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56

分 类 号

单位代码 冰 学 号 料 介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

论文题 目

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履研 究

研 究 生 许洪帅

指导教师 王安国 教授

学科 专业 音乐教育学

学科方向 音乐教育理论研究

年 月 日
分 类 号
单位代码 学 号

首都 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 文

论文题 目

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 乐教学发展研 究

研 究 生 许洪帅

指导教师 王安国 教授

学科专业 音乐教育学

学科方 向 音乐教育理论研究

年 月 日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

得的成果。除文 中已经注 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 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 出重要贡献 的个人和集体 ‚均 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 尹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 由本人承担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价协中
”秒 哄

首都师范大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 了解首都师范大学有关保 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学校有权保 留学位论文

并 向国家主管部 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

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 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 出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

定。


位论文
作者名刁公喊、
签 爪 ‘’
又”“一‘
“ 日

期叮明
呷 ‘扩
目 录

目 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片 目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论文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英文摘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章 绪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节 研 究的缘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节 本研究涉及 的基本观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作为音乐表现工具 的乐器 ‚其本质是人 的 “ 自然
的肢 体 ” 的延 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乐器是人类通过音乐表达 内心情感活动和交流思
·
想文化 的一种工具···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器乐本身是一个广阔的学习领域···
···
···
···
···
···
···
···
···
···
···
···
···
···
···
……
四、器乐是实施 民族文化主体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
···
···
···
···
···
···
···
···
……
五、器乐是学生获得音乐修养 、养成乐于亲近音乐的
态度 、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习惯的重要途径· ··
···
···
···
···
……
第三节 国外部分国家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概况· ··
···
···
···
···
···
···
···
···
···
···
……
一、美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概况· ·
···
···
···
···
···
···
···
···
···
···
···
·……
二、奥尔夫乐器 的特 点及功能·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日本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概况 · ·
··……’ ’····
···
···
···
···
···
···
·……
四、朝鲜 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概况· ·
···
···
···
···
·……
小 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四节 本研究的方法论 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章 我 国近现代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 ·
···
···
···
···
···
···
···
···
···
···
···
···
···
·……
第一节 清末 民初至 国立音乐院成立前我 国中小学音乐
教育器乐教学 一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节 国立音乐院成立后至解放前我 国中小学音乐
教育器乐教学 一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 “ 文革 ” 前我 国中小学音乐
教育器乐教学 一 ···
···
···
···
···
···
···
···
···
···
···
···
···
···
···
···
···
……
第 四节 “ 文革 ” 时期我 国中小学音乐
教育器乐教学 一 ···
···
···
···
···
···
···
···
···
···
···
···
···
···
···
···
···
……
第五节 改革开放 以来至上世纪末我 国中小学音乐
教育器乐教学 一 ···
···
···
···
···
···
···
···
···
···
···
···
···
···
···
···
···
……
第六节 二十世纪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发展存在 的主要 问题及相关讨论· ·
···
···
···
···
···
···
···
···
···
···
···
···
···
···
···
·……
一、社会政治环境 、经济发展状况 、思想文化变迁等因素 ‚
直接影响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
···
···
···
···
···
···
···
···
……
二、一百多年来 ‚我们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
·
认识始终是不到位 的···
···
···
···
···
···
···
···
···
···
···
···
···
···
···
···
···
···
···
··……
三 、百余年来 ‚我们始终未能找到真正适合于我 国
中小学生发展的器乐教学实践形式· ···
···
···
···
···
···
···
···
···
···
···
···
···
··……
第三章 我国中西部及边远地区部分欠发达市县与
东部沿海及部分发达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调研报告· ·
···
···
···
···
···
···
·……
调研地区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节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挥春市中小学
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调研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节 青海省海东地 区互助土族 自治县中小学
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调研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节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龙 山县中小学
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调研报告· ·
···
····
···
···
···
···
···
···
···
···
···
···
···
···
···
···
……
第 四节 江苏省苏州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调研报 告· ·
···
···
···
···
···
···
···
·……
第五节 广 东省东莞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调研报告· ·
···
···
···
···
···
···
···
·……
第六节 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调研报告· ·
···
···
···
···
···
···
···
·……
第七节 当前影响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持续稳步发展的主要 问题及相关讨论· ··
···
···
···
···
···
···
···
···
···
···
···
···
……
·
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
···
···
··……
二、地区文化教育发达程度 ‚直接影响对学校美育的
·
认识 与实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学校文化建设及校长的教育追求和教育理念 ‚
对学校音乐教育受重视程度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 ·
···
···
···
···
···
···
·……
四、由于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认识不到位 ‚器乐教学
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始终不够 明确· ·
···
···
···
···
···
···
·……
五、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学习、练 习及展演活动未能
遵循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 “ 三结合” “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课 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 原则· ·
···
···
···
···
···
·‚·
···
·……
六、由于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外器乐社团认识存在一定误区‚
课外器乐活动与课 内器乐教学总体发展始终不相匹配 ‚
二者互为支持、共促共进的关系 尚未形成· ·
···
···
···
···
···
···
···
···
···
···
·……
七、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
弘扬 民族优秀文化的关系和理念不够清晰‚器乐教学尚未
达到一种 民族音乐文化 自觉的发展状态· ·
···
···
···
···
···
···
···
···
···
···
···
·……
第四章 促进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对策· ·
···
···
···
···
···
···
···
···
···
···
·……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基本理念及
相关法规制度的建设·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节 中小学校课堂器乐教学的有序组织与发展及课外、
校外器乐活动的展演与宣传·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师资培养与教学研修· ·
···
···
···
···
···
···
···
·……
第四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材料的组织与出版及
教学用乐器的制造 、督检 、售后服务及教育行政部 门的
相关规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结 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没有 “ 器乐 ” 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是苍 白的、不完整的‚
学生缺失音乐体验的重要基础· ··
···
···
···
···
···
···
···
···
···
···
···
···
···
···
···
···
……
二、器乐教学对培养和发展中小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表现力、
创造力和养成乐于亲近音乐的态度 、乐于终身参与音乐
活动 的兴趣 和 习惯有 不 可替代 的功 能和 作 用 ·
···
···
···
···
···
···
···
···
···
···
··……
三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以及经济发展 、文化教育的差异‚
决定 了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 的‚规定某一种
模式 、某一类乐器 的做法是不合时宜的· ·
···
···
···
···
···
···
···
···
···
···
···
···
·……
四、器乐教学是实施 民族文化主体教育及理解和尊重不同
国家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
···
···
···
···
···
···
···
···
···
···
···
·……
五 、器乐教学实践是一个多环链相扣的整体 ‚其涉及从乐器
制造到演奏 、音乐表现 的方方面面 ‚任何一个环链 的缺失
都会影响整体 的实施与发展·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后 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片 目 录

一 年的原始非洲木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德国 “ ” 上世纪 年代的奥尔夫木琴· ·
···
···
···
···
···
···
···
···
···
···
·……
一 德国 “ ” 最新的奥尔夫木琴 · ·
···
···
···
···
···
···
···
···
···
···
···
···
···
···
···
·……
一 立金小学三年级音乐课歌唱 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一 立金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器乐 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立金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器乐 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东京都文京区立第三中学音乐课 民族器乐学 习· ·
···
···
···
···
···
···
···
···
···
···
···
·……
一 平壤市平川区安 山女子中学学生在演奏手风琴 · ·
···
···
···
···
···
···
···
···
···
···
···
·……
一 朝鲜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演奏伽椰琴· ·
···
···
···
···
···
···
···
···
···
···
···
···
···
···
···
···
·……
一 朝鲜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演奏笛子合奏· ·
···
···
···
···
···
···
···
···
···
···
···
···
···
···
···
·……
一 年上海华童学堂的乐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清末上海徐家汇教堂组建的圣若瑟军乐队· ·
···
···
···
···
···
···
···
···
···
···
···
···
···
·……
一 上海贫儿院全家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工 年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及指挥 曾志态 · ···
···
···
···
···
···
···
···
···
···
···
···
··……
一 天津私立第一中学堂学生军乐队·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巧 年刘天华在常州中学组织的学生 民乐队‚居中者刘天华· ···
···
···
···
···
··……
一 年聂耳在 昆明求实小学的 民族乐队· ···
···
···
···
···
···
···
···
···
···
···
···
···
···
··……
一 《手风琴唱歌》教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青主 《小学唱歌 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缪天瑞 《儿童节奏乐队组织法》·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德 国民歌 《星》节奏乐队谱·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英 国民歌 《绿 的葡萄》节奏乐队谱· ·
···
···
···
···
···
···
···
···
···
···
···
···
···
···
···
···
·……
一 《音乐教育》一份有关读者需要的乐 曲、论著 以及修改意见的
“ 读者意见调查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哈尔滨 口琴社成员合影·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一 《中国 口琴 界》月刊封面· ·
···
···
···
···
···
···
···
···
···
···
···
···
···
···
···
……“ 二‘ ’
“‘”’‘’‘’
一 国光牌 口琴广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中国新乐器制造公司·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口琴乐谱 “ 梅花三弄”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音乐杂志》刊 出最新 出版的音乐书籍· ···
···
···
···
···
···
···
···
···
···
···
···
···
···
··……
一 上海音专利用无线 电广播传播教育音乐· ···
···
···
···
···
···
·‚·
···
‚··
···
···
···
···
···
···
·‚…
一 《探讨教育学中的美育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山西某 中学合唱团在演出 ·
···
···
···
···
···
···
···
···
···
···
···
···
···
···
···
···
··……
一 运城中学合唱团在练习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
···
···
···
···
···
···
···
···
···
···
···
···
···
···
···
··……
一 教育部召开中小学音、美教材会议及几位师范院校艺术系教师的意见· ···
··……
一 《对 目前音乐教育的设想和建议》· ···
···
···
···
···
···
···
···
···
···
···
···
···
···
···
···
··……
一 南京市小学音乐教研组讨论会及歌唱活动· ···
···
···
···
···
···
···
···
···
···
···
···
···
··……
一 浙江乐清县音乐教师培训 琴法课 · ···
···
···
···
···
···
···
···
···
···
···
···
···
···
···
··……
一 天津市四十五中初一学生吹奏竖笛 新开小学四年级学生吹奏 口琴 · ···
···
··……
一 江 阴市 口琴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有关美育的一些重要报刊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一 年 月 日湖北省音乐器乐优质课 比赛· ·
···
···
···
···
···
···
···
···
···
···
···
·……
一 年 月 一 日在海南省海 口市召开的 “ 全国中小学器乐教学研讨会 ” …
一 ·
武钢一小竖笛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天津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比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口风琴试点校 北京垂杨柳中心小学· ···
···
···
···
···
···
···
···
···
···
···
···
···
···
···
···
··……
一 四川绵阳音乐教师竖笛培训班·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一 陕西省中小学音乐教师 口琴培训班· ···
···
···
···
···
···
···
···
···
···
···
···
···
···
···
···
··……
一 辽宁省小学器 乐教学观摩研讨会· ···
···
···
···
···
···
···
···
···
···
···
···
···
···
···
···
···
··……
一 北京市和平一小手风琴教学成果汇报会 · ···
···
···
···
···
···
···
···
···
···
···
···
···
···
··……
一 朱 则平编著 的竖笛教材及其手稿· ···
···
···
···
···
···
···
···
···
···
···
···
···
···
···
···
···
··……
一 刘 曾源编著 的 口琴教材· ··
···
···
···
····
···
···
···
···
···
···
···
···
···
···
···
···
···· ……
一 美丽 的图们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大 山脚下的敬信镇 中心小学校· ··
····
···
···
···
···
···
···
···
·‚·
···
···
···
···
···
···
···
··……
一 抱着 电子琴去上课的英安镇中心小学音乐教师· ···
···
···
···
···
···
···
···
···
···
··……
一 市第九小学音乐教师在上音乐课· ··
····
···
···
···
···
···
···
···
···
···
···
···
···
···
···
··……
一 市第一实验小学 朝鲜族 音乐教师在上音乐课· ···
···
···
···
···
···
···
···
···
··……
一 市第一实验小学 朝鲜族 女子轻音乐团· ···
···
···
···
···
···
···
···
···
···
···
···
··……
一 市第一实验小学女子轻音乐团在排练 指挥崔京松· ···
···
···
···
···
···
···
···
··……
一 密江乡村 民 自己组织 的洞箫歌舞乐社 · ···
···
···
···
···
···
···
···
···
···
···
···
···
···
··……
一 市第 四小学 朝鲜族 四年级的音乐课· ···
···
···
···
···
···
···
···
···
···
···
···
···
··……
一 年 月 日密江学校课外器乐兴趣小组的器乐合奏 左一为指导教师李吉
松 ‚学生 以三 四年级居 多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密江学校 的器 乐课外兴趣小组· ··
···
····
···
···
···
···
···
···
···
···
···
···
···
···
···
···
··……

勺 ‚
︷八




司‘





了人
师生 洞箫 四重奏·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密江乡洞箫歌舞乐社· ··
···
···
···
···
···
····
···
···
···
···
···
···
···
···
···
···
· ……
橱 窗里轻音乐团使用 的部分改编谱 崔京松改编· ···
···
···
···
···
···
···
···
···
··……
市第一实验 小学 的女子吹奏乐团· ··
····
···
···
···
···
···
···
···
···
···
···
···
···
···
···
··……
青海省互助土族 自治县 巴扎藏族 乡辖 区· ···
···
···
···
···
···
···
···
···
···
···
···
···
··……
边滩 乡峡 门小学 的学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边滩乡峡 门小学教师在刚刚粉刷和更换过窗子的教室里为学生上课· ···
··……
东沟乡大庄小学音乐教师在上音乐课· ···
···
···
···
···
···
···
···
···
···
···
···
···
···
··……
大庄小学的学生看着 电视上音乐课· ···
···
···
···
···
···
···
···
···
···
···
···
···
···
···
··……
一 巴扎乡文贤希望小学的学生们这样上音乐课· ··
···
···
···
···
···
···
···
···
···
···
···
……
一 东沟乡东沟 中学两位音乐教师与笔者 笔者随堂听了一节 ‚
他们 的音乐课是真实的‚不是看着 电视上音乐课 · ··
···
···
···
···
···
···
···
···
……
一 边滩乡边滩 中学音乐教师在上唱歌课· ··
···
···
···
···
···
···
···
···
···
···
···
···
···
···
……
一 巴扎藏族乡文贤希望小学的学生在课间跳起 了锅庄舞· ··
···
···
···
···
···
···
···
……
一 巴扎藏族乡柏木峡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复式班· ··
···
···
···
···
···
···
···
···
···
···
···
……
一 国家彩票公益金 资助 的互助县青少年活动 中心 · ··
···
···
···
···
···
···
···
···
···
···
……
一 活动 中心的学生学吹竹笛···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活动 中心全体教师和笔者···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龙 山县洗车河镇· ··
···
···
···
···
···
···
···
···
···
···
……
一 龙 山县 民安一小一 八班的学生们· ··
···
···
···
···
···
···
···
···
···
···
···
···
···
···
···
……
一 水 田坝乡水 田中心小学的学生们走在回学校 的乡间公路上· ··
···
···
···
···
···
……
一 靛房中心小学兼职音乐教师 土家族 在上唱歌课· ·
···
··
····
··
……‘ ··
···
··……
一 ·
华塘中心小学音乐教师 苗族 在上唱歌课···
···
··
···
··
···
···
···
···
··
···
···
··……
一 龙山县一中新调任的专职音乐教师在上歌唱课 《 ·
校园的早晨》··
··
··
··
··
·……
一 龙 山县海音琴行广告牌艺术培训中心· ···
···
···
···
···
···
···
···
···
···
···
···
···
···
··……
一 龙 山县土家族 民族器乐地区分布 图· ···
···
···
···
···
···
···
···
···
···
···
···
···
···
···
··‚
··…
一 华塘中心小学的学生在大课间跳起 了摆手舞· ···
···
···
···
···
···
···
···
···
···
···
··……
一 茨岩塘 中心小学校 园·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靛房 中心小学土家族学生吹咚咚哇 · ···
···
···
···
···
···
···
···
···
···
···
···
···
···
···
··……
一 靛房 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跳摆手舞 · ···
···
···
···
···
···
···
···
···
···
···
···
···
···
···
··……
一 靛房中心小学王维春校长在展示土家族土号· ···
···
···
···
···
···
···
···
···
···
···
··……
一 水乡苏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吴江市平望实验小学教育收费标准表 · ···
···
···
···
···
···
···
···
···
···
···
···
···
···
··……
一 苏州市平江区城东中心小学艺术课课程表· ···
···
···
···
···
···
···
···
···
···
···
···
··……
一 苏 州市平江 区城 东中心小学学生考取重 点中学 的喜报 · ···
···
···
···
···
···
···
··……
一 苏州市沧浪少年宫·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一 在少年宫等待孩子的家长们·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少年宫少儿 民乐队在演 出·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少年宫少儿舞蹈队在演 出·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平江实验学校的学生在演奏·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平江区城东中心小学民乐队的专用排练室· ···
···
···
···
···
···
···
···
···
···
·’· ·
··……
一 苏州市大儒巷 中心小学大树廊红领 巾昆曲班 的学生在第二课堂学习昆曲……
一 苏州中学木管室内乐重奏组 指挥是中国管乐学会副秘书长俞敏· ···
···
··……
一 苏州市中澳音乐教育实验项 目学校优秀课现场评 比报慈小学专场· ···
···
··……
一 吴江平望实验小学中澳 电子琴教室· ···
···
···
···
···
···
···
···
···
···
···
···
···
···
···
··……
一 宝带实验小学中澳 电子琴课·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东莞市政府外 的景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塘厦镇政府 中心广场 的面貌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东莞市 个镇区分布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工业 园区的面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厚街镇街区的景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中堂镇街区的景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石龙中学校园的景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大岭 山镇 向东村一 电子厂职工宿舍· ···
···
···
···
···
···
···
···
···
···
···
···
···
···
···
··……
一 大岭 山镇 向东村务工人员在上班 的路上· ···
···
···
···
···
···
···
···
···
···
···
···
···
··……
一 石龙二中的音乐课堂·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南城阳光二小女生合唱团在活动· ···
···
···
···
···
···
···
···
···
···
···
···
···
···
···
···
··……
一 长安中心小学 民乐队排练厅· ··
····
···
···
···
···
···
···
···
···
···
···
···
···
···
···
···
···
··……
一 长安培英中学 民办 学生在上音乐课· ···
···
···
···
···
···
···
···
···
···
···
···
···
···
··……
一 东莞台商捐建的台商子弟学校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东部山区片凤岗镇文卫办 年有关艺术教师情况调查表· ···
···
···
···
···
··……
一 东莞市音乐教研 网主页各频道· ··
····
···
···
···
···
···
···
···
···
···
···
···
···
···
···
···
··……
一 南城阳光二小古筝兴趣小组· ··
···
····
···
···
···
···
···
···
···
···
···
···
···
···
···
···
···
··……
一 莞城建设小学艺术展演·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长安 中心小学鼓号队乐器·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塘厦镇 中学艺术文化公益文化活动 · ···
···
···
···
···
···
···
···
···
···
···
···
···
···
···
··……
一 周末钢琴私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小提琴手和妈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东莞市青少年活动 中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在 电脑音乐室学 习吉他 的学生·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东莞市青少年艺术团新闻发布会· ··
···
···
···
···
···
···
···
···
···
···
···
···
··
···
·……
一 民乐团月琴招考现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东莞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走势简略图· ···
···
···
···
···
···
···
···
···
···
··‚
··…
一 莞城建设小学古筝葫芦丝合奏· ··
····
···
···
···
···
···
···
···
···
···
···
···
···
···
···
···
··……
一 塘厦二中管乐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塘厦二中管乐团总谱·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山后学校红英小学的阳光剧场 内景· ···
···
···
···
···
···
···
···
···
···
···
···
···
···
···
··……
一 冬 日的清华附中 区教学楼·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八一中学的普通音乐教室·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北京市最初 出现 自办务工子弟学校的时间和数量递增示意图· ···
···
···
···
··……
一 面 向工薪阶层 、面 向弱势群体的明园学校· ···
···
···
···
···
··‚
···
···
···
···
···
···
··……
一 明园学校 的学生在上课·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巨山小学的学生在舞手帕·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巨山小学学生们在红砖铺成的操场上等待升旗 · ···
···
···
···
···
···
···
···
···
···
··……
一 海淀区务工子弟和温总理互敬队礼· ···
···
···
···
···
···
···
···
···
···
···
···
···
···
‚··
··……
一 “ 流动的花朵 ” 第一次站在首都北京的舞 台上· ···
···
···
···
···
···
···
···
···
···
··……
一 红英小学年级合唱队的演 出剧照· ···
···
···
···
···
···
···
···
···
···
···
···
···
···
···
···
··……
一 海淀区小学音乐学科课 内外一体化教学现场会· ···
···
···
···
···
···
···
···
···
···
··……
一 条视唱教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海淀实验 小学二年 四班 的音高唱名课 · ···
···
···
···
···
···
···
···
···
···
···
···
···
···
··……
一 海淀实验二小不 同学科 的教师在演奏诙谐手风琴重奏 《拉德斯基进行 曲》…
一 四季青杜丽丽教师合唱团在演唱 《感恩的心》· ···
···
···
···
···
···
···
···
···
···
··……
一 海淀区校 内外音乐教师混合乐队合奏 《喜讯传边寨 》· ···
···
···
···
···
···
···
··……
一 海淀区第十三届中学音乐奇美杯课堂器乐教学 比赛节 目单· ···
···
···
···
···
··……
一 比赛三等奖 的奖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校园咖啡厅是校本选修课的实践基地· ···
···
···
···
···
···
···
···
···
···
···
···
···
···
··……
一 永泰 小学 “ 传递友谊 ‚参与奥运 ” 腰鼓表演 · ···
···
···
···
···
···
···
···
···
···
···
··……
一 西颐小学铿锵 中国娃专场演 出· ··
···
····
···
···
···
···
···
···
···
···
···
···
···
···
···
···
··……
一 巨山小学舞蹈 的学生和海淀区教委领导· ···
···
···
···
···
···
···
···
···
···
···
···
···
··……
一 田村小学的学生在表演行进竹笛合奏· ···
···
···
···
·‚·
···
···
···
···
···
···
···
···
···
··……
一 老音乐家 当学生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万泉小学民乐团在演奏 《彩絮飞扬》· ···
···
···
···
···
···
···
···
···
···
···
···
···
···
··……
一 翠微小学民乐团在演奏 《 老 鼠娶亲》前乐队教师帮助调弦· ···
···
···
···
···
··……
一 清华附小民族吹打乐团在演奏 《龙腾虎跃》· ···
···
···
···
···
···
···
···
···
···
···
··……
一巧 万寿路少年之家的钢琴老师在上课· ··
····
···
···
···
···
···
···
···
···
···
···
···
···
···
··……
一 万寿路少年之家的学生在上琵琶齐奏课· ···
···
···
···
···
···
···
···
···
···
···
···
···
··……
一 万寿路少年之家 的手风琴集体课· ··
···
····
···
···
···
···
···
···
···
···
···
···
···
···
···
··……
一 万寿路少年之家的学生齐奏小提琴· ··
····
···
···
···
···
···
···
···
···
···
···
···
···
···
··……
一 马建 国老师在教学生 口风琴·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北安河小学的学生在演奏班级竖笛合奏· ···
···
···
···
···
···
···
···
···
···
···
···
···
··……
一 冷泉小学的学生在演奏班级 口琴合奏· ···
···
···
···
···
···
···
···
···
···
···
···
···
···
···
‚·…
一 清河一小的学生在演奏班级 口风琴合奏· ·
···
···
···
···
··· ·
···
···
···
···
···
···
···
·……
一 钢琴 、电子琴 、儿童提琴供不应求· ·
···
···
···
···
···
···
···
···
···
···
···
···
···
···
···
·……
一 北京市学生金帆交响乐团成立大会的演 出· ·
···
···
···
···
···
···
···
···
···
···
···
···
·……
一 中央乐团 名艺术家深入中小学兼音乐教师· ·
···
···
···
···
···
···
···
···
···
···
···
·……
一 总政军乐团的小号教师在指导·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中关村三小万柳部手拿乐器的学生· ·
···
···
···
···
···
···
···
···
···
···
···
···
···
···
···
·……
一 音乐教师在上课堂二胡器乐课· ·
···
···
···
···
···
···
···
··‚
···
···
···
···
···
···
···
···
···
·……
一 总政军乐团的打击乐教师在指导· ·
···
···
···
···
···
···
···
···
···
···
···
···
···
···
···
···
·……
一 海淀区小学音乐教学课 内外一体化西北旺学区红英小学现场会· ·
···
···
···
·……
一 海淀区小学班级器乐合奏 比赛报名登记表 · ·
···
···
···
···
···
···
···
···
···
···
···
···
·……
一 海淀 区初 中 年第二学期教研活动安排表 · ·
···
···
···
···
···
···
···
···
···
···
···
·……
一 双榆树 中心小学班级 口风琴合奏· ·
···
···
···
···
···
···
···
···
···
···
···
···
···
···
···
···
·……
一 石油附小班级器乐合奏— 《锅碗飘盆交响 曲》· ·
···
···
···
···
···
···
···
···
···
·…… 肠
一 永泰小学班级手风琴合奏 音乐教师 同台参与 · ·
···
···
···
···
···
···
···
···
···
·……
一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 自治县 把马头琴齐奏· ·
···
···
···
···
···
···
···
···
···
···
···
·……
一 基诺族的 “ 七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基诺乡文化站站长沙晓桑在演奏近乎失传 的基诺族 “ 布姑 ” · ·
···
···
···
···
·……
一 哈尼族的竹筒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初期试制出的低音竹板琴·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初期试制出的中音竹鼓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金鹦学校校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金鹦学校 的孩子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论 文 提 要

表现 、感受 、创造 、鉴赏 、音乐与相关文化等音乐学习内容领域 ‚是中小学音乐学科


教学的主要 内容 ‚其不同领域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各领域之间是相互关联 、相互促进
的关系 。“ 表现 、感悟和创造 ‚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表现 为感悟和创造提供源
泉 ‚感悟为表现和创造提供动力 ‚创造为表现和感悟提供新的发展 ‚三者是你 中有我 、我
中有你 的辩证统一 。
唱歌 声乐 和奏乐 器乐 ‚是音乐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人类获得美 的感受 、
体验 、表现和创造及 发展和提高音乐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唱歌和奏乐活动 ‚不仅构成 了
音乐艺术的两大基本部类 ‚ 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音乐基本技能和相关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
文化修养 ‚有利于通过唱歌和奏乐等相关艺术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主体的人的审美经验 ‚
促进 主体的人 的情 、知、意的相互协调与统一 。
从学堂乐歌始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已历经百余年 。当仔细阅读 、审视这一百余年我
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史之后 ‚能够得 出这样的一个结论 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学 的发展是不
平衡的。作为音乐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乐器演奏 ‚百余年来始终是整个音乐教学环链 中最
为薄弱 的环节 。尽管部分 中小学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研 究者对其进行过相关 的讨论和研
究 ‚但均未触及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本质、规律、内部联系和器乐教学 的全部 。
造成 了这一薄弱环节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 我们未能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乐器与
人 、乐器演奏 与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器乐与 民族文化传承及 民族精神 的重塑 、器乐与
社会和谐发展等诸方面的关系 也未能从实践的层面深入认识器乐教学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中的地位和作用 ‚把握并总结 出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规律 ‚找到真正适合于我
国中小学生发展 的器乐教学实践形式等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看 ‚我们 同样未能从地区社
会经济发展 、教育整体水平 、民族文化传统 、教育行政主管领导及学校文化 、艺术教育相
关政策法规等方面来认识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它们对其发展有何影响‚如何利用这
些影响因素 ‚并将其视为一种资源 ‚以促进各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多样化发展
等等 。
为此 ‚本文拟从 四个方面对此展开论述 ‚逐层解剖影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发展 的诸多关系 ‚透过其诸现象 、外部联系 、个别片断‚深入到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的本质 、内部矛盾 、各环节的整体联系 ‚试 图解决上述 问题 ‚提 出适宜性 的发展对策 ‚回
归器 乐教学的本来面 目。
全文共分 四章 。第一章‚从理论上认识乐器与人 、乐器演奏 与中小学生的成 长和发展 、
器乐与 民族文化传承及 民族精神的重塑、器乐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 。这些 内容是全文的
理论基础 ‚也是有关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 的基本理论构架 从 国外部分 国家
包括 同在东亚文化圈的发达 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发展概况 ‚总结 出值
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 。
第二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通过百余年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曲折发展的历
史脉络 ‚梳理和提取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 ‚并针对诸多问题展开相关讨论 ‚找 出问题及
其根源所在 ‚总结宝贵的历史经验 ‚对指导今天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健康 、稳步
的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
本章所要讨论 的主要 问题是 社会政治环境 、经济发展状况 、思想文化变迁等 因素 ‚
直接影响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 一百多年来 ‚我们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
教学 的认识始终是不到位 的 我们始终未能找到真正适合于我 国中小学生发展 的器乐教学
实践形式 。
第三章‚从现状调研 的层面 ‚根据对我 国中西部及边远地区部分欠发达市县与东部沿
海及部分发达城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实地调研 ‚ 找出影响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
教学稳步发展的主要 问题并给予相关讨论 ‚ 为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与实践取
得成效提供现实参照 。
本章所要讨论的主要 问题是 地 区社会经济 发展不平衡 ‚教育整体 发展水平存在 差距
地区文化教育发达程度 ‚直接影响对学校美育 的认识与实践 学校文化建设及校长的教育
追求和教育理念 ‚对学校音乐教育受重视程度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 由于对中小学音乐
教育器乐教学认识不到位 ‚器乐教学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始终不够明确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学习、练 习及展演活动未能遵循学校艺术教育发展 的 “ 三结合 ” “ 普
及与提高相结合 、课 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 原则 由于对 中小学音乐教
育课外器乐社团认识存在一定误区 ‚课外器乐活动与课 内器乐教学总体发展始终不相匹
配‚二者互为支持、共促共进的关系尚未形成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与保护非物质文
化遗产及弘扬 民族优秀文化 的关系和理念不够清晰‚ 器乐教学 尚未达到一种 民族音乐文化
自觉 的发展状态 。
第 四章‚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 百余年器乐教学的发展
历史和针对六市县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实地调研 ‚ 试图提 出促进我国中小学音乐
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对策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基本理念及相关法规制度 的建设
中小学校课堂器乐教学的有序组织与发展及课外、校外器乐活动的展演与宣传 中小学音
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师资培养与教学研修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材料的组织与出版及教
学用乐器的制造 、督检 、售后服务及教育行政部 门的相关规范。
全文 的结论是
没有 “ 器乐 ” 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不完整的‚学生缺失音乐体验的重要基础
器乐教学对培养和发展 中小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表现力 、创造力和养成乐于亲
近音乐的态度 、乐于终 身参 与音 乐活动 的兴趣和 习惯有不可替代 的功能和作用
我 国地域辽阔、民族众 多 以及经济发展 、文化教育的差异 ‚决定 了中小学器乐
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规定某一种模式 、某一类乐器的做法是不合时宜的
器乐教学是实施 民族文化主体教育及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或 民族文化 的多样性

一种有效手段
器乐教学实践是一个 多环链相扣 的整体 ‚其涉及从乐器制造到演奏 、音乐表现
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链 的缺 失都会影响整体的实施与发展 。


关键词〕 乐器 中小学 器乐教学 民族文化主体教育
勿 呱

‚ ‚ ‚


邪改 侣
“ 残

叨 正 ”
吕 即 ‚伪 叨 户旧们 找 侧
代泛 ‚即 比滋 即 呱 吧
别 奴 比目姆‚即 。
助访 既 乡 以川
曲 如 切 八治 司 ‚
明 吐 旧 水 ‚ 优冶
‚心 · 如
‚
‚ 奴犷 ‚

『 叩 详泊
’ 丘姆 ‚
别 ‚ 而 田


‚ 撇

‚
‚ 田‚
‚
碱沙 ‚ 切 ‚

‚ 饥 一
‚
‚ ‚

以戒 ‚ 记 明
切 厄 们
‚ 刀 习

‚

‚ ‚ ‚

‚ ‚
刀 即 田了

切叮叨时 兹叮价。 翩 而 雌 丘创吐也切叮飞‚斌川 加凭奴 劝优巴妈仙 。侧狱 也欲 蛇


如 劝 呱 田下

切 们
以 ‚
‚

‚
‚
川‚
‚ 。血 切 旧
山下
呱 翻 山了
’ 而 山 别
汀 】 而 而
阴 恤 切 呱
切 助 扣甲】 加
‘喊 娜 ‚ 即 滋
加 阶 也奴币 幼
。 司
力 ‘
由 币 ‚
月七

‚
刀刀呱 月笼

月飞
‚
‚即 七 。肌

‚
‚
第 一 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面 向全体中小学生的基础音乐教育 ‚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是通过音乐活动 的持续参与 ‚使学生获得音乐的感受 、体验 、表现 、创造 ‚培养和发展
基本的音乐技能、相关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文化修养 ‚养成乐于亲近音乐的态度 、乐于终
身参与音乐活动 的兴趣和 习惯 ‚美化人生 、建构人生 、完善人生‚实现美 、真 、善统一的
教育 。
表现 、感受 、创造 、鉴赏 、音乐与相关文化等音乐学习内容领域 ‚是中小学音乐学科
教学的主要 内容 ‚其不同领域本身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 ‚各领域之 间是相互关联 、相互促进
的关系。其 中‚“ 表现 、感悟和创造 ‚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表现 为感悟和创
造提供源泉 ‚感悟 为表现和和创造提供动力 ‚创造 为表现和感悟提供新 的发展 ‚三者 是你
中有我 、我 中有你 的辩证统一 。
唱歌 声乐 和奏乐 器乐 ‚是音乐艺术 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人类获得美 的感受 、
体验 、表现和创造及发展和提高音乐文化修养 的重要途径 。唱歌和奏乐活动 ‚不仅构成 了
音乐艺术的两大基本部类 ‚ 奠定和发展 了音乐基本技能和相关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文化修
养 ‚而且通过唱歌和奏乐等相关艺术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主体的人的审美经验 ‚促进个
人情 、知 、意的相互协调与统一 。
从学堂乐歌始 ‚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已历经百余年 。仔细阅读 、审视这一百余年我 国
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史之后 ‚能够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 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是不平
衡 的。作为音乐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乐器演奏 ‚是整个音乐教学环链 中最为薄弱 的环节 。
部分 中小学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研究者对其进行过相关的讨论和研究 ‚ 但均未触及 中小学
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的本质 、规律 、内部联系和全部事实 。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 了这一薄弱环节的持续存在 ‚是我们未能从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
教学百余年发展的历史脉络 中去梳理和提取影响其发展 的相关因素‚ 还是未能从理论 的高
度去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本质和规律 ‚ 或是未能从实践的层面找到真 正适合于
我 国中小学生发展 的器 乐教学实践形式等 。
比如 ‚乐器与人 、乐器演奏与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器乐与民族文化传承及 民族精
神 的重塑、器乐与社会和谐发展等诸方面的关系 。比如 ‚是否应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教
育整体水平 、民族文化传统 、教育行政主管领 导及学校文化 、艺术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等方
面来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它们对其发展有何影响 ‚如何利用这些影响因素 ‚并
将其视为一种 资源 ‚以促进各地 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多样化发展 。再 比如 ‚器乐
教学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 的规律 ‚与其它音乐教育
领域 的协调共进 ‚音乐教师长期习惯 的培养模式与中小学器乐教学实际需求 的明显差距 ‚
新时期中小学音乐教师培养及在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研修 ‚ 中小学校器乐教学所需乐
器的制造、督检、售后服务及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政策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展演
及对外宣传等等 。
将上述影响和促进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 的诸 因素和各个方面 ‚放在社会
政治经济和 民族文化及整个学校教育和音乐教育发展 的历史和现实中‚逐层解剖 ‚透过其
诸现象、外部联系 、个别片断‚深入到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本质 、内部矛盾 、各环
节的整体联系 中‚试 图解决上述诸多问题构成 了本研 究的任务 。期待在具体 的中小学音乐
教育及器乐教学实践中检验本研究所提 出的发展对策 ‚ 为相关部 门和 中小学器乐教与学的
理论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第二节 本研究涉及的基本观点

一 、作为音乐表现工具 的乐器‚其本质是人的 “ 自然的肢体 ” 的延长

在从猿到人经历数百万年进化和转变的过程中‚劳动促使 了类人猿手和脚的分离、手
的解放 、手的 自由‚迈 出了人类进化和转变过程 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劳动促使 了类人
猿 的手实现 了专 门化发展 ‚开始 了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适应性活动 ‚最终实现 了向完全
的人的转变 。对此 ‚“ 富兰克林给人下的定义是 ‚制造工具 的动物 ”。’
手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劳动 ‚离不开人不断趋 于高级的实践活动 ‚离不开其所服 务的
整个复杂有机体的不断成熟及对 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化 。
“ 手不仅是劳动 的器 官 ‚还是劳动 的产物 。只 是 由于劳动 ‚由于与 日新 月异 的动 作相
适应 ‚由于这样所 引起 的肌 肉、韧带 以及在更长时间内引起 的骨骼 的特别发展遗传下来 ‚
而且 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 以愈来愈新的方式运用于新的愈来愈复杂的动作 ‚ 人的手
才达到这样高度 的完善‚” 达到 了使用工具的高度发达 。手与使用工具相互联结 、相互
促进 的同时‚其操作工具的动作思维和与之相 匹配发展 的大脑活动也在不断发展 ‚手的技
能、手对工具性能的认识 、对工具活动所引起 的种种事物变化的认识在进一步深化 ‚族群
逐渐 开始 了制造工具 的活动 。
手作为人有机生物体的一个肢体 ‚并不是孤立、静止的发展 ‚它总是连 同言语器官和
脑髓 的共 同发展而促使社会 中的人有能力进行愈加复杂和 高级的活动 ‚以达到与之相适应
的 目的。这一根本性的关联 ‚正是达尔文所称的生长相关律的集中反映‚即 “ 一个有机生
物体的个别部分的特 定形态 ‚总是和其他部分的某些形态相联系‚虽然在表面上和这些形
态似乎没有任何关联 。 ……身体某一部分的形态 的改变 ‚ 总是引起其他 部分的形态 的改变 ”
” ‚是 引起其他部分在主体 内在结构上的适宜性改变 ‚以促使有机 生物体实现联动效应 ‚
实现人 的全面发展 。
随着人不断认识 自然 、改造 自然活动的深入 ‚手逐步开始 了专 门化的劳作 。这不仅 “ 意
味着工具的出现 ”‚其工具也 “ 意味着人所特有 的活动 ‚意味着人对 自然界进行改造 的反
作用 ‚意味着生产劳动的开始 ” 。手与工具这一对矛盾 的作用与反作用 ‚促使 了手和工
具在发生无数次有选择性的运动动作过程 中不断相互改造 。在一系列 因果链 ‚即 “ 对手 的
动作式样 作为因 与工具的活动样态 作为果 之间因果联系的感知 ‚对工具的形状 、
材料 、活动样态 作为因 与所 引起的种种事物变化 作为果 之 间因果联系的感知 ”
的推动下 ‚工具逐渐成为一种生产劳作 的活动必需 ‚不断满足更为多样 的社会生产劳动需
要 ‚促使其周 围生活世界也相应发生改变 。
拣起一些石块 、树干 、兽骨和猛码牙之类 的 自然物充作工具‚并将其制成箭头或利器
以猎兽、防身、切割之用 。“ 这种 自然物成为他 的活动 的器 官‚他把这种器官加到他身体
的器 官上 ‚不顾圣经 的训诫 ‚延长 了他 的 自然 的肢体 ”。“
除 了对工具本身所具有的物质功能的需要 以外 ‚人通过这些 “ 自然肢体 ” 的延长相互
敲击的活动动作 ‚便产生 了某种声音 ‚其声音本身不仅 能够传递某种信号‚还表达 了人的
某种情绪。随着人劳动活动 的进一步需要‚这种活动动作及其所发出的声音便逐步被 固

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 ‚人 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恩格斯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 中的作用》‚载 《自然辩证法》‚人 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 。
恩格斯著 ‚《导言》‚载 《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赵宋光著‚《赵宋光文集》第一卷 ‚花城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 ‚第 页。
定下来 ‚工具本身所 具有 的精神功 能也随之被发挥 出来 。如 ‚“ 多哥北部有人双手各持石
块 ‚在若干较大的石块上击节 澳大利亚的本地居 民常数人围坐于地 ‚各持一段树干击地
合奏 埃塞俄比亚和新几内亚居民常以两掌有节奏地拍击下面挖空的地面奏乐。苏联在近
年 出土一批 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猛码牙 ‚上面有敲打摩擦 的痕迹 ‚经专家鉴定认为是 万余
年前科罗马怒人将它用作乐器。” 这些相互击节 、击地合奏 、敲打奏乐等活动 的载体及
其发出的 “ 乐音 ”‚意味着最原始的乐器 的生成 ‚也意味着乐器本身成为了一种 劳动生活
的工具— 乐器是工具。这种被嫁接到其有机生物体上进行生产活动的精神器官‚便实现
了 “ 人 的 自然肢体 ” 的延长 。
人敲击乐器的动作及其发 出的声音 ‚不仅能够表达某种情绪 ‚反过来也作用于人本身。
当主体的人通过这种延长 了的 自然肢体参与更 多、更加复杂 的生产 活动 时 ‚“ 不仅作用于
他身外的 自然并改变 自然 ‚同时也改变 了他 自身的 自然 ‚使他 自身 自然 中沉睡着 的潜 力发
挥 出来 ‚并且使这种力 的活动受他 自己控制 。” 就 是说 ‚乐器作为人精 神创造 的产物 ‚
不仅改变 了 自然物本身‚也改变 了人 自身的 自然 ‚将人 自然沉睡着 的潜力逐步唤醒 、挖掘 、
发挥 出来 ‚且促使这种无穷的潜力受人的手、脑、心及听、视 、触等感官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整个有机体掌控 ‚因此我们应 当 “ 把这种工具看得高于 自然界的对象 ” ”。在浙江河姆渡
遗址 出土的约 年前用禽类肢骨加工制成的百余件骨哨‚其本质上并未脱离 自然界‚
它们仅是一种被改造的 自然物 ‚是 “ 人类意志驾驭 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 自然界活动的器官
的 自然物质 ” ‚是服务于 自身的 “ 某种无生命的 自然力 ” ”。人通过操作技能和实践活动 ‚
赋予这些无机 的有机肢体器官 以灵魂 ‚使它们从 “ 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
作用的使用价值 ” “‚促使乐器成为 了人 的本体 ‚技艺成为人 的心要‚二者合一 ‚表达和交
流人的主体 的内心情感和思想 。
乐器 的起源与音乐的起源 是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是在 劳动 、语言、脑 、精神 、骨骼 、
肌 肉等发展 的过程 中出现 的‚乐器虽属音乐工具 ‚但它是属 于精神 的‚它是再造精神 的强
有力的超 自然界的对象 。它 自始和劳动或生活用具本身具有血缘关系 ‚是人 “ 劳动器 官 ”
最集中和最典型代表的手的不断实践的结果。因此 ‚乐器本身不仅具有物质属性‚更为重
要的‚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 。
随着社会矛盾和产业革命的推动 ‚与音乐艺术发展有密切甚至从属关系的乐器制造的
发展‚在不断经历生产力进步的同时‚科学通过乐器的构造 ‚促使这些超生物肢体有 目的
地得到不断演练和提高‚人 自身机能和艺能不断接受挑战‚但这种科学并不存在于乐器制
造者的意识中‚而是作为异 己的力量‚作为乐器本身的力量 ‚通过乐器对演奏者施 以作用
和影响 。
乐器作为 “ 人的 自然肢体 ” 的延长 ‚具有与其他社会产 品不同的特性 ‚其演变和发展
“ 不能超 出艺术实践特定的范畴‚不能象其它社会产品那样随着科学技术 的进步而 日新月
异 ”。这是因为‚“ 由于掌握和发展某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及其所形成的丰富的乐器演奏 曲目‚
都须有较长时间的积累与发展‚因而它的演变过程往往间以相当长的相对稳定期 。这种在
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并被演奏者和广大欣赏者所接受的技巧、乐 曲以及乐器 ‚保持数百年
以至上千年基本不变 。” 这种演变相对稳定的特性‚为人们提供 了追寻其进化的过程和
民族文化传播 的迹象及社会发展的脉络 ‚认识人与乐器 间的角色及彼此间的关系对于人的
发展和学生的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

《中国大百科全书》 音乐 舞蹈 ‚“ 乐器 ” 词条 ‚中国大百科全书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 ‚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列宁著‚《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了 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 下册 ‚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二十卷 ‚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 ‚第 一 页。
同 。
二、乐器是人类通过音乐表达 内心情感活动和交流思想文化的一种工具

原始部落 的初期人类在拣起一些石块、树干 、兽骨和猛码牙之类 的天然物充作工具 ‚


并将其制成箭头或利器 以猎兽、防身、切割之用 ‚其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的行为‚本质上
是为 了维持服从于 自然规律 的部落族人的生存 。今天 ‚我们在考古博物馆里见到类似 的上
述 “ 石块 ” 工具 ‚是那 一时期留存下来 的超越其 自身有 限生存和 目的的永远不会磨灭的历
史成果 。这种成果 的外在物质方面 ‚是此前相 当一段时期 由不 同部落 、族群生产方式所展
现 出来的工具发展上的 “ 科技 ” 文 明‚它集 中体现在 “ 工 艺一社会的结构方面 ” 人们通过
这些石块或猛玛牙 的相互敲击 ‚表达某种情绪或信号 ‚这种 内在心理或情感上 的表达 ‚正
是 “ 他们 内化 、凝聚和积淀为智力 、意志和审美的形式结构 ”‚这集中体现在 “ 文化一心理
的结构方面 。” ’前者是 “ 自然人化 ” 的外显 ‚即改造 自然的一面 后者是 “ 人化 自然 ” 的
内化 ‚即改造人 的 自身 。这 即是说 ‚人类通过生产 劳动 ‚在 改造 自然 的同时 ‚作 为主体 的
人 也在 改造着 自身 ‚即人 能动地外化 自然 的过程 ‚也是人 能动地 内化人 自身 的 自然 的过程 ‚
二者 内外合一 ‚体现 了人与 自然关系的本质— “ 自然 的人化 ” 。
乐器作为人 的 “ 自然 的肢体 ” 的延长‚不仅反映 了 “ 人化 自然 ” 或 “ 自然人化 的
外侧面 ‚同时也反映了 “ 人化 自然 ” 的内侧面 。人在操作 自然肢体的延长时‚不仅是在使
用和发展作为主体的人的这一部分肢体‚更是用其表达 内心的某种情绪或心声‚或用其传
达信号 同他人交流某种思想或情感 。
由于部族或部落中的人具有群居生活的特性‚有其传达信号和表达情绪、情感的独特
方式 ‚如外 出猎兽 、猎兽归来 、部族庆祝 的欢呼雀跃 、手舞足蹈 、兴奋激越 、拍打击奏等
等 。这些情绪 、情感和某 些信 号 ‚是在 劳动过程 中通过循环往 复 的劳动动作 ‚渐进 形成 了
某种规整的节奏 ‚这就使得劳动动作形成的舞蹈和劳动活动 中产生的敲击运动及嗓音喊唱
同样具有鲜 明整齐 的节奏 ‚这些身体动作及其乐音 的节奏体验给予主体的人 以身心快慰 。
正是这种劳动 实践促使 手 与这些 能够 发 出乐音 的工具相互配合而不断产 生使 身心愉 悦 的
种种精神效益 ‚在相互传达和交流 中激发 了主体的人对审美 的不断需求 ‚激发 了主体 的人
表达 内在语言的不断延伸 。在这里 ‚手的动作 已不仅仅 限于单纯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 ‚还
担负起传达部族或部落 中的人的基本情绪、情感而具有 了审美意义的符号功能。这种审美
意义 的符号功能更多的是 “ 人化 自然 ” 内侧面的表现 ‚即 “ 文化一心理 的结构 ‚ ’
作为主体 的人 的 “ 自然 的肢体 ” 的延长 ‚乐器始终在促进个体 内在情绪 、情感 的表达
及个体之间的思想交流方面发挥着 巨大 的功能。
首先 ‚个体利用有机生物 的肢体 ‚操作延长 了的非生物肢体 主体的器 官 ‚根据达尔
文 的生长相关律理论 ‚这必然能够 引起脑 、心及 听觉 、视觉等感觉器官的联动效应 。即是
说 ‚手与主体 的器官 乐器 这一对运动器官是在主体 的人 的统一有机体上发生联动 ‚还
是在统一有机体框架 内不断发生矛盾、相互磨合 中逐步熟悉对方各 自的性能、特 点、具有
的力量等 ‚以提高主体的人 自身的操作技艺和驾驭能力。与此 同时‚手与乐器 的相互作用 ‚
也必然会引起其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系统的联动及匹配发展 。由于乐器本身就是乐音的发
声体 ‚主体的人利用有机生物肢体的手对其进行有规律、有节制的敲击、弹拨或吹奏 ‚引
起运动器官和听、视觉等感觉器官的相互作用 。此 时‚运动觉器官和感觉器 官 同时处于一
种水平 的兴奋状态 ‚这种听、视觉感官的兴奋及活跃是在有节律的运动下被激活的。就是
说 ‚通 过手操作主体 的乐器这一实践活动 ‚不 断刺激 听 、视觉等感官 ‚将 主体 的人 处于 自
然沉睡着 的感官潜力唤醒 ‚使之兴奋和活跃起来 。从本质上讲 ‚运动觉处于审美意识 中的
枢纽地位 ‚它所包含 的动作表象 、肌 肉记忆等处于暂 时的中间环节 ‚在它们 的带动下 ‚听
觉 、视觉感 官与其他感觉器官发生联觉效应 ‚激起 了整个感觉系统及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

李泽厚著 ‚《李泽厚哲学文存》 上编 ‚安徽文艺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马克思著‚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 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 · 页
与活跃 。
其次‚随着兴奋和偷悦精神效益的积 累‚在生产 劳动实践活动 中‚部族或部落 内部某
些击奏活动形式渐进被确定下来 ‚击奏活动的对象和 节奏 以及伴随着 的语言歌调也一并被
确定下来 这种通过 “ 自然人化 ” 的文化一心理结构的基础形式‚积淀下来的基础 内容得
到了后人代代传承及富有想象力的改造、富有创造性的发展。部族或部落的繁衍生息逐步
形成 了某一 民族生存发展 的全部活动 ‚民族文化一心理结构 内在 的文化一
记忆和标识便呈现
在我们眼前 。所有这些被确定下来 的根本保证 ‚是主体的人对其击奏活动形式的存在 、传
承与创新的普遍关注 。但是否能够达成 以合规律性与合 目的性统一于一体为标志的共同审
美价值观念 ‚主体的人出于接受这种共 同的价值审美观念 ‚同本 民族其他各组织成 员形成
个人行为和意志 的一致性 的需要 ‚即不断满足现 实需要 的精神效益和劳动效应 持续 发展 ‚
从某种意义上讲 ‚其前提基础是不同劳动生活有节律击奏活动的形式和 内容的持续发展 ‚
即审美意识层面特性 的确立与发展 ‚为形成本 民族主体文化的特征奠定基础 。
再次‚群体性击奏 、弹拨或吹打乐器是在一定 民族主体群落范围内人与人之间相互作
用 、相互激发下进行的‚在主体间的劳动实践活动中以不断满足个体实际生活和审美精神
的需要。这即是说‚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用手去击奏 、弹拨或吹打乐器多次成功地获得 了愉
悦 的内心情感体验 ‚逐步形成 了一种期待 ‚以满足他们 的感性需要 ‚即只要在劳作中参与
击奏、弹拨或吹打乐器就能够激起肯定性 的快乐和愉悦等 内心情感体验 ‚促进 了人与人之
间内在语言、思想及情感 的 自由表达和 即兴发挥 。而这种情感体验的 自由表达和 即兴发挥 ‚
促使主体内在感情体验变得愈加丰富和细腻 ‚在 民族 内部逐步形成 了一种普遍性 的要求 ‚
逐步达成 了民族各成 员个体行 为和意志的一致性表现 ‚这不仅符合人类 内在文化一心理结
构纵深 自我建构和发展 的需要 ‚同样 由于这种感性需要所获得的满足 ‚才一有 了情感和审美
愉悦 的源泉 。
最后‚伴随着 内在语言、情感愉悦等审美需要的不断丰富和满足‚击奏、弹拨或吹打
乐器逐步从生产劳动实践中分离 出来 ‚成为人类精神和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手击奏或弹拨
主体延伸的乐器 ‚促使手的操作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即运动神经活动支配下的运动觉愈加
敏锐、愈加活跃 ‚愈加表现手的灵巧控制能力 ‚形成 了一套超生物的运动器官。与此同时‚
在有机生物体生长相关律的要求下 ‚与运动器 官相匹配发展的听知觉等感觉器官也应 同步
得到延伸 ‚发展 出一套更加敏锐 、更加活跃 、更具灵巧控制力的超生物感觉器官。后者 的
外化表现 ‚是创造 出了包括器乐作品在 内的全部音乐作 品和乐器制造业的科学活动 后者
的内化表现 ‚是 内心情感活动 的活跃与丰富等文化一心理结构的纵深发展 。运动和感觉这
两大神经活动区域的交互作用 ‚促使两大神经活动之外更为高级的神经活动区域— 联合
区— 的高度发达 。它是人脑 中最发达的部分 ‚负责沟通 、理解 、协调、统筹前述两大区
域的神经活动 。’由于它主要分布在掌管知、情 、意等高级神经功能的大脑皮层三大区域
中 额联合区、颖联合区和顶联合区 ‚因而它本身就是一个基于感性器官 负责视 、听、
嗅、味、触等感觉活动 之上的新的理性认识器官 以及情感器官和意志器官 ‚它将新接收
到的感觉和运动觉信息与 以往的数据相互 比照 ‚理解和解释这些信息的意义并对此做 出认
识 、情感和意志判断‚给予相应处理 ‚尔后产生创造性 的想法和对策 。击奏 、弹拨或吹打
乐器激起肯定性 的快慰和愉悦等最初 的内心情绪 、情感体验 ‚经过联合 区整合处理后 ‚被
转变 、改塑为高级的情感意识和判断‚其最终的 目标直接指 向美的心理素质 ‚进而提升 了
对美的鉴别和规范‚驱使主体生理器官发生重组与重塑 。与此 同时‚联合 区对新 的理性认
识和本能欲望要求下被改塑形成 了 自我控制— 意志— 功能的提升 ‚追求 的最终 目标直
接指 向真和善 ‚构成 了主体 的人的高级心理素质 ‚即真 、善、美的统一 ‚统领主体 的人的
知、意、情的相互协调、均衡化发展‚完成 了乐器作用于人的最终 目的‚即促进人的全面
与和谐发展 。


日】新井康允著 裴立杰译 ‚《
脑的构造》‚科学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于 、 一 、 一 页。
由于不同民族在劳动生产方式上的不同‚客观上决定了各 民族的文化一心理结构上的差
异 ‚各 民族使用其主体文化 的乐器表达 内心情感活动和交流思想文化的不 同特性方式 ‚便
可充分体现这一不同之处 。我们的先人早在周朝时代 约公元前 世纪— 公元前
年 根据乐器 自然质料的不同‚创生出了 “ 八音 ” 的乐器分类法 ‚即 金 、石 、土 、革 、
丝 、木 、饱 、竹八类 。由于文化域分的特性 ‚在这些质料基础上产生 了不同的地域性乐器
种类 ‚而这些乐器又 因环境的不 同‚分属于不 同部族或 民族成员 。如 ‚春秋战 国时期 的东
夷部族 的锣鼓类乐器 ‚南蛮部族 的丝竹乐器 ‚西羌部族 的钟鼓类乐器 ‚北戎部族 的鼓吹类
乐器等 。
随着 时间的流逝 ‚这些差异在此后诸多具有地域性 的民族群落 中继续演变 、传承 与创
新 。今天我们看到 了不 同的民族有着不 同特性 的代表性乐器 ‚尽管各 民族人 民在表达其 内
心情感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上有着 明显差别 ‚但从根本上讲 ‚乐器在人 民生产 劳动和社会生
活 中表达 主体的人 的 内心情感和交流思想文化活动上是一致 的‚ 目的都在满足 实 际劳动 和
生活需要的精神效益和劳动效应 ‚即精神快慰和审美愉悦及身心放松 、涵养性情 。因此 ‚
不同民族虽可能远隔万水千 山‚不同地域或 国度可能隔着江河湖海 ‚但通过人与作为民族
主体文化 的乐器 间的相互交流 、内心碰撞产 生的情感共鸣 ‚能够超越地理与心理上 的一切
阻隔 ‚因为人类追求精神快慰和审美愉悦的感性需要是共同的、是永恒的。

三、器乐本身是一个广阔的学 习领域

劳动创造 了人本身 ‚手在劳动 中缔造 了乐器 ‚生产 劳动及人 的精神需求造 就 了奏乐 、


唱歌和舞蹈等人 的能动 的审美行 为。作为一种非语义性 、非造型性符号艺术 的音乐 ‚是人
内心深 处的情 感告 白‚是主体的人 的文化一心理结构 中审美经验 的外显 。奏乐 器乐 和
唱歌 声乐 ‚不仅构成 了音乐艺术 的两大基本部类 ‚更重要 的是通过人们 的艺术实践逐
步形成和发展 了主体的人的审美经验 。
虽然声乐与器乐是音乐艺术 的两大基本组成部类 ‚但 与声乐不 同的是 ‚器 乐是利用人
的 “ 自然 的肢体 ” 的延长的物质性能特征 ‚运用和发挥演奏者 的演奏技能与人文素养 ‚表
现一定情绪 、情感与意境 的音乐艺术形式 。它是人建构主体文化一心理结构 内外侧合一的
重要载体 ‚是表达和抒发人 的内在情感语言的一种延伸 。在艺术实践领域 ‚它是通往更好
地感受 、体验 、表现和创造音乐的桥梁 ‚是开启音乐 能力 、艺术发现和 民族文化之 门的钥
匙 。在教学应用领域 ‚它是联系和沟通艺术与其他课程 的基础 。
器乐本身是一个广 阔的学习领域 ‚它不仅涉及系统的音乐表现 、技能技巧和知识结构 ‚
以及伴随器乐学习‚锻炼人 的配合 、协调 、合作 、意志力及培养人格等 ‚还会触及与器乐
相关的历史、作品、流派、器乐思维、审美经验 、交流手段、制造工艺、民族记忆 、人文
精神与人性智慧等 ‚因而这一领域为我们提供 了产生独特而生动 的音乐及相关人文价值和
效果 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 ‚只有 当学习者对器乐学 习获得乐趣和美 的感受 ‚获得成功 的
体验 ‚充满持久学习的信心和热情并习得一定的技能技巧的时候 ‚伴随教师有趣而科学的
指导‚才能养成乐于亲近音乐‚才有可能养成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的习惯 。因此‚器乐
学习要根据学习者身心发展阶段和特点以及适宜性选择的乐器 的 自身物理特性 ‚在音乐学
习理论 的指导下 ‚学会并掌握乐器基本演奏技 能和器乐基础知识 ‚理解及运用器乐表现所
要求 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体系透彻而坚实的基础上 ‚并在有序、有效 、螺旋式发展器乐表现
能力的基础上 ‚促使学 习者在参与社会艺术实践和文化生活 中具备感受美 、体验美 、表现
美 、创造美的能力‚作为一位社会公民 自觉地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 ‚并知道 自己能够和应
该做些什么 。
从本质上讲 ‚器乐学习具有基础性 、顺序性和阶段性 。这 即是说 ‚随着学习对象年龄
的增长和身心的发展 ‚器乐学习活动本身也随之丰富、发展与提高。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学习‚是在学前音乐教育及器乐学习的基础上 ‚在基础音乐学习
理论的指导下 ‚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 点‚通过有趣的器乐游戏活动 ‚获得快
乐的感受和美的体验 ‚逐步进入系统的器乐基本技能、相关音乐知识和音乐修养活动之中‚
即器乐的基本表现语汇 如小学低年级器乐活动需掌握正确的节拍和节奏 、适合的力度和
音色 、稳定的速度和音 高 以及乐句的准确表现 、音乐材料 如富于 中国民族风格 、不同
体裁的音高型和节奏型小曲 、演奏 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进行节奏乐器 、旋律乐
器及和声乐器的学习并根据不同主题需要给予调配形成合奏 、音乐分析 小学低年级需
准确找 出歌 曲或短小的合奏 曲中不同组合的音高型和节奏型并准确划 出乐句 和 民族母语
的语调 、语感等材料 向音乐语言的音调 、音感转化 以及手 、脑 、心、视 、听合一学 习活动
方法 的运用 关注富有表情 并 自信地演奏 、合奏 中聆听音色的融合与力度的变化 、注意指
挥手势协调手的动作与呼吸 、分担并体验合奏 中独奏声部的角色 等 。通过课 内面 向全体
学生、课外面 向乐于参与器乐表演及有器乐察赋的学生的课程及活动 ‚根据不 同器乐学习
内容顺序和阶段最低成就标准‚促使学生能够 自信地独 自演奏并能与他人合作演奏适宜程
度或等级 的音乐作品‚在相关 内容和形式的音乐会上给予学习者 以表演机会并保证其表现
获得成功 。
根植于音乐学习理论的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技巧、相关音乐文化知识和音乐修养 ‚是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学习领域的基础 ‚以充分体现器乐 自身的独特表现力为 目标 ‚立足于
本国民族音乐基本节奏组合和音 高组合及其不同风格的优秀合奏 曲‚有机结合他 国基本音
乐风格要素及其作品‚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表现逐步有序拓展学习领域 内容 ‚有选择
地逐步 向中外经典器乐文献靠近 ‚分阶段地形成 中小学生 自己的器乐 曲目库和器乐表现风
格 。从一定意义上讲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学 习是在感受美 、体验美 、表现美和创造美 的
基础上‚有序组织乐器演奏技能、相关音乐文化知识和基本的音乐分析的学习与实践‚以
学习者步入社会能够乐于终身亲近音乐、乐于终身参与器乐音乐活动奠定和发展基础为教
学 目标 。这意味着器乐艺术大 门的敞开‚学习者可凭借其基本演奏技能、相关音乐知识和
音乐文化修养所获得的成就 ‚奔 向更高的器乐学习 目标 ‚获得更坚实的器乐学 习能力和乐
器演奏修养 。因此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学 习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器乐 “ 接触 ”‚还应利用
校外 、社区等艺术舞 台及相关社会音乐生活逐步拓展器乐表现的活动范围。器乐学 习的广
阔领域 ‚能够为学生遨游于其 间提供充足 的即兴和想象空间‚为每一位器乐指导教师提供
丰富的选择和创造 的资源 。这一切 ‚需要教学双方的热情与智慧、意志与想象 ‚以及实践
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

四、器乐是实施民族文化主体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国家建设与发展的力量‚主要来 自于构成 国家主体的民族大众的团结奋斗。我国 自改


革开放 以来 ‚五十六个 民族共 同当家作主 ‚为实现 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 ‚作 了不懈 的努力 。
对教育的重视‚是其 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 ‚以各 民族的根
本利益为基准 ‚开展包括国民音乐教育在 内的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工作 ‚以将人
们培养成为民族和 国家的主人 。
五十六个 民族 中的 “ 民族 ” 是指各个具体 的民族 ‚由于各个 民族 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
适应各 自不同的具体 的物质和社会条件 ‚其 民族特点和 民族身份彼此有别 ‚但他们又相互
依存 ‚组成 了统一的中华 民族 。
一个具体的民族 ‚首先是 以群体或 团体在某一地区或社区群聚为特 点‚在长期的生产
实践活动 中群体或团体 中个人逐步接受相 同的价值观念 ‚并在其生产劳动 、语言习惯 、思
维方式 、生活习俗 、审美经验 、宗教信仰 、文化意识等方面达成一致性 ‚以不断适应所处
的环境变迁 ‚这种趋于相对稳定并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相当一致性的个体行为便形成 了这个
民族 的文化 。
在一套价值观念和个人行为一致性 的框架下 ‚作为一个具体 民族 的文化 ‚它能够跨越
地 区、地域或 民族进行传播 。实现这一 目标的前提是 民族文化作为主体而存在 ‚即要 以本
民族 的民族文化为主 ‚在一个整合 的统一体或系统 中‚强调 民族文化诸要素与整体发生联
系 ‚并确定其功能的明确指 向‚即维护 民族文化 的生存 ‚维护其文化特 征和文化身份 ’ ‚
保持作为一种文化 的独立性 。同时‚始终坚持对 主体 的民族文化在通过教育手段宣传 、保
护和传承的基础上 ‚有选择性地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为主体 的民族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和力
量 ‚使之得到不断发展 与创新 。
作为一个具体 民族 的个人 ‚尤其是新一代 的 民族成 员 ‚应始终坚持作为主体 的 民族 文
化 ‚而不能看 不起 自己民族 的文化 ‚看不到 自己的文化特 征和文化身份 。若此 ‚也就 失去
了民族文化 的记忆 ‚失去 了民族文化最深的积淀 ‚即民族精神 。因此 ‚在教育 中树立 民族
文化主体 ‚重要 的问题是要站在 民族文化主体的立场上 ‚适宜地 、创造性地解决教育中的
诸多 问题 。努力坚持 以本 民族 的文化作为主体进行教育 ‚使新一代 的民族成员认识 、熟悉 、
掌握并精通 自己的文化 ‚使他们具有一种 民族文化认 同感和历史感 ‚促进 民族文化 的多样
性 ‚尊重并共享人类文 明的一切成果 。
器乐表演艺术 ‚是 民族文化特征和身份 的集 中体现 ‚是 民族母语本身语调和语感 的音
乐化表达 ‚是一个 民族群体或团体中个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
乐器作为人 的劳动 的产物 ‚其本身必然带有人 的劳动 印记 ‚带有主体 的人构建 自身文
化一心理结构 内外观统一 的发展 印记 。从一定意义上讲 ‚器乐 的物化形态 乐器和技法等
在 民族文化传播 、变迁 中易于被改变 ‚但其所形成 的民族群体或 团体 中主体 的人 的文化
心理结构和形态 审美 习惯 、文化意识和 民族 思维方式等 却难易改变 。因此 ‚伴随人类
的文 明进步 ‚器乐 中那些特征鲜 明、传 习悠久 、影响深远 的稳定部分 ‚在 内容和形式上甚
至延续至今 器乐活动 的经验与演进 、传承与创造 ‚也就成 为 了民族群体或 团体 中主体 的
人 的生产劳动 、情感意志 、审美经验发展过程 的历史见证 。因此 ‚民族乐器 、民族器 乐及
其演奏活动本身 ‚就带有 民族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 明的相关财 富‚应视为实施 民族文化主体
教育 的一种手段 ‚从而创造性地解决 国民音乐教育和 民族音乐文化 的诸多 问题 ‚促进 民族
文化和 民族精神 的传承 、振兴和 发展 。
器乐活动 ‚尤其是 中国传统 民族器乐活动 ‚是千百年来 中国各 民族人 民生产劳动 、文
化生活长期实践的结晶‚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 思维方式和 习惯 以及 民族音乐文化要素和 民
族审美反应 中的共性与个性 ‚还包括 民俗 、传统 、宗教 、文化 、性别等 。因此 ‚器乐活动
可 以并应该成为实施 民族文化主体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实施过程 中‚首要 问题是要站
在 自主和 自觉的民族音乐文化主体 的立场上 ‚利用 民族乐器和器乐本身的价值和人类 的审
美经验 ‚结合 中小学生现代生活 的某些元素来学习器乐 ‚获得美的感受和乐趣 ‚掌握乐器
的基本演奏技能技巧 ‚参与器乐活动 ‚亲身体验 民族音乐文化主体 的精神力量 。
立足于 民族文化主体教育的器乐活动 ‚并非排斥他 国的乐器及其器乐活动 ‚“ 要把根本
道理讲清楚 基本原理 ‚西洋 的也要学 ” 。因此 ‚ “ 外 国的乐器可 以拿来用 ” ”‚接受它 ‚
“ 而且还要学好 ” ‚ “ 会使我们 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 ” “。如 ‚努力学习西方音乐学习
的基本理论和原理 ‚学 习中小学生器乐教育有序 、有效与螺旋式发展 的基本顺序 围绕器

‚民族文化特征和身份‚主要体现在群体或团体所达成的一致性 的诸方面上 ‚如语言习惯、生活习俗、表演艺术、宗教


信仰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等 。
《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一九五六年八月二十四 日 ‚载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中央文献 出版
社‚ 年 月第 版 ‚第 ‚ 页。
同上 。
同上 。
同上
乐相关活动 ‚学习怎样建设器乐活动课程及阶段性发展计划 ‚如何选择和使用器乐活动教
学材料 ‚怎样进行科学训练和开展演奏活动 ‚如何运用和发挥器乐的表现力 ‚如何发挥器
乐活动指导者的作用 ‚如何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器乐音乐节及音乐会‚如何科学评价学生
器乐活动表现和演奏技能‚怎样建立起器乐活动家长俱乐部 以获得社会支持等等 。
“ 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 ‚但总要有民族特色‚要有 自己的民族形式和特殊的民
族风格 。” ’而 民族特色和 民族风格 的形成 ‚更要寄系于民族音乐 内容的表现 。因此 ‚中
小学音乐教育器乐学习‚应首先立足于 民族音乐文化主体的相关 内容‚发挥器乐活动在实
施 民族文化主体教育 中的作用 ‚并积极学 习和吸收其他 国家或 民族 中小学器乐学 习和活动
的长处和好 的东西 ‚表现 、理解和尊重其他 国家或 民族 多样性 的器 乐文化 ‚吸收其有益 的
成分‚改进和发展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民族器乐文化 。

五、器乐是学生获得 音乐修养 、养成乐于亲近音乐的态度 、乐于终身参与音


乐活动的兴趣和习惯的重要途径

音乐是一 门实践性 的艺术 ‚它需要通过 以歌唱和演奏为主要表现形式 的实践活动 ‚表


达作为主体的人的内心情感及精神世界。
音乐史上无数经典的中外器乐作品 ‚无不反映着个体对待 自我 、民族和社会 的深刻认
识和理解 ‚无不挑战着人性智慧、情感和意志的经验本身‚而这一切的主要来源 是作 曲家
的音乐实践 ‚其 中包括器乐实践 。
器乐实践主要依托于乐器本身 。乐器是工具 ‚是主体的人超生物肢体的延长 。演奏 乐
器 ‚不仅能够表达人 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能够改造主体 的人‚尤其是改造主体的
人的心理 、思想 、观念和精神 。人 的思想和精神决定着人的价值观和品格 ‚从而调节人 的
一切活动 。人 的高度发展是实现精神 自觉 ‚实现真 、善、美统一的基础 。
器乐本 身是一个广 阔的学习领域 ‚学生在其 中最先触及到的便是乐器 自然 的形态和 自
己的身体这一对劳动与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 。当二者相互作用时 ‚基本的演奏关系被确立
下来 。通过具体 、有趣 、有序 的器乐学 习及其实践活动 ‚学生逐步获得 了美 的感 受和 乐趣 ‚
逐步获得 了基本 的演奏技能、相关音乐文化知识和音乐修养能力 ‚也逐步看到 了音乐表 面
诸要素组合 的各种现象 ‚看到了诸要素之间形成 的各个片面 ‚还会看到超生物肢体 的延长
与主体的人 的 自然身体之 间的外部联系 ‚所有这些是学生对于音乐结构的塑型与人和乐器
之间交互影响的感性认识 ‚是学生获得音乐认识的感性阶段‚也是学生最初所获得的基本
音乐文化涵养 。同时‚透过这些音乐作品前景诸要素的基本组织关系‚在音乐教师的指导
下‚使其与 民族母语及 民族音乐文化主体的某些特征发生联系 ‚奠定民族文化主体的记忆
基础 。
随着学生的手和心智 的 自然成长 ‚器乐学 习内容也随之得到有序拓展和深化 ‚通过丰
富而有计划 的器乐实践活动 ‚逐步产生对音乐的初步感觉和 印象的种种模糊认识 。这种模
糊状态下的认识 ‚在不断、频繁 出现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相互矛盾或冲突。学生们在器乐
教师的指导下 ‚尤其是针对他们的某些疑虑或问题 ‚在有序的器乐学习基础上 ‚通过多种
有趣 的器乐游戏活动 ‚引导学生在器乐实践中体悟其疑虑或 问题 的各个方面 ‚一种认识上
的飞跃有可能在这一过程 中出现 ‚产生音乐要素的某些概念 。这些概念 ‚突破 了音乐表面
诸要素的各种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等感性认识层面‚逐步到达 了音乐的本质 、全貌 、
内部联系 ‚进入 了音乐的理性认识阶段 。尤其在高中阶段 ‚器乐学 习已经触及到 了一定数
量的中外经典或优秀器乐作品 ‚学生感性认识愈加丰富、理性认识快速发展 。透过这些

《同音乐工作者 的谈话》 一九五六年八月二十四 日 ‚载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共 中央文献研 究室编 ‚中央文献 出版


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中小学音乐教材上的器乐作品‚中小学课外器乐社团常用的中外经典器乐作品‚还包括部分被改编 、配器或移植的又
不同时期、不同表现形式、不同音乐风格 的器乐作品及其再创造的演奏活动 ‚器乐作品内
部所蕴含和凝聚的音乐情感力量和思想 内涵作用于他们 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们 的
思想和精神 因而受到不 同程度 的震撼 。音乐感觉和 印象的模糊认识逐步清晰的过程 ‚是通
过音乐要素、材料 、结构和音乐作品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 、民族价值等 日积月累的体悟和
理解过程 ‚是从音乐感受和表现体验 的感性认识 向音乐及其文化审美判断和美的鉴赏的理
性认识 的转化过程 ‚也是学生获得情 、意 、知的相互协调与相互迁移的感受与认识过程 ‚
实现人所追求 的高级心理素质 ‚即美 、善 、真 的统一。
学生们基本 的演奏技能、相关音乐知识和音乐文化修养在音乐价值和人类 审美经验 的
共 同作用下 ‚可 以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前 ‚感性阶段 的基本音乐修养在不断接受丰富的器
乐活动挑战的同时‚根据异质 同构原理 ‚以器乐及其活动为基点的音乐认识 、体悟和概念
也可能随之迁移到音乐之外 的其他艺术学科 、人文学科和 自然科学等领域 ‚形成 多学科交
叉 与联结 。
“ 实践高于认识 ‚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 ‚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 ’
器乐中的实践活动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还能够促使学生获得一定的人与人 、
人与社会 、人与生活关系的经验 。器乐实践活动 中所需要的‚如关注 、倾听、意志、尊重
等 因素‚是一个完善的人所不可缺少的。参与器乐活动 ‚是得到美的直接体验与心理 、情
感慰籍的过程 ‚也是广义音乐心理和行为治疗的过程 ‚同时更是一种为养成乐于亲近音乐
的态度 、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 习惯而积累技能、热情和快乐经验 的过程 。

与中小学生乐器演奏能力相适应的优秀中国民族器乐作品、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优秀器乐作品及中外现当代器乐作品。
‚列宁著 ‚《哲学笔记》‚人 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 页
第三节 国外部分国家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概况

一 、美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概况
欧美国家学校音乐教育及中小学器乐教学起步较早 ‚始终为其他 国家和地区学校音乐
教育及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发展与实践提供积极的参照 ‚现 己美国为例 ‚对其发展概况作 以
描述 。
十九世纪末 ‚美国各地的管乐团己十分盛行 ‚但那时一些持传统观念的人坚持认 为管
乐不宜进入学校 ‚因此直到 世纪初期 ‚管乐教育刁‘
得 以进入美国的学校 。里夫斯
、康威 阴 、苏萨 等领导的军乐团将管乐带到全美 国的大小
城镇 ‚管乐热迅速在城镇 、工厂、监狱 、百货商场和大学等场所蔓延开来 。’
二十世纪初期 ‚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和 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在美 国兴起 ‚ “ 做 中学 ”
一度成为从幼儿园到高中所有学科的教学原则 。其中‚艺术各科
目是学生们获取感性经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器乐
教学是学生亲历音乐、表达 内心情感活动的有效手段 ‚美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初期
发展 的基本理论基础受到 了这一教育思潮的影响。而 当时‚英国中小学器乐教学趋于成熟
的发展为美 国中小学器乐教学 主要在弦乐教学 的起 步提供 了重要的实践参照 。
年前后 ‚在美国部分高中里 出现 了一些交响乐团‚但其编制基本上是在模仿 “ 乐
池乐队” 。数年后 ‚在伊利诺斯州的洛克福特 年 、印第安纳州的考纳斯维尔
年 、威斯康星州的里奇兰中心组建 了一些管乐团。爱德华 贝里 ·伯杰
在论及此事时说 “ 尽管这些管乐团与交响乐团密不可分 ‚经
常作为交响乐 团附属和管乐声部补充 ‚但独立于交响乐团之外的管乐团活动还是逐步多 了
起来 。管乐团 特别是演 出服 对男孩子们有种不可抗拒 的诱惑力 ‚促使投资管乐 团成为
方 向‚由此把管乐 团的建设带上 了教育轨道 ” 。
年 ‚波士顿音乐督学米切尔 赴英国考察班级授课方式的小提琴教学 ‚
后撰 写 了 《米切尔小提琴班级教学》并将此方法推广到波 士顿 ‚获得成功 。 年 ‚加利
福尼亚州 的奥克兰 、密歇根州 的格兰德拉皮兹和底特律 、宾夕发尼亚州 的匹兹堡 、俄 亥俄
州的克里夫兰 的学校系统相继添置乐器 ‚准备开设器乐课并组建管乐团和交响乐 团。
年 ‚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举行 的美国校长大会上 ‚与会者呼吁所有美 国学校要把音乐教育
融入到基础教育之 中‚放在与 “ 读、写、算 ” 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据 当时美国教育局报告
显示‚ 年至 年美国各州 学校 交响乐团数量多于管乐团‚中部各州的器乐教
育较为突 出。马克 ·方达 的研究认为 ‚可能是 由于许多乐器制造厂在 中
部 ‚乐器商主要 向当地推销乐器 。某种 民族和文化传统使 中西部 的人特 别热衷于器乐教育 。

年 ‚辛辛纳提等地又推广 了钢琴班级教学‚至此班级授课制器乐教学 的主流乐器


类别得 以普及 ‚小型乐队合奏课程也随之 出现在课堂教学上 。为了适应和满足不断增长 的
器乐学习需要 ‚ 《中小学管弦乐队的建设》、 《管乐队及管乐技术 》等著作相继 问世 。此
后 ‚对全美 国器乐教学的组织交流与质量督导做 出突 出贡献 的音乐督学全 国大会器乐委员
会‚于 年在全美国范围内组织并制订 了有关器乐教学曲目文献库 、乐队编制 、演奏
艺能、教学大纲和展演、赛事等与器乐教育环链匹配发展的纲要、标准和指导手册 ‚为集


美】弗兰克 · ·巴蒂斯蒂著 孙卫东编译‚ 《美国学校管乐团发展概要》‚载 《管乐世界》‚ 年第 期。
同上 。
参阅 心 劫 州 矛
心 心 妇 ‚ ‚ 年 ‚第 一 页 朱汉城 ‚《美
国学校管乐音乐的发展》‚载 《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弗兰克 · ·巴蒂斯蒂著 孙卫东编
美】
译‚ 《美国学校管乐团发展概要》‚载 《
管乐世界》‚ 年第 期
体教学形式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班级器乐教学在技术、教学、组织、管理形式和教学方法上
奠定 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基础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美 国职业军乐团的需求降低 ‚乐器制造商开始 向全美 国上千个城
镇推广器乐‚特别是鼓励城镇社区组建并发展管乐团‚因此一战中部分品行 出众 、业务能
力 出色的乐手被全 美国各地方 中小学校委员会聘用 ‚成为这些社区学校器乐课程的管乐指
导教师 。这一举措促使全美 国差不多所有 中小学迅速建立起不 同风格 、不 同规模的管乐队
并正式步入课堂进行教学 ‚在美 国中小学管乐 队课程 的建设与管乐教学的发展 中起到 了决
定性 的作用 。 年 ‚艾德文 ·弗兰考 ·高德曼 在菲利普斯大
学开学典礼上说 “ 尽管前些年受经济大萧条影响 ‚一些学校 出现 了取消音乐课 的现象 ‚
管乐 团和管乐活动在前进道路上依然取得 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绩……前几年在职业管乐
团不景气 的时候 ‚而诸 多非职业管乐 团‚特 别是 中学和大学管乐 团正在 崛起 。到 年‚
美 国已有 个学校交响乐团和管乐团‚大约六万名学生参加。 年 · ·特拉梅
在一篇题为 “ 当我们前进时 ” 的文章中对美国学生乐团的发展数量给
予 了一个估计 ‚即当时有 — 万个管乐 团‚有 万— 万个交响乐团 。到
年 ‚估计全美 国国有二百万名学生参加乐队‚到 年全美国有五万个大学和中学
管乐 团。其间‚对于上述犹如雨后春笋般的中小学校非职业乐团的出现 ‚一个重要的促成
因素 ‚就是全美 国各州纷纷举办 的各种样式 的中小学管乐 团展演与赛事交流活动 。 年‚
美 国五个州举办 了有 支管乐 团参加的大赛 ‚ 年有 个州举办 了有 个管乐 团
参加 的大赛。这些相 当规模 、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音响震撼的管乐展演赛事 ‚创造 了坚
强 、富有凝聚力 的社 区精 神 ‚州 内众 多前来观看 的学生和市 民倍受鼓舞 ‚团结一致 、共 同
抵抗经济大萧条带来 的巨大生活冲击和人心的悲观沮丧 ‚激起 了广大社区民众重新燃起对
待生活的信心 。与此 同时‚赛事也激励 了中小学校学生社团的成长 、规范 ‚特别是管乐团
的科学发展 ‚如乐器制造 、管乐谱 出版 、管乐表现力等方面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将全
美 国中小学器乐教学 的发展推 向一个历史性 的时刻 ‚为此后 中小学器乐教学科学体系的建
立提供 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二战后 ‚美 国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与课外器乐社 团进一步发展 。与此 同时 ‚一些调查
研 究 、实验与教育哲学支持下 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 ‚始终在深刻影响着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
的美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在伍兹霍尔联合会议 年 举行的同一年 ‚“ 美 国福特基
金会决定在全美 国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下验证其 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及其地位 ‚邀请 了全
美 国多位知名 的、倍受尊敬 的艺术家参与学校 艺术教育 ‚考察学校和社 区音乐课程并提 出
一定 的解决方案 。著名 的美 国作 曲家多尔曼 ·德洛 ·乔伊 欧 。 在视
察 了中小学校音乐课后 ‚向福特基金会建议 青年作 曲家们应该深入公立学校 ‚为学校艺
术社 团和课堂音乐教学进行创作 。通过作 曲家直接走进课堂、乐队与合唱排练的现场 ‚学
生们能够得益于亲眼 目睹作 曲家创作的整个过程和经验 ‚得益于分享作 曲家创作的成果和
再创作的表演活动 。而作 曲家们在职业生涯的初期为学生们进行创作 、参与演奏 、艺术指
导与现场指挥 ‚他们从 中也受益 匪浅 ‚会接触 到学校表演 的实际与现存 的各种 问题 。此后 ‚
青年作 曲家计划 开始启动 。从 年到 年 ‚该委员会 的作 曲家 有三十一
位之 多 深入到遍及全美 国的公立学校 ‚促使学生们对大量乐队作 品的创作过程产生 了极
大 的热情 ‚为学生们提供 了有价值 的创作与表演 的实际经验 。然而 ‚青年作 曲家们发现

同上 。
‚ 年‚美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 与博克塞尔 音乐中心、西耶多尔 出版基金
会和波士顿大学美术与应用艺术学院‚联合主办了坦格伍德专题研讨会 本次专题研讨会的主题为“ 美国社会的音乐。”
参加专题研讨会的与会者包括音乐家、学者、教育家、劳工领袖、哲学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和工业家‚对音乐在
美国社会和教育 中所具有的作用进行评估 ‚总结出 “ 教育必须成为艺术生活、塑造个性、丰富创作的主要 目标 ”。在
研讨会上‚音乐教育家们为改进美 国学校音乐教育 ‚提 出了八项宜言。参阅 【 洛伊丝 ·乔克希等著 许洪帅译 ‚《二
加】
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学》 第二版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 ‚ 页。
在公立学校‚仅有很少的一部分音乐教师知晓当代的作 曲技术、演奏技巧与乐队指挥 音
乐教师在课堂或排练的教学环节上 ‚尚缺乏能够结合新作品进行必要的教学指导能力。青
年作 曲家计划最后做 出的结论 广大教师需要接受更多的、实用的当代音乐培训 ‚这样主
流的、高质量的、更能深刻反映现代生活的现 当代音乐作品才能走进美国公立中小学校之
中‚才能 在更高的层次上贴近学生们真实的现代生活‚发展学生们各式各样的管乐团、管
弦乐团。在 年 ‚美 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 对福特基金会提 出一个建议
青年作 曲家计划要继续实施 该计划应该进一步扩大 ‚要把学校 中有关 当代音乐的座
谈会 、研 习班 、专题研讨会也包括在 内 要把在小学 、初中、高中学校组织进行实验 的示
范性教学课程囊括进来 ‚特别在于现 当代乐队作品的创作与演奏方面 。在 年和
年间‚又有 四十六位作 曲家深入到公立学校 的教学系统之 中‚继续为学校 的音乐社团进行
创作 ‚并积极与学校中的学生们分享他们进行创作的方法 、才能和作品。 年到
年间‚又有十三位职业作曲家深入到很多不同规模的社区中举行独奏会、音乐会‚前后创
作 了千余部的音乐作 品‚其中有相 当一部分是为学校不同风格和样式的管乐队创作的轮演
作 品。’
在 年 月‚当代音乐计划结束 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有关音乐教学与学 习的工作和研
究‚前后 己有近百位作 曲家深入全美国中小学音乐课堂和课外活动之 中。其 间‚随着 “ 综
合音乐感 ” 教学法 的迅速普及‚几乎在世界每一个国家中都可找寻到有关 “ 综合音乐感 ”
的引介 、描述和试验之类 的报道和文论 。 各种各样 的成果 ‚均来源于 由当代音乐计划
发起并主办的数千种活动之 中。其 中‚最为重要 的成果之一就是当代音乐计划 图书馆 的创
建 。参与到青年作 曲家计划和 公立学校课程 规划 的作 曲家们创作 了千 余首不 同风格 的作
品‚包括为大众传媒创作的许多作品。其 中‚为青少年们管乐队、管弦乐 队、交响乐队 “ 音
乐家们 ” 创作的所有作品‚是当代学校管乐合奏作品的代表之作‚也是特别为满足学校合
奏的需求而创作的当代合唱与器乐作品的重要源泉 。这些非常成功的作 品 已被收藏起来 ‚
通过 当代作 曲家计划 图书馆及其分类 ‚音乐教育家们和音乐家们都可获得这些资料 ‚其 中
包括密歇根州安阿伯 大学微胶 片公司下属 的当代作 曲家计划 出版 社 出版发
行 的许多作 曲家作品。
全国音乐教育委员会福特基金会青年作 曲家杰克 ·杰拉特 作 品音乐
会 曲目单 ”‚由奥什考什高中音乐会管乐团在 年全 国音乐教育委员会 中北部地 区大会
上 的演 出
奥什考什高中音乐会管乐团、阿 ·卡佩拉合唱团和交响乐团
年 月 日

参阅【加】洛伊丝 ·乔克希等著 许洪帅译‚《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学》 第二版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 页。
产生于美国本土的 “ 综合音乐感 ” 教学法 ‚是以强调整合化的并能够展现音乐某一方面与其他方面的关系的一种音乐
教育。其音乐理论与音乐表演实践相互关联‚与具体的音乐文献相互关联‚同时音乐的各种要素彼此相互联系 ‚通过
共同结构要素进行音乐学习的一种教学法 它的课程计划是以所有国家和文化的所有类型的音乐为基础 ‚强调使用所
有时期的音乐作品‚包括 当代音乐、经典音乐作品、民间音乐和世界音乐。这些音乐作品‚主要通过普遍存在的共 同
要素来切入。在中小学音乐课堂和排练中‚是通过学生们的实际表演 、听赏与分析、创作或 即兴等活动 ‚学习音乐的
普遍要素。其中‚学生们要扮演多种角色‚如演员、听众、作曲家等‚强调围绕主要角色展开教学活动 ‚同时关注与
其他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促使学生意识到音乐及其学习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
在 年 月‚当代音乐计划在美国西北大学举行 了 “ 综合音乐感 ” 的专题研讨会。在当代音乐计划的全面推动下 ‚
原初投放在学校中当代音乐上的重点开始转 向以强调更为广泛一基础的、整合的音乐教学上‚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由此
诞生。 加】洛伊丝 ·乔克希等著 许洪帅译‚《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学》 第二版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 月
第 版‚第 页。
我国的马淑慧 女 年赴美国留学‚ 年夏获得北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音乐教育硕士学位后回国‚在上海建国
西路机关幼儿园、一师 附小进行 “ 综合音乐感 ” 教学尝试 。马淑慧‚《美国 “ 综合音乐感 ” 教学》‚载 《中小学音乐教
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美】弗兰克 · ·巴蒂斯蒂著 孙卫东编译‚ 《美国学校管乐团发展概要》‚载 《管乐世界》‚ 年第 期 。
密歇根州底特律市 大厅
杰克 ·杰拉特 ……美国诗歌合唱交响曲 “ 一
动 匀娜动‚梦 卯 才劝四厂 刀 卢 己目‚
指挥 弗莱德 ·莱斯特
杰克 ·杰拉特 ……小管弦 乐团小夜曲 ‚
介 工即 介 ’‘
分明 “
指挥 詹姆斯 ·克劳福特
杰克 ·杰拉特 ……树 口介即 己加
指挥 詹姆斯 ·克劳福特

大卫 波登 是全 国音乐教育委 员会福特基金会纽约州依萨卡城市学
区的青年作 曲家 ‚ 年 月 日‚他的作品 “ 全体美国人 ” 、 “ 青少年 ” 、 “ 情歌 ”
列在依萨卡 中学管乐 团音乐会的七首当代作品中‚作 曲家温森特 ·普西切蒂 、罗伯特 沃
德的作品也在这场音乐会上首演。温森特 ·普西切蒂、大卫 ·波登、罗伯特 沃德和沃
伦 ·班森在演 出前一周的排练中到场指导‚并出席 了音乐会 。’
依萨卡中学管乐团
年 月 日
指挥 弗兰克 · ·巴蒂斯蒂
特邀指挥 弗里德里克 ·费纽
特 邀独奏 哈维 ·菲利普斯
赫伯特 ·比拉 瓦 …… 《棱镜》 挪
温森特 普 西切蒂 不 ··
·…… 《请不要拒绝我 动 为 刀沙 的
大卫 ·波尹 …… 《“全体美国人‚、 “青少年‚、 “情歌‚》 首演
明 刃己厂 ’
‚ 介即 叮 口此 刀

罗伯特 ·沃德 盯 ·
···
···
···
···
···
···
··…… 《宗教狂欢节 日队伍》 首演 ’
’己 己 ‚
沃伦 ·班森 卜·
···
···
···
···
···
···
···
···
···
·…… 《海里克斯 》 首演 ’ 旅
·
··
··
·…… 《大号独奏 哈维 · 菲利普斯》 施厂旦尸 ’
‚
波西 ·格林杰 卜··
···
···
··……《林肯郡的花束》 ‚
’ 刀 厂。 邓
特邀指挥 弗里德里克 ·费纽
沃伦 ·班森 …… 《树叶飘落 口 阳 把 刀
注 ’号表示依萨 卡 中学管乐 团委托创作作 品‚ 号表示依萨卡市学区 “ 福特基金会青年作 曲家 ” 。

从上述两份学校音乐会 曲目单看 ‚二战后 ‚青年作 曲家深入全美国诸社区中小学校驻


校创作 、驻区创作对于社 区中小学生管乐团的发展有直接影响‚乐团的学生们所获得 的东
西 已不仅仅在于演奏音乐 、表现 当代作品‚作 曲家们 的创作专注 、事业投入 、艺术劳动 、
人格魅力 、高 尚品行 、人性智慧等等 ‚会给予学生们零距离 的艺术感染 。
尽管在大量充足而优秀 的管乐作 品及经过实践培训过 的管乐指导教师迅速成长下 ‚在
上世纪六 、七十年代 ‚美 国学校管乐团继续发展、壮大的同时‚乐团似乎偏离 了中小学音
乐教育器乐发展 的教育 内涵 ‚越发呈职业化倾 向发展 ‚这很快 引起 了诸多美 国音乐教育家 、
音乐家 、作 曲家 、演奏家 、各管乐协会组织等的热切关注 。 “ 年 ‚全美 国管乐团联合
会主席威廉 ·牟蒂 呼吁‚管乐指导教师们应尽可能发扬优秀的音乐教育
传统 ‚即通过排练 、展演等活动促使学生用心去体验管乐 ‚并帮助学生把音乐作为艺术去


美】弗兰克 · ·巴蒂斯蒂著 孙卫东编译‚ 《美国学校管乐团发展概要》‚载 《管乐世界》‚ 年第 期
想象 、去理解、去欣赏。” ’
随后‚包括管乐团在 内的美国中小学校器乐社团更加注重学生们的基本音乐修养和基
础演奏技能的培养 ‚尤其通过管乐、管弦乐 、弦乐 、打击乐 、爵士乐等演奏活动 ‚进一步
启发学生们参与 “ 器乐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 ”、“ 器乐对于人类文化精神塑造 的意义 ”、“ 器
乐对于人们生活体验 的价值 ” 等命题的讨论 。至此 ‚学生们不仅在音乐课堂上掌握 了器乐
演奏的基本技能技巧 ‚而且还围绕学校器乐展开 了一系列的对话和辩论活动 ‚进一步丰富
和提高 了学生对器乐的理解 。
年 ‚美国音乐教育者全国大会 执行董事会 ‚从官方的立场正式通过 了 “ 目
的与 目标计划 ” 。 ‚ ‚而这 一 计划 正是
年实施 “ 坦格伍德专题研讨会 ” 提议 的重要一环 。 “ 目的与 目标计划 ” 主要涉及 美 国当
前学校音乐教育实践领域的评估及其相关补充性建设计划‚它是美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的
先兆‚其直接影响是促成 了 年 由全 国艺术教育协会联盟编写而成的 《艺术教育 国家
标准》 的颁布 。
《音乐国家标准》是 《艺术教育 国家标准 》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美 国中小学生的音乐
学 习内容和最终获得成就 的结果创建 了一种课程 结构 。《音乐国家标准 》中‚根据不 同年
级 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 水平提 出了九项 《内容标准 》及 《成就标准》‚并随之撰写 了
适用于这些年级和不 同科 目 如普通音乐课 、合唱课 、管乐队课 、管弦乐队课 教学的 《教
学策略》‚以及相关配套 的大量教学材料 ‚如世界音乐 的文字和声像材料 。
关于 “ 演奏 ”‚九项 《内容标准》中第二项提 出‚“ 独立地和与他人合作使 用 乐器演奏
一套各类曲 目”‚三个年级阶段 ’ 幼儿园至 四年级 ”‚“ 五年级至八年级 ”‚“‘九年级至十二
年级 ” 虽 内容一致 ‚但 《成就标准》的要求明显不 同‚如 “ 幼儿园至四年级 ” “ 成就标准 ” ‚
要求学生在四年级结束时能够达到
、在演奏 中做到音准、节奏正确 ‚力度和音 色恰 当‚保持稳定的速度 。
、准确、独立地用课堂节奏 乐器 、旋律 乐器及和声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音型、旋律
音型及和声音型。
、有表情地演奏一套代表各种体裁和风格的曲 目。
、应会演奏短 小的节奏音型和旋律音型。
、在集体演奏 中融合 乐器音 色‚调整力度水平 ‚对指挥的提示做 出反应 。
、在其他学生演唱或演奏对比声部的同时‚演奏独立的乐器声部
“ 五年级至八年级 ” “ 成就标准 ”
、在独奏和大、小合奏 中准确和 自信地演奏至少一件 乐器。演奏姿态、呼吸 、弓法或
褪法‚适宜良好 。
、在至少一件弦 乐、管 乐、打击 乐或课 堂乐器上演奏一套器乐文献的曲 目‚要求有表
情、技术准确 ‚难度水平为 级‚音阶 至 级 “

‚【
美 弗兰克 · ·巴蒂斯蒂著 孙卫东编译‚ 《美国学校管乐团发展概要》‚载 《管乐世界》‚ 年第 期。
关于这两次会议‚参阅【加】洛伊丝 ·乔克希等著 许洪帅译‚《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学》 第二版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参阅‚刘沛于 年 月翻译的 《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未 出版 。
美国小学的课堂乐器 咖 主要是指 用于普通音乐 康 课中的典型乐器 ‚包括竖
笛类乐器、和弦式齐特尔琴、鼓糙乐器、简易打击乐器 、弦品乐器 、键盘乐器和 电声乐器等。
《标准》把 “ 音乐成就 ” 分为六种难度水平
一级水平 很容易。容易的调、节拍和节奏‚有限的音域 。
二级水平 容易。可以包括速度 、调及节拍的变化 中等程度 的音域和有变化的解释要求。
三级水平 比较容易。包括中等程度的技术要求‚扩展了的音域和有变化的解释要求
四级水平 比较难。要求发展 良好的技法‚注意分句和解释 ‚能够表演变化的节拍、节奏以及各种调的各种节奏
五级水平 难。要求高级的技法和解释技巧‚包括有较多升、降号的调号‚不常用的节拍‚复杂的节奏 ‚细微的力度要
求。
六级水平 很难 。适用于具备非凡能力的、在音乐技能技巧上成熟的学生。
、演奏代表各种体裁和文化的音 乐‚演奏的表情与作品的要求相适宜
、依靠听觉在旋律 乐器上演奏简单的旋律‚在和声乐器上演奏 简单的伴奏
参加管乐队或管弦乐队课的学生能够
、演奏一套各类器乐文献的曲 目‚要求有表情 、技术准确‚难度水平为 级‚音阶
至 级 ‚其 中包括一些能够背谱演奏的独奏曲 目。
“ 九年级至十二年级 ” “ 成就标准 ”
〔熟练 水平
、演奏一套 内容广泛的各类器乐文献的曲 目‚要求有表情 、技 术准确 ‚难度 水平为
级 ‚音 阶 至 级 。
、在集体演奏形式中担任一个恰 当的声部 ‚并表现 出发展完善的合奏技能。
、在小型集体演奏形式中与一名学生演奏一个声部
高级水平
、演奏一套 内容广泛的各类器乐文献的曲 目‚要求有表情、技术准确 ‚难度 水平为
级 ‚音 阶 至巩级
上述 《成就标准》内容 ‚以演奏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 的透彻掌握为主线 ‚有序 、有效 、
螺旋式发展与延伸体现 明显 ‚保证 了每一位学生在器乐学 习上获得 明确 的成就 目标 ‚再结
合其他八项 《内容标准》 如 “ 即兴创作 ” 和 “ 音乐读写 ” 等 ‚共 同促使美 国中小学生器
乐学 习在整体上达到 了均衡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学校管乐队 团 和管弦乐 队 团
的高水平建设‚促使学生乐于终身参与各式音乐活动 ‚实现社会公民应有的价值 、做 出应
有 的贡献 。

二 、奥尔夫乐器的特点及功能

奏乐与歌唱并举 ‚是全面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 的主要环节 。欧洲近千年 的音乐教育 ‚


均在使用专业乐器和 民间乐器普及 国民音乐教育方面取得 了令人瞩 目的成绩 。但 由于存在
艰难 的乐器演奏技术和读谱 问题 ‚大多数学生只 能远眺 “ 艰深 ” 的音 乐殿 堂 ‚或 学 习到 中
途便知难而退 。但奥尔夫乐器 的出现 ‚为这一具有世界性的中小幼音乐教育及器乐学习问
题 找到 了一条便捷 的、持续发展 的通道 。
钟爱戏剧中舞蹈音乐创作的德国作 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 ·奥尔夫 ‚
在上世纪初叶‚始终在努力寻找机会拜访著名的舞蹈家 、体操运动家玛丽 ·维格曼
‚因为她能用 身体 即兴表现音乐 ‚并能够使用不同寻常的方法展现她 的身体 ‚又
能把音乐融进身体之 中‚在她 的舞蹈 中我看到 了与这种现代舞蹈相结合进行创作 的如此之
美妙的多种可能性 。奥尔夫认为‚她的舞蹈是元素性的。此举 ‚激起 了奥尔夫追寻元素性
音乐 的兴趣 。对元素性音乐 的解释 ‚奥尔夫谈到 “ 元素性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亲 自参与
的音乐 ‚是 自然发生的‚是与身体直接联系的‚也是任何人都能够体验和都能够 学会 的。”
他本人期待 ‚通过动作和舞蹈的音乐革新 ‚以促使节奏成为音乐 中最重要 的因素 。基于
节奏和旋律基本上的即兴创作 ‚便成为元素性音乐活动 的根本 出发点‚这也是此后在奥尔
夫乐器合奏 中始终遵循元素性合奏的理论支点。
奥尔夫乐器制作的相关设想来源于民族音乐学 。针对非洲和东南亚的木琴进行 了大量
研究后 ‚在 高级木工卡尔 ·玛恩德勒 的协助下 ‚奥尔夫成功地解决 了
中小学音乐教育始终未 曾解决过的难题之一 ‚即直接 、 自信 、无任何技术障碍地参 与器乐
合奏 ‚直通丰富多彩 的音乐世界 。在全套奥尔夫乐器 包括无音高和有音高的打击乐器 相
继 问世后 ‚并在古尼特 凯特曼 的积极努力下 ‚奥尔夫一凯特 曼共 同合

金经言 ‚《德 国音乐教育中的若干新动 向— 克莱南教授在华讲学要点》‚载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著完成 了一套较有系统的元素性音乐演习教材— 五卷本 《为孩子们 的音乐》。 乐器与
教材合一‚遍及 了全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的幼儿园、中小学、大学及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
等。

图 一 图 一 德国 “ ” 上世纪 图 一 德国 “ ” 最新的
年的原始非洲木琴 年代的奥尔夫木琴 奥 尔夫木琴

奥尔夫乐器突出的特 点‚主要在于 能够面 向全体学生‚简单易学但绝不简陋 ‚无艰


难的技术负担和障碍 ‚并具有优质 的音色和极佳 的合奏及配乐伴奏效果。其乐器不仅用于
中小学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还大量适用于智障 盲、聋、哑、弱智 、 自闭症 、抑
郁症等患者的音乐治疗上 ‚其作用 已超越音乐教育范围‚延伸至大脑 、身体和心理的音乐
治疗领域 。对此 ‚奥尔夫研究专家维尔纳 托马斯认为‚ “ 自我运动、参与游戏、说话语言
和发出乐音都是未成年人对 自己定位和对世界定位 的原始表现 ‚并能够帮助他们获得社会
交往的最初经验 。” 这一句话 ‚能够较为深刻地概括 了奥尔夫乐器的精髓所在 ‚即从猿
发展到人的决定性作用就是上肢 的手得到 了充分解放 ‚在完成敲敲打打中运用和提高手的
运动技能不断成熟与完善过程后 ‚产生 了根本的劳动 ‚有 了爱的需要 ‚有 了思维和情感及
对美的认识……因此 ‚双手拿着小糙 ‚在扩大化 的 “ 钢琴键盘 ” 上 “ 即兴 ” 敲击 ‚和谐美
妙的和声便会骤然作用于听知觉神经 ‚大脑产生审美愉悦冲动 。这种最为基本 的原始表述 ‚
是认识 自然 、认识世界、认识人性 ‚获取最初交往经验 的捷径 ‚也是奥尔夫毕生追寻的元
素性音乐的本质所在 。
上述原始表述是元素性的‚是一种强调节奏 ‚同时在其 中保留有原始因素 的音乐合奏
练习‚因此它不仅适于幼儿 园、中小学学生 ‚也适合于未有什么音乐经验或音乐经验 浅显
的大学生、成年人和老年人 。因为 ‚它是一种基础 ‚是学 习任何较复杂乐器 的音乐基础课
程 ‚通 向所有器乐音 乐的大 门。
由此 ‚短短的几十年 间‚ “ 奥尔夫乐器 ” 已经成为世界各 国幼儿园、中小学 以及普及
国民音乐教育 、专业音乐教育、音乐治疗领域 的常用乐器 。由于 “ 奥尔夫乐器 ” 使用 的基
础性、有效性及其丰富的调配可能性 ‚再加上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和音乐教育功能 ”‚因
而这些乐器从不是简单的 “ 代用 品” ‚不仅可作为音乐学习的 “ 敲 门砖 ” ‚还可用于专业
音乐教育程度较高深 的打击乐教学与演奏活动 中。 “ 奥尔夫乐器 ” 不仅为音乐师生提供 了
一批不存在技术 困难 的乐器 ‚更提供 了一间真实不虚 的 “ 音乐实验室 ” ‚其功用决非一般
个别或集体学声学奏某些 民族乐器甚至专业艰深 的乐器 如钢琴 、提琴等 所 能够取代 的。
除奥尔夫乐器 的大面积普及外 ‚在波兰 ‚特别设置 的音乐小学里 上午通常进行 一般
文化课 的学 习‚下午则是音乐专 门科 目的学 习时间 ‚有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可 以得到进一
步提高与发展 。德 国不来梅大学音乐教育学家、音乐学家克莱南教授
于 年 月至 月来华考察时指 出 “ 如果把音乐生活看作一棵树 ‚那么 ‚它主要从

图 一
嘴一 ‚源 自 认
了加从叨‘ 旧 七助 。
金经言‚《德国音乐教育中的若干新动 向— 克莱南教授在华讲学要点》‚载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在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治疗学等方面‚己有的实证研究数不胜数 ‚刊载在国际各类学术刊物上‚此处不做
详述。
其四枝主根中汲取力量 、父母亲 、学校 、音乐学校和音乐高等院校的器乐训练
、技术媒体 如唱片和激光唱盘 。” ’对此 ‚我们只要翻 阅有关国外中小学音乐教育文献 ‚
会 时常看到俄罗斯 、法 国、瑞士 、丹麦 、荷兰 、加拿大 、意大利 、印度等均有类似 的青少
年音乐学校 ‚学生们在那里参与兴趣各异的器乐演奏活动 。 在德国‚如今这类音乐中小
学的数量加上独立 的音乐学校共有 余所 年报道 ‚德国普通 的公立 中小学一般
在下午一点钟左右放学 ‚下午两点半左右音乐学校开始活动 ‚可 以接受专 门的音乐指导 。
也就是说 ‚这些 中小学校 的普通音乐课堂教学为一般性 的常规音乐学习‚包括基本乐理 、
视唱练耳 、歌唱 、音乐游戏 、动作与舞蹈 、音乐欣赏 、合唱和基本 的乐器演奏等教学 内容 ‚
但对于音乐活动有特别的兴趣和专长‚或有接受家庭器乐教育习惯和传统的学生‚均可 以
进入音乐学校参加各式各样 的乐队合奏 ‚从而进一步提 高 自己的音乐智能和艺术修养 。

