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5

BCNB3123 语文学

报告十七:中语用
组员:吴汶刚、刘明丰、林芷妘、陈思甜
班级: T9
讲师:邓微鄄讲师
何为中语用?
包含了以下:
言语行为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语言环境 会话含义
指示 会话结构
预设
一、言语行为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我们说话的同时是在实施某种行为。
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说话者说话时可能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
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a. 言内行为是说出词、短语和分句的行为, 它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来
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
b. 言外行为是表达说话者的意图的行为,它是在说某些话时所实施的行
为。
c. 言后行为是通过某些话所实施的行为,或讲某些话所导致的行为,它是
话语所产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变化,它是通过讲某些话所完成的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塞尔)
美国的哲学语言学家约翰 . 塞尔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每一类行
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普遍的目的。这五大类是:

a. 陈述类(陈述或描述说话者认为是真实的情况)

例子:我之前不曾见过那名男子。

b. 指令类(试图使听话者做某些事情)

例子:请打开那扇窗户。
一、言语行为
c. 承诺类(说话者自己承诺未来要有一些行为)
例子:我答应你我会赴约。

d. 表达类(表达对某一现状的感情和态度)
例子:你热心帮助孤儿院的举动真令我感到敬佩。

e. 宣告类(通过说话引起骤变)
例子:现在,我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二、语言环境
语境( context )是语言运用的环境,又叫言语环境。

按内容,可以分成三大类:
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

主观语境和客观语境
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由波兰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于 1923 年首次提出。
1. 情景语境
指与言语行为直接相关的场景。

2. 文化语境
指言语行为所依赖的社会或文化背景。

这两种语境是交际过程中影响会话含义理解的重要因素。
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
语言性语境
是指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
种语言要素,包括音位语境、语法语境、语义语境、语体语境。
例子:
言辞的上下文,包括:
书面语中的上下文
口语中的前言后语
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
非语言性语境
指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以来的各种
主客观因素,包括时代与时间,地点与空间,场合与情景,话题
与对象,话语的前提,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因素、文化背
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
的非语言性符号等语境因素。
简而言之,非语言性语境包括了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主观语境和客观语境
主观语境
指交际双方,也就是表达者和接受者。

客观语境
指语言运用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运用的具体时
间、地点、场合、话题、情景。
语境的作用
言语交际是一个听、说双方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
因此,语境对语言生成、语言理解都有制约作用。

1. 语境的生成作用
2. 语境的确定作用
3. 语境的制约作用
4. 语境的补足作用
语境的生成作用
言语的真实意义要在语境的参与下才能获得,字面意义无法用
来进行正常交际。

例子:
“ 送信的刚来过”所蕴含时间是由语境生成的。
“ 你的文件夹我放在那边了”需要用手势来确切所指的方位。
语境的确定作用
孤立的语言要素或单位是无从判断它的价值的,语境对语音、词
义、句法有确定作用。
确定语音
例子:盛( chéng )碗面条 / 盛繁荣昌盛(   shèng )
确定词义
例子:结果把事情搞砸了 / 这棵梨树结果了。
确定句法
例子:我要炒鸡蛋(要吃炒鸡蛋 / 要进行“炒”的动作)
语境的制约作用
语境对话语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体色彩
不同的场合对语言的使用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
例子:一个人要答应某些事,在严肃的场合,会选用“宣
誓”、“发誓”之类的说法;在比较随意的场合,会 选用“答
应”、“同意”之类的说法。

2. 交谈对象
例子:托儿所的阿姨教唱“郎呀,咋俩是一条心”,孩子无法理解和接
受“郎”字,错认成“狼”。
语境的制约作用
3. 文化背景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例子:西方国家的人无法理解中文“请神”是什么。

4. 语义解析
例子:“ 0” 是什么?数学老师说是”零“;华文老师说
是“ o( 喔)”;化学老师说是“氧”。
语境的补足作用
语境可以对句子的省略部分给予补足。

例子:
“ 小王是日语,小张是法语”,听起来有语病;
“ 研究生都要学习第二外语,小王是日语,小张是法语”,加上
一定的语境,句子就能成立了。
三、指示
指示语是指话语中和语境相联系的表示指示信息的词语,涉及
代词、称谓、时间、处所词语等。
常见的指示语主要有以下五类:
1. 人称指示
2. 时间指示
3. 地点指示
4. 篇章指示
5. 社交指示
指示语
人称指示
称指示是话语中关于人物人称的指示。最典型的是人称代词,又分第一人称指示、
第二人称指示、第三人称指示。

时间指示
时间指示是话语中关于时间的指示。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只能人为地选定
一些参照点。

空间指示
空间指示是话语中关于处所、方位的指示。空间指示主要有:表示方位和处所的名
词、副词、指示代词,具有位移意义的动词如“来”“去”“走”“离开”“到
达”等。
指示语
话语指示
话语指示又称语段指示、上下文指示,是用来指明话语中部分与
部分之间关系的。由于言语交际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展开
的,所以话语指示与时间指示、空间指示有密切关系,有些时间
指示、空间指示同时也是话语指示。

社交指示
社交指示是用来指明发话人和受话人之间,或发话人跟所谈及的
人(第三方、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词语。
四、预设
预设又称为前提、先设和前设,指的是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
时所做的假设,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
提。
蕴含是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在没有本话语外的知识参照
下,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会有句义乙。

