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KAN SIR 兩漢戚宦掌權的政局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一、王莽篡漢所利用的時勢

甲、背景

史料 分析
1. 貧富懸殊
貴戚官僚壟斷田地,如哀帝賜董賢土地 貴戚官僚憑藉其身份、地位、財富,不斷
2000 頃。商賈勢力自昭宣 1以後再起,支配 搾取土地。此外,漢武帝限購田土的法令
鹽、鐵等社會經濟大利。另一方面,農民 並無執行,商人廣置田土,令兼併更形惡
失去土地,只能替大戶耕作,或淪為奴 化,「強者規田以千數,弱者無立錐之
婢、盜賊;亦有屢屢遭受天災打擊,生活 居」。由是百姓望新領袖扭轉局面,乃有
極為艱苦。 王莽之代漢。

2. 皇帝腐敗
成帝怠於政事,寵愛趙飛燕姊妹,窮奢極 昭宣之治後,漢朝皇帝的質素每下愈況,
侈。哀帝體弱多病,難以處理政務,但同 對待國事荒唐兒戲,無法解決社會出現的
時卻昏庸無道:屢因小事而誅殺忠直大 種種危機,激起了百姓的普遍反感,令漢
臣,對善於鑽營的卻大加寵信,尤其是貎 室的威望江河日下。人民都渴望具辦事能
美的董賢 2,委以大司馬之職,甚至想將帝 力的人物領導國家重回正軌,由是造就王
位禪讓給他。 莽代漢。

3. 外戚勢盛
昭帝朝,外戚霍光執政。成帝朝起,外戚 自武帝集中王權,削弱外朝宰相,致令內
王氏長期執政。王氏之權力源自元帝皇后 朝「尚書」權力日重。且武帝臨終託孤,
王政君。她的兄弟,包括王鳳、王音、王 將權力交付霍光,授「大司馬」銜,開外
商、王根,先後任「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 戚掌政之局面。由是「大司馬大將軍領尚
事」。乃至哀帝朝,亦有丁、傅二氏外戚 書事」為外戚禁臠,權傾朝野,王莽亦由
掌政。 此取得大位。

4. 五德終始說盛行
秦始皇立國即奉行五德終始說,以秦朝為 五德終始說深入人心,強調政權由盛而
水德,色尚黑,以六為數,改十月為歲 衰,循環興替,舊政權為新政權所取代,
首。漢代朝野亦深信不疑。武帝對此繼續 理所當然,故有謂「自古無不亡之國」。
發揚:以漢朝為土德,色尚黃,數用五, 西漢晚期政治腐敗黑暗,當有新政權取而
改正月為歲首,到泰山皇天、梁父山后 代之。王莽由是化身新聖人,終於奪取漢
土,是為「封禪」。 室之位。(另再詳參下文分析)

1
昭帝時,對於武帝的新經濟政策進行大辯論,結果取銷新政,重行文景時代的無為而治,造就「昭宣之治」。這次
大辯論收錄於《鹽鐵論》一書。
2
董賢是哀帝的男寵( 與同性戀之概念並不等同 )。一天,哀帝與董賢同寢,哀帝睡醒,恐驚動董賢,於是命人割裂衣
袖,然後才起床。這就是「斷袖分桃」之「斷袖」的由來。由於董賢備受寵信,其妹被封為妃,與董賢妻一同入宮侍
奉。董賢之父兄亦官拜公卿。哀帝死後,董賢受王莽所迫自殺,抄其家得錢 43 億,田地無數。
19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兩漢戚宦掌權的政局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乙、王莽代漢的個人因素3

史料 分析
1. 勤學行孝
王莽父親早死,家道中落,故自幼勤身博 王莽既無父蔭,憑一己之力爭取個人成
學,終得以成為知名學者。他侍奉寡母、 就。他既具深厚的學問,為時人所重;又
一眾伯叔;以及寡嫂孤侄,無不曲盡禮 能躬節行考,符合社會期望,由是不斷在
道。尤其得伯父王鳯的鍾愛。由是得薦晉 官場上累積政治能量。雖於哀帝朝暫且引
身官場,後來乃至於擔任大司馬大將軍一 退,但在平帝初即再度復出,最終眾望所
職。 歸,取得天下。

