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8

在地观察:西南

文章来源:世界建筑
图片来源:除标注以外的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通过对藏族建筑特有的结构体系、装饰风格以及场所精神等的解读与分析,表
明藏族建筑与其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习俗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
藏族建筑的选址与用材,体现出其朴实的生态观;其建造与维护,体现平等的建筑生命观;
其形式与空间,表达着深 邃的建筑宇宙观。藏民族对建筑的认知是多维的,既有现实功能
与实用的需求,也有对其生存环境与生态的认知,更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表达。根据近
20 年建筑的实践,笔者试图从“四藏理论”“三零理念”和“多维视角”等多维度进行探
索,阐释藏族建筑的价值理念与发展愿景,以供讨论、分析和思考建筑的价值与意义。

Abstract: Through an interpretation onthe unique structural system, decoration style, and


place spirit of Tibetanarchitectu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ibetan architecture is
closelyrelated to it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production means and life style, aswell as
culture and customs. The site selection and materials of Tibetanbuildings reflect the simple
ecological view of the Tibetan people; the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reflect an equal
life outlook on architecture; theform and space reflect a profound architectural cosmology.
The cognition of theTibetan people on architecture is multi-dimensional, which includes
not onlytheir needs for buildings to be practical, but also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living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as well as their pursuit and expression of thespiritual world.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ibetan architecture for more than 20yea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values of Tibetan architecture andpropose related development visions through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such asthe “four-Tibetan theory”, “three-zero concept”,and “multi-
dimensional co-existence”, hoping to inspire people to discuss andthink deeply about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s.

关键词:藏族建筑,混合结构,四藏理论,三零理念,多维视角

Keywords:Tibetanarchitecture; composite structure; four-Tibetan theory; three-zero


concept;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Vol.1
 引言

青藏高原为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
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
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
高原接壤[1]。青藏高原整体地势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气候也由西北高寒干
燥向东南低热湿润渐进变化 [2]。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印度河、湄
公河等众多亚洲河流的发源地,被称之为中华和亚洲“水塔” [3]。青藏高原因
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形成以藏民族文化为主体,与其他民
族 文 化 交 融 的 自 然 与 文 化 地 理 单 元 , 孕 育 和 发 展 出 鲜 明 、 类 型 多 样 的 藏 族 建 筑。

根据考 古发现, 早在 40,000 年前,远古人类已经踏上了 青藏高原 [4] ,以狩猎


采集为生,以天然洞穴为居。距今 5300 年的卡若遗址显示,藏族先民已出现了
农耕定居,半地穴式石墙房屋遗址 [5]显示,已出现柱顶木架结构的建筑。阿里
象泉河上游曲龙遗址出土的南亚海产品饰件等文物,以及发现的大量建筑遗址
证实,公元前 8 世纪古象雄文明用雍仲苯教归统了雪域高原的语言、观念和习
俗,奠定了藏民族认同的文化基础。期间,雅隆河谷“六牦牛”部首领聂赤赞
普创建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公元 7 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结
束了青藏高原部落联盟时代,创制藏文,迁都拉萨,推崇佛教,仿印度那烂陀
寺僧院平面创建大昭寺,建立吐蕃王朝。吐蕃与唐朝时战时和,边境建 1000 余
座长碉 [6] 。元朝,帝师八 思巴划分卫藏 13 万户,扩建萨迦寺 。明朝帕竹地方
政 权 建 造 桑 珠 孜 宗 、 江 孜 宗 等 1 3 个 宗 堡 , 形 成 宗 、 寺 、 城 三 位 一 体 的 宗 城 格 局。
17 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扩建布达拉宫,推行宗谿制,卫藏设
53 个宗谿,推动了西藏庄园建筑的发展。拉萨八廓街兴建府邸宅院,西郊建罗
布林卡,从而形成宫堡、林卡、城区、郊寺、村落、农田等多位一体的古城格
局。清乾隆时期为维护蒙藏地区的稳定,内地兴建藏传佛教寺院。清末至民国
时期,建筑发展缓慢。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城镇进行了规划,兴建新华书
店、邮政局、百货商店等现代公共建筑 [7]。改革开放 40 年来,随着现代建筑
结构、材料与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藏区城镇、建筑的蓬勃发展,人居环境得到
极大的改善。今天的藏族,同样面临着传承与发展,建筑与人、自然之间的平
衡,以及全球化与自身可持续发展之间博弈等诸多的问题与挑战。

 Vol.2
藏族建筑的特征

2.1 藏族建筑的独特性

2.1.1 混合的结构体系

藏族建筑以石(土)木混合结构为主,即厚实的石墙或土墙与柱顶托木式构架
共同承重。其中,墙体主要保障整体的结构稳定与安全性,木柱以数量区分空
间大小。藏族建筑结构形式,既有其自身发展的脉络,也受到来自周边不同地
区建筑的影响。如外墙的收分与西亚地区的石砌建筑相似,柱顶托木式结构与
南亚石砌建筑中柱顶短梁如出一辙,以及建筑檐、门窗挑檐下的斗拱、歇山金
顶等受中原木构建筑的影响等。藏族建筑还有井干式木构建筑,周圈用圆木或
半圆木层层叠置;柱顶托木式纯木构建筑,墙体内侧立有木柱;以及砖石或土
坯建造的佛塔等建筑。
2.1.2 鲜明的装饰风格

藏族建筑外观坚固厚实、朴素自然,内部则层级分明、装饰华丽,总体形成外
实内虚、外素内华的建筑风格。外墙大多以材料本色建造,表现出融入环境的
朴实美,被广泛运用。除本色外,以白、红两色为主。其中白色最常见,与高
原 环 境 相 适 应 , 如 布 达 拉 宫 白 宫 、 卫 藏 地 区 的 民 居 等 。 红 色 或 黄 色 常 见 于 佛 殿、
护法殿、活佛府邸等建筑,如布达拉宫的红宫。另外,萨迦派寺院用蓝、白、
红三色涂饰外墙,表达其宗教寓意。塔尔寺大金瓦殿的绿琉璃砖墙,凸显其建
筑的重要性等。藏族建筑室内装饰华丽,无论是室内壁画,还是木构件上的油
饰彩绘,颜色都以黄、绿、红、白、蓝等五色为主。柱头、莲枋、叠经枋等大
多雕刻彩绘有花卉、宝石或祥瑞等,托木、木梁、门窗楣头是彩绘的重点,表
达建筑的等级与内涵,常见饕餮、双龙戏珠、八宝等彩绘图案,讲究的还沥粉
贴金。民居建筑相对简单,主要在柱头、托木及木梁上饰财宝花卉、草龙蔓藤
等图案,柱子大多饰红色。民居建筑室内墙面大多油饰彩绘,分为墙裙、墙身
及顶幔三段式,墙身上绘制团纹花草、吉祥八宝等图案。佛殿、经堂等建筑室
内墙壁满绘壁画,与红柱、五彩帷幔等共同营造出华丽凝重的空间氛围。
2.1.3 强烈的场所精神

