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代诗人对博尔赫斯的接受》①则更直接地阐述了博尔赫斯对戈麦的影响。另外,在
《他们的期限只是一个短暂的日子——戈麦的诗及改稿》②这篇文章中,学者何炯
炯在分析戈麦的《眺望南方(两首)》时,认为诗中所提及的“潘帕斯草原”、
“巴
塔哥尼亚”等意象,都隐约地指向阿根廷文学大师博尔赫斯。他还指出戈麦对博
尔赫斯诗歌观念的解读不同于先锋派作家,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
除上述外,尚有不少切入角度独到,研究方法新颖的学术成果,在此不一一
列举。概括地说,目前的“戈麦诗歌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戈麦及其诗歌文本的
纵向研究上,不仅缺少将戈麦与其他诗人做横向比较的尝试,且在研究的内容上
也有很多重合的地方,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期待在将来的研究中,论者能够
通过戈麦留存的一些诗歌作品和零星的几篇文章,以一个较为创新的角度切入分
析,赋予戈麦诗歌研究更多的厚度。

三、研究目标

社会的发展带来文化重心的转移,诗歌的边缘化成为八九十年代文化语境中
不可逃避的命运。在这样一种文化语境当中,如何把握主流市场认同和自我美学
立场之间的平衡成为其时每位诗人都逃避不开的话题。戈麦也正是在这样一种矛
盾、迷茫和限制的状态中去探索新的诗歌书写路径。从前期的诗歌作品开始,戈
麦的诗歌就充盈着一种“紧张”的特征。诗歌写作风格的快速更新,对语言充分
的渴求,对想象的殷切期望以及焦灼的内心体验,令戈麦的写作一直趋近于紧张
的状态。而这种紧张状态的延续是致命的,在诗歌生涯无以为继的时刻,正是在
博尔赫斯的“想象”中,戈麦找到了诗歌得以持续的理由。博尔赫斯那种情感上
克制、内容上铺陈,表达上从容的诗歌叙说方式,引起了戈麦极大的兴趣,也让
戈麦的诗歌创作有了更多的开拓空间。因此,本文拟以《从紧张到从容——戈麦
对博尔赫斯诗歌的接受》为题,通过“紧张”、“从容”、“想象”“救赎”等角度,
系统陈述戈麦对博尔赫斯诗歌的承继与突破,继而展现戈麦在新诗实践中的本体
性自觉与独创性探索。

四、研究思路

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通过文献考察,还原八九十年代中国诗歌的历史语
境现场,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中讨论戈麦的诗歌创作。然后针对戈麦走向诗歌道路
的实际情况,以戈麦前期诗歌为素材,从“对过去历史的想象”和“对现实生活
的记录”两个方面对他的前期诗歌创作进行归纳总结。经过对戈麦前期诗作的分


吴昊:《诗人们的诗人——论中国当代诗人对博尔赫斯的接受》,《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5 年 04 期。

何炯炯:《他们的期限只是一个短暂的日子——戈麦的诗及改稿》 ,
《上海文化》,2018 年 11 期。

8
绪 论

析,可以发现他从诗歌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并且渴望通过诗歌重新建构自
己的生活。然而,很快戈麦就发现,
“诗歌所毁灭的东西很多,建筑的东西也很多,
但活动的从事者们始终感到的是毁灭,而不是建设。”①正是这样一种如影随形的
“毁灭感”,使戈麦的诗歌从一开始就充斥着“紧张”的风格,而这种紧张感呈现
在文本中就直接表现为西渡所言的“对生活的拒斥”。
随后,本文的第二部分将对戈麦创作于 1990 年间的作品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
通过“日常生活的摧毁”、“追逐爱情的损耗”以及“身份认同的焦虑”这三个角
度,对戈麦在新的创作阶段中依旧延续的“紧张”风格做进一步解读,并以“紧
张”这个关键要素为突破口,解析戈麦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博尔赫斯的诗歌世界。
此外,借助文献资料可以得知,到了八十年代末期,诗歌界气候的转变给诗人的
创作带来了不少的挑战。发表作品的困难,加之穷困窘迫的生活现状,此时戈麦
的诗歌生涯仿佛走向了绝境。就在这样的危险关头,
“从容”的博尔赫斯让年轻的
戈麦看到了诗歌创作的另一条路径。在博尔赫斯诗歌的“想象力”表达中,戈麦
找到了缓解“紧张”的有效手段。而两人在“语言革新”和“神秘主义”方面共
同的诗学追求,更是让戈麦无限靠近博尔赫斯的想象世界。因而,第三部分主要
论述戈麦是如何走向博尔赫斯,并在“想象”中得到救赎。而文章的最后,主要
涉及对戈麦之死的讨论。

五、研究的重难点

由《戈麦诗全编》入手,考察戈麦诗歌中的“紧张”特征是本文的第一个重
点。本文研究的第二个重点是分析博尔赫斯诗歌中的“想象”特征,继而阐释戈
麦是如何受到博尔赫斯诗歌中“想象”的引诱,以及戈麦又是怎样在“想象中展
开生活”。本文所面对的难点,首先是解读戈麦诗歌文本的困难性。充分的幻想、
稠密的意象、跳跃的语言、紧绷的节奏、求新的理念乃至前期诗作中不成熟的表
达,都增加了解读戈麦诗作的难度。戈麦惯习在诗歌中隐匿自我主体的存在,并
且将原有的写作目的潜伏于绵密的诗行之中,加之本来就极度缺少关于戈麦的生
平资料,这使得在解读戈麦诗歌作品时极易产生误读现象。其次,文献的不足也
是本文的难点。目前针对戈麦对博尔赫斯的接受研究成果不多,虽然在某种程度
上而言,这代表着创新的可能,但是较少的文献资料也会给研究带来更大的挑战。


戈麦:《核心•序》
,辑入西渡编:
《戈麦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一版,第 421 页。

9
第一章 紧张特征的生成

第一章 紧张特征的生成

八十年代后期,当新诗发展早已脱离草创阶段的写实与浅白,以“第三代”、
“莽汉”、“非非”、“他们”等为代表的诗歌团体,在创作上为探求新的可能性而
进行了广泛的试验。戈麦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诗人,在诗歌艺术上的实践和尝试
同样值得关注和讨论。立足于 80 年代末特殊的诗歌环境,对戈麦的诗歌创作进行
历史溯源,能够让我们更加靠近诗人的内心世界。而“紧张”是戈麦诗歌的一个
显著特征,通过讨论戈麦最初是如何走上诗歌的道路,并且对诗人的前期作品进
行细致的文本分析,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流离于诗行中的这种紧张感的最
初来源。

第一节 80 年代末独特的诗歌环境
随着部分学者、诗人、批评家的发声,戈麦诗歌研究被逐渐纳入到中国当代
诗歌既定的述说方式与框架内。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近年来的戈麦诗歌研究似
乎一直存在重复言说的弊病,并试图以“语言”、“悲剧”、“死亡”、“色彩”等要
素对戈麦诗歌进行概说,这可能隐藏了以偏概全的危机。要想解决这个危机,戈
麦诗歌研究就必须跳出现有的诗学讨论场,重新回到具体的历史语境当中。
戈麦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写诗。此时,诗歌群体已显露出“落幕”的趋势。
这里所说的“落幕”,一方面意指在特定时代下诗歌生存空间的压缩,另一方面则
预示着诗歌与国家政治、社会现实乃至民族观念的关系的重新审视。诗歌在一段
时期内施展的社会功用,承担的政治功能,以及在受众生活中的地位,鉴于形势
的变动,已然逐步滑落、衰减。可以说,20 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进入九十年代后,
中国当代诗坛经历了从躁动复归于平静的过程。
“文革”后到八十年代初,当代诗歌的革新活力,主要源自以青年诗人为主
体的“新诗潮”。新诗潮诗歌运动历经从地下写作到公开集会的过程,其创作由于
常用象征,造成了诗意的含混与多义,因而也引发诗歌界乃至整个文学界长达数
年的激烈论争。如何分析这股新诗潮,成为学界关注和思考的焦点。其时,
“新诗
潮”的出现,遭遇了一些言辞激烈的批判,但也不乏有前辈诗人的支持。从 1980
年起,诗坛先后出现三篇为朦胧诗辩白的评论,即谢冕、孙绍振和俆敬亚三人所
写的“三崛起”。他们支持了以“朦胧诗”为标志的新诗潮,不仅承认了朦胧诗的
现代性特质,而且肯定了青年诗人为开拓诗坛新风而作的尝试,后成为诗坛中颇
受瞩目的中心事件。
此后,又一次波动诗坛的重要事件发生在八十年代中期。1986 年 10 月,“中
国诗坛 1986 现代诗群体大展”的举办,成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具有极大社会影响力
11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又一诗坛盛事。此次大展共发表了六十几个诗歌流派、一百多位诗人的作品,
就其规模、阵容、影响力、辐照面来说不失为中国新诗史上最“嬉皮”,也最为戏
剧化的一次诗歌美学的集中展示。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博览会”式的群体大展
的出现,恰巧成为诗歌走向“去中心化”的标识。诚然,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
初,诗歌迈入去中心化,即“边缘化”,已经成为无可挽留的基本趋势。
这种中心地位的丧失,是由诗歌发展的内外因素所决定的。
首先是外部原因,即社会环境的变化。20 世纪八十年代是当代诗歌的黄金年
代,而诗歌“边缘化”现象则始于八十年代末,这个判断已为学术界普遍接受。
八十年代伊始,诗人队伍的回归,诗歌社团的繁荣,刊物之间的攻讦以及各种诗
歌运动的出现,带来了中国诗歌界的短暂复兴。而这种盛况来到九十年代就很快
沉寂下去了,诗歌读者人数锐减,诗歌作为一种“文化消费”在大众消费中所占
的比重也逐年压缩。八十年代诗歌所带来的轰动效应到了九十年代已经成了一份
苍凉的影像。我们知道,
“文学艺术的存在状况总是与一定的审美文化心理相关联
的,而审美文化心理最终又决定了一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及生产关系特点。” ①在
谈论八十年代末诗歌的边缘化现象时,一个无法避开的问题就是经济体制的转型
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俨然成为了九十年代初社会发展的
主要思想和全民共识,生活中开始涌动一股物质主义的潮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
下,各种价值观念的滋长与转变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生产力的改进带来大
众文化心理的更替,进而也极大地改写了文学界的格局。至此,刊物改版,文人
“下海”,诗歌在社会中的功能和位置正在悄然发生改写和位移。文化的风向标也
在这场“狂欢”中得以迅速转型,大众文化应时占领大部分的文化市场,而精英
文化则无可避免地被挤向边缘地带。
其次是诗歌内部原因,诗人个人化创作倾向的突出也导致了诗歌的轰动效应
在文坛的消解。九十年代开启了诗歌个人化写作的时代。
“个人化写作并非指诗人
的创作注意力陷入了‘小我’的格局或狭窄的生活圈子,也并非指诗人对时代和
现实的关注受到外在压力的强迫,而是表明以个人的立场和身份对世界进行言说,
对诗歌文本效果的发现必须凭借艺术的眼光获得,而不是通过政治批评、社会批
评或其他。”②也就是说,个人化写作意味着诗人创作的精力更多地集中于对现实
的内部挖掘,表明诗人将以个体的身份来展开对社会的叙述。诗人对生活的介入
将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对政治、历史的发言,而是凭借个人的官能体验和审美眼光
去获得。而诗歌作品也开始不再追求公众情感的传达,社会意识形态色彩对创作
的浸染后移,青年诗人们以更加贴近社会现实的姿态,努力寻找个人的声音。对


伍世昭:
《90 年代文化语境中的诗歌边缘化》 ,
《当代文坛》,1998 年 04 期。

邱志武:
《20 世纪 90 年代诗歌的“及物”倾向》,
《文学与文化》 ,2019 年 04 期。

12
第一章 紧张特征的生成

“个人写作已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①
于这种个人化写作,诗人王家新认为,
最鲜明的感受就是在诗人的作品中能够觉察出他们对诗歌存亡的注视与承担。个
人化写作的衍生,使诗人不再执意于“思想启蒙先锋者”的角色,他们更多地开
始关注个体内在生命的吟唱。因而,
“个人化写作消解了社会抒情和集体精神的合
力,同时也消解了诗坛上的喧哗与骚动。”②
总的来说,诗歌的边缘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诗人的话语势力和社会位置逐渐
地消退。但另一方面,在诗歌边缘化的过程中,也预示着部分诗人将获得更多的
创作权利和自由空间。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戈麦开始了艰难的诗歌实验。

第二节 被动选择的诗歌道路
在人生道路的预设中,
“诗歌”最初并不在戈麦的考虑范围之内。据西渡的记
载,戈麦一开始只是把诗歌作为一种兴趣来看待,并没有将其作为人生职业规划
必要的选择。青年时期的戈麦,对发明创造抱有天然的好感。因此,他非常渴望
能够攻读理科继而走上经世济民的道路。可惜的是,戈麦的这个理想并没有实现。
在报读经济专业未果的情况下,戈麦被北大中文系录取。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戈
麦想看到的,在读期间,他还一直坚持旁听经济专业的课程,为将来的转系做了
充分的准备。然而,命运总是如此地奇特,生活中的一些安排,让戈麦最终还是
踏入诗歌这个行列。
在《一九八五年》③这首诗中,诗人隐晦地记录了这次曲折的求学经历:

几个冬天结在我的心中/一颗未能如愿的石子/耿耿于怀/我只能停止盼望/在北方荒凉
的冻土层/听从风的判决/像一块滚落的石头/听从桥面上/被我有意错过的绿色列车/乖戾地叫喊
/那个美好的动机——/毁了!一个阴暗的早晨/我最终选择了活着/像一只在白茫茫的大风天里/
丢失的手套
(《一九八五年》)

1985 年,戈麦考入中文系文献专业。专业报考失利的他,正如“一颗未能如愿的
石子”,只能“听从风的判决”。年轻的诗人戈麦,面对这样的情形,心里的失落
是难免的,此时的他进退失据,如同他在诗中写到的那样,
“像一只在白茫茫的大
风天里/丢失的手套”。
直至 1987 年,戈麦才真正和诗歌建立了联系,并且把诗歌视为其与生活联结
最深的纽带。写于 1987 年 7 月到 1989 年底的一百多首作品,是戈麦的前期诗歌

王家新:
《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关于当代诗学》 ,《诗探索》 ,1996 年 01 期。

