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16 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档编号:__________

毕业论文(设 计 )
论文题目:陈-西蒙斯-薛定谔方程的研究
英 文:The research on Chern–Simons
–Schrödinger equations
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姓名: 张灿
学号:122208101142
指导老师: 万优艳

2016 年 5 月 15 日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陈-西蒙斯-薛定谔方程的研究
学 生:张灿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指导老师:万优艳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摘要
本文中我们首先研究了一类带特殊非线性项和正的径向对称位势的陈-西蒙
斯-薛定谔方程。我们得到了当参数  充分大时,该方程没有非平凡的径向对称
解。其次,我们讨论了带指数增长非线性项和正的非径向对称位势的陈-西蒙斯-
薛定谔方程。通过山路引理,我们证明了一个非径向对称解的存在性。

关键 词
积分理论;变分法;山路引理;陈-西蒙斯-薛定谔方程;径向对称解;非径向对
称解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irst of all, we consider the nonlinear Chern–Simons


–Schrödinger equations with special nonlinearities and positive radial potentials.
We obtain that this equation has no non-trivial radial solutions when the
parameter λ is sufficiently large. Next, we disscuss Chern–Simons
–Schrödinger systems with exponential nonlinearities and positive non-radial
potentials. By the mountain pass theorem, we prove the existence of a non-radial
solution of this problem.

Keywords
Integral theory; Variational methods; Mountain pass lemma;
Chern-Simons-Schrödinger equations; Radial solutions; Non-radial solutions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主要结论................................................................................................... 2
第三章 带特殊非线性项时径向对称解的非存在性............................................................... 4
3.1.预备知识...................................................................................................................... 4
3.2.定理 2.1 的证明.......................................................................................................... 5
第四章 带指数增长的非线性项时非径向对称解的存在性................................................... 5
4.1.预备知识...................................................................................................................... 5
4.2.山路引理结构和(PS)条件的证明............................................................................ 10
4.3.定理 2.2 的证明.......................................................................................................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一章 绪论

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也是众多学者长期研究的热点问题。近
十几年来,带非局部项的椭圆型薛定谔方程和方程组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
该方程和方程组有着实际的物理背景。例如:在对克尔介质中的电磁波(非线性
光学)、量子力学、基态解(量子力学多体系统)等物理现象的研究中,我们得
到了带哈特里型非线性项的薛定谔方程和薛定谔-泊松方程组;在对高温超导电
性、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和 Aharovnov-Bohm 扩散等负离子量子物理的研究中,我
们常常需要研究陈-西蒙斯-薛定谔方程。这三类方程都含非局部项,并且非局部
项都可以用卷积来表示。本文中我们研究的是在不同的位势和非线性项的条件
下,陈-西蒙斯-薛定谔方程解的非存在性和存在性问题。

1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第二章 文献综述和主要结论

陈-西蒙斯–薛定谔方程(CSS 方程)是由【1】和【2】提出,它描述了高
温超导体的特性,量子霍尔效应,和 Aharovnov-Bohm 散射等。利用由【3】和【4】
中的对称性假设和库仑规范条件,CSS 方程给出了下面的问题:

 h( s ) 2 h 2 (| x |)
 u  wu  (   u ( s )ds )u  u  g (u ) 在 R 2 中, (2.1)
| x| s | x |2
 2s
u ( )d , g u    u u , 而且 w,   R.
p1
其中 h( s )  
02
在 g u  是超线性时,【3】和【4】中研究了(2.1)的径向驻波的存在性,不
存在性和多解的存在性。
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下面薛定谔方程的径向驻波的不存在性。

h( s ) 2
 h 2 (| x |)
 u  V  x u   (  u ( s )ds  )u  g (u ) 在 R 2 , (2.2)
| x| s | x |2

其中   0, V  x  和 g u  满足下面的假设:

V 1 V x  C R 2 , R 和 V x   V  x   a  0 对于所有的 x  R 2
;

V 2 lim V  x   V    0, ;
x 

g1 g (u )  au n sin u , 其中 a 的定义见 V 1 且 n  2,3.