藏族建筑受传统文化和习俗影响,在选址、用材及建造等方面有一套完整的仪
轨。营造时要堪舆山形水系,择安全且适宜的基址,同时也要与自然神灵达成
某种认知与联系。建造在山顶之上的雍布拉康,既与险要崖体浑然一体,宛若
天成,又表达了与天的关系。建于平地上的桑耶寺,依照佛教曼陀罗世界进行
规划,其中乌孜大殿象征世界中心须弥山。民居建造前要祈请土地神护佑,开
挖 基 础 后 将 宝 瓶 置 入 房 基 转 角 供 奉 , 建 成 后 在 屋 顶 转 角 处 立 经 幡 、 置 白 石 祈 福,
门上绘万字符、蝎子等图案来辟邪等。拉萨古城以大昭寺为中心,形成内外 3
个转经道,即围绕中心殿堂的内转经道的“囊廓”,围绕大昭寺的中转经道的
“八廓”,以及围绕整个拉萨古城及布达拉宫的外转经道的“林廓”,即体现
了很强的向心性,也表达了文化意向。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藏王松赞干布通过
堪舆占卜,发现雪域高原形似为一仰卧的罗刹女,需镇压固守,于是在其四肢
关节处建造了 12 座寺镇压,心脏处建大昭寺,供奉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护佑
吐蕃。

Vol.3 
藏族建筑的多样性

3.1 自然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藏族建筑在保持基本风格和特征基础上,受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的影响
下,孕育出相似却各自不相同的建筑风格。藏北高原是最大游牧区域,牛毛毡
帐篷、帆布帐篷等是其主要居住设施。藏南河谷,干燥多风,农业发达,适宜
定居,发展出宫堡、宗堡、寺院、谿卡以及民居等类型多样的建筑,是藏族建
筑 技术 及艺 术最 发达 的地 区。 喜马 拉雅 山脉 东西 长 约 2450km , 其西 段及 帕米
尔高原山区,海拔高,且气候干燥,其中拉达克列城、阿里扎达等地区大都为
夯土建筑。喜马拉雅山脉南缘为亚热带及热带北缘山林气候,如西藏的墨脱、
亚东、樟木以及不丹、印度锡金邦等地区,四坡顶是其建筑典型特征。西藏林
芝地区受雅鲁藏布大峡谷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多,建筑平顶上加双坡顶。藏东
横断山脉重山峡谷之间气候多变,“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建筑类型和
风格也丰富多样,既有高原草甸上的牛毛毡帐篷,也有河谷山地的夯土或石砌
建筑,还有林区的纯木构建筑。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相接壤的河湟谷地,发展
出其独有的庄廓建筑。
3.2 生产生活方式对建筑的影响

藏区因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有各自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可分为牧区建筑、
半农半牧区建筑、农区建筑和林区建筑等。游牧区牧民逐水草而居,分冬、夏
草场。冬草场一般避风向阳,建简易平顶房,用牛粪垒砌矮墙围成牲畜圈;夏
草场则以牦牛帐篷为居所。半农半牧区,即有高山草场,又有河谷农田,建筑
大多为碉房,一层为牲畜圈,二层居住,三层一般为佛堂;纯农业区,主要集
中在藏南河谷地带,建筑中部设天井,一层大多为牲畜圈或仓库,二层起居。
这个区域出现了功能较为完整的城镇聚落,其中有宗堡、寺院、市场以及居住
区。林业区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耕地面积少,建筑大多以木构建筑,在平
顶之上置盖坡顶,形成通透的夹层晾晒作物。

3.3 藏族文化单元对建筑的影响  
藏族文化与周边区域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有着相同的文化属性,但又
保持各自的文化特色,建筑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藏族建筑文化影响的地区包
括蒙古、不丹、尼泊尔等,以及我国的内蒙古、沈阳、承德等。这些地区有藏
族建筑的基因,包括石(土)木混合结构体系,相似的门窗和装饰风格等。各
地区建筑也有自身特色,如不丹建筑的门窗装饰和四坡顶,拉达克的檐部跳出
的边玛墙等。藏族地区由于方言、文化习俗以及生产方式不同,形成几个不同
的文化地理单元。按方言划分,包括卫藏、康巴、安多三大方言区,另外还包
括嘉绒、木雅等方言区。这些方言区建筑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卫藏方言区
的建筑外墙大多以白色为主,门窗用梯形黑边,建筑的素雅与庄重;康巴方言
区的建筑形式多样,门窗用色大胆,室内装饰华丽,建筑多元与自由;安多方
言区的建筑素雅大方,砖雕精美,建筑包容与实用。

Vol.4
藏族建筑的价值观

4.1 朴实的建筑生态观

藏族建筑所在的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气候环境极为严酷、生态十分脆弱的地区。
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们自古以来就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藏族传统建筑大多
采用自然界的土、石、木建造,建造过程中所用的水、牛胶、矿物颜料等也都
取自自然,都可以回归自然。藏族牧民逐水草游牧,为了生态平衡,让草场轮
换放牧,使牧草得以休养生息。牧民搭帐篷时也会避开湿地或脆弱的草地,选
择较厚且平坦的草甸,保证其来年恢复。牛粪墙在牧区最为常见,即是围栏设
施,又是燃料,是藏族建筑生态观的典型。很多地区的“村规民约”中约定:
在指定的地方取土或采伐木材,建造房屋时边挖土边夯筑墙体。石砌墙体所用
的石料,分天然石块和开采石料,建造时尽量捡天然石块等。以上都反映了藏
民族朴实的建筑生态观,建立起人、建筑与环境之间和谐的生态关系。

4.2 平等的建筑生命观

藏民族认为建筑是有生命的,由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组成。厚实的墙
体以及木柱是建筑的骨架,是建筑生命的基础,属五大中的“地”。建造材料
所 需 的 水 , 以 及 适 度 的 空 气 湿 度 , 是 建 筑 坚 固 长 久 的 基 础 , 属 五 大 中 的 “ 水 ”。
夯筑或垒砌墙体时,需要阳光脱水干燥,建筑自身的温度保障其健康,属于五
大中的“火”。建筑内部的通风,使其保持干燥,属五大中的“风”。建筑围
合形成的空间,其中也有文化属性,属于五大中“空”。例如,卫藏地区每年
在秋冬交替之前,外墙都要涂刷白色矿物土料,以迎接寒冬的到来,如同穿衣
一样。每年春夏交替之时,都要清扫屋面补土夯实,以迎接雨季的到来等,这
些都表达了平等的建筑生命观。藏民族将建筑视为一个生命体,对其尊重和呵
护,建立起人、建筑与环境之间有机的生命关系。