刘士杰:
《走向边缘的诗神》,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 1 月,第 17 页。

本文所引戈麦诗歌均选自西渡编:《戈麦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一版。

13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试验之作,若按题材进行划分,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过去历史的想象;
二是对现实生活的记录。
先谈对过去历史的想象。我们知道,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历史和现实的对话之
中,不经意间便会产生贯通今古、跨越时空的错觉。在前期的诗歌创作中,戈麦
就已经开始尝试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和虚构,利用诗歌实现历史和现实之间的
交融与对话。如在诗歌《假日》中,戈麦巧妙利用“镜子”这个意象为我们织造
了一场巨大的幻梦。诗歌伊始,诗人就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幻象与实像物我无间、
浑然一体的镜中世界。
“暴雨中的一块墨石”,仿佛是跨越古今的一个信物,而“来
客颤动的手指”就成了沟通古今的一把钥匙。诗人自我拟设的形象,正是这种“游
人”在偶然的时刻梦回千年的形象。他刻意为我们营造出一种彼岸色彩,在这个
彼岸世界,出现了一位神秘的妇人作为诗歌的叙述主体。通过对妇人的穿着和容
貌的几笔勾勒,诗人完成了对她的历史想象,使得这位妇人的形象立马丰盈起来。
诗作的最后,
“涂抹女人名字”的画家和画中的妇人在诗人的梦中得以拥抱,并且
将这短暂的一瞬永远定格在“一幅湘陇的漆画”之中。这里的“蝉翼”、“墨石”、
“手指”、“妇人”“影子”、“勘探者”和“漆画”,可以说是由“镜子”衍生出来
的一个意象群落,总体上编织出一个“蝶化庄生”的想象空间,一个模糊了现实
和历史的虚幻世界。
需要加以辨析的是,
“后现代性叙事方式,赋予历史想象更大的包容性,凸显
了历史的表现力”,①所以在对历史进行想象时,戈麦通常会自觉地在诗歌中构建
一个观看的“主体”,进而将自己的心理感受间接地诉诸于这个精心选择的形象之
内。因此,戈麦诗歌的情绪往往是委婉而节制的,这在《青楼》一诗中表现得尤
为明显。
《青楼》在本质上是一首意象诗。面对青楼这样一个特殊的物象,诗人不
自觉地赋予作品感性的色彩,
“来访者”和“房客”的情绪自始至终都是凭借着意
象来传达。诗歌一开始,戈麦运用了一个具象性的特写,
“曾经生意盎然的锁”,
“今
日多了几分锈色”,这不仅表明了青楼古今境遇的差异,也展现了“锁”作为历史
参与者和见证者的厚重。这种意象呈现的处理方式要比直接运用描述性的语言来
交待青楼的兴衰更替更能切近诗意的本真。而更为关键的地方在于,诗人正是通
过“锁”这个意象来生成其他文本的。在诗歌的第二节,对于“锁”的特写拉成
了全景式的镜头。“敲响每一扇门窗”,“天空是一碗浑圆的月亮”,前一句描写的
是近景,后一句则延伸至远处。诗歌的空间得以展开,
“来访者”的行动也变得更
加具体化。
读完诗歌的前两节,本以为诗人会沿袭着对“来访者”心理揭示的轨迹进一


胡静、欧阳恩良: 《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近现代史的叙事方式转变》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1 年 02 期。

14
第一章 紧张特征的生成

步转向对主观情绪的刻画。但戈麦却一下子把这种顺理成章的联想切断了,他突
然悬置了“来访者”的行动,在诗歌的后两节,出现了新的观看主体,即“深夜
孤独的房客”。房客的精神是紧绷的,
“拖布”、
“身影”和“门钮”等意象的出现,
使客观环境的背景携上了浓厚的主观情绪,诗歌中古怪而离奇的氛围就在这样的
描述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至此,诗人戛然收尾了:
“天花板和地板相视而笑/只怕
听到了敲门人的回声”。这一收束看似轻描淡写,但恰恰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来
访者”敲响门窗,而“房客”则害怕听到敲门人的回声,本来在时空范围内完全
没有交集的两位主体,在这一刻却有了真正的联系。简单地几句描写,就把两个
不相关的人勾连在一起,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巧妙融合。这种意象性的特征使《青
楼》一诗具备了中国古典诗歌所特有的美学韵味,它回避了情感的直接宣泄,而
运用意象来致力于故事的营造。
诗歌《失望》同样是一首意象诗,但它的情绪更为外放。相对于《青楼》而
言,《失望》运用了更多表达情绪的词语,如“伤风”、“啜泣”、“幻想”、“苦涩”
和“倦”。所以这首诗呈现的基调是纯净而感伤的,我们看到的是一幅预示着青春
和生命的图画:“苦难过去了/倦容依旧”。这是诗人对于江南女子的想象和反思,
也正是这种对于岁月的沉思,赋予了整首诗以一种力度。
再谈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在戈麦的前期创作中,可以看到他将现实生活中发
生的一些事件放到作品中去,虽然这部分内容占比不多,但是我们可以却可以透
过这些作品,去捕捉诗人内心真实的体验与感受。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总统轶事》,
诗歌的题目本身已经标识了诗人对大众事件的自觉关注。1988 年 8 月 17 日,巴基
斯坦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空难。总统齐亚•哈克将军当日乘坐的飞机离奇失事,一同
遭遇不测的还有随机外出的十多名军政高层以及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戈麦的这
首《总统轶事》,就是对这一恶性恐怖事件的即时评论。反讽的手段加上冷静的笔
触,构成了这首诗作的内在支撑。总统幸福的死亡、恐怖主义者矫健的身影、令
人兴奋不已的吊唁乃至轻轻离开的国王,诗人频繁地用“乐词”抒“哀情”,反差
强烈的两种情绪为诗歌开发出巨大的想象空间。利用这种冷静而轻巧的表达,使
读者游离在现实和想象的双重隐喻之中,从而俘获诗歌的内在张力。
除了用诗歌语言记录客观现实外,戈麦也试图有限度地连接现实和想象两个
世界。这要求诗人不仅要对生活事物进行发掘和提炼,同时还要具备处理情绪和
心理活动的综合能力。如《已故诗人》,这首诗描绘的是“我”和一位“诗人”两
者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诗歌的前两节是“我”的想象,在“我”的口述中,读者
得以了解两人相处的详尽过程,故事的铺排也就沿着叙述的展开而不断往前流动。
在诗歌的第三节,故事的发展有了新的转机,
“我”从想象世界回归到现实的存在,
而后惊奇地发现,原来“第一次相遇未曾发生”,自己并没有和那位诗人有过交谈,

15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而是身处“另一个人的墓前”幻想着这一切的发生。因而在诗歌的最后,
“我”喟
叹道:“没有见过的总无法代替”。要而言之,诗人的失落其实根源于想象本身的
虚构性和不可控性。
《已故诗人》的结构形式其实是联想和追念的诗学形态在整个
诗歌文本中的再现和落实。戈麦在构思这首作品时,借助奇特的缅想姿态往返于
想象和现实的边缘地带,我们可以从诗歌文本的意象网格中可以窥见这两个世界
叠加在一起的影子。
戈麦在这一阶段还有一首出色的诗作,即《二十二》。这是题赠给他自己的诗,
诗中真诚地剖白了诗人在青年时期对人生和命运的艰难思索:

一把剪刀,很可能是一段绳子/或绳子上走动的结,像婚姻的蛇/悬挂在临时法律的线
上/法律的围杆,忽远忽近
在我生命短暂的二十二年中/肯定有许多人骂我,恨得/像一盆水,像竹筒上的油渍/
灰白的斑,沙土下的罐头盒
二十二颗秤杆上的银星,一边/压着空心的重量,一边猜测/二十二,很可能是一个命
令的终点/我躺在床上反复考虑着它到底代表着什么
(《二十二》

《二十二》这首诗,无论是意象运用还是语言风格,都比前面的诗歌更能展示戈
麦的个人特征。在这首诗中,戈麦以清醒的眼光和独立的品格向我们显现了一种
自我剖析的良知和伦理。诗歌的第一节,就可以看出戈麦的紧张与敏锐。“剪刀”
可以代表着时间对个体命运的裁剪与操控,而打结的“绳子”与尖利的“剪刀”
之间天然的敌对关系也预示着某种危险的可能。
“蛇”、
“临时法律”和“围杆”的
出现,更是将这种游离和挣扎的心态极尽描摹。而诗歌的第二节,则写出了来自
人群的仇视。据诗人桑克回忆,戈麦天性善良、温和、谦逊以及尊重他人,和他
在一起,往往能体会到一种如沐春风的喜悦与满足。所以,诗行中透露出来的这
种敌意,应当是戈麦下意识的联想。在《星期日》这首诗中,戈麦也曾写道:
“道
路如同目光/我被熟知/历史青春期的扉页/一页煎炒过后的鱼/书写死亡”。书写死亡
的青春、充满敌意的青春,本应活力澎湃的双十年华,在戈麦的笔下却充斥着疼
痛乃至沉疴的痕迹,这也是他与北大其他年轻诗人的最大不同之处。到了第三节,
戈麦直接道出自己的疑惑,
“二十二,很可能是一个命令的终点/我躺在床上反复考
虑着它到底代表着什么”。在这组平凡的数字背后,诗人苦苦思索着人生和命运的
本质,并且通过观看的眼睛使它们携上了诗性与深韵,继而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觉
识。戈麦的思索,可以说是一种诗的发现,更是一种哲学的发现,只不过这种哲
学的发现并不依赖严密的逻辑和概念,而是诉诸于普通的意象之中。

16
第一章 紧张特征的生成

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并非戈麦最初的选择。在早期诗作中,我们已经可以
发现诗人对现状的不满,这也为他的诗歌蒙上了一层阴影。现有的研究资料,对
戈麦的前期诗作不甚重视,以题材的角度对其进行划分,应当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对“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关注体现着戈麦对生命存在的热情肯定,他以诚挚
的自我为笔,写出心灵的感情,并创造出与以往的经验相异质的崭新的内容,这
也标志着当代诗人对感性生命的执着以及对智性存在的持续探索。

第三节 戈麦诗歌紧张特征的出现

不同于那些温柔平和的表达,戈麦的诗歌从一开始就具有非常显著的个人特
征——紧张。
“紧张”是由个体所处状态和希望状态之间的失衡而引起的一种负性
矛盾。将这个词运用到文学批评上,能更好地概括戈麦的内心冲突问题。“紧张”
一词在这里专指戈麦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下,个人创作所呈现出来的个体与时代的
焦虑症候。从集体主义的政治抒情走向自由伦理下的个人化写作,再到八十年代
末九十年代初纷繁复杂的实验体文学作品丛生,变革的时代裹挟着后现代的话语
环境,这就使得当时的戈麦整个创作状态呈现出一种紧张的否定与质疑。从创作
初期,就可以发现他的作品投射了一种极其强烈、极其具有力度的感情在其中。
面对这些曾倾注过大量心血的前期作品,戈麦在自编的第一本诗集《核心》的序
言中,是这样评价的:
“伴随着生活的苦恼和快乐,当两年的时光渐渐逝去的时候,
我集录了这些岁月留下的篇章,并打算作为我的一段生活的结束。对于这些烙着
我的幻灭、希望、悲伤、喜悦、愤怒和微笑的诗行,我不想自我批评,就像爱惜
一件衣柜里的旧衣服一样,我把它交给爱我的人以及那些陌生的善良的朋友。”①从
这段话中,不难看出戈麦诗歌中感情投射的浓度,主体的观念和心理内容成为其
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于 1988 年 7 月的《门》,就直接还原了诗人在经历过丧失、弃绝与破碎之
后试图在诗歌世界获得救赎的心路历程。全诗篇幅不长,主要借助情绪的流动将
故事加以串联。对戈麦来说,诗的世界远比现实世界更容易掌控。因而,在“我”
的生命已然感到“贫瘠”、“失望”、“荒芜”和“疏陋”的时候,在我因怀疑“手
相”(即命运)而迷茫的时候,诗歌的出现,为“我”重新打开了一扇“门”。在
这扇“门”里,装载着青春期本能的骚动,也装载着“我”对生命的挣扎与探索,
成为“我”最后的栖身之处。因此,戈麦非常渴望通过“诗”来重新建构自己的
生活,在诗的世界中重新建立起生存的法则。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诗歌在重建生活的同时也在快速地毁灭自己的生活:


戈麦:《核心•序》
,辑入西渡编:
《戈麦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一版,第 421 页。

1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我操纵灵魂的杠杆/伤口被刺/凶手沉默不语
一碗鱼汤的重量/多余的房子承受下来/唇被封堵/品尝是一种罪过
(《星期日》

命运给每个人只有一次/送出去的便不再收回
谁能预卜天平上叮当的钟声/多少年来的奔波就像残雪上的杯子/尝一口/再尝一口
(《给今天》

在诗歌的世界中,戈麦逐渐意识到原来“品尝生活”亦是一种罪过,吊诡的是,
即使我们知道这种尝试会带来巨大的痛楚,却又不得已地被生活的洪流裹挟着“尝
一口,再尝一口”。这场短暂的救赎给戈麦带来的是讽刺、空虚甚至厌弃。所以,
在他的前期诗作中,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见诗行中一些消极的表达,它的调子
是灰暗的,整体呈现出一种“紧张”的表征。
这种紧张感的生成机制是驳杂的,除却由个体思绪对创作造成的直接冲击以
外,从具体的诗歌文本出发,不难察觉以下两个因素也带来明显的影响:一是对
成年生活的消极预判,二是对“窥探者”的警惕。
对于成年以后的生活,戈麦总是抱有一种消极的预判。在他看来,
“成年”预
示着生命力的抹煞,它代表的是个人欢乐的丧失和死亡的压力。作品《哥哥》、
《金
色》等,以青年人的身份写出成年以后的苍凉心境,显露了戈麦对待成年生活的
担忧与恐惧。我们知道,成年往往意味着思维上的跃进。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
这种思维的跃进在中国人身上是缺失的。人们往往出于功利目的学习一些零散的
知识和技能,缺少对独立人格和思想能力的习得,一代人处于愚昧之中,对身边
正在发生的事情模糊不清,对文明的基本价值全无所闻,只是麻木地享受着当下。
一定程度上,戈麦的这种对成年的激愤书写恰恰反映了诗人真诚地面对自我,表
达自我以及修正自我的单纯信念。他用洞幽烛微的眼光,陈说自己对生命的体会
与认识。
在他的《此时此刻》一诗中,就对成年生活的无奈提供了一些饶有深意的启
示。此诗在戈麦的作品中算是篇幅较长的一首,诗人长篇累牍地为我们讲述了一
个关于“我”和“她”之间的故事,诗中质朴且真诚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还原
诗歌本体的强烈欲望。诗节写道,“那种日子离现在很久”,可是每每想起依旧泪
盈满眶。曾经有关爱情的记忆也如幻梦一场,所以“我不愿往返于时间的雾里”,
一次又一次地回想那伤心的经历。此时此刻,
“我”正在空旷中漂泊,即使想念也
无法再和“她”相识,因为过去的不再回来,丢失的不能重获,正如我们“永远
不能和去年的物件相遇/不能恣意感情的闸门”。因而,“我”只能把这一切放在记
忆的深处。可是,时间是健忘的,时间亦是无情的,到了明天,
“它早已不把死去

