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5

2023 年第 1 期( 季刊)·西域胡語文書專號



? 筆 談
胡語文書與絲綢之路 ………………………………………………… 榮新江 3
略説漢學、虜學和胡語文獻研究 …………………………………… 沈衛榮 5
胡名之爲史料 ………………………………………………………… 王 丁 9
徐文堪先生與歷史比較語言學 ……………………………………… 劉 震 15
? 專 論
《 梨俱吠陀》 卷一第三十二歌《 因陀羅贊》( RV I 32) 小箋
………………………………………………………… 林辰達 王昶歓 21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研究 ……………………………………………… 潘 濤 57
薩珊波斯律法中的罪與罰 …………………………………………… 張小貴 81
成吉思汗祖先世系研究
———以波斯文文獻爲中心 ……………………………………… 魏曙光 101
文士與成神: 中世紀印度書寫文化和濕婆派儀式 ………………… 朱學賢 117
西北民族古文字函件文化小考
———以民國時期察合台文《 情書》 爲例 ………………… [ 日] 菅原純 183
? 譯 文
西州回鶻王國的根本史料: 木杵文書
………………………………… [ 日] 森安孝夫( 李聖傑、白玉冬譯) 203
畫指與窣利 ………………………………………… [ 日] 熊本裕( 尹磊譯) 259
胡姓何來? 中亞人與中古中國的姓氏文化 …………… 文 欣( 李殷譯) 277
? 書 評
意態由來畫不成
———《 勝論經》 月喜疏中日譯本互校記 ……………………… 林辰達 307
胡漢互證,從實求知
———評付馬《 絲綢之路上的西州回鶻王朝》 ………………… 尹 磊 343
《中外論壇》 2023 年第 1 期
2023 年 3 月,第 57 80 頁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研究

潘 濤

提 要: 本文研究吐火羅語阿毗達磨文獻,共分爲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介
紹吐火羅語阿毗達磨文本的研究現狀和重要學者。 第二和第三部分簡要梳理
中國境内發現的吐火羅語和梵語阿毗達磨文本以及相應的漢譯本。 第四和第
五部分詳細研究東吐火羅語阿毗達磨殘片 A 384,重點分析“ 想風所繫” 和“ 心
細爲相” 兩個術語。 第六部分研究西吐火羅語殘片 B 119,並基於對上下文和
主題“ 中有” 的正確認識給出新的譯文。
關鍵詞: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梵語;佛教;語言學

 本文獲得日本学術振興会 2022 年度研究活動スタート支援的資助 JSPS KAKENHI Grant


Number JP22K20021 (項目名稱: Buddhism from India to China via Turfan: Investigation of
Tocharian Buddhist Scholastic Texts based on the Sanskrit, Pali, Chinese and Tibetan Parallels)。
中外論壇·2023 年第 1 期

一、 研究情況簡介
從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在龜茲和吐魯番地區發現了數量龐大的胡語寫
本和文書等材料,其中就有後來被破譯和解讀的吐火羅語寫本。 吐火羅語文 ①

本中存在大量的阿毗達磨文獻, 早在吐火羅語破譯者西格 ( Emil Sieg,1866


1951 ) 和西格靈 ( Wilhelm Siegling,1880 1946 ) 校勘和出版吐火羅語文本時就

對其中的部分文本的内容作出分析,主要依據普桑 ( de la Vallée Poussin) 所作


的《 阿毗達磨俱舍論》 的法譯本。 對吐火羅語阿毗達磨文獻的專門和深入研究
始於日本學者井 ノ 口泰淳和百濟康義, 代表作爲井 ノ 口泰淳 1961 年的論文
《 Abhidharmvatraprakara爟a 註斷片》 和百濟康義的系列論文: 《トカラ語 B に
よるアビダルマ論書関係の斷片についてI—Abhidharmvatraprakara爟a 註—》
( 1974);《トカラ 語 B によるアビダルマ 論書関係 の 斷片 について II—
Pacavastuka 註—》( 1983 );《トカラ語 B によるアビダルマ論書関係の斷片 に
ついてIII—Abhidharmadīpa 註—》( 1986)。 在百濟康義之後的幾十年裏,對吐
火羅語詞彙和語法的研究獲得了長足的進展,相繼出現了 《 吐火羅語 B 詞典》
( 美國學者 Adams,2013),《 吐火羅語歷史語音學》( 美國語言學家 Ringe,1996)
和《 吐火羅語讀本》( 法國學者 Pinault,2008) 等重要的專著和詞典。 但對於吐
火羅語阿毗達磨文獻的研究却幾乎停滯不前,因爲處理阿毗達磨文獻需要極爲
專門的學術訓練,尤其需要佛教哲學以及梵語和漢語佛教文獻的專業知識,而
這些却是傳統吐火羅語學者所欠缺的。 德國吐火羅語學者施密特 ( Klaus T.
Schmidt,1932 2017 ) 是歐美爲數不多曾研究過吐火羅語阿毗達磨文本的學者

之一,他是德國著名印度學家和佛學家瓦爾特施密特 ( Ernst Waldschmidt,1897


1985 ) 的學生, 因此施密特借助自己的印度學背景結合梵語文本來解讀吐火
羅語文本,並取得了許多重要成就。 1990 年在題爲 《 中國出土的世親 〈 阿毗達
磨 俱 舍 論 〉 殘 片 ( Fragmente von Vasubandhus Abhidharmako&abh$ya aus
① 關於吐火羅語破譯歷史和吐火羅學的建立可參見 Pan,2020。
·58·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研究
ChinesischTurkestan )》 的論文中,施密特簡要梳理了柏林藏品中的《 阿毗達磨俱
舍論》 梵文殘片,並討論了這些梵文寫本中的吐火羅語注釋。 1994 年施密特在名
爲《吐火羅語語文獻研究: 現狀和任務( Zur Erforschung der tocharischen Literatur:
Stand und Aufgaben)》 一文中提及了百濟康義的研究,但並没有詳細説明。
對吐火羅語阿毗達磨文本的重新研究始於維也納大學在綫吐火羅語文本數
據庫的建立( CEToM = A Comprehensive Edition of Tocharian Manuscripts,地址:
https: / / www.univie.ac.at / tocharian), 京都大學語言學家卡特 ( Adam Catt ) 負責
數據庫中阿毗達磨文本的整理和編輯。 基於百濟康義 ( 1974 ) 的研究,卡特與
日本學者稲葉維摩和法國學者俞阿( Athanaric Huard) 合作,對殘片 THT 197 做
了更加 深 入 和 細 緻 的 語 文 學 研 究, 2020 年 發 表 於 《 亞 洲 學 報 ( Journal
Asiatique)》 上, 題爲 “ Tocharian Abhidharma Texts I: A Philological Study of B
197”。 此外卡特、稲葉和俞阿三人對梵語 東吐火羅語雙語殘片 A384 386 的
詳細研究也已完成,將陸續刊登在 2022 年的《 亞洲學報》 上。
二、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文本簡介
在德國柏林、法國巴黎和英國倫敦的吐火羅語殘片藏品中都存在阿毗達磨
文本,尤其是德國藏品中的阿毗達磨内容的殘片數量衆多,其中不少是梵語 吐火
羅語雙語( 簡稱“ 梵 吐雙語”) 文本。 柏林所藏吐火羅語寫本是通過“ 德國吐魯番
探險” 被運回德國,尤其是前三次探險。 起初這些寫本的命名是根據其發掘地點
和發現時間,隨後所有的吐火羅語( 即吐火羅語 A 和 B) 殘片用縮寫 THT “ 吐魯番
吐火羅語寫本藏品”( Tocharische Handschriften aus den Turfanfunden) 統一編號。
因此在引用某件吐火羅語殘片時存在兩種或三種方式,例如殘片 THT 331 或 B
331 早期的編號爲“ T II. S 57.1”,其中“ T II.” 表示來自“ 第二次吐魯番探險”,而
“ S” 表示發現地點“ Singim”。 目前收藏在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的吐火羅語殘片
最初是由伯希和運回法國,因此這批藏品的編號爲“ Pelliot Koutchéen”,縮寫爲
“ PK”,並進一步分爲五類,其中 PK AS( = Ancienne Série“ 早期系列”) 和 PK NS
( = Nouvelle Série“ 新系列”) 系列尤其重要。 倫敦所藏吐火羅語殘片目前保存在
·59·
中外論壇·2023 年第 1 期
大英圖書館,如同柏林藏品一樣,倫敦藏品也有幾套編號系統。 來自 Hoernle 藏
品的絶大部分殘片起初編號爲“ H 149”,“ H 149.add” 或“ H add.149”,之後在國際
敦煌項目的框架下,這批吐火羅語殘片和斯坦因藏品中的吐火羅語殘片合并起
來,采用“ IOL Toch”( = India Office Library for Tocharian texts) 的編號系統。
目前發現的阿毗達磨殘片可以分爲以下幾類:
( a) 有關 “ 緣起 ” ( Pratītyasamutpda ) ( 部分爲梵 吐雙語 ): 德國藏品:
B148 , B149 , B150 , B151 , B152 , B153 , B155 , B156 , B157 , B158 , B159 , B160 ( a,
b),B162 , B163 , B164 , B165 , B166 , B167 , B168 ( a, b, c, d, e ), B169 。 法國藏品:
PK AS 19.1 ,PK AS 19.2 ,PK AS 19.3 ,PK AS 19.4 ,PK AS 19.5 ,PK AS 19.6 , PK
AS 19.7,PK AS 19.8,PK AS 19.9,PK AS 19.10,PK AS 19.11,PK AS 19.12,PK AS
19.14 ( X,Y),PK AS 19.15 ,PK AS 19.17 ( X,Y),PK AS 19.18 ,PK AS 19.19 ( X,
Y,Z),PK AS 19.20 ( X,Y,Z),PK AS 19.21 ,PK AS 19.22 。 英國藏品: IOL Toch
4 ( = THT154 ),IOL Toch 95 ( = THT161 ),IOL Toch 153 ,IOL Toch 193 ,IOL Toch
201 ,IOL Toch 213 ,IOL Toch 231 。
( b) 《 阿毗達磨俱舍本頌 》 ( Abhidharmako"akrik, 梵 吐雙語 ): B170,
B171 ,B172 ,B173 ,B174 ,B175 ,B176 ,B177 。
( c) 《 阿毗達磨俱舍論》( Abhidharmako"abh&ya,梵 吐雙語): B188,B189,
B193 ,B194 ,B196 ,B198 。
( d) 《 入阿毗達磨論》( Abhidharmvatra,梵 吐雙語): B197,B200,A384,
A385 ,A386 。
( e) 《 阿毗達磨燈論》( Abhidharmadīpa,梵 吐雙語): B178,B185,B199。
( f) 《 五事論》( Pacavastuka,梵 吐雙語): B181,B182,B183,B184。
( g) 未判明内容的阿毗達磨殘片 ( 部分爲梵 吐雙語): 德國藏品: B179,
B180 ,B195 ,B201 ,B202 。 英國藏品: IOL Toch 6 ,IOL Toch 10 ,IOL Toch 13 ,IOL
Toch 15 ,IOL Toch 27 ,IOL Toch 49 ,IOL Toch 60 ,IOL Toch 67 ,IOL Toch 102 ,IOL
Toch 110 , IOL Toch 133 , IOL Toch 135 , IOL Toch 161 , IOL Toch 171 , IOL Toch
204 ,IOL Toch 230 ,IOL Toch 235 ,IOL Toch 254 ,IOL Toch 257 ,IOL Toch 269 ,IOL
Toch 372 , IOL Toch 408 , IOL Toch 491 , IOL Toch 520 , IOL Toch 752 , IOL Toch

