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0

历史

3.2.1 明清两朝的政治发展(pg 97-101)

A)明朝的建立与衰亡
1. 1368 年,由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大明,是为明太
祖(年号洪武)。

2. 明太祖经过当朝宰相胡惟庸谋反而废除宰相制度,以六部
直隶于皇帝,建立了集君权和政权为一身的专制统治。后
经过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的经营,明朝君权空前提高。
1421 年,明成祖为了防止北方的蒙古族,加强军事防御力
量,而将都城迁至北京。

3. 明朝中后期,因为皇帝昏庸,朝廷大权旁落,权力落入奸
臣和宦官(太监)手中。他们迫害正直朝臣和士人(读书
人),横掠百姓,贪污受贿等等。即使有明孝宗(年号弘治)
和明穆宗(年号隆庆)两位勤政的皇帝加上明神宗(年号
万历)初期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改革,使到明朝经历了一段
短暂中兴,但是帝国已经病入膏肓,大量土地兼并问题的
严重现象再加上亲戚官僚、地主的大量占掠民田,大批农
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

4. 明朝末年,天灾不断。明朝廷又向农民加压赋税,导致各
地农民纷纷起义,叛乱四起。其中以“闯王”李自成与 1644
年正月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 3 月攻入北京。明思宗
(年号崇祯)在万岁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B)清朝的建立

1. 满洲的兴起与建国
明朝初年,东北女真人的建州等部,归奴儿干都司管辖。
明朝后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用武力统一了女真各部,
创造满文,制定法律和八旗制度。

1616 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后来迁
都沈阳,随后攻打明朝。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清
太宗)继位,势力不断扩大。皇太极改族名女真为满洲。
1636 年改国号为清。

2. 清军入关和统治政策

1644 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驻守三海关的吴三桂投降于
清。八旗军与吴三桂配合,打败大顺农民军,攻占北京。
顺治帝(清世祖)迁都北京,开启满人在关内的统治。

满人以少数治理多数,为了能够长治久安,对汉人采取恩
威并施策略。恩则为礼遇明室君臣、维持科举取士、废除
苛捐杂税,以怀柔汉人;威则为颁布薙法令、禁结盟社、
兴文字狱,以高压手段控制汉人的民族意识和思想。
C)明清的君主专制

1. 明朝加强君主专制
明太祖自从废宰相后,中央由六部尚书分理全国政务,直
接对皇帝负责,使到皇权高度集中。由于政务繁琐,明太
祖时设立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形成内阁制度(皇帝的智
囊团),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明太祖认为“治乱世”必须“用重典”,制定了《大明律》。明太
祖还规定朝臣奏对必须下跪,以提高君主的威严;对逆旨
的大臣,当场处以廷杖、鞭笞等惩罚,以凌辱臣下,摧残
士气;授权“锦衣卫”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后来明成
祖又设立东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掌握,搜
捕反对和对皇帝不忠者。(和锦衣卫性质差不多 只是拿来制
衡锦衣卫和巩固皇权用)

2. 清朝加强君主专制
清朝基本上沿用明朝的制度,如设立内阁、六部等。雍正
帝(清世宗)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亲自挑选亲信官员充
任军机大臣,将皇帝裁决的军国大事,经过跪受笔录后缮
写为皇帝旨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全部
听从皇帝指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君主专制发展
到顶峰。
3. 明清君主专制带来的影响
A 好处:皇权的高度集中,可以巩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
会和经济的发展。如果君主勤政精明,则能够带领国家走
向兴盛。

B 坏处:如果君主资质平庸或年幼继位,则有机会让权臣干
政,引发政治斗争,进而引发党争。但对士大夫的压制则
最为严重,如明朝的当众处罚,打击官员尊严;清朝的文
字狱等都让士人担惊受怕,结果导致明清士大夫或因循苟
且,或避开政治,埋头于经史考据,思想日渐闭塞。
3.2.2 明清朝贡贸易与民间海上贸易 (pg 101-104)

可以直接读简答题第八题

A. 朝贡贸易:

中国王朝受周朝影响,认为非华夏疆土都是外番蛮夷,在与外番
来往时都自认为宗主,外番到来是表示臣服,因此在外番“上贡”
时要给予赏赐,以示权威。外番通过中国的册封获得“臣属权”,
可以获得赏赐和进行贸易。朝贡贸易于明清成型,是中国与周边
国家的官方贸易。
为了建立明朝威信,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加强与海外联系。
郑和率队会见各国,表达明朝与之交好之余,还进行贸易,以丝
绸、瓷器、茶叶,换取珠宝香料等物品。期间,许多国家领袖和
使者会搭乘郑和宝船前往中国朝贡。
朝贡贸易不具经济效益,“厚往薄来”的回赠政策加重财政负担,
故往后减少朝贡使团的优惠,使朝贡国家减少,朝贡成为象征性
的政治活动,不具经济利益。
B. 民间贸易:

