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第一講:歐洲文明的重要性

源自歐洲的要素(公有財)
1. 騎士、魔法師
2. 基督宗教與組織
歐洲之所以優勢☟
1. 希臘、拜占庭
2. 伊斯蘭文明 }海洋新天地
3. 埃及
交通軸心☞棉花

第二講:絲路與東西方文明的交會

通史:長時段、能具體展現西方文明特質的,即為通史 。

專史:以特定主題為主軸,不一定按照時序、脈絡性不如通史,但主題「延伸性」與探討的「深
度」更多~
☞又多以偏向「社會」層面的探討為主,與通史更著重時間脈絡不同!

關於絲路❢
Q:為何存在多種版本?
A:因為思路「並非道路」而是「串聯幾個主要城市的可能路徑 」

「絲綢之路」的由來與發端

最初源於中亞與中原(西元前)便已發展的中長程貿易,以「玉石」為主。
隨著中亞地區對於「絲綢」的需求大增,逐漸發展出熱絡的「雙向貿易」
東亞↔︎中亞
中亞↔︎ 阿拉伯、東歐
☞絲綢適於乾燥的中亞地區

關於「絲路」的幾點現代考察
1. 以中亞城市、聚落為中繼點的中長程貿易路線早在西元前便已存在,且很可能已有橫跨歐、
亞大陸的交易情形(轉手貿易)
2. 波斯帝國(薩珊王朝)重視商貿,與中國漢朝發展西域被認為對絲路的發展起到相當大的
助益 。
3. 除了絲綢外,皮毛、玉石、茶(多為茶磚)水果(及其種子)勞動用牲畜(駱駝、驢、馬
等等)也是熱門貿易品。
4. 貿易主要執行者:阿拉伯商人/粟特人,很可能藉由貿易本身,加速歐亞大陸與阿拉伯世
界的「技術」交流。

關於阿拉伯商人/粟特人
☛一世紀起,就是以經商為生計的游牧民族,活動範圍遍及中國到東歐。
☛七世紀唐太宗擊敗東突厥後,便任命粟特人負責西域地區的中轉貿易。
☛九世紀後與波斯人一起伊斯蘭化。
宗教:粟特人信仰祆教,即拜火教。
語言:波斯語的變體。
唐朝的胡風文化

受胡風影響,女性在社會也比前代活躍

從西方來改變:飲食文化

1. 生食越來越熱門(特別是生魚海鮮)
2. 各種域外蔬果(葡萄、西瓜、大蒜)
3. 餅類、麵食成為新主食
4. 煎茶與茶館成為流行

另一個核心重鎮:花剌子模

西元前 6 世紀時就曾作為貿易中繼站而成為獨立勢力

隨著絲路貿易越興盛,12~13 世紀一度成為中亞的強權國家。

宗教偏向:西亞的穆斯林信仰

原本存在拜火教、摩尼教、基督教和佛教、薩滿教等東、西方不同信仰(與東、西方商隊帶來的
信仰有關)

受到穆斯林文化更為深刻的影響,宗教上也在官方政策下,逐漸轉向伊斯蘭信仰。

「代數之父」花剌子密

將數學從「結果」引向更重視「過程」

《印度數字算數》

詳細介紹印度-阿拉伯數字系統,特別是「十進位法」與「小數」計算

起於貿易也亡於貿易的花剌子模

根據《蒙古密史》記載:源於成吉思汗派遣的商旅被花剌子模官軍扣押,甚至將來談判的蒙古特
使斬首,引發成吉思汗決議派兵西征。
(實際上:蒙古向西擴張下,因花剌子模壟斷向西亞貿易路線,雙方早已屢有商貿糾紛)

過程與結果:1219~1221 年間,蒙古發動超過 15 萬的軍隊,席捲花剌子模王朝所有城市,王室


成員幾乎死亡殆盡,首都希瓦被完全摧毀
(類似的遭遇,在絲路上相當常見)

蒙古騎兵的優勢之一:擅長集團作戰

以「騎射」為主的「包圍殲滅」是核心戰術,是蒙古騎兵具有的高機動性與短弓速射特性。
蒙古三次西征帶來的交流

政權更迭與種族遷徙:四大汗國的政策徹底改變了中亞、西亞與東歐的族群分布與政治型態

「俄羅斯」人自覺的興起,開始與其他東斯拉夫語族產生區別意識

第三講:拜占庭與伊斯蘭文明的發展與特色

奧古斯都➔完善稅收制度、發行統一貨幣、效忠國家而非個人的常備軍。

羅馬帝國的三世紀危機

貨幣劣質化➔內戰、法蘭克人與阿拉曼人入侵、勞動力匱乏(奴隸逃亡)、軍隊失去控制而頻生
叛亂

四帝共治與帝國持續分裂

284 年戴克里先軍事奪權後,重新統一羅馬,推行四帝共治➪帝國中心東移

東、西羅馬分立

395 年,狄奧多西過世後,羅馬再無足夠威望能統一帝國的皇帝。

東方的政治、貿易、文化、貿易再度比西方更為強勢!

