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3

1

CHLL 2212 古文獻學概要


第五講 校勘學概論
2

學習目標
• 1. 認識「校勘」與「校勘學」 ;
• 2. 了解古籍訛誤之類型 ;
• 3. 學習校勘古籍的方法 ;
• 4. 掌握「校勘」對研讀古籍之作用。
3

一、校勘與校勘學
• 校的本義是犯人帶的木枷。《說文》云 : 「校,木囚也。」
• 一副木枷由兩片組成,而兩片大小必須大體一致,才便于上
鎖,因此事先要將它們放在一起加以比較。
• 「校」字用作動詞時便有比勘核對的意思。後來又引申其義
指校正書面材料的文字異同。
• 《國語.魯語下》云 : 「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以
《那》為首。」此「校」即指校正文字錯誤。
• 《說文解字.力部》:「勘,校也。从力甚聲。」勘亦作刊。
清鈕樹玉考證云 : 「古書用竹簡,故校勘字作刊。《廣雅》
刊訓定。《玉篇》:『刊,削也,定也,除也』義其與勘
合。」
• 勘或刊有削除覆定的含義,與中國早期圖書利用竹木作載體
有關。 ( 本部份參考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校勘編》,頁 1-42 。 )
4

• 東漢應劭《風俗通義.古制》 : 「劉向為孝成皇帝典校書籍
二十餘年,皆先書竹,改易刊定,可繕寫者以上素也。」
• 可見古人整理圖書是先寫在竹簡上的,這便於發現錯誤時
削除改正,待校訂無誤後,再寫在帛上。
• 「校勘」一詞可能出現於南北朝時期。梁沈約上言宜校勘 〈上 言 宜 校 勘
譜籍云:「宜選史傳學士諳究流品者為左民郎、左民尚書,
〉云 : 「 宜 選 史 傳 學 士 諳 究 流 品 者 為 左 民 郎 、 左 民 尚 書 ,
專供校勘。」又《北史.崔光傳》云 : 「光乃令國子博士李
郁與助教韓神國、劉燮等校勘石經。」
• 唐宋後此詞更為流行,如李清照《金石錄後序》 : 「每獲一
書,即同共校勘,整集簽題。」
5

• 簡言之,所謂「校勘」就是改正書面材料上由于種種原因而
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錯誤,使之恢復或接近本來面目。
• 校勘亦稱「校讎」,此詞最早見於劉向《孫卿新書書錄》。
唐卷子本《玉篇》言部引《別錄》,也有「讎校中經」之文。
• 應劭《風俗通義》解釋道:「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繆誤,
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故曰讎也。」可
見校讎的原始意義就是校勘。
• 但校讎事業並不限於校正文字,它逐步發展成為一種系統全
面的治書之學,即校讎學。
• 因此校讎自來就有廣狹兩義。狹義的僅指改正書面材料的文
字錯誤,廣義的則兼指研究書籍的版本、校勘、目錄、典藏
等方面的問題。本講專門介紹狹義的「校讎」,即「校勘」。
6

• 校勘的目的是改正書面材料上的錯誤,而「校勘學」則是研
究與總結校勘規律的一門科學。
• 先秦時間已有從事校勘的實例,《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
篇》云:「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
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
「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
河』也。」
• 由於古文錯訛,子夏據文義及字形加以校勘,以糾正其誤。
• 及劉向等大規模校書,其對校勘規律進行不斷的探索。引者
案:同學可以參考劉向《晏子書錄》。
7

• 到了清代,王念孫對誤例的總結達到了嶄新的水平,其
《讀書雜志.淮南內篇》後序列舉誤例凡六十二事,如
「有因字不習見而誤者」、「有衍至數字者」、「有脫數
字至十數字者」、「有不審文義而妄改者」、「有不識假
借之字而顛倒其文者」等等。
• 王氏主要從書面材料發生誤、脫、衍、倒等錯誤類型來分
類總結,此標誌著校勘條例進入新的階段。
• 其後俞樾《古書疑義舉例》卷五至卷七又在王氏的基礎上
增加不少誤例,如「兩字義同而衍例」、「涉注文而誤
例」、「重文作二畫而致誤例」等。
• 俞氏之作產生極大的影響,有不少學者仿其體例作補充之
作,如中華書局 1956 年出版《古書疑義舉例五種》,收有
劉師培《古書疑義舉例補》、楊樹達《古書疑義舉例續
補》等,這些著作對校勘學亦有貢獻。
8
9

