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課本練習

單元六 金石良言
小思《花匠的道理》
參考答案
(見《初中中國語文》(第二版)中二下第 6.32 頁)

【閱讀理解】
1. 本文共有3段,試概述每段的內容大意。(8分)

段落 內容大意

(1) 交代春天時,作者在 校園(1分) 裏發現 花匠正在拔除枯枝(1


第 1 段
分) 。

第 2 段 (2) 記述 作者與花匠的對話,交代了花匠把枯枝拔除的原因。(3分)

(3) 作者從花匠的道理中領悟到想要花繁葉茂,就必須把枯枝除去,再植
第 3 段
新枝的道理。(3分)

2. 根據本文內容,為甚麼文物館外矮叢的枝葉會枯黑?(2分)
A 天氣太冷。
A B C D
B 花匠施肥不足。 ○ ○ ● ○
C 樹根被蟲蛀。
D 花匠的助手處理不慎。

3. 花匠怎樣處理枯萎的枝葉?他為甚麼要這樣處理?(5分)
花匠用鋤頭把泥土鬆開,然後把枯枝連根拔起,再捉走泥土裏的蟲。(2分)因為他認為

根死了,枝就不能存活,如果不絕蟲再植新枝,會令蟲繼續繁殖,連累別枝的根也給蟲

吃掉。(3分)

4. 試從本文的文題,說明作者的寫作目的。(4分)
本文的文題為《花匠的道理》,作者從一位花匠拔除枯枝的事,領悟到要花繁葉茂,必

須剷除害蟲,不能憐惜枯枝,並由此寄託為人處事的道理。(4分)

第1頁,共3頁
課本練習

5. 作者以枯枝為喻來說明道理,試指出植物的枯榮與生活上遇到的問題有哪些相似的地
方,把答案寫在適當的空格內。(6分)

植物的枯榮 生長 慢慢凋零
生活上的問題 剛剛發生 (1) 不斷惡化(2 分)

拔除 枯萎
(3) 徹底解決
(2 分) (2) 無可挽救(2 分)

6. 《習慣說》和《花匠的道理》都運用了借事說理的方法,試把兩文所敍述的事件和說明的
道理寫在適當的位置。(9分)

事 書房窪地填平前後的經過和感受。

《習慣說》
(1)習慣對人的影響很大,因此在求學之初就要謹慎,養成良

好的習慣。(3 分)

事 (2)作者在校園裏遇見一位花匠在拔除枯枝,清除害蟲。
(3 分)

《花匠的道理》 (3)當事情不可挽回時,必須果斷處理,以免問題更趨惡化。

(3分)

7. 承上題,你認為《習慣說》和《花匠的道理》兩文所帶出的道理,哪一個對人的影響較
大?為甚麼?(6分)
我認為《習慣說》中「慎始」的道理對人的影響較大。(1分)「慎始」是指從一開始就

要做好本分,要對事情有所警覺,這種心態能使人防患未然,避免發生事故或禍害。《花

匠的道理》雖然提出了解決問題時要果斷徹底的道理,但這也說明事情已經到了極壞的

境況。(3分)由此可見,《習慣說》所帶出的道理是治本之法,而《花匠的道理》所帶

出的道理是治標之法,長遠而言,前者對人的影響較大。(2分)(答案僅供參考,學生

言之成理即可)

第2頁,共3頁
課本練習

自讀訓練評量表
評估項目 題號 得分
1. 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 4 /4
2. 分析文章主題與選材的關係 5 /6
3. 掌握借事說理的方法 6 /9
4. 其他(理解文章的內容、比較文章內容提出個人看法) 1、2、3、7 /21

/40

第3頁,共3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