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實驗七、水中生化需氧量檢測方法

姓名:游媛元(A1065202)、蔡宜蓁(A1065226)、張家瑋(A1065232)、
郭芳瑄(A1065236)、陳浩瑜(A1065241)
組別:第 9 組
日期:2018/12/07

1、 目的:
本實驗目的是為測定水樣的植菌與未植菌在五天後的生化溶氧量之差異。

2、 摘要:
水樣在 20℃恆溫培養箱中暗處培養五天後,測定水中好氧性微生物在此期
間氧化水中物質所消耗之溶氧(Dissolved oxygen,簡稱 DO),即可求得 5 天之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簡稱 BOD5)。
本組實驗結果如下:無植菌-中水之 BOD5 為(mg/L)、有植菌-中水之 BOD5
為(mg/L)、稀釋水之 BOD5 為(mg/L)。

3、 原理:
BOD 是用來測量可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機物數量的唯一方法(又稱為生化需氧
量),故此為觀察水質狀態的重要參數。這次實驗先測初始的含氧量,再放入
20℃恆溫培養箱中暗處 5 天後,利用 DO meter 測定水樣中好氧性微生物在此期
間因氧化水中物質所消耗之溶氧(DO),即可求得 5 天之生化需氧量(BOD5)。

4、 材料與方法:
3-1 實驗器材:
a. BOD 瓶(300ml,具有磨砂口玻璃蓋)
b. 燒杯、錐形瓶
c. 定量吸管
d. 溶氧測定裝置
e. 鋁箔紙
f. 恆溫培養箱(溫度可控制在 20 ± 1℃ ,並可避光以預防 BOD 瓶中
藻類行光合作用而導致水中溶氧增加)
3-2 實驗藥品:
a. 試劑水(蒸餾水)
b. 磷酸鹽緩衝溶液
c. 硫酸鎂溶液
d. 氯化鈣溶液
e. 氯化鈣溶液
f. 水樣(中水、稀釋水)

3-3 實驗步驟:
a. 在 BOD 瓶中先加入 300ml 稀釋過後的水樣(中水稀釋倍數 5 倍),
再加入磷酸鹽緩衝溶液、硫酸鎂溶液、氯化鈣溶液及氯化鐵溶
液各 0.3ml,需配置兩瓶。
b. 在 300ml 的 DI 水中加入磷酸鹽緩衝溶液、硫酸鎂溶液、氯化鈣
溶液及氯化鐵溶液各 0.3ml 配置稀釋水。
c. 在其中一個中水試體中添加 1 ml 的植菌。
d. 以溶氧測定裝置(DO meter)測定中水(有植菌)、中水(無植菌)
及稀釋水 3 種試體的溶氧量。
e. 將試體放入恆溫培養箱,放置 5 天後,將試體取出並以溶氧測
定裝置(DO meter) 測定試體的溶氧量。

5、 實驗結果:

( mgL )= (
D1 −D2 )−S ×V S
BOD5
P

D1:稀釋水樣之初始溶氧(mg/L)
D2:稀釋水樣經 20℃培養 5 天後之溶氧(mg/L)
S:每一 BOD 瓶中,每 ml 菌種之溶氧消耗量( Δ DO/ml),若水樣未植菌,S=0
VS:每一 BOD 瓶中菌種體積(ml)
P:水樣體積(ml)/稀釋水樣之最終體積(ml)

表 1. 無植菌水樣數據
水樣 D1:初始溶氧 D2:5 天後之溶 BOD5 (mg/L)
(mg/L) 氧(mg/L)
第一組 生態池 7.78 4.0 18.9
第二組 生態池 6.76 5.25 7.55
第三組 人工進口 6.16 4.65 7.55
第四組 人工進口 6.70 4.29 12.05
第五組 人工出口 6.72 3.85 14.35
第六組 人工出口 5.34 5.11 1.15
第七組 大排 6.70 4.21 12.45
第八組 大排 6.38 4.38 10
第九組 中水 6.24 4.11 10.65
第十組 中水 6.48 4.45 9
表 2. 有植菌水樣數據
水樣 D1:初始溶氧 D2:5 天後之溶 BOD5 (mg/L)
(mg/L) 氧(mg/L)
第一組 生態池 6.33 3.90 7.15
第二組 生態池 6.61 5.00 3.05
第三組 人工進口 5.84 4.78 0.3
第四組 人工進口 6.07 4.12 4.75
第五組 人工出口 6.32 4.35 4.85
第六組 人工出口 5.68 4.21 2.35
第七組 大排 6.52 4.27 6.25
第八組 大排 6.03 4.35 3.4
第九組 中水 5.62 3.85 3.85
第十組 中水 5.89 4.40 2.45

