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备 备教参考

本版主持/张雁然

苦难的多维度展现
——《凡卡》教学解读

筲闫 学

读契诃夫的小说《凡卡》,读者 卡也一样,他是一个孤儿,在给唯一
不禁为小主人公凡卡的悲惨命运唏 的亲人爷爷的信中,他就把自己所
嘘不已。小说之所以产生如此震撼 受的委屈和苦难一股脑儿地向爷爷
人心的力量,我想除了小说题材本 倾诉出来,同时也向爷爷发出了求
身容易激起读者无限的同情,还在 救的信号。这种直抒胸臆式的书信
于契诃夫高超的创作艺术。 形式,更容易站在凡卡的立场上展
下面,我们先将这篇小说进行 开叙述,展现凡卡悲惨的处境和切
解读,再谈教学建议。 身的痛苦。单从这一点来看,
《凡卡》
首先,在小说所选择的题材上, 以书信内容作为小说的主体部分,
《凡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小说创 就比一般地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进
作于 1886 年。凡卡是一个只有九岁 行描写的小说要高明得多。
的小男孩,他生活在 19 世纪末的旧 从书信的具体内容来看,凡卡
俄时代,当时正是沙皇统治最黑暗 的倾诉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向
的时期,凡卡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 爷爷诉说自己在鞋匠铺里所受到的
层的一个奴隶,他的悲惨遭遇正是 非人待遇和悲惨的处境;二是向爷
生活在那个时代所有底层人民的缩 家的小杂货铺里有两个小学徒,他 爷提出要求,求爷爷接他离开这个
影。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选择的不是 深深地同情这些小学徒的不幸命 地方,回到乡下爷爷的身边。在向爷
一个成年人,而是一个只有九岁的 运,这也成为他早期文学创作的主 爷做过简单的问候之后,凡卡接着
孩子,这就更激发了读者内心的悲 要源泉:用冷峻的笔触着力表现普 便开始诉说自己在鞋匠铺里过的是
愤之情:连一个九岁的孩子也不能 通劳动者和穷孩子的悲惨命运。
《凡 一种怎样的生活。老板打他,老板娘
幸免,这个社会真是到了最黑暗的 卡》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由于契诃夫 侮辱他,店里的伙计欺负他,可吃的
时候。假如契诃夫选择的是一个成 对学徒生活的了解,他在表现凡卡 “简直没有”,还要日夜看管着老板
年奴隶,比如着力点放在凡卡的爷 的生活处境时就显得格外真实,不 躺在摇篮里的儿子。这对于一个只
爷或者凡卡死去的母亲身上——
—尽 论是细节描写还是环境展现,都给 有九岁的孩子来说,他无疑承受了
管他们的命运一样悲惨,但读者内 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巨大的苦难:
心的撼动可能就不会如此强烈。契 在小说创作手法上,
《凡卡》尤 从事着与年龄不相称的繁重的工
诃夫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表现了一 其独到,表现出契诃夫卓越的艺术 作,孤零零地生活在陌生的城市,生
个孩子眼中的世界,这种黑暗就更 表现能力。大致说来,契诃夫将凡卡 活在一群完全陌生的人之间,而这
真实,更能透入本质,也更有一种动 的书信、写信时的回忆和作者的插 群人还天天打他、变着法儿地欺负
人心魄的力量。 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反衬、对 他……因此,凡卡这样哀求爷爷:
契诃夫选择九岁的凡卡作为小 比、联想、写实等表现方式,营造了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
说的主人公,一方面缘于他认识到 繁复多姿而又真实可信的感人效 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
从孩子的角度反映现实更有力量, 果。 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
另一方面也缘于他对凡卡这种小学 为什么要使用书信的形式呢? 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
徒的悲惨的生活处境十分熟悉。这 因为书信是一种倾诉的文体,在给 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与契诃夫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契 亲人的信中,我们往往会把心中的 ……
诃夫的父亲曾以开杂货铺为业,他 欢乐和悲伤无保留地倾诉出来,凡 这声声哭诉令人动容。
“我就要

