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人的社会属性,客观地决定了不仅需要将人当作一个自然实体来研究,还需要将人当作社会实体来研究,以揭示人的社会性的行为与心理规律。

一、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我们将社会心理学界定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 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1924年,美国 奥尔波特(Allport)出版《社会心理学》书,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历史正式开始。
二、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奥尔波特也被誉为科学或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人格心理学之父】

①米德の符号相互作用论思想(1934)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各种符号系统,尤其是语言实现的。
如果人们自己对某种活动有兴趣,则外加的奖励会成为过度理由,损伤人们原有的兴趣。【即:外在过度理由有伤害内在动机的作用】

①由于外加的奖励的诱导,人们为使行为外部的过度理由得到解释并维持认知的平衡,而必须消减自己原有内在的理由,从而造成“过度理由效应”,
② 费斯廷格の认知不协调理论(1957) “过度理由效应”
②一旦人们在外在理由上建立起对自己行为的平衡的解释,行为就失去内在动机的支持,外在理由就成了行为的支持力量。
(一)理论发展 此时如果取消外在理由,如奖励,就会造成“不充分理由效应”,使人们终止行为

维纳在结合海德、罗特等人的归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归因三维结构理论
能力是内部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③70年代归因理论的研究倾向 从三个维度(部位、稳定性和控制性)来划分人们的归因模式, 努力是内部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
并将人们成就活动的最主要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加以划分 任务难度是外部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运气是外部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

①谢里夫(Sherif,1935)运用似动现象所做的关于社会规范形成的实验
三、社会心理学发展
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②勒温(Lewin)进行的关于群体动力问题的研究

③阿希(Asch,1952)关于从众问题的研究

(二)主要实验研究 ④霍夫兰(Hovland,1953)关于劝导与态度改变的研究

⑤米尔格莱姆(Milgram,1963)关于服从问题的实验

⑥拉特纳(Latang,1968)等人关于助人行为的实验

⑦ 津巴多(1970)的监狱模拟实验等
①瑟斯顿(Thurstone,1927)的态度测量技术

【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
(三)重要的社会心理学技术进展
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目前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公认的应用范围最广、实施最为容易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②莫雷诺(Moreno,1934)的角色扮演技术和社交测量法
【社交测量法】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揭示整个群体的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人际关系状况的一种方法 与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社会测量法】相同

倾向于用社会分类、群际比较和人们对积极社会同一性的追求来解释社会行为和群际冲突与歧视
英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吉菲尔等提出的社会同一性理论 运用“最低限度群体”范式的经典实验 “集体自尊”
四、社会心理学现状
观点:社会同一性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来源于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某些社会群体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于这种成员身份的价值和情感方面的意...

为了满足自己追求积极自我评价的需要,人们在作群际比较时,常常偏向于内群体,表现出【内群体偏爱】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分析社会化目标时,最为重要的目标:语言社会化 米德の符号相互作用论
一、社会化的概念
【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所形成的个人心理与行为倾向的独特性的过程。

个人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伴生的、相互影响)
自我指个人的反身意识或自我意识
自我概念是个人关于自己的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观察、评价,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的意识,对自己应该怎样行为及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等方面的观念

库利认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映过程”发展起来的“镜像自我”。
二、自我概念及其形成 库利认为,通过镜映过程,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与对待不仅塑造着儿童的自我意象,而且也会通过行为引导塑造一个人的实际自我。
【镜像自我】指儿童通过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发展起来的自我概念。 这就意味着,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与对待,不仅影响着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而且影响着儿童整个人的成长。
那些对他们的自我概念形成有着尤其重要影响的人被称作【重要他人】
(不同阶段人不一样,学前→妈妈/幼小→老师);(并不是每一个与儿童发生交往的人对他们都具有同等的影响力)
第二章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发展
贝姆提出的自我知觉理论

1、自我知觉理论 萨伦西克和康韦实验证明,人们是根据已经做出甚至虽未做出但已公开承认的行为去推断自己态度的
沙赫特通过实验证明,人对情绪的知觉取决于两个方面:①人体验到的生理唤醒水平;②来自对自己行为和情境考察的认知判断。
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

2、社会比较 费斯廷格发现,人的自我评价倾向是社会性的。
三、自我概念的发展机制
米尔格莱姆与谢立夫的经典研究发现:社会比较不仅有即时的行为效应,而且会导致稳定的观念改变