18
第一章 紧张特征的生成

的人怀念”。诚然,过去的日子里,总埋藏着很多美好的回忆,有我们珍视的人和
物。遗憾的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东西会渐渐离我们远去,而我们却无法捡
拾。唯一能做的,只有无奈地重新出发,就如同诗中最后一节,
“我也许会走入另
一座城市/和另一群人朝夕相伴/一些人离开不愿回来/一些人终究被我忘记”。人来
人往,终将还是一人独自前行,这也许就是成年的代价。成年以后需要面对的种
种挑战,足以让诗人产生一些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另一方面,紧张感也源于对“窥探者”的警惕。戈麦的诗中,时常表现出一
种来自人群的窥探与敌意。这反映出以审视的心态看待人生的独特气质,也是一
个致力修远的诗人对自己所面临的严峻而纷扰的现实所作的警惕与批评。写于
1988 年末的《我的告别》,作品里出现的“镜中的影子”,就是戈麦塑造的一个典
型的“窥探者”形象。这里,诗人借助一种带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在一个相对
开放的想象空间里,通过叙述场景的展开来表现“我”的感情世界。诗中的“镜”、
“影子”、“纸鸢”、“蚕虫”、“风”等物象,带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面
对苦难时的坚韧,对待未知事物的勇气和在纷扰环境中立场的坚定。这首诗技巧
平实、语调自然,在平淡中见激情,在平静中真意。诗行中的反讽,加深了对生
命的悲剧兴味的发掘。
“诅咒”、
“无知”、
“摇摆”、
“沉默”、
“久违不渝”、
“沉重”、
“古怪”等语词的运用,带来联想的跳跃和意象的灵动,表现了诗人对岁月的激
愤与蔑视,具有很强的概括力量。诗中“阴险”这一词汇的出现,一下子拉开了
与先前所叙述景象的距离,体现了“我”更深沉的历史判断和思虑。
对于“窥探者”的警惕,《孤独》一诗可能表现得更为直接:“孤独因为月深
年久/终于成为可怕的海洋/凄残的雾/从我的眼睑中退去/我的周围布满恶狠狠的海
洋„„”整首诗歌充斥着无声的暴虐,现实空气的罪恶与寻找同伴的徒劳使得诗
人陷入了“孤独”的漩涡,长年累月之下终于汇成一股可怕的汪洋。积攒的情绪
便如同火山爆发般喷洒而出,我的存在最终被敌意、被窥探者的目光完全占据。
在这首诗里,戈麦摒弃了直白的热情倾吐,以艺术直觉的瞬间感受,通过避繁就
简的语言陈述呈现出醇厚的意象,从而使诗歌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情绪效应。
对成年生活的消极预判、对窥探者的警惕,带给戈麦颇大的精神负担。这种
压力呈现到作品中,便为诗行添上一层随处可见的“紧张感”。而这种不断叠加的
紧张感终将引起了诗人对生活的质疑,“生活制造了众多的厌世者/一代一代的/无
休止的/敲打着饥饿的钟”(《生活》)。此时他的心境极不稳定,生活中似乎有某种
力量一直在摧毁他的平衡感。因此,
“对生活的关切”在一段时间里成为戈麦诗歌
创作中的一个中心命题,他的诸多作品,呈现出揭示生活本质的信念,生活的内
部风景始终处于诗人的拷问中。
当然,戈麦一直试图矫正这种“失衡”状态。他没有沉溺在对生活的孤独的

19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体味中,而是清醒地意识到:“这个日子/需要一种根/种植在泥土、岩石和沙滩上/
果子便不会顺手流走”。在《徊想》中,他也说道:“追随秋日吧,一年里我仅有
的生日/在洒满青光的烛台上我终于学会/从过去的悲哀里/发现未来/未来不再是一
场病”。
不过,这样积极地表达对未来的憧憬,在戈麦的前期诗作中寥寥可数,他更
惯习在诗中表达自己对异端生活的戒心,如在《记忆》中,诗人就为我们塑造了
一个极力躲避异化生活的侵袭的“独行者”形象。“空气污秽不堪”,一种强大的
力量挤压、扭曲和异变着每一个人。无论是“慌忙关起门窗”的人,还是“一直
没有目光和他们相遇”的人,都可以看成是诗人本体的外化,而诗人自己则借此
充当看客的身份,客观地审视自我的另一个形象。但戈麦接下来没有写独行者的
具体行动,而是直接进入“独行者”最后的缅想:
“请交还我吧/一张通往夕阳的证
件/只要我的青春在地下不死/只要我的未来不被剥夺/我不会忘的/这张彩色斑斓的
兽皮”。
“通往夕阳的证件”掌握在别人手中,
“我的青春”和“我的未来”也无法
自行把控,被社会和传统“同化”的危机成为悬在“我”头上的一把尖刀。虽然
戈麦本人声称反对抒情诗歌的创作,但《记忆》显然是一首融合了叙述元素的抒
情诗。写作者的表述逻辑是自律而富于情绪张力的,暗示着写作者对现实世界的
抗争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戈麦的前期诗作中,
“失衡”和“矫正失衡”这两种境
况的出现并非是单一的前后顺序,而是交错进行,呈现出一种变幻无常的矛盾状
态。可惜的是,从写于 1989 年末的几首诗中,“我要抛开我肉体所有的家/重新回
到一万人的天堂”
(《家》),
“在每个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总要有很多东西打入过时
的行列/我的心凉了,从里到外”
(《岁末十四行(一)》),我们已经看见了诗人在生
命蜕变的痛苦中试图获得“平衡”的失效。戈麦的性格不算开朗,在生活中并不
习惯利用交谈的方式去舒缓内心的烦闷,所以他尝试用诗歌涂去一切不幸,依靠
直觉的审美把主观心灵移情于客观的物象呈现。无可奈何之处在于,诗歌在疗愈
的同时似乎以更快的速度在毁灭他的生活,让他深陷痛苦的泥沼而决意否定过往
的一切。《誓言》或许就是在这种时刻写成的:

好了。我现在接受全部的失败/全部的空酒瓶子和漏着小眼儿的鸡蛋/好了。我已经可
以完成一次重要的分裂/仅仅一次,就可以干得异常完美
……

可以说,当往昔我们倾注所有生命和热诚所追求的一切倏然倾毁的时候,巨大的
空虚感会铺天盖地向我们袭来。我们会深切地怀疑自身的存在,怀疑事物的价值,

20
第一章 紧张特征的生成

怀疑过往的真实,而溃不成军地否定曾经发生的一切。
《誓言》中那种激情的直接
抒发和忧愤的纵情倾吐,辐射了戈麦人生经历的复杂体验,是他在咀嚼人生百味
后通过意象的呈现寄寓自身的对生活的心灰意冷。在此前对戈麦前期诗作的分析
中,我们就已经发现他有明显的“怀疑生活”的倾向,而到了 1989 年末这个充满
时代重压的时刻,戈麦已经决定向“渴望我完全垮掉的人”做出最后的誓言:
“好
了。我现在接受全部的失败”。这样严峻的判断背后和当代文化中根植于几代青年
人心中的理想主义遭遇挫折的现实处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岁末十四行》中,戈麦把生活无以为继的状态表现得更加明朗,
“我的痛
苦的道路笑着,我的坎坷的/未来直着,我把我剩余的力量/抱着,我把它打开,盛
砂的铁壶/漏着,发觉早散落了一半”
(《岁末十四行(三)》)。长久的孤独终究击毁
了戈麦,致使他“一寸一寸,退向生活最后的山谷”
(《岁末十四行(二)》)。此时
的诗人戈麦,或许正等待着为其指划出路的精神的号召者„„

21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紧张特征的延续

此前的创作方式显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戈麦的诗歌创
作进入新的阶段。通过先前的分析,可以得知,对成年生活的消极预判和对“窥
探者”的警惕造成戈麦的诗歌带有一种“紧张”的特征,而这种紧张感的堆积也
造成诗人对生活产生强烈的怀疑情绪。然而,诗行中的这种紧张状态到了九十年
代,不仅没有缓慢地消退,反而有了蔓延的趋势。把创作于 1990 年间的 100 多首
诗作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戈麦诗中的紧张感不仅源于此前已经存在
的一些因素,而且有了新的变化。综合起来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来自日常
生活的摧毁;二是来自追逐爱情的损耗;三是来自身份认同的焦虑。前一方面主
要是对前期创作内容的衍生和补充,后两方面则是在 90 年代初期出现的新的影响
因素。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摧毁
“无疑,日常生活审美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广阔而新鲜的实践空间”, ①对戈
麦来说,生活一直是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存在,如何有尊严地生活是诗人一生都
在思考的问题。在前面的讨论中可以得知,戈麦总是对“异化”的现实生活抱有
相当程度的戒备,并且试图用不同的方式远离这种生活对自身的侵袭。遗憾的是,
生活是无法逃避的,在一个人人追求“理想”和“太阳”的时代选择明哲保身,
注定会受到来自生活的摧毁。不过,生活对“人”的摧毁时常不会采取直接的手
段,而是间接地借助一些媒介来实现对“异己”的打击。在戈麦的诗中,生活对
他的摧毁主要通过“宿定的命运”、
“神”以及“敌意的人类”这三种媒介来实现。
先来谈谈宿定的命运。戈麦是一位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对于“命运”他时常
抱着矛盾的态度。有时候,他认为宿命对于人类而言,不啻是一场巨大的讽刺:
“有
人在空中打分/石灰石的牌位/爬起又跌倒/一颗颗奸淫的火星/从未亡人的脸上飞过/
尖叫着:
‘一辈子!’„„一支灵魂的小乐队/用白布缠裹着脚/从死者婴孩般的躯体
中/露出尖尖的头”(《死亡诗章》)。妇人夫亡后又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她的
宿命,残忍却又无法抵抗的命运。爬起又跌倒的牌位预示着“人”对宿命的抗争,
这与在空中冷酷打分的人形成强烈的对比。人的命运无法由自己掌控,反而只能
按照既定的行动轨迹扮演着早已安排好的人生角色,而“人”的所有抵抗都只能
在强大的命运的控制下一步步地被瓦解。在戈麦看来,这种宿定的命运无异于一
出荒诞的闹剧,诗人对命运辛辣的嘲讽通过《死亡诗章》得以充分展现。


王巨川:
《诗歌:在日常生活中探寻审美向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2 年 02 期。

22
第二章 紧张特征的延续

可有的时候,面对宿定的命运,诗人又会表现出一种无比谨慎的态度,如在
《谨慎的人从来不去引诱命运》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
“今夜,我面对镜子中自
身未来虚幻的景象/守在我所度过的岁月最危险的前沿/无需多问,我就像是一个谨
慎的人”。诗歌的开头,戈麦在词语的使用上是大胆且尖锐的,
“细碎的髅骷”、
“锃
亮的钢针”、
“直立的白灰一般的小人”,这些诗人刻意选择的语词搭配为诗歌营建
了一种紧绷的、冷寂的气氛。镜中出现的有关未来虚幻的景象,乍一看似乎是一
种文字幻象,实质上诗中试图表达的是“我”对命运的某种无意识的心理动机。
而“守在我所度过的岁月最危险的前沿”,则反映了诗人在命运操控下的焦虑。这
种情绪对于处在青年时期的戈麦来说,正是他面对来自生活的摧毁时“紧张”的
表征。
此外,面对宿定的命运,戈麦更多的时候显示出一种被支配的无可奈何。如
《深渊》中:
“我是为你而低下这沉重的头呵,望到了生活的深渊„„我的一生将
在这无边的黑暗中悄然度过/我不能想见我过去的信仰和来世的曙光/我已失去了
未来的选择,不能再梦见什么/一切都是命运,是你手中掌握定数的轮子”。又如《命
运》,
“你不要沉默不语/你掩口微笑的日子已经够多/你幽居在哪一座星宿/为何远踞
天空的暗处/精心构置着我们尘世的生活”。透过这两首诗歌,能够发现构成戈麦诗
歌深层底蕴的是一种对于生命意识的醒觉,个人化的生活阅历给予诗人在内容深
度上的可能性,这些对于命运的书写成为他进入到“人”的内部体验和潜在意识
领域的参照。总体而言,
“宿定的命运”已然成为“生活”用来摧毁戈麦的一大利
器,“人们呵,请相信吧/相信尘世的变更,相信宿命/哪怕一切都被埋葬/一切都业
已变得虚假/请相信吧/相信死神来临以前一切必要的前提”
(《劝诫》)。面对这样强
大的敌人,诸如希望、抗争、怨恨、失望„„各种情绪和体验在他的诗中不断胶
着和冲突,继而生发出一种挥之不散的紧张情绪。
第二种媒介是“神”,也可以延伸为“主”和“上帝”。
“在中国神话中,神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中国先民往往自觉地对神进行
膜拜,还制定出一整套礼仪,周到地供奉着神明。”①因而通常意义上,
“神”代表
着物质世界中唯一的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全知、全能、全视、全爱的“神”是万
物的创造者和真理的启示者,充当着“拯救”和“审判”的角色。但在戈麦的眼
中,
“神”有了另外的指代意味。在某些艰难的时刻,戈麦始终认为在生命之上有
一位看不见的“神”正在操控我们现实生活的不幸与痛苦。
“神”会有意识地摆布
和束缚我们的思想,
“我们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砖土/围绕着一根神明的圆柱/飞舞着,
翅膀被铁链锁住”
(《癫狂者言》),他试图把人类通通“培养成一只迷幻的蛾子”
(《三
劫连环》)。

