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VO C AT IO N AL 特别策划 T E C H N O LO G Y

“抢洋人的饭碗”与被 总策划 / 葳蔓

“ 洋打工”抢饭碗
策 我们身边到国外留学和移民的朋友越来越多, 他们大多有着一个到国外
“ 淘金”的
划 梦想。在中国人纷纷到海外
“ 淘金”的同时, 大批的外国人也来到中国淘金, 即使在黑龙
人 江这样的边疆省份, 我们也明显感觉身边的外国人多了起来。在国际化进程加速的背

语 景下, 中外打工互相扩容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管我们是在国内被
“ 洋打工抢饭碗”, 还
是我们到国外去
“ 抢洋人的饭碗”, 我们都必须正确地看待。就是说, 正确地看待
“ 洋打


责 工”, 也正确地看待我们自己都是必 要 的 , 如 果 我 们 不 珍 视 目 前 的 就 业 机 会 , 让
“ 洋打

编 工”拔了岗位的头筹, 那么, 砸我们饭碗的不是洋打工, 而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在国外

无法在与外国人竞争的过程中胜出, 我们更应该问问我们自己几个为什么?


威 本刊特别策划了这样一组话题, 就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vo catio n al tech n o lo g y 04 Au g u s t 2005
VO C AT IO N AL 特别策划 T E C H N O LO G Y

地做画。” 抱怨说: 以前的行情起码比现在翻一番。只


上篇: ▲


已经移民美国多年的华人苏夏先生 要中国人一多, 这个市场基本上就变得不
告 诉 记 者: 还 有 一 些 中 国 画 家 在 美 国 的 家 赚钱了。每次傍晚从帝国大厦旁的 34 街走
中国精英的海外生活 中办班教小孩画画, 生意还不错, 因为美国 过时, 我经常看见一溜中国画家, 少则十多
浪迹美国的中国画家 本土的画家都不屑于做这样的工作, 我所 个 , 多 的 时 候 有 近 30 人 , 画 家 们 聚 精 会 神
在国外淘金的中国人不少, 艺术家只 在的小区就有这样的中国画家。还有的中 地作画, 画家的后面是围观的人群, 形成了
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国画家给一些美国厂家画花布, 画纪念品, 纽约街头一道特有的风景线。”
在美国谋生的中国艺人不少, 功成名 虽然还是在画, 但离艺术已经非常远了。 街头画像已经是画家的最后一条路
就的只是其中的极少数。在美国的朋友说, 除了一部分改行打工、极少数给画廊做 了, 而这一条路也不是那么通畅的。首先,
不时地可以看到中国艺术家在街头演奏二 画的, 很多在美国的中国画家都选择了做街 纽约的冬季和早春的天气很冷, 在室外根
胡, 在街头展示书法艺术。在美国的中国艺 头画家, 因为跟到餐馆打工比起来, 街头画 本没法作画, 游客也不愿坐在街头挨冻, 因
术家中, 最多的还是画家。但他们中, 功成 家比较自由, 不那么辛苦, 赚钱又多。据说纽 此一年只有半年多的时间工作。其次, 现在
名就的只是极少数。更多的画家有的不得 约的街头画家, 有三分之二来自中国。除了 街头画家越来越多, 僧多粥少。此外有的地
不寄人篱下打工; 有的流落街头为游人画 少量画人物素描的俄罗斯人和画漫画的韩 方做街头画像要有合法的资格即执照, 如
像 …… 本 刊 记 者 采 访 了 几 位 在 美 国 的 中 国 国 人 外 , 那 些 画 花 鸟 字 的 、画 人 物 素 描 的 以 果没有执照被警察抓住的话, 轻者没收画
画家以及一些在美国生活多年的朋友, 了 及画漫画的基本上全是中国人。一位俄罗斯 具, 重者还要被监禁数日和罚款。另外, 在
解中国画家在美国的真实生存现状。 画 家 无 奈 地 说:“ 当 初 这 里 还 没 什 么 中 国 画 街头作画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在纽约就曾
记者经朋友介绍, 跟军艺毕业的旅美 家, 突然有一天, 他们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 有中国画家在街头画像因与黑人发生冲突
画家珊瑚女士通了电话, 了解旅美画家的 将我身边的空地挤得满满当当。” 而被人用枪打死的事件。后来纽约为此成
生活。她告诉记者:“ 中国画家来到美国, 都 苏 夏 说:“ 要 想 准 确 地 了 解 纽 约 街 头 有 立 了“ 街 头 画 家 联 盟 ”, 纽 约 市 政 府 还 专 门
很 失 落 , 只 是 失 落 的 姿 态 各 异 。 ”她 告 诉 记 多少中国画家很难。因为他们的流动性很 举行了听证会。
者 :“ 很 多 画 家 刚 到 美 国 时 都 雄 心 勃 勃 , 想 大, 许 多 留 学 生 仅 在 假 期 才 上 街 卖 艺 , 还 有 珊 瑚 说 :“ 在 纽 约 的 街 头 画 家 大 多 是 国
在绘画领域做点事的, 但接触现实后很多 一 些 专 业 画 家 也 是 在 工 作 之 余 才 上 街 ‘客 内中央美院、浙江美院、鲁美毕业的学生, 也
人不得不转行。南方某城市的一位画家, 自 串’, 但中国画家全面‘占领’纽约, 已经成为 有在国内从事过多年的专业工作教师, 大多
前年到美国, 揣着自己的几幅版画送到一 不争的事实。中国画家白天在中央公园, 晚 数人都是有一定的功底的, 因为画的像不
家艺术学院, 该学院的一名美国教授瞥了 上在时代广场和帝国大厦的马路边做画。他 像, 旁人一看就知道, 但他们几乎没人愿意
一眼后, 冷嘲热讽道: 先生, 我可没有时间 们一般自己坐在一个简易的木凳上, 而为顾 谈过去。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门口, 也有一
欣赏您这样的艺术! 为生活所迫, 他不得不 客准备一个沙滩椅, 地上放一些自己以前画 些 拿 着 美 国 政 府‘特 殊 人 才 ’签 证 前 来 卖 画
到一家快餐店应聘做了一名钟点洗碟工以 得比较好的画以招徕顾客。一幅画一般收 的中国画家, 他们以 100 美元一幅的价格兜
糊口度日, 直到今日, 还在打工。北方某大 20 美元, 加框再加 10 元。一个街头 画 家 一 售自己作品的复制品, 据说生意不错。一些
城市的一名画家, 三年前初抵美国后, 想在 个月赚三两千美元很正常, 好的能赚五六千 专业画家本来想来美国学习艺术, 却沦落到
极短的时间里一鸣惊人。通过熟人的关系, 美元, 虽然不体面, 收入上也算个小白领, 但 在街头挣钱的地步, 他们呆了一段时间, 挣
将自己创作的一组得意油画送到一家画 要想有什么发展也不大可能。” 点钱回国后, 照样回美院当老师, 对自己当
廊, 画廊老板却说: 您的经纪人呢? 这名画 珊 瑚 说 : ”有 一 次 , 我 在 中 央 公 园 休 息 年那段绝口不提。我知道的这样的画家就有
家了解到, 要想使自己的艺术品在画廊展 时, 看到一对中国画家夫妇。他们告诉我: 好几位。”万千画家浪迹美国, 其中的酸甜苦
出, 一定要通过这个经纪人把自己的艺术 生意不好做, 不管有多少人, 税要照付。两 辣, 也 许 只 有 他 们
作品送到画廊, 前提条件是先得预付给经 口子是北方人, 都是画画出身, 到美 本人品尝得到。而
纪人 5000 至 8000 美元。因为没有钱, 这名 国已有多年。他们说在纽约 仅仅 为 了 生 存 , 艺
画家打消了成名的念头。凭着自己的文物 干这一行的人很 术也是一种悲哀了。
鉴赏知识, 应聘到一家博物馆做了一名中 多, 竞争很激
文译员。”珊瑚女士也是到美国不久就改行 烈。两口子
经商, 不再做画家了。珊瑚告诉记者:“ 像最
早来美并成功了的陈逸飞、陈丹青、丁绍
光, 他们来美国后, 同样经历了最初的困惑
和艰难, 他们的画也是逐渐被美国认同的。
中国画家在美国必须要迎合美国市场, 接 ●