班杜拉等研究发现:外部强化力量直接作用于行为者,本人会产生行为导向作用

3、社会学习 【替代强化】当强化力量不直接作用于本人,而是作用于有共同特征的其他人(如同辈),这种作用过程及后果被人们观察到时,也会产生同样或类似作用。

替代强化可以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类似行为的可能后果以及别人可能的评价。

4、亚社会认同 【亚社会】指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的较小社会背景

【印象】通常指第一印象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是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自身的意义,并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亦即【印象形成】

心理学家将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于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称作【刻板印象】
1.自然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 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他的其他一些实际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这种现象称作【晕轮效应】
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外表缺乏吸引力,那么对他在其他特征上的评价也会更糟(实验研究表明,外表的吸引力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印象。)

2.社会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信息选择 人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的,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定向】

3.心理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
一、印象形成 心理学家罗森伯格等人研究发现: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具有积极定向意义和消极定向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具体包括……

总体印象形成的方式有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三种。

心理学家费希本认为,在人们的总的印象形成上,首先遵循加法模式
①加法原则
一个人在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的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

(三)总体印象的形成(选择) 心理学家安德森研究发现,有些人在总的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
② 平均模式
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的印象
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首先按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
③ 加权平均模式 最后进行平均计算的结果,正是权数与明显度相乘的积。

加权平均模式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人们在总体印象形成的过程中,并不是平等看待各个特征的重要性的
通常所说的印象实际上就是指第一印象(first impression)或最初印象(primary impression)。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 在总体印象形成上 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最初效应】

与首因效应相对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最近效应】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名词)
一般情况下,印象形成过程中首因效应的发生更经常。因为第一印象一旦建立起来,它对于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

(一)印象的定向作用 结果发现,大学生对被评价者所形成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受到特征呈现顺序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曾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做过一个实验:让两组大学生评定对一个人的总的印象
最初印象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后继的信息甚至不能使其发生根本牲的改变。
解释1:最初接触陌生人时,注意的投入完全而充分,印象也更为鲜明、强烈;对后继的信息,注意会游离,后继信息对人们的影响作用下降
2.首因效应的产生
解释2(主要)是认为对于后继信息,人们是按照先人为主的最初印象的轨道来解释的
二、印象的定向作用与准确性
3.近因效应的产生 当人们回忆旧有信息有困难,对一个人的判断要依赖目前的情境时,人们就倾向于在印象上主要以新近信息为依据,从而发生近因效应
被觉察的对象本身的特点,觉察主体与被觉察者之间信息沟通的状况,觉察者自身的情绪状况和个性特点等,
例:墨莱发现,在女孩刚做过一种吓人的游戏,情绪仍处于恐惧状态时,看一些别人的表情照片,会认为照片的表情也是恐惧的,而没有做恐怖游戏的女孩则
1.觉察者的情绪状况
没有这种现象。

2.投射作用 【投射作用】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使得人们将自己本来具有的东西看成是别人具有这些东西)
(二)影响印象形成准确性的因素
内隐人格理论的说法出自心理学家凯利。他认为,每一个普通人对人都有其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理解,都认为人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相互联系的,因而只要认
识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
3.内隐人格理论
例:知道了一个人懦弱,那就可推知他也多虑、怕事、守本分;知道了一个人说话粗俗,就可以认为他也胆大妄为,不守信用等。

“内隐人格理论”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建立起来的非科学化的观念,没有系统的科学依据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以一定方式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
也就是一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第三章 印象形成与归因 印象形成是信息的输入,是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
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印象管理是信息的输出,是对别人的印象形成过程发挥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琼斯总结了人们主要的特殊自我表现策略:

这是最为常用的自我表现技术。

①逢迎 它是用一定的策略性行为(如抬高别人、遵从别人观点、送礼等)来影响别人,以增加自己个人品质的吸引力,使自己看起来值得喜欢

两种常用方法:一是赞美别人;一是赞同别人的观点
三、印象管理
②恫吓 恫吓旨在给别人造成一个恐怖的印象,然后使别人由于害怕而完全接受控制,由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运用这种策略的目的,往往是想让自己在别人看来有能力。(既可能在总的方面抬高自己,也可能在某些特殊能力上抬高自己)
(二)印象管理策略(选择) ③自我抬高
自我抬高的人往往也承认自己的一些小的不足,以便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技能时变得更可信。