• 除對書面材料發生錯誤的規律進行總結外,人們還
對校勘的作用、方法、據以校勘的資料、校勘者應
具備的條件、校勘成果的處理形式等,都進行不斷
地探索,從而在校勘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校勘
學」。
• 而校勘之學一般認為確立於清代。梁啟超《清代學
術概論》云 : 「清儒之有功於史學者,更一端焉,
則校勘也。古書傳習愈希者,其傳鈔踵刻,訛謬愈
甚,馴至不可讀,而其書以廢。清儒則博徵善本以
校勘之,校勘遂成一專門學。」
10

校勘與校勘學的功用
• 胡適〈校勘學方法論:「校勘之
〉: 「 校 勘 之
學起於文件傳寫的不易避免錯誤。
文件越古,傳寫的次數越多,錯
誤的機會也越多。校勘學的任務
是要改正這些傳寫的錯誤,恢復
一個文件的本來面目,或使他和
原本相差最微。」
11

• 我們舉一些實例來説明校勘對讀書治學的作用。
• 例如《漢書.藝文志》云:「《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
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子宅,欲以廣其宫,而得《古文
尚書》及《禮記》、《論語》、《孝經》凡數十篇,皆古
字也。……孔安國者,孔子後也,悉得其書,以考二十九
篇,得多十六篇。安國獻之。遭巫蠱事,未列于學官。」
• 但 《史記.孔子世家》的末尾説:「安國為今皇帝博士,
至臨淮太守,蚤卒。」這兩條記載顯然是矛盾的。
• 既然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已稱孔安國早死,那麽他怎麽
能在死後獻《古文尚書》並遭巫蠱事呢?
12

• 對此清初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卷二解釋説:
「予嘗疑安國獻書,遭巫蠱之難,計其年必高,與
馬遷所云蚤卒者不合。信《史記》早卒,則《漢
書》之獻書,必非安國;信《漢書》獻書,則《史
記》之安國,必非早卒。然馬遷,親從安國遊者也,
記其生卒必不誤也。竊意天漢後,安國死已久,或
其家子孫獻之,非必其身,而苦無明證。越數載,
讀荀悦《漢紀.成帝紀》云:『魯恭王壞孔子宅,
得《古文尚書》多十六篇。武帝時,孔安國家獻之,
會巫蠱事,未列於學官。』於安國下,增一『家』
字,足補《漢書》之漏。」
• 閻若璩通過校勘,根據荀悦《漢紀》,補上《漢
書》脱去的一個『家』字,從而使這個疑問涣然冰
釋。
13

• 由此可見,讀書治學只有依據符合或接近原貌的書
面材料,方能得出正確或較為正確的結論 ; 而這種
材料的獲得往往又非通過精審的校勘手段不可,因
為古代文籍中存在着訛誤,幾乎是無可避免的。
• 其次,讀書宜求善本,其最基本的條件就是符合或
接近原稿,而校勘不但是使今本符合或接近原稿的
一種特定手段,而且也是鑒定其是否符合或接近原
稿的一種可靠方法。所以它又是有益於鑒藏書籍的。
( 可參考版本學概要一講。 )
14

二、古籍訛誤之類型
• 1. 訛:原有文字寫錯
• 例一:洪邁《容齋四筆》卷二
• 周益公 ( 周必大 ) 以《蘇魏公集》 ( 蘇頌 ) 付太平州鏤板,
亦先為勘校。其所作《東山長老語錄序》云:「側定政宗,
無用所以為用;因蹄得兔,忘言而後可言。」以上一句不
明白,又與下不對,折簡來問。予憶《莊子》曰:「地非
不廣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爾。然而廁足 ( 即「置足」 ) 而
墊之致黃泉,知無用而後可以言用矣。」始驗「側定政
宗」當是「廁足致泉」,正與下文相應,四字皆誤也。
• 可見《東山長老語錄序》「側定政宗」四字當是誤文,原
文乃用《莊子.外物篇》之典故,故當作「廁足致泉」。
15

