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8

景嶺書院

中國語文科
高中
單元評估工作紙
(單元十)

姓名: ( )

0
單元 10 閱讀理解工作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閱讀《無用與有用》,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黃永武《無用與有用》
(1) 靜下心來想一想,無用的東西,常常高貴於有用的東西。

(2) 鷹犬是可以作為爪牙之用的,比起舞風唳月的鶴來說,有用多了,但就是少
那分帶點仙氣的逸態。鵝鴨是肉蛋都可以食用的,比起忘機得趣的鷗來說,有用多
了,但就是少那分引人遠思的翎羽。所以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鶴高貴於鷹,鷗高貴
於鵝,出塵的東西勝過紅塵裏的東西,無用的禽鳥勝過有用的家禽。

(3) 同樣的,大家欣賞梅花,很少去欣賞梅子,梅子是水果,還可做梅乾梅醬,
而梅花除了純美的欣賞外,一無長處,但就在無用之中,卻喚起無窮聯想:戰勝
冰雪,開創春天,美得出奇。同樣的,大家欣賞種蘭花,很少人欣賞種苧麻,苧麻
有收割獲利的實效,有紡織結網的功用,而種蘭除了純美的欣賞外,一無長處,
近年來養蘭也變成營利的捷徑,搶奪蘭花時竟動刀動槍,這是凡俗的貪婪心在作
怪,蘭花並不曾因價格高昂而成為有用。梅花蘭花乃至牡丹薔薇,都是遠離人間的
實用性而顯得雍容高貴,只能成為藝術世界中的英雄或美人。

(4) 中國人看龍鳳高貴於豬羊,也是這個道理,龍鳳在現實世界裏根本不存在,
無所謂有沒有用,有用也是神話中的事,而豬羊則是每天腸胃都有需求,實實在
在,可以充饑養身的食品,但豬羊的地位遠不如龍鳳,名字裏嵌鑲個無用的龍字
鳳字引以為傲,誰也不肯嵌鑲個豬字羊字,即使有用,卻視為侮辱。

(5) 中國人看隱士高貴於農工商,也是這個道理。隱士林逋娶梅花為妻,養瘦鶴為
子,有何實用?但美得像仙境!隱士陶潛連五斗米都賺不到,窮得去乞食,有何
實用?也美得不染絲毫煙火氣。歷史上還有許多名士高士,在現實勢利的政事下,
都屬「棄材」,卻偏能播弄虛無的美感,地位一直十分崇高。推究其原因,因為藝術
的美趣,必須離開實用關係才會誕生,空靈無用,才見高貴的美趣。譬如萱草,想
像它是懷念母親的花,最美最美,想像為似真似假的忘憂草,也還美;想像為懷
妊得子的宜男草,帶點功利的目的,美已經減色;落實為素菜宴席中的金針菜,
就無所謂美了,即使美,也只剩下食品味道的美了吧?

(6) 再譬如旅遊玩賞,一無目的,純然為了心靈的舒暢享受,就十分美;變成記
筆記、背數字的知性之旅,美已稍微遜色;如果成了炫耀財富式的搜採成果,美就
大為降低;再淪為購物天堂歸來的小販,一一盤算實用貨物的贏虧,使旅行團變

1
色成採購團,即使在價格稅款上大大便宜,洋洋得意,把現實中「有用」的觀點放
進去,這種旅遊就一無美感了。

(7) 再譬如交朋友吧,有的人喜歡「結勢」,有的人喜歡「結心」,隨着現實勢利的
考量,總以為結交有權有勢的朋友最受用,結交有財有利的朋友極實用,但是在
觥籌交錯、諂媚逢迎的場合裏,去鏡子裏照一照自己的樣子,就會明白這種友誼並
不美的。哪裏比得上同心知交,一無互相利用的價值,也一無言談上的禁忌,心境
坦然,不想有甚麼用處,才是情誼間最美的。

(8) 也許有人會說,中國人的「美」字,由「羊大」構成,羊長大了滋味才美,認為
中國人的美是起於實用,那是由於美的字義太抽象,不易傳述,才找一種具體的
滋味來造字,原始人的造字,並不能代表數千年來中國人正統的審美觀, 中國人
是最懂得「無用之用」的民族,只可惜近代以來只顧現實勢利,誤以「有用」為第一
罷了。

黃永武《無用與有用》

2
篇章探究

1. 文章共有 8 個段落,按結構可分成三個部分。試指出第二至三部分分別由哪些段落組成
(2 分),然後概述第一至三部分的內容大意,並把答案填寫在下表內(9 分)。

部分 段落 內容大意
:
直接闡明 ,提出
第一部分 第1段

: :
以 作比較,說明
第二部分 第 段

: :

第 段
第三部分

2. 在第 1 段,作者寫「無用的東西,常常高貴於有用的東西」,當中運用了甚麼起筆法?
(2 分)又這種起筆法在全文結構上起到甚麼作用?(3 分)

 起筆法:

 作 用 :

3. 根據本文,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每分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 0 分。(4 分)

無從
4. 正確 錯誤 判斷
(1) 作者臚列不同禽鳥作比較,證明中國人喜歡附庸風雅。 ○ ○ ○
(2) 作者認為無用的東西常常高貴於有用的東西,是由於無用 ○ ○ ○
的東西更出類拔萃。
在第 3 段,作者指出苧麻和蘭花同樣能使人們獲利,但為甚麼認為前者是「有用的東西」,後
者則是「無用的東西」?試加以說明。(4 分)

3
5. 為甚麼人們以在名字裏嵌鑲龍字鳳字為傲?(2 分)
A 因為它們是神話中有用的動物。
B 因為可以提高名字的格調。
C 因為不會使人感到侮辱。 A B C D
D 因為龍鳳象徵吉祥喜慶。 ○ ○ ○ ○

6. 作者在第 2 至 4 段運用了甚麼說理方法論證觀點?(2 分)又這種說理方法如何加強說


理效果?(3 分)

 說理方法: (答案須為四個字)

 說理效果:

7. 根據第 5 段,作者在論述中國隱士的地位時,怎樣論證自己的觀點?(4 分)
作者論述中國隱士的地位時,運用了 的方法。作者指出中國

隱士如林逋、陶潛皆沒有實用,但是呈現 ,再提到歷代的名士高士都

是 ,以此證明藝術的美趣與實用性存在

的看法。

8. 承上題,作者指出中國人認為隱士的地位高貴於農工商,你同意中國人這種看法嗎 ?試
加以闡述。(5 分)

4
9. 根據第 5 段,試概述作者對萱草不同別名的看法。(4 分)
作者的看法

忘憂草 帶有象徵解憂消愁的功用,藴含的美趣比不上象徵子女對母親之情的
萱草。

:
宜男草

:

金針菜

10. 作者在末段說「中國人是最懂得『無用之用』的民族」。試綜合全文,概述作者有此看法的
原因。(4 分)

11. 作者說「無用的東西,常常高貴於有用的東西。」你贊同嗎?試輔以生活例子談談你的看
法。(字數不得多於 80 字,標點符號計算在內。)(5 分)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6
比較閱讀

12. 試比較本文第 6 段與以下單元 11 選篇一《庖丁解牛》的引文,兩文均運用了哪種說理手


法論證觀點?(2 分)試說明其效果。(4 分)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
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
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
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莊子‧庖丁解牛》)

 說理方法: (答案須為四個字)

 本 文 效 果 :

《庖丁解牛》的效果:

13. 本文與單元 11 選篇二《莊子‧逍遙遊》(節錄)均提出「無用」,兩者的涵義有何異同?試


闡述之。(6 分)
黃永武《無用與有用》 《莊子‧逍遙遊》(節錄)

:

異 : :

7
8
閱讀《淺談莊子的審美觀》,然後回答所附問題。

成學勤《淺談莊子的審美觀》
(1)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此句是出自
《知北遊》這篇章。莊子在當中指出,天地有非常的美態但卻不會用言語表達出來,
四季有明顯的規律而不會議論,萬物有生成的法則而不會說話。很明顯,莊子提倡
自然之美,反對人工的雕刻造作。他認為最高最美(大美)的藝術,是毫無人工斧
鑿痕跡的大自然(天地);至於人為的藝術,乃是造作的藝術,使人們忘了自然
本色的美。

