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李渔的文学思想

李渔描写山水花草虫鱼和表现不同于传统观点的小品文,清新流丽。对戏曲发
表意见,贡献较大。他是戏剧作家,也被誉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在戏剧理论,闲情偶寄卷一、卷二讨论戏曲的,分为词曲、演习二部。他创作
了词曲部中,第一论结构,第二论词采,第三论音律,第四论宝白,第五论科诨,第
六论格局。因此他的作品组织严密,成为有系统性的戏曲理论。

李渔关于戏剧的创作,把结构放在第一位,他在论结构部分,除“戒讽刺”一
条以外,其馀各条如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少头绪、戒荒唐、沈虚实等等,都
很正确。作品主旨是戏曲突出主题,严密组织,前后照应,减少头绪,人物的穿插,
情节的布置,入情入理,真实动人。

论脱窠臼理解人物典型性的意义。论词采主张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
塞。分析文艺的特点,具有美学的理论价值。论宝白主张声务铿锵,语求肖似,词别
繁简,字分南北,文贵精洁,意取尖新,少用方言,时防漏孔。论科诨,他主张戒淫
亵,忌俗恶,重关系,贵自然。

短篇小说名十二楼,一名觉世名言。共十二卷。每卷以楼为名,故事一篇,但
回数不一。有一回者如夺锦楼;有多至六回者,如弗楼。作品内容以男女婚姻为主,
追求情节的新奇曲折,描写虽不细致,却颇有文采。

金圣叹的文学思想
金圣叹工诗,尤喜评解小说戏曲。他受到李贽和袁宏道的影响,反对传统文学
观点,但对小说、戏曲给予很高的评价。
金圣叹不满黑暗的现实和政治压迫,要求维护封建制度,同情人民疾苦、反对
贪官污吏的积极精神,了解官逼民反的现实。在对于水浒的批评中,他赞美水浒表现
的反官僚恶霸的内容和艺术成就,谴责书中表现农民起义的政治意义。不过他却在评
语中对宋江进行诬蔑,将水浒后半部删去,以卢俊义一梦作结,将农民起义的英雄事
业化为乌有。

金圣叹在水浒指出梁山起义会发生是因为官逼民反。他也指出我们须认识经济
剥削和政治压迫是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金圣叹推尊水浒。他赞扬施耐庵、王实甫都
能格物而物格,写下水浒和西厢不朽的作品。作家经过长期的学习、体会和探索,才
能通达人情物理。一旦作家能够通达人情物理,就能写出不同人物面貌,说出不同人
的声口,各得其妙,真切感人。
他尊重小说、戏曲,分析其艺术特点,阐明水浒、西厢善于观察事物、使用恰懊其分
的语言,塑造人物的形象,描绘人物的性格,指出水浒在写一百零八人时,各有不同
的性情、气质、形态和声口的高度技巧,有各得其妙的特点,
他对于水浒、西厢的评语,其中有较好的见解,也有些可笑的见解。他对于
水浒的艺术加工,对于水浒以及西厢艺术特点的认识和分析,颇有可取。他对诗的意
见,反映对格律与摹拟的不满。不仅如此,他还对杜甫诗有研究,评解杜诗并重视其
思想内容。

廖燕的文学思想
廖燕工诗文,有二十七松堂集。又善戏曲,著有杂剧四种。廖燕反抗儒家正统
观点,特别鄙薄程、朱理学。
他继承和发扬李贽的精神。他对于古代人物和经典著作的评论和解释,表现独
特见解和离经叛道的精神。关于“性”的问题,他写性论一、性论二、性善辩略、性
相近辩略诸篇,力驳孟子、荀卿、朱熹性善、性恶、性节理诸说。他认为性无善恶、
情有善恶,情自心生,心“为有形之物”的看法,在当时还是比较新鲜。
他对于程、朱之学,尤为鄙弃。他的论学态度以孔子的真精神,揭露批判假道
学的面目。对于科举八股深恶通绝。他在明太祖论、重刻光幽集序、习八股非读者说
诸篇里,对科举和八股文进行批判。表现反对封建文教制度的进步见解。
廖燕论诗,一、强调性情;二、不满明七子。廖燕推崇反抗封建文化传统的金
圣叹,赞赏他的批点工作。廖燕的散文,如金圣叹先生傅,风格颇近袁宏道。如选古
文小品序的文章,幽深冷峭,近于谭元春,寓意深远。论辩的杂文与李贽相似,针对
现实的阴暗面,进行抨击和讥讽,富于批判精神。
他对于小品文的认识和要求,具有积极的战争意义。不把小品文作表现风花雪
月的工具,而是要作为“刺人尤透”的匕首的。嘻笑怒骂的作品,更富于讽刺、批判
的现实性。他的诗抒写自己的怀抱,不事雕饰和摹拟。表现出他的愤世疾俗之情和要
贫困生活的境遇。从艺术上讲,他的七古尤见特色。廖燕又能戏曲,不由于满现实,
只能自抒愤懑。

袁枚的文学主张
袁枚致力于诗文,其论诗较有特色。
一、袁枚是性灵诗派的提倡者。不满诗诗坛有神韵、格调、肌理诗说,他提出性灵
说,有针砭时弊的意义。他针对王士祯、沈德潜、翁方网的诗说而发的。他认为诗歌
应是性灵的表现,性灵就是性情。他认为感人的诗应是抒发性情之作,不是追求格调、
夸耀学问的作品,应在性情中运用格律,不能在性情之外片面追求格律。三百篇有价
值,抒发了劳人思妇的真实性情,而格调又在其中,才能成为后人的典范。
二、诗歌抒发性情,不能专为载道、明道、卫道的工具。可抒发德行、伦常之情,
可抒发男女、山水之情。他把诗歌纳于圣道,就狭隘了。他反对删去集内的缘情之作,
认为男女之情是诗歌中重要内容之一。他反对文学作品专门为圣道伦常说教,不能作
为伪道学的宣传工具。表现他在批评上的勇敢态度和反抗封建传统的积极精神。
三、诗以抒发性情为归,故有工拙之分,他认为不能以古今定优劣,拥有凡唐皆佳,
凡宋必劣的思想,这是片面错误的。作品貌拟唐诗或貌拟宋作,更是错误的。不管是
唐是宋,如果句摹字似,是古人影子。论诗须以诗歌的工拙为主。
袁枚论诗,在理论上具有反传统、破偶像、反摹拟、求创新的浪漫主义精神的
特点。但其创作不能实践他的理论。袁枚的诗强调性灵,其内容是封建士大夫的闲情
逸致,作品流于轻浮,内容贫乏。从文学的观点说,六经中独重诗经,诗经中重风雅,
风诗主言情,是袁枚过人的见识,显出他反抗传统的特色,是浪漫主义精神在文学批
评思想中的反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