贺菊玲:
《中西神话中神的形象塑造及民族文化精神的差异》
,《社会科学家》
,2011 年 11 期。

23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同时,“神”也会通过控制时间来压缩人类的生存空间:“如果时间消逝了,
一定是上帝的钟摆/被一个从天棚上滚落的小丑死死地吊住”(《眺望时间消逝》)。
在诗人看来,“神”如同一位高高在上的观察者,“没有人看过神/神将我们的悲剧
安放得更多”(《生命中有很多时刻》),他怀着戏谑的态度戏弄着渺小而脆弱的人
类,“帕米尔,这人类的高地,冷火的冰川/我在你的上面听到上帝的笑声/魔鬼,
他主宰着我,直到死亡”(《帕米尔高原》)。
因此,对于“神”的存在,戈麦表现出生命本能的讥刺和憎恶。在《我们背
上的污点》这首诗中,诗人以无比愤慨的激情对“主”发出诘问:
“主啊,还要等
到什么时辰/我们屈辱的生存才能拯救,还要等到/什么时日,才能洗却世人眼中的
尘土/洗却剧目中我们小丑一样的恶运”。情感的宣泄和理性的节制在这首诗中获得
一种平衡,此诗实在直白,也没有玩弄任何技巧,但其诗歌背后意蕴的多义性以
及诘问的力度,依然体现了戈麦一贯的巧思。一切罪恶的源泉就是那虚伪的居高
临下的“神”,而人们却向其请求逃离罪恶的方法,这显示出讽喻的特征,其中已
经渗入了诗人形而上层次的哲理沉思。在《通往神明的路》中,戈麦更是直接向
人类发出警示:“警醒吧,你们是颓废的继承者/是最艳丽的花,充满危险的广场/
因为,最邪恶的路是通往神明的路”。“神”在戈麦的诗中,成为阴暗、罪愆、危
险、伪善的统一体,诗行中由此而呈现出来的紧张节奏正是诗人对“神”这种未
知存在的关注和思考的外在表现,它反映的是对人类生命本体问题的诗性考察。
再来谈谈第三种媒介,即“敌意的人类”。在前期诗作中,戈麦已经开始记录
来自人群中的仇视,他认为生活中存在着一部分“行尸走肉”,他们没有自己的思
想,只是他人意志的附庸,成为“两面三刀的使者/多血管的人„„结实的人/不怀
好意的人”(《厌世者》)。而他们活着的最大价值,就是通过群体的力量去同化异
己者:
“我是唯一的表演者,观众们在周围复仇似地歌唱”
(《未来某一时刻自我的
画像》)。90 年代以来,面对这个群体,诗人在保留最大戒备心理的同时也发起了
猛烈的反抗:

我要顶住世人的咒骂。面对血,/走向武器。面对每一桩行走的事业,去制造另一个
用意。我要站在/所有列队者的面前,反对每一穗麦子,/每一张绷紧的弓,每一块发光的土地。
……
(《我要顶住世人的咒骂》)

在第一节中,诗人的叙述调子是紧张的,任由情绪的放纵,这暗示着诗人在
陈说的过程中激昂的心态。第一句中的“我要顶住世人的咒骂”和第二节里“你
们的咒骂像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扇灰蒙蒙的窗子和最后一道街衢。/像空气包

24
第二章 紧张特征的延续

围着一望无际的天宇”是解释说明的关系,显然诗人这里把“咒骂”象征化了,
暗示着这是一个压抑又绝望的世界。
“麦子”、
“弓”、
“土地”和下文的“被训导”、
“被领教”,这几种不同类别的事物混杂在一起以后,从而使前面所暗示的压抑又
绝望的世界进一步具象化了。从诗中我们看见的是这样一幅生活图景:凶险、灰
暗、混乱、无秩序,所以即使面对世人的咒骂,“我绝不将一毫米的状况持续”。
在诗人冷静的叙述之中,无疑已经隐含着自己的客观判断。而这种否定性价值判
断又被语词层面上的讥讽色调深化。
接着在这首诗的第三节,出现了叙述的客体“人类”:“人类呵,我要彻底站
在你的反面”。“人类”也许象征着被现代文明异化的受害者,也许象征着失去道
德、良知、承担的芸芸众生。这表明,戈麦的诗中已经呈现了对现代文明冲击下
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反思。诗中个人、社会、权力、历史的纠葛与撕扯,使他的诗
歌充斥着对立的情调。第三节中的“顽石”、
“业绩”、
“词”、
“折扇”、
“诺许”、
“恶
果”、
“字据”和第四节中出现的“无血的手”、
“星辰”、
“雨滴”、
“埃土”、
“草棘”、
“乐曲”,展示了诗人将自己理性逻辑的思考具象化为比喻性的、象征性的意象的
诗歌手法。大量象征性意象的运用,不仅避免了诗人主体情绪和价值判断的直接
呈露,而且还强化了诗人的特殊的认知形式和诗歌个性。
在诗歌的最后一节,诗人把思考的焦点放到了具体的个体“我”身上。如果
说“人类呵,我要彻底站在你的反面”,体现的是“我”无声而坚决的反叛,那最
后一节中的“我为什么会是你们中的一个”,则表明了“我”其实早已被社会和生
活同化,成为“敌意的人类”中的同谋者。这无疑是一个专制的世界,不允许任
何超越传统规则的异己者存在,写到这里诗人发出了沉重的喟叹:
“为什么我只是
一具为言语击败的肌体?/而不是一排指向否定的未来的标记,/不是一组危险的剧
幕,一盘装散了的沙子。”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我”的反抗,更深入地反思了
异端生活的强大同化力,证实了抗争者最终难逃生活之网的普遍的历史命运。在
批判生活对“人”的迫害的同时表现了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患意识。

第二节 追逐爱情的损耗

戈麦诗中的紧张感也源自“追逐爱情的损耗”。
其实,诗人的生平资料中很少提及他的感情经历,不过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他
的诗中对于爱情的诠释,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爱情题材的作品在戈麦的诗歌中
占比不多,在他的诗中,最早出现关于爱情的描写,是写于 1990 年 4 月的《黑夜
我在罗德角,静候一个人》,诗中写道:“我就是这最后一个夜晚最后一盏黑暗的
灯/是最后一个夜晚水面上爱情阴沉的旗帜”。诗人在等候什么不得而知,但是面对
爱情,他用了一个稍显消极的语词来形容,即“阴沉的旗帜”。这为我们提供了一

25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明显的信号,对于年轻的戈麦来说,爱情或许更多的意味着是一场难逃的“劫
数”。
下面这首《我在她心中的位置》十分诚恳地描述出诗人对爱情的重视与失意:

……
她曾推开我们之间年龄的栏杆/用抗老霜涂满丰满的胸脯/而她的手像一根长长的白
线/不停地从我意识的深处抽进抽出
……
而我在她心中的位置/已被另一个形体的权利深深地覆盖/我只能重新回到充电的发
动机暗处/期望一个大雪天真实的景象重现
(《我在她心中的位置》)

这是诗人对爱情个人化的体验,戈麦在其中显然放置了过多的对于情感的思考。
在“她”的心中,
“我”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蜂拥而来的意象既沉重又炙热:从
被涂抹的凌乱的墨迹,鳏夫荒芜的头,意识深处抽动的白线,到疯狂转动的爱情
工厂,工厂外四处荒凉的墙,形体的权利,充电的发动机。每一个意象的出现,
都蕴含着某种特定的含义,但是诗人对爱情的缅想并没有停留在具体的现实事件
上。爱情意旨的表现,已经融合在对于周围事物的行为和动作的捕捉中。面对在
她心中的尴尬位置,
“我”无疑是失落的,但没有就此放弃,而是隐忍地回到暗处,
期盼能有更好的结果出现。
同年 4 月,戈麦还写了一首《爱情十四行》,这是一首充满实验性质的作品,
它表明了戈麦在当时和后来一段时间里,对爱情、生活与自我的关系的理解,且
越发显露出一种神秘的悲剧意味。作品中的黑夜、苦水、瞎子、哑巴、火把、刀
具„„这些都是常见用以象征消极事物的生活意象,全部被诗人运用在对“爱情”
的阐释中。此诗在意象的构成、展开的方式和语调的呈现上,都迥异于戈麦以往
的诗歌经验,激情冲突和理性诉说的风格在诗中得到了妥当的处理。这首诗歌印
证了诗人活跃的想象力和处理感觉、情绪、意境的综合能力。诗中最显著的特征
就是“紧张”,“死者喉中翻滚的话语”,“火把”与“稻种”,被掩埋在“沙土下的
鸡”,“射向生活的箭羽”,戈麦通过这些意象把个人情感紧密包裹在词语的内部,
通过意象之间紧绷对峙的微妙联系,形成沉思、细致、悲哀的抒情基调。
当然,生活中爱情出现的转机也会为诗行注入新的活力。据友人透露,戈麦
曾经交谈过一位女友,两人一度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但这段爱情的发展并不算
顺利,这在他的诗歌中是有迹可循的。在做出结婚这个决定以前,他的诗行中总
会透露出对爱情的失意,如在《四月的雪》中:
“一个爱情的失眠者/走遍村庄里每

26
第二章 紧张特征的延续

一个温暖的角落/所有的花只为一个人盛开„„当新婚的人踏歌归来/最后一次,我
已失去挽回的权力”。又如《现实一种》,诗人的反应更为激烈:
“背叛算什么/一分
钱的硬币算什么/默默的日子算什么!/在海上反复给你算命的女人算什么”。其实,
这两首诗写于同一天,透过这两首诗中紧张的表达,有理由猜测此时戈麦应该和
女友产生了某种分歧,而这种分歧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有趣的是,爱情的转
机竟然在后一天出现了:

……
在第一次的冰水里/我梦见载满阳光的小海豚/她从肌肉一般的海水里游向我/展开肥
胖的手臂——从死到生,仅一次距离
(《尝试生活》)

在创作了《四月的雪》和《现实一种》的次日,戈麦再次写下了这首《尝试
生活》,即使创作日期如此接近,但《尝试生活》和前面的两首作品,无论是内容
还是情绪上,都是截然不同的。通过诗歌的开头“我将设法平息自己”和诗歌的
结尾“从死到生,仅一次距离”,再结合写于前一天的两首作品,不难推断诗人需
要“平息”的是因某个重要的决定(或许是结婚)而带来的情绪上的波动。对于
那些曾经横亘在爱情面前的“巨石”,现在“我只想飞跃那里”;对于爱情路上存
在过的“冰雪”,
“我”也选择忘记;现在的“我”,只想“尝试第一次/折断做人的
根据”。西渡在《死是不可能的》一文中这样说道:“今年的八九月间,是他最后
一次尝试生活,没想到却因此折断了做人的根据。”①西渡把“折断做人的根据”
与死亡挂钩,这里存在着某种误读的可能。“人”的根据,指的是由观念、态度、
原则、底线、动机、行为等组合而成的在这个世界上赖以生存的物质和精神元素。
戈麦诗中所说的“折断做人的根据”,应该指代他为了和女友顺利达成这个决定而
做出的某种妥协和让步,诗行的情绪应当是正面且积极的。诗歌最后一节,更是
直接印证了这个决定给诗人带来的雀跃和欣喜。此时的戈麦,如同“一个归家的
浪子看见/漂泊的村庄里温暖的舷窗”(《空虚是雨》)。由于爱情生活的甜蜜,在此
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戈麦诗歌中的“紧张感”有所缓解,虽然不乏讽刺,但表
现的方式相较之前温和许多,甚至有了“要为生存而斗争/让青春战胜肉体,战胜
死亡”这种乐观的表达,这在此前的创作中是少见的。
怅然的是,生命中总有遗憾。
“源于生命,源于万般无奈”
(《蝴蝶》),戈麦最


西渡:
《死是不可能的》
(代序一),辑入西渡编:
《戈麦诗全编》
,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一版,第 8 页。

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一版,第 8 页。

2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后也没能和心中的缪斯走入婚姻,于是“她”变成了诗行中那个“往日的姑娘”
(《往
日的姑娘》),而“我”也试图通过诗歌去“忘却痛苦的恋爱”(《工蜂》),在诗中
默默无声地“回想远方的姑娘”(《骑马在乡村的道上》)。这一次的爱情经历,诗
人从忐忑到欣喜再归于寂然,种种滋味都在诗行中留下了痕迹,借助这些诗句,
我们可以对戈麦的生活有更立体的认识。

第三节 身份认同的焦虑

最后,我们再来谈一下由于“身份认同的焦虑”带来的紧张感。
焦虑,其实是个体对现实或者未来事物可能会造成的威胁而产生的紧张、担
忧、沮丧、烦闷等心理状态。正如头痛,作为生病的一种表征,其背后的发病机
制是极其复杂的,许多疾病都会引起头痛。同理,导致焦虑的原因也可以是多种
多样的。提到身份认同的焦虑,很多人会想起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著作《身份
的焦虑》。在这本书中,德波顿创见地指出造成身份的焦虑主要来自这几个原因,
即爱的缺失、过度期望、精英政治以及势利和依赖。而这些原因又可以简单地归
结为一个词——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源于个人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人”一旦失去了自我认
同,对现有的处境产生怀疑,并迷失前进的方向,那么他就极有可能会陷入连串
的焦虑泥沼。九十年代初期以来,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历史转型带来了不
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融。加上不同地区、不同身份的人员流动,个人的身份认
同出现了显著的流动性质。由于社会的多元发展和身份的急速切换,伴随而来的
身份认同困境成为当代知识分子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谈及此等现象,有学
者认为:
“20 世纪的中国文化的几乎所有特点,中国知识分子在价值选择上的几乎
所有困惑和尴尬,差不多都可以归结到一点:现代性冲击所带来的中国文化与知
识分子的认同(身份)危机。”①
戈麦所隶属的年青的北大诗人群体是在世纪末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登上文坛的。
面对 90 年代的诗歌边缘地位和诗人阵营瓦解,以及受到来自传统与现代的交互挤
压,他们的观念、情感与现实之间降低了对话的可能性,所以作品上自然而然地
出现了难以消解的感伤痕迹。而戈麦诗行中的“紧张”特征也正是生成于上述时
代和诗歌背景中,并在北大诗人群体中具有典型性。1990 年以来,戈麦显然逐渐
堕入了“自我认同”的危机之中,且这场危机将持续贯穿至他生命的尽头。
戈麦最主要的社会身份就是“诗人”,可是囿于对生活的质疑和对个体生命的
内省,他开始对诗人这个身份以及诗歌创作的价值产生了动摇:

①①
陶东风:
《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 6 页。

28
第二章 紧张特征的延续

我已经成为一个盲人,
双眼被生活填满了黑暗。
可我还没有看见过那些未来的日子,
它们就像在雪夜中被抽走的船板,
我踩在上面——
对于我,诗歌是,一场空!
(《那些是看不见的事物》(给西渡)

置身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历史时期,戈麦的诗人身份难以避免地遭受挫折。此时,
戈麦诗歌关注的中心已不是社会集体,而是个人。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和装载思想
的媒介,
“诗歌”曾经对戈麦的价值观产生过深刻影响。然而到了今天,诗歌已经
失去了让他获得社会资源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甚至一度成为阻滞诗人融入
世俗生活的元凶。经济上的拮据难堪,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加之旧有的价值理念
和意义系统遭受实用功利的现实世界的废弃和讥嘲,这一切致使戈麦的内心世界
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冲突、失意和愤懑。
“红果园”是戈麦的灵魂故乡,在那里他曾经深切地阐发过种种爱与痛,自
由与光辉。如此虔诚而炙热地付出,换来的却是“家乡的红果园/心灵的创伤连成
一片”(《红果园》)。为此,在《天鹅》一诗中,他沮丧地写下这样的字句:“除了
梦幻,我的诗歌已不存在„„它只是作为片段的华彩从我的梦中一晃而过”。在戈
麦看来,写作就是一种主体精神的燃烧,它更适合展现人生斗争中的痛苦,
“因而
适合于凶手烈士/适合于面对屠弑狂舞/面对灵柩高歌的疯人”
(《海子》)。此时的戈
麦,早已退出“社会代言人”的传统角色,边缘处境使他更为关切个体欲望的满
足,追求文学的纯粹性,醉心于以文字表达自我经验。前期写作中对现实与历史
狂流的诘问,转移为诗人与世界,与诗的关系的反省和判断。诗歌中的意象、情
感、语言也朝着质朴的方向发展,因而他的作品常常呈现出虚无、荒诞、颓靡等
色彩。
综上所述,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摧毁”、
“追逐爱情的损耗”和“身份认同的焦
虑”这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戈麦诗中一直延续至 90 年代初期的“紧
张感”的来源。
“紧张感”是我们关注并深入戈麦诗歌的重要切入点,生命内心的
神往和挣扎所构成的矛盾冲突,使他的诗歌充满对抗的意味。而生活中所有感性
的情绪,都潜藏在诗人创作的理性逻辑运思之内。内心长期滋生的焦灼感受,不
断吞噬着戈麦的理智和意识,也带走了他大部分的希望和期盼,
“我感到一切都已
迟了”,诗人如是说道,
“一切即将结束,唯有历史永存”
(《我感到一切都已迟了》)。

