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报告 11/15/2023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题 目:氢氧化铁溶胶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姓 名:张兆骥

学 号:2100011726

组 别:第 9 组 6 号

实验日期:2023 年 11 月 15 日星期三

温 度:17.94℃

大 气 压:102.01 kPa

摘要:
实验使用凝结法配置了氢氧化铁胶体,并透析化,最终得到了电导率为 0.319 mS·cm-1 的氢氧化铁
胶体,保存以供下周使用。利用了上周配置好的胶体,测得左、右、平均迁移速度为𝑣𝑙𝑒𝑓𝑡 ± 𝜎𝑣,𝑙𝑒𝑓𝑡 =
(1.95 ± 0.07) × 10−5 m·s-1 , 𝑣𝑙𝑒𝑓𝑡 ± 𝜎𝑣,𝑙𝑒𝑓𝑡 = (1.56 ± 0.10) × 10−5 m·s-1, 𝑣𝑙𝑒𝑓𝑡 ± 𝜎𝑣,𝑙𝑒𝑓𝑡 = (1.75 ±
0.07) × 10−5 m·s-1,电极间距𝑙 ± 𝜎𝑙 = 22.65 ± 0.25 cm,算得电动电势有𝜁 ± 𝜎𝜁 = 62.9 ± 2.3 mV。

关键词:
胶体 透析 电泳 电动电势

张兆骥 2100011726 1 / 12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报告 11/15/2023

1 引言

张兆骥 2100011726 2 / 12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报告 11/15/2023

张兆骥 2100011726 3 / 12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报告 11/15/2023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和仪器
2.1.1 试剂
FeCl3 溶液(10%),AgNO3 溶液(0.01 mol/dm3),KSCN 溶液(0.1 mol/dm3),KCl 溶液(0.08 mol/dm3),
50000-100000 Da 透析袋。
2.1.2 仪器
滴管,单口烧瓶,烧杯,试管,5 mL 量筒,透析袋夹子;电加热套,电磁搅拌器,电导率仪,
U 形电泳管,稳压电泳仪,铂电极,水浴锅,秒表。
2.2 实验内容
2.2.1 Fe(OH)3 溶胶的制备
清洗量筒、滴管、试管、单口烧瓶、磁子并组装。在 250 mL 单口烧瓶中加入 100 mL 去离子
水,加热至沸。一边搅拌一边缓慢滴加三氯化铁溶液 5 mL,加完微沸状态保持 5 min,得到红色
氢氧化铁溶液。过程中不可补加水。
2.2.2 Fe(OH)3 溶胶的纯化
(1) 透析袋的处理
从热水中用玻璃棒挑出透析袋,一端用夹子夹好并装入去离子水试漏。使用后要清洗后放入
公共台面的大烧杯中回收。
(2) 溶胶的纯化
将制得的溶胶倒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另一端用夹子夹好并测试是否漏液,密封好的透析袋
置于已有预热好的去离子水的 1000 mL 烧杯中电磁搅拌下透析。尽可能使透析袋转动起来提高透
析效率。前一个小时中每 20 min 换一次水,换水时分别用 KSCN 溶液和 AgNO3 检验,直到 Cl-检
测不到后改用电导率仪测量溶液电导检测透析速率,电导率变化缓慢时可更换新的去离子水,直
至透析液电导< 30 μS·cm-1,再用电导率仪测量溶胶电导率。偷袭完成后,将装有溶胶的透析袋置
于盛有新鲜去离子水的烧杯中,并将写好溶胶电导值以及姓名和学号信息的标签纸贴于烧杯外壁,
杯口用保鲜膜密封,放于指定位置储存,供下周实验同学使用。
2.2.3 溶胶电泳实验
测量溶胶电导值,配置和溶胶电导值相同的 KCl 溶液作为辅助液。彻底清洗电泳管值内壁不
挂水珠,去离子水洗三次,少量辅助液润洗两次,固定在支架上,中间管加溶胶至刻度 4 cm 附
近,滴管交替向左右两管沿管壁小心滴加辅助液,直至页面达刻度 8~9 cm。开始加辅助液时要慢,
防止液面震荡。液面震荡时应立即停止等待稳定后再加入。液面高度较高时,可适当加快滴加速
度。
将电极插入电泳仪正负二孔中,打开电泳仪预热,将两电极插入盛有辅助液的烧杯中,调节
两极间电压为 100±5 V 区间内。断开回路,小心将电极插入电泳管中液面下约 1 cm,记录电极位
置和界面位置。联通电路开始电泳实验并计时,观察溶胶与辅助液的界面位置,每隔 1 min 记录
正负极假面位置并记录界面状态和电极表面变化。
测完后关闭电源,用棉线或软尺沿电泳管中心线测量两电极间距离,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计
算电动电势。

