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7

分类号 单位 代 码

密 ‚级 申 请 号

加 介次掌
同等学力 申请硕士 学位 论文

中文论文题 目

英文论文题 目



申、导名

请 教称
人 师
姓名 燕芳

张家成

国哲学

研 究方 向 国古代哲学

所在学 院 人文学院

申请 人单位 浙江越秀外国语 学院

论文提交 日期 年 月
荀子的圣人观

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斡 刻 鱿 一

论文评 阅人

评 阅人
评 阅人

评 阅人
评 阅人

答辩委 员会 主席 潘立 勇 教授 浙江大学哲学系
委员 董平 教授 浙江大学哲学系
委 贝口 ︶

‚



张家成 副教授 浙江大学哲学系
关长龙福 授 浙江大学古籍所
何善 蒙 副

答辩 日期 四 年 月 压
浙江 大 学研 究生学位 论文独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 明所呈 交 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 导师指导下进行 的研 究工作及取得 的

研 究成果 。除 了文 中特 别加 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 中不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逝丝大全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


证书而使用过 的材料 。与我一 同工作 的同志对本研 究所做 的任何贡献均 己在论文

中作 了明确 的说 明并表示谢意 。


位论
文“名
作 “
准 签
字规刁年’
日 月‘日

学位 论文版权使用授权 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二折丝鱼 吏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


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止折些大全
可 以将 学位论文 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和 传播 ‚可 以采用 影
印、缩 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
保 密 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 书


师签名冀奋恤

位论
文作
者签
名育彭

字 年’
琳“泞 月‘日 签
字呱价‘
月夕日
致 谢

当论文完成之 际 ‚我 内心充满感恩 。

首先‚我要感谢导师— 张家成教授的悉心指导‚如果没有
他从确定选题 到拟定提纲 ‚到修改初稿 ‚到最终定稿 的全流程 的

耐心指导与严格要求 ‚这篇论文的完成是不可想象的。张老师每

一次都对论文大到结构 、立意 ‚小到标题 、标点 ‚作极为详尽 的


批改 ‚有各种批改符号 ‚用各种颜色 的字体醒 目标 出‚每次都让

我非常感动 写作论文 的过程就是 向张教授学 习如何做学 问的过

程 ‚也是学习如何做人的过程 。从张教授那里 ‚我不仅 了解 了最

新的学术研究成果 ‚更重要的是学到 了一种严谨的治学精神 ‚张

家成教授 的人 品和学识将对我今后 的学 习和工作产 生极大影 响 。

同时非常感谢人文学 院诸位老师 的谆谆教诲 ‚感谢 同窗好友

的热心帮助

我也非常感谢答辩委员会 的老师们 ‚他们在 百忙 中为我 的拙

作进行评 阅。这篇论文也凝聚 了他们太 多的心血

这次论文 写作给我 以极好 的锻炼 ‚从 中我学到 了很 多东西 ‚

能让我受益一 生 。我感谢浙 江大学

楼燕 芳

年 月
内容摘要

本文将 荀 子 的圣人观 放在先秦儒 家人格 理 想 的大 背景 中去

考察 ‚力 图就先秦 的最后一位大儒一荀子理想人格 的圣人观作全

面 、系统地梳理 。

儒家代表人物孔 ‚孟 ‚荀都提 出了许多理想人格范畴‚其 中

圣、贤与君子是儒家理想人格 的主要类型 ‚圣人在先秦儒家理想

的人格境界 中居 于最 高地位 。孔子为儒家 的理想人格思想提供基

本 的范式一 内圣外王‚孟荀 则在从不 同侧面展 开这一理论 ‚二者

分别代表 了儒学 的不 同演变方 向。

文章主要从时代背景 、理论基础 、品格特征和实现途径等 四

个方面对荀子的圣人观作了系统的阐述‚重点分析了其圣人观的

知礼统一、圣王并重、尽善尽美等方面特征‚并强调 了圣人是“ 可

学而至 ” 的。

本文还对孟荀圣人观 的异 同进行 了探析 ‚希望通过孟荀圣人

观 的对 比来更好 的把 握荀子 的圣人观 。

本 文最后 指 出荀 子 的圣人观 不仅对 后 世儒 学产 生 了深远 的

影响‚而其 内在丰 富的思想 ‚包括教育思想 、礼学思想等至今仍

有很鲜 明的现实意义 。

关键词 荀子‚圣人‚ 理想人格‚ 知礼统一 ‚圣王


‚ 访 ‚

‚ ‚

‚ ‚

‚
‚

杖 ‚

‚
‚ ‚

‚ ‚

‚ ‚ ‚


目 次
致 谢 ……‚
·· · ……

·
摘 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 次

绪 论 ……

·
一。人格与理想人格的概念···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圣、贤与君子 儒家理想人格的主要类型 ……
第一章 先秦儒家圣人观 的演变 · ·
···
···
···
···
···
···
···
···
···
……

一、圣人探源 ……
二、孔子 的圣人观 ·
···
···
···
···
···
···
···
···
···
···
···
···
···
···
···
·……

三、孟子的圣人观 ·
···
···
···
···
···
···
···
···
···
··……
第二章 荀子圣人观 的主要 内容 ·
···
···
· ……

一、时代背景 ·
···
·· ·
···
···
···
···
···
···
···
···
···
··……
二、理论基础 ·
· ·
···
···
···
···
···
···
···
···
··……

、天人相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之性恶 ··
···
···
···
···
···
···
···
···
···
··‚
···
···
···
··……

、化性起伪 ··
···
···
···
···
···
···
···
···
···
···
···
···
···
···
·……

三、品格特征 ·
···
···
··
··
··
··
···
··
··
··
···
··
···
··
··
·……

、知礼统一 · ·
···
···
···
···
···
···
···
···
···
···
···
···
···
···
···
·……
、圣王并重 ··
···
···
···
···
···
···
‚··
···
·‚·
···
···
···
···
···
……

、尽善尽美 ·
··· ··
···
···
···
···
···
···
···
···
···
···
···
···
·……

四、实现途径 ·
···
···
···
···
···
···
···
···
···
···
···
···
···
···
·……

、圣人 可求 ·
···
···
···
···
···
···
···
···
···
·……

、知行结合 ·
···
···
···
···
···
···
···
···
···
···
···
···
···
···
···
···
···
··一


‘礼教与乐教 · ··
···
···
···
···
···
···
···
···
···
···
···
···
··……
第三章 孟荀圣人观 的异同比较 ·
···
···
···
···
···
···
···
……

一、时代背景不 同 ·
·· ·
···
···
···
···
···
···
···
···
···
···
···
···
···
……
二、理论前提相异 ·
···
···
···
···
···
···
···
···
···
···
···
·……
三、成圣途径各异 ·
···
···
···
···
···
···
···
···
···
……

四 内圣外王侧重不同 ……

价值 目标 一致 ……

第四章 荀子圣人观 的历 史影响及现实意义 ……

一、历 史影响 ·
···
···
···
···
···
···
···
···
···
···
···
···
‚··
··……
二、现实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作者简历 ·
···
···
···
···
···
···
···
···
···
···
···
···
···
···
··……
浙江大学硕 上学位论 文 丫
万子的圣人观

绪 论

一、人格与理想人格的概念
在 中国古代汉语 中‚并无 “人格” 一词。然多以 “人 品” 、 “ 品格” 等词与
其相对应‚可见 中国传统文化更侧重 “人格” 的伦理道德 意义。 “人格” 一词源

自拉丁语 “ ” ‚是 面具的意思‚意味着 向社会显露 自己。美国著名心理


学家、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在个体 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

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现代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
格等认为人格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
定 的和独特 的心理行为模 式‚是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倾 向的总和。’
在社会心理

学领域‚人格则被赋予 了品质价值的涵义‚包含着伦理学层面的含义‚它不仅指
个体 内在的潜 能和资质‚更侧重于个体 的社会性和社会性 自我。当前较为公认的

“人格” 定义是 人格是 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 下的伦理道德 为主导‚在遗传和


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的生理 、心理和行为特质的总和。它涵盖 了三个层面 其一‚

人的道德 品质 其二‚人的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兴趣 、动机 、理想 、价值

观、世界观等要素 其三‚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 的资格及其外在表现。


理想人格就是 能够符合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并为全体社会成 员所共同推崇

的人格 范式‚它是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的体 现。传 统儒 家所探讨的理

想人格就是个人应 当怎样让 自己成为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 ‚在人格上达到

一种什么样的境界。理想人格实际上就是人的发展的终极 目标 ‚是人们道德修养
上的奋斗方向和要努力达到的人生境界‚是人的价值的最高评价标准的问题。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思想 内容丰富‚其 中‚儒 家思想作为中国思想文化

的主干‚是 中华文化的精髓 。儒家注重人伦 ‚因此十分重视探讨人 生理想 、人 生

价值 、人 生意义等人 生问题 ‚并最终 归结于对于理想人格 的设定和塑造。在 中国

古代众多理想人格的构想 中‚儒家 特别是先秦儒家 理想人格最为完备 ‚对后


世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二、圣、贤与君子 儒家理想人格的主要类型
先秦儒家对理想人格进行 了系统的设计和论述 ‚他们试 图为人的发展设定一

‚
参见 美 舒尔兹著 、李文渐译 《成 长心理学》之第二章 、第六章有关 内容。北京 三联 书店 年

浙江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 荀 子的圣人观

个普遍的价值坐标 ‚为人的发展注入精神动力并规范人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人

们实现理想人格设计出了许多途径。先秦儒家代表人物孔、孟 、荀都提 出了许多

理想人格范畴 如志士、仁人、成人、君子、大人、圣人、贤人、大丈夫等。在

孔孟荀看来‚理想人格是 自我完善的模范‚具有很高的修养和才能‚不仅追求崇
高的道德境界 ‚而且对他人和社会能竭尽义务‚懂得人之所 以为人之道。总得来
说‚儒家的理想人格主要可 以概括为圣 、贤、君子三个类型。

自下而上的君子、贤人、圣人 三者可以说是先秦儒家们为不 同的政治社会阶

层和社会人士设计的不同的理想人格类型。在传 统儒家文化中‚由于道德是一个

人的立身之本‚其理想人格的设定亦即是人的道德的完善‚所 以‚圣、贤、君子

也是儒家伦理的首要论题‚它们是理想人格的典范‚反映着传统社会的道德理想
和追求。

君子是儒家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论述得最多、最充分的理想人格

范畴。在儒 学中君子是指道德 品质高尚、有仁德 、讲道义的人。君子人格是儒家

设立的一种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同趋从的人格‚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楷模和实践的

目标 ‚而不像圣、贤只能在极少数人身上实现。在西周 、春秋 时期‚ “君子” 是


对担任一定官职的封建贵族的通称。到春秋时代后期‚ “君子” 的含义发生了变
化 不再仅指贵族 ‚而是泛指有道德 的人。同时缺乏道德之人被称为 “小人” 。

孔子经常把小人与君子对举 ‚使君子与小人在道德 品质上的差别形成鲜明的对

照。’《论语 ·里仁》中说 “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 “君


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君子关心道德 ‚重于个人修养 ‚严 于律 己使 自己人格
得到升华。小人关心物质利益只懂得利害‚苛求别人。从 内涵上来讲‚儒家的君

