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根据史料统计,一共有 50 万华人被英殖民政府强行搬进了全马各地 480

个集中营,他们原本在森林边缘的家园尽数被拆的拆,烧的烧,居住了几
十年的老家被连根拔起,这些华人先辈,也就是今天众多马来西亚华人的
祖辈,被逼在集中营里一切从头开始,他们的粮食受控制,行动受限制,
肉体受压迫,精神受虐待,集中营里的生活没有自由、没有民主、没有人
权、有的,是许许多多的走狗、汉奸、出卖和被出卖。
当时的青少年,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隨着家人被强行迁入
集中营吃尽苦头的受害者,他们占人口比例的大多数;第二类是走入森林
加入抗英军拿起武器跟英军搏斗的年轻勇士;第三类是加入英国军阵营成
为“以华制华”策略底下负责监控集中营的年轻官员,更简易的说法,就
是长期受害的百姓、改革和当权派三类”———黄巧力导演序
《新村》黄巧力导演和鄭咏怡的原著剧本,由谢智慧改编的
小说。距离上一次我囯大规模的行动限制,应该就是二战结束后,英国人
回来殖民时期,将全马大部分华人集中在集中营管理的时候。那是一个人
与人的利益、权利、社会理想对抗的年代,充滿着无奈、悲情、背叛和牺
牲的情感交错。
七十多年后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又再次大规模的行动限
制。此次是人与病毒的对抗,如黄巧力导演说那个年代青少年可以分为三
类,那相对此次行动限制,也出现了三类人:第一类是无奈的人民,只能
听从政府行管命令,在家忍耐和等待疫情改善;第二类是医护人员和志工,
他们舍身取义的站在最前线,勇敢的对抗疫情和协助社会弱势群体;第三
类是不愿尊守行管令,到处趴趴走,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病毒传播者,扮
演着匪谍就在你身边的角色者。
这两次的大规模行管,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将彻彻底底
的改变我们习惯的生活模式,必须重新开始建构一个新的社会相处模式

经历了英殖民、葡萄牙、荷兰和日本殖民统治的洗礼
马来亚人民齐心合力反抗殖民统治、争取独立
虽然日本在马来亚三年八个月的血腥统治的画面
在华人同胞的心里依然历历在目
尤其是年老一辈的华人同胞
对三年八个月这个词可说是谈之色变
不过,这次的主题不是这惨痛的三年
而是改变华人社会阶层的英国统治。

住在马来西亚的人都知道
马来西亚目前有 400 多个华人新村
甲洞目前为最大的一个新村
如果大家没有在历史课睡觉的话
都会知道华人新村的来历
华人新村就是 1950 年代起,华人的一种聚居部落
创造新村的就是英殖民政府
二战时期,由于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后来美国用了两粒原子弹轰炸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当时日本正在马来亚实行三年的残酷统治
在日本无条件投降,退出马来亚后
英殖民政府就回来,宣称要重新统治马来亚
那时候抗日军的主要组织,也就是共产党游击队
非常反对殖民统治势力
1948 年英殖民政府和共产党正式进行武装斗争
因此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组织
共产党游击队只能躲在森林里活动
英殖民政府宣布了紧急状态
双方一直处守戒状态
只要有风吹草动,就会发起武装斗争
那时候共产党的主要物资是来自华人村民的救济
主要是因为很多华人经历了长期抗日活动后
民主意识逐渐崛起
英殖民政府为了切断共产党一切的物资来源
强制将位于郊区或森林边缘的村落人民移居到一个空旷的草地
在那里形成一个新的部落
称为“新村”。
这本书以 1940-1950 年代作为故事背景,当时刚走了日本军,又来了英国殖民。为了防止
郊区华人和抗英军接触,当时的英军便迫使郊区的华人迁入集中营,成了后来的新村。
我没看过这部电影,只读过这本小说改写。小时候上课时都不喜欢读历史,觉得沉闷,也
觉得烦躁。长大了反而开始看关于历史的书籍和电影。
我喜欢这本小说,可能因为是马来西亚人,产生了更多的共鸣吧。在那复杂的背景下,每
个人都身不由己,爱国的选择离开家人为国而战;爱家的选择待在至亲身边守护家人。不
管是爱国还是爱家,对我而言都是强者。因为如果是我,我真的不知道我该怎么做选择。
有时觉得自己生在这个年代真的很幸运,那个年代听到战斗机轰隆隆的响就急着躲起来,
现在可以搭飞机满世界的跑;那个年代女生到了 20 岁就得急着嫁人,现在可以自由的选
择自己所爱;那个年代出门得躲避英军或抗英军,现在随时都能驱车上班购物旅行。
我觉得很感动的是小说里最后回到 80 年代,那个时候马来西亚已成立,故事里的主角都
已展开各自的生活。男女主在战争时代里相遇,惺惺相惜,多聊几句都是一种奢侈;而年
迈的两人却在平和自由的年代里即使重逢了也不敢相见,那种无尽的思念和说不出口的遗
憾,不敢多奢求什么,只要知道自己心里的人能从那战争时代里平安存活下来就是彼此最
好的慰藉了。
那一天我经过了 MPH 书店,带着漫不经心的心情下去看看。
看见了书架上只有数本的《新村》小说,我不假思索地买了下来。
果然书中的内容没有令我很失望,我看完后就一直纠结了好久,它给我的启发实在太多了。