三 、 日本 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乐教学发展概况

日本 自明治 年 年 开始在新型学校里设立唱歌课 。到 了明治 年 年 ‚


日本政府颁布小学教育法 ‚明令规定唱歌课为必修课 ‚ 日本学校音乐教育开始步入正轨 。
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初 ‚日本大量引进欧美音乐文化 ‚音乐教育 出现东西融合的新
局面 。到二战前 ‚ 日本 己经建立 了比较完备 的音乐教育体系 ‚在提 高国民素质和振兴 民族
精神上发挥 了积极作用 ‚且 曾作为中国学 习欧洲音乐的桥梁 ‚吸引了众 多中国留学生 ‚并
直接导致 了中国学堂乐歌活动的发端 。
昭和元年 年 ‚开始把唱歌课改为艺能科音乐 ‚划分四个领域 ‚即唱歌 、器乐 、
音乐鉴赏和创作 ‚扩充 了原唱歌课 的音乐教学 内容 ‚中小学器乐教学得到政府和社会认可 。
二战期 间‚ 日本军 国主义发动 的侵略战争使学校教育 陷入极端 困境 。大 多数校舍教学
设备毁于战火 ‚学校教育名存实亡 ‚昔 日歌声荡漾 的校 园一片狼藉 。随着 战争 的结束 ‚ 日
本教育改革开始全面铺 开。伴随着新教育体制 的建立 ‚昭和 年 年 日本文部省
颁布 了中小学 《学 习指导要领 ·音乐编》 草案 ‚第一次 明确规定 了器乐教学的 内容 。这
项草案 的颁布 以及 国家教科书和检定教科书的发行 ‚标志着 战后 日本学校音乐教育改革 已
经在普通音乐教育领域全面开始启动 。由于此 次改革适应 了战后 日本特 定时期的社会发展
需要 ‚反映 了广大人 民群众反对战争、爱好和平 的愿望 ‚因而受到社会 民众的普遍欢迎和
进步 民主人士的支持‚顺利地实现 了音乐教育的复兴与重建 。 年 ‚日本普通学校 的音
乐教育改革在经过短短四年实践之后 ‚针对 《学习指导要领》进行 了修订 。” 年 ‚日
本文部省对艺能科音乐 内容领域进一步扩充 ‚将乐理基础单独列 出‚成为五个 学习领域 ‚
后经调整 ‚改称表现和鉴赏两大学习领域 。
随着 日本政治渐趋独立和经济开始腾 飞 ‚强有力地支持 了教育和科技 的充分发展 ‚
这不仅满足 了社会 日益增长 的教育、文化 、科技的发展需求 ‚又为高素质人才 的大量涌现
提供 了坚实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带动 了 日本社会实现新 的发展 。
日本普通音乐教育在学校环境 、硬软件设施等得到逐步改善的同时 ‚特别是器乐教学

金经言‚《德国音乐教育 中的若干新动 向— 克莱南教授在华讲学要点》‚载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 页。
参阅陈露茜‚《印度的音乐教育》‚载 《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周世斌 雅乌塔罗‚《瑞士音乐
教育》‚载 《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丹麦的音乐教育》‚【 丹】
乌弗·莫斯特著 余丹红译 ‚《中
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一 著 华进译‚《荷兰的学校音乐教育》‚载 《中
国音乐教育》‚ 年第 ‚ 期 ‚第 一 页 吴跃跃 ‚《加拿大普通音乐教育 的几个特点》‚载 《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吴跃跃‚《
加拿大社会音乐教育概况》‚载 《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刘芳 ‚《意大利音乐教育 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载 《中国音乐教育 》‚ 年第 期‚第 一 页。
李晓天 ‚《当代 日本音乐教育及其启示》‚载 《戏曲艺术》 中国戏 曲学院学报 ‚ 年第 期‚第 一 页。
整个 年代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高达 ‚ ‚是同期美国的 倍‚联邦德国的 倍‚英国的 倍‚促使
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集团中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的开展 ‚加速 了与之相匹配 的教学乐器的规模化生产 。随着乐器制造工业 的迅速 崛起 ‚中
小学校音乐教学设备和学生所需的乐器质量和数量不仅有 了保证 ‚而且相关乐器制造工业
标准以及乐器审查、检验 、维护等配套环节也得到同步规范。由此 ‚促成 了 至
年 日本中小学器乐教学实现普及 的十年 。 年文部省将 口琴 、竖笛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 ‚
年将发明的 口风琴也一并引入、开始局部试验 。其间‚铃木才能教育 已经风靡整个 日
本 ’‚器乐教育在全 国范围内掀起高潮 。
日本文部省 年颁布 、 年实施的 《小学学习指导要领》‚针对音乐科器乐教学
内容有如下规定 “ 一年级至六年均用打击乐器 ‚包括小舞板 、小铃鼓 、三角铁 、串铃 、
大小军鼓 、小木琴和小铁 号 ‚并按照演奏需要与儿童能力进行选择 。一二年级用 口琴 二
三年级用 口风琴或键盘 口琴 、合奏手风琴 仅右手键盘 等 三年级至六年级用笛 实际
上采用竖笛 ‚ ‚八孔 ‚筒音 四年级至六年级较多采用旋律乐器 ‚如 口琴 、竖
笛、口风琴和其他键盘乐器 如 电子琴等 ”。《初 中学 习指导要领》对其规定为 ‚“ 中学器
乐教学在小学阶段 已经掌握 的旋律乐器 的基础上 ‚加入 中音和低音乐器 ‚必要时可适 当选
用弦乐器 、管乐器 、打击乐器 、键盘乐器 、电子乐器 以及 日本 民族乐器 。” 从 中‚我们不
难看 出‚从小学二年级开始 ‚学生乐器的选用就 已走 出单一器乐学 习‚其课堂乐器 的选配 、
组织、演奏形式等随之丰富‚“ 有竖笛重奏 、合奏 高音 、中音 、次中音 、低音竖笛 ‚竖
笛与簧片乐器合奏 簧片乐器重奏 、合奏 ‚与其他乐器的重奏 、合奏 铜管重奏 、合奏 ‚
与簧片乐器的合奏 。还有 ‚运用 口琴 、键盘 口琴、口风琴 、合奏手风琴 、电子琴 、电子合
成器等各种形式的独奏、重奏与合奏 。上述各种形式的演奏均可与木琴 、铁琴 、日本民族
打击乐器相结合 ‚还可用各种提琴类乐器组织成管弦乐队或弦乐 队与簧片乐器 的合奏 队‚
也包括与吉它、筝 、竖笛 、奥尔夫乐器 的合奏等等 ”。” 就是说‚在保证 因材 、因校开展教
育均等、重视基础的多种器乐合奏形式的实践活动上 ‚大力推进器乐即兴演奏与即兴创作
以及班级乐队、校级乐团的整体建设。至此 ‚日本中小学校器乐教学在 《学习指导要领》
器乐教学 目标 、教学 内容 、器乐学习方式、教学方法 、器乐基本能力保证与提 高、器乐展
演活动 、器乐教材与创作及 曲 目库建设、师资教学与演奏能力 、教学用乐器制造 、督检与
器乐教育审查规范、乐谱 出版等器乐教育链条方面逐步走 向完善。
自 年 以后 ‚日本文部省每 年左右就要修订一次 《学习指导要领 》 ‚以保持 中
小学教育更加适应时代变化 、生活体验、 自然领悟 、人性体察。
日本文部省于平成 年 年 月 日接受教育课程审议会 的答询后 ‚在 同年
月 日公布 了新的中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 ‚平成 年 年 开始实施 。“ 新修订
的中小学 《学习指导要领》中‚小学音乐科总 目标 “ 通过表现和鉴赏活动‚培养爱好音
乐的兴趣与感受音 乐的能力‚培养音 乐活动的基础能力与丰富的情操 。” 在小学 “ 三、教
学计划的制定与各学年 内容 的安排 ” 中‚关于各学年乐器选学事项说 明如下 “ ① 各学年
均要学习打击乐器 ‚包括木琴 、铁琴及 日本和其他 国家的 传统 乐器 ‚根据演奏 的效果
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合的乐器 。② 第一、二学年选学的常用乐器 ‚根据学
生的实际情况 ‚从各种打击乐器 、口琴或 口风琴中选择适合 的乐器 。③ 三 、四学年选学
的旋律乐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 已选学过 的乐器及竖笛和键盘乐器 中选择适合 的乐
器 。④ 五、六学年选学的旋律乐器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 己选学过的乐器及 电子乐

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 ‚铃木镇一的教育实践在 日本取得 了巨大的成功 ‚接受铃木镇一才能教育 的人 中‚能用小提


琴演奏 、 曲目的儿童就超过了二十万人 。晨曦编著 ‚《铃木镇一的教育旋风— 铃木优质教育法》‚海洋
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台北 ‚ 年 月初版 ‚第 页 。
缪裴言‚《日本中小学器乐教学的乐器选用》‚载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同上 。
李晓天 ‚《当代 日本音乐教育及其启示》‚载 《戏 曲艺术》 中国戏 曲学院学报 ‚ 。。 年第 期‚第 一 页。
李园会著‚《日本中小学新学习指导要领》‚水牛出版社 ‚中华民国 年 月 日‚序。
器 、 日本和其他 国家的 传统 乐器 中选择适合 的乐器 。” ’
初中音乐科总 目标 “ 通过广泛的表现和鉴赏活动‚培养爱好音乐的情趣与丰富音 乐的
” 在初中。
感牵‚岑尽章牛活动吵答砂够李与丰审的情攀。 三、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内容的
安排 ” 中‚关于乐器选学事项说明如下 “ ……④ 根据学习需要‚适当选用弦乐器 、管乐
器 、打击乐器 、键盘乐器 、电子乐器 以及其他 国家 的 民族 乐器 。在初 中三个学年期间‚
要选学一种 以上的 日本 民族 乐器 。”
上述 中小学音乐 《学 习指导要领 》有关器乐教学的 内容 ‚能够让我们清 晰地看到 ‚战
后 日本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有着很强的连续性 ‚即落实器乐基本技 能学 习的有序 、螺
旋式发展 、有效培养 与拓展等 ‚让学生在愉快和广泛 的音乐活动 中学会 并掌握这一技 能 ‚
并积极提高器乐基础学力的素养 ‚使演奏乐器真正成 为学生们生活的一部分 ‚实现终身参
与音乐活动的愿望 ‚让学生们 的生活变得丰富和生动 。尤其是在初 中阶段 ‚要求每位初 中
生 “ 至少学习一种 日本 民族 乐器” 的内容‚还包括选学其他国家的乐器 ‚这不仅为突
出强化 日本 民族音乐的记忆 、塑造 日本 民族文化 、传承 民族精神 ‚更为今后生存在 国际社
会环境所需资质与能力下 ‚必须懂得珍惜本 民族和尊重其他 国家或 民族 的音乐文化 。
历 次中小学音乐 《学习指导要领 》的修订 ‚尽管均有某些局部调整 ‚但其音乐学 习基
本精神始终一以贯之‚如 “ 愉快的音 乐活动”‚“ 培养学生乐器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 表现
活动与鉴 赏活动相互连贯 ” ……但此次修订‚更加突 出音乐学习的 “ 生存力 ” 目标 ‚即 “ 音
乐学 习不只是要学生记忆学校 中所学 的知识和技 能 ‚更重要 的是要善于运用这些知识和技
能使其成为 自己能够广泛应用 的能力 ” 。也就是说 ‚学会并掌握乐器的演奏 ‚就应该在社
会生活中能够实现终身参与音乐活动所必须的 “基础和基本能力” 内容 ‚并能够 “让生活
变得更加丰富、更有情趣 ” 在器乐学习的同时‚要善于 “ 发现表现音 乐的乐趣 ” 并能够
“进行 个性化 的创造性 器 乐活动” ‚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性 能力和生活体验 能力 、活跃 的创
造 能力和投入的参与能力 ‚建设社会音乐文化 的姿态和重塑 民族文化精神 的 内涵 ‚锻炼意
志和 品性 、陶冶丰富的情操 ……
根据上述 《学 习指导要领 》及相 关文献转载 ‚现举几例 ‚具体看看 日本 中小学器 乐教
学 发展 的现况 。
一 年 间‚李晓天对 日本东京都文京 区立金小学和区立第三 中学 的音乐
课进行 了实地考察 。
仅从下 图能够看 出‚立金小学 的音乐教室宽敞明亮 ‚音乐教学设施相对齐备 。虽音乐
课要上一个半小时左右 ‚教学 内容包括歌 曲、合唱、器乐齐奏和合奏等 内容 ‚但学生们在
每一个教学环节上都感到一种轻松和快乐、积极投入 。
东京都文京区立第三 中学音乐课 的前半部分是声乐课 ‚发声训练 比较讲 究 ‚合唱难度
较大 。其后半部分是 民族器乐学习‚全班学生按着个人 的志趣和爱好被分成若干小组 ‚分
别进行太鼓 、三味线 、琵琶、古琴等乐器 的学习‚教师教授认真 、学生练 习刻苦 ‚教学效
果很好 。

同上 ‚第 汉沁自 页。
同上 ‚第 一 页。
日本前文部大 臣有马朗人所言。同上‚第 页。
李晓天‚《当代 日本音乐教育及其启示》‚载 《戏 曲艺术》 中国戏 曲学院学报 ‚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他们的比赛是全国性的‚一年一度‚目的是鼓励和促进学校的音乐教育。这一天‚
东京近郊千 叶市 民会馆 里 正在进行初赛 ‚项 目是合 唱和合奏 ‚参加者是九至十 岁 的学生
们 。……我还听 了四所小学的合奏 ‚其 中船桥市的两个小学生管弦乐队 一队是五十二人
编制 ‚另一队竟一百人 ‚在音乐老师 的指导下 ‚完整地演奏 了莫扎特第 交响乐第 四乐
章和瓦格纳 《名歌手》序 曲。学生们的演奏不能说是完美无缺 ‚但这些对成人乐队来说都
有相 当难度的赋格乐段和复杂多样的音乐要求 ‚学生们也基本做到 了‚而且全部是背谱演
奏 。尽管主任告诉我们 ‚这两个学校本来就 是 ‘ 尖子 队 ’‚但我仍 为这些普通 小学 的学生
们所达到的音乐水平而感到惊喜 。” “ 还使我感到兴趣 的是 ‚另外两个学校显然凑不齐完整
的管弦乐队‚他们却 ‘ 因人制宜 ’地组织起来 了 ‘ 百花齐放 ’的混合器乐合奏 ‚有什么乐
器就用什么 。歌剧 《赞帕》的序 曲‚就是 由二十多个手风琴 、十来个吹式链风琴 、三十来
个 口琴 、一支长笛 、两个 黑管 、一个低 音提琴 和九件打击乐器 ‚共约 八十多人演奏 的。老
师们将古典名著改编成 比较容 易演奏 的形式 ‚使得学生们从小就能通过 自己的演奏接触到
一些优美的音乐 。” “ 据千叶县教育委员会 的先 生们 说 ‚音乐 比赛不仅推动 了儿童音 乐教育 ‚
进行 了美育‚使儿童们体验 了从事艺术劳动 的甘苦 ‚也通过这样 的活动 ‚去培养儿童们热
爱学 习、遵 守纪律 、团结互助和关心集体的美德 。” ’
“ 我很钦佩那些担任指挥 、伴奏和传授 乐器演奏技术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们 。他们大多
受过高等音乐教育 ‚又通过教育部 门的专 门考试 。在 日本 ‚音乐教师是非常令人羡慕、受
人尊敬 的职业 ‚不但工资待遇 比一般公务员或乐队演奏略高‚而且不会有失业的危险。也
许正是这样 ‚才保证 了 日本音乐教师能有较 高的艺术修养和致力于启蒙教育 的献身精神 ‚
使 日本一般 国民的音乐水平也 能够迅速得到提 高。”
日本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能够如此发达 ‚当然要有专业音乐教育的积极参与及社
会音乐教育的高度发展 。
“ 我接触到两个 为中小学承担义务演奏 的交 响乐 团 。一个 是具有 相 当规模 和 实力 的京
都市立交响乐 团‚这是 日本第一个 由地方政府直接经营 的交响乐 团。那里的演奏 员工资 比
其他乐 队高 ‚每年按技术考核的成绩签 订合 同。他们 除 了举行定期音乐会之外 ‚还有
义务对京都地方的学生举行普及音乐会 。他们每年必须在 个行政 区的学校大厅里免费
演出 场 ‚另外还要为小学生演 出 天 ‚每天 场 为初 中生演 出 天 ‚每天 场 为
高中生演 出 天 ‚每天 场 。演奏 内容按照 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的要求进行 ‚既有西欧古典
作 品‚也有 日本 民族音乐作品‚演 出前有音乐教师先作介绍 。为学生演 出的形式也很灵活 ‚
有时没有舞 台‚就在体育馆或大教室里或平地上 围起 圈子演奏 ‚与学生们打成一片 。另一
个是专为学生服务的小型交响乐 团‚这是一个 年成立 的年轻乐团‚只有 名乐师 ‚
他们常年为 山口县 中小学生演 出‚音乐会每场长约 一 分钟 ‚并带有音乐解说 。在流
行音乐泛滥成灾 的 日本 ‚为 了培养青少年具有健康 、 良好 的音乐趣味 ‚为 了提 高他们对本
民族和世界优秀音乐作品的修养 ‚一些地方政府 、企业 团体、音乐家和音乐教师们作 了许
多艰苦扎实的工作 。” ”
由于战后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和 国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拥有钢琴和其他乐器 的家
庭越来越多‚许多孩子从 四、五岁就开始学习钢琴 、小提琴等乐器 ‚他们或是到邻近 的音
乐教室或是请家庭音乐教师 ‚其 中一部分资质较好 、成绩突 出、欲进一步深入发展 的就成
为高等学校和音乐大学的后备生‚更多的人虽未进入专业队伍‚但作为一种文化教养 ‚对
提高民族的音乐素质无疑会起到莫大的作用‚如著名的雅马哈电子琴教育集团、铃木镇一
的才 能教育支部 以及分别成立于 年和 年的 日本管乐协会和 日本吹奏乐协会 的积
极努 力 ……

同上 。
同上 。
同上 。
随着 日本雅马哈公司乐器生产工厂先进的大规模乐器制造生产线的运营 ‚ 多年的吹
奏乐普及与推广 ‚其成熟的行进管乐教育理念 ‚科学、系统 、严格的训练方法 ‚以及高超
的演奏 、精美的表演技艺以及鲜明的民族特色 ‚近年在世界学生管乐、行进乐的发展上其
地位显赫 。
吹奏乐在 日本 己有 多年的历史 ‚包括有 年 的军乐发展史 。二战后 ‚日本吹奏乐
文化主要受美国的影响‚从战争结束到现在的 多年 ‚吹奏乐主要 以初 中和 高中的学校
乐团为主体 。同学们热衷于排练 ‚总是用很长 的时间在一起排练与合作 。上世纪六十年代 ‚
日本 已经开始搞全国性的比赛‚各个学校几乎每天都在进行演习‚借 比赛的契机寻求发展。
目前 ‚全 日本的吹奏乐协会和行进乐队协会有 个团体会 员‚每年参加 比赛的大致有
多个团体。’下面的两个表格式是关于 年全 日从小学到大学的校级乐队与学校
的比例情况和 日本每年所要举行的各类演奏赛事

表 年 日本学校数量及其校级乐队的情况
学校数皿 所 乐队数最 支 乐队与学校的 比例

普通小学 学
普通初 中
普通高中 中
普 通大学学
总计
企业或公司乐队

生活社 区乐 队
注 上表根据 《亚洲管乐的历史与现状 》 绘制 。

表 日本每年举行的演奏赛事情况
举办的赛事
事 举办时间
间 举行地点
点 参赛组别
别 截至 年
已举办过 的届次次
全 日本管乐队比赛
赛 每年 月份
份 东京
京 五个组别
别 第 届

全 日本行进乐 队和和 每年 月份
份 东京
京 五个组别
别 第 届
花棒表演 比赛

全 日本管乐器和打击 击 每年 月份
份 只限初、高高 第 届
乐器独奏 比赛
赛 中学生参赛

全 日本重奏 比赛
赛 每年 月份
份 五个组别别 第 届
全 日本小学管乐节 节 每年 月份
份 东京
京 两个组别别 第 届
全 日本行进乐队节
节 每年 月份
份 四个组别
别 第 届
军 队管乐节
节 每年 月份
份 东京

行进 队列
列 每年 月份
份 大阪
阪 第 届
表演
管乐节节 每年 月份
份 第 届
注 上表根据 《亚洲管乐的历史与现状 》浮绘制 。


日 原 田元吉‚《日本行进吹奏乐团发展简况》‚载 《管乐世界》‚ 年第 期。

日】秋 山纪夫著 胡迪凡译 ‚ 《亚洲管乐的历史与现状》‚载 《管乐世界》‚ 年第 期。
同上 。
事实上‚政府对于吹奏乐、行进管乐的活动十分支持‚每年举办的全国行进管乐大赛
的最高奖项是 日本 内阁总理大臣奖和 由文部省颁发的大奖 。日本行进管乐协会会长元 田原
吉先生讲 “ 我们让孩 子们参加行进 乐队 ‚主要 是想让他 们学会配合 ‚学会协 调 ‚学会 与
他人合作‚学会吃苦耐劳‚对孩子们来讲 ‚人格的培养超 出了他们参加乐队本身。” ’朴实
无华 、真挚感人的语 言 ‚道 出了日本 中小学 《学 习指导要领》超越 了依靠记忆 的学科知识
内容 ‚而去融会贯通 、彻底理解消化、赋予学生独立想象和创造 ‚真正形成 自己的能力 ‚
籍 以提 高社会 ‘
生存力 ’为 目标的基础学力素养 。

四、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概况

同在东亚文化圈 、毗邻我 国东北部 的国家— 朝鲜 ‚那里 中小学器乐教学 的发展与实


践 ‚也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 究与有效学 习‚因为两 国既同属于社会主义 国家 ‚又 同属于发
展 中国家 。
在人们 的认识 中‚朝鲜族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能歌善舞好乐 的少数 民族 。毗邻我 国吉林
和 辽宁两省 的朝鲜 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 国‚其 歌舞乐艺术和文化 高度 发达 。“ 凡是到过朝鲜
的人 ‚对这里最深刻的印象就是 不管是城市 ‚还是农村 ‚男女老少都能唱能跳 。无论您
走到哪里 ‚随时 随地都可 以听到从幼儿园、少年 宫、中小学校 、工厂 、劳动工地传来的阵
阵歌乐动人之声 ”‚ 据 国家公派朝鲜考察和研究朝鲜音乐艺术教育的薛雅芬说 。
下述三张照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新世纪初叶朝鲜中小学生参与乐器演奏活动的一
个缩影 。

图 一 朝鲜小学 高年级学生在演奏伽椰琴 图 一 朝鲜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演奏笛子合奏

于海 ‚《进入佳境的行进管乐一 年世界行进管乐大赛观感》‚载 《
人民音乐》‚ 年第 ‚ 起 ‚第 一 页。
薛雅芬 ‚《朝鲜的音乐早期教育 ‚载 《中国民族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图‚ 一‚源 自王立志 孙启林‚《朝鲜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载 《
人民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图 ‚一
于 ‚源 自同 。
朝鲜经济发展水平有 限‚人 民生活不够 富裕 ‚是什么原因促使朝鲜 国家如此重视学校
音乐教育事业‚又有怎样的措施促成了朝鲜学校器乐教学的发达和艺术教育事业的全面繁
荣 ‚值得我们关注 。
年 月 日‚在朝鲜劳动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上 已故朝鲜劳动
党前领导人金 日成发表 了 《社会主义教育提纲》‚全面提 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任务。
在谈及 “ 二 、社会主义教育的内容 二 科学技术教育 ” 时‚金 日成 明确提 出 “ 在一般
教育阶段‚要搞好艺能教育。初等及中等教育机构要加强艺能科 目的教学工作 ‚使所有的
学生都具有欣 赏和创作文艺作品所需要 的基础知识和演奏一种以上 乐器的艺术技 能和丰
富的美学感情。” ’
上述 内容能够 反映 出‚艺术教育 艺能教育 、器乐艺能学习在朝鲜人 民生活和社会 发
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突 出作用 ‚朝鲜幼儿园、中小学生器乐演奏艺能在继承 民族 自身歌舞乐
传统的基础上‚得到了义务性普及和可持续发展 的保证 。朝鲜领导人优先发展 四育并举的
教育事业 ‚对学校艺术教育的关心‚尤其对中小学生器乐教学的具体关注 ‚让我们看到了
朝鲜艺术教育发展在制度上的根本保障。《社会主义教育提纲》和 《 进一步发展教育事业》‚
是朝鲜上世纪七十年代 以来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最高决议‚其明确的教育方针政策 ‚领导
着朝鲜各道 省 、市 、郡 县 党委 、教育行政官员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干部 ‚贯彻并落
实国家对艺术教育提 出的各项要求和具体 目标 ‚在学校教育的整体工作 中‚把艺术教育和
其他各科 目教学同等对待 ‚有力地促进 了学校艺术教育和器乐教学的全面发展 。
至此‚学校艺术教育和器乐教学在器具设施 、音乐教学质量、课外社会活动建设、师
资培养与培训 、艺教系统 内部各组织的协调……均有本质上的发展变化 。
朝鲜决大多数学校均设有专用的音乐教室‚配有乐器和彩 电、音像机 、音响等音乐教
学辅助器材‚还专设有多功能的礼堂供全校和社区艺术活动展演与交流。“ 平壤市牡丹峰
一中‚他们学校有彩 电 多台、音像机 台、钢琴 架 、音乐室 间‚校级乐队的乐
器及音响设备价值十万美元左右。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学会一种乐器 ‚中学毕业时达不
到要求者不发给毕业证 书 。朝鲜各郡 县 、里 乡 农村 中学也普遍配备有钢 琴 、手风
琴、铜管乐 、弦乐或各种 民族乐器等 ‚其中有些较为偏远学校的不少乐器多数是朝鲜国家
领导人赠送的。” 走进朝鲜的任何一所 中小学‚差不多都可见到学生的口琴吹奏 队、手风
琴演奏队、伽椰琴弹唱队等活动 ‚他们 的人数少则几名学生 ‚多至几十人 、几 百人 。各个
学校乐队的乐器配套合理 、保管妥善 ‚而且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视其为 自己的伙伴 ‚倍加爱
护。
年 月 日‚在朝鲜 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 国第五届最高人 民会议第六次会议上通
过 了 《朝鲜 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 国儿童保育教养法 》”。该法案 “ 第 四章 第三十五条 ” 规定 ‚
“ 国家机关和保育教养机构培养儿童丰富的情感和艺术才能‚多方面发展他们的智能。托
儿所和幼儿 园教儿童 国语 ‚教唱歌、跳舞 、演奏乐器 ‚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 。” 即是说‚
从幼儿园开始 ‚便牢牢抓住儿童音乐学习的关键期 ‚给予系统、有序地音乐教育‚尤其在
推进五线谱和演奏乐器等方面‚保证 了儿童音乐学习内在顺序均衡逻辑发展的基础及其基
本行知关系‚为学校教育奠定了初步的文化素养基础 ‚使儿童做好 了圆满地接受小学教育
的准备 。
“ 依照艺术教育法规 ‚小学的音乐课每周两节 ‚中学前 四年每周一节 。根据朝鲜 中小
学音乐课 《教学大纲》和 《教学计划 》‚中小学音乐课包括 唱歌 、基础乐理知识 、五线

金 日成著‚《社会主义教育提纲》 一九七七年九月五 日 ‚载 《关于社会主义教育学》‚朝鲜 ·外国文出版社 ·平壤 ‚


年‚第 页。
肖玉兰‚《 透析朝鲜艺术教育》‚载 《教育艺术》‚ 年第 期‚第 页。
金 日成著‚《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儿童保育教养法》 一九七六年 四月二十九 日 ‚载 《关于社会主义教育学》‚朝
鲜 ·外国文 出版社 ·平壤‚ 年‚第 页。
谱视唱、简谱介绍与视唱、音乐作品分析与欣赏、乐器介绍及演奏法和作品创作常识等 内
容 ‚其中 《教学大纲》进一步明确规定 每个学生中学毕业时‚必须掌握一种 以上的乐器 。
中小学校音乐课的教学必须严格按照 《大纲》和 《计划》的要求积极有序实施 ‚并且同其
他科 目课程一样计入成绩。 朝鲜推行并使用全国统一的学校音乐教材 。
朝鲜 中小学校的课业安排 ‚客观上也为课外 多彩的艺术活动提供 了充足 的时间和 空间
上的保证 。通常 ‚朝鲜小学每天上午安排五节课 ‚下午为课外活动时间 中学下午均安排
课程 ‚但仍预 留一定时间用于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朝鲜 中小学生在校 内可参加 自己喜欢 的
各种兴趣小组 ‚其 中艺术活动的安排是 比较丰富的‚包括有歌咏 、器乐 、舞蹈 、艺术 、刺
绣 、艺术体操等 。
朝鲜 中小学校学生的校外活动 ‚即绝大 多数是来 自全 国各 中小学校在各科 目方面有特
长的学生每天放学后‚可到少年宫或少年会馆进一步学习、提高技艺 ‚增长知识 ‚陶冶情
操 ‚促进 德 、智 、体 、美全面发展 。为此 ‚朝鲜在各道 省 、市 、郡 县 普遍 为学生
们建造 了许多少年宫、少年会馆等‚并 由朝鲜社会主义劳动青年 团全面负责校外活动 的组
织 、指导和管理 。中小学生参加少年宫、少年会馆 的各种器乐艺能学 习与提 高都是免费的 ‚
并配备优秀 的专职和兼职业 务指导者 、管理者 、协调人 员对学生给予热忱帮助和辅 导 。如 ‚
“ 绚丽多彩 、雄 伟壮观 的万景 台少年宫‚设备一应俱全 ‚有科学楼 、艺术楼 、体育馆 、剧
场等活动场所 ‚总面积 万平方米 ‚有 余名专职教职工和几百名兼职教师为学生们
上课或进行辅导 ‚堪称青少年儿童艺术活动 的殿堂 。同时‚还经常 自下而上组织全 国大 、
中、小学生文艺汇演 ‚经过层层选拔 ‚派遣优秀节 目到首都演 出。” ’
“ 目前 ‚朝鲜 个道 相当于我国省一级的行政区域 、 个直辖市共有 所师范大
学 学制四年 ‚负责培养初 、高中教师 所教员大学 学制三年 ‚负责培养小学和幼
儿园教师 。各道或市所需 的教师 由各道或市 自己培养解决 。” “ 年 ‚朝鲜 城 市 、
郡 县 所在地和里 乡 的农村 中小学和幼儿 园教师均毕业于师范大学和教员大学 。”
” 这两类大学的每一位学生清楚地知道 ‚能够进入师范大学和教员大学、从事教育工作 、
争 当一名优秀 的教师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因此学生们均能够脚踏 实地 、勤奋刻苦 。 音乐
师范专业 的学生们经过三年或四年 的系统学习‚能够获得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娴熟
的演奏技能技巧和科学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指导本领 ‚尤其是两类大学要求音乐教育专
业 的学生必须掌握两种 以上乐器的演奏方法 ‚同时具备较为科学和扎实的乐队组织 、编配
与指挥能力 。
“ 朝鲜金亨租师范大学 朝鲜唯一的中央级师范大学 教育系的教学大纲规定 教育
学专业乐理课是 课时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 课时‚舞蹈课 学时‚其他系也都
设有音乐课并积极安排音乐讲座相关活动 。因此 ‚除音乐教师是训练有素的专业教师外 ‚
其他教师也必须具备一定 的音乐修养和基本的音乐技 能 。” ”
朝鲜每个郡 县 都有一个教师讲 习所 ‚ 名讲 习教师负责包括音乐教学在 内的各学
科教学研究和教师进修‚并定期组织师范讲习‚以保证教学的统一性‚不断提高教学和活
动 的质量 。同时‚朝鲜对音乐教师进修要求严格 ‚每人每年要接受两个月的讲 习‚涉及 中
小学校音乐教学和课外活动 的所有 内容 ‚尤其对器乐演奏教学和合奏组织给予特殊观照 。
每位音乐教师每年要经过严格 的考试后方可上 岗‚职称晋级考试要每三年搞一次‚根据考
试成绩实施晋级 ‚考试不及格者要降级录用 。

‚肖玉兰 ‚《透析朝鲜艺术教育》‚载 《教育艺术》‚ 年第 期 ‚第 页。


胡巍 ‚《朝鲜的师范教育》‚载 《师范教育》‚ 年第 · 期‚第 一 页
安美珍‚《朝鲜的中小学教育》‚载 《河北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事实上 ‚“ 朝鲜国家 自有尊师的优 良传统 在朝鲜 ‚教师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 劳动党和朝鲜政府对优秀的中小学
教师授予人 民教师 、功勋教师、共和国英雄等各种荣誉称号。无论在工资、住房、医疗、购物 、乘车等方面 ‚教师均
享有优 厚的待遇 ” 同上 。
王立志 孙启林‚《朝鲜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载 《人 民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虽然同在东亚地区‚同属一个文化群落 ‚又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仅就中小学
音乐教育及其器乐教学的发展与实践而言‚我们 尚有可 以借鉴之处。

小 结

上述部分国家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概况 ‚大体可归纳 以下几个特点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相关法规 、政策文件和 《音乐课程标准》的规范和保障
虽然上述国家中小学校开展器乐教学的时间和历史积淀有所不同‚但近代在 国家意志
层面 以不同方式下发的相关法规 、政策文件 以及在此指导下形成并颁布的 《音乐课程标准 》
均能够给予 中小学器乐教学 以明确规范和根本保障 ‚甚至将 “ 每个学生必会一种乐器 ” 纳
入 国家教育方针 ‚形成 国家意志 ‚促使 中小学器乐教学与歌唱教学一并实现均衡化发展 。
、重视器乐教学基础 ‚实现普及与提 高可持续发展
立足于基础 ‚是上述所有 国家在 中小学器乐教学 中共 同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 。多数 国
家均 能够保证所有学生在 小学校就读 期间学会 一种 乐器 并掌握该乐器基本 的演 奏技能和
基础音乐知识‚在 中学阶段开始发展这些基本技能和基础音乐知识‚实现面向全体的普及 ‚
并在此基础上‚以自愿的方式 ‚针对部分有兴趣 、有察赋的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学校乐
队或乐团生活‚提高他们的器乐表演能力 ‚最终实现普及与提高的可持续发展 ‚以提高社
会公民整体的基本音乐修养 。
、学校 、家庭和社会多维发展 中小学器乐‚突破一般水平的 “ 接触 ”
为了确保学生所获得 的器乐学习技能和音乐基础知识不停 留于一般性的 “ 接触 ” 水平 ‚
上述所有国家均能够对社区艺术资源给予充分协调、组织和利用。地方管弦乐团、戏剧团
体、舞剧院、个体职业艺术家 、音乐会 、少年宫、少年之家 、音乐学校和其他 各种表演活
动等等‚可为学生提供学校本身难 以比拟的丰富艺术经验和表演机会 。相当于我国省、市 、
县、镇等各级艺术管理委员会 ‚以及全 国各乐器协会和艺术教育组织 的地方分支机构 ‚也
可为学生们 的器乐实践及艺术指导做 出重大贡献 ‚还有大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者 、各级教
育行政官员 以及喜爱并精通演奏 的非职业人 员等等 ‚也可通过伙伴式 的学习和工作关系 ‚
营造 出专为中小学生器乐学 习和实践延续 、扩展和深化其参与器乐演奏的多维环境和空
间。
、器乐教育相关链条匹配发展
中小学生器乐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它涉及政府 、教育、艺术 、文化 、体
育、 乐器制造 工业、环保 、卫生、服装……的相互协调与匹配发展 ‚尤其是教育 、音
乐与 乐器制造 工业三者之 间的均衡 发展 。就此 ‚上述 国家从中小学器乐教学发展的初
中期阶段便可实现器乐教育相关链条的匹配发展 ‚即便是处于经济欠发达水平 的发展 中国
家— 朝鲜 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 国‚也十分重视这一方面的发展 。与此 同时‚在各相关行业
内部也率先实现匹配发展 ‚如乐器制造工业 教学用乐器研发、生产 、环保 、售后 和相
关乐器质检与审查机构相当完备 再如‚这些 国家在中小学器乐课 内外教学顺序 、音乐材
料与曲目库 、器乐教师培养与教科研 、器乐理论与实践研究、器乐赛事和交流活动 、家长
支持委员会等等方面的建设上也相当完善。
上述所有这些 的前提 ‚从一定程度上讲 ‚是这些 国家的政府和大 多数教育人员能够认
同并高度重视器乐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器乐对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刻
影响和深远意义 。他们是从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层面 ‚从 民族和 国家高度文明、可
持续发展的高度 ‚来认识器乐与学生 以及器乐与社会之 间的关系 。
第四节 本研 究的方法论 问题

对于现实社会 中存在的某一问题 ‚若想认识它‚彻底弄清楚‚则应对这一 问题 的现实


情况和历史情况作深入的调查 ‚“ 不知底里‚对于那个 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 ”。这
就是 年 月‚毛泽东在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开篇 中提 出的著名论断 二二“ 没有调
查 ‚没有发言权 。” ’
次年 月 日‚毛泽东在 《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 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一文 中对这一
论断作 了补充和发展 ‚提 出 “ 我们的 口号是 一 、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 二、不做正确 的
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
这里 出现 了两个 问题 ‚其一是调查的根本 目的是什么‚其二是如何进行正确的调查。
其一 ‚我们进行调查 ‚是要对那一 问题做现实和历史两个层面的剖析 ‚从 问题 发生 、
发展的来龙去脉 中‚也就是从诸现象 、外部联系、个别片断中‚经过反复思考 ‚找出其 内
在的矛盾 、联系和本质 ‚将这些完完全全搞清楚‚你对这一问题就有 了基本的解决方法 。
因此 ‚“ 调查 的根本 目的就是解决 问题 ”。
其二 ‚进行正确地调查 ‚首先你对调查工作要有深入 的认识 。也就 是说 ‚一切要从实
践中认识 ‚要从 问题所在的那一系统及其联系和发展 的诸社会系统 中去认识 ‚任何孤立 、
静止地从一个点去认识那一 问题 ‚都是有局 限的。其 次 ‚深入实践中的调查‚要有认真 、
积极的工作态度 ‚也就是说要 “ 眼睛 向下看 ‚不能只是 昂首望天 。没有眼睛 向下 的兴趣和
决心 ‚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解决中国的事情 的 ”。因此 ‚ “ 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 向下作调
查 。对于只懂得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 的人 ‚这种调查尤其必要 ‚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
实 际相联系 。” 最后 ‚根据调 查要 点‚做深入细致 的 了解 后 ‚选择科学 的调 查方法 ‚再
根据要点的现实状况 ‚弹性调整调查计划 ‚围绕这一 问题展开历史和现 实的全面调查‚一
切 结论便在调查后 ‚从理性 、客观地分析 中产 生 。
根据本研究对象 的要求 ‚即 中小学生的器乐教学 ‚其本身决定了这一选题不仅 是一种
实践层面 的研究 ‚同时也是一个理论 问题 的研 究 。为此 ‚在 由浅入深地调查我 国中小学音
乐教育器乐教学发生、发展 的历 史和现状基础上 ‚对其诸 多不 同关系层面的问题逐一解剖 ‚
再从具体的实践和存在 问题 的理论这一对根本矛盾 中‚找出影响这一问题的根本和 内部联
系 ‚回归其本来面 目‚并根据各地区现实需要 ‚试图提 出解决诸 多问题 的发展对策 ‚是本
研究 的 目的。
据此 ‚本研 究在方法论上 ‚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 主义的原则 ‚从历史入手 ‚
以间接调查和历史分析为基本研究方式 从现实入手 ‚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为基本调查
方式 ‚再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
历史层 面
间接调查‚在笔者现有能力和时间允许 的范围内‚对现存部分史料 ‚即我国近现代中
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相关文献 ‚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间接调查 ‚梳理 出不同阶段有
关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相关信息。
历史分析 ‚根据上述分阶段叙述的相关信息‚围绕提取 出来的诸多问题 ‚深入分析其
相关层面 的不 同联系 ‚试 图找 出影响我国近现代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 的 问题根
源。
现 实层面

‚ 《反对本本主义》 年 月 ‚载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 ‚年 月第 版 ‚第 ‚


。 ‚‚ 页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反对本本主义》 年 月 ‚载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 年 月第 版‚第 一 页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年 月、 月 ‚载 《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抽样调查‚即从我 国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全貌着眼‚根据地域分布 、
民族特征、社会经济状况 、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 ‚在全 国范围内有 目的地选取具有代
表性的六市区县作为调查对象 这一部分对象就组成该整体的样本 进行实地调研 ‚根据
对样本 的调研 结果 ‚推论整体 。
典型调查 ‚在抽样调查的研究对象 内部 ‚针对一个或还不足 以构成样本的少数几个 “ 典
型 ” 中小学校 ‚通过不同侧面和历史的考察与分析 ‚以实现对这一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器
乐教学发展 的深入 了解 。
抽样调查能够表现六市区县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各发展现状之间的数量关系及整
体的发展特征 ‚基本适用于定量研究 ‚而典型调查能够发掘各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
学发展 的 内在特 征及联系 ‚基本适用于定性研 究 。
根据上述 的研究方式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观察和访谈两种方法。
观察法‚是用我们的感官去注意、去审视所获取的原始资料‚反映历史和现实周围的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生、发展过程的诸现象、外部联系、个别片断‚在间接观察 、
直接观察和参与观察 中不断思考这些原始资料 的真实性及原始资料背后隐藏 的内在联 系、
矛盾和本质 。
访谈法 ‚是根据调查要点的详细计划 ‚在建立基本 的感情和互信 的基础上 ‚面对面深
入访谈与本研究密切关联的历史和现实当事人‚收集其真实的口述资料。
在本研究的实际调查过程 中‚访谈与观察是紧密相随的‚二者你中有我 ‚我 中有你 。
其根本的出发点‚是要通过 问题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问题 的
因果分析‚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一致利益的相互结合 ‚站在为中小
学生成长和发展 的立场上 ‚深入剖析 中小学器乐教学发展 的问题 ‚试 图提 出一些可供 我 国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参考的依据 。
第 —
崖七

我国近现代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
第一节 清末 民初至 国立音乐院成立前
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乐教学
·

一、鸦片战争后我国早期新式学堂器乐教学的起步
十九世纪上半叶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在东方的扩张 ‚以英 国为代表 的帝 国主义 国
家开始在 亚洲寻找 自己新 的势力范围 ‚ 年英 国对满清王朝发动 的鸦 片战争便 是这一势
态的直接结果 。鸦片战争摧毁 了清政府 闭关锁 国的政策 ‚给 中华 民族带来 了巨大而深重的
灾难和创伤 ‚同时也 为仁人志士开启 了一扇 窗户— “ 开眼看世界 ”‚以比较 的眼光来审
视 、体察 中华 民族 的未来 。
鸦 片战争后 ‚清 王朝封 建统 治阶层 内部产 生新
的分化 ‚以 “ 求强 ”、“ 求 富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和 民用工业为主的洋务派积极主张西学 ‚寻求 中华
民族 富国强兵 的发展道路 。
外 国传教士创设的教会学校 ‚是我 国近代学校
教育的开端 ‚也是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我 国近代学
校艺术教育 的开端 。
年 中西书 院在上海创立 ‚设有琴科 并在八
个年级开设 “ 习学琴韵 ” 课 ’ 年 “ 中西女塾 ”
墨梯 学校 在上海正式成立 ‚学制 二年 ‚招收
岁 以上 女童入学 ‚课程设置除必修课外 ‚选修课有
‚
图 一 年上海华童学堂的乐队 西乐及舞蹈 ‚其 中音乐 以钢琴 为主 ‚也有选修声乐
或弦乐者并定期组织汇报音 乐会 与 “ 墨梯 歌社 ” ”
同年 ‚经正女塾 由经元善发起创办于上海 ‚初办时
招 一 岁女学生 余人 ‚开设琴学课 。
据上述文献和 曾志态 《音乐教育论 》记载 ”‚
上述 三校 是近 代 我 国新式 学堂有 关器 乐教 学较 早
的先例 。其学堂器乐教学特 点大致有六 其一 以“ 课
外活动 ” 的性质开展 其二 以完全西乐为教学 内容
其三 以钢琴 为主要选学乐器 其 四招生对 象主要面
向少数 富家或官宦子弟 其五教员多半是西方传教
士或专业教师 其六教学注重兴趣培养 ‚技 能与展
演紧密结合 ‚注重学科均衡发展 。
图 一“ 清末上海徐家汇教堂组建的圣若瑟军乐队 年 ‚袁世凯接受德 国顾 问高斯达 的建议 ‚

‚林乐知‚《中西书院课程规条》。参阅孙继南编著 ‚《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图 一‚源 自 ‚” ‚以 币 暇 。
《中西女塾章程》。参阅孙继南编著 ‚《中国近现代 仆 音乐教育史纪年 》‚山东教育出版社 ‚ 年 月
第 版 ‚第 一 页。
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曾志态‚《音乐教育论》‚原载 《新民从报》‚‚ 年第 号、 号。参阅张静蔚编选 校点‚《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
编》 一 ‚人 民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 页。
图 卫‚源 自 刃叭脚“ 热币 瞬 湘 。
在天津小站新建陆军中建立了一支西式军乐队。这是继 年前后赫特为天津海关组建
铜管乐队后 ‚中国最早 的铜管乐队之一 。’
洋务派 、改革派 、爱 国民主人士等透过军乐这一演奏形式 ‚看到 了中国人 的精神在振奋 、
民族在觉醒 。铜管乐队逐步兴起之势 ‚对其后学堂乐歌 的开展 以及在学校组织铜管乐队活
动具有积极 的影响 。
此后 ‚新式学堂有如雨后春笋一般 ‚在我 国东部沿海主要租界城市纷纷创办 ‚如
年 由美 国基督教圣公会在上海创办圣玛利亚女校 ‚亦名 “ 圣玛利亚女书 院 ”。当时学校有
钢琴 架 ‚风琴 架 。 年增设琴科 ‚ 由 负责 ‚此后教学设备和
学生数逐年增加 ‚选 学琴科人数最 多时约有 一 人。 年又增添 唱歌班 ‚以中学生
为限‚每周 小时‚琴学为选修科 目 年 由革命党人 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秋瑾等 ‚
校长黄怡 在绍兴创办的大通学堂‚开设琴歌课 ‚聘有琴歌教师三人 许之华、张光耀 、
顾 延坤 ‚另有鼓号教师一人 唐生 ” 年天津 中西女学创立 ‚学校创建时虽校舍简
陋 ‚学生只有十几人 ‚但重视音乐‚将音乐列为必修课程之一 ‚音乐教师有美籍传教士苏
明德等 ‚教材直接从 国外定购 ……
年 ‚由蔡元培等发起 次年创办于上海 的爱 国女校是我国近代早期著名女学堂之一 。
课程之初将唱歌正式列入计划 ‚预备科及普通科为必修科 目。 年 ‚该校改名为 “ 爱国
女子 中学 ”‚设体育师范科 ‚学制二年 ‚该科学生可选 习音乐课 ‚每周 学时 声乐 、钢
琴 、理论各 学时 ‚以期毕业后能同时兼任体育和音乐课 的教学工作 。“ 年北洋女
子师范学堂设 ‘乐歌 ” 为随意科 ‚其教学 内容有单音歌唱、复音歌唱 、乐器用法和教授法 。
“ 创建于 年 的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 ‚ ’在 年秋呈准学部特 设 “ 图画手工科 ”‚它
开创 了我 国近代 官办艺术师范教育的先河 。该科于 年、 年秋各招学生 余名 ‚
学制均为三年半 ‚其音乐课 目有乐典、风琴 、钢琴 、唱歌‚悉用五线谱 。上述两届学生毕
业后主要被分配到江苏 、安徽 、江西三省担任美术 、音乐教师 ‚是我 国南方第一代 受过正
规师范教育的艺术师资 。 年直隶学务公所 附设音乐体操传 习所 ‚这是 中国近代官办
最早 的一所专 门培养音乐 、体操师资的教育机构 。该机构开设有 乐典、和 声学 、唱歌 、
独 唱 、洋琴 钢琴 、风琴 、洋 弦 小提琴 选其 中之 一种 ‚每 周一次合奏 等音乐课程 ‚
学制 一年 。” 浙江 两级师 范学堂创建于 年 ‚校长是新文化运动 的先驱者经 亨颐 ‚
年秋该校正式增设 图音手工专修科 ‚聘请 留 日归来 的李叔 同为该校音乐 、美术主任教师 。
该校音乐课程有乐典 、和声学 、练声 、视唱 、独唱 、合唱、钢琴 、风琴 、作词 、作 曲等 。
有专 门音乐教室 ‚有两 台钢琴 ‚风琴数十架 ‚教学水平较高‚各课均采用五线谱 ‚培养 了

洪潘 ‚《谈军乐》。原载 《音乐月刊》‚‚ 年第 卷第 、 期合刊 。参阅孙继南编著 ‚《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圣玛丽亚女书院校史》、《圣玛丽亚女书院章程》。参阅孙继南编著 ‚《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
山东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此校后 改名 “ 大通师范学堂 ”。朱赞卿 ‚《大通师范学堂》‚原载 《辛亥革命 回忆录》 四 。参 阅孙继南编著 ‚《中国近
现代 仆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压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
页。
《爱国女校沿革规则》。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该校于 年定名 “ 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并于次年增设音乐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等 。参阅孙继南编
著 ‚《中国近现代 ‚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年冬该校停止招生‚后改称 “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姜丹书‚《我国五十年来艺术教育史料之一页》‚原载 《美术
研究》‚‚ 年第 期。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首届高等科学生 名俱于 年毕业‚其后学生数不详。据 年 ‚ 月李叔同由日本致杨 白民信 中所言该所这
一年 “ 生徒 己逾二百‚圣矣 ’ 一语 以及现存该所师生合影‚可判断当年该传习所 的音乐、体育学生各有百人 以上 。
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众多艺术人才 吴梦非、刘质平 、丰子恺 、朱酥典、李鸿梁等均毕业于此 。’ 年
月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开设艺体专修科 ‚音乐课程有歌 曲、乐器 、乐典 ‚有专 门的音乐
练 习室并置有多种 中西乐器 ‚成立 了雅乐组及音乐部 ……
随着学堂乐歌的兴起 ‚学堂器乐教育 、师范器乐教育随之发展 ‚此时社会器乐教育开
始崭露头角 。
年 月‚曾志态在沈心工 留学
日本时所创 “ 音乐讲 习会 ” 基础上 ‚在
日本重新发起组建 了 “ 亚雄音 乐会 ”‚以
发达社会音乐 ‚鼓舞 国民精神为宗 旨‚
设 “ 唱歌讲习会 ”、“ 军乐讲 习会 ”‚参加
者有 留日中国学生 余人 。 年
月 醒狮》杂志第 期刊 出由朱少屏 、
曾志态联名发起 的 “ 国民音乐会 ” 广告 ‚
“ 本会 以修养高 尚技术 ‚探本求源 ‚扩
张国民音乐思想 ‚鼓吹国民音乐精神为
宗旨‚下设军乐科 、管弦合奏科及普通科 ‚ ’ 图 一 上海贫儿院全家福
年 月‚留 日的曾志态 、高
寿 田、冯亚雄 等学成 归 国后 ‚在上海
举办 了 “ 夏季音乐讲 习会 ”‚传授西洋 铆翻赚魏娜璐脚 斌畔争争礴畴娜瞬溥麟绷麒缚麟哪瞬娜事 铆拳玲
啼种哗翱然

音乐理论知识及器乐演奏技能‚” 此举
开启 了中国近代 为普及 国民音 乐教育
而举办社会性音乐讲 习活动 的先河 。
年上海孤儿院为筹集资金建
造房舍 ‚邀请清心 女学校 、卓越音乐
会 、中西书 院乐部 、虹 口唱诗学堂 的
师生在苏州路天 安堂举办音 乐大会 ‚
演 出独唱 、合 唱 、独奏 、合奏及戏剧
等节 目。“ 这是新式学堂之初 ‚由中学 、 今

师 范 学 校 的 师 生 联 袂 用 自 己 表 演 务巍
的音乐 ‚ 自筹资金协助办校 的首次社会 图 一 ‚ 年上海贫儿院管弦乐队及指挥 曾志态
公演 。
年 曾志态在上海创立贫儿院慈善机构 ‚以半工半读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贫儿院儿
童最多时达 人 ‚音乐部吸收贫儿学员中有音乐才 能者参加 。高砚云 寿 田 任音乐部
主任兼教唱歌 、器乐及音乐理论 ‚冯亚雄教管乐 。音乐部师生还组织 了一只约 人 的西

年学校改名 “ 浙江第一师范”‚ 年图音手工专修科学生毕业后未再续招‚但该校仍提倡 “ 德、智、体、美、


群” 五育‚重人格培养。郑晓沧 ‚《 浙江两级师范和第一师范校史志要》‚原载 《杭州大学学报》‚ 年第 期。参
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礴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亚雄音乐会之历史》‚原载 《新民丛报》‚ 年 月‚第 年第 号 参阅 《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 ‚ 一‚ ‚
张静蔚编选 校点‚人 民音乐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图 一‚源 自 分
尹如 。
讲习科 目有 乐典、和声学、风琴 、洋琴 钢琴 、洋弦 提琴 、喇叭 铜管 、直笛 单 、双簧管 、大鼓 、小鼓等‚
《上海学艺概要》‚胡怀深 ‚原载 《上海通志馆期刊》‚第 期 年 参阅 《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
育史纪年》‚孙继南编著 ‚山东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音乐大会》〔‚ ‚原载 ‘女子世界》‚‚ 年第 期 。参阅 《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 ‚ ‚张静蔚编
选 校点‚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图 一‚源 自 《教育杂志》‚第 年第 期 。
洋管弦乐队‚经常为社会婚丧喜庆作服务性的演奏。’
除上海周边 省市活跃 的社会器乐教育活动外 ‚当时毗邻俄 国的哈尔滨市社会音乐教育
同样 出现 了积极的发展势头 。
年哈尔滨开设 “ 音乐传习所 ”‚以 “ 传习人 民普通应用之乐歌 ” 为宗 旨‚先后成
立 了交响乐团、合唱团、合奏 团等音乐表演 团体 。 ……上述这些社会性音乐教育组织 的
兴起 与发展 ‚卓有成效 的器乐文化宣传 ‚为学堂器乐教育师生相互学 习和交流 ‚积极吸收 、
兼容并蓄 ‚创造 了诸 多共进 、共融的平 台。
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学堂音乐教育‚虽 以西乐为主 ‚但在一些留学人员和外 国传教士
及相关爱 国知识分子 的积极努力下 ‚其探索活动依然得 到 了众 多 同仁 的强烈认 同。他们纷
纷撰 写文章 ‚评述 当时学堂音乐教育的发展 。
年 曾志态在 《新 民丛报 》上发表 《音乐教育论 》一文 ‚这是中国近代最早有关学
校音乐教育的专论 ‚其 中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现存的问题及意义进行 了明晰而深刻
的阐述
一 、针对 “ 仿照泰西风琴洋琴 ” 谈乐器制造 的问题
他在文论 “ 绪言 ” 中指 出‚“ 输入文 明而不制造文 明‚此文 明仍非我家物 。每岁统计教
育 品及工业 品之携归故乡者 ‚以万千计‚而终不能 自造一教育用品及工业用 品‚甚至一支
木枪 ‚两枚姨秋亦必购 自日本 。……购风琴 、洋琴者亦然 。内地音乐发达一 日‚则需用风
琴 日多一 日‚苟不早事抵制 ‚岂非教育上 、工业上之一漏危耶 愿输入文 明者 ‚勿但 以数
十册 、数十页之小说及数十册金字华装之杂志单本 ‚作回家礼物也 。”
上述文字从学堂音乐教育发展 的现实需要 出发 ‚论及发展 民族乐器制造工业 的重要性 ‚
意在 从根本上解 决学堂教学用乐器 匾乏的 问题 。即便 曾志态在 当时 以敏锐 的眼光注 意到 了
这一 问题 的严重性 ‚但在此后一段时间内‚问题依然存在 。直到 年郑勤文创建 民间
职业化音 乐 团体 “ 大 同乐会 ” 〔前身是 “ 琴瑟 月社 与‚这种 “ 不制造文 明” 的历史才渐渐
有所 改观 。该组织对学堂乐器 的改革 、民族乐 队组合形式 的改进均做 了诸多有益 的探索和
尝试 ‚是近代 以来师徒共 同研 究、改造 、试制我 国民族器乐 ‚为推进新式学堂 的学生和一
般 民众 能够直接参与 民族音乐活动提供 了一定范围的实践条件 。”
二 、谈及包括器乐在 内的音乐功能问题
“ 以乐助风教 ‚尧舜 以来之 治道也 。孔子听乐 ‚三 月不知 肉味 。西人亦 以音 乐为慰心
之 一大物 。音乐者 ‚诚美术 中最具完备之性质者也 。其性质完备 ‚故其发端力最普 。能感
能兴 ‚人不问贵贱贫富、老幼智愚 国不问开明优文、野蛮俗鄙‚无一地 、一时无乐器 、
无歌谣 。” ”
这段论述是对于音乐功能言简意赅的深刻总结。学堂音乐的普及 ‚从幼年开始 ‚乐器
和歌谣平衡发展 ‚音乐 的表现和体验深切入微 、涵养德性 ‚达到人与社会 的和谐 ‚其重要
性十分显然 。
三 、对普及学堂器乐文化 、国民音乐教育之宣传
“ 有技术 、有学术 ‚于是编唱歌集、设音乐科 。若犹 以为普及之不速 ‚则月开音乐会 ‚

陈聆群 ‚《曾志态— 不应被遗忘的一位先辈音乐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年第 期 ‚第 页。“ 上海贫儿


院” 原址为局 门路 号‚现址为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使用 。
年 月 日上海贫儿院乐队开始组织童子军‚分别组成音乐科弦乐队 师生 人 、管乐队 师生 人 。陈
建华 、陈洁编 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 ‚ ‚一
‚ ‚上海音 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陈建华 、陈洁编著 ‚《民国音乐史年谱》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曾志态‚《音乐教育论》‚原载 《新民丛报》‚ 年第 号、 号。参阅张静蔚编选 校点‚《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
编》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 页。
《中国音乐词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 ‚人 民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第 页。
同 。
或 日开讲习会 ‚或于公共地方设奏乐堂‚体上中下社会人 民各知音乐之美 ”。’
希望加速音乐的社会普及 ‚倡导民众参与音乐活动 ‚感知器乐、歌乐之美。
除上述各 点外‚该文所讨论的 内容还涉及到师资的 问题 ‚即培养本国音 乐师资 ‚充分
发挥 留学人员的作用 ‚适 当选择国外教员‚以及推行统一教材等相关问题 。应该说‚这是
我 国近代第一篇有关中小学器乐价值与缺失的理论文献 ‚具有历史价值 。
从清末 民初开始 ‚面对新式学堂的兴起 ‚一些热心从事教育和音乐教育的有识之士 ‚
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共 同促进近代学堂教育和音乐教育发展的同时‚在维新派和洋务派
的积极推促下 ‚清王朝统治者接受 了学制改 良奏章 ‚随即制订并颁布 了新的学堂章程 。
清朝政府官制学堂章程从 年 “ 壬寅学制 ” 到 年 “ 癸卯学制 ”‚均未涉及任何
有关器乐教学的内容。直到辛亥革命后的 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的 《中学校令试
行规则》中才开始 出现 “ 乐器用法 ” 的字样 ‚“ 第十五条 乐歌要 旨在使褚习唱歌及音乐大
要 ‚以涵养德性及美感 。乐歌现授单音 、次授复音及乐器用法 ” 此后十 多年 ‚又未有提
及 。到 年 ‚乐器 内容被再次列入 《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 中学音乐课程纲要 》之中。
在 “ 内容和方法 ” 中明确规定 “ 初级 中学乐歌教材 ‚分乐理 、唱歌 、乐器三种 。乐理与
唱歌列入必修科 ‚乐器列入选修科 。” “ 教授乐器 以风琴 、提琴 、洋琴为主 基本 与乐 曲并
重 教材 以学生个人的能力为主 ” 气
随着对学堂乐歌乐教活动的积极宣传及其进一步发展 ‚乐歌文化 由完全引进西方歌调
向中西音乐文化的 “ 适宜 ” 结合转 向。但此 时的学堂器乐教学未能随之发生类似 的转 向‚
仍 以钢琴或风琴等键盘乐器为主 ‚民族乐器涉猎十分有 限。另一方面‚在此前铜管乐发展
一部分军队、少数学堂和教堂等 的基础上 ‚租界城市军管 、警察等部 门军乐队不断增
多‚进一步带动 了这些地方学校军乐活动的发展 。
这些 由洋务派人士及一些西方人士‚
资助组建 的军乐队或行进乐 队 ‚招募 中国
青少年乐手 ‚开设训练班 ‚组织诸多军乐
活动 ‚如 “ 袁世凯新军军乐队 ” 年 、
“ 北京外洋音乐会 ” 年 、“ 沪军使
音乐队”、“ 警察厅音乐队”、“ 妇孺救济会
西乐队” 等 ‚客观上形成 了以天津 、上海
为轴心的军乐队系统 的师徒传承关系 。由
于军 乐 队服 务对象 以及 演奏 曲 目范 围局
限‚整体水平 参差不齐 ‚因而很难深 入 民
众产生广泛影响。这些军乐队的乐手学成
或服役后 ‚多半活跃在大 中城市的其他 图 一 天津私立第一中学堂学生军乐队
军旅部门 如南北各师海军各舰 队 作教
官或在中小学校作军乐指 导‚继续为军乐合奏传授技艺和经验 。应该说 ‚他们是我 国中小
学校第一批直接从实践中走 出来的军乐传播者 ‚他们 与同一或相近时期师范学校培养 出来
的既会乐歌又善抚琴的音乐教员‚并行推动着我 国近代中小学的器乐教学发展 。 年
月 日天津私立第一中学堂学生军乐队全体合影在 《教育杂志》第 年第 期刊 出。“ 仅

曾志态‚《音乐教育论》‚原载 《新 民丛报》‚ 年第 号、 号。参阅张静蔚编选 校点‚《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


编》 一 ‚人 民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 音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人民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 音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人 民教育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引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图 一‚源 自 《教育杂志》‚第 年第 期 。
教育杂志》‚第 年第 期 。
从照片上我们能够看 出‚这支乐 队共有乐手 人 、指挥 人 ‚乐队编制相对合理 ‚他们
的乐器指导教师多是上文提到的袁世凯新军军乐队的一些教官。 年 ‚同在 《教育杂志》
上还刊 出一幅槟榔屿邱 氏小学华侨管乐队的照片 ‚内有管乐队学员 人 、指导教师 人
我 国赴 比利时的留学生刘奇 ‚于 年在 比利时安特卫普市一照片集 中还发现 了一张 民
国前后我 国热河地 区一所 蒙古学校 的管乐队照 片 ‚内有 队员 人 、指导教师 人 ‚该照
片下注 明 由比利 时圣母圣心会传教士摄于中国热河东蒙 ‚时间约在 年间。’
社会及学校 军乐活动 的活跃 ‚有助 于中小学
堂和师 范学校其他音乐活动 的开展 。如 ‚ 年
月 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开设艺体专修科 ‚音
乐课程有歌 曲、乐器 、乐典 ‚有专 门的音乐练 习
室教 习多种 中西乐器 ‚并成立 了雅乐组及音乐部
巧 年刘天华在常州任 中学音乐教师时组织 了
学生丝竹乐 团和军乐 队 ” 年 月北京 高等
师 范学校成立校友会 “ 音乐会 ”‚设雅乐班 、管乐
队、歌咏队、竹笛队、步号队、昆曲组 、高级音
乐练 习班等 ‚师生员工 皆可参加 年上海
梅溪 小学音乐教师周石僧组织成立 了丝竹演奏 图 一 。‚ ‚ 年刘天华在常州中学组织的
团体 “ 国声社 ”‚ 年他编辑 了上海最早的民 学生 民乐队 ‚ 居 中者刘 天 华
间丝竹 曲集 《国声集 “。同年 月私立上海专
科师范学校成立 ‚这是吴梦非 、刘质平 、丰子恺 自筹资金兴办的中国最早一所私立艺术师
范学校 ‚以培养 中小学艺术师资为宗 旨‚音乐课有普通乐理 、和声学、作 曲、声乐 、钢琴 、
小提琴 、国乐 琵琶 、二 胡 等 ……早期新式学堂和师 范学校 的中西器乐音乐活动 虽规
模和影响有 限‚但毕竟是在摸索 中前进 了。正如 年 月蔡元培在北京大学音乐研究
会编辑创刊 的 《音乐杂志 》上撰 写的发刊词所 主张 的 “ 一方面 ‚输入西方之 乐器 、 曲谱 ‚
以吾 国有之音乐相 比较 一方面‚参考西人关于音乐之理论 ‚以印证于吾国之音乐 ‚而考
其违合 。” “ 循此 以往 ‚不特 可 以促吾 国音乐之改进 ‚拟亦将有新发现之材料和理致 ‚以供
世界音乐采取 。” “

二 、“ 五 四” 新文化运动后期 中小学和师范学校 中的器乐教学


年的 “ 五 四 ” 新文化运动 ‚对我 国的思想文化和教育均产生 了深刻影响 。在上海 、
天津 、北京和哈尔滨等 “ 开放 ” 城市 ‚西方音 乐活动愈加频繁 。中国人创办 的 中小学校和
师范学校渐进辐射 到周边省市县 ‚这些学校 的器乐教学十分活跃 ‚各种不 同形式和风格 的
音乐会 、演奏会逐步丰富 ‚早期受传统音乐文化熏陶 ‚后逐渐接受西方思想 的近代音乐知
识分子 ‚和系统接受西方音乐文化 或就读于教会新式学堂 ‚或远渡重洋 、负岌异邦 的
“ 新 ” 知识分子相结合 ‚外籍职业音乐家的参与 ‚加上社会音乐教育组织 的渐进兴起 ‚在
不同程度上为我 国近代学校器乐教育的发展提供 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也为受此影响而成
长为职业音乐教育家 的新人提供 了许多锻炼 的舞 台。但在这些地 区‚中国民族器乐艺术和
学校 民族器乐教学发展空间仍 比较有 限。

汪毓和编著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第二次修订版 ‚人 民音 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 ‚《民国音乐史年谱》 ‚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图 七‚源 自
陈建华 、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戴鹏海 郑碧英 ‚《访 问吴梦非先生的纪录》‚原载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参考 资料》‚第 辑第 ‚ 页 参阅孙继南
编著 ‚《中国近现代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 ‚《民国音乐史年谱 》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在这种中西音乐交汇的文化教育环境下 ‚一些新的知识分子相继创建 了不同称谓的音
乐教育组织‚在一定程度上 以 自觉的行为逐步平衡 了中国民族器乐和学校 民族器乐教学的
有 限发展 。
年秋 ‚由吴梦非 、刘质平 、丰子恺等联络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和上海爱国女学教职
员发起 ‚并在上海成立 了全 国艺术性团体 “ 中华美育会 ”。这是中国第一个美育学术团体
和艺术教育组织 ‚其宗 旨是 “ 联合全国艺术工作者和大 、
中、小学艺术教师 ‚共 同推进 新艺术运动 。” 此后 ‚北
京、上海 、南京 、山东等地师范学校一批教职 员陆续参
加该会 ‚并拟定利用暑假举办艺术教师讲 习会及筹办会
刊 《美育》的计划 。’同年 ‚上海成立 了由郑镇 昌、秦
仲功发起组织 的 “ 国乐研 究社 ”‚以演奏江南丝竹 为主 。
该社下设 国乐组 、昆曲组 、京剧组和弹词组 ‚每年举行
一次音乐会 ‚并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 年抗战暴发后 图 一 之 年聂耳在 昆明求实小学的
停止活动 。” 年 月河南第一师范学校音乐研 究会 民族乐队
成立 ‚下设琵琶、月琴 、胡琴 、笙 、平笛 、箫 、钢琴 、
风琴 、提琴等小组 。‘ 年 月蔡元培在新加坡南
洋华侨中学发表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演说‚就我国
审查教育会把美育作为健全人格 的 “ 四育 ” 之一‚以及
如何进行美育等 问题作 了详尽 的阐明和论述 。其中‚可
谓一针见血地对 此前 学校器 乐 教 学发展 的偏 离提 出了
批评 ‚他说 “ ……还有看见西洋教音乐 ‚要用风琴 的‚
于是也就买起风琴来 ‚叫小孩子和着唱。实质我们 中国
也有箫、笛等简单的乐器 ‚何尝不可用 必要事事模仿
人家 ‚终不免带着机械性质 ‚于美育上 ‚就不可算真
美 。…… ” ” 年 月 日吴俊生在 《艺术课程概 论》
中提 出 “ 艺术课应该社会化 ”‚他认为 “ 社会上唱 的歌
谣、戏 曲‚学校亦应酌量采用 社会采用的乐器如胡琴 、
笛 、箫 、琵琶之类亦宜采用 ‚不能只用外 国歌 曲、外 国
乐器 ”。“ 年 ‚山东邹平县临时县长开明士绅楚阶
礼为解决残疾人 的生计 ‚特别创立 了盲人词 曲学校 ‚聘
请 本县一位擅 唱 小 曲并精通 民间乐器 的先天盲人杨 在
河任教员并兼校长 ‚以口传心授之教习方式‚学习西路
大鼓 、东路大鼓 、山东琴书及时调小 曲等 山东地方 曲艺。
这些事例虽然仅是个案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五 图 一 《手风琴唱歌》教材
四” 新文化运动后 ‚尽管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逐渐扩大 ‚

《中国音乐词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 ‚人 民音乐 出版社‚ 年 月北京第


版‚ 年 月北京第 次印刷 ‚第 页。
图 一‚源 自陈建华、陈洁编著 ‚《民国音乐史年谱》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吴凤展‚《河南第一师范学校音乐研究会成立的经过与将来进行的方针》‚原载 《 音乐杂志》‚第 卷第 、 号合刊
‚ 年 月 。参阅孙继南编著 ‚《中国近现代 ‚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 年 月
第 ‚版 ‚第 页。
《蔡元培美学文选》‚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 一‚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杨宇全‚《梁漱溟先生与邹平盲人词 曲学校》‚原载 《实业文化报》‚山东省文联编‚ 年 月 日。参阅孙继南
编著 ‚《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第 页。
图 一‚源 自 《教育杂志》‚第 年第 期 。
但 内地大多数县镇乡村 ‚有着 良好群众基础 的地方 民歌 、器乐小 曲、民间舞蹈等依然流传 ‚
不仅其 团结凝聚 民众 的社会功能得到 了有效发挥 ‚而且在保护和传承这些 民族 民间音乐和
舞蹈文化方面吸引了愈来愈多的民众参与。
此后 ‚更多的音乐教育组织、学校和新知识分子等开始有意识地观照中西乐的平衡发
展 。如 ‚在 当时影响甚广且具有 一定舆论导 向力的 “ 中华教育改进社 ” 教育家陶 行知为
总干事 ‚于 年 月 日召开 了第一届年会暨分科会议 ‚九人 国民音乐组提 出八件
议案 ‚经过三次会议讨论 ‚议决 “ …… 、请 设法筹款办管弦大乐 队 、征集各地 原有
之歌词 曲谱及乐器…… ” 同年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 习所 蔡元培兼任所长 ‚“ 以养成乐
学人才一 为宗 旨‚一面传授西洋音乐 ‚包括理论与技术 ‚一面保存 中国古乐 ‚ 发挥而光大
之” 年 月 日段刚仁在上海 《民国 日报 》的 《艺术评论》周刊上发表 了 《宣传
国乐和改造 国乐的我见》一文 ‚建议 “ 中学 以上学校在校外音乐活动中应注意开展 国乐活
动” ” 年 月 日教育部批准商务印书馆 出版一批音乐教科书 ‚其 中有萧友梅编著
的供新学制使用的 《风琴教科书》、《乐理教科书》、《初级 中学唱歌教科书》等 年
郑觑文组建 了仓圣明智女学 余人的女子古乐团‚分弦、管、簧 、械四组‚并于当年
月 日举行 了日夜两场古乐舞大会 。这是我 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 以新的乐队观念组建的一
支最 具规模的民族管弦乐队 但 由于学校停办 ‚该乐 队于 当年解散 年 月 由刘
天华、郑颖孙、张友鹤 、昊伯超 、曹安和等 人在北京发起组成 “ 国乐改进社 ” ‚以改
进 国乐谋其普及为宗 旨‚提 出 “ 借助西乐 ‚研 究 国乐 ” 、 “ 一方面采取本 国固有 的精神 ‚
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 ‚从东西的调和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 ” ‚编印出版不定期社刊
《音乐杂志》“。
年 月 日我 国 “ 上海 国立音乐 院 ” 正式成立 ‚成为我 国专业音乐教育开端 的
标志 。其建院章程 中曾提 出 “ 输入世界音乐 ‚整理我 国国乐 ” 的宗 旨。初期虽在学制和课
程设置上大体仿照欧洲音乐院校 的模式 ‚但对于中西乐结合 、培养专业音乐工作者和学校
音乐师 资‚开展 中小学校器乐教学等 ‚提供 了专业 的培养渠道 。 从此 ‚中国近代音乐 的
发展有 了人才成长 的摇篮 ‚对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起 了极为重要的作
用。

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第 一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一
‚ ‚上海音乐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第 页。
乔建 中著‚《古乐今说 乔建 中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 ‚ 月第 ‚版 ‚第 ‚ 页
《中国音乐词典》‚中国艺术研 究院音乐研 究所 《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 ‚人 民音乐 出版社 ‚ 年 月北京第
版‚ 年 月北京第 次印刷 ‚第 ‚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第二节 国立音乐院成立后至解放前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 ·门

年国立音乐院的创建 ‚是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转型初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此后二


十二年的发展 ‚也就是新 中国成立前的这二十多年‚在 中国近代新知识分子和 中国共产党
人的积极宣传和努力下 ‚“ 唤起 中华觉醒 、振奋中华士气 、促进 中华凝聚 ” 的音乐功 能得
到了一定的体现和发挥 ‚但服务于社会普通 民众生活的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及器乐教学的实
践 ‚依然在艰难摸索 中曲折前进 。
年冼星海在 《音乐院院刊》第 号上发表杂文 《普遍的音乐》 随感之 四 ‚提 出
“ 要想救起音乐不振 的中国‚首先必须使中国有产生音乐天才 的可能‚而要使 中国有音乐
天才产生之可能‚其 责任落在一般音乐教育身上 ”。’很显然 ‚“ 一般音乐教育 ”‚就是指 面
向普通国民的基础音乐教育。其中‚中小学课 内外音乐教学是承担这一历史任务的主阵地
和主渠道 。在 同一历史时期 “ 教学做合一 ” 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推进 中小学歌唱、器
乐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以及编制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编写音乐教材 ‚开展音
乐教育研究、发展音乐师范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等 ‚对在战争和社会动荡环境 中提高 民众
的教育水平 ‚凝聚 民心 、鼓舞御悔 、团结抗敌等 ‚发挥 了积极作用 。
笔者将从四个方面 ‚对这二十二年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与实践简述如
下。

一、《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有关器乐教学 内容的表述
年颁布 了 《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中学音 乐课程 纲要 》‚将 “ 器 乐 ” 正式列 为初级
中学乐歌教材 内容之一 ‚与 “ 乐理 、歌唱 ” 并重 。虽定为选修课 ‚但却能反映 出 《纲要》
制订者 刘海粟、何元 、俞寄凡 、刘质平起草 ‚委员会复订 对器乐教学在 中小学音乐教
育 中的地位与作用 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 限‚该 《纲要》的相关 内容难 以落
到实处 ‚基本停 留于文本层面 ‚但对此后不同阶段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的制订及其器
乐教学 目标 、内容 、实施建议 、最低成就标准等 的确定 ‚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 。
阶段一 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 《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音乐》和 《初级
中学音乐暂行课程标准》
年颁布 的 《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音乐》 ‚对 “ 音乐 ” 科 目内容作 了调整 ‚首次
将 “ 欣赏 ” 列入教学 内容之 中‚以此逐步平衡音乐学习的内容领域 。其 中‚欣赏 内容包括
声乐和器乐 ‚器乐是指 “ 本 国和外 国普通乐器独奏和合奏 的欣 赏 ”。在 “ 演 习 ” 中对 乐器
演奏给予说明‚“ 本 国各种普通乐器 的独奏和合奏 ” “ 研究 ” 内容包括 “ 关于各种乐器 的
奏法的研究 ”。
《标准》在 “ 教学方法要点” 中提出 “ 学校中应鼓励儿童学习各种乐器 ‚并宜组织乐
队……。” “ 所用的乐器 以提琴或风琴 、钢琴为主 。在经费缺乏的学校 ‚可用箫 、笛 、胡琴
教学 。” “ 在可能范 围内‚应置备 中外各种乐器 ‚并特设便于音乐教学 的教室 。” 这是首次
在部颁 《标准 》中对器乐教学 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此外 ‚对 “ 高级毕业 ” 的要求 为 “ 能

原载 《音乐院院刊》第 号。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出版 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陶行知著‚ 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 ‚《陶行知全集》第 卷第 · 页‚四川出版集 团 四川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 音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应用本 国的乐器一种 以上 ”。
《初级中学音乐暂行课程标准》’在 年 《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
的基础上有 了一定的发展 。“ 乐器 ” 与 “ 唱歌 、乐理 ” 继续并列提 出‚规定 “ 中外乐器任
习一种 ”‚“ 教授乐器基本练 习及简易复音 曲谱 ”‚“ 能奏简单的复音歌 曲。”
从上述 《标准》文本看 ‚乐器 内容 ‚尤其是在 “ 毕业 ” 要求中规定 “ 能应用本国的乐
器 一种 以上 ” 与 “ 能奏 简单 的复音 歌 曲 ”‚这 是我 国近代 学校 音乐教育在小学和 初 中阶段
第一次针对学生的器乐学 习内容和技 能 目标作 了明确 的说明。相较此前的 《标准 》‚对乐
器学习的认识又前进 了一步。这一步的迈进 ‚在 《标准》的层面上实现 了音乐学习内容的
均衡发展及对 中国乐器学 习的充分观照 ‚是这一历史发展时期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观念 和实
践状况的反映 ‚也是二十世纪我 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步入初建阶段的标志 。尽管 当时学校
的中国乐器教学需求与乐器制造之间仍存在不相匹配的现实矛盾‚但至少在学校音 乐教学
的指导性文件上对器乐教学给予 了明确的定位 。在强调器乐教学的同时‚《标准》还全力
积极推行五线谱教学、鼓励儿童创作 、组织乐队展演等一系列活动 ‚促进学生音乐表现能
力 的发展 。
阶段二 年南京 国民政府教 育部颁布 《小学课程标准音乐》和 《初级 中学音乐课
程标准 》
年颁布的 《小学课程标准音 乐》 同 年 《小学课程暂行标准》 音乐 基本
一致 ‚仅在 “ 第二 作业类别 ” “ 三 研究 ” 增加 ‚
’ 乐器构造及修理法的研究 。”
《初级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中 “ 器乐 ” 继续保有 与 “ 乐理 、唱歌 ” 同等重要的位置 ‚
但相较 年 《初级 中学音乐暂行课程标准》‚丰富 了乐器学习方法 的选择 。如 ‚在 “ 教
材大纲 ” 中规定 ‚课外器乐学 习应包括 “ 风琴初步奏法 钢琴初步奏法 小提琴初步奏法
中国乐器奏法 如二胡 、三弦 、琵琶 、月琴 、笙箫 、笛等 。” “ 以上乐器得依必要 时 ‚使
学 生任选一种学 习 ” 。就是说 ‚在 保证器 乐 学 习最低 限度— 学会至 少一件 乐器— 的基
础 上 ‚《标准 》规 范 了乐器初步奏法 的教学操 作 。尽管这 一 时期器 乐教学项 目采用 “ 课外
教学 ”‚这 是符合 当时中小学音乐教育 的现实状况 ‚但 因其规定有具体要求 ‚在 一定程度
上 引起 了学校及教员的重视 。
《标准 》 内容虽对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认
识有 了一定进步 ‚但 由于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与诸多教学条件 尚
有相 当的距离 ‚因而 《标准》具体操作 的可 能性和普适性欠佳 。
为此 ‚受到 了当时许多有影响力的音乐教育家们 的批评 。
年 月陈洪在 《 广州音乐》第 卷第 期上发表 《部
定初 中音乐课程标准检 讨 》一文 ‚批评 《标准 》 内容有较大 的理
想化倾 向‚认为 “ 其 结果只能陷音乐教育于绝境 ”。他谈到 “ 让
一个 中学生每周只花 一 小时来学 习唱歌 、乐理 、乐器 、和声、
作 曲、音乐史等这么多 内容‚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所 以部颁标
准只是纸上谈兵而 已” 。无独有偶 ‚萧友梅在 《江苏教育》月刊
第 、 期合刊 “ 中学教育检讨专号 ” 撰文 《中学音乐教学的实际
问题》‚也有相 同看法 。 实际上 ‚《标准》中所规定的学时数 初 图 一“ 青主 《
小学唱歌问题》
中第一学年每周 小时‚二三学年每周 小时 是难 以完成音乐
课教学 内容 的‚而且 与 当时中小学校条件和 中小学生实际的音乐文化水平不相 匹配 ‚《标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 音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 ‚第 一 页 。
陈建华、陈洁编著 ‚《民国音乐史年谱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第 页。
《萧友梅全集》第一卷文论专著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 页。
图 一‚源 自 《音乐教育》‚第 卷第 期 ‚第 补 页
准》的实施缺少实践依据 ‚在一定程度上显现 出了制订者的主观倾 向。
对于中国乐器的选 习内容‚在此前 年的 《标准》和 年的 《小学课程标准音
乐》中均有过说明。但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 ‚《标准 》在对可进入 中小学校课堂 的中国乐
器包括哪些 其音质如何 选习欣赏中国普通乐器独奏及合奏的作品价值如何等方面 ‚没
有作出明确说明。对此 ‚钱光毅于 年 月在 《音乐教育》卷 第 期上撰文 《部颁
小学课程标准 内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提 出批评并集 中讨论 了 “ 我 国各种普通 乐器 的选
习及独奏 、合奏的欣赏 ” 及 “ 应否在演 习的作业 内增列 ‘作 曲练 习’一项 ” 等相关 问题 。
他认为 “ 所谓我国的各种普通乐器 ‚大概是指胡琴 、洞策 、军笛 、月琴及锣鼓 、木鱼等
打击乐器 。……单就 月琴 、洞箫 、军笛等乐器来讨论 ‚这些乐器是否有使小学生选 习的必
要 这些乐器 的独奏及合奏是否有小学生欣 赏的价值 ” 他说 “ 音乐是音 的艺术 。一首
具有生命的乐 曲‚不管它是庄严伟大或是活泼勇壮 ‚也不管它是美丽快乐或是悲哀失望 ‚
但是它构成的基础却不过是几十个或几百个音 。这些音之所 以能够有这样大的力量 ‚左右
我们的情感‚无非是因为它们组合得适宜‚有一定的高低 、长短 、强弱 ‚而不是任意的凑
合 。因之 ‚在音乐的艺术 内‚音之高低 、强弱‚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不论你是欣赏或是演
习‚都须加 以彻底的体验 。我们用 以体验音之高低 、长短、强弱的唯一工具 ‚就是两只耳
朵。所 以‚在小学里怎样发达儿童听音的官能‚使有敏锐正确的听觉 ‚是十二万分重要的
工作。且这也是小学课程标准的 目标上所明明白白规定的…… ” “ 无庸讳言‚我 国的月琴 、
洞箫等都是 由匠人随便凿几个孔‚按几个格制成的‚没有严密的 ‘ 音响学 ’根据 ‚所发的
音既不正确 ‚音色也大多不美丽‚令儿童选习、欣赏‚儿童不但得不到好处 ‚反得先得把
他的耳朵弄坏 ‚得到许多不 良的影响‚实在是得不偿失 。所 以在这些乐器没有改 良以前 ‚
令小学生选 习并欣赏这些乐器的独奏及合奏 ‚也是颇有 问题 的。” ’
针对 中国乐器在 中小学校使用的问题 ‚一些音乐家提 出了 自己的担忧 ‚如 年 月
青主在 《音乐教育》第 卷第 期上发表 《小学唱歌 问题》一文 ‚主张 “ 在小学只宜教唱
歌‚不宜提 出学习乐器演奏的要求 。” 他认为 “ 外国乐器太贵 ‚一般家庭无力购置‚而中
国乐器又太简陋‚会弄坏儿童的耳朵 。” 年 月王筒香在上海音专的 《音乐月刊》
第 期上发表 《为什么我 国学校音乐要用西洋音乐》一文也提 出过类似 问题 。她认为 “ 当
前我国音乐 尚未改进 ‚乐器简陋 ‚乐谱落后 ‚曲调单调无味 ‚唱法不佳 ‚没有复调‚没有
半音‚理论与技术都不发达 ‚所 以只能采用西洋乐器 、乐谱 、唱法 、音阶等等 。”
提 出这种担忧和批评 ‚既有合理的成份 ‚也含有对 中国传统音乐 的偏见 。在西方音乐
传入中国的初期‚许多人看到西方乐器不仅制造精密 ‚而且记谱法十分准确 ‚再加上体系
化 的作 曲技法与音乐结构的严谨逻辑 ‚乐队规模庞大 ‚音响效果令人震撼 ‚以及乐器 出厂
严格的质量检查等等。一经比较‚便发现 中国乐器存在诸多 “ 先天 ” 的不足 。
但随着 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开启‚音乐家们 愈加认识到器乐在孩童和学生在整体
感性素养和审美情操的培养等方面具有歌唱所无法替代的艺术价值 ‚面 向全体学生的器乐
教育引起 了近代一些进步知识分子的高度重视 。由于中国乐器制作 当时大都处于民间师徒
艺匠手工作坊阶段 ‚尚未形成有一定规模 的乐器制造 民族工业 。因此 ‚乐器制作与社会需
求在相当长时期 内不相匹配。在学校器乐教育发展初期‚为适应这一时之需‚难免 出现粗
糙、劣质的中国乐器‚致使 出现 了不少批评和质疑的声音。

阶段三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 《小学低年级唱游课程标准》、《小学 中高年级音


乐课程标准》和 《初级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高级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

俞玉滋 张援编著 ‚《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 一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音乐教育》‚第 卷第 期 ‚第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音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年
年颁布 的上述 四项 《标准》‚在我 国二十世纪 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上具有重要的
历史意义‚其中试 图以科学的态度观照并尊重小学各年级学生音乐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分
不 同学段实施音乐教学 ‚是历史性的进步 。同时‚高中首次开设音乐课并制订 《高级 中学
音乐课程标准》‚改写 了此前高中无艺术教育科 目的历史 ‚反映出人们对 “ 美育 ” 在 中小
学十二年教育 中应有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的进步 。
年 《小学低年级唱游课程标准 》虽没有将 “ 器乐 ” 与 “ 歌唱 、节奏 、游戏 ” 一 同
列入教学 内容 ‚但在 “ 节奏 ” 内容中规定 “ 通常乐器的敲打 如小锣 、小鼓 、小木鱼等 ”
为学 习、感知节奏 的 “ 要项 ”。这在我 国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 中‚是对音乐要素组合 的首
次 明确规定 ‚也是器 乐教学有序发展 的最初尝试 。《小学 中高年级音乐课程标准 》对课外
乐队及 音乐会 的组织给予 了明确规定 “ 学校 中应鼓励儿童组织乐 队、歌咏队 ‚并宜定期
进行各种音乐会 。”
为此 ‚《音乐教育》月刊 年创刊 ‚ 肖而化 、缪天瑞先后任主编 编辑部从实践
出发 ‚在江西南 昌与邻近 小学联合组织 了几个正式的节奏乐队‚通过具体的乐器 、训练和
音乐会展演 ‚节奏乐 队的重要性被逐步认识 。《音乐教育》月刊编辑 部推定缪天瑞 、李元
庆 、赵年魁和 曾葆四人负责乐队指导‚并从第四卷第九期 年 月 起 ‚在该刊物上
发表节奏乐谱和具体操作 以及组织节奏乐队的一些经验等 。缪天瑞在 《儿童节奏乐队组织
法 》’ 一文 中‚从 “ 节奏乐队的定义与 目的、乐器 乐器 的名 目、乐器 的制造法 与
构造法 、乐器 的需费与数 目、各种乐器的奏法 、乐器代用 问题 、练 习 乐谱 的分写、指
挥者的选 出与乐队排列法 、练习要点 以及关于乐 曲的介绍” 四个方面较为详尽地论述 了
儿童节奏乐队的组织方法与具体操作 。此后 ‚曾葆在 《我们 的节奏乐队》 一文 中‚
从七个方面进一步具体阐述 了节奏乐 队演练 的各相关环节 ‚如 “ 、概 言 ” 、抄谱及分
配乐器 、第 一课 、分段练与分部练 、指挥 、登 台表演 ”。这两篇文章是这一
时期针对课外节奏乐队的创建 、组织和初步操作 ‚从实践 中逐步进入课堂器乐教学环节 的
开创性文献 。这些详细介绍和具体指导 ‚对于其他省会 中小学校组建节奏乐 队具有 典范作
用 ‚为卓有成效地实施 《标准》开 了一个好头 。其间‚整个节奏乐队的乐谱 、练 习、排演
等组织与实践 ‚均直接 以儿童音乐会展演 的方式予 以设计 ‚继承 了学堂乐歌 以来各式 中小
学堂在课外组织乐 队练 习与展演 的传统 。
这一时期 ‚有 关 中小学校器乐教学的文论还有缪天瑞 的 《中国音乐略史》 续 — 中
国乐器之发达与变迁 青柳善吾著 易之译 的《音乐教育论》“ 第七章乐器指导 ’ 巧
著 元庆译 的 《研 究乐器法所需要 的能力》“ 等等 。
《初级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 》和 《高级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与 年 《初级 中学音乐课
程标准 》在器乐教学上 的内容 同一‚均提倡课外学习。 年 月 日根据音乐教育委
员会建议 ‚教育部 向各省教育厅颁发训令并附发 《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行注意事项》……要
求各校保证音乐教学时间‚在各项礼仪、集会及社团活动中尽量利用音乐 ‚加入歌唱、奏
乐 要求组织各种音乐社 团‚为有音乐天才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以及举办音乐会 、音乐 比
赛活动等等。 这是当时的教育部首次对 中小学校课外社团给予观照并 以公文形式颁发的
训令 。 年教育部将音乐教育委员会再次改组 “‚“ 音教委 ” 的职责更加明确 。其 “ 推行

月第 版 ‚“第 · 页。
缪天瑞 ‚《儿童节奏乐队组织法》‚《音乐教育》‚第 卷第 期 ‚第 一 页 。
曾葆 ‚《我们的节奏乐队》‚《音乐教育》‚第 卷第 期 ‚ ‚第 一 页。
一共置办了 件乐器 ‚即三角铁 ‚响木 ‚手鼓 ‚木鱼 ‚鼓 ‚拔 。
缪天瑞著‚《中国音乐略史》 续 ‚《音乐杂志》‚第 卷第 期 。
青柳善吾著 易之译 ‚《音乐教育论》‚《音乐教育》‚第 卷第 期 ‚第 页。
著 元庆译 ‚《研究乐器法所需要的能力》‚《音乐教育》‚第 卷第 期 ‚ ‚第 一 页。
教育部训令 《中小学音乐教育应注意事项》。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
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 改组后的音教委具体办事机构设于教育部 内‚主任委 员由张道藩兼任 ‚副主任委员陈礼江 委员会下设教育 、研究、
学校课外音乐活动 ” ’的任务 ‚表 明了教育 当局对这项 内容的重视 。

图 一 ‘缪天瑞 童节奏乐队 图 ” 德国民歌 《星》节奏乐队谱 图 英国民歌 《绿 的葡萄》


组织法 》 节奏乐队谱

年 、 月间‚周扬 、郭青亭 、 吕良在题 为 《边区国防教育的方针与实施办法》


报告提纲中提 出‚“ 小学音乐课 的教材应注 意选择悲壮热烈能激发爱 国情绪 的歌 曲‚并提
倡在学校和民众中组织歌咏队‚由教育厅统一编发歌 曲教材 ”。” 年 月 巧 日陕甘宁
边区政府教育厅公布 了 《陕甘宁边区小学法 》、《陕甘 宁边 区建立模范小学暂行条例 》、《陕
甘宁边区小学规程》等法规 ‚其中规定把 “ 养成儿童的审美观念 ” 列为教育宗 旨之一‚并
在教学科 目时间表 中规定初级小学音乐课为每周三时‚高级小学音乐课为每周二时。
陕甘宁边 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有其特殊性 ‚即在一定程度上适应 了战时革命 的需要 ‚
因而音乐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略显突出。但对于器乐教学 ‚即使陕甘宁边 区有着丰富的民
间器乐文化资源和传统 ‚但 由于动荡的社会政 治环境和物质条件所 限‚在 《规程 》或 《实
施办法》等标准 内容 中只能选择放弃 ‚强调更具表现 “ 思想 ” 的音乐教育方式 ‚以唤醒和
激励革命根据地 解放 区 民众 团结、共 同抗敌 。
阶段四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硕布 《修正初级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和 《修正高级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 》‚
年颁布的 《修正初级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对器乐教学作 了大 的改动 ‚即将 “ 器乐 ”
从 年 《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中学音乐课程纲要》开始连续 年被正式列入初级 中学
音乐课程 中‚与 “ 乐理 、歌唱 ” 并重的表述 中删除‚改为 “ 唱歌 、乐理及欣赏 ” 并重 。尽
管在该 《标准 》“ 实施方法概要 ” 中仍有 “ 提倡组织课外音乐活动 ‚如合唱 团、乐 队等 ‚
学校及教员应视为正式工作 ” 等 内容 ‚但这一变化是十分突 出的。
引起这一变动的原因‚与其间 年爆发的 “ 卢沟桥事件 ” 有直接关系。“ 七 七事变 ”

社会 、编订四组‚各组长分别为李抱忱 、郑颖孙 、应 尚能、杨仲子。” 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参阅同上。
图 一 一 ‚源 自 《音乐教育》‚第 卷第 期 ‚第 一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 一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 ‚第 页。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 音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人 民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印 阳 页。
后 ‚全 国各族人 民义愤填膺 、同仇敌汽 ‚抗 日救亡运动如火如茶‚抗 日歌咏运动风起 云涌 ‚
各阶层音乐工作者、音乐教育工作者抒写了千万首抗 日歌 曲‚激发了广大群众联合起来共
同抗 日的坚强决心 。由于抗战宣传 的需要 ‚初 中阶段没有将器乐列入教 学 内容之 中‚相应
增加歌咏活动及欣赏教学 内容 ‚以激励和振奋广大 民众的爱 国热情 。这样 的调整 ‚适应 了
当时的国情 。另一方面 ‚也有器乐 自身的原因 “ 其一 ‚声乐较器乐 易于 明确表达社会及
大众 的呼声 其二‚乐器学习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及
足够 的练 习时间 ” ’作保证 。因此 ‚这一时期 中小学
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处于被边缘化 的地位 ‚以歌咏活动
伴奏 的形式存在 。
阶段五 年 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 《小学音乐
科课程标准》和 《六年制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草案》
年 《六年制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草案》延续 了
年 《修正初级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内容 ‚基本
未作改动 。而 《小学音乐科课程标准》器乐教学 内容
则有 了新 的发展 。
在 《小学音乐科课程标准》课程 “ 目标 ” 中新增
了 “ 培养儿童歌唱演奏及音乐表演的兴趣和能力 ” 的
内容 。相较此前不 同阶段 的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
在 目标上更加注重 “ 演奏及音乐表演 的兴趣和 能力 ‚ ’
这是我 国近代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发展史上首次
针 对 学 生器 乐演奏 及其 兴趣 和 能力给予 的 明确 说 明
和 强调 ‚反映 出音乐表演之歌唱和演奏在小学阶段学
生 素质 和 审美 能力 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在 当时历
史环境下对音乐的社会凝聚功能的深入认识 。
在 “ 教学大纲及要 目” “ 甲 初级 ” “ 表演教材 ” 图 一 “《
音乐教育》一份有关读者需要的
内容 中提 出 无音高 “ 节奏乐队 ” 第一、二 、三学 乐曲、论著以及修改意见的“读者意见调查表”
年 和旋律乐器 的增设 第 四学年 ‚“ 乙 高级 ” “ 表
演教材大纲 ” 中提 出 ‚ ’ 童乐队” 第五、六学年 “ 节奏乐队乐 曲五首 用谱 由儿童 ‚
指挥儿童演奏 笛鼓 队管弦队乐 曲五首 视各校设备而定 ”。在 “ 教学要点 ” 提 出 “ 学
校 中应鼓励儿童组织节奏乐队、笛鼓乐队、管弦乐队等 ‚并应定期举行各种音乐会 。” “ 低
年级乐器演奏 ‚可用小锣 、小鼓 、小木鱼、钟 、磐 、三角铁等 ‚依照音乐的节奏来敲击
或分组敲打 ‚如 甲组敲双数拍 ‚乙组敲单数拍等 。” “ 敲打 时‚要注意表情 ‚如三拍子 的乐
曲‚第一拍宜较强‚第二、三拍宜较弱‚敲打跟乐调的宜较强 ‚伴奏 的宜较弱 。” 这是继
年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增设无音高打击乐器 、中高年级组织儿童乐队的基础上做
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的表述 ‚为小学阶段在课堂进行器乐教学提供 了重要 的教学指导与实
施保 证 。
但是 ‚小学和初 中两个学段在器乐教学的衔接发展上存在脱节和断裂现象 。小学的器
乐教学得到进一步 的明确和完善 ‚拥有面 向更大群体 的器乐教学空间‚中学阶段 的器乐学
习却得不到继续发展 的保证 ‚仅提及在课外组织乐队而 已‚这意味着仅有很少一部分学生
有机会 参与器乐学 习活动 ‚大 多数学生无缘 学 习器乐 。中小学未能形成相互衔接 的发展关
系 ‚从一定程度上讲 ‚此前积 累下来的经验未能较好地得到继续和发展 ‚音乐教师和热心

‚赵讽‚《中国新音乐运动史的考察》‚源载张静尉编 ‚《搜索历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选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音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人 民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
图 一 ‚源 自 音乐教育》‚第 卷第 期 ‚第 页。
于学校音乐教育的人士以及广大有可能培养起来的乐于参与器乐活动的学生们的热情 ‚均
受到 了一定影响。
年 月 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布 《小学暂行规程》‚规定初小各学年唱歌与体
育合并为每周 分钟‚高小各学年唱歌为每周 分钟 。‚同年 《陕甘宁边区暂行中学规
程草案》颁行 ‚其 中规定 “ 启发艺术兴趣 ” 为训练原则之 一 ‚“ 初 中音乐课 为每周二节 ‚
高 中音乐课 为每周一节 ”。
解放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有着 自己的教育法规 ‚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校十分重视歌唱和
歌咏教学活动 的开展 ‚但器乐活动没有提及 。
阶段六 年国民政府教 育部顺布 《小学低年级唱歌游戏课程标准》、《小学中高年
级课程标准》和 《修订初级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修订高级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 》
年 ‚教育部恢复 年提 出的小学分阶段课程标准 ‚将小学六年分为 “ 低年级 ”
和 “ 中高年级 ” 两个学段 ‚分别制订标准 ‚并在其 中加强 了器乐的教学 内容 。如在 《小学
低年级唱歌游戏课程标准 》的 “ 纲要 ” 练 习内容 中提 出 “ 第一学年儿童乐 队一音一拍的
练 习 ”‚“ 第二学年继续上学年 ‚加一拍二音或 一音二拍的练 习 ”。这样 明确 节奏乐 队的组
织与练习‚在此前小学低年级无音高打击乐节奏练 习中是很少见到的。在 《小学中高年级
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 “ 目标 ” 中有 “ 培养儿童吟唱歌 曲、演奏简单乐器的兴趣和技能 ”‚
给予 “ 器乐” 教学 以明确观照‚较 以往有关这一年龄层次器乐教学 目标的表述 向前迈进 了
一步。“ 纲要 ” “ 演 习” “ 第六学年 ” 内容 ‚涉及 “ 普通乐器 的构造和建议修理法 ”‚这是继
年 《小学课程标准音乐》“ 关于普通乐器 的构造及简单修理方法的研究 ”、 年 《小
学中高年级课程标准》“ 普通乐器 的构造和建议修理法 ” 之后 ‚再次强调 了这一教学 内容 。
《修订初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 目标第一项重新明确 “ 训练歌唱奏弄乐器及辨
别音质音高强弱节奏等项能力 ”‚虽然器乐并没有取得与 “ 唱歌、乐理及欣赏 ” 同等重要
的地位 ‚但 目标中对器乐学习在提高辨别音质、音高、强弱、节奏等能力方面给予 了重视 。
《修订高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同样在课程 目标第一项 明确提 出 “ 训练独唱合唱高深
之歌 曲及精进乐器之奏弄 ”‚将演奏提到与歌唱 同等重要 的地位 ‚这在 年高中开设音
乐课程 、创订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以来 尚属首次。虽然初中和高中的器乐练 习均在课外
进行 ‚但 《标准 》“ 实施方法 ” 中写有 “ 如学生 中有从小学或初 中起 即有系统地 学习某种
乐器而愿继续学习‚或有特别天资愿开始学习乐器者 ‚教员应尽力设法分列于课外指导‚
发展其天才 。” 也就是说‚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在课外因材施教地给予指导。这一点‚
相较于 年和 的初 中和高中 《标准》而言 ‚在器乐教学指导方面得到 了有益 的回
归并有 了进一步的发展 。

二、口琴演奏活动的普及
社会音乐教育的普及状况 ‚始终是影响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 的一个重要
方面。这一时期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 已经逐步突破前一时期军乐、管弦乐、国乐等乐团及
其社会音乐组织小的范围。上世纪 年代异军突起 的‚以易学易会 、亦雅亦俗 、便于合
奏、小巧轻便、易于携带、音色谐美 、价格适宜的 口琴为器乐演奏形式得到 了充分的发展 。
小小 口琴 ‚无论在学堂 、医院、厂矿 、村寨 、田间、街头 ‚还是在郊游 、散步 、闲居 、集
会 、娱乐等 ‚均可随身携带 ‚既可独 自赏玩 ‚又可合奏 。

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第 页。
《 世纪 中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音 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
王庆 勋 可 以说 是 中 国近 代 口琴 传 播 的第 一代 宗
师 ‚他于 年 月在上海成立 中国最早的 口琴 团
体— “ 中华 口琴会 ”。该组织在此后 的几年 中‚通过
举办各种 口琴训练班 、编辑 出版 《中华 口琴会》会刊、
举办各种形式 的音乐会 ‚积极宣传 口琴音 乐 ‚培养 了
一大批 口琴演奏和 传播人才 。这一组织 的创建及演 出
的活跃 ‚促进 了 口琴演奏 的普及 ‚愈来 愈 多的社会 民
众通过不 同渠道 ‚在广泛欣赏 口琴音乐 的同时‚纷纷
图 一 哈尔滨 口琴社成 员合影 加入学 习演奏 的队伍 。 年 月 “ 中华 口琴会 ” 分
别在南京五洲公园做露天表演 、在世界大戏 院举行航空救
国 口琴音乐大会 ‚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除王庆勋外 ‚同时期还有不少热心推进 口琴社
会普及 的人士‚纷纷成立 了相应 的组织 。如 年袁亚成在哈尔滨市创办 “ 哈尔滨 口琴
社 ”‚课程两月一期 ‚每期 岁上下学员 至 人左右 ‚同时组建 了口琴 队 ‚而且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进步音乐团体 。它 团结 了大批 爱 国青年 ‚为中国抗 日战争 的胜利
做 出了重要的贡献 年 月 《中国口琴界》 月刊 在上海创刊 ‚曾一度停办后于
年 月在南京复刊 ‚由南京 “ 中国口琴界 ” 发行社 出版 年陈剑晨在上海创办
“ 大上海 口琴会 ” 后 改名为 “ 上海 口琴会 ‚深入到广播 电台、工厂 、学校进行 口琴宣
传与展演活动 ‚创办 《上海 口琴界》杂志 ‚并曾以口琴音乐为影片 《红粉飘零 》配音 ‚成
为中国最早以口琴演奏的电影配乐 ” 年 月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组织成立口
琴 队并公布招生简章 ‚内称 凡经测验合格者 ‚可入 队参加培训 ‚免费享受 口琴 、讲义 、
乐谱 “ 年 月 日上海 中华 口琴会 、大众 口琴会 、
上海 口琴会分别举行 口琴 、手风琴演奏会及 口琴专场音乐会
年 月 日上海音乐家联合假座新华 电台播送 口琴 、
歌唱 、音乐大会 串特别节 目‚参加单位及个人有 国光 口琴 队、
职校 口琴 队 、大众 口琴 队 、邮局 口琴队 、工部局 口琴 队 、中
国业 余 社 、上海圣 乐 团和 潘 金 声 、石人 望与鲍 明珊 “ ……持
续发展 到 年 月 日一 月 日文 艺界 以广播 、音 乐
会 、游 园会等形式举行义演 、捐款等劳军‚包括大众 口琴会 、
中华 口琴会 、中国管弦乐 团、华东军乐队、上海市人 民政府
交响乐 团、上海广播乐 团、华东文工 团、新安旅行 团、上海
各歌咏 团体 、育才学校等十多家 口琴艺术表演 团体及其他 艺
术表演 团体和学校 ‚还有音乐家章 国灵 、戴谱生、韩德章 、
魏鸣泉 、李志鹏等 ‚最后一天 以欣赏展演的方式招待 了一万
名解放 军 气
口琴作为近代 的一种新兴乐器 ‚各地市场上均有 出售 ‚
由于其价格低廉 ‚很多人都能吹 出声音却少有人能够 掌握其 ‚ ‚
图 一 。 《中国 口琴界》月刊封面