·60·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研究
802 IOL Toch 854 IOL Toch 998
, , 。
( h) 包含阿毗達磨術語的文本: B117, B118, B119, B120, B121, B122,
B123 ,B124 ,B125 ,B126 ,B127 ,B128 ,B129 ,B130 ,B131 ,B132 ,B552 ,B553 ,B554 ,
B555 ,B556 ,B557 。

三、 吐火羅語地區出土梵文阿毗達磨文本
在發現吐火羅語寫本的龜茲和吐魯番地區,也出土了大量的梵文阿毗達磨
殘片,而這些梵文寫本的絶大部分很可能就是由吐火羅語寫本的抄寫者傳抄
的。 這些梵語佛教寫本由德國哥廷根科學院負責編輯出版,見於“ 吐魯番藏品
中的梵語寫本”( Sanskrithandschriften aus den Turfanfunden,縮寫爲 SHT) 系列,該
系列屬於“ 德國東方寫本目録”( Verzeichnis der Orientalischen Handschriften in
Deutschland,縮寫爲 VOHD) 這一更加宏大的項目。 VOHD 項目下共有 50 個分
類,前十類分别是: Ⅰ蒙古語寫本,Ⅱ印度寫本,Ⅲ格魯吉亞語寫本,Ⅳ 亞美尼
亞語寫本, Ⅴ 叙利亞語寫本, Ⅵ 希伯來語寫本, Ⅶ 納西語寫本, Ⅷ 薩拉相册
( SarayAlben),Ⅸ泰語寫本,Ⅹ吐魯番藏品中的梵語寫本。
這些梵文寫本上記録的文本種類繁多,涵蓋衆多著名的阿毗達磨文本,既
有毗婆沙部( Vaibh&ika),也有經量部 ( Sautrntika) 的文獻。 現將 SHT 中文本
殘片情況彙總如下,編號前羅馬數字爲殘片所在叢書的卷數:
( a) 《 阿毗達磨燈論》( Abhidharmadīpa): SHT VII 1705;VIII 1973。 該文本
僅見於梵文本,没有完整的漢譯和藏譯,但《 入阿毗達磨論》(《 大藏經》 中編號
1554 ) 中的部分内容與 《 燈論 》 相關章節吻合。 《 阿毗達磨燈論 》 的梵文本在
1959 年( 1977 年第 2 版) 由翟尼 ( Padmanabh Jaini ) 編輯出版, 該版本基於羅睺
羅·桑克特雅揚( Rhula Snkrityyana) 1937 年在西藏夏魯寺所拍攝的寫本照
片,但僅爲全文的一半,日本僧人學者三友健榮於 2007 年出版了翟尼本詳細的
日語翻譯和注釋。 剩餘部分的複製品目前存於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但未刊布。
( b) 《 阿毗達磨俱舍論》( Abhidharmako&abh$ya)(《 大藏經 》 中編號 1558
爲玄奘所譯;編號 1559 爲真諦所譯): SHT V 1109;VII 1704,1708,1709,1733,
·61·
中外論壇·2023 年第 1 期
1738 1743 VIII 1823 1824a IX 2326
, ; , ; 。
( c) 《 阿毗達磨發智論》( Abhidharmajnaprasthna&stra)(《 大藏經》 中編
號 1544 爲玄奘所譯): SHT III 823;V 1131,1187a;VII 1684,1707,1744,1752;
VIII 1811 ,1812 ,1813 ,1838 ,1842 ,1849 ,1921 ,1944 ,1982 ;IX 3107 。
( d) 《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Abhidharmanyynusra)(《 大藏經》 中編號 1562
爲玄奘所譯): SHT VII 1746;VIII 1885 1890;1894,1897(?),1898,1900,1917。
( e)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 Abhidharmaprakara爟apda&stra)(《 大藏經》 中
編號 1542 爲玄奘所譯): SHT I +IV 599;III 925;V 1318d,1808; VII 1697; VIII
1810 ,1866 ,1936 ,1963 ,1966 ,1990 ;IX 2965 。

四、 專題研究“ 想風所繫”( 梵 sa爞jnilodutavrtti) .

