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一、明太祖之集權措施:

史料 分析
1. 廢除宰相
洪 武 十 三 年 ( 13 80 年 ) , 左 丞 相 胡 惟 明初中央政策承自元代。元代相權極
庸被羅織罪名而誅,朝廷不設宰相之 重,更出不少權臣。太祖為防臣下亂政
職,中書省廢棄。太祖將行政權力分予 奪權,不惜廢除自秦漢以來的宰相制
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每部以 度。由於六部之上再無總責之統領,故
「尚書」為首長。六部尚書各不相屬, 稱「禿頭尚書」。天下政務全由皇帝決
直接聽命於皇帝,由是天子兼任宰相之 策,百官皆無裁斷之權,事事莫不請
職,總成全國政務。 旨,形成君主專制的局面。

2. 司法分權
六部中之刑部管轄司法,負責法律的制 太祖加強控制司法,故「三法司」之刑
定與頒佈。「大理寺」則掌管平反刑獄 部、大理寺、都察院各有職長,達到牽
之政令,一切刑法案件難以判決者,犯 制、監督之效果。而且,凡涉及判死之
人或冤枉者,都可到大理寺要求平反。 案件,必須上奏獲批,方可執行。由是
重大案件,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共 司法權在下分散,在上則為太祖所控,
同審理,是為「三司會審」。 達致其專權的目的。

3. 軍事分權
明初設置大都督府,總領軍旅,後以其 遇有戰事,由太祖親自任命將領,將領
權力太大,遂分前、後、左、右、中五 持兵部虎符到五軍都督府出兵。戰事結
軍都督府,在中央統領軍隊,在地方統 束後,將歸朝廷,兵歸五府。五府管
領衞所。五府與兵部分權:五府只有統 理、訓練士兵;兵部掌理將士升黜、戰
兵之責而無出兵之權;兵部只有出兵之 爭資源分配等,各有其責,互相制衡,
權而無統兵之責。 皇帝由是能緊握兵權。

4. 設立三司
明初沿襲元朝「行中書省」的地方政 太祖以為行省長官總攬一地大權,權力
制 , 但 自 洪 武 九 年 (13 7 6 ) , 逐 漸 改 制 , 太大,不免威脅中央,於是決心加以改
形成明朝的體係。明代地方最高行政機 革。自是地方政、軍、法權力一分為
稱「布政使司」,通稱「行省」。每省 三,互相牽制。他們各自是獨立職位,
三權分立:「布政使」管民政,「按察 互不統屬,各歸隸於中央不同部門,變
使」管司法,「都 指揮使 」管軍事。 相由皇帝 遙遙 控制。

11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5. 加強監察
中央方面,依尚書六部而設「六科給事 六科給事中雖被視為太祖朝唯一能限制
中」,審核六部所辦之事,謂之「科 天子權力的機關1,但另一方面,也是
參」。都察院則監察百官,提出防止、 防制六部的行政大權。至於都察院兼管
糾正和懲罰過失的方法。地方方面,由 內外,專司糾劾百官,提督各道。由是
直屬皇帝的監察御史巡按各省與邊地, 天下官吏都在皇帝的監察之中,皇帝牢
觀察民隱 ,奏 核不肖官員。 牢緊握權 柄。

1
詔令必經六科給事中通過,方可下達執行,故為明代唯一的封駁機關。
12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6. 復行封建
太祖分封諸子為王。諸王雖不可統治土 封建諸王,有兩大功能。一,屏藩王
地和人民,但地位尊崇,擁有強大的護 室。有感宋、元無宗室之護,孤立而
衞軍隊,少則 3 千,多則近 2 萬。在必 亡,故大封諸王防範地方民變。二,阻
要之時,有權調遣地方軍隊。其中,燕 遏蒙古之反撲。元室雖敗走漠北,但殘
王兵權最重,時常奉命出塞築城屯田, 餘勢力仍伺機反攻。太祖不信邊將,恐
大將都 受他 的調度。 軍人 坐大,故 派「諸王守邊 」。