(2) 莊子主張無為率真的自然美,他主張自由的活動(逍遙),即活動不帶任何
實用的目的。所謂無為,是指不刻意做任何事情,依據自然之道運行,能有為時有
為,不能有為時就不為。莊子認為「自然無為」是美的本質,逍遙無為,才可以達至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的最高境界。

(3) 因此莊子心中的美和世俗眼中的美是有差異的,認為美與醜是相對的而非絕
對的,其本質上是無差別的。莊子曾說過一個故事,毛嬙是古代的大美人,人人皆
以她為美,可是魚兒見到她立即潛入水中,鳥兒見到她便高飛,走獸見到她立即
離開。從這個故事中,可見人類認為美的東西,世上其他生物未必覺得美;俗世認
為美的東西,其標準只是針對人而言,致使世上太多人過分重視這些人為標準而
無法領略天地萬物真正的美感。《莊子》一書,充分反映了莊子對美醜的觀點。

(4) 在莊子筆下,他塑造了很多畸形醜陋的人物,這些人外貌古怪卻心地善良。莊
子所描述的這些人,由於他們人格精神上的美,使人們忘卻了形體的美醜,可見
莊子認為內在精神的美比形體的美更重要。

(5) 莊子自然率真的審美觀念,對後世音樂、繪畫、文學的發展有莫大的影響。在音
樂方面,莊子把聲音之美分為三類:「人籟」 、「地籟」
、「天籟」
。莊子認為最好的音
樂是「天籟」、「天樂」。「人籟」是指人為演奏的音樂,例如竹笛之類演奏出來的聲
音;「地籟」是風吹動時發出的自然聲音,如風吹山洞樹洞發出的聲音;「天籟」則
是不受任何依靠,渾然天成的自然聲音。而世間最美妙的音樂,便是這種自然的
「天籟」,再進一步,「天籟」與「自然之道」相和的聲音,他稱之為「天樂」
。這種毫
無修飾的「天樂」,是莊子心中最美的音樂。後世的音樂發展,講求簡樸、自然,而
鮮有華麗的修飾及跌宕的變化,雖然不能做到完全不加修飾,但盡量減少人為的
干擾,不能不說是受到莊子思想的影響。

(6) 在繪畫方面,莊子認為用筆墨所描繪出來的畫遠不如自然的完美。畫家的畫工
再好,功力再深,也無法把自然的美巨細無遺地表達出來,只有自然本身所呈現
出來的,才是最美最真的繪畫。中國後世的繪畫,重意境而不重細緻的摹描,這與
西洋畫重光暗重立體,以透視法展現景物的方法截然不同。中國的山水畫,着重表
現山水的美態,而不像西洋畫般講求像真,這和莊子自然率真的審美觀是一脈相
承的。一些畫家,喜畫嶙峋的怪石,這些奇巖怪石,獨立看可能予人醜陋的感覺,

9
但和山水風景配合,就展現了一種與別不同的美態,這種「以醜為美」的藝術觀,
其源頭亦是來自莊子。在莊子思想的影響下,中國繪畫着重展現天地的精神面貌,
至於外貌的像真反是其次了,「神似勝形似」,成為中國畫(特別是山水畫)的特
色之一。

(7) 在文學方面,莊子主張不受語言文字的規限,他認為語言只是溝通的工具,
人與人溝通後,文字的義理根本變成不重要了。莊子在《外物》中借「得魚忘筌」的故
事,說明當你通過語言領會訊息後,就不會拘泥於語言的內涵。莊子認為世間有很
多的道理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有很多東西只可「意
會」,不可「言傳」。莊子的理論對後世的文學發展有很大影響,後世的中國文學
家,認為最高境界的文學作品是意境深遠。所謂意境,簡單來說是文藝作品的深層
意思,而這種深層意思是要靠文字傳達訊息,但最終是要靠讀者去意會 —— 「言
有盡,意無窮」,幾乎成為歷代文學批評家評定文學作品高低的術語。

(8)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歷代著名的文藝家,如陶淵明、李白、王維、蘇軾、倪
瓚、八大山人等,無不受道家思想,特別是莊子思想的影響。他們一方面受儒家經
世濟民的思想影響,對百姓民族關懷擁抱;另一方面他們深受莊子的審美觀念薰
陶,在文藝上不知不覺展現了莊子的美學觀,成就了中國璀璨的藝術長河。

成學勤《淺談莊子的審美觀》

篇章探究

1. 文章共有 8 個段落,按結構可分成三個部分。試指出第二至三部分分別由哪些段落組成
(2 分),然後概述第二至三部分的內容大意,並把答案填寫在下表內(6 分)。
部分 段落 內容大意

點明莊子主張自然本色之美為世上最高最美的藝
第一部分 第1至2段
術,帶出他主張自然無為達致逍遙自由的思想。

: :

第二部分 第 至 段

: :

第三部分 第 至 段

10
2. 根據本文第 1 至 2 段內容,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每分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
者 0 分。(4 分)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莊子認為人為的藝術無法展現天地的美。 ○ ○ ○
(2) 莊子的美學觀念源自其逍遙無為的思想。 ○ ○ ○

3. 作者在第 1 至 2 段提到了莊子的哲言論述觀點,這裏運用了甚麼說理方法?(1 分)作


者提到這些哲言對表達主題有何作用?(3 分)

甲: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此句是出自《知北
遊》這篇章。(第 1 段)

乙:莊子認為「自然無為」是美的本質,逍遙無為,才可以達至「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
與我為一」(《齊物論》)的最高境界。(第 2 段)

 說 理 方
論證(答案須為兩個字)
法:
 作用:

4. 根據第 3 至 4 段,作者指出莊子對美醜的觀點包括以下哪些看法?(2 分)
 莊子認為世上萬物沒有美醜之分。
 莊子認為世俗對美的標準有局限。
 莊子重視人的內在美多於外在美。
 莊子認為世俗多不懂得自然之美。

A  A B C D
B  ○ ○ ○ ○
C 
D 

5. 在第 3 段,作者以世人和魚鳥走獸看見毛嬙的反應作為例子,論證自己的論點,這裏運
用了甚麼論證方法?(2 分)作者運用這種手法來論證甚麼觀點?(2 分)

11
 論證方法:

 觀點:

6. 在第 5 段,作者論述莊子把聲音之美分為三類。試綜合全文,指出他對這三類聲音之美
分別有甚麼看法?(4 分)
聲音之美 莊子的看法
:

「人籟」

:

「地籟」

「天籟」 是渾然天成的自然聲音,是世間最美妙的音樂。

7. 根據文中第 6 段,作者認為西洋畫與中國畫有何分別?(2 分)
 西洋畫較注重細節;中國畫則較講求整體效果。
 西洋畫追求逼真,中國畫則追求神韻。
 中國畫主張以醜為美;西洋畫則主張以美為美。
 中國畫喜用山水入畫;西洋畫則少用山水入畫。

A  A B C D
B  ○ ○ ○ ○
C 
D 

8. 根據第 7 段,以下哪一項不屬於莊子的文學理論?(2 分)
A 語言文字無法完整表達深微奧妙的事理。
B 語言文字不是文學作品最重要的部分。
C 文學作品的內涵需依靠人們用心體悟。 A B C D
D 意境是評定文學作品高低的重要指標。 ○ ○ ○ ○

12
9. 試根據第 5 至 7 段,概括描述莊子自然率真的審美觀對中國藝術的影響。(每道分題的答
案不得多於 20 字,標點符號計算在內。)(4 分)

音樂 講求簡樸、自然,盡量減少人為的修飾。

:

繪畫 10

20
:

文學 10

20

10. 在第 6 段,作者指出莊子思想啟發出一種「以醜為美」的藝術觀。你認同這種藝術觀嗎?
試加以說明。(5 分)

11. 本文提到數位中國歷代著名文藝家受莊子思想影響,試從中選擇其中一位,說明莊子思
想對其文藝作品的影響。(4 分)