受美国画家的风格和概念, 尽管有的画可 任

以卖到几十万美金, 但在思想深度上却难 辑

以有质的飞跃。一些画家已经成为赚钱机 杨
器, 照 着 在 国 内 拍 的 风 光 照 片 在 美 国 机 械 威

职业技术月刊 05 2005 年 8 月 号
VO C AT IO N AL 特别策划 T E C H N O LO G Y

中国白领国外当蓝领 一。不是没有别的工作, 但就业竞争实在是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在申请移民时, 人


在我们身边, 到国外定居的朋友越来 太激烈。同一职位你面临的竞争对手往往 们 考 虑 的 主 要 是 自 己 的 “更 大 发 展 与 追 求
越多。这些大陆精英们移民加拿大后, 除在 是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移民, 想要从中脱颖 自 由 的 空 间 ”问 题 , 可 是 , 大 凡 呆 上 半 年 以
最初几个星期里会给亲友们写写信或打打 而出, 并非易事。很多大陆技术移民是以电 后, 为了生存, 许多新移民都会把什么事
电 话 、发 发 伊 妹 儿 , 浮 光 掠 影 向 亲 友 们 报 告 脑工程师身份来到加拿大的, 到这里会发 业 、发 展 , 都 统 统 抛 到 脑 后 了 , 惟 一 使 他 们
一些初到的见闻, 面对太平洋东岸亲友们 现这类专才很多, 工作职位的竞争也很激 感到欣慰的是, 他们把孩子带到了国外, 将
的热情询问, 他们大都报以沉默。他们再次 烈 。 BC 一 族 是 温 哥 华 一 家 中 文 网 站 , 去 年 来只有寄希望于孩子了, 至少孩子能把英
跟国内的朋友联系都是告别了蓝领之后。 9 月, 该网站在本地中文报纸上 打 了 个 小 语学习好。他们在坚持的同时也经常自己
华人在美国所从事的行业可谓林林总 广告, 招聘一位计算机专才, 月薪不超过 问 自 己 :“ 放 弃 经 过 多 年 努 力 才 得 到 的 , 有
总。衣食住行等各类行业都可以看到华人 3000 加元。结果却令人大吃一惊。
“收到的 着很好发展前景的事业基础, 到加拿大来
的 身 影 。 电 视 剧《北 京 人 在 纽 约 》里 的 主 人 求职简历竟有六百多份, 全是大陆来的 从头开始, 到底值不值呢? 原来的成就感哪
公 王 启 明, 先 在 中 餐 馆 打 工 , 后 来 是 靠 开 车 人。”
“你 看 了 这 些 简 历 , 心 里 会 感 到 难 过 , 去了? ”
衣厂发了财。该剧形象地反映了现实中大 他们当中许多人在国内的工作背景和经验 张力毕业于国内一所著名的电力大
陆海外留学生或移民的生存方式, 只是发 比我要强多了, 可都窝在这里打零工, 有的 学, 毕业后分配到东北一家电力设计院, 妻
财 的 例 子 仍 属 凤 毛 麟 角 。“男 的 中 餐 馆 , 女 根本就没工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精英在 子是中学同学, 在一家工厂工作, 一家三口
的车衣厂”, 已成了海外华人的顺口溜。 这里浪费着! ” 的日子过得温馨。妻子的姐姐和弟弟都是
车衣厂是许多女移民的惟一选择。海 学机械、建筑和其他工科专业的大陆 北京名牌大学毕业, 一个学法律一个学英
外的华人车衣厂, 数量之多, 大概仅次于中 新移民, 要在这里找工作, 也远远不像移民 语和法语, 他们先后到了美国, 发展得很顺
餐馆。就是服装厂。一对从福建来温哥华的 公司所宣传的那么容易。阙先生, 大陆福建 利。妻姐在美国当律师, 妻弟在美国银行工
技术移民夫妇, 女方在大陆时也是理工科 人。80 年代末从大陆去英国留学, 在英国一 作 , 已 进 入 美 国 的 上 流 社 会 , 有 别 墅 、汽 车
专业的本科生, 但是移民到温哥华后就什 所著名大学拿到地质学博士学位后, 于七 和游艇。于是, 张力一家在妻子姐姐和弟弟
么都不想了, 连政府的免费英语培训班也 年前移民来到温哥华。由于工作并不好找, 的帮助下移民加拿大。到了加拿大以后, 他
不去上, 到现在为止, 还是一心一意只在车 阙先生定居温哥华一年多, 一直没有找到 们才知道想立足并不容易, 在加拿大电力
衣厂打工。加拿大的制衣厂里的女工有硕 对口的工作, 他曾在一家中餐馆里打工, 最 企业的工作非常难找, 排班也要等几年。于
士 生 、博 士 生, 一 点 不 稀 奇 , 工 资 低 得 可 怜 , 近半年一直在温哥华最大的一家洋人巧克 是 , 在 IT 业 最 热 时 , 张 力 改 行 学 了 软 件 编
活又累得人要死。博士扫地、刷盘子的也大 力厂的流水线上分捡包装各种巧克力产 程 , 但 随 着 IT 泡 沫 后 的 萧 条 , 他 再 次 失 业 ,
有人在。本刊记者曾经采访过几位在美国 品。凌毅, 90 年代中期从某大学会计专业毕 不得不到一家汽车厂当了工人。为了维持
开中餐馆的华人, 他们告诉本报记者: 餐馆 业, 移民前在福州一家证券公司工作, 来温 一 家 三 口 的 生 活 , 语 言 不 通 、又 没 什 么 专 业
里 的 WINTER 都 是 研 究 生 以 上 学 历 , 大 部 哥华一年多, 现在在住处附近一家中餐馆 的妻子只好到华人家里当保姆。但孩子却
分来自国内。不愿意进中餐馆的男子汉, 可 打 工 , 他 说 :“ 感 觉 度 日 如 年 , 你 说 这 叫 什 么 很 优 秀, 学 习 非 常 出 色 , 算 是 给 了 张 力 在 加
打各种长短期零工。不愿意进车衣厂的女 移民? 可算是把我在国内的大好前程彻底 拿大生活下去的勇气。现在, 孩子已考取了
同胞, 可以去给洋人当服务员或给华人当 毁了。” 一所不错的大学, 但每年 3 万美元的学
佣人。有的华人出国后干起了酒楼厕所内 那 些 在 大 陆 时 学 的 是 哲 学 、政 治 、中 文 费, 如果没有亲戚的帮助, 张力两口子是无
递擦手纸赚取小费的 工 作 ( 简 称 递 纸 工 ) , 每 或英语等社会人文专业的新移民, 要在温 论如何吃不消的。前不久, 10 年没回国探亲
天在厕所内做清洁卫生, 负责将厕所的所 哥华找适合自己的工作难度更大。譬如, 在 的 张 力 回 来 了 , 仍 穿 着 10 年 前 出 国 时 穿 的
有器具清理整洁, 递纸工甚至成为没有技 中国大陆是学哲学或政治的, 到温哥华教 那种双排金属扣的西服。昔日的大学老同
术特长的中老年移民较为热门的工种之 东方哲学你教不了, 教西方哲学不够格。如 学轮流请他吃饭, 席间, 他基本不喝酒, 他
果在中国是学中文的, 即使你是博士, 你也 说 在 加 拿 大 这 10 年 几 乎 没 喝 过 白 酒 , 他 已
难有用武之地。可以教人学中文, 不过, 能 不习惯喝白酒。而对于中餐, 他很感伤, 他
教中文的华人可是太多了。 说, 在那里, 为了省钱, 基本不去外面的餐
在加拿大移民圈里有一个怪现象, 那 厅吃饭, 中午也不去食堂吃饭, 而是带饭。
就是很多已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纷纷 早晚都是自己做饭, 也没什么业余生活。为
投身当地专科学校重新学习。加拿大当地 了消磨时间和获得心灵上的安慰, 业余时
公司对于拥有非北美学历和工作经历的求 间他就是去教堂学唱诗。这次回家乡看到
职 者 , 一 般 不 予 认 可 , 所 以 中 国 的 学 士 、硕 过去的同学事业发展得都不错, 他心里很