当 V  x  是径向对称函数且 g u  是渐进线性时,作者在【5】中通过变分法得
到(2.2)的径向解的存在性和多解的存在性取决于参数  。他们同样证明当参
数  足够大时(2.2)没有非平凡的径向对称解。

受 到 上 面 文 献 的 启 发 , 我 们 感 兴 趣 的 是 当 V x  是 径 向 对 称 函 数

g u   au n sin u , n  2,3 时 ,(2.2) 的 径 向 解 的 不 存 在 性 。 当 n  1, 我 们 有

g u 
0  a, u  0. 在【 6】中作者得到对 于所有的   0 当 n  1 时(2.2)没有非
u
平凡的径向对称解。很显然,在这里当 n  2,3, g u  既不是渐进线性的也不是超
g u 
线性的,且 是无界的。根据【5】中的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主要结论:
u
定理 2.1.假设 V  x  满足 V 1, V 2 而且 g1 成立,那么存在 *  0 使得当   *

2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时,(2.2)没有非平凡的径向对称解。
我们还研究了如下一类带有指数增长非线性项的陈-西蒙斯-薛定谔方程。假
设规范场满足库仑规范条件,那么 CSS 系统给出下面的问题:

 2 2

   u  V  x u  A0 u  u  AJ
2
u   f u   2i J AJ  J u
 J 1

 1 A0  A2u 2 ,  2 A0   A1u 2 。 (2.3)


 1 2
 1 A2   2 A1   u , 1 A1   2 A2  0
 2

本文中,我们假设 V (x) 和 f (u ) 满足:

 
(V 3) V : C R 2 , R 且 V ( x)  V0  0, x  R 2 ;

(V 4) V ( x)1  L1 ( R 2 );

f ( s)
(F1) , lim 2
 0 ,   0;
s  
e s

(F 2) f  C ( R, R ) 且 f (0)  0;

(F 3)   6 和 s1  0 使得对所有 s  s1

s
0  F ( s )    f (t )dt  sf ( s );
0

(F 4) lim 2 F (s)s 2
 1 , 其中
s 0

1  inf
R2
( u  V ( x)u 2 )dx
 V0  0 ,
uE \{0}
R 2
u 2 dx

其中 E  {u  H ( R ) : 2V ( x )u dx  } 是 H 1 ( R 2 ) 的一个子空间并且也是一个希尔
1 2 2

伯特空间,其内积定义为
u , v   (uv  V ( x)uv)dx, u , v  E.
R2

1
我们举一个满足 ( F1)  ( F 4) 的例子: f ( s )   (2 s  s 2 )e s ,其中 0    。于是
2

我们有 F ( s)  s 2 e s 。这里,我们只验证 (F 3) 和 (F 4) 成立:

F ( s) s 2es 1
lim  lim  lim  0;
| s |   sf ( s ) 2
| s |   s ( 2 s  s )e s | s |   2  s

3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 F (s)
lim 2
 2 lim e s  2  1 。
s 0 s s 0

在【7】中,作者证明了含超线性增长非线性项的陈-西蒙斯-薛定谔方程非
径向的对称解的存在性。在【8】中,作者考虑一个在二维空间中的含指数增长
的非线性项的非齐次椭圆问题,通过山路引理,他们得到解的存在性。受到【7】
【8】的启发,我们由山路引理研究得到下面的结论。
定理 2.2 假设 (V 3)  (V 4) 和 ( F1)  ( F 4) 成立,那么问题(2.3)存在一个解。

第三章 带特殊非线性项时径向对称解的非存在性

3.1.预备知识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证明(2.2)径向解的不存在性即定理 2.1。在这里我们用
 
H r1 R 2 表示径向对称索伯列夫空间,其范数为:
1
|| u ||: (  (| u |2  | u |2 )dx ) 2 ,
R2

该范数等价于
1
|| u ||v : (  (| u |2  V ( x) | u |2 )dx ) 2 。
R2

1 2
让我们定义能量泛函 I  : H r ( R )  R ,

1 
I  (u )   | u |2  V ( x)u 2 dx  u    G(u )dx, (3.1)
2 R2 2 R2

2
u2  x  2 
其中  u  : 2 x 2  0 2 u  d  dx 且 G (u )  0 g ( x)dx 。
u

我们回顾【3】和【4】中两个结论,这两个结论对于我们这里的能量泛函也
是成立的,它们将会用在我们主要定理 2.1 的证明中。
引理 3.1.泛函 I  在 H r1 R 2 中连续可微而且其临界点是(2.2)的一个弱解。
 