13
比較閱讀

12. 根據以下單元 11 選篇三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引文,分析柳宗元如何做到本文作


者所指的「言有盡而意無窮」。(5 分)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
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描寫西山的奇異景象,覺得自己與 。

他從眼前的怪特風光,明白到真正的遊覽由此次才正式開始。柳宗元以文字寫出自己體

悟到 的感覺,但沒有闡釋自己 ,

也沒有詳細解釋他認為 。

這與本文中「言有盡而意無窮」一句相符,讀者雖可以通過柳宗元的文字明白西山的奇異

景象,但需要靠自己 。

13. 蔣勳在《美:無所不在》(節錄)(單元 11 選篇四)中討論莊子的美學觀,與本文作者所


論述的相同嗎?試比較之。(5 分)
莊子覺得大鵬鳥有大鵬鳥的大,小麻雀有小麻雀的小,其實大跟小,是兩種存在的狀態,
並沒有美醜、好壞,以及真假的問題。……每個人完成自我,才是心靈的自由狀態;每一
個人按照自己想要的樣子完成自己,那就是美,完全不必有相對性。
(蔣勳《美:無所不在》(節錄))

14. 試根據以下引文,回答所附問題。
依黃山谷氏的說話,那種以修養個人外表的優雅和談吐的風味為目的的讀書,才是惟一

14
值得嘉許的讀書法。黃氏所說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體上的醜陋。我有一個中國朋友,
頭顱的形狀像一顆炸彈,可是看到他卻使人歡喜。我們只覺得那個頭額中有許許多多的
思念在轉動着,隨時會由那對古怪而銳利的眼睛裏迸發出來。那就是黃氏所謂美麗的臉
孔,一個不是脂粉裝扮起來的臉孔,而是純然由思想的力量創造起來的臉孔。

(林語堂《讀書的藝術》(節錄))

(1) 引文中提到的「中國朋友」擁有甚麼外貌特徵?(2 分)

(2) 你認為林語堂筆下的「中國朋友」符合本文論述莊子的審美觀嗎?(5 分)

15
單元 10 閱讀理解工作紙
黃永武《無用與有用》 評分參考
閱讀焦點
黃永武《無用與有用》一文通過大量生活事例之間的對比,論述無用的東西比有用的東西高
貴,帶出中國人本為最懂得欣賞無用之用的民族,反思近代中國人變得現實勢利的現象。學
生在單元 11 選篇一《莊子‧庖丁解牛》和選篇二《莊子‧逍遙遊》 (節錄)中學習了道家順
應自然、「無用之用」的思想,可通過本文對生活美學的闡述,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道家思想
的有用無用之理。

篇章探究

1. 文章共有 8 個段落,按結構可分成三個部分。試指出第二至三部分分別由哪些段落組成
(2 分),然後概述第一至三部分的內容大意,並把答案填寫在下表內(9 分)。

部分 段落 內容大意
:
直接闡明 中心論點(1分) ,提出 無用的東西,常常
第一部分 第1段
高貴於有用的東西(2分) 。

: :
以 不同的生活事例(1分) 作比較,說明 無用的東西
第二部分 第2至7段
(1分) 比有用的東西較高貴的原因(2分) 。

: :
從文字學角度闡發「美」字的本形本義(1分),說明
第三部分 第8段
(1分) 中國人崇尚「無用之用」的傳統審美觀(2分)。

考核能力:綜合
配合學習能力:理解篇章內容,歸納段落大意
答案分析:(題至如答案錯誤或漏空,題至可不給予評分)
作者通過豐富的生活事例,闡明無用的東西比有用的東西高貴的道理,並點出近代中國
人不再崇尚「無用之用」的審美觀,表達對他們趨向現實勢利的感慨。
第一部分(第 1 段):作者下筆立論,直接點明中心論點,指出無用的東西有別於有用
的東西,在於前者較後者高貴。
第二部分(第 2 至 7 段):作者以鷹犬和鵝鴨對比鶴鷗、梅子對比梅花、苧麻對比蘭花、
豬羊對比龍鳳、隱士對比農工商、不同旅遊方式的對比,以及不同交友方式的對比深入論
證,闡釋事物必須遠離人間的實用性才能產生美趣,說明為何無用的東西比有用的東西
高貴。
第三部分(第 8 段):作者通過舉出漢字中「美」字的構成原理,反駁別人對中國人的審
美觀源於實用的誤解,說明中國人傳統崇尚無用之用,並惋惜近代中國人不再承傳這種

16
審美觀,轉而追求現實勢利。

評分原則:
 先判斷第二至三部分的段落分段是否正確,若題至的分段錯誤,有關部分的內
容大意不給分。
 考生漏空題至,不用評改題至的內容大意。

2. 在第 1 段,作者寫「無用的東西,常常高貴於有用的東西」,當中運用了甚麼起筆法?
(2 分)又這種起筆法在全文結構上起到甚麼作用?(3 分)

 起筆法:下筆立論/開門見山(2 分)

 作用:開宗明義,指出無用之物常較有用之物高貴 (1 分),論旨鮮明,能領起全文

(1 分),方便下文利用不同論據論證觀點,使文章更具條理(1 分)。

考核能力:理解
配合學習能力:理解篇章的結構 —— 下筆立論/開門見山
評分原則:
 能清楚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起筆法,給 2 分;
 能清楚說明該起筆法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最高給 3 分。
 定品準則:
- 上品(5 分)
能清楚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起筆法,能清楚說明該起筆法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
論述飽滿。
- 中品(2-4 分)
尚能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起筆法,尚能說明該起筆法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論述
尚具條理。
- 下品(0-1 分)
未能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起筆法,未能說明該起筆法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論述
粗疏或冗贅。
(考生須緊扣以上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重
錯不加扣。)

17
3. 根據本文,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每分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 0 分。(4 分)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作者臚列不同禽鳥作比較,證明中國人喜歡附庸風雅。 ○ ○ ●

(2) 作者認為無用的東西常常高貴於有用的東西,是由於無用
○ ● ○
的東西更出類拔萃。

考核能力:分析
配合學習重點:分析篇章的主要觀點
答案分析:(4 分,每分題 2 分;每分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 0 分)
(1) 無從判斷:作者在第 2 段舉出鷹犬可作為人類的爪牙,有實際用途,而鶴就只會「舞
風唳月」,但鷹犬不如鶴帶有仙氣;鵝鴨可以食用,而鷗只有「忘機得
趣」的形象,但鵝鴨沒法如鷗般引人遠思。作者以有用的禽鳥和無用的禽
鳥作比較,指出鶴和鷗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較高貴,但作者沒有以此指出
中國人為了裝門面而裝作自己有文化素養。陳述與本文內容沒有矛盾,故
陳述屬無從判斷。
(2) 錯誤:作者以鶴鷗、梅蘭、龍鳳、隱士、萱草的別名、漫無目的的旅遊方式及結心的交
友方式,說明無用的東西往往呈現美態;鷹犬,鵝鴨、梅子、苧麻、豬羊、農工
商、以採購東西為目的的旅遊方式及結勢的交友方式,說明有用的東西儘管有
實際用途,但毫無美態,帶出無用之物較高貴。可見作者認為無用的東西比有
用的東西較高貴,是由於前者能呈現美態,並非其較出類拔萃,故陳述錯誤。

4. 在第 3 段,作者指出苧麻和蘭花同樣能使人們獲利,但為甚麼認為前者是「有用的東西」
後者則是「無用的東西」?試加以說明。(4 分)
因為人們可以用苧麻來紡織結網,所以它有實際的效用( 2 分);但蘭花本身並沒有實

際用處,人們只是因為渴望擁有獨特品種的蘭花才會使它價值高昂(2 分)。

考核能力:分析
配合學習重點:分析篇章的主要觀點
評分原則:
 能清晰說明作者認為苧麻是「有用的東西」的原因,最高給 2 分;
 能清晰說明作者認為蘭花是「無用的東西」的原因,最高給 2 分。
 定品準則:
- 上品(4 分)
能分別清晰說明作者認為苧麻是「有用的東西」和蘭花是「無用的東西」的原因,
論述飽滿。
- 中品(2-3 分)

