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老年应在日暮时燃烧又咆哮,狂怒,狂怒地抗拒光的殒灭 ,

纵然智者临终时知晓黑暗将至,因其所言激不出雷电,切莫温驯地步入良夜,狂怒,狂怒
地抗拒光的殒灭。”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是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创作于 20 世纪中期的一首诗歌。
该诗作于其父逝世前病危期间,诗中的第一节就表明了他认为老年人应有的生命态度,随
后四节诗分述了四种不同的人的生命态度,最后一节诗人再次向父亲呼唤,“不要温和地
走进那个良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死神将可爱的人们带离这个世界的愤怒,即“怒斥
光明的消逝”。
克里斯托弗·诺兰,一个拥有奇想能力的人,如他的前辈希区柯克那样,不仅是一个传
奇的导演。他在 2014 年的作品《星际穿越》中,巧妙的运用了这一首诗。《不要温和地走
入那个良夜》在其中出现于老布兰德博士之口,库珀放下儿女,选择去追寻人类新的家园
有一种牺牲自我拯救人类的悲壮情感。这首诗的表意上描述了人即使步入暮年,亦要保持
满腔热血,去追寻信念,顽强的抵抗每况愈下的身体条件枷锁,狂怒着、咆哮着,抗争至
最后一秒。英文原文的语句,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悲情而唯美,情感克
制又无比的热烈,不为安静的劝诫 human race 做“沉默的大多数”,只是隐晦地通过电影
语言鼓励大家起来奋力折腾。
库珀曾经是 NASA 最优秀的飞行员,但在这个满目疮痍、百业具废的时代,自己的技
能再无用武之地,只好做了个农人。即便如此,他对飞行的热情也从未磨灭,甚至会在带
着孩子们视察玉米地时突然兴起去追逐飞机。在这里,“麦田追逐”的管风琴出场,星际
穿越最令人动容的旋律,有层次的音浪墙,略带电子的未来科技感的浮动音律,波动再坐
者的心弦。(我无比喜欢“麦田追逐”这段音乐,可惜文字匮乏难以形容我的感官感受,
只记得每听一次都会忍不住落泪)宏大的音律出自管风琴,这种乐器只会出现在教堂——
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建筑物,有几层高,与教堂融为一体。它是带有神圣的色彩的,几
十组的复杂琴键带动无数铜管的震动,震撼的音令祈祷者感受到其“神性”。在星际穿越
中,管风琴则更多地传达了“人性”的光辉。神创造了人,神或许也是“人”。神性之音
是万千有信仰者的祈愿的凝结,传达着人类的共同意志,即使在危难关头微弱下去,即使
仅存在于集体潜意识之间,它象征着一种人类的使命感,纵然生命短暂无常且渺小,人类
史诗的宏大叙事永存。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同时也兼具那种“孤独感”。太空题材,从来都是“孤
独”最好的诠释载体,它天生具备解释“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话题基础。而
广袤宇宙做背景,再狂妄的人也会产生天地广阔,芸芸众生何其渺小的悲悯感,孤独不管
作为形式还是内容,都无法回避。当我们谈到孤独,难免会和落寞、伤心等负能量关联,
但孤独与其说是一种情绪,不如说是一种状态,一种人生起点和终点的必然。“当一个人
向往孤独时,他会害怕孤独;当一个人明白了孤独,他最终会享受孤独。”这也很好的解
释了其中库珀和曼恩博士的不同选择——库珀选择家人,选择 plan A,拼尽全力拯救人类;
曼恩选择 plan B,心灰意冷下爆发出以拯救人类为借口的自私本性。所以曼恩才会说那句
“我以为我准备好了,其实我没有”。
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其中涵盖了诺兰最想要传达的——人类的爱。内心强大且
细腻丰富如他,不放弃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通过片中对太空的探索那样,勇敢深邃且
不知疲惫。诺兰歌颂“爱”,越是坚信的越值得怀疑,这才是如太空的“暗黑”的本质,
而此处已与所谓道德无关。《星际穿越》中女儿最后在生命终点时放手,放下穷其一生的
执念,也解除了父亲爱的枷锁。爱是孤独人生最美的伴侣,也是人生孤独最后的牵绊。如
果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人生也能对折,爱,可能就是连接起点和终点的那条虫洞。佛教里
常说“一切皆空”,与所谓的“劝人向善”原本就是矛盾,姑且放在这里,算是对“孤
独”和“爱”的一种映射吧。
科技不断被证伪,人类最真诚的的情感共鸣却从未虚假过。孤独也好,爱也罢,皆是
如此。伟大的作品不会受到科技的束缚,哲学的神性的光辉会安抚信仰者内心对未知的恐
惧,就像直视太空,没有尽头,那虫洞令人后怕;被时间消磨着的年轻人转瞬步入老年,
文明的兴起又衰亡,无处唏嘘感慨。虽然只此还无法对死亡发出半点抵抗,但我们至少可
以选择“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咆哮着怒斥“光的消逝”,并将此口口相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