此外, I  的一个临界点 u 属于 C 2 R 2 ,所以这个弱解 u 就是(2.2)的一个经典解。
引理 3.2.当 u  H r1 R 2  时,   0, 下面的不等式成立
2 u 2 | x|  2
 | u | dx  2  | u | dx   2 0
4 2
( u ( s )ds ) 2 dx 。
R2 R2
 R2 | x | 2

4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2.定理 2.1 的证明

证明:假设 u  H r1 R 2  是(2.2)的一个解。我们得到存在 C  C (v0 )  0 使得

au 3 sin u  au 2  C a u 4 , n  2

g u u  
4
 au 2  C u , (3.2)
 au 4 sin u  a u 4 , n3

其中当 n  3, C a   a 。由引理 3.1, 用 u 乘以方程(2.2)后部分积分,我们得到

 h( s ) 2 h 2 (| x |) 2
 | u |  V ( x)u dx    ( )u dx   g (u )udx  0.
2 2
u ( s )ds  (3.3)
R2 R2
|X | s | x |2 R2

1 1
根据(3.2),(3.3)和引理 3.2,选择   , 我们有
2 

2  h( s ) 2 h 2 (| x |) 2
0   | u |  V ( x)u 2 dx    (  u ( s )ds  )u dx   g (u )udx
|X | s | x |2
R2 R2 R2

h 2 (| x |) 2
  |u | 2  (V ( x)  a )u 2 dx    2
u dx   C | u | 4 dx
R2 R2
| x| R2


 (1   2 )  | u |2 dx  (  C )  | u |4 dx
R2
2 R 2


(  C )  | u |4 dx.
2 R 2

因此,如果   8C 2 , 那么 u 一定为 0。 □

第四章 带指数增长的非线性项时非径向对称解的存在性

4.1.预备知识
1
 2 2  2
H 1 ( R 2 ) 表示赋以范数为 u    ( u  u )dx  的索伯列夫空间。我们研究
 2 
R 
下面这个 H 1 ( R 2 ) 中的子空间

E  {u  H 1 ( R 2 ) :  V ( x )u 2 dx  } ,
R2

这是一个希尔伯特空间并且赋有内积

5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u , v    uv  V  x  uv dx, u , v  E 。
R2

参见【9】和【10】,我们有:由条件 (V 3)  (V 4) 表明嵌入

E ↪ H 1(R2 ) (4.1)
是连续的;由赫尔德不等式得到
1
u L1 ( R2 )  (  V ( x)1 dx) 2 u , (4.2)
R2

于是,
E ↪ Lq ( R 2 ), 1  q   (4.3)

也是连续的;此外,由条件 (V 4) 可得 E ↪ Lq ( R 2 ), 对所有的 1  q   是紧嵌入。


(2.3)的能量泛函为:
1 2 2 2 2
J (u )  
2 R2
( u  V ( x) u  A12 u  A22 u )dx   F (u )dx ,
R2

u
其中 F (u )   f ( x)dx 。注意到   C0 ( R ) ,有
 2
0

J ' (u ),   u  V ( x)u  ( A u   A (u ))u  A0 u dx    f (u )dx


2 2
1 2
2
R R2


2 2
J ' (u ), u   ( u  V ( x)u 2 )dx   3( A12 (u )  A22 (u )) u dx   uf (u )dx.
R2 R2 R2

由(2.3)可得
 u2  u2
A1   2  , A  1  ,
 2  2  2 
   
于是,
 u2 2
x2  y2 u ( y )
A1  A1 u   K 2 *   1
 2  2 R2
x y
2
2
dy,
 
 u2 1 x1  y1 u  y 
2

A2  A2 u    K1 *  
 dy,
 2  2 R2
x y
2
2
 
 xj
其中 K j 
2 x
2
, j  1,2 , *表示卷积。恒等式 A0  1 A2 u 2   2 A1 u 2 给出了    
A0 的表达式:

6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A0  A0 u   K1 * A1 u  2
 K * A u 。 2 2
2

由对非线性项 f 所提出的条件,我们可以得以下的结论。

引理 4.1.(1)如果 F1 和 F 3 成立,那么 q  2, C q,   ,使得当 s   时,



F s   C s e s  1 ;
q
 2

(2)如果 F 3 成立,那么 C1  0, C 2  0 使得

F s   C1 s  C2 , s  R ;

