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化 工 进 展

2019 年第 38 卷第 2 期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 805 ·

􀤕􀤕􀤕􀤕􀦕
􀤕􀦕

研究开发

􀤕􀦕
􀤕􀤕􀤕􀤕􀦕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18-0961

小尺度超临界 CO2 管道小孔泄漏减压及温降特性


顾帅威,李玉星,滕霖,王财林,胡其会,张大同,叶晓,王婧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油气储运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580)

摘要:超临界 CO2 管道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将会造成严重的事故。本文基于小尺度 CO2 管道 (长 14.85m,


内径 15mm) 实验装置开展了超临界纯 CO2 及含杂质超临界 CO2 管道的小孔泄漏实验,测量了不同泄漏孔径及不
同起始压力条件下超临界 CO2 管道泄漏过程中管内介质的压力和温度响应曲线,分析了管道泄漏过程中 CO2 的相
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超临界 CO2 管道泄漏过程中,管内流体温度存在一个最低值,CO2 由超临界态直接转
变为气态;泄漏孔径越大,管道泄漏时间越短,管内介质温度所能达到的最低值更低;N2 的存在缩短了管道泄漏
的时间,提高了管内介质的最低温度,且 N2 含量越高,该最低温度越高。此外基于管道泄漏时间的自保持性,
得出了不同泄漏孔径和起始压力条件下管内压力随泄漏时间变化的经验公式。
关键词:管道泄漏;超临界二氧化碳;压力响应;最低温度;杂质
中图分类号:TE8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 (2019) 02-0805-08

Decompression and temperature drop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scale


supercritical CO2 pipeline leakage with small holes
GU Shuaiwei,LI Yuxing,TENG Lin,WANG Cailin,HU Qihui,ZHANG Datong,YE Xiao,
WANG Jinghan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in Shando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26658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 Serious accidents will be caused by the leakage of supercritical CO 2 pipelines. Leakage
experiments on small leakage diameters for pure supercritical CO 2 and CO2 pipeline containing impurities
were performed with a small scale (14.85m long, 15mm id) laboratory apparatus. Th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respons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ase transitions during the leakage were studied with
various leakage diameters and initial inner press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inside the
pipeline reached a minima during the leakage of supercritical CO 2 pipeline and the CO2 fluid transferred
directly from the supercritical state to the gaseous state. Besides, the leakage time and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of the medium in the pip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leakage sizes. The addition of N2
shortened the whole leakage time and also increased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The higher N2 added, the
higher the minimum temperature was.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self-preservation of leakage time for
supercritical CO2 pipeline, empirical formulas for the pressure responses inside the pipeline were obtained

收稿日期:2018-05-09;修改稿日期:2018-10-0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16ZX05016-002)。
第一作者:顾帅威 (1994—),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 CO2 管道输送技术。E-mail:shuaiwei_upc@163.com。
通信作者:李玉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 CO2 集输与输送技术。E-mail:lyxupc@163.com。
引用本文:顾帅威, 李玉星, 滕霖, 等 . 小尺度超临界 CO2 管道小孔泄漏减压及温降特性[J]. 化工进展, 2019, 38(2): 805-812.
Citation:GU Shuaiwei, LI Yuxing, TENG Lin, et al. Decompression and temperature drop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scale supercritical CO 2 pipeline leakage with
small holes[J].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19, 38(2): 805-812.
· 806 · 化 工 进 展 2019 年第 38 卷

under different leakage nozzle diameters and initial inner pressures.