子人格是仁智勇的有机统一。它是一种以 “仁” 为核心‚辅之以 “智” 、 “勇”


的理想人格。而儒家对君子的要求更多体现在 自我品格修养和 日常行为方面‚强

调君子在 日常生活 中应 能做到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


。而君 子对

于政治则应是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
‚ “穷者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在儒家思想 中‚能够实现道德理想、躬行儒家道德规范的现实主体 的就是君

子。 《论语 ·述 而》 中说 ‘
怪 人 ‚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君 子者 ‚斯可矣” 。

王廷治 《荀子答客 问》 上海 王
几海人 民出版社 年‚第 页
《论语 ·颜渊 》
《论语 ·泰伯》
《孟 子 ·尽心 上》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
订了的圣人观

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君子相 比于圣人它更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儒家强调应按照
君子的标准来实践儒家的道德 ‚逐渐向着成圣之路慢慢靠近。

先秦儒家理想人格 中自下而上的第二个层次是 贤人。贤人是指具有较高品德


修养 ‚具有丰富的知识才 能的人。儒家对那些君王之下、万 民之上的官吏要求就

是做一个 “ 贤人‚
‘。贤人协助、辅助圣人成就功业‚治理 国家。贤人首先是具有

仁德 的人。据 《论语 ·述 而》记载 有一次‚冉有 曰 “夫子为卫君乎 ” 子贡

曰 “诺 ‚吾将 问之。” 入 日 “伯夷‚叔齐何人也’


’ 日 “古之贤人也。”

日 “怨乎 ” 曰 “求仁 而得仁 ‚又何怨 ” 在这里 ‚孔子赞扬伯 夷 、叔 齐互让


君位是具有仁德 的表现。 《荀子 ·哀公》引孔子之言 曰 “所谓 贤人者 ‚行 中规

绳而不伤朴本‚言足法朴天下而不伤朴身‚富有天下而无怨财 ‚布施天下而不病
贫。” 贤人在道德 上的修养与君子基本上是一样的‚贤人在完善 自我的基础上‚

进入政治。其次‚贤人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才 能‚为人诚实而正直。子 曰 “不逆

诈‚不亿不信 ‚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 ‘《中庸》云 “尊贤‚则不惑。” 孔

子也赞其弟子颜回‚ “贤哉‚回也 一草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 改其乐。贤哉‚回也 ’
第三‚贤人见道 明但未 能很好地把握。子 日 “道
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 肖者不及也。” ’
所 以‚贤人还要加 强修养

以期臻于圣人之境。

而圣人在先秦儒家理想的人格境界中居于最高地位 ‚是仁人志士毕生所追求
的最终 目标。儒家的圣人是道德至善至美的化身‚他制作礼乐‚教化人心‚无论

是道德 品格的水平‚还是道德修养的 自学程度 ‚圣人都居所有人格之首。在道德


水平上‚圣人 能够 “参于天地 ‚并于鬼神” ‚‚
圣人 能够合 “天道” 、 “地道” 、

’ 道” 于一身
‚ 进入 “万物 皆备朴于我” 的天人合一境界。在 中国历史上‚被
誉为圣人的不多 其典型代表就是尧、舜 、禹、汤、周文王、周 武王、周公等‚

后称 “七圣” 。这些人 ‚大多能顺天安 民‚成就伟大功业‚不仅是道德极至完善


的人格典范‚而且把 以造福人类、促进社会发展与人格 的完善作为 自己终身的追
求‚体现 出生命价值的崇高、伟大和永恒。在儒家理想人格模 式中‚圣、贤、君

子是其人格 的不同型态‚内圣外王是其固有的特质 ‚礼仪教化与道德践履是其实

《论语 ·宪 问》
《论语 ·雍也》
《论语 ·先进》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子的圣人观

现的途径 ‚学是儒 家通往理想人格的第一步。

儒家提 出的理想人格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是一大进步‚是人类充分发

展 自身主体性观念的集中表现‚反映 了人类对理想的人性和精神境界的向往。儒
家理想人格 的提 出‚从人生 目标上回答 了做什 么人的问题‚为 中国传 统社会生活

中个体人格的发展指明 了方向。儒家的人格理想反映 了积极的入世精神‚强调无

论圣 贤君子‚都应具有发奋 图强、自强不息的品格和强烈的历史使命 感‚把建功

立业、经邦济世作为人生的终生追求‚把个人的道德 完善与人类的安宁幸福联系

在一起。尽管在传统文化 中圣 贤君子被视为人格的理想境界 ‚但这种境界绝不是

不可企及的‚儒家将圣贤君子的理想人格作为人的奋斗 目标 ‚充分表现 了其对人


生 目的、人生价值 、人生幸福的积极进取的态度 ‚它鼓舞人们通过个人的道德修

养和学问提高‚通过个人实践‚去实现理想人格‚并且相信人们只要 自觉地进行
道德修养与实践‚就能使这种 目标变为现实。

自近现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于儒家的圣人观及儒家理想
人格思想的探讨从未停止过‚目前也 已有不少相关论著 问世。如 《中国圣人论》、

《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重释传统 ·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儒家 内
圣外王之道通论》等‚已发表 的专题研究论文则数量更多。概括来说‚近些年来
的学术界对儒家理想人格 的研 究主要从 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是分析并阐释儒家理

想人格思想 的内涵 二是用 比较的方法研 究各个 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的理想人格思

想 三是对理想人格思想的当代价值的分析。其中‚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荀

子 的理想人格 思想也是 学者们 关注 的对 象之 一‚ 目前 已有若 干篇 学位论 文研 究

之。从研 究方法来说‚目前学界 已经超越传统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极对立的

研究模式‚从多个角度和方法去探讨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思想 ‚如有从哲学 伦

理学 、历史学、文化人类学乃至生态学等多角度去解读传统儒家的理想人格思
想‚并且试 图与西方的伦理思想进行 比较的‚并取得 了不少研 究成果。然而‚总

得来看‚相关研 究还是有不足之处。如多注重儒家理想人格探讨‚而对儒家理想
人格 的不 同层面的揭 示还不够深入 在研 究的对象上‚比较多地注重孔子及儒 学

思孟一系的探讨‚而对荀子的的理想人格 圣人观 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


的探讨仍 显不足 基 于此‚本文 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由 “圣人观” 角度

来分析探讨荀子的理想人格 的同时‚还对孟荀圣人观之异 同、荀子圣人观 的历史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丫
仃了的圣人观

影响和现实意义作 了分析探讨‚以期揭示荀子理想人格 的独特 内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 论文 荀 子的圣人观

第一章 先秦儒家圣人观的演变

一、 “圣人” 探源
作为我们研 究对象的先秦儒家思想‚同时又是更为悠久的殷周文化传统的延

续和发展。因此在我们探讨先秦儒家圣人 内涵之前‚有必要先对先秦儒家之前的

“圣” 与 ‘
怪 人” 的概念 内涵进行探讨。
从字源上讲‚ ‘
怪 ” 字含有二重义蕴 一是指能够 “通天” 者‚二是指聪明

通达之人。在 《诗经》、 《尚书》、 《左传》、 《礼记》等先秦典籍 中就有多处


提及 ‘
怪 ” 字‚其义 即指聪明、明德 、有礼之人。 《说文解 字》云 ‘
怪 ‚通也。
从耳‚呈声” 。 《尚书 · 洪范》说 “睿作圣” 。早在殷商时代 ‚圣字通 “怪” ‚

而 “怪” 是大巫尤其是殷王通天的能力。在殷代‚殷王的政治作为主要就是通晓

天意、顺从天命 ‚西周至春秋 时期‚随着巫术 、宗教政治走 向伦理政治‚圣的内

涵也受 “重德” 文化的影响‚转向人的内在心灵素质。纵观 《尚书》和 《诗经》


中的 ‘
怪 ” 的涵义‚其 中有一部分与天命有关‚亦与统治者 即国君统治天下的能

力有关。但是随着周文化 相对于殷文化 理性程度的提高‚圣通天的一面已不


再是其主要涵义‚ ‘
怪 ” 字的主要涵义转变为聪明、能干‚而这种聪明能干往往

与政治事务的处理有关。在 “母 氏圣善” ‘
、’‘
人之齐圣” ’
中‚ ‘
怪” 已经开始
向内在化的方 向演变‚成为一种 内在的人格气质。随着圣 的内涵变化的同时‚“圣

人” 概念也开始 出现。圣人与愚人相对‚强调其智 慧 ‘
怪 人” 与君子相对‚
强调其对于建构秩序 的创造性作用。而先秦诸子对 ‘
怪 人” 亦多有议论 ‚其意义

多为有智 、有德 、通达之人。如 《管子 ·心术上》云 “物固有形 ‚形 固有名 ‚名

当谓之圣人。” 能为事物命名 ‚做到名实相符‚


就是 ‘
怪 人” 了。 《老子》第十
九章说 “绝圣弃智” 。王弼 《注》云 ‘
怪 、智‚才之善也” 。

二、孔子的圣人观
春秋末期‚诸侯 争霸‚相互征伐 ‚人 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 中‚因此人们都希

望能有一个 “圣人” 出来结束战争‚统一天下。孔子面对当时 “乱臣贼子” 的 “杀


君栽父” 、 “犯上作乱” 以致于 “礼崩乐坏” 的黑暗政治局 面‚感到痛心疾 首‚

《诗经 ·凯风》
《诗经 · 小雅 ·小宛》
浙江大学硕一学位 论文 苟 了的圣人观

他 向往西周的礼治社会‚力图恢复周制‚认为 “三代之治” 是理想的社会形态‚


并把尧、舜等视为祟高理想的圣人。 《论语 ·泰伯》日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

下也‚而不与焉。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
民无能名 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在孔子的思想观念 中‚圣人全备天德 、博
施济众、行仁安民‚具有与天一样崇高而伟大的美德和功业。然而‚在孔子那里‚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
孔子心 目中的圣人是高贵 、
神圣的‚是不可企及 的。也就是说‚在孔子那里‚ ‘
怪 人” 已经被神圣化 了。孔

子之后‚其弟子及 同时代人‚则把孔子称为 “圣人” 。太宰问于子贡日 “夫子

圣者软 何其多能也 ” 子贡曰 “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 ’
在孟子的心 目
中‚孔子是圣人 的 “集大成” 者。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 ’

作为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提 出 了理想人格培养的二个

层次 君子 、圣人。孔子理想人格思想的核心是君子人格 。孔子虽常表达 出对圣

人的仰慕之情‚但他更多地是把君子人格作为生活的楷模和实践的 目标来教育 自

己的学生‚可以说‚孔子一生教书育人‚就是 以培养君子为宗 旨的。仁是孔子对


君子的最基本的规定。君子把道德律令 已经 内化为 自己的心性 ‚在 生活中自然而

然的体现出来。君子不仅具有向仁之心‚对仁坚信不疑‚而且在 自己的生活中能

够践履仁、体认仁。孔子的君子观是 中华民族对人的 自我认识、自我发展上的飞

跃。在孔子的理想人格中‚君子人格理想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刻。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 ‚君子并不是孔子理想人格 的终极 目标 ‚孔子心 目中最高