2. 折節儉約
例如,當時已貴為大司馬的王莽,一天賓 自漢武帝表彰六經,對官員的道德水平,
客到訪,出來接待的人只穿布衣,賓客以 要求極高。不過實際情況往往是說的人
為她是府中婢女,卻竟是王莽之妻。而 多,做的人少。王莽的表現,確極之符合
且,對於皇帝封賜田產,王莽一概不受; 士人的期望,尤其成帝以來,漢室君主的
反之,當地方發生災荒,他獻地救民,為 昏庸揮霍,相比之下,愈是顯得王莽的難
百姓素食。 能可貴。

3. 公正嚴明
王莽還鄉新野時,他的次子王獲把一個奴 其時位高權重的大臣,要將殺人案件擺
僕殺死。為了維護公義,他迫令兒子自 平,並不困難。尤其好像王莽這類皇親國
殺。此外,早歳喪父、自幼由王莽撫育的 戚、背景雄厚之人,要存心隱瞞確非常容
侄兒王光,也因施展詭計,陷害他人,被 易。但王莽卻能不徇私情,公正嚴明處
王莽發現之後,遭受嚴切責難,最後也畏 事,令百姓、士子所信服,故可順利代漢
罪自殺。 自立。

4. 力行惠政
王莽廣封劉氏宗室及功臣後裔為侯。凡郡 除上述在災荒時期,惠澤一般民眾的舉動
守以上,因年老退休的官吏,都終身發給 外,王莽更向社會的中堅階層大派經濟利
原俸三份之一。此外,在地方廣設學校, 益。無論是貴戚、官員,還是士子,他都
招收學生,每所學校置經師一人。同時, 設法加以籠絡,爭取他們的支持。由是獲
擴充京師太學,為學生建造宿舍。 得朝野一致讚賞,最終水到渠成,得取漢
室江山。

附:陰陽、五行、五德終始說、天人感應論、符命(授命)說

學說 來源
1. 陰陽說 易經:一陰一陽之謂道
2. 五行說 尚書《甘誓》、《洪範》:金、木、水、火、土
理論
a. 陰陽:循環;
3. 五德終始說 b. 五行:相生相尅 → 宇宙觀
c. → 政權朝代之嬗遞、更替:五德終始說

3
取材自丁榮然:〈也評王莽及其改革〉,杭州大學學報,1991 年 9 月。
20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兩漢戚宦掌權的政局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夏:木德

漢:土德 商:金德

秦:水德 周:火德

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相尅:金尅木;木尅土;土尅水;水尅火;火尅金
人 天
4. 天人感應論 帝王有德/新聖人降生 符瑞
王朝德運衰微 災異
由五德終始說發展出一套完整的政權嬗遞授命之進程:
聖人受命 → 天降符瑞 → 推德定制 →
5. 授命說 封禪告功 → 王朝德衰 → 天降災異 →
禪國讓賢 → 新聖受命

丙、經過

分項 表象 人事
災異 漢成帝以來之自然災害 → 漢德已衰
1. 有益州塞外蠻夷入朝獻白雉一,黑雉二;
符瑞 2. 南海黃支國獻犀牛; → 新聖人再生:王莽
3. 越雋郡奏稱黃龍遊於江上。

孺子嬰登位後,有官員奏稱撈得白石一塊,上有「告安漢公為
王莽稱攝皇帝
帝」之語。
廣饒侯劉京上書稱:「齊臨淄昌興亭長辛當,一夜連得數夢,夢
王莽稱假皇帝
符命(授 見天官使者云,攝皇帝尚為真皇帝。」
命) 其後,有一個叫哀章的人,奉銅櫃於高祖之廟,稱櫃中內盛兩本
「天書」:
王莽稱帝,建新朝
1、 「天帝金匱圖」 → 天命歸於王莽
2、 「赤帝劉邦傳予皇帝金策書」 → 漢高祖任命王莽為帝

帝號 外戚王氏代漢經過
1. 元 王政君為元帝皇后。
2. 成 成帝繼位,王政君為太后,外戚王鳳、王音、王商、王根,先後封侯,並
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掌政。成帝末,王莽亦為大司馬。
3. 哀 哀帝繼位,王莽受丁、傅兩家外戚排擠,稱病去職,暫時引退。
4. 平 哀帝無子,王政君為太皇太后,再度執政,起用王莽,莽獲封「安漢
公」。
5. 子嬰 王莽立劉嬰為帝,以「假皇帝」當政。其後,以「攝皇帝」當政。最終,
王莽接受子嬰禪讓,建立新朝。
二、東漢戚宦掌權的由來及對國運的影響