明朝为垄断对外贸易和杜绝海盗,颁布海禁禁止百姓出海。东南
沿海地区土地贫瘠,百姓为了生存不顾禁令走私贸易。一些私商
武装船队,成为亦商亦盗的势力,甚至与倭寇勾结,为此明朝派
戚继光和俞大献抗击倭寇。
明朝海禁和朝贡阻碍欧洲人贸易,控制台湾海峡的福建海商成为
东西贸易的中间人,参与西班牙大帆船贸易的华商收获颇丰,广
东潮州商人则于明中期崛起。明朝开放海禁后对外贸易迅速增
长,全球三分一白银流入中国。清初因郑成功占据台湾抗清,清
朝颁布海禁,康熙收复台湾后开放,乾隆时以规范外商为由,只
留广州为通商口岸,由清政府特许的“公行”统一管理。
海外贸易使许多闽粤华人迁居东南亚,这些华人将华南习俗、节
庆、神祗、语言文化带入当地,形成海外华人社区。部分华人与
当地人通婚,融入当地社会,其中以暹罗和菲律宾最甚;我国则
有深受马来文化影响的土生华人。
3.2.3 明朝心学(pg 107)

“心学”,是与朱熹理学同时出现而又对立的儒家学说,到王阳明
时将内容完整化,故又称作“王学”。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 “致良知”的思想,所谓“良知”,是人类与
生俱来,能够辨别善恶的是非之心。良知有时候被物欲所蒙蔽,
必须通过道德修养去其蒙蔽,便是“致良知”。良知是知,致良知
是行,使知与行合而为一,是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思
想,也推动了日本“尊王攘夷”、“明治维新”的展开。

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强烈的批判。他揭露君
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得出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的结论,他的学说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启蒙
的作用。

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书本知
识和实地调查相结合,并身体力行。他反对君主专制政治,提出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他的学说有着脚
踏实地的学风,对清代学者投入经典训诂、校勘、音韵的考据影
响很大。
4.1 PART A 朝鲜王朝 (pg 116-120)

14 世纪末,高丽王朝因长年战争,国内局势岌岌可危。1388
年,李成桂因不肯奉禑王的命令攻打明朝控制下的辽东,在经过
鸭绿江中的威化岛时,发动兵变,班师回朝,推翻高丽王朝,史
称“威化岛回军”。

(一)统治政策

1. 统治措施:
李成桂对儒学极为推崇,以它作为治国蓝本,所有制度和礼法皆
遵礼儒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中央方面,议政府决议国家大
事,为最高政务机关,下设六曹(吏、户、礼、兵、刑、工)分
任全国政务。地方方面,将全国分为八道,道下设州、府、郡、
县。各级地方机构设立有类似六曹的六房分任政务。

朝鲜的选官制度以科举制为主,分为文科、武科和杂科,儒家的
四书五经是其中重要的考试内容,尤以朱子学为主;杂科则分为
译科、医科、阴阳科(天文、地理等),用以选拔技术官员。
2.士祸与党争:
15 世纪中后期,朝鲜土地兼并加剧,社会各种矛盾日益激化。统
治阶层方面,两班士大夫中,拥有大量田产和政治特权者形成了
勋旧派,根基于乡村地方的两班学者集团形成了士林派。

为了维护政治特权,消除士林派政治势力的威胁,勋旧派从
1498-1545 年先后发动了四次大规模清洗士林派的政治斗争,史
称“士祸”。尽管如此,代表地方新兴势力的士林派仍然顽强地得
以成长,并在 16 世纪后期掌握了国家实权;之后,士林派分裂为
“东人党”和“西人党”两派,两派又自行分裂。随着这些党派间权
力的更迭,李朝政治日益走向衰落。

3.壬辰战争:
16 世纪末,日本武将丰臣秀吉,欲入侵明朝,有意联合李朝出
兵,惟遭拒,乃于 1592 年发动侵朝战争。朝鲜开始了长达七年
的壬辰卫国战争。

面对日本的侵略,朝鲜军民奋力抵抗,特别是李舜臣率领朝鲜水
军在东南沿海重创日本水军。但陆上日军仍然快速推进,近乎控
制全境,幸有明朝供给物资并于 1593 年和 1597 年两次派兵援
助,最终取得胜利。

这场战争是 16 世纪东北亚地区具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改变了
三国的政治形势。明朝援朝虽取得胜利,东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却
被削弱,女真人乘机速发展壮大,入主中原。
(二)社会经济

朝鲜王朝奉行朱子理学的宗族家长制和名分观念。以血缘为中心
的家族制度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两班贵族在王朝中期以后开
始谱写族谱;而强调身份地位差别的名分观念,则表现在朝鲜王
朝严格的社会等机制上,仁、智、礼、义、孝“五伦”成为社会价
值的基准。
4.1 PART B 朝鲜文字与儒学发展 (pg 121-124)

(一)朝鲜文字

古代朝鲜人只有语言却没有文字,商末箕子率领殷遗民迁居半岛
时带来了汉字。三国时期的朝鲜,都是用汉字作为官方书写字
体,但是识字只是知识分子和贵族高官的专利。7 世纪末,新罗
学者薛聪以汉字的音或意来记朝鲜语的语顺和虚词,是为“吏
读”,朝鲜的汉字书写形式自此定型。