逐漸東方化的皇帝

西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
➔擴建拜占庭為君士坦丁堡,並立為首都。
➔寬容基督教

米蘭敕令:宣布羅馬帝國境內信仰基督教的自由,發還原本沒收的教會財產,並承認基督教的合
法地位。

東方化/在地化的羅馬元素之一:帝制的延續與在地化

查士丁尼一世:「需要更針對東方風土民情的秩序來強化統治」

強調自己是「全羅馬」的皇帝。

查士丁尼法典的歷史意義

一、 不只是法律,也包含鞏固政治權威之目的
二、 精簡舊法以利施行,並透過官僚落實於民間
具東方特色的羅馬法:
1. 結合羅馬古今法律、地方判例與研究
2. 針對宗教、政治儀式、地方制權都有規範
3. 根據落實情況,而有多次修正

(褻瀆國王、在貴族權威面前衣衫不整…皆有可能違法)

新法典的落實與鞏固王權:8~9 世紀的「聖像破壞」

原因:拜占庭帝國皇帝藉此限制教會擴張
→没收教會士地、財產
→強迫修道士還俗

9 世紀後東歐恢復聖像崇拜,但西歐反因宗教改革,廢除教會聖像。

東方化/在地化的羅馬元素之二:希臘語成為官方語言

查士丁尼法典(仍以拉丁語為主)→巴西利卡法典(全面改用希臘語)

Why?
A:拜占庭王朝已失去西方領土(特別是羅馬的喪失),並持續偏向東方發展,在地化統治需求的
希臘語更加重要。

羅馬文化與古希臘語的結合:中世紀新希臘語

一、 為方便作為行政「書寫」用語,對語尾助詞、詞性變化予以「統一簡化」。(從口
語統合為「書寫」)
二、 動詞與名詞的重新整合與釋義:對既有詞彙的重新詮釋,並予以統一定義
❋多數古希臘、伊斯蘭與羅馬文獻,透過新希臘文抄本被保存
拜占庭成為近現代訓詁學和語言學的源頭~

東、西基督教的分離

緣起:東、西羅馬分立後,各自對於「羅馬教會是唯一正統」與否產生分歧。

「由誰主導誰」是彼此糾結的關鍵!

伊斯蘭世界的知識成就

創教者穆罕默德

在麥地那,穆罕默德確立「政教合一」的教團組織,並在八年後率領教眾/軍隊重回麥加。
一、 宣布麥加作為「聖地」
二、 原諒之前的迫害者
三、 穆斯林應毀棄所有迷信與偶像
✽以古蘭經為核心
1. 作為征戰正當理由
2. 作為爭端判決標準
3. 作為公共政策擬定依據

隨著(伊斯蘭信仰)擴張,帶來新技術的交流與進步
1. 紡織技術→城市手工業的基礎
2. 造紙術→便於公文、商業流通
3. 第納爾金幣→遠距離貿易

伊斯蘭黃金時代:
各國學者、造紙術、商人流通→學術重鎮→翻譯、占星術、數學、醫學、哲學、農業

第四講:中古世紀東西交流下的文化成果
穆斯林的阿拉伯帝國--正統哈里發時期
一、 以穆斯林首領哈里發(真主使者的繼承人)為政權統治者。也被稱為「神權共和時
期」
二、 哈里發由穆斯林公社以協商、選舉方式產生,埋下矛盾火種
A. 造成不同派系之間鬥爭更為劇烈
B. 造成穆斯林與非教徒的矛盾激化
第四任哈里發阿里遇刺身亡,阿拉伯進入動盪時代
→什葉派與遜尼派爭端的開始

阿拔斯王朝時期(類似聯邦體制)

將首位改為巴格達

實行正教「分流」

「哈里發」仍作為政治與宗教領袖
另設「維齊爾」總理國政(類似總理),以及
「埃米爾」管理地方(類似封建領主)

新勢力:塞爾柱土耳其的崛起 (1037-1194)
長期居住於西亞,使其民族也信奉伊斯蘭,在穆斯林中以善戰聞名

於內戰時期崛起,並作為「埃米爾」擴大勢力,最終獨立並一度成為
西亞最強勢政權

❊同時期拜占庭帝國開始持續衰敗(1204 年)
原盟友第四次十字軍洗劫君士坦丁堡、並擄人勒索貴族。(拜占庭王室權威盡失)

