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什么?

1. 人的生命历程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生命历程,人不仅要维系自身的生存和繁衍,还要生
产、交往、创造,在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活中观察、思索、判别和选择。人生观就是人
们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2. 价值观是基于人一定的思维感官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和判断,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
定是非的一种思维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

 两者的关系
对物的价值来说,它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物的属性、结构、功能,这是价值产生的客
观基础;二是人的需求,这当然是属于人的主观的东西,受历史发展水平和不同人生
观念的制约。
比如面对古玩或字画,有的人高价收藏并视为珍宝,有的人咄之以鼻认为不能吃不能
穿而无用,价值观不同是由于人生观不相同。

 世界观和他们的关系
大家常说三观,三观指的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次的话题是人生观与价值观,
我们小组对这个命题做出了思考和探讨,我们认为: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是由于我们
对万物的看法支配着我们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贯穿于我们的理想、信仰、志向和抱负
中。我们具有的人生观,也就是对人生抱什么样的态度、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路、如
何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往往直接影响到对整个世界的看法。至于价值观,我们
认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项要求:一是对客观事物状况的正确认
识,它首先是一个世界观问题。只有对世界、对人与世界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反过来,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又会使科学世界观更丰富、更
完善。

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情景剧的方式来探讨影响两者的因素:
人生观与价值观分属于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同属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
反映,因而受社会存在决定。纵向反映时代精神,横向体现民族特色与阶级立场。因
此,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各有特点

(剧后总结)
孔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影响了后世,成为中华民族普遍人生价值观的重要部分。
他的一生, “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更反对一些人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论语·卫灵公》)),强调一个人要做
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篇十三》),要“敏于事”,“敏于行”,要有
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奋斗不息。周游列国、屡遭冷遇、亳不退缩,坚信自己的理想和与
各种各样的人交谈。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效果,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
一种至高境界的执着追求。当意识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有生之年已不能实现时 ,仍能
满怀“自见于后世”的饱满热情,编书立说,授徒讲学,寄希望于未来。
王安石有言:“尽志而不能致者,可以无悔也。”积极进取既是一种精神品质,也是一种人
生观。一个人,要有所创造,对社会和人民有所贡献,就必须具有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
精神。历史上,那些为人们所敬仰的创业者,那些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一些不甘现
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人。
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
求于己。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从苏格拉底开始,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
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从中可以看到西方后世为自
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 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自
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
自我的保障。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