的理想人格模 式是 以尧舜为代表的圣人。孔子对圣人有一个解释 ‘
怪 人者‚智
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 ‚穆穆纯纯‚莫之能循‚是 可谓圣人矣。”

孔子在这里点出了圣人的两个特征 一是 内心有大智 ‚通达大道。因而有无尽

的力用‚能应变而不穷‚能测万物之情性 二是外表庄严肃、和蔼可敬 ‚非常人

所能及。所 以‚圣人人格成为孔子毕生向往和追求的最高 目标。孔子的圣人人格

建筑在对古圣先贤的崇拜基础上‚古圣先贤是孔子建构其圣人人格理想的原型。
孔子心 目中圣人是古代的几位伟大人物 尧、舜、禹、汤、周武王、周公等。在

《论语》一书中‚孔子在很多地方对这些圣人表示 了由衷的赞叹。如 《论语 ·泰

《论语 ·述 而 》
《论语 ·子罕 》
《孟 子 ·万章下 》
《大戴礼记 ·哀 公问》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子的圣人观

伯沙就用 了 “大哉” 和连续三个 “巍巍乎” 等词句来形容和表达对他们的道德 品


质和事功的伟大、崇高的赞叹。他认为 “周之德” 是 “至德” ‚即最高的道德。
此外‚圣人还有超过一般人的才智和能力。在 《论语 ·泰伯》 中‚孔子说 “如

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 已。” 他们可以向最高的 “天” 学 习‚


有周公之才之美‚
制定人事间的礼仪制度 ‚恩惠泽及天下百姓。所 以‚孔子的圣人不仅具有高尚的

个人道德 品质‚而且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


。他们泛爱天下的百姓‚功绩显赫‚

与天地合德‚与大道同行。圣人全备天德‚十全十美‚不可企及。 《论语 ·
述而》

日 “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 得见君子‚斯可矣” 又说 ‘
怪 与仁‚则吾岂敢 ”
显然‚仁与圣是难 以达到的境界‚是 比君子更高的人格理想。 《论语 ·雍也》中

又说到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也 已。”


在孔子看来‚真正的圣人必然是实现道德圆满的统治者‚能够做到 “博施于民而
济众” ‚ “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 而达人” 。由此看来‚孔子的圣人理想‚把立

己与立人、达 己与达人统一在一起‚认为只有王者才是圣者‚王者才能够把天下
的福社置于个人的富贵利禄之前‚能够真正行仁义于天下‚能够真正造福苍生。

因为只有王者才能真正实现仁德的熟透与圆满。所 以孔子的圣人人格理想立足于
此岸世界‚是圣与王的统一体 ‚其终极理想是王者在位 ‚推行仁政‚兴王道于天

下。

三、孟子的圣人观
如果说孔子是儒学的开创者‚那么孟子则是儒学史上一个最重要的继承和发
展者。孟子的理想人格观在整体上承接 了孔子的圣人人格模 式‚但在具体 内容上
则有所差异。孟子认为人格完善过程 中‚存在着不同发展层次‚在 《孟子 ·尽心

下》篇 中‚孟子说 “可欲之谓善‚有诸 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


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所谓 “善” 、 “信” 、 “美” 、

“大” 、 “圣” 、 “神” ‚便 显示 了人格完善的不同层面。孟子同时也继承 了孔

子的圣人观‚认为 ‘
怪 人” 乃 “人伦之至” 、 “百世之师” ‚是 “平治天下” 的
伟人‚圣人既可望亦可及‚因此 “人 皆可以为尧舜” 。可以说孟子的人格理想是
高大而又完美的‘ 《孟子 ·尽心上》云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界不为拙射
变其殷率。” 理想人格的标准很高‚理想人格的伟大在于其德性‚在于其 “仁义

《论语 ·雍 也》
浙江大学硕 学位论 文 丫
订子的圣人观

礼智根于心” ’
。所 以‚他们 “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 ’
‚外在一切对伟

大无损益。孟子首创的理想人格是 “大丈夫” 。孟子在 《滕文公下》篇 中说 “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 学礼乎 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 ‚往

送之 门‚戒之 曰 ‘
往之女嫁 ‚必敬 必戒 ‚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 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大丈夫” 人格不

仅是孟子的首创 ‚也可以说是孟子 自己人格的写照。孟子认为‚儒者做官‚ “得

志” 的时候 ‚应该同老百姓站在一起‚同他们共进退‚所谓 “达则兼济天下”

“不得志” ‚即不在位 时‚也应该坚守道义‚不能为 了保住官位 而丧失 自我‚所


谓 “穷则独善其身” 。在如何应对外在的 “富贵” 、 “贫贱” 、 “威武” 三种境
遇时‚孟子勾画出了大丈夫凛然伟岸的形象。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 是指有道德 的人在这 三种境遇下应具备的心态行为‚即人在有钱有权的

时候不能胡作非为乱施淫威‚在贫穷低贱时不能因贫贱而改变志向‚在受威胁逼
近的时候不 能屈服。这是 一种不动心的道德修养‚是一种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品质。

在孟子的构想 中‚ “大丈夫” 注意个人的品行‚在发扬善性的过程中‚追求 内在

的人格完美‚养浩然之气‚明人伦‚求放心。同时 “大丈夫” 还有高尚的气节和


崇高的精神境界‚他们 既是 自觉烙守社会规范的楷模‚又是节制个人欲望一心为

民的楷模。他们绝不向权势低头‚绝不无原则地顺从。他们立足于仁义礼智‚只
向真理和正义低头。由此可见‚孟子的大丈夫与孔子的圣人、君子在本质上并无
多少 区别。

‘孔子心目中的圣人多为远古人物‚是吾人不得而见之者‚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人格形象。但从孟子开始‚圣人队伍开始不断被壮大。孟子不仅把孔子请进圣人
队伍‚而且把伯夷、柳 下惠之辈也请进 了圣人行列。这样 ‚不仅古代王者可以是

圣‚协助王者实施仁政的关键人物也是圣人。他认为‚尧舜 禹之后的汤、文、武
等人虽是圣人‚但与尧舜 禹还是有 区别的。区别在于 “尧舜性之也‚汤武反之也。”


意即尧舜的行仁德是 出自本性‚天生如此‚而汤武要经过后天的修 习功夫‚才

可能回归本性 ‚达到圣人的境界。可见‚同是理想化 的人格形 象‚在孟子看来‚

《孟子 ·尽心上》
《孟子 ·尽心 仁》
《孟 了 ·尽 心 生二》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子的圣人观

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在理想人格 中就有着 高低之分 了‚越古者层次越

高‚价值越大。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孔孟之后的正统儒家对于上古史的构想越来

越多‚理想化的圣人也就越推越远。乃至在尧舜以前‚又推出黄帝、神农、伏羲
等等。由此‚我们不能看 出‚孟子一系的儒家理想人格思想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
色彩‚显得 “迂阔而远于事情” ’

《史记 ·孟辆传》
浙江大学硕一
卜学位论文 了
订子的圣人观

第二章 荀子圣人观的主要 内容

一、时代背景
先秦诸子都十分注重理想人格的塑造‚先秦儒家圣人观的提 出与春秋战国时
期“ ‘
天下无道” 的时代背景有关。随着周天子权威的衰落‚诸子百家不约而同地

通过美化古代圣王、呼唤新的政治权威来结束黑暗政治‚实现天下太平。圣人是
先秦诸子的共同话语‚虽然各家讲的圣人的内涵有所不同‚
但却有着共同的背景

即周文衰蔽‚道术将为天下裂。各家各派都希望籍 由自己心 目中的 “圣人” 来实


现由 “天下无道” 向 “天下有道” 的转变‚重新构建合理的社会秩序。

就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来说‚我们常说孔、孟、荀一脉相承‚但这并不意

味着他们之间是简单地继承和延续。在注重主体人格的相近形 式下‚荀子的人格

学说又有其 自身的特定意蕴。在荀子生活的战国末期‚列国兼并战争经历 了五霸

主盟逐渐演变为七雄峙立‚互相攻伐。这时七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也比过去频繁‚

程度也尤为激烈 在荀子的晚年‚秦统一天下基本己成定局。但荀子认为秦国没
有儒者教导王政原则‚存在许多隐患。秦 国主要依靠严刑峻法、富国强兵等物质

力量统一天下‚其缺陷在于 “能并而不能凝” ‚也就是能够夺取他国领土和人 口‚

却无法团结、融合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因此‚在荀子看来‚结束当时的乱世‚
建立 良好秩序 的大任‚只有儒家的圣人才能承担。 《荀子 ·正论》中说 “故天

子唯其人。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 至大也‚非至辫莫之能分 至众
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圣人备
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

二、荀子圣人观的理论基础
、天人相分
在先秦 时期‚理想人格 问题与 “天人之辨” 紧密相关。 “ 明于天人之分”

是荀子思想的出发点‚也是荀子的理想人格的理论前提。荀子认为‚天和人属于

不同的类。荀子所谓的天完全是 一个 自然的概念。荀子认为‚天道的本质是 自然‚

而人道的本质是道德 ‚这 两者属 于不 同的 “类” ‚不搞清二者 的区别 ‚就是混


淆 了事物的 “类” 。荀子在 《荀子》 “天论” 篇 中指 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

不为莱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养备而动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子的圣人观

时‚则天不能病 循道而不 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 ‚寒暑不能使之

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
之全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 ‚妖怪未

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 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
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苟子在这里明确提 出了 “天人相分” 的思想。这里的 “天”

是 “列星随旋 ‚日月递招 ‚四时代御‚阴阳大化” ‚指的是 自然界。天一一 自然


界的发展变化 “不为尧存‚不为莱亡” ‚不会 因人 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总是按照

客观规律运行。这就把 “天” 与 “人” 区分开来。 “人若强本而节用” 即搞好农

业并勤俭节约‚天就不能使人贫穷 人若 “本荒而用侈” 即农业荒废又奢侈浪费‚

天就不能使人 富裕。人若 “循道而不贰” 即人能按客观规律办事‚天就不会让人


遭到灾祸。这里又明确指 出天一一 自然与人的关系如何 ‚主要 由人的行为正确与

否来决定。
荀子认为‚在天人关系中人处于主动地位‚这也是他 “人定胜天” 思想的基

础。由此‚荀子得 出结论说 “ 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只有明白了天

人之分的道理‚才可以成为圣人。而要成为圣人‚又必须在明于天人相分的基础
上‚能 “制天命 而用之” 。荀子在 《天论》中又说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

制之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因物

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愿于物之所 以


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他认为与其推崇上天
还不如主动地控制它‚与其顺从上天还不如掌握它的规律 而利用它‚与其盼望上

天的恩赐还不如不失时机地使用它‚与其听任万物 自然增长还不如使它按人的需
要变化‚与其万物为 自己使用还不如合理利用万物而不失去它‚与其希望 了解万
物产生的原因还不如 占有万物促进它更好地成长。荀子认为人在 自然面前不应该

顺其自然地消极地等待大自然的恩赐‚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发挥人的智慧‚掌握自
然的发展规律‚改造 自然‚让 自然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人类需要的物质。可见荀子
的天人相分思想 ‚一方面承认 自然规律 的客观性和多样性 ‚另一方面又承认 了人