29
第三章 紧张的戈麦与从容的博尔赫斯

第三章 紧张的戈麦与从容的博尔赫斯

和博尔赫斯的相遇,是戈麦诗歌生涯中的一次极为关键的转机。九十年代,
诗歌界气候的转变给中国当代诗人带有前所未有的挑战。诗歌和生活之间的严重
割裂,让诗人们的创作步履维艰。部分诗人开始在诗歌与生活之间筑起一道界限
分明的壁垒,西渡将之称为“对抗写作”,而戈麦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戈麦
是一位有着强烈的“罪感”体验的诗人,内心强烈的道德观念让他的诗歌充盈着
“紧张”的色彩。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更是使其思想陷入狂乱的境地。就在这样
一种危险的时刻,博尔赫斯的出现,拯救了迷途的戈麦。与戈麦诗中无处不在的
“紧张感”不同,博尔赫斯的诗歌更多给人一种“从容”的感受。博尔赫斯的这
种情感上克制、内容上铺陈,表达上从容的诗歌叙说方式,使年轻的戈麦深深地
迷醉其中,并且迸发出新的创作活力。正是在博尔赫斯的想象世界里,戈麦找到
了表达诗歌的另一种可能。

第一节 紧张的戈麦

九十年代初是一个“荆棘”丛生的年代,面对这个崭新的社会,知识分子们
的文化立场不得不面临着新一轮的修正。回顾九十年代诗歌批评的话语论丛,可
以发现,
“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之间的交流和博弈是诗歌批评绕不开的
话题。依靠在经济、文化和阶层上的优势,知识分子牢牢把控住九十年代诗歌批
评的中心,很多批评的术语和概念都由他们提出和阐述。但与此同时,他们研究
的范围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大部分诗论家把目光放置在九十年代中期的诗歌作品
和现象上面,而九十年代前期的诗歌创作情况却没能得到很好地呈现。
实际上,九十年代初恰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期,1989 年到 1992 年前后都可
以划归到这个时间段内。了解这个阶段的社会背景和诗歌现象,对于分析戈麦此
时的诗歌创作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西渡的说法,九十年代初期诗歌的
重大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说到 90 年代诗歌,其实我们还是要从海子 1989 年春天的自杀开始。我觉得这个事件实际
上构成了诗歌界内部的一个小气候,就是说即使后来的历史悲剧没有发生,海子的自杀也会成
为诗歌发生转变的一个契机……90 年代初中国诗坛发生了触目惊心的“人口损失”,多达一二
十位青年诗人死于自杀、他杀或者病故。

还有一个背景就是,90 年代初期诗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的贫困……戈麦当时的经济状况非

31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常不好,每到月底他就给我打电话,说我到你那去吃饭,我就知道他没钱了。还有一个困难就
是居无定所……戈麦有一段时间就在外面租房住,租的房子条件很差,冬天没有暖气,又没法
烧煤,他就那么熬了一个冬天。

但对诗人来说,最大的伤害还是没有发表作品的机会。
不是完全没有,但可以说几乎没有。
你写的东西找不到读者,没法跟别人交流,这对诗人伤害是最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90
年代初最重要的一个现象就是自己办刊物,一些诗人往往围绕着民间的刊物形成小团体……我
和戈麦两个人还办过一个刊物,叫《厌世者》,半个月出一期,两个月出了五期。这应该算很
高产吧。但我当时写的诗几乎没有可取之处,戈麦的诗却是一首顶一首。戈麦当时的状态,可
以说是写作完全取代了生活,或者写作就等于生活。①

由此可见,诗歌界气候的转变给诗人的创作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九十年代初
中国诗歌界最严重的精神危机实则是道德伦理层面的解析,是价值的贫乏和伦理
的失范。诗人们对伦理问题的逃逸,客观上加剧了这种生活危机。欧阳江河在《89
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中有这样一句:
“对我
们这一代诗人的写作来说,1989 年并非重头开始,但似乎比重头开始还要困难。
一个主要的结果是,在我们已经写出和正在写的作品之间产生了一种深刻的中断,
诗歌写作的某个阶段已大致结束了,许多作品失效了。”②
部分诗人开始将“生活”视为艺术伦理或者艺术先锋性追求的障碍和对立物,
于是社会上出现了西渡在讲座中所提到的“对抗写作”。在西渡看来,将“对抗写
作”发挥到极致的,还是戈麦,他用自己的生命为燃料来推进这个主题的创作,
诗中的激烈程度在其他诗人身上是少见的。西渡认为戈麦发现了人性之恶,在道
德感的约束下,这种罪感体验对他的戕害是致命的。这种罪感体验在《我们背上
的污点》中表现得特别清晰,戈麦敏锐地意识到我们背上的污点如同“仇视灵魂
的微小颗粒”,“它们攀附在我们年轻的背上,像无数颗/腐烂的牙齿被塞进一张美
丽的口中”,又“像一大群污水中发臭的鱼子,在强暴者的/注目下,灌进了一个未
婚处女的河床”。诗中年轻的背、美丽的口、未婚处女的河床都是代表着纯洁的“圣
词”,而渣滓泥土、腐烂的牙齿、污水中发臭的鱼和强暴者则代表着罪恶的“俗语”。
圣词、俗语之间的强烈反差,就是对原罪的一种揭发,体现戈麦作为一个“承担
者”的写作伦理。戈麦正是通过这种对自我的道德逼视,构建作品和生活之间的
某种平衡。


西渡:《“90 年代诗歌”回顾与反思》,2009 年,此为西渡讲座未刊稿。

欧阳江河: 《89 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 《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
王家新、孙文波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 1 月,第 182 页。

32
第三章 紧张的戈麦与从容的博尔赫斯

在前面的内容里,我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戈麦诗歌中“紧张感”的生成与阐
发机制。其实诗中的这些“紧张感”恰好反映了戈麦在面对“诗歌”与“日常生
活”的对抗和冲突时的真实心理。写作和生活之间的这种“敌意”不仅会摧毁生
活本身,还对诗歌创作造成损耗。一旦这种损耗到达临界值,就足以在诗人的内
心酿出一场风暴。戈麦的不少作品已经表现出清楚的“否定”因素,对内心的探
索和对语词的热爱牺牲了尘世的幸福,让诗人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诸如“我的
生活已步入决断”
(《绵羊》),
“我把肉体还给肉体/我把灵魂还给灵魂”
(《最后一日》)
等表达,也许具有一种阶段性的象征意义。绝望的诗学构成了此时戈麦诗歌的真
正底色。短短几年时间,戈麦的诗歌创作就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他已然不知道
该利用何种诗歌方式来恰如其分地记录这支离破碎的现实生活。就在他打算决断
一切的危险时刻,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的出现,让戈麦意识到诗歌创作的另
一种可能。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899-1986)是阿根廷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散文
家和翻译家。他在世界文坛享有极大的声誉,曾长期担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
且被英、美、法、意等多个国家的知名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名誉教授称号。纵观
他的创作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 20 年代,博尔赫斯专注于诗歌的创
作,先后发表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
(1923)等三个诗集。30 年代以后,博
尔赫斯把创作方向从诗歌转向小说。
《恶棍列传》
(1935)、
《小径分叉的花园》
(1941)、
《杜撰集》(1944)、《阿莱夫》(1949)、《死亡与罗盘》(1951)等小说集的发表,
让他成为赫赫有名的文学巨匠。其后,由于眼部疾病的恶化,他的创作题材和形
式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50 年代开始以口授的手段继续诗歌和散文诗的创作。
《诗人》
(1960)等诗歌集的出版,印证了博尔赫斯天才般的创造力。此外,博尔
赫斯在散文创作上的成就也值得我们关注,作品主要有《埃瓦里斯托•卡列戈》
(1930)、
《讨论集》
(1932)等。综上可见,小说、诗歌和散文是博尔赫斯最重要
的创作成果。这些成果相互补充,相互映衬,共同展示着博尔赫斯的人生哲学。
中国文学界真正开始接触博尔赫斯的作品,还是七十年代末的事情。其时,
在诗歌渐渐边缘化的进程中,我们也迎来了五四之后再一次的“西学东渐”的浪
潮。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之风席卷中国文坛,大量的外国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
作品,通过刊物译介的方式来到了中国,而“博尔赫斯热”就是其中一股暗流。
国内最初翻译的是博尔赫斯的小说,他的小说在中国一经登陆,立马受到了一些
年轻小说家的追捧,尤其对中国先锋派小说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马原、余华、
格非、孙甘露等人都曾表达过对博氏小说的狂热。格非对这个现象有过颇为形象
的表达,他说: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文学圈子里,博尔赫斯这几个字仿佛是吸附

33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了某种魔力,闪耀着神奇的光辉,其威力与今天的村上春树大致相当。” ①回忆起
初次阅读博尔赫斯的小说,苏童是这样描述的:
“大概在一九八四年,我在北师大
图书馆的新书卡片盒里翻到书名,我借到了博尔赫斯的小说集,从而深深陷入到
博尔赫斯的迷宫和陷阱里。一种特殊的立体几何般的小说思维,一种简单而优雅
的叙述语言,一种黑洞式的深邃无际的艺术魅力。坦率地说,我不能理解博尔赫
斯,但我感觉到了博尔赫斯。”②
1986 年以后,对博尔赫斯作品的译介扩大到诗歌领域。与那些年轻的小说家
一样,博尔赫斯的诗歌传播到中国以后,也引起了中国诗人的强烈关注。虽然这
个阶段博尔赫斯的诗歌并没有得到集中的翻译,仅有零星作品出现在部分诗歌选
本和期刊杂志上,但这也足以让中国诗人从这些新奇的表达上获益不浅。王家新、
欧阳江河、西川、吴晓东、马永波、黄灿然、张曙光等诗人都曾在自己的文章或
作品中论及对博尔赫斯的理解。其中,戈麦是受博尔赫斯影响最深的一位诗人。
在论及博尔赫斯对自己的影响时,戈麦真诚地说道:
“有一段时间,我日夜沉迷于
他为我设下的一篇篇陷阱一样的文章(诗、散文、小说)不能自拔。从那时起,
我获得了自己和自己所过的生活得以持续的理由,并引其为我人生旅途相见恨晚
的知己。③”诚然,当绝望的戈麦遇上老博尔赫斯,命运的轨迹终于产生了一丝偏
移。

第二节 从容的博尔赫斯

在戈麦的眼里,老博尔赫斯是一位绝对的“智者”,一位更喜欢生活在自己想
象世界中的诗人。在他的作品中,有神奇封闭的秘密梦境,有小径分叉的幽深花
园,有宁静恬适的圣马丁广场,有错综复杂的石砌迷宫,有象征着窥视和增殖的
镜子,有威猛剽悍的孟加拉虎„„博尔赫斯将自己对宇宙、世界、生活以及时间
的认知,全部倾注于他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中,进而建筑出一个无限延伸的想象
空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同样的诗人身份,同样热衷于文字幻想的游戏,也同
样在作品中书写着生命的极限,但戈麦和博尔赫斯在表达的方式和程度上有着较
大的差距。相对于年轻的戈麦,博尔赫斯在表达上显得更为“从容”:
如描写爱情题材时,戈麦诗中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消极”叙述方式的大量运
用。对受压抑、脆弱的内心情绪的宣泄,使他的爱情题材作品呈现出诚挚而痛苦
的特征。在他眼中,爱情是“黑夜”、
“苦水”、
“狂风”、
“大雪”,是“残废的哑巴”,
是“射向生活的箭羽”(《爱情十四行》),对情感经验的封闭表达,让读者隐约可
以体会到一种有关爱情的“苦涩”气质。与此同时,也不难发现戈麦笔下的爱情

格非:《博尔赫斯的面孔》,
《卡夫卡的钟摆》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第 181 页。

苏童:《寻找灯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第 139 页。

戈麦:《文字生涯》,辑入西渡编:《戈麦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一版,第 428 页。

34
第三章 紧张的戈麦与从容的博尔赫斯

书写空间过于狭小的问题,他切入的角度仍是分散的、零碎的、直接的,缺少一
种澄明、疏朗的抒情基调。
与戈麦不同,虽然博尔赫斯的恋情大多以失败告终,但与他有过恋情或者交
往甚密的女性为数众多,博尔赫斯也为生命中出现过的这些“缪斯”写下了不少
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即使这些作品的语词力度不如戈麦的浓烈,但却可以明显
看出博尔赫斯诗中的爱情陈说具备更多的可能性,同时提供了更为完整和清晰的
叙事逻辑。在和美国诗人巴尔斯通的谈话中,博尔赫斯就曾这样说道:
“爱情很奇
特,其中充满忧虑,充满希望,而这一切或许正是为幸福而存在。”①
博尔赫斯诗中的爱情题材数量颇多。思念恋人时,他真诚地写道:
“自从你离
去以后,多少地方都变得空寂,就像是白天的日光,完全没有了意义”
(《思念》)。