7. 誅殺功 臣
太祖殺戮功臣,如功勳第一的李善長, 固然,不少功臣驕傲放縱,故自招滅
以及廖永忠、朱文正等等。此外,又連 亡,但關鍵還在太祖生性猜忌好殺,不
興大獄,包括前後兩次的「胡惟庸 容任何威脅。而且,太子朱標忠厚柔
案」,共誅 3 萬多人;「藍玉案」,牽 懦,恐怕其不能駕馭群臣;太子死後,
連 1 萬 5 千人。大約唯一能夠倖免於 太孫允炆年紀更輕,尤顯幼弱,為防患
難、 壽終正寢 的只有 湯和 一人。 於未然 ,於是更大 殺特殺 。

8. 設錦衣 衞
太 祖 於 洪 武 十 五 至 二 十 六 年 間 ( 1 35 5- 其時,錦衣衛遍布天下,偵察臣民隱
13 66 ) 設 置 錦 衣 衛 。 錦 衣 衛 是 天 子 直 轄 情,天子縱然深居宮中,對於萬里以外
的秘密警察,專門查辦政治上的反動分 的消息,依然能瞭若指掌,有助其控制
子,以及不滿現實政治,目的在煽感人 天下。另一方面,官民皆知錦衣衞的殘
心的非法教團體(如白蓮教)。同時,錦 酷,於是對政治不敢異議,惟恐遭遇不
衣衞又可以 對疑 犯加以 偵訊 、用刑。 測,此亦 有利太祖之統 治。

9. 嚴刑峻法
太祖親自編制《大誥》,記錄各種嚴重 為了加強對全國的控制,太祖以嚴刑峻
案例,頒行全國。執法時,強調從嚴重 法統治。他往往親自審訊案件,直接控
典。例如「郭桓案」,郭桓盜賣官糧罪 制司法大權,常以凌遲、肢解等判刑。
死,但竟牽連各級官吏好幾萬人死於獄 受害的不單是官吏,百姓亦為數不少,
中,以至全國中等以上人家遭抄家破產 尤其是反抗朝廷統治的,以百數、千數
者,不 計其數。 屠殺,從而鞏固其政權。

10 . 摧殘士風
一、廷杖:犯人肩以下用麻代包裹,綑 廷杖是太祖對於士大夫所施行的最無禮
縛兩足,頭面觸地,然後受杖。行刑時 的酷刑,一反「士可殺不可辱」的傳
眾官並列觀看,受刑者羞辱至極,觀看 統。至於跪對見於每日朝會,則一反漢

13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者心驚膽戰。二、跪對:每日上朝,皇 唐以來「三公坐而論道」的傳統。由是
帝端坐大殿之上,臣下則必須叩頭跪 使得君愈尊而臣愈卑,造成皇帝高高在
俟,乃至膝行而前。 上的、 唯我獨尊 的地 位。

11 . 興文 字獄
例如,有人上頌詞「光天之下,天生聖 太祖出身寒微,做過和尚、乞丐、盜
人」。太祖乃以「生」與「僧」同音, 匪,常常懷疑士子以文字譏諷自己。所
「光」又指僧人之光頭,故認為諷刺他 以,他不惜扭曲文意,防止所有誹謗的
出家之事;又有人寫「垂子孫而作 可能,維護皇帝的威嚴。同時,通過文
則」,以「則」字音與「賊」同,故又 字獄,令人民心生恐懼,約制他們的思
認為暗指他 曾為盜賊,遂予刑 戮。 想,使其易於統 治。

14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二、明成祖之集權措施:

史料 分析
1. 誅除 異己
惠帝諸臣,凡是主張削落的,反對成祖 燕王朱棣久鎮北平,兵力強橫。他眼見
的,都遭殺戮,他們的親族、鄰居、鄉 惠帝不斷削藩,心有不甘,藉口「清君
里亦多受牽連。其中,景清的瓜蔓抄、 側,靖國難」,發動軍事行動,終能奪
鐵鉉的寸磔投沸油中,死事慘烈。方孝 取惠帝的政權,是為成祖。為了鞏固自
孺堅拒投誠,不單親系九族被殺,更及 己的權力,他不惜以恐佈手段,殘殺異
於學生,謂之誅十 族。 己,平 息所有反 對勢 力。

2. 削奪藩王 及遷徙京師
成祖名義上恢復了惠帝期間所革除的親 成祖憑封王身份,對抗蒙古,故擁強大
王的爵位,實際上則對諸王的護衞兵酌 兵力,終起而叛變成功。他當然不希望
量予以削減。而且,又將東北邊藩王盡 重蹈覆轍,故逐步減少諸王力量,乃至
行內徙,放棄「諸王守邊」之策。反 改行「天子守邊」之策,不惜親自鎮守
之,遷都北京。改自己舊有根據地北平 北方,與強鄰對抗,以免諸王再有機會
為北京,亦稱京師 。 興起。