(3) 如果 F1 和 F 4  成立,那么   0, b1 , b2  0. 使得


f s   b1 s  b2 es  1 , s  R 。
2

f s 
证明:(1)因为 F1 成立,所以 R  0, 使得 2  1,  s  R. p  1, C  ,   ,
e s

使得当 s   时,有

1
p

C s e s  1
2
2
  C s 1  e 。 p s 2

e s
于是,
p
 2

f s   C s 1  e   s  e  s  C s e s  1 。
2 p
 2

又由 F 3 ,  s   ,我们有 0  F s   sf s   C s
p 1
e s 2
1.。
取 q  p  1 ,则 q  2 。结论(1)成立。

(2) i  当 s  s1 时,由 F ' t   f t  和 F 3 ,我们有

s s s f t  s dF t  F s 
 ln   dt   dt    ln 。
s1 s1 t s1 F t  s1 F t  F s1 
那么,

s
F s     F s1 , s  s1 。
 s1 

 f s 
ii  当 s   s1 时,我们有  。上式两边同时在 s, s1  上积分,我们有
s F s 

7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s1 F  s1 
 ln  ln 。
s F s 
那么,

 s
F s   F  s1    。
 s1 

1
令 C1  minF s1 , F  s1  。从而
s1

F s   C1 s ,  s  s1 。

(4.4)

iii  当 s   s1 , s1  时,由于 F 在  s1 , s1  中连续,存在 k  0, 使得  s  s1 有

F s    k  C1 s  C1 s1  k 。
 
(4.5)
根据(4.4)和(4.5),我们可以得到
F s   C1 s  C2 , s  R 。


其中 C 2  C1 s1  k 。

(3)根据(F1), R  0, 使得

f s  2

s 2
 1  e s , s  R 。
e

f s   es  1, s  R 。
2
(4.6)
2 F s  f s 
根据(F4),令 lim 2
 lim  l  1 ,∃s0 > 0, 使得
s 0 s s 0 s
f s  l
 l  ,  s  s0 ,
s 2

l f s  3l
  。
2 s 2
于是,
f s  3 l l 
 max  ,  。
s  2 2

所以,  s  s0 , b1  0 ,使得

8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f s   b1 s 。 (4.7)

因为 f 在 s 0 , R  中连续,所以存在 k  0, 使得

f s   k , s  s0 , R  。 (4.8)

选择 b2 使得

 2
b2 eR 1  k 。 
根据(4.6),(4.7),(4.8),存在 b1  0, b2  0, 使得

 
f s   b1 s  b2 es  1 , s  R 。
2

本文中,我们将用到【11】中的山路引理来证明解的存在性。

引理 4.2.(山路引理) 设 E 是 Banach 空间, I  C1 E, R  满足

(i) I 0   0 ,存在   0 使得 I B 0     0 ;

(ii) 存在 e  E \ B 0  使得 I e   0 。
令  是 E 中联结 0 和 e 的道路的集合,即

  g  C 0,1, E  | g 0   0, g 1  e,


再记
c  inf max I  g t  。
g t0 ,1

那么, c   且存在 I 的  PS c 序列。如果 I 再满足(PS)条件,则 c 是 I 的临界值。


我们将用下面这个【7】中的结论来证明(PS)条件。

引理 4.3. 假设 un 在 R 2 中几乎处处收敛于 u 且在 H 1 ( R 2 ) 中 un 弱收敛于 u 。定

义 Aj ,n : Aj (un ( x)), j  0,1,2. 那么

(i) Aj ,n 在 R 2 中几乎处处收敛于 A j (u ( x)) 。


2 2 2
(ii) R 2 Ai ,nunudx, R 2 Ai ,n u dx 和 R 2 Ai ,n un 收敛于 R 2 Ai u dx, i  1,2; R 2 A0,n u n udx
2 2 2 2

2 2
和  2 A0,n u n 收敛于 R 2 A0 u dx.
R

2 2 2
(iii)  2 Ai (u n  u ) u n  u dx   2 Ai (u n ) u n dx   2 Ai u  u dx  on (1), i  1,2.
2 2 2
R R R

