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中共黨史系列之4】中東路

事件:中共配合蘇聯侵略中國
(上)
中共在應對香港的抗爭運動過程中,不時誣衊泛⺠領袖為
賣國賊。但是,對照中共的歷史,則中共是不折不扣的賣
國集團。在上幾篇我們看到由於中共是蘇聯豢養、扶植來
顛覆中國,所以中共建黨後,初期就完全以蘇聯的利益為
⾃⼰的利益,甚⾄不惜出賣中國的利益來⽀持蘇聯損害中
國的各種政策。在過去⼀百年間,中共多次或主動、或被
動地配合蘇聯的政策來損害中國的利益。它對中國的破
壞,則同它的實⼒成正比。當它弱⼩時,它只能替蘇聯搖
旗吶喊,到它全⾯奪取中國政權時,它就能夠⼤⽚⼤⽚⼟
地奉送蘇聯。
甲,蘇聯對中國的承諾

要瞭解中共如何出賣中國國家利益,必須先瞭解蘇共掌權
後對中國所作的承諾。列寧在1917年建立了世界上第⼀個
社會主義國家,為取得中國的承認,曾經三次發表對華宣
⾔,承諾歸還沙俄時代從中國掠奪的⼀切⼟地,中國在此
等承諾的基礎上,同意建交,並簽訂建交聲明。蘇聯各次
的對華宣⾔和建交聲明的主要內容⾒下表。

蘇聯就歸還沙俄掠奪的中國領⼟的歷次立場聲明
1919/7/25 第⼀次對華宣⾔

蘇維埃政府把沙皇政府獨⾃從中國⼈⺠那裏掠奪的或與⽇本
⼈、協約國共同掠奪的⼀切交還中國⼈⺠以後,立即建議中國
政府就廢除1896年條約、1901年北京條約、1907年⾄1916年
與⽇本簽定的⼀切協定進⾏談判。

蘇維埃已放棄了接受沙皇政府從中國攫取的滿州和其他地區。

蘇維埃政府拒絕接受中國因1900年義和團起義所付的賠款。

蘇維埃政府廢棄⼀切特權,廢棄俄國商⼈在中國的⼀切商站,
任何⼀個俄國官員、牧師、傳教⼠不得⼲預中國事物。
1920/9/27 第⼆次對華宣⾔

俄國政府廢除以前同中國訂立的⼀切沙皇條約,並將沙皇政府
和俄國資產階級⽤強⼒奪取和佔有的中國⼈⺠的⼀切,全部交
還中國⼈⺠。

特此聲明:我們堅決遵守1919年7⽉25⽇俄羅斯蘇維埃政府宣
⾔所闡明的各項原則,並根據這些原則締結中俄友好協定。
(以下為發展第⼀次宣⾔⽽制定的協定要點)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宣佈,以前歷屆政
府同中國訂立的⼀切條約全部無效,放棄以前奪取中國的⼀切
領⼟和中國境內的⼀切俄國租界,並將沙皇政府和俄國資產階
級從中國奪得的⼀切,都無償地永久歸還中國。
1923/9/4 第三次對華宣⾔

⼀九⼀九及⼀九⼆〇年吾⼈業擬定對華原則,亦即吾⼈準備對
中國及其國⺠建設友誼關係之原則。該兩年所發表之對中國政
府及國⺠宣⾔,料已遍知,此外無再可述者。余對此只能切實
聲明兩次宣⾔之原則精神,依然為俄國對華關係之原則。
1923/1/16 孫⽂越⾶宣⾔

俄國政府準備且願意根據俄國拋棄帝制政府時代對華⼀切條約
及強索權利之基礎

俄國現政府,決無,亦從無慾在外蒙實施帝國主義政策,或使
其脫離中國之意與⽬的。
1924年/5/31 《中蘇解決懸案⼤綱協定》,即中蘇建交宣⾔

三、兩國政府同意在前條所定會議中,將中國政府與帝俄政府
所訂之⼀切公約、條約、協定、議定書及契約等,概⾏廢⽌,
另本平等互惠原則,即照⼀九⼀九及⼀九⼆〇年蘇聯政府宣⾔
之精神,另訂新約。

四、蘇俄政府根據前此對華宜⾔,聲明帝俄政府與第三者所訂
之⼀切條約、協定有損中國政府主權及利益者,概作無效,兩
國政府聲明,嗣後雙⽅均不得訂定有損對⽅主權及利益之條約
與協定。