君士坦丁堡被嚴重破壞

有力者離開首都,個別自立
短暫統一與最終衰亡

境內的鄂圖曼土耳其星期搶奪了小亞細亞領土。

屬於西突厥烏古斯人,受蒙古西征而西遷。

1396 年,擊敗最後一次十字軍

1453 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就羅馬時代的消亡)

鄂圖曼土耳其長期對君士坦丁堡「圍而不攻」
一、 14 世紀末開始,因繼承陷入內鬥,甚至爆發分裂內戰
二、 吸引西方貴族來援,再加以俘虜換取高額贖金

最後一個橫跨歐亞非三大陸的古帝國:鄂圖曼土耳其

❋將希臘、羅馬、伊斯蘭、中亞文化都納入版圖

文化的融合與「再造」

伊斯蘭文明的「再創新」(聖地麥加與麥地那也被佔領)

鄂圖曼土耳其曾佔領君士坦丁堡,並更名「伊斯坦堡」

敏拜爾:伊斯蘭神職宣講古蘭經到講台~

鑲嵌畫:又稱為馬賽克畫,是以大量小石塊或有色玻璃碎片,以拼貼方式構成。此風格興起於古
希臘,發揚於 4 世紀以後的基督教裝飾藝術,因其拼貼特色而多被用於牆面、窗戶。

「鑲嵌畫」與宗教的結合:

以人物事蹟為主(不一定是真實故事)

❋16 世紀西歐開始的「宗教改革運動」新教徒依循對偶像崇拜的批判,大肆毀壞聖像主題的鑲嵌畫。

中世紀伊斯蘭信仰文化的特色

一、 信仰簡單明確,並且涉及生活習慣、道德價值,實用且日常(少數對如何洗手、如
廁後清潔都有規定的宗教)
二、 藉由穆斯林政權的擴張,達到西亞地區內高度相似、同質性
三、 強調服從精神,世俗與信仰統合,進而實現強大的宗教勢力
四、 神學與學術合一,有助於學術思想的發展:「以學術闡揚宗教」。數學、天文與醫
學(外科)發展最為顯著
五、 神學思想與希臘哲學合流,甚至延續了希臘「辯論」風格
六、 藝術,特別是建築如圓頂,都具有宗教、學術(如結構學)融合的特色
逐漸傾向宗教信仰下的文化特質
❋禁止崇拜偶像

幾何圖形複雜多樣,但「潛在變化空間」卻遠不如西方 or 東方藝術

不論是肖像或風景畫,都可藉由「風格」的不同,展現藝術的多元可能。然而僅能在構圖上產生
變化的幾何圖形,便難以產生深層意義的風格改變。

近代穆斯林風格的趨向:

原有的伊斯蘭文化(包括裝飾藝術、學術)在塞爾柱、鄂圖曼等突厥系草原統治下,呈現「政教
分流」,使得伊斯蘭文化、學術仍具備獨立發展空間。

19 世紀,穆斯林自我認同的「再創」
一、 重新詮釋、定義《古蘭經》,並將之與《舊約聖經》對等,以此強調伊斯蘭文明與
西方/基督教同為古文明源頭
二、 強調阿拉伯人與突厥人不同,前者才是穆斯林的主體,而西亞則是故鄉

「以色列問題」進一步惡化內在矛盾:

猶太人在西方國家支持下,ㄝ於 1948 年建立以色列(主張猶太教「恢復故十」與耶路撒冷)

激化西亞地區「宗教」與「民族」衝突

1967 年以色列遭周邊所有穆斯林國家圍攻(六日戰爭)

穆斯林世界的現況:

一、 宗教與世俗/政權再度緊密關聯(以宗教為名義發起的攻擊、殺戮)
二、 派系與民族國家分立,導致穆斯林群體派系分裂、內鬥頻繁(北伊拉克、敘利亞、
葉門至今仍處於內戰狀態)
Q:中世紀的陸運交流有何特色?
A: 農業科技的改進帶來了繁榮的貿易,並且使得當時的歐洲人口大量增長。由農民向貴族支付地
租和承擔勞役的生產組織——莊園,成了中世紀中期主要的社會組織結構。但後期人民受到饑荒、
瘟疫和戰爭的威脅,因此此時歐洲的人口開始減少。在 1347 年和 1350 年間爆發的黑死病奪取了
三分之一歐洲人的生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