3. 設立 內閣
明太祖廢相後,立內閣作顧問,僅為皇 國家事務繁多,即使雄才大略的成祖也
帝襄理文墨。成祖則以內閣為管治團 不能應付自如,於是設立內閣,參預機
隊。每日早朝之後,成祖與內閣秘密參 務。內閣為成祖出謀獻策,作出各樣重
謀國家大事,然後作出決策,外臣多不 大的政治決定。這也就是說,成祖藉內
得而知。閣臣身份特殊,奏章可直達御 閣來管理全國政務,故內閣為強化王
前,是成祖的 心腹。 權、專制的有力 機關 。

4. 重用宦官
政治方面,成祖容許宦官「批紅 2」, 靖難之變其間,成祖得力惠帝宦官透露
3
參與死後皇位之交接 。軍事方面,派 朝廷虛實,故事成後,對宦官大為信
宦官出任監軍,甚至管理京師軍隊,出 任。而且,他得位不正,恐怕中外人心
兵打仗。外交方面,派鄭和下西洋,遠 不盡歸順,故大力任用身份低下的宦
至非洲等地。經濟方面,任命宦官開採 官,以為心腹,確保有一批盡忠的人替
礦場 ,監督 稅收 。 自己辦事,以 便控制國 家。

2
幫助、替代皇帝以誅砂筆書寫。
3
成祖駕崩時,不在京師而在榆木川,宦官與大學士楊榮一方面秘不發喪,裝作若無其事,一方面派人通知太子,由
是開了宦官與大臣同受顧命的先例。
15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5. 設立 東廠
即位之後,成祖恢復了錦衣衞。其後, 成祖篡位自立,深恐人心不服、圖謀不
又設置東廠。東廠專由宦官主持,旨在 軌,故重設錦衣衞,並加東廠。廠衞權
監視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學者等各種 勢相埒,狼狽為奸,箝制天下臣民的言
政治力量。當偵輯、逮捕有關嫌疑後, 行,成為明朝邪惡份子陷害正人的有力
交由錦衣衞審理。所以東廠與錦衣衞又 工具。成祖也在秘密警察、恐怖政治之
合稱「 廠衞」。 下,緊握其權 位。

16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三、 清聖 祖之集權措施:

史料 分析
1. 御門 聽政
聖祖每日「御門聽政」:各重要衙門, 御門聽政中,聖祖先聽取各部門滙報,
包括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都 然後與內閣議事。內閣票擬提供多種意
察院、大理寺等,輪班向皇帝奏陳政 見,由聖祖決定採用其一。若他不滿票
事。奏事後,皇帝與內閣大學士、學士 擬的建議4,則重交內閣反覆斟酌。因
仔細商討題本(奏章),對人事、行政以 此,御門聽政體現了聖祖的乾綱獨斷、
及重大案件, 作出裁決。 他對 政治的控制。

2. 內閣與議政處
內閣對政務票擬,即提出建議,然後與 由此可見,康熙朝之中央政制,以聖祖
聖祖開會議事,讓其作出決策。此等王 為核心,議政處和內閣為輔。兵戎大事
命,也由內閣撰成法令,交六部執行。 由議政處處理;一般政務由內閣負責,
至於議政處,則在發生重要軍務時,如 一武一文,各有所職,互相牽制,是為
三藩作亂,由聖祖頒旨議政。其所涉軍 「雙軌輔政制」。最後由聖祖掌控一
務, 連內 閣也不知情 。 切, 體現 君主之專權。

3. 設南書房
康熙十六年,設南書房。南書房具備以 南書房是聖祖的幕僚、私人秘書,與聖
下功能:一、與皇帝探討詩文經史; 祖關係親密。南書房參與機密之政務。
二、替皇帝撰寫特旨;三、皇帝向其咨 例如,聖祖得悉明珠不法,南書房遂指
詢政務;四、派其訪問民隱,獲取宮外 使御史彈劾明珠,致其倒台。因此,南
的信息;五、為儲才之地,日後不少成 書房是「雙軌輔政制」以外,對政治具
為二品以上之大官。 作用、影響 的機關 。