图 一 ‚源 自陈建华、陈洁编著 ‚《民国音乐史年谱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 ‚《民国音乐史年谱 ‚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 ‚第 页
《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 口琴队简章》‚《音乐教育》‚第 卷第 期 ‚ ‚第 页。
陈建华 、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一‚ 》‚上海音乐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 ‚第 一 页。
图 一 ‚源 自 中国 口琴界 ‚第 年 月号 ‚封面 。
起来 ‚推促社会凝聚、振奋了战争环境中的革命士气 。
在 当时社会音乐教育及 中小学校的器乐教学活动 中‚口琴可谓相当普及 。如 ‚ 年
《音乐世界》第二卷第 四期 曾刊载一篇题 为 “ 北平 口琴界近讯 ” ’
的报道 “ 口琴音乐近年
来在北京市极为盛行‚先 以各校学生喜好者最多‚各校 口琴队如雨后春笋般‚如燕京、育
英 、汇文 、慕贞 、贝满等校 曾先后组织有 口琴 队。此外 尚有 ‘鲍家街小学 口琴 队 ’
‚此 队
为北平市独一无二的小学 口琴队……”。 年 月上海市教育局主办了第二届儿童音乐
会 ‚包括 口琴合奏、器乐合奏等节 目‚全市 多所中小学校一同参加 。普及的缘 由‚主
要在 于 口琴不仅 是一件平 民的娱 乐工具或学生学具 ‚更重要 的是一件名副其 实 的真正乐
器 ‚能够 以各类音乐会 的形式举行独奏 、重奏和合奏 ‚并能够与其他 中西乐器 同台举行重
奏和合奏 。 年 月 “ 中国口琴会 ” 在上海兰心大戏 院举行创立大会 ‚由舒锡 礼指挥
大合奏 ‚陆金邦独奏 ‚以及手风琴 、钢琴独奏和 口琴六重奏 年 月上海美琪大戏
院举行音乐会 ‚手风琴家鲍德尔指挥 余人大合奏 ‚石人望指挥百余人的 口琴队伴奏
年 月第一民众教育馆南京光明口琴协会主办 口琴独奏 比赛‚在金谷万象厅举行 。
口琴的表现性能经前述各位演奏家潜心研修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 已大为拓展 ‚低 中高
不 同吹奏法均可演习‚不但可吹奏普通单音 ‚还可吹奏不同复杂程度的复音 ‚以及各种半
音 、琶音、颤音 、震音等装饰音 ‚还可奏三度和音 、五度和音 、八度和音 。在 当时的社会
环境 中‚口琴进入千家万户与学生和 民众朝夕相伴 ‚ 口琴音乐 己成为一种优美 、简洁 、经
济 的平 民音乐 。

三、这一时期音乐师资的培养对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积极影晌
这一时期 ‚以上海 国立音乐院的成立 年 为代表 ‚各地在纷纷设立师范学校 、
开设音乐师范课程 、培养 中小学所需一专多能教员的基础上 ‚继续提高办学层 次 ‚增设艺
术系科 ‚进一步规划音乐课程 ‚加大音乐展演投入 ‚提 高展演水平 ‚扩大展演影 响范 围…… 。
但 由于师资积累和办学条件有 限‚优秀的、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依然十分稀缺 ‚各地师
资的水平仍普遍较低 ‚单靠师范学校或艺术学校难 以满足如此庞大 的教育需求 。在这种情
况下 ‚一些新建或合并的 “ 综合性 ” 大学 自筹资金创立音乐系 、所 、院‚以一批优秀 的音
乐家为骨干 ‚开设师范科 ‚肩负起培养和培训演奏 、演唱 、教学合一 的中小学音乐师资的
时代重任 。如 ‚ 年天津市立音乐体操传 习所 ‚是 一所 培训在职音乐、体操师 资的教育
机构 ‚学制一年半 ‚音乐课程有 钢琴 、小提琴 、风琴 、 昆曲、雅乐、歌唱 、怀琴 曼德
林 等 钢琴 、提琴教学均选用西方教材 ‚首届招收学员 人 ‚大部分是在职小学教师 ‚
也有少部分爱好音乐体育的青年 “ 年沪江大学增设音乐系及音乐师范科 ‚国立音乐
专科学校、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增设师范班 年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增设音乐系
年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设有体育系 ‚以体育为主科的学生可选音乐为副科 ‚学制 四年 ‚旨在
培养 中等学校兼职音乐教员并 以艺术涵养学生德性 ‚必修课有音乐通论 、视唱、独唱、钢
琴 、和声、对位法 、作 曲法 ‚副修音乐 门类甚多‚有音乐欣 赏、合唱 、提琴 、民乐 、昆曲
等 年私立广州音乐院 由马思聪 、陈洪等发起成立 ‚下设师范科 ‚以造就小学音乐
教师为宗 旨‚学习科 目有器乐 钢琴或小提琴 、乐理 、视唱 、唱歌、音乐史 、音乐欣 赏、

‚《北平 口琴界近讯》‚《音乐世界》‚第 卷第 期 ‚第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第 页。
江伯贤 宋廷璋 ‚《记天津市立音乐体操传 习所》‚原载 《天津河北文史》第 辑 ‚ 月 参阅孙继南编著 ‚《中

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刘 问灿编 《中国师范教育简史》 一 。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
东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作 曲学、和声学、小型室 内乐合奏等 ’ 年底 ‚蔡继现 自日本归国‚鉴于中小学音乐
师资甚缺 ‚建议举办训练班 ‚获政府批准 ‚福建省第一期音乐师资训练班就此正式开班上
课 ‚动练班分小学组、中学组及社会组‚以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和 民众教育馆音乐工作人
员为宗 旨‚培训课程有乐理 、和声作 曲、声乐 、器乐 、视唱 、听写、合唱指挥 、声乐 、钢
琴 、小提琴 、国乐和体育等 ‚学员一律住宿 ‚有时夜间上课 ‚勤学苦练 ‚收效甚著 ……
年陶行知原拟在上海办一所夜大学培养青年职工和社会青年 ‚后突然逝世 ‚夜大学计
划逐告流产 。原音乐系筹备人李凌把夜大学音乐系改建成 中华星期音乐院‚并于 当年
月招收学生入学‚学生中多半是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及音乐骨干 ‚还有一部分职工‚音
乐 院设有作 曲组 、钢琴组 、声乐组 、提琴组 ……
从开设的课程而言 ‚器乐方 向课程仍 以钢琴或小提琴等西乐为主 ‚中国乐器 占很小 比
例 。虽然如此 ‚对于改变小学音乐教师器乐演奏和教学能力的不足 ‚仍起到 了一定的作用 。
随着音乐师范院校 、系科 的发展 ‚相关法规也逐步得到 了完善 ‚其 内容尤其体现在调
整或校正中国乐器不受重视 的偏 向。
年 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 《中学及师范学校教员检定暂行规程》‚规定 “ 对中
学 、师范学校音乐教员的检定科 目为 普通乐学、和声学、各种乐器奏法 钢琴 、提琴或
中国乐器中的任何一种 、音乐教学法与唱歌 ”。 在 以西乐为主的中国近代音乐师范教育
培养模式下‚该 《 规程》对于此后中小学音乐师资的培养具有积极影响 其一‚有助于课
内外器乐活动的开展 ‚教师身体力行 ‚积极协调与组织器乐活动 其二 ‚有助于教师合理
编制学校或年级乐队‚ 自主改编小 曲、加 以配器 ‚不断适应混合乐队的音响组织 ‚并 以现
有教材为基准 ‚编创更加有趣的学生合奏作品 其三 ‚有助于教师 自身技能的融会贯通
其四‚通过研修检定的方式‚有助于在职中小学音乐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
尽管当时条件较好 的省区能够较好地贯彻 《规程 》‚但不少师范院校在培养音乐教师演
奏能力上仍感到力不从心 ‚在组织和指挥学生乐队方面显得方法单一 一些系科虽有较强
的演奏力量 ‚但碍于未设此方面的课程 ‚所培养 出的学生在面对 中小学校 的乐队时显得束
手无策 。为弥补这方面 的不足 ‚ 年 月教育部 “ 通令要求各师范学校在音乐教学 中
加强指挥法的练习‚在音乐院及女子师范学院应注意讲授乐器原理及指挥法‚训练学生领
导歌咏活动及乐队指挥等能力 ”。同时‚“ 通令各 中小学改进音乐科的教学 ‚规定在学校经
费中专列音乐经费并逐步增加 ‚对课外音乐指导员的待遇与音乐正课相 同 ”。”
在解放区艰苦的条件和战争环境中‚仍然重视包括器乐在 内的学校音乐教育 。 年‚
苏中解放区盐阜师范学校公布 《一九四五年盐阜师范学校实施大纲》‚学校设普通科 、在
教班 、音乐组、简易科四科 ‚规定艺术课 音乐、美术、戏剧、舞蹈 为四科学生共同的
必修课程 音乐组另设音乐特修课程 ‚传授乐理 、唱歌 、指挥 、创作等知识 ‚培养拉胡琴 、
吹笛子等技能。“ 年 月 日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发布 《晋察冀边区师范学校实
施 办法草案 》‚规定 “ 设短期师范学校培养初 小师 资 ‚设师范学校培养 高小 或 完小 师
资及初级教育行政干部 ‚为新 民主主义的教育事业服务 ”。短期师范学制一年 ‚教学 内容
包括唱歌、识简谱、指挥唱歌、游戏、霸王鞭、儿童舞 、秧歌、演剧、绘画、美术字等
师范学校学制三年 ‚教学 内容包括唱歌、发音 、识简谱 、指挥唱歌 、弹风琴及简单乐理等 ‚
并授戏剧常识。 年 月 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 《战时教育方案 ‚强调在战时

欧漫郎‚《私立广州音乐院概况》‚原载 《音乐教育》第 卷第 期。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一 音


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福建省音乐专科教员训练班》‚原载 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校史》‚第 一 页 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 压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必须提高社会教育的作用‚在学校应适当增加新的内容‚如在社会教育方面组织秧歌队、
歌咏队、演剧队‚在学校充分开展壁报 、黑板报 、歌咏、秧歌、戏剧 、讲演等课外活动 。
‚边区学校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在 《方案》里得到 了反映 ‚其歌 、舞 、剧等丰 富的教学 内
容符合边区民众 的审美需要‚紧密贴近边区小学生的音乐生活‚但边区地方器乐资源 问题
没有得到足够 的重视 。
这一时期音乐师资的培养 ‚比较强调歌唱、演奏 、指挥等表演方面的能力 ‚这是战争
环境 的需要 ‚带有 时代 的选择性 。但师范学校对音乐教育课程 的忽视 ‚引起 了社会 舆论的
批评 。余一声在 年 月 《音乐与教育》第一卷第五期发表 《音乐教育与教育音乐》
一文 ‚指 出 “ 现在师 范学校学 生只注意音 乐课程 的学 习 ‚而忽视 教育课程 的学 习 ‚ ‘
教学
法 ’一课形 同虚设 ‚所 以师范生实际上并没有学会音乐教育 。在师范学校里 ‚音乐科 目的
教学 内容也应与培养专 门音乐家有所 不 同 ”。 文章提 出的 问题虽然切 中要害 ‚但 限于 当时
动荡的社会环境 ‚不可能脱离时代需求 ‚关起 门来进行音乐教育 内容的学 习。

四、特定历史时期音乐教 育问题 的探讨与器乐教学的活动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发展不是孤立 、静止 的‚它必然与音乐教育领域 的其他 内容共存共
荣 ‚体现 出所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 点。在中国遭遇 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后国内革命战争
的大环境下‚处于大众音乐生活的现实需要 ‚中小学器乐教学活动始终难与学校其他音乐
教学 内容 ‚尤其是歌唱教学形成匹配 的发展 。尽管 “ 五 四” 运动前后学校音乐教育起步初
期 已出现不 同音乐教学 内容均衡化发展 的趋势 如 年 《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 中学音
乐课程纲要》将音乐教学 内容 明确规定为 ‘ 乐理 、唱歌 、乐器 ’三种 ‚但未能长期稳 固。
年 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召开第十届专家会议及春季评议会 ‚讨论 “ 国难教育 ”
问题 。陈鹤琴在大会上提 出‚“ 雄壮 的歌声最 能激发青年爱国热情与 民族精神 ‚值此 国难
当头之际‚应利用歌 曲作为训练青年 的有效方法 ”。同年 月‚廖世承在 《怎样可收到非
常时期教育的实效》一文 中也发表 了类似看法 。”
如果单从音乐教 学 内容平衡发展 的角度对此作 出否定性评论 ‚不仅没有任何意义 ‚而
且也极不时宜 。因为包括 中小学师生在 内的不 同阶层群众参与的抗 日救亡歌咏活动 ‚是 当
时中国国情和战时局势所需 。雄壮 、激奋的歌声 ‚可 以促进社会凝聚 、振奋 民心 ‚激励斗
志 。这种 团结人 民、打击敌人 的功能在毛泽东各个时期发表有关艺术为政治服务 的文论 中
已有深刻阐述 。如 ‚ 年 月毛泽东在 《论新阶段 》的报告 中提 出 “ 在一切为着 战争
的原则下 ‚一切文化教育事业均应使之适合 战争 的需要 ”‚还强调必须广泛发展 民众教育 ‚
如 以组织歌咏运动等方式提高人 民的民族文化和 民族觉悟 。 年 月鲁艺举行成立两
周年纪念会 ‚毛泽东、朱德等 中央领导同志 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 ‚再次强调艺术工作对于
革命 的重要作用 。” 年 月 日延安大学举行开学典礼 ‚毛泽东在讲话 中指 出 “ 边
区教育 已开始走上正轨 ‚延大应 为边区的建设服务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教老百姓 闹秧歌 、
唱歌 ‚要达到每个 区有一个秧歌队……” “ 由此 ‚在学校 、军队及社会各阶层 中‚产生 了
一批在歌 曲创作领域成就卓越 的我 国近代作 曲家群体 ‚如任光 、应 尚能 、
张寒晖 、贺绿汀 、吴伯超 、黄 自 、冼星海 、刘雪
庵 、陈洪 、张曙 、 吕骥 、聂耳 、江定仙 、
李劫夫 、麦新 、安波 、孙慎 、马可 、李焕之
等 ‚他们的作 品唱响 了大江南北 。为适应战时需要 ‚ 年 月教育部召集重庆部分 中

陈建华 、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小学音乐教师开会 ‚讨论推进各校课外音乐活动事宜‚音乐教育委员会陈礼江 、胡彦久 、
李抱忱 出席会议 。’ 年 月教育部颁布 《学校课外音乐活动办法》‚主要 内容为 全
国专科 以上学校应有专 门音乐教师负责学校音乐活动 各校应在学生中组织 多种艺术团
体 ‚每位学生至少应参加一项有关活动 经常举办音乐 比赛或演 出活动 各校应从学校经
费中酌拨音乐事业费 要求各校音乐活动直接与音教委取得联络……等等 。 为配合学校
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 ‚教育部于 年 月公布 《省市立艺术馆规程》‚要求各省市至少
应建立一所艺术馆 ‚馆 内一般可分设美术 、音乐、戏剧等部‚以实施 民众教育及辅导协助
各中小学校的艺术教育 。” 上海教育局随即于 年 月成立业余音乐教育机构 “ 上海市
音乐 中心站 ”‚设有 声乐 、钢琴 、小提琴 、琵 琶 、胡琴等课程 ‚附设歌 咏 团、鼓 号队 ‚并
设乐理班 、欣赏班及开展 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活动等 ‚后因经 费无着落 ‚一年后停 办。咚
年 月江西省推行音乐教育委员会正式成立 ‚其三项宗 旨为 “ 除害 废除颓废淫
靡音乐 ”、“ 革故 改革 旧乐 ”、“ 创新 参考西乐 ‚创造适合吾国国民性的新音乐 ”‚拟
订任务包括 出版音乐月刊 、审查音乐教科书 、举办音乐训练班 、举行音乐演奏及唱歌 比赛
等 。“ 该音乐教育研究小组虽因经费困难于 年 月停止活动 ‚但在当时已具有一定影
响‚特别是该组织创办的 《音乐教育》 月刊 ‚曾针对 当时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中小学音
乐教育存在 的诸多问题 如教材 、教法等 组织积极讨论 ‚为寻求解决途径提供 了各界人
士交流的平 台‚该刊物还登载有介绍苏联 中小学音乐教学经验的多篇译文 。为江西省乃至
全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 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对于中国音乐的发展 问题 ‚当时有不少音乐家和教育家给予 了热切关注 ‚如前述提到
的陈洪、青主、王荀香等 曾就中小学校使用中国乐器进行器乐教学提 出存在的问题 。这些
批评的出发点是担忧学生们使用的中国乐器因制造粗糙 、低劣、随意、不符合乐器声学标
准而损害 了学生们 的听觉 ‚但学生们学 习中国乐器 、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仍然得到
此后诸多音乐家们的普遍倡导‚如半声 、黄 自、李凌 、萧友梅 、李抱忱等在各类 刊物上发
表重视孩子们 的音乐生活 、重视 中国乐器文化传承 的文章 。
年 月 《戏剧 月刊 》第 卷第 期发表 了半声 的 《中小学校应授 国乐 说》一文 。
他认为 “ 当前学校 的音乐教育离社会音乐生活太远 。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在学校传授
国乐‚使学生熟悉传统乐 曲和各种 中国乐器 ‚这样学生 出校后对 国乐就有相 当基础 ‚ ‘ 朋
友相见‚便能 以乐类聚 ” ‚。“ 这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 出当时中小学器乐教学存在 的弊端 ‚
即在一定程度上脱离 当时的社会生活 ‚乐器学 习以钢琴 、小提琴 、风琴为主 ‚使用的教学
材料又绝大多数是西方音乐 ‚偶尔涉猎 中国乐器 。
在远离大城市的抗 日根据地和边区‚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提供
了新鲜的材料 。 年 月‚《边区教育通讯》发表王荣寿等合著的 《教儿童唱歌 问题 的
商榷》一文 ‚作者对边区小学音乐教育进行 了讨论 。文章认为‚边区的音乐教育虽显幼稚 、
水平不高‚但学生所唱 已不是欧化 的曲调和 “ 风 ”、“ 花 ” 之类 的内容 ‚音乐采用 了老百姓
熟悉的曲调 ‚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这些 民间音乐 已开始发挥 出民族文化教育
的作用 。
年 月黄 自在上海 《 晨报》发表 《怎样才可 以产生吾国民族音乐》一文‚认为
“ 把西洋音乐整盘地搬过来与墨守旧法都是 自杀政策 ”‚应适宜 “ 学西洋好 的音 乐方法 ‚

陈建华、陈洁编著 ‚《民国音乐史年谱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了页。


《艺术教育重要法令》‚第 页。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同上‚第 页。
《中国音乐词典》 续编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 ‚人 民音乐出版社 ‚ 年 月北
京第 ‚版 ‚第 一 页 。
陈建华、陈洁编著‚《民国音乐史年谱 〔‚ 一 ‚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 页。
同上 ‚第 页。

而利用这方法来研究和整理我国的旧乐与民谣‚那么我们就不难产生民族化的新音乐了。
‚ 年 月李绿永 李凌 在 《新音乐》二卷二期合刊上发表 论新音乐 的民族形式 》
的文论 ‚他 写道 “ 翻 开 中国音乐史 ‚我们将可 以见到外 国音乐在 中国音乐发展 史上无 时
不在起着很大的作用 ‚它刺激 了中国音乐的进步 ‚它丰富了中国音乐的一切不足 器乐、
曲乐 、演奏 ‚我们应 该这样相信 ‚无论任何一个外 民族音乐素材 的批评接受参考 ‚不仅
不会减少 了 自己民族音乐的光彩‚正相反还增加 了它 的特 点和催促 了它的进 步……因此 ‚
为 了使 中国音乐 向前大步迈进 ‚惟有排斥那些敌视西洋音乐的思想 ‚而批判地大量接受才‘
有希望 。” 这两篇文章对 于中国新音乐发展初期 以西学为主的状况给予 了实事求是的客观
评判 ‚主张合理吸收西方音乐的精髓 ‚努力提升 中国音乐改 良的坚定决心与可能实施 的举
措 ‚促进 中国音乐的改 良和发展 。这些思想对 当时中小学器乐 的教学实践有较大影响 。
年 月‚萧友梅在 《十年来 的中国音 乐研究》一文中对 “ 古乐不能流传到今 日‚
原 因何在 ” 作 了分析 。他认为 “ 原因有三 、教授不得其法 ‚乐师传授 一 曲多以听为
主 ‚不注重看谱学习‚所 以死人之后 ‚乐 曲就与之 同归于尽 、乐谱之法 向不一致 ‚同
是一个乐器所用 同一个乐 曲‚所记乐谱家家不同‚教学者无所适从 ‚乐 曲因此不能有一定
的标准 、学音乐的限于某种阶级 如周朝于贵族大学‚唐朝 限于官人 ‚不能学校化 、
平 民化 。” 年 月李抱忱在 《乐风》上发表 《建 国的乐教》一文 ‚指 出 “ 今后的乐
教应兼顾 ‘ 全 民的’乐教与 ‘天才 的’乐教 ‚在 ‘ 全 民的’乐教中不仅要培养欣赏能力 ‚
且应 强调参与‚乐教 的内容应风格 多样 ‚在整理 旧乐、介绍西乐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创作新
乐 。 这两篇文章提 出 “ 学校化 ”、“ 平 民化 ” 的主张‚倡导 “ 全 民的乐教 ”‚无疑具有进步
意义 。
这一时期 ‚东北哈尔滨 由于受苏联音乐影响 ‚学校器乐教育 的开展较有地域特色 。当
时‚哈尔滨 的社会音乐生活异常活跃 ‚与关 内其他省市差别较大 。在侨居哈尔滨 的苏俄音
乐家 的影响下 ‚各级各类音乐学校 、音乐培训班 、音乐活动组织和社 团几乎遍布哈尔滨大
街小巷 。如哈尔滨音乐训练班在创办人 巴拉诺娃一波波娃夫妇和继任者钢琴家 格 尔布
诺娃 的主持下 ‚从 年 开办至 年共办 期 ‚学生 人 ‚其 中钢琴班 、独 唱班
学生 占绝大 多数 。” 哈尔滨音乐程度较高 ‚与俄籍诸多著名音乐家在 当地创办 的音乐学校
初等 、高等 紧密相关 。办学初期虽主要面 向外籍学员‚但此后随着 中国学生进入音乐
学校学习的人数 的增多‚使哈尔滨普及音乐 的速度加快 ‚对周边地 区有不 同程度 的积极影
响‚在 中小学器乐教学方面也起到 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
这一时期军乐的发展 引人注 目。 年 月教育部在重庆 组织千人大合唱 ‚有 个
团体参加 ‚其伴奏 由重庆 八支军乐队中挑选 出的军乐手组成 的联合军乐队担任 ‚共 人。
联合军乐队还单独表演 了 《白日与青天》和 《建 国进行 曲》。“ 军乐队频繁 的展演活动表 明
军乐能够鼓舞革命 队伍 的士气 ‚激发广大 民众 的抗战热情 ‚这 正是军乐社会功 能的突 出表
现 。军乐同时还给广大 民众带来美的感受和艺术的震撼力‚并推动重庆各 中小学校掀起学
习军乐的热潮 ‚其后有部分学生进入陆军军乐学校或其它艺术 团体 。八支军乐队不断参与
各式交流活动 ‚其结果直接促成 了军乐学校 的成立 。 年 国民政府礼仪乐队以及陆军辖
内的几支军乐 队‚包括 中训 团军乐队等统一组织起来 ‚成立 了编制正规 的管乐 团‚人数 多
达 人 ‚洪潘任 团长兼指挥 。在他 的训练指挥下 ‚全 团采用欧洲德 国学派 的吹奏方法 ‚
音响效果有 了显著提高‚演奏的作品有根据 中国传统 民歌改编的乐 曲‚亦有洪潘 自己谱写

黄 自‚《怎样才可产生吾国民族音乐》‚原载张静尉编 ‚《搜索历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选编》‚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 ‚《民国音乐史年谱 ‚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萧友梅全集 》第一卷 文论专著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陈建华、陈洁编著 ‚《民国音乐史年谱 ‚
一 》‚上海音乐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 ‚第 页。
的社会音乐生活较为活跃 ‚但对于其它城市而言‚由于条件所限‚中国音乐公开的演奏活
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些地区的学校器乐教学在传播和发展民族音乐上更难有保证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 “ 文革 ‚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乐教学
·

庄严 的 《义勇军进行 曲》响彻 了中华大地 ‚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时刻到来 了—


年 月 日中华人 民共和 国宣告成立 ‚开始 了新 民主主义 向社会 主义 的过渡 。新 中
国初期的教育是在原有解放区和国统区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
发展要求 ‚在有选择性地吸收旧教育的成果 、积极借鉴苏联先进的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这一时期 ‚新 中国的文艺工作建设在继承和发扬 “ 五四” 以来 的革命音乐传统前
提下‚坚持毛泽东 年 《新 民主主义论》和 年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的
精神 ‚向 “ 大众化 、民族化 、科学化 ” 的文化教育 目标前进 。学校音乐教育正是在这样 的
背景下 ‚紧密结合新 中国建设的实际‚发扬革命音乐的光荣传统 ‚以培养新 中国新一代接
班人的 良好革命素养和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新人为 目标 的基础上积极 向前发展 。

一、 牙一 年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在 年 月第一次全 国教育工作会议后 ‚中国教育部相继颁布 了 《中学暂行教学
计划 草案 及 中等学校暂行校历 草案 》 ’、《小学暂行规程草案 》 、
《中学暂行规程草案 以及 《小学音乐课程暂行标准 草案 》 其中
第二、第三个教育法规文件 引人注 目 “ 中小学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 、美育等全
面发展的教育 ”‚这是新 中国建设新 民主主义学校音乐教育框架最为突 出的特 点之一。美
育与其他三育并举 ‚是学校教育发展 的重大转变 ‚是教育完整性的本质体现 通过歌唱和
演奏等音乐实践活动‚给人以审美教育‚这对人的感性能力、性格、情操和人格方面 良好
素质的塑造 ‚具有深远而持久 的影响 。
随着 “ 为新 中国放声歌唱 ” 的热情 不断高涨 ‚革命群众歌 曲广 为传唱、歌咏活动丰 富
多彩‚但他们在小学和初 中积累下来 的各式器乐活动基本被淹没在革命群众歌声之 中‚为
歌 曲伴奏成 了当时中小学器乐活动的主要活动 。
《小学音乐课程暂行标准 草案 》‚是新 中国初期第一个有关小学音乐课程 的指 导性
文件 ‚在其 “ 目标一 ” 中明确提 出‚“ 培养儿童正确的听音、发声、歌唱、简单演奏等初
步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 在强调双基的同时‚重视歌唱和奏乐初步的知识、技能培养 。从
“ 认识普通打击乐器 并开始按拍敲击 ” 向 “ 用打击乐配合乐器参与演奏 ” 过渡 ‚逐步拓展
中西乐器的欣赏和演奏能力‚在课余时间组织各种音乐活动‚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年 ‚毛泽 东发表 了著名的 “ 双 百方针 ”‚在盛大 的 “ 全 国音乐周 ” 闭幕后毛泽 东
发表 了 《同音乐工作者 的谈话》。这一年 ‚是新 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历史上充满无 限生机 、
朝气蓬勃的收获之年 ‚也是我 国学校美育发展 的关键之年 。 年颁布的 《小学歌唱教学
大纲 草案 ” 和 《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 草案 “ ‚是在总结建国初期我 国中小学
音乐教育实践的经验并借鉴苏联学校音乐教育 《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订颁布的。《大纲》
中将音乐教学 内容设定为唱歌 、音乐知识和欣赏三个部分 ‚尤其增加 了歌唱音乐学 习与音
乐知识的比重 ‚同时重视各种形式课外活动 的组织与开展 。《大纲》 以中国优秀 的革命歌
曲和近年 中国作 曲家创作的大量优秀作品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 内容 ‚注重对 中国民

姚思源主编 ‚《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 一‚ ‚上海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第 页。
同上 ‚第 页 。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音乐 ·美术 ·劳技卷‚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人 民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 页。
同上 ‚第 一 页 。
同上‚第 一 页。
族音乐语言的感受、理解与熟知‚时代性、艺术性和 民族性体现的较为明显。
从上述音乐教学指导性文件看 ‚这一时期的中小学音乐课程组织正是在积极贯彻党 中
央在新中国初建期发扬革命音乐的光荣传统、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
务 、坚持与劳动生产结合的大背景下 ‚提高革命群众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和力量凝聚 ‚发挥
艺术教育的社会功能‚为全面建设新 民主主义 国家服务的集 中体现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发
展虽未被引起足够重视 ‚但在新阶段音乐课程大纲全面指导下 ‚这一时期各地 中小学音乐
教师组织的讨论活动开始渐进活跃起来 ‚相继召开 了中小学音乐教师座谈会 、联谊会 、讨
论会 。如 ‚沈 阳市 中学音 乐教育会议 、天津 市 中学音 乐教师座谈会 、北 京
市 中小学音乐教 员联谊会 、南京市 中小学音 乐教师联谊会 ’等等 。会 议共
商本地 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 的问题 基本上 以音乐教育 目的和价值 ‚以围绕歌唱相关教
学展 开音乐学 习、音 乐活动组织和教师交流 为主 ‚共寻解决方案和有效措施 ‚并提 出了
诸 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针对 “ 中小学器乐教学于课外活动之 中 ” 的问题 ‚上述 四地 中小学音乐教师讨论 的结
果大致可 归纳如下 “ 是开展全校音乐活动还是培养部分对音 乐有兴趣或可造就 的人才
还是二者并重 或重心应放在全校 ” 对此‚北京市 中小学音乐教师联谊会提 出的意见较
有代表性‚他们认为 “ 课外活动 ‚当然 以展开全校活动为 目的‚在活动中可 以优秀或兴趣
高的学生作为骨干 可充分发挥小先生的先锋模范作用 ‚因为学生之间的影响和激励从一
定意义上说要胜 于音 乐教师 的指 导 ‚而在工作 中予 以培养或 另外予 以适 当的指 导 ‚但 重
心仍放在领导全校 的活动上 。” 对 “ 课外活动的计划与分量‚应如何与学校整个计划相协
调 ” 的问题 ‚音乐教师们并未提 出具体意见 ‚只在课外活动 的时间上认 为 “ 每周一两
次为最适宜 ‚每次最好不超过两小时 ”。“ 班级歌 队、全校歌队或合唱团以及学校乐队及其
他音乐研究小组 ‚应根据什么原则去组织 ‚如何组织 ” 音乐教师们基本达成共识 的是 “ 应
以学生 自愿为原则 ”。至于如何组织 ‚教师们意见不 同。上海美专宋寿 昌认 为 ‚“ 要调查学
生 的兴趣 能力及各方面 的需要 ‚并配合学校 的设备及 教师 的能力去组织 。” 保定二 中教师
认 为 ‚“ 在组织前 ‚最好 由学校 当局发 出有力的号召 ”‚“ 由学生会文娱部发动 ”。上海美专
汪培元说 “ 每学期是否可有计划地进行一些课外社会活动 ‚如参加全市音乐 比赛会 、教
群众唱歌 、广播等 ” 教师们一致认 同‚应该有计划地组织 ‚但要看 “ 当前学生的思想状
况如何 ‚需要进行哪些社会活动来提 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视学生与周 围群众 以及整个社会
活动需要来决定‚这样可使学生获得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认识与群众 的关系 ‚与社
会生产 的关系 ‚提高思想水平 ‚养成独立的活动能力 ”。”
上述来 自中小学音乐教师有关课外活动及其乐 团组织 的讨论是实事求是 的‚是具体教
学实践的观点‚他们讨论 的结果、达成 的共识 ‚即便对于今天 中小学课外器乐活动 的开展
与实施 ‚其 中的一些建议仍具有指导意义 。较上世纪三 四十年代 的中小学器乐教学活动 ‚
一 年全 国中小学器乐学习或乐团活动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中的分量相对 小 了许 多。
年 月‚中华全 国音乐工作者协会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 ‚通过对全 国 所小
学、 所 中学、 所 中等师范学校 的调查‚撰写了 《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情况
年 月中国音乐家协会普及工作部研究组为协助政府 了解 当时小学音乐教育的情况及
存在 的问题 ‚进行 了一项针对全 国 个地区 包括大 中小城市及农村小学 的问卷调查
研 究 。最后 的调查情况分析表 明‚各地小学音乐师资整体水平较低 ‚绝大多数学校未能遵
照教育部 年颁布 的 《小学音乐课程暂行标准 草案 组织音乐教学 ‚多数省会城市
能够相应 组织音乐教学研究小组 ‚其发展情况略好于省 内其他市区县 的音乐教学 ‚如风琴 、
打击乐器 、适于学生演奏 的中西乐器 以及乐谱 、歌本 、唱片 、挂 图等相关音乐教学设备依

姚思源主编 ‚《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 ‚ ‚ ‚上海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页。
页。
然十分奇缺 。正如 年第一届 “ 全国音乐周 ” 举行后‚八位知名音乐家老志诚 、陆华
柏 、陈洪 、刘雪庵 、张 肖虎 、杨大钧 、刘天浪 、黄廷贵在 《音乐周会刊》第 期联名发
表 《应该重视中小学和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倡议书‚提出 “ 改善和充实 目前中小学音乐
教学设备 ‚小学必须有风琴 、收音机 、留声机 、一些 民族乐器 ‚中学必须有钢琴 、收音机 、
留声机和较多的中外乐器。” ’但此前 已有一定积累并形成传统的小学‚其器乐教学发展相
对好些。如 “ 重庆 、西安等地 ‚歌咏队和乐队的组织 比较普遍 。重庆 个学校 中有歌咏
队的占 校 ‚有乐队的 占 校 西安 所学校 中‚有歌咏队的占 校 ‚有乐队的占
校 ”。
年全 国少年儿童音乐表演会的举行 ‚为处于低谷的中小学器乐教学迎来 了一缕 阳
光‚各地中小学校的歌咏队和乐队逐步开始恢复、重建或新建 ‚包括上述提到的有着学校
器乐文化传统在 内的一些大 中城市 ‚经济 、便捷 、有成效的笛子 队、 口琴 队、腰鼓 队和小
型 的吹打乐 队等 民族乐 队均得到 了一定的发展 。这些校级乐 队能够较好地利用课外活动 的
组织 ‚不仅服务于校 内‚而且参与 了一些社会音乐活动 ‚如长沙的楚怡 、工农 以及重庆西
南钢铁公司子弟小学等 ‚利用课余 时间‚到 当地厂矿有线广播和慰 问演 出等 。由于 多数
中小学校课外活动为不定期行为‚难 以形成持久 、有计划的活动习惯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
弱了 年全 国少年儿童音乐表演会积极的影响作用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主要原因‚如
中小学校音乐教师 多数为兼职 课时工作量超负荷 、训练条件有 限、活动地点不稳定 、
乐谱练习材料欠缺 、音乐教师能力不足 、学校领导支持不够等等 。

二、 一 年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因开设工农业基础知识而停下来的初中三年级音乐课‚从 年秋季起在有条件的学
校得到 了恢复 ‚民族音乐文化在教学和教材 内容上得到明显增加 ‚使得中小学音乐教育在
民族音乐教学上较学堂乐歌 以来愈加得到重视 ‚各地 中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不断前进 。
随着 年全党整风、“ 大鸣大放 ” 运动和声势浩大的 “ 反右 ” 斗争 ‚以及 年 “三
面红旗 ” 下的大跃进运动 ‚全 国广大 民众投入到 “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 的全 民经济建
设中来‚音乐文化战线工作者投入到 “ 粉碎反党反社会主义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 ” 的政治
运动中来。学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广大中小学生深受影响‚新中国初期发展势头 良好的中
小学音乐教育开始转入重劳动、重民族 民间音乐 、重艺术活动实践的社会生活之 中。
有关 民族 民间音乐艺术实践活动虽被各级师范学校 、艺术 院校等所强调 ‚但仅从有关
中小学音乐教育 民族器乐教学的相关报道和发表 的文章来看 ‚其发展仍十分有 限。下面这
篇有关儿童乐器 的文章 ‚是这一时期阐述有关 中小学生进行器乐学 习为数不 多的文章之

乐克在 《人 民音乐》 年 月刊上发表 了 《关于儿童乐器的几个 问题 》 一文 ‚


谈到 了儿童乐器 的学 习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 、身心发展特点来组织 ‚值得我们关注 。他
首先对儿童乐器发展仅从音乐艺术事业观 点出发给予批评 ‚认 为 “ 发展儿童乐器生产 ‚
不只对音乐文化本身有利 ‚而且对儿童的全面发展也有密切关系 ‚应该从艺术事业观点和
教育事业观 点的统一来对待这个 问题 ‚只看成与音乐艺术事业有关的一方面是不够 的。”
据此 ‚“ 儿童 习得 乐器 的过程 ‚不仅得到音 乐技 巧 ‚而且可 以扩展儿童一般 的活动 能力 ‚
如手的小肌 肉发展 ‚注意力的集 中‚记忆力、想象力 、创造力的发展 ‚节奏感 、速度感 、
强度感、色调感 的培养 ‚这些都是将来音乐发展上 的础石 ‚还可扩大儿童对客观现实的认
识 。” 进而 ‚他从幼儿期 一 岁 、学龄前期 一 、 岁 和少年期 、 岁 三

《应该重视中小学和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倡议书‚《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姚思源主编 ‚《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 ‚ ‚上海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 。
乐克‚《关于儿童乐器的几个 问题》‚《人民音乐》‚ 年第 期‚第 页。
个阶段分述 了儿童乐器发展 的相关认知与操作演 习‚尤其能够从儿童神经系统和生理官能
两个共进层面来阐述儿童乐器学习的逻辑成长规律 。这篇文章 ‚是此前从未有过的较有深
度地 、较为系统地 阐述 儿童乐器学 习的理论文章 。它 的发表 ‚由于受到 当时音乐教育 界政
治重心偏离的影响‚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年 ‚为加强对中小学音乐学 本报邀价上海教育学、心理学界卑分人士座谈 妞 夕
科业 务的管理 、指导 ‚对 于此后全 国
探 甜 教 育学 中 的美 育 周题
中小学校音 乐教 育 教科研 的发展有
着 深 远 影 响 的专 职 音 乐 教研 员制度
在 上 海 和 天津 教 育 行政 部 门开 始 初
步试 点。但 由于此后 “ 文革 ” 的影响 ‚
暂 未全面推广 。
由于 中小 学 校 的 学 习生 活 受 到
“ 反右 ” 和 “ 大跃进 ” 的影响‚教学
质量有所下滑 。为此 ‚ 年 月
中央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全 国艺
术教育工作会议 ‚着重讨论加强思 图 一 《探讨教育学中的美育 问题》
想教育特别是文艺思想教育和 民族传统艺术教育 的问
题 。” 中小学校美育工作在政 治运动面前 时处动荡 ‚
其稳步和持久效力难 以充分发挥 。据 年 月
日 《文汇报 》报道 ‚该报编辑部邀请上海 教育界 、心
理学 界人士座谈教育学 中的美育 问题 ‚大家认 为 ‚“ 美
育在 当前社会主义教育 中是一个不容忽视 的方面 。美
育就是审美教育 ‚它 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 、感受 、
爱好 、评价和创造美 的能力 。德育 、智育 、体育都涉
及美育 ‚但不能包括美育 ‚只有通过美育才 能解 决学 图 一 山西某 中学合唱团在演 出 ‚
校 审美观点教育 问题 ” “‚促进 学校教育和学生 的全面发展 。
和 年 ‚教育部相继下发 四个教育
指导性文件 ‚即 年 月 《全 日制 小学暂行
工作条例 草案 和 《全 日制 中学暂行工作 条
例 草案 、 月 《实行全 日制十二年制 中小学
新教学计划 草案 和 年 月颁发的 《关
于全 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 的安排意见》。“ 规
定音乐为小学六 年 中每年必修 的科 目”‚中小学
音 乐课 时的安排 再次予 以明确 说 明‚“ 一 、二 、
三 、四年级每周 学时‚五、六年级每周 学时 图 一 运城 中学合唱团在练 习 ‚
规 定初 中一、二年级每周音乐课 学时‚初三年
级及高中不开设音乐课 。 随后 ‚ 年 月教育部颁发 了 《关于全 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
计划 的安排意见》‚重新 明确 中小学应 “ 全 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 ‚促进青少年儿童在德 、

直到 年起 ‚逐步受到全 国各地教育部门的重视而相继实施 ‚‚ 年国家教委颁行 的 《全 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


划》中对音乐教研 员的配备提 出具体要求 ‚从而肯定了这一体制。文献来源 同上‚第 页
图 一 ‚源 自 《文汇报》‚ 年 月 日‚第一版 。
参阅孙继南编著 ‚《中国近现代 ‚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图 一 ‚源 自 《山西歌声》 月刊 ‚ 年 月‚封三
《探讨教育学中的美育 问题 》‚《文汇报》‚ 年 月 日‚第一版 。
图 一 ‚源 自 《山西歌声》 月刊 ‚ 年 月‚封底 。
参 阅孙继南编著 ‚《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智、体 、美诸方面更加生动地 、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 小学音乐课的授课时数较五年制
教学计划音乐课 的总时数增加 了 课时。’
上述阶段中小学音乐课时的变化和美育与其他三育并举 ‚中小学教育开始 了新的发展 。
这一时期‚中小学校纷纷组建不同类别的学生艺术社团‚如合唱团、歌咏队、各式乐队、
秧歌队、戏剧队、舞蹈 团、话剧团、舞台表演 队、电影工作队等 ‚学校社团活动蒸蒸 日上 。
师生一同学习、一 同创作 ‚同台演 出、装 台卸 台‚师生携手充分地从艺术实践中来再到舞
台和 民众实践中去 。宝贵的实践经历 ‚不仅锻炼 了音乐教师在选材 、编创 、配器 、排练 、
指挥等方面的实际能力‚而且学生们也在这样的艺术生活实践中逐步成长。类似 图 和图
这样 的活动 ‚在这一时期还相 当多。从当时的 《人 民音乐》、《儿童音乐》等刊物 中均可
找到 。这样真实而丰富的艺术实践环境 ‚促使包括学校器乐在 内的音乐文化更加贴近生活 ‚
一批批积极 、出色的文艺骨干正是在这一时期的中小学校课外文艺活动中得到 了充分的锻
炼。
进入 年代初 、中期 ‚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在积极学 习毛主席思想 、重视 民族 民间音 乐
文化 、继承革命音乐的光荣传统的同时‚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传唱革命群众歌 曲‚民族精
神在他们 的思想和灵魂深 处逐步生根 ‚贴近 生活 的 民族 民间音乐文化在他们 身上开始发
芽。

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第四节 “ 文革 ” 时期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年 月至 年 月 ‚毛泽东先后发表 “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 的指示和关


于文学艺术 的 “ 两个批示 ” 后 ‚文学艺术及相关科教研领域发动 了对该领域著名专家 、学
者 、艺术家等 的严厉批判 。 年 月初 ‚《人 民 日报 社论号召全党全 国人 民 “ 坚决 向
那些 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资产阶级学术权威 ‚展开坚决地毫不 留情 的斗
争’ ‚
‚一场声势浩大 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十年浩劫开始 了。
“ 文革 ” 中‚奋斗在一线音乐教育事业 的杰 出教师 、音乐家、先进文艺工作者等相继
被列入 “ 牛鬼蛇神 ” 的行列 ‚使他们在精神和 肉体上备受折磨 。社会道德真空状态下的 “ 文
革 ”‚是非颠倒 。学校教育 陷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基本停止 。“ 造反
歌 ”、“ 语录歌 ” 及 “ 革命样板戏 ” 在全国 “ 一花独放 ” 的社会文艺生活 中对 中小学音乐教
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其 中一些直接成为 “ 文革 ” 初期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 内容 。步入 “ 文
革 ” 中后期 ‚被称 为 “ 毛泽东思想宣传 队 ” 的中小学校课外文艺社团有增无减 。随着
年 《战地新歌》的编辑 出版 ‚“ 文革 ” 中后期短暂的歌 曲创作开始复苏 ‚一批优秀 的儿童
歌 曲也随之 出现 ‚如 《红星歌 》、《我爱北京天安 门》、《红太 阳照 山河 》、《火车 向着韶 山跑》、
《北京有个金太 阳》等 。由于这些歌 曲音调质朴流畅、情感纯真可爱‚深受学生们喜爱 ‚
很快响彻了大江南北的中小学校 ‚让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看到了中小学生和学校音乐教材
回归童真和音乐真情 的希望 。
这 一时期 ‚在无法保证正常课堂教学的前提下 ‚包括学校器乐活动几乎全部转到课外
和社会上进行 。虽然 当时社会环境近 乎扭 曲、颠倒 ‚但学校文艺活动从未有过停 断 ‚师生
参 与社会 艺术活动 的参 与面反而在不断扩大 。正是文革期 间各种各样 的文 艺宣传活动 ‚为
师生提供 了无数次舞 台实践 的机会 ‚加上 当时也没有过 多的课业 负担 ‚从这些学校社 团走
出的文艺骨干和受到艺术影响的其他人才 ‚相较文革前还要突 出。师生充分从实践中来再
到实践中去 ‚演 出活动 丰富多彩 ‚学生 自力更生 的能力得 到 了明显提 高 。
据 年开始进入教学工作 的北京前 中学特技音乐教师章连启回忆 ‚北京市海淀
区两所市立高中之一的 中学 ‚ 年前就有 民乐团、管乐团、舞蹈 团、话剧 团、合唱
团、舞 台工作队、电影工作 队等十几个校 园文艺组织 。 后 ‚这些分散的社 团活动被集
中整合编制在一道 ‚组成 了 中学文工 团‚文革期间被称 为毛泽东思想宣传 队。每到五
一 、十一等 日子 ‚ 中学的毛泽东思想宣传 队都要在颐和 园组织集会活动 ‚以乐 团 当
时的乐 团 由于乐器残 缺 不全 ‚不得不 以混合 乐 队进行编制 、合唱 团、舞蹈 团、 曲艺 团、
话剧 团等艺术演 出形式 ‚宣传毛主席 的伟大革命 思想 。音乐教师和宣传 队的学生们相互学
习‚创作、排练 、演 出、装 台师生共 同负责 。从艺术实践 中来再到舞 台实践中去 ‚不仅锻
炼 了学生在创作 、练 习、演奏 、音乐表现等方面 的能力 ‚他们在合作 、思想交流 、对外宣
传等方面也得到 了不 同程度 的提 高‚同时音乐教师在选材 、编创 、配器 、排练 、指挥等方
面 也有 了较大 的进步 。
上述虽仅是个案 ‚但仍 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 出当时学校课外活动及器乐教学的面貌 。
十年 “ 文革 ’
‚中小学校音乐师资的培养 由于课程设置等 问题一度被政府从简 ‚并学

制缩短 。中等 、高等师范院校和专业音乐院校在一片混杂中开展教学工作 ‚其教学计划变
化无 常、教学秩序混乱无序 。虽未有系统学习知识技能‚但这一时期的师生能够纷纷走 出
学校 ‚深入工厂 、农村 、部 队‚积极参与群众文艺实践工作 。虽学工 、学农 、学兵 ‚但也
得到 了音乐实践活动 的检验 ‚磨练 了艰苦奋斗 、 自力更生 、积极动手 、合作开展并组织音
乐活动的真实能力 。
年 月‚党 中央一举粉碎 了 “ 四人帮 ” 反革命集 团‚结束 了这场空前浩劫 的文
化大革命 。全国各界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投入到拨乱反正工作中‚我国学校教育和音
乐教育事业迎来 了新的曙光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来至上世纪末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年 ‚随着 “ 四人帮 ” 被彻底粉碎 ‚一场旷


日持久 、黑 白颠倒 的 “ 文化大革命 ” 就此宣告结束 。
经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大讨论后‚“ 文革 ”
阴影 、“ 四人帮 ” 余毒滋生下 的 “ 两个凡是 ” 被公开否
定。 年 月在十一届三 中全会前夕邓 小平发表
了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 向前看》的重要
讲话 ‚将 “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 重新确立为十一届
三 中全会 的指导思想 。 “ 中央提 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
到实现 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 ” ’ ‚作 出实行改革开放 的 图 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战略决策 。从此 ‚新 中国开启 了伟大 的改革开放 的新
时代 。

一、 — 年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因十年 “ 文革 ” 的破坏 ‚新 中国学校教育和音乐文化建设的全面复苏几乎是在一片废
墟 中开始的。新中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百废待兴、科教文化百业待举 ‚眼前的任务和工作十
分艰 巨。
年 月 ‚中共 中央转发 了教育部党组下发 的 《关于工宣队问题 的请 示报 告 》及
中共 中央 的批示 ‚“ 现在从学校撤 出工宣队‚以不影响无产阶级教育事业 的发展 ”‚全 国各
地进驻大 、中、小学 的工宣 队随即全部撤 出。” 中小学校复课 的热潮顺势高涨 ‚要求恢 复
正常教学秩序 、恢复正常校 园生活 ‚包括学校音乐教学在 内的整个学校教育起步于课堂止
步之处 。恢复之初始于课 内‚重视课堂教学成为当时的首要工作 。
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 的召开‚迎来 了改革开放 的新 时代 ‚让包括全 国科教文化工作者
在 内的全 国各族人 民倍感鼓舞 。改革开放的春风 ‚同样激发 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更加
以实事求是 的态度和极大 的热情投入到正常的音乐教学工作之 中。
“ 文革 ” 期间‚由于大批优秀音乐教师遭受不 同程度 的影响‚中小学音乐师资原本匾
乏的现实变得更加沉重 ‚加上 “ 文革 ” 对学校教材 的毁灭‚起步阶段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
学步履维艰 。
年 月 日‚教育部在京召开中小学音乐 、美术教材会议 ‚集 中讨论 了全 日制
中小学音乐 、美术教学大纲 征求意见稿 和教材编写等相关 问题 。来 自北京 、上海 、天
津 、辽宁 、陕西 、四川、广 东、江苏、浙江九省市 的教育行政部 门代表及文化部 、人 民音
乐 出版社和人 民美术 出版社的相关同志 ‚就恢复时期 中小学音乐 、美术教育具体工作进行
了热烈讨论 。多数参会代表一致认为‚音乐、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 的重要手段 ‚对
学生全面发展 、身心健康均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 当前某些片面的思想认识 ‚即 “ 认
为在实现 四化 的新长征中‚只有数、理、化是重要的‚而不知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的人才 ‚美育也是不可缺少 的重要环节 ”‚提 出了实事求是 的批评 。“ 回忆我 国五十年代 ‚
中学音 、美课 比例较大 ‚但其他课 的教学质量也很高。” “ 不久前 ‚山东文化局在诸城县做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 向前看》‚载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人 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


页。
图 卫 ‚源 自 《光 明 日报》‚ 年 月 日‚第一版 。
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调 查 ‚发现 该 县
繁 华学校办课外
文艺班 ‚普及 中
小学音 乐教 育 ‚
加 强 课 余 文 艺活
动 ‚学 生们 的学
习质 量 和 思想 品
德显著提 高。” 各
级 学 校 教 师 、专
家 和 教 育行政 人
员一致认为 ‚“ 制
订 教 学 大 纲 ‚编
选 教材教参 ‚组
织教师进修 ‚调
图 ’教育部召开中小学音、美教材会议及 整初三和高 中音 、
几位师范院校艺术系教师的意见 美课现状 ‚建立教
师教研组织 ‚召开艺术教育研讨会等是 当前最为紧要的
工作 ‚而前三项 更是 当务之急 ”。
根据大会讨论的内容及建议‚国家教委于 年 图一 《 对目前音乐教育的设想和建议》
月颁布 《全 日制十年制学校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试行
草案 》 、于 年 月颁布 《全 日制五年制小学音乐
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 和 《全 日制初级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 ”‚进一步明确 了
作为实施美育重要手段之一 的学校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中的突 出作用及 其学校
教育 中的地位 和价值 ”‚这 是 “ 文革 ” 后 国家教委首 次提 出 “ 四育并举 ” 的指 导方针 ‚对
于新时期在恢复和重视实施美育重要途径的音乐课堂教学上产生 了积极的影响 。此后 ‚战
斗在一线的老音乐教育家们纷纷撰文 ‚进一步呼吁全社会重视中小学的音乐教育 ‚敦促国
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 门认真对待美育的认识和实践 ‚解决现存的突 出问题 ‚如姚思源 《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 的几点意见》“、冯继先 《民族音乐教育之我见》 、赵讽 《音乐教育 的几个
问题》”、贺绿汀 《对 目前音乐教育的设想和建议》。等 。此后 ‚关于 “ 美育 ” 与 “ 学校音
乐教育的本质 ” 等相关讨论贯穿整个 了八 、九十年代 。
中小学校音乐教材 问题 ‚始终是这一时期普遍关注 的焦点 问题之一 。如 ‚上海市 中小
学教材编写组 《全 日制十年制 中小学音乐教材简介》’ “、赵 讽 《对普通音乐教育 的一些建
议》” 、潘裕礼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建议》’、刘富煌 《不可忽视乡土教材》’ 、

图 一 ‚源 自 《光明 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 。


《教育部在京召开中小学音乐、美术教材会议》 教育部普教司供稿 ‚《不能忽视中小学的艺术教育— 几位师范院校
艺术系教师的意见》 本报记者戴慧文 ‚《光明 日报 》‚‚ 年 月 日‚第二版 。
图 ‚源 自 《文汇报》‚ 年 月 日‚第 版 。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音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人 民教育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音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姚思源‚《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几点意见》‚《人 民音乐》‚ 年第 期‚第 一 页。
冯继先‚《民族音乐教育之我见》‚《人民音乐》‚ 年第 期‚第 一 页。
赵讽 ‚《音乐教育的几个问题》‚《人 民音乐》‚‚ 年第 ‚ 期‚第 一 页 。
贺绿汀‚《对 目前音乐教育的设想和建议》‚《文汇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全 日制十年制中小学音乐教材简介》‚《人 民教育》‚‚
土海市中小学教材编写组‚《 年第 期‚第 一 页。
‚
’赵讽‚《对普通音乐教育的一些建议》‚《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页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建议》‚《人民音乐》‚
潘裕礼‚《 年第 ‚期‚第 页‚下转第 页。
武其刚 《一个值得重视 的问题》 、乐东华 《改进 中小学音乐教学》 、任传忠 《初 中音乐
大纲 、教材应面 向两个多数》 、贺绿汀 《
音乐教育问题— 在全国中等师范音乐教材讲 习
会上的发言》” 、杜磊 《中学应有统编音乐教材》“ 等均对该问题进行 了探讨 。
为达到 《大纲》要求 ‚这
一 时 期 多数 省市教 育行政 部
门纷 纷成 立音 乐教 师教研 小
组 ‚举 行音乐 教研 会 ‚组织
音乐教师培训 、进修 、研讨 、
公 开教 学观 摩 等 系 列 活 动 ‚
以恢 复音乐课堂教学并提 高
骨干音 乐教师课堂教学能 峨目自‚ 年成立吐余‚为了扭有较师业务水甲 始办 声乐、卑法、甲凡琴以
力 ‚如 南京 市 小学 音 乐教研 甘系作品必析移训鱿斑。位御月 栩老较娜的经脸益踢 及时拍八 并扭侣挤老旅哪共

小组 上海音乐学 劝恋上的文幸 另目是教臼们在放声偏一。

院开 办 中学 音 乐教师进 修
班 ‚为上海市 、区、县普通 中 图 一 南京市小学音乐教研组讨论会及歌唱活动
学培养音乐师资 ‚
青海省召开中小学音乐教
学 研 究会 议 ‚重 视 和 加
强中小学音乐教育
‚等。
根据 中小学音乐教育现
实 ‚声乐教学和合 唱培 训是
当时教研 和进修 的主要活
动 内容 。进 而 ‚参 与培 训相 图 一 浙江乐清县音乐教师培训 琴法课
关活动 的各省市 区中小学音
乐教师逐步达成 了 一种共识 ‚即 以唱歌教学为主 ‚以双基 、音乐欣 赏 、器乐教 学为辅 的
教学机制 。器乐教学在课堂教学 中所 占的 比重是很小的‚偶尔有教师在课堂上 尝试介绍一
点有 关键盘或 口琴等乐器知识 ‚而此 时主流 的音乐教学课堂 内容是歌唱 。为此 ‚《人 民教
育 》相继推 出了两位来 自一线 的音乐课堂教学模范— 上海市卢湾 区第二中心 小学音乐教
师刘德 昌 ” 和上海市长 白一村小学音乐教师顾丽丽 ’ ‚以此树立歌唱教学活动 典型 ‚鼓
励全 国中小学音乐教师 以此为榜样 ‚搞活课堂音乐教学 。
随着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适度 、渐快地发展 ‚有关 国外著名音乐教学法 、教育体系 、
教学实践在 当时众 多学术刊物上被 引介 ‚如徐冬 《日本 山叶音乐教育体系 介 绍》’ ”‚廖

‚刘富煌 ‚《不可忽视乡土教材》‚《人 民音乐》‚ 年第 期‚第 页。


武其刚‚《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页
乐东华 ‚《改进 中小学音乐教学》‚《四川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任传忠 ‚《初中音乐大纲、教材应面向两个多数》‚《人 民音乐》‚怕 年第 期‚第 页。
贺绿汀 ‚《音乐教育问题— 在全国中等师范音乐教材讲习会上的发言》‚《上海歌声》‚‚ 年第 期 ‚第 ‚一 页。
杜磊 ‚《中学应有统编音乐教材》‚《人 民音乐》‚‚ 年第 期‚第 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封二。
图 一 一 ‚源 自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封二。
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
。魏宁‚《青海省召开 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会议‚重视和加 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张信华 ‚《他热爱小学音乐教育工作— 记上海市卢湾 区第二中心小学刘德昌老师》‚载 《人 民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粗 顾根法 戴苗茵‚《用美的旋律催开祖国花朵》‚载 《人 民教育 》‚ 年第 期‚第 页。
徐冬 ‚《日本 山叶音乐教育体系 介绍》‚《
人 民音乐》‚‚ 年第 期‚第 一 页
乃雄 《卡尔 。
奥尔夫及儿童音乐教育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思想和原理》“ 和 《奥
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 点》 ‚马淑 慧 《美 国的 “ 综合音乐感 ” 教学》 、徐武冠 《对
柯达伊音准训练 的认识》”、陈笑波 《意大利的音乐教育》“ 、钱洁平 《人人都是小 “ 音乐
家 ” — 一堂别开生面 的音乐课 》 等 。一部分有想法 的音 乐教师在逐步打开音乐教学视
野并积极参与实践的同时‚开始慢慢反思旧式传统的、以歌唱为主的单一音乐课堂教学 ‚
探索音乐学习的 “ 新 ” 领域— 器乐课堂教学 ‚致使简单易学的乐器初步在个别有创见的
一线音乐教师课堂上得到尝试 ‚如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小学陈长玲老师将 口琴引入课堂‚
迅速普及全区所有小学 “、西城 区西 四北 四条小学尝试推行 口琴进课堂 、
东城 区史家胡同小学把 口琴和竖笛 引入课堂 “、育才学校 小学部音乐课生动活泼 ‚
四年级 学 生普 遍 能识 五 线
谱 ” 、石 景 山区六
一 小 学 开展 电子 琴 教 学
’ …… 四川长寿
师 范学校 要求每个 学 生学
会 一样乐器 ’、江
西 省龙 南师 范学校 要求 每
个 学 生 学会 一 样 乐 器
、杭 州 市第 六 中
学 口琴进入课堂 ’、 了
叉仲密已有 多房中小举进仔匆拐乐公软华试脸‚在这些李校的音乐谋上‚学全们在教 师 的 翔 界
餐 扮 整 胆 竺份 些呐称 、 林‚ 筋 流 姗生‘‚‚ 翩‚
温州一 中开展 口琴教学 彝 理粤夔甲竺乎赶贾用 那 雄 几长节乐技 的训结、音乐 力的墙称获得且若的进步。
刀 甲五甲初一攀生在争习经馆。粉并小学四年摄学生在学匀口‚。 《林官 ‚
‚ 上海市宛平路小学
让 口琴成 为儿童 的好朋 友 图 一 天津市四十五中初一学生吹奏竖笛
“ 宁波效实 中学组办班级 新开小学四年级学生吹奏 口琴
乐队 ’ 辽宁朝 阳市举
办音乐教师 口琴 、牧 童 笛学 习班 年 “ 开封 市 县街 小学将器 乐 引入音 乐教 学 ‚

廖乃雄 ‚《卡尔 ·奥尔夫及儿童音乐教育体系》‚《人 民音乐》‚怕 年第 ‚期‚第 一 页。


廖乃雄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年第 期‚第
一 页。
廖乃雄 ‚《奥尔夫儿童音 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 点》‚《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卜 页。
马淑慧‚《美国的 “ 综合音乐感 ” 教学》‚《音乐艺术》‚ 年第 期‚第 页。
” 徐武冠 ‚《对柯达伊音准训练的认识》‚《上海歌声》‚‚ 年第 期‚第 页。
陈笑波 ‚《意大利的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钱洁平 ‚《人人都是小 “ 音乐家 ’
‚— 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上海歌声》‚ 年第 期 ‚第 一 页。
《吉他走进 了小学课堂》‚《北京晚报》‚‚ 年 月 日‚第 版
《西四北四条小学增设 口琴课》‚《北京晚报》‚ 年 月 日‚第 版 。
‚。《把乐器 引入课堂 学生不再干唱歌》‚《北京晚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 “ 育才学校小学部积极进行音乐教学改革‚把教学着眼点放在开拓 、发展学生的音乐智能方面‚使小学生们饶有兴趣
地接受音乐教育。在一二年级的音乐课上加入体态律动的练习‚将舞蹈和歌唱有机结合 三四年级增设器乐课‚培养学
生具有初步的演奏能力 五六年级开展歌 曲创作活动‚致使育才学校 小学部四年级学生普遍能识五线谱‚毕业生普遍会
作 曲。” 《石景 山区六一小学开展 电子琴教学》‚《北京晚报 》‚ 年 月 ‚ 日‚第 版 。
‚ 《石景山区六一小学开展 电子琴教学》‚《北京晚报》‚ 年 月 日‚第 版 。
‚” 袁安森‚《学生人人学乐器》‚《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胡宏胜 ‚《江西省龙南师范学校每个学生学一样乐器》‚《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陈黎明 严震中‚《杭州市第六 中学 口琴进课堂》‚《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徐乃成‚《温州一中开展 口琴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了图 一 ‚源 自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封二。
同上 。
张斌 ‚《宁波效实中学组办班级乐队》‚《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金亚文 ‚《辽宁朝阳市举办音乐教师 口琴 、牧童笛学习班》‚《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封二 。
张兆瑞 ‚《应尽快地将器乐引入音乐教学中去》‚《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平湖师范 口琴进入课堂的尝试 ’ ……
上述八十年代初 “ 乐器进课堂 ” 的尝试 ‚形成 了如下特 点 第一 ‚不同省市区中小学
校不约而 同地将 口琴和竖笛 或牧童笛 作为 “ 乐器进课堂 ” 教学实践的首选乐器 。为何
如此 ‚可简要回顾一下 口琴活动及其教育的历史发展 。
继本章第二节有关 口琴的兴起 ‚尤其在上世纪 四十年代作为 “ 平 民” 乐器得到普及后 ‚
与 口琴相互关联的教、学、演 、研 、发链条 以一贯之的发展渐趋完备‚多数民众乐于参加
到 口琴活动之 中。但是 ‚由于时局 、经济状况及传播途径等局 限‚大部分解放 区并未得到
普及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 年 ‚ 口琴乐器 的发展较快 ‚在新 中国大 中城市保 持 良好 的
发展势头 ‚中小学校和 民众 的普及面不断扩大 。“ 据 《上海 口琴界》月刊 年 月号
报道 ‚当时就有 个业余 口琴 团体在各私营 电台播放 口琴音 乐 ‚使广 大 口琴爱好者 能从 电
台中欣 赏 口琴音乐 ‚学到 了不少演奏技 巧 ‚提升 了整体 的演奏水平 。 年‚‘ 上海 市 口
琴 团体联合会 ’正式改名为 ‘ 上海市 口琴 团体联谊会 ’ ‚积极开展辅导教学活动 并编辑 出
版会刊 。 年 ‚北京汇文 中学 男校 与慕真 中学 女校 联合组建的 ‘ 慕汇 口琴 队 ’‚
以整齐 的阵容和悦耳的琴声震撼北京 口琴界 ‚是 当时北京一支非常 出色 的 口琴表演 队。”
由于此后的政治运动‚口琴音乐被视为 “ 资产阶级音乐 ” 而遭到批判 ‚口琴乐器 的链条式
发展被迫中断‚致使 口琴活动被停止 、口琴厂被关 闭、口琴演奏家和教育家们被迫转移或
隐退等等 ‚走 向成熟的 “ 平 民” 乐器近乎陷入销声匿迹 的发展境地 。
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 ‚特别是 年 月全 国艺术教育
会议的召开‚音乐文化届迎来 了改革的春天 ‚口琴音乐组织相继
复 出。 年 月北京 口琴会成立 ‚同年 月 日‚时任文
化部副部长周巍峙在北京 口琴会年会上谈到 “ 中国有些音乐上
有成就 的人 ‚就是从业余吹 口琴开始 ‚并对音乐产生 了浓厚 的兴
趣 。而 口琴携带方便 ‚花钱不 多‚是一种 比较容易普及的乐器 ‚
它有 自己的艺术特色 ‚受到人 民的欢迎 ‚对千万青少年 的文化生
活很有好处 。” ” 上海 口琴会 年陈剑晨和友人创 办 ‚“ 文革 ”
停办 自 年恢复活动至 年共演 出 场 。黄毓千倡导
组织 ‚由上海 市 团委 、学生联合会联合 主办 了上海市第一 、第二
届大学生 口琴 比赛及第一届 、第二届上海市大 、中学生 口琴独奏 、
重奏 比赛 。 年 ‚包括上海 口琴会在 内的多个 团体共 同组织 ‚ 图 一 江 阴市 口琴厂
举办全市少年儿童 口琴 比赛 ‚参赛人数近 人 ‚是上海历史
上人数最 多的一次 口琴 比赛 。此后 ‚由于社会音乐考级逐步兴起 ‚出现 了电子琴热 、钢琴
热等 ‚口琴演奏活动 的发展形势发生 了逆转 ‚学 口琴 的人逐渐减少 ‚如 年上海 口琴
会只招收 多名学员 。此时‚上海能坚持经常活动 的 口琴 团体或组织差不多只剩下上海
口琴会 、中华 口琴会等寥寥几家 。 自 年下半年略有好转 ‚上海 口琴会开办 口琴学 习
班 ‚报名人数逾 人 。”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九十年代初 ‚据北京 口琴协会估计 ‚中国
在十二亿人 口中会吹 口琴 的约有八千万人 。从 年 月 日上海市教育局颁发 《关于
在音乐教学 中实行增加器乐教学的通知》“ 到 年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 日制 小学音乐教
学大纲 初审稿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 日制初级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 初 审稿 再到

杜希范‚《器乐教学进入课堂的尝试》‚《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源自 。
徐乃成 ‚《温州一中开展 口琴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图 ‚源 自 《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封底 。
源自 ‚ 石二
《在音乐教育中试行增加器乐教学 通知 》‚上海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年 ” 月 ‚ 日。《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音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人 民教育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第 一 页。
年 《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试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初级 中学音
乐教学大纲 试用 ’推行 “ 乐器进课堂” 以来 ‚口琴在我国中小学校 的发展仍潜在不小
的发展空间。但较之 以往 ‚现在 中小学的 口琴发展逊色 了许多。上述发展能够反映 出‚由
于 口琴音乐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各地 口琴协会或团体的积极宣传及 口琴的制造生产 ‚特别是
口琴乐器本身的特点和优势 ‚八十年代初期不同省市区部分中小学校在音乐教学上选择 口
琴乐器进入课堂 的较 为常见 。
相较 口琴发展而言 ‚牧童笛或竖笛的发展历史稍晚一些 ‚尚谈不上规模 ‚原因在于 以
个人推广 为主 ‚而非协会或 团体组织 ‚尽管 同家族 中的竹笛在 上世纪三十年代部分 中小学
校 中 己有 一定发展 。
中国古代 自有箫 、笛 等竹管乐器 ‚但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广州音乐教师梁得灵
— 在参照西方竖笛 的基础上‚改用竹质材料 ‚由八孔简化成六孔 ‚试制
成既可横吹又可竖吹的牧童笛 。此后 ‚根据 自己在广州及其周边地区中小学大面积 的试验
教学‚逐步获得成功 。 年‚梁得灵在原牧童笛的基础上试制 出一批长短大小不同的竹
管乐器 ‚其 中有带单簧 的和带双簧的两大类 ‚组成 了一支中学生竹管乐 队并 自己编 曲、组
织学生演练‚最后录制 了一些合奏小曲。 年独 自行经七省‚向九个城市的中小学音乐
教师介绍后 ‚回到广州即刻投入生产 ‚采用竹质和塑料质两种材料。直到 年 月‚
广州 己有五十多所 中小学在音乐课堂上吹奏牧童笛 ‚学生人数 已超过五千 。由于梁得灵在
推广牧童笛进音乐课堂上获得 了成功 ‚北京 、上海 、天津 、济南等地 的一些学校 开始试教
”‚学习牧童笛的学生在一天天增加 。直到上世纪九十代年 中期 ‚全国大多数省市 区县中小
学校都有竖笛 此后牧童笛被 改制成八孔竖笛 的教学行为。
八十年代初 “ 乐器进课堂 ” 的尝试所形成的第二个特 点‚是部分一线音乐教师们 自下
而上的 自为教学活动 。对此 ‚学校领导或其他音乐教育研究工作者普遍采取 “ 有 了成绩再
支持 ” 的态度 。
八十年代初 ‚伴随 “ 乐器进课堂 ” 的初步探索 ‚辽宁省兴城县南一小学音乐实验班 、
湖北省天 门市实验小学行知儿童艺术 团儿童作 曲班 “ 和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的音乐加强班 “
的实例 ‚可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音乐加强班班主任 、现年 岁苏人振老师 的一句话概括
“ 是音乐加强班先有 了成绩后 ‚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 门才给予大力支持 ‚而不是一开始就
得到他们 的支持 ”。这一说法 ‚在全 国各地几乎所有学校主抓乐 团或 ‘ 乐器进课 堂 ’教学
的多数音乐教师那里得到 了一致认 同‚如 年 月 日 《北京 日报》以头版头条报道
了朝阳区 《八里庄三小教师马建国改革音乐课教学 把器乐教学引入音乐课陶冶学生情操》
的文章 等等。这一概括或这一说法 ‚告诉 了我们一个道理 主动争取领导支持 ‚首先竭
尽全力、脚踏实地反复探索与实验 ‚理性面对挑战 ‚不断用事实和研 究成果 ‚去赢得各方
面支持与重视 ‚同时善于运用媒介等传播方式加 以宣传 ‚获得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以不断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音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参阅缪天瑞 ‚《中国音乐略史续— 中国乐器之发达与变迁》‚载 《音乐杂志》‚第 卷第 期 ‚ ‚第 ‚页。
梁得灵 ‚《牧童笛和笛管乐队》‚《中小学音乐教育 》‚‚ 年第 期‚第 ‚ 页 。
辽宁省兴城县南一小学音乐试验班‚认真抓早期音乐教育‚将小学一、二年级的音乐课增加到每周四节‚并规定每一
位学生都要学两件乐器 。王英奎 ‚《音乐才能与早期培养— 兴城县南一小的经验》‚《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朱则平等编 ‚《儿童作 曲专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正是这个音乐加强班的民乐教学与展演积淀‚才有 了后来享誉全国的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金帆广播少年 民族乐团的辉煌
与声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苏人振老师多次深入海淀区各小学‚并发动社会同仁、朋友、家长‚前后两次招生‚才
形成 名学生的初一音乐加强班 。最初‚这个班的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差‚打架的、偷东西的、搞对象的一应俱全 ‚
似乎是一个社会闲杂班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这个音乐加强班慢慢起步‚苏人振与学生们朝夕相处 ‚经过相 当努力‚
最后走 向了成功 。
年 月 日‚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召开大会 ‚当场宜布奖励八里庄三小音乐教师马建国五百元 ‚工资提高一级‚
分配住房一套 。
改进器乐教学的工作 。
第三个特点‚就是音乐教育期刊的广泛参与‚如 年 月创刊号 《中小学音乐教育》
经试 刊三期后 正式在全 国发行 ‚这是一份专 为 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服务 的期刊 主编 周大
风 。当然还有 《人 民音乐》、《北京音乐报 》、《中小学音乐报 》等相关业 内报 刊 的积 极宣
传 ‚提供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进行积极交流与经验探讨的互动平 台。
经初期积极探索后 ‚“ 乐器进课堂 ” 很快被推广 开来 。全 国大 中城市 中小学校和教育行
政部 门纷纷投入人力 、物力和财力 ‚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器乐教学初期的探索与试验 开始
向器乐课堂教学的推广和普及迈进 。
年 月‚上海市教育局颁发 《关于在音乐教学中试行增加器乐教学 的通知》。它
的颁布与实施 ‚促使 中小学音乐教育 “ 乐器进课堂 ” 这一举措从 自下而上 的个别行为转变
为 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尽管仍具有一定区域 的局 限。 自学堂乐歌 以来 ‚这是我 国首次 以
地方 政府文件形式下发有关 “ 乐器进课堂 ” 的制度性文件 ‚它的下发与实施 为此后 国
家教委正式颁布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将 “ 器乐与歌唱、欣赏、音乐基本理论等一并列
入 中小学音乐教学 内容之 中” 提供 了前期试验和推广准备 ‚营造 了积极的示范性改革环境 。
《通知》指 出 “ 为 了改革当前音乐课主要是唱歌 的现状 ‚可在音乐教学中试行增加器
乐教学 内容 ‚积极创造条件 ‚逐步做到每个 中小学生在学期间要学会 件乐器 。” 并提
出相关环节的配套要求 ‚ ’ 、各地区教育学院、县教师进修学校可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
各种短期乐器演奏培训班 ‚对在职音乐教师分批进行轮训 、应选择有 固定音 高和技术
性要求较低 的乐器 、教学形式不拘 ‚可在音乐课 中进行 ‚也可在课外活动 中进行 ‚器
乐 曲教材可使用 目前 中小学音乐教材 中的 曲 目‚也可 自选 曲 目 、所用乐器一般 由学生
自备 ‚故应选择便于学生购置的乐器 ”。’从 中‚我们 能够看 出‚上述相关链条从师训 、乐
器选择 、教学形式到乐器购置四个方面提 出了必要而及 时的配套要求 ‚但客观说政府 尚有
诸 多方面未有 明确框定或督导机构趋于完善 ‚即对乐器制造来源 、厂商资质 、诚信及相关
乐器质量科学检验 、时效跟踪与维护服务体系等未形成一个严格 、科学 、公开 、公正 的监
管机制 。由于 《通知》和 、 年 的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在此方面缺乏严密 、
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为此后 出现某些教学偏离或不正当购置乐器等行为‚最终导致未将
课堂教学用乐器纳入 国家和地 区规定的 “ 一费制 ” 管理体系或学校 、地方政府 自筹资助系
统或二者兼而有之 ‚有其 自身管理与协调 的深刻原 因。

二、 — 年 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 乐教 学

年是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 的开局年 ‚中小学音乐教育及其器乐教学正是在这一年


开始大踏步地 向前发展 。此后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逐步加快 了发展 的脚步 ‚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乐教学也随之推广 开来 。
’ 七五 ” 计划 》“ 第三十二章 发展教育事业 的主要政策措施 ” 中明确提 出 “ ……各级
各类学校都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贯彻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全面发展 的方针 ‚把学生
培养成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 这是 自 年改革开
放后 ‚中国政府第一次将 “ 美育 ” 同其他 “ 三育 ” 并列写进 国家教育方针之 中。这一重大
举措 ‚在全 国上下 ‚特别是文 、教 、艺 、科技界引起 了强烈反响‚全 国音乐教育工作者无
不为之称道 ‚多年苦心争取 的学校 “ 美育 ” 建设从此开始大跨步地 向前发展 。十一届三 中
全会 以来 ‚国家社会各项事业 ‚尤其是改革开放 战略的实施 ‚科教文艺界重新复苏 、起步
与协调发展 ‚所有这些不仅促成 了 年 中国音乐教育事业 的兴旺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

《在音乐教学中试行增加器乐教学 通知 — 上海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年 月 日‚《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 一 ‚上海教育出版社‚ 年 ‚ 月第 ‚版 ‚第 页。
靡‘
乐教学也随之


迎 来 了快 速 发
展的六年。
一 “ 没有

美 育 的教 育 是 … 誉滋黔 黔 砰 争
妞不

不完全的教 育 ”
‚ 一 一 ‚ —
韶 二吧二益二盆 石 孟 月 映
旦‚竺业业“ 吐 油 月
健 二 二二气

‚‚‚
‚二」‚‚理于巴艺竺艾二 少
经过前后两 二踢台留灿‘ ‘
年多的筹备 ‚高 丈气‚‚
‘ 月吧
吧 ‚ 一一一
玉奋脚‘嗯兜 嗯
一 一 ‘二 茄
人 育
等 学校音乐教
育学会于
年 月 日在 粗翻两扁 扁聋奎 奎
咒弋李 ‚‚

清华大学宣布 舒毕绳 职

成立 ‚前 国家教 娜麟麟霉 霉涟 轰
委 常务副主任
何 东 昌提 出
“ 我 国的教育在 很长 时期 以来
是不完全的教育 。从德智体美劳 图 一 有关美育的一些重要报刊文章
全面发展的要求来看 ‚抗战时期
的学校教育从中小学起就是不完全的、有欠缺 的。……直到解放 以后也是如此 。总体来说‚
无论从历史的经验来看 ‚还是从未来的需要看 ‚加强美育‚加强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不能忽视 。办教育 的人不能只关心本校 的专业 ‚而必须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否则就不是
办教育 ”。 正是在这次大会上 ‚后人将其概括为 “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 的教育 ”。”
二 召开首届 “ 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 ”
年 月 日至 日‚全 国部分音乐教育工作者齐聚广东中山市 ‚中国音协音
教委 年 月成立 联 同其他单位主办 了第一届 “ 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 ”。近
位大会代表对美育及音乐教育的功能、目的畅谈 自己的认识‚对介绍国内外音乐教学的实
践、经验、成果及其 问题广泛交流 、共 同商讨 。最后 ‚前 国家教委副主任彭佩 云在大会 闭
幕式上发表 《 迎接美育春天 的到来》重要报告 ‚鼓舞全 国音乐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 、迎头
赶上 、踏实实践、精心教改‚促进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 门更多关心和支持学校 艺术教育工
作 。会后‚经音协音教委和 中国音乐函授学 院编辑 ‚由山西人 民出版社 出版 了 《迎接美育
的春天》论文集 年 月 。
三 正式成立 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 员会
国家教委于 年下半年组建艺术教育处 ‚经三个月的筹备 ‚于 年 月 日
在北京正式成立 国家教委 艺术教育委员会 。彭佩云在 国家艺教委成立大会上发表讲话 ‚她
认为当前的学校艺术教育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如 “ 艺术教育工作的领导不力 ‚艺术教育
管理机构不完善 还没有建立起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 、大学相互衔接 ‚既体现不同阶段

‚图 一 ‚赵讽‚《
教育绝不能缺少美育》‚《中国教育报》‚ 年 月 日‚第 版 《美育是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
容 要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一代新人》‚《中国教育报》‚ 年‚ 月 日‚头版头条 《国家教委邀请艺术界人士座
谈加强学校的艺术教育 》‚《中国教育报》‚‚ 年 月 日‚头版头条 陶祖伟‚《美 ‚是需要呼唤的》‚载 《中国
教育报》‚ 年 月 日‚第 版 。
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 一 ‚上海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 页。
参阅 《国家教委邀请艺术界人士座谈加强学校的艺术教育》‚《中国教育报》‚‚ 年 ‚ 月 日‚头版头条 音协音
乐教育委员会与 《中国教育报》学校教育部联合召开美育座谈会指出 《美育是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 要按照美的规
律塑造一代新人》‚并发表评论员文章 《推进审美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报》 年 月 日‚头版头条 贺绿
汀‚《让音乐滋润孩子的心田》‚载 《解放 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 彭佩云 把艺术教育摆到应有的位置上》、
赵讽 《教育绝不能缺少美育》、陶祖伟 《美‚是需要呼唤的— 寄语 “ 美育天地 ” 专刊》‚《中国教育报》‚ 年
月 日‚第 版 ‚美育专刊
特点又保持教育连贯性的艺术教育体系 艺术教育师一 资严重缺乏 当前‚全国现有普通 中
学九万三千余所 ‚但现有 中学音乐教师只有二万八千余名 ‚且具有大专 以上学历的教师仅
占五分之一 ‚现有师资队伍质量有待提高。” ’ 年艺教委首要抓 的三项工作之二就是
“ 组织各方面力量 ‚对学校艺术教育状况认真进行一次 比较全面 、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 ‚

此后全 国绝大多数省、市 、区开始全面 的中小学艺术教育调查 。这是我 国二十世纪学校音
乐教育发展史上首 次 以本省 、市 、区学校 艺术教育 发展情 况为调查对象 的大规模调 查行动 ‚
其最后 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总结为 年 国家教委颁 布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初 审稿 》
提供 了直接 、有效 的参考 。据调查显示 ‚“ 当时上海市只有一个兼职教研 员负责全市 的中
学美术行政教育工作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四省 区各级教育厅局处均未设置艺术教育
的管理机构 。四川 、云南 、贵州 同样 ‚也没有健全而完善的艺术教育行政业务管理系统 。
广大西部的中小城市 、农村 、边远 山区的艺术教育更是无人管理 、放任 自流 。” “ 伊犁一位
校长坦率地讲 ‘ 音乐那是副课 的副课 ‚与毕业和升学毫无关系‚所 以不可能被重视 ’ 。调
查中‚师资奇缺现象 比较严重 。甘肃省有 所 中学 ‚仅有音乐教师 人 ‚绝大多数
是兼职 云南省有 所 中学 ‚音乐教师仅有 人 ‚教师与学生之 比高达 。再如 ‚
经济文化较发达 的江苏和广 东等 ‚中学艺术师资的缺额均在 服 以上 ‚小学的情况更为严
重 ”。 从中‚我们不难看 出‚全 国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水平在 当时普遍较低 ‚而这一切对 “ 器
乐进课堂 ” 及 “ 器乐第 二课堂 ” 的均衡发展造成 了一定影响‚其发展 的地 区间差距在随后
的改革推进过程 中有 明显拉大 的趋势 。
由于此前大 中城市在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上 的初 步尝试与实践 ‚多数音乐教师们认 为
“ 乐器进课堂 ” 是很好 的教学 内容 ‚对学生音乐能力和全面发展都很有益处 ‚但这一时期
仍停 留在探索阶段 。绝大多数一线音乐教师们 尚未清楚具体该怎样去实施 “ 乐器进课堂 ”‚
以符合器乐教学 目标及其发展规律 。
这一时期 ‚尤其是 、 、 年连续三年 召开 的 “ 国民音乐教育研 讨会 ”‚大
量 的国外音乐教育实践和相关理论被 引介进来 ‚并陆续见诸于报刊文献 ‚举办各式各样 的
培训活动 ‚为 “ 器乐进课堂 ” 的科学 、有序 、健康 发展提供 了一定参考和借鉴 。如 ‚戴 明
瑜 《罗马尼亚音乐教育》”‚顾连理 《达尔克罗兹德体态律动》 ‚司徒幼文 《铃木教学法 》
”‚朱则平 《美 国的小学音乐教育》“‚辛 国婆 《美 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 ‚〔 美 霍华德 ·加
德纳 熊蕾译 《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缪裴言 《日本小学的音乐创作教学》 ‚王立志 孙
启林 《朝鲜 中小学 的音乐教育》’ 。‚郭瑛 《在柯达伊 的故乡》” ‚劳洛斯 ·莱费 《澳大利亚
的音乐教育》’‚卢 乡敏 林大春 《达尔克洛兹 的音乐教学体系》’ ”‚戴 明瑜译 《东欧 国家
音乐教育点滴》’‚秦德祥 《国外音乐教育法 的初步 比较 》’ ”‚戴明瑜 《苏联 的三级音乐教
育体系》’ “‚郭瑛 《柯达伊教学法听课记》’‚杨立梅 《柯达伊教学法简介 》 上 、中、下

‚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 ‚ ‚上海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一 ‚ 页。


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 牙一一 ‚上海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戴明瑜‚《罗马尼亚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顾连理‚《达尔克罗兹德体态律动》‚《音乐教育参考资料 》‚ 年第 期‚第 页。
司徒幼文‚《 铃木教学法》‚《音乐教育参考资料》‚‚ 年第 期 ‚第 ‚ 页。
朱则平‚《美国的小学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辛国夔‚《美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人 民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美 霍华德 ·加德纳 熊蕾译 ‚《中美艺术教育的区别》‚《人 民音乐》‚‚ 年第 期‚第 一 页。
缪裴言‚《日本小学的音乐创作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劳洛斯 ·莱费‚《澳大利亚的音乐教育》‚《 人 民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郭瑛 《在柯达伊的故乡》‚《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 劳洛斯 ·莱费‚《澳大利亚的音乐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 》‚ 年第 期 ‚第 页。
卢乡敏 林大春‚《达尔克洛兹的音乐教学体系》‚《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戴明瑜译‚《东欧国家音乐教育点滴》‚《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秦德祥 ‚《国外音乐教育法的初步 比较》‚《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一 页。
戴明瑜‚《苏联的三级音乐教育体系》‚《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郭瑛 ‚《
柯达伊教学法听课记》‚《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安美珍 《朝鲜的中小学教育》 ‚徐淑敏 《朝鲜小学的音乐教育》 ‚于湘文 缪裴言译 《英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见闻》 ‚周大风 《音乐教学法种种》 等。
年 月上海 中、小、幼音乐教育研 究会举行第二次年会 ‚会上展示 了 自 年
月成立的奥尔夫音乐研究小组成员陈蓓蓄 、孙幼丽等八位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成果。在
合理吸纳奥尔夫 “ 元素性 ” 音乐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他们开始打破传统、刻板的音乐教学
方式 ‚将吟诵 、体态动作、乐器演奏及歌唱融 为一体 ‚使孩子们 的音乐想象力得到明显的
提高‚更进一步丰富了器乐教学的方式方法 ‚“ 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课堂教学树立 了积
极的教学典范‚开辟 了新的教学组织与指导的广 阔途径 。
年 一 月‚中国音协教育委 员会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联合举办 了奥尔夫音 乐
教学法短训班 ‚特邀联邦德国音乐教师施奈德夫人来华讲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报名学
习者有来 自全国 个城市 、 余名音乐教师 。施奈德夫人结束北京的讲学后又去西安
讲学一个月‚培训学员 余人 。 “
上述文献和培训活动 ‚均在一定程度上为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 、拓展课堂音乐教
学的视野 以及 “ 乐器进课堂 ” 的教学策略 ‚提供 了积极的外部因素 。一线音乐教师们 的课
堂器乐教学在逐步发生变化‚如北京市朝阳区八里庄三小音乐教师马建国在 《摸索音乐教
学的新路子 ‚把器乐引进课堂》 一文介绍 了他将器乐引入课堂的 “ 四阶段 ” 教学经验 。
“ 第一阶段 局部试验 、初步探索。我慢慢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根据我国具体国情 ‚
从三方面着手选用乐器 ‚一要有 固定音高‚便于课堂教学 二要简单易学 ‚能够普及推广
三要质量好‚价格便宜‚一般家庭都有能力购买。依照这几条原则‚我选择 了竖笛 ”。
“ 第二阶段 犷全校推广 ‚分段试验 。 年 月‚我开始在全校一至六年级音乐课上 ‚
全部增加 了器乐教学 。根据儿童心理年龄特 征和循序渐进 的教学原则 ‚我采取 了分段试验
的方法 ‚即低年级学习打击乐— 十三音铝板琴 中年级学习民族管乐— 竖笛 高年级
学习吹奏乐— 口琴 。 年 月‚又在三年级增加 了口风琴教学试验 ‚使器乐教学的内
容更加丰富。”
“ 第三阶段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积极拓展器乐教学领域 。由于小学音乐课 时十分有
限‚我从 年 月开始‚探索着把课堂教学同孩子们校 内、校外的活动和 日常生活有
机联系起来 。 提倡课外 自学乐 曲‚勤奋练 习‚设计 ‘我 向大家献一 曲’的新课型 。其
间‚孩子们既是演员又是听众 ‚互看互学 、互促互进 。一下子 ‚孩子们 的演奏 曲 目发展 的
也十分广泛 ‚有从 电影 、电视 、广播听过后 自己演奏 出来 的‚还有 的 自己创作 的等等 。在
此基础上 ‚我还把课外器乐小组 的扬琴 、木琴和手风琴请进课堂 ‚参与即兴合奏 组
织乐队‚开展各种演奏活动‚创造一切条件让孩子们有机会登上舞台 自信地演奏 ‚如升 国
旗 、少先队集会 、校运会 、班级歌咏比赛等 。吸收器乐学 习和演奏 中优秀的孩子进入校乐
队‚开展课外器乐合奏 的演 习、锻炼孩子们 的合奏 能力和意志品性 。”
“ 第四阶段 在普及基础上 ‚探索新的提高 。从 年初开始请校乐队 名孩子们
试着学习二胡、柳琴 、云锣、笙等十几种从未接触过的民族乐器 ‚探索在普及 了简易乐器

柯达伊教学法简介》〔上、中、下 ‚《儿童音乐》‚
杨立梅‚《 年第 期‚第 一 页 第 期‚第 页
第 期‚第 、 页 。
安美珍‚《朝鲜的中小学教育》‚《 河北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徐淑敏‚《 朝鲜小学 的音乐教育》‚《河北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于湘文 缪裴言译 ‚《英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见闻》‚《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周大风‚《音乐教学法种种》‚《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压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 ‚第 页。
《学他人之长 走 自己之路— 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教学观摩散记》‚《北京音乐报》‚怕邵 年 月 日‚第 版

迎接美育的春天》‚中国音协教育委员会 中国音乐函授学院编‚山西人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一
页。又‚丁明健 ‚《音教改革中的一朵鲜花— 观摩北京八里庄三小器乐教学课》‚《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合奏 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参与民乐队的合奏学习。”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上述小学 “ 器乐进课堂 ” “ 四阶段 ” 教学的发展模式具有相 当的代
表性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小学陈长玲老师和八里庄三小马建 国老师的成功实践为此后朝
阳区小学器乐教学 的普及与提高起到 了模范作用 ‚致使北京市朝阳区小学 年末开展
器乐教学的学校达到 、 年末达到 、 年末达到 校校有器乐 ’ 、
年末开展班级器乐教学达到 了 班班有器乐 。
再如 ‚山东高中音乐教师 肖国林在 《中学音乐教育改革 的实践与体会 》 一文 中畅谈 了
自己在 高 中开展 “ 乐器进课堂 ” 的实践
“ 我从 年开始在高一、高二开设音乐实验课 。为 了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把简
易的乐器牧童笛 梁得灵老师创制 和小型打击乐器 、电子琴带进课堂 ‚ 自编教材 ‚实行
了 以音 乐欣赏为 主‚乐器 、歌唱三 结合 的教学 ‚结果 出乎意料地 受到高 中学生 的喜爱 。在
乐器课上 ‚学生们人人都是演奏员 ‚置身于合奏 中‚初步具备 了独立视奏视唱和 自学音乐
的能力 。对乐器演奏方法在课堂上给予指导‚要求学生课后去练 习‚通过一学年 的学 习‚
每一班都 由学生指挥 、协调演奏合奏 曲。第二课堂主要采取分类 、分期短训骨干 ‚如吉他
班 、打击乐班 、电子琴班 。在实践的基础上 ‚我 自编 了 《中学生乐器课本》教材 ‚它 以直
笛 、吉他 、键盘 、节奏乐器 包括奥尔夫节奏乐器 结合使用 ‚包括 由浅入深 的练 习曲、
合奏 曲和这些乐器 的演奏法 。编配 的乐 曲突 出民族性 ‚培养 学生熟悉 民族音乐 、热爱 民族
艺术为 出发点。教材可供 中学三年级使用 ‚因而具有一定的弹性 ‚使用者可 以根据学生的
实际水平选择运用 。至此 ‚在第一学年总结 中‚ 叽 的学生主动要求到高二继续深入学习‚
以提 高 自己的音乐素养 ‚而学生的学业成绩、学校 的艺术展演成绩始终位于整个 山东省的
前列 。”
这 一时期 ‚有关 “ 器乐进课堂 ” 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还有杭州六 中开展 的 口琴 以及 口
风琴教学试验 ‚他们通过总结经验 ‚组织观摩课示范‚逐步推广到全市 ‚二分之一 的学校
开展 了口琴 、口风琴教学 四川威远县煤矿子弟 中学积极推进 口风琴教学 “ 和戚墅堰机
车车辆 工厂 中学将 口风琴用 于和 声教学 的尝试 “ 魏岩倡导 中小学重视并推广 民族 打击乐
浙江 宁波象 山县实验 小学大举推进传统竹笛进课堂教学并组建竹笛乐队 “ 江 苏省苏州
市 昆山蓬 朗小学在全校普及 了口琴教学后在 高年级又增添 了竖笛学习‚全校近有 四百人学
习乐器 并充分确立班级 “ 小助手 ” 制度 。 湖南省黔 阳县音乐教研 室夏志刚提 出班级音乐
课 “ 十分钟演奏 ” 办法 ‚他认为把乐器 引进课堂是件易办到 、难坚持 的事 ‚学生常常带不
齐乐器 的现象 比较普遍 ‚直接影响课堂器乐教学整体节奏和教学进度 ‚为此他做 了一项规
定‚即每次音乐课都安排十分钟演奏活动‚每人都须带乐器参与合奏 ’ “ 何树柏 《电子琴
种种 》 ’ 孙焕英 《开辟二胡教学新里程》’ 查定 国 《音乐教改实验 的报春花— 宜宾市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 马金东‚《器乐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国教育报》‚ 年 月 日。


《积极开展器乐教学 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 ‚ 年 月‚北京市中小学器乐教学现场
会经验材料 ‚未发表 。
《迎接美育的春天》‚中国音协教育委员会 中国音乐函授学院编 ‚山西人 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严震中‚《中学音乐教研工作的实践与改革》‚《迎接美育 的春天》‚中国音协教育委员会 中国音乐 函授学院编 ‚山西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彭 国华 ‚《口风琴— 中小学器 乐教学 的理想乐器》‚《中小学音乐教育 》‚‚ 年第 ‚期 ‚第 页。
同上 。
魏岩 ‚《提倡 民族打击乐》‚《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林吉才 ‚《竹笛响彻校 内外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吴文章 ‚《音乐小助手》‚《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夏志刚‚《十分钟演奏》‚《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何树柏 ‚《电子琴种种》‚《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孙焕英 ‚《开辟二胡教学新里程》‚《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一 中音乐综合教学实验一阶段评审报告》’……
上述各地各校的实践探索 ‚其特 点大体可归为 以下几个方面
、探索音乐教学的均衡性
“ 乐器进课堂 ”‚在前一阶段的初步探索过程 中‚由于一些条件尚不具备 ‚一部分肯于
动脑 、喜爱音乐教学工作的青年开始探索均衡发展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 ‚即均衡发展 中小
学音乐教学 内容 。随着探索的逐步深入 ‚逐步悟 出了这一阶段均衡发展音乐教学的关键 问
题‚如中小学如何丰富音乐课堂教学 ‚如何开展器乐教学 ‚如何认识乐器 习得的重要性 ‚
如何将课堂乐器学习与歌唱 、基本乐理 、欣赏学习相互结合 ‚ 自编教材 因材施教 ‚课 内外
器乐学习相结合 ‚如何在器乐学习中发挥小先生的作用等等 。
、探索器乐教学 的音乐表现性
学堂乐歌时期 ‚中小学音 乐教学 比较注 重音 乐 的表现性 ‚诸 多音乐教 员能够提供 更 多
机会 ‚让学生们在舞 台上真情而 自信地表现音乐 、表达 自我 。但随后的战乱 ‚中小学生正
式 的音乐学 习环境被打破 ‚表现音乐 的课堂教学空间渐趋狭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 乐
器进课堂” 开始在中小学起步‚但对乐器音乐的表现关注不够 ‚孩子们更多是在教室的座
位上表现器乐。随着探索与实践的深入 ‚音乐的表现性开始得到重视 。孩子们逐步有 了 自
己的舞台‚真情 、 自信 、 自在的表现乐器音乐得到 了回归‚至少在一小部分音乐教师们的
音乐实践和器乐教学探索中‚这不能不说是中小学音乐教学局部发展的进步。
正如游泳要在水里学、炒菜要在灶上学一样 ‚器乐要在表演 中学习‚要在表演 中提 高
音乐表现 的能力、提高对艺术真情的认识与表达 。表演需要真实的舞 台‚需要真实的观众。
学生们在乐器学习中懂得不仅能够参与好合奏、表现好音乐‚作为一位 出色的演奏员‚更
应该能够成为一位懂得欣赏艺术 、尊重他人真情和智慧投入的观众 。
、探索器乐学 习的顺序性
在选择一种乐器在某一个班上实验后 ‚试 图逐步推广到全年级、全校 、全 区 。围绕一
件乐器的实践‚有选择地逐层加入其他 同种 、同类或 同族乐器 ‚突破此前单一乐器音色 。
随着探索的深入‚某些异种 、异类或异族乐器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进来 ‚班级器乐合奏的
组织渐趋丰富。
相较 — 年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初期探索 ‚这一时期通过各地各校的实践与推
广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发展逐步坚定起来 。 年 国家教委颁布了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初审稿 》‚将 “ 器乐 ” 重新纳入到音乐教学 内容 中‚“ 乐器进课堂 ” 这一教学活动在制
度上有 了明确 的保证 。
但是 ‚ 年 以后 ‚随着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港 台流行音乐随即涌入 国内‚迅
速传播到 了全 国多数省市区的中小学校 园。杭 州一位音乐教师调查表 明‚“ 孩子们在学校
音乐课堂上受到的影响只有 既 ‚而 的音乐信息来 自各种传播媒介中的流行音乐 。” 此
前 ‚姚思源 曾说 “ 目前流行音乐在青少年学生 中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用教师们的
话说 ‘ 抵挡不了’ ”。 有关 “ 流行音乐是否应该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 ” “ 中国学校音乐教
育教学如何应对 ” 等相关讨论一时间备受关注 ‚社会各界纷纷发表 自己的见解 。曾任北
京市教育局局长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陶西平如是说 “ 艺术教育没有 空 白‚只有空
档 。孩子不会不接触任何艺术 ‚我们不开展艺术教育 ‚必然就会让别的污七八糟 的东西填
补进去 。” 随后 ‚北京市政府和教育局 以及各 区县教育行政部 门通力合作 、上下沟通 ‚成

查定国‚《音乐教改实验的报春花— 宜宾市一中音乐综合教学实验一阶段评审报告》‚《音乐探索》‚‚ 年第 期‚
第 页。
单三娅 苏丽萍 梁若冰 ‚《改进音乐教育 培养完善人格— 赵讽、郑小瑛 、姚思源访谈录》‚《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
文选》 洲牙一 ‚上海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同上 。
陶西平‚《使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起来— 祝贺北京中学生金帆艺术团成立十周年》‚《金帆‚希望的摇篮》北京艺术教育
征文选集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年 月北京第 版 ‚第 页。陶西平著‚《一路走来— 陶西平教育漫笔》‚
立 了北京市中学生金帆艺术团‚点燃 了课外、校外音乐教育的星星之火 ‚也触动和激励 了
第一课堂器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
“ 乐器进课堂 ”‚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两个课堂的相互协 同、相互促进 ‚知美 、
赏美 、懂 美 、迎美 、造美 、鉴美才可实现 ‚才能促使学生养成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的习
惯 ‚促使学生们 的生活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精神世界更加纯洁 高尚。
这一 时期 ‚两个课堂的结合有 了一定探索 ‚如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十八 中学刘香春在
《试谈第二课堂在 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中说 “ 第二课堂是进一步开发学生音
乐智能的好形式 为学校培养的大批文艺骨干— 小先生 发现 了又一块培养人才一 的园地
促进并检验 了第一课堂的教学及其改革 川 北京市呼家楼 中心小学陈长玲在 《弦歌遍校 园》
一文 中介绍 “ 在课余组建 的吉他兴趣 小组 ‚不仅促进 了音乐教学 ‚更加丰 富 了学生们 的
课余生活 。课余时间‚学校里歌声荡漾 、琴声悠扬 ‚真正可称之为 ‘ 弦歌 同堂 ” ‚ 浙江
省余姚市实验 小学在陆 申老师精心指导下 ‚学校 “ 红领 巾民乐队 ” 蒸蒸 日上 ‚每个乐队成
员均能演奏两种乐器 ‚越加喜爱中国民族乐器 。在此基础上 ‚与另一位音乐教员联手 ‚推
动 了学校三年级和 四五年级第一课堂牧童笛和 口琴 的学习并将两个课堂有机结合起来 。尽
管社会上流行着港 台音乐 ‚而这些学生却醉心于优秀少年儿童歌 曲和传统 民族乐 曲的作 品
” 张吉男在 《我对音乐教改中几个关系的认识》一文 中说 “ 随着音乐课教学 内容 的增加 ‚
学生的课外音乐活动越来越显得重要 。无论是歌 曲‚器乐的练 习‚还是音乐欣赏等活动 ‚
都不是仅靠课堂四十五分钟所能解决的‚两个课堂相互联系、渗透共进更为重要。因此 ‚
大力开展学生的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教改的另一个重大课题 ” 。类似的例子还有 ‚杭州市
大观 小学俞坚 《坚持廿三年 的一个小学 民乐队》” 江苏省雌 宁县实验小学王崇荣 《音乐室
的大 门敞开之后》“ 等等 。
上述 中小学器乐教学 的发展 ‚离不开社会音乐教育 的大环境 。据广州市教育局 丁振华
在 《广州少儿艺教新貌 》 一文 中介绍 ‚“ 年 ‚广州市学钢琴 的少儿约一百多人 ‚仅
一年后 ‚迅速增至一千 多名孩子 ‚几乎是一年前 的十倍 同样 的 比例发生在学小提琴 的孩
子身上 ‚ 年广州市学习小提琴 的孩子大致在三 百人左右 ‚两年后 己达到三千多 ‚亦 以
十倍增长 。” 谭林在 《推动 参谋 桥梁— 几年来的音协广东分会音教委工作》” 中谈到
“ 早期 ‚我们广东音教委 的工作是先从课余教育入手抓起 。当时的社会音乐教育主要 以各
式各样 的培训班为特点‚如 团委 、妇联、福利会 、文化局 、艺术馆 、青年宫、少年宫……
还有艺术院校和专业团体 ‚都在举办艺术中心和各种培训班 。据 年末不完全统计 ‚
广州市学小提琴 的有 四千多名孩子 ‚学钢琴的也有两千 多人 ‚学手风琴的业 已超过三千人 ‚
学 民族乐器 的也有发展 ‚单是扬琴一项就有近千人 。现在少儿艺术 中心 、培训班 、课余学
校 ‚ 已从 年十三家增到三十多家 ‚也就是说在课余接受正规乐器培训 的少儿人数 已
有两万人之多 ‚还没有包括广州市简易乐器开始进入课堂的两千多个教学班 的人数 。”
仅 以广州一例 ‚已经能够看 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中后期 ‚校外乐器学 习几乎 占据社会
音乐教育 的主流 ‚这不仅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 了丰厚 的艺术资源 ‚也为学生器乐技能和器
乐文化 的增长提供 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逐步形成 了一个庞大的儿童音乐教育王 国。
推进 中小学器乐教学发展的动因‚除了诸多一线音乐教育工作者 自下而上的 自为实践、

京华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迎接美育 的春天》‚中国音协教育委员会 中国音乐 函授学院编 ‚山西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陈长玲 ‚《弦歌遍校园》‚《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陆 申‚《红领 巾民乐队》‚《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张吉男‚《我对音乐教改中几个关系的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俞坚 ‚《坚持廿三年的一个小学 民乐队》‚《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王崇荣 ‚《音乐室的大 门敞开之后》‚《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丁振华 ‚《广州少儿艺教新貌》‚《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 页
谭林 ‚《推动 参谋 桥梁— 几年来的音协广东分会音教委工作》‚《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社会音乐教育各式培训班 的器乐学习以及诸 多音乐家、专家、学者等社会名士的大力支持
与积极投入外 ’ ‚ 年 月国家教委颁布的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以及 年 月
国家教委 印发的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 — 年 的通知 ‚从教育行政
政策的具体规定和艺术教育整体战略的导 向上‚实事求是地对中小学器乐教学的意义 、价
值和功能给予 了充分肯定‚卓有成效地对 中小学器乐教学进行了全面观照和重点发展 。
在 年 月国家教委颁布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 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初审稿 》
和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 日制初级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 初审稿 》 中‚重新将 “ 器乐 ” 纳
入小学和初 中音乐教学 内容之 中‚与其他教学 内容一并受到重视‚并给予 中小学音乐教育
均衡化发展 以政策保证 。这是继 年 《小学音乐课程暂行标准 草案 》将 “ 乐器 ” 与
“ 唱歌、乐谱知识和欣赏 ” 一并列入教学 内容和 年 《初级 中学音乐暂行课程标准》
将 “ 乐器 ” 与 “ 唱歌和乐理 ” 一并列入 “ 作业要项 ” 之后 ‚小学历经 年 、初 中历经
年后 ‚将 “ 器乐 ” 此前一直是 “ 乐器 ‚’ 重新列入音乐教学 内容 中来 ‚回归音乐教学 的本
质。
该 《音乐教学大纲》对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给予如下定位 “ 器乐教学是音乐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及音乐素质 ‚有着重要的作用‚
应予 以重视 。”
小学‚在 “ 教学内容与要求 ” 表述中提出 “ 通过器乐教学‚培养学生学习音 乐的兴趣 ‚
提 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选用节奏乐器和其他 简易乐器进行教学‚如 口琴、竖笛、口风琴、
电子琴、铝板琴等 ”。在 “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 问题 ” 中‚明确提出了器乐教学的功能
和作用并对当前的状况作了一定估计 “ 器乐教学是音 乐教学的重要 内容之一 ‚对 于培养
学生音准和读谱能力具有特殊的功效 ‚能促进学生音 乐素质 的提 高。但 由于 目前各地的条
件很 不平衡 ‚大纲对器乐教 学的具体 内容未提 出统一要求。各地 中小学可从 实际出发 ‚因
地制宜‚根据 器乐特点可在课 内、课外结合进行。 目前暂不具备开设 器乐教学的中小学‚
应积极创造条件安排好器乐教学 ”
中学‚在 “ 教学内容与要求 ” 表述中提出 “ 器乐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 内容 ‚对提 高
学生学习音 乐的积极性以及音 乐素质 ‚有着重要作用‚应予以重视。 、教学中‚可根据
不同条件选用 乐器‚要 重视 民族 器 乐教 学‚选择 乐器时要注意乐器的音准和音 色。 、教
学中应注意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要注意音高和节奏准确‚句法适 当 合奏要求声部和
谐 、均衡 、教学中所用练 习曲、乐曲应适合学生的程度 ‚并注意循序渐进 在 “几点
说明” 中同样 明确提 出了器乐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并对 当前 的状况作 了一定估计 “器乐是
学生学习、表现音乐的重要 内容 它和唱歌都是学生亲 自从事艺术实践、表现音乐的内容
为 了体现音乐教学改革的精神 ‚促进器乐教学的发展 ‚本大纲将器乐列为音 乐教学的内容
鉴于 目前我国器乐教学发展极不平衡 ‚对器乐教学的内容暂不提 出具体的要求 望各地、
各校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讲究教学实效 器乐教学学时数各年级分配比例‚约 占相应
年级音乐教学总学时的 目前不具备开设器乐教学的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器乐
教学”
这是改革开放后 ‚国家教委首次在 国家教育法规文件 中明确将器乐正式列入教学 内容
之 中‚这一举措标志着我 国基础音乐教育指导性文件在 内容建设上趋于完善 。中小学器乐
教学感受到 了音乐教育 的 “ 家 ” 的温暖和关爱 。虽然 “ 器乐教学 ” 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
意义和价值 以及其 目的和功能在上述教学指导文件 中表述 尚不够科学 ‚器乐教学有趣有序
有效可持续发展 尚依然混杂 、相应年级 的总学时尚难 以具体落实等 ‚但相较历史上过