Keywords: pipeline leakage;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 response; minimum temperature;
impurity

近年来,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大气中 究发现在泄放过程中液相 CO2 很快转为气液两相泄


CO2 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日益增加,加剧了全球的温 放,最后转变为气相泄放。Drescher 等[12] 利用相同
室效应。CO2 捕集和封存技术 (carbon capture and 的实验管道,研究了不同 N2 摩尔分数 (10%、20%
storage, CCS) 被认为是缓解全球 CO2 排放的最有效 和 30%) 对液态 CO2 管道泄漏特性的影响;此外基
方 式[1-4], 管 道 输 送 则 是 CCS 技 术 链 中 重 要 的 一 于均相流模型,综合考虑了介质与管壁之间的摩擦
环[5-7]。为了确保管道运输的经济和高效,CO2 一般 和对流换热等因素,建立了含杂质 CO2 管道的减压
在超临界状态下进行输送[8-9]。然而目前国内外的 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液态 CO2 管道中 N2 含量越
CO2 管道输送技术并不成熟,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可 高,管内流体出现的最低温度越高且出现的时间更
能会由于外界的机械损伤、管壁腐蚀、材料缺陷及 早。Zhou 等[21] 采用 PR 方程并结合两相流声速计算
人为的操作失误等产生破裂,引发泄漏[10]。当超临 模型,建立了高压 CO2 管道的流动泄漏模型,计算
界 CO2 管道发生泄漏时,管内的压力和温度会发生 了不同相态 CO2 管道泄漏过程中管内介质的压力和
骤变,由于 CO2 具有极强的焦耳-汤姆逊效应,管 质量流量变化,研究发现超临界 CO2 管道泄漏时会
内介质温度的骤降容易导致管道发生脆性断裂[11]。 在管道泄漏口处形成节流。目前有关超临界 CO2 管
管道内流体的减压特性是研究超临界 CO2 管道低温 道泄漏的实验研究数量有限,且主要限制于对纯
脆性断裂过程的关键[12]。在大规模的超临界 CO2 管 CO2 管道泄漏实验现象的定性分析,而 CO2 烟气中
道输送过程中,为了防止管道发生脆性断裂,应确 通常会混有 N2、CH4 和 O2 等杂质[22],少量杂质的混
保管内介质温度在运行过程中始终高于管道脆性断 入会对超临界 CO2 的相特性产生巨大影响,因而对
裂温度,因而对超临界 CO2 管道泄漏过程中管内介 超临界 CO2 管道的泄漏特性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
质的温度响应和相态变化进行深入研究至关 研究。
重要[13-14]。 本研究利用小尺度实验管道装置对不同泄漏孔
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对 CO2 管道的泄漏 径条件下超临界 CO2 管道泄漏后的管内压力和温度
特性进行了研究。喻健良等[15]基于工业规模 CO2 管 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研究了管内温度响应曲线和相
道 (管道全长 256m,内径 273mm) 开展了不同泄 态变化规律,并给出了一套可用于预测管内压力响
放孔径下超临界 CO2 管道的泄放实验,测量了泄放 应曲线的计算公式。此外考虑了杂质 (N2) 对超临
过程中管内 CO2 的压力和温度响应特性,并分析了 界 CO2 管道泄漏特性的影响,分析了 N2 含量对管道
管道减压过程中管内介质的相态变化。Ahmad 等[16] 泄漏过程中管内介质最低温度的影响规律,为超临
开展了大规模的密相 CO2 管道泄放实验,实验管道 界 CO2 管道的脆性断裂及泄漏特性研究提供了实验
总长 226.8m,管道规格为 ϕ219.1mm×12.7mm。实 依据。

1 实验装置及条件
验发现,管道泄放开始后管内介质压力迅速降至饱
和压力且在整个泄放过程中,管内流体温度最低降
至–78℃。Xie 等[17] 搭建了小规模的实验环道 (长 1.1 实验装置
23m,规格 ϕ40mm×5mm),研究了超临界 CO2 管道 图 1、图 2 为现场实验装置及工艺流程图,该
的小孔泄漏特性,分析了管道起始压力及泄漏孔径 实验装置主要由长 14.85m、规格 ϕ21mm×3mm 的主
对管内介质压力响应曲线的影响规律,并提出管道 管道、供气系统、泄放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等组
的泄漏时间具有自适应性。Li 等[18-19]利用相同规格 成。气源由常规压力为 5MPa、纯度 99.99% 的 CO2
的实验装置,研究了管道泄漏后管内介质的流动与 气瓶提供。主管道最高承压为 16MPa,外部覆盖有
传热特性,发现在管道泄漏过程中,管内 CO2 在泄 石棉层,在石棉层与主管道之间布置有加热功率为
漏口处形成节流,且越靠近泄漏口,管内流体与管 0.2kW/m 的加热带用于控制管内流体的初始相态
壁 之 间 的 对 流 传 热 更 强 烈 。 Koeijer 等[20] 基 于 长 (超临界态)。泄放系统主要包括泄漏喷头和气动
140m 的管道进行了过冷液相 CO2 的减压实验,研 阀,泄漏喷头的开度由气动阀远程控制,压力控制
第2期 顾帅威等:小尺度超临界 CO2 管道小孔泄漏减压及温降特性 · 807 ·

