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荀子性惡論說概述

荀卿以為人天生而有好惡之情,此本
人性之實質內容;而好惡之情,乃緣
於感官之欲對外在客觀事物的反應而
來,凡此皆天生使然,非關後天人為
因素。由此觀之,荀卿有關人性本質
之說,其實類近告子 。
一.告子、荀子「生之謂性」論說異同:

告子與孟子爭論人性善惡,見《孟子.告
子上》。告子謂:「生之謂性。」又謂:
「食色、性也。」告子所謂「生之謂性」,
似專就慾念立論,意指凡生而有之欲望,
皆為人之「本性」。生而有之欲望,其最
顯著者則為「食」與「色」,故告子謂
「食色、性也」。「食色」本身不可稱之
為善,亦不可稱之為惡。〈告子上〉記述
公都子引述告子之言曰:
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
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
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或曰:「
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
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
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

告子提出「性無善無不善」、「性可以為
善,可以為不善」,並無必然。因之,告
子設喻云:
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
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
無分於東西也。

荀子亦以為「生之謂性」,與告子論
說相同。《荀子.正名》云:

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
然而,荀子論「生之謂性」,其理論體系顯
然遠較告子周密。告子以為「生之謂性」,
闡明人之本性乃天生使然。至於「性」之本
質,告子言之未詳,僅指出「性」與「慾念
」相關,並舉「食、色」為例,故謂「食、
色,性也」。荀卿則詳論之,〈正名〉云:

性之和所生,精合感應,不事而自然謂之性
。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情
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
偽。
荀子在告子理論體系之上,嘗試整理「性」、
「情」、「欲」三者之關係。荀子因以為今人之
性,生而有「好惡、喜怒、哀樂」,即所謂
「情」;而「情」則緣於感官對外物所起之反應,
即所謂「欲」。由此觀之,就「生之謂性」之理
論體系而言,荀卿較告子周密完備。

另告子謂「食色,性也」,僅舉「食、色」二端
為例以見人之慾念;荀卿則指出人之慾念,其始
也在於感官之欲,亦遠較告子之論為明確。荀子
謂人生而有「耳目之欲」,乃好聲色;因而得見
人於聲色有好惡之「情」,乃緣於耳目感官之欲。
又《荀子.性惡》云:
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
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
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後生
之者也。

荀卿所舉「目好色」、「耳好聲」、「
口好味」、「骨體膚理好愉佚」,並皆
感官之欲,而為人性天生自然而得好惡
之情。足見荀卿論述「情」「欲」兩者
關係,亦較告子僅舉「食色」為例為周
密。
二.荀子提出「性惡」之因由
告子以為性無定向,猶如「湍水」,決諸
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荀子亦以
為「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亦不以為人
之本性有善惡之別。然則荀卿為何主張性
惡?如何立論? [1]

[1] 以下分類方法參徐復觀〈從心善向心知───荀子的
經驗主義的人性論〉。
2.1 從感官欲望之流弊立論:
《荀子.性惡》云: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
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
而有耳目之欲, [2] 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
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
,合於犯(分)〔文〕 [3] 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
法之化、禮義之道, [4] 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
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
[2] 王先謙云:「有」字疑衍。
[3] 俞樾云:「犯分」,當作「犯文」。此本以「文」「理」相對。上文曰:
「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下文曰:「合於文理,而歸於治」,並
其證也。
[4] 楊倞云:「道」與「導」同。
此為荀卿「性惡」論說最重要之依據,荀
子以為「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
奪」,此以後天人類行為之惡,證成天生
人性之惡。順從人「好惡」之情,為何必
見「爭奪」?因為人性「生而好利」、
「生而疾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
聲色」,是則「好利」為何必見「爭奪」?
「疾惡」為何必見「殘賊」?「耳目之
欲」「好聲色」為何必見「淫亂」?此則
與荀卿論性強調當中「情」「欲」之作用
相關,《荀子.正論》:
子宋子曰:「人之情欲寡, [5] 而皆以己之情為
欲多 [6] ,是過也。」故率其群徒,辨其談說,
明其譬稱,將使人知情(欲之)〔之欲〕 [7] 寡
也。應之曰:「然則亦以人之情為(欲) [8] 目
不欲綦色,耳不欲綦聲,口不欲綦味,鼻不欲
綦臭,形不欲綦佚。此五綦者,亦以人之情為
不欲乎?」曰:「人之情欲是已。」曰:「若
[5] 王念孫云:「人之情」三字連讀,「欲寡」二字連讀,非以「情欲
」連讀。
[6] 王念孫云:「己之情」三字連讀,「欲多」二字連讀。謂人皆以己
之情為欲多不欲寡也。
[7] 楊倞云:「情欲之寡」,或為「情之欲寡」也。王念孫云:案或本
是也。此謂宋子將使人知情之欲寡不欲多也。下文云「古之人以人之情
為欲多而不欲寡」,「今子宋子以人之情為欲寡而不欲多也」,是其證

[8] 盧文弨云:此「欲」字衍,句當連下。
是,則說必不行矣。以人之情為欲此五綦者
而不欲多,譬之是猶以人之情為欲富貴而不
欲貨也,好美而惡西施也。古之人為之不然
。以人之情為欲多而不欲寡,故賞以富厚而
罰以殺損也,是百王之所同也。」