参阅王安国‚《音乐家及音乐家协会对学校音乐教育的参与》‚载姚思源主编 ‚《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集》
一 ‚辽海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音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人民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 页。
多强调器乐社会功能而言‚这一时期能够充分根据现 实给予 “ 客观而理性 、清晰且适宜 ”
的界定‚尤其在回归音乐本质属性 、突 出音乐的感受与体验方面 ‚强调让学生在课堂上享
受合奏带来 的快乐 ‚并对器乐教学 的具体 实施给予 了较 大 的弹性 ‚对合理观照地域 民族等
差异也提 出了有益 的教学策略 。这既是 中小学校器乐教育发展史上 的历史性进步 ‚更是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史上 自改革开放之后的重大转变 。
年 月国家教委 印发 了 《全 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 》 — 年 ‚‚
从发展 目标 、主要任务、行政管理 、教学业务管理 实现省 、市 、县三级音乐教研 员管理
网络 、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 、师资队伍 建设 、中小学音乐教学器材 、音
乐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给予 中小学器乐教学 以硬软件建 设和基础 性支持 ‚为中小学器乐教
学春 天 的到来 即九十年代 的规模化发展 提供 了重要 、科学 的发展保证 。
年 月 日一 月 日 “ 第 四届 国民音 乐教育 改革研讨会 ” 在北京 召开 ‚除
西藏 自治区外来 自海 内外 余位代表 台湾 四位代表 首次参会 参加 了这 一历 史性 的盛
会 ‚是历届研讨会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 。大会 以 “ 如何贯彻落实 ‘ 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总体
规划 — 年 ’为此 次会议主题 ”‚并通过树立 典型 北京市等 全面抓落实 。
会上 ‚北京市全面展示和检验 了学校音乐教育方面近年来在发展与成功经验 以及在狠抓落
实 “ 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 ” 上取得的丰硕成果 ‚尤其是 以北京市 中学生金帆艺术团为基
点辐射和带动全市 中小学校音乐教育 、课 内外学生社 团 主要是合 唱 团和乐 团 的全面建
设与具体发展 ‚给与会代表们 留下 了深刻 的印象 。有关学校音乐教育 的发展 ‚尤其在课外
器乐教学领域 ‚“ 全 国看北京 ‚北京看海 淀 ”‚正是在这 次会 议上 ‚在全 国中小学音 乐教育
工作者 队伍 中逐步形成 的社会认 同和业 内舆论 。

三、 — 年 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 乐教 学

图 年 月 日湖北省音乐器乐优质课 比赛 图 一 年 月 日在海南省海 口市
召开的 “ 全国中小学器乐教学研讨会 ”

年是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全面而快速发展 的起 步年 ‚也是此后迎来 中小学器乐教


学春天八年发展 的关键一年 。这一时期 ‚中小学器乐教学在绝大 多数省份有如漫 山遍野 的
小花 ‚致使全 国中小学器乐教学发展在九十年代 中后期进入全面而快速 的发展 时期 。
在此前 中小学音乐器乐教学逐步走 向全面而快速发展 的积 累基础上 ‚特别是 年
月 国家教委颁布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初审稿 》和 年 月 国家教委颁布 《全 国

姚思源主编 ‚《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 ‚ 一
‚上海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关于 “ 北京市海 淀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与实践 ”‚参阅本研究第二章第六节 。
图 一 ‚源 自 《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封三 。
图 一 ‚源 自 《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封二
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 于一一 年 的指导下‚形成 了 年国家教委颁布的 《九
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试用 》和 《九年义 务教育全 日制初级 中学音乐教
学大纲 试用 》’ ‚正式将 “ 器乐进课堂” 推广到全 国中小学校音乐教学之中‚并开始试
行 。随后‚ 年 月以师范音乐教育为主题的第五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在济南
召开‚来 自全 国近 所师范院校 的 位代表 出席会议并积极参与研讨 年 月由
国家教委社科 与艺术教 育司主办 的 ’ 全 国省级音乐教研 员培训班在安徽黄 山和 上海 两
地举行 ‚来 自全国大部分省市 多名音乐教研员参加 了这次培训 ”。中小学器乐教学在 《大
纲 》、师 资 、教科研 等 软件 的配套 建设上渐趋 完善 ‚中小学器乐教 学从此前 的星 星之 火开
始呈燎 原之势 。“ 实验 ”、“ 辐射 ”、“ 规模 ”、“ 科学 ”‚是这一时期在全国多数省份 中小学器
乐教学实践 中经常被提到 的词汇 。 年 月国家教委颁 发 了 《关于在普通 高 中开设 “ 艺
术欣赏课 ” 的通知》 ‚结束 了长达 年高中不设音乐课的历史‚为小学 、初 中、高中有
关器乐教学联贯发展提供 了直接的政策衔接和环境支持 。 年 月‚国家教委体育卫生
与艺术教育司在海 口市召开全 国中小学器乐教学研讨会 “‚来 自全国 余位音乐教研员和
艺术教育管理干部 出席会议 ‚围绕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性质 、任务、教学形式 、方法与手段
进行研讨 ‚对进一步贯彻 、实施 年国家教委颁发的 《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中小学音
乐教学大纲》以及 “ 器乐进课堂 ” 的全面推进 ‚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广泛影响 。随
后‚ 年 月第六届 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在广 州番禺召开 “‚大会主题是 “ 以中华文
化 为母语 ‚充分发挥音 乐教育在 国民素质 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 年 月召开的第七届 国 民音 乐教育
研讨会 辽宁沈阳 ‚以 “ 面 向 世纪的音乐教育 ” 为中心议题 。这一系列的积极指导、举措 、专题
会议等 ‚为中小学器乐教学营造 了教、科 、研 、修四位一体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营造 了共促 、共进的发
展空间‚为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及其器乐教学的本土化改革 、创新性改革提供 了新的能量和动力 。
随着音 乐 课改逐层深入 ‚中小学音 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得到 了全 国众 多省市县教育 行政部 门和 各
级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 ‚他们 能够根据 自身条件和发展方 向‚想方设法投入人 、财 、物力 。一时间 ‚实
验 、教学 、教研 、修 习等活动红红火火 ‚中小学器乐教学呈现出生机盎然、蓬勃发展的形势 。

图 一 武钢一小竖笛课 图 一 天津 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比赛 图 一 口风琴试点校北京垂杨柳 中心小学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音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人民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为培养众多合格音乐教师— 记第五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朱则平 ‚《’ 全国省级音 乐教研 员培训班侧记》‚《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参阅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 《全国中小学器乐教学研讨会纪要》‚《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周荫昌‚《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在全国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
讨会上 的总结报告》‚《中国音乐教育》‚嘴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第七届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领导、专家报告摘要》‚《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 图 ‚源 自 《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封三 。图 一 ‚源 自 《中国音乐教育 》‚ 年第 期 ‚封三 。图
一 ‚源 自 《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封三 。
的作用主要在于 “ 器乐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
乐器的演奏 中得到成功的欢乐和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性情 能调节学生紧张单一的学习
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增添校园生活乐趣 ‚给学生课余生活带来健康
向上的新内容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都会起到不可替
代的作用。” ’ 上海市闸北区教育局教研室王月萍认为 “ 器乐教学是音乐学
科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重视器乐教学是完成音乐素质教学任务的重点 强化器
乐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是提高音乐素质教育程度的关键 。” 类似的文章还有施旭东
《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行器乐教学》 ” 青海省教育厅教研室冯玉萍 《浅论器乐教学
在音乐教育 中的作用》 谢晓滨 《在器乐教学 中贯彻育人原则》” 李桂
林 《器乐教学 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 刘立杰 《竖笛教学与思想教育》
等等 。
、认真学 习、借鉴 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法 ‚积极探索和研究我国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
的方式方法及其发展规律 ‚探索通过学习演奏乐器来学习音乐‚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
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如‚江苏常州市一中音乐教师秦德样 ‚通过 自己的器
乐教学实践作 了总结 “ 中小学的课堂 口琴教学‚通常虽无较多的技术要求 ‚但 却总有一
些学生因畏难而丧失兴趣和信心‚经过一、二年的学习后‚往往仍然吹不成调。为此‚笔
者近两年来一直在酝酿着 口琴教学的 ‘ 奥尔夫化 ’‚即依据 口琴的特性和学生的学习心理‚
从减轻学习 口琴的技术负担入手‚探索一条 口琴教学的新路。” 湖北省教学研究
室朱则平在 “ 变奥尔夫乐器为符合 国情 的使用教学乐器 ” 问题上尝试从三个方面来解决 ‚
“ 挖掘 、改造 民族 民间节奏乐器用于课堂教学 设计制造体积小、价格低 、音色
美并能奏 出和声效果的敲击乐器 利用竖笛 、口琴等普及性强的乐器作奥尔夫化 的训
练 。” 再如 ‚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郁文武在谈到德 国奥尔夫教学 中的器乐教学时
认 为‚“ 奥尔夫乐器 的显著特 点之一 ‚就在于它 的演奏技术简浅 、易于操 作 ‚而 同时追求
高水准 的、丰 富多彩 的音乐表现力 ”。因此 ‚对于 中小学 “ 乐器进课堂 ” 的普及 与提 高 ‚
应尽可能简化演奏乐器的技术‚降低演奏难度 ‚突 出易于上手的器乐合奏 ‚加强器乐本身
的音乐发展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 的感受和表现力 。” ’ “ 相关文论 ‚还有 陕
西西安市新城区音乐教研员周天才 《探索 “ 器乐教学 ” 规律 ‚提高中小学音乐课教学质量》
‚
’ 等等 。上述认识在大多数中小学校 的器乐教学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就是说 ‚一
线部分音乐教师和教研 员们在 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规律 的探索与认识上取得 了可喜 的进
步 ‚逐步走 出了此前摸索性 的器乐教学操作 。对于如何使孩子们对所学的乐器爱不释手 ‚
把乐器作为娱乐 、康体 、学习、表达情感 的一种工具 ‚真正成为终身参与音乐活动 的好伙
伴 ‚尚需在器乐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 。
、正视城市 、乡镇与农村 ‚少数 民族地区与非少数 民族地区等相关差别 ‚根据 客观条
件 、因地制宜、科学有效开展中小学器乐教学探索性试验 ‚改善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的面貌 ‚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性器乐教学发展是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发展 目标之一 。大 中城

‚梁永生‚《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 ‚《甘肃教育》‚ 年第 期‚第 卜 页。


王月萍‚《加强器乐教学 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的素质教育功能》‚载王月萍主编‚《小学音乐教学研究与实践》‚上海市闸
北区教育局教研室 小学音乐学科中心教研组‚ 内部 出版 ‚呀 年 月‚第 一 页
施旭东‚《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行器乐教学》‚《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冯玉萍 ‚《浅论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 中的作用》‚《青海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
谢晓滨 ‚《在器乐教学中贯彻育人原则》‚《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音乐及表演版 ‚‚ 年第 期‚第 一 页。
李桂林‚《器乐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中小学教师培训》‚‚ 年 期‚第 页。
刘立杰 ‚《竖笛教学与思想教育》‚《黑河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秦德祥‚《口琴教学 “ 奥尔夫化 ” 初试》‚《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朱则平‚《外来儿童音乐教学法中国化初探》‚《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峭 页。
郁文武‚《开展器乐教学》‚《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周天才‚《探索 “ 器乐教学 ” 规律 ‚提高中小学音乐课教学质量》‚‘
音乐天地》‚怕 年第 ‚期‚第 页
市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发展令人瞩 目‚相关报道 比较丰富‚但对于广大农村和偏远 山区如何
适宜引进器乐 、开展课堂器乐教学 ‚全面提 高山区学生的音乐素质 ‚逐步成为音乐教改的
热 门话题 。湖北省陈强芬经过三年多器乐教学实践后提 出 “ 弘扬 民族音乐 ‚引进 民间吹
打乐进课堂 就地取材 ‚引进打击乐进课堂 实施大纲 ‚引进竖笛 、口琴进课堂 ”。“ 根据
我县 属恩施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 各校经济实力和地域特 点‚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竹子较 多
的优势 ‚就地取材 ‚动员师生 自制 ‘ 土打击乐 ’‚如小九节鞭 、小快板 、刮板 、双响筒 、
小碟 、小盘 、小鼓等 。人人参与 、个个有乐器 的班级打击乐队就这样组建起来 了。教师将
其分类 、分组 ‚然后进行综合训练 ‚配上律动表演 ‚极大地激发 了学生们参与音乐合奏活
动 的乐趣和 自信表现音乐的欲望 。” ’ 该省枝江县教师进修学校张启晰在 《素质教
育初探 器乐实验先行— 湖北器乐教学实验巡礼》 一文中谈到 了湖北省中小学
器乐教学的实验情况 ‚“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从 年秋开始进行 中小学器乐教学实验 ‚设
置实验点 个 ‚参加实验 的学生 人 ‚地县级教育部 门根据地方条件和特色 ‚因地制
宜地办起 了各 自的实验 点‚如海拔 多米 、山大人稀 的长阳县青树包小学用 自制土乐
器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发现 了器乐教学发展的不平衡性 ‚虽 以口琴和竖笛为主 ‚但湖北省
偏远穷 困县利川、长阳 、枝江 、红安 、随州等 实验 点及其辐射效果较好 ‚而经济较发达 的
一些城市和地 区实验 却冷冷清清 ‚发人深思 。他说 ‘ 这是根本的认识 问题 ’。” 再如 ‚兰
溪市实验小学音乐教师红夕 《发挥 口琴教学的潜能》 章士英 《竖笛进课堂好 》
刘 国平 《电子琴—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理想乐器》” 沈 阳音乐学院音
乐教育系于学友 《把器乐教学渗入整个音乐教学领域》“ 等等也有相关讨论 。
、器乐是 中小学音乐教学 内容 的一个组成部分 ‚片面夸大或缩小其教育功能和教学 内
容都是不合时宜 、偏离器乐教学发展规律 的做法 。器乐与唱游 、唱歌 、欣赏等教学 内容相
互结合 ‚充分体现 了义务教育阶段器乐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过程性和音乐教学综合性
的教学要求 ‚共 同推进 了中小学优质音乐教学的科学、有序发展 。湖北省襄樊市师范附属
小学在 年秋季被湖北省教研室指定为 “ 湖北省 中小学器乐教学实验研 究实验校 ”‚该
校章辛和张 向东两位音乐教师在具体的器乐教学操作 中采取 “ 一年级采用唱游和打击乐教
学相 结合 二 、三年级开展 口琴与歌唱教学相结合 四、五年级开展 口琴与欣赏教学相结
合 。三个相结合并不是孤立静止 的 自我存在 ‚它们之 间本身是相互联系 、共促共进 的关系 。
其 中‚识谱、视唱、听音贯穿于三对彼此贯联 的相结合之中” 。在广东省番 禺市
桥镇西丽小学 、何宁小学音乐课 的探索实践 中‚将唱游 与器乐教学结合起来 ‚在其几年 的
电子琴教学实践 中总结 了一些心得 “ 唱游 是通过人 的身体器官直接去感受音乐 ‚而乐器
则是依靠人体器 官这座桥梁在不 同的乐器上去表述 、再现各 自对音乐的多样化感受 。 一
唱游 和器乐教学结合 ‚可 以提 高学生学 习兴趣 ‚主要办法是 统纲 一个大纲 同本
一套教材 ‚有机激趣 不 同内容 ‚不 同激趣 二 让学生成为唱游和器乐结合教
学中的音乐主人 ‚即在 电子琴教学弹奏中留出空间让学生 自己去探索‚发挥 自由想象和创
作 。” “ 再如 ‚辽宁兴城 四中音乐教师方萌 《走 出困惑— 兴城 四中音乐教该实验
的启示》‚ 舟 山市沈家 门小学音 乐教师刘 宁康 《竖笛启蒙课教案 》’“ 湖

‚陈强芬‚《 器乐引进课堂披谈》‚《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张启街 ‚《素质教育初探 器乐实验先行— 湖北器乐教学实验巡礼》‚《中国音乐教育 》‚ 年第 期 ‚第 ‚一 页。
红夕 ‚《发挥 口琴教学的潜能》‚《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章士英 ‚《竖笛进课堂好》‚《山东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刘 国平‚《电子琴—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理想乐器》‚《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于学友‚《 把器乐教学渗入整个音乐教学领域》‚《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阳 页
章辛 张向东‚《我校开展器乐教学实验 的做法和体会》‚《中国音乐教育》‚‚ 的 礴年第 期‚第 ‚一 页
何宁‚《小学音乐课 中唱游语器乐教学的结合》‚《教育导刊》‚ 年第 期‚第 页。
方萌‚《走出困惑— 兴城 四中音乐教该实验的启示》‚《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刘宁康 ‚《竖笛启蒙课教案》‚《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北省教育局教研室丁存麟、朱则平 《器乐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 宁夏回族 自治
区教育厅教研室韩宏 《使中小学器乐活动健康稳步地 向前发展》 天津市教育教
学研究室齐明远 《器乐教学要先易后难 ‚注意合奏》” 武汉二师附小 《民族击奏
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韩东明 《浅谈 中小学器乐教学 目的与方法》”
等等均有相关讨论 。
、运用教育理论和科学方法 ‚以器乐所需各官能协调发展 、以教学实验课题研究等 引
领器乐教学实践‚有效提高器乐教学的优质化 、科学化发展是这一时期的突 出特 点。相对
乐器演奏需身体各官能的协调共进发展 ‚促进孩子们 多种智能、多向思维的稳步发展 ‚这
一时期的文章中几乎无一篇不去引证论述 ‚而对于较为系统 、科学的实证研究略显不足 。
湖 北省 教学研 究室朱 则平在九十年代 初期 带领 全 省各 市县 中小学音 乐 教师和 教研 员开展
器乐教学‚始终坚持实验在先 、科学探索在先的原则 ‚经过三年实验后撰文 《湖北省中小
学音乐学科器乐教学实验报告》“ ‚是这一时期针对 中小学器乐教学专题 内容开展
得较为系统、科学的一篇研究报告。通过三阶段 起步阶段 器乐教学实验管理的优化 、
深化发展阶段一深入研究器乐教学的思想与方法并逐步推广 工作总结一验收阶段 实验后 ‚
认为 ‚
’ 一 器乐教学 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的提高 。学生们通过学乐器 ‚视 唱 、听音 、
唱歌、合奏、音乐审美能力 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均有令人满意的表现 。专家组在宜昌葛
洲坝 电厂二江小学现场测试音乐班 的学生‚该班学生能听写一个乐段 的乐 曲‚视奏有一定
难度 的曲调‚能唱 出四个声部的合唱‚音色柔美统一 、声部协调。他们还能用 高音竖笛 、
中音竖笛和 中音排箫作 四个声部的合奏 相关实验数据参 阅原文 二 器乐教学实验工
作促进 了我省音乐教学教研 队伍素质的提高 。围绕课题 ‚教师和教研 员们 的教学 、教研 、
写作能力都得到 了提高‚逐步从经验型走 向教科研型 三 、器乐教学实验促进 了我省农
村音乐教育的发展 四 、通过实验 ‚总结出 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模式
与方法 ‚即两种课型 单纯器乐课 器乐综合课 和十种教学方法 。 ” 据此 ‚相继 出版 了
《中小学器乐教学法 》 和 《中小学器 乐教 学研 究与 实践文集 》 ‚后者介绍
了 篇实验研究报告和 篇教学实验论文 。湖北省在整个九十年代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实
践中‚以课题研究卓有成效地带动 了全省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健康 、合理发展 。
、加强教师 的器乐演奏技能与教学方法 的研 训 ‚发挥教师个人和学生特 长及学校特
色 ‚探索因材 、因校施教 ‚鼓励教师 自行创编适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器乐指导手册 、器乐
教材 、器乐演奏方法等 ‚尤其是优秀的学生器乐合奏作品集 ‚供课 内外教学与演奏选用 。
许春源在 《班级乐队的组织和编配》” 中谈到组建班级乐队可注意三个方面
选用不同种类的乐器参加 选用音区不 同的乐器参加 所选乐器 能否融合在一起 ‚
构成统一、和谐 的音响组合 。班级乐器常用齐奏 、变化齐奏 分与合 的手法 加音手法
减音手法 填补手法 、简易合奏 分旋律和低音声部合奏 善于发挥一些乐器演奏和弦
的作用 充分发挥打击乐的作用 等编配手法组织班级小乐队活动。此外 ‚这一时期的竖
笛和 口琴教材开始从局部推广到其他省市器乐教学之中‚以小册子的形式印发 ‚简易、实
用而有效 。如 ‚湖北省教学研究室编 印 《八孔竖笛基本演奏法》 中小学器乐教学实验 资
料 牛贝、超英编著 《八孔竖笛建议教材》 中小学器乐教学实验资料
湖北省教 学研 究 室编 印 《高音 与 中音 八孔 竖笛 简 明教材 》 中小学器 乐教 学 实验 资料

丁存麟 、朱则平‚《器乐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


韩宏‚《使中小学器乐活动健康稳步地 向前发展》‚《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
齐明远‚《器乐教学要先易后难‚注意合奏》‚《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民族击奏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洲 页。
韩东明‚《浅谈中小学器乐教学 目的与方法》‚《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第 期‚第 ‚ ‚ 页
朱则平‚《湖北省中小学音乐学科器乐教学实验报告》‚《黄钟》‚ 年第 期‚第 一 页 。
参阅丁存麟、朱则平编著 ‚《中小学器乐教学法》‚广西 民族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一 页
许春源 ‚《班级乐队的组织和编配》‚《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州 页。
刘 曾源编著 的 《口琴十二课》 供中小学生选用 ’ 等等 。

图 ‚ 朱则平编著的竖笛教材及其手稿 图 礴 刘曾源编著的口琴教材

伴随器乐进课堂的发展 ‚教师培训备受关注 ‚各地大都定期组织不同形式和 内容的器


乐培训活动 。宁夏回族 自治区教育厅教研室韩宏在 《使中小学器乐教学健康稳步地 向前发
展》 一文中针对师资培训问题谈到‚“ 在职教师要进行集 中培训 师范院校的音
乐专业应增加或开设 中小学器乐教学乐器的演奏和教学方法课 ‚这是器乐教学 的基本保
证 。不仅重视教师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重要的是要使教师掌握科学、有效、多样的教学
方法 。” 浙江省宁波市教委 与江苏长江 口琴厂分三个片区‚邀请上海市 口琴学会理事胡尔
德先生亲 自授课 ‚先后举办 了三次教师 口琴培训班 。 广东省肇庆市举办器乐教学师资培
训班 ‚邀请梁得灵先生 、南京师范大学朱 明观和刘恒枢先生授课指导 。” 年 月 中国
奥尔夫学会第三届年会暨纪念奥尔夫诞辰 周年大会在上海举办 ‚通过总结 、交流教学
经验 ‚制定推广奥尔夫教学法计划 ‚为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及其器乐教学改革探索新路 ‚与
会者 余人 。“ 年 月由北京市教育局、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
局主办 ‚北京 中承办 的 “ 学校 民族音乐教育现状与发展研讨会 ” 在北京举行 。有关专
家学者及来 自北京 、河南、湖南、陕西、辽宁、宁夏十几所 中小学、少年宫的代表 余
人参加 了研讨会 。 年 月受国家教委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委托 ‚“ 中外音乐教学
法信息交流研讨班 ” 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 。美 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约翰 ·费尔阿本博士、
日本簧 片乐器 学会 理事 长大场 善 、副会长藤本和道先 生 以及 国内知名 学者在研 讨会上讲
学。 ····
··一时间 ‚“ 请进来 、走 出去 ” 的教师培训举措 ‚在各地市 中小学器乐教学发展中
纷纷兴起 ‚进一步打开了一线音乐教师们的教学视野 、优化 了教学方式 ‚可持续发展的器
乐教学不断推动 了教师们的成长与进步。
、课外音乐活动一路走来 、不断积累‚大小乐团、各式乐队犹如雨后春笋 、遍地开花‚
星星之火在整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燎原‚第二课堂的艺术教育愈加兴旺 、渐趋发达 ‚不仅
为孩子们提供 了更多参与实践的舞 台机会 ‚其音乐能力和艺术表现水平大幅提升 ‚更重要
的是其大大促进 了整个 中小学校教育层次和校园文化品位 的提升。诸多一线音乐教师们 ‚
在辛勤努力和积极探索中‚总结 出的一些宝贵经验值得研究 。

刘曾源编著 ‚《口琴十二课》 供 中小学生选用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年 月第 次印


刷 ‚印数达 ‚ 册。
图 洲 ‚一 ‚许洪帅摄 ·
韩宏 ‚《使中小学器乐教学健康稳步地 向前发展》‚《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同上 。
孙继南编著‚《中国近现代 ‚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同上 ‚第 页。
。同上‚第 页·
在社会面临港台流行音乐的冲击 、音乐界各民乐专业团体面临生存危机难 以为继 的情
势下‚在北京海淀区一个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小学— 北京农大附小— 学习民乐器的
孩子却有增无减‚全校七百多名学生有二百多名学生学习各种 民族乐器 。这里班班有小民
乐队‚学校有编制齐备的大型民族乐队‚在创办特色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项活动
的长期开展 ‚孩子们不但学有专长 ‚而且从小受到 民族文化 的熏陶和爱国主义 的教育 。学
校扎扎实实的推展工作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予 以保证 评选好学生、好队员、好家长都
离不开民乐活动的参与和投入 力争为学生请好的专业教师 收费低廉 ‚每个学
生每 月学费十五元 时间予 以保证 ‚每周 四下午 是孩子学习乐器和 民乐队活动 的法 定
日 学校每年都 向有关重点中学推荐和保送 学 习民乐的孩子。这五个方面措施简 明务
实‚能够卓有成效地照顾到社会各方面对学生学习乐器的心理需求‚不能不说是可持续发
展 的明智之举 。至此 ‚“ 重在参与 、不在竟争 ” 是农大 附小开展 民乐活动 中遵 循 的一条原
则。原比较调皮和学习易于分心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乐队生活‚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
进步。在舞 台上 自信地表现音乐、展示 自我 ‚获得 了观众、同伴和父母的认可和赞扬 ‚ 自
卑感消失了‚学习进步 了。一所普通的城乡结合部的小学 以 自己的教学实践 ‚开创 了一条
器乐教学 良性发展的路径 ’ 。在浙江省海宁市石路乡少儿江南丝竹 队是一支名副其
实的少儿民族乐队‚在乡市文化站和上海音乐学院专家的直接指导下 ‚因其突 出的成绩于
年被浙江江南丝竹音乐社吸收为音乐社成员 。在港台流行歌曲风行一时、很多青少年
对歌星及他们 的作品了如指掌的情况下 ‚江南丝竹这一民族 民间音乐的传统在孩子们手里
得到传扬 成立于 年 月的杭州高级 中学管乐队编制齐全 ‚乐队成员 余
人 ‚在演奏实践中与管乐 队建立 了深厚的感情 。这支管乐队是杭州最早建立 的管乐队之一 ‚
对杭州学生管乐活动的开展起到 了带头和推动作用 。 年杭州市区的管乐队 已有很大发
展‚数 目有 支‚质量也达到较高水平‚其成功的实践经验大致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领导重视 专家指导 管理从严 奖罚分明 ” 。这些经验在今天诸 多
中小学校课外或校外学生器乐社团的实践与发展上至关重要 ‚结合北京农大 附小各方面的
实施办法 ‚中小学课外器乐活动的基本发展策略初步形成 ‚当然前提是乐 团性质 的界定和
乐团运转资金的有力保证是更为关键 的问题 ‚这一点在北京市中学生金帆器乐社 团步入鼎
盛时期 的发展过程 中 已经得到 了明证 。相关 讨 论 ‚参 阅任 吉祥 任丽 芳 《成 长 中的童星少
儿民族乐团》 詹 昌春 《中小学铜管乐队教学要点参看》“ 张增兴 《由浅入深循
序渐进— 少儿 民乐教学之我见》“ 。
综观这一阶段 ‚全 国中小学课外或校外器 乐社 团‚在 中小学校第二课堂或兴趣 小组器
乐活动的发展基础上‚管乐团队的普及面远远大于其它类型的乐团或乐队。就是说 ‚中小
学校在普及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提高‚校级或青少年宫、少年之家的乐队或乐团的多样性发
展是其主要特 点‚“ 百花齐放 ” 的局面 已初具规模 ‚在一定程度上远超过课堂班级乐队的
发展层次与水平 。由于各级赛事的竞争‚二者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之间开始逐步分流 ‚
全国诸多中小学校重校外课外乐团或乐队、轻课堂的班级器乐教学‚诸多一线音乐教师一
手硬 抓课外乐团 、一手软 轻课 内器乐教学 的局面就在这一阶段 的后半段初步暴露
出来‚普及促提高、课外促课 内、校外促校 内的教学指导原则在不少地方和学校受到挑战 。
这一时期‚全国前后有两次大型中小学生艺术活动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 了器乐艺术
教育的发展。如‚ 年 月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研究会主办的 “ 全 国中小学生 民族

杜庆云‚《介绍一所小学的民乐队— 北京农大附小开展 民乐活动纪实》‚《人 民音乐》‚ 年第 期‚第 页。


李军 王关甫‚《都是小聂耳— 记弘扬民族音乐的石路乡少儿江南丝竹队》‚《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王冬菊 ‚《杭州高级中学管乐队剪影》‚载 《中小学音乐教育 》‚ 年第 期‚第 页。
任吉祥 任丽芳‚《成长中的童星少儿民族乐团》‚《 人民音乐》‚ 年第 期‚第 页。
詹昌春‚《中小学铜管乐队教学要点参看》‚《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 页。
张增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少儿民乐教学之我见》‚《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小 页
器乐独奏观摩赛 ” 揭幕‚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研究会提出 “ 让校园浸满民族乐声‚向世
界奉献 中华文化 ” 的 口号成 为此次活动 的宗 旨 ’
‚民族器乐掀起 了全 国中小学生参与 民乐
演奏活动 的热潮 。 年 月由教育部 、文化部 、广 电局和共青 团中央主办的 “ 全 国中小
学生文艺会演 ”‚ 自联合发文之 日起直到 年 月活动圆满结束 ‚为时近一年半之久 ‚
大致经历 了三个阶段 一 组织征歌 ‚推荐演唱歌 曲 二 各地广泛开展艺术教育及汇
渝 、洗 拢 活 动 ‚ 扣织 调演和评宙 的中小学共犬套渝 活动 为句 括 器 乐封 学 亦 内的 个

检验 了中小学器乐教学的普及工作是否在有效 、有序 、科学 、健康地发展。


‚也是这一时期器乐教学蓬勃
发展 的集 中反映 。 所选乐器 ‚各地各校音乐教师意见不同‚如浙江顾成 国在 《哪种乐
器进课堂为宜》” 中将弦乐器 、电子琴和吉他 、牧童笛等乐器一一作 以分析 ‚最
后认为 口琴进课堂是最佳的选择 湖北木子在 《也谈器乐进课堂》 中根据 自己多
年的实践对 笛子进课堂的五点优势 成本 、音色、演奏 、卫生、身心健康 进行 了阐述
安徽铜陵学院艺术系盛霞在 《 基础音乐教育中的乐器选择问题》一文中谈到 了 “ 合理选择
乐器 简单易学、发音准确 、音色优美 、价格低廉 、因地制宜 两大品类作首选 有无
固定音高的节奏乐器 、旋律性乐器 课外活动中的乐器选择 主要从民族地域 、学校传
统、现有设备条件 、学生和教师特点等 出发选择 ‚忌贪大求全 ‚不切实际地追求职业化的
乐队编制和装备 ’ 三个方面的问题 。
浙江省绍兴县湖塘镇校章建洪在 《有关器乐教学中存在 的几个 问题 ”
中谈到 了四个方面的问题 ‚ ’ 一 以器乐教学代替音乐教学‚将器乐课上成乐器技术训练
课 ‚偏离 了音乐 自身表现 的器乐教学本质属性 二 忽视个别差异 ‚即对两头学生 即
接受能力较快或具有 ‘ 音乐天赋 ’的孩子和接受能力较慢或不喜欢乐器演奏的学生 缺少
因材施教 的考虑 ‚未能实事求是地面 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三 重理论轻实践 ‚教师往往
用课堂教学中的大部分时间去讲解乐器的一些基本知识 、演奏注意事项 ‚从一开始就给予
孩子们似懂非懂的理论说教‚再开始一步步上手实践‚殊不知孩子们在乐器上探索 、发现 、
创新等一些积极的兴趣冲动和能量释放受到一定程度的压抑、消减 ‚好似一些可 以在实践
操作 中一 点点得到 自我解决的问题在演奏乐器前要一一交代清楚 ‚不许犯错 。这样 的教学
操作 ‚不仅违背 了孩子们接触新事物 的惯性 ‚而且也违背了器乐教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即
在实践操作 中去发现 问题 、提 出问题 、解决 问题 四 脱离教材 。有些教师挖 空心思地
找寻许多练习曲‚课堂上又要花好多时间去教奏 、自奏 自唱‚导致课堂教学任务难 以完成 。
而 以中小学教材上的歌 曲为蓝本‚加上教师和学生们一道反复调配乐器的不 同组织 ‚寻求
最佳的配器效果‚与教材上歌 曲内涵的表达不断契合 ‚增强简易合奏为音乐学习和器乐学
习的整体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器乐教学中选用教材上的歌 曲作为合奏教材是有
意义 的 ‚当然要根据乐器 、学生等具体情况给予合理选择和适宜配器更为重要 。”
类似器乐教学方法 、器乐教学管理方式、师资培训 、乐器保养和维修等相关 问题的讨
论 ‚参 阅王志 《谈竖笛的知识与演奏 》“ 王震 《中、小学生吹奏管乐器会影响身
体健康 吗 》 吕小芳 《中小学器乐教学诸方面 问题探讨》“ 钱伟 民 《正
确对待器乐教学 中出现 的各种矛盾》 等等 。

‘张承先 ‚《在全国中小学民族器乐独奏观摩赛颁奖仪式上的讲话》‚《人 民音乐》‚‚ 年第 ‚期‚第 页。


孙继南编著 ‚《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灾。
顾成国‚《哪种乐器进课堂为宜》‚《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木子‚《也谈器乐进课堂》‚《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章建洪 ‚《有关器乐教学中存在的几个 问题》‚《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王志‚《谈竖笛的知识与演奏》‚《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 仃 页。
王震 ‚《中、小学生吹奏管乐器会影响身体健康吗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
吕小芳‚《中小学器乐教学诸方面问题探讨》‚《教育评论》‚ 年第 期‚第 叼 页。
钱伟民‚《正确对待器乐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音乐及表演版 ‚ ‚ 年第 期‚第 页
上述围绕中小学器乐教学发表的文章作的八方面梳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大致勾勒出了
这一时段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链条的面貌 。从上海首先提 出 “ 器乐进课堂 ”‚到
大纲明确将这一教学内容列入其中‚全国各地中小学校纷纷组织 ‚器乐教学从无意识操作
到有意识实验并开启器乐教学的科研与理论工作‚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功能与
价值得到 了一定程度 的认 同。这一时期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发展 ‚不论在教学 目标 、教学规
律认识与把握 、教科研制合一 ‚还是在其适宜性和 多样性发展 、普及面和发展规模等方面 ‚
较之此前任何时候都要积极 、深入 、完备 。学生们可 以遨游在一片广 阔的音 乐学 习和生活
体验领域之中‚在享受器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挑战的同时‚也在不断获得 自信与成功 ‚更
在持续促成小学、初中、高中器乐教学发展的衔接联贯‚最终养成终身参与音乐活动的习
惯 。据此可以说‚九十年代 中后期到新千年到来之际‚是我国中小学器乐教学全面、快速
的发展期。
中小学器乐教学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开展‚让每一位中小学生至少掌握一种 以上
乐器 ‚通过器乐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稳步促进其整体素质提升 ‚已成为一线音乐
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 目标 。各省市经过富有成效的器乐教学实验 ‚广大音乐教师欣喜地
看到‚器乐教学的开展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与创新活动之中‚有效促进 了
中小学整体音乐教育的均衡发展 ‚促进 了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的提升 ‚也有力地
促进 了我国音乐教师队伍 的专业化发展 。同时‚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实践和理论也
有 了不 同程度的深入和开拓 ‚尤其在各地发展不平衡 的情况下‚在如何有效 、适 时利用本
地区的优势资源 ‚缩小城乡和地域差距 ‚积极开展特色化的课内外器乐教学方面积累 了一
定的经验 ‚一定范围内达成 了较为一致的共识 ‚为此后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基础音乐教育
新课程改革提供 了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客观依据和实际经验 ‚为 世纪初期我 国中小学
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更进一步完善和成熟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
第六节 二十世纪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存在 的
主要 问题 及相关讨论

一百多年来 ‚我 国近现代 中小学音乐教育从学堂乐歌起步 ‚历经 了近半个世纪的社会


持续动荡和战争环境 ‚之后又在不断变革的社会背景下探索 ‚曲折发展到今天 。回顾整个
二十世纪我国近现代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与实践 ‚对其进行剖析 ‚找 出问题及
其根源所在 ‚总结宝贵的历史经验 ‚对指导今天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健康 、科学 、
全 面 的发展具有现 实意义 。
我 国近现代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在 曲折走过一 百余年 ‚其发展与实践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大致可从如下三个方面梳理和归纳

一 、社会政治环境 、经济发展状况 、思想文化变迁等 因素 ‚直接影响我 国 中


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的发展

“ 经验和历史告诉我们 的是这样 ……每个 时代都具有如此特殊 的环境 ‚每个 时代 都


有如此独特的状况 ‚以至必须而且也只有从那种状况 出发 ‚以它为根据 ‚才能判断那个时
代 。” ’总结过去一百年来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与实践‚如果离开 当时社
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状况、思想文化变迁等因素‚而孤立 、静止地对其剖析和认识 ‚是
没有意义的‚非实事求是的。反之‚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与实践总是伴随历史和
时代 的脚步前行 。从一定意义上讲 ‚学校器乐教育对社会历史发展与文化传播 ‚特别是对
人 的成长与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整体上看 ‚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作用 、相互
联系 。
器乐 ‚是 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 内容领域 ‚也是社会 民众参与审美生活和娱乐健心 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学器乐的整体发展与实践 ‚总是伴着整个社会经济 、政治 、文化和教
育环境的变迁而发展变化 ‚其本身不具有发展 的独立性 ‚不可能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而独
立存在和发展 。也是说‚中小学器乐教育欲达到整个发展链条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则必
然要在社会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 、文化教育水平等 因素 的大背景下 。而它 的健康发展
和兴盛发达 ‚也是一个 国家文化进步和社会文 明程度 的重要标志 。
回顾 百余年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的发展历程 ‚ 是在社会持续动荡 ‚连年
战争环境 ‚ 近代工业和 民用经济发展缓慢 ‚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与主张 “ 西体 中用 ”、倡
导 “ 民主 ” 与 “ 科学 ” 文化思潮 的冲突与对立 中‚缓慢起步 ‚摸索与徘徊 中前行 的
是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不断变革 中 曲折前进 的 其后期又是在社会政治环境
稳定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文化初步繁荣 中呈现全面 、快速发展态势 的。以 年 月
党 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为分界 ‚前后两大时间段落 的社会政治环境 、经济发展状况 、思想文
化教育等 因素促成 了社会整体发展面貌的改变 ‚二者之 间的差异显而易见 。因此 ‚不同历
史阶段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面貌有着诸多的差异 ‚如器 乐教学 的课 内外发展
前者更多的是课外器乐教学 ‚后者主要是课 内外相结合 的器乐教学 中小学器乐学习
服务对象上的根本不同 前者更多的是服务于无产阶级政治、革命战争宣传等 ‚特别是从
上世 纪三十年代 中期至五十年代 中后期 ‚后者 更 多 的是服 务于学生 自身 的成长 与发展
中小学教学用乐器生产制造 的差异 前者在 中小学教学用乐器 的生产制造上与实际教学所
需难于匹配 ‚后者在其匹配程度上大大好于前者 ……
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 、文化 、教育面貌和发展状况 ‚直接影响这个社会所有组织结

列宁著 ‚《哲学笔记》‚人 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参 阅 《中国音乐教育》整个九十年代各期刊的内页‚均有教学用乐器厂家的产品介绍
构的方方面面‚因为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彼此总在不同程度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
正如 “ 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他们本来应 当是的那样 。脱离 了身体的手 ‚只
是名义上 的手 ” ’一样 。
第一章第二节 曾阐述过乐器是人的 “ 自然的肢体 ” 的延长 ‚主体的人演奏乐器 ‚亦 是
主体的人运用延长的 自然肢体 “ 唱 ” 出 自己的心声‚表达 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机体的这
一运动过程 ‚不仅改造 了手与主体延长的乐器之 间的矛盾关系 ‚同时也改造 了作为主体的
人的 自身‚尤其是改造主体的人的心理、思想 、观念和精神。人的思想和精神决定 了人的
价值和品格 ‚调节人的一切活动 。思想和精神的发达 ‚才能发挥主体的人 的 自主精神和创
造精神 ‚实现社会公民的精神 自觉 ‚实现主体 的人追求真 、善、美的统一 。
稳定的社会环境 ‚能够保证社会组织 内部各政策 、法规 、条例 、规 范 、标准 等 实施 上
的连续性 ‚能够保证其具体实践操作上的递进发展关系 持续而稳健 的经济发展 ‚能够对
公民的教育在具体实施层面上给予必要的经济保障 繁荣活跃 的社会思想文化 ‚能够保证
主体的人在实践操作上发挥更大 的主观能力性 ‚发挥更大 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促使事物 的
发展走 向科学、走 向自觉 。我国现近代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具体实践告诉我们 ‚在
动荡的社会大环境 中‚其发展是艰难 的‚因为一切与中小学器乐教育链条发展相关的具体
环节基本无法得到有效实施的保障‚也无法得到联贯发展的可能‚即便是在学校音乐教育
器乐教学起 步较早 的上海等城市也基本如此 。
因此 ‚将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与实践‚纳入整个社会政治、经济 、文
化 、教育等发展的一体化组织结构之 中‚去认识 、去实践、去建设、去发展 ‚以实事求是
的态度对待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使其更加充分地、持续地发挥其对人的发展、对学
生 的成长 、对 民族文化传承和社会协调发展 的作用 。摆正这样 的关系 ‚符合 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乐教学这一事物发展 的客观规律 。

二、一百多年来 ‚我们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认识始终 是不到位的

“ 马克思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 点‚其 中之一就是它的实践论 ‚即强调理论对


于实践的依赖关系 ‚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实践的观 点是辩证唯
物论 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 的观点。”
实践是认识 的来源 ‚是认识 的发展动力 ‚是认识一切事物 的基础 。脱离具体而生动 的
实践 ‚依主观感觉 、印象或事物 的外部联系形成某种对待事物 的认识 ‚这样 的认识必然 是
粗浅的、表面的、不到位 的、不彻底 的‚也是不合实际的。
主体的人在具体 的实践过程 中‚必然要经历事物 的各种现象 、各个片段 以及某些外部
联系‚形成人的感性认识 ‚即人对待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初步感觉和 印象 。之后 ‚随着实践
活动的进一步深入 ‚人在其生动的实践过程 中会获得愈来愈多的感觉和 印象‚并不断在大
脑里对待实践形成某些判断‚有可能相互矛盾或产生冲突 ‚通过辨析 ‚一种认识上的顿悟
或飞跃便会在其过程中出现 ‚产生概念。而概念的形成 ‚其本身 已经不再是事物 的各种现
象 、各个片段 以及某些外部联系 ‚而有可能进入事物 的本质 ‚认识其全部和 内在 的联系 。
在此基础上‚运用这些事物 的概念去判断和推理 。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过程 ‚是人对于事
物 的整个认识过程 中更为重要的阶段 ‚即人 的认识的理性阶段 。人的认识能够在这一过程
中逐步把握事物发生、发展 的内部矛盾和 内在 的规律性 ‚从而把握其与周 围其他相关事物
的内在矛盾和联系 。这种认识过程 的不断深入及与实践关系 的循环往复 ‚才会对客观事物
得到较为透彻的、到位 的认识 。由此种认识出发 ‚对具体实践活动的指导才可能是科学的、
可持续发展的。

列宁著‚《哲学笔记 》‚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页 。


毛泽东著‚《实践论》‚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第 页
百余年来‚无论从各个时期教育行政部 门制订的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或 《中小学
音乐教学大纲》‚还是从具体的器乐教学实践看 ‚我们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认识
始终未到达这一事物的本质 、全部及 内在联系的理性认识阶段 ‚因此其认识是不到位 的、
不彻底 的。
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认识不到位的原因‚从根本上讲 ‚主要产生 自三个方面
、未能从理论 的高度认识乐器与人、器乐与学生 、器乐与民族文化以及器乐与时代 需
要和 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乐器与人 的关系
乐器是人 的 “ 自然 的肢体 ” 的延长 ‚这种无机 的有机肢体器官 ‚通过人本 身 的操 作技
能和 实践活动赋 予其传递美 的力量 ‚使它们从 “ 仅仅是可 能的使用价值变 为现 实 的和起 作
用 的使用价值 ” ’ ‚促使乐器成 为人 的本身 ‚技艺成 为人 的心要 ‚二者合一 ‚表达和交流
人 的主体的内心情感和思想 ‚逐步形成和发展主体 的人的审美经验 ‚促进主体 的人 的情 、
知 、意 的相互协调与统一 。
主体的人在制造乐器、改造 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 自身的 自然 ‚即改造主体的人本身。
主体的人在乐器演奏时‚通常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 其一是练习‚其二是演奏 。前者是主
体的人音乐审美经验的 内化过程 ‚即经过长期手 、脑 、心 、耳 、眼合一的反复操作与实践 ‚
逐步达到五个部分联动的协调 ‚达到整个身心的统一 ‚逐步实现音乐审美经验的内化 ‚在
身体与音乐符号之 间达成一种和谐 ‚并将这种和谐 明确地 固定下来 ‚实现表达 自由‚达到
演奏 的实际要求 。后者是主体 的人音乐审美经验 的外化过程 ‚即既贴近作 曲家 的意味 ‚又
经二度创作 ‚将人 的手与 自然肢体的延长 、音乐符号及异质 同构所需的身体 、智慧与情感
力量合一‚达到音乐审美经验多样性统一的外化 ‚实现主体的人获得表现音乐 的审美满足 。
前者和后者是主体 的人 的文化一 心理结构外化与 内化相互转化 、相互改造 的过程 ‚体现 了“ 自
然人化 ” 与 “ 人化 自然 ” 的辩证统一 ‚促进人的整体发展 。
器乐学习过程所需品性 的迁移
作为主体的人 的 “ 自然 的肢体 ” 的延长 ‚乐器始终在促进个体 内在情绪 、情感 的表达
及个体或 团体之 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
根据达尔文 的生长相关律理论 ‚主体 的人在操作延长 了的非生物肢体过程 中 ‚通 过手
的运动 引起 了脑和心及听觉 、视觉等感觉器官的联动效应 ‚引起 了其神经系统和感觉器 官
系统 的匹配发展 ‚将主体的人处于 自然沉睡着 的感官的潜力唤醒 ‚使之兴奋和活跃起来 。
从本质上讲 ‚处于审美意识 中枢纽地位 的运动觉 ‚在乐器声响不断刺激听觉感官的同时 ‚
与其他感觉器官发生联觉效应 ‚激起整个感觉系统及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 。运动和感觉这
两大神经活动区域 的交互作用 ‚促使两大神经活动之外更为高级的联合区的发展 。因其负
责沟通 、理解、协调、统筹前述两大区域的神经活动 ‚掌管知、情、意等高级神经功能‚
因而它本身就是一个基于感性器官之上的新的理性认识器官以及情感器官和意志器官。击
奏 、弹拨或吹打乐器 时所激起肯定性 的快慰和愉悦等最初 的内心情绪和情感体验 ‚经过联
合 区整合处理后 ‚被转译 、改塑为高级 的情感意识和判断‚其最终的 目标指 向美 的心理素
质 。与此 同时‚联合 区在新 的理性认识和本能欲望 的要求下 ‚其也被改塑形成 自我控制一
一 意志— 功能的提升 ‚追求 的最终 目标指 向真和善 。这 同时发生的关联过程 ‚构成 了主
体 的高级心理素质 ‚即真 、善 、美 的统一 ‚统领主体 的人 的知 、意 、情 的相互协调 、均衡
化 发展 。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 的成长阶段 ‚其知 、情 、意高级心理素质是通过课 内外 、校
内外的学习与生活渐进发展与完善起来的。演奏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学 习领域 ‚
是中小学生音乐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普及性的课 内器乐教学及校级
器乐社团的课外器乐实践活动的持续参与‚器乐学习过程本身所需品性 ‚如个体的认识 、

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 ‚人 民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意志、情操及人与人 、人与群体之间的专注 、协调 、合作 、尊重等 ‚能够得到稳步提高并
奠定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基础 。与此同时‚在大脑皮层联合区的高级神经活动作用下 ‚这
些品性同步被迁移到中小学生其他 的学习和生活之 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乐器是 民族文化 的鲜 明标志 ‚器乐是民族精神 、性格 的集中体现
乐器作为人 的劳动的产物 ‚其本身必然带有人的劳动 印记 ‚带有主体的人构建 自身文
化一心理结构 内外观统一的发展 印 记。无论是劳动 印一 记还是发展 印一记‚都是在某一部落或
民族群体或 团体的劳动生产活动 中长期积累和发展所形成 的。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
民族群体或 团体 中的个人 出于接受相 同的价值观念 ‚逐 步形成其个人在表达 内心情 感活动
和思想文化交流行 为方式上 的一致性 ‚乐器正是这种一致性 的集 中体现 ‚它可 以为后人提
供追寻其进化 的过程和 民族文化传播 的迹象及社会发展 的脉络 ‚还可 以认识人 与乐器 间的
角色及彼此 间的关系 。
从一定意义上讲 ‚器乐的物化形态 乐器和技法等 在 民族文化传播 、变迁 中易于被
改变 ‚但其所形成 民族群体或 团体 中主体 的人 的文化一心理结构和形态 审美 习惯 、文化
意识和 民族思维方式等 却难 以改变 。因此 ‚伴随人类的文明进步‚器乐中那些特征鲜 明、
传 习悠久 、影响深远 的稳定部分 ‚在 内容和形式上甚至延续至今 器乐活动的经验 与演进 、
传承与创造‚也就成为了民族群体或团体中主体的人的生产劳动、情感意志、审美经验发
展过程的历史见证 。因此 ‚器乐是 民族文化特征和身分 的集 中体现 ‚是 民族文化的鲜 明标
志 ‚是民族母语本身语调和语感的音乐化表达 ‚是一个 民族群体或 团体 中个人生活的重要
组成部分 ‚其本身带有 民族精神文 明和 民族性格的相关财 富。
器乐与社会音乐生活及与时代不同审美需求的关系
演奏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其教学活动 的实践性 、有序性和综合性是
普及 、丰富与提高社会音乐活动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们获得美的感受和乐趣 、满足不 同审
美需要的重要途径 。因此 ‚透过器乐的参与性实践活动 ‚不仅能够反映 出当时历史条件下
人们 的社会音乐文化生活 的面貌和状 态 ‚还 能够 反映 出不 同历史 时期人们对 美 的不 同需
求 、不同时代社会对美 的不 同选择 。
上世纪三 四十年代 ‚口琴 与多数 民众和 中小学生朝 夕相伴 ‚口琴音乐 己成 为一种 优美 、
简洁、经济的平 民音乐 。口琴演奏活动 的普及 ‚是 当时社会持续动荡环境下人们寻求精神
生活的慰籍 、寻求斗争生活的力量 。这是那一时期人们对美 的需求 、对美 的选择 ‚是社会
音乐文化生活面貌和状态 的集 中体现 。通过 自发 的、渐进普及 的 口琴演奏活动 ‚团结 民心
士气 ‚将抗 日进行到底 。
强烈的进行 曲节奏 、高亢震撼 的军乐声响、精神抖擞 的演奏状态 ‚军乐激励 了前方战
士的抗战士气 、唤起 了后方 民众 的救亡热情 。这是继十九世纪末 、二十世纪初洋务派 、改
革派及爱国民主人士透过军乐这一演奏形式‚看到 了中国人的精神在振奋、民族在觉醒、
铜管乐队的兴起对其后学堂乐歌的开展及在学校组织铜管乐队活动具有积极的影响后 ‚四
十年代在重庆进一步趋于规模化发展的军乐活动的集 中表现 。随着抗 日救亡歌 曲的广泛传
播 ‚军乐队的演奏活动也渐趋频繁 ‚不仅鼓舞 了革命 队伍和广大 民众 的抗战热情 ‚军乐还
带给人们 以美的感受和艺术 的震撼 ‚推动 了重庆各 中小学校掀起 学习军乐的热潮 。通过包
括 中小学校军乐表演在 内的军乐活动 ‚反映 了抗战时期对美 的需求及其实践活动 的选择 ‚
反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广大 民众对这一器乐表现形式的态度 。
这一时期的民乐活动在社会音乐活动 中也 占有一定位 置 ‚如 “ 丝竹游兴 ” 活动
年沪西丝竹家薛孝慈创办的商会 国乐会举办 ‚民族乐器 的娱乐参 与性活动 上海新世界
及大世界游 乐场 内置备 民族乐器供游客娱乐 ‚上海八仙桥青年会 的各种演奏会 、音乐会
等活动 年 ‚还有我 国广大少数 民族地区的地方特色乐器 的活动等等 。
改革开放后 ‚处于和平时期的新中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逐步进入 了 良性 、快
速和全面的发展阶段 。中小学器乐教学活动呈现 出多样 的发展面貌 ‚以常见的打击乐器 、
口琴、牧童笛、竖笛、竹笛、口风琴、电子琴等课堂器乐教学丰富多彩‚以管乐队、管弦
乐队、民乐队、打击乐 队、手风琴乐队、锣鼓 队、吹打乐队、古筝队、琵琶队、芦笙队、
曦咧队等课外器乐活动异常活跃 。所有这些中小学生的器乐实践 ‚正是改革开放后社会音
乐文化生活 “ 百花齐放 ” 的集 中体现 ‚是和平建设时期包括 中小学生在 内的社会 民众对美
的多样化需求和选择 。
综上所述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活动 的发展与社会音乐生活及 与时代不 同审美需求有
着密切的关系 。前者 的发展虽具有相对独立性 ‚尤其表现在器乐学习技能和相关音乐文化
知识及基本 的音乐分析 能力的顺序性 ‚但前者要在后者主流审美需求的框架下在 内容和形
式上做 出相应 的选择 ‚因此前者的发展无法超越社会音乐生活和时代审美需求而孤立 、静
止 的存在 ‚适应后者所采取 的调适 、丰富和创新 ‚与后者保持 同步的发展关系 ‚体现为人
和社会 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根本 目标 。
、未能从实践的层面认识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表现 力、创造力和养成乐于亲近音乐的态度、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习惯的不可
替代 的功能和作用
器乐实践的亲身参与需要学生身心 的投入与专注 ‚有助于学生音乐感 知力 、表现
力 、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
无论是提高指导下 的普及性课堂器乐学 习‚还是普及基础上提高的课外器乐活动 ‚中
小学器乐学 习本身 的顺序 性和器乐教学发展 的连续性 决定 了中小学器 乐教育 是一个漫长
而持久的学习与实践过程 。在这一过程 中‚亲身参与器乐学习与实践所需学生身心的投入
和专注是至关重要 的。获得持久的美的感受和乐趣 ‚保证第一次器乐实践和展演活动 的成
功 ‚让中小学生始终体验到器乐学习和实践的成就感 ‚是实现这一基本的教学 目标的关键 。
在此基础上 ‚器乐学习的基本技能、相关音乐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 的音乐分析 能力的获得
才有可能得到稳步提高 ‚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表现力 、创造力的培养和持续发展才有可能
落到实处 。
在教师有趣 、生动 的教学设计和教 、学、做合一的具体指导下 ‚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器
乐学 习与实践 ‚引导学生身心 的投入和 专注 ‚突 出强调脑 、手 、心 、耳 、眼合 一 的器乐学
习方式 ‚在快乐 的器乐参与性活动 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力 、表现力 、创造力 。
将其在器乐学 习过程 中的身心投入和关注 能力 以及所获得 的感受能力 、表现 能力和创造 能
力 ‚适宜迁移到其他学 习与生活中去 ‚促使整个学 习过程 匹配、均衡发展 。
器乐技能的习得 ‚为养成乐于亲近音乐的态度 、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
习惯打下基础 ‚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 目的 终身享受音乐‚美化人生
一 门技能的习得 ‚不仅受益终身‚而且能够被主体 的人迁移到生活 的其他方面 ‚完善
人生‚美化人生。这是无数 的例子 已经证 明了的一个道理。比如‚当个人 习得 了游泳的技
能‚在水 中 自会体验到游泳活动的乐趣 ‚在不知不觉 中有可能学会 了其他 的泳姿 ‚拓展 了
感受和体验游泳活动的范围‚享受游泳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和健康 。随着乐趣 、技能的增长 ‚
相关水上运动有可能被得到关注 ‚如跳水 、冲浪 、帆船等 在游泳习得过程 中所需 品性 的
迁移 ‚同样能够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 。
器乐技能的习得具有相 同的道理 。在器乐学习中个人通过教师富有创造性的有趣 的各
种器乐游戏活动 ‚让学生初步获得美 的感受和乐趣 的基础上 ‚习得乐器演奏基本技能、相
关音乐文化知识和基本 的音乐分析能力 ‚为养成乐于亲近音乐的态度 、乐于终身参与音乐
活动 的兴趣和 习惯打下基础 。在不断拓展不 同形式器乐实践活动的群体参与 与游泳运动
注重个体行为所不 同的是 ‚器乐活动不仅重视独立演奏 能力的习得 ‚更加重视与他人或 团
体共 同演奏能力的发展 过程 中‚进一步提高个体对乐器演奏活动的感受 、体验 、表现和
创造 的能力 ‚器乐练 习、合奏过程 中所需 的品性在得到不断锻炼和提高的同时‚个人能够
自觉地将这些 品性迁移到学 习生活 中的其他方面中去 ‚促进渐趋完善的人生 、美化 的人生 ‚
实现终身享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
但是 ‚百余年 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的发展 ‚未能从实践的层面去认识这两个方
面‚在其认识的指导下 ‚再回到实践中去创造性地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所遇到的
新问题 ‚再不断提高这两个方面的认识 ‚循环往复‚实现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健康
发展 。
、未能从 音乐学科教学的角度认识 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乐教学的 自身规律
音乐教育不 同领域是一个有机整体 ‚各领域之 间是相互关联 、相互促进 的关系
表现 、感受 、创造 、鉴赏 、音乐与相关文化等音 乐学 习内容领域 ‚是 中小学音乐学科
教学的主要 内容 ‚其不 同领域本身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 ‚各领域之间是相互关联 、相互促进
的关系。其 中‚“ 表现 、感悟和创造 ‚是人类 的一种基本 素质和能力 ”。’
唱歌 声乐 和奏乐 器乐 ‚是音乐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人类获得美 的感受 、体
验 、表现和创造及发展和提高相关文化修养 的重要途径 。唱歌和奏乐活动 ‚不仅构成 了音
乐艺术 的两大基本部类 ‚奠定和 发展 了音乐基本技能和相 关音乐基础 知识及音 乐文化修
养 ‚更重要的是通过人们 的艺术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主体的人的审美经验 ‚促进主体的人
的情 、知、意的相互协调与统一 。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 中‚将课堂乐器及课堂器乐合奏视为音乐课教学辅助工具或辅助活
动的认识和定位是一种误解 ‚片面夸大或缩小其教育功能和教学 内容是不合时宜的 。以歌
唱和演奏并举为重要 的学 习内容 ‚“ 认为学生仅 能唱歌 ‚或仅宜于唱歌 ‚那是不 公平 的‚
必须让学生们 既能唱歌又能演奏乐器 ‚所 以歌唱和器乐并进 的方针是可行 的 。” 其它学
习领域‚通过有趣 、生动的音乐表现实践‚有机地渗透并贯穿于其中‚与歌唱和演奏同步
发展与提高 ‚实现音乐学习内容的匹配和均衡发展 。立足于音乐艺术 的主要表现形式 ‚促
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创造和乐趣 的基础上 ‚坚持在相互关联 、相互促进 的音乐教学 内容
中‚创造性地解决音乐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这是至关重要的。
课 内和课外相结合
中小学音乐课 是 由课 内 第一课堂 和课外 第 二课堂 两部分组成 。课 内是普及 的
主渠道 ‚是提高指导下的普及 课外是提高的主场所 ‚是普及基础上 的提高。从本质上讲 ‚
二者各 自的 目标和任务、内容和形式是不 同的‚但彼此又是相互促进 、相互作用 、匹配发
展的关系 。将二者混谈 ‚认为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延续或补充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中小学音乐教育课 内器乐教学是面 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教学活动 ‚是提高指导下 的普
及 。课 内器乐教学 旨在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和乐趣 的基础上 ‚通过不 同形式器乐实践活动的
群体性参与‚习得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相关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文化修养 ‚养成乐于参
与音乐的态度 、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 习惯 。其教学 内容主要包括 音乐教材 中
的歌 曲或器乐合奏 曲‚相关乐器 的合奏初级 曲‚民族 民间器乐小 品‚改编 的 民歌 、童谣等
合奏 曲‚还有简单的、被重新配器或移植的中外经典器乐合奏作品‚以及学生和教师改编
和创作的班级器乐一合奏轮演 曲集等 。其教学形式主要 以面 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为主 。
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外器乐教学是面 向有特别兴趣和音乐特长或有接受家庭器乐教育 习
惯和传统的学生 ‚是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它 旨在提供更多参加不 同形式和 内容器乐演奏 的
机会和空间‚进一步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富有个性 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 ‚并不
断提高他们 的音乐修养和对器乐文化 的理解与尊重 。其教学 内容主要包括 中小学音乐教
材上的全部器乐作 品‚中小学课外器乐社 团常用 的中外经典器乐作 品‚部分被改编 、配器
或移植的又与中小学生乐器演奏能力相适宜 的优秀 的中国民族器乐作 品、其他 国家或 民族
的优秀器乐作品及 中外现 当代器乐作 品等 。其教学形式主要 以兴趣小组 、乐队、乐 团等为
主。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 民教育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张 肖虎 ‚《改进幼儿、少年音乐教育的几点意见》‚《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 页。
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内外器乐教学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匹配发展的。根据班级学生
的整体音乐能力 ‚将课外器乐学习的某些方法和音乐表现 ‚适宜地渗透到课堂器乐演奏活
动之 中‚发挥 “ 小先生 ” 的艺术特长 ‚充分实现提高指导下的普及 。课外器乐社 团是在普
及课堂器乐学习和课外或校外器乐学习基础上 的提 高‚其非职业性质 的器乐教育是 “ 上不
封顶 、下要保底 ” 的表演艺术实践 ‚追求音乐表现技艺和音乐素养是无止境的 。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器乐教学‚从新式学堂初建时便反映出鲜明的 “ 课外活动 ” 性
质 ‚以课外乐队的形式进入器乐教学领域 。如 ‚ 年上海华童学堂乐队、 年上海
贫儿院管弦乐队、 年天津私立第一中学堂学生军乐队、 年槟榔屿邱 氏小学华侨
管乐队、 年哈尔滨 “ 音乐传习所 ” 交响乐团与合奏团‚ 年刘天华在苏南地区任
中小学音乐教师 时组织 的学生民乐 队等 。但是 ‚课 内器乐教学却始终处于一种徘徊和不确
定的状态 ‚尤其在 改革开放 以前历次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或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中‚有关 “ 器乐 ” 学习 内容几进几 出的变故 ‚始终未达到音乐教学各相关领域及器乐教学
课 内外相结合 的发展要求 ‚未达到一种合 目的的 自觉发展 的境界 。比如 ‚在器乐教学初期‚
课 内和课外并未 同步发展 课外处于一种 自发的状态 ‚课 内几 乎是一片空 白。直 到改革开
放 以后 ‚器乐课堂教学才逐步受到重视 。 年国家教委颁布 《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小学
音乐教学大纲 试用 》和 《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初级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 试用 》‚正式
将 “ 器乐进课堂 ” 确定下来 ‚逐步推广到全 国中小学校音乐教学之中‚推动课 内器乐教学
与课外器乐活动平衡发展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器乐学 习中来 。
个人独立表演或与他人 、与集体合作表演
音乐的实践‚既是个人的独立行为文是群体或集体的合作行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
学 习的内容标准 ‚即能够独立地或与他人 、与集体合作演奏一套与能力相适 的、风格和体
裁相 同或不 同的器乐 作 品。
中小学生演奏乐器 ‚是 中小学生借助乐器 的物质性 能特征 ‚结合表演者演奏技 能的发
挥和音乐相关文化素养 的显现 ‚表达 内心情感 、交流思想文化 的活动形式 。它不仅涉及个
人独立地演奏 ‚还涉及个人与他人或与集体合作演奏 ‚即以重奏或合奏 的形式参 与器乐实
践。中小学音乐教育课 内器乐教学侧重于个人与集体合作演奏 的学习形式 ‚课外器乐教学
则注重独奏 、重奏及合奏 的器乐表演形式 ‚但对于器乐表演 队、社 团而言 ‚仍 以侧重器乐
合奏 为主。无论是独立演奏或与他人 、与集体合作演奏 ‚获得表达 内心情感和交流思想文
化活动所进行 的音乐表现 的 自我控制 ‚是非常重要的。在 自我控制下 ‚养成善于倾 听 自己
的声音 、倾听他人 的声音和尊重他人 的音乐表现 ‚调节 自己的音乐表现 ‚使之形成和谐的
音乐表达是其器乐实践活动 的重要 目标 。其 中‚倾听和尊重是个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和 习惯 ‚
是个人和集体音乐修养 的集 中体现 。
个体 间的明显差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是在普及 的基础上针对不 同个体差异和能力需要持续发展
的器乐学习及实践活动 。中小学生在器乐学习过程中所涉及 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复杂的‚它
包括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学习需要、学习动力、克服技术 困难的决心 、持之 以恒 的毅力 ‚
还有学习的记忆力、专注力、想象力、意志力、情绪的 自我控制 以及学习过程 中的疲劳程
度等等 。因此 ‚器乐教学 目标对学生的意义 、合作的价值和 目标吸引力 、价值影响力的大
小 以及学习行为结果期待的强度 ‚还有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的不 同需要 ‚调适器乐技
能学习顺序的进度、相关音乐文化知识和基础的音乐分析能力、教学材料难度、教师教学
方法和过程、评价等 ‚以及所采取的各种教学方法等等 ‚都会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器乐学
习的效果和质量 。
器乐教学实践是一个多环链相扣 的整体 ‚其涉及从乐器制造到演奏 、音乐表现 的
方方面面‚某一个环链 的缺失都会影响整体的实施 。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其组织 内部各环链是紧密联系 、环
环相扣、不可分割的整体 ‚即学生、教师、教学 、教材 、展演 、评价、内外部宣传 、校外
专家指导、家长支持组织及乐器制造 、督检 、售后服务等学校文化组织 它需要外部环境
的制度保障 ‚即国家有关中小学音乐教育相关法规 、制度及其保障措施的完善建设 ‚各地
区政府相关部门在贯彻和落实这些法规和制度及其保障措施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这一
事实已是我国百余年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历史发展所证明的。系统 内外部的某一环
链 出现发展滞后或缺失‚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持续发展的实施 。
百余年来 ‚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 ‚对器乐教学 内部各环节 的紧密联系
与匹配发展及器乐实践上的积累普遍关注不够 。比如 ‚中国乐器在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
学中的发展 ‚始终伴随着两种声音的交织 一是针对其乐器制造因粗糙 ‚没有严密的 “ 音
响学 ” 根据 ‚导致音准 、音色等诸多问题遭致众 多批评 ‚如凌纯声 、陈洪 、萧友梅 、青主 、
钱光毅、王筒香等音乐教育家从不同角度 ‚作 了不 同程度 的批评 另一是提 出改革 旧乐 ‚
批判地吸收西乐 ‚重视中国乐器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及器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 ‚形成 自己
的器乐教学特色 ‚如黄 自、李绿永等音乐教育家 。尽管他们 的出发点都是为 了学生的音乐
成长与发展 ‚为了中国乐器在学生身上能够发扬光大 ‚振兴中国音乐‚但 由于社会历史及
政治经济发展等原因‚中国乐器制造业始终未能被唤醒‚呈现出可持续、规模化 、科学化
发展的面貌 ‚致使 中国乐器制造处于滞后或缺 失的一种发展状态 ‚阻碍 了中小学音乐教育
器乐教学的整体发展步伐 。
器乐教学系统 内外部环节的缺失 ‚还体现在 器乐教学材料的建设 、内外部宣传 、校
外专家指导、家长支持组织 ‚以及保证 中小学音乐教育及器乐教学稳步实施的相关政策 、
制度及其保障措施 的缺失等等 。所有这些 ‚都在不 同程度上影响了器乐教学整体 的持续稳
步发展 的实施 。

三、百余年来‚我们始终未能找到真正适合于我国中小学生发展的器乐教学
实践形式

随着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 ‚我 国近代 中小学音乐教育在 “ 西学东渐 ” 中开始萌芽阶


段 一 ‚战争岁月中步入初创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建设阶段
一 ‚频繁 的政治运动 中渡过 了 曲折 的发展阶段 一 ‚“ 十年浩劫 ”
中历经 了挫折 的停滞阶段 一 ‚改革开放 以来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器乐 ‚作为 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其发展历程也随之经历 了上述整个
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 乐教育发展的六个阶段 。
在这六个阶段 中‚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的发展始终是在摸索 中前进 。既然是
摸索‚就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或那样的挫折 也许某一个阶段发展稍快些 ‚另一个阶段发展
稍慢些‚出现 曲折也不足为奇。更何况我们是一个地域广阔、人 口众多、民族文化极为多
样 、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国家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不经历这样一个漫长的摸索
过程是不切实际的。但走过漫长的摸索道路后 ‚作为冷静的回顾 ‚结合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
器乐教学现状 的思考 ‚一个重要事实摆在面前 百余年来 ‚我们始终未能找到真正适合于
我国中小学生发展 的器乐教学实践形式 。
究其原因‚在前述两个方面 问题的基础上 ‚试作如下分析
、音乐教育实践 中未能一以贯之地坚持 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中小学音乐教育与 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保护作为主体 的民族文化 ‚其根本要依赖于教育 ‚民族文化生成 、传承和创新才 能在
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发生、永恒延续下去。它的传载者主要是生活在那一地区或社区的
各个群体、团体和个人 ‚通过人与 自然的相互作用 、人与人的相互联系 ‚不断使这种作为
主体的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得到创新 ‚通过其文化标识确立群体、团体和个人的文化身份 ‚
促使传载者 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维护 民族文化的主权 。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 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 国民素质教育 的主要途
径和载体之一。通过音乐教育的 目标和计划 ‚
并 以那一地 区或社区的各个群体 、团体和个人代代相传的 民族音乐及相关 民族文化为主
体 ‚间或吸收其他 民族或 国家的民族音乐及相关音乐文化 。因此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民族
吝 臻幸 仕 格 汤 的 雷 亚 冷 杯
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树立 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重要 的 问题 是要站在某一
个具体 的民族音乐文化主体的立场上 ‚适宜地 、创造性地解决音乐教育 中的诸 多问题 。努
力坚持 以本 民族 的音乐文化作为主体进行教育 ‚使新一代 的民族成员认识 、熟悉 、掌握并
精通 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 ‚使他们具有一种包括 民族器乐文化在 内的整个 民族文化 的认 同
感和历 史感 ‚促进 民族音乐文化 的多样性发展 ‚共享并尊重其他 民族或 国家 的音乐文化及
相关文 化 。
器 乐表演 艺术 ‚作 为民族音乐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 民族文化特 征和身分 的集
中体现 ‚是 民族母语本身语调和语感的音乐化表达 ‚是一个 民族群体或团体 中个人生活的
一个组成部分。各 民族 、地区或社区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应将其包括 民族器乐或地区器乐
在 内的民族音乐文化或地 区音乐文化作为主体 ‚有选择地接纳和吸收其他 民族或 国家的器
乐及相关音乐文化 ‚并一 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并有序发展 ‚逐步实现 民族文化 自觉 。
从理论上看 ‚一般还是重视的‚解放前的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就有反映‚解
放后 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指导性文件都有强调
年颁布 的 《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音乐》“ 演 习” 中对乐器演奏做 了说 明 “ 本 国
各种普通乐器 的独奏和合奏 ” “ 研 究 ” 内容包括 “ 关于各种乐器 的奏法 的研 究 ”。根据 “ 教
学方法要 点 ”‚对 “ 高级毕业 ” 的要求为 “ 能应用本 国的乐器 一种 以上 ”。同年颁布 的 ‚
《初
级 中学音乐暂行课程标准 》将 “ 乐器 ” 与 “ 唱歌 、乐理 ” 并列提 出‚规定 “ 中外乐器任 习
一种 ”‚“ 教授乐器基本练习及简易复音 曲谱 ”‚“ 能奏简单的复音歌 曲。” 这是我 国近代学
校 音 乐教育在 小学和初 中阶段第 一次针对学生 的器乐学 习 内容和技 能 目标 作 了明确 的说
明。相较此 前的 《标准 》‚对乐器学 习的认识又前进 了一步 。这一步 的迈进 ‚在 《标准 》
的层面上实现 了音乐学习 内容的均衡发展及对 中国乐器学习的充分观照 。
在 年颁布的 《六年制中学音乐课程标准草案》课程 “ 目标 ” 中‚新增 了 “ 培养儿
童歌唱演奏及音乐表演 的兴趣和能力 ” 的内容 。在 “ 教学大纲及要 目” 内容 中提 出 “ 儿
童乐 队 ” 第 五 、六学年 “ 节奏乐 队乐 曲五首 由儿童指挥 ‚儿童演奏 笛鼓 队管弦 队
乐 曲五首 视各校设备而定 ”。在 “ 教学要点 ” 提 出 “ 学校 中应鼓励儿童组织节奏乐队、
笛鼓乐 队、管弦乐队等 ‚并应定期举行各种音 环
小木鱼 、钟 、磐 、三角铁等 ‚依照音乐的节奏来敲击 或分组敲打‚如 甲组敲双数拍‚乙
组敲单数拍等 。” 这在我 国近代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发展史上首次针对 学生器乐演奏
及兴趣和能力给予的明确说明‚也是继 年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增设无音高打击
乐器 、中高年级组织儿童乐队的基础上做 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的表述 ‚为小学阶段在课堂
进行器乐教学提供 了重要的教学指导与实施保证 。
解放后 ‚ 年颁布 的 《小学歌唱教学大纲 草案 》‚是在总结建 国初期我 国中小学
音乐教育实践经验并借鉴 苏联学校音乐教育 《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制订颁布 的。《大纲》
重视各种形式课外活动 的组织与开展 ‚注重对 中国民族音乐语 言 的感受 、理解 与熟知 ‚时
代性 、艺术性和 民族性体现 的较为明显 。在 《大纲》“ 课外活动 ” 中提 出 “ 笛子 、二胡等
儿童所 喜爱的乐器 ‚应很好 的发动 同学组织起 来 。学校应 该对这些组织 学生合 唱 队 ‚在
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各种音乐小组 给予应有的重视和领导。” 年 《全 日制十年制学校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试行草案 在 “ 目的任务 ” 中明确提 出 “ 通过音乐教学 ‚应使学
生热爱祖 国的音乐艺术 ‚熟悉民族音乐的语言…… ” 在 “ 课外活动 ” 中‚鼓励 “ 各校充
分利用 自己的条件 ‚成立合唱队、器乐队、创作小组……”。 年国家教委颁布的 《九
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试用 》和 《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初级 中学音乐教
学大纲 试用 》‚正式将 “ 器乐进课堂 ” 推广到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前者在 “ 教学
目的 ” 中提 出 “ 了解我国各 民族优秀的民族 民间音乐 ‚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
和 民族 自豪感、 自信心 …… ”‚后者也有 同意 。二者均将 “ 简单的民族乐器 ” 列入器乐教
学内容之中。
然而在器乐教学实践中并非如此 ‚以钢琴 、提琴、管乐为代表的西洋乐器为主体‚
扩展到电子琴 、口风琴 、竖笛等 ‚民族乐器基本处于一种点缀
尽管解放前部分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虽对 民族器乐有所反映‚但其器乐教学 的主
流仍然是西洋乐器 ‚如 年 《新学制课程纲要初级 中学音乐课程纲要》在 “ 内容和方
法 ” 中明确规定 “ 教授乐器 以风琴 、提琴 、洋琴为主 ” 年颁布的 《初级 中学音乐暂
行课程标准》‚在 “ 教材大纲 ” 中规定 ‚课外器乐学 习应包括 “ 风琴初步奏法 钢琴初步
奏法 小提琴初步奏法 中国乐器奏法 如二胡、三弦 、琵琶、月琴 、笙箫 、笛等 。” “ 以
上乐器得依必要时‚使学生任选一种学习” 等等 。在此指导下‚中小学器乐教学实践 由于
诸多影响因素所限‚并未按照 《标准》具体落实‚但其重视西洋乐器发展的基本方 向从未
改变过 。
年中西书院在上海创立 ‚设有琴科并在八个年级开设 “ 习学琴韵 ” 课 年成
立于上海的 “ 中西女塾 ” 墨梯学校 ‚其选修课有西乐及舞蹈 ‚其中音乐 以钢琴为主 ‚也
有选修声乐或弦乐者并定期组织汇报音乐会与 “ 墨梯 歌社 ”。 年上海创立贫儿 院音乐
部师生组织 了一只约 人的西洋管弦乐 。 年天津私立第一 中学堂学生军乐 队
年槟榔屿邱 氏小学华侨管乐队 年我 国热河地 区一所蒙古学校 的管乐队。哈尔滨音乐
训练班在创办人 巴拉诺娃一波波娃夫妇和继任者钢琴家 格尔布诺娃的主持下 ‚从
年开办至 年共办 期 ‚学生 人 ‚其 中钢琴班 、独唱班学生 占绝大多数 。解放前
中小学器乐教学实践多数集 中在课外进行 ‚民族乐器 的实践占有的比重很小 ‚如 年
刘天华在常州任 中学音乐教师时组织 了学生丝竹乐团和军乐队 年 昆明求实小学的民
族乐队 年郑靓文组建 了仓圣 明智女学 余人的女子古乐团等等 。
上世纪六十年代 ‚部分大 中城市的中小学校纷纷组建不同类别的学生艺术社 团‚如合
唱团、各式乐队 主要 以西乐为主 、戏剧 队 、舞蹈 团、话剧团、舞 台表演 队、电影工作
队等 。改革开放 以后 ‚竖笛 、口琴 、电子琴等兴起 ‚如北京市石景 山区六一小学开展 电子
琴教学 。八十年代 中后期 ‚社会 音 乐教育 出现 了电子琴热 、钢 琴热等现象 ‚尤其
是社会音乐考级的兴起 ‚中小学生在校外学习电子琴 、钢琴、提琴、管乐器等较为普遍 。
同一时期‚广州 已有五十多所 中小学在音乐课堂上吹奏牧童笛‚学生人数 己超过五千 。直
到上世纪九十代年 中期‚全 国大多数省市区县中小学校都有竖笛的教学行为。九十代年中
期‚全国大多数省市区县中小学校课堂器乐教学多数都有竖笛、口琴、口风琴 、电子琴 、
手风琴等的教学行为 。
与器乐教学相关的环节大都是西方式的
年天津 中西女学创立 ‚重视音乐 ‚将音乐列为必修课程之一 ‚教材直接从国外定
购 。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创建于 年‚ 年秋该校正式增设图音手工专修科 ‚聘请留
日归来的李叔 同为学校音乐、美术主任教师 。该校音乐课程有钢琴 、风琴等课程 ‚各课均
采用五线谱 ‚培养 了众多艺术人才 吴梦非 、刘质平 、丰子恺 、朱酥典 、李鸿梁等均毕业
于此 。这是学堂乐歌初期在教材和用谱上 的一个例子 ‚但类似西方式 的音乐教学情况 ‚
在这一时期的诸多中小学堂均有反映‚并为此后不同时期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器乐教学用谱
和视唱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即直到改革开放后 ‚与民族乐器学习的首调唱名 习惯相贴进
和适应的简谱才得到 了普遍采用 。
年颁布 的 《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音乐》‚在 “ 教学方法要点 ” 中提 出 “ 曲谱用
五线谱 ‚非万不得 已‚不用简谱 。用五线谱教学的‚绝对不得并用简谱 。” 年颁布的
《小学课程标准音乐》‚在 “ 教学要点” 提 出 “ 听觉的训练 ‚应特别注重 ‚所 以五线谱的
唱法 ‚可采用 ‘ 唱名 固定法 ’。” 同年颁布 的 《初级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 》‚在 “ 实施方法概
要 ” 中提 出 “ 此后应废除首调唱名法 ‚代 以各 国现行之 固定唱名法 。” “ 曲谱必须完全用
五线谱 ‚绝对不许用简谱 ”。 年 《六年制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草案 、 年 《初级 中
学音乐教学大纲 草案 》在用谱和视唱法 的要求上与前述 同一 。自改革开放后的历次 《中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提倡 “ 首调唱名法 、固定唱名法和简谱 、五线谱 ‚依学校条件而定 ’ ‚。
与器乐教学相关的环节 ‚如教材 、教法等 ‚在改革 开放 以前 ‚大都是西方式的‚与 中
国民族乐器相贴近和相适应 的教法及教材等受到较为严格 的限制 ‚这不能不说是影响或制
约 以民族文化为主体 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 的另一个 因素 。
、至今未能确立 中小学器乐教学多样化发展的适应 载体
器乐形式受地域 、民族 、经济 、文化传统 、接受心理等 的制约
民族群体或 团体 的个人 出于接受相 同的价值观念 ‚其决定 了民族群体或团体文化的本
质和 内部联系‚而 民族群体或 团体文化又决定 了群体或团体 中的个人行 为。在 同一 民族群
体或 团体文化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个人 ‚在其行为上保有着 高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的
个人行为‚正是 民族群体或团体文化的集 中表现 。民族群体或团体所接受的相 同的价值观
念 ‚是人与 自然长期相互作用 的结果 ‚是 民族群体或 团体 中人与人长期劳动和交往的结果 。
因此 ‚民族所在的地域环境 、民族群体或团体的个人生产劳动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语言
思维习惯、生活习俗、审美接受心理、宗教信仰等不 同‚其 民族文化也是不 同的。
器乐 ‚作为 民族群体或 团体文化 的一种表现形式 ‚或作 为一种音 乐部类而存在 ‚其受
制于地域 、民族 、经济 、一 文化等方面的制约 ‚并始终伴随着各族人 民的生产劳动方式 、生
活 习俗 、语言习惯 、思想情感 、文化身份 、审美接受心理等不断得到繁衍 、传承和发展 ‚
成 为人 民大众喜 闻乐奏 的艺术 品种 ‚深深扎根于 民族 民间音乐文化沃土之 中‚并一 以贯之
地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 民族或社会精神效应 。如 “ 锣鼓 ”‚虽是相对广义 的打击乐器所指 ‚
但 由于地区 自然环境 、人 民生产方式 、语言思维 习惯 、经济发展模式 、思想情感 、审美接
受心理、宗教信仰 、文化身份 、民族品性等方面的不同‚形成 了各具地方特色和 民族风格
的锣鼓乐‚较有代表性的有 苏南十番锣鼓 、浙东锣鼓 、陕西打瓜社、四川闹年锣鼓 、安
徽花鼓灯锣鼓 、土家族打溜子 、山西威风锣鼓 、太 原锣鼓 、绛州花敲鼓等 。
我 国地域辽阔、民族众 多、经济文化 的差异 ‚决定 了乐器选用 的多样化 ‚强制性
规定某一种模式 、某一类乐器 的做法是不合 时宜的
不 同地 区或 民族 的语言习惯 、经济生活 、文化身份 、审美心理等差异 ‚决定 了地 区或
民族乐器文化的多样性 ‚也决定 了作为民族文化主体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乐器选用
上的多样化发展 。因此 ‚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学习上 ‚强制性地规定某一种乐器模式 、
选用某一乐器 的 “ 一刀切 ” 做法是行不通的‚是不符合 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教育原则的要
求 ‚也不符合不同地域 、不同语言习惯、不同文化身份 、不 同审美接受心理 以及不 同经济
背景影响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自身发展规律 。但对于初学者奠定乐器学习的基础并获得美
的感受和乐趣 ‚一些共 同的且适合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选用乐器的基本原则应该有
所体现 。
适合于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选用乐器 的基本原则
根据地 区经济发展状况 、语 言习惯 、音乐文化身份 、审美接受心理等差异 ‚立足于 以
民族文化为主体 的教育原则 ‚鼓励选用本 民族或本地 区常见 的乐器作为首要选 习乐器 ‚适
时 向其他 民族或 国家常见的乐器进行拓展性学 习‚实现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多样化 的器乐
选学方式 。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是 以面 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器乐教学为主渠道 以面 向有特
别兴趣和音乐特长或有接受家庭器乐教育习惯和传统的学生的提高为主场所 。主渠道是中
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的主要任务‚它是提高指导下的普及 ‚普及工作的好坏 、质量
与否、是否具有持续性发展 ‚关系到整个基础音乐教育的全局 。据此 ‚应该有一些共 同的
且适合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选用乐器的基本原则‚在初期的器乐教学过程 中‚保证
新一代公民乐器学习的全 民化

萝适合 于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可涵盖不同层次学生 包括有一定器乐学习经历或有音


乐天赋 的学生
歹学生们喜爱‚无技 术障碍 或无较复杂的技术要求‚以适合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和专兼职师资的实际能力
步立足于有 固定音 高、易于上手的‚也可选择 无 固定音高的
歹便于合奏‚有助于形成饱满而丰富的和声效果
歹轻便 简易、卫生 、较为经济的
乡具有民族音 色或地 区文化传统‚体现文化身份认 同的

具有地区性 、民族性 、可操作性的课堂器乐实例


歹面 向低年级学生 的民族打击乐器 ‚是百余年来坚持时间较长的乐器类 型 ‚如
年 《小学低年级唱游课程标准》在 “ 节奏 ” 内容 中要求 “ 通 常乐器的敲打 如 小锣 、小
鼓 、小木鱼等 ” 为学 习、感知节奏 的 “ 要项 ”。为此 ‚《音乐教育》月刊编辑部从实践 出
发 ‚在江西南昌与邻近小学 经堂小学、环湖路小学、状元桥小学 联合组织 了几个正式
的节奏乐队‚通过具体 的乐器 、训练和音乐会展演 ‚节奏乐队的重要性被逐步认识 。其使
用 的乐器包括有 三角铁 、手鼓 、鼓 、钱 、响木 、木鱼 、锣和钢琴 ’ 。 年 《小学音乐
科课程标准 》在 “ 教学大纲及要 目” 中提 出 无音高 “ 节奏乐队 ” 第一 、二 、三学年
和旋律乐器 的增设 第 四学年 。在 “ 教学要点 ” 提 出 “ 低年级乐器演奏 ‚可用 小锣 、小
鼓 、小木鱼 、钟 、磐 、三角铁等进行节奏乐 队学 习。改革开放 以后 ‚这一乐器类 型在 多数
小学较为常见‚如苏州 昆山蓬朗小学的民族打击乐器‚组织班级小乐队‚开展校 园民乐文
化活动等等 。
声口琴是上世纪三 四十年代流传较为普遍的一件 “ 平 民” 乐器 ‚虽其不属于 中国乐器
范畴‚但在 当时 口琴演奏家和 口琴爱好者们 的创作 、表演和积极宣传下 ‚民族 民间优秀 的
传统音乐作 品、改编 曲或创作 曲通过小小 口琴传播开来 ‚其乐 曲演奏 的民族风格 并未因为
它不是中国乐器而失去中国风味 ‚反而其 民族音乐 内容的表达更加富有 民族韵味 ‚应给予
充分肯定‚将其视为中小学器乐学习的适应性载体之一。
萝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广州的梁得灵老师在参照西方竖笛的基础上 ‚改用竹质材料 ‚
试制成既可横吹又可竖吹的牧童笛 。 年 ‚梁得灵在原牧童笛的基础上试制 出一批长短
大小不 同的竹管乐器 ‚其 中有带单簧 的和带双簧 的两大类 ‚组成 了一支 中学生竹管乐 队并
自己编 曲、组织学生演练 ‚最后录制 了一些合奏小 曲。 年 月‚广州 己有五十多所 中
小学在音乐课堂上吹奏牧童笛 ‚学生人数 已超过五千 。由于梁得灵在推广牧童笛进音乐课
堂上获得 了成功 ‚北京 、上海 、天津 、济南等地 的一些学校开始试教 ‚学 习牧童笛 的学生
在一天天增加 进入九十年代后期 ‚八孔竖笛逐步代替 了六孔牧童笛 。
尹朝鲜族音乐文化特色乡— 密江乡‚早在八年代末就被延边 自治州命名为 “ 洞箫之
乡 ”。中年 以上的乡 民无一不会 吹奏洞箫 ‚密江学校 朝汉合校 、九年义务教育制 的学
生洞箫乐队远近 闻名 ‚多次参加挥春市、延边 自治州和吉林省艺术展演及对外交流活动 。
类似这样的民族乐器之乡‚还有琵琶之乡 吉林省辽源市 ‚ 年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 节奏乐队中使用的乐器 ‚常因乐 曲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因为作 曲者或编 曲者常 自由地运用各种乐器 。” 缪天瑞 ‚


《儿童节奏乐队组织法》‚《音乐教育》‚第 卷第 期 ‚ ‚第 ‚、 页。
授予 、马头琴之乡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 自治县 ‚ 年 月 日被中国民
族管弦乐学会授予 等等 。
声无独有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两省土家族村寨部分 中小学
校的打溜子、咚咚哇 、木叶等 民族器乐的传承也较为普遍 贵州省苗族村寨部分中小学生
学 习吹奏芦笙 山西地 区 太原 、临清 、绛州 部分中小学校学生学习锣鼓 云南地区的
基诺族 、瑶族 、瑶族 、哈尼族和傣族部分 中小学校学生使用 的竹筒琴 、竹板琴和 “ 萨拉 尚 ”
竹琴 广西壮族 自治区部分 中小学校使用的曦咧 ‚如九十年代末南宁市江南小学的 “ 曦咧
儿童乐队 ” ‚就 曾多次获得城 区级和市级文艺汇演器乐演奏一等奖 。’还有 ‚浙江 宁波象
山县实验小学大举推进传统竹笛进课堂教学并组建竹笛乐队。湖北省陈强芬经过三年 多器
乐教学实践后提 出 “ 弘扬 民族音乐 ‚引进 民间吹打乐进课堂 ‚充分利用学校周 围竹子较
多的优势 ‚就地取材 ‚动 员师生 自制 ‘土打击乐 ’‚如小九节鞭 、小快板 、刮板 、双响筒 、
小碟 、小盘 、小鼓等 。人人参 与 、个个有乐器 的班级打击乐 队就这样组建起来 了。” 再如 ‚
常熟徐市 中心小学 ‚班班都有竹笛声等等 。
遗憾的是‚我们百余年来未对普及性的课堂器乐学习的适应载体有重要突破 ‚虽
然有部分音乐教育工作者对此做过一定尝试和探索
对于面 向全体的普及性器乐学 习‚虽进行 了许 多尝试 ‚如常见的打击乐器 、 口风琴 、
电子琴、手风琴 ‚以及二胡、古筝 、小提琴、吉他 、管乐器等等 ‚但在符合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乐教学选用乐器基本原则和立足于 以民族文化为主体 的教育原则下 ‚能够在课堂器乐
启蒙和发展学习阶段形成参与性合奏 、具有饱满 的和声效果 ‚超越齐奏的局限‚达到感受
美 、体验美 、表现美和创造美 ‚养成乐于亲近音乐 的态度 、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 的兴趣
和 习惯 的中小学器乐实践形式 ‚至今未有重要突破 。尽管有部分音乐教育工作者对此作过
一定探索 ‚如 年 月 由刘天华 、郑颖孙 、张友鹤 、吴伯超 、曹安和等 人在北京发
起组成 “ 国乐改进社 ” ‚以改进 国乐谋其普及为宗 旨‚提 出 “ 借助西乐 ‚研究 国乐 ” 、 “ 一
方面采取本 国固有 的精神 ‚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 ‚从东西的调和合作之 中打 出一条新路
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期 由中央音乐学院陈 自明教授主持的竹琴 、安格隆研制小组 还
有 中国乐器 的一些改 良‚如二胡、古筝 、琵琶、板 胡等 ‚使其适合于中小学生课堂器乐教
学使用等 。
、音乐教 师长期 习惯 的培养模式 与 中小学器乐教 学实际需求的明显差距
以钢琴 为主 的共 同科 目
受欧美和 日本音乐教育体系 的影响‚初 、高等师范学校 的课程安排是在效仿西方师范
教育音乐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样 的课程组织符合 了当时学
堂和学校音乐课程师资教学能力 的需要 ‚进而被 固定下来 ‚成为一种课程结构模式 。现有
诸 多高等师范大学音乐教师教育主干课程 ‚多数延续 了上世纪三 四十年代 “ 被确立 ” 下来
的课程体系‚多年 以来其课程设置和培养 目标基本未有大的改变 。
以钢琴或小提琴等 为主的乐器学 习‚是初 、高等师范学校演奏技能的主要课程 ‚也是
中小学师资培养 的重要 目标之一 。通过钢琴学 习‚个人在掌握西方音乐理论及其基本原理 、
认识西方音乐及相关文化 、获得音乐修养等诸方面 ‚发挥 了重要 的作用 ‚但其本身也反映
出一定的偏窄。
对于这样一个处于持续动荡和战争环境 、经济发展落后 、人 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
多 民族 国家 ‚其适用 的人群范围是非常有 限的‚与社会现实所 需存在相 当距离 。尤其在与
这一乐器相贴近和相适应 的教材 、教法、音乐思维、文化身份 、审美习惯等方面 ‚对于中
国乐器 的习得与发展 、中国音乐文化记忆 的传承 与创新 ‚是不利 的。
钢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提高过程 ‚绝大多数音乐教师往往要花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
练 习。对于广大 的中西部 中小学音乐教师而言‚因这些地 区各 中小学校现有条件所 限‚绝

庞慧敏 王宗骏 ‚ 《壮乡曦咧响起来 ‚载 《人 民日报》海外版 ‚ 年 月 日‚第三版


大多数至今没有钥琴 ‚即便他们学有所成 ‚音乐教师们深入这些 中小学校 ‚也难于用武之
地 ‚反倒与中小学校所处地区或 民族本身具有的音乐文化特征发生矛盾 个人也许具备一
定的钢琴弹唱能力‚但 中小学校现实条件难于提供这一设备 以民族音乐文化为主的中小
学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实际所需的民族器乐能力‚个人却不具备 ‚这一矛盾不仅影响 了音
乐教师 自身的专业发展 ‚又不利于 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 。
再有 ‚乐器不仅仅 能够表达 内心情感 、交流思想文化 ‚还是社会经济发展 、文化 教育
等诸方面的集 中反映 ‚更体现在社会工业和科技发展上 。钢琴的发展是西方工业文 明、科
技进步 、人文精神等发展的直接结果‚它代表 了西方工艺学发展的历史‚体现 了西方人的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花费数年时间学 习钢琴的同时‚也在间接地接纳 了西方文 明、思维
方式和价值观念 ‚而渐进忽视 、甚至遗忘 了 自己的 民族音乐母语 、民族文化特 征及 民族文
化身份 ‚尤其是 民族思维方式 、民族价值观念和 民族精神的丧失。
高师院校评价指标对 “ 术科 ” 的轻视 ‚器乐教师队伍不完整 ‚且 自身缺乏器乐活

声乐和钢琴 ‚始终是高师 院校和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入学、毕业和期 中、期末 的主
考科 目‚多年来基本未有任何变化 。为此 ‚以声乐和钢琴为主要课程的音乐师范生‚投入
了相 当的时间和精力潜心练 习‚提高 自己的专业技能。这一事实的结果‚造成 了广大学生
对其他乐器 的学习关注不够 、甚至缺失‚难 以适应 中小学器乐教学多样化发展 的实际需要 。
究其原因‚主要是 由于高师院校评价指标对 “ 术科 ” 的轻视 ‚其评价指标本身对所有开设
科 目未形成均衡 、匹配的发展 。习惯性地将其所设的课程科 目上区划为主要与次要之分 、
主科与术科之别‚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不同学科课程的重视与轻视 ‚影响了学生合理的音乐
知识结构和 能力的全面和片面发展 。
第 二个 原因在于 ‚高师 院校器乐教师 队伍 的不完整 ‚形成 一头 多 、一头少 的现象 ‚即
钢琴教师普遍偏多于其他器乐教师的数量 ‚形成 了器乐教师之间不均衡 的发展面貌 。易于
形成这样一种情况 ‚学生选 了 “ 术科 ” 乐器课 ‚但主讲教师多数存在安排不开课程时间或
超 负荷教学的现象 ‚致使 “ 术科 ” 器乐教学质量始终偏低 。
第三个原 因是 ‚ 由于器乐教师 队伍 的不完整 ‚学生参 与器乐合奏活动 的机 会 、时 间和
空间受到不 同程度 的限制 ‚甚至没有相关的器乐排练 与合奏展演活动 ‚只存在一味地独奏
学习与实践 。学生得不到乐队经历的感受、体验 、表现和创造 ‚缺乏参与乐队的实际经验 ‚
直接影响了中小学生器乐课 内外练 习与演奏的质量和 可持续发展 ‚这一点是 已经得到证 明
了的 。
在改革开放后的高师 院校发展 中‚上述 问题有 了一定程度 的缓解 ‚正在 向 良性方面 的
转化 。
学生缺乏组织乐队排练的必要修养 ‚多声音乐的编配、排练 、指挥 能力不足
由于高师院校课程设置、指导教师 、评价指标等方面存在 的局 限‚学生普遍缺乏组织
乐队排练的必要修养 。如 ‚视读总谱的习惯 ‚弹奏总谱 的能力 ‚熟悉乐队中不 同乐器 的乐
器法 ‚对多声音乐的改编 、移植和小型器乐合奏作品的创作 ‚分声部排练与合排 的整体把
握 能力 ‚简洁 明了的指挥动作和肢体语言‚对乐队作 品的前景、中景与背景的认识 ‚作 品
音乐表现的清 晰与凝聚 ‚还有最为基本的‚是对乐队排练的音准 、节奏 、音色 、音 响平衡
的关注与重视 。乐队排练所涉及到的学生和家长情况 ‚也是一个不容忽视 的方面 ‚而这仍
然 能够反映出乐队指导者 的基本修养 。比如‚养成关注每一位乐队成员的习惯 ‚善于与学
生及家长进行思想沟通 ‚了解和把握影响和干扰学生在器乐排练过程 中的情绪波动 ‚适度
控制 自己‚养成善于倾听和尊重的习惯等 。
这些修养和能力 ‚是在器乐相关课程和器乐活动实践的持续参与中获得并稳步提高的 ‚
离开 了亲历的器乐合奏等活动 ‚停 留在 口头或书本 ‚是不符合器乐学习和音乐学 习的发展
规律 。

一 崖匕
二二 早

我 国中西部及边远地 区部 分欠发达市县 与

东部沿海及部分发达城市

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 乐教 学调研报告
调研 地 区示意 图



一 才

、 ‘赞
第一节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
理春市 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乐教学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 — 一 ·

【 年 月 日 到达吉林省长春 市‚同吉林省音 乐教研 员李春艳详 细交谈后 ‚


乘 火车前往 图们 ‚ 日早上 到达图们 ‚再转 中巴车于 到达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浑春 市 县
级市 。
由于临近 “六一” 儿童节‚时间已经非常有 限 稍事安顿后 ‚约见 了浑春 市音 乐教研 员崔红梅和挥
春市第一实验 小学 朝鲜族小学 音乐教师崔京松 同他们 交流与访谈 ‚针对浑春市中小学音 乐教育器
乐教 学的调研 工作也随即开始 了。
前后走访 板石镇 、敬信镇 、英安镇 、哈达 门乡、密江 乡和市 区实验一小、实验二 小、四小、九小、
五中、第一高中以及市教师进修学校、市教育局 、统计局等 虽然浑春市中小学音乐教学已接近期末‚
但笔者通过对上述诸校及相 关部 门的调查或多次走访 ‚
对这样一个朝鲜族 民众聚集的县级市的中小学音
乐教育情况及其器 乐教学的发展有 了一定的认识
月 日早上 离开耳春市‚结束调研工作 经图们转车回京

一 、浑春市社会经济概况
挥春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 、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东部 ‚地处 图们江下游 ‚是三 国 中 国、
俄 罗斯 、朝鲜 边境 的三角几何 中心 。现有挥春长岭子公路 口岸和挥春 中俄 国际铁路 口岸
与俄相通 圈河 口岸 圈河 口岸对面就是朝鲜 罗津先锋经济贸易区 和沙佗子 口岸与朝鲜
通客过货 。市区东南 公里 的防川村 ‚是 中、朝 、俄三 国交界的鼎足地带 ‚从此沿 图们
江而下 巧 公里便可进入 日本海 ‚是我 国直接进入 日本海 的唯一通道 ‚也是我 国从水路到
俄 罗斯 、朝鲜 东海岸 、日本西海岸乃至北美 、北欧的最近 点 。’除延吉市 州政府所在地
和敦化市外 ‚挥春市为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 共九个县级市 第三大县级市 ‚市辖 镇 、
乡 ”、 个街道办事处和 个边境经济合
作 区 含 出口加工 区、中俄互市贸易区 ‚
总面积 平方公里 ‚ 年末总人 口
万。
“ 挥春 ” 系满语译音 ‚有 “ 汉汉 ”、“ 河
汉 ” 之解 ‚后 引 申为 “ 边地 ”、“ 边 睡 ” 之
意。 年撤挥春厅建县 ‚ 年建立
挥春 县 民主政府 。 年 ‚浑春县隶属于
延边朝鲜族 自治区 年 ‚隶属延边朝
鲜族 自治州至今 。 年 月 日‚经
国务 院批准 ‚设立挥春市 县级市 。
属 中温 带季风性海洋气候 的挥春市 ‚
气候温和湿润 、冬暖夏凉 植被丰富、河
海融合 土地肥沃 、山珍众 多 ‚图们江水 图 一 美丽的图们江

源自 泊柑阴 伙刃 户松 记
英安镇 、板石镇 、敬信镇 、春化镇 。
三家子满族乡、杨泡满族乡、马川子乡、哈达 门乡、密江乡。
图 一‚源 自 加阴 。
宜人涵情 ‚朝、满、汉等 民族和睦聚居、和谐共荣‚亲如一家。
凭借丰富的 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挥春市近年经济发展迅速 ‚基础设施渐进完
善。境 内大型沉煤盆地 挥春、春化、敬信等 ‚已探明煤炭储量 亿吨‚远景储量多
达 亿吨以上‚是吉林省最大的煤 田。随着 国家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
充分鼓励从 自身发展着手 ‚支持 “ 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发展接续产业 ” ’ ‚连 同林产品
加工和纺织服装 ‚这三大支柱产业的全面壮大 ‚有力地拉动 了城市和区域经济社会 的协调
发展 。仅 年 ‚新建 、续建投资千万元 以上项 目 个 ‚其 中挥春矿业集团新建续建 、
紫金矿业改扩建、老龙 口水利枢纽工程等亿元 以上项 目 个 。省界公路、城 乡电网改造 、
热 电联产等一批重大项 目建设接近尾声‚建 国以来延边 自治州最大的投资项 目— 总投资
亿元 的电厂二期扩建工程— 实现并 网发 电。随着经济合作区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 ‚
相关服务配套功能 日益完善‚小岛衣料 、紫杉醇 、森林王 、致远工业园等重大项 目相继落
户合作区。 与此同时‚由于独特 的区位和地缘优势 ‚自 年 月 日一座新兴的边境
开放城市获得 国务院批准 ‚并设立 了挥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近年 ‚浑春市政府始终坚持
图们江 国际合作开发、繁荣 口岸城市的举措 ‚并持续推进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通关能力不
断提高 中朝 “ 路港区 ”、中俄 “ 路港关 ” 工程建设项 目纳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东
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的实施意见》 防川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经 国务院批准设
立 ‚北 山旅游文化城开始对外开放 ‚成功举办 了 “ 中俄挥春一 哈桑友好活动周 ” ……社会
各项事业取得 了长足进步 ‚为挥春经济的腾 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
事实上‚挥春市经济快速 良性运转是近年的事情 ‚虽起步较晚‚但整体发展步伐较快‚
不仅带动 了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也让浑春市 民逐步体验到了生活正在一步步走 向富裕 。
表 ‚是挥春市在 “ 九五 ” 和 “ 十五 ” 最后一年有关人 口和 民族的发展变化 。

、年度人 口情况

总人 口 非农业人 口 农业人 口 汉族
族 朝鲜族
族 满族
族 其他 民族

人 人 人
年末 钱 叽
年末
末 既 既 外

上述数据告诉我们 ‚挥春市 民族人 口比例基本平衡 ‚即汉族和 以朝鲜族为主的少数民


族人 口总体上接近 ‚尽管朝鲜族和满族人 口略有下降。其二‚由于主流工业和农业经济的
渐快发展 ‚提供 了一定的就业 岗位和特色农业发展渠道 ‚如黄牛养殖 、食用菌栽培 、中药
材种植和蔬菜生产等 ‚人 民生活条件逐步得到 了改善 ‚非农业人 口的比例略有提升 。
“ 九五 ” 最后一年 年 ‚挥春市 国内生产总值 为 万元 位居全州第三
位 ‚人均 国内生产 总值为 元 ‚略超过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的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
元 。经过 “ 十五 ” 期间的稳健发展 ‚ 年挥春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万元 ”‚
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是 元 ‚超过 自治州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 元。

源自 尤耐 伦
源自 物如阴‘ 如 忆 户泥 旧二 。
源自 藕 柑阴 时 取杠 二 。
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州府延吉市排名第一‚ 年国内生产总值是 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 ‚ 元 。第二
位是敦化市‚国内生产总值是 万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 阳 洲 元 。《 吉林统计年鉴》‚吉林省统计局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年 ‚延吉市国内生产总值是 万元‚人均 是 元 ‚仍然位居全州第一 敦化市继续保持第二的
位置‚即全市 国内生产总值是 万元 ‚人均 尸是 元。
表 、 、 的数据‚是挥春市 “ 九五” 和 “ 十五” 期间一些主要的经济发展数据。

、两个五年计划 的经济发展情况

挥春市 平均增长率 国家 平均增长 率
“九五 ” ‚

“ 十五”

、年度 增长情况

挥春市 年比 年 增长值
挥春 市 年比 年 增长值

、职工年平均工资与农村居 民人均年纯收入情况

职工平均工资 比上年增 长 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 比上年增 长
年 元 元
年 元 叽 元

表 是两个 时期 的最后一年有关职工和农 民年度平均工资和人均纯收入 的基本情况 。


其 中‚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与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相 隔五年涨幅 比的情况 比较清 楚 ‚二者之
间的收入差距 比较大 ‚农村人 民的生活依然不容乐观 ‚必然会影 响到农 民在子女教育上的
经济投入 ‚而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乡镇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受到的影响不言而喻 。