吐魯番東部木頭溝( Murtuq) 出土的三葉梵語 東吐火羅語雙語寫本尤其重


要,因爲它們包含了《 入阿毗達磨論》 的梵文本以及吐火羅人自己的注疏。 這
三葉的編號分别是 A 384 ( = THT 1018),A 385 ( = THT 1019),A 386 ( = THT
1020 )。 上述提及的井ノ口泰淳在 1961 年的論文重點研究了這三葉中的梵文
本,通過與藏文和漢文平行文本的對比,他判定該梵文本爲已經失傳的梵文本
《 入阿毗達磨論 》, 該文本的全文目前僅見於藏譯和漢譯, 其中藏譯由勝友
( Jinamitra),施戒( Dna"īla) 和智慧軍 ( yeshes sde) 完成並附有藏文注釋, 漢 ①

譯由玄奘完成(《 入阿毗達磨論》 大正藏編號 1554)。 《 入阿毗達磨論》 的作者


被認爲是塞建地羅或索建地羅 ( Skandhila 或 Sugandhara ), 他很可能是衆賢
( Sa爞ghabhadra) 的老師 ( 參考 Dhammajoti,2008: 50ff.) 。 關於藏文和漢文本 ②

的詳細情況可參考 de Jong,1979: 294ff. 和 Kritzer 2010: 265ff. 列舉的參考文


獻。 松田和信在 1996 年公布了一件出自吉爾吉特的梵文《 入阿毗達磨論》 的殘
① 藏文標題 Rab tu byed pa chos m'on la jug pa,北京版編號 5599。
② 此外還可參考 de Jong( 1979,294):“無論如何,塞建地羅或索建地羅與衆賢教義上的親屬關
係在於,他們都在善的心法中提到了兩種‘厭’(梵語 nirvid)( En tout cas, une indication de la
parenté entre les doctrines de Skandhila et de Sa爞ghabhadra se trouve dans le fait que Skandhila et
Sa爞ghabhadra mentionnent tous les deux le dégot ( nirvid) parmi les bons dharma mentaux)。”

·62·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研究
片,所保留的梵語文本對應玄奘漢譯中的 T.1554,28.986 b28 c26 部分。
A 384 中梵 sa爞jnilodutavr. tti
在編號 A 384 的殘片中出現了一個梵語詞 sa爞jnilodutav#tti,該詞的釋義並
不明確。 事實上在權威的《 吐魯番出土梵文佛教文本詞典( SanskritWrterbuch
der buddhistischen Texte aus den TurfanFunden, 縮寫爲 SWTF )》 中該詞寫作
“ sa爞jnilodūtav#tti”,而寫本上清楚地寫著短音“ u”( 見下圖)。

梵 sa爞jnilodutavr. tti

在《 吐火羅語基礎讀本》( Thomas / Krause,1964: 42 及脚注 20) 中雖然該


詞正確地寫爲 sa爞jnilodutav#tti,但詞中的uduta 却被認爲是錯誤形式,應該
被修正爲udbhūta“ 産生的”( entstanden)。 梵語 sa爞jnilodutav#tti 所在《 入阿
毗達磨論》 的相應章節在《 阿毗達磨燈論》 中存在幾乎字字對應的平行文本。 殘
片 A 384 b3 中 sa爞jnilodutav#tti一 詞 對 應 《 燈 論 》 ( Jaini, 1959: 81 ) 中 的
sa爞jpavanoddhatav#tti,而漢譯 《 入阿毗達磨論 》 中對應的翻譯是 “ 想風所繫
( 擊)”, 藏譯爲 du shes kyi rlung gis bskyed na jug pa “其行爲由想風所導致”。
① ②

對比 sa爞jnilodutav#tti和 sa爞jpavanoddhatav#tti,可知 pavana“ 風” 對應


anila“ 風”,而《 燈論》 中的uddhata對應 A 384 b3 中的 uduta 一詞。 uddhata

是動詞 udhan“ 向上揚起 ” 的完成被動分詞, 意思是 “ 增高的, 傑出的, 升起


的,激起的”(《 大梵德詞典 》 縮寫爲 PW )。 而 uduta 是來自前綴 ud 和完成
被動分詞 uta,在 《 梵英詞典 》 中 uduta 被譯爲 “ 綁起來, 繫上去 ( bound up,
tied on )”, 這一詞義是基於 《 百道梵書 》 5.5.4.28 中的出處 ta爞 & ikyodutam “ 這

個( 罐子),被繩索吊起來”( 參考 Eggeling 的翻譯“ This ( pitcher), hung up by


① 此處“繫”當爲“擊”,參考 Dhammajoti,2008: 178,注釋 105。
② 德格版卷 147,第 612 頁,第 3 行。
·63·
中外論壇·2023 年第 1 期
a sling ...”)。 在《 大梵德詞典 》 中完成被動分詞 uduta 被歸爲複合動詞 ud
vayati / udvayate“ 綁起來 , 繫上去 ( hinaufbinden , aufhngen )” 之下 ( 出處也是
《 百道梵書》 5.5.4.28),來自詞根 5. v“ 編織,編結( weben,flechten)”。 但在 ①

複合詞 sa爞jnilodutav#tti 中 uduta 如果譯作“ 綁起來” 並不恰當。 此處一種非


常可能的情況是: 寫本書寫者在看到 uta( 來自詞根 o“ 編織”) 時,想到的是
詞根 v“ 風吹,吹氣”( 完成被動分詞是 vta),考慮到前面有“ 風” 一詞,這種聯
想的可能性很大。 而複合動詞 udv“ 吹起,激起” 的詞義就和 uddhata“ 升起
的,激起的” 很接近了。
uddhata 很可能是更早的形式, 但在寫本傳抄過程中被改爲 uduta。 事實
上夏拉達字體 的 du 和 ddha 是非常相似的 ,這也是兩個詞産生混淆的原
② ③

因。 參考下圖原中國民族宫藏約 11 世紀的梵文《 阿毗達磨燈論》 夏拉達字體寫


本中 du 和 ddha 兩個字符。

du ddha

一件出自吉爾吉特的 《 長阿含》 寫本用所謂 “ 原始夏拉達字體的晚期形式” 寫


就,其中 du 和ddha 兩個字符的形式如下( 參考 Melzer,2010: II,61):

du ddha

參考吉爾吉特 / 巴米揚婆羅米字體中 du,ddhi 和 ddh 的形式 ( Sander,


① Mayrhofer EWAia II 538
( I 275f.
: 和 : )認爲詞根 “編織”是一個僞詞根( ),是 v Pseudowurzel
通過對非 詞根 i O / U / vya
“編織”某些形式的再解釋而新造的詞根,例如《梨俱吠陀》
10.26.6
中的複合詞 vsovya
“編織衣服”,因此有短音 的 纔是正確和更早的形式。 u uta
② Jaini
所編輯《燈論》的梵語寫本就是用夏拉達字體書寫的( , : )。 Jaini 1959 1
③ 參考 Melzer 2010 I 65
: , :“以下字符很相似,所以時常會出現混淆: 和 ; 和 ; 和 ; u ru # rya 'ga dga
(ha va )a du nu
和 ; , , 和 ……( ddha Groe ?hnlichkeiten und Verwechslungsmglichkeiten bestehen
bisweilen bei u und ru # und rya 'ga und dga (ha und va )a du nu und ddha ...
: ; ; ; ; , , )。”
·64·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研究
1968 中圖版 23 和 24)

du ddhi ddh

基於上述分析可知 A 384 b3 中 sa爞jnilodutav#tti 一詞裏的 uduta 應當修


正爲 uddhata“ 揚起的,舉起的,激起的”。 而 uddhata 與 uddh*ta“ 揚起的,激
起的” 是同義詞,後者是複合動詞 uddhū“ 激起,舉高,煽起” 的完成被動分詞,
來自詞根 dhū“ 摇動,抖動”。 根據《 大梵德詞典》 中的信息,在某些 uddhata 的
出處裏正確的詞形應當是 uddh*ta。 《 大梵德詞典 》 中列舉了被動完成分詞
( PPP ) uddhata 的九項含義, 而其中三項與此處問題相關: ( a ) 揚起的
( aufgewirbelt);( b) 提高的及其他 ( erhht );( g ) 置於運動中的, 激起的 ( in
Bewegung versetz,erregt)。 《 小梵德詞典 》( 縮寫爲 pw ) 中給出了 11 種含義, 其

中上述《 大梵德詞典》 中的三種含義未作改動地保留爲 ( a),( b) 和 ( k) 項。 在


( b) 項含義 “ 舉起的, 舉到高處的, 取出來的 ( aufgehoben, in die Hhe gehoben,
herausgeholt)” 中,在四個出處裏 uddhata 被認爲應當讀作 uddh#ta。 在 ( g ) 項

含義 “ 置於運動中的, 激起的 ” 中, 有兩處裏 uddhata 需要改爲更正確的


uddh*ta。 由於與其他詞的混淆,完成被動分詞 uddhata( 原本來自 udhan“ 迫

使向上,舉起”) 也獲得新的詞義,例如來自 uddh#ta 的 “ 取出的,舉起的” 和來


自 uddh*ta 的“ 揚起的,激起的,舉到高處的”。
因此,與梵語 uddhata 對應的吐火羅 A 動詞 rtk 的意思應當是“ 激起,舉
到高處,揚起”。 而 A 384 b3 中原本的詞語應當是 sa爞jniloddhatav#tti 或
sa爞jniloddhutav#tti,它們的意思是 “ 其行爲和活動由意識之風所揚起 / 激