的能动性’

、人之性 恶

‚
参见向仍旦 《荀 了通论》 福州 福建教育 出版社 年 ‚第 页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丫
勺子 的圣人观

由天人之分的论断 出发 ‚荀子提 出了富有特色、令世人震惊的 “性恶论” 思

想。苟子对 “性” 的定义在于 “ 自然和本能”。《荀子 ·性恶》 日 “今人之性‚


饥而欲饱 ‚寒而欲 暖‚劳而欲休 ‚此人之情性也。
” 《性 恶》篇 开宗明义 即提 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 ‚故争夺生而辞


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赋生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 目之欲‚有好声
色焉‚顺是 ‚故淫乱生而礼义之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

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这一概括把荀子对人性的看法表达得淋漓尽致。荀子

认为现实的人性 ‚本来就有贪 图私利 的一面‚顺着这种本性发展 ‚于是人们相互

之间便 出现争夺而丧失谦让 本来就有嫉妒、仇恨的一面‚顺着这种本性发展 ‚

于是残害忠 良的事就会发生 了‚忠诚讲信用便消失 了 生来就有耳 目的欲望‚贪


恋声色的喜好‚顺着这种本性发展‚于是淫乱的事就发生 了‚而礼义制度消失 了。

既然如此‚那么放纵人的本性‚顺着人的情欲‚必然会发生制度的丧失‚出现违
反等级名分‚破坏社会秩序的事‚从而导致暴乱。 《荀子 ·性恶》中多次提到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化性起伪
一荀子人性论 的核心并不是他关于人性是 “恶” 或是 “善” 的界定 ‚而应是他
的 “其善伪之‚化性起伪” 的性伪之分。
荀子对 “性” 和 “伪” 作 了明确的区分。荀子在 《性恶》篇 中认为‚“凡性

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在

《正名》篇 中又提到 “生之所 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 生、精合感应 、不事而 自


” 而伪是人通过后天学 习而获得的‚“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 ‚谓
然谓之性。

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 ’
性是伪施作 的对象‚“无伪 ‚则性不 能 自美” ’。所谓性

概括起来就是不用学 习‚与生俱来的 自然的生理要求或情欲 ‚与之相对的伪 ‚则

是后天学 习获得 的礼义。《荀子 ·性恶》 中指 出 “礼义者 ‚圣人之所生也‚人之

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古者圣王 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


不治‚是 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 ‚以矫饰人之情性 而正之 ‚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

之也。使 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 。通过礼仪文饰 ‚使人 的本性发 生改变‚化恶


为善。普通人在 “性” 上与圣人君子相 同‚他们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 的鸿沟‚只

《荀子 ·性恶 》
《荀 子 ·礼论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 子的圣人观

要在后天充分进行 “伪” 即改造的活动‚充分积善‚充分积累礼义‚最后也可能

成就圣人君子。因而荀子认为‚作为人的恶的本性是 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学 习来
进行 改造的‚人具有向善的潜力‚人的根本特征在于其能 “化性起伪” ‚由恶转

善‚获得道德规定性。

荀子在 《儒效》篇 中云 “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 人之 自

然天性虽然不能自然产生出道德礼义‚但是可以 “化” ‚可以通过改造和转化‚


达到 “性伪合” 。荀子认为‚圣人乃道德修养所臻之极致‚为人生最高之理想。
但圣人之所 以为圣人 ‚
不是他天生就是圣人。 《荀子 性
所有人的天性都是 一样的‚

恶》说 “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架、拓‚其性一也 君子之与小人 ‚其性一也。’


‚

圣人也天生具有感官本能与生理之欲望‚荀子在 《非相》中指出 “饥而欲食‚寒


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 禹莱
之所同也” 。圣人之所 以为圣人‚关键在于他们能够充分地认识到性伪之别‚从

而 自觉地化性起伪。荀子认为 “圣人之所 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 所 以


异而过众者‚伪也。” ’ “尧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

尽而后备者也。下’
荀子的性伪理论是荀子圣人观的基础和出发点。

三、品格特征
荀子把圣人作为其理想人格 的最高层次。荀子在 《正论》中说 ‘
怪 人 ‚备

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 他认为圣人是最有道德操守‚达到最高境界‚

最富有智 慧‚最有 能力的人 ‚圣人是道德完备、十全十美的人 ‚是衡量天下万物

的标准。圣人是 ’
“道” 的总汇‚是言行无过的人 ‚是 能用礼义这一总原则去统帅

一切的人。具体来说‚圣人应具备如下品格特征
、知礼统计
荀子人格观的特征是重 “智” 、求 “全” 。荀子认为人格的完善‚离不开对
知识的 占有 ‚作为理想人格最高层次的圣人更不会例外。荀子 区别 了不 同的人格

层次‚提 出了 “ 圣人之知” 、 “君子之知” 和 “小人之知” 之分别。能够 “宗

原应变‚ 曲得其宜” ’
‚ 达到融会贯通、 “ 知惠甚明” ‘
境界的‚ 是圣人之知

心 “志于道” ‚知识渊博的是君子之知。而那种 “无学问” ‚或学而一知半解 、

《荀 了 · 性 恶》
《荀子 · 荣辱 》
〕 《荀子 ·非十二 子》
《荀子 ·正论》
浙江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 子的圣人观

目的不纯的是小人之知。荀子在 《哀公》篇 中说 “所谓大圣者 ‚知通乎大道 ‚应


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大道者‚所 以变化遂成万物也情性者‚所 以理
然不取舍也。是故其事大辨乎天地 ‚明察乎 日月‚总要万物于风雨‚缪缪腌腌 ‚

其事不可循‚若天之嗣‚其事不可识‚百姓浅然不识其邻 ‚若此则可谓大圣矣。”

荀子认为一般人不能认识的事物及其变化‚
圣人却能认识和掌握。圣人智通大道‚
能辨万物之情性‚尽管天地万物有千变万化‚都可以应变无穷。所 以‚圣人是超
乎常人的‚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

苟子认为圣人不仅 能认识 自然‚还 能认识社会规律。《荀子 ·


儒效》日 ‘

人也者‚本仁义‚当是 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己乎行之矣。” 荀子
从认识论、知行观上说明了圣人既知之‚又行之‚都高于一般人。圣人是全知全
能的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在 《修身》篇 中荀子用 “齐明而不竭‚

圣人也。” 这句话表达 了荀子对 “无所不明” 的圣人的敬仰之情。


在重视知识的同时‚荀子在 《礼论》中还指 出 “礼者 ‚人道之极也。” 礼

是人的最高原则‚荀子 以礼作为人的本质。 《荀子 ·非相》篇 日 “人之所 以为

人者‚何 已也 日 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
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 禹莱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 以为人者‚

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今夫猩猩形笑‚亦二足而无毛也‚然而君子

喂其羹‚食其肉 故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
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扎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
分莫大于礼。” 《荀子 ·王制》篇则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 ‚

禽兽有知 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

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 曰 人能群 ‚彼不能群也。人何 以能群 曰分。分何 以

能行 曰义。” 意思是说‚水 、火有气但没有生命 ‚草木有生命但没有知觉‚禽


兽有知觉但没有义。只有人类不仅 由 “气” 所构成‚而且兼有水火、草木、禽兽

所具有的气、生命 、知觉‚同时还具有水火、草木、禽兽所不具有的东西‚那就
是 “义” 。人的力量不如牛‚走路不如马‚但牛马却被人所用 ‚这是为什 么 原

因就在于‚人 能和群 ‚而牛马则不能和群。人为什么能合群 原 因是 ‚人有等级


名分。等级名分为什么能实行 呢 原 因是 ‚人有礼义。可见荀子认为生物学上的

人 的特质 ‚并不是真正最根本 的人的特质 ‚真正有效地 区分 了人与禽兽的‚是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子的圣人观

道有 “辨” 。而 “礼义” 则是 “辨” 的实质和依据‚因而‚以 “辨” 为人之所 以

为人者就是 以 “礼义” 为人之所 以为人者。

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认为人不同于水火等无机物‚不同于草木等
‚人是 以礼义作为人的本质‚
无知的植物‚亦不同于牛马等虽有知而无义的动物’
正是 “礼义” 使人与禽兽 区分开来。人之所 以贵于禽兽 ‚高于禽兽最根本之点是
人有 “ 礼义” 。在苟子看来‚ “礼义” 是 “百王之道” ‚也是 “先王之道” ‚

“人道之极” 。’
所 以荀子认为圣人不仅是全知全能者‚而且应该是最有 “礼”

一一道德 的人。 《荀子 ·礼论》云 “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 民 法


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 中焉能勿易‚谓之
能固。能虑 ‚能固‚加好之者焉‚斯圣人矣。” 意思是说‚不遵守礼去做‚不重

视礼‚叫做不走正道的人 遵守礼去做 ‚重视礼‚叫做走正道的人。在礼的范

围内能够不变易‚叫做 能够坚定。既能思虑‚又能坚定‚加上衷心喜好礼‚在礼
上面达到极完美的境地‚这就是圣人 了。可见‚作为理想人格的圣人应该 自觉遵

守礼‚合乎礼的规定。荀子在 《儒效》篇中云 “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


圣人……积礼义而为君子” ‚ “善” 与 “全尽” 主要是针对 “礼义” 而言‚圣人

之所 以能够成就其道德完善‚全然凭借其行为能够 自然合乎礼义法度 的工夫。

所谓 “礼” ‚就是人们的等级差别和行为规范‚人要根据 自己的地位和相应

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 、改造人‚这样才符合 “礼” 。荀子在 《议兵》篇 中说到 “礼


者‚治辨之极也扩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 在 《修身》篇 中又指 出 “人无礼
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可见‚在荀子看来‚国家是否安定 ‚

首先要看人们是否安定 ‚而人们 的安定 ‚又与礼义道德 密不可分。“ 隆礼贵义者 ‚


其国治简礼贱义者 ‚其国乱。” ’
所 以荀子认为圣人除 了在德行操守上是 至上者‚

在社会规范和秩序的理解、认同和运用方面也是超伦拔萃‚至于其极。 “礼之中
焉能思考 ‚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易‚谓之能固。能虑 能固加好者焉‚斯圣人
也” ‘
。作为圣人 ‚礼怎么规定他就怎么做 ‚这是 因为他 的性情行为 已自然地安

于礼制‚思考则在礼的范围之中思考 ‚坚定则在礼的范围之 中坚定‚循礼守义能


尽善尽美‚这样就达到圣人 了。圣人是行为 自然合乎礼制者‚是理念完全契合礼

‚生廷洽 《
荀子答客问》 卜海 几
海人民出版社 年‚第 页
向仍旦 《荀 了通论 》福州 福建教育 出版社 年 ‚第 灭
」《荀 子 ·议兵 》
闷《苟子 ·礼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 苟 子的圣人观

义者‚是知礼行米而至好之者。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荀子在论及修身时‚始终
围绕 “礼” 这一中心论题。’
实际上‚荀子所重 “知” ‚亦更多地是就 “礼” 之
知而言的。正如 《荀子 ·修身》中所说的 “礼者‚所 以正身也 师者所 以正礼

