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第36卷第1期 林业与生态科学 Vol36No1

2 0 2 1年1月 forestry and ecological sciences


Jan 2021

文章编号:2096 - 4749(2021)01 - 0095 - 05 DOI: 10. 13320/j. cnki hjfor. 2021. 0014

引文格式:顾立生,刘洪利.颐和园建筑物的空间布局研究林业与生态科学,2021,36(1):95 - 99.
GU Lisheng, LIU Hongli. The study on the spatial layout of the Summer Palace buildings"# Forestry and Ecolog­
ical Sciences, 2021,36(1): 95 - 99.

颐和园建筑物的空间布局研究
生,刘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48)

摘要:为了揭示颐和园内建筑物景观空间布局规律,通过文献归纳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颐和园建筑空
间布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万寿山与昆明湖建筑物布局与寿桃、蝙蝠形态相似;颐和园长廊建筑物与展翅
翱翔的蝙蝠形象相仿,形态逼真;颐和园耕织图景观区和铜牛建筑与星空中牛郎、织女星对应,突出景观布局
的天地对应;园内整体建筑层次分明,与双“蝙蝠+万寿山蝙蝠、长廊蝙蝠)左右对称。最后对影响颐和园建筑
布局思想的因素进行探讨,为今后的颐和园发展和保护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
关键词:颐和园;建筑物;空间布局;布局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6.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志码(OSID):
文献标志码:A

The study on the spatial layout of the Summer Palace buildings

GU Lisheng, LIU Hongii


(College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spatial layout of buildings in the Summer Palace, this re-
searchusesthemethodofliteratureinductionandfieldinvestigationtostudythespatiallay-
out of the Summer Palace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uilding layouts of Wanshou Mountain
andKunmingLakearesimilartothatofpeachandbat ThecorridorbuildingsintheSum-
mer Palace are similar to the flying bats in shape. The farming-and-weaving landscape area of
the Summer Palace and the bronze ox building correspond to the Cowherd and Vega in the
starrysky!highlightingthecorrespondencebetweenheavenandearthinlandscapelayout
The whole building in the park is well-organized and symmetrical with the double " bats"
(Wanshou Mountainbatshapeandcorridorbatshape) Finaly!thepaperdiscussesthefac-
tors influencing the layout of the Summer Palace, which will provide effectiv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Summer Palace .
Keywords: the Summer Palace; building; space layout; layout characteristics

颐和园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 W水构造、造园艺术、建筑布局、造景手法、颐和园史

一座山 林 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 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对 的研究,

收稿日期:2020 - 09 - 23
第一作者:顾立生(1991-),男,安徽寿县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景区旅游管理 (
通信作者:刘洪利(1966 -),男,北京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北京旅游、旅游管理(
96 林业与生态科学 第36卷