为了有效传达政令,李氏朝鲜第四位君主李祹指派学者研究音韵
学,随后创造出简单易学、符合朝鲜语音特点的谚文,与 1446
年颁布使用,使没有受过教育的平民都能快速掌握读写能力。不
过,谚文实际上到了 20 世纪中叶以后才开始全面使用。
(二)朝鲜儒学发展 (可以直接读简答题第二题)

三国时期统治者将“孝”从敬爱父母,扩展成忠君爱国,以血缘关
系论证国家统治关系。新罗时期统治者以儒家为政治理念,制定
律令管理国家;创立国学教授贵族儒家思想,通三史五经者就可
以做官。

高丽时期崔冲创立私学,被称为“海东孔子”,安珦出使元朝时带
回朱子学,后“朝鲜理学创始人”郑梦周将之在地化,主张以理学
取代佛教,作为治国与民俗的主导思想,强调三纲五常、忠君、
宁死不屈等思想。

朝鲜王朝时朱子学成为官学,使朝鲜知识分子在面对政治斗争与
外敌入侵时,表现抗争不妥协的精神,塑造朝鲜民族为道义殉节
的精神。朝鲜王朝后期,一些知识分子批判理学空谈误国,强调
经世致用和救国济民思想,形成“实学”。
4.2 PART A 日本对唐文化的学习与在地化 (pg 130-133)

(一)推古改革和大化革新

I)推古改革:
6 世纪末,推古女王任命侄儿圣德太子为摄政,令其与执掌朝政
的苏我氏合作,进行改革 史称“推古改革”。

603 年,圣德太子颁布冠位制,以冠帽、官服颜色区别等级,借
以重新编排氏族单位的王权组织。隔一年订定宪法十七条,以儒
家思想论述为政者的条件和行为准则,并强调崇敬佛教;开始对
“国家”对等关系的概念。

II)大化革新:
622 年,圣德太子去世后,苏我氏的势力日益强大,威胁到大王
的存在。645 年,中臣镰足因服务有功,获大王赐姓藤原和王族
联手消灭苏我氏,孝德大王继位,首创年号“大化”,于 646 年发
布诏书,仿照唐朝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律令制国家,史称“大化
革新”。

总结:透过推古改革和大化革新一系列措施,大和国得以步入成
熟国家。到天武天皇时,正式透过定名大王为天皇,将天皇神格
化,借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二)遣隋使和遣唐使

6 世纪以前,大和国通过百济间接吸收中国的文化。圣德太子摄
政时,曾三次派遣使节团赴中国,学习隋朝的典章制度和佛法。
由于成效显著,日本在盛唐时期,派出了多大十六次的遣唐使队
伍到中国学习。

前往唐朝学习的遣唐使,人数最多时每次有五百人左右,随行者
除了使节外,还有需长期留居学习的学生和僧侣、各行业工匠,
以及画师、乐师、阴阳师和翻译员等。

随行的留学生被安排到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僧人则被送
到名山大寺研习佛法,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中国文化在日本的有力
传播者。

日本留学生长期与唐人相处,不仅饮食起居与唐人无异,还进入
朝廷做官,如 阿倍仲麻吕 便曾经在唐玄宗朝时任职。
(三)飞鸟和奈良文化

随着遣隋使和遣唐使的赋归,日本大规极学习中国政制和文化,
史学家按统治中心的变化,将此时的文化分别命名为飞鸟文化和
奈良文化。

1. 飞鸟文化:
飞鸟文化以佛教为中心。圣德太子崇敬佛救,致力推广佛教,兴
建很多寺院,技工多为渡来人,因此寺院多为采用础石、砖瓦的
中国式建筑,其中以难波的四天王寺、斑鸠的法隆寺为最著名。

2.奈良文化:
奈良于 710 年由元明天皇下令全面按照唐都城长安兴建;到 794
年迁都平安前,一直是天皇的安居处,故历史学家称之为奈良时
代。此时期通过遣唐使和渡来人的输人,举凡国家政治、经济、
文化制度,均受唐文化影响。

与朝鲜民族一样,有言无文的大和族一直以汉字为书写载体。留
学生带来的唐朝诗集和佛经,很受贵族子弟的欢迎,后在眷写过
程中,有人开始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代替笔画繁复的原汉字,称
为平假名和片假名。最早使用这种字体书写印制成书的作品是收
集了 4-8 世纪民间诗歌和歌谣的和歌集《万叶集》

4.2 PART B 武士集团兴起与幕府政治(含外交) (pg 137-141)

(一)武士集团的兴起

自奈良时代允许垦田私有之后,贵族和寺院圈围大片土地辟为垦
田,形成庄园。10 世纪以后,庄园主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获
得朝廷同意不纳租赋和拒绝地方官吏进人庄园的特权,庄园变为
私人领地。12 世纪时,庄园控制下的土地已占全国的一半,日本
确立了庄园领主制,国家收入受到严重影响。

领主为了保护庄园,武装同族子弟和随从中的青壮男子,组成军
事集团。领主以忠节、武勇、孝行、廉耻、无欲等要求武士,使
他们养成绝对服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重荣誉和视死如归的
性格。(影响到后来的法西斯)
(二)幕府政治的出现与发展

