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品往来

İpek yolu üzeri ticaret, alım satım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
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
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传统意义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指从中
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宁波等港口出发前往南海和印度洋的贸易航
线;二十世纪后半期,国际学术界也常常把中国到东北亚的朝鲜半岛、
日本列岛和琉球群岛的贸易航线,也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

作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至迟在中国秦汉
时代就已经出现,到唐宋元明时期发展到高峰,其具体路线是:由广
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波斯湾、红海,将中国生产的丝
绸、陶瓷、茶叶等物产运往欧洲和亚非其他国家,而从海外市场输入象
牙、香料、宝石、金银等。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使中国对外贸易兴盛
一时,同时加强了古代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元朝时的意大利人马可·波
罗就是由陆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又由“海上丝路”返回本国的。
从贸易品的角度,海上丝绸之路又有“陶瓷之路”、 “茶叶之路”、
“香料之路”、 “白银之路”、“宝石之路”等不同的称呼;从航线
的角度,又有南洋航线、西洋航线、东洋航线等不同的说法。

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航线和贸易规模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上的
贸易品也有不同。战国秦汉时期,地处华南的南越国就有十分繁盛的海
外贸易,这在南越王墓等考古发掘中得到实证。南越国的输出品主要
是:漆器、丝织品、陶器和青铜器。输入品正如古文献所列举的“珠
玑、犀(牛)、玳瑁、果、布之凑。”主要的贸易港口有番禺(今广州)和
徐闻(今徐闻)。

到了汉代,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
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
珠、璧琉璃、奇石异物,赍黄金杂缯而往……”说明“海上丝绸之路”
在汉武帝灭南越国之后,规模有进一步的扩大。东汉(特别是后期)航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