表 3. 其他水樣數據
水樣 D1:初始溶氧 D2:5 天後之溶 BOD5 (mg/L)
(mg/L) 氧(mg/L)
第一組 7.76 0.70 35.3
第二組 7.25 3.80 17.25
第三組 葡萄糖標準液 6.52 1.24 26.4
第四組 6.58 1.32 26.3
第五組 6.63 2.06 22.85
第六組 5.77 5.08 3.45
7.10 4.85 11.25
DI 水
第七組
第八組 6.44 5.20 6.2
第九組 6.73 6.03 3.5
第十組 6.25 4.40 9.25

表 4. 本組實驗數據
中水(無植菌) 中水(有植菌) DI 水
BOD5 (mg/L) 10.65 3.85 3.5

6、 問題:
Q1. 說明 BOD 在環工中之定義、重要性與應用?
是測量生物性可氧化有機物的唯一方法,在環境科學或工程上具有廣泛用
途。在某特定時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是指水中易受
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質,間及溫度下,被微生物的分解氧化作用所消耗的氧量。
一般所稱的生化需氧量係以 20 ℃培養 5 日後所測得的結果,記做 BOD5。生化
需氧量可表示水中生物可分解的有機物含量,間接也表示了水體受有機物污染
的程度。在環境工程領域上常常被視為一汙染性的指標,RPI(River Pollution
Index)即是一河川汙染指標,其中 BOD 就是一種環境監測指標,也因此舉凡水
體之水質標準分類、放六水標準擬定、河川污染程度評估及環保稽查處分等等
法令或工作,均以 BOD 測定結果為重要依據。
BOD 的用途非常廣泛。污水處理工作上,BOD 資料之應用相當重要,像污染
負荷之計算、設計處理單元、污水處理效率之評估等,經常依據 BOD 測定數據
來執行,因此 BOD 在環境科學或工程的領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Q2. 植種液的培養方法為何?
使用於植菌之菌種必須含有對水樣中生物可分解性有機物質具氧化能力之
微生物。理想菌種來源為廢水生物處理系統內之混合液或其放流水,若無法取
得,可採用家庭污水為菌種來源。使用前須先在室溫下靜置使其澄清,靜置時
間應在 1 小時以上,但最長不超過 36 小時,取用時應取上層液。若使用廢水生
物處理系統內之混合液或其放流水時,採集後應加入硝化抑制劑。
若此菌種來源亦無法取得時,可以在實驗室內自行培養。實驗室內自行培
養菌種時,以土壤懸浮物、活性污泥或市售菌種作為初始菌種,於經沈澱之家
庭污水連續曝氣培養,並且每日增加少量污水添加量。然後以此菌種測定葡萄
糖 - 麩 胺 酸 標 準 溶 液 之 BOD 值 , 直 至 測 值 隨 時 間 增 加 達 到 一 穩 定 值 且 在
198±30.5 mg / L 範圍內,此即表示菌種培養成功。

7、 討論:
在實驗過程中,會有幾個影響實驗準確度之誤差行為:水樣中之雜質過多、
封瓶時並未將瓶子封緊、量筒應有 10cc 以下的刻度。在量筒沒有 10cc 以下刻
度做實驗,雖然一樣有解決之道,但卻耗時。

八、結論:
實驗前採取水樣需要仔細,避免採取過多的雜質影響實驗數據,造成結果
誤差值過大。配置好的水樣在放進培養箱之前要再確認一次是否封緊,以免在
放置 5 天後,測得的溶氧量數據不在合理的範圍內。

九、參考資料:
環境分析實驗(一)上課教材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