起”。 參考梵文《 出曜經》 第 12 品《 道品 ( Mrgavarga)》 第 2 句 ab 節 ( Bernhard,


1965 : 191 ): uddhata爞 hi rajo vtair yath “ 正如灰塵被風揚起 ”( 參考漢譯 《 法

集要頌經》: 如風吹塵散 T.213, 4.783a17,以及 《 出曜經》: 如風却雲 …… 掩塵


滅霧曤然大明 T.212, 4.681c24 682a2)。
·65·
中外論壇·2023 年第 1 期
詞源學分析 
Melchert 1978 120
( : ) 認爲吐火羅語 A rtk 通過鼻音拓展 riHdsk  來自 


原始印歐語詞根 h reiH, wallen, wirbeln‘( LIV: 305) 的 sk 現在時詞幹。 來

3 

自該印歐語詞根的還有梵語 ri爟"ti“ 被置於不安定的運動中,使其旋起 ”,希臘


語 o ρ& νω“ 我激起,旋起 ”。 基於吐火羅語 A rtk 的新詞義 “ 激起, 舉到高處,

揚起”,在語義上該吐火羅語動詞與梵語和希臘語相應動詞的關係變得更密
切了。
五、 專題研究“ 心細爲相”
在梵語 吐火羅語雙語殘片 A 384 號的正面第 5 行至 A 385 號正面第 3 行
中出現的梵語關鍵詞摘録如下:
vitarka
( 尋),cittaudryalak$ana( 心粗爲相),sa爞kalpadvitinma( 亦名分
别思惟 ), sa爞jnilodutav#tti ( 想風所繫 / 擊 ), audarikapac vijna爞
hetudharm ( 粗 動 而 轉, 此 法 即 是 五 識 轉 因 ), vicra ( 伺 ),
cittasauk$malak$a爟a( 心細爲相 ), manovijnaprav#tyanukulo dharma ( 隨順意
識於境轉因)
這一部分關於梵 vitarka“ 尋” 和 vicra“ 伺” 的内容已經被證實是屬於《 入

阿毗達磨論》 ,上文括號内標注了在漢譯《 入阿毗達磨論》 中對應的譯文。 而
《 阿毗達磨燈論》 中也存在關於“ 尋” 和“ 伺” 的闡釋, 《 燈論》 中相應的段落見 ②

於注疏( Vibh&prabhv%tti) 中( Jaini,1959: 81),梵語原文爲:


vitarko nma cittaudryalaks. a爟ah. sa爞kalpadvitīyanm vi$ayanimittapra
kravikalpī sa爞jpavanoddhatavr. ttih. audrikapacavijnakyaprav#ttihetuh. |

① 參考井ノ口泰淳( Inokuchi,1961: 340)所作的梵語、漢譯和藏譯版本的對比研究。


② 關於兩個概念的差别可參考 Mittal,1957: 58 脚注 5。
·66·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研究
vicras tu cittasauks. myalaks. a爟omanovijnapravr. ttyanukūlah. | ityetau dvau
dharmau kmvacare cetasi sarvasmin niyamenotpadyete |

此處討論了梵 caitasika“ 心所法”,梵 吐雙語殘片 A 384 a5 至 A 385 a3 中


出現的梵語詞彙在上文中用粗體標注,顯然這兩種梵文本可以追溯到同一個源
頭。 關於梵 sa爞jnilodutav#tti 或 sa爞jpavanoddhatav#tti “ 想風所繫 / 擊” 參見
前一節的詳細分析。 關於《 入阿毗達磨論》 和《 燈論》 注疏在“ 心所法” 闡釋上的密
切關係,日本學者吉元信行 ( Yoshimoto,1982: 55 56) 已經指出。 而三友健榮
( Mitomo,2007: 128 及以下 ) 對比了四種阿毗達磨文本 《 阿毗達磨俱舍論 》
( Abhidharmako"abh&ya),《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 Abhidharmanyynusra ),《 入
阿毗達磨論 》( Abhidharmvatra),《 阿毗達磨燈論 》( Abhidharmadīpa ) 中對
心所法的解釋 。 法光 ( Dhammajoti,2008 : 30 及以下 ) 也基於 《 燈論 》 的梵文
本和 《 入阿毗達磨論 》 藏譯的對比 ,指出阿毗達磨文本中對心所法描述的相
似性 。 或許在撰寫 “ 尋 ” 和 “ 伺 ” 章節時 《 燈論 》 注疏的作者參考了 《 入阿毗
達磨論 》。
在梵 吐雙語殘片對梵 cittasauk$malak$a爟a“ 心細爲相” 的東吐火羅語注釋
中出現了一個疑難詞彙 pt,爲了解釋該詞,現摘録上下文如下:
cittasauks. malaks. a爟a牶 plskes lyklya爞sune $ i sva { A385a1 } bhp ·
plskes lyklysuneya爞 $ urm vicr n爞tsu牶 kuc ne pltsk lyaklya爞
mrkampalntu lamba爞 yatr牶 $ om param爞 p rupi indris pt adhit
k ·{ a2 } lkont vi $ ayntu avijapti kus & ka爞 ne caitasike mrkampalntu
lyklya爞 pkk vicris cmpluneya爞 manovij爞 lamba爞 yatr · t · { a3 }
myo tr ' k $ ·
在《 燈論》 中梵 cittasauk$malak$a爟a“ 心細爲相” 位於第二品根品( Indriya) 第
123 頌的注釋中。 吐火羅語注釋包含了如下關鍵詞: p rupi indris “ 身體的五
種感 官 ”, adhit “ 過 去 的 ”, vi$ayntu “ 境 界 ”, avijapti “ 無 表 ”, caitasike
·67·
中外論壇·2023 年第 1 期
mrkampalntu “ 心所法”, manovij爞“ 意識” 和 lamba爞“ 所緣”。 涉及這些關

鍵詞的討論見於梵文 《 燈論》 第一品界品 ( Dhtu) 第 57 頌的注釋 ( Jaini,1959:


40 ;Mitomo,2007 : 317 318 )。 而梵文《 俱舍論》 中相應的討論見於第一品界品
第 44 頌及注釋 ( Pradhan,1967: 34;Ejima,1989: 52 及以下;Pruden,1988: 122
及以下)。
在《 燈論》 第一章中對 pacendriya“ 五種感官”,vi$aya“ 境界” 和 avijapti“ 無
表” 的介紹性説明很可惜位於寫本遺失的部分中, 但關於這部分内容可以參 ②

考《 俱舍論》 中的相應章節。 《 俱舍論 》 第一品第 9 頌 ( Pradhan, 1967: 5 6;


Ejima,1989 : 7 8 ) 内容如下: rūpa爞 pacendriy爟y arth% pacvijaptir eva ca
( 玄奘譯文: 色者唯五根五境及無表 )。 吐火羅語 A lamba爞 “ 所緣, 依據, 基
礎” 借自梵語 lambana“ 同義 ”。 《 燈論 》 第一品第 57 頌討論的是 “ 識 ”( 梵

vijna) 和“ 所依”( 梵 "raya) 的時間關係, 感官 ( 梵 indriya ) 作爲識的基礎,參


見四句( 梵 catu&ko(i) 中的第一句: ni&raya eva cak$urdaya%“ 眼睛等感官是( 識)


的基礎”( Jaini,1959: 40)。 關於“ 識” 和“ 所依” 的時間關係,《 燈論》 中解釋道:
manovijnasya kriyvato nityam &rayo tīta% “ 包含行爲的意識的基礎,( 相對於
意識) 總是過去的”( Jaini,1959: 56)。 同樣的觀點也見於 《 俱舍論》 第一品第
44 頌: manovijnadhto% samanantaraniruddha爞 mana &raya% “ 意識的基礎是
意根,它( 相對於意識) 是無間隔地息滅 / 逝去的”。 吐火羅語注釋 pt adhit ⑤