甲、由來
史料 分析
1. 武帝重用內朝
西漢中晚期,自昭帝霍光起,外戚長期執 自武帝集中王權,削弱外朝宰相,致令內
政,尤其王氏一家,權傾朝野,終乃有王 朝權力日重。一方面,武帝臨終託孤,開
21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兩漢戚宦掌權的政局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莽之篡漢。宣帝朝,任用宦官弘恭、石 外戚以「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掌政之
顯。元帝朝,石顯尤見專橫,不少大臣為 局面。一方面,宦官亦任「中書令」、
其所殺所黜,擅權十餘年,開漢代宦官干 「中常侍」等內朝官,參預政務。由是令
政之先例。 戚宦得掌政之機。

2. 光武集中皇權
光武帝「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台 光武加強皇權,集權於皇帝與親信的尚
閣」。他擴大尚書機構,正式成立「尚書 書,以防再有王莽之流謀朝篡位。可是,
台」。凡軍國大政,都由光武帝和一眾尚 由於權力過份集中,君主一旦無力、無能
書在內廷商議決策,外廷的三公 4徒有宰相 操控,反致大權旁落,讓內廷的外戚與宦
虛名,近乎「坐而論道」,甚至連執行權 官有機可乘,而外廷卻無法制衡,由是造
亦大為削弱。 成戚宦之掌政。

3. 君主早逝
例如,章、安、順、桓、靈諸帝都不過是 由此可見,自章帝起,東漢君主往往早歲
30 出頭的盛年,芳華正茂卻已然駕崩。自 病殁,新帝沖齡登位,由太后臨朝掌政 5。
然,即使有子祠的,也不過是十來歲的年 由於太后乃女眷,且居於深宮之中,不便
紀,無法掌握朝政。沒有子祠的,母后亦 常常與外廷的大臣會面,商討政務。於是
多冊立年幼的宗室,方便、有利外戚控 援引父兄,處理朝事,造成外戚的專權。
制。

4. 宦官助帝
承上段言,外戚久專國政,天子欲收回大 由於朝廷滿佈外戚的黨羽,即使忠於皇帝
權,兩者不免衝突。皇帝於是借助宦官之 的大臣亦難與天子會面於禁中,故皇帝唯
力奪權。例如,和帝朝,宦官鄭眾誅外戚 有與宦官密謀。宦官既助皇帝取回權力,
竇憲。安帝崩後,少帝早薨,宦官孫程等 且是無後之人,鮮有造反,故天子敢於下
誅外戚閻顯,立順帝。桓帝朝,宦官單超 放權力給他們作為回報,由是造成宦官的
等誅梁冀。 擅政。

附:東漢皇帝年壽表
廟號 年壽 在位時間 即位年歲 子嗣
1. 光武 62 23 初起年 28,30 為帝 10
2. 明 48 18 30 9
3. 章 33 13 19 8
4. 和 27 17 10 2(次子即殤帝)
5. 殤 2 1 誕育百餘日 0
6. 安 32 18 13 1(即順帝)
7. 少 7月 0
8. 順 30 19 11 1(即沖帝)
9. 沖 3 1 2 0
10. 質 9 1 8 0
11. 桓 36 21 15 0
12. 靈 34 22 12 2 (長子為少帝;次
子為獻帝)
13. 少 17 6月 17 0
14. 獻 54 30 9

4
漢初三公為太尉、丞相、御使大夫。西漢晚期,改稱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東漢,又改稱太尉、司徒、司空。
5
外戚王莽取代西漢政權,但東漢外戚竟再度掌政,確實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只可以說,劉漢王朝,不論朝野皆女權
高漲,似仍有母系社會之遺風。朝廷之上,不單母后威權極大,如呂后,連長公主 ( 皇帝嫡姊 )也不遑多讓,其夫家
多控有軍隊兵馬,內則保衞皇宮京師,外則經略四夷,如衞青、霍去病。至於民間,單論財產繼承權,女子亦不下男
姓。( 所謂中國傳統傳男不傳女,此之「傳統」,必要問其追索之時間,並不能一概而論。 )
22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兩漢戚宦掌權的政局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附:皇帝、宦官、外戚、朝臣在內外廷之關係示意圖