士 、博 士 似 乎 都 面 临“ 学 位 归 零 ”的 问 题 。 难受。但为了孩子, 他还要在那里坚持下

任 “读 大 学 门 槛 高 耗 金 钱 , 读 专 科 找 工 作 更 实 去。虽然, 他才 40 多岁, 但他现在的人生就


惠 ”, 不 少 移 民 时 间 长 的 老 移 民 会 这 样 劝 新 是过孩子, 孩子是他惟一的希望。

杨 移民。速成的各类专科学校的诱惑在于投 走在纽约各个街头, 不难发现建筑工


威 入时间少, 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更大。 地附近的华裔工人们。仅纽约, 就有上千家
vo catio n al tech n o lo g y 06 Au g u s t 2005
VO C AT IO N AL 特别策划 T E C H N O LO G Y

大大小小的华人装修公司, 华人装修工人 阶层, 也不曾稍解。


达到上万人, 这其中, 有些装修工人是装修 第二个困惑是关于国家认同的问题。中
公司老板为了工程质量从国内带出去的手 国人与西方人、非洲人、南美人相比, 有很强
艺人, 但大多数工人都是在那边招聘的华 的祖国情结。另一方面, 他们生活在美国, 自
人定居者, 他们在国内大多不是装修工人 己的利益又同美国的状况息息相关。于是,
出 身 , 一 般 有 着 很 好 的 职 业——
—机 关 、教 就产生了一个矛盾, 你是认同中国, 还是认
师, 在纽约他们刷墙谋生。 同美国? 当中国的利益和美国的利益发生冲
现在有相当大一部分移民者希望回中 突时, 你是站在中国一边还是美国一边? 在
国大陆发展, 但他们又放不下面子, 密西根 心理上, 你是倾向中国还是倾向美国? 每次
州立大学电脑系毕业的硕士黄 波 ( 化 名 ) 在 遇到这种情况时, 在美国的中国人就很尴
下篇:




疲软的就业市场前选择推迟半年毕业, 以 尬, 很彷徨, 很无奈, 内心充满了苦痛。
继续享受校方资助, 同时申请就读博士。今 第三个困惑是成就与成就感的问题。
年 36 岁 的 黄 波 说 , 自 己 一 直 在 犹 豫 是 继 续 应该说, 出国的这些人不少在国内是精英。
“ 洋打工”在中国扩容
呆 在 美 国 还 是 直 接 回 国 。 他 说 :“ 我 回 国 倒 可 出 了 国 , 混 了 七 八 年 、十 来 年 , 在 工 作 成 俄罗斯夫妇哈尔滨教书育人
不 怕 自 己 从“海 归 ”荣 升 成“ 海 待 ”( 海 外 来 绩上, 普遍不如留在国内的同学和同志。在 哈尔滨学院艺术系的钢琴老师爱娃来
的 待 业 人 员 ), 我 顾 忌 的 是 出 国 前 我 就 已 有 美 国 , 中 国 人 想 爬 到 校 长 、系 主 任 的 职 位 几 自俄罗斯, 毕业于叶卡杰林堡音乐学院, 5
十几万年薪和众多关系, 一点成绩没有就 乎是不可能的, 当上正教授的都是凤毛麟 岁 开 始 学 钢 琴 , 12 岁 到 专 门 的 音 乐 学 校 学
回 家 , 有 点 愧 对 一 直 留 在 国 内 的 同 事 。 ”有 角。在公司里, 大多数中国人也一直是打工 习, 又在大学的钢琴系学习了 5 年, 毕业后
着他这种困惑的华人不是少数, 在国外没 者的身份。所以, 到了一定时候, 他们看看 在 海 参 崴 一 家 音 乐 团 体 工 作 了 10 年 , 在 俄
有取得什么成绩, 回国不甘心, 在国外又有 自己, 房子有、车子有, 就是没有成就感。就 罗 斯 是 专 业 的 钢 琴 演 奏 家 , 2001 年 3 月 和
苦说不出, 很多移民者都有这样的困惑和 是有了成就的人, 也因为在美国那个特殊 丈夫一起来到了中国。爱娃在哈尔滨教钢
迷 茫 。 悲 观 者 说 :“ 我 总 觉 得 这 一 步 好 像 走 的社会中得到不相应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 琴已经四年了, 曾经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任