① 關於梵 caitasik dharm! “心所法” 可參考《五事論》 ( Pacavastuka ) 1 V6 R1 caitasik



dharmh. katame. ye dharm" cittena samprayukt!. te puna! katame. vedan sa爞j cetan
spar"o manaskra" chando dhimukti! "raddh vīrya爞 sm%ti! samdhi! praj vitarko vicra!
pramdo pramda! ...
“什麽是心所法? 是和心相關聯的法。 那麽它們是哪些呢? 受
vedan sa爞j
( ),想 ( ),思 ( ),觸 ( ),作意 ( cetan ),欲 ( spar"a
),勝解 manaskra chandas
(adhimukti
),信( ),勤( ),念( ),三昧(
"raddh vīrya sm%ti
),慧( ),尋( ),伺 samdhi praj vitarka
vicra
( ),放逸( pramda
),不放逸( )……”( apramda
, : ) Imanishi 1969 7
② Jaini 1959 3
參考 , : :“第一品第一部分的大部分内容……也散軼( Major portions of the first
pda of the Adhyya I 29 folios ... are also lost
( ) )”。
③ 在阿毗達磨文本中梵 &raya
“所依”(藏 ), “能依”(藏 rten &rita
)和 “所 brten pa lambana
緣”(藏 dmigs pa
)是清楚區分的。 而吐火羅語 “依據,基礎”在此處似乎用來表 A lamba爞
示一般性的“基礎,根基”,而並非梵語 “所緣”的嚴格對應。 lambana
④ Mitomo 2007 317
參考三友的解釋( , : ):“識と所依の俱生·不俱生”。
⑤ 玄奘的譯文: 意識唯依無間滅意( , T.1558 29.12b5
),真諦的譯文: 意識界無間滅識爲依( T.
1559 29.172a10
, )。
·68·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研究
klkont vi$ayntu avijapti kus &ka爞 ne caitasike mrkampalntu lyklya爞
應當是關
於第二句 dvitīy samanantartīta& caitasiko dharmadhtu%“ 第二句: 心所的法界是
無間隔地逝去的”, 因爲細微的心所法( 吐 caitasike mrkampalntu lyklya爞)

( 例如梵 vedan“ 感受”) 相對於意識,是無間隔地逝去的。 因此吐火羅語 A pt


adhit klkont 對應梵 samanantartīta“ 無間隔地逝去的”。
吐火羅語注釋中出現的 A param爞“ 極微 / 微聚 ” 一詞可能與 《 燈論 》 第
二品 第 110 頌 的 注 疏 有 關 , 該 處 的 梵 文 本 是 : sarvasūk$ma% khalu
rūpasa爞skropdnasa爞cayabhedaparyanta% param爟ur iti prajpyate“ 解釋稱: 極
微 ( 梵 param爟u ) 是 最 細 微 的 ( 梵 sarvasūk&ma ), 是 無 法 再 分 割 的 ( 梵
bhedaparyanta), 由於執受而彙集, 構成色相 ”( Jaini,1959 : 65 )。 在梵文 《 俱
② ③

舍論》 中相應的定義爲: sarvasūk$mo hi rūpasa爞ghta% param爟ur ity ucyate“ 解釋


稱: 微聚的確是最細微的色聚”( Pradhan,1967: 52;Sangpo,2012: I,507)。
除此之外,與此相關的解釋還有 《 俱舍論》 第一品第 44 頌中的 “ 極微 / 微
聚 ”: yvanto hīndriyaparam爟avas tvanto hi vi$ayaparam爟ava% sametya
vijna爞 janayanti“ 有多少感官的極微, 就有多少感知對象的極微, 它們共同生
成了識”。 ④

關於梵 cittasauk$malak$a爟a“ 心細爲相” 的吐火羅語注釋可以譯爲:


cittasauks. malaks. a爟a牶 plskes lyklya爞sune$i sva { A385a1} bhp · plskes
lyklysuneya爞 $urm vicr n爞tsu牶 kuc ne pltsk lyaklya爞 mrkampalntu
lamba爞 yatr牶 $om param爞 p rupi indris pt adhit k ·{ } lkont vi$ayntu
a2

① 玄奘的譯文: 第二句,謂無間滅心所法界( T.1558,29.12b12 13),真諦的譯文: 第二句,謂


次第已滅心法法界( T. 1559, 29. 172a15 16 )。 《燈論》 中的梵文本是: samanantar eva
vedandaya%“感受以及其他的心所法是直接的(原因)”。
② 字面意思是“以分割爲終點的”。
③ 參考 三 友 的 日 語 翻 譯 ( 2007 : 354 355 ): “ 極 微 ( param爟u ) と は、 最 も 微 細
( sarvasūk&ma)な作られた色( rūpasa爞skra)であり、基本的な〔八事〕 ( updna ) によ
って積集され( sa爞caya)分割される最後のもの( bhedaparyanta)であると理解される
( prajpyate)。”
④ 在《燈論》相應的詩句中(第一品第 57 頌)雖然没有明確出現 param爟u“極微 / 微聚”,但此
處出現的 tulyrthagrhī“包含同一程度的(感官)”或許是指極微的數量。
·69·
中外論壇·2023 年第 1 期
avijapti kus &ka爞 ne caitasike mrkampalntu lyklya爞 pkk vicris cmpluneya爞
manovij爞 lamba爞 yatr
·t·{ } myo tr'k$·
a3

心細爲相: 以思想的精細作爲標誌: 思想精細的本質。 在思想的精細


方面“ 伺” 或“ 徹底思考”( 梵 vicra) 是原因,因爲思想把精細的法作爲基礎
( 梵 lambana)。 極微( 梵 param爟u)( 作爲最細微的色聚),( 相對於意識)
無間隔逝去的( 梵 samanantartīta) 身體的五種感官,感知對象( 梵 vi&aya),
無表( 梵 avijapti) 以及心所法( 梵 caitasikadharma),意識( 梵 manovijna) 借
助伺( 梵 vicra) 的力量將所有這些作爲基礎。 因此有人説
翻譯解釋:
從形式上看,吐火羅語 A klkont 可能是陽性單數賓格,陰性複數主格或賓
格,但在直接的上下文中没有陽性單數賓格的詞語。 因爲 A $om param爞 是陽
性單數賓格,且句子裏其他成分都是動詞 yatr “ 它做” 的賓語, 所以 A klkont
應當是陰性複數賓格。 吐火羅語 A pt adhit klkont 是 A p rupi indris“ 身體五
種感官” 的修飾語,進一步説明感官作爲意識的基礎,相對於意識而言是過去的
( 參見上文解釋)。
語言學注疏:
基於上文的文獻學研究可知: 吐火羅語 A pt adhit klkont 對應梵
samanantartīta“ 無間隔地逝去的 / 過去的 ”, 而 A pt 對應梵 samanantara爞
“ 無間隔地靠近”,修飾 A adhit“ 過去的”。 A adhit 很可能借自犍陀羅語 adida
/ i / <梵 atīta“ 過去的”( 參考見於殘片 B 183 a3 的吐火羅語 B pstatit
“ 遠遠地逝去的”)。 吐火羅語 A adhit klkont 這樣的表述屬於 Bernhard ( 1958:
14 ) 所研究的翻譯梵語複合詞時的一種情況: 將梵語或中古印度語詞彙借入吐
火羅語中,與此同時在借詞後面添加核心詞的吐火羅語對應。 其餘的例子有:
TA kalīyūk pra$ta爞“ 時間”( A214a6 ) ← 梵 kaliyuga“ 末世”;TB tapova爞 wartto&
“ 樹林 ” ( B90a1 ) ← 梵 tapovana“ 苦行林 ”; TA vsavagrm $ūk$a爞 “ 村莊 ”
( A340b5) ← 梵 vsavagrma“ 婆索婆村”。
·70·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研究
基於上述新提出的詞義“ 無間隔地靠近 ”,吐火羅語 A pt 的其他兩個文
本出處也可以獲得更好的解釋: ( 1 ) 《 彌勒會見記 》 YQ III. 12 b1 mskatr
kona爞 & twark tmnis pt yrk wrpntsi“ 他 ( 能 ) 每天獲得幾乎 400000 ( 硬幣 )
的供養”, 此處 pt 的意思是 “ 幾乎 ,接近 ”, 對比此處回鶻語平行文本的譯