• 例二:王念孫《讀書雜志.墨子雜志》志七之三《墨子.
非儒下》「昔 用偏 循身」條云:
• 「昔大以治人,小以任官,遠施用偏,近以循身。」念孫
案:此文本作「皆大以治人,小以任官,遠施周偏,近以
脩身」,言君子之行仁義皆大以治人,小以任官,遠則所
施周偏,近則以脩其身也。今本「皆」作「昔」,「周」
作「用」,「脩」作「循」,則義不可通。
• 此例原文「皆」、「周」、「脩」與誤文「昔」、「用」、
「循」字形相似,刻者因而致誤。
16

• 2. 脫:原有文字丟失。據脫文數量,以及脫文所在之書寫
材料而論,有脫一字、數字,一句、數句,脫簡、行、頁
等。就其成因而言,有鈔刻訛誤,有臆改。
• 例四:王叔岷《校讎通例》一九「誤脫」《莊子.天地
篇》「夫道,覆載萬物者也」
• 案古書無言「道,覆載萬物」者,《鶡冠子.學問篇》陸
佃《注》引「覆載」下有「天地」二字,大宗師篇言至 〈大 宗 師 篇 〉言 至
道「覆載天地」(又見天道篇),《淮南子.原道篇》
〈天 道 篇 〉) , 《 淮 南 子 . 原 道 篇 》
亦云:「夫道者,覆天載地。」疑此文本作「夫道,覆載天
地,化生萬物者也。」成玄英《疏》:「虛通之道,包羅無
外。二儀待之以覆載,萬物待之以化生。」是其明證。今本
脫「天地化生」四字,則文義不完矣。
• 可見王叔岷認為《莊子》此句當作「夫道,覆載天地,化
生萬物者也」。
17

• 例五: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校勘武英殿本《二十四史》
• 我曾經仔細耐心地用《百衲本二十四史》和殿本《二十四史》校對了一遍,發現殿
本訛、衍、缺、脫的最嚴重之處,有下列十種情況: [……]

• 二、脫葉
• 《宋書》 〈少帝紀,脫末一頁。
〉, 脫 末 一 頁 。
• 《南齊書》 〈州郡志下,脫一頁。桂陽始興二王傳脫一頁。
〉, 脫 一 頁 。 〈桂 陽 始 興 二 王 傳 〉脫 一 頁 。
• 《宋史》 〈孝宗紀三,脫一頁。宗室世系表二十七,脫一頁。張栻傳脫一頁。
〉, 脫 一 頁 。 〈宗 室 世 系 表 二 十 七 〉, 脫 一 頁 。 〈張 栻 傳 〉脫 一 頁 。
• 《金史》 〈百官志二,脫末二頁。
〉, 脫 末 二 頁 。

• 三、缺行
• 《周書》 〈賀蘭祥傳,缺三行半。
〉, 缺 三 行 半 。
• 《南史》 〈江蒨傳,缺一行。
〉, 缺 一 行 。
• 《北史》 〈劉獻之傳、和士開傳、韓鳳傳,各缺一行。
〉、 〈和 士 開 傳 〉、 〈韓 鳳 傳 〉, 各 缺 一 行 。
• 《舊唐書》 〈音樂志二,缺一行。李白傳,缺一行。
〉, 缺 一 行 。 〈李 白 傳 〉, 缺 一 行 。
• 《新唐書》 〈宰相表上,缺一行。宰相表下,缺一行。
〉, 缺 一 行 。 〈宰 相 表 下 〉, 缺 一 行 。
• 《宋史》 〈田況傳,缺十八行。
〉, 缺 十 八 行 。
• 《遼史》 〈百官志二,缺一行。
〉, 缺 一 行 。
• 《元史》 〈祭祀志四,缺二行。達識帖睦爾傳,缺一行。
〉, 缺 二 行 。 〈達 識 帖 睦 爾 傳 〉, 缺 一 行 。
18

• 3. 衍:增加原來沒有之文字,亦稱羨文。就衍文之數量及其所在材
料觀之,蓋有衍字、句、行、頁等情況。倘就衍文之原因論之,則
有鈔刻而衍和臆加而衍二種。

• 例七:王念孫《讀書雜志.淮南內篇雜志第十三》「詩書 聞得其
言」條
• 「誦先王之詩書,不若聞得其言,聞得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
念孫案:「誦先王之詩書」,「詩」字因上文《詩》、《春秋》而
衍。 [1] 先王之書泛指六蓺而言,非《詩》、《書》之書也。
「不若聞得其言,聞得其言」,兩「得」字皆因下句「得」字而衍。
高注云:「聞聖人之言,不如得其未言時之本意。」則聞下無得字
明矣。《文子.上義篇》正作「誦先王之書,不若聞其言;聞其言,
不若得其所以言。」