4. 密摺制度
奏摺又稱密摺,是清代官員向皇帝奏事 由此可見,聖祖的親信可藉密摺,繞過
進言的機密官方文書。康熙中期前 內閣等機關,無需經下而上逐級傳遞,
後5,聖祖之親信及部份滿洲督撫最先 直接向他報告各種事項。尤其天子身處
被授以用密摺的特權,如紅樓夢作者曹 九重深宮之中,難以知悉千萬里以外的
雪芹之祖父曹寅。所奏之事,主在江南 地方事務。密摺為聖祖帶來第一手訊
動態、百官 操守才具 等情報。 息,有 助其對國家的統 治。

4
這種奏章,稱之為「折本」。蓋聖祖會對未作決議的票擬折角,連同奏章發回內閣。
5
密摺制度始見於明朝中晚期,亦有謂清世祖已然施行。
17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5. 削八旗 之權
聖祖下令在八旗旗主之下,設立正都統 由此可見,聖祖不斷加強對八旗的控
和副都統的職位,負責旗內事務。晚 制,先是利用皇帝任命的正、副都統來
年,針對八旗上下組織鬆馳,官員互相 削弱、架空旗主的領導;後則以自己關
包庇,辦事遲延,漫不稽查等諸多弊 係最密切的血裔兒子掌理旗務,由是結
病,乘機下令由皇子直接管理 旗務。 束了自太祖努爾哈赤年代起,諸王、貝
勒主管 八旗 的傳統。

18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6. 督撫分權
明太祖將行省權力由布政使、按察使、 以範圍言,每一個行省設一巡撫,一至
都指揮使三司分攬,不久即出現過份分 三個行省設一總督。以數量言,巡撫多
散之弊。故自成祖朝始,由中央派遣總 於總督,則總督地位高於巡撫。以職權
督和巡撫處理地方事務,但未算成為制 言,巡撫管民政,總督主軍事,但巡撫
度。清聖祖續仿明朝典制,以督撫處理 往往提督軍務;總督亦可監察民事,由
地方政 治,正式定制。 是督撫分工不清而達到互相牽制之效,
從而集權中央。

7. 清除權臣
聖祖年幼即位,由索尼、遏必隆、蘇克 聖祖的為不世出的政治天才,年紀輕
薩哈、鰲拜四人輔政。鰲拜威福自擅, 輕,不過弱冠,即能策動奪權之事,控
其 餘 三 人 俱 為 所 壓 。 到 聖 祖 16 歲 親 制朝綱。以其足智多謀、勇於決斷之
政,即逮治鰲拜。康熙中期,又有明珠 能,確立皇帝的威權。終康熙朝,聖祖
與索額圖的結黨相鬥,聖祖也毫不手 一直對權力不放鬆,凡結黨自重者,不
軟,將 他們 清除, 連根拔起。 論親疏,皆 遭其打倒。

8. 平三 藩之亂
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助清人得國, 即使議政處建議不撤藩,但聖祖不作理
遂獲封為藩王,分別鎮守雲南、廣東、 會,決意解決三藩尾大不掉,威脅中央
福建。他們手握重兵,每年向清廷索取 之弊。結果,歷數年戰爭,終取得勝
巨額軍費。在藩內,既可任免官吏和將 利,三藩被裁。由是全國皆為朝廷所控
領,又對地方橫徵暴斂。而且,爵位世 制,設省立縣,再無地方藩王獨霸一
襲,能 傳之後代。 隅,貫徹 清室的中央集權。

9. 興文 字獄
莊廷鑨撰《明史輯略》一書,直書清帝 清朝文字獄旨在針對漢人民族意識,最
名諱,用南明年號記事。刋行不久,莊 忌人民具夷夏之念,懷念前朝。文人片
即名故,經人告發,清廷禁燬其書,並 言隻語犯諱,非但禍及己身,更連累家
下令戮其屍。其後,戴名世著《南山 人親屬,就算已死者亦不放過。清廷刻
集》,比擬南明為三國時代的蜀漢,由 意營造白色恐佈,消彌百姓反抗之心,
是書 遭禁廢,人 遭誅殺。 有助清朝的統 治。