二 、辉春市 中小学音乐教育近况

挥春市朝鲜族人 口占到近一半的比例 ‚又毗邻朝鲜 ‚距韩 国也较近 ‚同一 民族共有 的


民族歌舞乐文化 已传承千年 ‚真正成为了这一 民族人 民生活不可或缺 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
年 ‚邻 国 韩 国 财 团或友人的大力资助 ‚为辉春 中小学教育 尤其是艺术教育 提供 了
有力的支持 ‚而朝鲜 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 国的艺术家和 中小学校 的积极互访 ‚更为挥春 中小
学民族音乐教育提供 了重要的音乐智能资源 。如今‚这些 已成为挥春市中小学校 主要是
朝鲜族学校 教育 的一大特色 ‚从一定意义上讲 ‚也带动 了汉族学校艺术教育 的发展及学
校整体素质的提升 。
近年 ‚在吉林省教育厅、延边州和挥春市教育局及韩 国各界、友人 的直接关照下 ‚挥
春市政府及各级学校投入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师培训及艺术文化展演与交流上 的费用
逐年增加 ‚包括音乐教育在 内的中小学艺术教育成绩喜人 。 年 ‚挥春市被 国家教育部
列为全 国 个省 个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改革实验示范县‚承担 国家级课题 《 世纪农村
学校 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 子课题 《 世纪学校艺术教育教学 内容和教研活动》的研 究任
务 后期 由于子课题 负责人调离 ‚课题搁 浅 。四年 时间转瞬 即逝 ‚ 年 月 日的
“ 吉林省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场会 ” 在辉春市召开 ‚将挥春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推
向了一个新 的历史阶段 ‚为朝鲜族音乐文化 的传承提供 了必要 的宣传 良好 的发展平 台。
下面的数据 ‚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简要勾勒 出 “ 九五 ” 和 “ 十五 ” 期间浑春市 中小学音
乐教育的发展面貌 。
、教育投入及职后培训情况

市政府投入中小
小 中小学校本身对音
音 市教育局用于中小
小 教师进修学院分配给中小

教育的资金总额
额 乐教育的资金投入
入 学教师培训的资金
金 学音乐教师培训的资金

年 万元
元 一 万元

年 万元
元 万元
元 一 万元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展势头下 ‚挥春市近年不断加大对 中小学教育的投入 见表 。


学校整体布局 的调整 ‚促使学校集 中优势资源 ‚创办优质教育 。 年相继撤并村 小等
所 ‚市政府和教育局加大 了乡镇 中心小学和初 中校舍 的硬件建设力度 ‚新扩建校舍
万平方米‚保证中小学校教育整体健康发展 、实现优质和公平的教育‚保障全市乡镇学生
享有接受 良好教育的机会 。
据挥春市教育局体卫艺幼科科长张永刚介绍 ‚在他任职 的六年时间里 ‚教育局对 中小
学音乐教育的财政投入基本没有 。当我来到挥春市教育局装备部‚装备部负责人很坦诚地
说‚“ 装备部 已经很多年没有 向中小学校投入用于音乐教育教学的设备 了‚学校里的 电子
琴 、钢琴和其他教学用具等 ‚基本都是各学校 自筹经费解决的”。从调研上看 ‚州教育局
和挥春市教育局对此投入不足 ‚挥春市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硬件设施 尚未达到 《教育部关于
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 目录的通知》 教体艺 【 」
号 ’“ 第二种配备方案 ” 的要求 ‚以及 《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 目
录》后 “ 说明四‚……少数 民族地区的学校应根据本 民族音乐教学的特点‚配备具有本民
族特色的乐器 ” 的要求 。中小学校不得不根据 自身的经济情况 自筹投入‚但地处同一个朝
鲜族大家庭 ‚韩国财团、企业及友人的捐赠 占有相 当的比例 ‚但受益的学校只限于朝鲜族
中小学校 。因此 ‚在挥春市 ‚朝鲜族 中小学校 的硬件设施通常优于汉族 中小学校 ‚尤其在
音乐教育教学设施等方面 。一般情况下 ‚市区小学投入音乐教育及展演等活动 的经 费每年
约 万元 ‚乡镇小学约 千元 市区中学约 万元 ‚乡镇 中学约 千元 。这些 费用 的投入
均根据学校 当年或近年的实际需要一次性投入或 当年随机投入 ‚而绝大多数乡镇学校均属
于某年一次性投入 ‚用 以购 买 电子琴 、小件打击乐器等 。

、中小学学校情况

小学 初中 高中

汉族 朝鲜族
族 矿务局 汉族
族 朝鲜族
族 矿务局
局 汉族
族 朝鲜族
族 矿务局

市区
区 所 所 所 所 所 所

年 乡镇村
村 所 朝汉合校 所 朝汉合校
总计 所 所 所
市区
区 所 所 所 所 所 所 所 所 所

年 乡镇村
村 所 朝汉合校 所 朝汉合校
总计 所 所 所

源自 角晰 “ 刀时‘ 细 允
作为吉林省煤炭资源储里最大的挥春煤田‚多年来始终是吉林省工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挥春矿务局正逐步成为吉林
省最具发展潜力的煤炭企业 。由于挥春市矿务局管辖面积较大 ‚人员较 多‚矿务局直属中小学 小学三所 、初中两所 、
高中一所 由矿务局教委主管‚直到 “ 十五 ” 中期的 年才划分 由浑春市教育局统一管理 。
乡镇学校中有 所学校是中小学生 包括汉族和朝鲜族 同校 ‚分别是马滴达学校 、金山学校、英才学校和密江学校 。
乡镇中小学校近年处于结构性转型时期‚学校整体布局调整‚突出发展乡镇中心校。
因此 ‚乡镇 中心学校一方面在师资、学校硬件设施等方面能够集 中教育资源 ‚发挥整体的
合力 另一方面 ‚学生群体 的数量也相对集 中‚他们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随即增加 ‚便于学
校和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从客观上讲 ‚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提供
了诸多基本 的实践条件 。

、中小学学生情况

在 校 学生数

小学 普通 中学
学 特 殊 学校

年 人 人
年 人 人 人

由于朝鲜族人 口呈 降低趋势及越来越
多 的朝鲜族 家 长 让 自己的学 生进 入 汉 族
学校就读 ‚以便于 自己的子女能够掌握流
利的汉语表达 ‚自主地融入信息和经济高
速发展的社会之 中。因此 ‚朝鲜族学校不
得不接受合校 的现实要求 。再有 ‚这些朝
鲜族学生的父母出国谋生、外出务工的人
数也在逐年增多 ‚现存一班 四名或五名朝
鲜 族 留守儿童 围坐在 教师 身旁像 听讲 故
事一样上课 的班级不在 少数 ‚这种情况尤
其 在 远 离 市 区 的 乡镇 中心 校 表 现 的更 为
明显 ‚如敬信镇 中心小学朝鲜族班 每个
年级有一到二个朝鲜族班级 中仅有五 、 图 一 ‚大 山脚下的敬信镇 中心 小学校
六个学生‚因此他们 的音乐课不得不合班
或跨年级进行 。

、中小学音乐教师 、学历层次及教研活动情况

中小学音乐教师 专职 人数值
值 学历层次
次 学期教研活动

总 人数
数 男 女 汉族
族 朝鲜族
族 满族
族 次数
数 时间

年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普及大专
专 次三
三 寒暑假随

为主 天 机进行

年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普及 函授
授 次三
三 寒暑假随

本 科 为主
主 天 机进行

小学
教师

巅撇麟髯戴潺
图 ‚许洪帅摄 。
。仅
延边
于音
乐教师相关培训活动 的教室 ‚有关器乐教学的培训活动 比较少 ”‚挥春市音乐教研 员崔红
梅说。
当前 ‚随着市政府对矿业和对外贸易投资的加大 ‚挥春市近年正在逐步摆脱 以农业为
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许多年轻的朝鲜族女性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外嫁或出国 主要是韩国
以寻求幸福的生活。在调研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经济发展有限、较偏远的乡镇 ‚如密江
乡、敬信镇几乎要成为光棍 乡镇 ‚很少看到二十多岁的女性 。再有 ‚朝鲜族女教师一般 能
歌善舞 ‚通过各级赛事 ‚稍有名气 的年轻女音乐教师出现择校或跳巢的现象 比较常见。通
常情况下 ‚朝鲜族 中小学校一般难于留住优秀的年轻女教师 ‚尤其是在儿童音乐学 习发展
关键期的小学音乐教育 岗位上 ‚而男教师的人数趋 于稳定‚此一点‚倒与其它 中西部县级
城市形成 了较大 的差别 。
有这样一种现象倒成 了挥春市 中小学音乐教育 的一个
特色‚就是整个浑春市 中小学校没有一间固定的音乐教室 ‚
汉族音乐教师通常抱着一 台电子琴 、手拿 电源线 ‚朝鲜族
音 乐教师一般要背着 一 台手风琴在各个年级班 中穿行 ‚同
学生们一起享受美的教育 ‚教师们 的唱奏基本能够满足教
学的实际需要 。虽然汉族学校使用的是 国家新版统编教材
浑春市主要选用人 民音乐 出版 社和人 民教育 出版社 出版
的新教材 ‚朝鲜族学校使用 的是新朝鲜语版 的中小学音乐
地方教材 ‚音乐教学基本保持 了 “ 口唱听授 ” 的形式 。即
便有部分音乐教师依照教研员的要求加入 了一些教学用儿
童打击乐器 ‚但 尚未形成用耳朵聆听 、用耳朵辨别音色 的
体验习惯 ‚整个课堂尤其在低年级 ‚学生们更多的注意力放 图 ‘‚ 抱 着 电子琴去 仁课 的

在 了高分贝的回答 问题和大声歌唱上 。课堂虽热闹、欢畅 、 英安镇 中心 小学音 乐教师

轻松 ‚但少了音乐学习的有序性 、有效性 ‚无序 、低效的


随意性教学较常见 ‚多数课堂对学生 “ 关键期 ” 的听觉感知训练关注不够 ‚不科学的音乐
教习方式依然存在 ‚难 以保
证低 年级学生基本音 乐感
知觉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参
与 音 乐 活动 必 备 的音 乐 基
本 技 能和 基 础 知 识 也 相 应
受到一定程度 的限制 。
抓音乐教师教学研训 ‚
扎 扎 实 实地 提 升 音 乐 教 师
对新课程 的认识 、理解与实 图 礴 市第九小学音乐教师在上音乐课 图 斗 市第一实验小学 朝鲜族
践能力 ‚是近年音乐教研 员 音乐教师在上音乐课

工作的重 中之重 。挥春市配


有一名专职的音乐教研员‚负责全市所有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学研训工作。由于各乡镇间距
离较远、学校较分散‚为全面 、有效地开展全市教研工作带来 了一定难度 。再有 ‚音乐教
师们平 日的工作量 比较繁重 乡镇 中小学校绝大多数是一校一位 “ 专职 ” 音乐教师 ‚通
常他们一个学期要备六个年级 的教案 ‚这样 的情况在挥春市乡镇学校 中占有较大 的比例 。
据此‚挥春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研活动一般安排在寒暑假进行‚以短期 两三天 集体
活动为主 ‚开展 以周或月或季度 的定期集 中教研活动不符合实际。但事实上 ‚这样 的教研
活动本身也带来 了诸多问题 ‚如音乐教师们在平 日一线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和 困难基本难
于即可解决‚尤其在面对新课程的时候 。到 了寒暑假 ‚难得的相聚也无心再讨论什么课程 、

图 一‘ ‚许洪帅摄 。
教材、教法、学法 以及教学中积攒下来的诸多问题 ‚欢笑之余‚教研活动也随之结束 。周
一至周五的教学工作 日时间‚音乐教师们除正常音乐教学工作外 ‚还要兼任其他学科课程 ‚
并利用午休为单亲学生 、留守学生及跟不上正常教学进度 的学生补习语文 、数学等课 ‚几
乎没有空闲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钻研音乐课堂教学 、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业务技能了。声
音沙哑、身心疲惫 ‚这样 的音乐教师在绝大多数 的乡镇学校常可见到 。

、中小学艺术展演及对外交流情况

教育局对 中小学艺术展演及对外交流投 入财政值

年 一 万元
一 万元

挥春市 中小学文化艺术对外交流 的活动 比较丰富 ‚但 多数集 中在朝鲜族 中小学校 ‚如


挥春市第一实验小学、挥春市第 四小学、浑春五中‚交流方主要是朝鲜和韩 国两个 国家 。
一般情况下 ‚韩 国方面在对外交流活动 中投入 的资金较大 ‚而与朝鲜某市 中小学校对外交
流 的费用虽多数 由挥春市教育局、文化局等筹集 ‚但主要 以实物赠送居 多‚资金投入比较
有 限。
对挥春市第一实验小学和挥春五中‚挥春市教委 、文化局 、民委等政府部 门每年都要
投入一定经费‚再加上韩国企业或个人的捐助‚这两所中小学校‚尤其在朝鲜族民族歌舞
乐文化记忆 的传承方面发展 的较充分 。同时‚也相应带动 了其他朝鲜族学校和市 区多数汉
族 中小学校 艺术教育 的发展 。

图 市第一实验小学 朝鲜族
女子轻音乐团 图 一 市第一实验小学女子轻音乐团在排练 指挥崔京松

、社会音乐教育情况
挥春市是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 的第三大县级市 ‚但其社会音乐教育 的整体情况相较延边
自治州州府延 吉市和第 二大城市敦化市 尚有距离 。尽管如此 ‚为挥春市社会音乐教育 的发
展 ‚浑春市少年 宫及其 社会音乐考级机构也相应 发挥 了一定 的作用 。
挥春社会音乐考级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后期开始 的‚钢琴 、小提琴 、电子琴 、手风
琴 为依次盛行 的考级科 目。尽管这个边睡城市 的经济 尚不够发达 ‚但少数家庭较 富裕 的家
长还是愿意将子女送到校外参与社会音乐学习。
在随机访 问几位学生家长 的过程 中‚注意到 了这样一种心声‚即 “ 不愿参加学校组织

图 一 ‚许洪帅摄 。
的第二课堂社团或少年宫活动 ”。其中一位不愿
透露姓名的小学生 市区 家长说 “ 第一 ‚我
们 己经投入 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希
望这部分 的心思 白费‚以便省出更多的时间陪
学生多练 习 第二 ‚学生的学习更重要 ‚他们
要升 中学 、考 大 学 ‚学生 课余所 剩 的时 间 已经
不 多 了 ‚再用 到参加 那些 没有什 么意 义 的活动
中去 ‚我们 不愿意 。”另一位 乡村学校 的家长 朝
鲜族 说 “ 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钱给学生买什么
乐器 ‚会 唱会 跳 就 很 好 了‚学生只要 能够 顺顺
利利地毕业 ‚能养活 自己就行 了。” 类似这位 图 翎 ’密江乡村 民 自己组织的洞箫歌舞乐社
农 民家长 的话语在笔者调研 的过程 中还是经常
听到的‚这也许能够代表相当一部分朝鲜族村 民的心理 ‚因为朝鲜族的歌舞乐活动 已经融
进 了他们 的生活……

三、浑春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概况

通过前述 ‚我们可 以知道 ‚挥春市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不平衡 ‚即市 区远远好于乡


镇 ‚朝鲜族 中小学校好于汉族 中小学校 ‚当然不排除市教育局等政府行政部 门对 “ 重点窗
口” 朝鲜族学校的观照。如把镜头聚焦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与实践上‚根据
调研情况 ‚可 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进入新千年 ‚全市中小学基本普及课堂乐器 ‚但 年后的发展趋 于缓慢 。

年前后 ‚全市几 乎所有 中小学基本


普及竖笛 三所高中除外 ‚初步形成 了班班
有歌声 、校校有乐声 的局面 ‚如 年前后 ‚
挥春市第一实验小学千名学生的竖笛行进表
演 。同时 ‚作 为课 堂学具 的竖笛基 本 能够 与
歌唱、欣赏及基础乐理相互结合 ‚崔红梅介
绍 。但 是 ‚从调研看 ‚上述 良好 的发展 包
括小学低年级 的打击乐器 逐步慢 了下来 ‚
尽 管市 区小学音 乐课 堂上 的器 乐教 学依稀可
见 ‚但在 多数 乡镇 小学的音乐课堂上 已寥寥
无几 。初 中课 堂器 乐教学基本处于停滞 ‚能
够保证 音 乐课 时的仅 限于初 一和初 二年 级 。
三所高 中‚基本 能够保证一年级 的艺术欣 赏课 图 一 市第 四小学 朝鲜族 四年级 的音乐课
教学 音乐欣 赏课和美术欣赏课为交替隔周进
行 ‚如果女教师休婚假或产假 ‚音乐欣赏课暂停 。因此 ‚挥春市 目前中小学器 乐教学呈
现 出递减或倒置的发展状况 ‚即小学课堂器乐教学好于初 中‚初 中又好于高中。
究其 原 因‚主要在 于三个方面 其 一 ‚政府行政 、督导的阶段 性现象 。就 是 说 ‚在 一
个阶段 为完成某种任务 ‚给予全市 中小学音 乐教育及器乐教学 以 “ 充分观照 ” 另一个阶
段 ‚这种任务暂时完成 ‚将其观照点转移到 了其他方面 。从一定意义上讲 ‚这势必会直接

图 ‚密江 乡学校音乐教师李吉松提供 。
图 手 ‚许洪 帅摄 。
影响中小学音乐教育及其器乐教学持续稳步的健康发展 。如 ‚ 年为迎接在挥春市召开
的 “ 吉林省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场会 ”‚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校艺术教育持续
支持与积极督导 ‚在此前发展 的基础上 ‚顺势将挥春市 中小学音乐教育及其器乐教学推 向
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班班有歌声、校校有乐声 ”‚便是这一阶段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
和广大普通音乐教育工作者共 同努力的结果。但是 ‚现场会结束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 门
未能借此机会形成持续推动的科学举措和激励机制 ‚花 费多年心血树立起来 的农村音乐教
育示范旗帜渐渐 失色 ‚形成 了今天的局面 。其二 ‚挥春市 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 中常使用 的
是八孔高音竖笛 挥春市 中小学没有 引进其他音域 的竖笛 ‚大多数音乐教师对 竖笛本身
音质 的满意度 比较低 ‚学生喜欢 的兴趣度 也在大幅下 降‚再加上学具本 身性 能上 的某些局
限‚进一步发展 的空间渐趋狭 小 。其三 ‚由于教研活动十分有 限‚多数音乐教师 的教学观
念 尚有待改进 ‚教学视野又相对狭窄‚没有充分结合和发挥朝鲜族本身的民族音乐文化特
性 ‚品种众 多的民族器乐资源 愈加得不到应有 的利用和开发 。尽管浑春市第一实验 小学尝
试过大规模行进竖笛齐奏表演 ‚但没有将朝鲜族特有的民族吹奏乐器 如洞箫 和打击乐
器 杖鼓、手鼓 及朝鲜族歌舞 ‚有机融合到竖笛行进奏乐 中‚以形成丰富多彩的器乐合
奏或歌舞乐表演 。如今 ‚器乐进课堂 国家教委于 年颁布的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中将器乐教学正式列入课堂音乐教学 内容之 中‚并要求 占有全部音乐课 时的 胜 已有十
五年左右的历史 ‚但挥春市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 。

、全市朝鲜族学校器 乐教学 明显好于汉族 学校 ‚但浑春市 中小学朝鲜族 音乐文化的发展


依 然有限。

由于挥春地处边境 ‚较 为频繁的艺术对外交流是挥春市政府 以文化促经济 、主打 民族


文化品牌效应 的前沿 阵地 。近年 ‚教育局主抓朝鲜族 中小学校 民族艺术文化的展演与对外
交流活动 ‚如挥春市第一实验小学的 人女子轻音乐 团和 人女子吹奏乐 团以及 闻名全
国的少儿艺术 团— 海棠花艺术 团‚第 四小学 人 的朝鲜族鼓乐队‚第五 中学的百人吹
奏乐队‚密江学校 的朝鲜族洞箫乐 队等。相 比之下‚市区汉族学校 的艺术教育特色略显不
足 ‚仅有挥春市第一小学 的 人腰鼓 队和 人 的吹奏乐队。
办乐团离不开经济 的支持与保证 ‚也离不开指导教师投入 的热情 与智慧 ‚更为重要 的
是如何看待普及与提 高、课 内与课外 、学 习与实践相互结合 的关系 ‚并如何有效处理和落
实这些关系 。在调研过程 中‚笔者基本未看到普
及这一层面器乐学习的发展 ‚若想在此基础上通
过 上述 学生社 团达 到一 定 发展层 次或代 表挥 春
市整个学校艺术教育的水平 ‚从客观上讲 ‚有悖
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其次 ‚由于挥春市 中小
学课 内器乐教学发展 比较有 限‚上述主要朝鲜族
学校 的课 外器 乐社 团活 动基 本 是 作 为对 外 艺术
交流 、展演和赛事 的 “ 窗 口”‚因此课 内外器 乐
教学难 以形成 匹配 、共促 的发展关系 。再有 ‚历
史悠久、多样丰富的朝鲜艺术教育资源 ‚尤其是
朝鲜族的歌、舞 、乐 ‚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至少 图 ‚ 年 月 日密江学校课外器乐
在挥春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及其器乐教学上体现得 兴趣 小组的器乐合奏 左一为指导教师李吉松 ‚
不够充分 。而这一部分资源 的传承 ‚几乎仅局 限 学生以三四年级居多
于朝鲜族 中小学校 内部 ‚并未有步骤 、有计划地全面渗透到全市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的课 内
外教学中去‚以形成挥春市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及其民族器乐特色化、规模化的可持续发

图 ‚ ‚李吉松提供 。
图 斗‚ ’橱窗里轻音乐团使用的部分改编谱
崔京松改编 图冬 市第一实验小学 的女子吹奏乐 团

若说起乐 队 曲 目‚如第一实验小学轻音乐团的演奏 曲 目‚基本上 以直接 引进北朝鲜轻


音乐 团原谱为主 ‚由于多数作 品技术难度较大 ‚需要指导教师做大量的作品改编工作 。多
数朝鲜族音乐教师 ‚均有机会从与朝鲜艺术家们 的交流或驻 团学 习中受益 ‚再加上某些音
乐教师 多年 的乐 团经验 ‚特别是 出于兴趣 自学配器和作 曲‚因此一小部分朝鲜族音乐教师
能够根据学生们 的能力对 原作进行适宜改编或重新编 曲、配器 。但是 ‚面对 学生们 的音乐
成 长 ‚崔老 师坦诚地道 出 了一些心里话 “ 吹奏乐 队四十名女学生 ‚主要 是 四年 级 学生 ‚
其 中有近一半至今 尚未告诉家长 自己在学校管乐团学 习吹奏乐 。因为‚她们 的家长更在 乎
她们 的 ‘主科 ’学习成绩 ‚搞什么吹奏乐 ‚那多影响我们学生的学习。再说一个女学生 ‚
天天 吹管乐 ‚肺 子会 受不 了的 。因此 ‚一旦告诉她们 的家长 ‚这些学生们深 知 ‚可能不会
再有机会进入乐 团学 习吹奏 乐 了‚她们就悄悄告诉我 ‚就说是学校少年宫 类似 于第 二课
堂或课外兴趣 小组 组织活动 ‚放 学后还要进行一个半小时。” 崔老师继续说 “ 我 自己知
道 ‚目前学校领导还算大力支持 ‚投入经 费购置乐器 ‚但在一半左右家长不支持的情况下 ‚
我们别无选择 ‚必须关起 门来 ‚抓紧每一个练 习和排练 的机会 ‚争取在乐 团 比较成 熟的时
候 ‚拿 出一 台像样 的节 目‚邀请全校学生们 的家长 、全 体师生一 同观看 学生们 的表演 。相
信到那时‚他们还是会支持 的‚因为他们看到 了 自己的学生长大 了‚在舞 台上能够 自信地
表现音 乐和 自己了。”
在访谈 的过程 中‚笔者 曾问及 “ 您主管两个乐 团‚每周还有二十多节 的音乐课 ‚如此
辛苦 ‚您 为 了什 么 ” 他 思量片刻后 ‚说 “ 我喜欢乐 团的感觉 ‚我喜欢 同学生们在一起 。”
一句 朴实无华 的语 言 ‚是那么纯真 ‚那么直接 ‚直触 神经 ‚令人感动 。
浑春少数 的几个学生社 团 现存主要有吹奏乐队、鼓乐队、轻音乐 团以及海棠花艺术
团 中‚笔者看到 了半个 多世纪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 的 “ 小先生 ” 在发挥着积极 的
光和热 。由于音乐教师 既要担任乐团的指挥又要负责乐团的管理 ‚基本上没有更多的时间
组织各 声部平 日的练 习‚完全依赖 学生们 的 自觉组织 。一些学 习出色 的学生愿意 主动担 当
起 乐 团各声部 的 “ 小先 生 ”‚而且尽心尽 力 ‚她们 并未 因参 与乐 团而影响 自己的 “ 主科 ”
学业 成绩 ‚反倒促进 了学业成 绩 的稳 步提升 。乐 团中的每 一位 成 员都 是 “ 小主人 ”‚她们
各个 自力更生 、勤奋 自觉 、刻苦研 习、热情凝聚 ‚乐 团生活的氛 围十分融洽 ‚令人欣喜 。
通过展演 ‚原来 多数不支持学生参加乐 团活动的家长 、个别班主任和少数学校行政人员等 ‚

图 冬 ‘‚ ‚许洪帅摄 。
‚ 年 月 日‚陶行知在 山海工学 团召集 了有 处工学团共 人参加的普及教育总动员大会 ‚正式提 出 “ 小
先生制 ”。黄书光 ‚《陶行知 “ 生活教育 ” 理论在上海的传播与发展》‚《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第 期‚第
‚ 页 ‚下转第 ‚ 页 。
也纷纷投入 、积极参与。正如崔京松老师说 “ 如果学生们 的艺术社团和 日常班级器乐教
学的展演能够定期化、设立展演 日‚多向社会各界人士汇报‚吸引越来越多的朋友前来观
看 ‚朝鲜族的民族器乐音乐文化必然会发扬光大 。” 说到此 ‚学生们在乐团中的生活 ‚不
仅获得 了音乐智能的发展 ‚还能够磨练他们的意志、提高与其他乐队成员的配合及 自我约
束能力‚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不仅丰富了他们 的生活情趣 ‚更能够提升他们的人格 ‚而
这些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素质需求 。
第二节 青海省海东地 区
互助土族 自治县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 ··

【 年 月 日下午 时多到达青海省西宁市
年 月 日上午 时到青海省教育厅体卫艺处
‚得到杨岩松处长、分管艺术教育的 申晓红
和青海省音乐教研 员冯玉萍老师的支持与帮助。午后 时顺利到达互助土族 自治县 ‚ 时到达县教 育局 ‚
开始调研 工作
由于临近教 师节 ‚调研 工作 日程安排 比较 紧张。前后 历时四天多‚
分别在土族文化保存相对 完好 的
东沟 乡、汉化程度较 高的边滩 乡、偏远 的巴扎藏族 乡 车行三 小时 ‚翻越 海拔
多米 的北沟脑岭
和互助县政府 所在地威远镇展 开调研 ‚还 包括走访县文化局 、
三 乡一县文化站馆及县统计局 月 日
早上 离开 ‚顺利完成互助土族 自治县调研工作 日中午 离开西宁回京

一 、互助土族 自治县社会经济概况

互助土族 自治县位 于青海省海东地区北部 ‚北倚 祁连 山脉达坂 山‚与海 北藏族 自治州


门源 回族 自治县相接 ‚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 自治县和永登县相邻 ‚
东南与乐都县接壤 ‚
南接 涅水 ‚西靠大通 县 ‚西南与西宁市相连 。
全县总面积 平方千米 ‚ 辖 镇 乡‚
有汉 、藏 、回、土等 个 民族 ‚总人 口
万 ‚是全 国唯一的土族 自治县 。
互助县地处黄土 高原的最西部 ‚是青藏
高原 向黄土 高原 的过渡地带 ‚因此该县兼具
两 大 高原 生活和 文化 的特 点 。县 内地势起
伏 、高低悬殊 ‚山川岭谷纵横交错 ‚山体地
貌复杂 ‚形成 了北 高南低 的复杂地势形态 。
全县人 口大致呈现 出西南 山区密集 、东北 山
区稀疏 的垂直分布样态 。中小学校据此分级
设校 ‚偏远村寨设有教学点 近年 由于户迁
和外 出务工者增 多 ‚小学入学人数递减 ‚偏 ‚
图 一 青海省互助土族 自治县巴扎藏族乡辖 区
远教学点逐步撤消或并入村小或中心小学 。
互助县农作物丰富 如小麦 、青棵、豌豆 、油菜 、土豆 、胡麻等 ‚天然和人工草场面
积广 阔 有 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为
‚动植物 、矿产等资源丰富、呈垂直分布状 ‚
有 “ 立体资源宝库 ” 之称 。互助 县 的工业产 值主 要来源 于酿造业
青裸酒为主 、建材业
特种水泥为主 、冶炼业 碳化硅为主 、造纸业 生活用纸为主 、农副产 品加工业 ’三
豆 ” — 土豆 、蚕豆 、豌豆 为主 五大工业 。

青海省教育厅体卫艺处 由三人组成 ‚处长分管卫生和国防教育 副处长分管体育教育 干事分管艺术教育‚行政编制


比较有限 。据分管艺术教育干事 申晓红介绍‚青海省有六州一地一市‚其中西宁市和海东地区相对发达 ‚人 口比较集
中‚海北藏族 自治州相对落后‚其他州次之。
图 一 ‚许洪帅摄 。
、两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发展情况

互助 土族 自治县 年平均增 长率 国家 年平均增 长率
“ 九五 ”
“ 十五”

互助县虽属经济欠发达地 区‚但近年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 年互助 县 国民生产 总


值为 亿元‚到 了 年 ‚县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到 亿元 ‚五年涨幅 ‚参看
表 。
、年度 增长情况

互助土族 自治县 年比 年 增长值

互 助土族 自治县 年比 年 增长值

、职工年平均工资与农村居 民人均年纯收入情况

职 工平均工资
资 比上年增长
长 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
入 比上年增长

年 元 外 元
年 元 元

表 显示的是在 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与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涨幅的情况 。 年


元到 年 元 ‚互助县城镇在 岗职工生活水平 的提高 比较明显 ‚但对 于 的广大
农 民而言 ‚其生活水平依然处于贫 困状态 ‚二者收入差距较大 。
、年度人 口情况
表 ’
总人 口 非农业人 口 农业人 口 汉族
族 土族
族 藏族
族 其他

年末
末 万 万 万 万
年末
末 万 万 万 万

根据表 ‚该县土族 人 口相对较 少


年仅 占全县总人 口的 ‚
年增加 了一个 百分 点 ‚尚未形成强势 民
族文化 。农业人 口基 数过大 ‚农 民人均
年纯收入水平较低 。为 了摆脱贫穷 ‚广
大农 民期望子女通过努力学 习‚得到好
分数‚考上理想的大学 ‚改变农 民身份 ‚
为 自己和家庭带来利益 。这一社会群体
意识本应十分强烈 ‚但在互助县多数偏
远 山区体现得却并不 明显 。原 因是就业
形势严峻 ‚学校毕业后难找工作 ‚山区
学生上学 的积极性受挫 ‚导致青 少年过
早辍学 ‚男生多数从事 家庭 副业 或外 出
打工 。由于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 ‚ 图 ‚ ‚边滩乡峡门小学的学生

本调研报告列表的全部数据均来 自 《互助县统计年鉴》 年和 年 ‚内部资料。


女 生 受 教 育 水 平 低 于 男 生 ‚接 受 免 费 九
年义务制教育后多数 留在家里帮父母做事‚过
早嫁人 、育子 、操持家务和农 田劳作 。再有 ‚
与邻县相 比‚互助县 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好 ‚致
使大批周边乡镇村落文化素质不高的务工人员
不断涌入本县 ‚还包括 以通婚方式成为互助县
人 民‚新的低素质人群或文盲 、半文盲青壮年
劳动力不断增加 。这样 的社会环境 ‚制约 了互
助县整体教育水平 的提高 ‚广大农村人 口的文
化和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这些直接影响到包
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互助土族 自治县中小学校音
乐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

图冬 边滩乡峡门小学教师在

二 、互助土族 自治县 中小学教 育及 刚刚粉刷和更换过窗子的教室里为学生上课

音乐教 育近况

在新 中国成立前 ‚互助县各个 乡镇村落虽建有一些学堂 ‚设有音乐唱歌课 ‚但那 时能


接受教育的仅属于乡镇村落的特权人物或家境富裕的少数贵族群体。广大贫下农 民子女所
受教育则一般来 自于家庭 、村社和喇嘛寺院等 。新中国成立后 ‚各个村落和乡镇纷纷建起
了学堂或学校 ‚但 由于经济条件所 限‚很多村落将 当地土地庙 当作学堂或教学点。据边滩
乡教委雷老师介绍 “ 年 ‚边滩乡共有大小不 同的教学点 个 生地 、那干 、袁家庄
教学点 。一位教师带着十几名学生 围坐在火炉边进行教学 的现象 ‚在偏远 山沟沟里 的教
学点是很常见的。若赶上雨雪天 ‚这些教学点基本属于与世隔绝 的状态 ‚条件非常艰苦 ‚
唱唱歌也就是音乐教学 了‚其他不敢奢望 。”

‚、教育投入及职后培训情况

县 政府投入中小学
学 中小学校本身对音
音 县教育局用于中小
小 教师进修 学校分 配给 中
教 育的资金总额
额 乐教育的资金投入
入 学教师培训的资金
金 小学音乐教师培训资金

年 万元
元 万元
元 万元

年 万元 万元
元 万元

由于互助县地域广 阔、山峰众多、人 口稀少 ‚尤其是北 山地 区‚有 的小学校之 间虽相


隔仅五公里 ‚但要翻越 一座大 山‚一些偏远 山窝窝里 的小学基础设施普遍较差 ‚学生学习
的校舍基本安全的问题 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近年 ‚县政府逐步加大对基础教育设施 的投入 ‚
用于撤销乡镇偏远 山沟 的 个教学点 见下表 、大面积翻修 中小学校舍 、投入远程教
育 、积极发展农村 中小学寄宿制工程等 。图 是位 于互助县北部 山区‚距 离边滩 乡乡政
府约五公里的峡 门小学的真实场景 。类似的学校情况 ‚在整个 所乡镇小学 中‚多数位

‚ ‚许洪 帅摄 。
图 一
图 一 ‚许洪帅摄 。
据县教育局教研室张思源主任介绍 ‚“ 目前中小学危房校舍 占全县校舍总面积的 ‚大约 万平方米左右 ‚县政府
拨给县教育局财政资金的大部分主要用于危房改善、校舍翻新等墓础设施建设。
年‚由于教育部及李嘉诚基金会中西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项 目的落实‚乡镇中小学的远程教育得到 了实
质性发展 。但 由于网络条件所限‚所谓现代远程教育基本上停 留于一校一台无 网络连接的电脑 ‚远程教育的内容大多
存储在光盘里‚由县教育局分发、下放到学校 ‚多数学校教师在仅有的一台电脑上分批分时学 习。
于山区的学校比较普遍 ‚因此加大对中小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改善全县绝大多数乡镇
学校学生的学习环境仍是十分紧迫的工作 。

、中小学学校情况
表 单位 所

全县 县城
城 乡、镇
镇 全县
县 县城
城 乡、镇

小学
乡村教学点

普 通 中学
学 初中 含完全中学
高中

、中小学学生情况
表 单位 人

全县 少数民族
族 其中‚土族
族 全县
县 少数民族
族 其中‚土族

小 学生

普通 中学生
生 初中生

高 中生

民族 中学生

随着资金配给总量的增加 ‚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及教学的发展逐渐有所好转 ‚但 由于绝


大多数兼职音乐师资身处一线 年兼职音乐教师 占全县音乐教师总人数的 ‚音
乐教师培训上基本难 以得到有效保证及音乐教学材料缺乏等 问题依然存在 ‚客观上造成 了
互助县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滞后 、整体教学水平较低 的状况 。
在互助县‚多数 中小学校教师是多面手‚对于各个学科都须 “ 精通 ”‚以便适应乡镇中
小学校 的实际工作需要 。他们绝大多数毕业于普通 中等师 范学校 现为五年制大专 ‚在
普师班里学 习中小学所需的全部课程 ‚音乐课也被包括在 内。因此 ‚他们或多或少知道一
些音乐知识‚基本掌握 了弹脚踏风琴 的演奏技能并能为歌 曲配置简易伴奏 。就是说‚任职
教师只要有音乐特长 通常 以歌唱或演奏乐器为主 ‚基本会被校长指定为兼职音乐教师 ‚
负责学校或年级的音乐教学任务。
、中小学音乐教师、学历层次及教研活动情况

中小学音乐教师人数

总人数
数 县城
城 乡镇
镇 兼职
职 专职
职 专职教师 中‚
汉族族 其 中‚土族
族 其他 民族



学 历层次
次 学期教研

本科 大专
专 中专
专 次数 每学期共有 的次数 时间 每次教研活动的时间

年 次 寒 、暑假 两天 上 、下午各三个小时
上述情况在边滩 乡、巴扎乡也基本如此 。即便
是县城威远镇 年被青海省教育厅评估认定为
“ 青海省标准化学校 ” 的城南学校 九年一贯制学
校 小学部 ‚也同样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和专任音
乐教师 ‚教导主任主教数学又兼职作音乐教师 ‚通
常背着手风琴步入教室进行教学 教导干事主教 自
然兼教音乐 ‚拿着小提琴到课堂上音乐课 ……。因
此 广大乡镇兼职音乐教师同学生们一道‚在音乐
教学的第一线尽心尽力 ‚履行音乐教师的职责 。
互助土族 自治县共有 个 乡镇 ‚各个 乡 、镇
图 边滩乡边滩 中学音乐教师在上唱歌课 只有 一名负责所有学科 的教研 员 这 里 的学科 ‚更
多代表 的是主要科 目‚如语 、数 、外 。县教育局
教研室共有 人 ‚没有专职的体卫艺国防教研员‚ 目前 由一位英语教研 员殷生文负责兼抓
体卫艺国防教研工作 。据青海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干事 申晓红介绍 ‚这样 的情况在青海省六
州一地一市是非常普遍 的。因此 ‚乡镇广大音乐教师得不到新课程培训 、没有 定期组织的
教研活动 ‚互助 县 中小学音乐课堂传统意义上 的 口唱听授 、先学歌后教唱 的教学行 为也就
可 以理解 了。
由于青海省没有 自己编写的地方音乐教材 ‚互助县 中小学主要使用人 民音乐 出版社 出
版的新教材 。据多数 中小学兼职音乐教师反映 ‚学生们普遍不喜欢教材上的歌 曲‚通常两
周左右唱会一首歌‚但很快就忘掉 了。大多数学生对于 自己民族和家乡的歌 ‚会唱的寥寥
无几‚哼唱周杰伦 的歌不在少数。由于 “ 情歌 ” 与 “ 少年 ” 花儿 在演唱地点和年龄上
存在较 为严格 的限制 “‚
因此难 以被选入作 为 中小
学生的地方音乐教材 。尽
管青海音 乐文化 蕴藏着 丰
富的 民歌 资源 ‚如叙 事长
歌 拉仁布一与吉 门索》、
古老的歌 《混沌周末 》、
赞 歌 《父 母 的心 思 拴 不
住 、 问答 歌 《幸 木 斯
里》、《胡奴》、儿歌 《布
柔哟》、劳动歌 《打墙 号
子 》 、宗教歌 求雨
等等 ‚但 目前仍 限于 少数
艺人和县文 化馆 、乡镇文
化站 田野工作者 的保护与
传承 互助 土族 自治县 的
“ 拉仁布与吉门索 ” 民间 图 一 巴扎藏族乡文贤希望小学的学生在课 间跳起 了锅庄舞

图 一 一 ‚许洪帅摄。
“ 情歌” 土族人 民过去的情歌 与 “ 少年 ” 青海 “ 花儿 ” 是土族传统 民间音乐中的主要 曲 目‚土族人称为 “ 哈达过
道 ”‚意为外面的歌 。这些 民歌大多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是在整个土族 民间歌 曲中流传最广 、生命力最强的部分 ‚特
别是 “ 少年 ” “ 花儿 ” 不仅广泛流传于土族人聚居 的地区‚还遍布青海高原的东北部和甘肃河西走廊一带 。因 “ 少
年 ” “ 花 ” 主要以男女青年恋情 内容为主‚所 以土族人在唱 “ 少年 ” 的时候十分注意场合 ‚如父母、同胞兄妹等
亲属在场 时是不允许唱的‚无论在什么地方 。即便是一般家所院落 ‚哪怕是专 门唱 “ 少年 ” 的场合— “ 花儿会 ”
也要避开亲属‚若看到 同胞兄妹要离开、退场 。《土族音乐文化实录》‚马 占山编著 ‚中国文联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
文学、“ 花儿 ” 民间音乐均 已被列入 国务院批准确定的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名录 。这一事实 ‚不能不与当地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受教育程度整体不高、农 民文化
素质普遍较低及残余的封建保 守意识有着密切关系 ‚加上教育 行政部 门以及文化职能机
构长期缺乏积极沟通 ‚致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方面未达成一致 ‚造成 了一
定程度的资源 广大 中小学生 浪费‚但在 民族舞蹈发面 的保护和传承却是另一番景象 。
生活在青海省惶水流域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土族 民族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历程 中‚
广大土族 民众创造 了绚丽 多姿的民族文化 。在互助县中小学校课间或各级艺术活动 中‚流
传广泛的土族 民间舞蹈安昭舞和藏族 的锅庄舞是偏远 山区中小学校主要 的课外文艺活动 。
据边滩 乡教委雷老师介绍 “ 多数 小学有舞蹈 兴趣 小组 ‚其 中以传统和现代流变 的安昭舞
学 习为主 ”。藏族 的锅庄舞 己被列入 项名录 则是 巴扎藏族乡 、松 多藏族 乡小学课
间常跳 的舞蹈 。上述 两 种 不 同风格 的群体 性舞 蹈 ‚即便对 于 中小学校 中 的汉族 学 生而
言‚也几乎人人会跳 ‚教师和学生们天天都跳 ‚这 己成为他们平 日学习和生活 的一部分 。
由于这些舞蹈均在室外进行 ‚仅需一块场
地 或操场 、一 台录音机 或学校广播
和一盘舞蹈伴奏带即可 ‚无须其他条件 ‚
师生共 同参与、简洁而方便 。他们差不多
天 天都 以这样 的方 式 记 忆着 自己的 民族
音 乐文化 ‚不 断深 化着 民族 的 自我 认 同
感 。这些 日常 的 自觉行为 ‚对于保护和传
承本 民族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是有效
的、可持续发展 的。但是这样 的舞蹈学习
在 非 少 数 民族 地 区或 城 镇 学 校 一般 不 易
见到 。
年 月‚青海省进入课改实验 ‚
互助县也不例外 ‚校本课程 的开发 自然纳
入课 改其 中。互助县 的东沟 乡 、五十乡 、 图冬 巴扎藏族 乡柏木峡 小学 四五六年 级 的复式班
东 山乡、丹麻镇是土族人 口最 为集 中的乡
镇 ‚如东沟乡大庄小学有学生 名‚ 是土族 。这些乡镇小学正在努力开发校本课程 ‚
以土族文化为主 ‚结合 民族文化村寨优势 ‚乡镇村领导和 中小学校校长组织牵头 ‚发挥本
民族老人 、民间艺人及 民间工作者群体协作力量组织编写 ‚通过开展兴趣小组及课外活动
慢慢 向学生们渗透 、向村寨乡民宣传 。这一工作的开展 ‚是一件非常令人鼓舞 的好事情 ‚
土族 民族丰富的民间文学 、民间音乐 、民间舞蹈 、民间美术 、民俗节 日等 ‚能够唤起 学生
们 的民族文化记忆和 民族身份识别 的意识 。
上述三乡一镇 ‚是互助县经济发展较好 的乡镇 ‚其 中小学音乐教育 的整体面貌 日新 月
异 ‚但互助县区域 内尚有一些乡镇村寨的中小学校音乐教育令人担忧 。
在调研工作进入第三天的时候 ‚笔者赶往北 山地区海拔平均 于一一 米左右的巴
扎藏族乡‚在回县城的路上 同巴扎藏族乡教研员藏仁 尚来到 了该乡最远 的一所村小— 柏
木峡小学 。我俩徒步翻过一个小岭‚大约 分钟后‚进入一个住家一般大小的院子 。院
内共有三间房 ‚雨后的地面湿滑泥泞 ‚此时我的凉鞋 己全部灌满泥水 ‚两位黑瘦的中年男
教师热情接待 了我们 。据两位教师 其 中一位是 民办教师 ‚己在这工作十八年 讲 ‚“ 这
里归属于柏木峡牧 区‚学校原有 多个学生 ‚可 由于这里很穷‚多数家长不得不外 出务
工 ‚学生则 由爷爷奶奶和我俩照顾 。男娃长大 了连对象都找不到‚牧 区的村 民越来越少 了。
目前学校有两个班 ‚共有 名学生 ‚实施复式教学 。学生年龄最小的仅有五岁 ‚我俩又
当爹又 当妈 ‚负责他们 的学 习和 吃住 ”。还 能看得清楚粉笔字 的 “ 黑板 ” 上面写着工工整

图 ‚许洪 帅摄 。
整的板书‚口传听授不仅仅是音乐教学的专利 ‚八位四五六年级的学生们在另一位教师的
领读下用不很标准的普通话大声朗读着课文。学生们的眼睛犹如牧区天空一般明澈 ‚充满
着纯真、稚趣和浓浓的希望 。我们 目光对视‚学生们稍有羞涩 ‚并饱含着新奇 。当我 问及
音乐教学的时候‚两位教师几乎异 口同声地说 “ 我们这儿条件差‚能够保持住基本的语 、
数教学就是我们的 目标 ‚音乐从未有过 。学生们的家长期望都不高‚能够坚持上完小学最
多读完初 中就足够 了。” 看着学生们甜甜 的笑 、听到两位教师的真心话 ‚浑身顿 时为之一
撼 ‚几乎语无伦次。在笔者 的邀请下 ‚学生们唱起 了国歌 ‚尔后 向两位老师深深鞠 了一躬 ‚
又合 了一张影 ‚回头看过学生们 ‚怀着 复杂的思绪和心灵震撼 ‚我们离开 了。
类似这样的学校 ‚在互助县偏远的山区尚有一部分 ‚由于学校条件艰苦 ‚音乐教育暂
且进入不到这些学校教师的视野 。而其他一些村小‚连会唱歌的教师也没有 ‚即便将音乐
教材发给学生 ‚学生们基本没有 自学音乐的能力 ‚这样 的学校在每个 乡镇或多或少还有存
在。
多年来 ‚互助县多数中小学的音乐教学 ‚其参与音乐实践的保证基本依赖于安昭舞或
锅庄舞等 民间舞蹈及课堂上学会那么几首不太喜欢的歌 曲。学生们在音乐课上获得的音乐
能力是极为有限的‚中小学校音乐教学质量整体不高。如按小学一周 课时、初 中 课时
计算 ‚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 ‚前后有 学时的音乐课 。现在想想 ‚我们的音乐课能给学
生们多少‚即便对于兼职音乐教师而言‚毕竟他或她也站在音乐课的讲 台上 。

、中小学艺术展演及对外交流资金情况
表‚
县教育局对 中小学艺术展演及对外交流 的资金投入
年 一 千元
年 一 千元 年 开始逐年 增加

乡镇小学 的六一儿童节 ‚初 中学生的五四青年节或一二九纪念活动 ‚再加上 多数普通


中学的年度校级艺术节‚近年得到 了学校 、县教育行政部门、县政府及社会的关注 。通过
这些艺术活动或展演 ‚学生对土族 、藏族传统音乐文化 的重视程度 明显增强 ‚县教育局和
县政府及 民间组织对传统艺术文化的资金投入也在逐年增加‚歌舞文化得到 了不同程度的
保护和发展 。

、社会音乐教育情况

作为全 国唯一的土族 自治县 ‚互助县多年来得到 了多位 国家领 导人 、政府和社会各界


人士的高度重视 。因此 ‚县文化馆近年 的发展 比较迅速 ‚尤其在文化局 的直接领导下 ‚土
族音乐文化得 到 了应有重视和积极发展 。馆 内艺术工作者利用 自己演 出和 田野 工作 的空
余 ‚多数也担任 了一部分社会音乐教育的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补充了互助县社会音乐
教育市场不足 的境况‚但他们仍 以钢琴和 中国乐器私学居多‚主要集 中在独奏乐器的学习
上。
县教育局直 属的互助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于 年创建‚是互助县社会音乐教育的主要
官方机构‚基本能够满足一部分家长让子女接受艺术教育、提高审美素养 的需求 。 目前 ‚
活动中心有六位专职音乐教师‚开设钢琴 、电子琴 、古筝、竹笛、舞蹈等课程 ‚器乐合奏
班未设 多为大班授课 ‚少数拔尖学生 由家长带着去西宁学习。
图冬 ’国家彩票公益金资助 的 图冬 活动 中心 的学生学吹竹笛 图 一 活动 中心全体教师和笔者
互助县青少年活动 中心

三 、互助土族 自治县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现状及分析

互助土族 自治县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从整体上看 ‚基本是缺失的。如果说还有


一部分 ‚那只有包括部分小学庆祝 “ 六一 ” 儿童节的鼓 号队、个别 中小学生参与社会音乐
教育的器乐教学活动及少数 中学每年一届艺术节的独奏表演 。
造成器乐教学荒芜的原因‚大体 归结为 以下五个方面
、土族 民族器乐音乐缺少传承至今 的文化积 累
年青海省互助土族 自治县宣布成立 。有关土族族源 的探讨 、研究 、论断、说法各
家不一。“ 经多年史料研究证 明‚今天大部分专家学者倾 向于鲜卑族吐谷浑和蒙古族说的
观点。……据有关史料记载 ‚吐谷浑人在辽东时原只有马上乐、属军乐‚有慕容可汗 、吐
谷浑 、矩鹿 公主 、白净太子等部 。这些乐 曲使吐谷浑人 的音乐种类及乐器 品种丰富 了起 来 ‚
音乐文化也有 了较快的发展 。从 ‘ 锅里木棺版画 ’上可 以看 出吐谷浑人宴会的乐队规模大
小 ‚除传统的马上乐等 内容外 ‚宴会音乐 已有 了较大 的规模 。乐队编制 已有 了吹奏 、弹拨 、
拉弦 、打击等种类 。当时吐谷浑 向南朝鲜朝贡的赤龙舞马多有记载 ‚据说舞马在乐师 的伴
奏下才能昂首起舞 ‚想 必促使赤龙舞马起舞 的乐 曲和 乐器一定有着独特 的风格和魅力 。”
但随着岁月的流逝 ‚真正属于土族 自己的民族乐器没有形成 。据土族音乐家马 占山介绍
“ 早先 ‚土族近似于蒙古族 ‚以游牧为主 ‚生活流动和迁徙是其 民族特征 ‚流传至今 的歌
舞文化在 民众生活 中始终 占居重要地位 ‚还包括丰富多彩的各种康体游戏活动 ‚如轮子秋 。
但对于器乐而言 ‚土族基本没有这一方面 的文化积淀 。” 尽管土族 是一个歌舞文化盛行 的
民族 ‚但在器 乐方面 ‚始终没有创造 出属于 自己的 民族 乐器文化 。
从人类文化学发展 的基本规律看 ‚人类文化 的构成是一个有机 的文化整体 ‚客观上不
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 、彼此渗透 。特别是在文化传播方式便捷 、文化冲突和融合加快的今
天 ‚这种影响和渗透就显得更加 明显和剧烈 。土族文化无法超越文化发展 的基本规律 ‚也
面 临着前所未有 的文化转 型和变迁 ‚使用汉 族 乐器 或称 中国乐器 ‚如 二 胡 、琵 琶 、古
筝等 ‚就是一个很好 的证 明 。
随着 一部分先 富起 来 的农 民‚对子女在学习钢琴等乐器上 的投 资逐步加大 ‚西方音乐
文化与土族现有的民族音乐文化并存 ‚共 同发挥着各 自不 同民族音乐或现代音乐的文化功
能 ‚但二者相互结合 、创生 出新 的土族 民族音乐社会功 能和新 的价值意义 ‚尚需时 日。
、经济发展制约 ‚农村 尚处于不 富裕状态
青海省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 ‚虽然海东地区经济整体水平位居青海省第二位 ‚而
互助县又在海东地 区属于 比较发达 的县 ‚ 年末 农村居 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元 ‚相 比 年农村居 民年人均纯收入 元增长 了许多。即便如此 ‚人们 的生活境况

图 一 、 ‚许洪帅摄 。
马占山编著‚《土族音乐文化实录》‚中国文联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依然不容乐观 ‚况且 元这一数据本身尚有不准确之处‚据互助县统计局一位统计员
介绍。因此‚在这样一个农村人 口占 的农业县‚其农民不富裕的生活状态 ‚致使广大
农民很难将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纳入视线之 内‚解决温饱和基本的生活是第一位的。
、村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对中小学音乐教育肠乐教学功能及其意义的认识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互助县居民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广大农 民对教育关注不够 ‚
这 已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对包括器乐教育在 内的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普遍缺乏应
有的认识 ‚对乐器与人、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与社会诸方面关系所起到的促进作用的重
视程度十分有限。
、中小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对音乐课教学质量普遍关注不够
据互助县教育局办公室石主任介绍 ‚ 年互助县教育局主要工作 目标之一 ‚是加大
资金投入 ‚进一步改善中小学校基础设施 的整体环境 ‚如危房 、门窗等基本设施残破不全
等 。全县 的中小学校均没有专用 的音乐教室 ‚但相较前者 ‚尚显得微不足道 ‚尽管绝
大多数 中小学校基本能够保证正常 的音乐课 时。但对于音乐教学质量 ‚无论是学校本身 ‚
还是教育行政督导部 门或社会舆论 ‚普遍关注得不够 。从这一点看 ‚基本的课堂乐器在互
助县中小学校不易见到‚近期开展课 内外器乐教学活动暂属一种奢望 。 目前 ‚全县上下所
有 中小学基本没有钢琴 ‚即便县城部分 中小学校 尚有 ‚也只是一种陈列品‚很难能够弹奏
出 “ 乐音” 了。这些钢琴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配置的‚整个九十年代基本未添置过像钢
琴这类 “ 大件 ” 的音乐教学用设备 ‚这 自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及
器乐教学的发展 。
、兼职音乐师资基数大‚能力有限‚社会音乐教育力量明显不足
据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张思源说 “ 一个教师包一个班 的现象 ‚在全县乡镇小学 占
以上。这个班的所有课程均 由他们 自己开齐、开足 ‚不能随意漏掉任何一门课 ‚其工作量
是可 以想象的。因此 ‚兼职音乐教师的群体是庞大的 见表 。多数兼职音乐教师的教学
能力有 限‚在课上能为学生们带来一首歌 曲‚准确地教会学生们去唱 ‚己是不容易的事情 。
即便一部分 出于喜爱音乐的兼职音乐教师能够演奏手风琴 、小提琴、二胡或藏族 的某些 民
族乐器 ‚也仅 限于为学生们 的歌声作伴奏 。据 东沟乡初级 中学湛 守祥和 吕志成两位兼职音
乐教师说 “ 即使我俩有能力去组织学校或班级器乐活动 ‚但 由于学校经济所 限及学生在
小学里基本没有接触过什么基本乐理知识 ‚仅两年时间的初 中音乐教学 初三没有音乐
课 ‚确实是很困难 的。在这个地方 ‚尽我们所能‚多给学生们带些乐理知识和欣赏、唱
会几首歌‚基本也就够 了。” 类似的认识‚在条件稍好一些的初中学校兼职音乐教师 中比
较普遍 。再有‚整个互助县社会音乐教育的力量不足 ‚多数教师主要来 自县文化馆 。县青
少年活动 中心 ‚由于教师过于年轻 ‚教学水平和经验 的积 累有限‚基本满足不 了当前经济
条件不错 的家庭对于器乐教育的有效需求 ‚他们 中的多数不得不跑到西宁寻师学艺 ‚这在
一定程度上也阻碍 了互助县中小学器乐教育整体的普及程度 。
对于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县‚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因素影响‚互助土家族 自
治县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整体发展几乎处于一片荒芜 。由于 自然条件、经济发展、
农民收入、文化素质等与青海有相似之处的甘肃大部、宁夏 、陕西西部 、内蒙西部、四川
西部等地区‚可 以推知其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与青海互助县不会有太大的差
别 ‚尽管其中有些 民族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乐器资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在西北部广
大地 区中小学校还有相 当长的路要走 。
第三节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
龙 山县 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乐教学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 — ··

【 年 月 日早上 到达湖南省长沙市
年 月 日上午 从湖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 副处长文麦秋 、教研 员薛晖、文艺社教材
部 副主任 陈帜给予 了热情帮助 出来‚直到长沙西站乘 大巴‚午后 到达张家界 ‚换 乘 中巴‚下
午 到达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 吉首市 教育局 同体卫艺科科长翟丽君和教研 员赦 红艳 交谈后 ‚
确定 自治 州土家族传统音 乐文化保存相对完好的龙 山县 为调研点 当晚 到达龙 山县
日开始密集的调研 工作 ‚历时五天‚前后调研 了南山地 区筱房镇和他砂 乡、北 山地 区华塘街道
办事处、次岩塘镇和水田坝 乡、南山地 区洗车河镇和里那镇以及县政府所在地民安镇的龙山高级中学、
民安一中、二 中、民安一小‚走访 了县文化局 、县文化馆 、办事处文化站、县统计局 日晚上有幸
观看 了当地一家丧事的 “丧鼓歌” 仪式活动 经过允许 ‚ 日晚看 了一场落天商演 演员全部来 自县
文化馆 日晚七点到达吉首市‚在 吉首大学观看 了 自治州 “三独” ’比赛中的独舞 比赛
日早 离开吉首 ‚
’顺利完成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 州龙 山县的调研 工作 日下午到达江苏省 苏州
市继 续进行调研 〕

一 、龙 山县社会经济概 况

龙 山县历史悠久 ‚远在夏商周时代 ‚龙 山为荆州地域 。 年 清雍正七年 ‚改土


归流 ‚置龙 山县 。近代 以来 ‚龙 山人 民先后参加过 白莲教起义 、太平天 国运动 、武 昌起义 、
护法讨袁运动 。第二次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贺龙 、任弼时、关 向应 、王震 、 肖克 、
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的中心 ‚当时的湘鄂
川黔省委 、省政府就设立在兴隆街乡、茨
岩塘镇 。 年 月 日‚经 国务院批准 ‚
正式确认 了土家族 的单一 民族成分 。同年
月‚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成立 。
年前 ‚龙 山县属永顺专 区 ‚ 年后属湘
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 。
龙 山县位 于湖 南省湘 西最西北边缘 山
地 ‚酉水上游 ‚与鄂西 山地相连 。境 内群
山耸立 、峰峦起伏 、山地 险峻蜿蜒 ‚犹如
连绵裙带 ‚龙 山县城与湖北省来凤县城相
距仅七公里 ‚是 中国境 内省际最近 的两个 图村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龙 山县洗车河镇
县城 。龙凤相连成双配对 ‚缠绵盘绕于猫
儿 山、大灵 山、永龙界、脉龙界等群 山之巅 。全县面积 平方公里 ‚辖 乡镇 、 个
街道办事处 。
湘西及其周边地 区有 多万土家族人 口‚约 占全 国土家族人 口总数 的 。龙 山县
作为土家族先 民活动 的主要区域之一 ‚ 年末有土家族人 口 万 ‚占全县总人 口的

“ 三独 ” 比赛指独唱、独奏 、独舞三个比赛项 目。
图 一 ‚许洪帅摄 。
、年度人 口情况

总人 口 非农业人 口 农业人 口 汉族
族 土家族
族 苗族
族 其他

年末
末 万 万 器 万 钱 万 钱 器

龙 山县的农业种植 以玉米 、甘薯 、马铃薯、小麦等为主 。县 内深 山幽谷 中盛产黄连 、


杜仲 、天麻 ‚有享誉全 国的油桐 、油茶 、生漆 、板栗等 。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煤炭 、
紫砂陶、石英砂 、铅 、锌 、硅等 ‚其 中优质紫砂陶储量 万吨以上‚石英砂近亿吨‚
石煤矿地质储量达 亿吨 以上。 自 年 以来 ‚全县共洽淡招商引资项 目 多个 ‚外
来投资企业注册资本达 万元 ‚年产值达 多万元 ‚两家外资企业获 自营进 出口权 ‚
年出口供货达 万美元 。全县主要的工业产值和税收主要源 自卷烟工业 。 由于国家政
策的原因‚龙 山卷烟厂于 年关 闭‚全县生产 总值大幅下跌 。全年实现生产 总值 比上
年增长 一 ‚全县工业严重下滑 ‚经济整体效益锐减 。表 、 的数字能够一 目了然地 反
映出龙山县近年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 ‚而这直接影响着全县人 民的生产劳作、生活心理 以
及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 。

、两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发展情况

湘西龙 山县 国家 平均增长率
加 平均增长率
“ 九五 ”
“ 十五 ”

经过县政府积极调整 ‚ 年全县逐步走 出了因龙 山卷烟厂停产带来 的经济 困境 ‚实


现工业总产值 亿元 ‚同比增长 全县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 亿元 ‚同比增长
‚全县工业在三产业 中的比重在 以上。

、年度 增长情况

湘西龙 山县 年比 年 增长值
湘西龙 山县 年比 年 增长值

、职工年平均工资与农村居 民人均年纯收入情况

职工平均工资 比上年增长 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 比上年增长
年 一

元 既 一

表 的数据 ‚来 自龙 山县统计局 年和 年统计年鉴 。表 的数据 ‚来 自县教育局人事股、基教股 、计

财股和体卫艺股 。
源自 ” 肉钟耐 一众 联 ·
“ 十五” 期间‚造成龙 山县五年 平均增长率 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由于 年龙山县卷烟厂关 闭‚年末 户
增长率为一 。
表 的数字反映出‚农 民的生活水平依然较低 。基数如此庞大的农村人 口‚占到全县
总人 口的 ‚尚处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状态 ‚他们对子女受教育的认识相对淡薄。尤
其偏远 山区村 民‚由于生活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再加上 山区交通不够便利 ‚这些村寨的
民众对现代学校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普遍不够 ‚对子女上学的积极性总体上不高。
耳闻考上大学工作难找的现 实‚促使他们 中的多数形成 了这样一种认识 认为上大学
不一定有用 ‚“ 铁饭碗 ” 的意识仍 比较 明显 。因此 ‚这些村寨 的家长一般不勉强 自己的小
孩上学 ‚持有 “ 读书当然好 了‚可你若不喜欢读就不要去 了 ” 的态度 的村 民不在少数 。他
们对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大多重视不够 。但是 ‚他们 中一些经济条件稍好 的村 民 大多种
植烟草的村 民 ‚还是能够把子女送到乡镇 中心小学 ‚接受 良好的教育。因此 ‚原本仅可
容纳 四百多名学生就学的靛房镇 中心小学 ‚现有学生人数 已过 ‚超过近一倍 ‚而临近
的他砂乡高桥希望小学 完小 仅有 名左右的学生 。

二 、龙山县 中小学教 育及音乐教育情况简况

近年 ‚龙 山县中小学教育的整体发展呈上升状态 ‚表 的数据便可清晰地反映出来 。

、教育投入及职后培训情况

县政府投入中小学
学 中小学校本身对音
音 县教育局用于中小
小 教师进修学校分配给中

教育的资金总额
额 乐教育的资金投入
入 学教师培训的资金
金 小学音乐教师培训资金

年 万元
元 元左右
右 元左右

年 万元
元 元左右
右 万元左右

年全县有 个 乡村教学点 ‚如今 已全部撤销 。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 中小学


校 的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危房 改造 、翻新 、扩建及改善校 园环境等 。仅 年 ‚全县危
改及寄宿制学校建设共投资 万元 ‚ 所项 目校 ‚建设项 目 个 ‚新改扩建校舍面
积为 万平方米 全县 名学生享受 “ 两免一补 ” 政策 。同时‚县政府和教育局
加大 了对偏远 山区中小学校寄宿制工程的扶持和改造力度 ‚保证 了基本教学行为和学生学
习生活 的正常化 。

、中小学学校情况
表 单位 所

全县 县城
城 乡、镇 、办事处
处 全县
县 县城
城 乡 、镇 、办事处

小学 ‚其 中包括一

乡村教学点
点 所 九年制学校

普 通 中学
学 初中
完中
高中

近年 ‚乡镇和 县城 中小学校 寄宿制 的发展 比较迅速 ‚ 年 寄宿 生 的人数远远超 过


年 的人数 见下表 ‚达到全县所有在校 中小学生 的 年这一 比例仅为 ‚
其 中乡、镇 、办事处寄宿学生是寄宿 的主流群体 ‚占全县寄宿 中小学生的 。
、中小学学生情况
表 单位 人

全县 县城
城 乡、镇 、办事处
处 全县
县 县城
城 乡 、镇 、办事处

小学生
普通 中 学 初 中生

生 高 中生 ‚包括 两
所 完 中 的高 中
部学 生
寄宿 生

从总体上看 ‚龙 山县部分 乡镇 劳动力规模化 的流动是在 世纪 年代初 开始 的 ’。


此后 ‚越来越多的中青壮年村 民外 出务工 现 已成为乡镇村寨家庭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
他们对子女受教育 的态度在慢慢发生转变 ‚其重视 的程度也在逐步提升 ‚但新 的教育 问题
随之 出现 。
问题 一 由于现 有 城 镇 户 籍制度 的改
革 ‚不仅 降低 了进城 门槛 ‚而且 中小学校 也
取消 了借读费。乡镇干部 、一部分个体户和
先富起来 的农 民纷纷进城落户 ‚特别是不少
周边街道 办事处和 乡镇 的进 城 务工人 员增
多 ‚也想让 自己的子女接受优 质学校教育 。
这样一来 ‚县城 中小学人数剧增 ‚班额迅速
膨胀 ‚导致这些学校 不堪重 负 ‚而多数乡镇
小学教学资源浪费的现象 比较严重 ‚城乡教
育差距 拉大 。据 民安一 小教研 室戴主任介
绍 “ 学生 的安全 问题 己成 为县城 中小学校
领导和广大教师们 的心病 ‚天天都在担心会
不会 因上下楼学生们相互拥挤而发生可怕的 图 一 龙 山县 民安一小一 八班 的学 生们
踩踏事件等 。由于学校人数太 多‚教室面积
有限‚教师 尚未增加 ‚致使常规教学开展 的比较吃力 。”
同一个单位 的两位 带 队到州参加 “ 三独 ” 比赛 的专职音
乐教师对笔者讲 “ 学校要求所有教师上课要佩 带胸麦 ‚
以便让所有 的学生都能够听到你的声音 。” 戴主任又说
“ 一个班八 、九十人 ‚我们的音乐教师上课只 能照顾大
多数 ‚一些有趣生动的课堂活动也很难开展 。即便校长
和我们一心在努力想着传承土家族音乐文化 ‚而学校能
歌爱奏善舞 的土家和苗家教师资源 比较丰富‚但学生基
数太大 ‚只能忍痛割爱 。” 还有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
土家族摆手舞在我们学校搞得很好 ‚包括汉族学生在 内
的所有 学生都会跳 ‚教师也很喜欢一道参与 。如今 ‚民
一‚水 田坝乡水 田中心小学的学生们 安一小现有 学生 名 ‚一个年级 九个班 ‚每班 学 生数
走在回学校的乡间公路上 在 一 之 间。由于 年秋图 季入学 的一年级适

在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 的第一次 “ 民工潮 ” 出现在 世纪 年代后期‚龙 山县乡镇村 民开始成规模入潮的时间应


该是算晚的‚这主要由于山区村民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自我封闭意识比较强烈以及信息闭塞所致。
图 一 一 ‚许洪帅摄 。
龄 儿童人 数太 多 ‚不 得 不 又 扩 编 了两个
班 。但学校校舍和教室有限‚可用教室所
剩无几 ‚无奈之下只好 占用学校 唯一的专
用音乐教室‚此前学校另一间专用舞蹈教
室 己于 年被 改造成普通学生教室。
对此 ‚校领导感到很遗憾 ‚因为首先要考
虑学生有教室上课和安全 问题 ‚不得不减
少其他的活动 。 目前 ‚土家族摆手舞等音
乐活动差不 多十 年 没有 再组织 过 了。” 类
似 的现象 ‚在 民安镇其他 中小学 ‚如 民安
一 中和二中‚民安二小 、三 小 、四小也非
常普遍 。
近年 ‚随着社会经济 的快速发展 ‚县 图 斗 靛房 中心小学兼职音乐教师 土家族 在上唱歌课
城周边乡镇和办事处 的人 民愈加认识到
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们对优质学校教育
的需求在逐步增大 ‚将 自己的子女送进
县 城 中小 学校 上 学 就 是 一 个 很 好 的例
子 。不仅如此 ‚他 们 中的一部分十分关
注 子 女 的全 面发展 ‚利用课余 时间陪 同
其子女参与社会音乐教育学 习的现象也
在 逐步增 多。在校 学 生人数 多 了‚包括
器乐教学在 内的学校艺术教育 资源也在
随之丰富。但 由于县城 中小学校 自身硬
件设施有 限‚甚至 出现超 负荷运转 ‚有
效 的音乐课堂教学基本难 以得到保证 ‚
学生和教师 艺术 资源大量浪费的现象较
为普遍 ‚音乐教师们无奈 ‚学校领导也 图 一 华塘 中心 小学音乐教师 苗族 在上唱歌课
无奈 ‚家长们对此却基本没有什么意识 ‚只知道我 的学生在这样 的学校一定能够得到 “ 优
质 ” 的教育 。
问题二 进城务工 的子女 ‚通常托付其父母照料 ‚而这部分特 殊群体 留守儿童 的
教育重任‚则主要落到 了学校和教师 的肩上 。
乡镇多数 中小学校 实行寄宿制 周五下午放学回家 ‚周 日下午回学校 后 ‚学生们更
多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 。除 了 “ 主科 ” 学习外 ‚多数 留守儿童 的审美教育主要依赖于学校 ‚
其音乐文化教育依赖于学校音乐教师及其组织的艺术活动及兴趣小组。 目前 ‚龙 山县街道
办事处和乡镇多数 中小学校 的课堂音乐教学质量普遍不高 课堂音乐教学活动主要 以教会
学生会唱一首歌为主要 目标 ‚而通过唱歌要学什么‚学生们怎样学、教师们怎样教更加有
趣 、有序 ……‚兼职音乐教师对此普遍关注不够 。由于兼职音乐教师的能力和 时间有 限、
教学配套资料 比较 匾乏 、教学设施陈 旧老化等原因‚器乐 、欣赏等音乐教学 内容不得不被
削 减 ‚ 造 成 了 课 堂 音 乐 教 学 形 式 单 一 、 教 学 效 果 欠 佳 ‚ 难 以保 证 绝 大 多 数 留 守
在给 一年级 的学生们上音乐课 儿童接受均衡 发展 的真 、善 、美合一 的教育 。
据县教育局体卫艺教研 员瞿璋敏介绍 ‚县城 中小学校 比较重视学生的课外艺术活动 ‚
因而在此方面 的投入相较乡、镇 、街道办事处的中小学校要多一些 见表 。这部分资金
主要用于音乐教学基本设施 如 电子琴 、教学磁带 、小件打击乐器 及 比赛活动等 ‚如
年代表龙 山县参加全州 中小学 “ 三独 ” 比赛 的学生绝大多数来 自县城 中小学校 。由于县城

图 一 ‚许洪帅摄 。
中小学校 的音乐教师都是专职 见表 ‚其团队的业务和组织能力 比较强 ‚加上学校音乐
教学设施相对齐备‚学生们得到社会音乐教育的指导也比较直接‚因此这些学校的课外艺
术活动开展得 比较活跃。

、中小学音乐教师 、学历层次及教研活动情况

中 小学音乐教师人数

总人数
数 县城
城 乡、镇 、办事处
处 专职 ’ 兼职
职 土家族
族 苗族



学 历层次
次 学期教研

本科 大专
专 中专
专 次数 每学期共有的次数 时间 每次教研活动的时间
年 一 次 小时左右

年 一 次 小时左右

兼职音乐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中师学校普师专业 原中专居多‚现经过后取学历教育 ‚
取得 了大专文凭 ‚多少也学 了一些音乐教法和琴法 ‚他们 中不乏喜爱音乐 、音乐技 能出
色的兼职音乐教师 。但是‚在面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时候 ‚多数偏远乡镇兼职音乐教师参
与音乐新课程培训 的活动十分有 限。他们虽使用新教材 龙 山县使用人 民教育 出版社教材
组织音乐教学 ‚但依然遵循老路子上课 ‚这样 的课堂教学在龙 山县 比较普遍 。对于新生一
代 的兼职音乐教师而言 ‚他们虽为土家族或
苗族 ‚但多数在县城长大 ‚本身汉化程度较
高 ‚要专花更多时间学习土家族或苗族 的歌
舞乐 。但现实学校教学任务繁重 ‚加之学校
办 学机制及 周 围村 民文化 活动基本没有为
兼职音乐教师提供 学 习土家族 或 苗族 歌舞
乐的条件 ‚他们只好依赖于每学期 一 次
难得的教研活动 。虽然教研活动 内容不定、
随意性较大 ‚但依然能够按期 、按时组织学
习、观摩 、讨论 骨干教师还可外 出学 习 ‚
已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了。
为此 ‚县教育局每年 向县教师进修学校
划拨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全县中小学教师的 图 一 龙 山县一中新调任 的专职音乐教师
业务培训 。这笔费用尽管年年都在增加‚但 在上歌唱课 《校 园的早晨》
能够分配给全县中小学音乐教师 包括兼职
音乐教师 ‚这部分群体最大 的培训资金就非常有 限了‚而偏远乡镇 中小学兼职音 乐教师
基本没有接受培训的机会 。音乐学科的弱势地位 ‚音乐教师在学校教师群体 中不受重视 的
状况 ‚较为普遍 。
调研第一天的上午 ‚在 同音乐教研 员瞿章敏一道去南 山靛房镇 中心小学调研 的路上 ‚
她实事求是地对笔者说 “ 我们很少去靛房和坡脚这样偏远 的乡镇村寨 中小学校 ‚对他们

龙 山县县城 中小学音乐教师全部是专职 ‚乡镇 中小学音乐教师全部是兼职 ‚这样的面貌 已经持续十多年 ‚至今未有变


化。
图 ‚许洪 帅摄 。
今天音乐教育 的发展 ‚我们 了解 的非常有 限。” 在整个南部 山区‚类似靛房和坡脚这样 的
完小、片小、村小和乡镇初中不在少数 ‚其兼职音乐教师一年所能够接受的培训或参与教
研 的机会不言而喻 ‚全县兼职音乐教师培训机会不均等的现象 比较普遍 。 目前 ‚改变这种
现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主要原因在于 这些学校的教师十分有限‚中小学校校长兼课
的现象较为常见 ‚加上学校学生大多寄宿 ‚学校安排有早 、晚 自习‚每位教师 包括兼职
音乐教师 的教学工作量相当繁重 ‚基本无暇顾及什么培训 、教研等活动。再有 ‚由于交
通不够便利 ‚校 际之 间距 离也较远 即便相对近些 ‚可能要翻越一座大 山 ‚加上学校相
对封 闭‚兼职音乐教师与外界同行交流 、沟通 的可能性很小 。

、中小学艺术展演及对外交流情况

县教育局对中小学艺术展演及对外交流的资金投入
年 万元
年 万元

龙 山县 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中小学艺术展演等活动主要集 中于 自治州 内‚县教育局


的投资在逐年增加 ‚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的普及基本能够得到保证 。
全省每三年举办一次师生共 同参与的艺术展演活动 ‚从 当年 月开始 ‚持续到 月‚
天天月月有活动 ‚其 内容 比较丰富‚如课本剧 、校 园剧等 ‚但器乐活动开展 的比较有 限。
从 年开始 ‚在湖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的倡导下 ‚全省每年组织一次中小学生 “ 三独 ”
比赛 。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为 了在省里获得优异成绩 ‚每年都要提前举行全州 中小学生
的 “ 三独 ” 比赛 ‚龙 山县也不例外 。除此 ‚一些重大节 日文 艺活动‚如 “ 五 四 ” 青年节歌
咏 比赛 、“ 六一 ” 儿童节 晚会 、庆 “ 七一 ” 党 的生 日文艺会演等 。

、社会音乐教育情况
龙 山县 中小学生 能够连续三 年拿 到全州 “ 三独 ” 比赛 的总分第二名 ‚与开展丰 富多彩
的社会音乐教育活动有着密切 的关系 。各类 艺术班 、舞蹈班等广告‚随处亮相街头 。文化
馆 、钢琴行 、青少年 宫 、企业文 艺队等有着很多才 艺出众 的教学师资。如 ‚原龙 山卷烟厂
工人谭晓明就是厂文艺骨干 ‚他 的二胡演奏 曾参
加过湖南省 民族器乐独奏 比赛 ‚并取得 了不错 的
成绩 。他培养 的多位学生 ‚在三届全州 “ 三独 ”
器乐 比赛 中屡屡获奖 。有 个教学班 的民安二
中‚平均每班有 一 名学生在课余学习钢琴 ‚
这样 的 比例 数 字在 县城 多数 中小 学 并不 是 新 奇
的现象 。龙 山高级 中学学生 “ 综 艺 ” 融 电声 、
民乐 、西乐为一体 乐 队‚在龙 山县小有名气 。
由此能够反映 出‚龙 山县整体 的社会音乐教育水
平基本能够满足全县人 民对音乐教育 的需求 。但
这些社会音乐活动 ‚仍主要集 中在钢琴 、二胡、 图 一 ‚龙 山县海音琴行广告牌艺术培训中心
古筝 、舞蹈等方面 ‚而对 土家族 民间音乐文化 的
保护与传承 ‚普遍开发不够 。县文化局 、文化馆 与县教育局 ‚尚未积极沟通 、密切合作 ‚
即便有不少杰 出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常驻龙 山县 ‚但在对这部分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过程 中‚社会音乐教育尚未适时地参与到进来 。

图冬 ‚许洪帅摄 。
三、龙山县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概况

土家族 民间器乐源远流长‚它是伴随土家人 民的劳动和生活 ‚其艺术 、文化与村 民的


生产生活融为一体 。历代乐器演奏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以精湛的演技和丰富的表现
力 ‚创造 了音色斑斓、异彩纷呈的民间器乐 曲。’这些器乐 曲强调合奏 ‚突 出声响、配合、
表演和人心的和谐 ‚这在 个 民族 中是不多见的。仅 民间锣鼓乐 全部用打击乐器演奏
器乐合奏形式有五种之多‚而吹打乐 指吹管乐器 与打击乐器合奏 器乐形式不下十种 ‚
其中土家族打溜子 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深受村 民喜爱的器乐合奏形式 。这些不同编
配 、组合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 ‚大多同源异支 ‚其 曲牌 、演奏技巧 、风格等极具地方个性 。
根据调研情况 ‚从龙 山县 中小学校进行土家族 民族音 乐文化传承 的整体 发展 来看 ‚基
本呈现 出北 山学校荒芜、南 山学校相对积极的面貌 。
北 山地区乡镇虽在群 山之巅‚但近年县政府
在交通基础设施上的投入 比较大‚现有公路通达
便利 ‚村 民十分欣慰 。但随着现代文化的广泛传
播 、公路的畅通及 民族 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等
文化交流的活跃 ‚依 国道和省道的诸多乡镇 ‚其
汉 化 程 度 也 在 随 之 持 续 攀 升 ‚人 们 向往 着 富
裕 的生活 ‚保护和传承土家族 自己的音乐文化意
识相 当淡薄 ‚甚至有些土家族或苗族 的村 民已经
失去 了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记忆和文化身份 ‚多
数 户籍上仍 是土家族 的土家村 民 已不会说本 民
族语言了‚宝贵的土家族 民族器乐文化、民间歌
曲、民族审美情趣 、民俗 民风及 民族精神正在逐
步被淡化 、被模糊 、被遗忘。华塘中心小学 华
塘街道办事处 现有 名学生 ‚其 中土家族学 困 例
生占 、苗族学生 占 ‚如今还会唱土家族 甚底 肚 幽

的歌 、会奏土家族乐器的学生非常有 限‚除 了学 红娘 旅 晦
者弃
校大课间 在积极推行土家族摆手舞 群舞 等 卜一州 州 县界 界
相关活动外 。再如 ‚茨岩塘镇和水 田坝乡的两所 少族 界
打月 子
中心小学‚学校校舍虽翻修、改建的漂亮 ‚有如 自 ‘
体 祠满‘

古宅庭院‚但在土家族音乐文化传承方面基本处
于空 白。对此‚南部 山区中小学校的情况则有很 图各 龙 山县土家族 民族器 乐地 区分布 图
大不 同。
当我们 瞿老师、司机师傅和我 在 国道车行一个小时后 ‚在距离靛房镇中心小
学仅有 公里的农车乡分路 口下道 。由于路窄崎岖 、砂石凹凸‚加上 山峰突兀 、坡 陡沟
深 ‚小车行使整整一个半小时后到达靛房镇中心小学 。时至今 日‚这条仅有 公里的乡
镇土路 ‚是全县最难走 的一条公路 沙石路 。

‚土家族乐器主要 由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 。吹奏乐器‚依靠簧振发音的乐器有咚咚喳、崩崩拖 口簧 、唤呐、巴乌


等 依靠气振发音的有土笛、牛角、野喇叭 土号 、竹号、木叶、麦秆等。打击乐器 ‚锣类有马锣 、勾锣 、云锣 、包
儿锣、大锣 堂锣、土锣 等 鼓类有大鼓 、小堂鼓 、柄鼓等 拔类有头拔 、二拔、大土钱等。参阅土家族 问题研究
从书‚《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彭英明主编‚民族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冬 页。
据靛房镇 中心小学王维春校长说 “ 土家族打溜子原有三百余种 曲牌 ‚但 由于土家族没有 自己的文字 ‚加上保护和传承
不够 ‚大多已失传 ‚目前 尚有百余种 曲牌 留存于民间。”
华塘中心小学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进行三十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包括广播体操、土家族摆手舞和班级特色
游 戏活动 。
图 斗 ‚源 自 二
了加 叨 叨 澎 。
图冬 ’华塘 中心小学的学生在大课间跳起 了摆手舞 图 一 茨岩塘 中心小学校 园

据靛房镇 中心小学校长王维春介绍 “ 学校 四十分钟 的 ‘大课 间 ’活动首先是广播体


操 ‚其后围绕土家族传统艺体文化展开。其 中‚土家族音乐文化 的传承在 ‘ 大课间 ’活动
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包括全校师生唱 山歌、跳摆手舞 师生吹打合奏‚包括咚咚喳 、土笛、
牛角 、野喇叭 、木 叶和打溜子 马锣 、大锣 、头钱 、二钱 。学校将常规教学和 民族文化
紧密相连 ‚尤其在保护和传承土家族音乐文化上 ‚近年我们加大 了投入 ‚镇政府和文化站
也给予 了很大 的支持 。我们觉得 ‚我们现在所做 的工作是正确 的‚让所有学生都 能够记得
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 。尽 管现代社会的文化冲击过于强大 ‚尽管硬件设施还很缺乏 ‚但我
们依然会一 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我们是土家族的后代 ‚传承 自己的音乐文化遗产是我们 的
责任 靛房镇 中心小学 的教师基本都是土家族 。如今 ‚我们 己开展 了三年 多的大课 间活
动 ‚受到县里和州政府及广大村 民的高度赞扬 ‚我们感到很欣慰 。”

图冬 靛房 中心 小学土家族 图 靛房 中心小学的学生们 图 礴‚靛房中心 小学王维春


学生吹咚咚喳 在跳摆手舞 校长在展示土家族土 号

看过 了学生们 的表演 ‚校长王维春继续说 “ 虽然学生们 的表演还很欠缺 ‚但他们 的兴


趣是有的‚也很喜欢大家在一起跳 、唱 、奏 ‚正是这份宝贵的兴趣及参与其 中的快乐感受 ‚
土家族悠久丰厚 的器乐文化才有可能形成持久的记忆 。”
靛房镇 中学尽管升学压力较大‚但课外音乐活动依然有声有色 ‚四人打溜子远近 闻名 ‚
溜子 队几乎班班都有 ‚咚咚哇几乎人人会做 、人人会 吹 。
农车 、他砂 、靛房和坡脚 四个乡镇 中小学校 的学生 ‚多数会 自制土家乐器 信手捏来
树上 的叶子 ‚自制木 叶 折 断竹枝、削修有致 ‚自制 咚咚喳 身体活动 、跳上摆手舞 …… ‚
但对于三人 、四人 的打溜子 ‚简单的 曲牌学生们基本 能够合奏 出来 ‚即兴表演 ‚尚有难度 。
上述 四个 乡镇在传承包括器乐在 内的土家族音乐文化上是 比较突 出的‚其主要原因在
于 这四个乡镇是土家族先 民最为集 中的地方‚这里有着深厚的土家族文化积淀‚加上村
民们 与外界沟通 的交通条件有 限‚相较其他 乡镇 ‚人 口流动较少 ‚因此 当地 的土家族传统

图 一了、 ‚‚许洪帅摄 。
及其音乐文化保存的相对完好 。作为土家族一员‚多数学校领导能够带头参与锣鼓活动 ‚
并与镇文化站密切联系‚基本形成镇土家族老艺人、镇文化站和学校三方积极合作 ‚共同
推进 以靛房和坡脚镇中心小学为主的土家族 民族文化传承品牌校建设的局面 。
在丰富多彩的土家族民间乐器 中‚咚咚哇是一件受少女稚童广泛喜爱的笔盒乐器 。犹
如铅笔粗细的咚咚哇‚发音轻脆圆润‚打音、颜音兼备 单音吹奏简单易学‚稍加练习就
可复音吹奏 ‚音色和谐 、独具特色 ‚饱孕着浓浓的乡情 山韵。《耍调》、《巴列东》、《乃哟
乃》、《呆都里》、《那怕课》以及其他 民族简短的优秀 民歌、优美的儿童歌 曲、品味雅致的
流行歌 曲以及现行音乐教材上的很多歌 曲都可吹奏 。即便县城大班额 ‚有一百名学生 ‚稍
许加上几支木叶乐器或其他 非 土家族无音高小件打击乐器 ‚音乐教师配上简单的和声
和伴奏织体 ‚班级性的器乐合奏就在眼前 ‚乐器与学具的作用兼而有之 、经济高效 。
作为土家族三大乐之一的打溜子 还有摆手、哭嫁 ‚土家族男孩一般从五六岁起便跟
着老艺人学习打溜子 ‚耳濡 目染‚世代相沿成 习。以前 ‚他们相邀为伍 ‚通常三人或 四人
演奏‚犹如打击乐三重奏或四重奏 ‚串走于各乡各寨‚热闹非凡。土家族素有 “ 会玩龙灯
玩脑壳‚会打溜子打马锣 ” 之说 。“ 头拔二钱对面唠喷 ‚大锣故意从中打岔‚马锣上下翻
腾跳跃 ‚处处打空见缝 穿插 ”‚打溜子艺诀行 知生动 ‚传承方法成 为佳话 。这样 的打击 乐
器乐合奏并非难 以掌握‚单件乐器不学 自会 ‚关键在于伙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若想打 出神
采、玩得精神‚还真的尚需时 日。但对于今天的乡镇学生而言‚基本没有机会去接触这样
的民间器乐合奏‚学校很少提供这些乐器 ‚缘于这四件套的打溜子乐器也要花上 四五百元 ‚
费用问题将这一合奏形式与学校的学生隔离起来 。如果 ‚政府 、企业 、文化和教育部门‚
再加上学校本身‚从保护和传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需求出发‚集体订购 ‚也许能够
普及开来 。再有 ‚此合奏形式最多只限四人 ‚完全小范围‚不用过多组织 ‚ 自行或随机组
合即可‚音乐能力、表演样式、手脑心耳眼合一 、做学教一道 ‚至少相互间的人际和社会
和谐不用落在 口头 ‚落到 了学生们平常生活 的言行之中。校长办学机制灵活 、弹性化 ‚联
手乡镇文化站、民间老艺人和学校教师 ‚他们都可 以成为学生们直接而有效的文化传承指
导者 。对此 ‚校园性的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 、兴趣小组‚村寨乡镇社区的多种场合都可
成为其舞 台‚而且当地 民众 、学校和政府 的喝彩声不会亚于 “ 同一首歌 ” 的欢呼声 ‚而这
样的掌声、赞扬之声会遍及整个村寨 、乡镇 、县城 、全州……‚久久回荡。
传承 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工作‚尽管中小学对其具有突 出的重要作用 ‚但传承需要
连续性和更多的活动空间及其他诸多相关条件 ‚因而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 的 自
觉。
第四节 江苏省苏州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 — ··

经过 ‚、
时 分车行 火车 后 ‚于 年 月 日下午 到达 了江苏省苏州市火车站
差 不多 ‚来到 苏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 同汪永康处长交谈近一个小时后 ‚确定以苏州市市 区所属
中学、平江区所属小学为主要调研对 象 日开始调研
密集的调研工作历时七天‚前后调研 了平江区六所小学、市区所属六所中学 初 中四所、高中一所、
完中一所 、苏州市吴中区一所小学、吴江市两所小学 其 中一所是九年制实验 学校 、苏州市实验 小学、
苏州评弹学校 、苏州沦浪少年宫‚还访 问了苏州市文化广播 电视管理局 、苏州市统计局和平江 区文化馆
日下午 离开苏州‚顺利完成江苏省 苏州市市区的调研 工作 由于临近 “十一” 黄金周 ‚
不得 不转车上海 晚上 离开上海‚ 日早到京‚结束九月份三地 青海省互助土族 自治县 、湖
南省湘西土家族 苗族 自治州龙 山县 、江苏省苏州市 的调研 工作

一 、苏 州市社会经济概 况
作为长江三角洲 中心城市之一的苏州 ‚是我 国历史文化名
城 、重要旅游城市及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之一 。它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东邻上海 ‚南接浙江 ‚西抱太湖 ‚
北依长江 。全市总面积 平方公里 ‚辖 市 区 张家

港 市 、常熟市、太仓市 、昆山市 、吴江市 ‚吴 中区、相城 区、
平江 区、沧浪 区、金 阎区及工业 园区、高新区一虎丘区 。
年 ‚苏州被 国务院批准 为 “ 较大 的市 ” 。
苏州境 内河流纵横 ‚湖泊众 多‚京杭运河贯通南北 。 平 图洲 ’水乡苏州
方公里 的苏州古城 ‚坐落在水 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 ‚水陆并行
建筑 临水而造 ‚前巷后河 ‚形成 “ 小桥 、流水、人家 ” 的独特风貌 。地处温 带的苏州 ‚四
季分 明、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土地肥沃 、物产丰富‚是 闻名遐迩 的鱼米之乡 、丝绸之府 。
文化悠久 、人杰地灵 的苏州 ‚景致精巧、古朴秀美 ‚素有 “ 人间天堂 ” 的美誉 。
太湖之滨 的苏州是吴文化 的发祥地 ‚文坛贤能辈 出、艺苑繁花锦簇 。绘画 、书法 、篆
刻 、诗文 、戏剧、曲艺等苏州文化流派纷呈、姚紫嫣红、厚德载物 、源远流长 。以昆曲、
刺绣 、丝绸 、古典 园林 闻名的江 南水乡苏州 ‚ 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亿元 ‚一举突
破万亿大关‚同期增幅 ‚已成为我国第二个工业产值过万亿 的城市 ”。通信设备 、
计算机 、其他 电子设备 、仪器仪表等制造业 ‚已成为苏州主要的支柱性产业 。

、两个五年计划 的经济发展情况

苏州市 平均增长率 国家 平均增长率
’九 五 ” 期 间
‚
“ 十五” 期间

图 礴 ‚源 自 热哪阴 。
参阅 《 苏州统计年鉴》‚苏州市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 年 月版
源自 ‚加 叨 ‚ 间 一
、年度 增长情况

苏州市 年比 年 增长值 既

苏州市 年比 阅 年 增长值

由于苏州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 ‚其整个产业链之 间相互协调 、沟通 的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表 、 的数据 ‚可 以清楚地看 出‚苏州十年 间 一 国民经济横 向发展 已经
呈现 出持续 、稳步、递增 的发展态势 。
据新华网江苏频道记者从 日举行 的苏州市外商投资企业文化交流会获悉 ‚ “ 到今年
月底为止 ‚苏州市历年 累计实际利用外 资 己达 亿美元 。在 苏州投 资并 已开业投产
的外商投资企业共计 家‚其中全球世界 强中有 家在苏州投资了 个项 目。”
“ 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 ” 评选揭晓‚苏州排名第一。
今天 ‚苏州工业布局与城市形态及环境整体和谐 。有 年历史的姑苏古城 ‚近年全
面整修装点、保持 了古朴风貌 。围绕古城 ‚东面为中国和新加坡合作的苏州工业 园区 ‚西
面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城北为相城区‚城南为吴中区‚市区形成东西两翼虎虎有生
气 、南北新城 月月有新朝 的布局面貌 。苏州下属 的 昆山、张家港 、常熟、太仓 个县级市
均名列我国经济最发达 强县级市 ‚吴江市位居第 位 。苏州市区与五个工业总量之
和 占全市 的县级市构成 了六大经济板块 ‚致使城乡经济形成一体化 ‚整体呈现基本均
衡化的发展水平 。城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与乡镇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虽仍有较大差别 ‚但表
的数据告诉我们‚ 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的速度远远高于 年增长的速度 ‚
而城市职工年平均工资在这两个年头 分别为 “ 九五 ” 和 “ 十五 ” 最后一年 的增长幅度
不大 ‚ 年略有回缩 。
、职工年平均工资与农村居 民人均年纯收入情况

职工平均土盗’’ ” ’
比上年增长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比上年增长
年 一
元 一


年末 ‚苏州市农业人 口所 占总人 口的比例 踢 ‚大大高于非农业人 口的比例
。但在 “ 十五 ” 最后一年年末 ‚这个 比例数字发生 了重大变化 ‚农业人 口所 占比
例低于非农业人 口所 占比例整整两个 百分点。 见表 较 年末 ‚农业人 口比例下 降
了八个百分点。这一重大变化表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城乡经济差别渐进缩
小‚一体化 的发展形成规模后 ‚地区经济实体势必 向邻近 乡镇转移 ‚ 自身要求扩大 ‚从业
人员需求量增加 ‚就业 岗位 出现空缺 ‚有选择地吸纳 了当地或邻近乡镇诸多农 民进入实体
车 间。 虽然苏州市 总面积有 平方 公里 ‚但市 区面积仅 平方 公里 ‚ 占全

新华网江苏频道 ‚”刊‚以 对 ‚ 口侧冬 乐 。


据 佣 。。 年 月 日‚ 新浪财经报‚在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和 中国经
营报社主办的 “ ‘中国城市竞争力论坛 ’暨 跨 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城市 ” 评选 中‚入选 的 个 “ 最具
投资价值 ” 城市‚除了武汉 ‚其余都在东部地区‚其前 名分别为江苏苏州、上海、山东青岛、广东深圳 、辽宁大连 。
据 ‚ 。。 斗‚ ‚ 中国最发达县域经济论坛在浙江省绍兴县开幕。原国家统计局
副局长邱晓华公布中国十强县最新排名‚并指出最富百强县 己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邱晓华透露‚根据
年统计数据 ‚中国经济最发达十强县 市 己排定座次 ‚分别是 江苏省 昆山市、广东顺德区、江苏江阴市、江苏张家
港市、江苏常熟市、广东南海区、浙江萧 山区、江苏武进区、浙江绍兴县、江苏太仓市。与去年相比有两大变化 江苏
昆山市取代连续 四年稳居榜首的广东顺德区‚摘得桂冠 江苏太仓市取代江苏吴江市‚进入十强。数据显示‚ 年
十强县 以全国 ‚ 的国土面积和 ‘ 的人 口‚创造 出全国 的 ‚平均 超过全国大部分地级市 ‚共实现
亿元、财政收入 亿元、上交税收 亿元 。另外 ‚ 年十强县共给本县域 以外地区提供 了超过
万个就业岗位 ‚出 口总额 亿美元 ‚占全 国出口总额的 ‚平均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
苏州市市区 。。年职工平均工资是 元‚ 年是 元
市总面积的 。而 年末全市总人口 万‚市区总人 口就有 万‚占到
了全市总人 口的 。人均 占地面积逐步缩小、进城务工人员猛增 ‚造成老城 区人 口数量
极剧攀升……。市政府面对这些情况‚采取积极调整工业布局 、发挥政策导向功能、大力
改善乡镇投资环境 、加大教育文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宏观 调控举措 ‚鼓励外商 、名企
在 乡镇投资设厂 。 由于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 中心地带 ‚四通 发达 、快捷便利 ‚渠道
多 向、沟通紧密 ‚距离上海仅有 公里 火车 ‚这些便利条件吸 引了外来人 员转往县
级城市求职务工 ‚进一步加快 了乡镇县市之间物流 的速度 ‚并缓解 了市区人 口的压 力。
、年度人 口情况

总人 口 非农业人 口 农业人 口
年末
末 万 万 万
年末
末 万 万 万
这些 内外环境‚在世纪之交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下 ‚正在不断推动着 以教育先行 、科技
先导为主轴 的战略新形势和地 区间和谐发展的新态势 ‚苏州市 中小学素质教育 发展 的整体
实力不断增强 ‚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呈现 出蓬勃发展 的可喜面貌 。

二 、苏 州市 中小学教 育及艺术教 育简况

苏州的教育和文化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 ‚耳熟能详的历代众多文人墨客荟萃于此 ‚如
西晋文学家 陆机 、宋代政治家范仲淹 、诗人范成大 、明代 戏 曲家冯梦龙 、“ 吴 门画派 ” 唐
寅 、文征 明、清代及近代文人顾炎武 、俞褪 、章太炎等 有被喻为苏州文化 “ 三朵 金花 ”
的 昆曲、评弹 、苏剧 “ 中国戏 曲之母”的昆曲‚己有 多年的历史 以说唱相间方式用
苏州方言表演 的苏州评弹 ‚在江 、浙 、沪流传 了 余年 被誉为我 国的 “ 四大名绣 ” 之
一 的苏绣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木刻世称 “ 南桃北杨 ” 还有绎丝 、雕塑 、
宋锦 、玉石和红木雕刻等 。在 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
名录 中‚苏州就有 项 。上述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滋养 了苏州的教育‚也滋养 了苏
州 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再加上得天独厚 的区位经济优势 、政府积极 的教育文化政策 导 向‚
苏州教育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发展迅速 ‚苏州中小学音乐教育朝气蓬勃 ‚尤其是上世纪
整个九十年代 ‚可 以说是包括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在 内的艺术教育的十年春天 。
‚、教育投入及职后培训情况

市政府投入中小学教育的资金总额 中小学校本身对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
年 万元
年 亿元

苏州市市区 年末总人 口是 万‚ 年末总人 口是 ” 万。


国发 〕 号。
江南丝竹、苏州玄妙观道教音乐 民间音乐 昆曲、苏剧 传统戏剧 苏州评弹 曲艺 。
苏州市在 年时‚一共有六县五区。 年 ‚原吴县一分为二 吴中区和相城区 ‚划到苏州市区管辖 。 目前 ‚
苏州市教育局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有三种方式 、六个县均由县财政局拨款给县教育局‚再由县教育局体卫
艺科统筹资金用于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教学 、苏州市财政直接面向苏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投入资金‚统筹后拨给市教
育局体卫艺处‚用于市直属学校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这笔资金划拨 万用于市直属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
建设 、五区多数小学又 由区财政拨款 ‚区文教局或文体局体卫艺科统筹资金用于区学校音乐教育 。从 后 ‚取
消市县区体卫艺处科统筹投入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经费权利 ‚统一 由市县区财政部门直接 向中小学校拨款 ‚也就是用于
所有学科的资金全部捆绑在一起 ‚由学校校长根据学校 自身教育教学需要统筹调配。因此 ‚各中小学能够用于音乐教
育的资金各有不 同‚总体无法统计‚市教育局体卫艺处也从未有过统计 。
年苏州市市区和 年市政府投入中小学教育的资金总额分别为 亿元和 亿元 。 年苏州市市区
包括吴中和相城两区‚而 年 尚未包括进来。
上表能够反映出‚市政府十分重视 中小学教育‚在资金投入上保证 了全市中小学教育
持续快速的发展 。这一点‚在 中小学音乐教学器材 的建设上反应的较为明显。
自改革开放后 ‚苏州市中小学校音乐教育首先从学校完成音乐课教学任务应具有 的基
本教学器材硬件入手‚教育局和各区县教文局或文体局积极统筹、相互配合 、创造条件 、
逐一配齐‚突出城 、乡、区均衡发展 ‚依照音乐教学大纲保证 中小学音乐教学任务的顺利
完成‚致使苏州地区中小学校在九十年代初基本达到了 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 《全 日
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 目录》’的要求。

、中小学学校情况
表 单位 所

全市 市区
区 市区所 占比例
例 全市
市 市区
区 市区所 占比例

小学 钱
普 通 中学
学 外 既
高中 钱
特 殊教育学校

工 读学校
校 俄

、中小学学生情况
表 单位 人

全市 市区
区 市区所 占比例
例 全市
市 市区 市 区所 占比例

小学生

普通 中学生
生 既
高 中生
生 外
特 殊教育学校学生
生 肠 既
工 读学校学生

表 、 的数据分别是 “ 九五” 和 “ 十五” 最后一年苏州市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


发展变化情况 。这些数据表 明‚苏州市区中小学校近年发展迅速 ‚其所 占的比例数值在不
断增加 ‚城市化 、城乡一体化推进的速度一 目了然 。在调研过程 中‚笔者并未看到 由于城
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苏州市区中小学校班额人数扩大化的情况 ‚多数 中小学校
基本保持一班 一 名学生的规模 ‚但依托于 “ 名校 ” 采取公助 民办创建 的私立学校数
则有增多的趋势 。由于这些学校学生整体素质较为全面 ‚升学率基本稳定在全市前列 。这
些成绩的背后 ‚有一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那就是强大而持续的教育资金的投入保证 。
这一类中小学‚大多硬软件设施整体水平好于普通公办学校‚因而它们的音乐教育教学一
般也 比较发达 ‚如苏州外 国语学校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 年上半年该校一次性投资
了 万元购买 架 电钢琴 ‚于当年秋季新学期始 ‚在小学二年级一个班开展 了电钢琴班
级音乐教学的实验 。这个班每天一节 电钢琴音乐课 ‚一周五节下来 ‚如艺术 音乐 教师
教学 出色‚学生们 的音乐能力 、音乐素养呈现 出稳步发展的态势 。
在课堂音乐教学设备得到有效落实的基础上 ‚苏州市教育局音乐教研室开始将更多的
注意力放在了提高音乐教师的能力和学历层次上‚发展音乐教育科研和乡土音乐文化等音
乐教育软件建设等方面 ‚以保证音乐课教学质量的相应提高。

教体艺 号。
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州市中小学校的音乐师资难 以满足全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的发
展需求 。步入九十年代初期‚外来音乐教师纷纷涌入苏州‚再加上苏州本地教育学院、铁
道学院、苏州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 自己培养 的音乐师范生 ‚一时间苏州 中小学校音乐教
师趋于饱和 。目前 ‚由于苏州经济发展迅速 ‚人才竞争加剧 ‚音乐教师流动频繁 ‚苏州本
地培养 的应届毕业生基本找不到合适 的工作 岗位 ‚尤其对于女毕业生而言。

、中小学音乐教师 、学历层次及教研活动情况

中 小学音 乐教师 专职 人数 与男女教师 比例

总 人数
数 男 女
年 左右
右 左右
右 左右

年 左右
右 左右
右 左右


学 历层次
次 学期教研

本科 大专
专 次数 每学期共有 的次数 时间 每次教研活动的时间
年 左右
右 溅左右

年 既左右
右 左右

年苏州地 区约有 名左右 的音乐教师 ‚较 年增加 了近 人 ‚苏州新市


区 五个区‚吴 中和相城除外 已近 人 。由于一些学校升学率和地段所 限‚中小学校
学生数锐减 ‚出现 了艺术教师 音乐教师 编制过 多的现象 ‚而那些 “ 名校 ” 在不断扩建
校舍 、创办私立学校 ‚又缺少优秀的艺术教师 音乐教师 ‚出现 “ 好 ” ’的学校越办越
好 ‚ “ 差 ” 的学校越办越差 ‚两极差距扩大 的现象 。
另一个差别 明显的是男女艺术教师 音乐教师 的 比例关系 。 年 ‚男女教师数量
之 比悬殊‚男艺术教师 音乐教师 十分缺少‚女艺术教师 音乐教师 占了苏州市 中小
学音乐教师的大部分 。
年 ‚全市 包括乡镇 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普及 了大专学历 。 年 ‚学历层 次
有 了明显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达到本科学历 ‚他们多以函授 的方式获得后取学历 。
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资金 ‚主要 由市教育局师资处统筹管理 。据苏州市音乐教研员
周建华介绍 每年具体有 多少钱 能够落实到 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上 ‚他们不清 楚 。每次搞
全市性 的音乐骨干教师培训 ‚邀请专家或学者讲学 ‚涉及 到费用 问题 ‚教研 员事先都要 向
原教育局教研室 年成立苏州市教科 院 主任预打报 告 。经批示后 ‚一般 向培训教师
所在的学校索取这部分费用 。由于培训机制管理及相关机制相对落后等 问题 ‚近年针对艺
术新教材的培训多数 由所使用教材的出版社或 出版集团承担 ‚市教育局师资处将更多的资
金用于主要科 目 语、数、外 研训上 。苏州市教科院音乐部实施市区片定期研修的制度
已贯彻多年‚ 目前主要针对 《艺术》教材定期 每周三下午 ‚由片教研召集人负责 自我
研修 ‚此活动 的组织基本不需任何专项费用 。
就音乐教育科研讲 ‚苏州 中小学音乐教育走 的是从农村开始 、民乐先行 、行政支持 、
教研合一的发展路线 采取从 区县中小学试 点开始 ‚向城 乡渗透 ‚逐步铺开的策略 。从上