错了。当初不应该出来。在国内那么好的工 位而倍感失落。 过两学期的教, 她的丈夫热内亚也在哈尔
作, 那么好的生活条件, 为什么还要出来? ” 第四个困惑是婚姻质量的问题。出国 滨教了四年油画, 前一段日子他的作品还
“难 道 说 我 们 在 这 里 的 价 值 就 是 去 中 餐 馆 家庭的离婚率远高出国内同阶层的水平。 参加了北京的一个国际画展。记者到她家
“出 国 是 一
打工或是去车衣厂做衣服吗? ” 许 多 男 人 和 女 人, 奋 斗 了 好 几 年 , 生 活 和 工 采访时, 她的丈夫正巧因为工作回俄罗斯
种荣耀, 为这种虚荣出来真不值得。”
“ 有时 作 刚 开 始 好 转 , 所 谓 的“ 婚 姻 质 量 ”问 题 就 了 , 只 有 爱 娃 和 10 岁 的 儿 子 在 家 , 她 刚 把
候回头想想, 国内那些原来的同事, 觉得他 会被一方或双方提了出来, 结局是走进离 儿子从俄罗斯接到哈尔滨不久, 她准备让
们不跟风移民出来, 真是很明智。自己这样 婚法庭 ( 美国的离婚不论起诉式的还是协 孩子在哈尔滨上学。
做看来是错了。放弃那么好的条件, 到这里 议式的, 都必须经过法庭批准) 。究竟什么 说 到 为 什 么 会 来 中 国 , 爱 娃 说 :“ 我 的
来给中餐馆或是车衣厂打工, 这样做有什 是婚姻质量, 被离的一方或者双方都没有 丈夫是阿穆尔洲国立大学的老师, 他的作
么价值? ” 明确的认识, 但他们很清楚, 如果不出国, 品曾参加过哈尔滨师范大学的画展。我们
也有乐观者说:“我们有准备, 大不了艰 大多数夫妻不会觉得“家庭质量不好”。 在 2001 年 接 到 邀 请 , 到 这 里 来 讲 学 。 离 开
苦上几年, 情况肯定会好转。”
“ 起码空气是 第五个困惑是孩子与自我前途的问 师大后, 我很喜欢哈尔滨的生活, 割舍不下
清新的。”
“每个新移民有这个过程, 希望还 题。许多人在国外呆了一段本想回国, 但扯 这里的学生, 就来到哈尔滨学院。你知道培
是 有 的 。 ”移 民 国 外 , 很 难 用 简 单 的“对 ”或 他们后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孩子。由于中 养一个钢琴人才是需要很多时间的, 有的
“错”来评价。目前已经置身加拿大的中国大 美两国教育制度的巨大差异, 在美国上了 孩子已经跟我学习了 3 年半了, 我不忍心
陆移民们, 有人感到失落, 也有人感到幸福。 小 学 、中 学 的 孩 子 一 旦 回 国 , 根 本 适 应 不 了 放弃, 而且在这里生活时间长了, 有了很多
中国人在国外有“五个困惑” 国内激烈的考试竞争。他们就为了孩子, 留 朋友, 每次回俄罗斯再回来都会感觉这里
在美国生活了多年的张先生是一位作 在 美 国 。 人 在 美 国 , 心 却 与 国 内 的 同 学 、同 更像家。每次父母问我回不回俄罗斯, 我都
家, 出版发表了不少关于中国人在国外生 事比, 越比越不甘心。于是产生了一个疑 说很快就回俄罗斯, 但一直都没有回去, 我
活的文章和书籍, 他告诉本报记者: 中国人 问: 为了不知前途如何的孩子就必须失去 觉得短时间内很难回俄罗斯, 因为这里的
在国外有“五个困惑”。 自我的存在价值吗? 教育事业刚刚开了个头。现在除了教学生,
第一个困惑是关于知识分子地位的问 总而言之, 五个困惑的核心问题就是 我每年都和其他中国老师一起举办一次音
题。中国独特的环境形成了知识分子的独 失去自我。对人而言, 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 乐会。我还有一些愿望没有实现: 我希望能
特意识。中国有举世独一无二的“知识分子 失去自我。虽然美国有优美的自然环境、超 在哈尔滨音乐厅举办一次个人音乐会, 在 ●