目的是给别人以正直和品行高尚的印象,并由此使别人感到其中的差距,引起别人的内疚。
④显示
领导者常常使用这种方式来确立自己的形象:如有些人故意放弃某些细小的利益,借以显示自己道德上的超越,从而赢得人们的尊重,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向别人表白自己的弱点和对于别人的依赖。

⑤恳求 它的目的是旨在引起别人的同情,进而得到别人的帮助。
这是人们在其他策略都无法使用时的最后一种被动的印象管理方法。

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就称为【归因/也叫归因过程】
1.归因的概念
心理学家根据各种研究所提出的有关归因问题的不同概念与观点,则统称为【归因理论】
行为的内因指存在于个人内部的原因,包括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能力、努力程度等个人所具有的特征。
相应的,如果归因的结果是将行为的原因归于个人特征,就称作是【本性归因】。
2.行为的原因系统
行为的外因指与事件或行为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各种背景因素、机遇、其他人的影响、行为者所从事的工作的难度、特异性及其他各种非人为的因素等。
相应的,如果归因的结果是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部因素,则称作【情境归因】。

心理学家维纳研究发现,学生对某项作业或考试上的成功或失败,倾向于将原因归于四种原因的一种或几种。这四种原因分别为能力、努力、运气和工作难度
(一)归因的概念与归因理论
3.行为原因的稳定性 可控对应不确定,可控因素可能有情境性不确定影响,故行为及其后果可能是不确定的;
行为原因的三个维度:内外、稳定性和可控性(即:行为动因能否为行动者个人所控制)
不可控对应确定:不可控因素因为不能施加影响,因而可以准确预计行为和后果
控制点是由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有关个人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

控制点的思想认为:个人对于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后果的控制力量的位置有不同的理解。
4.控制点
【内控者】这种人控制点在个人内部,是内部控制的
四、归因 【外控者】这种人倾向于放弃对自己的生活后果负责,控制点位于个人之外,是外部控制点

由归因思想的始创者海德提出的
1.不变性原则
海德认为:人们在对行为进行归因,通常都使用不变性原则,即: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之间的不变联系

归因理论的主要研究者凯利(Kelley,1972)提出的
2.折扣原则
证明例子:蒂博特等人研究

(二)归因原则(选择) 凯利(Kelley,1967年)提出了被认为是最全面的归因原则

凯利认为,人们是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的【三个维度: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个人)和背景】。因此,凯利的理论也被称为三维理论。

3.协变性原则 可以引申出人们进行因果归因时需要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信息: 区别于维纳的【三度归因理论】


①特异性信息(即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具有针对性,只对这一刺激客体作这样的反应)
②共同性信息(即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是否作相同的反应)
③一致性信息(即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所作的反应是否一致)

1.社会视角
(三)影响归因的因素
2.自我价值保护

【态度】最早指身体姿势或身体位置,意为一个人的物理准备状态。后来,态度演变为专指心理状态的术语,特指对一个特定客体的反应准备

(一)什么是态度 根据态度在实际生活中对人们的心理作用,以及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积累,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的倾向
绝大多数社会心理学者都承认态度包含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动成分。

1.指向
一、态度的实质
2.强度

(二)态度的维度p72 3.深度

4.向中度
5.外显度

(一)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埃尔
美国人盖洛普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成功预言了罗斯福总统的当选
(二)态度与行为确实一致的证明 社会心理学家佩因罗德1983年在其《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原则性地概括了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问题。
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他提出的三个原则包括:①总态度预言总的行为;②具体态度预言具体行为;③态度测量与行为的时间间隔愈短,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越高。
我国学者金盛华教授提出(被证明可以很好地解释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三)自我价值定向理论 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人们的实际行为要受制于两个方面的因素:①是作为内部准备状态的态度,②是存在于外部的情境压力。
行为是态度与情境压力二者的函数。用公式表示就是:行为=态度×情境,或B=f(A,S)。
(一)学习经验

1.工具性、调整性和功利性功能

三、态度的形成 2.自我防御功能
(二)态度的心理功能与态度的选择
3.价值表现功能

4.认识功能

【态度改变】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既有的态度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全)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Kelman,1958)通过分析典型的态度变化例证,提出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实现的
【依从】指人们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

(权宜的态度改变,目的是在表面上显示出与他人的一致)实质为一种印象管理策略。
(1)依从
依从阶段是态度变化的第一阶段,也是最为表面的态度改变。
长期的依从将可能导致整个态度结构的真正改变