在这里 ‚“ 好 ” 的标准仅有一个衡量尺度 ‚那就是升学率。一个 中小学校 ‚升学率稳步提高‚其 “ 择校 ” 的赞助费也随


之一路攀升‚这样的现象在苏州市区越演越烈‚即便像平江区有着近十余年传统的民乐特色小学 城东中心小学 也
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这种情况令人十分担忧。
世纪八十年代 中后期 ‚苏州市教育行政部 门和艺术教研室十分重视 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
展 ‚尤其对苏州 民间音乐给予 了充分观照 ‚并大力支持 、积极参与宣传 。
从 民乐入手 ‚其后普及 口琴 、竖 笛 ‚再后 引入 民间音乐材料 ‚采集苏州地 区流传较广
的民间歌 曲编辑成册 ‚与现行音乐教材相互渗透 ‚发展乡土音乐文化 。三个步骤环环相扣 ‚
密切应和 ‚促进 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苏州音乐教育 的较快发展 。
最早从 昆山蓬 朗小学开始 八十年代初 ‚一位经验丰 富的音乐教师 吴文章 成 为
音乐学科带头人 。他 克服一切 困难 ‚从学生兴趣 出发 ‚引领 民乐进课堂 ‚组织班级小乐 队‚
开展校 园民乐文化活动 ‚在乡镇一线音乐教学 岗位上勤勤恳恳、硕果累累‚先后写过几 百
篇有关音乐课 内外教学 的文章 ‚如 《音乐教师应 学一点乐器 》’ 、 《音乐小助手 》 、 《兴
趣 、兴趣 、兴趣》” 、 《巧用 “ 打击乐 ” 》 等 。由于 昆山蓬 朗小学被 国家教委列为 “ 全
国先进集体 ” ‚不断接待外校参观和开展不 同主题 、形式的现场会 ‚吴文章老师 的教学方
法开始被逐步推广 。在他 的影响下 ‚常熟徐市 中心小学 ‚班班都有竹笛声 吴江震泽镇实
验小学‚将舞蹈与形体引入课堂音乐教学 震泽镇 中心小学一位男音乐教师 现为该校副
校长 由于业务扎实 、教学突 出‚在江苏省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上 曾获一等奖 ‚成功将 民
乐引入课堂 ‚该校也成为 了乡镇 民乐先行的又一实验试点校 。…… 事实上 ‚正是这样一
批相互学习、扎扎实实搞教学的学科带头人 ‚他们 以忘我的工作态度和持之 以恒 的音乐实
践‚苏州乡镇城市音乐教学业务骨干与教研人员形成 了凝聚、互助、奋进 、肯钻研的教、
学、研梯 队‚促使音乐教师队伍不管在业务技能还是在教学能力方面均有 了不 同程度的提
高。
年的五年 ‚苏州市教育局和教育局教研室分别在苏州六个县市 吴县—
今苏州市吴 中区和相城 区、张家港 、吴江 、昆山、太仓 、常熟 连续召开了农村艺术教育
观摩研讨会 。据苏州音乐教研员周建华介绍 研讨会邀请 了很多专家前来观摩农村艺术教
育情况 ‚仅浙江 的周大风就邀请过两次。观摩研讨会 内容主要 以乡镇 中小学校音 乐课 内外
教学活动为主 ‚有音乐课 、民乐活动展示 、教学汇报音乐会 、课堂器乐教学研讨会 、民间
音乐歌唱与欣赏主题教研 、专家专题讲座 、地市音乐教学互动交流等 。以 “ 农村包 围城市 ”
的艺术教育发展策略在随后几年中逐步推广开来 ‚遍及苏州原六县五区 现五市七区 所
有 的中小学校 。
与此 同时‚下面两个主要文件 的相继颁布 ‚对苏州市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健康 发展给予
了政策上 的保证 。
、根据 年 月 日国家教委 印发 《全 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十年 一
年 的通知》‚在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的直接领导下 ‚苏州市教育局音乐教研室组织编
写了 《苏州市中小学艺术教育总体十年规划 一 年 》”。这份 《规划》的颁布 ‚
对 苏州市整个九十年代包括音乐教育在 内的中小学艺术教育 的总体战略发展 具有 明确 的
目标导 向作用 。
、根据 年 《九年义务教育全 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试用 》提 出 “ 器乐进课
堂” 的内容要求‚江苏省教育厅于 年 以省教育厅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有关器乐进课
堂及课堂乐器 主要指 口琴 、竖笛、口风琴等 购置的规定 气 据周建华介绍 ‚该文件 “ 要
求全省中小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学习并初步掌握一至两件乐器 ” 。器乐进课堂在教育行政
制度 的保证下 ‚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有 了明显提高 ‚不 同形式的器乐课 内外活动 、汇报展演

吴文章‚《音乐教师应学一点乐器》‚《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吴文章‚《音乐小助手》‚《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
吴文章‚《兴趣、兴趣 、兴趣》‚《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吴文章‚《巧用 “ 打击乐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据江苏省音乐教研员戴海云说 “ 该文件有可能在江苏省教育厅档案处备份”‚但苏州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委未有存档文
件 ‚包括苏州市音乐教研员周建华也未有 留存 。
教体艺 号。
丰富多彩‚再加上广大乡镇地区中小学校民乐教学实践的深入发展与民间音乐文化的广泛
传播 ‚这一代学生的音乐素养要好于 年 以后步入 中小学校 的学生们 。
在谈到上世纪整个九十年代苏州 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 的时候 ‚周建华 同笔者谈话 的话
语间不时流露 出欣喜 、 自豪 、振奋之情 ‚他说 “ 这十年是苏州艺术教育的春天 ” 。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 ‚苏州中小学音乐教育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同时‚也 出现 了新的
问题 。
问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 ‚随着课堂器乐教学 的进一步发展 ‚乐器相关的购置 出现
了诸 多不 良现象 ‚致使乐器本 身质量得不到应有 的保证 ‚器乐教学相关配套 资源本 身发展
不平衡 。随后 ‚在教育部 《关于在全 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 “ 一费制 ” 收费办法 的意见》
‚于 年颁布后 ‚各省 、 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制订 、出台本地的 “ 一费制 ” 收费办法 ‚
苏州也不例外 。 “ 一费制 ” 实施后的事实告诉我们 ‚作为苏州 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机组成部
分的器乐教学 出现 了两种情况 其一‚由于教育行政管理部 门严禁乱收费‚苏州市 区及远
郊县市部分小学停止 了推展课堂器乐 竖笛 、 口琴 、 口风琴等 教学 ‚无论器乐教学有 多
少积淀 ‚学校领导也不得不选择放弃 ‚免得招惹有关经济利益 的纠葛 其二 ‚另有一些学
校 的校领导和音乐教师 ‚从学生的艺术成长和整体发展着眼‚继续坚持课堂器乐教学 。召
开全校家长大会 ‚积极宣传学习乐器 的作用 、学生掌握一件乐器的价值 ‚鼓舞动 员家长 自
己购置指定品牌和型号的课堂乐器 ‚音乐教师根据 以往教学经验 ‚有选择地收集并组织教
材 ‚课堂器乐教学实践活动得 以保持下来 。上述两种情况 ‚在 目前苏州五市七 区的小学校
中约各 占一半 。

图 礴 吴江市平望实验小学教育收费标准表

问题 随着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 的推进 ‚苏州市被教育部列入首批 《艺术 》教


材实验 区之一‚于 年秋季起 实施 ‚这标志着 苏州市 五市七 区 将 结束长达近 百年
的音乐教材 学 习历史 ‚开始艺术 综合音乐 、美术 、舞蹈 、戏剧 教材 实验 的探 索 。但 《艺
术课程标准 》和 《艺术》教材对于苏州地区五市七 区近 名 中小学音乐教师而言 ‚是
全新 的事物 ‚需要用一定时间和教学实践支持下 的教学成果来检验其是否可行 。当下 ‚初
中已完成 了 《艺术》教材 的一个循环 三年 小学 已在一至五年级使用 《艺术》教材 ‚

《关于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 “ 一费制 ” 收费办法的意见》‚教财【 号。


图 ‚许洪帅摄 。
六年级面临升学 ‚依然使用原有的 《音乐》教材 。推行三年艺术课改后 ‚在笔者调研到的
所中小学校 中‚将广大中小学艺术教师对 《艺术》教材反映较多的问题归纳如下
这 所 中小学校 ‚普遍不采纳音乐和美术教师同在艺术课的讲台共上一节课的形式‚他
们虽同用一本教材‚仍选择分科 音乐、美术 进行教学‚这是 目前在调研过程中看到最
多的一种现象 。据善耕中心小学三位年轻的音乐教师说 ‚ “ 我们 自己还是有 自知之 明的‚
本专业 尚处在提高阶段 ‚对美术和戏剧 了解甚少 ‚我们面对学生们不能随便讲 ‚怕耽误或
误 导学生们 的艺术成长 ‚还 是把 自己的本行教好 ‚慢慢顺延和整合其他艺术学科刁’ 是我们
应 该做 的 ‚所 以我们选择 了分科 、互通 、共研 的方式 。 ” 城 东中心 小学艺术教 师 音 乐教
师 俞老师说 ‚ “ 两位艺术教师 音乐 、美术教师 在各 自的教学过程 中经常 出现教学 内
容重叠 的现象 ” 。类似这样 的话语在笔者调研 的每 一所 中小学均能够听到 。 《艺术 》
教材 自身对音乐部分的内容显示 出弱化的现象 ‚人文主题单元的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冲
淡和弱化艺术 音乐、美术 教学双基 内容 。多数一线艺术 音乐 、美术 教师认为 ‚ “ 我
们 的对象是学生 ‚是鲜活 的个体 ‚没有基本 的技能表现 ‚我们 的学科价值基本也就不复存
在 了。” 小学四年和初 中三年学到的艺术学科双基 内容 比较有限‚当问及学科本身的表现
要素及各要素 的关联时‚多数学生无从谈起 。 年全市 中小学在校生有 名 ‚如
此庞大的学生群体‚一至九年级数 百学时的艺术课 ‚如果冷静想想 ‚我们给位于长三角区
域经济迅猛发展 的中心地带 、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 的苏州市的学生们带来 了什么 ‚他们
的艺术成长道路会走 多远 ‚苏州 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 由谁来完成……类似这样 的问题 ‚不
仅苏州市区广大一线艺术教师们在思考 ‚市区教研员在思考 ‚艺术教育的决策者也应思考 。
相较 以前 的 《音乐》教材 ‚客观地讲 ‚ 《艺术》教材 中涉及器乐文化的 内容 比较少 ‚
再加上教师们 自身驾驭艺术教材能力还未达到 “ 规定 ” 的要求‚致使此前发展十余年的小
学课堂器乐教学积 累下来 的成功经验得不到应有 的延续和推广 ‚艺术教育的春天气息在渐
渐消退 。不过 ‚中小学课外器乐社 团等还是保存 了下来 ‚未受大 的影响。 由于多数
艺术教师 音乐教师 为后取学历 ‚对本专业 尚在不断学 习、实践 、提高之 中‚但依据教
材要求 ‚需关注其他 内容 ‚加上 当前 中小学校艺术展演 、比赛等活动频繁 ‚中小学艺术教
师们所面对 的困难是我们可 以想象 的。

图 一 ‚苏州市平江区城东中心小学艺术课课程表

问题 中、高考指挥棒的导 向作用 ‚也在深刻地影响着 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


谈到此 苏州市平江区敬文 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孙萍 的一段话语令笔者为之一震 “ 我们

图 ‚许洪 帅摄 。
学校虽然有一部分学生在校外接受社会音乐教育的学习‚通过社会业余音乐考级获得了业
务等级证明。但现在多数家长形成这样一种认识 在小学阶段 ‚家长敦促子女尽可能多花
精力投入到学琴 中来‚ 目标直接指 向业余十级 。一旦拿到等级证书后 ‚进入初 中基本不必
再弹琴 、拉琴 ‚因为 已经提前将高考艺术特长应加的分数拿到手 了。” 在被访谈 的六所 中
学里 ‚上述认识具有相 当的普遍性 。

图 ‚苏州市平江区城 东中心小学学生考取重点中学的喜报

上述现象告诉我们 ‚上世纪末苏州音乐教育的春天 已基本过去 ‚曾经辉煌 的苏州 中小


学音乐教育在面临诸多新 的 问题后 ‚脚下 的发展步子并未完全停顿 ‚艺术教师们还在 自己
的岗位上 ‚努力提高学生们 的艺术审美修养 ‚帮助学生们养成乐于终身参与艺术活动 的习
惯 。为此 ‚苏州市政府和教育局等相关行政部 门正在积极协调与组织 。如 ‚中小学艺术展
演及对外交流活动始终在一 以贯之地提 高过程 中。
苏州市教育局现有市直属学校三十余所 ‚全市 中小学生进行艺术展演及对 外交流活动
的资金投入主要 由各中小学校 自身投入为主‚投入包括节 目单、服装 、道具、外请专家指
导等 。其 中一部分 比较重视 艺术展演和对外交流活动 的中小学校 ‚近年一般投入在万元 以
上 ‚少数甚至可达几万元 ‚而其他学校投入课外艺术教育相关活动 的资金也基本在五千元
左右 。也就是说 ‚尽管参与课外艺术教育活动 的程度和水平参差不齐 ‚但绝大 多数 中小学
校还是基本能够满足学生参与课外艺术活动 的需要 。对此 ‚苏州市教育局每年都要举办相
关的课外艺术展演活动 ‚如 “ 江苏省第二届 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暨苏州市首届 中小学生
艺术展演活动 一 一 一 ” 等。

、社会音乐教育情况

近年 ‚苏州五市七 区的家长们对子女接受艺术教育 的意识伴随着 苏州经济持续快速 发


展也在逐步提高‚如苏州市实验小学和立达中学 初 中‚公助 民办 ‚每个班 人
就有近 巧 名学生在校外接受社会音乐教育的学 习。 年群众文化事业机构有
家 、艺术教育事业机构有 家 、艺术事业机构有 家 艺术表演 团体 全市有 个 苏
州弹词学校 所 群艺馆 个 、群众文化馆 个 、文化部门所辖文化站 巧 个 。从五市
七区翻新或改造重建的少年 宫、青少年之家 ‚可看 出政府对其投入 的力度 比较大 ‚再加上
随处可见的钢琴行 、艺术学校 ‚其社会音乐教育资源较 为丰富‚为满足家长和学生接受艺

图 抖 ‚许洪帅摄 。
苏州市艺术表演 团体 ‚是指从事戏 曲、音乐、舞蹈 、杂技等专业艺术表演 ‚有独立帐户 ‚实行单独核算的团体‚不包
括半工半艺、半农半艺的业余剧 团。 年 ‚有歌舞 团 ‚ 、锡剧 团 、昆剧 团 、沪剧团 、评弹 团
五类专业表演 团体 。
几乎成为一个移 民县级市 。 年 ‚昆山全市完成 亿元 ‚比上年增长 。在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 国百强县 市 排名中‚昆山位居第一。在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三
项测评 中‚昆山名列全 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 强第一位 、全 国最具投资潜力 中小城市
强第一位 、全 国十佳节约型 中小城市第二位 。到 年底 ‚昆山率先实现 了江苏全面建
设小康 的社会指标 ‚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人均纯收入超过 元的农户 占到 左右 ’ 。
社会 、教育、家长对学校 开展器乐活动一贯大力支持 ‚昆山学校课堂器乐普及率及 中小学
校乐 队数均为全市最高、最多。张家港 、常熟和太仓地 区课堂竖笛教学 比较普遍 ‚其整体
发展好 于苏州市 区 ‚小学受 “ 一 费制 ” 、 《艺术》教材和 中高考 的影 响不大 。
年 ‚苏州市文广局社文处公布 的首批 “ 苏州市特 色文化学校 ” 所 中 ‚有 关
器 乐特 色 的学校就有太仓市磺径镇 中心 小学 民乐 、 昆山市千灯镇 中心 小学 民乐 、吴
中区苏苑小学 器乐 年有张家港东莱小学 民乐 、昆山市千灯镇石浦 中心小学 民
乐 、吴 中区宝带实验小学 器乐 、园区新城花 园小学 器乐 。
苏州市区 新市区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发展情况较为复杂 、多样 ‚大致可分三个层次
通常情况下 ‚被首选 “ 择校 ” 的学校器乐教学发展 的相对较好 ‚如平江实验学校 九
年制 小学部的班级 口琴 、竖笛教学 ‚立达 中学 初 中 的管乐团与竖笛课堂教学 ‚苏州
外 国语学校 的班级 电钢琴集体教学等 ‚其学生家长一般 比较认 同并支持学校开展器乐教学
活动 中间水平 的中小学校处于建设或保持原有器乐教学水平之 中‚如敬文 中心小
学 的管弦乐 团与课堂竖笛教学 ‚城 东中心小学的民乐队‚苏州 田家炳实验学校 初 中部
班级 古筝集体课 ‚二十六 中 初 中 的班级管乐队 等 ‚这些 学校 的器乐特 色在 继续保持 ‚
而有 的则在维系这一传统 ‚学生家长对器乐教学一般持有无所谓的态度 ‚他们认 为参与或
不参与乐器 学习对 学生的学业成绩没有什么影响 处于 “ 第三梯 队 ” 的中小学校 ‚
即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居多‚受 “ 一费制 ” 、 《艺术》教材及 中高考影响较大 ‚原有的课
堂器乐教学基本消失 ‚如觅渡 中学 初 中 、南环 中学 ‚家长一般不会赞 同学 习乐器 ‚想
留出更 多的时间来提 高应试科 目的分数 。

图 一 平江实验学校的学生在演奏 图 一 平江区城 东中心 小学民乐队的专用排练室

源自 刃” 切以 旧二 。
资料 由苏州市文广局社文处高婷婷干事提供 。
图 一 ‚许洪帅摄 。
图 ’苏州市大儒巷 中心 小学人树廊红领 巾昆曲班 的 图冬 苏州中学木管室 内乐重奏组
学生在第二课堂学习昆曲 指挥是中国管乐学会副秘 书长俞敏

造成上述情况 的因素不仅仅是 “ 一 费制 ” 、 《艺术》教材本身及 中高考 的 问题 ‚还有


一些其他的重要影响因素 口
‚、中小学校教育行政 主管领导时常更换 ‚在他们离开学校时‚一般较难为学校文化留
下一些 永恒 的推 动 力
在调研过程 中‚发现诸多中小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领导呈年轻化趋势 ‚他们大 多三十 多
岁 ‚富有朝气 、敢于创新 ‚这本应成为 中小学校 发展 的新动力 。但在他们推行 改革 的同时 ‚
新 的 问题 也 随之 出现 。
“ 我们 常说一位 好校长可 以造就一所好 学校 ‚这 己被无数 实践所证 明‚但 当这位校 长
离开这所学校 的时候 ‚能不能给这所学校 留下一些永恒 的推动力 ”‚而不仅仅追求政绩 ‚“ 是
检验一位校长 是不是真 正 的好校长 的重要尺度 。” 当前 ‚由于苏州市教育局在每个新学
期之前基本都要重新调换一部分 中小学主管校长 ‚以增加新鲜血液流动 的动力 。但这些新
上任 的主管教育行政领 导 ‚出于某种政绩需要 ‚易于忽视从学校文化传统 、积淀 、现 实诸
多条件着眼 ‚在推动较 短 时间 内能够 见到一定成 绩 的艺术教育形式上往往投入相 当的力
量 。如 ‚通过管乐 团、行进乐 团、吹奏乐 团等建设 ‚主打 “ 艺术特色品牌 ” 的现象不在少
数。但当他们离开学校的时候 ‚下一任校长是继续发展上一任校长 留下的“ 艺术特色品牌 ”‚
还是在此基础上 向更高的 目标迈进 ‚答案并不乐观 。
、教育行政部 门与文化职能部 门之 间的相互沟通与互助支持不够 ‚中小学校没有普遍
承担起传承苏州音乐文化遗产的重任
仅 以苏州市文广局评选 “ 苏州市特 色文化学校 ” 活动为例 ‚能够窥见两个行政单位沟
通联系不够 的事实。 年和 年 由苏州市文广局组织专家评选 “ 苏州市特色文化学
校 ”‚应该说其活动本 身是有意义 的。但专家 小组进行审批 与定期复查成员 中‚并未包括
市教育局行政系统或 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学科带头人、相关局内专家学者等人员参与其
活动‚仅 以文化界艺术专业人士为主 。这样 的活动 ‚应实事求是地根据 中小学校 自身的文
化 、环境 、条件 、艺术指导教师 、领导意识等方面作 以考虑 ‚挖掘和推 出一批经得起 时间
考验、名副其实、具有优 良传统的艺术特色校 ‚并给予相应 的政策保障和财政持续支持 ‚
来促进 “ 苏州市特色文化 学校 ” 的可持续发展 。现 阶段 ‚正值 国家积极推进人类 口头 与非
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工作 ‚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的苏州市 ‚依靠其地理 、经济 、文化 、
人才 、教育等优势 ‚教育和文化部 门应 有机 、有效联合起来 ‚增进沟通 与 协调 的深度和广

图 冬 ‚许洪帅摄 。图 冬 ‚苏州中学艺术教研组长李慈来提供 。
陶西平‚《培育学校 良好的教育生态》‚《中国教育报》‚ 年 月 日‚第 版。
变 ④从教学评价看 ‚从单一性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 ⑤从教学功能看 ‚从陶冶论 向审
美发展论转变”。’吴江市妒乡实验小学音乐教师汪晨烨在参与中澳电子琴实验教学后 ‚谈
到 “ 以电子琴为主要工具进行音乐的合作学习‚是提升学生总体素质的一项手段 ‚设计 以
电子琴 为主轴的音乐合作学 习方案 ‚即拓展一个合作的空间、提供一个遨游想象 的机会 、
创设一个充分表达 的氛围、安排一段 自由弹奏 的时间、搭建一个合作表演 的平 台、开辟 一
个合作评价的天地 ‚是迎接 时代迅猛发展的潮流 ‚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尝试 ”。 苏州市南
环中心小学音乐教师宋士斌在 中澳音乐教育实验过程中‚从学生的心理需求 出发‚逐步探
索出一种新型的音乐教学模式 ‚即从教学设想入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和 以学生为本
的原则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入手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
艺术教师 音乐教师 依照实验项 目的方案‚积极开展电子琴集体课实验教学研究‚
有选择地引进 、借鉴 、吸收澳方和先行实验学校的教育观念及成功经验 ‚推行 以课堂艺术
课教学为主 、必修课与选修课相互结合及艺术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相结合 的操作方
式。电子琴教学的实验研究取得 了较大成绩 ‚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目前‚上述地区
的小学 年级学生参与电子琴学习的比例 已达到 侃 ‚能够 自信地单独演奏作品的学
生达到 侃 以上 ‚优秀生 占总人数的 侃 ‚良好 占 既 ‚还需努力的学生占 既 。参加全 国
电子琴考级获 中高级等级证书 己达数百名 ‚受益的搜盖面较广泛。据苏州教育局体卫艺处
汪永康处长介绍‚苏州市将在 年召开中澳音乐教育实验项 目十周年大会 ‚邀请实验
区优秀实验教师并组织专家共同参与十年庆典‚总结经验 ‚促使电子琴器乐课堂集体教学
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学生们提高审美情趣 、获得音乐修养的重要途径。

《中澳音乐教育实验项 目实脸阶段小结》‚吴江市平望实验小学‚内部资料
《让合作性的活动进发出智粉的火花— 浅谈电子琴教学中的合作活动‚‚汪晨烨 ‚《中澳音乐教育实验项 目论文集》‚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编‚内部资料 ‚第 页。
《新型音乐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宋士斌‚《中澳音乐教育实验项 目论文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编‚内部资料‚
第 、 页
第五节 广东省东莞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 一 — 一 ·

经过二 十余小时的火车 ‚于 年 月 日晚笔者到达广 东省深圳 市 在深圳短 暂停 留一天


半后 ‚驱车一小时‚” 日下午到达 东莞市‚开始 为期五天半的实地调研工作
经预先通过 “ 东莞视 窗” 和 “ 东莞教育” 网站 了解 ‚再加上 东莞市教育局思政科明辉副科长和市音
乐教研 员黄文推荐 ‚首先走访 了东莞市统计局 ‚东莞市教育局思政科 、基教科 、继续教育指导 中心、教
育局教研 室音 乐科 此后依次调研 了长安镇 中心小学 公办 、培英 中学 初 中‚民办 ‚厚街镇厚街 中
学 完 中‚公 办 ‚石龙镇石龙 中学 高中部 ‚公 办 、石龙二 中 初 中‚公 办 ‚塘夏镇塘夏二 中 初
中‚公办 、塘夏水霖学校 〔幼儿园一小学一初 中‚民办 、塘夏一小 公办 ‚中堂镇 东莞 台商子弟学校
幼儿 园一小学一初 中一高中‚社会捐资筹办 ‚莞城建设 小学 公 办 、东莞中学 高中部 ‚公 办 ‚南城
阳光二 小 公 办 ‚东城 区东华 高级 中学 民办 ‚大领 山镇向 东村 东莞新进电子有限公 司‚东莞市青少
年活动 中心 月 日下午四时在 南城 阳光二 小借班 二年级一班 为全市中小学音 乐教师做一节教
学公开课 月 日下午 离开 东莞‚顺利完成广 东省 东莞市的调研 工作
月 日下午 ‚乘大巴 朽 分钟后到达广州市‚同广州市音 乐教研 员朱则平交流两天‚调研 了广 州市 东
山区署前路小学和越秀区广州市恒福 中学 东校 区 日上午 离广回京

一 、东莞市社会经济概况
东莞市位于广 东省 中南部 ‚珠江三角洲东北部 ‚北依广州 公里 ‚南靠深圳
公里 ‚毗邻香港 、澳 门 水路分别为 和 海里 ‚处于穗港经济走廊 中间‚是广州与
香港之 间水陆交通 的必经之地 。

图斗 东莞市政府外的景象 图 塘厦镇政府中心广场的面貌

东莞‚春秋战 国时期 “ 百粤之地 ”‚秦始皇统一 中国后隶属 南海郡 番禺县地 ‚再到东晋


咸和六年 公元 年 东莞立县 名为宝安 ‚唐肃宗至德二年 年 改名为东莞 ‚
以东莞作县名 由此始 ‚相传 因境 内盛产水草 莞草 而得名 。东莞孕育 了古老 的岭南文 明‚
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多年前林则徐虎 门 东莞虎 门镇 销烟 ‚书写下 中国近代史
光辉之篇章 ‚是 中国近代史开篇之作 抗战时期 ‚东莞作为东江人 民抗 日根据地 ‚万千东
莞儿女为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而英勇战斗、浴血捐躯 改革开放后 ‚东莞作为深圳特 区经

图冬 ‚许洪帅摄 。
济圈内经济崛起之先行地‚快速揭开了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序幕 。经过 了短短二十六年的原
始积累和创新性发展 ‚一座魅力十足、诱惑无限的现代制造业名城屹然盛立于珠江 口岸 ‚
成为沟通广一深一港及珠海之枢纽 、要塞。

图冬 东莞市 个镇区分布图

年 ‚经 国务院批准 ‚东莞被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同年 月撤县建市 。


年 月升格为地级市 ‚直属广东省 。现辖 个镇区‚ 个村委会 ‚ 个居委会 。全市
陆地面积 平方公里 ‚ 年全市总人 口为 万人 ’ 全市人 口密度 人 平
方公里 ‚其中户籍人 口 万人‚外来暂住人 口 万人 事实上 ‚还有很多未
有暂住证 的外来务工人员 ‚由其流动性大 ‚公安部 门尚未记录在案 。港澳 台同胞 多万
人 ‚海外侨胞 多万人 ‚是我 国著名的侨乡。

‚、年度人 口情况

总人 口 非农业人 口 农业人 口
年末
末 万 万 既 万 钱
年末
末 万 万 服 万 璐

随着 “ 十一五 ” 计划的全面实施 ‚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移 民城市 ‚东莞市近年


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呈稳步上升态势 ‚其中已有相 当一部分长期留住 、安居乐业 ‚现 已渗
透到东莞社会各个层面 、阶层人力资源及其组织机构之 中‚如东莞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 中
高达 的师资来 自外省 ‚一座名副其实的现代化移 民城市业 已成为 “ 仅 次于上海和深

‚参看表 。
本数据为公安局 口径 年末 ‚全市户籍人 口是 ‚ ‚万人 。在公安局人 口科注册并获得暂住证的外来人 口和外
来劳动力有 万人‚其中男 万人‚女 ‚ 万人。
的 年末‚全市户箱人 口 万人‚外来人口翻礴 万人
据东莞市教育局思政科副科长明辉和东莞市音乐教研 员黄文介绍‚东莞市 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来 自湖南 、江西 、湖

北、四川、广西等省、 自治区。
圳的中国第三大 出口中心 ” ’。
改革开放 以来‚东莞经济高速发展 ‚城市基建 、公用事业、交通路网、科技教育、医
疗卫生 、文化生活等整体发展突飞猛进 ‚城市化水平持续 、稳步提升 ‚人 民生活更加殷实 。
近年 ‚东莞充分发挥其地理 、政策优势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外 向型经
济 ‚工业集 中度不断提 高 ‚逐步形成 以电子信息 、电气机械 、纺织服装 、家具 、玩具 、造
纸及纸制 品、食 品饮料 以及化工制 品等制造业八大支柱性产业 ‚特别是体现工业化水平 ‚
与高科技产业关联度大的电子 、电器等主导产业持续高速增长‚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
他 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 的一批技术密集型的高附加值行业 己成为龙头产业 ‚成为拉动工
业快速增长 的新增长点。 年规模 以上 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总产值 亿元 ‚占全市
规模 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比 年的 提高 个百分点。

、两个 五年计划 的经济 发展情 况



东莞市 平均增长率 国家 平均增长率
“ 九 五 ” 期间 服 既

“ 十 五 ” 期间 器 既

东莞市经济腾飞迅速 ‚整体实力雄厚 。 年地区生产总值高达 亿元 ‚比上


年增长 。其 中‚财政收入总额达 亿元 含海关税收 ‚同比增长 ‚是
珠三角地 区增长速度最快 的城市 。

、年度 增长情况

东莞市 年比 一 年 增长值 外

东莞市 年比 年 增长值

从 “ 三来一补 ” 起步 ‚东莞逐步发展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 。 目前 ‚在投


产 的外商投资企业 中‚全球 强企业有 家‚ 强企业有 家 ‚境外上市公司有
多家 “。 年外资型工业完成产值 亿元 ‚占 全市 民营工业企业也实现
渐快发展 ‚实现产值 亿元 ‚增长 。 年 ‚东莞市生产总值达 亿
元 ‚同比增长 ‚增速 比全省快 个 百分点。 “ 十五 ” 期间‚ 年均净增
亿元 ‚比 “ 九五 ” 平均水平 高 出 巧 亿元 。如今 ‚东莞一天创造 的财富相 当于改革开
放初期一年所创造 的财富 。
除了山丘和河道等 自然环境外 ‚笔者在全长 公里 的莞深高速公路两侧所看到的是工
业城 、工业园、厂房、写字楼 、中高档公寓楼 、外来务工人员宿舍 、广告牌……。深入长
安、厚街、中堂、石龙、塘厦 、大岭 山六镇 ‚农村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整体面貌得到改

《中国私立教育迎来好时机》‚【美 国彭博新闻社 月 日报道 】题 中国私立教育处于繁荣顶峰 记者 安迪 慕克


吉 ‚ 参考消息》‚ 年 月 日‚第 版。
东莞市统计局综合核算科提供 。
按可比价格计算 。
“ 三来一补 ” 是 种利用外资形式的总称 来料加工、来样加工 、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年‚深圳开始出现国内

第一批 “ 三来一补 ” 企业 。源 自 分
加 阴 。
包括美 国杜邦‚瑞士雀巢‚荷兰菲利浦 ‚德国赫司特 ‚法 国汤姆逊 ‚韩 国三星‚日本 日立、新 日铁、索尼 、住友金属 ‚
英国太古集团‚芬兰诺基亚 以及香港伟易达等。
值此‚上述欠发达镇、村的经济发展呈平稳、渐快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显著‚逐步缩小了
与发展势头强劲地区的差距 ‚进一步促进 了区域经济均衡 、协调的发展 。
在经济腾飞与政府高度重视科教兴市的前提下‚改革开放后历经不到三十年的光景 ‚包括音乐教学
在 内的东莞市中小学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二 、东莞市 中小学教育及音乐教育简况

新世纪伊始 ‚东莞市将创建 “ 教育强市 ” 纳入 “ 十五 ” 计划 年 ‚又将此项工


作列入 “ 十项 民心工程 ” 年 ‚包括义务教育在 内的东莞三级教育 ’蓬勃发展 。
“ 十五 ” 期 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分别为 、 一、 、 和 亿
元 ‚教育经费上 的持续投入 ‚能够充分反映出市政府十分重视 中小学教育的稳步发展 。同
时‚政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 的投入和补助 。 年市政府将教育经费包干标准 由原来 的
每个学生每年 元提 高到 了 元 ‚并将小学生人均教育成本 由原来的 元提高至
元 ‚市 、镇两级财政全面负责欠发达村新增教育经费差额 。同年 ‚市 、镇财政又为欠
发达村增拨教育补助经费 万元 ‚市财政为实施联合办学的 个欠发达村发放校
舍建设补助经 费 万元 。

‚、教育投入及职后培训情况

市政府投入 中小学
学 中小学校本身对音乐
乐 市教育局用于中小
小 教师进修学院分配给 中
教 育 的资金总额
额 教育 的资金投入
入 学教师培训的资金
金 小学音乐教师培训资金

年 亿元
元 万元

年 亿元
元 万元

东莞市前教育局 叶沛涛局长是一位对 中小学艺术教育有着 很深情怀 的领 导‚ 年在


全市小学艺术教育现场会上发表 了 “ 重视和加强小学艺术教育 全面贯彻党 的教育方针 ”
的讲话 ‚谈到 “ 近年来 ‚我市一些小学领导在学校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肯花钱投资艺术
教育的 ‘硬件 ’。在调查 所学校后的统计中‚设有专用音乐教室的占 在主要的教
学设备 中钢琴 占 既 、教学投影 占 既 部分学校添置 了铜管乐器 、打击乐器和 电子琴等 。”
年 ‚叶沛涛局长在全市中学艺术教育工作现场会上发表 了 “ 重视和加强中学艺术教育
培养全 面发展 的一代新人 ” 的讲话 ‚谈到 “ 从调查的 所 中学来看 ‚设有专用音乐教室
的占 教室 内钢琴 占有量为 拥有音乐美术 资料 占 部分学校还设有舞蹈教室 、
电子琴教室 购置配套音响、管乐器 、打击乐器等 ” 。此后几年 ‚市区镇强大的财政支持‚
已能够充分保证东莞市 中小学 公办学校音乐教育与教学所 需全部硬件设施 的配置 。
尽管东莞教育局基教科 尚未对 “ 中小学校本身对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 ” 予 以统计‚但
从调研 的 个 区、 个镇的情况看 ‚ 年前后公办中小学平均约投入 万元左右 民
办 中小学投入水平相差较大 。如 ‚塘夏水霖学校 年投入约 巧 万元 ‚长安镇乌沙小学
投入约 万元 ‚这部分 资金除 了用于硬件设施建设外 ‚更 多花在 了学校 艺术展演等方面 。

三级教育是指义务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
源自 分加 叨 佃 佃 一 一二 二 一 。
图知 石龙二中的音乐课堂 图洲 南城阳光二小女生合唱团在活动 图 芍 长安中心 小学 民乐队排练 厅

实施三级教育管理的东莞 ‚近年教育规模快速扩大 ‚各级教育入学率 、学校数和在校


生人数大幅提升 ‚尤其体现在义务教育初 中阶段 ‚见下面的统计直方 图 和表 、 的数
据。
以刃年 、 年各级教育在校学生人数 〔单位 人



日 年

三级教育合计 高等教育 高 中阶段教育 义务教育

、中小学学校情况
表 单位 所

全市 其 中 ‚城 区 城 区所 占比例
例 全市
市 其中‚城区
区 城 区所 占比例

小学
普 通 中学

高中
、中小学学生 情况
表 单位 人

全市 其 中‚城 区 城区所 占比例


例 全市
市 其 中‚城 区 市区所 占比例

小学生
普 通 中学

高 中生

图 一 ‚许洪帅摄 。
源自 刀协月切四 佃 二 二 二 。
年‚东莞市城区包括莞城区、万江区、东城区和草村区。 年后 ‚草村区改写为南城区‚一直延续至今 。
指具有学籍的注册学生数 。
从 年和 年的数据可看 出‚东莞镇区小学学校有所减少‚在校学生数却在不
断增加 普通 中学学校和在校生递增 的速度 比较快 ‚在 个镇 中经济发展强劲 的沿海 片
和部分水乡片的公办及 民办学校体现 明显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其一 ‚改革前沿 的东莞市正处于从农村 向城镇化社会转型期 ‚镇区中小学校 随之积极调整
结构布局 ‚将原农村村 小合并为镇 中心校 ‚市教委加大改造 、扩建或重建新校 的资金投入 ‚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推进节约效能型学校 的建设 。相较沿海片和 山区片 ‚整个石龙片各镇
‚虽地缘狭小 ‚但分布集 中。如 ‚仅有 平方公里的石龙镇 年每平方公里创造 的
社会 效力和税 收位居全 国百强镇前列 ‚交通便利通畅 ‚以它为片政 、经 、文 、教 中心辐
射周边各镇 ‚其整合调整 的势态有利 于中小学校 教育资源有效运行 、教育 资金合理配置 、
优质教育稳步提 升 ‚避 免重复性建设 。笔者调研 的石龙二 中‚整个学校硬 软件建 设及 学校
文化环境在石头片各镇 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乐于吹拉弹唱的洪志扬校长 ‚多年来对普及
全校学生艺术教育和礼仪教育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 的校 内外艺术活动一 以贯之并
以身作则 ‚给笔者 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其二‚作为一座移 民城市 ‚外来务工 队伍不断膨胀
的同时‚人 口流动 的问题也随之增加 。在 年秋季新入学的中小学生中‚外来流动人
口子女与户籍学龄人 口的入学 比例 已接近 。由于这部分孩童的父母 已成为市镇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 的子女一般不易再回到流 出地就学 ‚绝大多数选择就近上学 。在 东
莞市 ‚由于外来人 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主要 由镇区各级民办学校承担 公办学校主要面向
拥有东莞户籍人 口子女的教育 ‚因而 民办学校 的数量发展 、办学规模 、硬软件配套设施 、
教学质量 、师资水平等方面备受关注 。表 显示 ‚ 年城 区普通 中学生人数仅 占全市 的
‚其余 分布在 个镇 。如 ‚长安镇有 所公立小学 ‚ 所 民办小学 包括幼儿 园
所公办 中学 ‚ 所 民办中学 。当前 ‚从整体上看 ‚无论在硬件设施 、软件能力 、学校 开
放 日等诸方面‚民办教育 尚落后于公办教育 。同时‚镇区宣教办对其管理、扶持 ‚尤其是
定期督导等 ‚尚不够完善‚甚至有遗漏和疏忽 。
目前 由于外来流动人 口管理相对滞后 ‚尚有不少短期或 中期务工者未办理暂住证登记 ‚
输 出地和流入地政府 的义务教育法律责任 尚不够 明确 ‚致使本应接受义务教育 的相 当一部
分适龄群体游离在镇 区宣教办管理范围之外 ‚公平接受教育 的机会及教育质量一般难 以得
到有效保证 。处于关键期阶段 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艺术审美教育普遍不够 ‚潜在 的社会矛
盾依然不容乐观 。这种情况 ‚包括东莞在 内的整个珠江三角洲地 区较为普遍 。

图 一 长安培英 中学 民办 学生在上音乐课 图 东莞台商捐建的台商子弟学校

民办教育 的生存 与发展取决于不断上升趋势 的生源群体数量 ‚但其主要依赖 于在校学


生的全面发展和升学率情况 。但 由于应聘师资薪酬 、社会保障等 问题所 限‚多数 民办学校
难 以招聘到包括器乐特长教师在 内的优秀 中小学教师 。因此 ‚从整体上看 ‚ 目前 民办学校

石龙 、高涉 、石褐 、石排、茶 山、企石 、桥头 、横沥 、东坑 、寮步、常平各镇 。


源自 灿阴 内 二 二 二 。
图斗 ‚许洪帅摄 。

学 历层次
次 学期教研

本科 大专
专 中专
专 次数 每学期共有的次数 时间 每次教研活动的时间
年 每月一次
次 每次一个半天

年前多数 中小学音乐教师为中师、幼师毕业 ‚如上述提及 的虎 门镇 ‚其镇 内


所小学总计 名音乐教师 中有 名大专 占 、 名 中专 占 、 名初 中学
历 。据音乐教研 员黄文介绍 ‚以中专学历居 多的状况在 当时较 为普遍 。 年 ‚学
历状况有所 改善 ‚全市 中小学音乐教师拥有本科 、大专 、中专学历 的人数分别 为 、
和 。尽管近年 陆续招聘 了一些师范大学或专业 院校本科毕业或毕业不久 的外来音乐教
师 ‚以此增进 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动力与活力‚但 由于此前外来音乐教师学历水平参差不齐 ‚
因此 以后取学历教育为特 点的东莞市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职学历进修现象将在 一 定 时期 内
存在 。
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进修 、培训、教研而言‚东莞情况相对 “ 复杂 ” ‚需花一点笔墨
加 以叙述 。
包括音乐教师在内的东莞市在职中小学教师‚主要由两方互通机构提高学历教育和非
学历教育 。机构之一是教育局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 负责拟定和实施师资培养 、培训规划
组织和指导校长 的学历教育 、岗位培训和各种专题业务培训工作 组织和指导教师 的学历
教育 、继续教育和专题业务培训 以及新教师 岗前培训工作 组织和指导校长后备干部 、名
校长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名教师培养对象的培养工作 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和
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 的科学研究 ” ’ 。据指导 中心梁财跃主任介绍 ‚ 年市教育局用
于 中小学教师培训 的资金为 万元 见表 ‚其 中用于音乐教师培训近 万元 占 既
年全市 中小学教师培训资金总计为 万元 ‚其 中 万为教师常规培训费用 ‚主
要用于新一轮课程改革培训 ‚另 万元为市政府专项资金 ‚为全市 名经严格选拔
的中小学骨干英语教师赴海外专职培训而设 ‚而用于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大致在
万元 占 万 资金 的 一 。虽说接近 既 ‚但对 于长期被视 为 “ 小 ” 学科 的音乐
课而 言‚还 是 比较令人欣慰 的。值得注意 的是 ‚这一指导机 构更 多面 向包括音 乐科在 内的
群体范围较大的通识教育 、后取学历教育或专题讲座 ‚倾 向于宏观培训指导的职能表现的
比较突出。机构二‚东莞市教师进修学校 其资金 由市政财政局直接划拨 ‚独立核算 ‚行
政 由市教育局直属 主抓全市音乐教育的后取学历教育及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的整体提升 。
上世纪九十年代 ‚东莞市教育局分管艺术教育的行政与教研工作 ‚始终 由教育局教研
室艺术教研员专职负责 ‚教育局尚未设体卫艺职能科室‚即便是今天仍被含在思政科职能
范围内。 年 ‚将艺术教研员分列为音乐教研员和美术教研 员 ‚进一步突 出了艺术教育
分科的工作职能‚并使其职责清晰、明确 。目前 ‚全市中小学教师教研工作主要 由市教育
局教研室全面负责 ‚音乐教研被包括于其中。当下 ‚东莞市 中小学音乐教研工作呈现三级
教研管理模式 ‚其一 由一位专职音乐教研员 年换任 负责全市 中小学音乐教师业务
教研 的指导与提高 其二 ‚ 年成立 的东莞市 中小学艺术教育研 究会 小学和 中学各分
设美术书法研 究组 、音乐舞蹈研究组 ‚六个教研片各有 位组织 召集人 ‚集 中全市
优秀一线中青年教学骨干 ‚以教研 团队的合力形式 ‚共 同研究、推进全市中小学艺术教育
学科课 内外教学及活动健康发展 其三 ‚各镇区文教办 现为宣教办 配备一位音乐专职
或兼职 辅导员开展教研活动 。课程 改革 以来 ‚东莞市 中小学三级音乐教研 ‚组织有序 、

源自 洲 两
梁财跃主任介绍‚东莞市政府和教育局 目前对 中小学英语和计算机专职教师的业务能力培训给予了更多关照 ‚其余学
科基本视为同一重视程度看待‚包括音乐、美术科在内。仅从此‚还是能够看出东莞教育当局对中小学艺术教育应有
地位 、作用和价值 的观照 。
层 层 递 进 ‚ 音 乐 教 研 会 充 分 发 挥 东 莞 网 络 信·
息 优 势 ‚‚ 开 通 了 “ 音 乐 教 研 网
刀 ” ‚辐射全市所有镇区中小学音乐教师 ‚教研会全
体负责人员义务维护并发布教研消息‚近期将开通 留言、讨论功能‚进一步提高全体
音乐教师教学做的互动参与‚青年团队互助的合力得到 了充分发挥 。

直也 教研会专栏 走进新课程 音乐课件 音乐论文 音乐高考 教学资源 音乐软件 音乐沙龙

图 东莞市音乐教研 网主页各频道

随着音乐新课改向纵深发展 ‚东莞音乐教研近期推行的 “ 每月一课 ” 教研现场互动活


动吸引了笔者 的注意 。
近年 ‚受社会转型的影响‚部分教育主管行政部 门、中小学校和音乐教师存在片面追
功求利的思想倾 向‚导致过分包装 、粉饰 、做秀 ‚ “ 假课 ” 、 “ 橱窗课 ” 、 “ 比赛乐团” 、
“ 面子乐队” 等现象愈来愈多‚真实而生动的音乐课少了许多‚学生心灵深处的真挚歌声
和尚不成熟的乐队合奏少了许多‚学生们真实能力的稳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持续提升
也少了许多。为此 ‚东莞市从 年起 ‚以片为单位制定详细、弹性的教研活动计划开
始初步尝试 年 ‚推行 以镇 区为单位 实施 年 ‚进一步 向以校 为本 的 “ 每 月一
课 ” 迈进 。围绕学生、教师 、教材 、教法 ‚有序组织 “ 每月一课 ” 的教研专题 ‚小范围集
体备课、上课 、评课的积极互动 ‚触动 了教师和学生 自身文化优势 的发挥 ‚理解和尊重并
合理利用音乐艺术文化多样性这一移 民城市赋予 的 自然潜在资源 。 “ 每月一课 ” 教研现场
互动活动 ‚如今 己走过 四年光景 ‚东莞市 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发展整体令人满意 。

、中小学艺术展演及对外交流情况

市教育局对 中小学艺术展演及对外交流的资金投入
年 万元

据东莞市教育局思政科 明辉副科长介绍 ‚从 年开始 ‚市教育局每年投入 中小学艺


术展演及对外交流 的资金约在 万元之间‚如有全 国艺术展演那一年会相应增加 。
作为对外开放城市的东莞 ‚拥有 良好 的地理位置和投 资环境 ‚港商、台商 、外商 以及 国内
外政要官员多次前来参观、访 问和考察 ‚市政府近年提 出了建设教育和文化强市的 目标 ‚
因而对全市每一所 中小学校 艺术展演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十分重视 ‚各镇 区对其投 资建设

东莞市在组织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全面提升社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上取得了令人瞩 目的成绩。 年‚全市信息化


综合指数为 按常住人 口计算 ‚居于全省的前列 ‚达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求的信息化综合指数为 以上的
要求 对此 ‚全市积极推进 系统 日常维护工作 ‚完成 了 版 的升级工作并推广使用 ‚对全市 台 服
务器的配置及应用数据库进行更新 ‚升级了 位 用户的个人邮箱和 个部 门邮箱 ‚以及每 台服 务器 个应
用数据库的更新‚使包括中小学校网局域 内外网络建设在内的全市办公系统的界面和功能更加完善 的 年‚全市建
成校园网的学校有 所 ‚接入教育专网的学校有 所 ‚实验室、功能室的设备达到省一类标准的学校有 多所 ‚
全市中小学计算机有 台‚生机 比达到 。
源自 刀初 刀公加 憾彻 而 」 内 二 二 一 。
图 ‚源 自 刀介 勿 曰 。
用费明显加大。 年前后‚公办中小学校本身投入 万元左右用于学校音乐教育建设‚
而这部分费用则更多地运用在学生艺术教育展演及对外文化交流上。如‚塘厦二中校长黄
礼康 向笔者介绍 “ 学校每学期搞两次艺术节 “ 五四” 和 “ 一二九 ” ‚学校艺术团每年举
行一次对外互访交流 主要是香港、台湾 、新加坡等中学 ‚因此每年花在这部分的费用
大致在 万元左右 ”‚类似塘厦二中在此投入的水平在整个 东莞 个镇区的公办学校 中
基本均可达到。

图 ‚南城阳光二小古筝兴趣 小组 图冬 莞城建设小学艺术展演 图各 长安中心小学鼓 号队乐器

图斗 塘厦镇 中学艺术文化

公益文化活动

、社会音乐教育情况

相较临市广州和深圳 的发展 ‚东莞的社会音乐教育稍有逊色 ‚但近年整体发展较快 。


上世纪八十年代 中后期到九十年代初 ‚像深圳 、佛 山等城市一样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
人 民生活逐步富裕 ‚东莞一部分先富起来 的或有一定文化知识背景 的家长们开始重视子女
的艺术教育。但面对社会 百万琴童的器乐学习热潮 ‚这部分家长还未看清子女的兴趣需要 ‚
出于盲 目从众心理 ‚随之投入到业余音乐考级 的个别乐器学 习之 中。由于东莞没有 以培养
“ 专才 ” 为主的音乐学院或艺术学院‚目前只有一所设有音乐系 服务于普通高校音乐教
育和基础音乐教育 的东莞理工学院‚因而多数师资仍 以外省钢琴专业或非钢琴专业教师
为主 。钢琴 、小提琴 、古筝等乐器 的学习‚基本成为东莞整个社会音乐教育器乐学习的主
流 。随着东莞经济发展渐趋强盛 ‚尤其深受深圳和广州社会音乐教育发展模式 刘诗 昆、
孔祥东、但昭义等艺术 中心 、艺术学校 的影响‚遍布东莞市主要街巷 的琴行 、乐器城等
音乐商业机构相继设立钢琴教室 、周末音乐训练班等 ‚东莞社会音乐教育私学基地初具规
模 。此时‚内地专业音乐学院或艺术院校 正值 “ 扩招 ”‚东莞继深圳 、广州后也涌入 了一
部分大学生本科毕业生 ‚充实 了社会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 。社会音乐教育 固有师资得到加
强 ‚满足 了越来越 多初学者 的社会需求 ‚基本达到供 需平衡 的状态 。对于深入学 习、准备
以此参加音乐高考而言 ‚东莞社会音乐教育力量仍难 以满足社会对优秀专业教师 的需求 ‚
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在周末诉求于深圳或广州的师资‚尽管 中国歌舞 团东莞分 团 东莞歌舞
团 在其 中也伴演 了一 定的社会音乐教育角色 。中国乐器师 资奇缺 的 问题始终存在 ‚即便

图冬 一 ‚许洪帅摄 。
图斗 ‚源 自 分加八切四 二 。
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 中引进 了一些专业音乐学院或 艺术学院民乐系的毕业 生。总之 ‚东莞
社会音乐教育主要 以独奏器乐学习为主‚钢琴和小提琴及古筝和二胡‚基本 占据 了社会音
乐教育器乐教学的主要阵地 。

图冬 周末钢 琴私学 图 小提琴手和妈妈

进入新千年 ‚东莞市社会音乐教育得到 了市政府 的重视 。作为东莞市政府 重 点工程项


目之一的东莞市青少年活动 中心 建筑面积 多万平方米 ‚总投 资 亿元 ‚于
年 月 日正式对外开放 。一年多以来 ‚受到东莞社会各界民众 ‚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及
其家长朋友们 的普遍欢迎 。
目前 ‚中心 内设学 习培训 、科技展 览、体育娱乐 、文艺表演功能区 ‚开设音 乐 、舞蹈 、
美术 、体育、科技 、外语 、文学等培训教育活动 ‚为全市青少年提供学习教育 、技能培养 、
科普教育 、文体游 艺等服 务 。音乐部是中心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硬件设施 一应 俱全 ‚设有
大小音乐培训室 、艺术 团排练室 、电脑音乐工作室等各种功能室 间。 目前 ‚开设有钢
琴 、电子琴 、古筝 、小提琴 、吉他 、竹笛 、葫芦丝 、琵琶 、扬琴 、二 胡、 长笛 、萨克斯 、
单簧管 、手风琴 、架子鼓 、电脑音乐制作 、声乐 、合唱等 各种培训课程 软件 设施配 备基
本适宜 ‚多数 由来 自各大 艺术 院校和文艺 团体 的专职教师任教 ‚开展业余音乐考 级 ‚提供
免费练琴等服务 。

图 一 东莞市青少年活动 中心 图 在电脑音乐室学习吉他的学生

图 一 ‚许洪帅摄 。
图 一 ‚源 自 刀协用切四 二 。
图 一 一 ‚许洪帅摄 。
图斗 ‚ 东莞市青少年艺术团新闻发布会 图翎 民乐团月琴招考现场

三 、东莞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概况

如前所述 ‚东莞市 中小学音乐教育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后期 ‚实质发展于本世纪


初 叶‚整体呈现渐强、上升的直线发展态势 ‚但其器乐教学实践的发展路径却未与之 同步 。
当下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整体 以展演、比赛 、对外交流为主导‚着眼于学生艺术整
体发展 、大面积普及与提高学生文化 品位 的行 为及其政策保障 尚显不足 。


世纪
九 之二画二三
图 名 东莞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走势简略图

回顾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后期 ‚在广 东省和 东莞市教育行政 的双重推动下 ‚普及与提 高


相结合 的中小学器乐教 学发展较快 ‚大致可归因于 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 关于 《东莞市 中小学艺术教育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 的通知 ”
在 国家教委 印发 “ 《全 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 》 一 的通知 ” 的带动下 ‚
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也 同其他省市 自治区一样 ‚组织专家、学者、特级艺术教师和关心
社会艺术教育事业的贤达等制定了 《 广东省小学、初 中实施艺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试行 》‚
东莞市随即颁布 了 《东莞市小学 、初中实施艺术教育方案 试行 》‚在 年 月东莞
市教育局教研室结合本市 中小学校发展实际‚出台了 《东莞市 中小学艺术教育实施细则 征
求意见稿 下称 《细则》。这一红头文件 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东莞市 中小学音乐教育步
入 了教育政策与法制管理轨道 ‚标志着东莞市中小学音乐教育正式起步 。
《细则》从八个方面入手 ‚即东莞市中小学幼艺术教育的教学管理和发展 目标 师资
与设备的配备 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 竞赛活动的组织 、内容和要求 师资素质要求 考
核评价 全面观照 ‚确保 中小幼艺术教育连贯 、有效发展 。如 ‚在艺术课 的课堂教学上提
出 “ 教学过程 中在不违 反教学大 纲要求前提下 ‚允许教师结合实际调整 部分教学 内容 ‚
提倡增加 乡土教材等 ‚但要注意教材 的知识性 、科学性和 系统性…… ” 在艺术教育课外
活动 的要求方面提 出 “ 课外活动 以 自愿为原则 ‚普及 与提 高相结合 。各校 定期参加校 内
外各种课外艺术活动 的人数应不少于在校生总人数 的 …… ”。针对 东莞市 中小幼起 步阶
段所提 出的要求 ‚上述两处要点值得关注 。《细则》‚基本顾及到 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 的

图 一 一 ‚源 自 脚晰阴 二 。
东教办研字 【‚ 号。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音乐科资料。
全局和局部细节‚对 “ 九五” 时期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东莞市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规范与有
效实施‚提供 了积极的建设平 台和措施保障。
第二 ‚《转发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器乐教学的通知》’
根据 年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 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试用 》和 《九年制义务教
育全 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大纲 试用 》 下称 《大纲》‚器乐作为小学和初 中课堂音
乐教学内容的要求 。 年 ‚广东省教育厅下发 《关于加强中小学器乐教学的通知》 下
称 《通知》 ”‚《通知》要求 “ 各地学校在开设音乐课 时必须严格按照 《大纲 》要求和教材
内容的需要 ‚切实有效地开展器乐教学 。在音乐课 中不得随意删改器乐教学 内容 。大力加
强对偏远地 区农村学校 的器乐教学工作的检查和监督 。……部分城市和经济 发达地 区可选
择两种 以上的乐器进行教学。要保证学生人手一种乐器 ‚人人会奏一种乐器 。……各级教
研部 门每年须制定器乐教学研究计划 ‚积极开展器乐教学研究与交流 ‚并努力使之 正常化 、
常规化 。……各地教研部 门要认真做好音乐课学具与音乐教材的配套发行管理 、监督工作 。
为防止各种伪劣产 品向学校倾销 ‚防止借配套学具搞乱摊派 、乱搭配 、乱收费和盲 目购置
学具加重学生负担现象的发生 ‚各地要对学具的质量严格把关‚凡进入我省 中小学器乐教
学的学具 乐器 实行严格审核制度 。……今后 由我厅教研室每年将公布一批乐器指定产
品和音乐教学辅导材料 ‚凡被指定的乐器产 品不得高于当地零售价 向学校和学生销售 。”
至此 ‚全省各市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包括东莞在 内的广东省其他各市顿时掀起 了全
面普及器乐进课堂与课外有序开展器乐活动 的高潮 。广州市在课堂器乐试验 、推展等方面
确实先行于其他各市 ‚云集 了像老音乐教育家梁德灵这样踏实、认真 、有着丰富课 内外器
乐教学实践经验的先行者。面对经济发展 、移 民文化 、人 口整体素质等方面影响下的中小
学音乐教育及器乐教学实践‚虽起步晚、积淀少‚但近年的快速发展能够反映 出‚教育行
政主管领导和干预性制度 的积极支持与明确保障是至关重要的。
喜好音乐 、对 中小学艺术教育有着深深情怀 的东莞市前教育局局长叶佩涛先生亲 自主
抓 ‚从 年开始连年在全市 中小学艺术教育现场会上发表重要报 告 前述 略有涉 及 ‚
组织观摩 、积极评价 、现场点名 、奖惩结合 ‚大力推进课堂器乐教学的普及 ‚课外第二课
堂 或兴趣 小组 器乐合奏的提高。以 个镇区公办的中心小学和 中学为试验定点校 ‚
校 内音乐教师与校外艺术指导紧密结合 ‚乐器选择 、器乐课程计划 、教学督导 、乐器保障
等工作扎扎实实‚以点带线 、以线连面、有序推进 。至 年底 ‚全市中小学器乐普及
率近 。部分发展好的镇区‚在努力探索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与课外社会音乐教育器乐
教学有机结合上 ‚也迈 出了可喜的一步‚拓展 了器乐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促进 了器乐教
学的进一步发展 。
进入新世纪 ‚东莞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本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继续保持 良好 、
甚至渐快发展 ‚但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八个镇 区的实地调研 ‚面 向少数群体 、偏重提 高的
学校乐队和器乐兴趣小组较为普遍 ‚而面 向全体 、重视普及的器乐进课堂 ‚似乎 已被淡忘 。
多数 中小学音乐教师和学校主管校长也不愿谈及 ‚即便有着 良好器 乐普及传 统 的中小学
校 ‚如长安镇 中心小学 、常平镇 中心小学 、塘厦二 中等 ‚听得更多的是 “ 有学校乐 团‚
就没有必要 ‚也没有精力再搞什么班级竖笛 、 口风琴等学具乐器 了”。对于这样 的态度 ‚
其产生原因可归为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音乐教师资源有限 二是学生家长认为竖笛 、口风
琴等课堂乐器 ‚不是什么真正的乐器 ‚与钢琴 、小提琴 、古筝 、二胡等乐器相 比‚好像是
些玩具 ‚没有必要在这上浪费那么多的时间。
导致近年东莞市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呈渐弱态势发展的主要原因‚下面三个层面

东教研字 【‚ 刀 号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音乐科资料。
《 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音乐 ·美术 ·劳技卷‚课程教材研究所编 ‚人民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份 页。
《关于加强中小学器乐教学的通知》‚粤教研 【 号 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资料
的问题值得重视
第一 ‚近年 ‚由于 国家教育行政在全 国中小学校推行 “ 一费制 ”‚除中小学校 除教育行
政职 能部 门规定的教育收费外 ‚其他一切费用 的变相收取均被视为乱收费‚包括 中小学校
收取学生费用统一购 置课 堂学具乐器在 内。从全 国中小学校课堂器 乐教学十 四年 的发展
从 年 国家教委颁布 中小学音乐课程试行大纲将器乐列入其教学 内容始 来看 ‚整
体课堂器乐的大面积普及呈现下滑趋势 ‚而呈上升走势的是能为各省市 、 自治区、直辖市
中小学校带来诸 多荣誉 、形成艺术特色 、甚至树立学校 品牌 的各式各样 、规模不等 的课外
器乐社团。作为改革开放 窗口城市的东莞‚ 自然也不例外 ‚后者发展的更为坚定 。

图 肠 塘厦二中管乐团
图 翻 莞城建设小学古筝葫芦丝合奏

第二 ‚新世纪伊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遍及全 国‚
包括音乐教师在 内的所 有 中小学教师纷纷投入到 国家一 省
市教育行政部 门举 办各种形式 的培训活动之 中。面对全新
的音 乐课程 改革 ‚中小学音 乐教师 从 陌生到熟悉 ‚从 同化
到顺应 ‚从聆听专家解读 到亲历教学实践 ‚这一系列教学
实践行为基本 占据 了整个教学研修 的全过程 ‚占满 了整个 中 图 朋 塘厦二中管乐团总谱
小学课堂教学活动 的大部分时间和空间‚如转变教学理念 ‚
研读新课标 、新教材 ‚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关注学生学 习方式等等 。在关注 上述 内容 的同
时 ‚课堂器乐教学似乎被冲淡 了、被忽视 了、甚至正在渐进 “ 退 出” 音乐新课程 的 内容 。
即便 《音乐课程标准》对 “ 演奏 ” 这一表现领域虽未有详细而 明晰的内容标准 ‚但器乐作
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整个 内容领域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标准》本身仍给予 了充分观
照 。东莞市 中小学音乐教师对课 内器乐教学普遍关注不够 ‚而对其它的音乐教学 内容领域 ‚
尤其在歌唱和欣赏 内容领域方面 ‚近年给予 了充分重视 ‚形成 了音乐教学 内容诸领域非匹
配 、非均衡化发展 的面貌 。
第三 ‚教育行政主管领导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深刻影响着
东莞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由于前任教育行政主管领导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
艺术教育 ‚时常亲赴 中小学音乐教学一线视察指导‚并亲 自撰写有关艺术教育的讲话稿 ‚
以身作则带动 了身边一大批其他教育行政人员对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整体观照 。中小学器乐
教师们的辛勤工作得到普遍认可 ‚工作热情空间高涨 ‚器乐教学的普及与提高发展均衡 、
形势大好 ‚令人鼓舞 。当下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整体下滑 ‚课堂器乐教学 出现暂 时
缺失的现象 ‚与教育行政主管领导和其他部分有着直接 的关系 。
上述三个 问题 ‚在今天东莞市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器乐教学 中可 以得到 明证 。虽然课
堂器乐教学 出现令人惋惜 的发展态势 ‚但课外器乐教学活动依然红红火火 ‚两者之 间反差
较大 ‚似乎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经过深入调研 、定神捉摸后 ‚可 以形成这样一种认识 社
会转型期 的东莞市 ‚其经济快速发展 的同时‚人们 的思想 出现 了某些浮躁表现 。“ 立竿见
影 ”、“ 追功求利 ” 的城市 “ 实用主义 ” 文化观 的表征能够反映 出‚对于人 的发展及社会进

图 一 ‚莞城建设小学提供 图 一 一 ‚塘厦二中提供。
步的文化积累和稳步发展关注普遍不够 ‚这一社会意识指 导下的某些行为偏离 ‚也影响到
了作为社会文化生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文化生活。包括乐器演奏在 内的所有 中小学
音乐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课外器乐社团‚永远是面向少数学生群体的艺术
组织 ‚即便有其特殊的对外窗 口功能‚但我们似乎忘记 了一点‚没有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这样的提高只 限于一般水平的接触 ‚难 以实现 “ 上不封顶 、下要保底 ” 的提高与普及辩证
统一的发展 。乐器与人‚器乐与学生的成长 ‚器乐与社会 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中小学
音乐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去认识与总结‚它需要热心的人去不断投入、不断奉献、不断疏通
这一系统 内外的各种关系 ‚这一持久 、一 以贯之 的工作态度是器乐教学可持续发展 的关键
因素 ‚不是 “ 立竿见影 ”、“ 追功求利 ” 的行 为所 能够领悟和体察的。
第六节 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 ··

一 、海淀 区社会经济发展及文化概貌
作 为首都北京城市功 能拓展 区 ’之一的海淀 区 ‚是北京及全 国乃至世 界著名 的科 技 、
文化 、教育 、旅游 的胜 地 。它位 于北京市西北部 ‚地处华北平原 的北部边缘地 带 ‚系古代
永定河冲积 的一部分 。辖区分别与朝 阳、西城 、宣武 、丰 台、石景 山、门头沟和 昌平各区
接壤 ‚属首都城乡结合地带 。 年末 ‚海淀区辖有 个街道 ‚ 个镇 ‚ 个 乡 地 区
‚社 区居委会 个 ‚村委会 个 。全区户籍人 口 人 占全市户籍人 口比重的
。驻 区中央 国家机关、部队领导机关 多个 ‚中央 、市属单位 占全 区单位总数
的 。
海纳百川、淀积千里 ‚孕育悠久历史、荟萃人文墨客的这片土地虽仅有 平方公
里 ‚约 占北京市总面积 的 ‚但其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 。香 山北面 的打鹰洼主峰 山峦 向
东延伸至望儿 山止 ‚把海淀 区分为两部分 ‚习惯上 以此 山为界 ‚山之南称为 山前 ‚山之北
称 为 山后 海淀区中小学常有 山前和 山后之分 。
早在七千至 四千年前新石器 时代 中、晚期 ‚海淀地 区 己有人类居住和活动 。历史上 ‚
这里始 终是 中原汉族和北方 少数 民族相互交往 、融合 的重要通道 ‚是北方 民族 南下 中原和
中原王朝北上戍边 、开拓疆土的战略要地 。从辽金 、元 明直到清代 ‚封建帝王和达 官显贵
在北京西郊 以海淀西 山为主 纷纷修建行 宫、御苑 、宅府 、坛庙 、寺 院、道庵 ‚ “ 三 山
五 园 ” 为代表 的大型皇家 园林气势恢宏 、艺技精巧 。文人 墨客在这里赋诗撰文 ‚中国古
典四大名著之一 《红楼梦》正是在西 山红叶的陪伴下 问世 的。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人 民武装坚持敌后抗战 ‚在西 山一带建立 了平西抗 日根据地 。 年 月中共 中央进驻
香 山‚一度成为中国人 民革命 的指挥 中枢 。北京和平解放 以后不久 ‚ 年 月在海淀 区
现辖 区域 内正式设置单一行政区域 ‚时称 “ 北平市第十六区 ” 。后两次更名 ‚于 年
月 日命名为 “ 海淀 区人 民政府 ” 。
建 国后 ‚国家在这里兴建起众 多科研机 构和 高等 院校 ‚是全 国人才智能 资源 最密集 、
教育科研力量最雄厚 的地 区。区内有 中国科学 院、中国工程 院、中国农业科学 院、解放军
军事科学 院、中央教科所等 个科研 院所 ‚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万 ‚其 中生活
和工作在海淀区的两院院士总计 位 有联想 、方正、紫光等为代表 的 万 多家 高科
技企业 以及 、 、 等 国际知名企业 ‚是 国家科技发展 的主要基地 有
北京大 学 、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 所 。改革开放 以来 ‚民办教育发展迅速 ‚现 己实现三
教 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普通教育 统筹、横纵联合 ‚全区人 口的 拥有大专 以上学
历 。经历 了 “ 中关村 电子一条街 ” 的萌芽期 、 年成立 的全 国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试验区—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海淀试验区‚经 年的原始积累、初步创业和
迅猛增长期后‚高新技术产业 已成为海淀区域经济的支柱和首都经济的龙头‚逐步形成 电
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等支柱产业‚建成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关村大街科技经济带。
年 月 日‚国务院批复正式成立中关村科技园区 ’后 ‚海淀区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
区和大部分发展区及 “ 一区五园” 中最大的海淀园的所在地‚引来 了一大批有识之士‚为
这块古老的土地 、辉煌 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增添 了新 的力量 。

、年度人 口情况

总人 口 非农业人 口 农业人 口
年末
末 万
年末
末 万 钱 既

上述数据反映出‚仅五年时间‚海淀区总人 口就增加了 人‚其中非农业人 口的


增长显著 涨幅 年‚市外迁入海淀区的 户籍统计 人 口为 人 ‚较
年增长 朋 ‚这主要与北京市海淀区广纳国内外优秀的高科技研发与经营管理人才的政
策有关。除引进上文提到的新的力量外 ‚总人 口中还包括相当一部分外来务工者 。据海淀
区教委办公室副主任林子尧介绍 作为流动人 口中的一个特殊派生群体‚ 年 月海淀
区中小学校 的流动儿童约达 人 ‚而且这一数字每天都在变化并呈上升发展趋势 。另
据 年北京市 人 口抽样调查显示 ‚北京市常住人 口已达 万人 ‚其 中户籍人 口
万人‚流动人 口 万人 “‚流动人 口占常住总人 口的 溅 。
相对于流动人 口中绝大多数的劳动力而言 ‚流动儿童是其一个派生的部分 ‚他们从根
本上超越 了 “ 劳动力流动 ” 的意义‚即在他们身上有着一种独特 的成长性 ‚体现着深远 的
社会变迁记忆 “。这些流动人员子女在与户籍学生享受 同样的义务教育学习权利 的同时‚
他们也享受 同样优质 的艺术教育 ‚参与丰富多彩 的课 内外器乐学习活动 。
表 一 ‚是有关海淀区近年经济发展的一些情况 。由于这些数据始终处于海淀区统计
局某些技术调整范围内‚它们之间尚缺乏一定的可 比性 ‚但还是能够勾勒 出海淀 区经济发
展 的整体面貌 。

中关村科技园区包括 海淀 园、电子科技园、丰 台园、昌平 园、亦庄科技 园、德胜 园、健翔 园。


下述数据均来 自 《 海淀统计年鉴》和 《 海淀统计年鉴》‚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编。这两份年鉴为海淀区统计
局内部资料‚尚未正式出版‚该数据仅限本调查报告所用‚任何个人未经海淀区统计局许可 ‚不得 以任何方式引用 ‚
特此注明。
年‚海淀区户籍人 口是 ‚ 万人‚全市 ‚ 万人 ‚占全市户籍人 口比为 非农业人 口与农业人 口的
数值均为户籍人 口口径。
年‚户籍人 口是 万人 ‚全市户籍人 口是 万人 ‚占全市户籍人 口比为 ‚ 。非农业人 口与农业人
口的数值均为户籍人 口口径 。 年 ‚街道非农业人 口是 ‚ ‚农业人 口是 乡镇非农业人 口是 ‚
农业人 口是 。
源自 ‚ 。
从幼儿园到直升小学 、小学升初 中可 以流动 ‚这部分流动儿童是整个流入地 如海淀区 流动儿童的主体。由于中考
和高考的注册户籍政策‚一般在初中接近尾声之时‚流动儿童不得不回到流出地学校参加升学考试 以获得学业证书。
因他们的父母多数仍留在流入地务工 ‚他们 的子女大多又从流动儿童转变为留守少年 。步入社会后 ‚他们又要开始新
的流动 生活 。
、两个五年计划 的经济发展情况

海淀区 平均增长率 ’ 国家 平均增长率
“ 九五 期间
“ 十五 ” 期间 前三年数据的平均值

、年度 增长情况

海淀 区 年比 年 增长值
海淀区 年比 年 增长值

海淀 区 “ 九五 ” 最后一年 年 地 区生产总值 为 亿元 ‚占北京市


亿元 的 ’十五 ‚最后一年
‚ 年 达到 亿元 ‚占北京市 亿元
的 。这些数据 能够反映出‚海淀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北京市经济整体运行 与综合 发展 的
重要影响。其 中‚增加值最快 的是第三产业 ‚电子信 息 、光机 电一体化 、生物工种和新医
药 、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推动着传统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商
新技术产业在全 区经济发展 中的主导地位持续加强‚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和重组转制进一步
加快 了城乡传统工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
雄 厚 的科研 力量和丰富的科研成果使 中关村地 区 出现 了一种新 的企业模式 ‚即以科技
人员为主体 ‚开发新技术为先导‚集技 、工 、贸为一体 的高新技术企业 。中关村地 区 已成
为 国内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研究水平最高、市场规模最大 、厂商数量最 多、人才 资源最密集 、
配套设施最齐全的地区。海淀科技园区 “ 一区三基地 ” 即综合改革试验区 、国家科技创
新示范基地、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 、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 功能全面、配套设施完善‚
已成 为海淀经济增长 的关键支柱 。

、职工年平均工 资与农村居 民人均年纯收入情况



… 职工平均工资 比上年增长 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 比上年增长
年 ︼
元 元
年 元 既

以智力、技术 、信息密集为特色的海淀区‚ 年每天创造 的财 富 地 区生产 总值


高达 亿元 相较 年 亿元增长 了 。 年全 区累计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达 人 ‚失业人员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处于调控范 围以内‚就
业形势 比较稳定。” 积极奋进 的区内民众 ‚年薪持续增长 ‚人 民生活在小康基础上实现初
步富裕 。高素质的教科研大军‚推动着海淀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业 已成为北京市的窗 口
社 区代表 。

对于海淀区统计局提供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由于参数核算两次大调整的比照 ‚“ 九五 ” 期间的数据为当年年报制度数

据 口径 ‚“ 十五 ” 前三年为第一次调整后的数据 口径 ‚后两年的数据为 年经济普查第二次调整后 的核算数据 。对


于海淀区而言‚由于最近一次核算调整 目前仅推进到 年‚此前年度核算调整正在进行 中‚尚未对外公布 ‚因此
“ 九五 ” 和 “ 十五 ” 期间 户平均增长值缺乏可 比性 ‚再比照 年比 年 增长值与 年比 年
户增长值也没有意义‚暂且只作参考之用。
年全市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为 元
源自 藕 拟阴 犯 。
山水宝地 ‚独特 的区位优势‚决定了海淀文化是在历史悠久的北京皇家文化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反映了世界文化潮流和中国与时俱进 的城市文明、外来多元文化 外来高知人
才 留京业 已形成多元文化裙带 的融合 ‚海淀区如今 已成为首都及全 国著名的文化 区。区
内有中国人 民解放军军乐团、中央民族歌舞团等专业艺术团体 余家 解放军艺术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 电影学院等艺术学府和专业艺术院校 所 文化馆
站 个 科普 出版社等 出版机构 余家 有稻香湖 国际教育园、中关村发展论坛 、海淀
文化节 已举办三届 ’ 、海淀教育节 己举办两届 、海淀讲坛 、特色文化赛事 、 精
品文化长廊 、大钟寺庙会等特色文化节庆活动 项 ” ……。
《海 淀区文化发展规划 纲要 一 》 确立 “ 建 设文化 ‘首 善之 区 ’‚提升
海淀综合实力 ” 为海淀文化发展 的总体 目标 。按照 “ 人文奥运 ” 的要求 ‚以北京 年
奥运会 、创建全 国文 明城区为契机 ‚大力实施文化兴区战略 ‚使海淀成 为现代高科技文化
创新的活力之 区‚文化 品味高雅 、文化氛 围浓郁 的魅力之 区 深入开展社 区文化 、军 民文
化、农村文化 、老龄文化 、外来务工经商流动文化等文化群落建设‚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
城乡和谐 、社区和谐 、区域和谐 、军地和谐 、内外交往和谐之区。积极发展 的海淀大环境 ‚
为全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 了优越的硬软件条件 ‚包括器乐在 内的海淀中小学音乐艺
术教育蓬勃发展‚学生们得到了真正的艺术发展。

二、海淀区中小学教 育及音乐教育近况

海淀区中小学教育的情况 ‚可追溯到上世纪新中国成立后 。尽管那时中小学校 的数量


有 限 “‚仅 以高中为例 ‚当时仅有 中和 中学两所市立高中‚但教师们整体工作态度
积极热情 、教师队伍实力雄 厚 ‚致使海淀区中小学整体教育发展稳健 。由于 “ 文革 ” 的破
坏 ‚海淀区整个学校教育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十一届三 中全会后 ‚海淀 区渐进 开始恢复正
常教学秩序 。 年北京市教育局提 出 “ 坚持改革、全面规划 、分类指导、整体优化 、发
挥优势 、办 出特色 ” 的办学方针 ‚确定 了德 、智 、体 、美、劳全面抓 ‚好 、中、差一起抓 ‚
学校 、家庭 、社会共 同抓 ‚和对不 同地区 城镇和农村 、不同层次的学校分类指导的原
则。 年城镇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年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基本普及高中
教育 。 年 ‚全区中小学全部实行 以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等为主要 内容 的学校 内
部管理体制改革。 年 月 日‚北京市教委批准海淀区为教育改革试验 区‚制定了
《海淀教育改革试验 区规划 》。此后 ‚历经 “ 八五 ”、“ 九五 ”、“ 十五 ” 三个五年计划 的快
速持续发展 ‚一批批耳熟能详 的北京市一流示范性高中 多数含有初 中部 、艺术传统校 ‚
培养 了很多国家栋梁和建设在北京或其他省市各条战线上的杰 出人士 。笔者在访谈 间‚常
听到这样一句话 ‚论基础教育发展 ‚ “ 全 国看北京 、北京看海淀 ” 。言外之意 ‚海淀区的
基础教育发展可 以代表首都乃至全国的最高水平 。下述两个有关海淀区中小学教育及教师
的发展与实践层面 的述 写 ‚可见一斑 。

源自 ‚佃 确 曲 币 。
《第二届海淀教育节打造 “ 大教育 ” 平台》‚《参考消息 ·北京参考》‚ 年 月 日‚“ 都市观察 ’
‚板块 。
《 海淀统计年鉴》‚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编
源自 藕 晰阴 班
据海淀区第 中学前音乐教师、金帆广播少年 民族乐团创办人现年八十三岁高龄的苏人振先生介绍 “ 解放后 ‚北京
市海淀区仅有两所市立高中‚一所是 中学 干部子弟学校 ‚一般学生进不去 ‚另一所是 中学 一所普通完全
中学 ‚那时清华附中、北大附中还是纯初中校 。两所高中学校师资队伍 比较强‚大多来 自清华、北大教授 的高知学
历家属 ”。
、教育投入及职后培训

区政府投入 中小学教育 的资金总额 区教育局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 的资金
年 亿元 万元
年 亿元 万元
上述第一项数据 ‚一 目了然 ‚再计算其增长的倍数 己无意义 。仅从下面 的图片就可 以
大致窥见到海淀区中小学校硬件建设的状况 。

图 一 ‚山后学校红英小学的 图 ‚ 冬 日的清华附中 区教学楼 图 名 八一中学的普通音乐教室


阳光剧场 内景

据海淀区教委体美科学校艺术教育负责人徐春生介绍 “ 近几年 ‚海淀教委逐年加大对


学校艺术教育 的投入 ‚截止到 年末 已先后投入近两千万元用于硬件设施改造 ”。“ 学
校 艺术社 团的硬件建 设 ‚主要 由学校 自行负责 北京 市 中学生金帆 艺术 分 团初期 的建 设是
由北京市教委一次性投入 ‚如果 正常维系一个乐 团 常规编制 的交 响乐 团、管弦乐 团、
管乐 团、民乐团 的持续发展 ‚一年要 万元左右 ‚类似规模 的乐 团几乎 占海淀 区所有
学校 的 。 目前 ‚海淀区 所 学校现有艺术社 团 个 这仅是 年下半年统
计 的学生社团数 ‚论及今天 的发展只会增加 不会减少 ‚如计算这些社 团一年 的活动经费
总额 ‚将是一笔十分可观 的数 目。上述经费尚未包括北京市教委对海淀区 个金帆艺术
团的资金投入 。”
、中小学学校情况
表 单位 所
全区 全区
小学
普 通 中学

其 中‚高中

特 殊 教育学校

工 读学校

根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的决定》 国发 「 」 号 和 《北京市人 民

图 一 一 ‚许洪 帅摄 。
见表 。实际上‚来 自统计局 口径的数据只为海淀区中小学校的主校区数 ‚尚未包括主校之外 的分校数 。
徐春生说 “ 仅 中学 金帆交响乐团 ‚北京市在 年前后就拨款 万元‚用于乐 团设备更新、改善乐 团音
色和对外参赛、交流之用 。 年初 ‚北京市将对中关村二小 金帆少年交响乐团 下拨 万元用于建设和展演
交流活动支 出。”
年 ‚北京市小学校总数是 所 ‚海淀区小学校数占全市的 。
年 ‚北京市小学校总数是 所 ‚海淀区小学校数占全市的 。
年 ‚北京市普通 中学校总数是 所 ‚海淀区普通中学校数 占全市的 。
年‚北京市普通 中学校总数是 所‚其中高中 所 海淀区普通 中学校数 占全市的 ‚ ‚
其中高中占
政府贯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意见》 京政发 〔 号 精神 ‚北
京市人 民政府办公厅随即 《转发市教委关于调整 中小学结构布局意见 的通知 》 京政办发
【 号 ’ ‚包括海淀区在 内的北京市所有区县积极实施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 ‚通过
撤并、新建、资源重组、强弱联合等形式‚改善办学条件 ‚缩小城镇和农村校际差距 ‚扩
大办学规模 ‚实现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先发展高标准 、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 ‚
为所有学生提供 良好的学习条件 。据此 ‚海淀区小学数量减少 了许多‚教育资源在不断集
中、优化 ‚尤其是小班化教学的稳步推进 ‚学校教育主渠道— 课堂— 教学的质量在不
断提升 。 据海淀区教委办公室主任刘红介绍 “ 年前海淀 区小学共划分 个学区 ‚
年缩减 为 个学区‚从 年初开始实施 个学区 管理制 。”完善小学教育统一领导、
分学区管理 ‚推促学区中心校 的辐射 、沟通与联动作用 ‚加大各 中心学区 内部及学 区间教
研互助 、协作力度 ‚为学生 、教师 、学校和社区的发展服务 。
年末海淀区普通 中学校总计 所 ‚其 中完全高中有 所 ‚占到 了 俄 。据海淀
区初中音乐教研员李其祥介绍 “ 包括 民办学校 、职高学校在 内‚海淀区共有初 中校
所 ”。这一数据似乎与前述的 所存在较大误差 ‚这主要是 由于当前中小学结构布局调整 、
集中优势资源所致。如行政人事关系归属大学、业务归属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管理的北大
附中、清华附中、北师大 附中、人大附中、首师大附中等全市一流的示范性高 中 准确说
是完 中 均有两所 以上的分校 ‚仅 中学就有三所分校 。
这一情况表 明‚海淀区的中学艺术教育‚尤其是校级乐团的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
“ 六年一贯制 ” 的学校组织集 中、学生流动性小‚初高 中音乐教师资源丰富、沟通密切 、
有序协作 ‚音乐课堂教学易于形成连续性‚乐 团易于形成梯 队规划建设 ‚整个 学校 的艺术
教育呈一盘棋规划设计与计划实施 。北京市教委提倡 的 “ 人人有特长 、班班有 队伍 、校校
有展演 ” 所营造 出的学校艺术教育活动氛 围‚大大增加 了学生群体间相互交流 、相互激励
与影响的机会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学习的环境得到持续优化‚学生基本上能够得到健
康 、全面 的发展 。
海淀区教委一贯重视农村学校 的艺术教育 ‚从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入手 ‚近年成绩显著 。
一 年 ‚海淀区投资 万元用于农村校舍的修建 、投资 万元改善学校设备 。
同时‚北京市教委投入可观 的人力 、物力、财力 ‚积极关注农村艺术教育 ‚持续 向农村艺
术教育倾斜 。在市政府每年为百姓办的 件实事中‚连续三年 一 都有为农
村 中小学校配备器材设施的重点项 目。 年市政府为群众办的第 件实事 ‚投资
万元用于农村 中小学校配备音乐和美术教学器材 的建设 。如今 ‚山后和城乡接壤 的中小学
校 ‚音乐教育硬件设施趋于完备 ‚为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提供 了根本的保证 。

、中小学学生情况
表 单位 人
全区 全区
小 学生

普 通 中学生

其 中‚高 中生

特 殊教育学校学生

工 读学校 学生

就海淀区流动儿童的教育及音乐教育情况看 ‚流动儿童被边缘化 的现实有所好转 ‚渐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选编》 年 ‚经济 日报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一 页 。


北京市海淀区小学 个学区分布 东升、海淀、二里沟 、四季青、五棵松 、西北旺、双榆树、羊坊店 、西苑、苏家
沱 、温泉、上庄 。
进趋向正常化‚同海淀区其他儿童一样‚享有平等接受教育和音乐教育的权利。
有关流动儿童基础教育边缘化的讨论‚上世纪末达到高潮‚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 。
此前‚流动儿童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 ‚而被迫 以体制外的、 自发
的半市场化到完全市场化方式来解决。市场化的流动儿童基础教育 比较薄弱‚它所能提供
的教育 资源与实际支付能力是远远不足 的‚其结果易于形成流动儿童基础教育权利 的缺
失。根据最新修订的 《中华人 民共和 国义务教育法》 年 ‚针对 “ 学生 ” 的规定是
’·
‚ ·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 、少年 ‚在其父
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 民政府应 当为其提供平等
接受义务教育 的条件 。”


邻年 田 年 几书年 且铭年 年 臼年

图 母 北京市最初 出现 自办务工子弟学校 的时间和数量递增示意图

当前 ‚随着这一社会热点 问题 的进 一步 凸显 ‚近年 ‚北京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 门给予


高度重视和密切协调 ‚流动人 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取得 了较大 的进展 。根据北京市人
民政府 《贯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的意见》 京政发 〔 〕 号 ”‚
流动人 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以流入地地方管理为主 ‚通过安排在公办中小学借读 ‚利
用富余校舍及师资条件开办专 门学校等 多种方式 ‚保证在京合法居住 的流动人 员子女接受
九年义 务教育。根据北京市教委 《关 于加强流动人 口 自办学校管理工作的通知》 京教基
〔 〕 号 “ 目前 的流动儿童少年在公办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 ” 。即是说 ‚这
部分学生能够接受平等的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全部艺术教育和活动 。但 “ 北京市还有流动
自办学校 所 ‚在校生 万人 ‚这些学校集 中在城乡结合部 ‚大多数办学条件 简陋 ‚
校舍 、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 的安全隐患 。” 这些 尚处于不合理办校 的务工子弟小学 ‚其音
乐教育情况处于什 么样子 ‚是可 以想象 到的 。
年创办的经海淀 区政府批准 的北京市第一家合法务工子弟学校— 北京市海淀 区
明圆学校 ’。虽然教室破 旧‚但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依然响彻整个明园校 园。

法律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图 ‚源 自 刃” 切柑 ‚ ‚新浪教育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选编》 年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编‚经济日报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页。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选编》 年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编 ‚华艺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
页。
合法化后 ‚学校有 了 自己的公章 ‚学生毕业以后可 以领到一个国家承认的毕业证 ‚学生返回原籍参加小学升初 中、初
中升高中等考试 。
图 ‚‚面向工薪阶层 、面向弱势群体的明园学校 图冬 明园学校 的学生在 卜课

年 月海淀区中小学流动儿童约 人 ‚他们主要集 中在海淀区四季青 、东


北旺 、西北旺、温泉 、苏家佗和上庄等学区‚也就是 山后和城 乡接壤地的小学 ‚其父母主
要是劳动力务工者、小生意者 。在西苑和双榆树学区的流动儿童 ‚父母一般家庭条件相对
优越 ‚主要 以金五星市场 、中关村海龙 、鼎好 、太平洋 电子城等小老板居 多。相较其它省
市区‚生活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校 的流动儿童 ‚基本能够接受到包括音乐教育在 内的平
等、予 以保证的优 良艺术教育 。据四川新闻网转载四川工人 日报的文章 《京城务工子弟学
校 的调查 关注社会 的弱势群体》” 报道 “ 我 国教育投入约 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 ‚低 于
世界平均 的水平 。我 国小学 、中学 、高等学校在校 学生 比例 为 ‚教育经 费
投入 比则与此相反 ‚约为 。中小学在校生 占全世界的 ‚其教育经费却只 占全
世界相应经费的 。” 如果再追 问‚流动儿童人均教育经 费是多少‚答案难 以想象 。

图各 巨山小学的学生在舞手帕 图 一 巨 山小学学 生们在红砖铺 成 的操 场上 等待 升旗

年 月 日下午 时的国图音 乐厅 ‚装 点隆重 、气氛热烈 ‚一场专 为海淀 区


中小学进城务工子女组织 的音乐会— “ 流动 的花朵 ” 务工子弟艺术节展演活动拉 开帷幕 。
这是海淀区教委在全市率先推 出海淀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展演季 年 月至 年
月持续一年的 场展演活动在 “ 海淀区青少年美育教育基地 ” 国图音乐厅隆重推 出
开幕式的首场音乐会 ‚让来京务工子弟登上高雅艺术殿堂 ‚试 图实现 “ 同在蓝天下 ” 享受
公平 、优质 的教育 目标 。

图 一 一 ‚源 自认脚四 … 。
据 年 月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从地域分布来看 ‚流动儿童主要分布于流动人 口集 中的城乡接合部 ‚尤以海淀区
和朝阳区最为密集 。
源自 刀 ‚ 年 月 日 。
巨山小学 ‚全校一共有 多学生 ‚来 自全国 个省市 自治区的务工子 弟 ‚ 占全 校 。图 一 ‚徐春 生提供 。

‚







尸︸
‚







学历层次
次 学期教研活动

研 究生 硕士 本科
科 大专
专 中专
专 教研次数
数 教研时间

界左右
右 俄左右
右 左 一周一次
次 每周四下午 小学
年 小学 小学 小学
右 每次两个 小时半左右
每周二上午 右
初 高中

左右具有 硕 士研 究 既 左右
右 左右右

既课程班或双学位
左右具有 硕 位
士研 究 初中 初大专
溅 中专 同 上 同 上
年 生或课程班学历 历士研 究
左右 具 有 硕 既 小学
生 课程班或双学位 位 高中

海淀区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之所 以能够取得其他省市区所无法 比拟的成绩 ‚全区音乐


教师队伍始终如一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委一贯的奖励机制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表 ‚海淀区中小学有着丰厚的音乐教师资源‚每一所学校有 位音乐教师是
比较常见的‚海淀中心区的中小学校音乐教师一般要达到 位 以上‚像拥有 位音乐教
师的中关村三小 两个校舍 ‚ 名学生 还是不多见的。音乐教师 团队的形成使得音乐
学科开展校本教研有 了保障‚学校音乐课 内外 的艺术特色就有 了发展的可能‚加上校外艺
术环境的积极影响、扶持与资金上的保证 ‚面 向每一个学生的艺术教育和参与性活动也就
有 了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的空间。
年 ‚根据北京市人 民政府 《贯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决定 的意见》 京
政发 【 」 号 ’要求 “ 到 年‚全市 以上小学教师达到大专学历 ‚ 以上初
中教师和全部高中教师达到本科学历 小学、初 中初任教师达到本科学历 ‚高中初任教师
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和 比例有较大增长 ”。 同其他省市一样 ‚海淀区多数中小学音乐教
师也是 以各种形式获得后取学历 ” 为主 。据三位现任教研员 介绍 在 年海淀区所
有 中小学音乐教师 的学历 已经达到上述要求 。
在国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概念是近年提 出的‚但海淀区中小学 “ 音乐教师专业化发
展 ”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后期就 已经开始 了。多年来 ‚中小学音乐教师学期教研 的次数和
时间 表 始终如一地在海淀区中小学音乐教研活动中实施 。近年 ‚由于音乐教师团队
人数呈扩大化趋势 ‚中小学音乐教研活动也 出现 了新的发展 。如‚初中教研活动是将全体
余位音乐教师分为两个年龄组 ‚即三十岁 以下一组 、三十一岁 以上一组‚每组五六十
人 ‚为教师们能够平等交流 ‚打破在前辈面前不敢发表 自己见解或担心说真话得罪人的教
研习惯提供 了保证 。对于教材中的教学 内容 ‚畅谈 自己的设计思路 ‚各取所长、吸纳经验 ‚
启发共进 、资源共享 。两组定期推选 出优质的教学片段 ‚举行真实的现场教学公开课 ‚邀
请 另一组教师共同学 习与交流 。初 中音乐中心教研组 由兼职教研员、特级音乐教师和骨
干力量组成 也被分成两部分 ‚分插在两个组别 中带动教师们一 同研究与实践 ‚区教研员
负责统筹、协调与核心教研工作 。
当前 ‚音乐教师教研活动主要采取教材培训 、专家讲座 、教学观摩等形式 ‚音乐教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选编》 年 ‚经济 日报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一 。页。


同上 。
后取学历‚指参加工作后修完的学历 ‚如参加工作后通过 自学考试、参加函授 、脱产进修、在职教育等修完的各种学
历。苑茜、周冰、沈士仓 、谢晋宁主编‚《现代劳动关系辞典》‚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由于海淀区地域宽广 ‚中小学校众多‚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现 己实行三位音乐教研员教科研管理制 ‚即小学‚王骇 初
中‚李其祥 高中‚李金祥 。
个体期待得到教研员 专职和兼职 直接指导的愿
望更为强烈 ‚这一方面在海淀区初高音乐教研活动
中表现得 比较突出。能够充分发挥中心教研组的业
务指导和帮带作用 ‚从学理和亲历两个方面积极观
照每一位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
海淀区小 、初 、高音乐教研基本 能够 比较充分
地落实周周有活动 、周周有提高的教研 目标 ‚一贯
坚持科研课题 引领课 内外音乐教学及音 乐教师专
业发展 ‚坚持双基 能力的深度培养 ‚坚持面 向全体
不让一个学生掉 队‚包括流动儿童在 内 ‚坚持
教学与展演 〔突 出发展班 级展演 相结合 ‚坚持 图斗 ‚海淀区小学音乐学科
体现音乐实践为先 、审美感知一以贯之 的音乐学习 课 内外一体化教学现场会
策略‚实践科学、涵养 、真善美合一的音乐教育发
展观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身在北京市及全 国最发达 的文化教育区的海淀 ‚多半追求文化
的知识分子家庭 易于形成这样一种认识 认为音乐智能的习得对于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积
极影响‚因而十分重视对子女在音乐智能上 的投入 。加之社会音乐考级轰轰烈烈 ‚艺术特
长生高考加分等功利化 的社会舆论宣传 ‚不时地左右着家长们对子女全面发展 的选择 。因
此 ‚这一时期可 以说是北京市校外音乐教育、尤其是社会音乐考级最发达 的时期 ‚也正值
北京市 中学生金帆乐 团处于鼎盛 的时期 ‚这在客观上促成 了海淀区小学音乐教育 的快速发
展 ‚以至塑造 了一个庞大 的儿童音乐教育王国。关注校外音乐教育的家长们 ‚对 小学一周
两节的课堂音乐教学普遍重视不够 ‚造成 了小学六年总计 课时由学校音乐教师一人负
责 的局面 。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 是家长们不够重视音乐智 能的投入 ‚还是我们 的音乐课堂教
学教 的不够 、搞 的不好 课时 小学 、初 中 、高中 的音乐学 习‚今天二
十多岁的青年又有多少不是音盲 、谱盲和乐盲 他们 的音乐素养 、艺术审美素质又达到 了
怎 样 的程 度 他 们 中有 多 少人 能够 自觉 地 以一 种 审 美 的 眼 光 观 照 其 日常 的 工 作 和 生
活 ……这些 问题 的答案 ‚主要在于我们 的音乐课堂教学对于双基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
教法不够科学 ‚满足不 了课外 、校外参 与音乐活动 的需求 ‚家长们不得不诉 求于校外音 乐
学 习这 一 阵地 。
为此 ‚近来海淀 区中小学音乐教学在三位教研 员及兼职教研 、特 级和骨干教师 的带领
下 ‚主抓课堂音乐教学 的质量 ‚拓展课外音乐活动 的普及与提高。如 ‚小学音 乐教学 ‚能
够根据儿童音乐能力发展 的关键期理论 ‚针对儿童不 同差异给予 因材施教 ‚在培养音乐学
习兴趣 的同时‚衔接幼儿园获得的非正式音乐学 习‚牢牢抓住学生音乐双基 能力 的形成 ‚
突 出儿童音乐听知觉和感知觉能力 的培养 ‚开掘音乐智能 ‚扫除音盲 、谱盲和乐盲 的双基
工作任务持续贯穿整个小学阶段 。教师 同学生一道深入亲历音乐感知 、表现 ‚逐步提 高学
生们 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审美判断水平 。

图斗 ‚许洪帅摄 。
图冬 ‚ 条视唱教材 图 ‚ 海淀实验小学二年四班的音高唱名课

海淀区中小学音乐课堂一贯反对不科学的一节课主义和竞标主义的假课 ‚长期坚持优
质 的音乐课堂教学及丰富的音乐课 内外活动 ‚打造 出了音乐教学两大主要 内容领域— 声
乐 合唱 和器乐 合奏 — 在北京市绝对领先 的地位 ‚其中绝大多数音乐儿童集 中于
此。
当下‚包括音乐学科在 内的课改实验教材基本难 以满足海淀区中小学生课 内外教学的
实际需求‚通过开展 区本教研和校本教研 ‚建设区本课程和校本课程 ‚不断充实和丰富课
堂教学的 内容 ‚以获得更适宜于学生 音乐 学 习、全面发展 的实际需求 的教学材料 。上
述以 、 开始 的 条视唱教材 ‚就是海淀 区小学音乐区本教研 的直接 结果— 区本
课程 的一部分 ‚至今 已推广 了 年 ‚参与使用的学校 已延伸到包括 山后学校在 内的海淀
区绝大多数小学 。音乐校本教研重在 “ 本 ” 字 ‚凸显学校 自身的音乐文化 、艺术特 色与教
研本身的务实和激活 发挥学校 自身 、音乐学科教研 组 、每一位音乐教师 的独特优势 。
如 ‚中关村三 小 万柳部 ‚王翠娟校长与 巧 位音乐教师通过校本教研 音乐教师个体
教学反思、团队互助 、专业 引领 ‚还包括学校 中层教学管理人员发挥更 为直接 的指 导与协
调职能 在学校音乐教育 目标上有着高度 的一致性 学校稳步推进音乐课 内外结合 ‚促使
学生们真正走进艺术 、感受艺术 ‚在音乐 中去感受 自信 、体验成功 ‚认识到生活中美 的存
在并 自觉营造美 的环境和 自我 ‚用艺术带动全校学生整体素养 的提升 ‚实现 中关村三小的
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 “ 头顶音乐 、脚踩文学 、怀揣梦想 ” 的具有现代气息的一代 新人 。
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 了海淀 区基础教育改革 ‚发展 了与实际相适应
的 “ 学校一
区域 ” 联动教研运行机制和教研 管理制度 ‚带动 了整个海淀 区基础教 育各学科 的
教师专业化发展 。随着课改实验 的深入 ‚越来越 多的中小学和职业音乐工作者结成 了联合
体 。如 ‚与中国人 民解放军军乐 团互联 的学校有八一 中学 、中关村 中学 、北京理工大学 附
中、育英学校 中学部 、立新学校 、首都师 范大学附中、玉渊潭 中学 、一二三 中学 、五
十七中学、北京大学附中、二十中学 、海淀区实验 小学 、中关村三小、七一小学 、万泉小
学 、北京医科大学附小等等 。
在 以学区的区域化特性开展 区本教研 、校本教研相互结合 的同时‚海淀 区中小学音乐
教师积极参加教学优质课 、教师基本功大赛 、论文选评 、教师艺术社 团和汇报展演等活动 ‚
教师之间的全面交流与沟通不断加强 ‚挖掘教师们 的业务和人文能力 ‚拓展音乐艺术与教
学视野 ‚音乐教师专业发展及课 内外相结合 的音 乐教育行为获得 了持续发展 的保证 。
图冬 ‚ 海淀实验二小 图 四季青杜丽丽教师合唱团在演 唱 图各 海淀区校 内外音乐教师
不 同学科的教师在演奏诙谐 《感恩的心》 混合乐队合奏 《喜讯传边寨》
手风琴重奏 《拉德斯基进行 曲》

关于音乐教师 的成长 ‚还需做两个方面 的补充 其一是关于寻求专业支持 ‚其二是有


关有效奖励机制 。

其一 长久 以来 ‚海淀 区中小学音乐教师始终享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艺术 资源 ‚驻京


的音乐教育专家及 国外优秀学者纷纷做客海淀 、深入学校 、举办各种样式的培训和交流活
动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中期 ‚通过多种管道或路径 ‚世界四大音乐教育体系或方法 达
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 、综合音乐感 在海淀区中小学音乐教师之间开始传播 。随着
新课程改革 的稳步推进 ‚学科 、教材 、理论等专家和优秀音乐教师定期传经送宝 ‚一时间
培训 、讲座 、讨论会应接不暇 ‚教学科研丰富多样 。但是 ‚对于学校本身或音乐教师个体
而言 ‚似乎很难得到他们 的直接指导与专业支持 ‚即使专家来到学校 、走进课堂 ‚也很少
能够从该校 实际 出发 ‚切实为音乐教师提供有效帮助 。有一个原因值得我们关注 国内的
音乐教育专家多半来 自于大学或研究所 ‚他们 中的多数对其教学对象 了解不够 ‚对他们 即
将工作 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活动亲历得不够 。或者说 ‚对如何从 中小学生的角度和学校具体
的实 际需要 出发 ‚切 中其 问题要害 ‚提 出可供选择 的具体解决办法 ‚我们 的职业音乐 教育
工作者体察得不够 。从一个侧面看 ‚他们的实践与现代 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发展所需 至
少在海淀区中小学校如此 尚存一定距离 。或者说 ‚他们 的理论过 多 ‚不易理解 ‚难 以为
具体 的、可操作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行为提供直接 的指导 。因此 ‚当他们面对 中小学音乐教
师 的时候 ‚未能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校及教师们 的实际需要去顺应 、去疏导他们存在 的问题 ‚
提 出可供改善其教学的多维策略和施教途径 ‚而这是 当下 中小学校和音乐教师们更 为急需
的甘露 。可 以说 ‚有 国际影响的音乐教育家们 ‚多数常年 “ 泡 ” 在 中小学校音乐课堂 ‚他
们 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比较密切 ‚指导直接 、有效 。
其二 ‚海淀区长期有效的奖励 、激励机制 ‚让 中小学音乐教师们认识到劳动与智慧的
付 出‚就会有一份真诚 的信任和厚实的奖励 。
据海淀区教委体美科干事刘斌介绍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 ‚在前海淀 区教育局局
长王家骏 的直接关心和领导下 ‚对海淀区两位音乐特级教师 中学的章连启和交大 附
中的张志耀 给予 了专 门奖励 。在 当时 “ 大学科 ” 语数外 独 占鳌头 的历史条件下 ‚海
淀区教育局能够给予艺术教育高度重视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反映出海淀区教育局坚定艺
术教育能够促进并带动全 区中小学教育全面发展 的教育主思想 。全 区所有艺术 音乐 、美
术 教师无不受之鼓舞 ‚开启 了北京市各区县教育局专设 中小学艺术教师奖励 “ 基金 ” 的
先河 。新世纪伊始 ‚从每年 万到 年的 万元奖励 资金 的专款从未发生被挤 占、
被挪用 的现象 ‚其主要用于年度 艺术教育教学和活动 的专项奖励 资金 。近五年来 ‚先后有
余人次先进个 人和 余个 次先进集体受到表 彰和嘉奖 。按劳取酬 、依质激励 ‚坚持

图 冬‚ 卜 ‚ ‚许洪帅摄。
音乐课 内外教育面 向全体、艺术特色传统可持续发展为宗 旨。对于学校或教师个体而言‚
奖励资金虽不多‚但对于包括音乐教师们在 内的所有艺术教师们而言‚确实是一笔数额不
小的信任奖励和有效激励 。
如今 ‚这一机制更加完善 海淀区教委体美科 “ 坚持做好评先选优工作 ‚对成绩突 出
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每年评选一次先进集体 ‚每两年评选一次先进艺术教育管
理干部和优秀艺术教师 ‚对获得 ‘ 艺术教育之星 ’称号的教师‚海淀教育基金会拨专款予
以奖励 。”
始终与音乐教师的奖励 、激励机制相伴的长效举措 ‚应得到其他省市区县教育行政主
管官员的切实重视 ‚应 以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政府文件 的形式给予长效保证 。一线音乐教师
常年不懈 的艰苦努力 ‚克服社会舆论导向上 的偏离 ‚给予学校课 内外教学更 多的热情 ‚为
学生们得到真正的艺术成长 ‚不知疲倦地工作在学校音乐教学和艺术教育活动 的岗位上 ‚
他们 的社会回报或工作认可往往与其付 出的辛劳和智慧难 以平衡 。一份真挚而实事求是的
工作认可和信任 ‚对所有 中小学音乐教师而言 ‚就 已经很满足 了。
海淀 区初 中音乐课 堂器乐展演活动 ‚多半是依托于企业开展 的‚其 资金 也 多半来 自于
此。

图 冬‚ 海 淀 区第十三届 图 各‚ 比赛三等奖的奖杯
中学音乐奇美杯课堂器乐教学 比赛节 目单

、中小学艺术展演及对外交流情况

区教育局对中小学艺术展演及对外交流的资金投入

年 万
年 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做好组织 中小学生开展课外和校外活动工作的通知》 京教体


美〔 〕 号 ” 《通知》规定 “ 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发挥校外教育机构的作用 ‚适宜
利用双休 日、节假 日和每天下午放学后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包括艺术在 内的课外兴趣 小组
活动 也就是我们常说 的第二课堂 ‚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的同时‚扩大学生群众性活动
的参与面和覆盖面 。小学课外活动 的覆盖面要达到在校 学生总数 的 以上 ‚中学课 外活
动 的覆盖面要达 到在校学生总数 的 以上 。”

《固化成果、开拓创新 创造全国一流的艺术教育工作— 关于落实教育部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 的工作汇报》‚北