国内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周维权教授所撰写的《颐 园内建筑物与星空图之间的联系,系统分析颐和园
》"#为 ,国外由日本园林学家 所著专 物 及其 意。
著《中国园林史》为代表。具体研究 要 「
2颐和园建筑空间布局特征分析
于园林 「 34#、造 「 56#、园林文化78#、园林
物"t。#、园林 "一2#、园林历史"13#6 。从 2.1整体轮廓“蝠”山、寿“海)
可以发现,关于 的研究成 经 身是清 ,万寿山原名翁山,昆明
十分丰富,可 分到 的诸 ,但是目 湖原是瓮山泊,或者称北京西湖。 年
前对于颐和园内建筑物景观空间布局特征的研究 (1750年),为筹备崇庆皇太后的60生辰,乾隆帝下
相对较少,而且研究内容不够深入和全面。 令拓宽西湖、改拓翁山以建清漪园为母庆生,也因
因此,以颐和园内建筑物景观空间布局为研究 此将翁山改为万寿山。乾隆帝把山、水改造以迎合
对象,且侧重于颐和园建筑空间布局特征及其景观 母亲生辰,具 现 山、昆明湖整体轮廓上。
意的研究。充分了解这 识 于结合 颐和园卫星遥感图见图1(
林文化、园林历史 的研究更近一步地认识
的 思想和手法,从而更 、系统地
去 并吸取其中的园林规 ,对当 〕
林规 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此外,在前
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颐和园建筑布局所表达的思想
进 的深入研究,有利于 结合的环境
下发挥其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向世界推广中国园
林,传播中国智慧。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
现北京颐和园坐落于北京西郊,距离城区大约
图1 “蝠”山寿“海”卫星遥感图
15 km。颐和园是由万寿山与昆明湖组成 ,昆明湖
Figure 1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 of "bat" mountain and Shouhai
包括南湖、西湖、后湖。据1980年实地勘测"4#,颐
从图1中可以发现,万寿山前山和昆明湖前湖
和园占地面积约290. 8 hm2,其中陆地面积75. 30
构成一个巧妙的景观:“蝠”山、寿“海+颐和园利
hm2,占全园面积的26% ;水面积215. 50 hm2,占全
用山地地形是凸地形,让万寿山看起来像一只形态
园面积74% ;陆地中山麓45. 50 hm2,占全园面积
的展翅翱翔的 。在清代,是“吉祥
15.6% ;平底面积19. 90 hm2,占全园面积7%;湖堤
物”,这一点从故宫或者各种王府的门窗、石雕上都
4 88 hm2,占全园面积1. 6% ;岛屿5. 10 hm2,占全
图案就可以看出,“蝠''与“福''同音,寓意着
园面积1.8%,水面中昆明湖212 hm2,占全园面积
“福气、福分”等。因此万寿山是“蝠”山。
73%,后溪河3. 50 hm2,占全园面积1. 8%。
堤、西堤与靠 群的边线所围成的图
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颐和园,园内多处建筑被
案更是宛如 ,本文形象的称 为寿
毁坏。此次研究区域的建筑是光绪二十年(1894
“海+而这“蝠”山寿“海”也有“福如东海、寿比南
年)对 重修而保留下来的, 物和建
山”的寓意,正符 帝为母庆生的初衷 。
群组共97处"5# ,除此之外,零星的 及
2.2长廊“蝙蝠”展翅
林 、碑喝、 刻、小型桥梁等均 。
12 研究 长 是颐和园建筑一大特色,学者
对于长廊的研究多局限于长廊壁画 。本文则侧重
归纳总结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
于长 及其 围 所形成 的
对 物 进行研究,并 J 意。 长 卫 感图、 意图 图 2、
ArcGIS软件对颐和园整体山水轮廓和长廊建筑物
图3。
图进行绘制,又结 分析法,剖析了
第1期 顾立生,等:颐和园建筑物的空间布局研究 97

]-佛香阁2-排云殿3扌乍云门4五辉玉宇牌楼
5-石丈亭6-艇亭7-瞅亭8-寄澜亭
颐和园长廊遥感图 9-留彳圭亭10-邀月门

图2 颐和园长廊卫星遥感图
Figure 2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 of the Summer Palace corridor

I- 佛香阁2-排云殿3-排云门4-云辉玉宇牌楼5-石丈亭
6-清遥亭7-秋水亭8-寄澜亭9-留佳亭10-邀月门
II- 鱼藻轩12-对鸥舫13-听鹏馆14-养云轩15-智慧海
□ 16-五方阁]7-转轮藏18-二宫门19-德辉殿20-铜狮一对
21-十二排衙石

⑯ ⑰
r^9~i

□E □n
2

图 3 长 图
Figure 3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ummer Palace corridor

图2卫星遥感图中,颐和园长廊东起邀月门 ,西
万寿山戶}佛香阁
至石丈亭,中间穿过留佳亭、寄澜亭、排云门、秋水 清华轩 排云殿

2、清遥亭。全长728 m,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 玉澜芝蟲闖営


游廊。在图3颐和园长廊示意图中 ,长廊以排云殿、 东宫门

佛香阁所在的直线为轴线,向东西两边对称地展
开,将分布在万寿山前的建筑连成一气,横跨东西
的长廊,宛若浩翔的蝙蝠飞翔在万寿山上,东西两
侧为蝙蝠的一对展翅的翅膀 ,佛香阁、排云殿所在
轴线为蝙蝠头部。长廊建筑所形成的这只蝙蝠正
展翅向万寿山方向飞翔,形态逼真。这也与万寿山
所形成的蝙蝠相互对应,也使得整片山区建筑都在
双“蝠”之上(
2.3景观布局天、地对应
颐和园平面ZK意图见图4。
图4颐和园平面示意图
Figure4 Planof6heSummerPalace
98 林业与生态科学 第36卷