也。无礼‚何 以正身 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礼然而然‚则是情安礼也 师

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 师‚则是圣人也。” 可见‚荀子眼中的圣


人是知礼统一的。

、圣王并重
苟子认为‚圣人不仅仅是个人修身达到最高境界的道德典范‚同时还必须有

事功即社会政治方面的成就‚是成功治理天下带来天下太平的政治领袖‚是儒家
心 目中社会秩序建构 的主体 ‚也就是说荀子的圣人应该是 由 ‘
怪 人” 到 “圣王” ‚
内圣与外王相结合的。

内圣‚是 一种 内在的道德修为‚发 自于 自身的德性 自觉 外王‚是 一种 以德

性修为而展开的德治的最高境界‚它彰显于外‚指个人在社会上之事功。在先秦
儒家那里‚ “ 内圣” 与 “外王” 应是统一的‚不论是孔子的 “修 己以安百姓” ‚

孟子的 “有不 忍人之心 ‚斯有不 忍人之政” ‚还是荀子 以推行 礼义为 目的的 “王

制” ‚都是把道德心性修养与政治治理过程‚完全揉合在一起加 以考虑的。
然而‚相 比于孔、孟来说‚荀子更多地强调 了圣人 的 “外王” 的一面‚因此

在其著作 中‚常用 “圣王” 一词来代替 ‘


怪 人” 。 《荀子 ·非十二子》中说 “今

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 弓之义‚以务息十二子
之说‚如是则天下之害除‚ 仁人之事毕‚圣王之迹著矣。” 荀子指 出 “ 天下者 ‚

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
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
权称也。……天下者‚至大也‚非圣人莫之能有也。” ’
荀子主张治理天下这么

重大的任务 ‚需要最强有力的人物 天下的事务很多‚需要最 明辨是非的人 天

下的人很多‚需要最贤明的人使他们和谐一致。而所有的这些‚不是圣人肯定做

不到。因此‚内在人格的完善‚只能说是成圣的一半功夫‚能由圣而王‚惟 内圣
之德 而建外王事功‚成 己成物‚方可以说是成圣的终点。荀子在 《儒效》中讲 ‘

也者‚尽伦理也 王也者 ‚尽制者也。两尽者 ‚是 以为天下极矣。” 在此‚与孟

‚主廷洽 《荀子答客 问》上海 上海人 民出版社 ‚ 年‚第 页


《荀子 ·正论》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苟 子的圣人观

子圣人观的 “ 由内圣而外王” 的思路不同有是‚苟子是将 ‘


怪 ” 与 “王” 并列而

论‚以 ‘
怪 ” 与 “王” 即内在的道德修养的完善和外在事功的最高成就二者并重
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标准。由此可见‚在荀子的圣人观那里‚ “ 内圣外王” 的思

想有 了更新的时代 内涵。

、尽善尽美

“尽美矣‚又尽善也” ’
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提 出的文化理想‚也体现 了孔子
人格理想的最高价值。这一点‚也为荀子的理想人格 即圣人观所继承。荀子说 “不

全不粹之不足 以为美也” ’
认为理想人格应是完全 、纯粹的‚也只有完全纯粹的

人格也是美的。德行的圆满是人格完美的本质体现。因此‚圣人是行为尽善尽美

的 “人” ‚是修养至善至美的 “人” ‚是有德者中的至极者。


道德是人之所 以为人的根据。圣人是道德上十全十美的完人。荀子在 《儒效》

中提到 “圣人者‚道之极也。” 所谓 “道” 即 “礼义辞让忠信” 。也就是说‚圣

人在 “礼义辞让忠信” 方面达到 了极致‚即 “积善而全尽” 。圣人是道德 完美的

人‚也是衡量是 与非的标准。在荀子笔下‚圣人是天下大道之关键‚天下之道 皆

出于圣人‚其中也包括帝王之道。他说 ‘
怪 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

百王之道一是矣‚” ’
荀子认为圣人就是为人的思想 品德 的要枢。治理天下的方
法全在于圣人的思想 品德 ‚历代君王的成功全在于此。荀子在 《劝学》中又说 “积

善成德‚而神明 自行‚圣心备焉。” 即认为只要人们不断做好事‚逐渐培养高尚

的德性‚就会达到圣人的境界。圣人是人伦道德的楷模和百世师表‚圣人是道德
的化身‚是道德极致完善的人格 范型‚所 以圣人是众人学 习的榜样。 《荀子 ·礼

论沙说 ‘
怪 人也者 ‚本仁义‚当是 非‚ 齐言行‚不失毫厘。” 圣人 以仁义为

本‚选择是 非得宜‚言行齐一有终‚其 间不差毫厘 ‚这就是圣人。修养道德 ‚积

累善行‚持之以恒‚臻于完美无缺‚这才是圣人。

四、实现途径

、圣人可求
荀子认为虽然人本性恶‚但是即使一个普通人也完全有能力改变人类的自然
本性‚使 自己成为圣人。而成就圣人的关键是 “积” 。荀子在 《儒效》中说 “涂

《论语 ·八份 》
《荀子 ·劝学》
《荀子 ·儒效》
浙江大学硕 士学位 论文 苟 了的圣人观

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

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 圣人的知识、才能、品德都是积累的结果‚
能否变善成圣‚就在于是否积累‚积则成。人们只要不断积累德行‚实行礼义之
道 最终会使 自己具备完美的道德 品质‚成为圣人‚即所谓 “涂之人可以为禹” 。

荀子认为 “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
也” ’
。人在基本的素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所 以圣人并非天生‚而是 “人之所
积而致” 。不管是什 么样的人‚只要认真修行 ‚都 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在这里‚荀子的理想人格模式由低到高‚层层递进‚由学习礼义、遵守礼

义开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士开始‚循序渐进成为君子‚最终成为圣人。
苟子视圣人为最高理想人格‚但又认为这三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前

二种境界的基础上‚如果 能 “思索熟察 ‚加 日悬久‚积善而不息” ‚就能 “通于


神明‚参于天地” ‚实现最高的理想境界。正因为人性可以通过培养 良好的行为

习惯来加以改变 所以圣人养成‚实际上是一个逐步培养和积累的过程。普通的
百姓只要努力学 习‚积累善行 ‚也可以成为圣人。 “修身 以自强‚则名 配尧禹。”
这就肯定 了每个人都有成为圣人的可能性。所 以‚圣人虽然具备至高无上的道

德 品质和行为才能‚但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知行结合
荀子所说的圣人可求‚即积善成德 的培养途径主要表现为 “知行结合” 的学

习教育和实践过程。具体说来‚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劝学。荀子认为人本性恶‚但人通过后天学 习求知‚可 以改变人本性 ‚获得伦

理道德观念和礼义行为规范。学 习可 以使贱者为贵‚愚者有智 ‚贫者而富。知道

学习的重要‚并努力学习好‚下可以为士君子‚上可以为圣人。
《荀子》一书的第一篇就是 《劝学》‚可见他对学 习的重视。荀子认为学 习
非常重要‚是道德修养的基础 ‚一个人只有通过学 习才会 明白何为道德 ‚何为不

道德。圣人都是师法于人‚后天积 习的结果。荀子在 《劝学》中说 “学恶乎始

恶乎终 曰 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在

《儒效》中又认为 “纵性情‚而不足 问学‚则为小人矣。” 可见只有通过学 习礼

义并加 以实践‚才能逐步改造人的自然性而具备道德‚实现理想的圣人。当然‚

《荀子 ·荣辱》
《苟子 ·修身》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 子的圣人观

荀子提及 的 “学” 主要是指诵读儒家的伦理经典‚通过这样的学 习可 以获得礼义

并最终成为圣人。荀子认为学 习要有明确的 目的。学 习不是为 了给人看或捞取私

利‚而是为 了完善 自身‚端正 自己的言行。荀子在 《非相》篇 中说 “君子之学也‚

以美其身” 。荀子还指出了学习在于积微‚只有不断学习‚一点一滴地积累‚锲

而不舍 ‚才能达到圣人的理想境界。荀子在 《劝学》中提到 “积土成 山‚风雨生


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 自得 ‚圣心备 焉。” 即好学一定要

有像 “积土” 、 “积水” 、 “积善” 一样 日积月累的功夫。荀子还认为‚学 习

必须用心专一‚不可浮躁‚只要人们 自己积极努力‚如 《性恶》篇 中所说的 “伏


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 ‚加 日县久‚积善而不息” ‚就 可以成为 “通于神

明‚参于天地” 的圣人。在 《劝学》中他也说 “骥骥一跃‚不能十步‚弩马十驾‚


功在不舍” 。可见荀子认为圣人并非天生‚而是学 习的结果 ‚ “性伪合‚然后成

圣人之名” ’

尊师重友。荀子从性恶论 出发 ‚认为必先 由圣人 出来制定礼义‚并 以此对

人们进行教化‚然后才能成就理想人格。所以他在 《
儒效》中说 “故有师法者‚
人之大宝也” 。荀子认为老师是礼义的坚定的护卫者、传播者‚是人们成圣贤的
中介。荀子认为光有礼义还不够‚还必须要有师长的传播和对礼义的 “损益” ‚

因此 “学莫便乎近其人。 《礼》 《乐》法而不说‚ 《诗》 《书》故而不切‚ 《春


秋》约而不速 ‚方其人之 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
人们也只能

通过师长才 能学到礼义‚而不能 自以为是 ‚妄 自为之。

道德 思想 的形成也离不开朋友之间的互相促进。在后天 “化
同时荀子还认为‚
性起伪” 的过程 中‚荀子还特别注重 “ 良友” 的重要性。 “ 良友” 之 良是指道德
品行之 良‚其待人处世定能忠信敬让‚合乎仁义。长期与这种 品行高尚的人相处‚

自己的言行也会不知不觉地合乎仁义‚也就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了‚故荀子在 《修
身》 中说 “故非我而 当者 ‚吾 师也 是 我而 当者 ‚吾友也 馅诀 我者 ‚吾贼也。

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至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 ”

一个人虽然有资质‚
便为 了更好地发挥‚ 择 良友而友之” ‚
就必须“求贤师而事之‚
经常和道德高超 、学识渊博的 良师益友接触‚ “则所闻尧舜 禹汤之道也” ’
‚自
浙江大学硕 十学位 论文 丫
汀了的 圣人 观

己也会变成尧舜 禹汤那样的人。

注重环境 习俗的作用。荀子从 “性恶论” 出发‚还十分强调外在教化的作


用 ‚即礼义教化。他在 《劝学》 中指 出 “干、越 、 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

而异俗 ‚教使之然也。” 就是说‚人生下来都一样‚而长大后却不同‚原 因就在


于后天的教化。苟子在强调教育作用 同时还特别说 明 了环境 习俗对人格形成的重
要性。他在 《劝学》篇 中说 “蓬生麻 中‚不扶 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
槐香草之草‚其质并非不美‚如果把它浸渍于溺中‚便成为恶臭之物 了。为什 么

呢 “所渐者然也” ‚即是环境影响的结果。于是荀子便 由此得 出结论 “君子

居必择 乡‚游必就士‚所 以防邪僻 而近中正也” 。


社会 习俗与环境对人 的德性 的塑造至关重要并且是潜移默化的。因为人们 生

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 中‚必然会受到这一社会的价值观 、行为模式的影响‚并渐