京市海淀区教育委 员会 ‚徐春生执笔‚ 年 月‚第 页‚未发表 。
图 一 ‚许洪帅摄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选编》 年 ‚北京市教育委 员会办公室编 ‚经济 日报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上述课外活动的覆盖面 ‚在本世纪初叶海淀区中小学校 己基本达到。据徐春生和刘斌
介绍 目前的覆盖面达到了 。就是说‚即便在面临升学压力的初、高中阶段 ‚也基本
能够达到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其 中绝大 多数是兴趣驱使的主动或 自觉行 为。海淀
区教师进修 附属实验学校 完中 ‚为便于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学校先后开设
了 余 门选修课 ‚包括学 习类 、社会类 、科技类和人文艺术类选修课程等等 。这些课程
往往根据现实生活 的需要 如 ‚国际礼仪课 所创 ‚是学生特长 咖啡文化校本课程等
或学校教师爱好或二者兼而有之 航模设计等 的兴趣浓缩 ‚这不仅成为学生开发潜能的
平 台‚也体现 了人文关爱的校 园文化 。
曾多次到国外访 问的该校校长彭伟认为 “ 身
在都市社会文化重重包 围中的学校 ‚不仅仅是学
生学习 已知科学文化 、探究未知科技人文 的大讲
堂 ‚也应该是学生接触现实真实生活世界的集 散
地 。学生和教师个体都蕴含着 巨大的潜能‚能力
能否得到健康科学的开掘‚主要在于是否敢于搭
建积极 的平 台”。一个校长 的理念决定 了一个 学
校 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策略 ‚决定 了每一个学生和
教师 的未来 。
教育是人 的社会化过程 ‚不仅要为人 的一生
发展奠定基础 ‚也要为他步入社会后将要发挥 的 图 冬 校园咖啡厅是校本选修课的实践基地
社会功能及其水平打好基础 。小平 同志在 年
国庆前夕为北京景 山学校题词 “ 教育要面现代化 ‚
面 向世界‚面 向未来 ”。这一 “ 未来 ”‚ 既包括面 向国家 的未来 ‚更应包括面 向国家成员每
一个人 的未来 ‚尤其是学生个体 的未来 ‚是可持续发展 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是学生身心 日
积 月累的技 能学养 和 内在 品质 。
当下 ‚海淀 区中小学校绝大 多数校长 己经 完全 意识 到 了学校课 内外艺术活动对 于促进
学生 、教师和学校成长有着至关重要 的价值和意义 ‚能够求真务实地冷静思考学校 自身的
综合实力及适宜发展 的特色方 向‚能够身体力行地 团结一切可 以团结的力量 ‚形成 团队、
积极行动 。课程改革 四年来 ‚海淀 区对于开发区本课程和校本课程投入 了很大 的力量 ‚多
数学校能够根据 自己的师资力量、硬件条件和生源情况等开设适宜的选修课 ‚即便条件不
足 的学校也能够 开设 出几 门选修课 。如 ‚五十七 中学 的爵士乐文化 、十九 中学 的 民族器乐
文化 、八一中学的管乐行进文化 、中关村三小的童声合唱和花 园村 中学的合唱文化 、山后
苏家佗学区的民族吹打乐等等 。
山后和城乡结合部地 区的中小学校 ‚由于它们现有 的实际条件难 以组建管乐 、管弦乐 、
民乐 、爵士乐等乐 团‚即便是百元左右的 口风琴对 于这些学校 的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奢侈品。
对此 ‚教委体美科和学区行政官员能够 因地制宜 ‚大力推进学校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 的艺
术特色活动 ‚如红 山小学 的民族鼓乐、永泰 小学三 四百人 的腰鼓乐、巨山小学 的民族舞 、
红旗村小学的民族吹打乐 、温泉二 中的民族吹打乐 、前沙河 小学的鼓号队‚以及红 山、红
星和冷泉小学的 口琴乐 团等 。这些面 向全体 的特色活动 ‚不仅适于学校 的具体情况 ‚又适
于学生的参与和普及 。不到十年 的光景 ‚这些属于海淀区 “ 第三世界 ” 的山后学校整体艺
术氛 围浓郁 ‚紧扣近年海淀 区教委提倡 “ 传承 中华文化 ‚继承 民族精神 ” 的主题 。与此 同
时 ‚海淀教委体美科 又相继开展 了 “ 学 民族戏 曲、过传统节 日” 系列主题活动 。在西颐小
学 、北大附小少儿京 昆艺术 团的基础上 ‚育鹰 小学的越剧 团、实验小学 的豫剧 团、交大 附
小 的评剧 团、九一小学 的黄梅戏剧 团、四季 青 小学京剧 团、门头村小学舞狮 团等纷纷成立 。
各级各类学校还利用端 午节 、中秋 节等节 日开展 了丰 富多彩 的 “ 过传统 节 日” 活动 ‚如 山

图冬 ‚源 自 脚叫阴 咧。
更 日日习口 口密可 谧
原有 艺 术 教 育 积 淀 的
基础 ‚将分散的驻区艺
术教育人 力 资源 整合
为强有力的合作梯 队‚
前 后 聘 请 了驻 京 二 十
多家文艺 团体 、近 二十
家高等院校 的专家 、学
者作为艺术教育顾 问‚
在本 世 纪初成 立 了艺
术专家顾 问委 员会 ‚近
年将其改为 “ 海淀 区艺
术教育委员会 ”。目前 ‚
老一 辈荣誉 委 员会 离
别舞 台‚新生一辈中青
年艺术家在 继承前 辈
的基础上务实前行 ‚为
海淀区中小学校艺术
图 老音乐家当学生王 教育发展 出谋划策 、参
与指导、培养教师 、提
升品位 ‚这些艺术家们 与海淀 区教委及各个学校积极合作 ‚结下 了深厚的友谊 。他们从不
计较个人得失 ‚其人格魅力和对 艺术教育 的那份深深 的情怀 ‚感染 了每一位音乐教师和 中
小学校 的学生们 。

图 一‚ 万泉小学 民乐团 ‚‚ 翠微 小学 民乐 团
图 一 图 清华 附小 民族 吹打乐 团
在演奏 《彩絮飞扬》 在演奏 《老 鼠娶亲》前乐队教师帮助调弦 在演奏 《龙腾虎跃》

、社会音乐教育情况

海淀 区的社会音乐教育大致可 以分为两块 一块是 以海淀 区政府兴办 的少年 宫和少年


之家等主要培训活动场所 的校外音乐教育为主 ‚另一块是社会 自办机构 以业余音乐考级为
主要 目的的培训活动 。两块 阵地都是 以乐器个别学 习为主要特 点 ‚以满足海淀大型学习型
社 区的民众对 于音乐学 习的基本 需求 。
目前 ‚海淀区有 座少年 宫 专职辅导员 位 、 所少年之家 专职辅导员 位
和 个少年活动站 专职辅导员 位 、兼职辅导员 位 。” 这些社会音乐教育机

图 一 ‚源 自 《北京 日报 ‚ 年 月 日第 版。
图 一 一 ‚许洪帅摄
此数据为 年末的数据 《 海淀统计年鉴》‚北京市海淀 区统计局编
浓厚的兴趣 。过去学生学
唱歌 ‚不注意学识歌谱 ‚
不 容 易 正确 地 迅 速 掌 握
歌的 曲调 ‚现在不仅能照
谱哼唱‚很快会唱 ‚而且
能用竖笛视奏 出来 ‚这在
以往 唱 歌 教 学 中是 很 少
见到的。同时 ‚器乐教学
还 丰 富和 活 跃 了学 生 的
课余生活 。学校成立 了器
乐小乐 队‚班级成立 了乐
器 小组 ‚学校经常举行器
乐演奏会 ‚由学生 自己表
演独奏或几十人 的齐奏 。
图 ’马建国老师在教学生口风琴 不少家长高兴地说 ‘ 过
去学生做完作业吃完饭 ‚
不是打就是 闹。现在得空就练琴吹笛 ‚又练本事 ‚又让人放心 。’”
此后 ‚ 年 月 日 《北京 日报》第 版一篇题为 《育才学校小学部音乐课生动
活泼 四年级学生普遍能识五线谱》 和 年 月 日 《北京 日报》第 版题 为 《提
高学生兴趣 培养欣 赏 能力 六 一小学开展 电子琴教学》的两篇报道 ‚ 以及在京 的音乐教育
组织和音乐家们 ‚纷纷撰文呼吁重视 中小学音乐教育 的文章 《市音乐教育研 究会举行年
会 呼吁重视 中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家张 肖虎说少儿听觉最敏感强调音乐教育要从
小学抓起 》 、《著名音乐家 吕骥 、贺绿汀 、李焕之等建议普通学校抓好音乐教学》” 等
发表后 ‚北京市各个 区县教育局随即开始重视 ‚教育行政主管领导亲 自主抓 如海淀区教
育局局长王家骏 ‚积极组织一线教师观摩学 习、开展教研 ‚中小学音乐课堂器 乐教学逐
步从 中心城 区 向外扩展 ‚星星之火渐进形成 。
年 ‚海淀区人大 附中引进 了电子琴 引进课堂 ‚并在本市中小学中建立 了唯一的电
子音乐教学系统 。该系统具有录 、放 、监听 、 自听 、对讲功能的立体声装置 ‚打破 了以往
单一 的歌唱教学形式 。“ 在推进课堂乐器教学的基础上 ‚融合 了电子音乐教学辅助手段 ‚
这对 当时的海淀 区乃至北京市 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影响较大 。至此 ‚海淀 区 中小学器乐进
课堂教学实践拉开帷幕 。
起步阶段 的海淀 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是在摸索 中度过 的。即是说 ‚多数 中小
学音乐教师不知道课堂器乐教学到底应 该怎样开展 。部分学校课堂上使用 的常见乐器依次
为 、 口琴进课堂 、打击乐器进课堂 ‚比较普遍 、竖笛进课堂 ‚也相 当多 、 口风
琴进课堂 ‚学生家庭经济条件 比较好 的区中心校有一些 、手风琴进课堂 ‚少数学校 、
少数 民族乐器进课 堂 ‚如 阮、二胡进课堂。海淀区各 中小学校音乐教师们通过早期的实践
后 ‚逐步 明白了一个道理 并不是所有 的乐器都可 以进入课堂开展教学 达成 了一种基本

图 冬 ‚ ‚源 自 《八里庄三小教师马建国改革音乐课教学 把器乐教学引入音乐课陶冶学生情操》‚《北京 日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育才学校小学部积极进行音乐教学的改革 ‚把教学着眼点放在开拓、发展学生的音乐智能方面来‚是校学生 门饶有
兴趣地接受音乐教育 。在一二年级的音乐课上加入体态律动的练习‚同时把舞蹈与歌唱结合起来 三 四年级增设器乐
课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演奏能力 五六年级开展歌 曲创作活动。致使育才学校小学部的四年级学生普遍能识五线谱‚
毕业生普遍会作 曲。”
《市音乐教育研究会举行年会 呼吁重视中小学音乐教育》‚《北京 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 。
《音乐教育家张 肖虎说少儿听觉最敏感强调音乐教育要从小学抓起》‚《北京晚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著名音乐家 吕骥 、贺绿汀、李焕之等建议普通学校抓好音乐教学》‚《北京晚报》‚ 年 月 日第 版 。
《电子琴进课堂 学生增加学习兴趣》‚北京晚报‚‚ 年 月 日第 ‚版 。
共识 有固定音高的乐器 ‚如簧片乐器 、竹管乐器 ‚包括键盘乐器等可 以进入课堂 。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后 ‚器乐进课堂步入正轨 。当时的中学音乐教科书 中‚ 已有一部分
难度适宜的器乐合奏作品‚另一是许多音乐教师 已初步总结 出了一些实践经验 。据 时任海
淀区音乐教研 员张一文 ’ 介绍 从小学一直到 中学 ‚课堂教学必须含有器乐 内容 ‚全 区所
有 中小学音乐教师需认真参与和学 习。“ 九五 ” 期间‚章连启和张一文合作 负责 的社科 中
心课题最终立项— “ 中学音乐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方法 ” ‚课堂器乐教学的实践
方法包括于其 中‚这对 当时海淀 区中小学课堂音乐教学有一定影响。此后 ‚蓝靛 厂 中学音
乐教师尹小娟的口风琴教学进课堂 、花园路中学 口琴课堂教学 、人大附中电子琴课堂教学
等 ‚始终是海淀区初 中课堂器乐公开教学的榜样 ‚推进 了包括 校在 内的整个 “ 二三梯
队 ” 初 中学校 的普及 。

图 北安河小学的学生 图 ‚ ‚冷泉小学的学生 图 ‚ 清河一小的学生


在演奏班级竖笛合奏 在演奏班级 口琴合奏 在演奏班级口风琴合奏

海淀区课堂音乐教学的发展 ‚远远落后于课外音乐教学 ‚二者不相匹配 的事实始终存


在。
八十年代 中期 ‚部分经济条件较好 的家庭
开始 向音乐智 能投 资 ‚这 曾一度 导致 北京 市市
场 出现 钢琴 、电子琴 、儿童提琴 等键 盘 乐器供
不应求 的现象 。 见 图 掀起 了键盘器乐热 的
浪潮 ‚社会逐步开始重视美育的实践。促成这
一现象 的原 因‚多半来 自包括少年 宫、少年之
家等创 办 的不 同层 次 、类别 的乐器学 习班所进
行的社会 校外 音乐教育。
随着社会学习乐器的学生逐步增 多 ‚ 客观上
为金帆乐团的创建和发展提供 了人才基础 。
年 ‚在海淀区召开的北京市第一届美
育工作会议上 ‚通过 了成立北京市 中学生金 帆
图孚 钢琴 、电子琴 、儿童提琴供不应求 艺术 团的决议 ‚并提 出了北京市美育发展 的总

海淀区教研员‚从张一文先生开始统管中小学音乐教研后 ‚由于学校规模扩大、数量增加‚教研指导工作后开始分段
负责‚小学教研员哈雷 己退任 、王骇 现任 ‚初中和高中分别是李其祥和李金样。
据海淀区体美科刘斌介绍 海淀区中学大致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 队是 区城 中心名校 ‚如五大附中、八一中学 、中关
村中学、育英中学、 中学、十九中学、铁道附中等 第三梯队大多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的 所学校 ‚俗称 校‚
是海淀区比较落后的一批学校 。剩下的学校属于第二梯队‚其数量最多‚处于中间水平 。因此 ‚三个梯 队呈橄榄球状
的发展 。至本世纪初‚ 肚述学校发展的梯 队状况发生较大变化 ‚也就是说第一梯 队的学校逐渐增 多‚第三梯 队的学校
在一批年轻有为的校长执政后 ‚由于重视用艺术教育以改善学校整个面貌‚发挥传统文化特色 ‚致使学校蒸蒸 日 卜‚
如五十七 中、六一中学等‚直接挺进第二梯 队‚向第一梯 队迈进 。
图 一 一 ‚许洪帅摄 。
图 ‚源 自 《北京市民的需求有新变化 钢琴 、电子琴 、儿童提琴供不应求》‚《
北京晚报》‚‚ 年 月 日第
版。
体思路 “ 发挥优势 、立足建设、突 出特色 、重在育人 ” 坚持三个结合 ‚即 “ 普及与提高
相结合 ‚思想与艺术相 结合 ‚课 内外 、校 内外相结合 ” 坚持 “ 以美辅德 、以美促智 、以
美健体 ”‚培养有较 高审美素养 的学生 。‚ 年 ‚一个 由 名 中学生组成 的 、设有
个分 团的 “ 北京市 中学生金帆艺术 团” 诞生 了 其 中器乐乐 团占艺术 团总体 的 。
金帆艺术团办团思想 明确 ‚即通过中学生业余艺术团体的典型来促进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
大发展 ‚通过课外音乐教育促进课 内音乐教育的改革 ‚以艺术教育为重要突破 口促进北京
市教育事业 的全面发展 ‚促使各科教学 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 “ 三结合 ” 逐步细化 ‚发展
成 “ 三促 ” 的艺术教育思想 。在 当时 ‚尤其是北京市 中小学校 “ 应试 教育 ” 现状趋 于严 峻
的形势下 ‚能够提 出这样 的艺术教育思想 ‚足可反映 出‚北京市教育局及 各 区县教育行政
部 门主管领导对艺术教育有着较为深刻 的认识 。同时‚全体与会代表们亲 临七一小学观看
艺术课教学 、观看海淀区美育汇报展 、聆听学校艺术工作汇报 、欣赏海淀 区中小学文艺节
目‚这给海淀区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中小学艺术教育 以巨大鼓舞 ‚将海淀 区美育工作推上
了一个新的高度 。
在 “ 扬起金色的风帆 ‚驶 向成功的彼岸 ” 的指引下 ‚海淀区在北京市中学生金帆艺术
团初创期 前后组建 了五个金帆 团 “ 中学生金帆合唱团” 铁道 附中 、“ 中
学生金帆管弦乐 团” 十一学校 、“ 中学生金帆管乐 团” 八一 中学 、“ 中学生金帆少年广
播 民族乐 团 ” 十九 中学 和 “ 中学生金帆交响乐 团” 中学 。步入成长期后 ‚
年 月在黄 飞立 、郑 小瑛指导下 ‚
中学 金 帆交 响乐 团成 功地 与来访 的
德 国柏林 阿恩特 高级 中学 管 弦乐 团
进行 了文化交流 。此后 ‚海淀 区五大
金 帆 团纷 纷 了开展 各 式 各样 的展 演
和 交 流 活 动 ‚包 括 赶 赴 大庆 慰 问演
出 、参 加 十 一 届 亚运 会 闭幕 式演 出
等。 年 时 ‚成 熟期 的金帆艺术
团 由原来 的 个分 团发展到 个分
团。正值金帆成立 五周年之 际 ‚各种
各样 的重大纪念庆祝活动此起彼伏 ‚
如 中学金 帆交 响乐 团参加 了世
界 中学 生越 野 赛 开幕 式 和 在 北 京音
乐厅举行 的金帆艺术 团联合演 出等 ‚
将海淀 区课外器 乐教学 的发展再次推 图 一‚ 北京市学生金帆交响乐团成立大会 的演 出
向了一个高潮 。乐 团快速发展之时‚
于 年 月迎来 了第二届全 国教育工作会 议 ‚时任副总理李岚清 以及教育部 、各 省市

《北京 艺术教育正文选集》‚北京市教委艺术教育委 员会主编 ‚中国少年儿童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北京市 中学生的业余艺术 团体 ‚下设十一个艺术分 团 金帆合唱团 海淀 区 、金帆舞蹈一 团 石景 山区 、金帆舞蹈
二 团 丰台区 、金帆舞蹈三团 门头沟区 、金帆 民乐一团 西城区 、金帆 民乐二团 丰 台区 、金帆管弦乐一 团 朝
阳区 、金帆管弦乐二团 海淀区 、金帆铜管乐团 宣武区 、金帆 电声乐团 崇文 区 、金帆钢鼓乐团 东城 区 。
分 团的工作分别 由城近郊九个区教育局承办‚金帆艺术 团总团的工作 由市教育局负责 。
《北京艺术教育正文选集》‚北京市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主编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 月北京第 版 ‚第
页。
北京市中学生金帆 艺术 团大致经历 了初创期 一 、成长期 一 、成熟期 一 、鼎盛期
一 和繁荣期 至今 。
初创期 ‚艺术 团分团多数属于校外教育性质 ‚如 年 月组建的海淀区中学生合唱团‚ 年 月 日成立的
北京金帆交响乐团 少数属于课外教育性质‚如金帆管乐团 八一中学 、金帆少年广播民族乐 团 十九中学 等 。
实际上 ‚随着金帆艺术团的发展 ‚其逐步 由校外活动转入课外活动、学生分散组织转入某一学校集中组织 。
图 一 ‚源 自 伪妈阴 行 协佗 。
及北京市教委、各区县教委一些重要的教育行政官员几乎全部观看 了金帆交响乐团的专场
演出‚致使金帆乐团的发展直接被推到 年金帆成立十周年的鼎盛时期。随着金帆乐
团越加完善、科学的发展 ‚金帆在海淀区重点校扬起 了风帆后‚许多校长纷纷行动起来 ‚
课外艺术社团逐步遍地开花 ‚在金帆乐团繁荣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 了每一所学校至少拥
有一个乐团 侧重点有所不 同 的发展面貌 。如 ‚万寿寺 中学的簧片乐团 口琴和手风琴 ‚
玉泉 山中学 现 已同六十七 中学合并 的打击乐 团‚人大附中的电声乐团‚一二三 中学的
管乐团‚一 五 “ 金马 ” 民族管弦乐团‚北京理工大学 附中的乐仪 团‚育英学校 小学部
的马林 巴乐团‚太平路 中学的 口琴 乐团‚五十七 中的爵士乐队‚六一中学鼓 号队等等 。截
至 年 月 日‚海淀区现有挂牌 的 “ 金帆艺术 团” 个 ‚其中小学 个 ’‚中学
个 ‚器乐团体 占 个 团的 现有 所市级艺术传统校 课外器乐艺术传统校 占
有相 当的比重 。
近年‚海淀区在各级 国际、全 国、北京市 的比赛 中获得 了令人瞩 目的成绩 ‚在世界 、
全国充分展示了海淀区部分学校 中小学生的艺术风采与乐团魅力 ‚仅 年就获得 了国
际四项大奖 ‚三项全 国大奖 。

艺术获奖统计 年一 年 “

俞芝 国际 一
等奖或
金奖
全国
国 全市
市 国际
际 二
等奖或

全国
国奖 全市



海淀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五大金帆乐团‚历经二十年 一 ‚如今 已
发展到遍布海淀区各 中小学校的 个艺术社团‚确实是一件非常 了不起 的事情 。有哪些
因素促成 了这一片永葆生机活力的艺术社 团网络 ‚下述五个方面值得关注
、办团思想清晰‚前进方 向明确
包括器乐社团在 内的所有艺术社团‚是海淀区中小学生的非职业艺术团体 ‚是学校培
养德艺双馨、健康人格的艺术平 台。艺术社团以贯彻执行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为原则‚
通过扎实的音乐感受和表现实践‚稳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 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的原则‚以此辐射全校 、临校 、学区、社区‚提升学生 自身的感性认识水平 ‚促进学校办
学层次和文化 品位建设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指导学校群众性艺术教育活动 的开展 。同时‚
肩负起推动海淀区、北京市学校音乐教育 的重任 。
、教育行政主管领导的艺术教育情怀 ‚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

中关村二小交响乐、翠微小学民乐、万泉小学民乐、中关村三小管乐、五一小学管乐、农科附小管乐、实验小学舞蹈。
八一中学管乐、育英学校管乐、北大附中管乐、理工大附中管乐行进 、中关村中学管乐、立新中学管乐、 中学交
响乐、人大附中交响乐、十一学校交响乐、童声合唱团‚十九中民乐、交大附中合唱。
中国人 民大学附属中学交响乐团获第 届维也纳国际青年音乐节 比赛金奖 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金帆管乐团赴
美参加第二届世界吹奏乐队比赛捧回管乐世界杯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金帆礼仪乐团在韩国参加 国际行进乐团锦标
赛获一等奖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管乐团在 年墨尔本学生乐团音乐节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北京市十一学校金帆合唱团在首届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上捧回最高奖 “ 小百灵杯 ” 海淀区西颐小学在第十届中国少儿
戏 曲小梅花荟萃比赛 中荣获小梅花金奖 两项金奖 。
《固化成果、开拓创新 创造全国一流的艺术教育工作— 关于落实教育部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 的工作汇报》‚北
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徐春生执笔 ‚ 年 ‚ 月‚第 页‚未发表
自金帆艺术团创建之 日起 ‚始终得到 了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领
导的高度重视并亲 自挂帅领导艺术 团‚他们对学校事业怀有一份
深深 的艺术教育情怀和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 。前北京市副市长陆
宇澄 、胡昭广亲 自督阵‚前北京市教育局局长陶西平 、前副局长
兰宏生、体美处处长曹华及各区县教育主管领导、行政校长通力
合作 ‚全力解决并积极协调乐团发展的资金 问题 。海淀区 支
金帆分团均 由市 、区教委直接下拨、有效监管 ‚因此在 资金筹集
上始终能够保证艺术分团的硬软件设施 、改善音色 、长效奖励等
调配举措的畅通 与合理运行 。
、校外艺术专家持续关爱 、直接参与
年 ‚海淀 区教育局组织 了中小学生第一届 “ 一二 九 ”
合唱 比赛 ‚由于 当时水平有 限‚经指挥家严 良堑建议 ‚海淀 区邀
请 了中央乐 团 名合 唱 团的艺术家们深入 中小学指 导合唱训
练。时至 年第二届 “ 一二 九” 合唱比赛‚已有 多所中
学派 团参加 ‚五千余名学生参与演 出‚合唱整体水平有 了大幅提
高。’
职业艺术 团体 的艺术家们深入中小学校持续关爱并直接指导‚图 斗‚ 中央乐团 名
这对 于学生们 的演奏技能和舞 台艺术素养 的提高至关重要 ‚中小 艺术家深入 中小学兼音 乐教师
学生直接获得的艺术感染 比较强烈。为此 ‚现代文艺理论家林默
涵 曾在 《光明 日报 》 年 月 日第 版发表 《希望艺术家更多地关怀 中小学艺术教
育 》一文 ‚评论 “ 此举 ” 中央乐团 名演员到 中小学兼音乐教师 是富有远见 的行 为 。
“ 此举 ” 是平凡 的 艺术服务于普通人 民 ‚又是可敬 的 无私奉献 ‚它不仅打开 了海淀
区教委 、中小学校与常驻海淀区诸多艺术家们密切沟通 的渠道 ‚也推动 了艺术家们深入 中
小学亲临挥棒指导、传解艺术之道 ‚促成 了由 多位艺术教育专家组成 的海淀区艺术教
育专家顾 问委员会 的成立 ‚致使海淀区课外艺术教育事业在专家们 的亲切指导下从摸索办
团走 向繁荣发展 ‚学生们 的艺术素养和健全人格得到 了全面提升和发展 。
、音乐教师踏实工作 、科学管理
当一个乐团获得演 出成功 的时候 ‚所有为之付 出艰辛汗水 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能够体验
到漫长的期待后那一瞬间满足带来的快慰感受 。这一切 ‚对于直接参与指导和管理 的音乐
教师们 ‚不知默默地要付 出多少辛酸 、承受多少压力 、奉献 出多少热情 、给予 多少智慧 。
一个乐团的成功‚离不开热心操劳的音乐教师 ‚没有他们的踏实工作 、无私奉献 ‚没有他
们 的刻苦勤奋 、科 学管理 ‚乐 团是不可 能获得 持久地成功 。他们要承担乐 团上下 的所有 工
作 ‚包括业务上的某些缺失‚如乐器法、配器法和乐队指挥等相关方面‚包括组织管理与
沟通协调联络 ‚包括妥善处理学生思想和家长不 同程度 的功利 问题 ‚还包括家人 的埋怨 。
、保 留曲 目时常更新 ‚乐团梯队持续发展
乐 团的发展是通过展演不时锻炼 队伍 、提升其整体实力 ‚若没有适宜于学生乐 团特 点、
风格和演奏员能力 的优秀 曲 目‚该乐团是无法生存 的 。根据乐 团发展 的中短期计划 ‚定期
复 习轮演 曲 目和排练新 的 曲 目相 结合 ‚进 一步提 高轮演 曲 目的质 量和 丰 富不 同风格 的 曲
目‚同样至关重要 。
学生乐 团的一个特 点就是乐 团成员的不断更迭 ‚其流动性通常 比较大 ‚因此如何有 效
保持乐 团鲜活 ‚进行梯 队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与此 同时‚由于某些学生家长受某些功利主
义思想影响较深 ‚正处于上升阶段的乐 团面临着个别 团员受到家长 的不 良影响 ‚时常不按

《北京艺术教育正文选集》‚北京市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主编‚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一
页。
图 ‚源 自 《北京 日报 》‚ 年 月 日‚第 版。
时参加技能基训和乐团排练 ‚乐团出现某一声部短缺或声部音响难 以平衡等情况 ‚难 以保
证乐团统一的排演进度与和谐音色的达成 ‚影响乐团的整体发展水平 。因此 ‚从严治团、
从严治教、鼓舞为先、批评在后、曲目适宜、梯队健全、优质指导、热心关爱十分重要‚
它是永葆乐团生机勃勃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后的 多年 ‚海淀区中小学课外器乐教学始终领先于课 内器乐学习‚对于这
一 问题需作一些讨论 ‚以理清其 内在原因之 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参照 。
讨论 问题一 关于 “ 三结合 ” 及 “ 三促 ” 思想
改革开放后 ‚整个北京市 中小学校 ‚特别是初 、高中阶段 ‚学校教育单一 ‚内容失衡 ‚
缺乏科学的教育观指导 。提 出创办包括学生乐团在 内的中学生金帆艺术团‚以 “ 三结合 ”
及 “ 三促 ” 的办团思想为主导‚试 图通过课外艺术教育的强大功能和作用来净化和校正当
时学校教育的偏离现实。就历史而言‚这一思想的提 出是富有远见的。
随着各学校乐团、合唱团等艺术社团纷纷成立 ‚某些功利思想影响了中小学校学生乐
团的健康发展 。如‚乐团装备上的相互攀 比现象 乐器 、乐团编制 、曲 目、服装等 参加
赛事活动的短视行为 “ 抓 比赛 、拼第一 ”‚“ 赶八一 北京市八一中学金帆管乐团 、超金
帆 ”‚一度成为北京市和海淀区多数 中小学校 的普遍追求 目标。多数音乐教师重视课外器
乐社团发展的同时‚忽视 了面 向全体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主阵地及器乐进课堂的普及性发
展 。“ 扬起金色的风帆 ‚驶 向成功的彼岸 ” 的金帆精神倡 导下的 “ 三结合 ” 及 “ 三促 ” 思
想‚在当时的多数中小学校乐团发展上未能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
在 “ 三结合 ” 及 “ 三促 ” 思想的指导下‚现实的发展却滋生出了诸多令人惋惜的问题 。
除社会臾论的某些功利思想、学校乐团间的相互攀 比现象及器乐赛事活动的评价等方面原
因外‚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在金帆乐团初始创建 、起步发展的时候 ‚我们是否在指导思
想上存在某些过于偏重课外艺术社 团而忽视课 内音乐教学的倾 向。事实表 明‚从乐团最初
发展的时候 ‚我们没有冷静 、客观地看待两个课堂的均衡发展 ‚即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
问题 ‚片面地夸大 了课外艺术社 团的社会功能‚导致课外与课 内器乐活动发展水平差距逐
步拉大 。另一方面‚在 “ 艺术特长生 ” 这一新的艺术教育激励手段 出台后 ‚家长 、学生和
学校不惜投入 时间、精力和金钱 多数家长带有某些盲 目、非理性 的攀 比心理 ‚致使海
淀区器乐社 团活动 的人数 、规模 、水平久居全市之首‚第二课堂所受到的影响 己经远远超
过第一课堂 ‚造成二者从一开始就不相匹配 的发展事实‚结果形成 了一条腿 强硬有力 ‚另
一条腿软弱乏力的失衡现象 ‚两个课堂基本互不交流学习、互不借鉴吸收 ‚教师进修部 门
的教科研与教委体美科部门的校外指导似乎在 “ 各唱各戏 ”。
自第二届全教会 以来 ‚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但对 于学校 乐
团而言‚获得音乐修养提升的是乐团中幸运的学生们 ‚而他们毕竟是学校 中的少数群体 ‚
绝大多数学生的课堂音乐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流 。
中小学器乐课堂教学是普及 的主渠道 ‚课外器乐活动是普及基础上 的提高主阵地 ‚普
及与提高相结合 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 ‚课 内和课外应两条腿走路 ‚二者需均衡发展 。
讨论 问题二 关于外请专家与音乐教师
改革开放后 ‚海淀区课外音乐教育的实践不过 余年 ‚但在发展 的速度 、社 团的数量
及规模、演奏 的水平 、获得的成绩等方面 ‚领先于北京市其他区县。海淀区中小学音乐教
育工作者们普遍认识到‚发展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学校音乐教育单靠校 内的音乐教育力量
是不够的‚难于实现普及基础上的稳步提高‚攀登音乐艺术的高峰。因此‚将校外艺术界
专家请到中小学校 ‚直接参与学校 的音乐教育工作 ‚结成互信互利 的合作伙伴 ‚促使学校
课 内外音乐教育 的发展 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据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尹丽君介绍 目前驻 区有
多位 国家级 的演奏家 、歌唱家 、指挥家和舞蹈家在海淀区中小学校 园内外参与音乐教
育工作‚满足学生社团不断增长的艺术需求 。其 中‚由 多位老中青艺术教育专家组成
的海淀区艺术教育专家顾 问委员会 ‚常年服务于全区中小学的课外艺术教育活动 。据 中关
村三小校长王翠娟讲 三小万柳部一二年级有 多名学生‚其中 名学习弦乐 、
名学 习管乐、 余名学 习民乐 ‚有 多位来 自国交 、爱乐 、总政军乐团、中央 民族歌舞
团的专家直接指导并参与学生们 的器乐学习。

图 冬‚ 总政军乐团的 图冬 中关村三小万柳部 图 冬‚ 音乐教师 图 冬‚ 总政军乐团的


小号教师在指导 手拿乐器 的学生 在上课堂二胡器乐课 打击乐教师在指导

根据海淀区教委体美科统计 ‚ 年底海淀区一共有 个学生社团‚其 中器乐社团


多个 ‚几乎每一个都拿过市区级 的奖次 。即是说 ‚学校外请专家和音乐教师在技能训
练 、乐 团排练的指导过程 中‚势必要将很多艺术表演技术渗透于其 中‚将社团带入一个较
高的发展层次。这样直接的艺术指导‚是从真正的艺术实践中来 ‚无论对于中小学校学生
还是音乐教师而言 ‚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但长久 以来 ‚由于我们 的教师在步入 中小学音乐
教学 岗位之前普遍缺乏乐器法 、配器法 、民乐 、管乐及管弦乐指挥和改编创作 的基本能力 ‚
致使 多数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面对乐 团、总谱 、排练 、指挥束手无策 ‚一切从头学起 的音乐
教师 占绝大 多数 。通过 专家深入乐 团‚手把手 的现场指导 ‚有时要反复练 习多次 ‚直到这
一动作在准确 的拍子上达到熟练为止 。与此 同时‚他们还要抓紧一切 时间‚ 自学管弦乐配
器法 、指挥法及乐队作 品改编等技能技巧 ‚与具体 的乐 团实践紧密结合 ‚因此音乐教师获
得 了不 同程度 的提高 。
但有一个 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各校请来 的专家 ‚更 多的还是为 了赛事及对外交流等活
动 ‚即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迅速 的提 高器乐社 团表演水平 ‚以适应和达到赛事及对外交流
的能力要求 ‚这一点在参加 国际、全 国、北京市学生艺术节 比赛活动 中表现得尤为 明显 。
学生们在专家的指导下 ‚他们 的音乐学习多数是家长代其做 出的选择 。一旦步入乐 团生活
后 ‚他们的音乐学习动机便转化至学校文化 中艺术社 团的发展 目标上 。在这两个环节 中‚
学生们始终是被动 的。依据乐团演奏 的作品所需 ‚学生们需要按照专家和音乐教师 的指导 ‚
以达到音乐作品的技术与风格 的要求 。亦是说 ‚学生们通常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拉 弓、
这样呼吸 、这样渐 强减弱等等 的音乐表现 ‚一切多半是被动接受指导下 的行为 。课外 ‚学
生们未能 自主地组织社 团活动 ‚更多的是被动地参与 。这似乎与国外部分 国家 中小学音乐
教育器乐教学的实践 ‚存在相 当程度 的差距 。课 内‚多数 中小学校 的学生得不到有趣 、有
序 、有效的音乐感知 、音乐表现 、音乐创作及音乐文化等方面的音乐学习‚缺 少读谱 、听
音 、视唱等音乐技能和音乐理论知识的稳步发展 。支持音乐感知、表演和创作所需的基本
音乐素养 ‚两个课堂普遍 强调得不够 。音乐教师们在指导课外社团中运用 的音乐表现方法 ‚
在班级器乐课堂教学或合唱教学 中通常不去运用 ‚而 习惯再现 以往教学 的老样子 ‚即便 刚
刚在课外社团同专家们学到的指挥技巧和教学方法 ‚也在那一刻未能巧妙 、灵活地运用到
课堂教学指导之 中‚致使两个课堂 的教学呈现 出两种截然不 同的面貌 ‚不仅课 堂上 的学生
得不到有效的音乐学 习‚而音乐教师本身也未能实现教师专业化 的发展 ‚很多宝贵 的教学
技能和 艺术指导方法就这样 白白浪费了。如果 ‚我们所有音乐教师将参与课外器乐社 团所
获得 的并逐步 内化成 自己的教学技巧和艺术指导本领 ‚充分适宜地运用到课堂器乐教学之
中‚那将会获得多么大 的一种支持 。

图 冬‚ 一 ‚许洪帅摄 自中关村三小万柳分校。
针对这一 问题 ‚近年海淀区中 小学音乐教育‚充分利用课外丰富的音乐教学资源 ‚坚
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音乐教师能力的提高与迁移‚发起 了 “ 课 内外一体化 ” 音乐教
学 的课题研 究 。

图 海淀区小学音乐教学 图 ‚ 海淀区小学班级器乐合奏比赛 图 ‚ 海淀区初中 年第二学期


课 内外一体化西北旺学区 报名登记表 教研活动安排表
红英 小学现场会

“ 课 内外一体化 ” 课题 的研究‚是建立在音乐学习理论的基础上 ‚开展有序性音乐学


习与随机性分层施教 ‚从区本教研和校本教研 的角度调试教学策略和具体方法 ‚采用综合
构建和迁移理论的教学作为指导‚将音乐教师和学生在课外音乐学习获得的技能有机 、合
理地运用到课堂上 ‚把课外专家的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等经验积极有效地渗透或迁移到课
内音乐教学之上 ‚与音乐课堂现行使用 的教材 、校本教材及其他教学材料有机结合 ‚使其
在课堂歌唱一合唱教学、器乐一合奏教学等课型上逐步得到适宜发挥 。在这一过程 中‚促使
器乐课堂教学与器乐课外活动达成一对 匹配 的同向、共进发展关系 ‚学生能够 自主地从事
音乐表演 、实现 了亲近音乐 、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 习惯的养成 。一个有 审美鉴赏力的、
有品味的健全人格个体 ‚他们的智慧能够直接指 向其生活的质量‚这需要在持续参与包括
器乐活动在 内的有益 的音乐文化和社会文化活动之 中获得感知、获得表现 、获得体验 、获
得提高 。
正在进行 中的这 一课题 ‚在充分利用并发挥校外音乐专家和音乐教师合 力 的基础上 ‚
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带动全区的中小学音乐教学 ‚以科研促进课堂音乐教学均衡 、有效 的发
展 ‚通过现场会 、课题阶段性课堂歌唱一合唱教学 、器乐一合奏教学展演 为平 台和激励动因 ‚
普遍提升了海淀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 。

图 一 一 ‚许洪帅摄 。
图 斗 ’双榆树 中心小学
班级 口风琴合奏

图冬 石油附小班级器乐合奏— 《锅碗飘盆交响曲》

讨论 问题三 关于轮演 曲 目与教学材料


拥有一批优秀 的轮演 曲 目‚并不断充实和丰 富它 ‚
对于中小学音乐课 内外音乐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它代表
着一个乐团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方 向‚同时也适应不 同层
次 、不 同场合 的展演和交流 的需要 。海淀 区中小学校
图 一 永泰 小学班级手风琴合 奏 多支器乐社 团在这一方面均投入 了相 当的力量 ‚尤其对
音乐教师 同台参 与 于具有一定发展规模和水平 的器乐社 团 ‚包括乐 团艺术
总监 、常任指挥 、专业演奏员 、音乐教师和乐 团管理者
等。
一般情况 下 ‚学校在新学期要 召开一次乐 团指 导教师和管理教师会议 ‚根据 乐 团梯 队
不 同的演奏水平制订短期 、中期计划 通常在梯 队乐团成立之 时‚依据 团员的整体演奏水
平制 订一份 一年或三年 左 右 的轮演 曲 目发展计划 ‚ 以保证乐 团整体水平和 能力 的稳步提
升 ‚ 由常任指挥提 出本学期初步 的 曲 目选用意见 ‚再 由乐 团艺术总监审 阅‚经全体指导
教师和 管理教师讨论 ‚获得通过后 ‚再制定这一阶段 的具体 曲 目排演计划 如复 习哪些原
保 留曲 目‚排练哪些新 曲 目‚估计是否能够突破 曲 目的演奏难点‚由谁具体负责 ‚何 时演
出‚为哪一活动演 出‚做何准 备等 。筹备期间 ‚行政 上需做哪些事情 ‚业务上需处理哪些
事情等等 ‚均要落实到具体人员上 最后依照计划 、进入排演过程 。最后 ‚由乐 团管理人
员同学校领导沟通 ‚形成一致意见后 ‚向海淀区教委和北京市教委汇报 。
整个学期会议 中最 为核心 的是有关轮演 曲 目的 问题 ‚能否从乐 团学生 的发展着眼并根
据最初 的梯 队轮演 曲 目发展计划 ‚进行适宜性选择 与有序安排 ‚又能结合一定的展演活动
需要给予充分观照是非常重要 的 。
这 一过程 中‚出现 的主要 问题表现在
其 一 ‚仅有少数 中小学校乐 团制订有短期和 中期 的梯 队轮演 曲 目发展计划 ‚绝大多数
学校乐 团是学期发展计划 ‚多数 为某一活动做准备 ‚如 国内外不 同级别 的赛事或对外交流
等 ‚致使乐 团学生 的演奏技 能及对乐 团各声部 的理解 和相互配合普遍缺少有序 发展和稳步
提 高 的长远计划 。
其二 ‚多数乐团的展演 曲 目并非实事求是地根据乐团 自身的整体实力和学生的音乐能
力做 出的适宜选择 ‚出现 曲 目偏难 、过大 ‚多数原谱演奏 ‚追求职业乐 团的要求等 问题 。

图 一 一 ‚许洪帅摄 。
其三 ‚乐团演奏的曲目‚绝大多数是中外经典作品‚北京市教委 、海淀区教委或学校
乐团委约作曲家根据学生非职业乐团的特点和能力水平创作的作品十分有限‚多数是职业
乐团的演奏 曲目 如多数是职业军乐团的 曲 目 ‚尽管有委约作 曲家创作的稿酬 问题 。因
此‚适于中小学生乐团演奏的曲目及现有 曲目的规整和 曲目库建设 包括乐谱和演奏录音
是 当前包括海淀区中小学生课 内外器乐社团在 内的所有 中小学生非职业乐 团最 为迫切 的
工作 ‚其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生乐团的相互学 习与交流 。
其四‚乐团成员平 日练习的音乐材料绝大多数来 自社会音乐器乐考级教材 ‚适于学生
乐团的同类乐器和不同类乐器的重奏、合奏教材普遍缺乏。同时‚多数中小学音乐教师对
根据不同演奏能力和水平选择小型室 内乐重奏作品或改编 的音 乐材料普遍关注 不够 。
其五 ‚绝大多数 中小学校 的乐团过于注重赛事和交流活动 ‚通过轮演 曲 目或改编后作
品的演奏排练 ‚指导不 同梯 队的乐 团成员增加对 乐队认识 的观照 尚显欠缺 。就 是说 ‚乐 团
成员对 自己演奏的乐器在乐队中处于什么样的角色及其具有怎样的音乐表现力 ‚同类乐器
重奏的音色、节奏、句法及其音乐表现力 ‚对不同类乐器重奏的音色理解及其乐队作品的
表达‚指挥和演奏员的关系、演奏员之间的配合 ‚包括基本的读谱、耳朵辨别 、用脑思考、
控制 自己的情绪 以尊重他人的音乐表现等等 ‚所有这些需要学生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 ‚在
乐团生活中渐进去认识、去理解‚多数学校器乐社团指导教师对此强调的普遍不够 。
针对器乐一合奏教学的课 内外一体化 ‚在轮演 曲目与音乐材料运用方面‚还有一些值得
我们去关注 的问题
、课堂乐器从学具功能向乐器功能转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 中期 ‚在 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 中对课堂乐器 的学具功 能强调得较
多 ‚即通过基本的演奏实践‚拓展并深入学 习音乐要素等相关基础知识 。在现行 中小学音
乐教材 中‚歌 曲材料仍 占有主导地位 ‚多数音乐教师通过课堂乐器这一学具 目前海淀 区
中小学音乐课堂上使用 比较普遍 的是竖笛 、 口风琴和 口琴 ‚学 习吹奏歌 曲旋律 ‚进行单
声部的器乐齐奏 ‚再根据歌 曲及音乐要素学 习的需要 ‚配 以固定音型作为伴奏 ‚丰富演奏
歌 曲旋律 的音乐表现力 。九十年代后期‚在展演 ‚和教研活动双管齐下的推动下 ‚课堂器
乐教学逐步走 出了学具功能‚开始 向乐器合奏功能转变 。
海淀区中小学生在校外进行社会器乐学习是 比较普遍的‚在一个有 名学生的班级
中‚学习器乐的比例通常要在 既左右 王骥、李其祥介绍 ‚他们 中的多数对课堂器乐学
习没有兴趣 ‚觉得太简单 。音乐教师们如能够将这 个学生作为课堂器乐教学的可利用
资源 ‚赋予他们 “ 小先生 ” 之职 ‚指导其他未学过乐器的学生 ‚并将其在课外所学乐器技
艺的能力和水平充分运用到课堂器乐教学活动 中‚即便是音乐教材上一首简单 的歌 曲‚根
据作品特点‚通过逐层有趣 的配器 ‚形成真正的、略带有即兴特点的合奏作品‚这不仅能
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用乐器本身的合奏功能‚还能够有效发挥这些学生的艺术特长及 “ 小
先生” 的作用。经多次磨合 、排练和班级展演后 ‚学生在音乐教师的指导下 ‚将集体编创
的作 品记录在总谱纸上 ‚作为班级合奏 的轮演 曲 目。其 间‚不仅突破 了单纯 的学具功能 ‚
关键是促使学生们通过参与合奏 ‚逐步懂得 了什么叫配器、什么叫音色平衡、什么叫合奏
等 ‚真正的乐器一合奏功能可 以得到进一步发挥 。
、课堂器乐教学作品的改编与创作
在小学课堂乐器一合奏的班级排练课上 ‚音乐教师一边指挥 ‚一边在和另外两位艺术特
长生一道拉着小提琴演奏主题 ‚班级多数学生吹奏 口风琴作和声伴奏 ‚还有几位学生 以大
提琴拨奏的方式演奏乐 曲的低音 。过 了一会 ‚主题旋律很 自然地交给两位吹竖笛的学生‚
此时仅有一把大提琴在拨奏着和声的低音…… 他们这一次的合奏作 品是音乐教师 自己改
编 的‚现在 以作为音乐教师指导班级乐器一合奏 的 “ 轮演 曲目” 模板 。在下一个班上 ‚根

从 年始 ‚海淀区初中课堂器乐教学展演活动每年一届‚至今连续举办 了 ‚ 届展演 。小学几乎每个学期都要举行


一次课堂器乐教学展演 ‚如果也从 年始 ‚到 目前 已经举办过 届全区的课堂器乐教学展演 了。
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这一模板作局部调整‚尽可能发挥学生们对配器的想象力‚形成新
的班级乐器一 合奏练 习。如能够信手拈来、自如施教‚则需要音乐教师们对乐器法 、配器法、
重奏和混合乐器合奏编配等技能技巧的进一步熟悉、甚至要达到精通 ‚并善于去挖掘 、组
织 ‚勤于动笔改编与创作 ‚不独丰富不同乐器调配的音响想象力。这一过程 ‚需要音乐教
师们付 出更多的智慧和努力 ‚班级乐器一合奏 “ 轮演 曲目库 ” 这一校本教材有可能落到实
处 。当前 ‚海淀区中小学校课堂器乐教学急需的是 具有不 同风格 、样式的小型配器作 品‚
伴有配器者针对不 同班级学生 的不同能力提 出可操作 、易于发展的配器建议等 中小学校课
堂器乐教学指导用书 。
讨论 问题 四 关于 自我宣传 与艺术节展演
海淀 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虽赛事 、文化交流或慰 问演 出不断‚但 中小学校本
身及海淀 区教育行政部 门由于长期对其宣传工作的疏忽或重视不够 ‚导致一些重大的社会
展演活动 出现 了令人遗憾 的结果 。 年 月 日 年 月‚海淀区教委在北京
市率先推 出了 “ 海淀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展演季 ” 地点在海淀区青少年美育教育基地—
国图音乐厅 ‚并 以 “ 流动的花朵 ” 务工子弟艺术专场作为展演季开幕式首场音乐会 。尽
管全市七家有影响的新闻媒体做 了相关报道 ‚产生了 良好 的社会效应 ‚但 “ 整个展演季 的
实际效果令人失望 ‚这是我们所顾及不到的”‚海淀区教委体美科徐春生介绍 。
海淀区 个 中小学校级乐团‚以各具特色的学校艺术展演为主 ‚展演季共举行 了
场音乐会 。国图音乐厅 多个座位 的票务全部对外 ‚其 中有 的票是免费 向社会发放 ‚
另一部分低价售 出 最高票额为 元 ‚票务所得用于学生公益活动 。但最后 的结果是 ‚
每场平均上座率不足 ‚为此 国图音乐厅免费提供场租 ‚不但公益性活动 的最初设想没
有 实现 ‚海淀教育系统本身还投入 了 多万元作为补助 ‚包括节 目单、海报 、舞 台布景 、
服装 、化妆、音响等等在 内。
这样 的结果令人意想不到 ‚其原因何在 海淀教委体美科干事徐春生说 “ 一年多的活
动下来 ‚在 内心深处重新认识 了这个社会 。人还是人 ‚社会 民众真正关注艺术 、关注我们
的学生们 的艺术表演 ‚还需要一些时间‚即便海淀区中小学生所有金帆艺术团的演 出场场
精彩 。” “ 展演季开始前 ‚教委体美科主任王宣德和我前后找过不少企业 ‚寻求赞助 ‚并直
言 ‘ 这 场演 出‚真 的不要小看 ‚如一场按 人计算 ‚ 场差不多要 多万人来
到现场观看 。如包括学生们 的家庭成员、学校相关人员、社 区民众及海淀区教育系统和 区
政府相关部 门等职员 ‚将会有近 百万社会各阶层人士关心这 场 的音乐会 ‚其广告 的宣
传影响面积还是很大 的 ’。最后 的结果是 ‚包括河北小洋人 生物乳业有 限公司 、杭州娃哈
哈集 团有 限公司、德 国 文具、联想集 团等著名企业 ‚几乎异 口同声地表示 ‚不
愿提供赞助 ‚原因是展演季 主办方 ‘ 海淀 区教委 ’和 ‘
海淀 区人 民政府 ’名头 的影响力有
限。” “ 对 比一下流行歌星 的演唱会 ‚众多企业不惜 巨资给予赞助 ‚可我们的学生们和音乐
教师们付 出那么多‚得到的掌声和社会认可实在可怜 ‚这社会怎么了 ……”
对待这一 问题 ‚如果一味追 问为什么或 归咎于社会 大环境 ‚是没有意义 的 。务实地从
内因着眼‚加大展演 的 自我宣传力度 ‚改进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对 内和对
外展演活动 自身的宣传方式和方法 ‚有计划 、有步骤地推进和发挥艺术节活动及相关文化
交流 的宣传及影响面积 ‚尤其要从重视普及基础上 的提 高层面上着手 ‚对 内搞活 、对外开
放 ‚将广大家长有效组织起来 ‚积极发挥他们 的主观能动性 ‚这也许是一种更为理性 的态
度 ‚然后再去寻求 “ 企业投入 、政府搭台、学校做事 ” 这一三方协 同合一的理想 的展演活
动方式 。
第七节 当前影晌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持续稳步发展的
主要 问题及相关讨论

我 国幅员辽阔、人 口众 多‚是一个多民族聚居 的国家 。长期 以来 ‚由于 自然条件 、历


史原因、政策环境 、思想观念和劳动力素质等诸因素影响 ‚我 国各省 、市 、区之 间社会经
济发展不平衡现象 比较严重‚区域间整体发展差距较大 。据 《 年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状
况调查报告》 ’显示 ‚东部沿海地区、中部 内陆地区与西部少数 民族聚居地区之 间收入差
距 比较 明显‚东部 、中部 、西部人均年收入之 比为 以西部为 ‚西部和东
部的内部差距大于中部地区。各地区教育、文化、科技 、卫生、公用事业等呈现 出不同的
发展程度和面貌 ‚正是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之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结果 。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也是包括中小学音乐教育在 内的整个教育工作发展的根本保
障‚但后者的发展必然推动前者‚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及和谐的人
文环境‚他们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 。
根据对我国中西部及边远地区部分欠发达市县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挥春市、青
海省海东地区互助土族 自治县、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龙 山县 与东部沿海及部分
发达城市 江苏省苏州市 、广东省东莞市 、北京市海淀 区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实地
调研 ‚经分析、归纳与总结‚找出影响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稳步发展的主要 问题 ‚
梳理其发展的相关思路 ‚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取得成效提供参照 。

一 、地 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社会是一个庞大 的结构系统 ‚其 内部组织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作为社会结构系统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要为社会各行业各系统提供智能支持、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 、
传播科学的社会发展理念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
区域 内部各个城 乡的经济结构布局与调整 ‚不仅 是区域发展的历史性任务 ‚也是城 乡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城乡教育‚与社会经济、人和 自然共 同发展 ‚因此城乡教育发展水平
也是各个城乡有机联系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基础 。
根据六县市区调研显示‚三个欠发达少数 民族地 区与三个发达市区之间在地 区社会经
济发展上差异较大 ‚而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其落差要远远大于地区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 的不平衡 。
、教育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及部分发达市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西
部及边远地区部分欠发达市县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如 ‚“ 年期间‚如果人均教
育经费东部是 ‚西部则是 ‚而中部是 ”。 地 区间教育基础设施 、教学质量 、
受教育年限、艺术教育水平等等均形成 了较大 比差 。
、教育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同在东部、中部、西部各城乡教育整体发展也不尽相同。
如‚ 年发达地 区的东莞市 亿元 和苏州市 亿元 与欠发达地 区的挥春
市 亿元 与龙 山县 亿元 “ 在政府投入中小学教育的资金总额就有一定差距 ‚

‚李培林 陈光金 李炜执笔‚《 年 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状况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 “ 全国和谐稳定调查 ” 课题组‚


载汝信 陆学艺 李培林主编‚《社会蓝皮书 年 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一 页
《从 “ 塌陷” 走向 “ 崛起” 的湖北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新三片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研究” 课题组‚载朱小蔓主编 ‚《对
策与建议— 一 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一‚
页。
参阅本章第四节、第五节 、第一节、第三节 。
城乡教育 “ 二元结构 ” 的表现 比较突出。城乡中小学教育在危房改造、翻新、扩建及改善
校 园环境、远程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以及学生寄宿、教师住宿 、教育办公等方面投
入较大 。而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投入 ‚则依城乡中小学校 自身条件而定‚发达地 区的市区中
小学 明显好于欠发达地 区的市县 ‚西部少数 民族地 区诸县 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设施 比较薄
弱。
地 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不仅体现在教育系统外部 ‚也体现在其 内部 。
、教育组织形式之 间不平衡 ‚相互协调 、支持能力有 限。如 ‚课 内教育与课外教育 的
需求不平衡 ‚校 内教育与校外教育 的需求不平衡 ‚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 的需求不平衡 ‚职
业教育与非职业教育的需求不平衡等。他们之 间的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在各学科
教育相互衔接 、协调与支持上的不足 ‚尤其对 于少数 民族地 区中小学艺术教育而言。
、学校教育发展 目标不平衡 ‚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 限。教育 以育人为核心 ‚人的
和谐发展基础是最为重要 的。由于地 区教育环境 、学校 自身文化 、家庭经济状况 、家长受
教育程度及对子女的教育期待等差异 ‚从一定意义上讲 ‚城乡之间在学校教育 目标发展上
有所不 同。城市学校 ‚由于所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 的支持‚这些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水平
较 高 ‚其教学条件相对优越 ‚学校本身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 的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成长
和全面发展 。乡镇学校 ‚在教育的经费投入水平和教学硬软件设施等方面 由于长期得不到
重视和保证 ‚加上 自然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们 的思想意识等方面 的差距 ‚学校在
关注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同时‚更为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 ‚因而两者在教育 目标上的追
求和态度略有不 同。
、学科 间受重视程度不平衡 ‚关注艺术教育不够 。音乐课虽为基础教育阶段 的一 门必
修课程 ‚是实施美育 的主要途径之一 ‚但在城乡教育系统 内部其发展 的不均衡状况差距较
大 ‚这与学校教育 目标发展上 的不 同也有着密切 的联系 。从调研看 ‚城市对普通 中小学音
乐教育及器乐教学的重视程度较高‚而乡镇对此表现一般 ‚即便这些地 区有着丰富的艺术
教育 资源 。
由于教育是为人 的全面发展服 务‚因此教育系统 内外部整体发展水平 的不平衡 ‚也必
然会拉大地 区、城 乡社会经济发展 的差距 。所有这一切 ‚在相 当程度上制约和 影响 了当前
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持续稳步的发展 。

二 、地 区文化教育发达程度 ‚直接影响对学校美育的认识与实践

地 区经济发展与繁荣 的程度往往与地 区文化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相 匹配 ‚这种 正 比关系


一般是 由地区 自然条件 、历史积淀 、民众思想 与观念等决定 的。例如 ‚作为吴文化 的发祥
地— 太湖之滨苏州 ‚它有着优越 的 自然条件 、优秀的艺术文化传统 ‚生活在鱼米之乡 、
丝绸之府 的苏州 民众 ‚思想开明、观念灵活 ‚所有这些都在深刻地影响着 苏州社会经济与
文化教育 的成熟程度和发达水平 。而社会文化教育 的发达 ‚必然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体 的人
对美的关切与体察 ‚也必然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学校美育的认识与实践。上世纪整个八、九
十年代 ‚苏州中小学音乐教育及器乐教学的蓬勃发展便是一个很好的证 明。
与之相较 ‚处于青藏高原 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青海互助土族 自治县 ‚其 自然条件在
整个海东地区和青海省令人羡慕 ‚但仍然 由于高原交通不畅‚致使经济整体发展缓慢 。除
此之外 ‚一些现实原因也在 困扰着他们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 ‚山区孩子升学积极性受挫 ‚
多数青少年过早辍学 ‚男生多数从事家庭副业或外 出打工 重男轻女的现象依然存在 ‚多
数读完小学和初 中后便 留在家 中帮父母做事或过早嫁人 、育子 、操持家务和农 田劳作 ‚因
而互助县女生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男生。所有这些 ‚均在不 同程度上制约 了互助县社会经
济发展与文化教育水平 的整体提升 ‚人们对学校美育 的关注与重视程度 自然受到相 当程度
的影响 ‚如基本 的音乐课堂教学虽有一定课 时保证 ‚但偏远 乡镇小学 “ 看 电视 ” 上音乐课
的现象不在少数‚再加上音乐教师整体处于兼职状态 、教学设备普遍欠缺等等 ‚因此其整
体音乐教学质量堪忧。
最近 的一份调查显示 ‚整个西部 “ 农村地 区的贫 困家庭 中‚成员最高教育水平大多数
在小学以下 ‚其 比例高达 侃 ‚远远高于非贫困人 口 钱的比例。城镇的整体教育水
平 比农村地 区稍高一些 ‚贫 困家庭 的最高教育水平多数集 中于初中及 以下 ‚比例为
与之相应 ‚城镇非贫 困家庭 的最高教育水平多数在高中及 以上‚最高教育水平在初 中及 以
下的比例不到总数的一半 。” ’这些数字告诉我们 ‚整个西部城乡贫 困人 口教
育水平普遍偏低 ‚而这是导致他们处于贫困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试想 ‚尚处于温饱状态 ‚
维持在基本生活水平线的广大农 民‚要他们去关注学校美育 、重视音乐课和器乐学 习‚客
观上是难 以达到的。

西部农村 与城镇地 区贫 困与非贫困家庭 的教育水平分布


单位
类 别 家庭成员最高教育水平

从 未上
上 小学未
未 小学
学 初中
中 高中
中 大专
专 其他

过学 毕业
业 毕业
业 毕业
业 毕业
业 以上
上 学校

农 贫 困 。 。
村 非贫困
困 匕璐

城 贫 困
镇 非贫困
困 。 ‚ 哲公

三、学校文化建设及校长的教育追求和教育理念 ‚对学校音乐教育受重视程
度和持续发展有直接影响

“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这句朴素而富有深刻意义的话语告诉我们 ‚育人 的环境 、育


人 的文化是需要经过长期发展一点一滴积累而成 的。学校教育应有培育学校教育生态 的环
境 ‚这一环境的核心支点便是学校文化 ‚而这一环境 的策划实施者便是学校校 长。
学校文化的概念 ‚是近年在学校教育的视野 中渐进 凸显出来的。对于这一概念的界定
众说纷纭‚从中可 以梳理 出这样一种认识 学校文化是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变迁 以及在教
育中树立 民族文化主体 的大环境下 ‚经过较长时间的历史发展积淀 ‚以学校 为本 ‚由校 内
师生员工一同创造并达成共识的价值观念 、办学思想 、群体 目标、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
观体系‚是一个学校物质与精神 、特质与氛围的集 中体现 。在立足于民族文化主体教育 的
基础上‚坚持学校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努力追求尊重与和谐 ‚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 ‚它包括教 、
学、做合一‚学生、教师及教学的和谐发展。
“ 优质学校的稳定性在于形成优 良的学校文化 ‚它是一所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
我们常说一位好校长可 以造就一所好学校 ‚这 己被无数实践所证 明的‚但 当这个校长离 开
这所学校的时候 ‚能不能给这所学校 留下一些永恒的推动力‚是检验一位校长是不是真正
的好校长的重要尺度 ” ‚而不仅仅看其在任时的一些政绩。
校长是学校教育 、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策划者 、主持者 、首要实施者 ‚其教育追求和
教育理念必然要在社会经济文化变迁的大视野下和地 区、学校 自有文化积累的基础上 ‚以

赵延东 张化枫 邓大胜‚《西部械乡居民的贫困状况》‚载汝信 陆学艺 李培林主编‚《


社会蓝皮书 年 中国社会
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 月第 版‚第 川 页。
同上 。
培育学校 良好的教育生态》‚《中国教育报》‚
陶西平‚《 年 月 日‚第 版。
一种历史的、联系的、整体的观点‚去看待、疏导、调整、推动学校文化可持续发展 。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叶翠微在谈及学校文化建设时认为 “ 追寻学校文化我看有
三种东西‚第一应看到终极关怀‚即一种超功利主义 、超 ‘ 生存际遇 ’并脱离 了 ‘
低级趣
味 ’的价值情怀 第二应看到科学精神 第三应看到美的情怀 ”。’这种观点能够反映出‚
校长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深刻思考 ‚尤其对于学校美育的认识 。在笔者六市区县调研过程 中‚
注意到 了这样一种普遍 的现象 凡是艺术教育搞得好 的中小学校 ‚在校长们 的思想观念 中
蕴含着一种深深 的教育情怀 ‚即学校文化持续健康发展过程 中对美的追求、对学生成长与
全面发展 的追求 。
美 国第二任总统亚 当斯有句名言 “ 我们这一代不得不骑在马背上从事军事和政治‚为
的是我们的儿子一代可 以从事科学和哲学 ‚为的是我们的孙子一代 能够从事音乐和舞蹈 ”。
这样一种崇高追求 ‚其终极 目标指 向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实践与文化 ‚指 向人文素养 ‚指 向
人 的和谐与社会 的和谐 。学校音乐教育和器乐教学 的最终 目标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它
必须通过实践来积累‚有 了积累便有记忆 ‚有 了记忆才有文化 ‚才有 民族精神的振兴 。而
这一切的发展水平 ‚往往受到学校文化 的积累与建设、学校校长的教育追求和教育理念的
深刻影 响 。

四、由于对 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乐教学认识不到位 ‚器乐教学在 中小学 音乐教


育 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始终不够 明确

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特别是改革开放 以来 ‚虽整体发展较快 ‚但 由于我们


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认识是不到位 的‚各地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的发展与实
践是 间断性 的、重复性 的、阶段性 的 小、初 、高缺乏相互衔接 、递进 发展 、散乱无序
的。除前面 已分析过的原因外 ‚还有一些重要 问题值得我们 去关注 。
、对器乐教学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始终不够 明确
多数 中小学音乐教师未能将器乐与其它音乐教学领域平等看待
新世纪伊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遍及全 国‚包括音乐教师在 内的所有 中小学教
师纷纷投入到各种形式 、不 同级别的培训活动之 中。面对全新 的音乐课程 改革 ‚中小学音
乐教师从陌生到熟悉 ‚从同化到顺应 ‚从聆听专家解读到亲历教学实践‚这一系列教学实
践行 为基本 占据 了整个教学研修 的全过程 ‚占据 了整个 中小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大部分时间
和 空间‚如转变教学理念 ‚研读新课标 、新教材 ‚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关注 学生学 习方式
等等 。
但是 ‚在关注歌唱 、欣 赏等 内容领域 的同时‚器乐似乎被冲淡 、被忽视 、甚至正在渐
进 “ 退 出” 音乐新课程 的 内容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 多数 中小学音乐教师身上 ‚也包括部分
在解读课标文本和体察新课堂的部分音乐教育学科专家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 《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 ” ‚对 “ 演奏 ” 这一表现领域虽未有详
细而 明晰的内容标准 ‚但器乐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整个 内容领域一个不可缺 少的重要环
节 ‚《标准》本身给予 了充分观照 。仅从调研看 ‚大体上形成 了 《标准》所强调音乐教学
诸 内容领域 的均衡发展与器乐教学未受到多数 中小学音乐教师及部分音乐教育研究工作
者重视 的矛盾 的现象 。如 ‚东莞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在上世纪整个九十年代 的发
展是稳健 的‚中小学生器乐学 习的普及率接近 ‚部分发展好 的镇 区‚在努力探索 中小
学课堂器乐教学与课外社会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有机结合上也迈 出了可喜 的一步 ‚拓展 了器

叶翠微 ‚《追寻学校文化的终极意义》‚《中国教育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普通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乐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推进 了器乐教学的健康发展。新课改实施后‚东莞市中小学音乐
教师对歌唱和欣赏 内容领域方面给予了充分重视‚音乐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发展趋 向‚更
加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音乐活动的感受 ‚对美的体验和创造的发展 。但对课 内器
乐教学的关注普遍不够 ‚形成 了音乐教学 内容诸领域不匹配 、未能均衡化发展的态势 ‚此
前积累下来的丰富的课 内器乐教学成果和经验未能得到有效保持、积极推广 、继续发展 ‚
从一定意义上讲 ‚造成 了器乐教学整体发展的割裂和资源的浪费。究其原因‚是 由于广大
中小学音乐教师和部分教育行政主管领导对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相互匹配、均衡化发展的
认识不够 ‚对器乐教学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够 。
多数地方教育行政人员未能持续支持、协调和督导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

为迎接 年在挥春市召开的 “ 吉林省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场会 ”‚ 年后 ‚在原
有 民族音乐文化和 “ 器乐进课堂 ” 发展 的基础上 ‚挥春市政府积极协调政府各部 门对 中小
学校艺术教育持续支持与监督指导‚充分发挥教育局艺术教育的领导职能‚将挥春市 中小
学音乐教育及器乐教学推 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班班有歌声、校校有乐声 ”‚便是这一
阶段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普通音乐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 ‚ 年现
场会结束后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 门未能借此机会形成持续推动的科学举措和激励机制 ‚花
费多年心血树立起来的农村音乐教育示范旗帜渐渐失色‚形成 了今天的发展局面。这种 为
了完成某种阶段性 的教育任务而采取 的阶段性工作态度和方法 ‚势必会直接影响挥春市 中
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持续稳步的健康发展。
在保护和传承 以民族音乐文化为主体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上 ‚教育和文化职能部 门
的沟通与合作普遍不够
年 ‚由苏州市文广局组织专家评选 “ 苏州市特色文化学校 ”‚应该说其活
动本身是有意义 的。但专家小组进行审批与定期复查成员中‚并未包括市教育局行政系统
或中小学优秀音乐师资 、学科带头人 、相关局 内专家学者等人员参与其活动 ‚仅 以文化界
艺术专业人士为主。这样的活动 ‚是否能够根据中小学校 自身的文化、环境 、条件 、艺术
指导教师 、领导意识等方面作 以考虑 ‚挖掘和推 出一批经得起 时间考验 、名副其实 、具有
优 良传统的艺术特色校 ‚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和财政持续支持‚促使 “ 苏州市特色文化
学校 ” 先发展 ‚再带动其他学校稳步发展 。作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的苏州市 ‚依靠其地理 、
经济、文化、人才 、教育等优势‚教育和文化部门并未有机 、有效联合起来 ‚增进沟通与
协调的深度和广度 ‚ 自觉地促使 中小学校的学生们去认识本地区丰富的音乐文化品种 、传
承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记忆 ‚包括江南丝竹 、二胡艺术等器乐文化在 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代相传、永葆青春 。类似 的问题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 自治州龙 山县的中小学音乐
教育也有 明显反映 ‚即便那里蕴藏着包括器乐在 内的丰富的土家族苗族音乐文化遗产 。
、部分地方政府和相关方面的教育政策 、法规 、文件等对中小学器乐教学没有给予足
够重视、明确规范、根本保障和严格督导以促使其顺利实施
随着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始‚教育部分别于 年和 年相继颁布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 实验稿 ’ 和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 “ ‚并在全
国选点试行 ‚逐步推广 。 年秋季起 ‚全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小学和初级 中学全部
进入新课程实施阶段 ‚一场全 国性的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拉开帷幕 。其 间‚有两个 问题
值得我们重视 其一是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本身在有关器乐 “ 总
目标 ”、“ 学段 目标 ”、“ 内容标准 ”、“ 实施建议” 上并未显示出器乐教学在 中小学音乐教学
领域 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如在 “ 知识与技能 ” 中仅提及 “ 学 习……演奏 的初步技能 ‚ ’
未能象歌唱那样— “ 培养学生 自信 、 自然 、有表情地歌唱 ” 给予 同样 的 目标表述 。再有

成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 初步技能” 目标的表述 比较模糊‚容易理解为 “ 一般接触 ”。 年级的学段 目标 “ 能
自然地 、有表情地歌 唱 ‚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 即兴创造活动 ”‚这是将器乐划入到其
他表现活动之 中‚突 出歌唱的地位和作用 ‚其本身含有对器乐等其他音乐 内容领域不够重
视 的态度 。既然是 “ 内容标准 ”‚应在 “ 年级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 ”、“ 一 年级学习
课 堂乐器 …… ” 中对 “ 打击 乐器 ” 和 “ 课堂乐器 ” 给予 明确 的界定或 说明。否则 ‚在 乐器
选用上易于形成一种随意的器乐学习印象 ‚对一线音乐教师在教学操作上也同样易于形成
一种无序的器乐教学倾 向‚还有包括缺少对器乐基本技能学习顺序 内容的表述和强调‚“ 演
奏 ” 内容标准 的表述用语在具体 内容 的指 向性上停 留于一般接触 的感性层面 。在有关 “ 演
奏 ” 教学 内容的几点提示中‚对器乐学习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中的地位未作充分解释 。再有 ‚
《标准》本身并未对课外器乐活动的计划安排 、组织排练 、展演交流等给予实施上的明确
指导和建议说明‚客观上造成课 内器乐学 习与展演活动 的 “ 评价方式 ” 不适于课外器乐学
习与展演活动 的 “ 评价方式 ”‚课 内与课外存在两套不相干系的内容 与评价 ‚造成课外器
乐学 习与展演活动形成任其发展 的某种倾 向‚“ 课 内与课外相结合 ” 的艺术教育发展原则
流于某种形式‚总之 ‚这些 问题在不同程度或无意识间影响了对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
学领域 中地位与作用 的认识和判断 。
其二是全国所有九年义务制中小学音乐教师在不 同级别的轮训过程 中‚在热切关注 、
探讨、研究、实践如何上好新课程 的同时‚对课堂器乐教学的关注程度有下降趋势 ‚这一
点在调研的过程 中‚除北京市海淀区以外 ‚其余五市县均有不同程度 的反映。
据此 ‚在 《标准 》的实施过程 中‚由于 《标准》本身对器乐教学的指导与保障未形成
具体、清晰而准确 的表述 ‚各地方教育行政部 门在 《标准》实施过程 中也未制定或书面提
出相应 的举措或方案 以保障器乐 “ 内容标准 ” 的顺利实施 ‚如调研 的三个少数 民族地 区‚
几 乎所有 中小学校在音乐教学器材配备上远远落后于发达地 区市级 中小学校 ‚与 年
和 年教育部颁布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 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乐配备 目录》的具体要
求 尚有相 当一段距离 ‚尤其对 于西部偏远 山区的中小学校来说 。对器乐教学 内容专项的督
导 、监管与支持机制 ‚国家和省 市 、区 尚未 出台一套科学 、合理 、行之有效的相关政
策 予 以保障 《 标准》的具体实施 ‚而这是影 响 《标准》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与贯彻 、落实
基 于体验的音乐教育实践 向纵深发展 的主要瓶颈 。
、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实施层面上 ‚包括艺术教 育在 内的国家教育相关政策及
法规等部分内容之 间存在一定程度的 自相矛盾
一 年 月前 ‚从一定程度上讲 ‚我 国绝大 多数省、市 、区的中小学课 内外器
乐教学基本是 良性发展 的‚尽管 尚有这样那样 的问题 。但是 ‚根据 国务院的统一要求和部
署‚ 年秋季开学始 ‚全 国义务教育学校推行 ‘ 一费制 ’的收费办法 。教育部副部长张
保庆强调 “ 不管有什么困难 ‚各地在今年 年 秋季开学时‚必须完成 ‘ 一费制 ’
收费办法具体实施方案的制订工作并开始推行 ‚不允许 以任何理 由推迟这项工作 。”
年 月 日‚遵照 “ 教育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 、财政部联合决定在全 国义
务教育学校推行 ‘ 一费制 ’收费办法 ”‚北京市开始实施义务教育 “ 一费制 ” 政策 。由于
课堂乐器被认为是 “ 一费制 ” 规定之外 的收费范围‚致使 中小学校 的课堂乐器面临尴尬
选择 ‚如果学校代学生统一购置课堂乐器 ‚其性质在一定程度上构成 了 “ 乱收费 ” 行为
如没有购置 ‚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 内容缺 失‚又没有完成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
标准 实验稿 》 “ 内容标准 ” 的要求 。这一矛盾 ‚使海淀区中小学校和音乐教师不知
所措 、进退两难 。

‚丁伟 ‚《全国中小学生金秋推行 「一费制 」


》‚《人 民 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
《北京义务教育 “ 一费制” 正式实施费用确定》‚源 自 川 。山” 抽左侧润州菊刀 沉幻 加
“ 一费制 ” 是指严格核定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标准的基础上 ‚由省级人 民政府确定一个收费总额 ‚然后一次性统
一 向学生收取的收费办法 。《什么是 “ 一费制 ”》‚《人 民 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 。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年 ‚包括北京市教委在 内的北京市政府七家职 能部 门联合颁发 《关于 印发
年北京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意见的通知》 京教监 【 」 号 ’
。 《 年北京市
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意见》 “ 工作任务 ” 第八款 “ 禁止搭车收费和各种形式的摊派 ” 中
明确规定 “ 严禁强制学生统一购买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等 ” 。
当前 ‚全国绝大多数中小学校不约而同地将课堂乐器 如竖笛、口风琴 、 口琴等 定
位 为课堂学具 或教学用乐器 ‚即上文 《意见》所认定的 “ 学习用具 ” 范畴 。依据 《意
见》‚北京市各中小学校不得强制学生统一购买 “ 课堂乐器 或教学用乐器 ” 这一学习
用具。
年 月‚中华人 民共和 国教育部制订的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 实验
稿 在 “ 表现 ” 内容领域中包括有 “ 演奏 ” “ 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 ‚参与歌 曲、
乐 曲的表现 ” 。在 《标准》关于 “ 演奏 ” 教学 内容的实施建议中对课堂乐器有如下建议
“ 课堂乐器应易学易奏 ‚便于集体教学使用。吹奏乐器必须符合卫生标准 ‚发音纯正。”

上述 内容表 明‚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中小学校应该在音乐课堂上开设课堂器乐课‚坚持
《标准》 “ 面 向全体学生” 的基本理念‚简单易学的乐器做到人手一件 ‚适宜开展班级集
体教学 。
同样是政府文件 ‚但二者在这一层面上 自相矛盾 满足前者 ‚违反后者 满足后者 ‚
触犯前者‚令调研的六市、区、县所有中小学校长、音乐教师、学生家长、各级音乐教研
员、教委美育行政官员和督导人员陷于被动‚不得不顶着 巨大压力‚通过多条管道和说辞
敬告家长 ‚ 二还要 “ 晓之 以理‚动之 以情 ” 地说服他们 ‚ 目的是为学生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学
习一件乐器‚养成乐于亲近音乐的态度、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同时‚采
取指定某一厂家进行 “ 阳光 自行或团体购置工程 ” ‚并将购置明细 向家长和社会公布或 口
头 以学校法人代表的名义予以保证 。这种操作方式‚不仅是 向广大家长负责 ‚更是对购置
乐器 的厂家给予一种信任管理并监督其售后服务 。
虽有风险‚但海淀 区中小学校始终在坚持课堂器乐的教学 ‚努力开好班级器乐课 ‚并
以各种各样 的展演形式积极地推动这一教学 内容进一步发展 ‚尽管此举是 “ 偷偷摸摸 ” 的
“ 违规 ” 行 为 。他们 的具体办法 是 不 以行政命令强迫学生购买 ‚通过家长 、学生 、教 师
三方协商 ‚若能够达成 口头一致 ‚即刻开设 。此后 ‚学校下发通知 ‚鼓励学生 自行购置课
堂乐器 ‚若学生在购置乐器上存在经济 困难 ‚学校可 同厂家直接沟通 ‚寻求厂家赠送或提
供赞助 ‚免费送给这些孩子所需乐器并保证其乐器质量。至此 ‚海淀区中小学课堂器乐教
学保持 良性发展 ‚并 以 “ 音乐教学课 内外一体化 ” 课题引领 ‚课堂器乐学习逐步从学具功
能向乐器功能转变 ‚进一步实现课堂器乐一合奏教学的 目标 。
当前 ‚由于 “ 一费制 ” 依然在发挥其行政干预性作用 ‚除北京市海淀区以外 ‚其余五
个市区县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器乐教学基本处于缓慢发展或停滞状态 。如 ‚苏州市的中小
学器乐教学‚在上世纪整个九十年代有着辉煌的发展‚但实施 “ 一费制 ” 以后 ‚在一定程
度上挫伤 了很多热情奉献于器乐教学岗位上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积极性 ‚致使苏州市区近
一半中小学校音乐课基本没有课堂乐器这一教学 内容。广东东莞市、吉林挥春市、湖南龙
山县和青海互助县 ‚也基本如此 。但是 ‚政府 至今 尚未发布相关文件 ‚对 们 一 费制 ’是
否包括中小学课堂乐器 ” 问题给予明确说明和解释‚其矛盾依然存 在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文件选编》‚ 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编‚华艺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第 冬
页。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 月第 ‚
版。
同上。第 页。
同上。第 页
五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 乐学习、练 习及展演活动未能遵循学校艺术教 育发展
的 “ 三结合 ”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与
原则

年 月 日‚中华人 民共和 国教育部令第 号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一


章第 四条 中提 出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应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课 内与课外相结合 、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的原则 。”
根据调研情况 ‚多数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 乐教学 的发展未 能遵循 《学校 艺术教育工作规
程 》提 出的 “ 三结合 ” 原则 ‚其主要原因试析如下
首先 ‚在认识上 尚没有理清 “ 三结合 ” 的相互关系 。
中小学校音乐教育及器乐教学是面 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和教学‚从根本上讲是为全体学
生服务的。中小学在校学生是一个分年级、分班级的群体 ‚其 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器乐教学
是面 向以班级为单位 、以年级为群体的普及 所谓提高‚也是从班级和年级学生群体提高。
既然是普及 ‚就要适应所有班级和年级学生的需要 ‚便于他们接受‚面 向全体学生、易于
上手 、无技术障碍 、可 自由参与合奏 轻便简洁、卫生、较为经济 具有 民族音色 、地 区
文化传统 ‚体现文化身份认 同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涵盖中外音乐作品演奏所需条件 的乐器
形式及与之相适 的、不 同风格 的合奏音乐作品。提高 ‚应有一个基础 ‚要从班级和年级学
生群体 的基础上提 高 。对于 “ 全 国 岁至 岁 亿儿童 ” ’而言 ‚迫切要求普及 的启
蒙运动 ‚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易于参与的乐器形式及与之适宜的器乐合奏作 品‚
以提 高他们乐于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成功地获得基本 的乐器演奏技能、相关音乐文化知
识和基础 的音乐分析 能力 ‚培养他们 自信地 、高兴地表达和交流 内心真挚的情感 ‚提 高音
乐修养 。
普及与提高是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 的一个整体 。学生有要求参与合奏 的普及 ‚在合奏
中感到 自信 、快乐和 自豪 ‚得到 了来 自父母 、师生和社会其他人士掌声的认可 ‚ 自然也就
要求提高 ‚而且是持续地提 高下去 。普及是班级和年级学生群体 的普及 ‚提 高也是班级和
年级学生群体 的提 高 。
课 内是普及 的主渠道 ‚是提高指导下 的普及 课外是提 高的主场所 ‚是普及基础上 的
提 高 。从本质上讲 ‚二者各 自的 目标和任务 、内容和形式不同‚但彼此相互联系 、相互作
用 、相互结合 、不可分割 ‚因此二者不能混谈 ‚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延续或补充 的观 点是
不正确的。
对于学习与实践 的关系 ‚笔者 以在此前阐述 “ 练 习与演奏 ” 的关系中给予 了相关讨论 ‚
在此不再赘述 。但需 明确一点‚整个学习与实践本身是辩证统一的 学习就是实践 ‚实践
就是学 习‚二者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 ‚二者是 “ 普及与提 高相结合 ” 和 “ 课 内与课外相结
合 ” 的实施依据 。若没有根本 的器乐练 习与演奏 ‚若没有根本 的学习与实践 ‚中小学音乐
教育 的存在也就没有 了任何意义 ‚因而也就谈不到 “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 和 “ 课 内与课外
相结合 ”。因此 ‚“ 三结合 ” 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 ‚共 同服务于中小学艺术教
育 的全过程 。
其 次‚从实践的层面看 ‚由于受本地 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民族文化主体教育水平及
其特征的显现 ‚以及学校文化及其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条件等差异‚由于 国家各级政府和
教育行政部门对器乐教学的认识不到位 、对器乐教学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中的地位和作用不
够 明确 ‚再加上器乐教学相关链条本身不匹配的现实‚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实
践从根本上没有具体落实 “ 三结合 ” 的教育原则。

《中国私立教育迎来好时机 》‚【美 国彭博新闻社 月 日报道 】题 中国私立教育处于繁荣顶峰 记者安迪 慕克吉 ‚


《参考消息》‚ 年 月 日‚第 ‚ 版 。
六、由于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外器乐社团认识存在一定误区‚课外器乐活动
与课 内器乐教学总体发展始终不相 匹配 ‚二者互为支持 、共促共进 的关系尚
未形成

从 年在上海创建 的 “ 中西女塾 ” 墨梯学校 开设弦乐选修班并定期组织汇报音


乐会 ’为标志 ‚我国近代 中小学生课外器乐社 团开始起步 ‚发展至今 己有百余年 的历史 。
回顾这百余年 ‚尤其是改革开放 以来的近 年‚我们始终将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外器乐社
团定位在 “ 业余 ” 这一层面上 ‚以有别于 “ 专业 ” 器乐社团。如 ‚享誉全 国乃至世界的北
京市中学生金帆艺术 团‚在该团章程 草案 中这样 定位 自己的艺术 团‚第一章第一条
“ 艺术 团是北京市中学生的业余艺术 团体 ‚是对 中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业余学校 。” 在
海淀区所有 中小学校的校级器乐社团中‚一对 “ 约定成俗 ” 的概念— “ 业余 ” 和 “ 专业 ”
— 始终存在于学校及乐团所有成员的思想意识之 中。这一对概念 ‚作为学生艺术 团或学
生乐团的性质定位是否具有科学性 ‚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乐 团本身 ‚更
关系到与之相结合 的课 内器乐教学及整个学校音乐教育和学校教育各个环节 。
对于不 同层 次乐 团性质的定位而言 ‚国际上惯用 的称谓是 “ 职业 ” 乐 团和 “ 非职业 ”
乐 团之分 ‚正如 “ 职业 ” 球 队和 “ 非职业 ” 球 队、“ 职业 ” 医疗 小组和 “ 非职业 ” 医疗小
组或 “ 职业 ” 钢琴家和 “ 非职业 ” 钢琴家之分一样 。对此 ‚是我们思想中 “ 约定成俗 ” 的
概念本身存在混淆 ‚还是我们没有彻底理顺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劳动关系学辞典 《现代劳动关系辞典》对 “ 职业 ” 这一词 目这样表述 “ 职业 ‚指相对
固定地要求劳动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劳动能力 ‚并能使劳动者在社会 中依此而获得生
活来源 的工作或劳动活动 。” 它有六种性质 “ ①经济性…… ②技术性 ‚必须具备一定的
专业技能和知识 ‚并通过职业训练或专 门教育培训 ‚在职业活动 中能发挥个人 的专业智慧
和才能 ③社会性…… ④ 多样性…… ⑤连续性 ‚即职业本身的技能和知识要求连续不
断地提高‚并具有相对 固定的特点 ⑥伦理性 。”
“ 专业 ‚指专 门的学业或在某个领域从事专 门事业 而具有相应 的职业特 性 。……随着
社会生产发展趋于现代化 ‚就愈发带来专业化倾 向。欲达到专业化 的水平 ‚就需要进行专
业教育和专业培训 ‚从而使劳动者具有专业技 能而成为专 门人才 。” 今天 ‚“ 医生资格认
证 ”、“ 律师资格证 ”、“ 工程监理师资格证 ”、“ 注册会计师资格证 ”、“ 教师资格证 ” 等诸从
业资格认证是非常普遍 的。在这里所提到的 “ 资格证 ”‚就是不 同职能操作上 的专业化表
现。“ 业余”‚是指主流工作时间以外的、非专业的‚更多以口头的方式在社会舆论中形成
的一种与专业相对应的习惯性表述 ‚其本身带有某种随意性 、不稳定性 ‚难 以形成持久 、
执著的艺能追求 。
根据上述概念 ‚“ 专业 ” “ 职业 ” 是不成立 的‚因为 “ 专业 ” 是 “ 职业 ” 的职 能要求
和职业特性之一‚其核心要求是技术专长不断提升 的集 中表现 。“ 业余 ” 与 “ 非职业 ”‚二
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指是不等同的‚前者是相对 “ 专业 ” 形成的某种 口头习惯性表述
后者是相对 “ 职业 ” 这一劳动关系形成严谨和科学 的表述 。
我们在听维也纳童声合唱团、中国交响乐团少年及女子合唱团的演唱时‚会为他们美
妙纯真的天籁之音所感动 ‚殊不知他们大多都是这一年龄阶段共 同参与音 乐活动 的一个 团
体 ‚虽为非职业的合唱团体 ‚但不妨碍其 向合唱艺术顶峰发起冲击 ‚当然其 中也有最后走
上声乐表演这一职业 的可能。因此 ‚非职业 的教育 ‚是一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的、“ 上不

《中西女塾章程》。参阅孙继南编著 ‚《中国近现代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北京市教委文件汇编 一 第二册 内部资料 ‚北京市教委编‚一九八九年‚第 页。
苑茜、周冰、沈士仓、谢晋宁主编 ‚《现代劳动关系辞典》‚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同上‚第 一 页。
封顶、下要保底 ” 的教育‚其 内在技艺和素养追求是无止境的。因此‚对于学生器乐乐团
而言 ‚不应停 留在一种随意的、不稳定的、仅 以保持某种兴趣和爱好层面而获得的一般性
接触 。对于一个优秀的学生器乐社团‚要求其能够形成一种持久的、执著的音乐技艺、音
乐表现与音乐修养的追求 ‚并养成乐于亲近音乐的态度 、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演奏活动的兴
趣和习惯 ‚而不 以其作为生活来源的某一工作或劳动活动 。所 以‚在 中小学生乐团生活中‚
没有什么专业和业余之别 ‚不是说某一学生的手风琴演奏通过 了十级考级并获得证书‚该
学生就是搞专业 的。关键要看 ‚他是否从事手风琴演奏这一职业 。学生演奏水平 已经通过
了考级十级 ‚也可能此后从事营养师这一职业 。因此 ‚在这里 “ 真 ”、“ 善 ”、“ 美 ” 永远是
一种标准 ‚不会有两种或其它的什么标准 。
至此 ‚对于包括海淀 区所有学生乐 团在 内的全 国各地 中小学生艺术团‚其性质应 定位
为 “ 中小学生艺术 团是非职业的学生艺术团体 ‚是对 中小学生进行艺术教育 的非职业学
校 。”
一所学校一个或几个学生乐 团的持续健康发展 ‚追求器乐艺术更高的表现境界 ‚是带
动一个学校整体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它的强大感染力 、影响力和迁移力 ‚能够触动每一
位在校学生和教师 。以此为契机 ‚将美育渗透到全校所有学科之 中、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
之 中‚形成美 的记忆和凝聚 。在美的氛围中‚生动 的、崇高的、民族的、和谐 的学校文化
能够释放无穷的力量 ‚不断提升学校办学 品味 ‚促进社区和社会 的和谐发展 。
一所 学校 一个或几个学生乐 团的持续健康发展 ‚它首要服 务的是那个学校 全体的学生
和教师 ‚因为他们是乐团的第一批观众 ‚更是乐团提高的基础 。一个乐团的成长是在普及
基础上 的提高‚由课 内器乐学习的普及所决定 ‚没有课 内器乐学习的普及主渠道 ‚就没有
乐 团持续成长与提 高的后备支持 。学校乐 团的基础 ‚便是面 向全体学生的课 内器乐学习。
它是提 高的源泉和力量 ‚是在乐 团提 高指导下普及基础与提 高基础 的器乐学 习‚是为学生
的成长与发展所需要的普及 。二者是相互促进 、均衡匹配发展的关系 ‚这一点 已经是被两
个近邻 国家 发达 国家 日本和发展 中国家朝鲜 及众 多欧美发达和发展 中国家 中小学音乐
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与实践所证 明了的事实。也就是说 ‚有怎样程度 的课 内器乐教学 ‚就
应有 怎样水平 的课外器乐活动 ‚反之 ‚有追求普及基础上 的高水平提 高‚就应有追求 高水
平 的普及 。
根据调研 ‚我们 的课 内器乐教学与课外器乐活动之 间并未形成二者本应均衡 匹配 发展
的关系 ‚二者 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即是说 ‚某个学校的器乐社 团‚在该地 区
能够达到相对 高的水平 ‚但其课 内器乐教学的普及工作 比较有限‚这个学校其他的学生可
能不会演奏什么乐器 ‚甚至可能没有机会听到学校乐团演 出的音乐 ‚欣赏音乐的唯一渠道
只有来 自课堂 ‚而并未将学生乐 团作为活生生的音乐欣赏普及的资源和途径 。事实表 明‚
不能因为学校有 了一个优秀的学生乐团‚拿到 了同类赛事的所有奖项‚培养 了一批优秀的
艺术特 长生‚而忘记或掩盖 了其它绝大多数学生基本音乐能力和审美修养 的薄弱 。
提 高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外器乐社 团性质和任务 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对外
的艺术教育窗 口‚更是对 内指导普及的有力推手 。促使课外器乐活动与课 内器乐教学形成
互为支持、共促共进 的发展关系。发挥乐团的价值和功能‚面 向并指导全体学生参与课堂
器乐学习的普及 ‚不仅是一般水平的接触 ‚还应充分利用校外器乐活动和社区展演机构等
获得高水平的发展‚参与器乐活动的音乐技能和音乐修养的培养与提高就有了根本的保
证 ‚与之相匹配 的高水平乐 团 自然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渐进形成 自己的乐 团文化和校 园文

七、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
关系和理念不够清晰‚器乐教学尚未达到一种民族音乐文化 自觉的发展状态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其 民族 自身的传统文化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是 巨大
的。另一方面‚这个 国家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 ‚其本身体现 了其特定民族或群体的审美个
性和文化精神‚传递 了那个 民族生命过程的共 同记忆 ‚它的独特性是其他依托现代工业社
会所产生的文化所不能取代 的。从一定意义上讲 ‚民族 民间音乐文化的消亡 ‚意味着这个
国家的民族特征、民族个性 、民族记忆 、民族精神的消亡 。
年 月 日‚联合 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简称教科文组织 在 巴黎第三十
二届会议上通过 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对 “ 非物质文化遗产” 给予明确
界定‚即 “被各群体 、团体 、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 实践、表演、表现形式、
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各个群体和 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 、
与 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 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
同时使他们 自己具有一种认 同感和历史感 ‚从 而促进 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
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它包括
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表演艺术 。 社
会风俗、礼仪 、节庆 有关 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 。 传统的手工艺技 能。
根据 《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载者应是生活在某一地区或社区的各个群体 、团体
和个人‚通过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人与人的相互联系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得到创新 ‚通过其文化标识确立群体、团体和个人的文化身份‚促使传载者 自身具有
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维护文化主权。
我国 年正式加入 《公约》‚ 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工作的意见》下发‚ 年 国务院公布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总计
项 ‚其 中民间音乐 项 含 民间器乐 项 、民间舞蹈 项 、传统戏剧 项 、曲艺
项 。随着第二批 、第三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 申报 ‚将有愈来愈多的民族文化财富展
现在我们面前 。
目前‚虽然政府和部分大学、研究机构 、文化阶层等官员、专家 、学者及其他知识人
士对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十分重视‚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将其列入论文加 以深入研究‚加
上大众传媒从不同视角给予跟踪 、报道 ‚在普通市 民阶层也 出现愈来愈多的关注 呼声 。但
是 ‚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主要拥有者应该是那个地区的各个群体 、团体和个人 ‚
并始终依托于他们或特定区域或空间而存在 。因此 ‚它们本身并不是一个过去 了的、已经
死去的东西‚而是一个活态的、发展的东西 ‚是有机地存活于他们之中‚构成非物质的生
命环链 ‚且在不断地生成 、传承和创新 。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 保护 ” 是我们首要 的工作 。除 “ 保存 ” 外 ‚“ 保护 ” 更为
重要的意义是通过传承 、教育等手段 ‚其生成 、传承和创新才能在今天 的社会生活 中不断
发生、永恒延续下去 。因此 ‚“ 保护 ” 就不仅仅 是物 质形态 的 “ 保存 ”。《公约 》中对 “ 保
护 ” 的界定是‚指 “ 采取措施 ‚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
确认 、立档 、研究、保存 、保护 、宣传 、弘扬 、传承 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 和振
兴 。” 在这里 ‚我们看到 了 “ 保护 ” 已超 出传统意义上 的 “ 保护 ” 范 围‚而是给予确认 、
整理、建档 保存、宣传 弘扬 、传承和振兴 。针对传承 ‚实际上 ‚有两个层面 的有效实
践形式 “ 其一是 自然性传承 ‚其二是社会干预性传承 ” ’ 。前者是我国民族 民间音乐的基
本传承方式‚“ 口传心授 ’ ‚ 后者就是利用政府行政部 门、社会相关研究 团体 ‚尤其 以立法

朱兵‚《背景、问题与思路— 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的思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艺术研究院主
办‚ 年第 辑‚第 一 页。
的方式 ‚给予某种强制性干预与支持保障‚这是尤为有效的传承手段 。但这一切的实现 ‚
其根本要依赖于教育 。对此 ‚ 年 《保护世界文化和 自然遗产公约》中有这样一句话值
得我们关注 “ 必须提 高人们 ‚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非物质 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 意义的
认识 ”。 年 《公约》“ 第 条 教育、宣传和能力培养” 明确提出‚“ 使非物质
文化遗产在社会 中得到确认 、尊重和弘扬 ‚主要通过 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年 宣传
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 ……”。
据此 ‚ 年教育部颁布的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 “ 实
施建议 ” 中根据我 国多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厚资源 ‚提 出 “ 各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 、本
民族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 当地的课程资源‚营造 良好的校 内外音 乐环境 ‚丰富具
有 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 色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把握教学领域内容标准的弹性尺度 ”。
“ 演奏 ” 中进一步明确 “ ……可 因地制宜‚选择 学习本地 区、本民族适宜中小学课堂教
学的乐器……”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号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
规程》“ 总则 ” “ 第四条 ……通过艺术教育‚使 学生 了解我 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
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 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 这些 《标准》和 《规程》
内容告诉我们 ‚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传承 ‚如 同学 习母语一般 ‚需在幼年 、童年 的时候就 开
始有计划地、有步骤地推进 民族主体教育‚一点一滴地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的记忆 。
从本研究的调研情况看 ‚一些市区县中小学校在努力建 设 自己的传承机制 与具体操作
方法 。如北京市海淀 区教委近年 以 “ 传承 中华文化 ‚继承 民族精神 ” 为主题 ‚开展 了 “ 学
民族戏 曲、过传统节 日” 系列主题活动 。在海淀区西颐小学 、北大附小少儿京 昆艺术 团的
基础上 ‚育鹰小学 的越剧 团、实验小学的豫剧 团、交大 附小的评剧 团、九一小学 的黄梅戏
剧 团、四季青小学京剧 团、门头村小学舞狮 团等纷纷成立 。青海省海东地 区互助土族 自治
县 ‚由于诸多条件局 限‚当地多数偏远 山区中小学校虽常规音乐课教学十分有 限‚但均 能
够充分利用本 民族特有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族 的安昭舞 、藏族 的锅庄舞 ‚开展课 间艺
术活动 。土家族 的摆手舞 ‚湖 南省湘 西土家族 苗族 自治州龙 山县多数 中小学校几 乎所有学
生都会跳 。这两个少数 民族 自治县‚即便是汉族 的学生 ‚也非常乐于参与到这些舞蹈活动
中‚并具有 自信 、出色的表现 。
但对于民间器乐而言‚情况不够乐观 。笔者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 自治州挥春市调研过
程 中‚虽未见到什么特殊 、壮观 的场面来传承朝鲜族音乐文化 ‚一切均来 自朴实 的音乐课
堂信 息 ‚但有一点应该指 出‚在这里笔者并未看到朝鲜族本 民族的民间器乐得到实事求是
地普及性传承 ‚仅有朝鲜族两所小学和一所朝鲜族 中学 尚有面 向少数群体 的朝鲜族 民间器
乐 ‚如 名女生的朝鲜族轻音乐团等。而远近 闻名 的朝鲜族音乐文化特色乡— 洞箫之
乡 密江乡 ‚如今会 吹洞箫 的中小学生 已经寥寥无几 ‚即便上述 《标准 》鼓励 并给予一
定程度 的弹性发展 。为什么会 出现这样的现象 ‚其深刻 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是生活在挥春
市 的朝鲜族 民间音乐的传载者们对 自己的文化主权态度 问题 ‚还是他们对本 民族 的文化话
语权关心不够 ‚或是市政府各部 门、文化教育 当局和 中小学校没有形成本 民族器乐音乐文
化 的一种 自觉…… 事实上 ‚当笔者深入到板石镇 、敬信镇 、英安镇 、密江乡看到农 民们
并不富裕的生活 、十八九岁的女生几乎难 以见到的一幕幕 、小学音乐教师疲惫的身影和瘦
弱 的身躯 ‚以及 同市教育局和统计局一些行政官员的谈话后 ‚这一答案似乎从模糊 中开始
渐渐清晰 。
第一 ‚当人们 尚处于温饱或不富裕 的时候 ‚其生存权是第一位 的。如生活在 青海省徨
水流域 的互助土族 自治县 ‚那里的人 民生活 比较艰苦 。一些偏远 山区学校 的小学生 ‚中午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只啃着一块从家里带来的硬模模 。试想‚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 ‚首要强调其文化主权是不
现实的。生活的落后‚其不仅仅是体现在经济发展上的落后 ‚是文化教育的落后 ‚重要的
还是体现在人 民思想观念上的落后 。今天 ‚我国政府 、各省市区地方政府均在积极倡导 、
投入大量人财物开始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些主要大中城市的普通 百姓也逐步有
了意识去关注本地区、本 民族 的民族 民间音乐文化 。之所 以如此 ‚一个重要的原 因是人 民
在逐步富裕 ‚国家的综合 国力在迅速上升 。因此 ‚地 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 于 民族器乐 的
普及与提高具有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 民族文化 自觉意识的形成 。
第二 ‚与挥春市一江之隔的朝鲜 ‚其经济状况相继挥春市而言‚挥春市 的人 民是富裕
的。但是 ‚朝鲜在保护和传承包括 民族器乐在 内的朝鲜族歌舞乐方面相较延边 自治州 自觉 ‚
原因是他们有一定的国家制度作保障。因此 ‚对于 民族音乐文化及 民族器乐的传承 与教育 ‚
应进入国家制度层面 ‚利用行政和立法的强制手段 ‚加 以科学 、有效干预 ‚形成地 区、全
市 、全县的共 同行为‚其本 民族 的民族器乐 、民族 民间音乐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
和传承 ‚才会有持续发展 的保 障 。有 了记忆就有 了积 累 ‚有 了积 累就有 了文化 ‚有 了文化
也就有 了民族精神 。
当然 ‚在 民族 民间器乐传承不尽如人意的大环境之下 ‚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在 民间努力
推进 民族器乐的普及 ‚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业闪现 出希望之光。如前述提到的 “ 琵
琶之乡” — 吉林省辽源市 年被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 和 “ 马头琴之 乡 ”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 自治县 年 月 日被该学会授予 ’ 。
据前郭尔罗斯蒙古族 自治县书记阿汝汗 说 ‚“ 获得 ‘ 马头琴之乡 ’的称 号 ‚是一种荣


‚更是一种责任 ‚今后要更加做好 马头琴 的教学和普及工作 ‚要对 得起 这个称 号 。” 目
‚前郭县共有 所学校 开展马
头琴教学 ‚马头琴专任教师 余
人 ‚近年前郭县累计投资 多
万用于购 买马头琴和 开展马头琴
教育培训活动。从 年始 ‚该
县将马头琴学习列入蒙古族 中小
学生选修课 利用较好 的待遇吸
引马头琴专业师 资并连 同学校教
师深入培训马头琴教学及演奏技
能 中小学生每天均有 固定的时
间练习马头琴 通过马头琴研究
所 的成立 ‚该县将重点加大马头
琴轮演 曲 目库及教学 、演奏形式
等一系列工作的整体建设 。当前 ‚
该县学 习马头琴 的学生 已发展到
人‚加上县民族歌舞 团、草 图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 自治县 ” 把马头琴齐奏
原文化馆及散落于 民间的马头琴 ‚
全县共有马头琴 余把 ‚学习马头琴人数 己达 人 。” 据县委书记阿汝汗于 年
月 日 “ 在县第三次文代会 ‘暨郭尔罗斯文化奖 ’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 《弘扬郭尔罗斯
文化 构建和谐前郭》 ‚“ 提 出构建郭尔罗斯特色文化区的战略 目标 ‚推动经济与文化 的
有机 融合 ‚力争把我县建成文化大县 ‚全县上下形成 了人人都是文化 ‚处处都是文化 的浓

‚张蕾 ‚《中国有 了 “ 马头琴之乡‚


’‚《音乐周报》‚ 年 月 日‚第 ‚版 。
图 ‚张蕾提供 。
同 。
阿汝汗 ‚ 《弘扬郭尔罗斯文化 构建和谐前郭— 在县第三次文代会暨 “ 郭尔罗斯文化奖 ” 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年 月 日 ‚源 自 川
厄阴傲 渝树 川仃 别劝蛇 加
厚氛围……”。就是说‚发展马头琴文化已经进入全县发展的制度层面‚通过县政府主管
行政 官员亲 自挂帅 、直接管理 ‚并集资购置学生用 马头琴 以及投入各种培训和 引进人才所
需相关费用 ‚加大普及与提高的发展力度 ‚形成全县人 民的民族文化 ‚马头琴这一 民族器
乐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就有 了发展的保障‚并 以此作为真实的经济品牌 ‚推促生态文化之乡
的全面建设 。
第 四 章

促进我 国 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 乐教 学 的发展对策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签本理念及相关法规制度的趁设

一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乐器是人的 “ 自然 的肢体 ” 的延长 ‚是主体的人表达 内心情感活动和交流思想文化 的
一种工具。同歌唱、律动 、创作一样 ‚演奏乐器是人类参与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 ‚是学生
获得美的感受和乐趣 、获得音乐技能和知识 、获得音乐修养 、养成乐于亲近音乐的态度 、
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 习惯 的重要途径 。由于器乐本身是一个广 阔的学习领域 ‚它的音乐
表现力能够涵盖所有 中外音乐作品‚是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 的一种有效手段 ‚如将其放置于
人类进化 、文化传播与社会 发展的脉络 中‚我们还能够认识到人与乐器间的角色及彼此间
的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实施条件和要求又高于歌唱、律动和创作领域 。
教育是育人 的教育 ‚基础教育是教育全过程的基石 ‚是奠定人一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
基石。“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 的一个重要领域 ‚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基础教育阶
段 的一门必修课 。” ‚中小学生正值个体成长与发展 的关键阶段 ‚施 以包括 民族器乐在 内
的民族音乐文化主体教育 ‚获得音乐表现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序发展这一基础 ‚使
其乐于参与多元化 的社会文化生活 ‚作为一位未来 的社会公民‚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
知道 自己能够和应该做些什么 。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基本理念 ‚主要体现在 以下四个方面
、以音乐表现为基本 ‚培养乐于亲近音乐的态度 ‚养成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独立或与他人 自信地音乐表演是人类参与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和乐趣‚获得音乐表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有序发展这一基础的重要途径。以音乐表
现为基本‚在教学做合一的有趣演奏活动中‚依托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激发和培养学
生持久的兴趣 、对丰富而优美的声音的感受 ‚培养乐于亲近音乐的态度 在生动的演奏活
动中‚鼓励和发挥学生的创作信心和智慧‚培养创造性的音乐表现能力 ‚养成乐于终身参
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促使他们 的生活更加丰富。
、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个体差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是面 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器乐学习。根据他们 的兴趣需要 、
生活需要‚在培养感受美 、体验美 、表现美和创造美 的基础上 ‚有序组织器乐演奏技能 、
相关音乐文化知识和基础的音乐分析的学习与实践‚保证他们第一次表演获得成功 。通过
国家艺术教育相关法规或制度 每一名中小学生应学习一件乐器‚鼓励学习中国乐器 ‚
遵循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的原则‚采用适宜的表演形式和民族音乐为主的音乐内容 ‚奠定和
发展参与器乐活动 的基础 能力 。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是在普及的基础上针对个体差异和能力需要进行不断提高
的器乐学习活动 。在培养 中小学生感受音乐能力和器乐表现能力的基础上‚根据 中小学生
个体间的明显差异 ‚采取 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 ‚对参与器乐活动有特别兴趣和音乐特长或
有接受家庭器乐教育 习惯和传统的学生‚中小学校应提供更多参加不同形式和 内容器 乐演
奏 的机会和空间‚进一步发展创造性地 、富有个性地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 ‚并不
断提高他们 的音乐修养和对器乐文化 的理解与尊重 。
、突出器乐学习的实践性 、有序性和综合性
器乐是利用 “ 人 的 自然肢体 ” 的延长的物质性能特 征 ‚运用和发挥演奏者 的演奏技能
与人文素养 ‚表现一定情绪、情感与意境的音乐艺术形式。参与器乐实践活动的每一个学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第 页 。
生都有权利进入有趣 、有序 、综合、螺旋式的器乐学习活动之中‚并与其他音乐学习领域
紧密联系‚获得美的感受和乐趣 ‚获得器乐表现 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养成对器乐音色
和谐 的关注和基本音乐分析的能力 。伴随 自信 、快乐 、广泛 的演奏活动 ‚不断发挥器乐表
现 的感受力、想象力和 即兴演奏能力‚并在稳步提升对待他人音乐表现尊重和理解的同时‚
增强音乐修养和丰富音乐生活的态度 ‚创造性地解决音乐学 习和 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
、传承 民族 音乐文化‚尊重不同国家或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器乐演奏活动 ‚是千百年来我国各族人 民生产 劳动 、文化生活 的实践结 晶‚它蕴含着
丰 富的 民族 思维方式和 习惯 以及 民族音乐文化要素和 民族 审美反应 中的共性 与个性 问题 ‚
还包括 民俗 、传统 、宗教 、性别等相关 民族文化主体 内容 。因此 ‚它蕴含着 民族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的诸多财富‚是实施民族文化主体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
为了充分参与全球文化 多样性的活动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应首先立足于 民族文
化主体的音乐教育活动 ‚利用 民族乐器及器乐本身的价值和人类审美经验 ‚结合 中小学生
现代生活的某些元素学习器乐 、参与器乐活动 ‚传承 、记忆 、理解和尊重本 民族或本地 区
自己的音乐发展历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有选择地吸收其他 国家或 民族不同时期优秀
的音乐作品‚适宜把握其音乐形式和特殊 的音乐风格 ‚以利于我们共享并尊重不同国家或
民族文化 的多样性 ‚共享并尊重人类文 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促进 民族文化和 民族精神的振
兴。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相关法规制度的建设

