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共产主义(拉丁语:communismus)是一种共享经济结合集体主义的政治思想,主张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并建

立一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进行集体生产,以阶级斗争建立无阶级的社会。在此一体系下,
土地和资本财产为人民共同所有,而且货币和国家都得到了废除。

在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其各流派)的生产方式理论中,它在发展上分三个阶段:

初级阶段是一个社会由原始迈向封建,再迈向资本主义。之后该社会在阶级矛盾困境中觉醒开始社会主义,即没
收私有生产资料为国有化并为公有制社会的起步铺垫基础;
中期阶段是公有制社会战胜私有制世界的阶段。由于体现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的优势,马克思称为社会主义优越
性,能够极大地吸引了私有制社会里的广大中下层人民,使社会主义能够在私有制世界的包围圈里得到蔓延与扩
展从而不断突破、战胜,最终公有制世界完全代替私有制世界;
高级阶段是在社会主义更加稳定、拥有更高生产力的基础上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后期阶段。生产方式理论的最后型
态即是迈入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当公有制世界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后,共产自由世界形成雏形,那时世界上已经
不再有阶级、国家和政府,政府的职能几乎被下放到社会的各领域里。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理想指最后的终极阶
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的自由世界。
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资本主义必将为共产主义所取代,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
展的历史规律。在现实中私有财产的驱动力导致人们拼命生产超过自身所需的产品以赚取利润,因此随着工业革
命后各种机械自动化生产所带来的高生产力,长期而言经济生产不断膨胀下,所需的人力将愈来愈少,而资产则
不断累积在社会中。在私有财产制度下绝大多数人口将会失业,仅有少数人暴富而逐渐失去平衡,因此社会若想
继续和平发展就必须逐渐进入共产主义,从而将工作量和产品统筹分配给各工作人口。除了为兴趣而自愿长期工
作的人之外,基本上多数人可减少许多工作时间后,每个人都有机会自我发展个人素质。不过共产主义思想在实
行上,需要人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许多先进科技基础,而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达到充分的发展和极度
的发达。

基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可知,理论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在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的
发展后,绝大部分社会劳动力被完全的闲置下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通过提取社会的公共资源做自己想
做的事情,也就是释放社会的劳动力来达到个人的自由生活、自由工作和自我发展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由于
私有制社会里个人财产的不平等,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性而形成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在私有制的体系里由于绝
大部分的个人财产十分有限,从而限制了个人的生活、工作与行动。因此人们对私有制社会分配形式的缺陷越来
越感到明显,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的发展后,绝大部分的人们仍旧得为钱而工作来囤积自己的私有财产,
然后才能根据自己的财产来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分配形式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里,体现了落后、僵化、
不够文明的社会分配形式和社会管理方式。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意识形态也在不断的
提升,人类社会需要不断的进步,将产生一个更合理、更人道、更文明的社会必然取代不平等、不公平社会的结
果。

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
主体是无产阶级。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党人中,有提及过共产党人的目标就是“消灭私有
制”以达成共产化,并使社会均富,并避免一切对人民利益相左的事务,总而言之,共产主义就是主张透过消灭
私有产权达成解放全人类的一种思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