文 “ 每位僧人將能够每天享用價值 40 萬金幣的食物和飲料 ”( jener Mnch


wird imstande sein , Speisen und Getrnke tglich zu verzehren und
verbrauchen , die vierhunderttausend goldene Yartmaq kosten ) ( Tekin , 1980 :
224 );( 2 ) 《 福力太子因緣 》 A 3 a1 pnt & ka爞 ak爞tsune pt klplune $ i prko
mskatr爞 “ 且他的第五種利益是額外獲取財富 ”, 此處 pt 意思是 “ 在此一
旁 ,額外 ”。
六、 專題研究“ 中有” 和阿毗達磨殘片 B 119
西格和西格靈 ( Sieg / Siegling, 1953: 52 ) 認爲殘片 B 119 屬於名爲
( Rjav#) tt( i) 的文本,但他們同時也承認,“ 如此名稱的作品目前未知”( 德 ein
Werktitel dieser Art ... bisher nicht bekannt)。 通過對梵語和漢譯《 阿毗達磨俱舍
論》 的對比研究,可知該殘片中的文本分析和解釋了《 俱舍論》 中的一些重要術
語,例如“ 中有”( 梵 antarbhava)。 下文給出 B 119 殘片中的經過詩律重構後的
吐火羅語文本,以及中文翻譯和注釋。
B 119殘片吐火羅語文本 ②

a1 : lekenne r =e[ '] wa[  ·] ( 18) $$ [ 爞] kektsenne [ l ·]( 5


5·{ 19a} ke) 
a2 : ktse tusa [ r ] sa爞 musn [  ] tr ( ml )[ k ] $$ 爞 pokaine ·{ 19b } 6
6 4)

① 參考 Ji / Winter / Pinault 1998 197


( : )的翻譯:“ ( in a position ) to receive every day the
is
homage to the Stūpa consisting of 400 000 coins .
, ( )”
② 圓括號内數字標明缺失的音節數。
·71·
中外論壇·2023 年第 1 期
a3 $爞
: ·{ 19c} krstau( wa) marmanma trko$ po m
[ ·]( 5 ‖ 19 ‖
6 6 )
a4 : [ ] [ ] ·{ 20a} arci srpar ka &mn[ e](
po ps t sruke n tr 5·
{ 20b} 6 k se wa) 

a5 : t no cmelane ymw ymornta·{ 20c} yolaina krenta wat p·( 5 5 ‖


20 ‖ krece) 
a6 : pi katkaua msketr yolopi ment[ s] i·{ 21a} krent yalai爞 camelne

cmelentse( 5·{ 21b} 5 a) 


a7 : mi&[ k] e lklessu ot msketr rs ( kr ) e (  ) { 21c } se y ( am ) yolyiyai
( & ya) mai( 4 5 ‖ 21 ‖ y) 

b1 mornta mkaikne no &aumontse k u se y m


: [ ]( u)[ wa] tk( a爞)·{ 22a}
wrotsa katk au  a cpi
[ ]() [ m]( sketr 5·{ 22b} kciye)
b2 : &ai$$ene se a [ k ] e r'katsi [ w ] eau paplntau ·{ 22c } taiknesa
srukalye pre[ k]( e 4 5 ‖ 22 ‖ a) 
b3 : rc y [ s ] pe ke[ k ] tse $e indri cpi k se lyīpr tka爞 ·{ 23a } · e( 5

6 4)
b4 : e·{ 23b} y [  ] r [ p ] allents = ore ra $e kenne ya爞 i ( stak ·
{ 23c} 6 6 a) 
b5 : ntarbha[ vn]( e) 23solmona indri( nta n) o ( 5 5·{ 24a} 6 )
b6 : m tesa ra tnmst( r) parna·{ 24b} [ m] kte ra =&cemne ksa ( 6 5·
{ 24c} 6 kektse) 
b7 : tsa m $otri lk( tr24)[ k] osauk m cmetr( 6 5·{ 25a} 6 ?)

翻譯:
a1 : ……也在床榻上,人的……( 18)……在身體上……
① 修正爲 yolai爞( Sieg / Siegling,1953: 54,脚注 6)。
·72·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研究
a2
: ……接著他伸展身體,立起,合并雙臂·……
a3 : ……抛棄全部被摧毁的身體致命部位後……
a4 : ……全部都死去·但心還在活躍地搏動……
a5 : ……( 或者某些) 在轉世時所做的行爲·壞的或者好的……
a6 : ……對於( 好人) 存在歡樂,對於惡人存在悲哀 · 在好的和壞的轉
世中,轉世的……
a7 : ……然後他會變得非常悲傷和痛苦(·) 我本人走上惡的道路……

b1
: ……現在,人的各種所做的行爲·他有很大的歡樂……
b2 : ……現在於( 神) 的世界裏升起, 我本人將會説,( 我已經是 ) 滿足
的·這種方式的死亡,時間……
b3 : ……靠近心臟,他身體的感官依然存留·……
b4 : ……·意識的聯繫,甚至一種起於源頭,( 突然)……
b5 : ……位於中有( 在死亡與轉世之間) 23 現在,完整的感官……
b6 : ……他也没有因此轉世出來·也如同某個在泥土中……
b7 : ……在( 身體) 上看不見標記( 24) 只要他没有轉世……

詩律分析:
雖然西格和西格靈( Sieg / Siegling,1953: 54) 正確地判定詩律爲 4 × 17,但
他們認爲詩律節奏存在幾處偏差。 事實上在 4 × 17 的詩句中,最常見的節奏是
6 6 5 ,但同時也允許有 5 7 5 和 5 6 6 的節奏,上述文本中正是如此。
關於 a2 行中“ pokaine ”: 西格和西格靈( Sieg / Siegling,1953: 54 注釋 2)
認爲在 pokaine 後缺失兩個音節, 而詩律停頓標點的位置有誤。 但是古代
( archaic) 時期的詩句停頓存在一定自由度,例如在另一件古代時期殘片 B 555
( Peyrot,2008: 222 判定爲“ arch.II”) 中,詩句 20 的節奏是 5 6 6,而詩句 21 的
節奏是 7 6 4,兩種均爲 4 × 17。 因此在 B 119 的 a2 行中 19b 音步的節奏5 6
6 也是符合格律的。
關於 b1 行中 ymuwa: 西格和西格靈( Sieg / Siegling,1953: 54 注釋 9) 認
·73·
中外論壇·2023 年第 1 期
爲基於詩律這一三音節形式應該修改爲雙音節 ymwa。 但 22a 音步的節奏可
能是 4 7 6,因此西格和西格靈的修正並非必須,而西格和西格靈對 a7 b1 行
的增補( krenta y) mornta 也是基於詩律。
關於 b4 行 e·{23b} y[]r[p]allents =ore ra $e kenne ya爞 i(stak ·
{ 23c} 6 6 a) : 西格和西格靈( Sieg / Siegling,1953: 54 注釋 14) 認爲此處詩
句節奏有誤,但事實上 23c 音步的節奏可以是 5 6 6,如同上述 19b 音步。
文獻學注疏:
這一殘片上保存的文本討論了業和轉世,關於文中出現的 marmanma “ 身
體易受傷的部位” 參考 Pan,2019( 2021): 116 123,關於 yolyiyai yamai“ 惡的道
路” 參考 Pan,2019 ( 2021): 123 127。 a4 行 srpar 一詞僅見於此處,釋義 “ 搏
動” 只是基於前面的詞 arci “ 心”( 參考 Malzahn,2010: 940 941 )。 b3 至 b5
行的内容是“ 中有”( 梵 antarbhava),即在死亡和轉世的存在,相關内容見《 阿
毗達磨俱舍論》 第三分别世品。
關於 b3 行 ke[ k] tse$e indri cpi k se lyīpr tka爞 “ 他身體的感官依然存

留”: 參考 《 俱舍論 》 第三品第八頌注釋 upapduk yoni% katam | ye sattv


avikalahīnendriyh. sarv'gapratya'gopet% sak#d upajyante ... tadyath
devanrakntarbhavikdaya%
“ 何種是源自自身的 ( upapduka ) 出生? 它 ( 指 ①

代) 完整的( avikala) 衆生,其感官没有損減( ahīnendriya),擁有全部的肢節和次


肢節( sarv$gapratya$ga),一下子 ( sak%t) 就轉世。 …… 如同神,地獄居住者,處
於中有的生靈等”( Pradhan,1967: 119)。 吐 B kektse$e indri“ 身體感官” 對應

梵語 kyendriya“ 身體的感官”,吐 B k se lyīpr tka爞“( 身體感官) 依然存留”