18
尚能分別說明作者認為苧麻是「有用的東西」和蘭花是「無用的東西」的原因,論
述尚具條理。
- 下品(0-1 分)
未能分別說明作者認為苧麻是「有用的東西」和蘭花是「無用的東西」的原因,論
述粗疏或冗贅。
(考生須緊扣以上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重
錯不加扣。)

5. 為甚麼人們以在名字裏嵌鑲龍字鳳字為傲?(2 分)
A 因為它們是神話中有用的動物。
B 因為可以提高名字的格調。
C 因為不會使人感到侮辱。 A B C D
D 因為龍鳳象徵吉祥喜慶。 ○ ● ○ ○

考核能力:分析
配合學習重點:分析篇章的內容
答案分析:
A 錯誤: 作者在第 4 段提到龍鳳在現實中不存在,所以不能判斷它們有用無用,又說
「有用也是神話中的事」。但這跟人們以在名字裏嵌鑲龍字鳳字為傲無關,故選
項 A 錯誤。
B 正確: 作者在第 3 段得出無用的東西因為「遠離人間的實用性而顯得雍容高貴」的結
論。然後在第 4 段指出人們喜歡在名字裏嵌鑲龍字鳳字,因為「中國人看龍鳳高
貴於豬羊」,並指出這種想法是出於第 3 段所總結出來的看法。可見人們喜歡在
名字裏嵌鑲龍字鳳字,是因為這樣可以讓名字變得高貴,故選項 B 正確。
C 錯誤: 作者只提到人們不願意在名字裏嵌鑲豬字羊字,因為感到侮辱,並不是指在名
字裏嵌鑲龍字鳳字不會使人感到侮辱,故選項 C 錯誤。
D 錯誤: 作者在文中沒有提到龍鳳的象徵意義,所以人們不是因為這個原因而 以在名字
裏嵌鑲龍字鳳字為傲,故選項 D 錯誤。

6. 作者在第 2 至 4 段運用了甚麼說理方法論證觀點?(2 分)又這種說理方法如何加強說


理效果?(3 分)

 說理方法: 對 比 論 證 (答案須為四個字)(2 字)

 說理效果:通過「鶴、鷗、梅花、蘭花、龍鳳」與「鷹犬、鵝鴨、梅子、苧麻、豬羊」作對比

(1 分),前者無用卻被賦予美的價值,後者雖有用,人們卻不認為藴含

純美(1 分),突出無用之物高貴於有用之物(1 分)。

考核能力:分析
配合學習重點:分析對比論證的說理方法

19
評分原則:
 能清楚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說理方法,給 2 分;
 能清晰說明該說理方法在文中的說理效果,最高給 3 分。
 定品準則:
- 上品(5 分)
能清楚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說理方法,能清晰說明該說理方法在文中的說理效果 ,
論述飽滿。
- 中品(2-4 分)
尚能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說理方法,尚能說明該說理方法在文中的說理效果,論
述尚具條理。
- 下品(0-1 分)
未能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說理方法,未能說明該說理方法在文中的說理效果,論
述粗疏或冗贅。
(考生須緊扣以上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重
錯不加扣。)

7. 根據第 5 段,作者在論述中國隱士的地位時,怎樣論證自己的觀點?(4 分)
作者論述中國隱士的地位時,運用了 舉例論證 (1 分) 的方法。作者指出中國隱

士如林逋、陶潛皆沒有實用,但是呈現 美態(1 分) ,再提到歷代的名士高士都是

棄材(1 分) ,以此證明藝術的美趣與實用性存在 對立關係(1 分) 的看法。

考核能力:分析
配合學習能力:分析舉例論證的說理方法
答案分析:
 舉例論證,又稱例證法,是要「擺事實,講道理」,舉出事例、語例、史例或設例作論
據,用以證明論點。
 作者在第 5 段先點出「中國人看隱士高貴於農工商」,然後舉出林逋的事跡,說明林
逋對社會沒有實際貢獻,但他的生活觸動人心,讓人感到「美得像仙境」。後來再舉
出陶潛生活窮困,對世道沒有任何實用,但他的事跡讓人感到「美得不染絲毫煙火
氣」作例。接着,作者又指歷代許多名士高士都是棄材,不被政府所用,卻能「播弄
虛無的美感」,地位崇高。總結出藝術的美趣,必須存在於實用性之外,才能顯得高
貴。

8. 承上題,作者指出中國人認為隱士的地位高貴於農工商,你同意中國人這種看法嗎 ?試
加以闡述。(5 分)
不同意。(1 分)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社會需要農工商等不同範疇的推動才能進步。

20
各人為了國家的發展而付出勞力,這種奉獻精神本已呈現出道德之美,可見他們都顯得

高貴(2 分)。相反,隱士棲身山林,對社會無所貢獻,有些更只是為了求取功名,希望

被召任官而故意隱遁,如東漢的嚴子陵和唐代的盧藏用。(2 分)因此,隱士的地位絕不

高貴於農工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其他答案:
同意。(1 分)農工商大多是為了糊口和賺取金錢而營營役役,不重視精神追求,人生大
多庸俗平凡,少做那些永垂不朽的事。(2 分)而隱士則追求道德、追求精神上的真善美
他們不為生活而折腰,表現出高尚的情操,更在紛亂的局勢下,以守衞正道為己任,可
見他們彰顯出崇高的氣節。(2 分)

考核能力:評價
配合學習能力:評價篇章的主要觀點
評分原則:
 能清楚表明是否贊同中國人對隱士地位的看法,給 1 分;
 能分別清楚指出對隱士和農工商地位的看法,最高各給 2 分。
 定品準則:
- 上品(5 分)
能清楚表明是否贊同中國人對隱士地位的看法,能分別清楚指出對隱士和農工
商地位的看法,論述飽滿。
- 中品(2-4 分)
能表明是否贊同中國人對隱士地位的看法,尚能分別指出對隱士和農工商地位
的看法,論述尚具條理。
- 下品(0-1 分)
未能表明是否贊同中國人對隱士地位的看法,未能分別指出對隱士和農工商地
位的看法,論述粗疏或冗贅。
(考生須緊扣以上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重
錯不加扣。)

21
9. 根據第 5 段,試概述作者對萱草不同別名的看法。(4 分)
作者的看法

忘憂草 帶有象徵解憂消愁的功用,藴含的美趣比不上象徵子女對母親之情的
萱草。

:
宜男草 象徵可以懷妊得子( 1 分),但帶有功利目的,所以藴含的美減色不

少(1 分)。

:
金針菜 純粹是宴席上的一道餸菜,沒有任何象徵意義( 1 分),雖有食用功

能,卻毫無藝術的美趣(1 分)。

考核能力:理解
配合學習能力:理解篇章的內容
答案分析:(4 分,每分題 2 分)
 作者指萱草象徵「懷念母親」,藴含的美是最美的,但當萱草變成宜男草時,就藴含
了懷妊得子的象徵,認為這種象徵「帶點功利的目的」
。因為有了實用價值,所以作者
認為這個別名藴含的美已經減色。
 作者指當萱草變成素菜宴席中的金針菜時,「就無所謂美」,認為它「只剩下食品味道
的美」,這是因為金針菜只有食用功能,沒有更高貴、崇高的象徵意義。

10. 作者在末段說「中國人是最懂得『無用之用』的民族」。試綜合全文,概述作者有此看法的
原因。(4 分)
作者論述藝術的美趣必須離開實用關係才見高貴的看法。(2 分)他運用了大量例子來說

明中國人經常視沒有實用價值的事物為美,認為它們能顯露出高貴的美趣,並推崇備至 。

(2 分)可見中國人最懂得無用的東西的價值。

考核能力:綜合
配合學習能力:分析篇章的主要觀點
評分原則:
 能準確理解作者對「無用之用」的看法,最高給 2 分;
 能清晰說明作者認為中國人是最懂得無用之用的民族之原因,最高給 2 分。
 定品準則:

- 上品(4 分)
能準確理解作者對「無用之用」的看法,能清晰說明作者認為中國人是最懂得無

22
用之用的民族之原因,論述飽滿。
- 中品(2-3 分)
尚能理解作者對「無用之用」的看法,尚能說明作者認為中國人是最懂得無用之
用的民族之原因,論述尚具條理。
- 下品(0-1 分)
錯誤理解作者對「無用之用」的看法,未能說明作者認為中國人是最懂得無用之
用的民族之原因,論述粗疏或冗贅。
(考生須緊扣以上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重
錯不加扣。)

11. 作者說「無用的東西,常常高貴於有用的東西。」你贊同嗎?試輔以生活例子談談你的看
法。(字數不得多於 80 字,標點符號計算在內。)(5 分)

贊 同 。 如 建 築 物 的 裝 飾 10

並 無 實 際 用 途 , 但 能 讓 20

建 築 物 呈 現 美 感 , 提 高 30

格 調 , 人 們 願 意 大 灑 金 40

錢 作 裝 飾 。 相 反 , 排 污 50

渠 管 對 建 築 物 的 結 構 很 60

重 要 , 卻 因 欠 缺 美 趣 , 70

往 往 被 人 們 忽 略 。 80

(78 字)(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考核能力:評價
配合學習能力:評價篇章的主要觀點
評分原則:
 答案不得多於 80 字,多出的文字毋須評閱;如答案附有標題,亦須計算字數;
 能清楚表明是否贊同作者對無用與有用東西的分別之看法,給 1 分;
 能輔以具體生活事例,分別說明對有用和無用東西的看法,最高各給 2 分。
 定品準則:
- 上品(5 分)
能清楚表明是否贊同作者對無用與有用東西的分別之看法,能輔以具體生活事
例,分別說明對有用和無用東西的看法,論述飽滿。
- 中品(2-4 分)
尚能表明是否贊同作者對無用與有用東西的分別之看法,尚能輔以生活事例,
分別說明對有用和無用東西的看法,論述尚具條理。

23
- 下品(0-1 分)
未能表明是否贊同作者對無用與有用東西的分別之看法,未能輔以生活事例,
分別說明對有用和無用東西的看法,論述粗疏或冗贅。
(考生須緊扣以上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重
錯不加扣。)

比較閱讀

12. 試比較本文第 6 段與以下單元 11 選篇一《庖丁解牛》的引文,兩文均運用了哪種說理手


法論證觀點?(2 分)試說明其效果。(4 分)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
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
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
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莊子‧庖丁解牛》)

 說理方法: 層 層 遞 進 (答案須為四個字)(2 字)

 本文效果:以旅行方式的實用性由低至高逐層排列(1 分),說明把現實中「有用」的

觀點帶進旅程會失去美感,突顯美的存在必須遠離實用的對立關係。( 1

分)

《庖丁解牛》的效果:把庖丁的解牛境界由低至高地逐層排列(1 分),突出順應牛的

自然結構進行分解的重要,帶出人們處事時不要受事物的表象

所迷惑,而應看透其真相的觀點(1 分)。

考核能力:比較
配合學習能力:比較層層遞進的說理方法
評分原則:
 能清晰說明兩文所運用的說理方法,最高給 2 分;
 能根據兩文內容,清晰說明該說理方法所論證的觀點,各給 1 分;
 能清晰說明兩文所運用的說理方法帶出的說理效果,各給 1 分;
 具比較意識。
 定品準則:
- 上品(5-6 分):
能清晰說明兩文所運用的說理方法,能根據兩文內容,清晰說明該說理方法所
論證的觀點,能清晰說明兩文所運用的說理方法帶出的說理效果,具比較意識 ,
論述飽滿。

24
- 中品(2-4 分):
尚能說明兩文所運用的說理方法,尚能根據兩文內容,說明該說理方法所論證
的觀點,尚能說明兩文所運用的說理方法帶出的說理效果,論述尚具條理。
- 下品(0-1 分):
未能說明兩文所運用的說理方法,未能根據兩文內容,說明該說理方法所論證
的觀點,未能說明兩文所運用的說理方法帶出的說理效果,論述冗贅或粗糙。
(考生須緊扣以上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重
錯不加扣。)

13. 本文與單元 11 選篇二《莊子‧逍遙遊》(節錄)均提出「無用」,兩者的涵義有何異同?


試闡述之。(6 分)
黃永武《無用與有用》 《莊子‧逍遙遊》(節錄)

:

看似無用的東西實質有其價值。(2 分)

: :
本文認為無用的東西沒有為人類帶來實 莊子認為無用的東西雖然不為人採用,

異 際用途,但是它們都藴含美感,展現出 但可以逍遙自在地過活,不用擔憂遭受

高貴的美趣,可見作者是從美學角度論 甚麼困苦,樂享天年,可見莊子是從養

述「無用之用」。(2 分) 生的角度論述「無用之用」。(2 分)

考核能力:比較
配合學習能力:比較篇章的主要觀點
答案分析:
 本文開首指出無用的東西比有用的東西高貴,之後通用不同的事例論證無用的東西
因為遠離人間的實用性,所以可以產生藝術的美趣,有其美的價值。《莊子‧逍遙遊》
(節錄)則以提出「無用之用」,論述事物有用與否,是根據事物的本性來判斷的,莊
子利用樗樹和斄牛兩個例子,說明於人無用的東西,正是其大用所在。
 本文以不同事例反覆論證無用的東西具有純美的欣賞價值,如論述蘭花、梅花等沒有
實際用途的花卉時,就指它們「都是遠離人間的實用性而顯得雍容高貴」;論述中國
隱士的地位遠高於農工商時,總結「因為藝術的美趣,必須離開實際關係才會誕生,
空靈無用,才見高貴的美趣」,可見本文作者是從美學角度論述無用的東西的價值。
 《莊子‧逍遙遊》(節錄)論述惠子認為樗樹大而無用,莊子便以斄牛的例子回應,指
出斄牛「大若垂天之雲」,又不能捕捉老鼠,對人毫無用處,但相比身手矯健、能捕捉
小動物的狸狌,斄牛能避開人類的捕獵,可以自保。由此可見,樗樹和斄牛一樣,無
用才是大用,因為這才能保養自身的生命,所以《逍》文是從養生角度論述無用的東
西的價值。

25
成學勤《淺談莊子的審美觀》 評分參考
閱讀焦點
成學勤《淺談莊子的審美觀》一文通過舉例論證、對比論證等手法,論述莊子自然率真的審美
觀,說明其審美觀念對中國後世音樂、繪畫及文學三大藝術發展的重大影響。成學勤論述莊
子的審美觀,正與單元 11 選篇一《莊子‧庖丁解牛》中的順應自然思想、選篇三柳宗元《始得
西山宴遊記》中與大自然冥合的體悟,以及選篇四蔣勳《美:無所不在》 (節錄)對莊子美學
觀的討論相呼應。學生閱讀本文後,可對莊子的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篇章探究

1. 文章共有 8 個段落,按結構可分成三個部分。試指出第二至三部分分別由哪些段落組成
(2 分),然後概述第二至三部分的內容大意,並把答案填寫在下表內(6 分)。
部分 段落 內容大意

點明莊子主張自然本色之美為世上最高最美的藝
第一部分 第1至2段
術,帶出他主張自然無為達致逍遙自由的思想。

: :
舉出莊子曾運用的例子,說明莊子對美醜的標準與
第二部分 第3至4段 俗世的不同(1分),指出他重視精神美多於形體美
(1分)
(2分)。

: :
通過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說理方法,說明莊子的

審美觀念對中國後世音樂、繪畫、文學發展的影響(1
第三部分 第5至8段
(1分) 分),指出不少著名文藝家均受莊子的審美觀念薰

陶(2分)。

考核能力:綜合
配合學習能力:理解篇章內容,歸納段落大意
答案分析:(題至如答案錯誤或漏空,題至可不給予評分)
本文簡述莊子的美學觀念,指出莊子認為世間最美的是自然、不加人工修飾的東西,並
指出俗世對美醜的標準存有局限性。其後論述莊子的審美觀對後世音樂、繪畫、文學發展
的重大影響。
第一部分(第 1 至 2 段):作者以《知北遊》的哲言引入,闡述莊子提倡自然美,反對人
工修飾的審美觀,並帶出莊子無為的思想,主張人應通過自然無為的生活態度,達至與
天地冥合的境界。