例子:
他弟弟在上海上大学。(蕴含了:他弟弟在上海上学)
他弟弟在上海上大学。(预设:他有弟弟)
预设的类型
1. 句子中“指称词语”预设所指的存在。
例子:中国国际主席胡锦涛观看了演出。(预设:胡锦涛是中国
的国家主席)

2. 含有后悔的含义的动词的句子预设位谓语后的事物。
例子:我真后悔买了这件衣服。(预设:我买了衣服)
预设的类型
3. 含有停止、继续等动词的句子预设着后面的情况曾经存在
过。
例子:你什么时候停止偷东西的?(预设:你偷过东西)

4. 含有“又”“再”等词的句子预设这某动作或事物有先例。
例子:你怎么又来啦?(预设:你曾经来过)
五、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
言语行为是说话人与听话人双方共同理解、配合的行为。
合作原则拥有四条准则 :
1. 量的准则(言语信息恰到好处,不多也不少)
2. 质的准则(在言语行为中努力说真话)
3. 关系准则(交际双方所说的话要有关联、要切题)
4. 方式准则(所说的话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简明扼要)
五、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既要遵守礼貌原则,但是又经常故意违反礼
貌原则,交谈中拐弯抹角,这是出自礼貌的需要。
礼貌原则拥有六条准则 :
1. 得体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
2. 慷慨准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3. 赞誉准则(减少对他人的贬损)
五、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拥有六条准则 :
4. 谦逊准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5. 一致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6. 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对立)
六、会话含义
“ 会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是美国哲学家格
莱斯首先提出的,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言语交际中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
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 可取消性
2. 不可分离性
3. 可推导性
4. 非规约性
5. 不确定性
违反量的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
故意提供不足的信息
张老伯介他亲戚的孩子去他朋友的公司上班,在推荐信里提到“思想端
正、从不迟到……” , 只介绍品行,关于能力方便却只字不提,表示张老伯
潜在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个人不适合,他只是奈于亲戚间的请分才推荐的。

信息冗余
甲:他在你们银行工作得怎么样?
乙:挺好!他不常和同事吵架,和顾客吵架也不多。
乙的回答看似多余,其实是在表达潜在含义:这个人不讨喜。
违反质的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
故意说一些与事实不符合的话
他真是我的好朋友!让我妻离子散。
(潜在含义:它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

说一些没有根据的荒诞话
甲:伯父就是伯伯的父亲,是吗?
乙:师母一定是老师的母亲,我觉得。
违反关系的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
豆豆:妈妈,我想看电视剧“哆啦 A 梦”,可以吗?
妈妈:你明天要交的功课都完成了吗?
(潜在含义:妈妈的回答与豆豆的话题没有关系,是因为妈妈来确认
豆豆已经完成功课了才允许他看电视。)
七、会话结构
会话结构是话语结构中的一种,指在言语行为中,由两个或多
个交际者活动共同合作所形成的话语单位。

例子:
甲:祝贺你通过了这次考试。
乙:谢谢。
会话结构分析
会话结构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很复杂,直至现在还
不能说已经有了很成熟的研究。
下面所介绍的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对会话结构所作的研究成
果,而且主要是从会话结构的功能构成来看的。
主要分为预示序列、话轮、话对、信息成分等几个部分。
预示序列
预示序列就是言语施为前序列,即在以言行事前,先用某些话语进行试探,看可否向
对方实施某一言语行为。预示序列是表达“请求”、“邀请”、“宣告”等“言外之
力”的最典型的会话结构形式。

例子:
甲:你在干嘛?
乙:没干嘛啊!
甲:要下棋吗?

这个例子中,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预示序列。使用预示序列的主要动机是探听有无可
能实施某种言语行为,如果对方对预示反应不力,随后的言语行为就难以提出和实
施。预示序列常常分为邀请式、请求式、宣告式等几种类型。
插入序列
会话的典型格式之一是一问一答,始发语通常是一个疑问句,表达某种言语行为,应答语
则根据始发语所表达的言语行为作出反应。但是在实际会话中,人们往往会违反这种典型
的会话格式,在其中添加插入序列。插入序列表现出各种语用功能。

例子:一段母子对话
母亲:爸爸从楼梯摔下时,他说什么了吗?
儿子:妈,粗话我是不是应该忘掉啊?
母亲:当然,宝贝。
儿子:没说什么。

父亲从梯子上跌下来时,尽说些“骂娘”的话,儿子先问母亲是否不应复述父亲那些粗
话,当他明确不应复述时,他回答母亲原先的提问就只好是“没说什”了。这里的插入序
列(斜体部分)充当了应答语(首句)的条件或前提。
话轮
会话的特点是轮流发话,轮流发话中发话人的话语从开始到结束,
看作是一个话轮( turn ),一般有一个或多个不间断连续的句子。
如果会话不断进行下去,一个话轮终止之后,另一个话轮又会开
始,直到整个会话结束。最简单的会话结构由一个话轮构成,如例子
一 , 复杂的会话则需要由两个以上的话轮构成,如例子二就是相对复
杂的会话结构。
例子一: 例子二:
甲:祝贺你身体康复。 甲:你在干嘛?
  乙:没干嘛啊!
乙:谢谢。   甲:要下棋吗?
谢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