19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澄清一: 議政處及滿州貴 族並 無威脅 皇權


議政處為滿州貴 族勢力的代 表,其權大者有三 段短時期:
1. 皇太極 登位之初的 四大貝勒 共議時 期,即天聰元年 至五年,共 5 年。太 宗除
阿敏 、莽古爾泰 後,代 善亦知 所退讓 ,遂 獨攬 大權。
2. 多爾袞攝 政時期,即順 治元年 至七年,共 7 年。 多爾袞 死後 遭清算,世祖親
政後, 藉內閣強化皇權, 排斥 滿州貴 族勢力。
3. 四大顧命大臣專政 時期,即康熙 元年 至八年,共 8 年。 鰲拜伏 誅後, 聖祖乾
綱獨斷。

一 言 以 敝 之 , 清 朝 立 國 (1 6 16 年 , 努 爾 哈 赤 建 後 金 ) 至 軍 機 處 成 立 ( 世 宗 雍 正 七
年 , 17 29 年 ) , 共 1 14 年 。 滿 州 貴 族 勢 力 龐 大 , 可 威 脅 皇 權 者 , 僅 ( 5 +7 + 8 = )20
年。

20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滿州 貴 族 勢大 僅在 上 述 三節 短 時 期, 其 他 則全 為皇 帝 獨 享大 權。 究其 根本 原因 ,
在於 入關 後, 他們 生 活 迅 即 腐化 ,勇 武之 風大 減, 難以 對皇 權 構 成脅 。甚 至乎 ,
他們 所具 的軍 事 才 能、 知識 亦難 堪國 用, 其 衰 尤見 於聖 祖中 晚期 。康 熙 三 十六 年
(16 9 7 ) ,康親王傑書去世 後, 他們 更不成 氣候 。

皇帝 完全操控政局而不 見議政處威脅 者,可 見諸於:


A. 制度上,一 般而言,議政處要在皇帝 授權下, 容許下, 才能參與軍 機大政。
故皇帝為主 動而議政處則被 動,難以 威脅 皇權。而且, 議政處之意見僅 供參
考,皇帝 並不一定 依從 。顯例如 康熙 十二年 (16 7 3 ) ,議撤三藩,議政處認為
不可,但 聖祖堅持己見 ,乃依皇帝。
B. 軍機處創 制之 始直到 高宗 初年, 滿族的軍 機大臣 多為原先之議政處大臣,故
可見皇帝 並不疑慮議政處的威脅 。乃至世宗臨終,亦以莊親王允 祿、果親 王
允禮為 輔政大臣。

澄清二:內閣不能制 肘皇權
內閣權力有 限,可 謂不如明朝:
1. 無預聞奏章之權
順 治 元 年 (1 6 44 ) , 內 三 院 循 明 內 閣 舊 制 理 事 , 二 年 (16 4 5 ) , 多 爾 袞 以 「 凡 陳 奏 本
章照故明 例,殊覺遲誤」,故 清內閣並 無明 內閣之預聞奏章之權。
2. 票擬 按皇帝之 意行事
順治 十一 年 (16 5 4 ) ,世 祖規 定內 三院 票擬 之制 :奏 章由 皇帝 親批 ,或 大臣 在皇 帝
面前 票擬 ,若 有應 改之 事, 即面 奏更 改。 康熙 朝, 內閣 之票 擬 僅 為建 議 , 必由 聖
祖親裁。故 清內閣並 不能以 己意 加諸票擬 之內,又不如明代。
3. 皇帝 對內 閣票擬絕 不放鬆
聖祖 謂: 「各 部院 本章 ,朕 皆一 一全 覽。 外人 謂朕 未必 通覽 ,每 多疏 忽 , 故 朕 於
一應本章,見有錯誤 ,必行改 正,翻譯 不堪者, 亦改削之。」

皇帝 完全操控政局而不 見內閣制肘者,可 見諸於:


A. 軍機處設立後, 內閣大學士、 學士、中書 往往 同時兼任軍 機大臣、 章京 ,可
見皇帝 對內 閣的信任。
B. 軍機處成立後, 內閣集中 處理行政, 票擬題本 的數目大 量增加,工 作更形 繁
重,再可 見其得皇帝之 信用 。

澄清三: 南書房非侵奪內閣(撰寫諭旨)之權 / 非中樞機關

21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1. 聖祖決策重 滿而輕漢 6 ,南書房由漢人 組成 7 ,斷不可能為中 樞機關 。