【认同】指个人的自我同一性与他人或群体存在依赖关系,或者说个人情感上存在与别人和群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方式。
1.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
态度的变化是自愿的,而不是被迫的;
(2)认同 与依从的根本区别
态度变化已有情感因素的改变,并开始涉及态度的认知因素(并非简单的表面态度反应的变化)
长期的认同,会导致整个态度的根本转变。

【内化】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
(3)内化 依从性和认同性的最大区别:不再依赖外在压力、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态度
第四章 态度及其改变
内化性的态度改变是一种新价值观的获得,是态度改变中的最深刻的层次。(已成为个人自己的态度)
最初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于1957年完成的,
(一)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
他认为:当各种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时,认知的主体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

这种不协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去改变有关的观念或行为,以减少或避免这种不协调。观念与行为的改变亦即态度的改变。

①逻辑的违背
②文化价值的冲突
认知不协调通常在四种情况下出现
③观念层次的冲突
2.认知不协调理论 ④新旧经验的矛盾 最全,以此为主(重要!)

认知不协调的强度,是由不协调所涉及的两个或两组认知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来决定的(所涉及的认知的后果越不重要,不协调的强度也越低)
以吸烟为例,相信“吸烟致癌”与“我在吸烟”这两个认知因素是不协调的。
①改变或否定不协调认知因素的一方。
四、态度的改变 那么,减少不协调(减少吸烟的量or降低对吸烟致癌宣传的信奉程度);消除不协调(彻底戒烟,或转向根本不相信吸烟致癌)

减少或消除不协调的主要途径 ②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 比如,人们可以通过既减少抽烟的量,同时又转向认为“吸烟致癌”不像宣传的那样可怕,来将不协调减少至主体可以接受的水平或者根本消除。


以抽烟为例,在既不怀疑“吸烟致癌”的论断,又不戒烟或减少吸烟量的情况下,通过补充新的认知因素,二者的不协调关系同样可以消除。
③引进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间的不协调关系。
如提出“吸烟可以提神、增加工作效率”的新认知,从而使吸烟成为虽然有代价但仍是值得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Heider)于1946年提出的;《人际关系心理学》
3.平衡理论 海德认为: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了一个系统,单元内各个方面的动力特征都是相同的,则它处于平衡状态,不存在引发变化的压力。如果单元内各成分不能协
同存在,则单元处于不平衡状态。状态不平衡的单元内会存在压力,使认知组织发生变化,以实现平衡状态。

1.态度主体方面的影响因素

(1)传达者的威信
(2)传达者的立场
2.传达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3)传达者的目的指向
(二)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4)传达者的吸引力

(1)信息的差异
3.信息沟通方面的影响因素 (2)信息的倾向性

(3)信息提供方式

(1)态度改变影响因素向方法的延伸
凯尔曼与霍夫兰(Kelman&Hovland,1953)通过严格的实验研究发现,从长远眼光看,没有任何态度改变的努力是无效的
任何来源的沟通信息,最终都将对人们产生一定的说服效果。
1.沟通影响规律的利用 (2)“睡眠者效应” 从即时影响的角度看,同样的信息,由高威信的传达者提供,的确比由低威信传达者提供引起更多的态度变化。
(三)态度改变的方法 但是,三个星期以后,低威信沟通者引发的态度变化已与其他沟通者没有显著差别。
这种低威信来源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后对态度改变的作用比先前更大的现象,称为“睡眠者效应”

(3)信息的适当重复
2.参照群体引导

3.通过改变行为实现态度改变

【人际沟通】一般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的形式
(一)人际沟通的基本概念
2.理解是人际沟通的目的
心理学家称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副语言】(如:语音、语调、动作表情等)
1.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
一、人际沟通 即:一句话的含义常常不是决定于其字面的意义,而是决定于它的弦外之音。

(二)人际沟通的类型 2.口语沟通与书面沟通

3.有意沟通与无意沟通

4.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受人喜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信仰与利益与自己相同;
②有技术,有能力,有成就;
③具有令人愉快或崇拜的品质,如忠诚、理解、诚实、善良等;
④喜欢自己。
人际吸引的条件主要在于:
熟悉、吸引人的个人特征、相似与互补、爱情与喜欢等方面。

(一)熟悉
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正比关系
(1)才能与人际吸引
二、人际吸引 超出这个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1.才能
阿龙森实验研究
(二)个人特征 (2)犯错误效应
第五章 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后来心理学家称这一现象为【犯错误效应】
2.外貌吸引力