• [1] 上文是指《淮南子.氾論》 : 「以《詩》、《春秋》爲古之道而貴之,又有未


作《詩》、《春秋》之時。」王念孫認為由於此段文字有《詩》字,令校刻者以
為下文「誦先王之書」句中「書」字之前亦當有「詩」字,由此而訛成「誦先王
之詩書」,此所謂涉上文而衍。
19

• 4. 倒:指文字位置顛倒錯亂。先後次序被弄顛倒者稱為「倒
文」,糾正則稱為「乙正」或「乙轉」。字數較多之倒文則稱
為「錯簡」。就錯位文字之數量而言,有一字數字數十字乃至
整章整篇;就錯位之遠近而言,有句中句間乃至篇章間之錯位;
就錯位之原因而論,則有出於鈔刻而錯和臆改而錯。

• 例八:王念孫、王叔岷校證《淮南子.人間》「家富良馬」句
• A. 王念孫《讀書雜志.淮南內篇第十八》 :
• 「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念孫案:「良馬」本
作「馬良」,與「家富」相對為文。《漢書》注、《藝文類
聚》、《太平御覽》引此並作「家富馬良」。
• B. 王叔岷《校讎通例》五十「誤倒」 :
• 王校是也。《記纂淵海》九八、《事文類聚後集》三八、《天
中記》五五引,亦並作「家富馬良」,今本「馬良」二字誤倒。
• 可見《淮南子》原文當作「家富馬良」。
20

三、校勘之方法
• 陳垣《校勘學釋例》的突出貢獻是通過對《元
典章》一書的解剖,總結出「一代語言特例,
並古籍竄亂通弊。」
• 陳垣在此書的《重印後記》中曾説明他所以要
用《元典章》一書作校勘例子的理由:「要找
一本好而又重要又錯誤多的書,莫如沈刻
《元典章》。《元典章》係一部内容豐富而又
極通俗的書,通俗的書難得板本好,寫刻精,
沈刻《元典章》不然,寫刻極精,校對極差,
錯漏極多,最合適為校勘學的反面教材,一展
卷而錯誤諸例悉備矣。同人以為便於初學。」
• 卷六「第四十三.校法四例」提出四種校勘之
法,即對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
21

1. 對校法
• 即以同書之祖本或別本對讀,遇不同之處,則注於其旁。
劉向《別錄》所謂「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怨家相對
者」,即此法也。此法最簡單,最穩當,純屬機械法。其
主旨在校異同,不校是非,故其短處在不負責任,雖祖本
或別本有訛,亦照式錄之;而其長處則在不參己見,得此
校本,可知祖本或別本之本來面目。故凡校一書,必須先
用對校法,然後再用其他校法。
• 杜澤遜《文獻學概要》舉出「張元濟校《史記》,就以南
宋黃善夫本與清武英殿本通校,其餘清劉喜海藏百衲宋本、
明末毛氏汲古閣刻單索隱本、劉承幹影刻宋本、明嘉靖震
澤王延哲刻本則作爲參校本。」
22
23

2. 本校法
• 本校法者,以本書前後互證,而抉摘其異同,
則知其中之繆誤。此法於未得祖本或別本以
前,最宜用之。字句之間,則循覽上下文義,
近而數葉,遠而數卷,屬詞比事,牴牾自見,
不必盡據異本也。
24

• 杜先生云 : 「本校法是以本書校本書,在本書內部找證據。
要求掌握本書文法文例,韻文掌握韻例。熟讀全書。目錄與
正文可以互校,注文與正文可以互校等等。……
• 《離騷》 : 『乃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聞一多
《離騷校補》 : 『案 : 『猶其』二字當互乙。上文『雖九
死其猶未悔』、『唯昭質其猶未虧』、『覽余初其猶未悔』、
『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並作『其猶未』可證。王注曰
『然年時亦尚未盡』,正以『尚未』釋『猶未』,是王本未
倒。』聞一多舉出《離騷》本文中四個文法一致的句子,又
舉出王逸注作證據,證明『猶其未央』爲『其猶未央』,
『猶未央』即王注『尚未盡』,這是本校法的很好例子。從
這條例子可以體會到聞一多對《離騷》已爛熟于胸中,故能
運用自如,左右采獲。」
25