3.568mm。国内外相关专家和学者对输气管道泄漏
模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23-25]提出管道泄漏口孔径与
管道外径的比值小于 0.2 时为小孔泄漏,定义 RHP
为泄漏孔径与管径的比值,见式(2)。
de
RHP = (2)
Dp
式中,Dp 为管道外径;de 为泄漏喷头的等效直
径;4 种不同尺寸泄漏喷头的 RHP 值分别为 0.048、
0.095、0.132 和 0.17。
1.3 实验条件
分别选取 4 组初始相态均为超临界态的 CO2 开
图 1 现场实验装置
展不同泄漏孔径及不同起始压力的管道泄漏实验,
实验初始条件见表 1。CO2 管道运行的温度范围通
气体由氮气瓶提供。数据采集系统采用美国 NI 公
常为 13~44℃[26],为确保管内介质为超临界态 (大
司的 LabVIEW 软件及 NIcRIO- 9025 数据采集卡,
于 临 界 温 度 31.4℃), 实 验 中 控 制 初 始 温 度 为
压 力 和 温 度 传 感 器 的 测 量 误 差 分 别 为 ± 0.25%
40℃[11,21]。此外为了研究杂质对超临界 CO2 管道泄漏
和±5%。
特 性 的 影 响 , 进 行 了 3 组 含 有 不 同 摩 尔 分 数 N2
1.2 实验方案
(2%、4% 和 6%) 的超临界 CO2 管道泄漏实验,实
在实际 CO2 管道运行过程中,一旦 SCADA 系 验初始条件见表 2。
统检测到管内介质泄漏,管道两端的截断阀会自动
关闭,此时管道类似于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管内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18]
介质的流速可以忽略不计 。因而本实验在注气完 2.1 管道内的压力响应
成后,管道两端的阀门关闭,使得管内介质处于静 图 4 给出了不同泄漏孔径下管内介质的压力
止状态。实验过程中,在管道上布置了 7 个压力和
温度传感器。其中 T1 和 T7 分别位于靠近泄漏端和 表 1 纯 CO2 实验初始条件

管道末端的地方 (P1 和 P7 为对应的压力)。为了研


实验 压力/MPa 温度/℃ 泄漏孔径/mm 相态
1 8 40 1 超临界
究泄漏孔径对超临界 CO2 管道泄漏特性的影响,实
2 8 40 2 超临界
验选取了 4 种不同截面形状的泄漏喷头 (见图 3)。 3 8 40 2.764 超临界
泄漏喷头的有效直径计算见式(1)。 4 8 40 3.568 超临界
de = 4S/π (1) 5 7.5 40 1 超临界