對應梵語 sattv ... ahīnendriy%“ 感官没有損減的衆生”。


b4 5 行中 yrpallents =ore ra $e kenne ya爞 i( stak)“ 意識的聯繫,甚至一

① 梵 yoni 含義是“母胎,通過出生所確定的存在形式”,此處指轉世時的存在形式。
② 真諦的翻譯: 何者化生? 是衆生不減具根圓得是及身分一時俱生,如天地獄中陰等( T.
1559,29.200c27 29)。 玄奘的翻譯: 云何化生? 謂有情類生無所托是名化生,如那落迦、
天、中有等,具根無缺支分頓生,無而欻有故名爲化( T.1558,29.44a1 3)。
·74·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研究
種起於源頭,( 突然 )” 和 antarbhavne “ 位於中有 ” 是討論轉世的原因和條件。
轉世是由 pratisa爞dhicitta 或 sa爞dhicitta“ 再次連接或轉世的意識” 決定的,可參
考《 俱舍論》 第九品破執我品( ?tmavdaprati&edha) 中的解釋: tadyath sopdna爞
mara爟acitta爞 punarbhavasya“ 例如,如果在死亡時意識 ( citta ) 與取 ( updna ) 相
連,( 意識就有能力引起) 轉世”( Pradhan 1967: 477)。 ①

轉世也由煩惱 ( 梵 kle"a ) 引起, 參考 《 俱舍論 》 第三品世品中的解釋:


upapattibhava% kli$(a% ... sarvakle&ai% svabhūmikai% ... na hi sa kle&o sti yena
pratisa爞dhibandhah. pratividyate itybhidharmik% | kle&air eva
“ 生有( upapattibhava)
總是被所有自地的( svabhūmika) 煩惱所折磨……阿毗達磨師説道: 可以辯知,
不存在一種不會 引起結生 ( pratisa爞dhibandha) 的煩惱。 就是由於煩惱 ( 導致

了轉世)”( 參見第三品第 38 頌及注疏,Pradhan,1967: 151)。 關於“ 中有” 可 ③

參考 antarbhavapratisa爞dhir apy evam ava&ya爞 kli$(o veditavya%“ 需要知道,再次


進入中有也是如此必定由煩惱引起的”( Pradhan,1967: 151)。 因此,煩惱將 ④

意識聯繫到轉世。
依據上述阿毗達磨文本中的闡釋,可知吐火羅語 B yrpalle 對應梵語 citta
或 manovijna“ 想法,意識”,而 B ore 對應 bandha“ 束縛,聯繫”。 B yrpallents =
ore“ 意識的聯繫” 指將意識聯繫到轉世的煩惱, 這種煩惱進一步導致其再次踏
入中有( 梵 antarbhavapratisa爞dhi)。
① 參考 de La Vallée Poussin( 1923 1931: V, 296)的翻譯:“ Par exemple, la pensée  la mort
( mara爟acitta), lorsquelle est 爯associée  attachement爲 ( saupdna), possède la capacité de
produire une nouvelle existence. ”
② 此處漢譯本中出現了雙重否定(真諦: 無……不;玄奘: 無……無)。 在梵文中該語境下否
定詞一般僅出現一次,參考 Speyer( 1886: 319):“如果兩個或多個否定句連在一起,否定詞
一般只用一次( If two or more negative sentences are to be connected, the negation is often put
but once)”。
③ 參考玄奘的漢譯: 生有唯染污,由自地煩惱……故對法者咸作是言: 諸煩惱中無一煩惱於
結生位無潤功能。 然諸結生唯煩惱力( T. 1558, 29. 54c17 22 )以及 de La Vallée Poussin
( 1923 1931: II, 117f.)的翻譯:“ lexistencenaissance est toujours souillée, et par toutes les
passions de la terre  laquelle elle appartient ... Parmi les passions ( kle&a ), il nen est pas une
seule qui ne souille la pensée  la renaissance ( pratisa爞dhibandha ); mais la renaissance a lieu
seulement par les passions. ”
④ 參考玄奘的翻譯: 應知中有初續刹那亦必染污( T. 1558,29. 54c24 25 )。 這句話在 de La
Vallée Poussin( 1923 1931: II,118)的翻譯中被略去了。

·75·
中外論壇·2023 年第 1 期
b4 行主格單數 B $e “ 1 ” 是指 B ore “ 聯繫”。 B ke 對應梵 agra“ 頂點, 開
端 ”,而 B kenne 則對應梵 agre“ 起初”( 兩者都是單數位置格)。 上文提出的
增補 B i( stak)“ 突然” 是依照梵文本 sattv ... sak#d upajyante“ 衆生忽然再次
出生 ” 中 的 sak#d “ 突然 ”。 第 b5 行 B solmona indrinta 對應梵語複合詞
avikalendriya“ 完整的感官”,該詞也見於《 俱舍論》,玄奘譯作“ 勝根”,在此語境
下指他的感官没有被損減( 梵 ahīnendriya)。
結 語
作爲華人學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保護和研究中國境内出土的古代文化
遺産,傳承我們古代的燦爛文化。 從具體研究方法上看,我們通過對現存梵文
本和漢譯本的對勘研究,可以確定文本之間的相互關係,找出對應的部分,並還
原缺損的部分,進而對整體段落進行恰當地釋讀。 這些西域出土的梵文寫本中
存在目前已經散軼的文本,例如《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目前尚未發現梵文本,如
果能將出土文獻中部分 《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 梵語殘片與現有漢譯本進行對
勘,進而確定並釋讀出部分的原始梵文内容,那麽這對於佛教文獻學、佛教學界
等研究都是嶄新的發現,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
華人學者在研究古代絲綢之路上所發現的佛教文本時有其獨特的優勢,因
爲我們可以對比相應的漢文和藏文文獻。 其中,漢文有豐富的歷史資料與汗牛
充棟的佛典翻譯。 前者有助於我們瞭解古代西域地區當時的社會活動以及文
本形成的相關歷史背景,後者有助於我們進行文獻對勘的研究。 因此,相比於
歐美學者,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漢文資料的優勢。
再者,研究絲綢之路新疆境内出土的胡語佛教文獻有如下幾方面的學術研
究價值: ( 1) 有助於瞭解當時佛教在中亞的傳播情況以及當時中亞地區各國
文化交流情況,爲古絲綢之路沿綫的相關歷史研究( 諸如佛教史、文化交流史、
民族史等) 提供理論支持。 ( 2) 爲古絲綢之路上的寫本物質文化提供了新的
材料和視角。 ( 3) 彌補目前學界佛教文獻研究中對西域胡語文本研究的不
足。 ( 4) 促進學界在印歐比較語言學、佛教哲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 ( 5) 爲推
·76·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研究
進絲綢之路沿綫的其他相關學科研究提供基礎資料和信息。
【 參考文獻】
Adams Douglas Q. A Dictionary of Tocharian B牶 Revised and Greatly Enlarged 2 vols Amsterdam
, , , , :
Rodopi 2013.

Bernhard Franz Die Nominalkomposition im Tocharischen Dissertation Universitt Gttingen 1958.
, , , , ,
Bernhard, Franz, Udnavarga. Band I, Einleitung, Beschreibung der Handschriften, Textausgabe,
Bibliographie, G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65.
Catt, Adam A. / Huard, Athanaric / Inaba, Yuima 稲葉維摩, “ Tocharian Abhidharma Texts I: A
Philological Study of B 197”, Journal Asiatique 308.2, 2020, pp. 183 204.
Dhammajoti 法光, Entrance into the Supreme Doctrine牶 Skandhilas Abhidharmvatra, Hong Kong:
Centre of Buddhist Studies, 2008.
Ejima, Yasunori 江島恵教, Abhidharmako&abh$ya of Vasubandhu, Chapter I, Dhtunirde"a, Tokyo:
Sankibo Press, 1989.
EWAia = Mayrhofer, Manfred, Etymologisches Wrterbuch des Altindoarischen, 3 Bnde, Heidelberg:
Carl Winter Universittsverlag, 1986 2001.
Imanishi, Junkichi 今西順吉, Das Pacavastukam und die Pacavastukavibh$ ( Abhidharmatexte in
Sanskrit aus den Turfanfunden I), G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69.
Inokuchi, Taijun 井 ノ 口 泰 淳, “ ii Abhidharmvatraprakara爟a 註 斷 片 Abhidharmvatra
prakara爟a chū danpen unter トカラ語の佛典 Tokarago no butten”, in《中央アジア古代語文
獻》 Buddhist manuscripts and secular documents of the ancient languages, in Central Asia Seiiki
bunka kenkyū (西域文化研究) Monumenta Serindica 4 Supplement, Kyoto: Hōzōkan, 1961 ,
pp. 336 342.
Jaini Padmanabh S.
, , Abhidharmadīpa with Vibh$prabhv#tti, Tibetan Sanskrit Works Series IV,
Patna: K. P. Jayaswal Research Institute, 1959.
Ji, Xianlin 季 羨 林 / Winter, Werner / Pinault, GeorgesJean, Fragments of the Tocharian A
MaitreyasamitiN(aka of the Xinjiang Museum, China, Berlin / New York: de Gruyter, 1998.
de Jong, J. W. , Rezension von Marcel van Velthem, “ Le Traité de la descente dans la profonde loi
( Abhidharmvatra"stra) de lArhat Skandhila ”,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 65, Livr.
4 / 5, 1979, pp. 294 303.
Kritzer, Robert, Review of Dhammajoti, K. L. 2008, “ Entrance into the Supreme Doctrine:
Skandhilas Abhidharmvatra, 2nd rev. ed”, IndoIranian Journal 53, 2010, pp. 265 274.
Kudara, Kōgi 百濟康義, “トカラ語 B によるアビダルマ論書関係の斷片について I Fragments of
the Abhidharma texts in Tocharian B ( I ): Commentary of the Abhidharmvatraprakara爟a ”, in
Taijun Inokuchi ed. , 西域における経典流通の諸問題 Some Aspects of the Buddhist Sūtras
from Central Asia, in 龍谷大学仏教文化研究所紀要 Bulletin of Institute of Buddhist Cultural
Studies, Ryūkoku University 13, 1974, pp. 21 36.