3.真诚

(三)相似与互补
1.爱情与喜欢的区别
(四)爱情与喜欢 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2.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心理学家德瑞斯考尔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它是人们通过直接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1.定向阶段
2.情感握索阶段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3.感情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

三、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1)人际交往的交互现象
1.交互原则
(2)人际交往交互性的原因
2.功利原则
(三)人际关系的原则
【自我价值】是指个人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判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我价值保护】则是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

著名实验:被试同伴用四种不同情况评价被试:①始终肯定;②始终否定;③先肯定后否定;④先否定后肯定。

(一)什么是侵犯

①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1.侵犯的生物学解释 可整理到“攻击行为”理论中
②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多拉德(Dollard)等人于1939年提出的。
(1)早期观点
他们认为:“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的”
(二)侵犯的原因
2.挫折侵犯理论 (2)理论的修正
社会心理学家伯克威茨 他提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即:愤怒
(3)“武器效应”
一、侵犯及其控制 人们将武器增强侵犯行为的现象称作“武器效应”;“枪支不仅使暴力成了可能,也刺激了暴力。
3.侵犯的社会学习观点

1.宣泄
2.侵犯行为的社会制约

去个性化的概念最初是由费斯廷格等人于1952年最先提出的。
(三)侵犯行为的控制
3.去个性化的避免 所谓【去个性化】,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个人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会明显丧失,从而做出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4.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
【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第六章 侵犯与亲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一是【助人行为】:特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有两个概念与亲社会行为关联极为密切:
二是【利他行为】:指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1.生物学解释

(二)亲社会行为的根源 2.社会交换论观点

二、亲社会行为及其产生过程 3.社会规范论观点

社会心理学家拉特纳和达利受吉诺维斯案件激发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使亲社会行为的问题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课题之一
1.责任分散假设
在场的人越多,作为个人对特定事件负有责任的意识就越低。

(三)亲社会行为的过程 ①注意到事件的发生

2.助人的决策过程 ②如何解释周围的特殊事件,是否把事件当成应急事件

③确定自己是否有干预应急事件的责任 在确定责任承担阶段,有明显的【旁观者效应】:其他旁观者的存在,会降低个人提供帮助或实施干预的可能性。

1.社会作用力乘积法则
四、社会作用力理论 2.社会作用力心理社会法则

3.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
(一)增加责任的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

三、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 (二)提供亲社会榜样
(三)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由于社会压力而发生的个人行为与态度朝社会占优势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作【社会影响】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1.真从众 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

典型的阿希实验中的从众
2.权宜从众
(二)从众的类型 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真理在自己心中,但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与群体的一致。
表内一致的真不从众: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上也不从众
3.不从众
一、从众 内不一的假不从众情况: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行动上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
1.行为参照

2.对偏离群体的恐惧
(三)从众的原因(单选) 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
3.群体的凝聚力 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
他们与群体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作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要求。
(一)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 “电击实验;”印证了“责任转移”

1.合法权力
二、服从
(二)服从的原因 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发现:人们在明知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有伤害性后果时,也仍然倾向于服从权威的命令。
2.责任转移 人们关心的是如何更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义务,而不关心行为的后果。
实际上,这是一种放弃自己的独立判断、降低对自身行为控制的另一种自我意识水平下降的现象,与去个性化状态有共同的特点。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指个人的活动效率由于他人同时参加或在场旁观而提高的现象。
(一)什么是社会助长
与社会助长相反,由于他人在场或者同时参加而降低个人活动效率的现象叫做社会抑制或社会干扰。
第七章 社会影响
三、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二)脑力激励法

(三)社会助长作用的机制

(四)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也叫做【社会惰化】
【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一)群体极化
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冒险转移】 研究证明:不仅在各种类型的决策中存在,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要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会受到压制。
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就称作【群体思维】
典型案例:1941年珍珠港攻击中的美国军队不设防、1961年美国对古巴的猪湾入侵、60年代中期的美越战争升级,以及80年代发生的航天飞机“挑战者号”
的错误发射等

(1)无懈可击错觉

(2)集体合理化
四、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3)对群体道德深信不移
(二)群体思维
(4)对于对手的看法刻板化
1.群体思维的表现
(5)从众压力

(6)自我压抑

(7)统一错觉
(8)思想警卫

2.群体思维的过程与防止方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