幕府时期,以天皇为首的京都文官朝廷无实权,天皇只是名义上
的最高统治者,不能过问政治,虽然官员任命仍需通过他的敕
令;以将军为首的幕府,统率各地有权势的领主,握有实权。

天皇>将军(有实权)>大名(有实权)>武士

日本先后经历了三个幕府的统治:

1.镰仓幕府
源赖朝并未到天皇朝廷所在地平安城定居和就任高职,而是把关
东的镰仓作为自己的基地——幕府,并且于 1192 年以“征夷大将
军”的头衔,代天皇摄政。

后醍醐天皇举兵倒幕,攻下并焚毁了镰仓幕府的总部,1333 年,
镰仓幕府遭灭,天皇亲理朝政。
2.室町幕府
贵族不满后醍醐天皇轻视武士利益的政策,足利尊氏于 1335 年
起兵反叛,攻占京都。1338 年,他在京都室町重建幕府,史称室
町幕府。

15 世纪中期,日本进入长达百余年地方领主割据混战的“战国时
期”。1573 年,织田信长消灭了室町幕府。织田信长展开收复各
地方领主的统一事业,于 1582 年因家臣叛变而自杀。丰臣秀吉
继承统一日本的事业,1590 年完成统一,但他没有开设幕府。

丰臣秀吉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后,开始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改
革。他派人到全国各地重新丈量土地(检地政策),将耕作权赋予
衣民,使庄园体制消失;实行兵农分家,禁止非武士人员佩带武
器(禁刀令),抑制地方武装,避免国内战祸和分裂的再次发生。
这两项措施彻底区分武士和农民的身份和职业,成为后来幕府体
制的基础。

丰臣秀吉于 1592 年率领十七万大军侵略朝鲜,仅费廿天便占领


了朝鲜首都汉城(即朝鲜壬辰战争)。但五年后,明朝援朝军队到
达,丰臣秀吉惨败,日军主力在战事中损失殆尽。此战令丰臣秀
吉千夫所指,于 1598 年在忧愤中逝世。
3.德川幕府
丰臣秀吉逝世后的夺权斗争中,德川家康在关键战役“关原之战”
中获胜。1603 年,他袭用“将军”这个旧称号,在江户设幕府,是
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幕府统治时期。

德川幕府时期,将军是全国最大的地主,占有全国 1/4 的土地,


其余土地由大名(即庄园领主)领有,称藩国,大名可把从领地上
征收来的贡来分赐给自己的武士;将军通过规定大名定期往返江
户觐见、参事的“参勤交待制”确立双方的主从关系。这种由将军
的幕府和大名的藩国构成的统治制度,称为幕藩体制。

为维护统治地位,德川幕府利用朱子学三纲五常和大义名分的思
想,实行严格的身份阶级制,把居民划分为士、农、工、商及贱
民。士是统治阶级,包括公卿、将军、大名和武士等。农、工、
商属于被统治阶级,占全国人口的 90%,他们在政治上没有任何
权利,同时需担负着沉重的赋税。贱民是社会的最低层,所受的
歧视和迫害最为严重。在阶级制度下,女性的社会地位卑微,人
们的职业固定,身份阶级世袭,社会中人人须忠于和服从主人和
上级。
4.2 PART C 儒学传入日本与在地化(pg 145)(简答题第一题)

儒学于 5 世纪传入日本,因儒家思想有助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
国家和维持社会安定,受朝廷重视,圣德太子将“和为贵礼为先”、
“君权至上”、“无忠于君乃大乱之本”等写入宪法,强调“为政之道
以礼为优”、君权至上和臣子绝对服从的原则,将国民统一在天
皇的统治之下。

朱子学于镰仓时期随禅宗传入,林罗山为日本朱子学创始人,主
张“世界万物均有上下名分,人间社会也是如此,君臣父子尊卑
贵贱各有其位,不得混淆”,肯定身份等级论,塑造日本重视等
级名分的价值观。德川幕府利用朱子学的三纲五常建立严格的身
份等级制,将人民分为士、农、工、商和贱民,是幕府维持统治
的意识形态。日本儒学将偏向形上学的朱子学,改造成具体的道
德与行为准则,如“忠”成为武士的道德标准。

17 世纪时心学传入日本,重视行动经验与实践证实的“知行合一”
思想,强调对事实的理性认知,提倡人的主体精神和勇于改革的
实践勇气,使日本知识分子更容易面向世界和学习新事物,推动
日后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的兴起与成功。
5.1.1 清末的外患与内忧 (pg 153-161)

(一)外患,两次鸦片战争

明清以来,中国的海上贸易以民间经营为主,官方的朝贡贸易受
到海禁的限制,只局限藩属或限定口岸进行交易。18 世纪中叶起,
清廷开放广州为中外通商的唯一口岸,外商只能与特许的洋行或
“公行”进行贸易,及透过公行与官府交涉,还有须住在“夷馆”、
不得随意进城或出游等规定。

