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

唐代中阿文化交流

资料收集:程嘉伟 王至诚 讲稿撰写:沈思琪 PPT 及汇报:刘影


壹 贰 目 叁 肆





录 中



条 伯 人 意
件 人 赴 义
来 阿

先决条件

和平稳定的政治条件
唐朝,自公元 622 年伊斯兰教创兴后,中国与阿拉伯的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约在
公元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从此,伊斯兰教成为联系中阿两大民族的重
要纽带。阿拉伯人开疆拓域,使周边地区伊斯兰化的结果,让大唐帝国和阿拉伯大
帝国直接接壤,当时双方都有发展友好关系的愿望,加之双方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
以及对外实行开放政策,这一切都为中阿两大民族的密切交往提供有利条件。
先决条件

科学技术对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经历了长期的陆上丝路贸易时代之后‚从唐代开始‚中国与阿拉伯帝国间的贸易
转而主要通过海上丝路进行‚中国的丝织品、陶瓷等物品不断通过海上丝路运往两
河流域、阿拉半岛以及北非等阿拉伯帝国辖区;而各种香料、宝货等来自阿拉伯帝
国辖区的物品‚也从海上输往广州等中国沿海口岸。唐代中阿海路贸易的快速发展
是诸多历史与现实条件契合的结果而科技进步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为中阿
海路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推力。
先决条件

天文定位术 地文导航术 信风知识的丰富 造船业的发达


唐代中外天文定位术的发展使 地文导航的关键在于正确地辨 信风又称季风,是影响船只航 中国的造船历史悠长‚ 可上溯至
远洋航海更具安全性和便捷性。 识航线沿途所经的地理坐标物。 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太平洋和 原始社会。经过长期不断的技
利用仰测两地北极星的高度差 数学的不断发展 ‚使得唐代中国 印度洋上的海洋气团与亚洲大 术积累 ‚ 至唐代 ‚ 已在船舶动力、
来确定南北距离变化的大地测 航海家已能通过利用勾股定理 陆气团相互作用,在冬季形成 设备、耐航性、适航性等技术
量术是唐代中国天文定位术发 和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 了从亚洲大陆不断向东南和南 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此外 ‚唐
展的集中体现。同时期的阿拉 原理‚ 运用两次观测计算的“重 面流动的偏北风;在夏季则形 代造船技术的提高也与隋代大
伯人也善于利用星象指导航行, 差法”测量陆标。 成了偏南风。这两股信风是古 运河开通以来漕运业的发达‚以
星宿被看做是神为给人们指点 代中国航海利用的主要动力。 及海外贸易、海外交通的快速
迷津留下的标记。 发展密切相关。
阿拉伯人来华

官方渠道
据《旧唐书》、《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典籍记载,在唐朝,自永徽二
年(公元 651 年)至贞元十四年(公元 798 年)的 148 年间,阿拉伯帝国(当
时随波斯人音译称其为“大食” )曾遣使来华达 40 次之多。其中四大正统哈
里发时期(公元 632—661 年)两次,伍麦叶王朝──中国史称“白衣大食”
(公元 661—750 年)时期 18 次,阿拔斯王朝──中国史称“黑衣大食”时期
20 次。唐时,阿拉伯(大食)来华使节频繁,使节多携宝马和方物朝贡,中国
皇帝也多以厚礼回赠。来者不乏假冒使节之名以贪图中国朝廷丰厚回赠的商人,
亦有行商兼使节的。
阿拉伯人来华

官方渠道
据《旧唐书》、《册府元龟》、《资治通鉴》等典籍记载,在唐朝,自永徽二
年(公元 651 年)至贞元十四年(公元 798 年)的 148 年间,阿拉伯帝国(当
时随波斯人音译称其为“大食” )曾遣使来华达 40 次之多。其中四大正统哈
里发时期(公元 632—661 年)两次,伍麦叶王朝──中国史称“白衣大食”
(公元 661—750 年)时期 18 次,阿拔斯王朝──中国史称“黑衣大食”时期
20 次。唐时,阿拉伯(大食)来华使节频繁,使节多携宝马和方物朝贡,中国
皇帝也多以厚礼回赠。来者不乏假冒使节之名以贪图中国朝廷丰厚回赠的商人,
亦有行商兼使节的。
阿拉伯人来华

