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作品語譯

漁翁,楚國人。楚平王因聽信費無忌的饞言而殺了伍奢,伍奢的兒子伍員逃
走了,打算逃奔吳國。到了江邊,想渡江,但沒有船。當時,楚國的人懸賞,想
盡快捉到伍員,伍員怕自己無法逃脫。這時,他遇到漁翁,得以渡江。於是,伍
員解下自己的配劍送給漁翁,並說:「這是一把價值千金的寶劍,我願意把它送
給你。」漁翁不接受,說:「按楚國的法令,捉到伍員的人可以得到執珪的爵位
黃金一千鎰。我尚且不要這些賞賜,又怎麼會要你的寶劍呢?」漁翁沒有接受寶
劍就走了,沒有人知道他究竟是誰。
伍員到了吳國,做了丞相,想去找漁翁,但找不到。伍員每次吃飯前都會祭
祀漁翁,說:「名字可以打聽到,人卻見不着,怕只有這位漁翁了吧?」

1
「複述」題
第一篇

1 試在文中找出一個直接抒發作者因父親逝世而生的感情的句子。(2 分)
父親離去,為我留下無窮的悔疚。

2 作者哪些個性是父親的「遺傳」?試摘錄文句回答。(3 分)
個性不喜作過分的玩樂,反而愛書樂道,閑時為文作詩,這是父親給我寶

貴的「遺傳」。

第二篇

3 文中哪些句子突顯江上丈人品格高尚?。(3 分)
楚國之法,得伍員者爵執珪,金千鎰。吾尚不取,何用劍為?

4 哪個句子表現了伍員對江上丈人的尊敬?(2 分)
每食輒祭之。

「解釋」題
第一篇

1 結合語境說明以下詞語的含義。(2 分)
安貧樂道(第 5 段):安於貧窮的日子,樂於遵守道德理想。

2 試解釋「負米總思貧日好」的意思?(3 分)
背着米的時候仍要想着貧窮時的快樂。

第二篇

3 試語譯下列句子。
(1) 楚人購員甚急,自恐不脫。(2 分)
楚國的人懸賞,想盡快捉到伍員,伍員怕自己無法逃脫。

2
(2) 楚國之法,得伍員者爵執珪,金千鎰。(3 分)
按楚國的法令,捉拿到伍員的人能得到執珪的爵位、黃金一千鎰。

「整合」題
第一篇

1 本文的第 3 至 5 段記述了甚麼事?抒發了甚麼感情?(6 分)
段落 記述的事件 抒發的感情
(1) 父親晚年為病折騰,家 (2) 抒發因未能好好照顧父親
中沒有休息之所,而作 而感到的悔疚和自責。
第3段
者又錯失了接待父親的
機會。
(3) 父親臨終前向作者說出 (4) 抒發對父親離世而感到極
第4段 「我走了」三個字。 其傷痛,並因父親未享過
好日子而不大甘心。
(5) 作者珍藏着父親留下的 (6) 抒發對父親的懷念之情,
第5段 派克筆、乾濕大衣、線裝 以及感激父親的教導。
書、印章等衣物。

第二篇

2 寫出本文故事的記敍要素。
時間 春秋時期

地點 (1) 楚國/江上(1 分)

人物 (2) 伍員、江上丈人(1 分)
(3) 伍員被楚國懸賞捉拿,逃至江邊,得丈人載他渡江。他
事件 想把佩劍送給丈人報恩,丈人不受而別。後來伍員在吳
國為相,遍尋丈人而不獲。(2 分)

「引申」題
第一篇

1 作者說「老一輩的人如風中之燭般,搖曳中熄滅了光采」,意思是甚麼?
(3 分)

3
指年長的一輩已屆風燭殘年,虛弱多病,隨時離開人世,感慨生命的脆弱。

第二篇

2 丈人說「楚國之法,得伍員者爵執珪,金千鎰。吾尚不取,何用劍為」,表
達了甚麼意思?(4 分)
表示他救伍員是出於道義,絕不會因財富而失氣節。

3 作者寫丈人「不受(劍)而別,莫知其誰」及「(伍員)求丈人,不能得」,
目的是甚麼?(3 分)
作者以這兩件事突出丈人有道義、不貪戀財富名利的特點。

「評價」題
第一篇

1 本文的第 2 段記述了甚麼事情?這個段落有甚麼作用?(5 分)
第 2 段記述作者回憶起年前同事的父親病逝。作者曾在電話中和同事的父親

通話,他請作者勸他的兒子去看病,這位父親誠摯的話語令作者留下深刻

印象。作者加插這一段,深化了應珍惜與長輩共渡的日子的主題,加強抒發

作者在父親在生時沒有好好照料他而感到的 懊悔,更藉此指出老一輩的人

隨時離逝,感歎生命的軟弱無奈。

第二篇

2 本文哪些情節屬詳寫?哪些屬略寫?(2 分)
A 楚人追殺伍員的原因
B 伍員渡江逃亡的經過
C 伍員成為吳相的經過
D 伍員尋找江上丈人
A B C D
(1) 詳寫 ○ ● ○ ●
(2) 略寫 ● ○ ● ○

4
3 承上題,你認為作者這樣安排文章內容是否恰當?試加以說明。(3 分)
作者的安排是恰當的。因為伍員渡江逃亡和伍員尋找丈人這兩個情節牽涉到

江山丈人的行為,從中反映丈人重義輕利的高尚情操,呼應題旨。

「創意」題
第一篇

1 讀過《我走了》,你認為我們應該怎樣盡孝道,才不致將來懊悔呢?(字數
不得多於 100,標點符號計算在內。)(5 分)學生可自由作答,以下答案
僅供參考。
我 們 應 該 趁 父 母 健 在 的 時 候 , 多 關

心 他 們 , 好 好 珍 惜 相 聚 的 日 子 。 從

他 們 的 角 度 設 想 , 減 少 發 生 衝 突 。

到 父 母 年 紀 漸 長 , 應 多 關 心 他 們 的

健 康 , 主 動 關 懷 , 不 要 把 感 情 藏 於

心 中 , 這 樣 就 不 會 到 父 母 離 開 後 才

懊 悔 。
▲100

第二篇

2 假設伍員在吳國為相後尋得江上丈人,試想像他們會說些甚麼,寫一段他
們的對話。(字數不得少於 200,標點符號計算在內。)(5 分)
伍員:丈人,謝謝您當日冒險相救,我如今才能當上大官。請受在下一拜。

丈人:伍大人言重了,不必多禮。

伍員:丈人的救命之恩,在下時刻不忘。我很想答謝丈人的恩德,丈人有

任何需要只管相告,我必定盡力去辦。

丈人:先謝謝伍大人厚愛。老夫當年不為爵位、黃金、寶劍所動,今天也

一樣。老夫習慣了平淡度日,沒有甚麼奢想。

伍員:丈人高風亮節,在下佩服。既然有幸再遇丈人,誠邀丈人回府一聚,

5
把酒暢談。

丈人:伍大人,不必客氣,老夫辭謝了!

伍員:既然如此,在下只好拜別丈人,保重保重。(227 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