3 数据和结果
合成、纯化和电泳实验均由本人和吴承文同学(第 9 组 5 号)同学合作完成,在此致谢!
3.1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3.1.1 记录更换水的次数,时间间隔及离子检测结果;记录透析液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和最后溶
胶的电导率
实验中记录了每次更换水的时间和每次的离子检测结果,为了方便比较,我们还测量了每次
的透析液电导率值,记录在下表:

张兆骥 2100011726 4 / 12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报告 11/15/2023

表1 透析液检测结果和电导率值
Table 1 Dialysate test results and conductivity values
Fe3+离子检测 Cl-离子检测
时间 溶液电导
(KSCN 溶液) (AgNO3 溶液)

11:45 有 有 2.34 mS·cm-1

12:05 有(略微变黄) 有 2.73 mS·cm-1

12:25 无 有 1.18 mS·cm-1

12:45 无 有 0.66 mS·cm-1

13:05 无 有 0.214 mS·cm-1

13:25 无 有 114.7 μS·cm-1

13:45 无 有(溶液略蓝) 90.9 μS·cm-1

14:05 无 无 37.2 μS·cm-1

14:25 无 无 25.2 μS·cm-1

14:45 无 无 22.5 μS·cm-1

15:05 无 无 10.6 μS·cm-1

用透析液电导对时间作图如图 1:

图 1 透析液电导率对时间做图
Graph 1 Dialysate conductivity plotted against time

可以发现透析液电导率的对数值在除去第一个显然离群的点后近似为一条直线,符合扩散定
律的预期。在透析液电导率小于 30 μS·cm-1 时检测了溶胶的电导率,分别为 0.402 mS·cm-1,0.374
mS·cm-1 和 0.319 mS·cm-1。

3.1.2 观察胶体迁移的方向,确定胶体所带电荷
氢氧化铁胶体向负极迁移,可以知道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这和法扬斯规则的预测一致。
3.1.3 记录电泳时胶体界面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并作图,计算平均泳动速度
测得上周制备的胶体电导率为 29.0 μS·cm-1,配置了电导率为 29.2 μS·cm-1 的辅助液。
记录每分钟胶体左右两侧界面位置,并计算出移动的均值,均值满足Δℎ̅ = 1/2(ℎ𝑟𝑖𝑔ℎ𝑡 − ℎ𝑙𝑒𝑓𝑡 )。
记录在下表中。电压值为 103 V,处于 100±5 V 范围内。左侧界面高度数据为本人读取,右侧界

张兆骥 2100011726 5 / 12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报告 11/15/2023

面高度数据由吴承文同学读取,胶体由上周同学制备,一并在此致谢!

表2 界面高度和时间的关系
Table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face height and time
时间/min 左侧界面高度/cm 右侧界面高度/cm 1/2 两液面高度差/cm

0 3.9 3.71 -0.095


1 3.7 4 0.15
2 3.65 4.2 0.275
3 3.52 4.3 0.39
4 3.35 4.41 0.53
5 3.27 4.5 0.615
6 3.12 4.6 0.74
7 3.05 4.62 0.785
8 2.87 4.71 0.92
9 2.82 4.80 0.99

由于开始时电泳仪电流显示为 0,怀疑是仪器调整出现问题,断电后检查未发现问题又重新
打开,因此零时刻的数据不能采信。用其他数据对时间作图,得到下图。

左侧液面高度
右侧液面高度
4 平均移动量
线性拟合
线性拟合
线性拟合
3
left (cm)