政 策 ”。 美 国 是 没 有 什 么 知 识 分 子 政 策 的 , 过国内水准的生活条件、相对轻松的人际 这里我经常跟俄罗斯搞艺术的朋友通电 任

也没有对知识分子的定位。所以, 中国留学 关 系 、健 全 的 法 制 、较 高 的 人 的 素 质 , 但 这 话, 感觉在这里比在俄罗斯时的艺术信息 辑

生和学者到了美国, 心理失落感与心理落 均不足以抵御失去自我的痛苦。 更灵通。” 杨


差很大。别说打工的时候, 即使走进了白领 ( 文 / 本刊记者 葳蔓 ) 爱 娃 告 诉 记 者 :“ 我 的 教 育 生 涯 在 哈 尔 威

职业技术月刊 07 2005 年 8 月 号
VO C AT IO N AL 特别策划 T E C H N O LO G Y

滨开展的很好, 有很多哈尔滨孩子跟我一 了各个领域的“洋打工”。


起学钢琴。在俄罗斯孩子在家里学琴的很 “让 我 感 到 幸 福 的 是 , 我 亲 历 了 上 海 快
少, 都 到 学 校 里 学 。 因 为 经 济 原 因 , 很 多 俄 速而美好的变化。事实上, 我从来没有见过
罗斯人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热衷于让孩子学 世界上有哪一座城市能像上海这样在过去
钢琴了。而且俄罗斯的人口呈下降趋势, 孩 的十多年间经历了这样的高速发展”。上海
子本身也少了, 我儿子的学校一个年级三 一家不锈钢有限公司总经理麦贺法这样形
四 个 班 , 最 多 只 有 34 人 。 我 在 这 里 跟 中 国 容 他 对 上 海 的 感 受 。 他 说 :“ 我 生 活 在 充 满
老师一样工作, 就是不参加学校的会议。我 活力的城市, 上海的变化实在太快了, 有的
的中国学生中也有我不收钱的, 他们都是 地方 3 个月不去就变得认不出来了, 不是
非常有天分却没有钱的孩子, 这样的学生 老建筑被拆除, 就是一幢新大楼又竖立起
对我是非常珍贵的, 每个老师都渴望能遇 来。从许多方面来看, 我都觉得在上海工作
到这样的有天赋的孩子。” 在中国生活了这么久, 妮娜已经把自 和生活是一种幸福。”
“许 多 在 华 企 业 中 的
刚来中国时, 爱娃一句汉语也不会说, 己 当 成 了 中 国 人 , 她 说 :“ 我 跟 瑜 珈 教 练 交 美 籍 商 人 都 想 要‘ 绿 卡 ’, 可 就 不 知 道 自 己
4 个月后, 她就可以用汉语讲课了, 现在面 流的时候, 说到了不明白的地方, 我说: 我 够不够格”。中美商会会长马诚礼操着一口
对采访虽然不行, 但应付日常的生活还是 们说俄语吧。结果我们的俄语说得还不如 流利的汉语说。他说, 对于在华经商的外国
没有问题的。 汉语, 几乎都不会说了。神舟 5 号飞船发射 人 , 尤 其 是 高 层 人 才 来 说 , 能 够“长 期 居 留 ”
爱娃说: 不是每个俄罗斯人都有这种 成功, 我哭了我觉得很骄傲; 看滑冰比赛, 是最重要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
放弃一切、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勇气的。记者 中国队员得冠军, 我也哭过。中国队员和俄 中国文化、市场环境、商业规则。
问她: 是不是和俄罗斯经济不景气有关系。 罗斯队员一起比赛, 我肯定给中国队员加 经济的发展犹如巨大的磁石, 吸引着
她 笑 了 :“ 那 当 然 , 要 不 然 为 什 么 来 中 国 , 现 油。我是真的为中国骄傲, 因为在哈尔滨生 各 种 肤 色 的“洋 人 ”, 来 华 工 作 者 逐 年 增 加 。
在很多莫斯科那边的钢琴家都到欧洲去 活了 9 年, 跟着丈夫去中国很多地方旅游, 据 有 关 部 门 统 计 , 今 年 7 月 , 有 接 近 10 万
了, 我因为一直住在离中国比较近的地方, 我觉得中国的进步是巨 大 的 。 1998 年 回 乌 名外国人在中国大陆工作。事实证明, 中国
又一直喜欢中国文化, 所以来到了中国。俄 克兰, 一个在那边做记者的朋友采访我, 我 正在成为对外国人最有吸引力的国度之