朝臣
外廷

外戚

內廷 /內 皇帝+妃嬪
+宦官
朝 /中朝

附:東漢戚相爭示意圖

2. 幼 主 登 位 ,
母后臨朝,引用
父兄執政

3. 外 戚 當 權 ,
1. 君主早逝 皇帝長大,引發
兩者衝突

4. 皇 帝 引 用 宦
官助己奪位,成
功後宦官擅政

23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兩漢戚宦掌權的政局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乙、戚宦相爭與東漢衰亡

史料 分析
1. 政治動盪
和帝朝,宦官鄭眾誅外戚竇憲。安帝崩 由此可見,東漢中晚期,外戚與宦官鬥爭
後,少帝亦不一年而薨,宦官孫程等誅外 不斷,造成極大的政治震盪。由於戚宦此
戚閻顯,立順帝。桓帝朝,宦官單超等誅 起彼落,每當權力交替時,亦連帶引發同
梁冀。靈帝朝,外戚竇武遭宦官迫令自 系同黨官員遭受清算,連根拔起。由是政
殺。少帝朝,外戚何進為宦者張讓、段珪 局屢有變動,難以穩定施政,造成東漢的
所殺。 衰亡。

2. 戚宦亂政
外戚方面,他們生活奢侈靡爛,子孫縱誕 外戚與宦官的惡行都是罄竹難書。政治方
不法,朋黨紊亂吏治。且又常常侵凌小民 面,他們敗壞朝政,阻塞仕途。經濟方
財產,強奪百姓田土。宦官方面,他們貪 面,他們壟斷利源,財富獨享。社會方
污成性,排除異己,不少大臣以至邊將為 面,他們欺虐百姓,殘民自肥。由是政治
其所害。爪牙則強佔田宅,掘人墓地,掠 不穩、經濟衰落、社會混亂,導致東漢衰
人妻女。 亡。

3. 造成黨禍
桓帝朝,宦官控告名士李膺等結黨誹訕, 戚宦相爭,宦官佔優,敗亂朝政。朝臣、
桓帝下令大捕黨人,是為第一次黨錮之 士子遂與外戚共抗宦官,招致兩次黨錮。
禍。靈帝朝,外戚竇武與大臣陳蕃欲誅宦 由是朝廷善類一掃而空,既再無力量制衡
官事洩被殺,宦官再興黨禍,朝宦百餘人 宦官,且補充官位的都是宦官的爪牙傀
遇害,流徙禁錮者六、七百人,千餘太學 儡,令宦禍更為肆虐,最終東漢政權亦走
生被捕。 向崩潰之勢。

4. 造成民變
閹黨殘害地方,令百姓忍無可忍,起而造 不過,民變的影響卻十分鉅大。一者,餘
反,終致黃巾民變。靈帝朝,張角、張 黨無法肅清,損耗漢室國力。二者,為應
寶、張勳兄弟利用宗教迷信 6,倡言「蒼天 付餘黨而加強地方兵力,造成州牧坐大,
已死,黃天當立」,在黃河、長江流域發 最終演成割據的局面。三者,漢末軍閥不
動 36 萬教徒起事,朝廷派兵鎮壓,歷時僅 少由剿平黃巾起家,如曹操。由是致令東
10 個月結束。 漢衰亡。

附:東漢戚宦相爭簡表
帝 后 外戚 宦官
1. 和帝 竇太后:和帝為 竇憲:竇太后兄 和帝與宦官鄭眾誅憲。
太后養子
2. 殤帝 鄧太后:帝母 鄧騭:鄧太后兄 鄧太后死,宦者李閏、江京譖諸鄧,自殺。
3. 安帝 閻后:帝妻 閻顯:閻后兄 安帝崩,閻后與兄顯矯詔立章帝孫懿,是為少帝,
不一年薨,宦者孫程等十九人誅閻,立順帝。
4. 順帝 梁后:帝妻, 帝 梁商:后父 質帝為冀所弒,另立桓帝。桓帝與宦者唐衡、單
崩臨朝 梁冀:后兄 超、左悺、徐璜、具瑗誅梁氏。
5. 桓帝 竇后:帝妻 竇武:后父 靈帝初,欲誅宦官,反為宦者曹節、王甫所殺。
6. 靈帝 何后:帝妻 何進:后兄 少帝初,欲誅宦官,反為宦者張讓、段珪所殺。

6
中國道教的起源,一來自黃巾的「太平道」,一來自「五斗米道」。
24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