4.3 深邃的建筑宇宙观

藏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受苯教、佛教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形似“仰卧罗刹女”的
青 藏 高 原 , 还 是 以 大 昭 寺 为 中 心 的 拉 萨 城 , 又 或 桑 耶 寺 象 征 须 弥 山 的 乌 孜 大 殿,
亦是民居建筑的佛堂,都在表达藏民族对宇宙认知,也是与世界的对话。甚至
是一根柱子,在藏文化中象征着连接天堂与地狱的梯子,是一个家庭幸福安康
的寄托之所,所以被赋予灵魂。再扩展至整个青藏高原,神山、圣湖乃至用石
块垒砌的玛尼堆,共同架构成一个曼陀罗的世界。
罗刹女仰卧图 

Vol.5
 藏族建筑的多维观

5.1 四藏理论

5.1.1 藏而藏—藏族建筑的挖掘与传承

保 护 和 传 承 传 统 建 筑 , 是 建 筑 师 们 不 可 回 避 的 责 任 。 “ 藏 而 藏 ” 可 理 解 为 真 实、
完整地挖掘与传承藏族建筑的价值与理念。要对藏族传统建筑进行深入的研究
与总结,传承其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生命宇宙之间的和谐关系,提炼藏族
建筑内在的价值、理念与规律,探索建筑的真理。
藏族建筑在选址、营建以及材料、做法等方面,都体现了建筑与所在环境的生
态关系。比如,建筑所用的土,按其性质与使用部位的不同,所选土的种类也
各不相同。玉树灾后重建时期,然格寺文物建筑修缮中,发现土屋面上做现代
防水材料,结合度差且不透气,长久会导致椽木腐朽。后经当地有经验的工匠
师傅指导,选用当地黏性适中、防渗漏性好的特萨土做屋面,至今屋顶未出现
过漏雨,其防水性能得到了考验。
然格寺鸟瞰(摄影:军镁扎西)
然格寺大经堂(摄影:军镁扎西)

然格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小苏莾乡境内,距州府所在地结古镇约 200 多公
里,海拔 3776 米,占地面积 2706 平方米。
周边群山环绕。现有桑珠颇章大经堂、新大经堂、空载佛塔、转经筒殿、阎王护法殿等大
小 不 等 的 殿 堂 5 座 , 3 7 处 传 统 僧 舍 和 各 类 佛 塔 、 察 察 房 十 余 座 , 再 加 灾 后 建 设 的 接 待 房、
大厨房和僧舍 32 座等寺院建筑。这些建筑以大经堂为为中心,随山势高低自由布置,错
落 有 致 、 主 体 突 出 , 再 加 上 周 边 山 林 的 护 拥 衬 托 , 具 有 藏 传 佛 教 寺 院 自 然 古 朴 、 宛 如 天 造,
并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特征。
然格寺保护修缮的重点是“藏而藏”——运用传统材料、传统技术、修建传统建筑;在修
建过程中,教育和启发激励当地的僧人和村民,重拾地区历史的尊严。

5.1.2 藏而新—藏族建筑的延续与发展

藏族建筑即要延续其传统建筑形式、材料以及技术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又要有
时空发展观,与时俱进,更新迭代。“藏而新”可理解为真实、完整地延续与
发展藏族建筑的价值与理念。全球化以及后工业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藏族建筑
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保持藏族建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观,学习与其价值理念相
同的现代建筑理论与技术,迫在眉睫。如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地域建筑等理
论与技术,将推动藏族建筑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远望狮龙宫殿(摄影:军镁扎西)

狮龙宫殿夜景  (摄影:嘉熙•东强)
格萨尔王狮龙宫殿在规划设计阶段,就以“藏而新”的理念为指导,希望延续
建筑自身的发展逻辑。格萨尔王狮龙宫殿建筑群,包括主殿、4 座碉楼、附属
建筑及城墙、门楼等。其中,主殿高度接近 24m,需满足建筑抗震规范,若按
藏族传统结构体系建造,无法满足现代建筑抗震规范。为了体现建筑的价值以
及 “ 藏 而 新 ” 的 理 念 , 在 传 统 藏 式 石 木 建 筑 体 系 的 基 础 上 , 加 入 现 代 建 筑 结 构,
以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经与结构工程师多次抗震模拟和结构验算,通过墙体加
筋、设构造柱和圈梁以及对木结构薄弱处补强等措施,通过了超限审查。既保
留了藏族建筑的基因,又通过引入现代建筑的结构理论,推进了藏族建筑的发
展。
狮龙宫殿(摄影:军镁扎西)

果洛格萨尔狮龙宫殿位于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城西侧 18km 处,黄河南岸,达日河东岸,


周 边 山 体 围 绕 的 谷 地 中 突 起 的 台 地 上 , 海 拔 高 度 约 4 1 0 0 m 。 其 四 周 呈 现 八 宝 如 意 图 山 形,
1000 多条山沟犹如连心的叶纹,东南西北都朝向狮龙宫殿。

5.1.3 新而藏—藏族建筑的革新与守护
建筑的外在形式与往往会被文化符号所束缚,不是因循守旧,就是丧失自我。
“新而藏”要革新变法,守护价值,既不能把过去完全否定,也不能被传统束
缚,要紧跟时代建筑发展步伐。在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国家和地区经济、
社会发展迅速,地域建筑、民族建筑面临着趋同化的挑战。藏族建筑必须要以
“新而藏”的理念,敢于革新,发展出新时代的藏族建筑。
卓巴仓孵化中心项目就是“新而藏”建筑理念的尝试,在形式和空间语言上突
破传统,比如大胆地运用现代钢结构和玻璃,塑造适应高原气候的玻璃中庭,
白 天 靠 太 阳 能 取 暖 。 其 次 , 平 面 布 局 紧 凑 , 新 建 建 筑 、 北 侧 老 房 子 、 玻 璃 大 厅、
玻璃廊形成整体,建筑南墙设被动式吸热墙,加厚西侧山墙等。建造时夯土技
术进行了改良,通过社区营建的方式传播建筑的价值和理念。

卓巴仓孵化中心全景(摄影:尕松才仁)
卓巴仓孵化中心内庭(摄影:德庆卓玛)
卓巴仓孵化中心室内(摄影:德庆卓玛)

卓巴仓孵化中心,又名为游牧民文化科技信息服务交流中心位于玉树州治多县城西侧,海
拔约 4100m,建筑占地面积约 1800m²。该项目在设计与建造中始终贯彻三零理念——零废
弃、零能耗、零污染: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生态厕所、夯土墙等。
5.1.4 藏而创——藏族建筑的重生与创造
如 果 把 这 里 的 “ 藏 ” 理 解 为 是 基 因 的 延 续 , 那 么 “ 创 ” 则 是 对 基 因 的 迭 代 更 新,
要适应较长一个时期的建筑发展水平和时代需求。藏族建筑必须跟上时代的发
展速度,无论是形式与空间,还是材料与技术,都要敢于不断创新。通过创造
新时代的藏族建筑,来阐释其传统的价值和理念。
虽然没有作品来回应“藏而创”的建筑理念,但希望有一天引领未来建筑发展
理念的藏族建筑能够出现。比如用本土最少资源,建造最生态、节能且环保的
藏族建筑,尤其是解决高原缺氧的健康建筑。
(摄影:军镁扎西)