3. 他校法
• 他校法者,以他書校本書。凡其書有采自前
人者,可以前人之書校之,有為後人所引用
者,可以後人之書校之,其史料有為同時之
書所並載者,可以同時之書校之。此等校法,
範圍較廣,用力較勞,而有時非此不能證明
其訛誤。
26

• 荀悅《漢紀》不獨取材於《漢書》,其中亦有參考《史記》
者, [1] 故此,排比《漢紀》、《史記》、《漢書》三書文
句對校勘《漢紀》文句不無裨益。
• 由於《史記》、《漢書》、《漢紀》三書皆記西漢一代歷史,
《漢書》因襲《史記》而來,而《漢紀》雖主要取材於《漢
書》,其中又有不少文字採自《史記》,故三書關係密切。
清代王念孫《讀書雜志》、王先謙《漢書補注》、近人張烈
校勘《漢紀》等亦多以三書對校,創獲甚豐。以下本人即排
比三書文句,補校今本《漢紀》:

• [1] 可參考李書蘭:《漢紀》選用《史記》考,載《史學史研究》
〈《 漢 紀 》 選 用 《 史 記 》 考 〉, 載 《 史 學 史 研 究 》
1986 年第
4 期,頁 33-39 。拙作荀悅《漢紀》用《史記》考亦曾全面排比《史記》、
〈荀 悅 《 漢 紀 》 用 《 史 記 》 考 〉亦 曾 全 面 排 比 《 史 記 》 、
《漢書》、《漢紀》三書文句,提出五十書證指出荀悅編寫《漢紀》時實有
參考《史記》之史料,補充李氏之研究,詳見拙作:荀悅《漢紀》用《史 〈荀 悅 《 漢 紀 》 用 《 史
記》考,載《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 載 《 中 國 文 化 研 究 所 學 報 》 2009 年第 49 期,頁 65-101 。
27
28
29

4. 理校法
• 段玉裁云:「校書之難,非照本改字不譌不
漏之難,定其是非之難。」所謂理校法也。
遇無古本可據,或數本互異,而無所適從之
時,則須用此法。此法須通識為之,否則鹵
莽滅裂,以不誤為誤,而糾紛愈甚矣。故最
高妙者此法,最危險者亦此法。
30

• 董洪利《古典文獻學基礎》解釋云 : 「顧名思義,
理校即用理論知識作爲依據去分析判斷。……所謂
理,通常包括 : 本書的思想內容 ( 義理)、當時
的語言文字知識、有關歷史文化知識三個方面。清
代理校學派正因其長于義理分析以及運用文字、音
韵、訓詁和歷史文化知識來考證異文正誤而得名,
陳垣校《校勘學釋例》中『元代用字誤例』、『元
代用語誤例』、『元代名物誤例』也屬運用元代歷
曆史文化、語言文字知識對異文進行判斷。這種校
勘方法實質上是分析推理,通過對有關專門知識的
查考,確定文字正誤。
31

• 如陳垣《史諱舉例》卷四『因避諱而致誤例』有:
『《南史•隱逸傳》:「陶潜字淵明。或云深明,
字元亮。」上「淵」字當作「深」,後人回改。
《宋書》云:「陶潛字淵明。或云淵明,字元
亮。」甚顯白。《南史》原文必與《宋書》同,但
避諱改「淵」爲「深」爾。後人校《南史》者不察,
遂傳寫顛倒如此。』一方面用《宋書》文字進行他
校,另一方面,根據《南史》成書時代的歷史實際,
即唐代避諱情况推斷相關文字的變易原因和本來面
貌。像這樣將歷史知識用于考證,即屬理校。」
32

在下例中,分別用了甚麼校勘
方法?並如何進行校勘呢?
33

• 例 1 :明嘉靖聞人詮刻本《舊唐書》傳一百四十六《李白
傳》:「天寳初,客遊會稽,與道士吴筠隠於剡中。既嗜
酒,日與飲徒醉於酒肆。」

• 南宋紹興兩浙東路茶鹽司刻本則作「天寳初,客遊會稽,
與道士吴筠隠於剡中。既而玄宗召筠赴京師,筠荐之于朝。
遣使召之,與筠俱待詔翰林。白既嗜酒,日與飲徒醉于酒
肆。」