2. 軍機處成立後, 南書房依然 存在而直 至清亡,可 見南書房與康熙 時期的議政
處或內閣、雍正後的軍 機處之間,並無承 繼或銜接的 關係 。

A. 出身南書房而後為內閣、軍機處、部院等要職 8,並不能斷定南書房為中
樞:
I. 一者, 就如翰林 院出 身而為 內閣大學士, 參預機務,但 並不等於 翰林 院為中
樞。
II. 二者, 這些事例僅能說明這些官員之所以被 寵信,與 他們 擔任過南書房有關
而已。甚至乎,恰好相反, 若然 南書房為中 樞,則 轉任內閣、部院則 豈不是
明升 暗降? 這是不 合理亦不得切的。事 實上, 正正 由於 南書房不關政務,皇
帝既 寵 信 入值 南 書 房的 官 員 ,後 來遂 提拔 他們 為內 閣 ( 及後 來之 軍 機 處 ) 、部
院之要職。

B. 南書房起草之諭旨無 關重要決策:
I. 一者, 諭旨分 兩類,一為 機密 ,一為 公式。前者由 內閣負責,後者 亦多 由內
閣而偶有由 南書房。故不能 誇大南書房的政 治作用。事 實上, 入值南 書房的
高士奇亦僅稱「有 時召余 至內 殿草制」。 聖祖交付 南書房的工 作是,「凡 密
諭及朕所覽講章、詩文等件, 纂輯書寫甚 多」, 並無委以起草機密 諭旨之重
任。
II. 二者, 記載有關南書房侵 奪內閣起 草之權的史料,都在 乾嘉以後, 並無康熙
朝之 第一手直接 記錄 ,且更有是人 云亦云或揣測之詞。例如 ,趙翼 《簷曝雜
記》 :「 康熙 中, 諭旨或有令 南書房翰林撰擬 」, 僅用「或有」一 詞。《清
史稿‧張英傳》所謂「一 時制誥,多出其 手」亦只是 孤證,比清史稿更早的
《國史 列傳 ‧張英傳》並無此句。

四、清世宗之集權措施:

史料 分析
1. 設軍 機處
雍正中晚期,設軍機處,是贊襄軍國大 一方面,滿州貴族腐化,議政處輔助軍
政的中樞決策機關。世宗與軍機大臣商 政的功能日益減弱;一方面,內閣要對

6
決策軍政大事,必以滿族大臣而不預漢人。例如,康熙四十七、八(1708、9)年廢、復太子之事,只與滿族親貴商討。
7
康熙朝僅一位滿人法海入值南書房。
8
入值南書房而可考者有 34 人,後來官至二品以上大員者有 24 人。其中,官至內閣大學士就有張英、張廷玉父子等
5 人。
22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酌批覆奏章,作出決策。此等王命由軍 各衙門上呈的庶政票擬,工作繁多。為
機大臣禀承皇帝指授撰擬,然後直接向 提高政治決策效率,遂設置軍機處,並
有關官員下達機密命令,這就是「寄信 立「廷寄」制度,加強對全國官僚的控
諭旨」或稱「廷 寄」制度。 制, 實行秘密 政治。

2. 擴大密摺制
一、人員範圍擴大,由中央到地方的高 密摺由官員直接上奏世宗,世宗又直接
中級官員,皆可密奏;二、論事範圍擴 批改回覆,令他對全國政務瞭如指掌,
大,由官員品行到各地民生情況均可報 也加強了他與官僚的關係,易於控制。
告;三、立輪班密奏制,官員必須輪流 而且,官員可繞過他們的上司上奏,亦
向世宗奏事;四、加強保密程度,官員 令整個官僚架構互相監察、牽制,從而
閱畢 指示,須 繳回世 宗。 加強 了皇帝的權力。

3. 立秘密 儲位制度
聖祖廢太子後,對繼承人之決定,隱而 儲君確立後,太子往往形成權力集團,
不發。世宗吸取康熙晚年諸王爭位的經 而「儲權」每每又與皇權有所衝突,傷
驗教訓,召集全體朝臣,宣佈秘密建 害父子感情。而且,其他王子覬覦王
儲。他在幾位重臣面前,將藏有傳位諭 位,則太子成眾矢之的,造成兄弟鬩
旨的密封錦匣,放置在乾清宮正大光明 牆,引發政治震蕩。故世宗立秘密儲位
匾額後,是為 密儲制之 始。 制度,則可 避免此 等弊端。

