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

逸夫⼈⽂馆调研

论⽂

逸夫⼈⽂馆调研 1
逸夫⼈⽂馆调研 2
逸夫⼈⽂馆调研 3
逸夫⼈⽂馆调研 4
逸夫⼈⽂馆调研 5
逸夫⼈⽂馆调研 6
逸夫⼈⽂馆调研 7
逸夫⼈⽂馆调研 8
逸夫⼈⽂馆调研 9
逸夫⼈⽂馆调研 10
历史沿⾰

该馆原址为我校洞庭湖上⼀⽚ 9.6 市亩沼泽,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因於塞与


⼈⼯填埋之故,最初被改造为花园。在建成⼈⽂馆之前,先后成为教⼯会、
学⽣与教⼯俱乐部、学校招待所、教⼯第⼀饭堂及湖滨厅等建筑⽤地,是机
关办公与⼈们⽣活娱乐的场所。

逸夫⼈⽂馆调研 11
洞庭湖⻄段与洪泽湖之间出现洞庭湖东段,东湖开凿洼地⽽成
逸夫⼈⽂馆调研 12
东⻄湖之间的场地仍是洼地

逸夫⼈⽂馆调研 13
逸夫⼈⽂馆调研 14
年后,⻄湖原来⼩⽚⽔域被填平新建教⼯俱乐部
1951
(1966年地形图)校园建设密度进⼀步加⼤

东⻄湖中间洼地上建⽴教⼯⾷堂和⼯会使⽤的教⼯⼩礼堂建筑

逸夫⼈⽂馆调研 15
逸夫⼈⽂馆调研 16
逸夫⼈⽂馆调研 17
逸夫⼈⽂馆调研 18
年后
2000

校园横向轴线跨越东⻄湖,从⻄向东坐落⼏个重要建筑节点,分别是⻄湖苑、⼈
⽂馆和东⼀⾄东五半环型建筑群
⻄湖苑坐落在⼀个⼩⼭岗上,与⻄湖形成⼭⽔⼭⽔潋滟的⻛景。
⼈⽂馆所在场地为填洼平整⽽来。在建成前为⼀⽚⽅圆为9.6亩的沼泽,20世
纪50年代初已淤塞,将其填埋改造成花园。到⼈⽂馆建成前的40多年⾥曾先
后被改为校⼯会、学⽣与教⼯俱乐部、学校招待所、教⼯第⼀饭堂及湖滨厅
等⽤地。2003年⼈⽂馆建成。
东⼀⾄东五建筑群位于华⼯校园衡⼭北麓洞庭湖东端,杨锡宗设计。五座宿
舍依地形⽽⽴,以半圆状对称环拥东湖之东,宿舍群在设计上体现中⻄混合
式建筑⻛格。其所围成的半圆形空地在新中国成⽴前⼣⼀段时间被称为“五座
宿舍⼴场”,多叫作⺠主⼴场。2010年改造为“东湖东⼴场”,与⼈⽂馆组成东
⻄横轴,与中⼭像、励吾楼的南北中轴线共同构成完整的校园景观。校园东
⻄湖⼀带为校园内地势较低,且较为平整的⼀块地

逸夫⼈⽂馆调研 19
设计理念
逸夫⼈⽂馆调研 20
东湖为⼀个矩形⽔体,是华⼯⼤校园规划中轴线的景观中⼼之⼀,其⽔⾯开
阔,⽓势不凡。校园许多重要建筑,如:2号楼、27号楼、逸夫科学馆、建筑
学院等沿东湖形成⼯整布局,围合出规整、理性的内向型教学科研中⼼区。
⻄湖则为⼀个⾃然⻛景湖:⽔⾯⾃由,湖岸曲折,配以湖⼼岛、⽩桥、⽔亭
及堆⼭,构成层次丰富的岭南园林景致。岸线四周,⻄湖厅、专家楼、⻄湖
苑⾃成体系,⾼低错落地散落其间,显得格外⾃然亲切。从东湖到⻄湖,是
从⼏何形向⾃然形,由内向到外向,⾃有序到混沌,从教学向⽣活的转换,
空间形态与过渡为建筑构思本⾝提供了⼀个参照点
在东湖边⼀侧以规整的平⾯形式应对历史形成的教学⽂脉中轴线。⻄侧则采
⽤较为⾃由的平⾯构成,以较⼩的体量结合园林处理及亲⽔设计,做到建筑
与⾃然环境的和谐与共鸣。同时为减⼩对南北两侧道路的压迫感,在建筑南
北两侧均退让较多空⽩做绿化休闲场地。在这⾥,⽔池⾃然转折,并利⽤地
势的变化产⽣跌⽔。韵律柱廊、静⽌实墙与流动⽔体相互掩映,相互分割,
使室外环境产⽣⽚断重叠的效果。退让的空间也使东、⻄湖湖滨路的视线相
交,让校园⽣态⾛廊在此得以贯通。建筑主⼊⼝处通过 12 m的退缩让出⽅整
的叠级⽔池,延伸了东湖⽔的诗意,拓宽并加深了⼊⼝处的视觉空间。沿⼊
⼝台阶攀升并跨过⽔池,穿过景框式的围墙,进⼊宽敞的中庭灰⾊空间,透
过⻄侧内院的⽩⽟兰树阵,远处波光粼粼的⻄湖使视线豁然开朗。视觉⾛廊
的建⽴,使空间节奏得以⾃然转换。东⻄湖景区借助视觉⾛廊产⽣的空间对
⽐作⽤,亦使各⾃的特点得以升华。
⼈⽂馆原址为教⼯活动中⼼,地处华⼯⼤⼈流交叉点,本为师⽣交流及休闲
的场所,留有新⽼华⼯⼈许多回忆。对原有空间及树⽊的延续与保留,将是
对这⼀怀旧情结的⼈⽂关怀,也是新的建筑形式对公众空间的另⼀项关注。
因此在实现必要的使⽤功能的同时,我们强调以尽可能多的开放空间实现多
元化的⼈⽂交流。在⼈⽂馆内,⼀个开放的交通体系贯穿全局。⼈们可以通
过廊道、桥梁,从东、南、北三个⽅向进⾏穿⾏,实现教育与⽣活区域的转
换。⽽引⼈驻⾜的内向庭院、眺望平台、叠级⽔池散落左右。在这⾥光是体
量表现的重要特质,它引导出建筑空间上的穿透性与流动性。间断性的开
⼝,时隐时现的景致在此相互交织,场景伴随着“穿⾏”⽽切换,每个⽚断既似
曾相识⼜充满新意。⼈们在此或信步徐⾏,或倚栏眺望,或驻⾜⻓谈。多样
的空间形式⽣成多样的⾏为模式,在不同的区域建⽴起⼈与⾃然及建筑间的
视觉对话关系。
逸夫⼈⽂馆按功能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展厅、阅览室和报告厅,分别布置在
场地的东、南、北三个⽅位,并通过开敞式的连廊融合在⼀起。为了突出建
筑平⾯的理性特质,洗⼿间、钟塔辅助空间与主要使⽤空间适当分离,使三
⼤空间类型各成体系。