2011.04/C 29
备教参考 备
教 本版主持/张雁然

死了”这样绝望的哭诉在这封信中 可是等到佩拉格娅一死,孤儿凡卡 穷孩子就越是孤独,越是凄惨。这一


出现了三次,除了这一次之外,还有 就给送到仆人的厨房去跟祖父住在 点他也十分清楚,所以他讲完了莫
两次: 一起,后来又从厨房送到莫斯科的 斯科的繁华和富有,只向爷爷提出
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 靴匠阿利亚兴的铺子里来了…… 了一个要求:在老爷的圣诞树上摘
只有死路一条了! 在被删减的文字中,我们便可 一颗金胡桃,藏在他的绿匣子里头。
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 以看到凡卡能够写信的原因。这样 这小小的要求让每一个读者感到心
不如! 的细节反映了契诃夫创作上的高明 酸——
—尽管这个孩子处在那样严酷

“我就要死了”“死路一条”
, 之处。尽管文学创作可以高于现实 的环境中,但他对快乐的渴望依然
,这样的说法不是一
“连狗都不如” 生活,但一个九岁的穷孩子能够写 存在,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啊!
个孩子的夸张,而是一个孩子在承 字毕竟是一件必须交代过去的事 在这里,莫斯科的繁华与凡卡
受了太多的苦难之后发出的绝望的 情,否则,作品震撼心灵的力量就将 在这座城市所承受的苦难,在客观
哭喊。为了说服爷爷,凡卡表示回到 大打折扣。作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契 上起到了互相映衬的效果,这也是
乡下后要想办法去找活干,不给爷 诃夫深知这一点,他巧妙地在这样 契诃夫创作上的过人之处。
爷增添额外的负担,他甚至还拍着 的插叙中不动神色地透露了凡卡曾 如果说凡卡在莫斯科的生活是
胸脯保证,
“等我长大了,我会照顾 经学习写字的细节,这就使凡卡能 苦的、悲的,那么,凡卡在乡下的生
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 够写信真正变成了可以信赖的事 活就是欢乐的、幸福的。但这种欢乐
而他的爷爷呢?真的能够把凡 实。从这个角度来说,教材删除了这 与幸福只不过是一种程度不同的苦
卡从这种
“连狗都不如”的生活中解 个细节,虽然缩短了小说的篇幅,但 难而已。因为当读者仔细读那些凡
救出来吗?从凡卡对乡下的回忆中, 却增加了读者不必要的疑惑,也在 卡记忆中的乡村生活,就会发现,凡
我们了解了爷爷的一些情况。爷爷 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小说的艺术魅 卡记忆中的欢乐与幸福只不过是一
是一个有钱财主家的守夜人,也是 力。 种比较,与莫斯科非人的生活相比,
一个生活在最底层的奴隶。我们不 其实,从这个被删除的细节中, 在乡下毕竟有爷爷,有一条名叫泥
由地设想,假如他有能力养活凡卡 我们一方面可以弄清楚凡卡能够写 鳅的狗,有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还