“尽管你冷漠无情,你的俏丽/却在与日俱增„„你,昨天只是美的化身,此刻却
又成了爱的女神”
(《星期六》)。爱情失意时,他也会在诗中寄托自己奋激的情绪:
“凄凉的水晶,痛苦的太阳。永别了,相互爱慕的手/和耳鬓厮磨。今天你的所有/
只是忠实的回忆和孤寂的日子”(《1964 年》)。有的时候,他甚至会对爱情的到来
感到恐惧:
“爱情来了。我必须躲避或者逃跑,爱情牢狱的围墙在增高,就像是在
噩梦中一般”(《威胁》)。但对于爱情的恐惧毕竟是暂时的,博尔赫斯的一生都在
追逐着爱情,如诗中写道:
“我虽然并不祈求但却期待着爱侣相伴”
(《关于他的失
明》)。
由上可见,这些爱情题材的作品无论是情感还是表达上,应当说处理得比较
“从容”,也较多保留了一些生活的色彩。相对于戈麦诗中情绪的加倍浓度和表达
的极端言说,博尔赫斯的作品无论在语言还是格调上,多少显露出清爽、柔和、
理性的气息,并一定程度展现了抒情主体的个性感悟,也更能反映诗人在处理爱
情的想象方式、语言构成和情感状态上的成熟。
博尔赫斯这种表达上的“从容”,在对“上帝”的书写中也有体现。他总能坦
率地使用“上帝”这个词汇,通过诗意的虚构和幻想,直视人类生存的苦难与幸
福。在博尔赫斯的诗中,上帝似乎无所不能地主宰着人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
“必
定有一个由辅音和元音组成的/可怕的名字,概括了上帝的本质,它的字母和音节,
包含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假人》)。可是,这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上帝,不仅
没有给世人带来灵魂的救赎,反而通过“地狱”的煎熬来实现对人的操控:
“他死
了,又站起来,成了不朽的幽灵,向上帝指定他去的地狱报到,人和马匹的赎罪
幽魂,支离破碎、鲜血淋漓地随他同行。”(《基罗加将军驱车驶向死亡》)正是如


(美)巴恩斯通:《博尔赫斯八十忆旧》 ,西川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年,第 123 页。

本文所引博尔赫斯的诗歌均选自(阿根廷)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 ,林一安主编,王永年、林
之木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

35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此,博尔赫斯对上帝存在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上帝总是躲在离他们很远的地方”
(《高乔人》),
“把他叫做上帝并不解决问题,/恐惧、疑虑和有头无尾的祈祷,/都
是白费力气,徒劳无益”(《不可知》)。
人们总是习惯于将生存中苦难的部分交由上帝承担,渴望通过上帝的救赎获
得来世的幸福。但博尔赫斯告诉我们,人类的生存就是无数次“死亡”的循坏,
我们将日复一日地在生活的泥淖中复生。这是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困境,无数伟大
的作家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丧失了“生”的希望,戈麦也是其中的一员。可是博
尔赫斯是不同的,在找寻救赎的道路上,他虽然也有过自杀的念头,但最终却凭
借过人的意志力和勇气,坚定地寻找着“生”的希望。如他在《准最后审判》中
写到的那样:
“然而,街道和月亮还在我的身边。水在我嘴里仍有甜味,诗节的优
美没有把我抛弃。我感到了美的震撼;我孤独的月亮原谅了我,谁又敢将我谴责?”
面对人生的困境,博尔赫斯没有像戈麦一样绝望,他依旧抱着乐观的信念和从容
的姿态,温柔地对抗着那些未知的恶意。即使对上帝所拥有的能量有所怀疑,他
也没有放弃自我拯救的可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正因秉持这种信念,在老博尔赫斯的诗行中,我们看到了属于“智者”的面
对生活时那份“从容”的心态。他会欣赏黄昏后难得的宁静时刻,
“黑暗笼罩着门
廊、葡萄架和蓄水池,真是乐事啊,得享这份温情”(《一处庭园》)。他会为风暴
过后的长虹赋诗,“当一弧长虹/为黄昏装点起歉意的彩霞,湿润泥土的气息/使花
园的容貌重新焕发,我们步入大街小巷,就好像走进了失而复得的故园旧家”
(《失
而复得的城区》)。他对生命的存在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
“世界只是一些影影绰绰
的温柔。河还是原来的河。人还是原来的人”
(《在一本约瑟夫•康拉德的书里发现
的手稿》)。面对自己的一生,他也有着清楚的认知,
“我独一无二而又和你们相似”,
因而最后他思辨地总结道:
“我相信我的日日夜夜同上帝和所有的人/一般贫乏和充
实”(《我的一生》)。
博尔赫斯对待生活的这份“从容”,正是年轻的戈麦所欠缺的。生活中不断增
殖的“紧张感”正在消耗着诗人的生命力,通过阅读博尔赫斯的作品,他获得了
一种久违的释放的感觉,这种释放是适时且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对于深陷“紧
张感”泥淖的戈麦而言,博尔赫斯的性格的谦逊、意识的清醒、情感的节制乃至
表达的轻盈,都代表着一种榜样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帮助戈麦找到了“生”
的转机。

第三节 在想象中展开生活

(一)想象的引诱

那么博尔赫斯是通过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待生活的这份从容心态呢?想象。
36
第三章 紧张的戈麦与从容的博尔赫斯

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想象无处不在。
“想象”是博尔赫斯诗歌的显著特征,这一创
作特色的形成有着隐秘的心理动因。博尔赫斯受家族遗传病的影响,从小身体孱
弱,视力也逐年衰减直到晚年完全失明,所以他观看世界更多依靠的是心灵而不
是眼睛。加之博尔赫斯具有丰富的阅读体验和聪慧灵活的大脑,这些都给予了想
象力充分的发展空间。他非常推崇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认为“诗歌并不诉
诸理性而是诉诸想象”,①所以他的诗歌常常通过对概念和意象的改造来加强作品
的深度和想象空间,继而克服直接描画生活现象的缺陷。而博尔赫斯诗中对现实
和历史的那种“从容”的表达,很大程度上也借助了“想象”的力量。
在博尔赫斯的诗歌想象中,
“时间”是一个终而复始的主题。如果按形态的特
点对博尔赫斯诗歌中的时间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两种:赫拉克利特时间和循环
时间。先来谈谈赫拉克利特时间。赫拉克利特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哲学家,他
最出名的思想是万物皆流,即“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河流里的水处于不
停流动的状态,川流不息,所以你永远都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之中。将这个朴素
辩证的思想运用到时间的范畴,
“赫拉克利特时间”指的就是时间呈现出一种直线
的状态,从过去走向未来,永不停歇不能回头。这种时间观念在博尔赫斯的诗歌
中占据大部分篇幅,《沙漏》就是很好的例证:“白昼的阴影捉不住也摸不着,/那
江水则是一味的日夜兼程/而绝对没有逆转倒流的可能,这两者均与时光和命运相
同”。这属于赫拉克利特时间的典型代表,“日夜兼程”、绝不“逆转倒流”,诗行
中呈现出来的时间观念是线性流动的。在另一篇写于 1969 年的《赫拉克利特》中,
博尔赫斯为我们塑造了另一条不停流动的河流:
“它在梦中、在沙漠、在地窖里依
然流动。/河流卷走了我,我就是那条河。构成我的是不稳定的材料,是神秘的时
间。”当然,在肯定线性时间存在的同时,智者博尔赫斯也保留了对“时间”的质
疑。博尔赫斯认为,“时间是一个根本之谜”。②在《岁末》中,诗人先是对“时光
之谜”产生了“普遍而朦胧的怀疑”,而后把人的生命比作“赫拉克利特的河中的
水滴”,它和时间一般是流动且富于变化的。但在诗歌的最后,诗人笔触一转写道:
“我们的身上总保留有/某种静止不变的东西。”诗中动态和静态、变动和永恒之间
达到了融合的平衡,把官能感觉和抽象概念艺术地联结起来,极大拓展了诗歌的
想象空间。
再来说说循环时间。受到叔本华等唯心主义者的影响,博尔赫斯认为历史是
由不断循环的世界构成的。时间因循环变得永恒,生命的界限也因永恒时间的存
在开始变得模糊。时间、永恒和生命三个因素在博尔赫斯的诗中得到交叠和重合。
如《循环的夜》中:
“毕大哥斯拉艰苦的门徒知道:/天体和世人周而复始,循环不


(美)巴恩斯通:
《博尔赫斯八十忆旧》,西川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 年 10 月,第 4 页。

(美)巴恩斯通:
《博尔赫斯八十忆旧》,西川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年,第 87 页。

3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已„„我不知道我们会不会像循环小数/在下一次循环中回归;但是/我知道有一个
隐蔽的毕大哥斯拉轮回/夜复一夜地把我留在世上某个地方„„”此前时间的线性
被消解了,陷入永恒的时间循环之中。有学者曾指出:
“博尔赫斯一生都在自我的
幻想中度过。他每天蛰居在图书馆里,尽情的幻想着他生命中的时间、空间、存
在与死亡。而后他用他的文字迷宫一次次地将他的幻想和玄思呈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在读其诗作的同时感受时间的交错和空间的重叠以及生命的无极限。”①这
里指出了“幻想”,或者说“想象”在博尔赫斯的时间书写中的巨大作用。博尔赫
斯的一生都忠实于想象,他坦言道:
“作家忠于的应该是他的想象,而不是一个假
设‘现实’的短暂的情景。”②
想象,是博尔赫斯诗歌创作中的一把“利刃”,同时也是戈麦通向博尔赫斯的
方式。作为博尔赫斯在中国的信徒之一,戈麦也受到了博尔赫斯诗中想象的引诱,
并以想象的新奇和思辨为自己的诗歌赢得了称誉和声望。与博尔赫斯一样,戈麦
同样重视“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在诗集《核心》的序言中,戈麦曾这样说道:
“1985 年之前的记忆长廊里,我能指出的篇章大概仅仅是普希金的《叶夫根尼•
奥涅金》,歌德《浮士德》,裴多菲的抒情诗,拜伦、雪莱的少数篇章。”③这些曾
经给戈麦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家,无不是杰出的想象大师。
《叶夫根尼•奥涅金》是普希金创作的一部长篇诗体小说,书中通过对奥涅金、
连斯基和达吉雅娜这三个代表人物来揭示 19 世纪 20 年代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生
活。这部作品的叙事部分和抒情部分主要依靠“想象”联结起来,作品中所蕴含
的惊险、刺激、怪诞、神秘色彩成为俄罗斯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歌德的《浮
士德》是一部结合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剧,诗中的浮士德形象寓意了新兴
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于现实,致力探寻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的生活愿望。
歌德以豪放的想象力将当代生活与古代传说杂糅起来,创造出一部意义严肃但形
式多样的“人间大戏”。而裴多菲的抒情诗中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和作品里的浪
漫主义艺术特征,拜伦在诗中深情地赞颂月亮、爱情,以及雪莱诗中对光明、自
由的追求,对自然的讴歌,全都借用了“想象”的功能,利用想象展示了诗人原
始的冲动和情绪,进而爆发出更大的诗歌力量。
通过对戈麦诗歌道路、艺术风格的溯源,可以看到上述作家对他的影响。戈
麦写诗的最初阶段,也确实较多阅读过普希金、歌德、裴多菲、拜伦和雪莱等作
家的作品,他们诗中瑰丽的想象从整体上对戈麦的诗歌创作有过指引。可是,上


陈腊梅: 《幻想与玄思的产物——博尔赫斯的诗和他本人》 ,
《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年 09 期。

(阿根廷)博尔赫斯: 《深沉的玫瑰•序言》,
《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下) 》,林一安主编,王永年、林之木
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第 89 页。

戈麦: 《核心•序》
,辑入西渡编:《戈麦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一版,第 420 页。

38
第三章 紧张的戈麦与从容的博尔赫斯

述这些伟大作家对戈麦的指引毕竟是间接且内隐的。戈麦诗中的想象力与博尔赫
斯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自从沉迷于阅读博尔赫斯的诗歌篇章以后,戈麦立即为
他诗行中的想象特质所吸引,并在创作中不自觉地带上了博氏的想象的痕迹。例
如,在《沙子》中,戈麦认为“时光是沙”、
“一年一年的收成是沙”、
“忘记是沙”、
“细微的声音是沙”、
“无尽的生活是沙”,在这里他把沙子视作世间万物的一种载
体,赋予沙子丰盈的暗示功能和广阔的象征意义。诗歌最后戈麦写道:
“狂风被吸
进每一粒空隙/一粒,其实,就是一万粒”,这与博尔赫斯的“同一份沙粒不断地循
坏轮转,/那流沙的历史也将永无尽期”
(《沙漏》)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又如在《刀
刃》中,戈麦刻画了“两个持刀行凶的家伙”利用一把弑血的刀子“向主动手”。
而刀刃的这种“弑血”的特性在博尔赫斯的《匕首》一诗早有体现,博尔赫斯为
我们展现的是一把“温顺而坚韧”的匕首,这把“匕首昨晚在塔夸伦博杀过一个
人,以前杀过凯撒”,是一把要专为杀戮而制作的匕首,它被制作的目的就是“要
制造突然的流血事件”。此外,戈麦的《大海》
、《老虎》、《天鹅》、《玫瑰》、
《陌生
的主》、《盲诗人》等都是想象力与感受力较强的作品,与博尔赫斯的某些创作有
着较为明显的互文关系。
总的来说,
“想象”是博尔赫斯表达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体认和理解的最为重
要的手段,博诗中对自由与爱情的联想,对物质与欲望的描摹,对历史与未来命
运的思考,对文化与生存境况的揭示,都离不开“想象”的力量。也正是在博尔
赫斯的想象世界里,戈麦找到了诗歌表达的另一种可能:一种温柔但不失力量的
方式,它不依赖于语词的力度、感觉的宣泄和结构的重复,而是在缓缓的诉说中
表达自己对于现实与历史的感受和认知。作品《死后看不见阳光的人》、《镜子》、
《黄昏》、《金缕玉衣》、《老虎》、《风烛》、《天鹅》、《彗星》等都属此列。此外,
在承继博尔赫斯诗歌丰富的想象特征的同时,戈麦在抒写人文情怀和表达现代感
思中,也会巧妙地加入自身独特的体会,以暗示的手法揭示了人类在社会机器控
制下造成的精神悲剧与伦理冲突。此时,戈麦诗歌中的书写空间较此前更为广阔,
他对人的生命价值和历史规律的知性思索,使其诗歌具备了浓厚的现代色彩和崇
高的美学品格。

(二)共同的诗学追求

历史上以“想象力”著称的文学大师数不胜数,而戈麦唯独深受博尔赫斯诗
中想象的影响,其实内里有着深层的逻辑联系。通读博尔赫斯和戈麦的诗作,不
难发现他们两人的创作风格有着颇大的区别,往往博尔赫斯诗中扩展的地方,戈
麦便精简;博尔赫斯感情奔放的地方,戈麦则变得内敛和含蓄;博尔赫斯疏离的
地方,戈麦却表现出疼痛的苦涩。虽然两人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风貌截然不同,