式中,S 为泄漏口的有效面积;4 种泄漏喷头 6 8.5 40 1 超临界


7 9 40 1
的等效直径 (de) 分别为 1mm、2mm、2.764mm 和 超临界

图2 实验工艺流程图
· 808 · 化 工 进 展 2019 年第 38 卷

图3 不同孔径的泄漏喷头

表 2 含杂质 CO2 实验初始条件 之后,管道泄漏时间同泄漏口孔径及管内初始压力


泄漏孔径 N2 摩尔分数
实验 压力/MPa 温度/℃ 相态 具有自保持性,即任意起始压力或泄漏孔径条件
/mm /%
8 8 40 1 2 超临界
下,管道泄漏时间与泄漏孔径或管道起始压力量纲
9 8 40 1 4 超临界 为 1 量的关系保持一致。因此定义管道泄漏时间及
10 8 40 1 6 超临界 泄漏口尺寸的量纲为 1 量分别见式(4)和式(5)。
t( d e ) ||
t* ( d e ) = (4)
t( d min ) ||
p

de
d* = (5)
d min

式中,t(de)为不同泄漏口径泄漏所需时间,s;
d min 为用于参考的最小泄漏喷头的等效直径,这里
取 1mm; t ( d min ) 为泄漏孔径为 1mm 时的泄漏时间,
s。图 5 给出了泄漏时间与泄漏口等效直径量纲为 1
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管道泄漏持续时间
随着泄漏口等效直径的增大呈指数型下降,对管道
图4 不同孔径泄漏过程中管内压力的变化曲线
初始压力为 8MPa 工况下的量纲为 1 泄漏时间进行
拟合,得到关系式(6)。
变化曲线。国内外专家学者[22,27] 的实验结果表明在
t* ( d * ) = 3.029 exp ( -1.112d * ) (6)
小孔泄漏过程中,由于泄漏时间较长,管道沿线各
由于小孔径泄漏喷头泄漏时,管内介质压力随
测点处的压力变化趋势几乎一致,因此,选取管道
泄漏时间呈线性下降,因此确定了管内介质压力响
末端测点处 (P7) 的压力响应曲线来表示管内介
应曲线的斜率,便可确定管内介质压力变化的经验
质的压力变化 (管内压力降至 1MPa 时,可视为泄
公式。当泄漏孔径给定后,管道泄漏所需时间可由
漏结束)。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超临界 CO2 初始
式(7)确定。
密度较大,管道泄漏之后管内压力均迅速降低。管
t = t | d = 1mm × t* ( d * ) (7)
道泄漏所需时间随着泄漏孔径的增大而逐渐变短
(依次为 66s、20s、10s、6s),且管内介质压力随 确定管道泄漏时间之后,便可得到不同泄漏孔
泄漏时间的变化近似为线性关系。 径下管内介质压力响应曲线的斜率,见式(8)。
| pIni - 1
在管道初始参数确定的前提下,管道泄漏所持 k || d e = - ( pIni > pc ) (8)
|
续的时间几乎由管内初始压力及泄漏孔径决定, t || d e

见式(3)。 式中,p Ini 为管道初始压力,MPa;p c 为超临界


(
t = f V pipe , d e , pinitial ) (3) CO2 临界压力,7.4MPa。据此可得管内介质的压力
Xie 等 的研究表明超临界 CO2 管道发生泄漏
[17]
响应曲线,见式(9)。
第2期 顾帅威等:小尺度超临界 CO2 管道小孔泄漏减压及温降特性 · 809 ·

图5 管道泄漏时间与泄漏口等效直径间的自保持性
图 6 不同初始压力泄漏过程中管内压力变化曲线

|
p( t ) = k || d e × t + pIni ( pIni > pc ) (9)