26
第二部分(第 3 至 4 段):作者由莊子對自然率真之美的主張引申至莊子對美醜的觀點 ,
指出莊子認為世俗對美醜的標準有其局限,主張美醜只是一組相對的概念,並進一步論
述莊子對人的美醜標準,認為人的內在精神之美比形體之美更重要。
第三部分(第 5 至 8 段):作者承接上文討論莊子自然率真的審美觀念,通過舉例論證、
對比論證等說理方法,深入探討其美學主張對中國後世音樂、繪畫和文學三大藝術範疇
的影響,最後點出莊子思想對中國歷代著名文藝家有着重要的影響,說明他在中國傳統
藝術上的地位與作用。

評分原則:
․ 先判斷第二至三部分的段落分段是否正確,若題至的分段錯誤,有關部分的內
容大意不給分。
․ 考生漏空題至,不用評改題至的內容大意。

2. 根據本文第 1 至 2 段內容,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每分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
者 0 分。(4 分)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莊子認為人為的藝術無法展現天地的美。 ● ○ ○
(2) 莊子的美學觀念源自其逍遙無為的思想。 ○ ○ ●

考核能力:分析
配合學習能力:分析篇章的主要觀點
答案分析:(4 分,每分題 2 分;每分題限選一個答案,多選者 0 分)
(1) 正確:作者在第 1 段提及莊子認為「最高最美(大美)的藝術,是毫無人工斧鑿痕跡
的大自然(天地)」,他反對人工的雕琢造作,覺得人為的藝術會使人們忘記
自然的美,可見莊子認為人為的藝術無法展現天地的美,故陳述正確。
(2) 無從判斷:作者在第 2 段提到莊子主張自然美,這種美是無為率真的。然後論述莊子
提倡無為思想,闡釋莊子追求逍遙自在的人生,希望通過無為達至與天
地萬物冥合的境界。但作者沒有提到莊子的美學觀念是源自這種逍遙無為
的思想。陳述與本文內容沒有矛盾,故陳述屬無從判斷。

3. 作者在第 1 至 2 段提到了莊子的哲言論述觀點,這裏運用了甚麼說理方法?(1 分)作


者提到這些哲言對表達主題有何作用?(3 分)

甲: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此句是出自《知北
遊》這篇章。(第 1 段)

乙:莊子認為「自然無為」是美的本質,逍遙無為,才可以達至「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
與我為一」(《齊物論》)的最高境界。(第 2 段)

 說 理 方
引 用 論證(答案須為兩個字)(1 分)
法:
27
 作用:作者以莊子《知北遊》的哲言印證莊子提倡自然之美,反對人工修飾的美學觀

(1 分);引用《齊物論》的哲言印證莊子追求與大自然冥合的思想,闡釋他主

張自然無為的處世觀(1 分)。作者以哲言補充自己的論點,使論據更全面,增

強說服力。(1 分)

考核能力:理解
配合學習能力:分析引用論證的說理方法
評分原則:
 能準確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說理方法,給 1 分;
 能清晰說明該說理方法對表達主題的作用,最高給 3 分。
 定品準則:
- 上品(4 分)
能準確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說理方法,能清晰說明該說理方法對表達主題的作用,
論述飽滿。
- 中品(2-3 分)
尚能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說理方法,尚能說明該說理方法對表達主題的作用,論
述尚具條理。
- 下品(0-1 分)
未能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說理方法,未能說明該說理方法對表達主題的作用,論
述粗疏或冗贅。
(考生須緊扣以上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重
錯不加扣。)

4. 根據第 3 至 4 段,作者指出莊子對美醜的觀點包括以下哪些看法?(2 分)
 莊子認為世上萬物沒有美醜之分。
 莊子認為世俗對美的標準有局限。
 莊子重視人的內在美多於外在美。
 莊子認為世俗多不懂得自然之美。

A  A B C D
B  ○ ○ ○ ●
C 
D 

考核能力:理解
配合學習能力:理解篇章的主要觀點
答案分析:
 錯誤: 作者在第 3 段指出莊子心中的美與世俗眼中的美不同,莊子認為美醜沒有絕對
的標準。然後,作者轉述莊子說過的一則故事,故事中的毛嬙在世人眼中是美

28
人,但在動物眼中卻並非如此,說明世人對美醜的標準只適合人類,並不適用
於天地萬物。可見作者只提到莊子不以人為的美醜標準為惟一準則,並非認為
世上沒有美醜之分,故選項錯誤。
 正確: 作者用毛嬙的故事為例子,指出世人皆認為毛嬙是美人,但其他生物見到她卻
落荒而逃,說明人類認為美的東西,其他生物卻不以為然。人類對美醜的標準
只針對人,不能涵蓋天地萬物,可見世俗對美的標準有其局限,故選項正
確。
 正確: 作者在第 4 段提及莊子筆下有很多畸形醜陋的人物,形容他們外貌不美卻內心
美善,直指莊子認為「內在精神的美比形體的美更重要」,可見莊子重視內在美
多於外在美,故選項正確。
 正確: 作者在第 3 段只提到俗世對美的標準只針對人而言,導致太多人「過分重視這
些人為標準而無法領略天地萬物真正的美感」,可見莊子覺得世人多不懂得自
然之美,故選項正確。
綜合以上分析,正確答案為選項 D。

5. 在第 3 段,作者以世人和魚鳥走獸看見毛嬙的反應作為例子,論證自己的論點,這裏運
用了甚麼論證方法?(2 分)作者運用這種手法來論證甚麼觀點?(2 分)

 論證方法:對比論證(2 分)

 觀點:說明人類與其他生物對美醜的標準皆不同( 1 分),揭示人類對美醜的標準不

能適用於天地萬物(1 分)。

考核能力:分析
配合學習能力:分析對比論證的說理方法
評分原則:
 能清楚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論證方法,最高給 2 分;
 能準確理解該論證方法所論證的觀點,最高給 2 分。
 定品準則:
- 上品(4 分)
能清楚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論證方法,能準確理解該論證方法所論證的觀點,論
述飽滿。
- 中品(2-3 分)
尚能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論證方法,尚能理解該論證方法所論證的觀點,論述尚
具條理。
- 下品(0-1 分)
未能指出作者所運用的論證方法,錯誤理解該論證方法所論證的觀點,論述粗
疏或冗贅。
(考生須緊扣以上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重
錯不加扣。)

29
6. 在第 5 段,作者論述莊子把聲音之美分為三類。試綜合全文,指出他對這三類聲音之美
分別有甚麼看法?(4 分)
聲音之美 莊子的看法
:
「人籟」
屬於人為的聲音,刻意雕琢,是最不獲欣賞的音樂。(2 分)

:
雖是自然的聲音,但仍要靠外物才能發聲,比不上天籟。( 2
「地籟」
分)

「天籟」 是渾然天成的自然聲音,是世間最美妙的音樂。

考核能力:分析
配合學習能力:分析篇章的內容
答案分析:(4 分,每分題 2 分)
 在第 5 段,作者論述莊子提出有三類聲音之美,包括「人籟」、「地籟」和「天籟」。作者
指出「人籟」是指「人為演奏的音樂」,而本文在第 1 段已明確指出莊子反對人工的雕刻
造作,可見莊子最不欣賞這類聲音之美。
 作者說「地籟」是「風吹動時發出的自然聲音」。「地籟」的發聲需要憑藉山石洞穴本身的
條件與風的配合。作者在第 2 段提到莊子追求逍遙無為,即自由的活動,但「地籟」受
制於風的變化,可見這類聲音之美不是莊子心中最理想的音樂。

7. 根據文中第 6 段,作者認為西洋畫與中國畫有何分別?(2 分)
 西洋畫較注重細節;中國畫則較講求整體效果。
 西洋畫追求逼真;中國畫則追求神韻。
 中國畫主張以醜為美;西洋畫則主張以美為美。
 中國畫喜用山水入畫;西洋畫則少用山水入畫。