A)中英鸦片战争:
工业革命后,英国拥有称霸世界的强大海军,并在印度建立殖民
地,对中国的贸易额是西方之最。英国的商品在中国销量不大,
反观中国的茶叶、生丝、瓷器等在西方市场大受欢迎,因而使英
国的对外贸易处于逆差,英国商人需用巨额的白银交易以维持贸
易的平衡。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英国人从印度走私大量鸦片到中国,
作为白银的替代品进行交易,中英贸易的形势发生逆转,中国白
银开始大量外流,危及清廷财政。

湖广总督林则徐上奏疏请道光帝严禁鸦片,道光皇帝乃任命林则
徐为钦差大臣,负责查禁鸦片。林则徐把这些缴获的鸦片集中于
虎门海滩销毁。
林则徐的禁烟行动,直接影响了英国的贸易,乃以此为借口向中
国开战。1840 年 6 月,英国的舰队到达广东海面,随后攻占浙江
定海,直逼天津。清廷将林则徐撤职,随后被派往谈判的琦善与
英方拟定了《穿鼻草约》。光帝否认此约,并将琦善革职,双方
战事又起。但军事力量的悬殊,使清军的海防全面失守,遂于
1842 年 8 月在南京议和缔约,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
的条约。
《南京条约》共十三条,其要点为:割让香港岛;赔款洋银二千一
百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与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废除
公行制度;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两国
公文平行往来等。第二年,英国又从附件的签署中,取得“领事
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
特权。
B)英法联军之役/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英国仍不满足既得利益;广州人民坚拒外人入城,
外商只能在城外进行贸易,更使英人深表不满。1854 年,英国联
络美法两国,向清廷提出修订条约,希望中国能全面开放通商、
公使驻京等要求,但都遭到拒绝。

1856 年相继发生西林教案和亚罗号事件,英法两国得到借口,联
合出兵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就此爆发。次年,英法联军攻陷广
州。1858 年 4 月,英法兵舰北上攻陷大沽,逼清廷签订《天津条
约》,条约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
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
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并议定次年在北京
互换条约。

1860 年 8 月、英法两国借口来中国换约受阻,再次出兵,攻占天
津,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奔热河。联军进入北京一路烧杀抢掠,
洗劫并焚毁了皇家园林圆明园;10 月,恭亲王奕䜣与英法互换旧
约,分别与两国订立《北京条约》。主要内容有:承认《天津条约》
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予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八
百万两白银;准许华民到外洋工作等。(影响:大批华人移民海
外,建立海外华人社群)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不仅暴露了国力及军事、科技等弱
点,使民族自信心开始动摇;也因与西方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
割让大片领土,主权受到严重侵害,加上外国租界势力的形成导
致中国国际地位下降。列强势力由沿海入人内地,促使中国有识
之士觉醒,洋务(自强)运动因而兴起。
(二)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简答题第三题)
A. 兴起: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赔款不断征税,天灾更使社会动荡不
安。1851 年洪秀全率领拜上帝会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天
国,后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作为首都。

B. 统治:
a.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全国土地公有,男女皆可授田,生
产余粮交公,统一分配物资。

b. 建立教堂,不准祭拜祖先,摧毁地方庙宇,视孔孟百家之书
为邪说。

c. 禁止吸鸦片和赌博;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可当官,禁止缠
足、纳妾。

C. 失败原因:
a. 制度过于理想,加之战争持续,许多改革无法落实。

b. 领导层发生权力斗争,削弱内部力量。

c. 摒弃儒学和传统信仰,许多人以维护道统反对太平天国,如
曾国藩组织湘军抵抗太平军。

d. 太平天国禁止鸦片,使列强转而支持清政府,组织常胜军对
抗太平军。

D. 影响:
a. 清军无能,清政府只能依赖汉人团练应战,汉人势力因此抬
头,掌握地方实权。

b. 宣扬“灭满兴汉”的民族思想,影响日后的革命运动。

c. 提倡男女平等,是一次社会革命。
5.1.3 日本幕府式微与倒幕运动 (pg 164-166)

(一)幕府政治的式微

A)社会的动荡:
18 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将军、大名的贪婪与聚敛无度,农民生
活日益贫困,加上歉收和饥荒,各地农民暴动四起。城市贫民也
多次掀起“捣毁运动”,袭击米店,要求改革政治。

此外,将军和大名经常克扣武士的俸禄,造成武士生活拮据,转
而从事手工业或经商,社会地位下降。武士中的一些先进分子,
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希望从社会变革中寻求出路,成为后来倒
幕和明治维新的领导者。

受中下级武士的影响,西南诸藩如萨摩、长州等,展开改革,学
习西方技术,并派员留学西方,提出“富国强兵”和“殖产兴业”的
口号。西南诸藩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

幕府也试图变革,改革吏治、鼓励开荒、学习荷兰新式军事、引
介西方书籍等,但成效不大,反而放宽各藩军事限制的作法,削
弱了将军的力量。

B)培里叩关及其影响:
1853 年,美国海军司令培里率领四艘军舰闯入浦贺港,向日本提
出通商要求遭拒。次年,培里再赴日本,强迫日本签订《日美和
好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今后日本给
予别国权益时,也应无条件地给予美国。其后,英、俄、荷等国
也相继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自此门户大开。
(二)倒幕运动