图 6 为不同起始压力下超临界 CO2 管道泄漏的


压力响应曲线,泄漏口孔径为 1mm (管内压力降
至 1MPa 时,可视为泄漏结束)。在管道出口处由
于管内压力与环境压力之间的不连续性形成强节流
效应,使得整个泄漏过程分为过渡泄漏阶段和稳定
泄漏阶段[17]。在过渡泄漏阶段,管内高密度的超临
界 CO2 以较高的流速 (即当地声速) 从泄漏口喷射
出来,导致管内介质质量迅速下降[28],管内压力也
图 7 泄漏时间与管内初始压力间的自保持性
随之快速下降直至进入稳定泄漏阶段。从图中可以
看出,管内起始压力越高,管道泄漏由过渡阶段进
式。当管道起始压力给定后,管道泄漏所需时间可
入稳定阶段的转变压力也越高。当管道稳定泄漏
由式(13)确定。
后,管内介质压力随泄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近似
t = t | p = 9MPa × t* ( p* ) (13)
为线性变化。由于管道泄漏时间与介质起始压力具
由于管道泄漏过程中过渡阶段持续时间较短,
有自保持性,因此定义量纲为 1 泄漏时间及初始压
因此可以用管道初始压力近似代替由过渡阶段向稳
力分别见式(10)和式(11)。
定泄漏阶段的转变压力,得到不同起始压力下管内
t( pIni ) |
|
t ( pIni ) =
*
(10) 介质压力响应曲线的斜率,见式(14)。
t( pIni - max ) ||
d e
| pIni - 1
pIni k || P Ini = - ( d e < 0.2Dp ) (14)
|
p =
*
(11) t || pIni
pIni - max

式中,t(pIni)为不同起始压力条件下管道泄漏时 据此可得管内介质的压力响应曲线,见
间 , s; pIni-max 为 用 于 参 考 的 最 大 泄 漏 初 始 压 力 , 式(15)。
|
MPa (这里取 9MPa);t(pIni-max)为起始压力为 9MPa p( t ) = k || P Ini × t + pIni ( d e < 0.2Dp ) (15)

时的管道泄漏时间。图 7 给出了管道泄漏时间与起 当超临界 CO2 管道发生小孔泄漏 (de < 0.2Dp)


始压力量纲为 1 量之间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泄 时,结合上述经验公式,便可得到不同泄漏孔径和
漏时间随管道起始压力的升高呈线性增加,对泄漏 管道起始压力 (大于临界压力) 条件下管内 CO2 的
孔径为 1mm 时管道泄漏时间的量纲为 1 量进行拟 压力响应曲线。
合,得到关系式(12)。 2.2 管内温度响应及相态变化
t ( p ) = 1.886p –0.8807
* * *
(12) 泄漏口孔径的大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管道
由于在稳定泄漏阶段,管内介质压力随泄漏时 出口处的泄漏速率以及管内流体与管壁之间的对流
间呈线性下降,因此同样只需确定管内介质压力响 传热,从而影响管内介质的温度变化规律[29]。图 8
应曲线的斜率,便可得到管内介质压力曲线的经验 给出了不同泄漏孔径条件下,管道末端流体的温度
· 810 · 化 工 进 展 2019 年第 38 卷

响应曲线。对于任意孔径的泄漏,管内介质的温度 CO2 泄漏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变化过程,A 表示 3 次