·77·
中外論壇·2023 年第 1 期
Kudara Kōgi
, 百濟康義, “入阿毘達磨論の註釈書について On the commentary of Abhidharma
avatraprakara爟a”, 印度学仏教学研究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29, 1980, pp.
411 ( 72) 406 ( 77) .
Kudara, Kōgi 百濟康義, “トカラ語 B によるアビダルマ論書関係の斷片について II Fragments
of the Abhidharma texts in Tocharian B ( II): Commentary of the Pacavastuka”, 印度学仏教学
研究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32 / 1, 1983, pp. 473 ( 86) 468 ( 91) .
Kudara, Kōgi 百濟康義, “トカラ語 B によるアビダルマ論書関係の斷片についてIII Fragments of
the Abhidharma texts in Tocharian B ( III): Commentary of the Abhidharmadīpa”, 印度学仏教学
研究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34 / 2, 1986, pp. 882 ( 77) 875 ( 84) .
de La Vallée Poussin, Louis, LAbhidharmako&a de Vasubandhu, 5 vols, Paris: Paul Geuthner, 1923
1931.
Lee Jong Cheol
, 李鍾徹 / Ejima , Yasunori 江島恵教, Abhidharmako&abh$ya of Vasubandhu,
Chapter IX ?tmavdaprati&edha
, ( Bibliotheca Indologica et Buddhologica 11 ), Tokyo: Sankibo
Press 2005.

LIV = Rix , Helmut , et al , Lexikon der indogermanischen Verben牶 Die Wurzeln und ihre
Primrstammbildungen Wiesbaden Dr Ludwig Reichert Verlag 2001.
, : ,
Malzahn, Melanie, The Tocharian Verbal System, Leiden / Boston: Brill, 2010.
Matsuda, Kazunobu 松田和信: 《『入阿毘達磨論』のギルギ ット寫本殘闕》,《仏教大学仏教学会
紀要》 4,1996 年,第 35—42 頁。
Melchert, H. Craig, “ Tocharian verb stems in tk”, Zeitschrift für Vergleichende Sprachforschung 91,
1977, pp. 93 130.
Melzer, Gudrun, Ein Abschnitt aus dem Dīrghma, Teil 1, Dissertation, Universitt München, 2010.
Mitomo, Kenyo 三友健容: 《アビダルマディーパの研究》,京都: 平楽寺書店,2007 年。
Mittal, Kusum, Fragmente des Da&ottarasūtra aus zentralasiatischen SanskritHandschriften, Berlin:
AkademieVerlag, 1957.
Pan, Tao, Untersuchungen zu Lexikon und Metrik des Tocharischen, Dissertation, LMU München:
Fakultt für Sprach und Literaturwissenschaften, 2019 ( 2021 ) . https: / / edoc. ub. unimuenchen.
de / 27774 /
Pan Tao
, 潘濤: 《吐火羅學的創立和學術史》,《絲路文化研究》第 5 輯,2020 年。
Peyrot, Michal, Variation and change in Tocharian B, Amsterdam / New York: Rodopi, 2008.
Pinault, GeorgesJean, Chrestomathie tokharienne牶 Textes et Grammaire, Leuven / Paris: Peeters
Leuven, 2008.
Pradhan, Prahlad, Abhidharmako&abh$ya of Vasubandhu, Patna: K. P. Jayaswal Research
Institute, 1967.
Pradhan, Prahlad, Abhidharmako&abh$yam of Vasubandhu, 2nd edition, Patna: K. P. Jayaswal
Research Institute, 1975.
Pruden, Leo M. , Abhidharmako&abh$yam, volume I, Berkeley: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88.
PW = Bhtlingk, Otto / Roth, Rudolph, SanskritWrterbuch, Hrsg. von der Kaiserlichen Akademie

·78·
吐火羅語阿毗達磨研究
der Wissenschaften , Bnde 1 7, St. Petersburg: Kaiserli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1855 1875.
pw = Bhtlingk Otto SanskritWrterbuch in kürzerer Fassung St. Petersburg Kaiserliche Akademie
, , , :
der Wissenschaften 1883 , 1886.
Ringe Donald A. On the Chronology of Sound Changes in Tocharian Volume 1牶 From ProtoIndo
, , ,
European to ProtoTocharian New Haven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96.
, : ,
Sangpo Gelong Lodr Abhidharmako&aBh$ya of Vasubandhu牶 The Treasury of the Abhidharma and
, ,
Its Commentary 4 volumes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2012.
, , : ,
Schmidt Klaus T.
, , Fragmente von Vasubandhus Abhidharmako"abh&ya aus ChinesischTurkestan,
XXIV, Deutscher Orientalistentag vom 26, bis 30, September 1988, in Kln, Ausgewhlte
Vortrge, Zeitschrift der Deutschen Morgenlndischen Gesellschaft Supplement 8, Stuttgart: Steiner,
1990, pp. 471 477.
SHT = Waldschmidt, Ernst / Sander, Lore / Wille, Klaus eds. , Sanskrithandschriften aus den
Turfanfunden, Teil 1 12 ( Verzeichnis der orientalischen Handschriften in Deutschland, X, 1
12), Wiesbaden: Steiner, 1965 2017.
Sieg , Emil / Siegling, Wilhelm, Tocharische Sprachreste, Band I, Die Texte, A. Transcription, Berlin /
Leipzig: de Gruyter, 1921.
Sieg, Emil / Siegling, Wilhelm, Tocharische Sprachreste牶 Sprache B, Heft 2, Fragmente Nr. 71 633,
aus dem Nachlass hg, v. Werner Thomas, G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53.
Speyer, Jacob S. , Sanskrit Syntax, Leyden: Brill, 1886.
SWTF = Waldschmidt, Ernst / Bechert, Heinz et al, SanskritWrterbuch der buddhistischen Texte aus
den TurfanFunden, 4 Bnde, G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94 2018.
Tekin, *inasi, Maitrisimit nom bitig牶 Die uigurische bersetzung eines Werkes der buddhistischen
Vaibh$ikaSchule, 1. Teil: Transliteration, bersetzung, Anmerkungen, 2. Teil: Analytischer
und rücklufiger Index, Berlin: AkademieVerlag, 1980.
Thomas, Werner / Krause, Wolfgang, Tocharisches Elementarbuch, Band II, Texte und Glossar,
Heidelberg: Carl Winter Universitatsverlag, 1964.
Yoshimoto, Shingyo 吉元信行: 《アビダルマ思想》,京都: 法蔵館,1982 年。

〔 作者潘濤,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印度学系特定講師〕

·79·
中外論壇·2023 年第 1 期

Investigation of Tocharian Abhidharma Texts

Pan Tao

Abstract牶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Tocharian Abhidharma texts and contains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state of research and several important
Tocharian scholars. The second and third part offer a brief review of Tocharian and
Sanskrit Abhidharma texts discovered in China as well as their Chinese parallel texts.
Part 4 and 5 contain detailed studies of Tocharian A fragment A 384牞 with focus on
two important scholastic terms Skt. sa爞jnilodutav#tti and Skt. cittasauk$malak$a爟a.
Part 6 examines Tocharian B fragment B 119 and gives a new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xt and the subject Skt. antarbhava.
Keywords牶 Tocharian牷 Abhidharma牷 Sanskrit牷 Buddhism牷 Linguistics

·8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