• 近人張元濟以宋本校明聞人詮本,發現聞人詮本脫去二十
六字。

• 張元濟用了 對校 法。
34

• 例 2 :《莊子.刻意》:「故曰聖人休休焉,則平易
矣。」

• 清人俞樾《諸子平議》:「按『休焉』二字傳寫誤倒,此
本作『故曰聖人休焉,休則平易矣。』《天道篇》『故帝
王聖人休焉,休則虛』,與此文法相似,可據訂正。」
• 本校
• 俞樾用了 法。
35
36

梁德華是用了 他校 法。
37

• 梁啟超稱讚王念孫,謂其「校法最精最慎,隨校隨釋,妙
解環生,實為斯學第一流作品。」
38

王念孫利用類書校勘《漢書》
• 《讀書雜志》志四之一
• 校勘《漢書‧惠帝紀》「民有
罪」句
• 王念孫引用《太平御覽》、
《北堂書鈔》為據。
• 將詳論於類書一講。
39

四、藏書家之校勘工作
• 葉德輝《藏書十約》:書不校勘,不如不讀。校勘之
功,厥善有八:
• 習靜養心,除煩斷慾,獨居無俚,萬慮俱消。一善也。
有功古人,津逮後學,奇文獨賞,疑竇忽開。二善也。
日日翻檢,不生潮霉,蠹魚蛀蟲,應手拂去。三善也。
校成一書,傳之後世,我之名字,附驥以行。四善也。
中年善忘,恒苦搜索,一經手校,可閱數年。五善也。
典制名物,記問日增,類事撰文,俯拾即是。六善也。
長夏破睡,嚴冬禦寒,廢寢忘餐,難境易過。七善也。
校書日多,源流益習,出門探訪,如馬識途。八善也。
40

• 張之洞《輶軒語‧語學篇》云:「讀書先宜校書,校者以善
本與俗本對勘,正其偽脫也,異同之間常得妙悟。且校過
一次,繁難處亦易記得。但校後宜讀,若校而不讀便成笑
柄。 」

• 可見校勘學為研讀古書之根本,能訂正古籍之訛誤,從而
理解原文,但若只作校勘而不讀書,則失校勘之旨。
41

五、其他校勘用例.荀悅《漢紀》
• 《漢紀》:沛公方踞牀,令兩女子洗足。食其長揖不拜,
• 《漢書》:沛公方踞牀,使兩女子洗 。酈生 不拜,長揖
• 《史記》:沛公方踞牀,使兩女子洗足。酈生 不拜,長揖,

• 《漢紀》:曰:「足下必欲舉義兵,誅無道秦,不宜踞見長
者。」
• 《漢書》: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 ,不宜踞見長
者。」
• 《史記》: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 ,不宜踞見長
者。」
• 案:《史記會注考證》:「祕閣本無『足』字。」《史記
會注考證校補》:「桃古本亦無『足』字。」 又《史記.
酈生陸賈傳》:「沛公方倨牀,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
生。」《漢書•酈食其傳》作「令兩女子洗」, 亦無「足」
字,王叔岷云:「《索隱本》出『踞牀洗』三字,疑所據
本洗下無足字,《漢書• 高紀》及酈生傳並無足字。
〈酈 生 傳 〉並 無 足 字 。
(師古《注》:洗,洗足也。)《史記•高紀》作『使兩女
子洗足。』《考證》引《祕閣本》亦無足字。驗以黥布 〈黥 布
傳『上方踞牀洗。』(《漢書
〉英• 布傳》,上作『漢
王。』)則《史》文蓋本無足字矣。」

42
43

• 而李人鑑亦云:「『洗』下『足』字乃後人所妄加,當刪。
(此《傳》下文後人所附益之酈生事中有『沛公方洗』一語,
而六朝抄本乃作『沛公方洗足』。抄本『洗』下『足』字亦後
人所加。今本無『足』字,乃舊本未為後人加『足』字而幸得
傳至今日者。)」 又案王充《論衡•譏日》:「洗,去足
垢。」 [1] 可知「洗」已有「洗足」義,故《史記》之「足」
字或為後人所加,而《漢紀》作「洗足」者亦誤,應從《漢
書》刪「足」字。張烈校勘《漢紀》時未有列出《史》、
《漢》異文,又未據《漢書》刪《漢紀》「足」字,亦當補。

• 可見要校正古書文字必須結合多方面的證據,才可以有可信的
結論。

• [1] 李人鑑:《太史公書校讀記》(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1998 年),頁


133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