荀子據子宋子之言,說明人皆有欲。荀子以
為既知「己之情」為欲多,而望「人之情」
為欲寡,實不可得。為政者乃用賞罰以制人
之多欲,所謂「賞以富厚而罰以殺損」。荀
子據此以見欲多必生爭奪、殘賊、淫亂。
人之有「欲」,此本天性使然,不可改易
。人之多欲,乃致爭奪、疾惡、殘賊,荀
卿以為此皆緣於人之不知足。《荀子.榮
辱》云:

人之情,食欲有芻豢,衣欲有文繡,行欲
有輿馬,又欲夫餘財蓄積之富也;然而窮
年累世不知(不)足, [9] 是人之情也。

[9] 楊倞云:「不知不足」,當為「不知足」,剩「不」字
耳。
荀子以為人之多欲,又復不知足,其漸必至於爭
奪、亂窮。《荀子.禮論》: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
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
亂則窮。

荀子謂「爭則亂,亂則窮」,乃就「行為結果」
立論。易言之,荀子所謂「性惡」,其論說之核
心意義,並非以為性情之本質為惡,而重在表明
順從性情而作出之行為,其結果必然為「惡」。
荀卿依據人順性而為乃致「亂窮」之現象,推本
溯源,以為「性情」者,即「亂窮」之所由來,
乃謂「性」為「惡」。蘇東坡〈荀卿論〉不明乎此
,乃謂:

天下之人如此其眾也,仁人義士如此其多
也。荀卿獨曰人性惡,桀紂,性也;堯舜,
偽也。由是觀之,意其為人必也剛愎不遜
而自許太過。

蘇軾依據天下仁人義士眾多之現象,質疑荀卿性
惡之說。此未知荀子性惡之論,乃據性情本質而
言,以為順從本質則生爭奪,因以為惡。蘇子既
不明荀卿,又詆之以為剛愎自許,亦已過矣。
2.2 從「善、性」二者並無必不可分之關係立論
又《荀子.性惡》云:

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將皆失喪其性故〔惡〕
[10] 也。」曰:若是,則過矣。今人之性,生而
離其朴 [11] ,離其資,必失而喪之。用此觀之,
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12] 。所謂
性善者,不離其朴而美之,不離其資而利之也。

[10] 楊倞云:「孟子言失喪本性,故惡也。」梁啟雄云:據楊《注》「
故惡也」,正文「故」下似奪一「惡」字。
[11] 郝懿行曰:「朴」,當為「樸」。「樸」者,素也。言人性生而已離
其質樸與其資材,其失喪必矣,非本善而後惡。
[12] 王念孫云:此亦當有「其善者偽也」句。「人之性惡」,「其善者偽
也」二句,前後凡九見,則此亦當然。
使夫資朴之於美,心意之於善,若夫可以見之
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故曰:目明而
耳聰也。今人之性,飢而欲飽,寒而欲煖,勞
而欲休………夫子之讓乎父,弟之讓乎兄;子
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於性
而悖於情也………故順情性則不辭讓矣,辭讓
則悖於情性矣。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
荀子以為生而有目能視,生而有耳能聽,而
「見之明」不離目,「聽之聰」不離耳,因謂
之「目明耳聰」,此皆天性使然。荀子意在說
明舉凡屬於「性」之本質者,皆不離於「性」
而從屬焉,恰如明不離乎目,聰不離乎耳。然
而人之行為,則常與「朴」、「資」分離,從
而證明行為中之「善」,與本性並無必然不可
分離之關係,再由此證明「性」之本質並不包
括「善」,以見「性」之惡。荀子再舉子之讓
父、弟之讓兄等善行為例,以見此等善行皆與
人類自然之欲望相反,以見性本惡。
2.3 從人之欲為善以證其性本惡
又《荀子.性惡》云:

凡人之欲為善者,為性惡也。夫薄願厚,惡願美
,狹願廣,貧願富,賤願貴,苟無之中者,必求
於外;故富而不願財,貴而不願埶,苟有之中者
,必不及 [13] 於外。用此觀之,人之欲為善者,
為性惡也。今人之性,固無禮義,故彊學而求有
之也;性不知禮義,故思慮而求知之也。然則生
而已,則人無禮義,不知禮義。人無禮義則亂;
不知禮義則悖。然則生而已,則悖亂在己。用此
觀之,人性惡明矣。
[13] 按:準上文「必求於外」,此文「及」亦當作「求」。
此荀子從「苟無之中者,必求於外」此一前
提,證明人之欲為善者,正因其性之惡。

2.4 從社會立君、明禮以證人性本惡

又《荀子.性惡》云:
今誠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則〔有〕 [14] 惡
用聖王?惡用禮義矣哉?雖有聖王禮義,將曷加
於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惡。故古者聖
人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

[20] 楊倞《注》:「有」讀為「又」。
故為之立君上之埶以臨之,明禮義以化
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
……故檃栝之生,為枸木也;繩墨之起
,為不直也;立君上,明禮義,為性惡
也。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

荀卿意謂直木本直,故不待檃括烝矯已然端直;
枸木本曲,必待檃栝烝矯始能為直。人性亦然,
本來不善,方有待於聖王之治、禮義之化,然
後始合於善,則人性本惡明矣。得聖王之治、
禮義之化,然後合於善,則善本非從屬於人之
本「性」,而為後天人為所加,因知人性本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