的话,他也不会将唯一的小孙子送 信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们还进一步 有那些熟悉的人们:阿辽娜,独眼的
到陌生的莫斯科去当学徒;以爷爷 知道了一个事实:凡卡确实是一个 艾果尔,马车夫……想必他们都是
的年龄与阅历,他应该完全明白把 无依无靠的孤儿,在他的母亲死后, 与凡卡一样的人。在凡卡的记忆中,
这样小的孩子送去当学徒是一种怎 他开始与爷爷住在仆人的厨房里, 乡下生活都被罩上了美好的底色:
样的苦难。但凡卡总要活下去,把他 但后来又被送到莫斯科来当学徒。 爷爷是“非常有趣”的老头儿,
“老是
送出去当学徒也许将来还有一口饭 这段经历其实已经说明来当学徒是 笑眯眯地眨着眼睛”,泥鳅是“非常
吃,爷爷就这样抱着一线希望把只 爷爷被迫作出的选择,如果生活可 ,
听话非常讨人喜欢的” 在严寒的冬
有九岁的凡卡送了 出 去 …… 而 现 以维持的话,爷爷就不会把只有九 天去砍圣诞树是一件无比快乐的
在,假如爷爷真的收到了凡卡的来 岁的凡卡送到莫斯科来了。这个细 事,甚至连乡村的夜晚都变得充满
信,他又能做什么呢? 节进一步证明,即使爷爷接到了凡 诗情画意:
与一线教师朋友讨论这个文本 卡的信,他也没有能力把凡卡接回 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
时,曾听到这样的疑问:凡卡作为一 乡下。 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仿佛为了过
个穷人家的孩子,又只有九岁,为何 值得注意的是,凡卡的信中,除 节,有人拿雪把它擦亮了似的……
竟会写出这样的信来?其实,只要读 了倾诉自己所受的苦难,他还介绍 在此刻沉浸在痛苦中的凡卡看
一读契诃夫的原著就明白了。原来, 了莫斯科这座大城市。他对爷爷说 来,乡下的星星是快活的,天河是特
《凡卡》 入选教材时经过了删减,其 起在莫斯科的所见所闻,但凡卡的 别明亮的,这一切的美好其实都是
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信中却没有丝毫的羡慕之意,因为 缘于莫斯科学徒生活的苦难。在凡
……忙得最起劲的是凡卡喜爱 他明白,尽管这里的许多东西对他 卡的记忆中——
—毋宁说是在想象与
的奥莉加·伊格纳季耶夫娜小姐。当 这个乡下孩子来说无比新奇,但“房 幻觉中,乡下的生活是如此值得怀
初凡卡的母亲佩拉格娅还活着,在 子全是老爷们的”,甚至“教堂里的 念,可是,身在局外的读者,读到这
老爷家里做女仆的时候,奥莉加·伊 唱诗台不准人随便上去唱诗”
, 说到 样的文字,却不由得更加心酸。
格纳季耶夫娜就常给凡卡糖果吃, 底,这座城市的繁华和富有不属于 小说最后以表现凡卡的梦境为
闲着没事做便教他念书,写字,从一 他这个来自乡下的穷孩子。相反,这 结束。这是个美好的梦。在梦中,爷
数到一百,甚至教他跳卡德里尔舞。 座城市越是繁华,越是富有,他这个 爷正坐在暖炕上读他的信,那只叫