4. 遏制旗主
世宗禁止旗主對旗下隨意行使司法權、 由此可見,世宗不斷削減旗主的勢力,
滋擾旗下人員。凡事通過都統向部院報 規範他們的個人行為和旗內的運作。其
告奏行。此外,為八旗設立官署,編制 中最重要的是,力圖改變旗主與旗下人
章程;裁減八旗軍隊的數量;特設官監 員之關係,由主人奴僕而為長官屬下,
視旗主之不法。另外,多番諭勸旗下人 使之納入官僚體系。由是旗主難成威
員勿思戀舊主。 脅,皇權更形 穩固。

23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5. 清除諸王 、權臣
康熙晚年,諸王爭位,終由世宗脫穎而 世宗苦心經營多年,方能登上大寶,自
出。為確保權力,遂清除異己。雍正四 是對皇權毫不放鬆。即位之初,諸貝
年 (1 7 26 ) , 八 、 九 王 弟 在 圈 禁 中 病 殁 , 勒、王子仍然野心不息、蠢蠢欲動,故
十四王弟被革爵。此外,對於有助世宗 世宗終以霹靂手段,將他們一網打盡。
登位,而變得專擅跋扈的隆科多和年羹 至於功臣不法難制,威脅統治,自是不
堯,亦不放過輕 饒。 容於世宗,不 免遭 清除。

6. 興文 字獄
查嗣庭以《大學》「維民所止」命題, 雍正得位後,一度流言四起。為塞天下
議者以「維」、「止」二字乃「雍正」 悠悠之口,遂行白色恐怖。即使語出儒
去頭,查下獄死。呂留良詩文嚴夷夏之 家經典,查照樣被冤下獄死。至於呂留
防。曾靜讀其書受鼓舞,遂勸說岳飛之 良等案,則一貫清廷敏感於種族關係之
後的總督岳鍾琪叛清。案發,呂被開棺 作風,凡觸動其統治神經,即毫不手
戮屍。至乾隆 朝, 曾被殺。 軟,大加 屠戮,鎮壓異見。

澄清四:軍 機處之設, 世宗非 為對付、防 範政敵,亦非 架空 內閣


設軍 機處 之前 ,政 敵已 然清 除。 雍正 四年 (1 7 26 ) , 八王 弟允 禩、 九 王 弟允 禟在 圈
禁中 病殁 ,十 四王 弟允 禵被 革爵 ,再 無人 可 威 脅 世 宗的 帝 位 。軍 機處 之成 立, 後
於諸 王 弟 之被 廢, 故難 言利 用 軍 機處 強化 皇權 。事 實上 , 他 亦 自 言當 時「 人 心 共
知敬 惕矣 」, 沒有 人再 敢半 點 懷 疑他 得位 不正 。以 至到 世宗 臨終 ,亦 以莊 親王 允
祿、果親 王允 禮為 輔政大臣, 對皇親國 戚、滿州貴 族無所 畏懼。

此外 ,在 雍正 朝, 軍機 處內 有軍 機大 臣 和 章京 , 絕多 由內 閣大 學士 、 學 士、 中書
兼任,可 見世宗並非為架空 內閣而設置軍 機處。

澄清五:軍 機處設置後, 內閣成為 閑曹之說過於籠統


A. 軍機 處設 置後 ,與 內閣 有不 同之 分工 。軍 機處 ( 與皇 帝 ) 主 決策 , 處 理關 係 國
家大政的 密摺,廷 寄命令; 內閣主行政, 處理一 般公務的 題本 ,明 發上諭。
自軍 機處設立之後,將行政大權 交由內閣,內閣票擬題本 的數目由是大 量增

24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加。 乾隆 時期的內閣大臣 程晉芳 便曾 感嘆內閣職重, 他說:「國 家大政 內自