渐地与这个社会的情感气质、思维方法相一致。因此荀子在 《儒效》中说 “注

错 习俗所 以化性也‚并一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不管是凶

猛好斗还是 自私 自利的人‚只要有个好的社会环境‚都能让他变得宽厚、公正。

正如荀子在 《议兵》中所说的 “暴悍勇力之属为之化而愿 ‚旁辟 曲私之属为之化


而公 ‚矜纠收缭之属为之化而调‚夫是之谓大化至一。” 由于环境 的不同‚人 “可

以为尧舜‚可以为莱拓‚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 习俗之所积耳。”
“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而都国之民安习其服 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复而复‚
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
。荀子在肯定环境作用的同时‚又将 “注错 习俗”

即主体 的举止行为提 到 了相 当重要的位置。

重视实践。荀子在强调学 习的过程 中也非常重视 “行” 即实践的作用。 《荀

子 ·儒效》中指 出 “不 闻不若 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

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教必困。不稳步见‚则虽党‚非仁也‚
其道 白举 而百陷也。” 意思是说‚没有听到不如听到 了‚听到 了不如见到 了‚见

到 了不如知道 了‚知道 了不如实行 了‚学 习到 了实行就到 了顶点‚实行就是 明白


事理‚明白事理就能成为圣人。这里‚荀子非常重视 “行” ‚认为 “行之” 高
于 “知之” ‚知 了而不行 ‚即使知之再多‚也还是要陷入 困境 ‚他 把 “行之” 视

《荀 子 ·荣辱》
《荀 子 ·儒效》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苟 子的 圣人观

为认知 的最高阶段‚从知 礼到行礼‚可见‚荀子认为要成为一位圣人必须不断的

学 习礼‚实践礼‚做 到知行结合 。

、礼教 与乐教
荀子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他是不会 自然向善的‚这就需要外界施加

强制力量来迫使他 改恶从善。他在 《性恶》中说 “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

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乎善也。” 所
以荀子非常注重外在的带有强制性的礼义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强调利用外在
的规章制度来限制人的 自然本性‚从而使人格得到改善。

《苟子 ·礼论》 曰 “礼者 ‚人道之极也。 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

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
勿易‚谓之 能固。能虑 ‚能固‚加好之者焉‚斯圣人矣。” 意思是说‚不遵 守礼

去做 ‚不重视礼‚叫做不走正道的人‚遵守礼去做‚重视礼‚叫做走正道的人。
在礼的范围内能够不变易‚叫做能够坚定。既能思虑 ‚又能坚定‚加上衷心喜好

礼‚在礼上面达到极完美的境地‚这就是圣人 了。荀子认为礼是人们判断是非的
标准。如荀子在 《解蔽》中所说 “传日 ‘
天下有二 非察是‚是察非。’谓

合王制与不合王制也。天下有不以是为隆正也‚然而犹有能分是非、治曲直者
邪” 《荀子 二劝学》曰 “学恶乎始 恶乎终 曰 其数则始乎诵经‚
终乎读

礼。” 意思是 学 习应从诵 习 《诗》、 《书》开始 ‚读完 《礼》便 可 以终结。可见

荀子认为礼是人们 思想认识的最高层次 ‚只有学 习礼才 能达 到道德 的最高境界。

“ 《礼》者‚法之大分也‚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 《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
之极 。”‚荀子在谈到学 习的内容时说 “故学也者‚礼法也。” ’
学 习的主要内容

是礼义与法度 ‚荀子在 《修身》中说 “礼者‚所 以正身也。” 因为按照荀子的

看法‚人的自然丰性恶‚人的本性中没有礼义‚礼义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逐
渐培养起来的。一个人如果不进行礼义教化‚那么他 的恶性就会无限膨胀 ‚干出

破坏礼义的事来 荀子把 “礼” 看作是人之所 以为人的最根本 的东西‚把 “礼”


作为学 习的主要课程。

当然在强调礼教重要性的同时‚荀子也很重视乐教在培养理想人格 中的作

用。正如包爱军先生所说 “荀子认为声乐同于礼义‚甚至认为是礼的一部分。

《荀子 ·劝学》
《荀子 · 修身》
浙江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丫
仃了的圣人观

在他看来‚声乐并非如同我们所理解的纯艺术范畴的声乐‚而是 已经套上 了礼义


外罩的具有各种规范的声响形 式而已。声乐从里到外表现得更多的是礼义的涵

义‚可称为礼义的代名词。” ’
荀子认为礼乐体现 了不变的自然真理‚具有封建
等级制度下的 “合同” 与 “别异” 的社会职能‚礼乐一旦经人制作出来‚便具有
培养人、教育人 的重要作用。荀子在 《乐论》中说 “故乐行而志清‚礼修 而行成‚

耳 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 ‚天下 皆宁‚美善相乐。” 礼乐的教化使个人志


清行成‚使社会移风易俗‚达到美与善的统一。 “美善相乐” ‚不仅是说雅颂之

乐培养了人的意志‚而且是说人的道德由于陶冶而从习惯变成自然‚成了美的对
象‚人格本身 以及人 的生活都给人 以美感 了。荀子考察得最多的是 艺术对人心的

陶冶作用‚其中音乐又是荀子主要的关注之点。按荀子的看法‚在化性起伪的过

程 中‚音乐构成 了一个重要的方面‚他 强调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艺术。’


子在 《乐论》中说到 “夫声乐之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相对于其他 艺术形


式‚音乐更能展示主体 的心路历程‚并更容易激起心灵的震荡和共鸣‚而在 内心

的深沉感染中‚丰体的精神便可以得到一种洗礼和净化。从更广的视域看‚乐甚
至还有移风易俗的意义。 《荀子 ·乐论》云 “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
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 。 所谓移风易俗‚就是影响或改变一定的社会

文化氛围‚而后者反过来又将进一步制约个体 的内心世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
式‚表现 了在 时间中展开的动态和谐。 有见于此‚荀子又将乐的功能概括为合

同‚并将其与礼加 以区别。 《荀子 ·乐论》中指 出 “且乐也者 ‚和之不可变者也

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合同‚礼别异” 。礼的作用在于规定度量分界‚亦

即将人 区分为不 同的等级‚而乐的特点则在于超越政治上的等级界限而使不同的


社会成员之间彼此在情感上相互沟通‚从而达到社会的和亲和敬 。 “故乐在宗

庙之中‚君 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下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

” ’
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在此‚乐被赋予 了一种道德
上的凝聚力所谓 “和亲‚和敬 、和顺” ‚无非是道德凝聚的不同形 式。荀子注

意到音乐作为促进情感沟通与融合的艺术形式‚对于克服自我的封闭心态‚培养
开放 的、健全 的人格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通过艺术音乐 的陶冶‚主体 的 内在精

终少育砂 礼毛 界道的养要》《
包爱军 鲜包 厦门大尝学报》哲社版‘ ‘‚“ 页
问仍 旦 《荀 于 通 论 》 福 州 福 建 教 育 出版 社 年 ‚第 贝
《荀子 ·乐论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 子的圣人观

神世界得到 了净化与提升‚感性耳 目、血气之 中渗入 了理性‚从而达到 了人格的

完美‚而个体人格的完美又促进 了社会的道德凝聚、天下安宁。总而言之‚善道
德规定 了美艺术‚美又推进 了善‚ “美善相乐” ‚使人格不断提升到一个新的层
面。
浙江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 荀 了的圣人观

第三章 孟荀圣人观 的异同比较


我们说儒 家理想人格 思想是 一脉相承 的‚但也并非是 简单的延续。如果说

孔子为儒家的理想人格理论提供 了历史的开端‚那么‚孟、荀的人格学说则是在
孔子人格学说理论 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侧面展开 了论述。最后 ‚孟 、荀在圣人

观上分别提 出了 “人 皆可 以为尧舜” ’
、 “涂之人可 以为 禹” ’
的相 同结论。但是

他们的圣人观虽然结论相似‚但是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因此我们要更
好的把握荀子的圣人观‚就需要进一步探讨孟荀圣人观 的异同。

一、时代背景不同
古代思想家 皆以社会现实问题为观察思考的出发点‚所 以他们思想之间的不
同‚很多情况下体现 了时代 的变迁和差异。所 以比较孟 、荀的圣人观也不能忽视
他们所处时代 的差异。孟子 当时处于战国中期‚虽然恢复周制的希望渺茫‚但他

却坚持 自己的理想不放弃‚因此他对现实持一种强烈的批判态度 ‚对古之 “王道”

无限地推崇‚而对 “霸道” 则极力地抨击‚从而使得他对圣人的外在事功方面没


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幼稚地认为只要做到 “ 内圣” 就可以达到 “外王” 一 统

天 下 了。

而荀子生活在战国末期 ‚中国在经历 了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之后 ‚ “大一统”

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因此荀子的学说与孟子的相 比‚重点己经不是批判的问题‚

而是如何建构新的国家与社会模 式的问题 了。而且在战国 “七雄” 之中‚不管是


谁统一中国‚现实中他们实行的都是霸政‚儒家如果再一味盲 目地 崇王批霸‚则

会显得过于迁腐荒谬。另外从学术气质上来说‚荀子广泛地综合和批判地吸取 了

先秦 时期各家各派的思想学说‚比孟子更显得成熟而理性 ‚是现实主义的。因此‚
荀子 既尊王又重霸‚他所提倡 的王 既是对霸的一种 引导‚同时又是对统一天下之

霸的合法性 的论证与阐释 。他所提 出的统一天下者必为圣人 的说法 ‚即是 要求现

实中的君主行王政、作圣人。

二、理论前提相异
孟、荀最后得出相同的结论 “人 皆可以为尧舜” 、 “涂之人可 以为 禹” ‚
但这相 同结论 的理论前提是 完全不同的。孟子提倡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 生而具有

《孟 子 ·告 子 下 》
《荀 子 ·性恶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 了的圣人 观

仁、义、礼、智四大善端‚他指 出 “ 侧隐之心‚人 皆有之‚羞恶之心‚人 皆有


之‚恭敬之心‚人 皆有之‚是 非之心‚人 皆有之。侧 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是 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 ’
。在孟

子看来‚仁义礼智 与生俱来 ‚乃人性之 内本来就具有的趋 向‚并非从外部灌输进


来‚亦非后天学来 的‚即使后天所学无非是善性之扩充。孟子认为善端向善是顺

乎 自然的。他在 《告子上》 中说 “仁义礼智 ‚非 由外砾 我也 ‚我固有之也。”

先天固有的善端是人 向善的先决条件。他又在 《公孙丑上》中指 出 “凡有 四端

于我者‚知 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善端 向善如同火燃泉流‚

是一种自然的趋势。而荀子圣人观的理论基础是性恶论‚在 ‚哇恶》篇中‚荀子
指 出 “人之性恶‚其善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

之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 ‚故贼生而忠信之焉 生而有耳 目之欲、有好声色焉‚


顺是 ‚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之焉。” 按照荀子的观点‚人性就是饥而欲食‚寒而
欲暖‚劳而欲息‚好利 而恶害。如果放纵人们任其本性发展就会导致争夺 、混乱。