罗斯政府现在也认识到艺术人才流失的问 给她们讲哈尔滨的生活, 她们觉得非常新 一。来自上海社会劳动保障局的最新统计
题, 正在想办法采取措施改善艺术家的待 鲜, 哈尔滨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显示, 目前实际在上海工作的外籍人士已
遇。我觉得只要做的事情是自己热爱的, 在 现 在 , 在 哈 尔 滨 我 不 仅 拥 有 了 家 庭 、爱 人 、 超 过 4 万 人 。 其 中 , 仅 2005 年 上 半 年 , 外
哪里工作都没有问题。何况艺术是不分国 孩 子 、亲 人 、朋 友 , 还 拥 有 了 属 于 自 己 的 事 国人新办“工作证”人数就达 9071 人。按照
界的。” 业, 我更加热爱这个城市了。” 国际公认的观点,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
乌克兰女孩哈尔滨找到价值 像爱娃和妮娜这样在专门的机构中教 市, 外籍工作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一般要
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妮娜是哈尔滨一家 中国孩子钢琴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记者 求在 5 % 以上。按照上海现有的人口计算,
钢琴学校的老师, 她在哈尔滨教钢琴的经历 了解到还有一些在哈尔滨的俄罗斯人和乌 外 籍 人 口 数 应 在 70 万 左 右 , 随 着 上 海 国 际
很曲折。本身是乌克兰族人的妮娜 1993 年 克兰人是自己在家里带学生。爱娃告诉记 化进程的加速, 来沪工作的外国人还将大
毕 业 于 哈 萨 克 斯 坦 的 音 乐 学 校 , 1991 年 还 者: 我 们 在 来 中 国 前 就 听 说 哈 尔 滨 的 孩 子 量增加。
在上大学的妮娜认识了在乌克兰做生意的 学习艺术的很多, 而且家长舍得投入。正是 近日, 世界最大游戏公司艺电公司全
哈尔滨小伙子刘昊惟, 成为他的俄语老师, 因为哈尔滨的艺术市场很大, 才吸引了越 球 发 行 业 务 副 总 裁 韩 力 克 新 近 成 为 了 “新
头发肤色的不同并没有阻止他们相爱。1993 来越多的俄罗斯和乌克兰艺术人才来到了 上海人”。艺电公司是全球娱乐软件的领先
年, 妮娜一毕业, 两个人就在哈萨克斯坦结 哈尔滨。不仅在哈尔滨, 黑龙江省的其它一 发 布 商, 拥 有 世 界 第 一 的 市 场 份 额 , 也 是 世
婚了, 并于 1994 年有了个男孩。1996 年, 妮 些地方, 像齐齐哈尔, 也有一些俄罗斯人和 界第四大软件公司。随着艺电公司设立上
娜跟着丈夫放弃了在那里的事业, 来到了中 乌克兰人教中国学生艺术。齐齐哈尔大学 海办事处, 韩力克举家迁来上海, 负责为公
国。2000 年, 她到一个钢琴学校工作。现在 外 事 办 的 一 位 老 师 告 诉 记 者 :“ 我 们 学 校 有 司 拓 展 在 华 业 务 。 韩 力 克 说 :“ 来 中 国 不 仅
她每周带 10 多个学生, 忙得非常充实。 好 几 位 俄 罗 斯 老 师 , 有 教 音 乐 的 、油 画 的 、 仅是我的个人选择。每个人都能看到, 中国
妮娜告诉记者, 她有好几个在哈尔滨 声 乐 的 , 还 有 教 大 提 琴 和 舞 蹈 的 。 ”专 业 的 市场对全球网络游戏产业甚至整个游戏产
生活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女友, 都是嫁给了 俄罗斯和乌克兰艺术人才的涌入对于提高 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哈尔滨男人, 虽然来哈尔滨前大家都不认 中国的艺术水平, 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无疑 在 北 京 的 “ 洋 打 工 ” 年 收 入 为 10
识, 但在哈尔滨认识后, 相同的经历让大家 是影响深远的。 —50 万元人民币, 这 是 北 京 外 企 服 务
万——