Equation y = a + b*x
Plot left right average
Weight No Weighting

2 Intercept
Slope
3.84694 ± 0.02331
-0.11717 ± 0.00414
3.99667 ± 0.03577
0.09267 ± 0.00636
0.07486 ± 0.01984
0.10492 ± 0.00353
Residual Sum of Squares 0.00721 0.01697 0.00522
Pearson's r -0.99565 0.98392 0.99607
R-Square (COD) 0.99133 0.96811 0.99216
Adj. R-Square 0.99009 0.96355 0.99103

0
0 2 4 6 8 10
Time (min)
图 2 界面高度对时间做图
Graph 2 Interface height plotted against time

直线拟合可以计算出斜率即界面移动速度。左侧界面移动速度,右侧界面移动速度和移动平
均值分别求出移动速度为 0.117 cm·min-1,0.094 cm·min-1,0.105 cm·min-1。分别计算不确定度。

张兆骥 2100011726 6 / 12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报告 11/15/2023

直线拟合的不确定度满足:

𝜎𝑙𝑖𝑛𝑒𝑎𝑟𝑓𝑖𝑡 1/𝑟 2 − 1
=√
v 𝑛−2

分别带入即求得直线拟合带来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 0.035,0.068,0.034。考虑测量界面高
度 使 用 有 刻 度 的 电 泳 仪 , 最 小 分 度 值 为 0.1 cm, 考 虑 读 数 带 来 的 绝 对 误 差 为𝜎ℎ = 0.1/√3 =
0.057 𝑐𝑚,以 4 cm 即左右高度的初值和均值估计相对不确定度为𝜎ℎ /ℎ̅ = 0.057/4 = 0.014。
合成速度不确定度,满足:

𝜎𝑙𝑖𝑛𝑒𝑎𝑟𝑓𝑖𝑡 2 𝜎ℎ 2
𝜎𝑣𝑒𝑙𝑜𝑐𝑖𝑡𝑦 = 𝑣 × √( ) +( ̅ )
𝑣 ℎ

分别带入计算可以得到三个速度不确定度分别满足𝜎𝑙𝑒𝑓𝑡 = 0.004 cm·min-1 ,𝜎𝑟𝑖𝑔ℎ𝑡 = 0.006


cm·min-1,𝜎average = 0.004 cm·min-1。
即 左 侧 , 右 侧 和 平 均 移 动 速 度 分 别 满 足 𝑣𝑙𝑒𝑓𝑡 ± 𝜎𝑣,𝑙𝑒𝑓𝑡 = 0.117 ± 0.004 cm·min-1 , 𝑣𝑟𝑖𝑔ℎ𝑡 ±
𝜎𝑣,right = 0.094 ± 0.006 cm·min-1,𝑣average ± 𝜎𝑣,average = 0.105 ± 0.004 cm·min-1。换算为国际单位
制 有 𝑣𝑙𝑒𝑓𝑡 ± 𝜎𝑣,𝑙𝑒𝑓𝑡 = (1.95 ± 0.07) × 10−5 m·s-1 , 𝑣𝑙𝑒𝑓𝑡 ± 𝜎𝑣,𝑙𝑒𝑓𝑡 = (1.56 ± 0.10) × 10−5 m·s-1,
𝑣𝑙𝑒𝑓𝑡 ± 𝜎𝑣,𝑙𝑒𝑓𝑡 = (1.75 ± 0.07) × 10−5 m·s-1。

3.1.4 测量两个电极间的距离
三次测量分别测得电极间距为 22.94 cm、22.46 cm、22.55 cm。均值满足𝑙 = 22.65 cm。
测量使用的软尺造成的不确定度可以忽略,考虑平均引入的不确定度满足:

2 2
∑𝑛 (𝑙𝑖 − 𝑙 )̅ ∑𝑛 (𝑙𝑖 − 𝑙 )̅
𝜎𝑙 = √ 𝑖=1 = √ 𝑖=1 = 0.25 𝑐𝑚
𝑛−1 2
即电极间距𝑙 ± 𝜎𝑙 = 22.65 ± 0.25 cm。