五、蘇俄政府承認外蒙為中國領⼟之⼀部分,並尊重在該領⼟
內中國之主權。蘇俄政府聲明,⼀俟有關撤退蘇俄駐外蒙古軍
隊之問題,在未來中蘇會議中商定後,即將蘇軍⾃蒙古掃數撤
退。

從這些⽂件中可以看出,蘇聯為爭取中國的承認,向中國
政府具體承諾三點:
⼀,歸還沙俄時代從中國掠奪的⼀切⼟地及其他權益;
⼆,不會策動蒙古獨立;
三,不會⽀持中國國內叛亂集團(上表沒有載此內容,詳
⾒1924年建交宣⾔)
四,中東鐵路純屬商業性質,路權及沿線⼟地權益及各項
制度均屬中國主權範圍(上表沒有載此內容,詳⾒1924
年建交宣⾔)。

中俄在1924年建交後,列寧逝世,史太林繼任,就開始反
悔。上述四項承諾,逐⼀推翻。最早導致中蘇衝突的就是
「中東路事件」,繼⽽⽀持中共武裝叛變,接著策動蒙古
獨立,最終牢牢掌控繼承沙俄從中國掠奪的⼟地。在這⼀
系列違背承諾的勾當中,中共都扮演了醜陋的賣國⾓⾊。
中東路事件時蘇聯紅軍擄獲的東北軍旗幟。維基百科照⽚

⼄,中東路事件

⼀,緣起
在中蘇1924年的建交聲明中,蘇聯承諾不⽀持中國境內的
叛逆集團。該聲明第六條說:

六、兩國政府互相保證,各該國內不准有圖謀反對對
⽅政府⽽成立之各種機關或團體之存在及⾏動,並承
諾不對對⽅國內公共秩序社會組織有相反之宣傳。

但蘇聯違背了上述承諾。1929年5⽉27⽇,哈爾濱特區警
務處長⽶春霖接到密報,指稱「蘇聯將在哈爾濱領事館召
開遠東黨員⼤會」。張學良(以顛覆政權為由)密電哈爾
濱特區長官張景惠,派軍警搜查蘇聯駐哈爾濱使館,逮捕
蘇聯駐總哈領事……史達林(港譯:史太林)對此持非常
強硬的態度,7⽉18⽇發表聲明與中華⺠國政府斷絶外交
關係。1929年8⽉14⽇蘇軍⼤規模侵入中國⿊⿓江省綏濱
縣、吉林省密⼭縣(今屬⿊⿓江省)境,中東路戰爭正式
爆發。東北軍在中東路戰爭中慘敗。張學良被迫同意以蘇
聯提出的條件為基礎舉⾏和談。中東路戰爭結束。12⽉22
⽇,中蘇雙⽅在伯⼒簽定《中蘇伯⼒會議議定書》,中國
被迫再割讓⿊瞎⼦島等領⼟,是為「中東路事件」。

根據歷史學家、陳獨秀研究專家靳樹鵬先⽣《「保衛蘇
聯」⼝號的來歷》指出:

五年前(筆者按:指1924年)的「中俄協定」明確
「兩國政府聲明中東鐵路純係商業性質」,蘇俄卻以
鐵路運營收入⽀持在中國搞政治顛覆活動。該協定規
定「兩締約國政府互相擔任在各該國境內不准有為圖
謀以暴⼒反對對⽅政府⽽存立之各種機關或團體之存
在及舉動,並允諾不為與對⽅國公共秩序社會組織相
反對之宣傳」。事實是蘇聯的領事館和中東路鐵路局
等機構,已經成為蘇共在中國策動動亂的據點,這是
任何⼀個主權國家都不能允許的,都要採取斷然措施
的。當時國⺠政府外交部部長王正廷說:「要知中東
事件之發⽣,由於俄⼈在哈爾濱之共產密謀,吾國之
驅逐俄⼈,是驅逐共產密謀之⼈員,不是要奪鐵路。
世界各國之對於共產宣傳雖有禁有不禁,⽽吾國法律
實在必禁之列。⾄於傾覆政府,則世界無論何國皆所
不容。現俄之對於吾國不特宣傳共產,更進⽽傾覆吾
政府。是可容,孰不可容」。(共產國際、聯共
(布)與中國⾰命檔案資料叢書11卷《聯共(布)、
共產國際與中國蘇維埃運動(1927-1931)》652
⾴)。國⺠黨元老胡漢⺠說:「我們對於中東路局的
處置豈是貪圖中東路的營業的利益,乃掃除那傾覆我
國家的亂黨的⼤本營,乃我國國家和⺠族⾄⼩限度的
⾃衛」(同上,659⾴)。