30 2011.04/C
备 备教参考
本版主持/张雁然

泥鳅的狗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 卡在莫斯科所受到的非人待遇。 (1)讨论:根据你已有的阅读经
巴。读者多么希望凡卡能梦想成真, 凡卡向爷爷哭诉自己在莫斯科 验,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作家要表
但我们心里都非常清楚,这个梦只 的悲惨遭遇,他向爷爷发出了怎样 现凡卡这类苦孩子的悲惨遭遇,你
能永远是梦,这一方面是因为凡卡 的哀求? 估计他们大致会采取什么方法去写
在信封中没有写清楚爷爷的具体地 结合作者插叙的内容和凡卡回 作?或者说他们的小说大致会采取
址,另一方面也因为爷爷其实根本 忆乡下生活的内容,联系爷爷的处 什么样的结构去展开?
没有能力将凡卡从目前的苦难生活 境,思考:这样的哀求有用吗?
(爷爷 (一般作家可能会通过具体的
中解救出来。这一点,沉浸在甜美的 只是老爷家里的一个守夜人,也是 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的命运,在
睡梦中的凡卡并不知道,但正是这 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他是没有能 写作结构上大致会采取按事情发展
种毫无希望的希望,却更让读者唏 力把凡卡接回乡下来抚养的。) 的顺序或采用插叙、倒叙等方法来
嘘。我们不忍去想,凡卡将在一种怎 凡卡是那么希望爷爷把他接回 组织内容。)
样充满渴望的期待中盼望爷爷的身 乡下,在他的记忆中,乡村生活是怎 (2)看契诃夫创作的《凡卡》,他
影,盼望回到乡下那个记忆中无比 样的?阅读凡卡关于乡村生活的回 表现凡卡的悲惨遭遇,采取的是什
美好的环境。梦境的美好,愈加衬托 忆片段,感受凡卡眼中乡村生活的 么样的创作结构?
了现实的残酷,梦想注定会破灭。小 美好。 (契诃夫是将凡卡的书信、对乡
说在这样的梦境中结束,暗示了现 讨论:凡卡眼中的乡村生活是 村生活的回忆与作者的插叙三部分
实的残酷与无情,这种创作功力正 如此美好,那里真的是一个幸福生 内容完美结合起来,使小说结构繁
是契诃夫作为一个伟大的批判现实 活的天堂吗?谈谈自己的看法。 复多姿,在刻画人物上也具备了更
主义作家所超越一般作家的地方。 第三板块:凡卡的结局 多的角度,因而更加深入。)
基于以上解读,该如何教学这 这一板块的教学,主要是结合 关于以书信为主体:
个文本呢?作为一篇经典的短篇小 凡卡的梦境和爷爷的处境,讨论凡 契诃夫以凡卡的书信为主要内
说,如何教学这个文本才能让学生 卡的命运可能会出现的几种结局。 容来展现凡卡的悲惨命运,而不是
真正感受到经典的妙处,领略到文 小说以凡卡的梦为结尾,想象 直接采取作者叙述的方式,这样写
学的魅力呢?我的教学建议大致如 这个梦,凡卡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 有什么好处?
下: 你觉得凡卡能够梦想成真吗? (这种直抒胸臆式的书信形式,
第一板块:凡卡的遭遇 结合文本中的相关材料,谈谈自己 更容易站在凡卡的立场上展开叙
这一板块的教学,主要是通过 的看法。 述,展现凡卡悲惨的处境和切身的
阅读文本,初步了解这篇小说的主 为辅助学生理解,可将教材中 痛苦。)
要内容有哪几部分,并着重通过阅 删去的有关凡卡学习写字、被送到 关于以梦境为结尾:
读凡卡的书信了解他在莫斯科当学 莫斯科来的经历补充到课堂教学 契诃夫以凡卡的梦境作为小说
徒的悲惨生活。 中,以帮助学生理解:凡卡的这个梦 的结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了解作者契诃夫的生平与主要 只能是梦,一方面是因为他在信封 (小说在这样的梦境中结束,暗
创作特色。 上没有写清爷爷的地址,另一方面 示了现实的残酷与无情。梦境的美
默读课文,初步了解构成这篇 也因为爷爷是没有能力把他接回乡 好,愈加衬托了现实的残酷,梦想注
小说的主要内容有哪几部分? 下生活的。 定会破灭。这种创作功力正是契诃
通过阅读这篇小说,口头说说 综合上述讨论,请你预测凡卡 夫作为一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
小说主人公凡卡的生活遭遇。 最终的结局,并通过相关细节的描 家所超越一般作家的地方。)
再读小说中凡卡的书信内容, 述,来说明你这样预测的理由。 除了以梦境作为结尾,你认为
具体说说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面临 尝试将自己预测的凡卡的结局 还可以采用怎样的结尾?
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处境,同时谈 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将契诃夫的结尾与你创作的结
谈自己的感受。 第四板块:作者的创作 尾作比较,你认为哪一种结尾更有
第二板块:凡卡的渴望 这一板块的教学,主要是通过 震撼人心的力量?说出自己的理由。
这个板块的教学,主要是在第 比较、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领略契 推荐阅读:契诃夫的短篇小说
一板块了解了凡卡悲惨遭遇的基础 诃夫小说创作的魅力,感受《凡卡》 《苦恼》
上,通过凡卡书信对爷爷的哀求,以 作为经典作品的艺术价值所在,提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拱墅
及他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来感 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区教师进修学校)
受凡卡内心的渴望,进一步理解凡 关于小说的创作结构:

2011.04/C 3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