嘎玛博秀慈邦住宅区位于拉萨河以南,城关区外围的慈觉林新区,新区距离拉萨主城区
2km,占地总面积 1.33hm²,建筑总面积约 26,666m²。该项目的特点是“新而藏”——在
现代材料、现代结构、现代施工工艺的前提下体现当代藏族建筑的特色

5.1.5 创而藏——藏族建筑的升华与回归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类总归属于宇宙,属于地球,属于所依附的生态环境和
文化社会。创新只是短暂的升华,但百年后一切都会成为历史,建筑又会回到
对其本质和意义的探索。“藏而藏”-“藏而新”-“新而藏”- “藏而创”-
“创而藏”是藏族建筑的发展逻辑,也是其价值、理念的传统与发展的过程。
藏民族认为生命的延续在于其不断地推陈出新、周而复始,建筑也脱离不了这
样一个自然轮回的过程。
阿克日通寺遗址(摄影:军镁扎西)
方案草图(摄影:军镁扎西)
利用旧木柱修建的经堂内景(摄影:军镁扎西)
东立面外景(摄影:军镁扎西)

阿克日通寺遗址位于玉树州称多县土登寺内北侧的半山顶处,西距通天河兰达渡口、康区
著 名 的 白 塔 — — 嘎 域 白 塔 2 公 里 。 其 属 于 苯 教 寺 院 遗 址 , 业 主 方 要 求 恢 复 为 经 堂 和 闭 关 所。
该项目设计的重点是“藏而藏”——选择当地石材用来砌墙,周边乡村能找到的二手木料
来建造,使用传统藏式建筑土石木结构,用传统工艺,找到当地匠人来建造。

5.2 三零理念

随着中国 2060 年碳中和目标的承诺,“环保、低碳、健康”将成为未来建筑的


发展趋势。“零废弃、零能耗、零污染”三零理念的提出,希望成为未来藏族
建筑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5.2.1 零废弃
深入研究藏族传统建筑发现,无论建造材料,还是建造工艺,都有“零废弃”
的理念。比如建筑所用材料都可回归自然,或成为下一个建筑的材料。中国城
市化遵循可持续发展观,以有限的土地面积承载更多的社会经济活动,但也面
临着资源、生态以及环境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城市将新建更多的建筑与设施,
未来也将产生更多的建筑垃圾。青藏高原生态脆弱,需要用环保、绿色且可回
收的材料建造房屋,也符合藏族建筑其自身的建筑发展观。
“博廊•智琼仓”民宿建造(摄影:次成)
“博廊•智琼仓”民宿室内(摄影:次成)

博廊•智琼仓 民宿位于玉树州结古镇,距离新寨嘉纳玛尼石径城约 300 米。一层自住,二


层为民宿。该项目的重点是“新而藏”—— 主体建筑采用藏式土木结构,秉持传统夯土墙、
井干式木构等建造工艺;而在内部增加了现代的卫生间和厨房及客房的现代设计。在建造
过程中以“零废弃”建造理念为指导,80%以上的木料都是收购的废弃闲置的木料!

5.2.2 零能耗
藏族建筑传统材料有很强的耐候性和环境适应性。厚实的墙体、木构件和土屋
面都是很好的储热材料,使得建筑大多冬暖夏凉。而钢筋混凝土建筑,冬天室
内如同冰窖,很难适应高原气候。新建建筑南向加建玻璃房,冬天靠太阳室内
气温迅速提升,这种被动式、零能耗建筑适应高原气候环境,符合未来绿色、
低碳建筑的发展趋势。
卓巴仓雪景(摄影:尕松才仁)

5.2.3 零 污 染
藏族传统建筑所用的土、石、木等天然材料,不会产生任何污染,都能回归自
然,非常环保,也是生态环境的有益贡献者。当今的藏族建筑,一定要秉承传
统的环保理念,结合绿色建筑的标准,在建筑原料、生产等环节制定严格的规
定 , 并 保 证 在 建 造 过 程 中 做 好 环 保 。 如 为 适 应 高 原 气 候 , 以 节 能 、 环 保 为 前 提,
增大南向窗户,接受更多的阳光照射;推广用植物秸秆压缩成型的窗框等新型
环保材料;本土材料改性等技术措施。

5.3 多维视角

藏族建筑有其自身不断演进的发展逻辑。在全球的视野里,各地区发展水平与
阶段存在很大差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不充分,不仅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全球面临的问题。传统牧业、农业
与现代工业之间不是落后与先进,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多维视角看待事物
的发展方向,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一种发展模式。藏族建筑带有其所处自然与
人 文 地 理 环 境 的 属 性 , 保 护 和 延 续 其 独 特 的 基 因 , 是 对 世 界 建 筑 多 样 性 的 贡 献。
从多个维度去观察和理解藏族建筑,才是理性的建筑观。
世界建筑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趋同化、同质化的危机与挑战,如何理性地
应对这一挑战?人类建筑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
建筑是人与自然的产物,其发展不能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对立,不能与地球生灵
的生存相对立,更不能与人类的基本价值、理念背道而驰。因此,人类应该正
视建筑的过去,明白建筑存在的价值,展望和规划建筑的未来。“三零建筑”
是 基 于 这 样 的 认 知 提 出 来 的 理 念 , 也 是 数 千 年 来 藏 族 建 筑 一 直 致 遵 守 的 生 态 观。
“四藏理论”试图阐释藏族建筑的轮回观和世界观,把建筑视为一个生命体,
与宇宙万物一样,也会随时空变化而不断的重生演进,表达了藏民族的生命观
和宇宙观。由此就能理解,藏族建筑的形式和特征是其自身功能需求和适应环
境的客观表达,是实用基础上衍生出的精神文化在建筑上的表达。建筑不仅仅
是一个物质需要,更是一个地区、民族的精神载体。从这些多维的视角来观察
和认知藏族建筑,解读其空间、形式和特征背后的精神世界,就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藏民族相对于物质,更重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的深层次原因。
在地观察:西南
文章来源:世界建筑
图片来源:除标注以外的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通过对藏族建筑特有的结构体系、装饰风格以及场所精神等的解读与分析,表
明藏族建筑与其所在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习俗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
藏族建筑的选址与用材,体现出其朴实的生态观;其建造与维护,体现平等的建筑生命观;
其形式与空间,表达着深邃的建筑宇宙观。藏民族对建筑的认知是多维的,既有现实功能
与实用的需求,也有对其生存环境与生态的认知,更有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表达。根据近
20 年建筑的实践,笔者试图从“四藏理论”“三零理念”和“多维视角”等多维度进行探
索,阐释藏族建筑的价值理念与发展愿景,以供讨论、分析和思考建筑的价值与意义。

Abstract: Through an interpretation onthe unique structural system, decoration style, and


place spirit of Tibetanarchitectu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ibetan architecture is
closelyrelated to it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production means and life style, aswell as
culture and customs. The site selection and materials of Tibetanbuildings reflect the simple
ecological view of the Tibetan people; the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reflect an equal
life outlook on architecture; theform and space reflect a profound architectural cosmology.
The cognition of theTibetan people on architecture is multi-dimensional, which includes
not onlytheir needs for buildings to be practical, but also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living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as well as their pursuit and expression of thespiritual world.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ibetan architecture for more than 20year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values of Tibetan architecture andpropose related development visions through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such asthe “four-Tibetan theory”, “three-zero concept”,and “multi-
dimensional co-existence”, hoping to inspire people to discuss andthink deeply about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s.