39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但是在诗学的追求上却是相似的。无论是在“革新语言”方面,还是在追逐“神
秘主义”上,戈麦和博尔赫斯都有着相近的渴求。这也是戈麦为何能快速接受博
尔赫斯的“想象”的关键因素。
先来谈谈两人在“革新语言”方面的相似追求。
众所周知,戈麦把博尔赫斯看成是人生旅途相见恨晚的知己,在谈到对博尔
赫斯的作品的理解时,戈麦的看法和当时的先锋派作家有着明显的不同。他认为,
博尔赫斯这位幻想文学大师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语言上,其作品中语言的革新为情
节和人物的塑造打开了多条通道,也为诗歌内容的刻画积累了经验。作为一名出
色的诗人,博尔赫斯的确对语言有着自己独到的体会和见解,在他看来,
“语言是
非常神秘的„„每个分支都有着变化无穷的词汇和无限的组合方式”,①因此,他
坚定地宣称:“语言几乎就是一种矛盾。”②
诗人对语言的追逐是一种本能的欲望。作为一名创作时间跨度极大的作家,
博尔赫斯也不吝于对“语言”进行不断地探索、实验和求新。在早期诗歌创作阶
段,博尔赫斯深受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反映在作品中就是大量使用一些带有修饰
意味的形容词、比喻、重复,从而表达某种难以界定的情绪和力量。发表在 1923
年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是他最早期的一部诗集,在这部诗集的序言中,虽
然博尔赫斯声称,
“只是淡化了其中过分的夸饰,打磨了棱角,删除了矫情和胡话”,

但是诗集中华丽而繁复的语言风格依然是明显的巴洛克式语言。如《玫瑰》中,
“我不讴歌的永不凋谢的玫瑰,/有分量、有香气的玫瑰„„”诗中的主要意象就
是玫瑰,通过大量的修饰词,从永不凋谢,有分量又香气,夜阑时分漆黑的花园,
到独处不群,柏拉图式的初绽之花。每一处修饰词都有着某种特殊含义的指向,
在语言和诗境上,都带有浪漫的情调。
到了 1964 年,博尔赫斯又开始在诗歌的语言上做出新的尝试。在诗集《另一
个,同一个》的序言中,他提出“人的语言包含着某种不可避免的传统”,“我有
时候跃跃欲试,想把英语或者德语的音乐性移植到西班牙语里来”,但是“我的尝
试只限于用音节很少的字写了一些草稿,然后明智地销毁了。”④显然,博尔赫斯
这次革新语言的尝试最终失败了,不过反观这个时期的诗作,也可以发现博氏六
十年代的语言风格较先前有了一定的突破。不变的是繁复的意象和密集的铺陈,


(阿根廷)博尔赫斯:
《密谋•题词》 ,《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下)
》,林一安主编,王永年、林之木译,杭
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第 375 页。

(阿根廷)博尔赫斯:
《无数•序言》 ,《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下)
》,林一安主编,王永年、林之木译,杭
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第 237 页。

(阿根廷)博尔赫斯:
《无数•序言》 ,《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上)
》,林一安主编,王永年、林之木译,杭
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第 3 页。

(阿根廷)博尔赫斯:
《无数•序言》 ,《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上)
》,林一安主编,王永年、林之木译,杭
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第 214 页。

40
第三章 紧张的戈麦与从容的博尔赫斯

但此时的诗歌语言带有更多清新的格调,体现了一种可以称之为隐秘而自然的风
格。
和博尔赫斯一样,戈麦也看到了革新语言对诗歌的重要价值。这点透过他的
诗论可以得到佐证,
“诗歌应当是语言的利斧,它能够剖开心灵的冰河。在词与词
的交汇、融合、分解、对抗的创造中,一定会显现出犀利夺目的语言之光照亮人
的生存。”①这种借助语言的力量深入到人的生存空间中去感受、体味和构造,而
不是让位于主流意识形态对诗歌和世界的奴役和异化,正是戈麦这一代诗人对诗
坛的最大贡献之一。的确,纵观戈麦的整个诗歌创作生涯,他一直沉浸在语言实
验的快感之中,层出不穷的新奇想象,恰好显示了他对诗歌语言的探索意识:
“没
有人看见草生长/草生长的时候,我在林中沉睡/我最后梦见的是秤盘上的一根针/
突然竖起,撑起一颗巨大的星球”(《没有人看见草生长》)。诗意在草、生长、沉
睡、星球之间随意流淌,戈麦尝试着深入把握个体生命的本质。这种对生命的强
烈探索欲望还体现在:
“我们日趋渐老的年龄是一瓶阴暗的醋/岁月用它无形的勺子
一勺一勺将我们扣除/而年龄就像是一个球体毛发和末端/我们生存在球里从未见
过年龄一次”
(《我们日趋渐老的年龄„„》)。将人的年龄和生存与球体结合起来,
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博尔赫斯的:“那就是我注定的命运。/随着岁月的侵蚀,
笔直的通道/弯成隐秘的圆圈„„(《迷宫(又一首)》)”两首诗歌意象和诗意上的
相似,足以看出博尔赫斯的圆形时间和存在虚无概念对戈麦的影响。
实际上,1990 年以来戈麦的写作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从他作品所标识的时
间来看,这一时期他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创作,甚至出现一天写出风格截然不同的
诗,这不得不使我们对戈麦的语言实验有着由衷的惊奇。究其原因,这种加速写
作的背后,一方面可能来自于诗人对恶劣的外部环境给“人”造成的戕害的激烈
回应。另一方面,天才般的语言天赋也在迫使戈麦通过加速写作来节制和宣泄由
语言欲望带来的压力。
革新语言的冲动增强了戈麦想象的力度,让他得以快速地联想、整合、分配
乃至编码所有的词语、句子、语段。比如,在《儿童十四行——献给下一代》)中,
作品里形容词和名词的不规律组合,为读者迅速营造出一个词与词之间剧烈角力
的场所。虽然诗歌的具体含义在这样的角逐下被遮蔽了,但也因此为解读带来更
多的可能性和开放性,给人留下巨大的遐想空间。又如,他能利用词语之间紧张
的黏合对现实存在进行重新的评估和想象:“生命中有很多时刻,我们无法填补/
我们望着一串串的流火/一生在梦境中度过”
(《生命中有很多时刻》);
“上万年的时
间,火的种子/播种着往返的路程/钟摆的下垂,往和返/反复歌唱着一次毁灭的成熟”


戈麦:
《关于诗歌》 ,原载于《诗歌报》1991 年第 6 期,辑入西渡编:
《戈麦诗全编》
,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一版,第 426 页。

41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火》);“与其盼望,不如梦想/劳作生产,一碗碱浆/生活多美好/乌鸦纷纷扬扬”
(《粮食》)。从敏锐的自我意识出发,通过不同词语、事物之间的参照、冲突和比
较,戈麦的诗歌透露出一种至臻的言说能力。但与此同时,这种加速的语言实验
不可避免地损耗着诗人的生命和健康,因而他说道:
“一切即将结束,唯有历史永
存”(《我感到一切都已迟了》)。
两人另一个共同的诗学追求是对“神秘主义”的向往。
虽然博尔赫斯强调自己并不是一位虔诚的神秘主义者,但他确实对神秘经验
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1980 年 3 月,博尔赫斯在印第安纳大学接受了美国诗人巴
恩斯通组织的一次采访,谈及神秘主义时,他坦诚地说道:
“在我的一生中,我只
有过两次神秘的体验”,“我为此写过好几首诗,但它们写得一般,没有道出那次
体验。”①博尔赫斯提到为神秘经验写过几首诗,而《<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第三
十节》就是其中一首。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一次神秘经验的到来,使“我”陷入了
铁的迷宫。在这个迷宫里面,星星、面包、图书馆、纸牌、棋盘、天窗、指甲、
影子、镜子„„大量意象的运用给人一种时间快速流逝进而超脱物质之外的错觉,
这也符合博尔赫斯所说的“不是活在时间之内而是活在时间之外”的感受。借助
这次不可复制的人生际遇和神秘经验,诗人将自己的创作潜力最大程度地激发出
来,使得抒情主体的内心波动得以迅速记载。
对神秘主义的向往,成为博尔赫斯诗歌创作的重要动力。诗人对神秘经验的
切身体会,使他能够把广大的生活内容涵盖于一个精准的意象之上。如诗歌《棋》
中:
“上帝操控棋手,棋手摆布棋子。/上帝背后,又有哪位神祇设下/尘埃、时光、
梦境和苦痛的羁绊?”棋子被棋手摆布,棋手又被上帝操控,而这个本应至高无
上的上帝的背后,竟然还隐藏着更高一层的神祇,这种漫长的秩序排列显然符合
诺斯替教的“层次说”的教义,意象的层叠为诗作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有趣的
是,戈麦在《陌生的主》中也有过相似的表达,诗中的“上帝”形象同样具备神
秘的特征。与博尔赫斯《棋》中的上帝不同,戈麦诗中的“主”并没有将真面目
视于众人眼前,反而“深埋在云里”,
“为大海之上默默的云所环绕”。面对这个未
知的“主”,“我”的心中充满了疑虑:我是怎样被召唤而来?你是谁?为什么在
众生之中选择了我?为什么窥视我?一连串的反问为“主”的存在添加了许多神
秘的元素,这与博尔赫斯的《棋》在内涵上有共通之处。
如博尔赫斯一般,戈麦对“神秘主义”的向往是强烈而敏感的。我们可以把
写于 1990 年初到 1991 年 9 月的诗歌作品,看作是戈麦的后期诗作。这个阶段的
作品,最能反映其追逐神秘主义的倾向。在后期诗作中,他写了不少带有神秘主
义性质的诗篇,如《狄多》、《浪尖人物》、《天马(一)》、《天马(二)》、《浮云》、

巴恩斯通编:
《博尔赫斯八十忆旧》,西川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年,第 15-16 页。

42
第三章 紧张的戈麦与从容的博尔赫斯

《沧海》、《天象(一)》、《天象(二)》、《佛光(一)》、《佛光(二)》等。这些作
品的情感色调偏于冷峻,意象的组合颇具神秘色彩和幻想性,展现了叙述者在自
我想象中,寻求个人与时代平衡的努力。在诗体形式上,后期诗作仍然遵循自由
体诗的传统,但是在情绪表达和语言运用上,较前期诗作而言,有了明显的变化。
在这些诗中,诗人不再惊异于传统带来的“鲜血”和“屠杀”,因为“意志的骨头
早已在我的绝望中化为灰烬”
(《想法(致非默)》)。有的时候,他将思绪寄托在自
然物象上,如“朝霞,一个神子出现在麦垛的云端”(《朝霞(断片)》);“风从马
的嘶吼中彻空而来/那是上帝的手帕在民众的脑子里/熄灭了烛火”
(《北风(一)》)。
可以说,戈麦所体会到的人生创伤,在创伤的自然物象中找到了构型和表现方式。
这种物象与叙说主体之间相互映衬的诗歌视角,成为戈麦后期诗作的主要创作形
态。而到了 1991 年的 8 月份,他在写作题材上又有了新的裂变,开始向宗教层面
转移:

仰望晴空,五月的晴空,麦垛的晴空/天空中光的十字,白虎在天空漫游/宗教在天空
漫游,虎的额头向大地闪亮/额头上的王字向大地闪亮
……
(《浮云》)

这首题为《浮云》的诗,完全显现了戈麦寻求以自身操纵语言的方式来表达独创
性思考的意愿。诗中使用了大量宗教用词:从天空中光的十字,恒河之水,臻露
锋芒的沙粒,到南亚的荷花,犹太的王,以及后面化用了亚瑟王与骑士寻找圣杯,
迷途的羔羊等典故。这些拼合的意象群落组合到一起,为诗作塑造了一种神秘莫
测的气氛,也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解读难度。但另一方面,这种新的遣词
方式和文化视野,也使得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理性和感性,被恰如其分地
融入到同一首诗作中。
值得注意的是,对“神秘主义”的书写无法单纯依靠模仿习得,它是某种超
验体验的产物。戈麦在不少的诗歌中,都对这种超验体验有过直观陈述:
“一个人
生活在自己的语言里/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水中”
(《一个人》),
“我是唯一的表演者”
(《未来某一时刻自我的画像》),
“在世界这面巨大的镜子后面/发现奇迹的人”
(《厌
世者》),“一个青春血的儿子,不死的永恒”(《天马(二)》)。正是这些超验体验
的存在,让戈麦获得了较为开阔的艺术视野和细致的感受力,造就了后期诗作中
的“神秘主义”印象。

43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逝去的流星

共同的诗歌追求,让戈麦得以无限靠近博尔赫斯的想象迷宫。一段时间里,
他日夜迷醉在博尔赫斯诗歌的想象世界中无法自拔,并在创作中不自觉地带上了
博尔赫斯的痕迹。写于 1991 年 1 月的《想法(致非默)》,可以看出戈麦无意识地
接受了博尔赫斯的暗示和指引。在这首诗中,戈麦用一句警句式的句子作为结尾,
展现了情感思辨的深邃和批判的锋芒。
“一种生物的灭绝,另一种生物还会生长”、
“关于结局,无非是岩石,无非是尘渣”,诗意的呈现带有嘲讽的悲剧因素。而这
段话在内容上明显借鉴了博尔赫斯的散文诗《死人的对话》的叙说方式:
“岩石也
是希望永远都是岩石”,“而且千万年间也确实一直是岩石,最后却化成了尘土。”

无独有偶,戈麦《新生》中:“我品尝过胜利的耻辱和争斗的荣耀/爱过一个鹿一
样俊美的女人和一个病弱典雅的知识分子”与博尔赫斯的《我的一生》:“我执著
地追求幸福,无悔地忍受痛苦。我渡过海洋。到过许多地方;见过一个女人和两
三个男人”有着显而易见的参照关系。
当然,在承继博尔赫斯诗歌想象的同时,戈麦诗歌创作也有了新的突破。写
于 1990 年末的《新生》,预示着戈麦诗歌生涯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
始。诗歌结尾这样写道:
“在这里,我摒弃了所有的痛苦和忧虑,写下我漫长而宁
静的新的生活。”我们知道,“生活”是一个充满着可能性的词语,在先前的作品
中,戈麦曾周而复始地为我们展现着他对生活的拒斥。可是显然,
“生活”一词在
这首诗中具有新的意味。细心观察可以得知,戈麦的后期诗歌有着更为广阔的意
象涵盖力,这也表明他正在开展一种新的诗歌实验方式。
如《天象(二)》中,
“一颗青春的胸怀已将宽广的命运容纳”,这里戈麦利用
了“天象”来讨论命运这一重大话题,显然属于一种新的突破。在诗歌创作的前
期阶段,诗人也相当重视对“命运”题材的挖掘,
“许多人走入夜晚/而我永远在空
旷中漂泊”
(《此时此刻》),
“命运给每个人只有一次/送出去便不再收回”
(《给今天
(组诗)》),“这一天按照它早已预谋妥当的方式/出现在堆满死胎的阴沟”(《在春
天的怀抱里去世的人》),
“学不会的舞蹈。/礼品。/别人的姑娘”
(《命运》)„„80
年代末的社会变迁,以及个人无法言喻的生活遭际,在他的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
痕。此时戈麦诗中的命运书写带有清晰的“近身肉搏”的特征。然而,审视《天
象(二)》这首诗歌,作品中不再出现“紧张”的对峙,而是通过对星象的讨论缓
缓揭示命运的奥秘,诗人与命运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某种和解。这样温和而
从容的表达,在此前是鲜有的,由此可以看出博尔赫斯对戈麦的影响,也旁证了
戈麦在改变创作风格和手法上的努力。