响应曲线都出现了最低值。这是因为在管道泄漏初 实验的初始状态。泄漏开始后,介质压力迅速降
始阶段,泄漏孔处流速较大,管内压力的快速下降 至临界点 pc (7.38MPa),而管内温度仍高于临界
导致温度急剧下降;随后由于管内压力的下降,管 温度 Tc (304K),且在泄漏过程中,整个温压曲线
道泄漏口处介质的出流速度不断减小,同时管壁与 都没有与饱和线相交,这说明在超临界 CO2 管道
介质之间存在着对流传热,管内流体温降速率不断 小孔径泄漏过程中,管内介质相态很快就从超临
减慢,直到温度降至最低点;在泄漏末段,由于介 界态转变为气态。此外,在泄漏过程中管内介质
质膨胀导致的温降速率低于管壁与流体之间的对流 温度降到最低值时所对应的压力分别为 3.6MPa、
传热,管内温度开始缓慢回升。从图中可以看出, 2.6MPa 和 1.5MPa,泄漏孔径越大,管内介质温压
3 种不同泄漏孔径下管内流体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 曲线越接近饱和线。表 3 给出了不同泄漏孔径条
分别为 304.4K、298.6K 和 294.3K,即泄漏孔径越 件下,管内温度最低时管内介质的密度。从表中
大,管道相同位置处的介质温降幅度更大。这是因 可以看出,泄漏孔径越大,管内介质在温度最低
为管内超临界 CO2 的泄漏时间与管道的泄漏孔径大 时所对应的密度值越小。这表明,当管内介质温
小有关,泄漏孔径越大,介质的泄漏时间越短,管 度达到最低值时,泄漏孔越大,管道泄放的 CO2
壁与流体间的对流换热时间也更短,因而使得管内 质量也越大。
介质状态变化形成的温降远大于管壁与流体之间对
表 3 不同泄漏孔径下管内温度最低时的介质密度
流换热所产生的温降,从而加剧了管道发生脆性断
泄漏孔径/mm 压力/MPa 温度/K 密度/kg·m-3
裂的风险。图 8 还给出了泄漏孔径为 2mm 时,管道
1 3.6 304.4 77.473
上 T1、T4 和 T7 3 个不同测点处的温度响应曲线,
2 2.6 298.6 53.756
可以看出 3 个测点处的温降幅度: ΔT7>ΔT4>ΔT1, 2.764 1.5 294.3 28.334
这说明离泄漏端越远,管内介质的温降幅度越大。
图 9 给出了 3 种不同泄漏孔径条件下超临界
2.3 杂质对压力和温度响应的影响
CO2 烟气中通常会混有 N2、CH4 和 O2 等杂质[21]。
为了研究杂质对超临界 CO2 管道泄漏特性的影响,
实验中在管道内混入了不同 N2 含量 (2%、4% 和
6%),测量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管内 (T7、p7) 的温
度压力变化,并与纯 CO2 管道的泄漏特性进行了对
比。图 10 给出了含有不同 N2 含量的超临界 CO2 管
道泄漏过程压力温度响应曲线,泄漏孔径 de 均为
1mm。从图 10(a)中可以看出,N2 的存在缩短了管
道泄漏时间,且含量越高,管道泄漏越短。此外,
图8 不同泄漏孔径条件下温度响应曲线 在管道泄漏的初始阶段,管内介质压力迅速下降,
在该过程中,含有 6% N2 (物质的量分数) 的超临
界 CO2 压降速率远小于纯 CO2 管道的压降速率;而
当管内介质压力降至临界压力以下时,管内 N2 含
量越高,其压力降低的速度更快。
图 10(b)给出了含杂质超临界 CO2 管道泄漏的温
度响应曲线。由图可知,N2 的混入使得管内介质的
最低温度升高,且 N2 含量越高,管内介质降至的
最低温度越高。这是因为 N2 的混入减小了超临界
CO2 管道因节流产生的温降,N2 含量越高,节流温
降越小[7]。此外,随着管内 N2 含量的增加,管内介
图 9 不同泄漏孔径条件下管内介质相态变化 质温度的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也更早。基于管内所含
第2期 顾帅威等:小尺度超临界 CO2 管道小孔泄漏减压及温降特性 · 811 ·

小,且离泄漏口越远,管内介质温降幅度越大。
(4) N2 的存在缩短了超临界 CO2 管道的泄漏时
间,N2 含量越高,管道泄漏时间越短,且管内介质
的最低温度越高。