日本以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以及西南诸藩为核心的改革派认识
到: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必须“富国强兵”以打击、驱逐外国侵略
势力,而以“王政复古” 为名,要求改革幕藩体制。不久后,他们
又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把改革运动逐步转变为倒幕运动,
诉诸武力。

1867 年,15 岁的明治天皇继位。面对倒幕派的武装行动,幕府


将军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提出“奉还”政权,但拒绝交
出兵权和领地。次年,倒幕派军队在京都西南击败幕府军队,德
川庆喜交出全部权力,是为“大政奉还”,统治日本长达 265 年的
德川幕府终于被推翻。
5.2.1 清廷的维新变革 (pg 167-180)

中国的近代化改革(救国)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一)洋务运动 (军事)(简答题第四题)
A. 兴起: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焚毁圆明园,震惊清政府,部分官员意识到不
改革自强,中国将继续衰弱。中央的恭亲王奕訢,地方总督如曾国
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形成洋务派,在“师夷长技以制夷”与“中
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思想下,主张在不抵触传统政治体制与价值观
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与军事技术,展开洋务运动。

B. 改革内容:
a.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办理洋务与外交的中央机构。

b.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修建铁路、制造轮船、训练新兵等,后
将投资领域扩大到军需产业和民用产业。

C. 清政府于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被终
止,失败原因有:
a. 因传统束缚,洋务派只注重重工业改革,忽略西方政治经济
文化的核心,如健全的政治、财政、教育等体制。

b. 推动改革的只有部分地方总督,改革缺乏健全的领导层和改
革计划,官僚贪污的习气也使改革效果不彰。

D. 影响:
中国近代化改革的起点,成功建立一批近代工业和新式学校,
培养一批了解西方事物的人,为日后的维新与革命奠定基础。
(二)维新变法/ 戊戌变法(政治)(简答题第五题)

A. 兴起:
甲午战败后,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有识之士认为
洋务运动未达自强的目标,于是开始寻求从政治制度上进行改
革,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康有为
和梁启超等维新派的倡导下,光绪皇帝下诏“明定国是”,开始
维新变法。

B. 改革内容:
a. 奖励实业,训练新式海陆军。

b. 裁撤无用衙门,广开言路鼓励臣民上书,编订财政预
算。

c. 废八股改策论、建立京师大学堂、设报馆。

C.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软禁光绪皇帝,逮捕维新派人士,终止变
法,失败原因有:
a. 光绪皇帝无实权,导致维新派势力单薄。

b. 改革触犯当权的保守派利益,又无法取得封建官僚和传
统知识分子的支持。

D. 影响:
a. 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的失败,让许多志士意识到清政
府的腐败,体制内改革无法拯救中国,于是转向革命。

b. 传播西方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报馆的设立让民众有更好
获取新闻的管道。
(三)义和团事件与清末乱政

A)义和团事件: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因外国人同情光绪皇帝,有逼迫慈禧退位
之意,又协助康、梁逃亡海外,组成保皇党攻击慈禧,凡此均令
慈禧对各国怀恨在心。

西方传教土深人内地传教,因思想观念的差异,时有冲突发生,
导致中国百姓排斥洋人洋教,这些不满情绪的累积,终于在 1900
年借由义和团事件爆发开来。

义和团原为民间的练武团体,后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大肆排外。
1900 年,义和团在慈禧的纵容包庇下,入京杀教民、烧教堂、到
处拆铁路和毁坏电线。各国使馆加派兵员人使馆区后,清廷下令
对各国宣战,招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最终清廷被迫与各国签订
《辛丑条约》,允许各国在北京一带驻军,并赔偿金额高达 4.5 亿
两白银,使中国的财政陷入枯竭的境地。
B)清末新政:
义和团乱之后,慈禧为笼络人心,加上朝臣纷纷上奏改制,于是
下诏推行新政。经济上提倡振兴商务,奖励创办实业;军事方面
则裁汰绿营,成立练兵处,用西法操练新军;教育部分,在各省
成立中小学堂、废八股文,并于 1906 年正式废除实行了约一千
三百年的科举制度。

政治方面,则有士人奏请仿效日本施行立宪以强国,清延乃于
1908 年宣布以九年为期,预备立宪。同年 10 月,光绪帝和慈禧
太后先后去世,由两岁的溥仪继位,其生父载沣为摄政王。1911
年,清廷裁撤军机处,设立以皇族为主的责任内阁。此举显示清
廷立宪不具诚意,原本支持立宪的士人转而支持革命,革命势力
蓬勃发展。
(四)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A)从改革到革命:
戊戌变法的失败,让中国有识之士深深明白中国的病根是君主专
制,因此必须推翻满清政权,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当中倡导革
命的佼佼者是孙中山。他行事独断难听他人言,但能与三教九流
人士往来,统合各方力量。

清廷在中法战争的失利,激起孙中山“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
1894 年 10 月。他在檀香山联合当地华侨成立清末第一个革命团
体——兴中会。次年,香港设立兴中会总机关,以“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自此正式走上了号召群众,
推翻满清的道路。