最后,我们回顾【8】中的结论,它将会被我们用来证明山路引理结构。

9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引理 4.4.(i) 如果   0 且 u  H 1 R 2  那么

 e 
u 2
 1 dx   。
R2

此外,如果 u 2  1, u 2  M   而且   4 ,那么存在一个常量 C  C M ,  , 使
2


 e 
 1 dx  C M ,   。
u 2

R2

(ii)令   0,   1 。那么,对任意    存在一个正常数 C  C   使得 s  R ,

e s 2
r
 1  C es  1 。  2


特别地,如果 u  H 1 ( R 2 ) ,那么 e u  1  L1 ( R 2 ) 。
2
 

(iii)如果 v  E ,   0, q  0 ,v  M , 且 M 2  4 , 那么,存在 C  C  , M , q   0
使得
 e 
v 2 q q
 1 v dx  C v 。
R2

4.2.山路引理结构和(PS)条件的证明
首先,我们证明山路引理结构。

引理 4.5. 如果 F1, ( F 3) 和 (F 4) 成立 , 那 么存在   0,   0 , 使 得当

u   时,有 J (u )   。

证明:由 (F 4) ,存在  ,   0 使得对  s   我们有


1   2
F (s)  s 。 (4.9)
2
由引理 4.1 中的(1), q  2 ,存在 C  C (q,  ) 使得当 s ≥ δ 时,有

F ( s )  C s e s  1 。
q
 2
 (4.10)
(4.9)和(4.10)表明
  2 q 2
F (s)  1 s  C s (es  1) , s  R 和 q  2 。
2
由  的定义,引理 4.4 中的(iii)和连续嵌入(4.3),我们得到
1 2 1   2 q 1  1    2 q
J (u )  u  u C u  1  u C u 。
2 2 2
2 1 
因此

10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      q 1 
J (u )  u  1  1  u C u 。
2  1  

由   0 和 q  2 ,我们可以选择   0,   0 使得

J B 0     0 。 □

引理 4.6. 如果 f 满足 F 3 ,那么存在 e  E 且 e   使得 J (e)  inf


u 
J (u ).

证明:令 u  H 1 ( R 2 ) 使得在 B1 中 u  s1 ,在 B2c 中 u  0 而且 u  0 。令 K  supp (u )

由引理 4.1 中的(2),存在正常数 C1 ,C2 使得



F ( s )  C1 s  C2 , s  R 。
因此,当 t  1 时,我们得到
t2 2 6
u

J (tu ) ≤ u  Ct 6 u  Ct θ dx  C1 k 。
2 x:t u x  s1 
 

由于   6 ,我们得到当 t   时, J (tu )   。定义 e  tu ,当 t 足够大时,


结论成立。 □
由引理 4.2 可知,存在 J 的  PS c 序列。下面,我们证明 J 的  PS c 序列是有
界的。

引理 4.7. 假设 F1 和 F 3 成立,且 {un } 是 J (un ) 在 E 中的  PS c 序列 , 即

J (un )  c 且 J ' (un ) → 0 。那么

un  C 。

证明:注意到
1
2
un
2

1

2 R2
A12n u n
2
 A22n u n
2
dx   F (u )dx  c  o 1 ,
n n
R2

且   E ,有

 (u   V x u  )dx   A u   A u u   A u  dx   f u dx  o    。


2 2
n n 1 n 2 n n 0 n n n
R2 R2 R2

根据 F 3 和   6 ,我们可以得到

11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2 
 2 
2

R
2 2

2

c   n u n    1 u n    3   A12n u n  A22n u n dx   F u n   f u n u n dx  2
R

  2
   1 u n   F un   f un un dx ,
2  { x: u n  x  s1

其中当 n   时, n  0 。因为 ∀s ≤ s1 ,有 f s s  F s   C1 s ,又根据(4.2),


我们有

  2
C   n un    1 un  C un ,
2 

于是 u n  C 。 □
最后,我们证明(PS)条件成立。

引理 4.8.函数 J 满足 Palais-Smale 条件。


证明:令 {un } 为 Palais-Smale 序列,根据引理 4.7 ,{un } 是有界的。因此我们
可以假设存在一个子序列(仍记作 {un } ),当 n   时,在 E 中 un ⇀ u0 ,在 Lq R 2  
中 un  u0 ,q  1 ,而且在 R 2 中 un ( x)  u0 ( x) 。我们可以得到当 n   时,
a .e .