参考文献
[1]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 E. 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
2012: pathways to a clean energy system[R]. Franc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12.
[2] GU Shuaiwei,GAO Beibei,TENG Lin,et al.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adsorption in carbon slit
pores[J]. Energy & Fuels,
2017,
31(9): 9717-9724.
[3] 郭晓明, 毛东森, 卢冠忠,等 . CO2 加氢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
2012,
进展[J]. 化工进展, 31(3): 477-488.
GUO Xiaoming,MAO Dongsen,LU Guanzhong,et al. Progress in
catalysts for methanol synthesis from CO2 hydrogenation[J].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12,31(3):
477-488.
[4] 喻健良, 郑阳光, 闫兴清,等 . 工业规模 CO2 管道大孔泄漏过程
中的射流膨胀及扩散规律[J]. 化工学报,2017,68(6): 2298-
2305.
YU Jianliang,ZHENG Yangguang,YAN Xingqing,et al. Under-
expanded jets and dispersion during big hole leakage of high
pressure CO2 pipeline in industrial scale[J]. CIESC Journal, 2017,
图 10 N2 对超临界 CO2 管道泄漏特性影响
68(6): 2298-2305.
[5] WAREING C J, FAIRWEATHE M, FALLE S A E G, et al.
N2 的摩尔分数,管内介质温度的最低值以及介质温 Validation of a model of gas and dense phase CO2 jet releases for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appli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度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可以得出一条管内介质最低
Greenhouse Gas Control, 2014, 20: 254-271.
温度线,通过该最低温度线,可以确定含杂质超临 [6] 张大同, 滕霖, 李玉星, 等 . 管输 CO2 焦耳-汤姆逊系数计算方
界 CO2 管道发生泄漏后,管内介质所能达到的最低 法[J]. 油气储运, 2018(1):35-39.
ZHANG Datong, TENG Lin, LI Yuxing, et al. A calculation
温度及该最低值出现的时间,确保管道运行温度高
method for Joule-Thomson coefficient of pipeline CO2[J]. Oil &
于其脆性转变温度,有效地防止管道发生脆性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2018(1): 35-39.
断裂。 [7] TENG Lin, ZHANG Datong, LI Yuxing, et al. Multiphase mixture
model to predict temperature drop in highly choked conditions in
3 结论 CO2 enhanced oil recovery[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6, 108: 670-679.
目前,超临界 CO2 管道输送的安全保障仍然是 [8] BUMB P, DESIDERI U, QUATTROCCHI F, et al. Cost optimized
一个巨大挑战,为了保正管道安全运行,利用小尺 CO2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grid: a case study from italian
industries[J]. World Academy of Science Engineering &
度 CO2 管道实验装置对超临界 CO2 小孔泄漏减压特 Technology, 2011(58): 138-145.
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 [9] 赵青, 李玉星, 李顺丽 . 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杂质对节流温降
(1) 超临界 CO2 管道小孔泄漏时,管内压力随 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16, 37(1):111-116.
ZHAO Qing, LI Yuxing, LI Shunli. Influence of impurities in
泄漏时间近似呈线性变化;泄漏孔径越大,管道起 pipeline on the temperature drop of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始压力越低,管道泄漏时间越短。 throttling[J]. Acta Petrolei Sinica, 2016, 37(1): 111-116.
(2) 基于超临界 CO2 管道泄漏时间的自保持 [10] MAHGEREFTEH H, BROWN S, DENTON G. Modelling the
impact of stream impurities on ductile fractures in CO2 pipelines
性,得到了不同泄漏孔径和管内起始压力条件下, [J].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2, 74: 200-210.
管内介质压力随泄漏时间变化的经验公式。 [11] 喻健良, 郭晓璐, 闫兴清, 等 . 工业规模 CO2 管道泄放过程中的
(3) 超临界 CO2 管道小孔泄漏时,CO2 由超临 压力响应及相态变化[J]. 化工学报, 2015, 66(11): 4327-4334.
YU Jianliang, GUO Xiaolu, YAN Xingqing, et al. Pressure
界相直接转变为气相;管内介质温度在泄漏过程中 response and phase transition in process of CO2 pipeline release in
出现了最低值,泄漏孔径越大,介质温度最低值越 industrial scale[J]. CIESC Journal, 2015, 66(11): 4327-4334.
· 812 · 化 工 进 展 2019 年第 38 卷