逸夫⼈⽂馆调研 21
这⼀布局形式,既延续了原教⼯俱乐部的院落空间,⼜很好地解决了各功能
区的采光通⻛问题,表现出通透明快的岭南建筑地域特⾊。
“少⼀些、空⼀些、透⼀些、低⼀些”的设计思想

逸夫⼈⽂馆、东⼀⾄东五宿舍群与东湖围合出⼀个整体空间,形成校园空间
的汇聚点,东湖⽔⾯视野豁然开阔,空间序列在这⾥达到⾼潮

设计理念上:⼈⽂馆位于校园东⻄湖交界处,教学⽤地与⽣活⽤地接驳点,
⼏何次序与⾃然景观转折处,位置敏感,启着校园点睛之笔的作⽤。这种复
杂的空间形态和过渡延续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天然构思。⼈⽂馆靠近⼏何形态
逸夫⼈⽂馆调研 22
的东湖和轴线⼀边采⽤⻓⽅形体量,以规整的形态应对历史形成的教学⽂脉
中轴;在⻄侧采⽤开放、⾃由的平⾯构成,以⼩⽽精的体量、结合园林的亲
⽔设计呼应丰富⾃然形态的⻄湖⽣活区。南北两侧均退让空地,以减少对道
路的压迫感;在通过廊道、跌⽔、⽚墙、柱影、坡道及架空屋顶,使建筑看
起来格外丰富活泼,具有较强的视线穿透⼒,使空间节奏得以⾃然转换
功能布置上:⼈⽂馆⼤体分为展厅、阅览室、报告厅、咖啡厅四个部分,分
别布置在东、南、北三个⽅位,通过开场式的连廊结合在⼀起。展厅分为⼀
⽅⼀圆两个三层的纯粹玻璃体,统⼀置于四层⾼的混凝⼟门形框架之下。⽅
形展厅以连续动态的空间形式,整合内外校园的⾃然⻛景;圆形展厅以静
态、平⾯展览为主,⼀静⼀动,相得益彰;阅览室为倾斜的南北向⼆层空
间,打开的开⼝延续了⻄湖南岸的⾛势;⻄北侧⼀层为咖啡厅,⽅便⼈流进
⼊,⼆层为学术报告厅,与东侧主⼊⼝⾃然衔接。半圆形的弧线体量弱化了
实体空间的同时,也为视线的开场连续提供契机;处于半开敞庭院的 40 ⽶⾼
的塔楼,为全校提供了视觉坐标
⽓候策略上:⼈⽂馆的岭南⽓候策略是⼀个体现了华⼯建筑⼈⼏⼗年成果的
集中反映。⾸先通过庭院,开敞式连廊,平台等组织通⻛;其次运⽤与岭南
建筑物理研究室共同设计的固定式遮阳百叶,有效控制夏季、冬季阳光直晒
⾯积,到达隔热节能的作⽤;再次运⽤与实体功能体量脱开的墙体、柱廊来
阻挡太阳光的直晒;最后使⽤材料上采⽤低辐射玻璃及浅⾊挂⽯降低辐射
热。等等这些措施均可提⾼建筑的环境适应性,到达⼀定的节能效果。屋顶
遮阳板距离屋顶⾼度为 3 ⽶,倾斜⾓度为 40°,⽽⼴州地区冬⾄⽇时刻太阳⾼
度⾓约为 43.3°,经过计算得知,冬⾄⽇正午时分,只遮挡了 20%的直射光
线,达到冬季透光最⼤的⽬的,夏⾄⽇太阳⾼度⾓接近 90°,只有少量直射光
线到达屋顶,遮挡了将近 85%的直射辐射,有效降低屋顶内外表⾯温度,改
善顶层房间及屋顶空间的热舒适性。再则,⼈⽂馆旁边种植的花草树⽊,和
⼤⽚⽔⾯,也对微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定作⽤。

建成后感受
通过对逸夫⼈⽂馆的⻓期观察,建筑在传承校园⽂脉,活跃校园环境氛围等等⽅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但是,除⼀层咖啡厅常年运⾏之外,其整合师⽣⽂化活
动,丰富校园⽣活的⽅⾯其功能利⽤性、学⽣参与度较低。

逸夫⼈⽂馆调研 23
逸夫⼈⽂馆调研 2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