A  A B C D
B  ● ○ ○ ○
C 
D 

考核能力:理解
配合學習能力:理解篇章的主要觀點
答案分析:
 正確: 作者在第 6 段寫到西洋畫「重光暗重立體」,又會「以透視法展現景物」,可知
西洋畫注重細節,而中國畫則「重意境而不重細緻的摹描」,可見中國畫多講

30
求整體表達,故選項正確。
 正確: 作者寫到「中國的山水畫,着重表現山水的美態,而不像西洋畫般講求像
真」,又多次提到中國畫「重意境」,可知西洋畫追求逼真,中國畫則追求神
韻,故選項正確。
 錯誤: 作者提到一些中國畫家愛畫嶙峋的怪石,配合山水風景來展現與別不同的美
態,指出這是「以醜為美」的藝術觀,但沒有提到西洋畫是否主張以美為美,
故選項錯誤。
 錯誤: 作者在第 6 段多次以中國的山水畫來論證中國繪畫的風格受莊子的美學影響,
但沒有提及中國畫喜歡用山水作為創作題材,亦沒有提到西洋畫少用山水作為
繪畫題材,故選項錯誤。
綜合以上分析,正確答案為選項 A。

8. 根據第 7 段,以下哪一項不屬於莊子的文學理論?(2 分)
A 語言文字無法完整表達深微奧妙的事理。
B 語言文字不是文學作品最重要的部分。
C 文學作品的內涵需依靠人們用心體悟。 A B C D
D 意境是評定文學作品高低的重要指標。 ○ ○ ○ ●

考核能力:理解
配合學習重點:理解篇章的內容
答案分析:
A 錯誤: 作者在第 7 段提到「莊子認為世間有很多的道理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可見語
言文字無法完整表達深奧的事理屬於莊子的文學理論之一,故選項 A 錯誤。
B 錯誤: 作者論述莊子主張文學不受語言文字的規限,又認為人們通過語言領會訊息
後,就不用執着語言文字,反而應仔細體會文藝作品中的深層意思,即意境。
可見莊子認為語言文字不是文學作品最重要的部分,故選項 B 錯誤。
C 錯誤: 作者指出莊子認為「世間有很多的道理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所謂『言有盡而
意無窮』,有很多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可見莊子的文學理論包括文
學作品的內涵需依靠人們用心體悟,故選項 C 錯誤。
D 正確: 作者指出莊子主張文學作品不受語言文字的規限,作品的內涵需靠讀者去意
會,所以「言有盡,意無窮」成為歷代文學批評家評定文學作品高低的術語 ;
又指出「後世的中國文學家,認為最高境界的文學作品是意境深遠」。然而,這
只是作者論述莊子文學理論對後世文學發展的影響,並非莊子的文學理論,故
選項 D 正確。

9. 試根據第 5 至 7 段,概括描述莊子自然率真的審美觀對中國藝術的影響。(每道分題的答
案不得多於 20 字,標點符號計算在內。)(4 分)

31
音樂 講求簡樸、自然,盡量減少人為的修飾。

:

繪畫 重 意 境 輕 細 節 , 重 神 似 10

輕 形 似 , 以 醜 為 美 。 20

:

文學 講 求 意 境 深 遠 , 以 言 有 10

盡 意 無 窮 為 評 鑑 標 準 。 20

考核能力:分析
配合學習重點:分析篇章的主要觀點
答案分析:(4 分,每分題 2 分)
 作者在第 6 段提到莊子認為「用筆墨所描繪出來的畫遠不如自然的完美」,接着他闡述
中國後世的繪畫發展「重意境而不重細緻的摹描」,着重表現山水的美態多於像真,認
為這種風格發展是跟「莊子自然率真的審美觀是一脈相承的」。然後,作者指出一些中
國畫家主張「以醜為美」的藝術觀,亦是來自莊子的思想;又說明中國繪畫尤其是山水
畫的其中一個特色是「神似勝形似」,主要是受莊子思想影響。可見莊子的思想令後世
的繪畫發展側重意境輕細節,講求神似不重形似,並形成「以醜為美」的藝術觀。
 作者在第 7 段指出莊子的文學理論主張不必拘泥於語言文字的內涵,認為世上很多道
理只能「意會」,不可「言傳」。接着,作者就論述後世的中國文學家「認為最高境界的
文學作品是意境深遠」。另外,作者又提到「言有盡,意無窮」成為「歷代文學批評家評
定文學作品高低的術語」,可見莊子的思想令後世的文學發展講求意境,以「言有盡而
意無窮」為評鑑文學作品的準則。
評分原則:
 答案不得多於 20 字,多出的文字毋須評閱;如答案附有標題,亦須計算字數。

10. 在第 6 段,作者指出莊子思想啟發出一種「以醜為美」的藝術觀。你認同這種藝術觀嗎?
試加以說明。(5 分)
認同。(1 分)文中提到「以醜為美」的藝術觀源於莊子自然率真的審美觀,以山水表現

出宇宙自然運行的生命力為美。(2 分)大自然中有不少奇巖怪石,它們外形嶙峋、粗糙

但它們醜陋的形態正好體現到大自然的鬼匠神工,因為沒有刻意雕琢卻能將岩石的外形

改變,可見自然無為之美。(2 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32
其他答案:
不認同。(1 分)文中提到「以醜為美」的藝術觀源於莊子自然率真的審美觀,以山水表
現出宇宙自然運行的生命力為美。(2 分)但作者又提到這種審美觀主要是把奇巖怪石和
山水風景作配合,展現與別不同的美態,可見這只是利用醜陋的巖石映襯出山水風景的
美態,所以呈現美的並非巖石,而是山水。這不是「以醜為美」,而是「以醜襯美」。
(2 分)

考核能力:評價
配合學習重點:評價篇章的主要觀點
評分原則:
 能明確表明是否認同「以醜為美」的藝術觀,給 1 分;
 能準確理解莊子思想發展出來的「以醜為美」藝術觀,最高給 2 分;
 能提出適切的理據支持看法,最高給 2 分。
 定品準則:
- 上品(5 分)
能明確表明是否認同「以醜為美」的藝術觀,準確理解莊子思想發展出來的「以醜
為美」藝術觀,能提出適切的理據支持看法,論述飽滿。
- 中品(2-4 分)
能表明是否認同「以醜為美」的藝術觀,尚能理解莊子思想發展出來的「以醜為
美」藝術觀,尚能提出理據支持看法,論述尚具條理。
- 下品(0-1 分)
未能表明是否認同「以醜為美」的藝術觀,錯誤理解莊子思想發展出來的「以醜為
美」藝術觀,未能提出理據支持看法,論述粗疏或冗贅。
(考生須緊扣以上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重
錯不加扣。)

11. 本文提到數位中國歷代著名文藝家受莊子思想影響,試從中選擇其中一位,說明莊子思
想對其文藝作品的影響。(4 分)
本文論述中國文學發展深受莊子思想影響,認為最高境界的文學作品是意境深遠( 1

分),並指出李白是其中一位。就以李白《月下獨酌》為例(1 分),詩人運用擬人手法,

想像與月、影共飲,交織着歡愉和惆悵的氣氛,抒發詩人抑鬱孤獨的情懷,最後帶出其

曠達超脫的精神境界,這種深遠的意境需要讀者去意會(2 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其他答案:(以王維為例)
本文論述中國文學發展深受莊子思想影響,認為最高境界的文學作品是意境深遠( 1
分),並指出王維是其中一位。就以王維《山居秋暝》為例(1 分),詩人以白描法描繪
山間雨後的黃昏景色,將環境氣氛營造得恬然靜謐。而詩中的景物又富有象徵意義,加
上尾聯反用典故,寄寓詩人戀慕自然隱逸的心境,意境深遠(2 分)。