清乾隆帝重视农业,建设清漪园时,在园内西 《周易》思想的影响。但是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 ,为
北岸建有耕织图景区,如今在图4左上方处。耕织 凸显皇家气派和统治的需要,其建筑的空间布局必
图景观于英法联军侵略时被毁,于2004年"】6#重现 然受到皇权思想的影响。皇权思想体现在园内建
该景观。在昆明湖的东堤建有铜牛,如今在图4右 筑的许多方面,本文侧重于园内轴线的运用上,轴
下方处,铜牛的西北方位是耕织图景区。耕织图景 线作为自然山水园中的一种要素,本身就具有强烈
区与铜牛建筑物隔昆明湖相望。也正是耕织图和 的秩序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在封建社会下,
铜牛景观的这种空间布局,很好体现了颐和园建园 轴线更是代表了礼制等级秩序 。颐和园内错位的
时景观布局的天、地对应。 南北主轴线和串联的东西次轴线最能体现皇权
在夏夜星空中,天鹰星座位于银河东侧,天鹰 思想。
星也是俗称牛郎星 ,在天鹰星座西北方位正是天琴 南北错落轴线:前山的排云门、排云殿、佛香
星座即织女星,天鹰星座和天琴星座隔着银河相互 阁、智慧海建筑所在的轴线 ,后山以香岩宗印之阁
守望。这与颐和园内铜牛、耕织图景观布局形成 为主体一直延伸到五孔桥到边北宫门所在直线为
天、地对应。在图4中从上往下看,对比星空中织女 轴线,万寿山建筑物关于这错位轴线对称 。串联的
星座、牛郎星座布局,则可以发现:昆明湖一银河,
东西次轴线,从东宫门进入,经折宜云馆,直至前山
铜牛一牛郎星(天鹰星),耕织图景区一织女星(天
起串联作用长廊。颐和园主体建筑多在轴线上,这
琴星),长廊“蝙蝠”一天鹅星座一一对应,而且空间
表明皇家地位居正中,强化渲染了封建时期,皇家
位置对应的非常好。在星空中,以“天津四”为主的
至尊无上的地位。
星座便是天鹅星座 ,且天鹅星座与长廊“蝙蝠”形状
3.2《园冶》智慧思想
非常相似,且相互对应也非常巧妙。
《园冶泸一书的精髓,可以归纳为“虽为人作,
2.4层次分明
宛如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这两句话。“虽
2.4.1 "蝙蝠"左右建筑物对称颐和园万寿山轮
为人作,宛如天开”是说造园应到的意境和艺术效
廓和长廊建筑物都形似飞翔的蝙蝠 。而万寿山上
果。到明代中后期直至清代后期,士人普遍追求所
的建筑物近似于2只“蝙蝠”对称,且2个对称轴不
谓的“幽人”的闲情逸致的情怀。因此,在园林设计
重合。在南边,建筑物布局以长廊“蝙蝠”所在中线
中体现出“幽、雅、闲”的意境,而营造出一种“天然
对称,其对称轴从云辉玉宇楼牌起经过排云门、排
之趣”,“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我国传统的造园原
云殿、佛香阁至智慧海而结束。在北边,建筑物布
则和手段。所谓的“因”是在园内,如何利用园址的
局以万寿山体轮廓“蝙蝠”对称,建筑物以须弥灵址
条件来设计建筑物。《园冶》中指出“因者,随基势
镜建筑所在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 。
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A,泉流石柱,相互借
2.4.2建筑“南密北稀”颐和园最后作为慈禧太
后颐养天年的地方,其建筑空间布局颇为讲究 ,建 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小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