3.1.5 计算电动电势𝜁
电动电势满足如下公式:
𝜂𝑠𝑙 𝜂𝑙 𝑠
𝜁= = ·
𝜑𝑡𝜖𝑟 𝜖0 𝜑𝜖𝑟 𝜖0 𝑡
胶体的粘度和相对介电常数采用水的数据。有𝜂 = 1.053 mPa · s = 1.053 × 10−3 Pa · s,且同时
有𝜖𝑟 = 80.0 − 0.4(𝑇 − 293) = 80.0 − 0.4 ∗ (17.94 + 273.15 − 293) = 72.76。使用平均界面移动速
度进行计算。
把单位换算后带入计算电动电势有:
1.053 × 10−3 𝑁 · 𝑚−2 ⋅ 𝑠 ∗ 0.2265𝑚 0.105 N·𝑚
𝜁= −12 −1 −1
× 𝑚 · s −1 = 0.0629 = 0.0629 𝑉
103 V × 72.76 × 8.854 × 10 C · V · m 100 ∗ 60 C

考虑不确定度,忽略粘度和相对介电常数引入的水和胶体的不同,应当满足:
2 2
𝜎𝜁 𝜎𝑙 2 𝜎𝜑 2 𝜎𝜖𝑟 2 𝜎𝑣 2 0.25 2 1/√3 0.4 ∗ 0.01/√3

= √( ) + ( ) + ( ) + ( ) = ( ) +( ) +( ) + (0.034)2
𝜁 𝑙 𝜑 𝜖𝑟 𝑣 22.65 103 72.76

= 0.04
那么有:
𝜎𝜁 = 𝜁 × 0.04 = 0.0023 V
即有𝜁 ± 𝜎𝜁 = 0.0629 ± 0.0023 V = 62.9 ± 2.3 mV,大于 30 mV,溶胶稳定。

张兆骥 2100011726 7 / 12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报告 11/15/2023

4 结果和讨论
4.1 结果与讨论
4.1.1 电泳时注意观察正负极界面的现象,并提出可能的解释
进行电泳时两电极表面和附近均出现气泡,负极一侧即右侧的界面变清晰,并且在最后几分
钟出现少量暗红色的细丝状沉淀,正极附近颜色略变浅,界面变模糊,呈一小颜色梯度条带状。
在停止电泳后静置几分钟,负极的沉淀又消失。
原因可能是正负极和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正极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H2O - 2 e- → 2 H+ + 1/2 O2
同时负极可能发生的反应为:
2 H2O + 2 e- → 2 OH- + H2
负极出可能生成了氢氧根离子,并且向正极方向移动,在电泳后期和氢氧化铁胶体相遇,进
入胶体的滑动层,颜色先变深,进一步生成氢氧化铁细丝状沉淀。而静置几分钟中,氢氧根离子
部分取代了胶粒的紧密层即 stern 层上的氯离子,此时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氢氧化铁胶粒重新形
成,细丝状沉淀消失。正极部分产生了氢离子,溶解了部分氢氧化铁胶体造成颜色变浅,界面模
糊。
在胶体定向迁移的同时,胶体中的氯离子和辅助液中的氯离子也在发生方向相反的迁移。我
们假定在界面处的离子有概率会和氯离子撞击从而减小迁移速率,代码模拟迭代 1000 次作出下
图:

图 3 模拟界面粒子高度
Graph 3 Simulated interface particle height

图中蓝色点为高斯分布随机生成的点,橙色点为负极界面的点,绿色点为正极侧界面的点,
可以看到基本符合我们的实验观察,即负极界面更清楚同时颜色加深,正极界面变模糊并出现类
似条带。

4.1.2 误差分析

张兆骥 2100011726 8 / 12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报告 11/15/2023