很快成为朋友, 她们现在经常在一起聚会。 我国经济发展吸引“洋打工”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项最新调查显示的结


妮娜告诉记者, 在哈尔滨生活的俄罗斯人 大批艺术人才到黑龙江淘金并是偶然 果。调查显示, 在北京长住的外 国 人 将 近 4


很多, 她在蓝天宾馆的一个健身班学习瑜 的 , 在 北 京 、上 海 等 大 城 市 , 很 多 这 样 的 故 万人。但是,“ 洋打工”的实际人数将超过统

杨 珈, 女教练也是乌克兰人, 也是嫁给了一个 事每天都在上演着, 中国经济的发展吸引 计数字。这些外籍人员大多数是被中方机


威 中国男人。 构 聘 用 的 , 在 京 从 事 的 主 要 工 作 有 培 训 、行
vo catio n al tech n o lo g y 08 Au g u s t 2005
VO C AT IO N AL 特别策划 T E C H N O LO G Y

政 、销 售 、生 产 、财 务 以 及 厨 师 、教 师 等 , 最 其中 2/3 具有学士学位, 还有很多有硕士学 薪也是值得的。不管你是外国人还是本土


高职务为企业 CEO ,“ 洋打工”人员广 泛 涉 位和博士学位。在沪工作的外国人中, 70% 人才, 机会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
及近 100 个国家和地区。 以上分布在上海近 2 万家外商投资企业 “洋打工”充斥, 是福是祸? 抱怨之后, 人
不过, 这些来中国“掘金”的“洋打工”们 里, 主要是外资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其 们也认识到, 其实中国蓝领自身的素质与国
也开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和挑 余 外 国 专 家 主 要 活 跃 在 上 海 科 研 、文 化 、出 外还有很大的差距。
“洋打工”的进入会给制
战。无论是在商场还是生活中, 中国的步伐 版、教育、卫生、新闻、体育等领域。此外, 上 造业带来一些新气象, 前景乐观。至于这种
都越来越紧, 节奏越来越快。韩力克已经感 海每年还引进数百名技术管理专家, 他们 跨境流动对国内人才市场的暂时冲击, 既不
受到了“在中国市场与中国本土企业竞争的 来这座城市短期工作, 帮助解决具体技术 可避免也无可非议。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
巨大压力。”他诚恳地说:“ 艺电和西方游戏 及管理问题。引进的外国专家在上海工业、 走,“洋打工”的出现是中国经济实力逐渐腾
产 业 已 经 发 展 了 二 十 多 年 , 但 盛 大 、网 易 这 金 融 、科 技 、商 业 、中 介 咨 询 、农 业 和 教 育 等 飞、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的另一种体现。
些中国本土的游戏商仅仅发展了四五年, 就 领 域 发 挥 着 光 与 热, 成 为 这 些 领 域 了 解 和 我国劳动力资源虽丰富, 但生产一线
已经非常成功。我们必须与这些优秀的中国 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逐步按国际惯例办事 的技术工人整体素质并不高。据统计, 在
本土企业竞争, 更必须和他们合作。” 的“引路人”。 7000 万 技 术 工 人 中 , 高 级 工 仅 占 5% , 技 术
回眸身边老外的变迁 如何看待“洋打工”? 工人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形, 与发达国家
50 年代, 中国老百姓谈论的最多, 也 是 “洋打工”会抢我们的饭碗吗? 对待“洋 高 级 工 占 近 40% 的 水 平 相 差 甚 远 。 专 家 认
接 触 最 多 的 老 外 , 非 苏 联 、东 欧 的“ 专 家 学 打工”, 我们该欢迎还是拒绝? 实际上,“洋打 为, 目前我国制造业水平低下的原因在于,
者”们莫属。大量的洋专家分布在各个建设 工”他们与国内人才的竞争在客观上无法避 不是我们的工程师设计不出来, 而是工人
领域, 用本国先进的技术帮助新中国的建 免。“外国兵团”大举“入侵”我国人才市场, 生产不出来。这是人才的软肋。有“金刚钻”
设。那时候, 我们和他们的关系是援助与被 虽然给我国的就业带来了压力, 但是, 只要 才 能 揽 这 个“瓷 器 活 ”,“ 洋 打 工 ”能 吃 到“奶
援助的关系, 老百姓看他们的眼光是崇敬 是公平竞争, 有真才实学的本地人并不愁找 酪 ”, 关 键 在 于 他 们 有 比 较 锋 利 的“刀 ”, 在
和稀奇的混合体。 到用武之地。这里, 能否造就一个公平竞争 于 他 们 的 本 事 , 即 使 他 们 可 能 在 本 国 是“下
进 入 60 年 代 , 中 国 引 进 外 国 专 家 的 步 的环境是关键。同时有人担心, 在现实的用 岗工”。
伐放慢, 只是在文教领域还活跃着一批外 人环境中, 普遍存在崇洋媚外的心态, 认定 “洋 打 工 ”的“拾 遗 补 短 ”将 有 利 于 我 国
国专家。进入文革后, 这一工作几乎停顿下 “洋人才”比“土人才”有价值, 同工不同酬的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提 高 。 有 专 家 这 样 分 析 ,“ 洋