無疑,中華⺠國中央政府及東北張學良地⽅的所作所為,
完全是⼀個主權國家的正當之舉。

⼆,蘇聯及共產國際的要求

在未爆發「中東路事件」之前,蘇聯為了⾃⾝安全,早在
1927年就要求各國共產黨在其綱領上提出「保衛蘇聯」。
史達林說:「有⼀個問題可作為各種各樣的集團、派別和
政黨之間的分⽔嶺,可以檢驗出它們的⾰命性和反⾰命
性。⽬前這個問題就是保衛蘇聯問題,即無條件的、絶對
地捍衛蘇聯免受帝國主義侵犯的問題」(《史達林全集》
10卷47⾴)。1928年史達林⼜說:「要建立先進國家⼯
⼈和殖⺠地勞動群眾的統⼀戰線,以便防⽌戰爭危險……
組織全⼒保衛世界上第⼀個蘇維埃共和國」(《史達林全
集》11卷175⾴)。

1928年蘇共中央領導下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司令部⸺共
產國際第六次代表⼤會,把「保衛蘇聯」確定為各國共產
黨的基本任務,提出各國無產階級「有義務促進蘇聯社會
主義建設的勝利,並⽤⼀切⽅法保衛蘇聯不受資本列強的
侵犯」。

在爆發「中東路事件」之後,1929年7⽉19⽇,共產國際
執委會發表《關於中東路事件的呼籲》,提出「為保衛蘇
聯⽽前進」的⼝號,要求中國共產黨站在蘇聯⼀邊。
史達林。維基百科照⽚

1929年9⽉26⽇⸺中東路侵華戰爭打響以後,史達林在
發給中國共產黨的命令中明確指出:「誰忠誠地、真正
地、堅定地、毫無保留地武裝起來保衛蘇聯,誰才是⾰命
者,才是國際主義者」。(中共⼈⺠出版社出版《史達林
全集》第⼗卷)。

在「中東路事件」戰爭爆發之後,史達林仍然不滿⾜,他
還企圖赤化整個東北。他在1929年10⽉7⽇給莫洛托夫發
出⼀封密信(摘錄):

1929年10⽉7⽇於索契
莫洛托夫:你好!
……(2)中國將出現麻煩。順便說⼀句,我覺得,我們
該轉到組織滿洲起義的⾰命運動⽅⾯來了。為完成⼀些偶
然性任務,我們向滿洲派遣了⼀些隊伍,這當然很好,但
這不夠。現在應該做更多的⼯作。我們要組建兩個由兩個
團建制的旅,主要由中國⼈組成,向他們提供⼀切必要的
武器(火炮、機槍等),讓中國⼈當旅長,並把它們派到
滿洲去,給它們的任務是:發動滿洲軍隊起義,把其中可
靠的⼠兵吸收到⾃⼰隊伍中來(其餘⼠兵遣散回家,預先
要解除指揮⼈員),擴編成師,佔領哈爾濱。積蓄⼒量後
宣佈廢黜張學良,建立⾰命政權(搞垮地主,吸引農⺠,
建立城鄉蘇維埃,等等)。這樣做不違背任何「國際
法」。⼤家都會明⽩,我們反對同中國作戰,我們的紅軍
戰⼠只守衛我們的邊界,不想進入中國的領⼟,⽽如果滿
洲內部發⽣起義,那在張學良所建立的制度下是完全可以
理解的事情。你考慮⼀下這個問題,事情很重要……

此信收錄於《聯共(布)、共產國際與中國蘇維埃運動
(1927-1931)》第⼋卷,中央⽂獻出版社2002,P187。
這是史達林唆使中共分裂中國的⼀篇絶妙的⾃供狀。顯
然,中東路戰爭是蘇聯帝國主義倚仗強⼤武⼒侵略中國的
不義戰爭。
⾯對蘇聯的侵略,中國⼈如何思考?如何反應?這是考驗
他是愛國還是賣國的關鍵時刻。我們不妨看看中共在這個
問題上的態度和⾏動。(之⼀篇・未完待續)

請加入成為眾新聞的⽉費訂⼾,長期⽀持我們的⼯作。所
有訂⼾都可以收到我們的「每周時事」通訊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