关键词:藏族建筑,混合结构,四藏理论,三零理念,多维视角

Keywords:Tibetanarchitecture; composite structure; four-Tibetan theory; three-zero


concept;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Vol.1
 引言

青藏高原为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
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
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
高原接壤[1]。青藏高原整体地势呈现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气候也由西北高寒干
燥向东南低热湿润渐进变化 [2]。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印度河、湄
公河等众多亚洲河流的发源地,被称之为中华和亚洲“水塔” [3]。青藏高原因
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形成以藏民族文化为主体,与其他民
族 文 化 交 融 的 自 然 与 文 化 地 理 单 元 , 孕 育 和 发 展 出 鲜 明 、 类 型 多 样 的 藏 族 建 筑。
根据考 古发现, 早在 40,000 年前,远古人类已经踏上了 青藏高原 [4] ,以狩猎
采集为生,以天然洞穴为居。距今 5300 年的卡若遗址显示,藏族先民已出现了
农耕定居,半地穴式石墙房屋遗址 [5]显示,已出现柱顶木架结构的建筑。阿里
象泉河上游曲龙遗址出土的南亚海产品饰件等文物,以及发现的大量建筑遗址
证实,公元前 8 世纪古象雄文明用雍仲苯教归统了雪域高原的语言、观念和习
俗,奠定了藏民族认同的文化基础。期间,雅隆河谷“六牦牛”部首领聂赤赞
普创建了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公元 7 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结
束了青藏高原部落联盟时代,创制藏文,迁都拉萨,推崇佛教,仿印度那烂陀
寺僧院平面创建大昭寺,建立吐蕃王朝。吐蕃与唐朝时战时和,边境建 1000 余
座长碉 [6] 。元朝,帝师八 思巴划分卫藏 13 万户,扩建萨迦寺 。明朝帕竹地方
政 权 建 造 桑 珠 孜 宗 、 江 孜 宗 等 1 3 个 宗 堡 , 形 成 宗 、 寺 、 城 三 位 一 体 的 宗 城 格 局。
17 世纪中叶,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扩建布达拉宫,推行宗谿制,卫藏设
53 个宗谿,推动了西藏庄园建筑的发展。拉萨八廓街兴建府邸宅院,西郊建罗
布林卡,从而形成宫堡、林卡、城区、郊寺、村落、农田等多位一体的古城格
局。清乾隆时期为维护蒙藏地区的稳定,内地兴建藏传佛教寺院。清末至民国
时期,建筑发展缓慢。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城镇进行了规划,兴建新华书
店、邮政局、百货商店等现代公共建筑 [7]。改革开放 40 年来,随着现代建筑
结构、材料与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藏区城镇、建筑的蓬勃发展,人居环境得到
极大的改善。今天的藏族,同样面临着传承与发展,建筑与人、自然之间的平
衡,以及全球化与自身可持续发展之间博弈等诸多的问题与挑战。
 Vol.2
藏族建筑的特征

2.1 藏族建筑的独特性

2.1.1 混合的结构体系

藏族建筑以石(土)木混合结构为主,即厚实的石墙或土墙与柱顶托木式构架
共同承重。其中,墙体主要保障整体的结构稳定与安全性,木柱以数量区分空
间大小。藏族建筑结构形式,既有其自身发展的脉络,也受到来自周边不同地
区建筑的影响。如外墙的收分与西亚地区的石砌建筑相似,柱顶托木式结构与
南亚石砌建筑中柱顶短梁如出一辙,以及建筑檐、门窗挑檐下的斗拱、歇山金
顶等受中原木构建筑的影响等。藏族建筑还有井干式木构建筑,周圈用圆木或
半圆木层层叠置;柱顶托木式纯木构建筑,墙体内侧立有木柱;以及砖石或土
坯建造的佛塔等建筑。
2.1.2 鲜明的装饰风格

藏族建筑外观坚固厚实、朴素自然,内部则层级分明、装饰华丽,总体形成外
实内虚、外素内华的建筑风格。外墙大多以材料本色建造,表现出融入环境的
朴实美,被广泛运用。除本色外,以白、红两色为主。其中白色最常见,与高
原 环 境 相 适 应 , 如 布 达 拉 宫 白 宫 、 卫 藏 地 区 的 民 居 等 。 红 色 或 黄 色 常 见 于 佛 殿、
护法殿、活佛府邸等建筑,如布达拉宫的红宫。另外,萨迦派寺院用蓝、白、
红三色涂饰外墙,表达其宗教寓意。塔尔寺大金瓦殿的绿琉璃砖墙,凸显其建
筑的重要性等。藏族建筑室内装饰华丽,无论是室内壁画,还是木构件上的油
饰彩绘,颜色都以黄、绿、红、白、蓝等五色为主。柱头、莲枋、叠经枋等大
多雕刻彩绘有花卉、宝石或祥瑞等,托木、木梁、门窗楣头是彩绘的重点,表
达建筑的等级与内涵,常见饕餮、双龙戏珠、八宝等彩绘图案,讲究的还沥粉
贴金。民居建筑相对简单,主要在柱头、托木及木梁上饰财宝花卉、草龙蔓藤
等图案,柱子大多饰红色。民居建筑室内墙面大多油饰彩绘,分为墙裙、墙身
及顶幔三段式,墙身上绘制团纹花草、吉祥八宝等图案。佛殿、经堂等建筑室
内墙壁满绘壁画,与红柱、五彩帷幔等共同营造出华丽凝重的空间氛围。
2.1.3 强烈的场所精神

藏族建筑受传统文化和习俗影响,在选址、用材及建造等方面有一套完整的仪
轨。营造时要堪舆山形水系,择安全且适宜的基址,同时也要与自然神灵达成
某种认知与联系。建造在山顶之上的雍布拉康,既与险要崖体浑然一体,宛若
天成,又表达了与天的关系。建于平地上的桑耶寺,依照佛教曼陀罗世界进行
规划,其中乌孜大殿象征世界中心须弥山。民居建造前要祈请土地神护佑,开
挖 基 础 后 将 宝 瓶 置 入 房 基 转 角 供 奉 , 建 成 后 在 屋 顶 转 角 处 立 经 幡 、 置 白 石 祈 福,
门上绘万字符、蝎子等图案来辟邪等。拉萨古城以大昭寺为中心,形成内外 3
个转经道,即围绕中心殿堂的内转经道的“囊廓”,围绕大昭寺的中转经道的
“八廓”,以及围绕整个拉萨古城及布达拉宫的外转经道的“林廓”,即体现
了很强的向心性,也表达了文化意向。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藏王松赞干布通过
堪舆占卜,发现雪域高原形似为一仰卧的罗刹女,需镇压固守,于是在其四肢
关节处建造了 12 座寺镇压,心脏处建大昭寺,供奉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护佑
吐蕃。