1905 年,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团结兴中会、华兴会与光复会三方面
的革命势力,组织全国性的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革
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其成立是革命运动新纪元的开始,不
仅使革命力量集中,并且揭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以《民报》为机关报,正式提出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作
为建国的基本原则。
B)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1 年,清廷宣布铁路收归国有,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川汉
铁路,以将铁路修筑权卖给列强,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其
中四川的抗争最为邀烈。为了镇压四川的保路抗争,清廷调动部
分湖北新军赴四川,顿时武汉防务空虚,革命党人便决议趁此时
发动起义。

10 月 10 日晚,新军革命党人首先发难,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
政府。随后各省纷纷响应,仅一个多月,先后有十四省宣布独立,
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12 月底,各省推派代表开会,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规定临时政府为共和总统制,设临时参议院为立法机关,以南京
为临时政府所在地。不久,各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
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
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定都南京,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
1912 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此时的清廷委任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令其对抗革命军,但袁
世凯擅自与革命党停战议和;2 月 12 日,宣统皇帝溥仪在袁世凯
的逼迫下,宣布退位,结束清朝二百六十八年的统治。因 1911
年岁次辛亥,此连续事件史称“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的评价与历史意义 (简答题第六题)

A. 正面:

辛亥革命是民主革命,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创立亚洲第
一个共和政府——中华民国。辛亥革命也是一次民族革命,成功
推翻清政府,刺激印尼、越南、缅甸等殖民地,掀起亚洲民族解
放运动。

B. 负面:

民国的共和体制只是部分上层精英的共识,官员和人民多不识
民主,认为只是从皇帝换成总统,还不具备建立民主国家的条件。
革命派因急于求成而与袁世凯妥协,认为推翻清朝建立民国便实
现革命目标,造成日后的军阀割据和帝制复辟。革命派认为蓄辫
代表落后的满清文化,于是派兵减辫,激起未接触西方文化的人
民的不满。
5.2.2 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崛起 (pg 180-192)

(一)明治维新 (简答题第七题){和魂洋才,政体西化}
A. 改革:
1868 年,明治天皇迁都东京开始进行近代化改革,提出富国强兵、文明
开化和殖产兴业三大口号。

a. 政治:废除封建制度,取消大名统治权,命大名交出土地和户
籍;废除大名藩国,由中央任命地方长官,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
中央集权政府。模仿西方军制实行征兵制,建立参谋本部制定军
令。将天皇神格化,天皇是军队最高统帅,有权解散国会,内阁
只对天皇负责。

b. 社会:废除身份阶级制,改革武士的俸禄,使部分武士成为新兴
地主、政治家或资本家,部分武士成为劳动阶层,瓦解武士阶
层。模仿西方学制,实行义务教育,建立东京帝国大学等学府;
颁布《教育敕语》,强调教育是培养效忠天皇,以及为保卫天皇和
国家牺牲而自己的学生,对日本走向扩张之路产生巨大影响。引
进西方文化,穿西服,采用西历记时。提高神道教的国教地位,
将国家、天皇与神道教合而为一。

c. 经济:利用国家权力和资金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铁路、港口
等设施;建立国营产业,后再将产业交给与政府关系密切的财团
资本家,大力扶植资本主义。

B. 影响:
a. 使日本成功近代化,摆脱沦为殖民地的危机,修改不平等条约,
成为东亚列强。

b. 内阁与国会无法约束军队,为日后军事法西斯埋下祸根。

c. 经济收益主要流入财团资本家手上,平民收入无实质增长。

d. 利益分配不均、人口增长等社会问题,迫使日本走向对外扩张的
军国主义道路。
(二)对外扩张与崛起

明治维新初期的日本,一方面面对着咄咄逼人的欧美列强,另一
方面对的是颓势尽显的中、朝近邻,以武力推行“脱亚入欧”的对
外战略开始成为主流。于是尽管国内还在进行近代化改造工程,
日本已将对外扩张纳入日程。

A)势力扩及朝鲜与日清战争:
1. 早在幕府末年,面对欧美国家的开港要求,认为日本应自强进
而成为世界领导的言论已出现。到明治初年,为转移国内失意藩
主士族对维新措施的不满,同时需要大笔资金进行改革,明治政
府内部开始出现“征韩论”的主张。

1868 年起,日本屡向朝鲜要求通商不果,遂改用威吓手段。1875
年 9 月派军舰“云扬号”驶进朝鲜江华岛附近的海域进行威胁,是
为“江华岛事件。

1876 年,日本以此事为契机,派官员强行登陆江华岛,与朝鲜签
订《江华条约》,除开放通商口岸予日本,并规定朝鲜和日本都
是具有平等权利的主权国家。此规定强化朝鲜“独立政治主体”的
地位,借此剔除清朝和朝鲜的藩属关系,成为日本进一步侵略朝
鲜的阶梯。1879 年,日本吞并清朝的藩属琉球王国,在对中朝关
系上尽显强势。
2.日清战争(甲午):
1894 年 1 月底,朝鲜南部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东学道徒起义,并有
扩展至汉城之势,朝鲜政府请清廷出兵协助镇压。日本在清朝出
兵的同时,也借口保护使馆和侨民,调动比清军数目更多的军队
到朝鲜。惟两国军队尚未出征,东学道徒便因领导人与朝鲜政府
和议,结束起义;日清两国军队因不愿先撤兵而继续驻守。