33
考核能力:分析
配合學習重點:分析篇章的主要觀點
評分原則:
 能準確理解莊子思想對中國文學發展的影響,給 1 分;
 能明確指出一位受莊子思想影響的文藝家,並具體舉出其作品,給 1 分;
 能提出適切的理據支持看法,最高給 2 分。
 定品準則:
- 上品(4 分):
能準確理解莊子思想對中國文學發展的影響,能明確指出一位受莊子思想影響
的文藝家,並具體舉出其作品,能提出適切的理據支持看法,論述飽滿。
- 中品(2-3 分):
尚能理解莊子思想對中國文學發展的影響,尚能指出一位受莊子思想影響的文
藝家,並舉出其作品,尚能提出理據支持看法,論述尚具條理。
- 下品(0-1 分):
錯誤理解莊子思想對中國文學發展的影響,未能指出一位受莊子思想影響的文
藝家,並舉出其作品,未能提出理據支持看法,論述粗疏或冗贅。
(考生須緊扣以上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重
錯不加扣。)

比較閱讀

12. 根據以下單元 11 選篇三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的引文,分析柳宗元如何做到本文作


者所指的「言有盡而意無窮」。(5 分)
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就
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也。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描寫西山的奇異景象,覺得自己與 天地萬物的精神合而為一(1 分)。他欣

賞着眼前的風光,明白到真正的遊覽由此次才正式開始。柳宗元以文字寫出自己體悟到

 逍遙自由(1 分)的感覺,但沒有闡釋自己 忘卻形骸的契機(1 分),也沒有詳細解

釋他認為 真正的遊覽由今次宴遊才正式開始的原因(1 分)。這與本文中「言有盡而意

無窮」一句相符,讀者雖可以通過柳宗元的文字明白西山的奇異景象,但需要靠自己

意會柳宗元與萬物為一的精神狀態(1 分)。

考核能力:綜合
配合學習重點:綜合篇章的主要觀點

答案分析:(5 分,每分題 1 分)

34
作者論述莊子認為很多道理無法用語言表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即所謂「言有
盡而意無窮」。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一文中描寫在西山宴遊的情況,讚歎西山與天地
如同「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作者看到這
樣的景色,感覺「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因此體悟「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
柳宗元只是描寫了自己的感受,卻沒有解釋箇中原因,需要讀者去意會。

13. 蔣勳在《美:無所不在》(節錄)(單元 11 選篇四)中討論莊子的美學觀,與本文作者所


論述的相同嗎?試比較之。(5 分)
莊子覺得大鵬鳥有大鵬鳥的大,小麻雀有小麻雀的小,其實大跟小,是兩種存在的狀態,
並沒有美醜、好壞,以及真假的問題。……每個人完成自我,才是心靈的自由狀態;每一
個人按照自己想要的樣子完成自己,那就是美,完全不必有相對性。
(蔣勳《美:無所不在》(節錄))
不相同。(1 分)蔣勳認為莊子所說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指這個宇宙到處都是美。他

以「北冥有魚」的寓言解釋,在莊子的美學觀中沒有相對性,即世上沒有好壞、美醜之分。

只要按照自己的志向完成自己,那就是美了。(2 分)本文作者則認為「天地有大美而不

言」是表達莊子提倡無為率真的自然美,依循自然而生的就是美的本質。他指出莊子認為

美醜只是相對的概念,以毛嬙的故事闡述俗世的美醜標準不能適用於評定天地萬物。(2

分)

考核能力:比較
配合學習重點:比較篇章的主要觀點
評分原則:
 能明確表明兩文作者的看法不相同,給 1 分;
 能準確理解蔣勳《美:無所不在》(節錄)對莊子美學觀的看法,最高給 2 分;
 能準確理解成學勤《淺談莊子的審美觀》對莊子美學觀的看法,最高給 2 分;
 如未能表明兩文作者看法是否相同,但論述明顯傾向同意或不同意,最高給 4 分;
 如未能表明兩文作者看法是否相同,論述左右不定,最高給 2 分;
 具比較意識。
 定品準則:
- 上品(5 分):
能明確表明兩文作者看法不相同,能準確理解蔣勳《美:無所不在》(節錄)和成
學勤《淺談莊子的審美觀》兩文對莊子美學觀的看法,具比較意識,論述飽滿。
- 中品(2-4 分):
能表明兩文作者看法不相同,尚能理解蔣勳《美:無所不在》(節錄)和成學勤
《淺談莊子的審美觀》兩文對莊子美學觀的看法,論述尚具條理。

- 下品(0-1 分):

35
未能表明兩文作者看法不相同,錯誤理解蔣勳《美:無所不在》(節錄)和成學勤
《淺談莊子的審美觀》兩文對莊子美學觀的看法,論述粗疏或冗贅。
(考生須緊扣以上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重
錯不加扣。)

14. 試根據以下引文,回答所附問題。
依黃山谷氏的說話,那種以修養個人外表的優雅和談吐的風味為目的的讀書,才是惟一
值得嘉許的讀書法。黃氏所說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體上的醜陋。我有一個中國朋友,
頭顱的形狀像一顆炸彈,可是看到他卻使人歡喜。我們只覺得那個頭額中有許許多多的
思念在轉動着,隨時會由那對古怪而銳利的眼睛裏迸發出來。那就是黃氏所謂美麗的臉
孔,一個不是脂粉裝扮起來的臉孔,而是純然由思想的力量創造起來的臉孔。
(林語堂《讀書的藝術》(節錄))

(1) 引文中提到的「中國朋友」擁有甚麼外貌特徵?(2 分)
他的頭顱狀似一顆炸彈(1 分),一對眼睛古怪而銳利(1 分)。

考核能力:理解
配合學習能力:理解篇章的內容
答案分析:
林語堂在引文中提到自己有一個中國朋友,形容他「頭顱的形狀像一顆炸彈」,又指
大家只覺得這位朋友的思念隨時「會由那對古怪而銳利的眼睛裏迸發出來」。

(2) 你認為林語堂筆下的「中國朋友」符合本文論述莊子的審美觀嗎?(5 分)
符合。(1 分)本文提到莊子認為內在精神的美比形體的美更重要,他塑造了很多形

貌畸形醜陋的人物,由於他們人格精神上的美,令人忽略他們的外貌。(2 分)林語

堂在引文中描述「中國朋友」的外貌奇特,但卻使人們歡喜,身邊的人只留意他腦子

裏的思念,形容這位「中國朋友」的臉孔是「由思想的力量創造起來」。(2 分)可見

這位「中國朋友」是以人格精神來吸引人,故他符合莊子眼中的美。(答案言之成理

即可)

其他答案:
不符合。(1 分)本文提到莊子的審美觀是提倡無為率真的自然之美,反對人工的雕
琢造作,又論及莊子追求自然無為的美。(2 分)引文先舉出黃山谷氏對讀書的看法
認為以修養個人外表的優雅和談吐的風味為目的的讀書,才是惟一值得嘉許的讀書
方法。接着,作者就提起他的一位「中國朋友」使人歡喜,並只注意自己的思念,又
形容他的臉孔是由思想的力量創造起。可見「中國朋友」刻意追求自己的修養和談吐,
並非逍遙無為,自然率真。(2 分)

36
考核能力:比較
配合學習能力:比較篇章的主要觀點
評分原則:
 能明確表明引文中「中國朋友」是否符合本文論述莊子的審美觀,給 1 分;
 能準確理解本文論述莊子的審美觀,最高給 2 分;
 能準確理解引文中「中國朋友」的形象,最高給 2 分。
 定品準則:
- 上品(5 分):
能明確表明引文中「中國朋友」是否符合本文論述莊子的審美觀,能準確理
解本文論述莊子的審美觀,能準確理解引文中「中國朋友」的形象,論述飽滿
- 中品(2-4 分):
能表明引文中「中國朋友」是否符合本文論述莊子的審美觀,尚能理解本文
論述莊子的審美觀,尚能理解引文中「中國朋友」的形象,論述尚具條理。
- 下品(0-1 分):
未能表明引文中「中國朋友」是否符合本文論述莊子的審美觀,錯誤理解本
文論述莊子的審美觀,錯誤理解引文中「中國朋友」的形象,粗疏或冗贅。
(考生須緊扣以上原則作答;文句語法不通最多扣 0.5 分;每個錯別字扣 0.5 分,
重錯不加扣。)

3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