 ( f (u )  f (u ))(u
2
n 0 n  u0 )dx  0 。 (4.11)
R

事实上,由引理 4.1 的(3),对所有的   0 ,存在 b1 , b2  0 使得

 2
f ( s )  b1 s  b2 es  1 , s  R 。 
那么,我们有


f (u n )  f (u0 ) u n  u0  C1 u n  u0  eun  1  eu0  1 u n  u0  2
 2
 (4.12)

于是,根据赫尔德不等式以及引理 4.4 中的(i),(ii),我们可以得到(4.11)是


正确的。
由引理 4.3.中的(ii),我们可以得到:当 u   时,

 A u u
2
0 n n  A0 u0 u0 u n  u0 dx  0 (4.13)
R


 ( A (u   
2
1 n )  A22 (u n ))u n  A12 (u0 )  A22 (u0 ) u0 (u n  u0 )dx  0 。 (4.14)
2
R

由(4.12),(4.13),(4.14)我们有
 J ' (u n )  J ' u0 , u n  u0   A u   A (u ) u  A (u  
2 2 2 2
u n  u0 1 0 2 0 0 1 n )  A22 (u n u n (u n  u0 )dx
R2

12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 ( A0 (u0 )u0  A0 u n u n )u n  u0 dx   ( f u n   f u0 )u n  u0 dx 。
R2 R2

我们得到当 n   时,un  u0 。 □

4.3.定理 2.2 的证明

证明:根据引理 4.2、引理 4.5、引理 4.6 和引理 4.8,泛函 J 在水平集


c  inf max J  g t 
g  t0 ,1

u0
有一个临界点 ,其中   g  C 0,1, E  | g 0   0, g 1  e。 □

13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致谢

经过大概一学期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陈-西蒙斯-薛定谔系
统的研究》,这不是我一个人努力可以完成的,非常感谢这段时期各位老师,同
学对我的关心照顾。尤其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万优艳老师,从一开始我们题目的选
定,到后来相关资料的收集,到最后论文框架的修改以及论文的定稿,她都给了
我无私的帮助和耐心的指导。不管是开题报告、文献综述的修改,还是论文的定
稿,万老师都是一遍一遍的检查后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并督促我改正过来。
而且每当我遇到不懂的地方,老师都会仔细讲给我听。有时为了指导我,她放弃
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而且万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专业知识,
教会了我如何学习以及查找资料,更是教会了我许多行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我
相信我会因有这样的老师而变得不一样。当然还要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
学者,正是由于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受到启发,才能完成本篇论文的写
作。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父母,谢谢他们长期的支持和鼓励。

最后也向评审论文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

14
江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 Jackiw R., Pi S.-Y., Classical and quantal nonrelativistic Chern-Simons


theory, Phys. Rev. D 42(1990), 3500-3513.
【2】Jackiw R., Pi S.-Y., Self-dual Chern-Simons solitons. Progr. of Theoret. Phys.
Suppl., 107(1992), 1-40.
【3】Huh H., Standing waves of the Schrödinger equation coupled with the Chern-Sinons
gauge field. J. Math. Phys., 53(2012), Article ID: 063702.
【4】Byeon J., Huh H., Seok J., Standing waves of nonlinear Schrödinger equations
with the gauge field. J. Funct. Anal., 263(2012), 1575-1608.
【5】Wan.Y, Tan.J, Standing waves for the Chern-Simons-Schrödinger systems without
(AR) condition. J. Math. Anal. Appl., 415(2014), 422-434.
【6】Dong K, Zhang C, Zhu K., Zhang Z, Xie J., Wan Y, The nonexistence results of
radial solutions to some Chern-Simons-Schrödinger equations, Pure Mathematics
4(2014), 218-221.
【7】Wan Y, Tan J., the existence of nontrivial solutions to Chern–Simons
–Schrödinger systems. preprint.
【 8 】 do Ó J.M., Medeiros E., Severo U., A non-homogeneous elliptic problem
involving critical growth in dimension two, J. Math. Anal. Appl., 345(2008),
286-304.
【9】Kondratev V., Shubin M., Discreteness of spectrum for the Schrödinger operators
on mani folds of bounded geometry, Oper. Theory Adv. Appl., 110(1999), 185-226.
【 10 】 Liu Z., Wang Z.Q., Schrödinger equations with concave and convex
nonlinearities, Z. Angew. Math. Phys., 56(4) (2005), 609-629.
【11】陆文端. 微分方程中的变分方法[M]. 科学出版社, 2003.

1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