日本提议与清朝共同改革朝鲜的内政,清方认为这是对朝鲜内政
的干涉,也是日方为了开战而寻的借口,拒绝接受。7 月,日本
突袭在朝鲜的北洋舰队,挑起战争。不到半年的战事结果北洋舰
队全军覆没,双方签订《马关条约》,清廷承认朝鲜为独立国家、
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半岛等地给日本,赔偿军费二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船只可以驶入各
开放口岸。

《马关条约》日本不仅得到巨额赔款和土地割让,还能自由出入
长江流城和江浙地区,即便后来因俄国、法国和德国的干涉,将
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但清廷须付给日本“赎辽费”三千万两白银。

日本利用这笔巨额赔款扩充军备,建造船舰,兴办实业,成为东
亚帝国主国家,为往后的侵略行动作准备。
B)日俄战争 (1904-1905):
17-18 世纪,俄国在经过彼得一世和喀德琳二世的改革后,也加
人了领土扩张的行列,其目标以西伯利亚东南的中国东北富庶土
地为主,因此对日本在《马关条约》后获得辽东半岛的控制权极
为不满,乃联合法国、德国向日本施压,迫使日本放弃对辽东半
岛的控制权。

其后,俄国以“还辽有功”为名、向清廷租借旅顺和大连两港,还
取得了整筑东北铁路的特权,将势力伸入中国东北的南部。在此
期间,日本加紧对朝鲜的侵略,并企图接管,但因俄国从中作梗
而未能得逞,两国积怨加深。

1900 年,俄国趁八国联军进犯中国期间,派兵侵占中国东北三省,
迫使清廷承认其在东北的独占利益,引起日本和英美的不安。
1902 年,《英日同盟条约》签订,美国也支持日本对抗俄国。在
此基础下,日本与俄国举行谈判,要求撤军。惟俄国拒绝,双方
矛盾激化。

1904 年初,日本海军不宣而战偷袭旅顺港口的俄国舰队,日俄战
争在中国领土上爆发。战争持续一年多,俄军连战皆败,加上国
内爆发革命,决定议和。
在美国调停下,日俄双方代表于 1905 年 9 月在美国签订了《朴
茨茅斯和约》。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政治、军事、
经济的优越权利,把旅顺、大连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把南满铁
路转交日本,并把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各岛屿割给日本;两国也
同意除旅顺、大连地区外,双方同时从中国东北撤军,把当地行
政权归还中国。

1906 年《朴茨茅斯和约》划定了日本、俄国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
围。1906 年,日本政府在中国东北设立管理南满铁路的“南满洲
铁道株式会社,执行日本在当地的矿业、港口、行政、文化、科
研和情报的开发和收集,为日后侵略中国埋下了种子。

日俄战争后,日本取得独霸朝鲜的局面,在中国东北以及整个东
亚方面占尽优势,改变了列强角逐东亚的形势,威胁到英法等帝
国主义国家在东方的利益,因而产生矛盾冲突。 此外,战后日本
军部对国家政策更强横干预,迅速走向军国主义,进行对外扩张;
另一方面,日本从辽东半岛获得的大量原料,使军需工业异常发
达,推动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C)吞并朝鲜:
日清战争后,日本非但未从朝解撤军,反而派兵进驻景福宫监视
朝鲜君王高宗,改组政府,由亲日派主政,展开包括废除身份制
度等的改革。三国干涉还辽后,高宗利用日俄矛盾,采亲俄政策。
日本为挽回势力,动员浪人闯进宫城,暗系闵妃,逐出亲俄派,
亲日派重新掌权。朝鲜民众极度愤慨,反日声准不断,国内情势
混乱。

面对日本的强势制约,高宗前往俄国公使馆避难,对亲日派官员
发出捕杀令,亲俄政权形成。1897 年,高宗改国号为“大韩帝国”,
推进自主改革,加强军队,设立学校,振兴工商业。惟大韩帝国
政府的改革只停留在以皇室为中心的改革上,成效不彰。

日俄战争爆发后,大韩帝国宣布局外中立,但日本强迫大韩帝国
签订保护协定书,确立日本控制大韩帝国财政和外交部门的“顾
问政治体制”,规定所有相关事宜必须由顾问裁决后才能实施。
1905 年 11 月,日本又以武力强迫大韩帝国签订《乙已条约》,规
定伊藤博文为大韩帝国统监,介入大韩帝国的内政与外交。各部
门的副部长也由日本人相任,解散大韩帝国军队,掌握司法权和
警察权;其后又开始封杀舆论,剥夺集会和结社的自由。

1907 年,高宗派遣特使参加在海牙举行的万国和平会议,阐述条
约的不当之处,却被列强所忽视。为此,日本强迫高宗禅位,安
排较易控制的纯宗继位。1910 年 8 月 20 日,两国签订《日韩合
并条约》,宣布废除大韩帝国国名,改名为朝鲜,设置朝鲜总督
府。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纯宗被天皇降封为李王。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