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三年级 华文

单元十一
舌尖上的美味

竹筒饭
课本第 64-65 页
竹筒饭
默读课文,把不会
读的生字圈起来。
课本第 64-65 页
开斋节来临前,爸爸载我们回乡。途中,
我们不时看见路旁轻烟阵阵,原来是小贩
燃烧柴火,制作竹筒饭。纸板上用马来文
写着“竹筒饭”和“干咖哩鸡”。
一般上,制作竹筒饭不宜用煤气,而是以
柴火烧烤。制作竹筒饭并不简单,小贩得
先砍下竹子,然后在竹筒内围一圈香蕉叶
,以防糯米饭粘在竹筒壁上。接着,倒入
糯米、椰奶和盐,最后才用柴火烧烤。
烤熟后的米饭浓香扑鼻,不必搭配任何酱料
吃完东西后,香味仍在口中保留 , 回味无穷

,吃起来也让人唇齿留香。有些人则喜欢用辛
辣的咖喱搭配竹筒饭。竹筒饭深受各族人民喜
爱,而且价钱合理,一般民众都负担得起。
除了马来人外,我国的伊班族、卡达山族等
也会制作竹筒饭。他们在庆祝丰收节和举办婚
庆祝收割大丰收

宴时,会以竹筒饭招待宾客。
伊班族

卡达山族
有名

这道著名的美食平时难见, 在节日到来时
才大量制作。节日期间,随处可见各族人民
排队买竹筒饭。竹筒饭可说是广受欢迎的美
食啊!
中心思想
本文以作者看见开斋节常见的街头美食—
—竹筒饭为开场白,带领读者认识竹筒饭
的制作过程与吃法,并对竹筒饭能成为各
族人民的心头好而骄傲。
以流程图画出竹筒饭的制
作过程。

砍下竹子 在竹筒内围一 倒入糯米、椰


圈香蕉叶 奶和盐

用柴火烧烤
想一想
为什么竹筒饭平时难见, 在节日到来时
才大量制作?

制作竹筒饭并不简单,所以才在大节日时
才大量制作。
认读词语
1. 开斋节:马来民族最重大的宗教节日之一。
2. 燃:烧起来;燃烧。

3. 柴: 烧火用的草木

4. 宜: 合适;适当
5. 煤气:煤炭在无空气高温下加热时,分解
、馏出挥发质,而残留焦炭,挥发质中去除
煤搭,所剩之气态混合物,称为煤气。
6. 砍:用斧头或刀,用力劈

7. 粘:粘 ( nián) 的东西互相连接或附着在


别的东西上。

8. 浓:反义词:淡。
浓香扑鼻: 形容浓浓的香味迎面而来。
9. 唇齿留香:吃完东西后,香味仍在口中保留 ,
回味无穷。

10. 则:表示转折,却。
妹妹喜欢和朋友到处游玩,我则喜欢静静地呆在角落看书。
11. 辛辣:一种味道。

12. 而且:连接词、短语或分句,表示后者
意思比前者更进一层。
她不但学习好,而且品行良好,深受大家的喜
爱。
13. 价钱: 价格。
14. 负担: 每个假期,小明都会去
• 指费用或开支。 餐厅帮忙,减轻父母的
• 指承受的责任。 负担。

15. 婚宴: 结婚宴会。


16. 宾客: 客人;来宾

17. 著名: 有
名。
18. 轻烟阵阵:阵阵轻烟飘来。
识字教学
吹 砍 有什么不同?
粘 料一半,站一半
著 长者戴草帽

燃 煤 烧 都是火部
多音字
zhān 粘接 粘贴
动词:东西互相附着连结在一起

nián 含义:黏
形容词,指物体的附着性非常高

多音字
动词
dé 获得 得到

得 de 跑得快
必须,须要
我得出发了,不然就迟到了
děi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