Vol.3 
藏族建筑的多样性

3.1 自然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藏族建筑在保持基本风格和特征基础上,受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的影响
下,孕育出相似却各自不相同的建筑风格。藏北高原是最大游牧区域,牛毛毡
帐篷、帆布帐篷等是其主要居住设施。藏南河谷,干燥多风,农业发达,适宜
定居,发展出宫堡、宗堡、寺院、谿卡以及民居等类型多样的建筑,是藏族建
筑 技术 及艺 术最 发达 的地 区。 喜马 拉雅 山脉 东西 长 约 2450km , 其西 段及 帕米
尔高原山区,海拔高,且气候干燥,其中拉达克列城、阿里扎达等地区大都为
夯土建筑。喜马拉雅山脉南缘为亚热带及热带北缘山林气候,如西藏的墨脱、
亚东、樟木以及不丹、印度锡金邦等地区,四坡顶是其建筑典型特征。西藏林
芝地区受雅鲁藏布大峡谷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多,建筑平顶上加双坡顶。藏东
横断山脉重山峡谷之间气候多变,“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建筑类型和
风格也丰富多样,既有高原草甸上的牛毛毡帐篷,也有河谷山地的夯土或石砌
建筑,还有林区的纯木构建筑。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相接壤的河湟谷地,发展
出其独有的庄廓建筑。
3.2 生产生活方式对建筑的影响

藏区因自然地理环境不同,有各自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可分为牧区建筑、
半农半牧区建筑、农区建筑和林区建筑等。游牧区牧民逐水草而居,分冬、夏
草场。冬草场一般避风向阳,建简易平顶房,用牛粪垒砌矮墙围成牲畜圈;夏
草场则以牦牛帐篷为居所。半农半牧区,即有高山草场,又有河谷农田,建筑
大多为碉房,一层为牲畜圈,二层居住,三层一般为佛堂;纯农业区,主要集
中在藏南河谷地带,建筑中部设天井,一层大多为牲畜圈或仓库,二层起居。
这个区域出现了功能较为完整的城镇聚落,其中有宗堡、寺院、市场以及居住
区。林业区由于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耕地面积少,建筑大多以木构建筑,在平
顶之上置盖坡顶,形成通透的夹层晾晒作物。

3.3 藏族文化单元对建筑的影响  
藏族文化与周边区域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有着相同的文化属性,但又
保持各自的文化特色,建筑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藏族建筑文化影响的地区包
括蒙古、不丹、尼泊尔等,以及我国的内蒙古、沈阳、承德等。这些地区有藏
族建筑的基因,包括石(土)木混合结构体系,相似的门窗和装饰风格等。各
地区建筑也有自身特色,如不丹建筑的门窗装饰和四坡顶,拉达克的檐部跳出
的边玛墙等。藏族地区由于方言、文化习俗以及生产方式不同,形成几个不同
的文化地理单元。按方言划分,包括卫藏、康巴、安多三大方言区,另外还包
括嘉绒、木雅等方言区。这些方言区建筑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卫藏方言区
的建筑外墙大多以白色为主,门窗用梯形黑边,建筑的素雅与庄重;康巴方言
区的建筑形式多样,门窗用色大胆,室内装饰华丽,建筑多元与自由;安多方
言区的建筑素雅大方,砖雕精美,建筑包容与实用。

Vol.4
藏族建筑的价值观

4.1 朴实的建筑生态观

藏族建筑所在的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气候环境极为严酷、生态十分脆弱的地区。
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们自古以来就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藏族传统建筑大多
采用自然界的土、石、木建造,建造过程中所用的水、牛胶、矿物颜料等也都
取自自然,都可以回归自然。藏族牧民逐水草游牧,为了生态平衡,让草场轮
换放牧,使牧草得以休养生息。牧民搭帐篷时也会避开湿地或脆弱的草地,选
择较厚且平坦的草甸,保证其来年恢复。牛粪墙在牧区最为常见,即是围栏设
施,又是燃料,是藏族建筑生态观的典型。很多地区的“村规民约”中约定:
在指定的地方取土或采伐木材,建造房屋时边挖土边夯筑墙体。石砌墙体所用
的石料,分天然石块和开采石料,建造时尽量捡天然石块等。以上都反映了藏
民族朴实的建筑生态观,建立起人、建筑与环境之间和谐的生态关系。

4.2 平等的建筑生命观

藏民族认为建筑是有生命的,由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组成。厚实的墙
体以及木柱是建筑的骨架,是建筑生命的基础,属五大中的“地”。建造材料
所 需 的 水 , 以 及 适 度 的 空 气 湿 度 , 是 建 筑 坚 固 长 久 的 基 础 , 属 五 大 中 的 “ 水 ”。
夯筑或垒砌墙体时,需要阳光脱水干燥,建筑自身的温度保障其健康,属于五
大中的“火”。建筑内部的通风,使其保持干燥,属五大中的“风”。建筑围
合形成的空间,其中也有文化属性,属于五大中“空”。例如,卫藏地区每年
在秋冬交替之前,外墙都要涂刷白色矿物土料,以迎接寒冬的到来,如同穿衣
一样。每年春夏交替之时,都要清扫屋面补土夯实,以迎接雨季的到来等,这
些都表达了平等的建筑生命观。藏民族将建筑视为一个生命体,对其尊重和呵
护,建立起人、建筑与环境之间有机的生命关系。

4.3 深邃的建筑宇宙观

藏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受苯教、佛教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形似“仰卧罗刹女”的
青 藏 高 原 , 还 是 以 大 昭 寺 为 中 心 的 拉 萨 城 , 又 或 桑 耶 寺 象 征 须 弥 山 的 乌 孜 大 殿,
亦是民居建筑的佛堂,都在表达藏民族对宇宙认知,也是与世界的对话。甚至
是一根柱子,在藏文化中象征着连接天堂与地狱的梯子,是一个家庭幸福安康
的寄托之所,所以被赋予灵魂。再扩展至整个青藏高原,神山、圣湖乃至用石
块垒砌的玛尼堆,共同架构成一个曼陀罗的世界。
罗刹女仰卧图 

Vol.5
 藏族建筑的多维观

5.1 四藏理论

5.1.1 藏而藏—藏族建筑的挖掘与传承

保 护 和 传 承 传 统 建 筑 , 是 建 筑 师 们 不 可 回 避 的 责 任 。 “ 藏 而 藏 ” 可 理 解 为 真 实、
完整地挖掘与传承藏族建筑的价值与理念。要对藏族传统建筑进行深入的研究
与总结,传承其与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生命宇宙之间的和谐关系,提炼藏族
建筑内在的价值、理念与规律,探索建筑的真理。
藏族建筑在选址、营建以及材料、做法等方面,都体现了建筑与所在环境的生
态关系。比如,建筑所用的土,按其性质与使用部位的不同,所选土的种类也
各不相同。玉树灾后重建时期,然格寺文物建筑修缮中,发现土屋面上做现代
防水材料,结合度差且不透气,长久会导致椽木腐朽。后经当地有经验的工匠
师傅指导,选用当地黏性适中、防渗漏性好的特萨土做屋面,至今屋顶未出现
过漏雨,其防水性能得到了考验。
然格寺鸟瞰(摄影:军镁扎西)
然格寺大经堂(摄影:军镁扎西)

