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

分析《暗恋桃花

源》如何突破传统
戏剧的框框,走进
观众的世界。

祖儿、静蓓、佳慧
https://www.ypppt.com/
目录
1 两个故事交叉进行的复式结构

2 悲喜剧结合的观念形式

3 “ 间离效果”表现方法
1

两个故事交叉进行的复式结构
1. 两个故事交叉进行的复式结构

传统戏剧 《暗恋桃花源》

• 传统戏剧大体形成了“开
• 将不同时空的故事糅合在一起
放式”、“人像展览式”、
的复式结构。
“锁闭式”三个结构。
1. 两个故事交叉进行的复式结构
传统戏剧:开放式结构

• 剧情总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自然时间顺序展开。

• 极少回叙成分,能够让观众非常方便地从头至为原原本本地了解剧
情的自然发展过程。

• 中国传统戏剧常用这种方式。

• 例子:《西厢记》。
1. 两个故事交叉进行的复式结构
传统戏剧:人像展览式

• 以刻画人物群像为主,通过人物群像的刻画来展示社
会风貌的戏剧结构方式。

• 结构主要是将众多类似人物速写的戏剧片段巧妙组合,
形成丰富、完整的时代的剪影似的社会风俗画,由此
发展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

• 例子:老舍的《茶馆》和夏衍的《上海屋檐下》。
1. 两个故事交叉进行的复式结构
传统戏剧:锁闭式结构

• 也称之为“回顾式”。

• 这种结构总是从危机出现的那一刻开场,运用回顾的
方法,将开场前发生的事件和当前的戏剧动作融会在
一起,用因为过去事件被揭示造成的“危机”,来显
示人物关系和人物命运的巨大变化,并迅速将剧情推
向高潮。

• 例子:《雷雨》。
1. 两个故事交叉进行的复式结构

《暗恋》
• 讲述东北流亡学生江滨柳,在上海与云之凡先生了一段
刻骨铭心的恋爱,最后因为市局关系而流落台湾,娶妻
生子,在病危之际渴望能再次见到他恋恋不忘的情人的
悲剧。
1. 两个故事交叉进行的复式结构

《桃花源》
• 讲述主人公老陶因为不满妻子和袁老板通奸而至
桃花源打鱼,并在那里得道成仙的戏剧。

• 在这两个毫不相干的故事之间,作者又穿插着一
个不断追问一个叫刘子骥的时髦女郎。
2

悲喜剧结合的观念形式
2. 悲喜剧结合的观念形式

传统戏剧 《暗恋桃花源》
2. 悲喜剧结合的观念形式
• 《暗恋桃花源》是“表演艺
传统的戏剧理论认为悲剧与喜 术坊”的作品,故事很简单。
剧是分开的。 • 《暗恋》剧组和《桃花源》
• 古希腊开创悲喜分离的
传统一直得到欧洲戏剧 剧组都与剧场签订了当晚在
家的尊崇。 此彩排的合约,遂发生了对
• 直到今天,悲喜分离依 舞台的争夺。
• 两个原本独立的戏阴差阳错
然是欧洲戏剧审美形态 地同台演出,成就了古今悲
的基本格局。
喜交错的舞台奇观。
2. 悲喜剧结合的观念形式

《暗恋》:一支悲壮的现代爱情讴歌

• 描述了一段跨越四十年坎坷岁月,横跨祖国大江南北的悲壮恋情。

• 故事开始于上世纪抗战结束后、初现安宁气息的上海,终结于 40 年
后充斥着消毒水味的台北医院。

• 现代青年男女江滨柳和云之凡在战乱中相恋,因为共同的信念走在
一起,却由于战火纷飞而被迫分离。

• 40 年后,江滨柳垂危,云之凡通过寻人启事的联系方式找到江滨柳。

• 阔别多年的重逢,却成为一场生离死别。
2. 悲喜剧结合的观念形式

《暗恋》:一支悲壮的现代爱情讴歌

• 两人虽分别婚嫁,但内心却始终留有一处柔软的空
间,承载着回忆中那个青涩纯真的青年,是一部悲
中送暖的悲剧。

• 这份感情早已突破男欢女爱,上升到人生信仰。

• 江滨柳正是怀着这份信仰,苦苦支撑着病入膏肓的
躯壳,等来了梦中情人的最后一别。

• 时间和空间的巨大差异,为这场真挚的爱情增添了
几分苦涩悲壮色彩。
2. 悲喜剧结合的观念形式

《桃花源》:一场笑中带泪的古装喜剧

在《暗恋》剧组严肃写实风格的衬托之下,《桃花
源》剧组所彩排的故事倒显得有点插科打诨。《桃花
源》借鉴陶渊明的典故,采用戏说的方式,讲述了武
陵渔夫老陶因妻子春花出轨大受打击,离家出走误入
桃花源的故事。
2. 悲喜剧结合的观念形式