因而人的本性是恶的。可见‚孟子认为人之所以能成圣‚主要在于人 皆有善端‚
人人都有成圣的可能性 ‚性善论为成圣提供 了普遍依据。而荀子认为成圣并不取

决于先天察赋 ‚主要在于后天的积善过程‚性恶论为成圣的必要性提供 了依据。

三、成圣途径各异
孟子从 “性善论” 的理论基 点出发 ‚偏重于主体 的 自我审视 、自我反观‚要

求人们通过 自我教育‚努力的探求寻找并补充 内心所固有的 “善端” 。其成圣的

途径主要是 “ 内求” 的。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心所固有的‚而心又是性之根源‚


所 以要成为圣人必须从 自我做起 ‚存心养性。所谓 “存心” ‚即保持 固有 的道德

本心‚启迪道德 自觉‚并把这一内在的道德心扩充 以完善 自己‚并推衍 到他人。

但孟子同时认为‚人天生具有的仁义等善 良的品性对于普通人来说 ‚多 己丧失。

因此‚他认为人进行 自我修养 的关键是把 已丧失的善 良本性找回来 ‚即 “求其放

心” 。他说 “仁‚
人心也 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心放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 己矣。”
‚
而要养心‚则须寡欲。 《孟子 ·尽心下》中又说到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
也寡欲 ‚虽有不存 焉者 ‚寡矣 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 焉者 ‚寡矣。” 物欲褪去‚

‚《孟子 · 告 子上》 ·
《‘
孟子 · 告了 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丫
万了的圣人观

人才能恢复善性 ‚实现善的回归‚达到修养的 目的。在 “寡欲” 的基础上孟子主

张通过 “ 尚志” 、 “养气” 为寻找善创造心性条件。孟子在 《公孙丑下》中说

“我善养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
为气也‚配义与道 ‚无是 ‚馁也 ‚是集义所 生者 ‚非义袭 而取之也。” 他认为人

在独处修为时‚其善性会不断的产 生气‚如果无损害‚则会呈现 “浩然” 之象‚

充斥宇宙‚即要求主体坚定 自己的内在信念‚不断的鼓励和督促 自己‚ “尚志”


而 “ 持志” ‚坚持并 内化仁义道德。 “反求诸 己” 是 自我修养的核心。在孟子
看来‚ “爱人不亲‚反其仁 治人不治‚反其智 礼人不答 ‚反其敬。行有不达

者反求诸 己。” ’
修养道德的方法就是寻找 “放心” ‚把失去的善性再找回来。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所 以‚人只有 “存其心‚养其性” ‚才是


对待天赋善性的正确态度‚即所谓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
。 “存心” “养
性” 之实质就是从心 内求‚以实现 内心的 自我认识‚达到养成理想人格的目的。
总之‚孟子 “存心” “养性” 、 “反求诸 己” 的修养方法‚基本不涉及外在 因素
对人的道德形成的影响‚他 已搁下孔子 “学” “思” 结合方法中的 “学” ‚强调

修德成败仅存乎人之一 “心” ‚ “尽心” 、 “存心” 就足 以 “知天” 、 “成身” 。

而荀子则认为人的道德人格的形成固然离不开天赋 中为善的能力‚但通过

“化性起伪” ‚能对 “顺是” 为恶的感性欲求进行 “矫饰” ‚因而后天的学 习修


养则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基于性伪之辨‚荀子在 《礼论》中说 “无性‚则伪

之无所加 ‚无伪‚则性不能 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 ‚一天下之功于是就


也。故 曰 天地合 而万物生‚阴阳接 而变化起 ‚性伪合 而天下治。” 荀子 以 “化

性起伪” 为其道德修养 的理论依据 ‚认为 “强学而求” 、 “积善成德” 是成圣的

主要方法。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好利之心不可尽去‚ “然 而可化也” 。礼义道


德虽 “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 ’
。性既 “可化” ‚伪又 “可起” ‚人们便 可

通过教化学 习 “积善成德” ‚修养成君子、圣人。即荀子在 《性 恶》中所说 的 “凡

所贵尧、禹、君子者 ‚能化性 ‚能起伪。伪起 而生礼义 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

伪也‚亦犹陶涎 而生。” 圣人并非天生‚而是学 习的结果 ‚ “性伪合 ‚然后成圣

人之名。” 只要能坚持学 习‚做到 “性伪合” ‚则 “涂之人可以为 禹” 。这是 因

《孟子 ·离娄上》
《孟 子 ·尽 心上 》
《荀子 ·儒效》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 了的圣人观

为 “凡 禹之所为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然则仁义法正有可知可能之理‚然

而涂之人也‚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 然则可以为

禹明矣。” ’ “理” 是仁义法正可以被认识和把握的根据。 “质” 和 “具” 是存


在于道德主体 自身的可以认识和把握仁义法正的素质和条件。然而‚人有 “可以
知” 、 “可以能” 的能力‚只是为涂之人化性起伪、积善成德提供 了可能性‚可

能未必就会成为现实。 “故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 能为 禹未必然也” ’


可否 “为禹” ‚关键在于 “肯为” 还是 “不肯为” 。 《荀子 ·性恶》中说 ‘


怪可
积而致‚然而 皆不可积 ‚何也 日‚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可 以为君子而不肯

为君子 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然

而不相为者‚可以而不可使也。” 小人 “肯为” 可成君子‚涂之人 “肯为” 可成

圣人‚而做到“章为” 的基本方’
去就是“强学而求” 。“强学而求” 是化‘
性起伪、
积善成德的最根本的途径。
从 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孟、荀圣人观的成圣途径有很大的区
别。孟子强调道德 由内而立‚而荀子则强调 由外而求‚这是与他们 的理论支点即

对人性的不同认识造成的。孟子强调 内在修为‚反映 了对主体道德 的乐观。而荀

子则强调 了外在教化和礼法制度 ‚反映 了对主体 的道德 悲观。

四、内圣外王侧重不同
虽然孟荀都 以 “ 内圣外王” 的圣人作为他们的最高的人格理想‚但是 由于成

圣的途径不同‚从而导致孟苟在圣人的 “ 内圣” 与 “外王” 方面侧重有所不同。


孟子的圣人 强调的是 以内圣为主导‚到 了荀子那里‚荀子赋 予圣人更多济世安邦‚

经天纬地的外王规定 ‚实际上是寄希望于现实中的统治者来实现其心 中的理想人


格。 ‚

孔、孟的圣人作为统治者都不是真正的非常完美的。如孔子 曾说过 “尧舜其


犹病诸” 。孟子允许周公犯错误。他们都 比较地 富有人情味。但荀子的作为统治
者的圣人却是绝对的完人 ‚荀子在 《解蔽》 中说 ‘
怪 也者‚尽伦者也 王也者‚

尽制者也” 。在孔子那里‚统治者成为圣人 ‚仅仅是 一种应然性 的要求‚是 一种

模糊的态度 ‚圣人仅仅是 一种努力的方 向。孟子强烈地反对霸政 ‚主张仁政 ‚把

二者完全对立起来‚同时认为统治者只要把 自己修炼为圣人‚就理所应 当地能够

‚《荀子 ·性恶》
《荀子 ·性恶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丫
汀了的圣人观

统一天下。荀子所说的圣人 ‚大多数情况下是圣王‚是直接实现大一统的政治领

袖。统治者在他那里‚统一天下的王是从圣人 当中产 生的‚其圣王结合模 式是先

圣后王。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真正统治天下的人非圣人莫属 ‚在荀子的眼光中‚
圣人是 “备道全美者” ‚唯有圣人能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如他在 《正论》

中所说的 “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 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 至众


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圣人莫之能尽。故非圣人莫之能王。” 但在
他那里‚王道与霸政并不是截然对立的‚王道是对霸政的补充或者说是霸政的进

一步的发展‚ 二者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因此其圣王结合的模式是霸者行王政‚
同时修炼为圣人 这是 内在道德与外在事功兼修的路子。

五、价值 目标一致
孟、荀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圣人观是对孔子圣人观的继承、发

展和完善‚都反映了儒家理想人格的价值 目标。
在儒家看来‚尧、舜、禹就是圣人。他们被赋予极其高尚的道德 品质‚圣明
贤达 ‚为万 民所景仰。孟子说 ‘
怪 人‚人伦之至也。” ’
荀子也认为 “圣也者‚

尽伦者也。” 儒家尚义崇仁‚追求至善‚要求人们处处替别人着想‚把 自我发展

与帮助别人发展结合起来‚以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以 “世


界大同” 作为追求的理想社会‚反映着儒家对一种至善至美的理想人格一一圣人

境界的追求。 ‘
怪 人” 是一般人难 以企及的。圣人人格 的核心是 “仁德” ‚圣人

可以与 “天地合德” ‚就是说‚可以达到 “天人合一” 的真、善、美的境界。儒


家的理想人格还要求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在人格修养上也提倡一种 内外

合一的入世人格‚它主张把个人的修身养性与经世致用相结合即要求圣人是内圣
外王。圣王人格 即内圣外王人格 ‚是人的最高的精神境界‚是全德 、全智、全功
的体现。

儒家学说所理解 的圣人 ‚都是爱人 以德 ‚立人达人 ‚忠信孝 义‚智 勇刚朴 ‚

心胸坦荡‚达到 了人格修养的尽善尽美的极境。如果说孟子人格完善是 一种 自我
完善的话 ‚那么荀子人格完善则是 一种社会的完善。这两种理论 同行互补‚是整

个封建社会人格完善理论的主流。孟荀认为‚只要按照他们指 出的途径修养和学

习‚人人都可以在人格完善方面达到很高境界。孟子日 “人人可以为舜尧。”

‚王廷洽 《荀子答客 问》上海 仁海人 民出版社 ‚ 年 ‚第 页


《孟子 · 离娄 卜》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 子的圣人观

荀子 日 “涂之人可 以为禹。” 他们从不同方面出发得 出相 同结论 ‚使圣人理想

人格 日益丰满‚成为人们追求、向往的人生 目标。
浙江大学硕 学位 论文 苟 了的圣人 观

第四章 荀子圣人观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

历史影响
荀子圣人观继承和发展 了孔孟圣人观‚有着其 自己鲜明的特色‚特别是其注
重 “外王” 观念的圣人观在传统儒家思想史上独树 一帜‚对两汉及后世儒家思想

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但 自宋代 以后‚注重 “ 内圣” 的宋明理学家往往抬高孟子而贬抑荀子‚将他

从儒家 “道统” 中排除出来。但荀子的思想学说还是具有颇为深广的影响‚特别


是荀子从天人关系之辨 中来探讨儒家的理想人格 ‚后来的很多大哲学家如王充、

柳宗元 以及宋代注重 “事功” 的永嘉学派的叶适等等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他


的影响。

另一方面‚荀子的 “涂之人可 以为 禹” 的思想‚也为后世所继承和发扬。明

代心学家王阳明主张 “满街都是圣人” ‚提倡 “知行合一” ‚极力宣扬儒学的成

圣信念‚我们也不难从中看到荀子圣人观的痕迹和影响。

二、现实意义
荀子的理想界格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其思想既继承了孔子儒学的基本价值
观 ‚又具有鲜 明的个性特色。他 的很多思想在今天看来 ‚仍不失启迪意义。

