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中三單元二 講讀 《爸爸的花兒落了》

討論與練習(37 分)

能力訓練
設題目標:認識記敍的詳略;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 試根據左頁的「課文概覽」回答以下問題。
(1) 作者詳寫了甚麼事?略寫了甚麼事?試把代表這些事的數字填在橫線
上。【整合】(2 分)

1 詳寫︰2,3,7,9,10

2 略寫︰1,4,5,6,8,11
(2) 作者通過詳寫的幾件事,表達了甚麼感情?【整合】(4 分)
作者通過詳寫的幾件事,一方面表達了英子對父親的懷念,(1 分)感
謝父親在她成長的道路上鞭策她、鼓勵她;(1 分)另一方面表現了英
子面對成為大人的現實感到忐忑不安,(1 分)以及在成長過程中既要
做大人,卻又依戀做小孩的矛盾心情。(1 分)
(3) 作者怎樣安排文章的詳略?這樣安排有甚麼好處?【評價】(4 分)
作者詳寫與中心思想──「表達英子對父親的懷念和對逝去童年的依
戀」關係密切的事件,(1分)略寫補充或輔助表達中心思想的事
件,用以串連主要內容。(1分)這樣安排能令文章主題鮮明,(1
分)同時主次分明,避免冗贅。(1分)

設題目標:認識散敍法和複習順敍法。
2 試根據本文所記述的事情回答以下問題。
(1) 作者運用 順敍 法寫畢業禮當天的事情,運用 散敍 法寫回憶的幾件事。
【整合】(2分)

(2) 文中所敍述的事情,哪些反映了英子「做大人」的歷程?(用✓表示,
可選多於一項)【整合】(1分)
英子到醫院看爸爸,請爸爸參加她的畢業典禮。
✓ 英子因想逃學而遭爸爸責打後,上學再沒有遲到。
英子為同學唱驪歌。
✓ 英子到銀行寄錢給在日本讀書的陳叔叔。
✓ 英子把畢業證書放進抽屜,安靜地前往醫院。

© 牛津大學出版社 1
中三單元二 講讀 《爸爸的花兒落了》

(3) 作者通過不同的事件反映英子「做大人」的歷程,有甚麼好處?試加
以說明。【評價】(2分)
作者通過不同的事件,反映英子經過多次歷練,最終能「做大人」,
平靜面對爸爸的離開,令情節豐富,並具說服力。(1分)同時,作者
在英子「做大人」的過程中加強刻畫英子戰戰兢兢的心情,令人物的
形象表現得更深刻。(1分)

設題目標:掌握思想內容。
3 試根據英子成長的心路歷程判斷以下陳述,選出正確答案;每題限選一個
答案。【整合】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英子不喜歡身邊的人提醒她要做大人。   
(2) 英子最終願意接受做大人的事實。   

設題目標:掌握思想內容。
4 文章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試回答以下問題。
(1) 第1、21、38和44段都提到夾竹桃,每次夾竹桃出現時發生甚麼事?作
者藉此別暗示甚麼?試完成以下表格。【整合】(6分)
段落 當時發生的事情 暗示的內容
英子參加畢業典禮時襟上別着 ○
1 夾竹桃代表爸爸,
媽媽從家中院子摘下的夾竹 爸爸因病重不能參
第1段
桃。 加英子的畢業典
禮。


2 畢業典禮就要開始,英子 ○
3 爸爸因病沒有像往

第 21 段 想起家中院裏的石榴和夾 日一樣好好打理夾
竹桃今年沒有上麻渣。 竹桃。

畢業典禮結束,英子看到家裏 ○
4 爸爸病危。

第 38 段 的夾竹桃垂下了好幾枝子,散
散落落的。


5 英子正趕着去醫院,她走 ○
6 爸爸去世了。

第 44 段 過院子時看到夾竹桃垂落
了。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
中三單元二 講讀 《爸爸的花兒落了》

(2) 文題「爸爸的花兒落了」的表面意思和深層意思分別是甚麼?試加以
說明。【引申】(2分)
文題「爸爸的花兒落了」的表面意思是:爸爸的花兒──夾竹桃凋謝
了;(1分)深層意思是:爸爸去世了。(1分)

(3) 本文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你認為有甚麼好處?【評價】(2
分)
本文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題,語帶雙關,含蓄地表現父親的離
世,(1分)同時以「爸爸的花兒落了」為線索,聯繫不同的事情,引
領讀者跟隨花兒凋謝的過程,了解英子爸爸的狀況和英子的成長經
歷。(1分)

進階思考
設題目標:掌握思想內容,提出見解。
5 英子的爸爸對她影響很深,試回答以下問題。
(1) 英子的爸爸採用甚麼方法教導英子?效果怎樣?【整合】(3 分)
英子的爸爸一方面用嚴厲的態度,甚至體罰的方法令英子戒除惡習,
另一方面鼓勵她不怕困難去闖練。(1 分)他的教導方法十分有效,(1
分)英子被責打後,在小學階段不再賴牀,甚至每天提早到校等待校
工開門;而經爸爸鼓勵,英子完成了匯款,並在畢業典禮中勇敢地代
表全體同學發言。(1 分)

(2) 你對英子的爸爸的教育方法有甚麼看法?【評價】(3 分)
學生可自由作答,以下答案僅供參考。我部分認同英子父親的教導方
法。(1 分)嚴厲的態度固然能改變孩子的壞習慣,但是若極端至使用
體罰,會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時未必能令孩子心悅誠服;(1 分)
作者父親同時採用鼓勵的方法,提升英子的信心,而英子完成任務後
亦感到滿足,令她更樂於接受挑戰,對於教導孩子,這是更好的方
法。(1 分)

© 牛津大學出版社 3
中三單元二 講讀 《爸爸的花兒落了》

比較閱讀
設題目標:比較不同作品的內容和作法。
6 以下是朱自清《背影》中描寫父親的選段,試與本文第6至18段比較,然後
回答問題。【整合】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
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台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
着顧客。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
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
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
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
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
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
(1) 兩個選段中父親的形象有哪些相同和相異之處?(2 分)
朱自清的父親和英子的父親均慈愛,關懷子女;(1 分)而朱自清的父
親對兒子態度温和,英子的父親對女兒的態度則十分嚴厲。(1 分)

(2) 兩位作者怎樣在選段中表現父愛的主題?(2 分)
《背影》寫父親執意親自往來月台為作者買橘子,通過細緻描寫肥胖
的父親艱難地爬上和爬下月台的情境,表現父親的愛;(1 分)《爸爸的
花兒落了》先寫父親嚴厲責打賴牀不願上學的英子,然後寫父親親自
到校,送來夾襖和銅板,通過前後對比表現父親的愛。(1 分)

© 牛津大學出版社 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