(阿根廷)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上)》,林一安主编,王永年、林之木译,杭州:浙江文艺
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第 125 页。

44
第三章 紧张的戈麦与从容的博尔赫斯

当“紧张”的戈麦遇上“从容”的博尔赫斯,当年轻的诗人在“想象”的迷
宫里耕耘,本以为这是一场回归平静的诗歌之行,可戈麦的自杀,打破了所有的
虚幻。1991 年 9 月 24 日,年仅二十四岁的戈麦于北京跳河自杀,结束了短短的一
生。在《戈麦自述》中,诗人曾说过:“有时甚至不愿想 25 岁之后的光景。”①据
西渡考究,此文章大约作于 1991 年 5 月间,这不得不让人联想他的自杀是一次早
有准备的举动。据资料显示,戈麦自杀前并没有留下遗书,甚至将其大部分诗稿
弃毁于下水道中。博尔赫斯的《自杀者》②,或许可以为戈麦这等决绝的举动作注:
“我将离开人世,/整个无法忍受的世界与我同行。/我将抹掉金字塔、勋章、/大陆
和脸庞。/我将抹掉过去的积淀。/我将使历史灰飞烟灭,尘埃落定。/我瞅着最后的
落日。/听到最后的鸟鸣。/我什么也没留给后人。”
戈麦,这位九十年代诗坛中闪耀的“恒星”,他早已远去。我们再也无法探询
其自杀背后的缘由,或许就如同他诗中所写的那样:

黛安娜,从今日起,我只想/攀登你神圣的光环/我只想回到你温暖如春的家园/我只想
做一个圣书上的人,守望花园的人/一个寻常的人,幸福的人
(《高处》)

所以,戈麦只是回到了黛安娜的怀抱。


戈麦:《戈麦自述》 ,辑入西渡编: 《戈麦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一版,第 425 页。

(阿根廷)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下) 》,林一安主编,王永年、林之木译,杭州:浙江文艺
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第 99 页。

45
结 语

结 语

80 年代末以来,中国当代诗歌的话语权力和写作角度呈现出与以往截然不同
的姿态,如何通过一种自由、深刻且独立的方式去书写新的时代成为许多诗人关
注的焦点。其时,社会生活重心的转移在诗歌中心引起一场风暴,也带来了诗歌
创作内容的急速更新。换句话说,80 年代末的诗人面临着骇人的竞争与压力,这
也使得诗歌不再是简单的诗艺锤炼,而是必须承担记录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变化的
使命。这要求诗人对历史具备一种反思视野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
强调。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下,年轻的戈麦走上了诗歌创作之路。
戈麦是一个极其纯粹的诗人,他的诗歌就是建立在其对生活的体味,对苦难
的承受、对生命的思索以及对自我的探寻之上的。而他独树一帜的诗歌品格也正
体现在他的执着的坚持、内在的气质以及谦卑的意识之中。通过对戈麦诗歌文本
的细致解读,其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紧张”特征已经有了一条较为清晰的线索。
特殊的时代氛围、被动选择的诗歌道路乃至对生活的质疑,让戈麦的早期诗作染
上一层挥之不去的紧张色彩。而日常生活的摧毁、追逐爱情的损耗、身份认同的
焦虑也使其创作于 90 年代初期的作品依旧充斥着紧张的意味。可以说,紧张的诗
学成为戈麦诗歌最为凸显的表征。从“紧张”的角度总体上介入戈麦的诗歌创作,
或许不失为一个理想的选择。
当生命步入决断的危险时刻,博尔赫斯的出现让戈麦的诗歌创作迎来了转机。
博尔赫斯的诗歌风格是从容的,因而对身陷穷途末路的戈麦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
力。也正是通过对博尔赫斯诗歌的阅读与接受,他完成了对自我生命价值的体认。
凭借着直觉的美感体验和对语言的敏锐,戈麦用诗歌叙述现实的悲哀,用符号承
载自我的欲望,完成了诗歌创作的最后一次爆发。创作于 1991 年以后的诗歌作品,
展现了戈麦天赋般的想象力,诗歌带我们置身幻觉之中,其庞杂的意象、神秘的
象征、善恶的对垒、错综的情绪,使我们空前强烈地体验到诗人的创作个性。这
种诗歌风格的转变,不仅带有博尔赫斯的影子,也见证了戈麦在语言实验方面的
努力。
戈麦的突然离世是诗歌界的一大损失,现如今我们已然无法窥见其自杀背后
的缘由,当然亦无须为他的死去添上几条注解。斯人已逝,幽思长存。诗歌仍在
继续,人如是。

4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博尔赫斯全集•诗歌卷》,林一安主编,王永年、林之木
[1](阿根廷)博尔赫斯:
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年第一版。
[2](阿根廷)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论诗艺》,陈重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2002 年。
《恋爱中的博尔赫斯》,王海萌译,上海:华东师范
[3](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大学出版社,2007 年。
[4](美)埃米尔•罗德里格斯•莫内加尔:《生活在迷宫——博尔赫斯传》,陈舒、
李点译,知识出版社,1994 年。
《博尔赫斯八十忆旧》,西川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年。
[5](美)巴恩斯通:
《博尔赫斯》,王纯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年第一版。
[6](美)伍德尔:
[7](西班牙)费尔南多•萨瓦特尔:
《哲学的邀请——人生的追问》,林经纬,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一版。
《博尔赫斯大传》,邓中良、华菁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8](英)埃德温•威廉森:
社,2013 年。
[9]残雪:《建构新型宇宙——博尔赫斯短篇解析》,北京:作家出版社,2019 年。
《博尔赫斯的面孔》,
[10]格非: 《卡夫卡的钟摆》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一版。
[11]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2]洪子诚、奚密主编:《百年新诗选》(下),北京:三联书店,2015 年。
[13]林一安:《博尔赫斯画传》,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 年。
[14]刘士杰:《走向边缘的诗神》,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年。
[15]罗振亚:《一九九 0 年代新潮诗研究》,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 年。
[16]申洁玲:《博尔赫斯是怎样读书写作的》,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年。
[17]苏童:《寻找灯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年第 1 版。
[18]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
[19]王家新、孙文波编:《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
[20]王家新:《为凤凰找寻栖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
[21]吴晓东:《二十世纪的诗心:中国新诗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
[22]吴晓东:《阳光与苦难》,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 年版。

49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西渡编:《戈麦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第一版。
[24]肖徐彧:《博尔赫斯与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年。
二、论文类
(一)期刊论文
[1]奥•帕斯:《弓手、箭和靶子》,《世界文学》
,1989 年 01 期,第 240 页。
《幻想与玄思的产物——博尔赫斯的诗和他本人》,
[2]陈腊梅: 《赤峰学院学报》
(汉
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年 09 期。
《失重的诗歌——论戈麦及其诗》,
[3]陈增福、项喜岩: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
年 06 期。
《神秘经验之言说:博尔赫斯与圣胡安•德•拉•克鲁斯》,
[4]范晔: 《外国文学评论》,
2006 年 03 期。
《奔突的熔岩遭遇隐藏的火山——比较诗学中的海子与戈麦》,
[5]葛胜军: 《通化师
范学院学报》,2013 年 01 期。
[6]葛胜军:《戈麦:<野草>之后的诗人》,《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 年 06 期。
《<乌尔里卡>:博尔赫斯与受挫爱情的和解》,
[7]耿希文: 《文化学刊》,2019 年 05
期。
[8]龚有盛:《腾空颉颃的诗歌之灵——海子与戈麦诗论比较》,《红河学院学报》,
2014 年 02 期。
《从“孤独”到“涅槃”的生命轨迹——论戈麦诗歌的情感蕴含》,
[9]郝海洪: 《阜
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年 04 期。
《他们的期限只是一个短暂的日子——戈麦的诗及改稿》,
[10]何炯炯: 《上海文化》,
2018 年 11 期。
[11]贺菊玲:《中西神话中神的形象塑造及民族文化精神的差异》,《社会科学家》,
2011 年 11 期。
[12]胡静、欧阳恩良:《历史实在与历史想象:近现代史的叙事方式转变》,《中国
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年 02 期。
[13]花靖超:《论戈麦诗歌的悲剧意识》,《北方文学》(下旬),2017 年 03 期。
《诗人的主体意识:戈麦的谦卑——戈麦的诗歌悲剧与诗歌精神》,
[14]黄昌华: 《福
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年 S1 期。
《作家们的作家——博尔赫斯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15]季进: 《当代作家评论》,2000
年 03 期。
[16]李雪:《人与“绝对”的较量——戈麦用诗歌与人生演绎死亡》,《黑龙江省文
学学会 2011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 年。
[17]李雪:《像死亡张开年轻的翅膀——戈麦诗歌中精神气质与意象分析》,《现代

50
参考文献

语文》,2005 年 11 期。
[18]刘海宁:《博尔赫斯的想象世界》,《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年 03 期,第 404 页。
《先锋体验下的激情与孤独——论博尔赫斯的早期诗歌》,
[19]刘靖宇: 《美与时代》,
2005 年 12 期。
[20]罗振亚:《“歧路”的诗学:先锋诗人自杀的文化透析》,《北方论丛》,2007 年
06 期。
[21]吕周聚:《戈麦自杀的“内部故事”解读》,
《阴山学刊》,2005 年 04 期。
《89 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
[22]欧阳江河: 《花
城》,1994 年 05 期。
[23]邱志武:《20 世纪 90 年代诗歌的“及物”倾向》,《文学与文化》,2019 年 04
期。
《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关于当代诗学》,
[24]王家新: 《诗探索》,1996 年 01 期。
[25]王巨川:《诗歌:在日常生活中探寻审美向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
报》,2012 年 02 期。
[26]王锐、西渡:《诗人戈麦之死》,《青年作家》,2010 年 12 期。
[27]温丽姿:《作为拯救的诗艺——博尔赫斯诗歌中的神秘主义哲学》,《江汉大学
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 年 03 期。
[28]吴昊:《诗人们的诗人——论中国当代诗人对博尔赫斯的接受》,《汉语言文学
研究》,2015 年 04 期。
《当代诗歌的“南北之辨”与戈麦的“南方”书写》,
[29]吴昊: 《江汉学术》,2015
年 04 期。
[30]吴晓东、谢凌岚:《诗人之死》,《文学评论》,1989 年 04 期。
[31]伍世昭:《90 年代文化语境中的诗歌边缘化》,《当代文坛》,1998 年 04 期。
[32]薛慧:《浅谈戈麦的诗歌创作》,《黑河学刊》,2009 年 02 期。
[33]颜炼军:《痛苦的血肉与黄金的歌唱——戈麦诗歌论》,《诗探索》,2013 年 07
期。
[34]张汉行:《博尔赫斯在中国》,《当代外国文学》,1999 年 01 期。
《戈麦诗歌中的“死亡”意象解读》,
[35]张文刚: 《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9 年 05 期。
[36]张学军:《博尔赫斯与中国当代先锋写作》,
《文学评论》。2004 年 06 期。
《20 世纪 80 年代末诗歌精神书写的“光晕”——从西川、戈麦、多多、
[37]周俊峰:
王家新诗歌文本解读出发》,《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 年 01 期。
[38]朱晓琳:《叙述的诗学:博尔赫斯与西川》,
《宜宾学院学报》,2013 年 11 期。

51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学位论文
[1]陈博:《博尔赫斯文学思想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年。
《博尔赫斯作品中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书写》,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傅敏:
2018 年。
[3]蒋建华:《二十世纪中国新诗的悲剧意识》,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时间之书——博尔赫斯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4]唐蓉:
2010 年。
[5]王佩:《博尔赫斯诗歌隐喻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
[6]薛龙:《结局或开始——守望渡口的戈麦》,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年。
[7]赵秀霞:《博尔赫斯小说中的上帝》,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年。
《当代诗歌理论批评研究(1979-1999)》,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8]周志强:
年。

52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生命的厚重——“九叶”诗人辛笛与手掌集》发表于《小说月刊》,2019 年第
18 期(总第 535 期)。

53
致 谢

致 谢

逐梦西大,终有一别。毕业论文几经周折,终将到了必须结束的时候。坦诚
地说,戈麦的诗歌并不是我最喜欢的诗歌作品,他的诗中稠密的意象、充分的幻
想、跳跃的语言、紧绷的节奏、求新的理念乃至前期诗作中不成熟的表达,都让
我在初次接触其诗歌时不得其法、望而却步。但是,在他的同辈诗人中,戈麦的
创作无疑是特别的,甚至是超前的。他的诗歌风格虽不明朗,却处处透露出诗人
的真诚与炙热,展现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正直。当你深入解读戈麦的诗歌作品,
就不得不为其才思所折服,他的确是中国当代诗人的典范之一。
论文得以顺利完成,首先非常感谢我的硕士导师余旸先生。在西南大学读研
这三年里,余老师不仅是我学习上的良师,更是生活中的益友。感谢您对我的一
路指导,谆谆教诲。从论文的选题、诗作的解读到框架的整理,您都倾注了大量
的时间和精力。您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学术态度、专著的钻研精神乃至平易
近人的人格魅力,都对我影响深远。其次,也要感谢中国新诗研究所的所有老师
和同学,三年里相处的所有时光,必然会成为我记忆中一道道难忘的风景线。谨
向所有尊敬的老师们和亲爱的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久远的祝福。再次,我
要感谢我的室友凌波,三观一致,相见恨晚。感谢你的包容,感谢你的体贴,感
谢你的陪伴,让我倍感温暖。最后,更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你们的辛勤付出,让
我能够心无旁骛地完成学业,更让我能够义无反顾地做自己。
最后,附上一首原创诗歌,作为结尾的结尾,以纪念三年的重庆时光:

下午三点五十一分
昏沉的睡眠
窗外滴滴答答
道路颠簸
不知疲倦的鸟儿
茫然地吱喳着

一个声音在哼着一首
岁月的歌曲
我一次又一次看见你
山城,雾都,巴渝,还是
重庆……

55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你有许多的名字

我看见长江和嘉陵江
我来到千厮门、东水门和临江门
我穿过中兴路、和平路、民生路和凯旋路
也没忘刁家巷、马家巷、打锣巷和太平门巷

保洁院下玩耍的双胞胎向我挥手
通运门内的花贩跟我兜售

老汉们打着成麻
棒棒军捧着豆花
蒸烧炒菜和怪味胡豆
这里有山有水也有码头

老棚户区倒下了
一栋栋楼房升起

你依旧年轻、活泼
只是有人死去
有人……还活着
牙齿脱落,脊背弯驼

当照片发黄,起泡
织成场场幻梦
淹没在历史的巨流中
我张着嘴,不声不响
——《照片里的风景》

5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