《桃花源》:一场笑中带泪的古装喜剧

故事虽然以悲剧作为底色,却采用了喜剧的表现手法。

• 渔夫老陶形象粗鄙,一出场就提着 2 把菜刀,穿着
不合身的长衫,满脸沧桑疲态尽显。

• 当老陶、春花和袁老板三人喝酒共话之时,春花和
袁老板暗中眉来目去、把酒言欢,但老陶每次提起
酒壶,春花都“恰到好处”地塞上壶盖。
2. 悲喜剧结合的观念形式

《桃花源》:一场笑中带泪的古装喜剧

故事虽然以悲剧作为底色,却采用了喜剧的表现手法。

• 这种搞笑又带着暗讽的巧合点在故事中多次出现。例如,桃花源中善良温
柔的白衣夫妇“恰好”和现实生活中的“奸夫淫妇”长相一模一样。

• 这种故意为之的巧合,增加了搞笑色彩,和周星驰无厘头喜剧表演风格不
谋而合。

• 然而,当观众大笑过后,再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个中小人物老陶的辛酸无
奈之处。可以说,这是一场笑中带泪的喜剧。
2. 悲喜剧结合的观念形式

时空交错的舞台设计:情景糅合的话剧冲突中,悲喜两种矛盾的情感交织毫
无保留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强烈的情感碰撞吸引了观众。

《暗恋桃花源》实际上是《暗恋》剧组和《桃花源》剧组在同一舞台上交融
碰撞的产物。两组风格迥异、天差地别的剧组竟在机缘巧合之下集聚一堂,
迸发出独特的魅力。
3

“ 间离效果”表现方法
3. “ 间离效果”表现方法

传统戏剧 《暗恋桃花源》

古希腊以来的传统戏剧一直认
为戏剧性的关键在于叙事的表
现方法。 “ 间离效果”让观众看戏,但
• 热衷于在舞台上展现惊 并不融入剧情。
• 增加了舞台喜剧效果,
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又达到阻断观众沉浸剧
• 讲述曲折离奇的传奇故
情的目的。
事。 • 天壤之别的故事背后隐
• 通过制造一个又一个高
潮,以及出人意料的结 藏着一致的情感。
局来吸引观众。
3. “ 间离效果”表现方法

 A. 设置一系列干扰性因素,从而阻断观众沉浸剧情。

暗黄的灯光下,一架秋千见证了一对你侬我侬、情意
绵绵的青年男女话别的浪漫情愫。
正当观众沉浸于此,一名不速之客打断这对情侣的牵
连,原来是导演在指责他们表演得不到位。
3. “ 间离效果”表现方法

 A. 设置一系列干扰性因素,从而阻断观众沉浸剧情。

• 演员们被干扰中止表演仿佛也是在剧场上
代替观众来发声。
• 时刻保持清醒理智,对话剧进行自主思考。
3. “ 间离效果”表现方法

 B. 交叉演绎的方式增加喜剧感,天壤之别的故事背后隐
藏着一致的情感。
当护士劝慰江滨柳:“你还在等她,我看不必了耶!”
(暗)

旁边剧组的渔夫老陶恰恰也在思念妻子:“我怕她在等我。
我想看她愿不愿意跟我一块儿来。”(桃)

当护士开解江滨柳:“自从云小姐第一天没有来,我就知道
铁定她是不会来了。” (暗)

渔夫老陶却正好反驳劝慰自己的人;“不,她会来。”
3. “ 间离效果”表现方法

 B. 交叉演绎的方式增加喜剧感,天壤之别的故事背后隐
藏着一致的情感。
《暗恋》 《桃花源》
江滨柳苦苦寻觅失散的初 老陶忧心忡忡地思虑出轨
恋情人云之凡。 的妻子春花。

• 其实两个剧组不仅叙事结构相差无几,甚至连
情感也惊人地一致。
• 两个剧组的故事和情感相互映衬、互为补充。
问题 1

根据你们的看法,你们认为现场版的
演出和现今的电影 / 视频有什么差别?
哪一项会比较好,为什么?
问题 2

如果我们 T9 班的《第二次结局》和 T10 班的


《小小》,需要像《暗恋》和《桃花源》一样
相结合,同台演出 , 你们会怎样设计该剧本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