个人渠道
1 ) 贸易往来
阿拉伯人自古擅长经商,他们多通过著名的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来华。唐代,
八世纪以来,经陆路来华的阿拉伯人大多居住在京城长安及西域城镇。当时的
长安是一个国际都市,各国使节、游客、商贾云集,住在长安的外国人数以万
计,其中不少是阿拉伯人。长安西市为胡商贸易专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西
安郊区晚唐墓中曾出土 3 枚阿拉伯金币,分别铸造于阿拉伯伍麦叶王朝(白衣
大食)时期的公元 702 、 718 和 746 年,金币随葬约当于公元八世纪下半叶至
九世纪上半叶,应是当时中阿人民通过陆地丝绸之路往来的最好实证。
阿拉伯人来华

个人渠道
2 ) 移民
从东汉到唐朝,大批大食人(即阿拉伯人)、波斯人由于经商的关系,纷纷来
到中国,并在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定居。据史书记载,由于定居在中国
的蕃客越来越多,唐朝为方便管理,遂开始设置蕃坊。以广州的蕃坊为例,其
范围大致以今天的怀圣寺为中心,北至中山六路,南至惠福西路,西至人民路,
东达朝天路,里面生活着数十万蕃客,场面蔚为可观。
阿拉伯人来华

李彦升
李彦升,男, 大食 人。中唐时期侨居中国 ,学习中国的文化,并有了很高
的学识。当时的汴州刺使、 宣武军节度使卢钧偶然发现李彦升讲中国话标准流
利,经交谈了解得知李彦升是随经商船队来的,出身 名门望族 ,较为熟悉
中国文化 ,来中国定居后更名为李彦升。李彦升的才华深得卢钧的赏识。
唐宣宗 大中 元年(公元 847 年),卢钧为了不埋没李彦升的才智,特意向唐
宣宗荐贤。经唐宣宗派员调查考察后,恩准李彦升参加 科举考试 ,李彦升至
京后,按步骤进行科考,不负众望,一举得第,而当年全国总共及第的人数也
只有 22 人。及第者的考卷,必须交送 中书省 、 门下省 详覆,对作弊防范甚
严,因此,及第者是有真才实学之士,“ 进士 ”在唐为官方的最高学位,身
价亦显赫异常。
中国人赴阿

杜环
据史书记载,杜环是第一个到达地中海和非洲的中国人,他可能是唐朝时到达
西方最远的人。
杜环,生卒年月不详,唐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望族,唐朝
宰相杜佑同族的侄子。
中国人赴阿

杜环
1. 怛罗斯之战被俘
在唐朝时期,杜环加入镇守西域的军团后,成为安西节度使高仙芝手下的一个
小军官。按照正常的军队晋升流程,杜环也许会按部就班的打仗、建功立业,
一步步高升,最终封侯,光宗耀祖。但一个突发事件打断了他的人生规划。那
就是怛罗斯之战。怛罗斯位于今哈萨克斯坦的边境城市塔拉兹。
中国人赴阿

杜环
2. 游历阿拉伯
与我们想象的战俘生活不同,也许是当时大食国仰慕大唐,也许是这些唐兵中
很多人都是工匠,这些唐兵俘虏非但没有受到虐待,反而很受优待。杜环甚至
获得了人身自由,可以在大食国境内四处游历。经过一番游历,杜环对大食国
的自然环境评价极低:“其气候温,土地无冰雪。人多疟痢,一年之内,十中
五死”。令杜环惊奇不已的是,在阿拔斯王朝的新首都巴格达居然发现早有许
多唐人工匠在当地生活。“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
樊淑、刘泚;织络者,河东人乐隈、吕礼。”他乡遇故知,自然欣喜无比,杜
环自然与他们攀谈起来。只是可惜,杜环并没有记载这些人是因什么原因到达
大食国巴格达的。或许是经商,或许是战争,都不得而知了。
中国人赴阿

