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1.

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所谓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够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意义:①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③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④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
基础。
2.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①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 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包含,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③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时空的绝对性:①时空的客观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 整个宇宙时空的无限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时空的相对性:①具体事物时空的有限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 时空的具体特点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4.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直接产物
①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② 劳动创造了语言和文字。
③ 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④ 现代人的意识仍然是社会的产物
5.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① 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
② 对同一对象的反映会因人而异,但导致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客观的。
③ 意识是人对事物近似正确的、有时是歪曲的反映,但它们都有客观原型。
④ 要反对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
6. 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观表现
① 意识有主动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 意识有主动创造性。
③ 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④ 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的调控作用。
7.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原理:
① 世界是在时空中按其固有规律不断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② 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虽然有多样性,但它们都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
其物质性。
③ 这种统一是多样性统一。
意义:
① 它既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党的思想
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② 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要与时俱进。
8. 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①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②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它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 联系的普遍性一方面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必然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另一
方面指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必然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
有机整体。
④ 大学生要加强和社会的联系,锻炼和提高自身。
9.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① 它们相互依赖。一方面,整体以来部分,它由部分构成;另一方面,部分以来整
体,脱离整体的部分无意义。
② 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③ 它们相互作用,整体对部分有支配作用;部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
④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顾全大局,又不能忽视局部利益的实现。
10.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
① 这是由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
② 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
③ 新事物在内容上优越于旧事物,它对旧事物进行“扬弃”。
④ 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1. 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① 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② 它是贯穿于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是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
④ 它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方法。
12.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①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
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又相互联结。同一之中有斗争,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
在。 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
③ 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
13.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的作用表现在:
① 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② 它使矛盾双方从对方中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
③ 它规定矛盾双方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
④ 矛盾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的力量消长,推动事物不断地量变;
⑤ 矛盾的斗争性引起矛盾双方的转化,推动事物发生质变。
⑥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结合,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14.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① 复杂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② 矛盾对立双方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③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15.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原理
①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或一般,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或个别,它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 共性只能大致包括个性;个性不能完全进入到个共性之中。
③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包含和体现共性.
④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意义:
⑤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⑥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
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⑦ 割裂二者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诡辩论。
16. 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
区别: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
变为他事物。
区分二者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联系: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 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成果,并进一步引起新的量变。
17. 肯定与否定的相互关系
① 肯定是指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 ; 否定是指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当肯定占优势时,
事物保持自身性质不变,反之则反。
②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包含。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
否定;另一方面相反。
18. 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
① 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因而导致的自我否定
②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④ 辨证的否定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⑤ 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⑥ 辨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19. 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
①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
现内容的方式。
② 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③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④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第一,内容决定形式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第二,形
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起促进作用,反之则反。第三,要反对
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
⑤ 在把握内容与形式这对范畴时,既要重视内容,反对形式主义,又要善于运用形
式,发挥其积极作用。
20. 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区别: (1)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
物的内部联系,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造成的、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内在根据。
(2)现象可以依靠感官来把握,本质必须依靠理性思维来认识。
(3)现象是个性,本质是共性。
联系: 现象与本质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意义: (1)现象与本质的对立又统一关系,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认识的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本质。
(3)要掌握本质,就必须在实践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的客观
的现象材料,然后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
21. 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1)它的客观性是指它是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2)它的普遍性是指一切事物都受因果律的支配。
(3)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唯物主义决定论,相反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4)还要反对宿命论和神学目的论。

22. 必然性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23.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第一,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必然性。
第二,现实性不是一切事物“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就是说,随着
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即辩证法的原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
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24. 可能性及其复杂情况
(1)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2)可能性在质上的复杂情况
第一,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第二,要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
第三,要区分好的和坏的可能性
(3)可能性量的大小用或然率表示。
2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异同
相同点:
区别:前者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后者是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因为:
第一、前者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揭示了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积极能动地
反映客体的过程。第二、前者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运动的
基本规律。指出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26. 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
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7.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
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以及解
决这些课题的经验材料。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和技术
手段,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
的认识能力。
③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8.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③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辨证关系所犯的错误:理论化=>教条主义,经验化=>经
验主义。

29. 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及其意义
(1) 内容: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
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
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2) 意义: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 所谓具体的统一,就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
合;
② 所谓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③ 割裂这种统一会导致左或右的错误。
30. 真理及其客观性
①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映。
②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③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1. 真理和谬论
①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映。
②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的对立是绝对的。
③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
④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2.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确定性: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② 无限发展着的实践最终能鉴别一切认识的真理性。
不确定性:①任何历史条件下的实践都受是有局限性的,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
的一切认识。
② 已经被实践检验过的认识,仍需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33. 价值及其特征
① 价值是指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
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② 价值具有客观性:
a.价值客体及其属性是客观的: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
基础;
b.人的需要是客观的:人的需要受社会和历史条件制约;
c.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结果及其基础都是客观的。
③ 价值具有主体性:
a.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以及具有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b.主体自身的复杂结构决定价值具有多样性、多维性;
c.主体需要以及需要满足形式的不断发展变化,决定了价值具有时效性、历史
性;
d.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
关系。
34. 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至多考察了人的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进一步考虑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和经济根源,
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吧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不懂得社会
历史的客观规律,不懂得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35. 地理环境的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提供了社会生
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36. 历史上和当代的环境问题
应合理的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
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37.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人是事物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对生产发展和社会
进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38.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社会的绝对作用
① 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② 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③ 它是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④ 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变迁。
39.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a.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
观反映。
b.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②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其次,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
不平衡性;再次,社会意识有历史继承性; 再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
响。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40.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① 它是物质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
② 它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
③ 它决定人在生产中的地位
④ 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
41.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b.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d.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② 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
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
的重要依据
42.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于经济基础规律
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
b.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
位,体现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效果。
② 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
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
的改革。
43. 经济社会形态的五种划分法和三种划分法
五种: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三种: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44. 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
45. 历史发展的必然决定性和主体选择性
①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
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② 主体的选择性
主体选择性是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和知识结构、经验来确定自身行为的方式和方向
的行为。
③ 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是统一的。
a.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纯粹的必然只存在于逻辑中,在现实生活中,规律是作
为一般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
b. 生活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
社会规律给人们提供的是多种现实的可能。
c. 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的模式和途径。
46. 为什么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基本矛盾
①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
趋势。
② 它们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
③ 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
47. 阶级的起源
①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
② 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48. 革命的作用
①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② 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③ 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
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49. 改革的作用
① 可以巩固新制度或使原有社会制度继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② 在社会主义以前,改革为新社会的产生做量的准备。
③ 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必然伴随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50. 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① 革命是社会形态的质变,改革是量变
② 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改革相反。
③ 革命往往采取暴力的方式,改革不需要。
51.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②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2. 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及其意义
群众观点:①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③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④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意义: ①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②是革命和建立事业取得胜利
的保证;③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53. 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①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
了基础。
②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
背后揭示了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③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
导意义。
54. 剩余价值论的意义
① 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
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②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
削性的尖利武器。
③ 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
55.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 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② 贸易全球化;
③ 金融全球化;
④ 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
56.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①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
动力;
② 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③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系保障。
57.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
①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③ 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
消极:
① 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② 加剧了发展中国际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
③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风险。
58.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 16-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② 18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③ 19 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59. 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及主要内容
①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规律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
利”的根本依据;
②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
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③ 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

④ 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
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⑤ 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力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⑥ 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⑦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⑧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⑨ 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
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社会主义社会过度。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