实验主要计算的只有电动电势𝜁,实验中可能造成误差的来源包括电泳时温度的测量,胶体迁
移时界面读数和读取时间,电极间的距离,用水的粘度和相对介电常数近似胶体和配置辅助液的
电导率和胶体的差别。
温度的测量引入的相对误差小于千分之一;电极间的距离最后引入的不确定度约为 1.3%;辅
助液电导率的差别和用水的数据近似一方面很难定量描述,一方面也很小:实际使用的辅助液和
胶体的电导率相对差别为 0.2/30 = 0.7%,引入的误差更小,同时胶体粒子数量很少,推测二者粘
度差别不大。由于界面在电泳时的变化较为缓慢,读数时间不会带来较大变化,并且多次读数,
随机误差几乎相互抵消,因此也可以认为读取界面高度基本都在对应时间点。
因此其中最主要且能定量的误差来源是胶体迁移时的界面读数,对最终计算电动电势的相对
不确定度贡献为 3.4%。
如果想要减小误差,一方面可以使用更长的电泳管,防止电极处产生的离子和胶体相互作用
并提供更多的读取次数;另一方面应当多读取几组数据,使得直线拟合引入的数据更准确,减小
不确定度。

4.2 实验结论
实验使用凝结法配置了氢氧化铁胶体,并使用透析的方法进行纯化,最终得到了电导率为
0.319 mS·cm-1 的氢氧化铁胶体,保存以供下周实验的同学使用。利用了上周实验同学配置好的胶
体 , 测 得左 、 右和 平 均迁 移 速 度为𝑣𝑙𝑒𝑓𝑡 ± 𝜎𝑣,𝑙𝑒𝑓𝑡 = (1.95 ± 0.07) × 10−5 m·s-1 , 𝑣𝑙𝑒𝑓𝑡 ± 𝜎𝑣,𝑙𝑒𝑓𝑡 =
(1.56 ± 0.10) × 10−5 m·s-1, 𝑣𝑙𝑒𝑓𝑡 ± 𝜎𝑣,𝑙𝑒𝑓𝑡 = (1.75 ± 0.07) × 10−5 m·s-1 , 电 极 间 间 距 𝑙 ± 𝜎𝑙 =
22.65 ± 0.25 cm,最终算得电动电势有𝜁 ± 𝜎𝜁 = 0.0629 ± 0.0023 V = 62.9 ± 2.3 mV。

Reference
[1] David R. Lide,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73rd ed. (1992~1993), 6-10; Robert C. Weast,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69 th ed, F-34, F-40

实验记录本拍照附图及模拟代码:

张兆骥 2100011726 9 / 12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报告 11/15/2023

张兆骥 2100011726 10 / 12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报告 11/15/2023

张兆骥 2100011726 11 / 12
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报告 11/15/2023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random
#我们假设有 1000 个胶体粒子的高度服从高斯分布
particles = np.random.normal(0,1,1000)
x_axis = np.zeros(1000)
for i in range(1000):
x_axis[i] = i
#plt.plot(x_axis,particles)
#plt.show()
particles1,particles2 = np.copy(particles),np.copy(particles)
#particles1 代表右侧界面,particles2 代表左侧界面
#不妨设右侧每次界面上位置位于前 30%的粒子有 30%的概率和碰撞,从而坐标降低 0.0005,然后
每次所有的粒子前进 0.001,重复 1000 次,最后归一化
for i in range(1000):
particles1 += 0.02
first_30 = np.argsort(particles1)[::-1]
for j in range(100):
rand = random.randint(1,10)
if rand <= 3:
particles1[first_30[j]] -= 0.01
mean1 = np.mean(particles1)
particles1 -= mean1 #重新放到可见的位置
particles1 += 5 #表示升高了,1.5 没有实际意义

#左侧我们只关心界面附近的粒子,可能和从胶体移动前方释放的少量氯离子碰撞,假定界面附近
粒子处在后 30%,其和离子碰撞的概率为 10%,迭代 1000 次:

for i in range(1000):
particles2 -= 0.02
first_30 = np.argsort(particles1)[::-1]
for j in range(300):
rand = random.randint(1,100)
if rand <= 10:
particles2[first_30[j]] += 0.01

mean2 = np.mean(particles2)
particles2 -= mean2 #重新放到可见的位置
particles2 -= 5 #凸显差异
plt.plot(x_axis,particles,'o') #在图上用点画出
plt.plot(x_axis,particles1,'o')
plt.plot(x_axis,particles2,'o')
plt.show()

张兆骥 2100011726 12 / 1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