杜环
3. 游历非洲
大食国为了镇压国内的叛乱,把这些被俘唐兵加入军队,杜环等人成为大食军
队的一员,征讨摩邻国(今北非摩洛哥)。就这样,杜环的足迹又从中东、欧
洲迈入了非洲。
公元 761 年前后,叛军被镇压下去,杜环便趁此机会非洲的了解了埃及、摩洛
哥、苏丹等国的宗教和民间习俗。
杜环描述“其人黑,其俗犷,少米麦,无草木,马食干鱼,人食鹘葬。”
摩邻国是黑人国家,习俗粗犷,开化程度远不如巴格达,生活条件也很差,农
作物不多,没有米和小麦,当地人主要食物是椰枣(鹘葬),马吃鱼干。
在非洲,杜环的足迹从北非的摩洛哥,南到到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在埃
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
中国人赴阿

杜环
4. 归国
经过十年的游历,抑制不住的思乡之情喷薄而发。
杜环积攒了一些财富和人脉,于是他从埃塞俄比亚的马萨瓦港返回波斯湾,在
那里登上了一艘开往大唐的商船,踏上了期待已久的回乡之路。
接着印度洋夏季强烈的季风,杜环乘坐的这艘阿拉伯帆船如同离弦之箭一样,
绕过印度次大陆,在狮子国(斯里兰卡)稍作停留,补充了食物和淡水,又继
续航行。航船绕过中南半岛,宝应初年 (762) 才抵达珠江口的广州,行程大约
三月有余。
而此时的大唐已经进入平定了安史之乱的尾声,再也不是当年的开元盛世了。
虽然在大食国杜环也曾耳闻那些丝路商人们带来安史之乱的可怕消息,但返回
故乡的途中,他还是亲眼目睹了被战争破坏的可怕景象,不由得黯然神伤。
回到长安后,唐肃宗亲自召见杜环,并对他予以安慰和赏赐,晋升了官职。
中国人赴阿

杜环
5. 《经行记》
可惜的是,《经行记》原书已失,杜环的族叔杜佑在《通典》 (801 年成书 ) 卷
一百九十三《边防典》摘引数段,大约 1500 字。

杜佑在“西戎总序”里记载:“族子环随镇西节度使高仙芝西征,天宝十载至
西海,宝应初,因贾商船舶自广州而回,著《经行记》。”
后世的《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通志》、《文献通考》均有转引,
才让我们这些后人知道曾有一位伟大的旅人,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曾有过行程万
里的壮举。
中国人再次到达非洲,则要等到 600 多年后的明朝郑和下西洋了。
历史意义

1. 维护了当时的世界稳定与发展

公元 7 ~ 13 世纪是中阿两大文明的极盛时期,当时中阿双方都是世界上
的大国和强国,各自沃野千里,雄兵百万。中阿之间军事上的一举一动直
接关系到当时整个东方世界的局势发展。事实上,中阿双方数百年间和平、
友好、文明的交往,不但推动了中阿双方的繁荣和兴盛,而且有利于当时
整个东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可以说唐宋时期的中阿关系关乎整个世界的
政治格局,中阿之间这种友好的文明交往有利于维护当时世界局势的稳定,
有利于促进当时世界各地区的发展。
历史意义

2. 促进了中阿双方的经济繁荣

中阿之间的和平交往对双方来说是共赢互利的,它们之间友好的商贸交往,
繁荣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增强了双方的国力。
历史意义

3. 充实和丰富了中阿双方的文化

唐宋时期的中华文明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并驾齐驱而名列世界文明的前
茅。阿拉伯相对先进的天文、历法、医学、制药、制糖、建筑等技术传入
中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阿拉伯手工艺品如香料、药材、珠
宝、乐器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伊
斯兰教的传入,给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带来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直至后
来影响了中国的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在阿拉伯文化东
传中国的同时,中国文化也西渐阿拉伯地区
唐朝时期中阿交往互补了中阿双方的文化,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了
解与沟通,从而充实和丰富了自己的文化。
历史意义

4. 有助于构建多元共存的世界文明秩序

唐宋时期中国是以儒佛道为主的中华文明,阿拉伯国家是以伊斯兰教为主
的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明;阿拉伯-伊斯
兰文明是融绿洲农耕文明、沙漠游牧文明和海洋商业文明于一体的文明。
两种文明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它们思想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生命
力持久旺盛。数百年间,两大文明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学
习、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共存共荣。使各自不同的文明、文
化在异域文明的地区得到了尊重与发展。唐宋时期的中阿双方虽然文明不
同,但都能尊重、学习对方的文明、文化,可见当时中阿之间的交往有利
于构建多元共存的世界文明秩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