然格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小苏莾乡境内,距州府所在地结古镇约 200 多公
里,海拔 3776 米,占地面积 2706 平方米。
周边群山环绕。现有桑珠颇章大经堂、新大经堂、空载佛塔、转经筒殿、阎王护法殿等大
小 不 等 的 殿 堂 5 座 , 3 7 处 传 统 僧 舍 和 各 类 佛 塔 、 察 察 房 十 余 座 , 再 加 灾 后 建 设 的 接 待 房、
大厨房和僧舍 32 座等寺院建筑。这些建筑以大经堂为为中心,随山势高低自由布置,错
落 有 致 、 主 体 突 出 , 再 加 上 周 边 山 林 的 护 拥 衬 托 , 具 有 藏 传 佛 教 寺 院 自 然 古 朴 、 宛 如 天 造,
并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特征。
然格寺保护修缮的重点是“藏而藏”——运用传统材料、传统技术、修建传统建筑;在修
建过程中,教育和启发激励当地的僧人和村民,重拾地区历史的尊严。

5.1.2 藏而新—藏族建筑的延续与发展

藏族建筑即要延续其传统建筑形式、材料以及技术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又要有
时空发展观,与时俱进,更新迭代。“藏而新”可理解为真实、完整地延续与
发展藏族建筑的价值与理念。全球化以及后工业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藏族建筑
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保持藏族建筑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观,学习与其价值理念相
同的现代建筑理论与技术,迫在眉睫。如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地域建筑等理
论与技术,将推动藏族建筑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远望狮龙宫殿(摄影:军镁扎西)

狮龙宫殿夜景  (摄影:嘉熙•东强)
格萨尔王狮龙宫殿在规划设计阶段,就以“藏而新”的理念为指导,希望延续
建筑自身的发展逻辑。格萨尔王狮龙宫殿建筑群,包括主殿、4 座碉楼、附属
建筑及城墙、门楼等。其中,主殿高度接近 24m,需满足建筑抗震规范,若按
藏族传统结构体系建造,无法满足现代建筑抗震规范。为了体现建筑的价值以
及 “ 藏 而 新 ” 的 理 念 , 在 传 统 藏 式 石 木 建 筑 体 系 的 基 础 上 , 加 入 现 代 建 筑 结 构,
以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经与结构工程师多次抗震模拟和结构验算,通过墙体加
筋、设构造柱和圈梁以及对木结构薄弱处补强等措施,通过了超限审查。既保
留了藏族建筑的基因,又通过引入现代建筑的结构理论,推进了藏族建筑的发
展。
狮龙宫殿(摄影:军镁扎西)

果洛格萨尔狮龙宫殿位于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城西侧 18km 处,黄河南岸,达日河东岸,


周 边 山 体 围 绕 的 谷 地 中 突 起 的 台 地 上 , 海 拔 高 度 约 4 1 0 0 m 。 其 四 周 呈 现 八 宝 如 意 图 山 形,
1000 多条山沟犹如连心的叶纹,东南西北都朝向狮龙宫殿。

5.1.3 新而藏—藏族建筑的革新与守护
建筑的外在形式与往往会被文化符号所束缚,不是因循守旧,就是丧失自我。
“新而藏”要革新变法,守护价值,既不能把过去完全否定,也不能被传统束
缚,要紧跟时代建筑发展步伐。在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国家和地区经济、
社会发展迅速,地域建筑、民族建筑面临着趋同化的挑战。藏族建筑必须要以
“新而藏”的理念,敢于革新,发展出新时代的藏族建筑。
卓巴仓孵化中心项目就是“新而藏”建筑理念的尝试,在形式和空间语言上突
破传统,比如大胆地运用现代钢结构和玻璃,塑造适应高原气候的玻璃中庭,
白 天 靠 太 阳 能 取 暖 。 其 次 , 平 面 布 局 紧 凑 , 新 建 建 筑 、 北 侧 老 房 子 、 玻 璃 大 厅、
玻璃廊形成整体,建筑南墙设被动式吸热墙,加厚西侧山墙等。建造时夯土技
术进行了改良,通过社区营建的方式传播建筑的价值和理念。

卓巴仓孵化中心全景(摄影:尕松才仁)
卓巴仓孵化中心内庭(摄影:德庆卓玛)
卓巴仓孵化中心室内(摄影:德庆卓玛)

卓巴仓孵化中心,又名为游牧民文化科技信息服务交流中心位于玉树州治多县城西侧,海
拔约 4100m,建筑占地面积约 1800m²。该项目在设计与建造中始终贯彻三零理念——零废
弃、零能耗、零污染: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生态厕所、夯土墙等。
5.1.4 藏而创——藏族建筑的重生与创造
如 果 把 这 里 的 “ 藏 ” 理 解 为 是 基 因 的 延 续 , 那 么 “ 创 ” 则 是 对 基 因 的 迭 代 更 新,
要适应较长一个时期的建筑发展水平和时代需求。藏族建筑必须跟上时代的发
展速度,无论是形式与空间,还是材料与技术,都要敢于不断创新。通过创造
新时代的藏族建筑,来阐释其传统的价值和理念。
虽然没有作品来回应“藏而创”的建筑理念,但希望有一天引领未来建筑发展
理念的藏族建筑能够出现。比如用本土最少资源,建造最生态、节能且环保的
藏族建筑,尤其是解决高原缺氧的健康建筑。
(摄影:军镁扎西)

嘎玛博秀慈邦住宅区位于拉萨河以南,城关区外围的慈觉林新区,新区距离拉萨主城区
2km,占地总面积 1.33hm²,建筑总面积约 26,666m²。该项目的特点是“新而藏”——在
现代材料、现代结构、现代施工工艺的前提下体现当代藏族建筑的特色

5.1.5 创而藏——藏族建筑的升华与回归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类总归属于宇宙,属于地球,属于所依附的生态环境和
文化社会。创新只是短暂的升华,但百年后一切都会成为历史,建筑又会回到
对其本质和意义的探索。“藏而藏”-“藏而新”-“新而藏”- “藏而创”-
“创而藏”是藏族建筑的发展逻辑,也是其价值、理念的传统与发展的过程。
藏民族认为生命的延续在于其不断地推陈出新、周而复始,建筑也脱离不了这
样一个自然轮回的过程。
阿克日通寺遗址(摄影:军镁扎西)
方案草图(摄影:军镁扎西)
利用旧木柱修建的经堂内景(摄影:军镁扎西)
东立面外景(摄影:军镁扎西)