来 , 曾 经 有 着 15 万 常 住 外 国 人 口 的 上 海 只 现象, 人才的“国别歧视”则应力避。 打工”在中国的就业主要表现为地区性的
拥有 70 余名常住外国人了。 随 着 中 国 经 济 的 发 展 ,“ 洋 打 工 ” 会 越 “拾 遗 ”与 劳 动 力 结 构 的“ 补 短 ”上 , 这 是 人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 中国张 开 了 双 来越多, 我们大可不必惊呼“狼来了”。偌大 力资源市场化配置规律使然, 另一方面也
臂欢迎国外友人的到来, 提出要引进国外 的中国就业市场, 承载几个洋打工是不成 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与服务的国际竞争
的“智 力 ”来 助 改 革 开 放 一 臂 之 力 。 来 沪 投 问 题 的 。 一 位 资 深 猎 头 预 测 :“ 我 们 这 行 现 力。我们应该将开放的大门敞得更大些, 心
资 的 、经 商 的 、交 流 访 问 的 , 不 仅 是 文 教 专 在深深感受到中国魅力的提升, 上海经济 胸更宽广些, 因为有一点是明确的, 入世
家, 还有从事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的专业 的发展与开放的氛围已经在国外名声不 后, 国际间的人才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企业
人士, 于是乎, 我们的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 菲, 接下来是我们如何消化的问题。” 永远选择最好最能干的人才, 无论他是中
的“ 黄 头 发 、蓝 眼 睛 ”, 他 们 成 了 我 们 的 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人才的国 国人还是外国人。
司, 抑或同事和朋友。我们看他们的眼光多 别 标 签 理 应 淡 化 。 我 国 已 经 加 入 WTO , 人 “洋 人 ”们 来 抢 我 们 的 饭 碗 , 且 不 论 抢
了一份平和和从容。 力 资 源 管 理 需 要 与 国 际 接 轨 , 对“ 洋 人 才 ” 不抢得到, 单此举动就足以带给我们很强
突然有一天, 我们兀然发觉, 给老板打 应该按需引进, 量力而用, 同工同酬。这样, 的竞争意识, 挡不住倒不如与“狼”共舞。中
工的也有老外了, 酒店里的调酒师, 发廊里 一方面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另一方面 国 之 所 以 需 要“ 洋 打 工 ”, 是 因 为 有 些 工 作
的 洗 发 女 , 饭 馆 里 的 大 厨 , 还 有 KTV 的 乐 可以避免人才的流失。当然, 如何同等地对 是国人无法胜任或者能胜任的国人不能满
队 …… 他 们 虽 然 搭 不 上“ 专 家 ”的 级 别 , 但 待“洋 人 才 ”与 本 土 人 才 , 需 要 完 善 相 关 的 足 职 位 的 需 求 , 这 样“洋 打 工 ”进 来 , 能 够 填
其与身俱来的异国风情及技术特长成了我 人事管理制度及分配制度。有人力专家这 补一些空缺。在正常的情况下,“ 洋打工”一
们生活中又一道风景。这时, 历史进入了 20 样分析, 我们所缺的是人才, 需要的是先进 般 具 有 较 高 的 技 术 、能 力 和 经 验 , 能 使 公 司
世 纪 90 年 代 末 , 他 们 成 了 真 正 来 中 国 淘 金 的管理理念和技术革新, 中国也有大量人 更大盈利。如果公司因此而获得更大发展,
的人。如今, 走在上海街头, 随眼一望, 就能 才到国外就业, 人才流动日趋国际化, 这当 公司创造的不仅是更多的税收, 而且会提
看 到 外 国 人 , 在 上 海 与“老 外 ”共 事 , 在 学 校 然是一种趋势。不必在乎“洋工人”暂时“挤 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
聆听外籍教师讲课, 去餐厅享受外国人烹 占 ”了 我 们 多 少 就 业 岗 位 , 他 们 的 进 入 会 带 发 展, 以 及 日 益 开 放 的 良 好 氛 围 , 是 吸 引 越
制的美食, 到美容院接受外国高级技师的 来制造业更强有力的发展, 最终赢得更大 来 越 多“洋 打 工 ”涌 入 上 海 乃 至 中 国 的 根 本

美容美发, 上酒吧欣赏外国演员的舞蹈 的市场, 实际上也就扩大了就业面。长远来 原因。而大批高素质外国工作人员的到来, 责

……早已不是新鲜事。 看, 他们在中国的再就业对我们的就业市 既带来国际先进的经验和理念, 又促进了 编

有关部门统计, 在上海就业的外国人 场也是有益的。因此, 有理由欢迎“洋打工” 良性竞争, 提高了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杨


绝大多数是有较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 的到来, 付出与其本土相比并不算高的高 ( 文 / 葳蔓 刘蕾) 威

职业技术月刊 09 2005 年 8 月 号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