我不来自新村,也许当年我爷爷不住在森林边缘。
也或许我爷爷曾经来自新村只是他已经搬了出来。
书中提到了在集中营里大家都吃大锅饭,没有佳肴,只有一瓶酱油拌白饭。
而如今的小孩连菜肴放少了点盐都执拗不吃饭,我们真是一群活对了时代的幸福小孩。

看了这部书后,我一直对五十年代的马来西亚很感兴趣,于是和男朋友的外婆聊聊当时的戒严。
她聊得兴起,我听得滋味,那是一段我们永远不可能体会的感受。
先辈们如果没有飘洋过海,如果没有世界大战,如果没有英政府从中国和印度引进的劳工,如果早前马
来人没移居到这里,就不会有今日的马来西亚。
只可惜我家中的老一辈已经去世,外公耳朵又已经听不清楚,无法从其他老一辈听得更多。

以前小时候我已经很好奇了为什么新村只有华人呢?为什么在中国、台湾都没有把乡村地区称为“新
村”呢?
原来当中包含了这样的一段历史......
它是在英政府戒严后遗留下来一个聚集营,于是大伙儿在这里落地生根,重建了家园,改名为新村。

那是一段不能在学校的历史课本里找到的历史,所以很多年轻一辈也许根本不知道当时的戒严、当时的
共产党、当时英国兵的态度等等。

”那和平又自由的日子,并不是不需付出代价的“。许友彬在书后里的一句话解释道。我觉得说得很恰
当,但当年先辈们的付出,如今也没多少人会愿意去了解。

慢慢慢慢时间过去,当年亲身经历的老人们一个接一个离去,那段最真实的历史也会慢慢慢慢地消失,
只剩下历史书上那段含糊不清的解说,就像只剩下一部电影的的几分钟预告片,那里头能演上几十个小
时的画面随着老一辈的离去而被淘汰了。

(一)距离上一次我囯大规模的行动限制,应该就是二战结束后,英国人
回来殖民时期,将全马大部分华人集中在集中营管理的时候。那是一个人
与人的利益、权利、社会理想对抗的年代,充滿着无奈、悲情、背叛和牺
牲的情感交错。七十多年后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又再次大规模的行动限
制。此次是人与病毒的对抗,如黄巧力导演说那个年代青少年可以分为三
类,那相对此次行动限制,也出现了三类人:第一类是无奈的人民,只能
听从政府行管命令,在家忍耐和等待疫情改善;第二类是医护人员和志工,
他们舍身取义的站在最前线,勇敢的对抗疫情和协助社会弱势群体;第三
类是不愿尊守行管令,到处趴趴走,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病毒传播者,扮
演着匪谍就在你身边的角色者这两次的大规模行管,都有一个共同点,就
是它将彻彻底底的改变我们习惯的生活模式,必须重新开始建构一个新的
社会相处模式
经历了英殖民、葡萄牙、荷兰和日本殖民统治的洗礼
马来亚人民齐心合力反抗殖民统治、争取独立
虽然日本在马来亚三年八个月的血腥统治的画面
在华人同胞的心里依然历历在目
尤其是年老一辈的华人同胞
对三年八个月这个词可说是谈之色变
不过,这次的主题不是这惨痛的三年
而是改变华人社会阶层的英国统治。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