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主題二:心靈的探索(2-我是誰)

二、張默〈豹〉[自我形象]
【課文】

牠的內心的風景,就是望不盡的天涯

蔓草萋萋,遮斷牠的瞳孔的去路

從空無的背後出發

世界還是空無一片

牠,抖擻著矯健的身子

牠,偵伺著自己的方位

牠,撥弄著隱藏的欣喜

牠,搖曳著心靈的風雨

橫在牠的腳下的,是一片

無端的空白,寒冷以及顫慄

當人類鼎沸著某些淒絕以及毀滅的吶喊

只有牠是不言不語的

唯一的醒著

【寫作背景】

張默(1931-)
,本名張德中,安徽省無為縣人。1949 年來台,陸軍官校畢
業,革命實踐研究院講習班結業,而後獲世界藝術文化學院頒授榮譽文學博士。
曾與洛夫、瘂弦合辦《創世紀》詩刊迄今,獲奬無數,詩作被譯為英、法、德、
日等十餘國文字,一生奉獻於現代詩,身兼詩人、詩評家、詩集編輯、詩活動熱
心者等多重身分,故詩人蕭蕭稱之為「詩癡」:
「張默正是一個詩癡,為詩癡狂,
為詩廢寢忘食,為詩典當衣褲、典當青春,四十年猶未已。」其詩風從晦澀的繽

1
紛意象走回明朗,從懷舊迎向台灣本土,關懷的視野寬闊而深沉,著有詩集《上
昇的風景》、《無調之歌》、《陋室賦》、《愛詩》、《光陰》、《張默世紀詩選》等。
本詩選自詩集《無調之歌》 ,後重新選錄於《張默世紀詩選》 ,宗法國象徵詩
人里爾克同名詩而有所變化,而二詩間的異同比較亦饒富興味。
張默自己在《現代詩的投影》中提及里爾克的〈豹〉 :「這匹豹不是普通的豹,
而是作者把握住豹的心中思想、意志、感情和行動,豹也有它的精神世界,它正
展示了它的內心世界,這是作者從長久的觀察與守候中所得來的結晶『靜觀』,
使我們看到所欲表達事物的真貌,而『內省』使我們鑑別真品與糟粕之不同。」

【延伸閱讀】以動物譬喻自我

1. 胡適〈老鴉〉: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啞啞的啼。
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

天寒風緊,無枝可棲。
我整日裡飛去飛回,整日裡又寒又飢。
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也不能叫人家繫在竹竿頭,賺一把小黃
米!

2. 里爾克〈豹-巴黎植物園〉: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鐵欄
纏得這般疲倦,什麼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條的鐵欄杆,
千條的鐵欄後便沒有宇宙。

強韌的腳步邁著柔軟的步容,
步容在這極小的圈中旋轉,
仿佛力之舞圍繞著一個中心,
在中心一個偉大的意志昏眩。

2
只有時眼簾無聲地撩起。——
於是有一幅圖像浸入,
通過四肢緊張的靜寂——
在心中化為烏有。

3. 辛鬱〈豹〉:

一匹
豹 在曠野之極
蹲著
不知為什麼

許多花 香
許多樹 綠
蒼穹開放
涵容一切

這曾嘯過
掠食過的
豹 不知什麼是香著的花
或什麼是綠著的樹

不知為什麼的
蹲著 一匹豹
蒼穹默默
花樹寂寂

曠野
消 失

3
【隨堂寫作】

(1) 請用現代詩(4-6 句)的形式,並選取一種海洋動物(外形、習性、動作、心

理),或一幅海洋情境(有景、物、人等元素),來喻寫自我的特質或心境。

(2) 將上述文字轉化為圖像,須含遠、中、近三種景,以 2B 構圖後再著色。


(A4

直式,詩句+姓名+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