从根本上促进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要有法规制度 的保障‚第


二要有持续的资金支持 。有 了法规制度 ‚就不会轻易改变 ‚它不会 因为教育行政主管领导
的更换和校长人选 的变动而发生变化 。有 了法规制度 ‚资金才可能有保证 ‚前者决定后者 ‚
后者依赖前者 。
年成立 的北京市 中学生金帆 艺术 团是一个很好 的例子 。
年 ‚在北京 市第 一届美育工作会 议上 ‚通过 了成立北京 市 中学生金帆 艺术 团的决
议 ‚并提 出了北京市美 育发展 的总体思路 “ 发挥优势 、立足建 设、突 出特色 、重在育人 ”。
经过一年时间的酝酿 ‚特别是在前北京市副市长陆宇澄 、胡昭广及前北京市教育局局长陶
西平 、副局长兰宏生、体美处处长曹华和北京市各区县教育主管领导等积极沟通与相互配
合下 ‚以北京市教育局行政文件 的形式下发 《关于成立北京市 中学生金帆艺术 团的通知》
京教政字 【 第 号 。《通知》规定 “ ……我局决定成立北京市 中学生金帆艺术
团‚下设十一个艺术分 团‚分团的工作分别 由城近郊九个区县教育局承办 。金帆艺术团总
团的工作 由市教育局负责 。筹建艺术 团的经费来源采取 由市教育局一次性拨款和九个承办
教育局拨款相结合 的办法解 决 。” 这些 内容 的规定 ‚在 《北京市 中学生金帆艺术 团章程 草
案 年 月 日制订 中给予 了进一步 明确 。也就是说 ‚北京市在推动 中学生金
帆艺术 团的初期 ‚首先解 决 的一个 问题 就是制订具有一定教育行政约束力
的艺术 团章程 ‚用清 晰的制度条文将九个区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合力 ‚共 同推动艺
术分 团整体责任性地建设 。同时‚前北京市教育局 以身作则 ‚一次性拨款 ‚并联合九个 区
县分阶段投入一定的资金‚保障北京市中学生金帆艺术团的顺利运行 。
今天 ‚上述提到 的每一位行政领导均 以退休 ‚金帆艺术团依在 ‚且不断发展壮大 ‚而
并没有 因为他们 的退离 ‚金帆艺术团被解散或渐渐萎缩 。形成这一局面 的主要原因‚是金
帆艺术 团制度 的存在 ‚且与时俱进 。伴随共 同遵 守与维护 的金帆艺术 团章程 ‚北京市教委
和各 区县教委投入的资金在持续增加 ‚始终有力地支持并保证其基本资金 的到位 ‚才有 了
北京市 中学生金帆艺术 团今天的发展面貌 。
对于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相关法规制度 的建设同样如此 。第一‚首先各级
教育行政部门应达成一致共识‚形成具有一定法律效力或教育行政意志的法规和政策‚并
将其固定下来‚作为一种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制度‚并与时俱进地予以修订‚一以贯之地
推行到全国各省市区县中小学校之 中。如‚每一名在校中小学生‚在其修完中小学课业要
求的全部课程结束时‚必须掌握一件乐器 鼓励掌握一件中国乐器 ‚少数 民族地区应掌握
一件本 民族 的乐器 ‚并能够独立地和与他人或集体共 同演奏一套不 同风格和题材 的中国
音乐作品。为此‚各地方政府联同地方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财政职能部 门、教育行政部门、
文化管理部 门‚出台相应 的支持性政策 ‚将 中小学校视 为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记忆 的有效场
所 ‚将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整个系统的各链环有序连接起来‚共同推动地区民族 民间
音乐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鼓励大学生到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支教 ‚担
负起培训兼职乡镇 中小学音乐教师 的使命 ‚并要求能够培养 出两到五名骨干兼职音乐教
师‚带领其他兼职音乐教师开展有序的教研活动 ‚开展富有民族音乐文化特色 ‚传承 民族
器乐记忆。对此 ‚尤其要提高支教大学生的相关待遇 ‚以保证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
在制度的持续保障下 ‚政府联 同上述诸行政职能部门应想方设法保证资金的持续投入 ‚或
政府 出面寻求东部省市区政府和大型民族乐器生产企业 的支持 ‚让中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
生享受均等器乐学 习的机会 。
为此‚在制度和资金的同步保障下‚“ 亿名农村儿童和 亿名城市儿童 ” ‚能够
形成丰厚的人才资源 ‚从小开始有序 、有效、有计划 、有步骤地传承 民族音乐文化记忆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年后 的这一代 ‚应该能够证 明我们十年前推行相关法规制度和投入人
财物的做法是正确的。
缩小我 国中西部 的地区差距 ‚从根本上抓起 中小学生的基础教育 。从制度和 资金两个
层面推进 ‚提供根本保障‚中小学音乐教育和 民族器乐教学能够在学生的发展上发挥应有
的功能和作用 ‚它 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缩小中西部教育的差距 ‚更有助于丰富中西部地区人
民的生活 。

《中国私立教育迎来好时机》‚【美国彭博新闻社 月 日报道 】题 中国私立教育处于繁荣顶峰 记者 安迪 。


慕克吉 ‚
参考消息 ‚ 年 月 日‚第 版。
第二节 中小学校课堂器乐教学的有序组织与发展及
课外、校外器乐活动的展演与宣传

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器乐教学的发展 ‚整体上呈现 出阶段性 、重复性 、间断性和


不均衡性 。
其 一 ‚发展 的阶段性 ‚即小学 、初 中、高中在器 乐学 习的连续发展上各 自独立 、相互
割裂 ‚尚未 以幼儿园器乐基本游戏性活动为基础 ‚针对 小学 、初 中、高中‚形成 一种有序
的、螺旋式的递进发展关系 ‚即在器乐基本表现技能、基础知识及基本音乐分析能力上形
成相互衔接的递进式螺旋发展 。
其二 ‚发展 的重复性 ‚即三个阶段在各 自独立发展 的过程 中‚并未在前一阶段 发展 的
基础上或对学生进行普遍意义上的音乐才 能和器乐经验摸底 ‚了解其音乐学习和器乐学 习
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水平后 ‚顺应和进一步递进发展 ‚而每一阶段易于形成从头开始的习惯 ‚
造成相近水平的重复 。
其三 ‚发展 的间断性 ‚即这一学年学 习课堂乐器 ‚下一学年可能就没有器乐学 习内容 ‚
造成器乐学习的间断‚未能形成九年或十二年循序渐进 的器乐学习发展顺序 有序的器乐
学 习 ‚包括器乐学习分阶段的最低成就标准 不 同乐器合奏表现 的基本组织形式 。对此 ‚
国家和各地方教育行政部 门至今 尚未 出台或颁布相关干预性文件和法规 ‚充分保障 中小学
音乐教育器乐学习 含 民族器乐学习 的连贯性发展 。尽管国家教育部分别于 年和
年颁布 了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 ‚但其 《内容标准 》并未针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学 习内容提 出明确 而详细 的有
序 组织 与发展计划 。
其 四‚发展 的不均衡性 ‚即有 的省市区中小学器乐教学始终在不断提高 ‚且组织 了各
式各样 、丰富多彩的课 内外器乐活动 ‚而有 的省市 区中小学器乐教学基本没有 甚至在 同
一省市 区或 同一城镇 ‚有 的中小学在课堂有器乐教学 ‚而有 的中小学音乐课基本没有这一
教学 内容 。
上述 四个方面 的 问题 ‚是改革开放 以来我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器乐教学发展 的外部
现象或诸多片段 。对 于这些 问题 的剖析 ‚己在本研究第二章第七节给予过相关讨论 。为此 ‚
针对上述 问题和前述讨论 ‚本研究提 出下列疏导方案及相关对策‚为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
的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

一 、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 内容 的有序组织与发展
当前 ‚普通小学的音乐课 为一周两节 每节 四十分钟 ‚涵盖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
程标准 》 实验稿 ‚的全部 内容 ‚即 “ 感受与鉴 赏、表现 、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 ”。就
是说 ‚乐器演奏仅是九年义务教育全部音乐教学 内容 的一个学习领域 ‚它不能覆盖音乐学
习其他 内容领域 ‚享有单独的器乐课时是不符合 当前 中小学教育课程设置要求的。有一种
情况除外 ‚就是中小学校将器乐作为校本课程 ‚在常规一周两课时之外另加一个单独的课
时。在 中小学音乐教学 中‚歌唱和演奏是 中小学音乐教育重要的学习领域 ‚以歌唱和演奏
并举 为中小学生其他音乐学 习内容奠定基础 ‚将其它学 习领域 的内容有机地渗透和贯穿于
其 中‚与歌唱和演奏 同步发展与提高。因此 ‚在音乐学习顺序整体框架 内‚根据具体的音
乐 内容和材料 ‚以歌唱和器乐并举 ‚均衡发展 ‚实现教学做合一 ‚是设计中小学课堂器乐
教学 内容有序组织与发展 的基本原则 。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节奏音型的学习、演奏和 即兴对答 ‚是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内容有序组织与发展的基
础 内容 ‚是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基本的音乐表现能力‚是 自信地参与器乐合奏 的重要活动
内容 。选用课堂节奏 乐器 ‚以中国传统的无音高和有音高的打击乐器为主‚如 以锣鼓为代
表 的中国打击乐器等 。
旋律音型的学习、演奏和 即兴对答 ‚是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 内容有序组织与提高的基
础 内容‚是培养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基础的音乐表现能力‚是 自信 、有表情地参与音乐合奏
的重要活动 内容。选用课堂旋律乐器 ‚以中国旋律乐器为主‚如梆笛、葫芦丝、古筝 、朝
鲜族的洞箫和伽椰琴 、壮族的曦咧、蒙古族的马头琴 、藏族的 “ 扎念 ” 琴 、维族 的冬不拉
等等 。
和 声音型的学 习、演奏和即兴对答 ‚是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 内容有序组织 与发展的基
础 内容‚是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基础的音乐表现能力‚是 自信、有表现力地参与音乐合
奏的重要活动 内容 。运用课堂和声乐器 ‚以中国旋律乐器为主‚如芦笙 、笙 、竹板琴 、竹
筒琴等 。
除上述具有 民族音色 的乐器之外 ‚还包括 目前在 中小学课堂上常用 的一些乐器 ‚如竖
笛 、口琴 、口风琴 、电子琴 、吉他 、和声手风琴等 。根据学生情况、教师能力 、学校文化 、
民族地域特 点等方面考虑 ‚有选择性地将不同乐器纳入到适合于本地区或 民族 中小学生使
用的乐器中来‚开展多样化的器乐合奏 。
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器乐教学节奏乐器 、旋律乐器 、和声乐器三者之间的进入关系 ‚
表示如下
节奏乐器最先进入 ‚固定音型一 以贯之 ‚随节奏学 习的有序发展 ‚其节奏乐 队的内容
不断丰富‚贯穿中小学生 一 年级的教育
旋律乐器其次进入 ‚多以独奏 、齐奏或重奏 的旋律或音调为主 ‚与固定音 型形成多样
化 的对位关系‚建议从小学 一 或 年级开始 ‚直至 年级 。
和声乐器最后进入 ‚多以伴奏音型为主 ‚根据乐句关系变换和声伴奏音型 ‚并与节奏
音型形成某种对位关系 ‚形成合奏作 品饱满的和声 、丰富的音色 。建议从 年级进入 ‚直
到 年级 。
上述乐器的进入关系及所建议的学习起始时间只是一般性说明‚具体到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乐教学中‚可根据学生、教师、教学材料等诸方面条件和情况‚给予弹性处理‚但应
避免无序 的、无计划 的、间断性的器乐学习。
这样 的划分‚其前提基础是根据地区、民族音乐特 点及学生的能力 、学校 的实际、演
奏效果而定‚坚持适合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选用乐器的基本原则‚以我国民族 民间
乐器为主‚适宜选用其他 国家 民族 乐器作拓展性学习。同时‚鼓励与他人合作演奏 ‚
关注正确 的音准 、适合 的力度 、稳定的速度和融合 的音色 ‚在对 比声部 中做到演奏 的声部
独立 。 目前 ‚教学材料可 以选用教材上的歌 曲为器乐学 习内容 ‚也可 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自选器乐学习内容 ‚但应 以达到最低成就标准为根本 ‚即每学年能够独立或与他人或集体
合作演奏一组体裁和风格相同或不同的中国器乐小品或难度适宜的外国经典作品。
在器乐学习过程 中‚学习基本的节奏型、音高型、和声型及各 自或它们之 间变化丰富
的即兴对答游戏活动 ‚尤其在呼吸支持下针对乐句及乐句组合的学习‚还包括调式、曲式 、
风格等学习内容 。同时 ‚这些学习活动不仅可 以独立进行外 ‚还应伴随有为所学歌 曲伴奏 、
为律动伴奏 、感受和体验音乐欣赏而进行的简化性合奏活动等等‚但前提是在快乐地 、 自
信地、有表情地合奏 中获得基本的乐器演奏技能和基础音乐知识及基本 的音 乐分析能力基
础上完成上述 内容 。因此 ‚这样的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 内容 ‚是在保证最低成就标准的基
础上 ‚循序渐进地发展课堂器乐学习‚直到高中阶段结束 。
二、根据选用乐器的基本原则‚探索适合于 中小城镇和农村 中小学校使用的
竹质音条乐器的实例范式

我国中南部诸 多中小城镇和农村蕴含着大量天然 的乐器制造资源 ‚它们既绿色 又简


单 ‚既古拙又原始 ‚音色质朴纯美 、清新圣洁 ‚和声浑厚清雅、丰满圆润 ‚合奏犹如亲历
竹海 、触摸天籁之音 ‚使人如 闻仙乐 、浸人心肺 。它 四季常青 、高雅脱俗 ‚其音远离尘嚣 、
静心魂魄‚这就是竹乐 ‚竹质音条乐器 特 指竹板琴 、竹筒琴和竹鼓 之乐 。
竹子 ‚天生筒状结构 ‚共 鸣腔体 自然生成 ‚顺手砍来 即成乐器 ‚如云南瑶族 、哈尼族
的竹筒琴 ‚最 为典型的是基 诺族 的 “ 契克 ” 和 “ 布姑 ” 竹筒琴及傣族 的 “ 萨拉 尚 ” 竹琴 ‚
其音色明亮润泽 、浑厚低沉 ‚似乎与人的心灵处于一迹 ‚易于激起人们的审美情 绪与听觉
想象 ‚浓郁的地域 民族文化特 点与风格尽收眼底 ‚古老 的队群狩猎仪式与猎 兽归来的奏乐
鸿信历史悠久 、代代相传 。竹片则是天然的板状材料 ‚稍事加工就可 以拿来使用 ‚因此我
们有理 由认为 ‚竹子是人类最早用来做板琴的材料 。
竹筒琴和竹板琴均为有 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 ‚以木糙敲击有形键盘的扩大化音条为特
点 ‚适于演奏音阶和复音音乐 ‚极富和声性 音条键盘从低到高一 目了然 、击 点视域清晰
可见 两种乐器均有低音 、中音和高音类型之分 ‚可坐奏 、站奏或行进演奏 ‚易于集体参
与形成各种室 内外合奏 。即便对 于偏远农村和 中小城镇没有任何音乐基础 的学生们来说 ‚
两类 乐器易于上手 ‚一学就会 。运用一支 、两支或 多支木褪敲击 ‚和声音 响融合 自如 、浑
然天成 ‚演奏技术难度大大 降低 ‚音乐的趣味性 、参与性 、实践性 、民族性得 以彰显 ‚既
符合学生敲敲打打的天性又可提高他们参与合奏的兴致 。在参与音乐活动中习得演奏技
能‚提高即兴合奏 能力 ‚基本满足面 向全体学生创造音乐的需要 ‚在课堂上养成 了与亲近
音乐的态度 、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

图 一 图 图 一

基诺族的 “ 七柯 ” 基诺 乡文化站站长沙晓桑 哈尼族的竹筒琴


在演奏近乎 失传 的基诺族 “ 布姑 ”

竹材价格低廉 、易于制作 ‚简单轻便的竹板琴 、竹筒琴和竹鼓适于中小城镇和农村 中


小学校及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 ‚易于普及基础音乐教育、少数 民族音乐教育和学前音乐教
育课堂器乐合奏 。同时 ‚音质上乘、易于演奏 的竹板琴 、竹筒琴和竹鼓 ‚既可 以卓有成效
地丰 富学生们 的音乐生活 ‚又可因地制宜地抢救 、保护和传承地域 民族 民间音乐文化遗产 。
因此 ‚具有 民族特色的竹质音条乐器 竹板琴 、竹筒琴和竹鼓 的实例范式 ‚能够解决中
小城镇和农村 中小学校 急需 的课堂乐器及器乐合奏 的参与 ‚以丰富大 中城市课堂器乐合奏

图 今 和图 一‚源 自 《中国少数 民族乐器志》‚中央民族学院少数 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编 ‚新世界出版社 ‚ 年


第 ‚版 。图 一‚许洪帅摄 。
教学与课外乐 团活动为补充 ‚推动乡镇初期中小学器乐课堂教学的发展 ‚并对 加强 民族音
乐的表现力 ‚从感性上理解和把握 民族音乐的风格与文化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增加 民
族音乐文化记忆与精神内涵 ‚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仅有云南一带的傣族 、瑶族 、哈尼族和基诺族 尚存几件 “ 文物级 ” 竹筒琴和竹板
琴外 演奏活动仅限于重大 民族节 日‚精通这些乐器历史的老艺人愈来愈少 ‚其文化特性
是生不带来 、死要带走 ‚平 日却很少能够 见到竹板 琴 、竹筒琴等竹 乐器 ‚这 不 能不 说是
一种缺憾 。
为此 ‚在笔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现有时间和条件十分有 限的情况下 ‚根据 中小学
生课 内器乐教学选用乐器的基本原则‚组建 了一个课题研究小组 ‚充分借鉴和吸收奥尔夫
乐器 、东南亚一些 国家和我 国云南傣族 、瑶族 、哈尼族 、基诺族等 民族现有 的竹板琴和竹
筒琴的实例 ‚试图探索适合于我国中小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使用的竹质音条乐器 的一种范
式 ‚包括有 固定音高的竹板琴、竹筒琴和竹鼓及无音高的竹质打击乐器在 内‚为普及和丰
富中小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学生使用的课堂乐器提供一种新的实践方式 ‚并根据适用对 象
编写出教学合奏 曲及教学方法 、教学建议等 ‚所有这些 内容成为了本研究的另一部分工作 。

图 一
初期试制 出的低 音竹板琴 初期试制 出的中音竹鼓

课题组依据最初研究计划 ‚在前期 田野调查、资料汇总、综合分析和试制材料准备的


基础上 ‚在 自付经费十分有限的条件下 ‚课题组试制 出其中一部分样 品琴 目前 尚比较粗
糙‚须进一步进行专题攻关 ‚并根据现有能力 ‚经实地考察‚拟于今年春季 ‚就近 、就
便在湖南岳阳市城乡结合部归属南湖风景区所辖 的一所普通村小— 金鹦学校— 进行
试验性教学研究 。当前 ‚课题组正在实验过程 中。

图 一 ‚金鹦学校校址 图 一 金鹊学校的孩子们

图 一 ‚许洪帅摄。
三 、中小学音乐教 育课外器乐教学活动展演与指导

、中小学校课外器乐社 团应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中小学生课外器乐社团是中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校 内和校外 指少年 宫或青少年
之家 音乐活动的非职业 艺术团体‚是对 中小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非职业学校 。它 是面 向
所有在校学生 ‚充分利用学校潜在 的艺术 资源 ‚“ 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和 自主选择 的原则 ”
‚‚“ 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课 内与课外相结合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 的原则‚培养学
生德艺双馨 、情智均衡 、意体康 健 、品行和谐 ‚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艺术教育。同时 ‚肩 负
起传承优秀的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提 高民族使命感和认 同感 关注外 国优秀
音乐作品的同时‚重视中国作 曲家为外国乐器创作的具有本 民族特色和风格的曲目积 累‚
尊重和理解各 民族和世 界文化的多样性及人类的创造能力 。
、教 育行政主管领导应 高度重视 中小学校学生器乐社 团‚为器乐社 团 良性发展提供政
策 与经费上的保障
中小学课外器乐社团‚不仅是学校面 向全体学生开展艺术教育的一个平 台‚还是对外
展示学校艺术教育和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 窗 口‚而且还 能够体现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领导是
否具有美的情怀与和谐发展 的视野 ‚审视并设计学校教育全过程 ‚为学校和社会 留下一些
永恒 的发展推力 。因此 ‚高度重视 中小学校学生课外器乐社团及其他艺术表演 团体 ‚是各
级教育行政主管领 导基本 的责任和义务 提供积极的政策环境和持续的经费支持 ‚以保障
中小学校课外器乐社 团可持续发展 ‚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领导应有的工作职责 。
、音乐指导教师和校外专 家通 力合作
音 乐来源 于生活 ‚为生活服务 ‚脱 离大众 、脱离实际生活 的音乐是没有 意义 的 。学 生
生活是社会生活一个重要 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所有音乐家 、艺术家都需经历 的生命 阶段 ‚
而且是他们得到最初音乐成长和音乐灵感的发源地 。中小学生乐队具有多样性的特 点 ‚仅
依靠校 内教师往往是不够 的‚难于实现普及基础上的稳步提 高‚不断攀登音乐艺术 的高峰 。
本地 区、本 民族 的音乐家 、艺术家深入 中小学校 ‚一方面帮助这些学校的音乐指导教师和
广大学生 ‚促使他们在音乐表现和 艺术实践方面渐快成熟起来 ‚另一方面又 向学生生活认
真学 习‚从他们那里吸收那份纯真质朴的童趣和养料 ‚激发其创作灵感 。地方教育行政主
管部 门和文化职能部 门相互沟通 、搭桥协调 ‚促使他们通力合作 、共 同学 习、相互指导、
携手共进 ‚积极推动 中小学校课外器乐社 团 良性发展 。
、学校音乐教师的热情工作 与有效管理
每一个 中小学课外器乐社团成功的背后 ‚不知凝聚着多少该校音乐教师的辛劳和智慧‚
是 因为他们持续的工作热情 、积极 的工作态度 、科学的有效管理 、一 以贯之 的爱 ‚才有器
乐社 团的存在和发展 ‚才有参与乐团活动的学生们的艺术成长 。除其他诸多影响因素外 ‚
依据 内外因的矛盾关系 ‚若没有 学校音乐教师的热情 、辛劳和智慧投入 ‚空谈器乐社 团的
成绩与发展是没有意义 的。因此 ‚对待他们 的热情工作与有效管理 ‚各级学校主管领导没
有理 由不去支持与关心 ‚没有理 由模糊其工作量的存在 ‚更没有理 由在他们没有拿到赛事
奖项和名次的时候不加理睬‚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合时宜的‚因为热情的丧失带来的影响是
不可挽 回的。
、有一批经典的保 留曲 目并定期充实
无论职业乐 团还是非职业乐 团‚拥有一批适合于该乐 团整体水平 、形成独具特色 的演
奏风格 的经典保 留曲 目是两类乐 团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不 同学校文化相互 区别 的话

《全 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一 ‚ 》的通知‚教体艺 号‚源 自


加阶叨 可 如 助 ‚教育部 艺术教育法规建设 。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 号。源 自
伪拟阴 习加 助 ‚教育部艺术教育法规建设。
语标志‚是不同地域或国度中小学校进行音乐文化交流互动的传播载体 。立足于本地域 、
本 民族 、学校师生的丰富音乐文化资源 ‚发挥学校音乐指导教师和校外艺术专家的共同智
慧和劳动‚根据乐团成员能力、梯队建设发展及近期展演活动需要‚设计短、中、长期乐
团发展计划 ‚定期复习轮演 曲 目‚有步骤地 定期充实、排练新的曲 目‚不断提 高经典保 留
曲目的艺术质量‚不断丰富不同风格和体载的轮演 曲目库 ‚促使其学校课外器乐社团能够
服务于不同活动的需要。
、乐团成员梯队建设 ‚永葆乐团富有朝气
中小学校课外器乐社团是普及学生器乐学 习基础上的提 高‚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 的
流动性是器乐社团的特 点‚因此有条件 的中小学校合理组织和有序培养 乐团后备力量 ‚不
断增加乐团的新鲜血液 ‚提高乐团的整体活力 ‚使之永远富有蓬勃的朝气 ‚是中小学校学
生乐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对于乐团的梯 队建设‚应着眼于中、长期的乐团发展计划 ‚
结合不同形式乐团或乐队成员乐器演奏技能和知识及音乐分析能力的长远所需 ‚联合课外
艺术专家的科学指导‚稳步提升其创造性 的器乐表现 能力和音乐整体修养 ‚促进学生和乐
团的和谐发展 ‚摒弃拔苗助长及临时抱佛脚 的短视行为 。

四、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宣传与评价

目前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难 以得到社会认 同和家长的支持 ‚有三个 方面的问题


值得重视 。其一 ‚尽管学校生活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长期 以来 ‚学校文化
生活与社会文化生活沟通不够 ‚这种惯性促成 了宣传思维上的局限 其二‚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乐教学的发展 尚未被纳入到学校文化组织 中‚未被视为学校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与宣
传的重要途径 其三‚是我们对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不同层次和级别的展演 、赛事所
形成的评价机制 ‚本身尚不够完善 ‚或与整个 学校艺术教育根本 出发点和归宿 点发生某些
偏离 ‚或形成 了一种 以职业艺术审美标准来审视和评价 中小学生非职业器乐活动音乐表现
的错误观念‚造成 了某种不健康 的社会舆论导向。
为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积极而有效的宣传和科学而健康 的评价方式 ‚同样是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促进因素。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积极 、有效的宜传
年 月 日‚《光明 日报 》以头版头条的方式报道 了 《上海交 响乐团深入基层送

乐 」上 门有知音》。文 中对 “ 普及音乐常识 ‚尤重青年观众 ” 和 “ 主动送 ‘
乐 ’上 门‚
壮大知音队伍 ” 作 了一定介绍‚结合今天社会音乐生活宣传 的某些方式方法 ‚以作为中小
学音乐教育课 内外器乐教学展演与宣传的一种借鉴。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无论是课 内器乐教学的班级音乐会或年级音乐会 ‚还是 中
小学校课外器乐社团‚遵循对 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原则‚向课 内外教学要质量 ‚鼓励学生
自信地投入到创造性的音乐表现之 中。
对 内搞活‚首先要面 向全班 、全年级 、全校师生 ‚从他们那里培养 自己的听众 。有效
利用学校课外器乐社团的排练‚组织班级或年级学生分时间去观看、听赏‚这不仅可 以了
解乐队的构成、编制和各声部乐器的音色‚了解作品音响的形成过程 ‚了解指挥 的音乐处
理等 ‚还可为乐团中的演奏员提供 了第一批观众 ‚促使他们更加投入地、自信地表现音乐。
这样的音乐欣赏课是动态的、亲历的‚其真 实的艺术感染是直接 的。与此同时 ‚作为第
一批观众的学生看到了 自己的同伴在乐队中投入的表现 ‚直接的激励作用 ‚胜于其他形式
的诱因‚较任何单纯的器乐音乐欣赏课所受到的熏陶和震撼更为直接 、有效且经济 。如果
学校课余活动时间有灵活 、弹性地统筹安排 ‚还可将班级器乐、年级器乐和学校器乐依不
同的曲目和排演阶段 ‚组织小型的季度或学期音乐会 ‚为更多学生提供 自信地表现音乐的
舞 台‚让不同乐队学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起来 ‚逐步扩大音乐欣赏的普及面 ‚促进学校文化
的持续发展 。
对外 开放 ‚是指在对 内搞活的基础上 ‚加大学校音乐文化 同社会群体之 间的沟通 与联
系 ‚促使学校文化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反之社会文化生活因学校文化 ‚尤
其是学校艺术文化 ‚而发展得更加健康 、纯真 、质朴 、富有朝气 ‚促使更多社会人士和部
门关心和 支持学校 文化 的建设 ‚关心和支持 中小学校学生们 的艺术创造和音乐表现 ‚实现
器乐教育 、艺术教育的公平发展 。
对于中小学生课 内外器乐活动 ‚有计划 、有步骤地逐步扩大宣传 ‚科学、有效地利用
校 园传媒和大众传媒 ‚是非常重要的。如下的一些办法 ‚将有助于中小学生课 内外器乐活
动 的积 极宣传 ‚形成 自己的文化舆论
歹每学期或学年 ‚将展演 除赛事和预定的交流活动外 日程表发布在学校 网站或 寄
给相关新 闻单位和学校所有学生家长‚邀请他们届时光临 ‚并求得各方面的支持
歹召开小范围记者招待会 ‚详细介绍学校各级乐团学期或学年 的活动 内容和筹备情况
以及全部演员 、艺术指导教师和指挥
声精心设计展演广告 、海报 、节 目单和展演其他所需 ‚包括服装 、舞美 、化妆等 ‚用
照片 、图画和文字吸 引更多学区和社 区民众
萝利用排练厅或小礼堂或乡镇露天舞台举办不同层次和 内容的音乐欣赏讲座 ‚介绍即
将展演 的作品、作 曲家和乐队常识。主持人 由学生担任 ‚讲座前后的所有事宜 由学生策划、
组织 ‚学校教师和管理者予 以指导和支持。
通过器乐展演活动的 良性运转 ‚带动并完善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宣传工作 ‚逐步疏导和
改善 原有某些不 良的舆论 印象 ‚不断提 高全社会对音 乐作 为一 门学科 的性质和 价值 的认
识 ‚对器乐作为人类使用和表达 内心情感活动 的一个工具、是人类参与音乐活动 的基本形
式 ‚是学生获得美 的感受和乐趣 、获得音乐技能和知识 、获得音乐修养 的重要途径 的再认
识。
通过器乐相关活动 的健康发展 ‚促使社会大众将参与器乐活动视为一项不仅 能够丰 富
学生的学习生活 ‚还能够养成终身亲近音乐的态度 、养成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
习惯 ‚能够为他们 的事业 的开创和发展提供知情意合一的持久动力和丰 富的想象力 。
、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乐教学科学 、健康 的评价方式
中小学校课 内外器乐社 团是一个非职业性质 的学生艺术表演 团体 。它是学生利用课余
时间‚因共 同的兴趣和爱好走到一起 ‚结成 团队‚在学校音乐教师和校外专家 的合作指导
下 ‚创造性地完成与其能力和水平相适 的器乐作品的艺术表演 团体 。这些 团体代表学校 ‚
参加一定 内容和形式的各级音乐赛事和展演交流活动 ‚应有与之相匹配 的、科学而健康 的
一套评价方式或标准 ‚并 以一种宽广 的艺术胸怀及 出于鼓励和爱护 的艺术视野 ‚评定他们
的音乐表现及乐 团的整体艺术素养 。
学生艺术节 ‚可 以理解为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节 日‚是为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快乐的、
和谐 的、共融的、共进 的交流舞 台‚让所有学生、音乐指导教师 、音乐家及其学生家长一
同沉浸在参与器乐活动带来的无限欢乐之中、带来艺术享受的无限幸福之 中。活动 的最后 ‚
邀请音乐家进行现场 点评 ‚积极鼓励学生 们 的表演 ‚甚至同学生们一道表演 。至于各学
生乐团音乐表现 的不 同水平、学生们 的艺术表现能力、音乐教师的指挥 以及学校普及与提
高器乐文化 的程度等 ‚现场观众和评委们是能够清楚地分辨 出来 ‚如此温和 、健康 、快乐 、
科学 的评 点‚充分肯定和鼓舞每一支参赛学校及学生乐 团的艺术成就 ‚构建和谐 的学校 艺
术文化 ‚应该是学生艺术节根本 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中小学 音乐教育 家长俱乐部 的组建及其功 能
在 当前社会舆论导 向的影 响下 ‚许多学生家长对其子女在校学 习期间学习结果 即分
数 的关注程度远远胜于对其子女在学校音乐课堂和课外音乐活动 中学习和锻炼 的结果 的
关注 。造成这一情况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不仅仅是一个学生家长对待子女的期望和责任
的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学层面的问题 。但至少有三个原因是我们 自己造成的‚其一
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长期 以来普遍偏低 其二是我们对待课外音乐活动或器乐社 团
的认识问题 其三是我们对待音乐教学成果没有形成科学、可持续地发展与积极宣传 ‚形
成一种持久 、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 。
其中‚家长对待子女参与中小学器乐活动的态度 ‚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全过程
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促进 因素 。他们 的态度及支持程度 ‚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课堂教学和
器乐课外学习生活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 ‚就 目前全 国中小学教育的整体发展 ‚适
时地组建家长俱乐部或家长委员会 ‚将其视为学校资源 的一种有效延伸 ‚定期通过信件 、
短信息 、网络等方式紧密沟通 ‚发布学校文化的相关信息 ‚第一时间让家长 明确知道 其子
女在学校里所学的全部 内容和阶段性发展 的具体 目标 。通过家长俱乐部 ‚定期 向他们汇报
中小学校器乐课堂教学和课外器乐社团活动的教学成果 ‚组织不 同内容和形式的音 乐会 ‚
由学生策划和主持的小型室 内乐及音乐欣赏讲座 ‚并告知器乐学习是中小学校 正规 的学校
课程 ‚尤其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人 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不断提高他们对待 中小学音乐教育和
器乐学习的认识 ‚寻求他们对其子女积极参与学校课堂器乐学习和课外器乐社 团活动 的理
解与支持 ‚再通过他们 的思想认识和践行 ‚不断扩大 中小学音乐教育及器乐学 习的社会认
知‚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

五、中小城镇和农村 中小学音乐教育课 内外器乐教学 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中西部各省 、区中小城镇和农村 中小学校应 充分利用地域和民族 音乐文 化资源 ‚使


尽可能多的中小学生享有均等参与地域和 民族器乐文化活动的机会
截至 年底 ‚我国从 岁至 岁的儿童共有 亿名 ‚其中 亿名是农村儿
童 。’如果将所有 亿名儿童 比作一个远航 的舰 队‚那么 ‚ “ 决定它速度快慢 的不是那
艘航行最快的船只 ‚而是那艘最慢 的船只 。” 如果我们改善 了中西部 中小城镇和农村 中
小学校的 亿名儿童音乐教学状况 ‚也就改善 了全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状况 。
年 月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 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中外记者
招待会上谈到 “ 我们改革和建 设的最终 目的是满足人们 日益增长 的物质和文化 需求 ‚这
就需要解决民生 问题 。民生 问题涉及人们 的衣食住行 ‚但 当前最重要的是促进教育机会 的
均等 。” ” 根据三个中西部少数 民族市县的调研情况 ‚中小学生基本能够完成九年 的义务
教育学习‚但 亿名农村儿童 的音乐教育是否实现 了均等 这些儿童 的 民族 民间器乐教
育是否也实现 了均等 ‚仅从调研看 ‚尚未实现 。即使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开
足开齐所规定的音乐课 ‚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客观讲 ‚普遍较低 ‚主要根源是这些地区
绝大多数 中小学校音乐教师为兼职音乐教师 ‚尤其在乡镇一级的中小学校 。这些兼职音乐
教师 ‚大多擅长唱歌或某一件乐器 ‚基本未受过正规的训练 再有 ‚他们 中的大多数毕业
于中等师范学校 ‚在那里 ‚他们能够学到基本 的音乐教学能力 ‚即以基本 的唱歌和风琴教
学为主‚而对本地域 、本 民族的器乐文化‚掌握程度普遍有限。
然而‚这些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鼓励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文化职能部
「密切合作 ‚依据选用课堂乐器 的基本原则‚找 出适合于本地 区中小学生使用 的民族 民间
乐器和器乐‚尤其 以民族 民间打击乐和吹奏乐为主 ‚将器乐与地域或 民族 的民歌 、舞蹈有
机结合 。同时‚努力提高中小学校音乐教师 民族 民间歌舞乐的全面教学能力 ‚尤其要提高
科学的口传心授及其迁移教学指导能力 ‚为这些地 区中小学每一名学生提供均等参与地域

数据源 自 《中国私立教育迎来好时机》‚【美国彭博新闻社 月 ‚ 日报道 题 中国私立教育处于繁荣顶峰 记者 安


迪 慕克吉 ‚《参考消息》‚ 年 月 日‚第 ‚ 版 。
同上 。

或民族器乐文化活动的机会‚促使他们充分履行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使命和义务。
、“ 流动的花朵 ” 享有均等参与中小学音乐教育课 内外器乐学习的机会
过去的 巧 年 即从 年算起 ‚近两亿生在农村的中国人进入城市寻找工作 ‚而且
这个数字在不断增长 。’就是说‚将有愈来愈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他们 中大多携家
带 口进 入城市 ‚并根据具体收入情况 ‚将 自己的子女就近送到公办或社会力量办中小学接
受义务教育。这些身居城市的 “ 流动的花朵 ”‚同样享有接受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也同
样享有接受音乐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 ‚而器乐学习的权利也应包括于其中。
当前 “ 流动的花朵 ”‚享受均等参与 中小学音乐教育 的机
‚在能够进入公办中小学校 的
但对 于享有均等地参与中小学音乐教育课 内外器乐学习的机会 ‚从 调研
看 ‚即便是经济发达 的苏州市市区也难 以保证全面和有效落实 。对于社会力量 办的中小学
校 ‚主要包括 民办学校和进城务工子 弟学校 合法或 未正式获准 ‚学生们在享有均等参
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学习机会上‚形成较大对 比。务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基本享受不到均
等的器乐学习机会 ‚而对于 “ 在 所非国立学校注册入学的约 万名学生 ” 而
言 ‚他们在享受均等参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学习的机会上也有很大差别。如 ‚东莞市经
济发展强势镇— 长安镇 ‚现有 所 民办小学 含幼儿园 和 四所 民办初级 中学 ‚整体
发展水平靠前的培英学校 ‚其小学部和中学部均没有普及性的班级器乐教学 ‚类似的情况
在东莞市虎门镇 、厚街镇 、塘厦镇等也基本如此 。对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
展而言 ‚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器乐教育 ‚始终是被忽视 的‚造成 了中小学音乐教学 内容非均
衡发展 的事实‚即学生在音乐智能方面所受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不可分割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音 乐教育器乐
教学的发展 同样是教育机会均等的重要体现 。我们不能因为该地区公办学校器乐课 内外教
学普及 与提 高达到 了多么高的程度和水平而忽略或掩盖这一部分学校群体的整体发展 ‚造
成该地 区公办和 民办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器乐教学难 以匹配的发展现实 。因此 ‚各省市区各
级教育行政部 门‚在关注和重视本地区公办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同时‚更应 该将 目
光 和视野 充分延伸和顾 及 到社会力量办 中小学校 音乐 教育的课 内外 课堂 。对 二者 一视 同
仁 ‚并 出台相应的行政干预性政策和指导方案‚促使这一部分学校群体在公办学校的热情
帮助下 同步发展 ‚确保 “ 流动的花朵 ” 充分享有均等参与中小学音乐教育课 内外器乐学习
的机会 ‚并得到持续 、高质量的学习。同时‚应保证这些学校 的音乐教师接受平等 的音乐
教学研修活动 ‚稳步提高他们 的器乐教学技能和业务素养 ‚举办与公办学校 同样 的器乐活
动展演 、器 乐教学现场会 、器乐优秀课 、器乐科研活动 ‚促使二者和谐发展 。

北京的新政 ‚《参考消
《中国实行 “ 新政 ” 缩小贫富差距》‚【美国 《新闻周刊》 月 日 提前出版 一期文章 题
息》‚ 年 月 日‚第 版。
该数据是 年底的统计。《
中国私立教育迎来好时机》
‚【美国彭博新闻社 月 日报道】题 中国私立教育处于
繁荣顶峰 记者 安迪 慕克吉 ‚《参考消息》‚ 年 月 日‚第 ‚ 版 。
第三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师资培养与教学研修

百余年来 ‚我国师范音乐教育取得 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近 年 ‚高等师


范音乐教师教育的改革始终未有间断。但 由于我 国师范音乐教育历史积淀较深 ‚现有诸多
音乐教师教育主干课程基本延续 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 被确立 ” 下来的课程体系 ‚多年 以
来其课程设置和培养 目标基本未有大的改变 。近年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生 了诸 多变化 ‚
特别是 年 以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推进 ‚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整体素质
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中小学音乐教师除 了掌握传统的钢琴和声乐知识技能外 ‚还应掌握
一至两件其他中西乐器 、掌握能够胜任学校乐队所需编 曲和配器及乐队排练与指挥等方面
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今天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求。即是说‚当前高等师范音乐教师教育
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在整体供需方面存在一定矛盾 ‚即前者培养的准音乐教师所达到的
能力基本无法满足后者的实际需要。根据调研情况 ‚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这一问题
上‚二者的矛盾反映的尤其明显 因前者基本未开设此方面的课程 ‚目前准音乐教师们在
此方面的能力普遍较低 。而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整体发展 ‚尤其对器乐教
学在 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对音乐教学均衡发展 的要求愈加重
视‚对将其作为学校特色文化积极参与国际和 国内对外交流的需求加大‚在培养新一代公
民具有一种能够参与国际社会经济文化一体化竞争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开阔视野方面‚对
准音乐教师器乐教学相关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要求必然会更高‚至少在整体上与其他音乐教
学领域所需能力相匹配。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及参与国际文化教育相关领域交
流与合作的繁荣‚对保护我 国 个 民族珍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要求也愈加强烈 。
作为传承 民族文化主要途径的教育‚未能充分肩负起这一时代赋予中小学校的重任 ‚多数
少数 民族音乐教师对其本 民族器乐文化熟悉与掌握的水平和实际能力 比较欠缺 ‚其 中一部
分甚至没有 了本 民族 的音乐记忆 。其原因尽管是复杂 的‚但至少高等师范音乐教师教育并
未根据本地域和 民族 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需要 ‚ 自觉地 、有选择地将 民族器乐纳入课程体
系之 中或给予必要的观照 。
针对上述种种欠缺 ‚教育部于 年 月颁布 了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
教育 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 教体艺 【 」 号 ‚除规定在 “ 专业必修课 ” 中保持
声乐 学分 、钢琴 含歌 曲伴奏 学分 以外 ‚还必须学习 “ 乐器演奏 中外乐器
各一种 学分 ”‚并在 “ 专业选修课 ” 中增设 “ 小型乐队编配 学分 ’ 等课程 。
在此基础上‚教育部于 年 月接着 印发 了 《全 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教
育 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教体艺 【 」 号 ‚进一步 明确 了上述课程指
导方案 中对 “ 中外乐器各一种 ” 的界定 ‚提 出常见 的 “ 中国乐器 ” 和 “ 外 国乐器 ” 各 五种
作为选择学习的对象 ‚并对其课程性质和 目标作 了阐述
“ 《中国乐器 》 主要含二胡、琵琶、扬琴 、古筝 、笛子等乐器 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
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所设置的一门有选择性的必修课程‚学生可从以上乐器中选择一
种乐器为学习内容……适应 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需要 ‚培养学生树立热爱 民族音乐 的感
情 ‚促进 民族器乐的普及与提高 。” 课程 目标为 “ 掌握所选乐器的基本教学方法 ‚能胜任
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及课外音乐活动中该乐器演奏的教学辅导工作 。” “ 课程 内容选编 的
基本原则 ” 为 “ 关注 民族器乐发展 的前沿动 向……注意选用有代表性的新作 品来充实教
材 。” “ 重视选择富有民族特色 、地域特点、通俗易奏 、风格浓郁的代表性乐 曲为教学 内容 。”
“ 面向基础教育‚联系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际……精选在音乐教学和社会音乐活动 中应
用价值较高的音乐作 品为教学 曲 目。” 《指导纲要》还在 “ 教学实践 ” 中要求 “ 掌握 中小
学课堂器乐教学和课外器乐活动的基本教学方式和方法 了解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特 点及与
之相适应的该乐器和乐队的训练方法
关于 “ 外 国乐器 ” 的学习内容‚《指导纲要》作 了如下阐述
“ 《外 国乐器》 主要含小提琴、大提琴 、长笛 、单簧管 、小号等乐器 是普通 高等学
校音乐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所设置的一 门有选择性的必修课程 ‚学生可从 以上乐器中
选择一种乐器为学习内容……适应 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需要‚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多元音
乐文化 。” 其课程 目标 ” 为 “ 掌握所选乐器 的基本教学方法 ‚能胜任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
及课外音乐活动 中该乐器演奏的教学辅导工作 。” “ 课程 内容选编的基本原则 ” 为 “ 重视
中国作 曲家为外 国乐器创作的具有本 民族特色的教学 曲 目。” “ 面 向基础教育 ‚联系中小学
音乐教育教学实际‚精选在音乐教学和社会音乐活动 中应用价值较高的音乐作品为教学 曲
目。” 在 “ 课程教学 ” 中还提 出 “ 结合 中国作 品教学 ‚注意学 习和借 鉴我 国 民族 、民间乐
器的演奏技法和风格 ‚以求外国乐器演奏能较好地表现 中国音乐作品的民族特色 。”
对 于师范生器乐学 习而言 ‚课程 《指 导方案》和 《指 导纲要 》另一个值得我们 关注 的
是‚为 “ 顺应作 曲技术理论 世纪下半叶以来学科综合与交融的发展趋势 ‚体现西方传
统作 曲技术理论在我 国民族文化环境中的新创造 ”‚将原作 曲技术理论中的各相关课程有
机整合并拓展为一 门综合性的 《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新课程 。在其 “ 课程 目标 ” 中提
出 “ 能将乐队总谱简化为适宜于中小学生演奏 的小型合奏谱 ‚·
或能根据多声部乐谱编配
为 中小学生常见乐 队使用 的简易合奏谱 。”

上述诸项 内容 ‚体现 了高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 务 、与基础教育相衔接的指导思想 。面


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提 出了与当前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需求相 匹配 的课程方案 ‚
并 以具有教学法规效力的形式 ‚在全 国范 围内实施 。我们看到 ‚带有 国家教育主体意识 的
相关政策在逐步走 向 自觉 ‚为培养新型 中小学音乐教师奠定 了可持续发展 的基础 。
在上述两份政府文件实施的同时‚在职 中小学音乐教师如何继续稳步提高器乐相关活
动 的教学研修 ‚以满足各地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不断发展 的实际需要 ‚是 当前一个 鱼
待解 决的重要 问题 。
在教学研修和课程实施方面 ‚应关注下列各点
‚、在学期教研活动中坚持有序开展相关器乐教学 内容 ‚以保证 中小学生器乐表现能力
持续提高‚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学期性 的音 乐教研 活动是 当前各省市 区县职后 中小学音乐教师 的常规业 务活动 。 目前
学期教研活动 内容主要是 围绕音乐新课程课堂教学 ‚展开相关教学研究活动 。器乐教学是
中小学音乐教学 内容之一 ‚应渗透到整个音乐课堂教学 的全过程之 中。根据此前器乐教学
实践的积累‚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广 已取得 的宝贵经验 ‚并要求每一位音乐教师充分享有 。
根据 当前新课程发展的实际需要 ‚特别是随着 富有传统和特色的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及校本教研活动的推展 ‚依据器乐教学 内容的有序发展 ‚以专题的形式列入常规教研活动
中。如 ‚在四十分钟 的中小学音乐课上‚根据教材歌 曲内容 ‚如何有效发挥乐器学具功能‚
巧妙组织小学一年级音高型和节奏型的即兴游戏活动 如何在小学二年级歌唱活动 中发挥
课堂乐器对乐句的感受及在乐句基础上的即兴乐句对答游戏 ‚尤其在关注呼吸和音色的基
础上对相 同乐句和不 同乐句组织的简单 曲式结构 的感受和体悟 ……类似这样 的器乐教学
活动 ‚音乐教师可作专题讨论‚并及时解决 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出现 的不同问题 ‚这样既能
够继续推广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 已取得 的成果和经验 ‚又能够积极发挥音乐教师
们 的主观能动性 ‚总结新 的教学经验 ‚保证 中小学生器乐表现 能力的持续提 高 。
、鼓励 音乐教师个人或 团队以器乐教学实际和研 究兴趣 ‚以科研课题 引领 ‚专题攻 关‚
科学、有效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向纵深发展
以课题引领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围绕课题组织个人 、教研组、学区或市县全体
音乐教师 以不同专题研究集体攻关‚是近年 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 的新方 向。这一研究方式 ‚
能够充分挖掘音乐教师 自身的潜力‚引导音乐教师逐步深入到音乐教学各个组织环节的内
部及相关学科领域 ‚运用科学的视点和理性的反思对待具体的音乐教学本身。
海淀区小学音乐教学‚于 年秋季通过 《小学音乐教师 “ 课 内外一体化 ” 教育模式
的研究》立项‚成为海淀区 “ 十一五” 开局年第一批探索在新课程指导下小学音乐教学新
模式的群体性研究课题 。该课题依据音乐学 习理论 ‚开展有序音乐学习与随机分层施教 ‚
从区本教研和校本教研的角度调试教学策略和具体方法 ‚采用综合构建和迁移理论的教学
指导‚将音乐教师和学生在课外音乐学 习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运用到课堂上来 ‚把
课外专家 的指 导方式和 教学 方法 教学做 合 一 的经验积 极有 效地渗透 或 迁 移 到课 内音 乐教
学之中‚形成课堂歌唱一合唱教学、课堂器乐一合奏教学相互支持的音乐表现性课型‚探索
课 内与课外两个课堂 匹配 发展 。
据此 ‚海淀区小学音乐教研活动 围绕这一课题 ‚带领全区小学近三分之一 的音乐教师
和兼职音乐教研员集体攻关 前后召开 了育英学校 小学部 、红英小学、中关村三小、
海淀实验小学四次现场会 组织了班级合唱教学一体化的专题交流比赛 、班级器乐教学一
体化的专题交流 比赛 两个 比赛分别专设有流动儿童专场 将小学音乐课堂现行教材 、
一部分学校校本教材及区本教材有机结合 。通过 “ 器乐课 内外一体化 ” 的典型教学模式 ‚
以点带面 ‚带动全区所有学校和多数音乐教师 ‚有针对性地推动并引导海淀区小学音乐教
育器乐教学和音乐教师整体业务能力向纵深发展。
、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教育行政部门和文化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加大对少数 民族音
乐教师传承民间器乐教学与研究工作协调发展的投入 力度 ‚形成包括 民族 器乐在 内的地 区
民族文化发展模式 ‚开拓文化促经济的社会发展新途径
国务委员陈至立在 年 月 日 《在全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 的讲话》
中提出 “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传承机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
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的重要载体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提 出 “ 为 了进一步加强保护与传
承工作之 间的积极沟通与合作 ‚文化部牵头组织 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联
席会议的建立 ‚将有效地整合政府 内部行政资源 ‚强化各部委之间的工作互动 ‚为我 国非
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 《突 出重
点 扎实工作 开创我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的新局面》的讲话 中指 出 “ 要将 非物质
文化遗产 内容列入地方乡土教材 ‚在 中小学开设相关课程 ‚向未成年人传授非物质文化知
识和技能‚培养保护意识。” “
在现行体制下‚各地区民族 民间音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主要 由各地
区文化职能部 门负责 ‚但传承 民族 民间音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究竟落于谁
家‚尚不明确 ‚至少在挥春市、互助土族 自治县、龙 山县和苏州市基本如此 。就是说‚各
地区在 民族 民间音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与传承上两个主要职能部 门之间‚并未象 国
家部委部际联谊会议那样 ‚积极沟通与合作 ‚尤其是教育当局未能主动承担起传承 的重任 ‚
利用行政干预手段 ‚出台相关政策与法规 ‚推动中小学音乐教育履行传承 民族 民间音乐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义务 。同时‚教育行政部 门应联 同文化职能部 门‚发挥其主观 能动性 ‚
组织相关 民族 民间音乐和遗产代表作传承人或 团体成员 ‚举行少数 民族音乐教师拜师大
会‚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民间器乐文化和技能‚加大对器乐教育链条的开发建设及其研究工
作的人财物投入‚将其形成一种全县、全市 、全区的普及性文化教育活动 ‚达到 “ 学生人
人都会演奏 ”、“ 学生人人是 民族 民间文化 ” 的发展水平 ‚包括 民间器乐在 内的地域或 民族

陈至立‚《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年第 ‚辑‚第 页。
孙家正‚《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以冷
年第 辑 ‚第 页。
周和平‚《突 出重点 扎实工作 开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局面》‚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艺术研
究院主办‚ 年第 ‚辑 ‚第 ‚ 页。
文化发展模式必将带动全区、全县、全市生态文化圈的形成 ‚以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经
济增长方式‚为新一代公民的成长及全县、全市 、全区人 民谋求永恒的发展 ‚地区行政官
员应提早 出台相关政策 。
、合理利用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手段‚具体落实中小学音乐教师将组织课外器乐活动
记入其正常教学工作量之 中‚并对其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情况给予相应肯定和奖励
根据调研情况‚不论是沿海发达城市还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中小学校 ‚能够将音乐教师
指导课外器乐活动计算作音乐教师周工作量或周课时量的情况 ‚客观讲 ‚尚不够 ‚尽管从
年 《修正初级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 》“ 实施方法概要 ” 中就 己提 出 “ 应提倡组织课外音
乐活动 ‚如合唱团、乐队等 ‚学校及教员均应视 为正式工作 ” 到 年 《全 日制义务教
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实施建议 ” 中再次明确 “ 音乐教师有责任承担此项任务‚学
校应将此项工作计入教师工作量 ‚并在设备 、经 费和场地上予 以支持和保障 ”。
音乐教师指导课外器乐活动所付 出的劳动通常是超 负荷 的 ‚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 自治
州挥春市第一实验小学音乐教师崔京松 ‚常年独 自一人全面负责两个学生社团 一个是
名女子轻音乐队‚另一是 名女子吹奏乐团 ‚包括选 曲、改编 、排练 、指挥 、服装 、演
出、装台、乐器修维等工作‚再加上每周二十多节常规音乐教学班音乐课 ‚其周工作量的
负荷程度是可以想象的。类似崔京松的情况 ‚在东莞市长安镇长安中心小学民乐队、塘厦
二中管乐团等 苏州中学管乐团、苏州市二十六中学的管乐队、苏州市平江区城东中心小
学 民乐队、敬文 中心小学管弦乐团以及北京市海淀 区中小学众多器乐社 团的指导教师 中基
本如此 。这些音乐教师在课外器乐活动中所付 出的劳动 ‚在 中小学校里是 比较模糊 的‚往
往 以相关赛事获奖情况予 以一定奖励或 以其他方式补偿是学校行政领导普遍的行为。
对待学生课外器乐活动 ‚广大音乐教师们均能够给予足够重视 ‚并投入相 当的情感 、
智慧和心血 。他们唯一的期待 ‚是能够听到 “ 我们为您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 “ 老师 ‚您
辛苦 了 尸 两句来 自社会 、上一级教育部 门、学校行政领导 、广大家长和学生们 的真诚赞
许和鼓舞 。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 门和 中小学校本身应该给予这些音乐教师大力支持及相
应物质上的奖励 。这两方面的激励基本能够保证音乐教师们对待这一工作的持续热情 ‚他
们 自身的潜在能力能够发挥到最佳状态‚学生们因而得到的将会更多、体悟到的也会更多‚
一种积极的 良性循环逐步被建立下来 。因此 ‚合理利用 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手段 ‚明确地
计算其课外活动工作量 ‚是音乐教师们保证 良好教学指导的前提基础 以精神激励和物质
奖励 ‚能够进一步保证音乐教师 以饱满 的工作热情 、忘我地投入到课外器乐活动之 中‚更
好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
、将各地区中小学音乐教师相关器乐活动‚如基本功 比赛、课堂教学评优课 、课外展
演活动、科研论文等 ‚与音乐教师年终考评、晋职等环节相联系‚从器乐教学 自为行为出
发 向器乐教育 自觉状态发展
随着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渐快发展 ‚现 己有诸多地区教育行政部 门利用相关政
策 ‚推动 中小学音乐教师深入认识和体悟器乐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
不 同方式激励他们提高 自身的器乐演奏与教学技 能及相关素养 ‚如开展不同层次和级别的
基本功 比赛、课外展演活动 、科研论文及器乐优秀课评选 、对外器乐文化交流等 。对于器
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职后音乐教师的 自觉提高是最为重要 的‚要求他们能够将生活中的
琐碎 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以一种 自然状态去学 习、发现 、体悟 、实践器乐教学诸方面 ‚将
课 内外器乐教学和活动纳入到器乐文化发展脉络 中反复思考乐器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器乐
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系 器乐与音乐教学其他 内容领域相互渗透、有机结合的关系等 。
因此 ‚在器乐教学发展处于一种 自为状态的时候 ‚将音乐教师相关器乐活动与其年终考评 、
晋升职称等环节相互联系起来 ‚不断激励音乐教师对器乐教学的持续关注 ‚以全员普及推
动普及基础上的普遍提高‚促使器乐教学技能和演奏技能紧密结合‚促使器乐课 内教学和
课外器 乐活动互通共进 。
第四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材料的组织与出版及
教学用乐器 的制造 、督检、售后服务及教育行政部 门的相 关规范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实施是一个 系统工程 ‚其 内部组织之间的各环链 是紧密联


系 、不可分割的‚这一事实 己为我国近代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历史发展所证明。就
是说‚系统 内部的某一环链发展滞后或缺失‚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步发展 。
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材料的选用 、组织与出版及教学用乐器的制造 、督检 、
售后服务及教育行政部 门的相关规范是整个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系统发展 的薄弱方
面 ‚尽管后者在近年有 了一定进步‚但其本身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鱼待规范。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课堂教学材料的组织与出版
改革开放后近 年‚中小学音乐教育课堂器乐教学材料的出版发展缓慢 ‚各地区中小
学校课堂器乐教学在教学材料的选用与组织方面呈现 出多样性的面貌 。 新一轮基础音
乐教育课程改革后的六年‚各地区在音乐教材的使用上是不同的‚如先后有十一套实验教
材在全 国各个省市区县中小学校音乐课堂上使用 。十一套教材 ‚在器乐教学材料的选用与
组织上必然呈现 出十一种面貌 ‚有的以无音高的生活节奏谱呈示‚有的以各 民族童谣 、优
秀的民间歌曲、学生们喜爱的创作歌曲等改编的小型乐队谱呈示‚有的依托于乐器本身流
传下来的民族传统器乐作品原谱或改编谱片断呈示 ‚还有的以职业作 曲家创作的经典器乐
作品原谱或改编谱片断呈示 ‚当然还有一些优秀 的新器乐作品原谱或改编谱片断呈示等
有的地 区中小学校选用某一件乐器 的业余考级作品为教学材料 ‚如 《竖笛 业余
考级作品集》 第 级 ’等 还有 的是器乐演奏家 、教育家根据 自己多年教学实
践编写的教学材料 ‚如 《口琴十二课》 供中小学学生选用 等 根据某一课堂乐器‚
直接选用 国外 同类乐器 的合奏谱进行教学 ‚如为高音竖笛 、中音竖笛 、笛音竖笛和钢琴而
作的竖笛合奏 《丝绸之路》 等 中小学校音乐教师移植 、编配或创作 的课堂器乐合
奏作品等‚其 中优秀的作品己编入学校校本教材 。我们注意到‚这些教学材料 的选用多半
是散乱的、 自发的、随意的‚未能找到一条合理的、科学的器乐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有
序发展线索 。对于广大一线音乐教师而言 ‚由于缺乏在器乐学习有序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系统教学材料 ‚带来 了诸多器乐教学上的不便 ‚他们苦于找不到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有趣 、
有序、多样 、不同风格和体载的合奏 曲目。
为此 ‚当前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迫切需要的是在现有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
标准》 实验稿 和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 的基础上 ‚提 出一套科 学的、明确
的器乐学习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有序发展 分阶段 最低成就标准 。根据这 一循序渐进
的分阶段最低成就标准 ‚立足于选用中国传统 的无音高和有音高的打击乐器 、旋律乐器 、
和声乐器 ‚以选用乐器 的基本原则为参考依据 参 阅第二章第六节 “ 适合于 中小学音乐教
育器乐教学选用乐器 的基本原则 ” ‚顺应 中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现有的乐器 ‚合理组织
便于中小学音乐教师器乐教学操作的‚又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有趣 、有序、多样 、不 同风
格和体载的合奏轮演曲目教学材料‚并通过出版部门精心设计‚以系列性的学期单册形式
出版 ‚同时配有相关音响、音像实录 ‚送交教育行政部 门审查。如可 能‚将其编入 中小学
音乐教育器乐教学轮演 曲目数据库‚实现全国各省市区县中小学校资源共享 ‚构建学习、

韩中健 朱则平主编‚《竖笛 业余 考级作品集》 第 ‚一 级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刘曾源编著‚《口琴十二课》 供 中小学生选用 ‚上海音乐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丝绸之路》‚喜多郎作 曲‚北村俊彦编 曲。
教学、展演、研究交流平台‚健康、有效、持续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对于课外器乐社 团教学材料的选用 、组织与出版 ‚其操作方式基本 同上 ‚而将不同乐
队、乐团类型的相应编制、人数、基本演奏水平 、轮演 曲目等 ‚分类编入数据库 ‚形成强
大的网络平 台‚这不仅有助于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还有助于各省市区中小学校课外器乐社
团的相互交流与资源共享 ‚理解并尊重不 同民族和地域音乐风格和文化的多样性 。

二 、中小学音 乐教 育器 乐教学用 乐器 的制造 、督检 、售 后服务及教 育行政部


门的相 关规 范

随着我 国社会经济 的持续发展 ‚我 国乐器制造业也随之快速发展 、渐趋规范 ‚乐器产


品在人 民生活 中的作用有 了明显增强 。“ 年 ‚我 国西洋管乐器总产量达到 万支 ‚
同比增长 ‚出口 万支 铜管乐器 出口额 万美元 ‚同比增长 其
它管乐器 出 口额 万美元 ‚同比增长 。” ’另据 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对 国内
家 民族乐器生产企业主要产品产量的统计显示 “ 年古筝生产 万架 ‚同比增长
琵琶 万把 ‚同比增长 二胡 万把 ‚同比增长 既 扬琴
万架 ‚同比增长 。” “ 年全 国共生产竖笛 万支 ‚生产企业主要来 自江 苏
奇美乐器有 限公司‚占国内市场 的 。该公司 ‘ 奇美牌 ’竖笛 ‚获 年 ‘江苏省名牌
产 品 ’称号 。” ” “ 成立于 年 的江 苏省江 阴市 东方乐器有 限公司 ‚近年形成 了 口琴年
生产三百万支 、 口风琴 万支 的规模生产 。”
上述数字表 明‚包括 中小学音乐课堂常用乐器在 内的中国乐器工业不仅在 不断扩大 内
需‚还远销海外 。与此 同时‚全 国乐器行业的相关 国家规范、督检也在同步完善 。
年 ‚国家轻工业乐器质量监督检测 中心成立 ‚ 年通过部级 审查认可‚定名为
“ 轻工业部乐器质量监督检测 中心 ” ‚以检验钢琴 、风琴 、西洋管乐器等乐器 的质量 ‚促
使乐器 的生产从无序走 向有序 的科学监管生产方式 。同在 年 ‚全 国乐器标准化 中心
成立 ‚主要承担着全 国乐器行业标准化工作 的管理和归 口工作 ‚负责编排和完成每年 国家
下达 的乐器工业产 品国家及行业标准制订和修订工作的计划 ‚并负责全 国诸乐器生产 的监
督、贯彻 ‚推进企业对标准化实施和执行 。根据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轻工 国家 、行业标准 目
录 乐器部分 ‚口琴于 年通过行业标准 一 ‚口风琴于 年
通过行业标准 一 ”‚但竖笛至今未在轻工业乐器行业标准规范之列 。根据
调研情况 ‚竖笛是六市区县 中小学校音乐教师针对现行课堂乐器 反映 问题最多的‚如基本
的音质、音准 、音域 、合奏表现力及其套笛的价格等 问题 。为此 ‚国家乐器标准化 中心应
尽快对其给予相关标准 的规范 。
除逐步规范、督检之外 ‚对于 中小学课堂教学用乐器而言 ‚售后服务是 目前被普遍忽
略的一个环节 。然而 ‚不能因为一支高音竖笛卖到中小学生手中仅 一 元 ‚没有 了售后
服务 ‚而一台价值 万元 的某 国产或 中外合资生产的钢琴就有一定范围的售后服务 。依乐
器价格多少而受不同的待遇是不健康 的‚是不符合乐器制造这一行业整体的价值尺度和服
务原则的。然而 ‚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应该来 自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 门双重专设机构对
能够进入中少学音乐课堂和课外器乐活动场所的乐器实施严格的二次督检 第一次督检是
乐器 出厂受制于该乐器行业标准 的督检 ‚并利用强制性手段 ‚要求乐器制造商签署具有

源自 刀协脚以 加 。中国乐器信息网
年 民族乐器经济生产效益 比较突 出的企业为 上海 民族乐器一厂 、襄城县欧营 民族铜乐器有限公司、上海敦煌乐
器有限公司、河北省怀来锣厂 、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黄阪高家河锣厂、饶阳县成乐民族乐器有限公司、饶阳
县北方 民族乐器厂等 来源 同上
源自 刃加 心 一 。中国乐器协会网。
源自 脚以阴‘ 汀 的 威流·
贸易网。
源自 脚晰阴 儿 。中国乐器信息网。
一定法律效力的售后服务协议或教育行政部门一 乐器制造企业一 中小学校的三方认同性
诚信协议‚以保障中小学生使用课堂教学用乐器能够得到一定期限的售后服务 ‚保证中小
学生使用乐器的音质 。同时‚乐器制造商应定期组织乐器制造师深入中小学校讲解如何保
养乐器和简单维护乐器的基本知识等 。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少数 民族 民间乐器 ‚国家和地方
政府应鼓励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型 民族乐器制造企业积极投入科研力量 ‚在地方文化部 门的
积极帮助下 ‚与 当地 民间艺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密切合作 ‚在尽可能保持这些乐器
原貌的基础上 ‚有选择性地 、创造性地对其改 良‚以生产一部分适合于本地区中小学校学
生使用的教学用乐器 ‚投入到这一地区中小学校音乐课堂之 中。
结 论

一 、没有 “ 器乐 ” 的中小学音乐教 育是不完整 的‚学生缺失音乐体验 的重要


基础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面 向全体 中小学生的基础音乐教育 ‚是实施美育 的重要途径之一 。


它是通过音乐活动 的持续参与 ‚使学生获得音乐 的感受 、体验 、表现 、创造 ‚培养和 发展
基本 的音乐技能、相关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文化修养 ‚养成乐于亲近音乐 的态度 、乐于终
身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 习惯‚美化人生、建构人生、完善人生‚实现美 、真 、善统一的
教育 。
表现 、感受 、创造 、鉴赏、音乐与相关文化等音乐学习内容领域 ‚是中小学音乐学科
教学的主要 内容 ‚其不 同领域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各领域之间是相互关联 、相互促进
的关系 。其 中‚“ 表现 、感悟和创造 ‚是人类 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表现为感悟和创造
提供源泉 ‚感悟为表现和和创造提供动力‚创造为表现和感悟提供新的发展 ‚三者是你中
有我 、我 中有你 的辩证统一 。
唱歌 声乐 和奏乐 器乐 ‚是音乐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人类获得美 的感受 、体
验 、表现和创造及发展和提高音乐文化修养 的重要基础 。唱歌和奏乐活动 ‚不仅构成 了音
乐艺术 的两大基本部类 ‚同时也是基于体验的音乐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的重要载体 。通过 唱
歌和奏乐等相关艺术实践‚能够培养和发展音乐基本技能和相关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文化
修养 ‚能够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多维体验及审美经验 ‚促进学生情 、知 、意 的相互协调与统
一 。因此 ‚没有 “ 器乐 ” 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不完整 的‚学生缺 失音乐体验 的重要基础 。
参 与演奏活动 ‚不仅是 由音乐艺术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 由中小学生感性需要 的满足 、
童年生活 的丰富、生存环境 的改善 、生命境界的提 高所需决定的。

二 、器 乐教学对培养和发展 中小学生 的音乐感知 力、表现 力、创造 力和养成


乐于亲近音乐的态度 、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 习惯有不可替代 的功
能和作用

主体 的人在演奏乐器的同时‚也在改造着 自身。器乐实践所需的练习和演奏是主体的
人 的文化一心理结构外化与 内化相互转化 、相互 改造 的过程 ‚体现 了 “ 自然人化 ” 与 “ 人
化 自然 ” 的辩证统一 。
练 习是主体的人音乐审美经验 的内化过程 ‚即经过长期手 、脑 、心 、耳 、眼合一 的反
复操作与实践‚逐步达到五个部分联动的协调‚整个身心与音乐作品趋于统一 ‚逐步实现
其音乐审美经验 的内化 在进一步富有创造性的音乐练 习过程 中‚身心与音乐符号之 间逐
步达成一种和谐 ‚并将这种和谐 明确地固定下来 ‚实现表达 自由‚达到演奏 的实际要求 。
后者是主体的人音乐审美经验的外化过程 ‚即既贴近作 曲家 的意味 ‚ ·又经二度创作 ‚将人
的手与 自然肢体 的延长 、音乐符号及异质 同构所需的身体 、智慧与情感力量合一 ‚达到音
乐审美经验 多样性统一 的外化 ‚获得表现音乐的审美满足 。
在个人独立演奏或与他人 、与集体合作表演过程 中‚在审美意识 中暂时处于 中介功能
的手指或手腕的动作表象 、肌 肉记忆等带动下 ‚听、视觉等感觉器官激起 了整个感觉系统
和 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活跃 ‚并在大脑皮层联合区的整合和统筹下‚主体的人潜在 的音
乐感知力 、表现力和创造力不断被唤醒 、激活并充分地发展起来 。肯定性 的快慰和愉悦等
内心情绪和情感体验 ‚促使主体的人获得 了美的感受和精神的效益的积累‚体验到 了成功
所带来的快乐、 自信和成就 。乐于亲近音乐的态度的养成 ‚保证 了主体的人主观能动性的
持续发挥 ‚包括个人身心的投入和专注在 内的乐器演奏能力所需的品性便有 了稳步提高的
保障‚促进 了个人知 、意 、情 的相互协调与和谐发展 。
中小学生参与奏乐 练习和演奏 活动 ‚其本身就是音乐体验 的过程 ‚即感知 、表现
和创造 的过程 ‚这种体验有深层次的、有广博的‚也有微妙的。但其身心与音乐符号趋于
和谐之时‚他们就 己经深深地投入到音乐音响之 中。那时 ‚他们 自己可能会听到 自己到底
是什么‚或者根本不需要倾听 ‚因为他们就是音乐 。奏乐活动不仅在改变着 中小学生内在
世界的体验 ‚更在改变着他们对于生活于其 中的外在世界的体验 。因此 ‚持久亲身参与乐
器演奏活动的信心和热情 ‚能够保证学生习得乐器 的演奏能力、获得音乐相关知识和音乐
文化修养 ‚养成乐于终身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伴随着他们一生的快乐 。

三、我国地域辽 阔、民族众多及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的差异 ‚决定 了中小学


器乐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规定某一种模式 、某一类乐器的做法是不
合时宜的

我国幅员辽阔、人 口众多 ‚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 中‚各


民族群体或团体中的个人逐步接受相同的价值观念‚并在其生产劳动、语言习惯 、思维方
式、生活民俗 、审美经验 、宗教信仰 、文化意识等方面达成一致性‚以不断适应所处的环
境变迁 ‚这种趋于相对稳定并在 时间和空间上有相 当一致性的个体行为便形成 了各个 民族
的文化 。
器乐 ‚作为 民族群体或团体文化 的一种表现形式 ‚或作为一种音乐部类而存在 ‚其受
制于地域、民族 、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并始终伴随着各族人民的生产劳动方式、生
活习俗、语言习惯 、思想情感 、文化身份、审美接受心理等不断得到繁衍 、传承和发展 ‚
成为人 民大众喜 闻乐奏 的艺术 品种 ‚深深扎根于 民族 民间音乐文化沃土之 中‚并一 以贯之
地发挥着无可替代 的民族或社会精神效应 。如 ‚蒙古族 的马头琴音乐 ‚正是广 阔无垠 的草
原所需要的音乐形式和 内容 ‚是蒙古族人 民生产劳动方式 、审美接受心理 、草原文化等的
集中体现 。再如 ‚流行于 山西绛州一带的绛州锣鼓 ‚气势浑厚、热烈豪放、慷慨激 昂、粗
犷有力‚这与绛州人刚悍勇敢的性格一脉相承 ‚等等 。
地域 、民族 、经济 、文化等差异 ‚决定 了各地 区和 民族异彩纷呈的音乐文化生活 ‚也
决定 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的多样化 。因此 ‚强制性地规定各地区中小学器乐教
学采用某一种乐器模式 、选用某一乐器 的 “ 一刀切 ” 做法是不合时宜的‚其不仅不符合社
会音乐文化生活发展 的要求 ‚也不符合不 同地域和 民族 的生产劳动方式 、语 言 习惯 、生活
习俗、人民性格 、文化身份、审美接受心理 以及经济背景的客观规律。但对于初学者 ‚奠
定乐器学习的基础并获得美的感受和乐趣 ‚一些共 同的且适合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选用乐器的基本原则应有所体现 ‚以保证进入面向全体的普及层面。在此基础上 ‚积极鼓
励与引导学生学习本 民族的器乐文化 ‚传承本 民族的音乐文化记忆 ‚促使他们具有 民族的
认 同感和使命感 ‚有助于实现 民族文化 自觉 。

四、器乐教学是实施 民族文化主体教 育及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或 民族文化 的


多样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 近年来 ‚约有 亿到 亿人从农村流入城市 ‚预计今后 到 年 ‚还会有数亿


人离开广大的农村地区进入城市生活。” ’人 口的大量流动 ‚造成 了广大中西部少数民族
聚居地区人 口的减少‚意味着更多的少数 民族人 口趋于分散 ‚民族人 口的结构布局和接受
相 同的价值观念在逐步发生改变 。其直接的后果是 民族文化记忆被模糊 、民族文化身份
被淡化、民族 的认 同感和历史感被削弱 ‚尽管人 口流动的趋势不可避免 。因此 ‚在现阶段
坚持以民族音乐文化为主体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够促成 民族音乐的一 记
忆‚而有 了记忆就会有积 累‚有 了积累就会有文化 ‚有 了文化也就有 了民族文化最深的积
淀 ‚即民族精神的重塑 ‚民族振兴就有 了希望 。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树立民族文化主体的教学原则 ‚重要的问题是要站在本 民族文化
主体的立场上 ‚适宜地 、创造性地解决音乐教育 中的诸 多问题 。努力坚持 以本 民族的音 乐
文化作为主体进行音乐教育 ‚使新一代 尚未步入他地学习和生活的中小学生认识 、熟悉和
掌握 自己的文化 ‚使他们具有一种 民族文化认 同感和历史感 。此后 ‚即便他们步入城市生
活 ‚依然能够保持 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记忆和 民族文化身份 ‚因为他们 已经 习得 了本 民族
的民族乐器 ‚作为一种技能伴随他们 的一生。蕴含在 民族器乐中的民族文化和 民族精神不
会 因为他们的流动而失去 ‚反而在与其他 民族个人接触 中‚通过乐器演奏 ‚会愈加增强他
们 的民族认 同感和 民族连带感及 民族 自我意识 。
器乐演奏‚是 民族文化特征和身份的集 中体现 ‚是民族母语本身语调和语感的音乐化
表达‚是一个民族群体或团体中个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
从一定意义上讲 ‚器乐的物化形态 乐器和技法等 在 民族文化传播 、变迁 中易于被
改变‚但其所形成的民族群体或团体中主体的人的文化一心理结构和形态 审美习惯、文
化意识和 民族思维方式等 却难 以改变 。因此 ‚伴随人类 的文 明进步 ‚器乐 中那些特征鲜
明、传习悠久 、影响深远 的稳定部分 ‚在 内容和形式上甚至延续至今 器乐活动 的经验与
演进 、传承与创造 ‚也就成为 了民族群体或团体 中主体的人 的生产劳动 、情感意志 、审美
经验发展过程 的历史见证 。
器乐活动 ‚尤其是 中国传统 民族器乐活动 ‚是千百年来 中国各 民族人 民生产劳动 、文
化生活长期实践的结晶‚它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思维方式和 习惯 以及 民族音乐文化要素和 民
族 审美反应 中的共性与个性 ‚还包括 民俗 、传统 、宗教 、文化 、性别等 。因此 ‚器乐活动
可 以并应该成为实施 民族文化主体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 。
立足于民族文化主体教育的器乐活动‚并非排斥他 国的乐器及其器乐活动 。相反‚我
们更应该 以一种开阔的视野和胸怀 ‚有选择性地学习一些其他地 区、民族或 国家 的乐器 ‚
并尽可能将其学透 、学活 ‚结合本地区作为主体的民族音乐文化 ‚开创出适合于本地域和
本 民族 中小学生掌握 的器乐学习形式和 内容 ‚将其有机地融合 ‚学习、理解和尊重其他地
区、民族或 国家音乐文化 的多样性 ‚珍视人类文化遗产 ‚共享人类文 明的一切成果 。

五 、器乐教学实践 是一个多环链相扣的整体 ‚其涉及从 乐器制造到演奏 、音


乐表现的方方面面 ‚任何一个环链 的缺失都会影响整体 的实施与发展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 ‚其组织 内部各环链是紧密联系、环


环相扣、不可分割的‚即学生、教师 、教学、教材 、展演 、评价 、内外部宣传 、校外专家
指导 、家长支持组织及乐器制造 、督检 、售后服务等文化组织 它还需要外部环境 的制度
保障 ‚即国家有关 中小学音乐教育相关法规 、制度及其保障措施 的完善建设 ‚各地 区政府
相关部 门在贯彻和落实这些法规和制度及其保障措施 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这一事实 已
被我 国百余年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历史发展所证 明的。系统 内外部 的任何一环链 出

《农村 “ 留守” 儿童成拐卖 目标》‚ 美联社北京 月 日电 题 中国农村儿童被拐卖的危险加大 ‚《参考消息》‚


年 月 日‚第 版 。
现发展滞后或缺失‚都会影晌到整个系统的发展 。
课堂器乐教学实践本身‚就涉及适合于中小学生使用的适应载体、教学材料 、教学方
法 、教学过程 、教学展演 、教学评价等诸方面。其中‚普及性的课堂乐器‚即中小学生使
用的适应载体‚是课堂器乐教学实践最为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我国现有 亿名儿童生活
在广大农村地区‚他们的音乐教师绝大多数是兼职 ‚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历史积
淀和兼职、专职音乐教师的特 点‚坚持立足于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及适合于中小
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选用乐器的基本原则‚各地选择适合于中小学生使用 的器乐实践形
式 ‚是当前 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 一项迫切需要做的工作 。在此基础上 ‚教学材料 、教
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展演 、教学评价等诸环节才有 了匹配发展的依据 。结合现有使 用
的乐器 ‚将其纳入到适合 的乐器实践形式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器乐实践活动 。与此 同时‚
将课 内外器 乐活动紧密联 系起来 ‚实现提高指导下 的普及 课 内 和普及基础上 的提高 课
外 相结合 ‚并加大器乐活动的宣传力度 、邀请校外艺术专家的指导、家长委 员会 的支持
及乐器制造、督检、售后服务的协调与统一。音乐教师的培养与教学研修‚是另一个关键
性的环链 ‚它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种源 ‚它的质量好坏、持续发展与否、一 以贯之的热情
投入和积极的工作态度等关系到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全局。他们不仅业务能力适度
超前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所需‚而且协调、统筹、沟通 、联系所需其他环节‚
如校外艺术专家、家长委员会 、教育及文化行政部门、社会传媒机构等‚还有面向全体的
学生的关爱 。
实现器乐教学实践诸环节的均衡发展 ‚一个重要的保障措施是 国家有关 中小学音乐教
育相关法规 、制度及其保障措施 的完善建设。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政府干预性政策 ‚能够
从根本上保证各地 区政府相关部 门在 贯彻和落 实这些法规和制度及其保障措施 时发挥其
应有的职 能。教育和文化等相关部 门的领导和官员及学校 主管校长 ‚如抱有一份美的情怀 ‚
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不仅对包括器乐教学在 内的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直接
领导和帮助‚而且对学校文化建设给予高度重视 ‚并作为实践者参与到其中‚一些永恒的
推动力能够保证优 良的学校文化持续健康发展 。
参 考 文 献

文 献
【 马克思著 ‚《资本论 》‚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马克思著 ‚《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十卷 ‚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四十六卷 下册 ‚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恩格斯著 ‚《自然辩证法》‚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列宁著 ‚《哲学笔记 》‚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毛泽 东选 集 》‚人 民出版 社 ‚ 年 月第 版 。
【〕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共 中央文献研 究室编 ‚中央文献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金 日成著 ‚《关于社会主义教育学》‚朝鲜 ·外 国文 出版社 ·平壤 ‚ 年。
【 《邓小平文选 》‚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幻 《邓小平论教育》 第三版 ‚中共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
第 版。
【 」《中国音乐词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 ‚人 民音
乐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 舞蹈 ‚中国大 百科全书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蔡元培美学文选》‚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北京大学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陶行知全集 》第一卷论著 ‚四川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陶行知全集》第三卷论著‚四川教育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萧友梅全集》第一卷文论专著卷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
」《迎接美育的春天》‚中国音协教育委员会 中国音乐函授学院编 ‚山西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张静蔚编选 校 点‚《中国近代音乐史料汇编 》 ‚人 民音乐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金帆 ‚希望的摇篮》‚北京艺术教育征文选集 ‚中国少年儿童 出版社 ‚ 年 月
第 版。
「 」姚思源主编 ‚《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 一 ‚上海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姚思源主编 ‚《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研究文集》 一 ‚辽海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 一 ‚上海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伍雍谊主编 ‚《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 一 ‚上海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世纪 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汇编》 音乐 ·美术 ·劳技卷 ‚课程教材研
究所编 ‚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 全 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
大学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教育部制订‚人 民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苑茜 周冰 沈士仓 谢晋宁主编 ‚《现代劳动关系辞典》‚中国劳动社会保障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孙继南编著 ‚《中国近现代 一 音乐教育史纪年》‚山东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张静蔚编 ‚《搜索历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选编》‚上海音乐 出版社 ‚
‘ ‚
‚


八乙
年 月第
版。
陈建华 、陈洁编著 ‚《民国音乐史年谱 》‚上海音乐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彭英 明主编 ‚《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 》‚民族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 汪毓和编著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第二次修订版 ‚人 民音乐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尸 居其宏著‚《
︸ 的 ‚湖南美术出版社 ‚ 月第 版 。
‚


工 ‚
一月

新中国音乐史 一 年

朱永新主编 ‚《中国教育蓝皮书》 年 ‚高等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景体华主编 ‚《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 一 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社会
科学文献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郝时远 王希恩主编 ‚《民族发展蓝皮书 中国民族发展报告 》‚社会科
学文献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汝信 陆学艺 李培林主编 ‚《社会蓝皮书 年 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
科学文献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挥春统计年鉴》、《 挥春统计年鉴》 《 吉林统计年鉴》 《 互助统
计年鉴》、《 互助统计年鉴》 《 龙 山统计年鉴》、《 龙 山统计年鉴 》 《
苏州统计年鉴 》、《 苏州统计年鉴 》《 东莞统计年鉴》、《 东莞统计年鉴 》
《 海淀统计年鉴》、《 海淀统计年鉴》。

著 作
百﹃
朱光潜著 ‚《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湖南人 民出版社 ‚ 月第 版 。
‚‚‚


‚

一人万










朱光潜著 ‚ 谈美书简》‚人 民文学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费孝通著 ‚《社会调查 自白》‚知识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费孝通著 ‚ 江村经济— 中国农 民的生活》‚群言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费孝通著 ‚《费孝通 民族研究文集》‚民族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费孝通著 ‚《行行重行行 乡镇发展论述》‚宁夏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费孝通著 ‚《乡土中国》‚上海人 民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费孝通著 ‚ 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 自觉》‚群言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李泽厚著 ‚《李泽厚哲学文存》‚安徽文艺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赵宋光著 ‚《赵宋光文集》‚花城 出版社 ‚ 月第 版 。


谭好哲 刘彦顺等著 ‚《美育的意义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 ‚首都师 范大学 出
版社 ‚ 年 月第 版 。
庄孔韶主编 ‚《人类学概述》‚中国人 民大学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杨培德著 ‚ 鼓魂— 西江苗族鼓藏文化 田野笔记》‚中国文联 出版社 ‚ 年 月
第 版。
李志农 丁柏峰主编 ‚《土族》 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 ‚云南大学出版社 ‚
‚月
‚庄



月第 版 。
马种炜 陆群主编 ‚《土家族》 湖南永顺县双凤村调查 ‚云南大学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朱小蔓主编 ‚《 对策与建议》— 一 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 ‚教育科
学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陶西平著‚《一路走来— 陶西平教育漫笔》‚京华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
【 伍 国栋编著 ‚《中国少数 民族音乐》‚人 民音乐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 肖学俊编著 ‚《传统器乐与乐种论文综述 》‚人 民音乐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
【 田世高著 ‚《土家族音乐概论》‚中央 民族大学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修海林著 ‚《中国古代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幻 袁静芳著 ‚《民族器乐》 修订版 ‚高等教育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李园会著 ‚《日本 中小学新学 习指导要领 》‚水牛 出版社 ‚中华 民国 年 月 日。
〕周海宏著 ‚《音乐与其表现 的世界— 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 间关系的心理学与
美学研究 ‚中央音乐学 院出版 社 ‚ 年 月第 版 。
「 〕王安国主编 ‚《从实践到决策— 我 国学校音乐教育 的改革与发展 》‚花城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晨曦编著 ‚《铃木镇一的教育旋风— 铃木优质教育法 ‚海洋文化事业有 限公司 台
北 ‚ 年 月初版 。
【 乔建中著 ‚《古乐今说 乔建 中音乐文集 》‚上海音乐学 院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王文章主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文化艺术 出
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 马 占山编著 ‚《土族音乐文化实录》‚中国文联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田 刘 曾源编著 ‚《口琴 十二课》 供 中小学学 生选用 ‚上海音乐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韩 中健 朱则平主编 ‚《竖笛 业余 考级作 品集》 第 一 级 ‚长江文艺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幻 卢合芝 李敏娜编译 ‚《音乐教学心理学》‚湖南教育 出版社‚ 年 月第 版 。
〔 德〕格罗塞著 蔡慕晖译 ‚《艺术 的起源 》‚商务 印书馆 ‚ 年 月第 版 。
〔 〕〔美〕乔治 ·桑塔耶纳著 缪灵珠译 ‚《美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美〕苏珊 ·朗格著 藤守尧 朱疆源译 ‚《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
匈〕阿诺德 ·豪泽尔著 居延安译编 ‚《艺术社会学》‚学林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美〕 ·加登纳著 兰金仁译 ‚《艺术与人 的发展》‚光 明 日报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旧 新井康允著 裴立杰译 ‚《 脑 的构造 》‚科学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旧 〕铃木镇一著 许海燕译 ‚《用爱哺育 》‚电子工业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旧 〕铃木镇一著 李钊平译 ‚《用爱浇灌》‚电子工业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
美〕 霍华德 ·加德纳著 沈致隆译 ‚《多元智能》‚新华 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
加〕 洛伊丝 ·乔克希等著 许洪帅译 ‚《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学》 第 二版 ‚中央音
乐学院出版社 ‚ 年 月第 版 。
〕 ‚劲 厂 里 加 ‚ ‚ ‚

〕 ‚ 甲石台刀 鹿
加 介 职 朋 刀了叮 久’ 口 加 百负 ’
夕 了
曲 刀几犷已刀 已 ‚ ‚ 。
及 ‚ 澄八理动 口口 犷
加 八犷几川帕 分 刁 刁 留 介 日刀‚ ‚
‚ 。
‚ 以 犷 为公 百 阳 职 ’
‚ ‚ ‚ ‚ 。
‚ ’
够 介口 ’ 为公
启公 刀职 双片 ‚ ‚ ‚ 。
‚劲 加阳 珊

今刁 ’ 为公 月刀 厂片 ‚ ‚ 。
‚石公了丫云了。油 ’
‚了摺 劲 双 鹿 朋 匀 试 ‚
‚ 。
‚ 口 ‘ 叨岁口了日双厂油 ‚ ‚
’ ‚ 。

论 文
【〕缪天瑞著 ‚《中国音乐略史》 续 ‚《音乐杂志》‚第 卷第 期 。

幻 青柳善吾著 易之译 ‚《音乐教育论》‚《音乐教育》‚第 卷第 期 ‚第 一
页。
〔」 著 元庆译 ‚《研究乐器法所需要的能力》‚《音乐教育 》‚第 卷第
期 ‚第 一 页 。
〔〕缪天瑞 ‚《儿童节奏乐队组织法 》‚《音乐教育 》‚第 卷第 期 ‚第 一 页 。
〔 曾葆 ‚《我们 的节奏乐队》‚《音乐教育》‚第 卷第 期 ‚第 一 页 。
【 王庆勋‚ ‘
《口琴简说》‚《 音乐世界》‚上海新兴音乐社 ‚第 卷第 期 。
〔」乐克 ‚《关于儿童乐器的几个 问题》‚《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页。
〔〕姚思源 ‚《对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几点意见》‚《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冯继先 ‚《民族音乐教育之我见》‚《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 〕赵讽 ‚《音乐教育 的几个 问题 》‚《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页。
〔 」上海市 中小学教材编写组 ‚《全 日制十年制 中小学音乐教材简介》‚《人 民教育 》‚
年第 期 ‚第 页。
〔 〕郑小瑛 ‚《日本音乐教育一瞥》‚《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张信华 ‚《他热爱小学音乐教育工作— 记上海市卢湾 区第二中心小学刘德 昌老师 》‚
《人 民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赵讽‚《 对普通音乐教育的一些建议》‚《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潘裕礼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建议》‚《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一
页 ‚下转第 页。
〔 〕顾根法 戴苗茵‚《用美的旋律催开祖 国花朵》‚《人 民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徐冬 ‚《日本 山叶音乐教育体系 介绍》‚《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陈聆群 ‚《曾志态— 不应被遗忘的一位先辈音乐家 》‚《中央音乐学 院学报 》‚
年第 期 ‚第 页。
〔 廖乃雄 ‚《卡尔 奥尔夫及儿童音乐教育体系》‚《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页。
「 袁安森 ‚《学生人人学乐器》‚《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 」刘富煌 ‚《不可忽视 乡土教材 》‚《人 民音乐 》‚ 年第 期 ‚第 页。
【幻 武其刚 ‚《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页。
【 张 肖虎 ‚《改进 幼儿 、少年音乐教育的几点意见》‚《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乐东华‚《改进 中小学音乐教学》‚《四川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魏宁‚《青海省召开中小学音乐教学研究会议 ‚重视和加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小
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徐乃成‚《 温州一中开展 口琴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陈黎 明 严震 中‚《杭州市第六 中学 口琴进课堂》‚《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
第 页。
」 胡宏胜 ‚《江 西省龙 南师 范学校每个学生学一样乐器 》‚《中小学音乐教育 》‚ 年
第 期 ‚第 页。
【 张斌 ‚《宁波效实中学组办班级乐队》‚《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 梁得灵 ‚《牧童笛和笛管乐队》‚《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金亚文‚《辽宁朝阳市举办音乐教师 口琴、牧童笛学习班》‚《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封二 。
【幻 任传忠‚《初中音乐大纲、教材应面向两个多数》‚《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页。
【 马淑 慧‚《美 国 “ 综合音乐感 ” 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 》‚ 年第 期 ‚第
页。
〔 〕贺绿汀 ‚《音乐教育 问题— 在全 国中等师范音乐教材讲 习会上的发言》‚《上海歌
声》‚ 年第 期 ‚第 页。
〕马淑 慧‚《美 国的 “ 综合音乐感 ” 教学》‚《音乐艺术》‚ 年第 期 ‚第 页。
【 廖乃雄 ‚《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的基本特 点》‚《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张兆瑞 ‚《 应尽快地将器乐 引入音乐教学 中去》‚《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
第 页。
「 」丁明健 ‚《音教改革 中的一朵鲜花— 观摩北京八里庄三小器乐教学课 》‚《中小学音
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 〕杜希范‚《器乐教学进入课堂的尝试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王英奎 ‚《音 乐才 能与早期培养— 兴城县南一小的经验 》‚《中小学音乐教育 》‚
年第 期 ‚第 页。
〔 」廖乃雄 ‚《奥尔夫音乐教育 的基本思想和原理》‚《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
第 一 页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 〕徐武冠 ‚《对柯达伊音准训练的认识》‚《上海歌声》‚ 年第 期 ‚第 页。
「 陈笑波 ‚《意大利 的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 〕陈长玲 ‚《弦歌遍校 园》‚《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陆 申‚《红领 巾民乐 队》‚《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王崇荣 ‚《音乐室的大 门敞开之后》‚《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张吉男‚《我对音乐教改中几个关系的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
第 页。
「 缪裴言‚《日本 中小学器乐教学 的乐器选用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
第 页。
【 〕戴明瑜 ‚《罗马尼亚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吴文章 ‚《音乐教师应学一点乐器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顾连理 ‚《达尔克罗兹德体态律动》‚《音乐教育参考资料 》‚ 年第 期 ‚第 页。
【 司徒幼文 ‚《铃木教学法》‚《音乐教育参考资料》‚ 年第 期‚第 页。
【 〕丁振华‚《 广州少儿艺教新貌》‚《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钱洁平 ‚《人人都是小 “ 音乐家 ” — 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课》‚《上海歌声》‚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缪裴言‚《日本小学的音乐创作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劳洛斯 莱费‚《澳大利亚的音乐教育》‚《人 民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王立志 孙启林‚《朝鲜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人 民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彭国华 ‚《口风琴—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理想乐器》‚《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查定国‚《音乐教改实验的报春花— 宜宾市一中音乐综合教学实验一阶段评审报
告》‚《音乐探索》‚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 《在音乐教育中试行增加器乐教学 通知 》‚上海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 年
月 日‚《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朱则平 ‚《美国的小学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幻 劳洛斯 ·莱费‚《澳大利亚的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美」霍华德 加德纳 熊蕾译 ‚《中美 艺术教育 的区别 》‚《人 民音乐 》‚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魏岩‚《提倡 民族打击乐》‚《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召 页 。
〔 〕俞坚‚《坚持廿三年的一个小学民乐队》‚《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辛国婆 ‚《美 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人 民教育》‚ 年第 期‚第 一 页 。
「 卢乡敏 林大春 ‚《达尔克洛兹的音乐教学体系》‚《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
第 页。
〔 」何树柏 ‚《电子琴种种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林吉才 ‚《竹笛响彻校 内外》‚《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戴明瑜译 ‚《东欧国家音乐教育点滴》‚《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 」周大风‚《音乐教学法种种》‚《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幻 杜磊 ‚《中学应有统编音乐教材》‚《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页。
「 〕秦德祥 ‚《国外音乐教育法的初步 比较 》‚《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页。
〔 〕郭瑛 《在柯达伊 的故乡》‚《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 程荣炳 ‚《日本小学音乐教育掠影》‚《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谭林 ‚《推动 参谋 桥梁— 几年来 的音协广 东分会音教委工作》‚《中小学音乐教
育 ‚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 了戴明瑜 ‚《苏联的三级音乐教育体系》‚《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郭瑛 ‚《柯达伊教学法听课记》‚《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 〕安美珍 ‚《朝鲜的中小学教育》‚《河北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仁川 杨立梅 ‚《柯达伊教学法简介》 上、中、下 ‚《儿童音乐》‚ 年第 期‚第 一
页 第 期‚第 一 页 第 期 ‚第 一 页 。
〔 〕安美珍‚《朝鲜的中小学教育》‚《河北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徐淑敏 ‚《朝鲜小学的音乐教育》‚《河北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吴文章 ‚《音乐小助手》‚《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夏志刚‚《十分钟演奏》‚《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吴文章 ‚《兴趣 、兴趣 、兴趣》‚《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孙焕英 ‚《开辟二胡教学新里程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于湘文 缪裴言译 ‚《英 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见闻》‚《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
第 页。
〔 秦德祥 ‚《口琴教学 “ 奥尔夫化 ” 初试》‚《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为培养众多合格音乐教师— 记第五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中国音乐教
育 ‚ 年第 期‚第 一 页 。
〔 朱则平 ‚《外来儿童音乐教学法 中国化初探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
第 页。
【 〕红夕‚《发挥 口琴教学的潜能》‚《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王志 ‚《谈竖笛的知识与演奏》‚《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丁存麟 、朱则平 ‚《器乐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 》‚《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
第 一 页。
【 」韩宏 ‚《使 中小学器乐活动健康稳步地 向前发展》‚《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
第 页。
〔 〕齐 明远 ‚《器乐教学要先易后难 ‚注意合奏》‚《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方萌 ‚《走 出困惑— 兴城 四中音乐教该实验 的启示》‚《中小学音乐教育 》‚ 年
第 期 ‚第 一 页 。
〔 刘 宁康 ‚《竖笛启蒙课教案》‚《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郁文武 ‚《开展器乐教学》‚《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 〕朱则平 ‚《’ 全 国省级音乐教研员培训班侧记 》‚《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
第 页。
〔 川 杜庆云‚《介绍一所小学的民乐队— 北京农大附小开展 民乐活动纪实》‚《人 民音
乐 ‚ 年第 期 ‚第 页。
〔 〕任吉祥 任丽芳‚《成长中的童星少儿民族乐团》‚《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页。
【 幻 张承先 ‚《在全 国中小学 民族器乐独奏观摩赛颁奖仪式上 的讲话》‚《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页。
「 〕章士英 ‚《竖笛进课堂好 》‚《山东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李军 王关甫 ‚《都是小聂耳— 记弘扬 民族音乐的石路乡少儿江南丝竹 队》‚《中小
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林 国英‚《口琴进课堂的切磋》‚《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飞 页 。
【 施旭 东‚《培养 学生的兴趣进行器乐教学》‚《中国音乐教育 》‚ 年第 期 ‚第
页。
张启晰 ‚《素质教育初探 器乐实验先行— 湖北器乐教学实验巡礼》‚《中国音乐教
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 〕王冬菊‚《杭州高级中学管乐队剪影》‚《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詹 昌春 ‚《中小学铜管乐队教学要点参看 》‚《中小学音乐教育 》‚ 年第 期 ‚第
一 页。
川 章辛 张 向东‚《我校开展器乐教学实验的做法和体会》‚《中国音乐教育》‚ 年
第 期 ‚第 一 页 。
顾成 国‚《哪种乐器进课堂为宜》‚《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 木子‚《也谈器乐进课堂》‚《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黄振芳‚《小议儿童学习乐器》‚《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许春源 ‚《班级乐队的组织和编配》‚《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 《全国中小学器乐教学研讨会纪要》‚《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 汤琦 ‚《音乐教育的新课题— 谈中学的器乐合奏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 〕张增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少儿民乐教学之我见》‚《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陈露茜‚《印度 的音乐教育》‚载 《中国音乐教育 ‚ 年第 期 ‚第 页。
〔 王震 ‚《中、小学生吹奏管乐器会影响身体健康 吗 》‚《中小学音乐教育 》‚ 年
第 期 ‚第 一 页 。
〔 〕周天才 ‚《探索 “ 器乐教学 ” 规律 ‚提高 中小学音乐课教学质量》‚《音乐天地 》‚
年第 期 ‚第 页。
【 冯玉萍 ‚《浅论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一 《青海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周荫 昌‚《以中华文化为母语 ‚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 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一
一在全 国第六届 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 的总结报告》‚《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 〕 吕小芳‚《中小学器乐教学诸方面 问题探讨 》‚《教育评论》‚ 年第 期 ‚第
页。
〔 韩东明‚《浅谈 中小学器乐教学 目的与方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年第
期‚第 页。
「 章建洪 ‚《有关器乐教学 中存在 的几个 问题》‚《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金经言‚《德 国音乐教育 中的若干新动 向— 克莱南教授在华讲学要点》‚《中小学
音乐教育 》‚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 」刘 国平‚《电子琴— 中小学器乐教学的理想乐器 》‚《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钱伟 民‚《正确对待器乐教学 中出现 的各种矛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 音乐及表
演版 ‚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陈强芬‚《器乐引进课堂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剑 《第七届 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领导、专家报告摘要》‚《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 」梁永生‚《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甘肃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谢晓滨 ‚《在器乐教学 中贯彻育人原则》‚《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音乐及表演版 ‚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 于学友 ‚《把器乐教学渗入整个音乐教学领域》‚《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
第 一 页。
「 〕朱则平‚《湖北省中小学音乐学科器乐教学实验报告》‚《 黄钟》‚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李桂林 ‚《器乐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中小学教师培训》‚ 年
期 ‚第 页。
「 刘立杰 ‚《竖笛教学与思想教育》‚《黑河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吴文章‚《巧用 “ 打击乐 ”》‚《中小学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梅 一 著 华进译 ‚《荷兰 的学校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薛雅芬 ‚《朝鲜的音乐早期教育》‚《中国民族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川 刘芳‚《意大利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第
页。
【 胡巍 ‚《朝鲜的师范教育》‚《师范教育》‚ 年第 · 期 ‚第 页。
肖玉兰 ‚《透析朝鲜艺术教育》‚《教育艺术》‚ 年第 期 ‚第 页。
何宁‚《小学音乐课 中唱游语器乐教学的结合 》‚《教育导刊》‚ 年第 期 ‚第
页。
「 〕吴跃跃 ‚《加拿大普通音乐教育的几个特 点》‚《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 丹〕乌弗 ·莫斯特著 余丹红译 ‚《
丹麦的音乐教育》‚《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朱汉城‚《 美 国学校管乐音乐的发展》‚《中国音乐教育》‚ 年第 期 ‚第
页。
〔 李晓天 ‚《当代 日本音乐教育及其启示》‚《戏 曲艺术》 中国戏 曲学院学报 ‚
年第 期 ‚第 页。
〔 〕黄书光 ‚《陶行知 “ 生活教育” 理论在上海的传播与发展》‚《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年第 期 ‚第 页 ‚下转第 页。
〔 〕朱兵 ‚《背景、问题与思路— 关于我 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 的思考》‚《中国非物
质文化遗产 》‚中国艺术研 究院主办 ‚ 年第 辑 ‚第 一 页 。
【 川 美〕弗兰克 · ·巴蒂斯蒂著 孙卫东编译 ‚ 《美 国学校管乐 团发展概要》‚载 《管
乐世界》‚ 年第 期 。
〔 」 旧 原 田元吉 ‚《日本行进吹奏乐团发展简况》‚《管乐世界》‚ 年第 期 。
【 〕旧 〕 秋 山纪夫著 胡迪凡译 ‚ 《亚洲管乐的历史与现状》‚ 《管乐世界》‚ 年
第 期。
〔 〕于海 ‚《进入佳境 的行进管乐— 年世界行进管乐大赛观感 》‚
《人 民音乐》‚
年第 期 ‚第 一 页 。

报 纸
〔 《探讨教育学中的美育 问题》‚《文汇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教育部在京召开中小学音乐、美术教材会议》 教育部普教司供稿 、《不能忽视中小
学的艺术教育— 几位师范院校艺术系教师的意见》 本报记者戴慧文 ‚《光 明 日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吉他走进 了小学课堂》‚《北京晚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西四北四条小学增设 口琴课 》‚《北京晚报》‚ 年 月 日‚第 版 。
〔〕《把乐器 引入课堂 学生不再干唱歌 》‚《北京晚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石景 山区六一小学开展 电子琴教学》‚《北京晚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赵讽 ‚《教育绝不能缺少美育》‚《中国教育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国家教委邀请艺术界人士座谈加强学校 的艺术教育》‚《中国教育报》‚ 年 月
日‚头版头条 。
〕陶祖伟 ‚《美 ‚是需要呼唤 的》‚《中国教育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 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与 《中国教育报》学校教育部联合召开美育座谈会指出 《美育是
精神文明建设重要 内容 要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一代新人》‚并发表评论员文章 《 推进审
美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报 》 年 月 邓 日‚头版头条 。
〔 〕贺绿汀‚《让音乐滋润孩子的心 田》‚《 解放 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 。
〔 《学他人之长 走 自己之路— 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体系教学观摩散记》‚《北京音乐
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 〕庞慧敏 王宗骏 ‚ 《壮 乡曦咧响起来》‚ 《人 民 日报 》海外版 ‚ 年 月 日‚第
版。
「 《八里庄三小教师马建国改革音乐课教学 把器乐教学引入音乐课陶冶学生情操》‚《北
京 日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仁 」《市音乐教育研究会举行年会呼吁重视 中小学音乐教育》‚《北京 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 。
〔 」《音乐教育家张 肖虎说少儿听觉最敏感强调音乐教育要从小学抓起 》‚《北京晚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 〕《著名音乐家 吕骥 、贺绿汀 、李焕之等建议普通学校抓好音乐教学》‚《北京晚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 〕《电子琴进课堂 学生增加学习兴趣》‚北京晚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 〕丁伟 ‚《全 国中小学生金秋推行 「 一费制 》‚《人 民日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什 么是 “ 一费制 ”》‚《人 民 日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 李晋萍 ‚《让音乐离孩子近些 、再近些— 音乐基础教育现状调查》‚《音乐周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 〕张蕾‚《将北京市 中小学特级音乐教师一网打尽 “ 一拖二 ” 工程为培养名师播种 》‚《音
乐周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 刁艳 ‚《首届 民乐指挥培训班暑期推 出 校 民乐队老师补 习指挥常识 》‚《音 乐周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 张欢 ‚《管乐展演亮相北京》‚《音乐周报》‚ 年 月 日‚第 版 。
〔 〕徐凤桐 ‚《关于组建 中小学管乐 团的思考 》‚《音乐周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 陶西平 ‚《培育学校 良好 的教育 生态》‚《中国教育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 〕叶翠微 ‚《追寻学校文化 的终极意义》‚《中国教育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 〕张蕾‚《中国有 了 “ 马头琴之 乡 ’
‚
》‚《音乐周报 》‚ 年 月 日‚第 版 。
〔 〕《中国私立教育迎来好时机》‚ 美国彭博新闻社 月 日报道 题 中国私立教育
处于繁荣顶峰 记者 安迪 慕克吉 ‚《参考消息》‚ 年 月 日‚第 巧 版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