筑物的空间布局呈现“南密集,北稀疏”的结构。颐 '精而合宜'者也”;而“借”说的是园内外的联系。

和园主体建筑区(即为万寿山区)从南开始至北结 《园冶》中也指出“借景为园林之最者”,通过借景的

束,海拔逐渐升高,其建筑物从密集逐渐稀少至寥 手法将景色收入园中,为园所用。这样造园者巧妙
寥无几,在万寿山北边的建筑只有须弥灵址镜为主 地因势布局,随机因借,就能做到颐和园建筑布局
体的一个建筑区域了。而万寿山南面的建筑群则 的巧妙了。
更加密集:有以仁寿殿为主体的“朝寝区域”即为皇 山水骨架是造园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其山水
帝和太后的办公场所和其寝宫住宿的地方,此外还 骨架又会影响到园林建筑的空间布局,自然也符合
有以颐和园长廊、佛香阁、排云殿等建筑物为主的 《园冶》建园精髓思想。颐和园建筑物的空间布局
建筑区域。如此布局展现了前山前湖主景突出、后 在继承皇家园林建筑物功能性的基础上 ,结合了自
山后湖曲折幽遽的景观感受。 身的山 因 了 山 物, 到
“雅”境界;后山后湖建筑物 ,以达到“幽”、“闲”的境
3颐和园建筑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界。在园内建筑布局上采用多种造景和 “构室”手
3. 1 皇权思想 法,使颐和园建筑布局达到天人合一 、师法自然的
虽已有研究[17]阐明了园内建筑布局结构是受 境界。
第1 期 顾立生,等:颐和园建筑物的空间布局研究 99

佐藤昌.中国造园史:M #.东京:社团法人民公园绿地协
4结束语 会,1991.
王铭珍.颐和园佛香阁为何只建三层"#•北京档案,2012
颐和园作为清代皇家园林创作鼎盛时期的代
(8):24.
表作品,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后一次高峰时代的巅 徐凤桐.颐和园苏州街的建筑特色中国园林,994(1):21
峰之作,其园内建筑、布局理法、园林设计、园林文 -23.

化等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对比 张冬冬,张茜茜.颐和园云会寺造园艺术分析:J#.建筑学报,
2015(12):12-16.
分析法、实地调研法、文献归纳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6#张龙,吴琛.颐和园造园艺术的转变一一以昙花阁到景福阁的
相结合对颐和园内建筑物景观空间布局特征进行
变迁为例"#•中国园林,2012,28(2):103 — 106.
了详细的论证。首次将颐和园万寿山整体轮廓、长
"#张龙,许若木,谷媛.颐和园赅春园十八罗汉摩崖石刻辨析: J#.
廊建筑物布局所形成的图像与清朝“吉祥物”蝙蝠 文物,2016(10):80 - 91.
巧妙的联系在一起,将万寿山体、昆明湖整体轮廓 "#王晓玲,范文静,孙克勤.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资源管理研究

形象地表达为“蝠”山、寿“海”,将颐和园长廊类比 "#.中国园林,2013 29(1) : 87 - 90.


"#张冬冬.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与修复思想探索一一以颐和园
飞翔的蝙蝠,用以表达“福”意。首次将耕织图景
写秋轩为例"#•中国园林,2021 36(1):118-121
区、铜牛建筑景观布局与牛郎、织女星空图对照分
"0#赵亚洲,韩红岩,戴全胜,等.北京颐和园古树替代树与后备树
析,突出颐和园内建筑物景观布局的天、地对应( 选择与培养"#.中国园林2015 31(11):78-81
最后,结合皇家思想、《园冶》思想对于影响园内建 "11#黎O.基于Agent的景区游客行为仿真建模与应用一一以颐

筑空间布局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借此表达古 和园为例口#•旅游学刊2014,29(11):62 - 72.


"12#王晓燕,王晨.北京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河北师范大
人建造中国风景园林建园的技术、思想理念之高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07(3):403 - 408
超,智慧之卓越(
"13#张宝章,刘德倜.从清漪园到颐和园"#.北京档案,2014(6):54
由于研究条件有限、现场调查不足等限制不能 -57.
对颐和园主建筑区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对颐和园 "14#颐和园管理处.颐和园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建筑布局分布特征的研究也仅局限于资料相对较 162 - 165.

为充足的区域(万寿山、主建筑区、昆明湖前湖%未 "15#张龙,祝玮,谷媛.咸丰十年清漪园劫后余存建筑考"#.中国园
林,2013,29():120 - 124.
能对湖中建筑、十七孔桥等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此
"16#王潮生.颐和园重现耕织图景观:J#.农业考古,2005 (3) = 129
次研究能够给现代园林规划提供参考 ,并能更好的
-131.
保护颐和园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17#于洪•《周易》智慧与颐和园文化景观研究:J#.学术探索,2013
(1):128-131.

参考文献: "18# [明]计成.园冶[M#.倪泰一,译注.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3

"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颐和园: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8.

社,2010.

(责任编辑郭丽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