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團體歷程

社會心理學(9)
陳舜文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
• 你在準備重要考試時,習慣一個人獨自唸書?或
是到圖書館等公共場所與許多人一起K書?你覺
得哪種方式效果較好?
• 你喜歡分組合作,成績共同計算的團體作業嗎?
如果是共同合作,但每個人依貢獻分開計算成績
呢?
• 你相信「三個臭皮匠可以勝過一個諸葛亮」?或
是「三個和尚沒水喝」?
• 團體合作的成果一定比個別分開做還要好嗎?影
響團體合作成果的因素與條件為何?
• 如何解決團體或人際之間競爭與衝突問題?
• 怎麼樣才是好的領導者或領導方式?
要點:
 他人在場對行為的影響
 瞭解「個性弱化」現象
 Zimbardo的模擬監獄研究及相關爭議
 團體決策可能產生的盲點
 囚犯兩難與競爭合作
 領導者與領導風格
何謂團體

 什麼是「團體」(group)?
• 群眾(非社會團體)
三個或更多的人,同時出現在同地,但彼此少有
互動行為。
 一起排隊等車的人、操場上一起晨跑的陌生人….
 觀看同一電視牆新聞的人、觀看同一場棒球比賽
的球迷….
 同一Blog或BBS版面的觀看者?
何謂團體

 什麼是「團體」(group)?
• 社會團體
三個或更多的人,同時在一起,彼此有所互動,
甚至具有共同目的或需求而相互依賴。
 團隊:為了特定目的定期活動或互動的一群人。
學校社團、體育隊伍、網路遊戲團隊….
 正式組織:具有清楚結構與制度,一起工作以達
到共同目標的一群人。
公司企業、機關組織、職業工會….
 家庭:基於先天血緣或法律而建立關係的群體。
他人在場的影響

 他人在場的影響
有他人在場時,我們的行為表現會更好或是更差?
• 某些時候,有他人在場時,表現會比單獨一人獨自作業還
要好。
 測量兒童捲釣魚線行為,有他人在場時,比單獨一人作還
要來得快。(Triplett, 1898)
 刪去報紙專欄中的特定字母、計算簡單乘法問題、針對某
論點寫下反駁等工作,當房間中有其他人在場時,參與者
的成果都勝過單獨一人作業。

• 但有些時候,有他人在場,卻可能使人表現較差?
為什麼會如此?
他人在場的影響

• 蟑螂走迷宮實驗(Zajonc et al., 1969)


他人在場的影響

 社會助長(social facilitation)
有他人在場且個人表現可受評估時:
 若工作簡單,則表現較佳
 若工作困難,則表現較差
• 後者也可稱為「社會抑制」(social inhibition),例如:
上台解困難的數學題。
• 撞球圍觀實驗(James et al., 1982)
在撞球場中先從旁觀察區分出新手(定義為平均三球進
一球者)與老手(定義為平均三球進超過兩球者)。
然後在他們瞄準時,故意找四個陌生人圍到球桌附近觀
看。(續)
他人在場的影響

• 撞球圍觀實驗(續)
結果顯示:他人旁觀時,新手表現較無人旁觀時差,老手
則較無人旁觀時好。
他人在場的影響

 他人在場觀看究竟有什麼效果?
他人在場會使我們:
• 自然產生激動狀態。
• 需保持警覺分心注意在場其他人。
• 認為他人會對自己的行為做出評價,為了表現好而更努
力,但也造成壓力。
綜合以上因素,對於已經熟練(簡易)的行為反應,可表
現得更好;但對於不熟練(困難)的行為,則表現得更差。
 如果你對於考試內容已經熟悉,那麼和大家一起複習或
應考,可能可以提高你的表現;但若是第一次要讀懂很
困難的內容,最好自己一個人念。因為如果是和一群人
一起,在場其他人很可能會使你更難專注於新內容。
他人在場的影響

 社會懈怠(social loafing)
有他人在場,但自己的表現不會受到評估時(可隱藏自己
的表現)會如何?
例如:集體拔河、在人群中鼓掌歡呼
他人在場的影響

 社會懈怠(social loafing)
有他人在場,但個人表現不會受到評估時:
 若工作簡單,或認為結果不重要,則表現較差;
 若工作困難,或結果對自己很重要且認為他人會偷懶時,
則表現較佳。
(後者也稱為「社會補償」,social compensation)
 同時考慮「評估焦慮」與「作業難度」對於表現的影響
簡單工作:受評估時 表現優於 無評估
困難工作:受評估時 表現劣於 無評估
• 電腦迷宮實驗(Jeffrey et al., 1985)
兩名參與者在電腦上解迷宮,迷宮分為簡單和困難兩種。
一組參與者被告知,兩人表現分開計算(高評估焦慮);
另一組被告知,兩名參與者的結果會平均起來計算,不會
顯示個人表現(低評估焦慮)。(續)
他人在場的影響

• 電腦迷宮實驗(續)
結果顯示,解簡單迷宮時(左半圖), 「高評估焦慮組」
(紅色)花的時間比「低評估焦慮組」(藍色)還短。
反之,解困難迷宮時(右半圖)「低評估焦慮組」的表現
較佳。
他人在場的影響
他人在場的影響

 社會懈怠的其他發現
• 文化差異(西方或美國社會vs.東亞社會)
哪種社會中較容易出現社會懈怠?
東亞社會強調集體主義,較重視團體目標。
綜合許多研究顯示:各文化社會都有社會懈怠
現象,但西方社會較東亞社會嚴重。(Karau &
Wolliams, 1993)
• 性別差異(男性vs.女性)
一些研究發現,無論在任何社會中,純男性團
體較純女性團體更容易出現社會懈怠現象。
這要如何解釋?
去個人化

 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
如果你可以隱藏身份,作一件完全不會被人發現
是誰作的事,你會作什麼?
個人藉由匿名、穿著類似的服裝、隱藏面孔等方
式,在群體中隱藏自己的獨特性,進而容易表現
出衝動或偏差行為。
去個人化

 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
• 處在匿名群體中,較不容易被指認出來,而且
也降低自我察覺,因此減低對行為的責任感。
 「去個人化」現象可能出現在網路嗎
你見過網路「鄉民」起鬨嗎?
你在網路上遇過謾罵攻擊或騷擾嗎?
 你常去的網路論壇、討論區或網路遊戲的環境,
是否具有容易產生「去個人化」現象的條件?
你認為有什麼方式可以改善上述問題?
去個人化

 去個人化(Deindividuation)
• 另一方面,去個人化亦可能使人更加順從所屬團體規範,
因此表現出來的行為不一定全是負面或反社會行為,有
時需視團體規範而定。
 你會穿學校的制服去遊樂場所嗎?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