阿克日通寺遗址位于玉树州称多县土登寺内北侧的半山顶处,西距通天河兰达渡口、康区
著 名 的 白 塔 — — 嘎 域 白 塔 2 公 里 。 其 属 于 苯 教 寺 院 遗 址 , 业 主 方 要 求 恢 复 为 经 堂 和 闭 关 所。
该项目设计的重点是“藏而藏”——选择当地石材用来砌墙,周边乡村能找到的二手木料
来建造,使用传统藏式建筑土石木结构,用传统工艺,找到当地匠人来建造。

5.2 三零理念

随着中国 2060 年碳中和目标的承诺,“环保、低碳、健康”将成为未来建筑的


发展趋势。“零废弃、零能耗、零污染”三零理念的提出,希望成为未来藏族
建筑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5.2.1 零废弃
深入研究藏族传统建筑发现,无论建造材料,还是建造工艺,都有“零废弃”
的理念。比如建筑所用材料都可回归自然,或成为下一个建筑的材料。中国城
市化遵循可持续发展观,以有限的土地面积承载更多的社会经济活动,但也面
临着资源、生态以及环境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城市将新建更多的建筑与设施,
未来也将产生更多的建筑垃圾。青藏高原生态脆弱,需要用环保、绿色且可回
收的材料建造房屋,也符合藏族建筑其自身的建筑发展观。
“博廊•智琼仓”民宿建造(摄影:次成)
“博廊•智琼仓”民宿室内(摄影:次成)

博廊•智琼仓 民宿位于玉树州结古镇,距离新寨嘉纳玛尼石径城约 300 米。一层自住,二


层为民宿。该项目的重点是“新而藏”—— 主体建筑采用藏式土木结构,秉持传统夯土墙、
井干式木构等建造工艺;而在内部增加了现代的卫生间和厨房及客房的现代设计。在建造
过程中以“零废弃”建造理念为指导,80%以上的木料都是收购的废弃闲置的木料!

5.2.2 零能耗
藏族建筑传统材料有很强的耐候性和环境适应性。厚实的墙体、木构件和土屋
面都是很好的储热材料,使得建筑大多冬暖夏凉。而钢筋混凝土建筑,冬天室
内如同冰窖,很难适应高原气候。新建建筑南向加建玻璃房,冬天靠太阳室内
气温迅速提升,这种被动式、零能耗建筑适应高原气候环境,符合未来绿色、
低碳建筑的发展趋势。
卓巴仓雪景(摄影:尕松才仁)

5.2.3 零 污 染
藏族传统建筑所用的土、石、木等天然材料,不会产生任何污染,都能回归自
然,非常环保,也是生态环境的有益贡献者。当今的藏族建筑,一定要秉承传
统的环保理念,结合绿色建筑的标准,在建筑原料、生产等环节制定严格的规
定 , 并 保 证 在 建 造 过 程 中 做 好 环 保 。 如 为 适 应 高 原 气 候 , 以 节 能 、 环 保 为 前 提,
增大南向窗户,接受更多的阳光照射;推广用植物秸秆压缩成型的窗框等新型
环保材料;本土材料改性等技术措施。

5.3 多维视角

藏族建筑有其自身不断演进的发展逻辑。在全球的视野里,各地区发展水平与
阶段存在很大差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不充分,不仅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全球面临的问题。传统牧业、农业
与现代工业之间不是落后与先进,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多维视角看待事物
的发展方向,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一种发展模式。藏族建筑带有其所处自然与
人 文 地 理 环 境 的 属 性 , 保 护 和 延 续 其 独 特 的 基 因 , 是 对 世 界 建 筑 多 样 性 的 贡 献。
从多个维度去观察和理解藏族建筑,才是理性的建筑观。
世界建筑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着趋同化、同质化的危机与挑战,如何理性地
应对这一挑战?人类建筑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
建筑是人与自然的产物,其发展不能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对立,不能与地球生灵
的生存相对立,更不能与人类的基本价值、理念背道而驰。因此,人类应该正
视建筑的过去,明白建筑存在的价值,展望和规划建筑的未来。“三零建筑”
是 基 于 这 样 的 认 知 提 出 来 的 理 念 , 也 是 数 千 年 来 藏 族 建 筑 一 直 致 遵 守 的 生 态 观。
“四藏理论”试图阐释藏族建筑的轮回观和世界观,把建筑视为一个生命体,
与宇宙万物一样,也会随时空变化而不断的重生演进,表达了藏民族的生命观
和宇宙观。由此就能理解,藏族建筑的形式和特征是其自身功能需求和适应环
境的客观表达,是实用基础上衍生出的精神文化在建筑上的表达。建筑不仅仅
是一个物质需要,更是一个地区、民族的精神载体。从这些多维的视角来观察
和认知藏族建筑,解读其空间、形式和特征背后的精神世界,就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理解藏民族相对于物质,更重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的深层次原因。
卓 巴 仓 外景( 摄 影 : 尕松才仁)

参考文献[1] 张镱鋰, 李炳元. 论青藏高原范围与面积[J]. 地理研究, 2002(1): 4-


6.[2] 李金垒.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类型与特征浅析[J]. 南方农业, 2017(15): 109-
111 .[3] 关志华. 亚洲水塔——亚洲大河文明的水源地[J]. 西藏人文地理,
2006(5): 51-66.[4] 霍巍. 西藏史前考古若干重大问题的思高[J]. 中国藏学,
2018(1): 5-12.[5]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四川大学历史系. 昌都卡若[M]. 北
京: 文物出版社, 1985: 155-156.[6] 弟吴贤者. 弟吴宗派源流[M]. 许德存 译. 拉
萨: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3: 173-187.[7] 陈庆英等. 西藏历史图说[M]. 拉萨: 华
文出版社, 2019: 69-187.
本文引用格式:军镁扎西.藏族建筑的认知与实践[J].世界建筑,2021(06):44-47+126.
卓 巴 仓 外景( 摄 影 : 尕松才仁)

参考文献[1] 张镱鋰, 李炳元. 论青藏高原范围与面积[J]. 地理研究, 2002(1): 4-


6.[2] 李金垒.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类型与特征浅析[J]. 南方农业, 2017(15): 109-
111 .[3] 关志华. 亚洲水塔——亚洲大河文明的水源地[J]. 西藏人文地理,
2006(5): 51-66.[4] 霍巍. 西藏史前考古若干重大问题的思高[J]. 中国藏学,
2018(1): 5-12.[5]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 四川大学历史系. 昌都卡若[M]. 北
京: 文物出版社, 1985: 155-156.[6] 弟吴贤者. 弟吴宗派源流[M]. 许德存 译. 拉
萨: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3: 173-187.[7] 陈庆英等. 西藏历史图说[M]. 拉萨: 华
文出版社, 2019: 69-187.
本文引用格式:军镁扎西.藏族建筑的认知与实践[J].世界建筑,2021(06):44-47+12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