[12] DRESCHER M, VARHOLM K, MUNKEJORD S T, et al. mixtures on the decompression wave speed[J]. Cana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s and modelling of two-phase transient flow during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6, 95(3): 440-448.
pipeline depressurization of CO2 with various N2 compositions[J]. [23] 冯文兴, 王兆芹, 程五一 . 高压输气管道小孔与大孔泄漏模型
Energy Procedia, 2014, 63: 2448-2457. 的比较分析[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9, 16(4): 108-110.
[13] KOEIJER G D, BORCH J H, DRESCHER M, et al. CO2 transport- FENG Wenxing, WANG Zhaoqin, CHEN Wuyi. Analysis of the
depressurization, heat transfer and impurities[J]. Energy Procedia, nozzle model and hole model associated with high-pressure
2011, 4(22): 3008-3015. natural gas pipeline leakage[J]. Safet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4] KOORNNEEF J, SPRUIJT M, MOLAG M, et al. Uncertainties in 2009, 16(4): 108-110.
risk assessment of CO2 pipelines[J]. Energy Procedia, 2009, 1(1): [24] 霍春勇, 董玉华, 余大涛, 等 . 长输管线气体泄漏率的计算方法
1587-1594. 研究[J]. 石油学报, 2004, 25(1): 101-105.
[15] 喻健良, 朱海龙, 郭晓璐, 等 . 超临界 CO2 管道减压过程中的热 HUO Chunyong, DONG Yuhua, YU Datao, et al. Estimation of
力学特性[J]. 化工学报, 2017, 68(9):3350-3357. accidental gas release flow rate in long transmission pipelines[J].
YU Jianliang, ZHU Hailong, GUO Xiaolu, et al. Thermodynamic Acta Petrolei Sinica, 2004, 25(1): 101-105.
properties during depressurization process of supercritical CO 2 [25] 杨昭, 张甫仁, 赖建波 . 非等温长输管线稳态泄漏计算模型[J].
pipeline[J]. CIESC Journal, 2017, 68(9): 3350-3357.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05, 38(12): 1115-
[16] AHMAD M, LOWESMITH B, KOEIJER G D, et al. COSHER 1121.
joint industry project: large scale pipeline rupture tests to study YANG Zhao, ZHANG Fureng, LAI Jianbo. Steady leakage
CO2, release and disper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lculation models of non-isothermal long gas pipeline[J]. Journal
Greenhouse Gas Control, 2015, 37: 340-353. of Tianjin University, 2005, 38(12): 1115-1121.
[17] XIE Qiyuan, TU Ran, JIANG Xi, et al. The leakage behavior of [26] PHAM L H H P, RUSLI R. A review of experimental and
supercritical CO2 flow in an experimental pipeline system[J]. modelling methods for accidental release behaviour of high-
Applied Energy, 2014, 130(5): 574-580. pressurised CO2 pipelines at atmospheric environment[J]. Process
[18] LI Kang, ZHOU Xuejin, TU Ran, et al.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6, 104:48-84.
characteristics of supercritical CO2 leakage from a pipeline[J]. [27] MARTYNOV S, BROWN S, MAHGEREFTEH H, et al. Modelling
Energy, 2014, 71(21): 665-672. three -phase releases of carbon dioxide from high-pressure
[19] LI Kang, ZHOU Xuejin, TU Ran, et al. An experimental pipelines[J]. Process 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4, 92
investigation of supercritical CO2 accidental release from a (1): 36-46.
pressurized pipeline[J]. Journal of Supercritical Fluids, 2016, 107: [28] MUNKEJORD S T, HAMMER M. Depressurization of CO2-rich
298-306. mixtures in pipes: two-phase flow modelling and comparison with
[20] KOEIJER G D, BORCH J H, JAKOBSENB J, et al. Experiments experime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and modeling of two-phase transient flow during CO2 pipeline 2015, 37: 398-411.
depressurization[J]. Energy Procedia, 2009, 1(1): 683-689. [29] 李康 . 小尺度超临界二氧化碳泄漏过程物理机理研究[D]. 合
[21] ZHOU X, LI K, TU R, et al. A modelling study of the multiphase 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leakage flow from pressurised CO2 pipeline[J]. Journal of LI Kang.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supercritical CO2 leakage
Hazardous Materials, 2016, 306: 286-294. process in small scale laboratory conditions[D]. Hefei: University
[22] BOTROS K K, GEERLIGS J, ROTHWELL B, et al. Effects of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16.
argon as the primary impurity in anthropogenic carbon dioxid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