当今社会 已进入 “平 民化” 时代 ‚古代所谓 ‘


怪 人” 早 已不适合作为现代人
的理想人格。但抛开儒家 ‘
怪 人” 的外衣‚特别是在关于人的道德培养方面‚苟
子提 出和发展 了很多重要且正确的教育思想 ‚ 教育作用上颇有成就 ‚
在教育方法、

为教育的发展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也对我们今天整个教育的发展仍具有很高的参
考价值。
他在 《荣辱》篇 中指 出
如苟子否定 了圣人天命观‚ “ 禹者‚非生而具者也‚

夫起于变故‚成乎修为‚待尽而后备着也。” 意即圣人并非天生‚是后天修为的
结果 ‚只要人们努力提高道德修养也可以成为圣人 ‚这一点也十分难 能可贵。

荀子又说 “圣可积 而致‚然而 皆不可积‚何也 曰 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


人 可 以为君 子 而不肯为君 子 ‚君 子可 以为小人 而不肯为小人 。小人君 子者 ‚未 尝

不 可 以相 为也然而不相为者 ‚可 以而不可使也。故涂之人 可 以为 禹‚则然涂之人


浙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 子的圣人观

能为禹‚未必然也。” ’
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封建时代‚荀子就提 出了 “涂之人可
以为 禹” 即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圣贤的观 点‚今天看来依然富有现实意义。

圣人之所 以是圣人 ‚
是 自己努力 向善积累的结果 ‚不是别人勉 强可 以使然的。

可见荀子的圣人观很重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强调人 自身潜能的挖掘和发挥的重
要性‚
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可以通过积累而提高的‚学习是一个从量变到质
变的过程。荀子还十分倡导学以致用‚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强调认识的目的在

于实践。荀子说 “吾尝终 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里的学不仅仅指

学习知识‚
更指道德实践。他还说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
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
” 因

此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要身体力行‚教育学生在学 习中注重实践‚知行一致‚学

以致用‚从而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在教育方法上‚荀子的见解也颇有独到之处 他非常重视启发学生学 习的主
动性和 自觉性、创造性‚主张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 出发 ‚依靠学生学 习的内

驱‚循循善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独立思考‚这和现代教学论中强
调的课堂教学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一致的 他主张通过具体形象来晓喻一些道理和事物‚引导、

启发学生主动探索‚以锻炼才能‚启发智慧 他主张教师尊重学生的独创精神‚

慎重对待学生的提问‚掌握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点拨。在教育作用上‚他强调
主观和环境 的双重作用 ‚并认为主观起主要作用 ‚这是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

“全” 、 “粹” 是 荀子理想人格 的重要特征 ‚也体 现 了对人 的全 面发展 的要


求。这对于我们现在全 面发展 的素质教育也有着 重要的启 示作用 。对理想人格 的

培养‚不仅要 以德性 的全面发展为 内涵‚而且还要重视个性解放及其发展的多样

性。对于这种理想人格的培养‚我们 既要注重实践和教育相结合‚促使人在 改造

世界中来发展 自已‚又要使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和德 、智、体 、美全面发展相

结合‚通过智育、德育、美育多种途径来进行。荀子高度肯定和评价 了教师在教

育中的作用‚同时‚倡导社会尊敬教师。他认为礼是社会的最高规范‚是立身处

事的标准 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和践行礼的示范者。正是因为师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所 以他将尊师与国家的兴衰 、法度 的存废 、人心的善恶联系起来。由此‚他进 一

《荀子 性恶》
《荀 子 ·孺效》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丫
百了的圣人观

步将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样的地位。从荀子时期开始‚教师的地位 因

荀子的努力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点‚即使是社会发展到现在‚也是

和教育在现代社会所 占的地位相吻合的。荀子同时还高度肯定和评价 了教育作


用。荀子认为教育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通过教育是 能使人 改恶向善的。因此‚他
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 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 这

一判断使后世对教育的重视另眼相看‚使人们认识到教育在社会中说扮演的重要
角色。荀子教育思想 中的积极部分‚对 当时社会甚至直到现在的社会都产 生 了深

远、广泛而积极 的影响。
此外‚荀子的圣人观还特别强调 了 “礼” 的作用 ‚以有礼与无礼作为人物之
别的标准‚以言行是否合礼作为圣人与凡人的区别。荀子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

的基本手段‚是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主要 内容‚更是治国理政的基本纲领。因此
荀子把礼置于异常重要的地位。今天看来‚荀子的礼学思想是 中国传统道德的每

天要组成部分‚所 以扬弃荀子的礼学思想 ‚对我国当今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


的现实意义。当然‚古代的 “礼” 与现代的 “礼仪” 所涵盖的范围大不相同‚前

者几乎是 中国古代价值体系和社会制度的总和‚而后者则只涉及人的一般行为和
社会活动的某些场合‚但它们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 ‚均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中华民族 曾经号称礼仪之邦‚但百年来西潮冲击、传统解体 ‚我们越来越少 了承

继 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诸种礼仪‚包括怎么吃饭‚怎么睡
觉 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谈话‚怎么和人相处‚基本上都处于失序状

态。因此‚重振礼仪之邦‚就成 了当今 中国的一个梦想。现代礼仪是 以平等 自由

的理念为指导的‚它最大功能是营造一种气氛‚而不是要刻意体现长幼尊卑的等

级‚所 以它可 以得到最大限度 的简化‚也不必要求人人都有系统的学 习和训练。

而我们要建构的人格平等、高度分工、互相合作基础上的和谐社会与荀子建构 的

森严等级基础上的和谐社会并非没有相通之处‚其都是在异中求同‚于差别中求
和谐。因此‚荀子的礼学对我们今天的建设仍不无启发。礼仪相对于其他文化形
式来说最为具体 ‚也与我们的生活最为密切。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整合

适合于 当今社会的礼仪文化‚对各种礼仪进行系统的规范‚可 以说是新文化建设

的首要任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苟子那样继承传统‚重视礼仪 ‚学 习礼仪 ‚实

践礼仪 ‚这对于培养一代新人 ‚都是十分必要的。


浙江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苟子的圣人观

‘ 结 语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其 ‘
怪 人” 理想人格独具特色。荀子立

足于社会现实‚在批判地继承 了孔、孟 ‘
怪 人” 人格模式的基础上‚
把孔子所塑
造的至高无上的‚可望不可及 的 “圣人” 形象还原为现实社会的统治者的理想化
身‚成为人们看得见、可学而至的 ‘
怪 人” 。荀子所追求的圣人发奋 图强、自强

不息‚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把建功立业、经邦济世作为人生的
终生追求‚把个人的道德完善与人类的安宁幸福联系在一起‚因而赋予 了理想人

格以更为现实的价值导向‚从这一侧面‚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出荀子思想的现实
主义品格。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苟 了的圣人观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一、著作
〔 张觉 《荀子校注》长沙 岳麓 书社‚ 年

【 梁启雄 《苟子简释》北京 中华书局 ‚ 年


杨柳桥 《荀子话译》济南 齐鲁书社‚ 年

杨任之 《白话苟子》长沙 岳麓 书社‚ 年

〕章诗 同 《荀子简释》上海 上海人 民出版社‚ 年

【〕戴圣编 《礼记》北京 中华书局‚ 年


【 杨伯峻 《论语译注》北京 北京中华书局‚ 年

朱熹 《周易本义》上海 上海古籍 出版社‚ 年


】张为才主编 《国学启蒙经典 大学、中庸、论语 、孟子》青 岛 青 岛出版社‚


胡平生‚陈美兰 译注 《礼记 ·孝经一一中华经典藏书》北京 中华书
局‚ 年

张双棣 等译注 《吕氏春秋一一中华经典藏书》北京 中华书局 ‚ 年

安小兰 译注 《荀子一一中华经典藏书》北京 中华书局‚ 年

王秀梅 译注 《诗经一一中华经典藏书》北京 中华书局‚ 年


【 汉 王充 撰 《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 论衡 上、下册 全文注音版

长春 时代文艺出版社 年

口乒 汉 董仲舒 著‚周桂铀 等译注 《中国儒哲十大名著 春秋繁露》济南


山东友谊 出版社 ‚ 年

北宋 周敦颐 著‚谭松林‚尹红 整理 《周敦颐集》长沙 岳麓书社‚


郭川、李金影 编著 《 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一一大师经典 ·读 书计划》北
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年

向仍旦 《荀子通论》福州 福建教育 出版社‚ 年


【 陆建华 《荀子礼学研 究》 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年

谭宇权 《荀子学说评论》台北 文津出版社‚ 年


【 孔繁 《荀子评传》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年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子的圣人观

口 钱逊 《先秦儒学》沈阳 辽宁教育 出版社‚ 年

马积高 《荀学源流》上海 上海古籍 出版社‚ 年


〔 吴乃恭 《儒家思想研 究》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出版社 ‚ 年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济南 山东人 民出版社‚ 年


【 」方尔加 《荀子新论》北京 中国和平 出版社‚ 年

【 」郭志坤 《旷世大儒一一苟况》石家庄 河北人 民出版社‚ 年


韩德 明 《荀子与儒 家的社会理想》济南 齐鲁书社 ‚ 年

冯友兰 《中国哲学简史》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

李宗桂 《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广州 广东人 民出版社‚ 年


金毅 《中国文化概论》北京 中国广播 电视 出版社‚ 年


川焦国成 《
传统伦理及其现代价值》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年
【 】许启贤 《道德文明新论》郑州 河南人 民出版社‚ 年
【们李玉洁 《先秦诸子思想研究》北京 中州古籍出版社‚ 年
【 勾承益 《先秦 礼学》成都 成都 巴蜀 书社‚ 年

【 」惠吉星 《荀子与中国文化》贵阳 贵州人 民出版社 ‚ 年

」张岂之主编 《中国传统文化》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社‚ 年

唐凯麟等著 《重释传统》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


【 」张岱年 《中国伦理思想研究》上海 上海人 民出版社‚ 年

朱义禄 《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沈阳 辽宁教育 出版社 年


〕许启 贤 《道德文明新论》郑州 河南人 民出版社‚ 年

【 杨阳 《王权的图腾化一一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杭州 浙江人 民出版社‚

程潮著 《儒家 内圣外王之道通论》长沙 湖南人 民出版社 年

王文亮 《中国圣人论》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年

二、论 文
王颖 《试析荀子的理想人格理论》、 匕京青年政治学院》‚ 年第 期

以 张良才 《荀子理想人格观浅析》、《管子学刊》‚ 年第 期
谈儒 强 《试论儒家的 “理想人格” 构想》、《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年
第肠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子的圣人观

徐长安、杜红燕 《儒家理想人格与当代人的全面发展》、《南京政治学院学
报 ‚ 年第 期

〕包爱军 《荀况论声乐与礼义、天道的关系》、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年第 期
黄大路 《孟子理想人格观之管窥》、《学术月刊》‚ 年第 眨 期
【 张家成 《儒家人格思想析论》、 《孔子研究》‚ 年第 期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荀子的圣人观

作者简历

楼燕芳‚女‚ 年 月生‚浙江诸 暨人‚ 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


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年开始攻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中国文化与
旅游方向哲学专业硕士学位。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