九卿以下, 外而督 撫藩臬,凡 諸兵農禮樂刑賞之事, 胥由是出 納焉 ,可不 謂
至重歟?」

B. 由於 乾隆晚 期,軍 機首席和珅專權,故 嘉慶 帝掌政後,反 提升內閣之權,以


免軍機處與內閣權責失衡。可是道光朝以後,由於中央與地方官員濫用奏
折,致 使題本衰 落,令皇帝與軍 機處所處理之政務成 倍增長, 內閣則工 作日
減 。 到 光 緒 二 十 七 年 (19 0 1 ) , 改 題 本 為 奏 折 , 內 閣 名 存 實 亡 。 至 三 十 二 年
(19 0 6 ) 正式被廢,改以總理 衙門為六部之首。 括言之, 計軍機處成立到 道光
初, 近 9 0 年 時間 ,內 閣絕 非閑 曹。 道光 以後 到 光 緒晚 期, 又經 差不 多經 80
年才被廢棄。

25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圖解清代中央雙軌輔政制

康熙 朝: 議政處與內閣之雙軌制

皇帝

議政處 內閣

軍事 / 外交 政務

機要 庶政

雍正後:軍 機處與內閣之雙軌制

皇帝

軍機處 內閣

軍事 / 外交 機要 庶政

奏摺 題本

決策中樞 行政總滙

26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27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分析:軍 機處之功能 / 影響

1. 助長君主專政
軍機處自雍正朝後已為中樞( 到仁宗朝﹝嘉慶帝﹞正名 ),為凌駕於內閣、六部、
都察院、 通政使司、大理寺等部 門 之上的全國政務總 匯機關 。軍 機處每日與 皇帝共
同商酌 批覆密摺, 協助清朝皇帝 處理政務, 提供各種意見 。事 實上,軍 機處涉及政
治、司法、 詮選 等各 種大政。 很多時 ,還代表皇帝 參與三司會審、 科舉考試,以 至
為欽差 出巡地方。 沒有軍 機處的協助,清朝皇帝無法涉及全國的大 小事務,將權力
發揮得淋漓 盡至,為 我國君主專制的 巔峰 。

2. 秘密 政治
乾隆 朝, 確立上行 文書分為「 題本 」和「密摺」兩種 。前者是一 般公務、國 家庶政,
後者則是秘密要緊之事。內閣主理題本,皇帝( 聯同軍機處 )主理密折。下行文書
方面,由 內閣「明 發上諭」,軍 機處「寄信諭旨」。 題本 的上下行 往還,皆 循官僚
體制,逐 級呈上或下達。但是, 密摺則秘密 進行。上行方面, 各部 門的官 員可單獨
上奏而不 經其上司 轉達。同 樣,下行方面,皇帝的「廷 寄」也是直接 交予個別 部門
的有關官員而不經其上司。如此,則皇帝( 及軍機處 )可明瞭整個官僚各部門的運
作情形,而各部 門除了本身的運作外,對其他部門則一無所 知,是為 秘密 政治 的極
點。

3. 提高 政治效率
聖祖朝中 晚期,清代內閣大學士和各部長官 對政策 認為不 合情者有 封駁 之權,且官
僚之間推倭 之風嚴重, 機關 因循 守舊。軍 機處則對每日一切奏 折,於 當天直接上 呈,
由皇帝親批;軍 機大臣承旨 繕後,立 即發 出。 尤其是 機要章奏,由廷 寄直達地方。
既免除中 途周 折,不 至貽誤大事, 還加強皇帝與各方的直接 溝通。加上軍 機處成員
「通敏」,「 熟諳 政體」, 就使軍機處成為 具有高效率的中 樞機構和皇帝的 得力助
手。自軍 機處設立後, 從無今天的事 拖到明後天 去辦的現象。

4. 收攬漢人
軍機處定制後 選用之大臣, 並無滿漢之分,由是漢人 參與中 樞政要者 曰多。此一開
放政策, 對消 弭滿漢隔膜 ,實起一積極作用。且漢人之 得選為軍 機大臣及 章京 者,
悉皆進士舉貢 出身,則 滿清既可憑此吸納 大批漢 族知識份子,以為 己助,達 收攬漢
族人心之效, 對於滿人的統 治,作用甚大。事 實上, 清室委以重任者, 終究是滿族

28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KAN SIR 明清君主集權 中學文憑試中國歷史科 2013

大臣, 如乾隆 初年漢臣 張廷玉為軍 機處領班大臣, 高宗 卻常於晚膳後召滿臣傅恒 獨


對,即是一 例。

29
版權所有 不得買賣 翻印引用 必經批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