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6

單元 5 感悟世情  由情入理

講讀 范仲淹《岳陽樓記》
課文理解
內容分析
議論、
敍 事 寫 景 借景抒情
言志

重 作 岳 抒
作 洞 者 古
修 者 庭 的 時陽 發 仁
岳 撰 湖 所樓 不 人 述
聯 晴
陽 文 的 想 見天 同 的 志
樓 緣 美 及 景和 的 處 抒
背 起 景 疑 物雨 感 世 懷
景 問 天 情 態

課文理解
第 1 段
第 1 段交代了甚麼資料? 寫作背
景和撰
文原因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
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
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作者友人滕子京在慶曆 滕子京管治下,政事通達,
四年春天被貶到巴陵郡 人心和順,故重新修建岳陽樓
囑託作者寫一篇文章來記述此事
課文理解
第 1 段

段落大意
記述滕子京重修岳陽樓的背
景,以及交代作者寫作本文
的緣起。
課文理解
第 2 段
作者認為巴陵郡最美的景色在哪兒?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
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
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
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
之情,得無異乎?

洞庭湖
課文理解
第 2 段
洞庭湖有甚麼特色?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
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
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
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
之情,得無異乎?

 像含着遠處的山巒
 收納着長江的流水
課文理解
第 2 段
洞庭湖有甚麼特色?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
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
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
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
之情,得無異乎?

銜  水勢:浩大洶湧
寫出洞庭湖的氣勢
吞  湖面:廣闊無邊
課文理解
第 2 段
洞庭湖有甚麼特色?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
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
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
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
之情,得無異乎?

 早晨和傍晚
景色千變萬化
 晴天或陰天
課文理解
第 2 段
「然則」二字有甚麼作用?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
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
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
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
之情,得無異乎?

描寫 疑問:遷客騷人覽物
洞庭湖
轉折 時的心情變化
課文理解
第 2 段

段落大意
概述登岳陽樓所見的洞庭湖
美景,並對遷客騷人登樓覽
物時的心情變化提出疑問。
課文理解
第 3 段
作者描寫了哪些天氣惡劣時所見的景象?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
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
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霧冥冥,虎嘯
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
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急風冷雨,濁浪翻騰, 登樓只
商旅滯留,天色昏暗, 見一片
聽見虎嘯猿啼 蕭條
課文理解
第 3 段
天氣惡劣令登樓者產生甚麼感受?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
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
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霧冥冥,虎嘯
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
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懷念故鄉,或害 感慨至極,
遷客騷人
怕被讒言所傷 不禁悲從中來
課文理解
第 3 段
作者怎樣由寫景轉為抒情?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
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
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霧冥冥,虎嘯 由景生
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 情
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惡劣 登樓 一片
借景抒發悲傷之情
天氣 所見 蕭條
課文理解
第 3 段

段落大意
描繪天氣惡劣時,登岳陽樓
所見的景象,並指出登樓者
因而產生傷感之情。
課文理解
第 4 段
作者描寫了哪些晴朗天氣時所見的景象?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
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
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
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 登樓時看
者矣。 到明媚的
風和日麗,水天一色,游魚沙鷗悠然自 風光
得,香草芬芳、月色皎潔、漁人唱和
課文理解
第 4 段
作者描寫了哪些動物和植物?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
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
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
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
者矣。
沙鷗:在湖面上或飛或停 白芷、香蘭:
魚兒:在水裏游來游去 香氣濃郁,花葉茂盛
課文理解
第 4 段
以下句子營造了甚麼氣氛?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
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
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
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
者矣。

歡樂、欣喜的
氣氛
課文理解
第 4 段
晴朗天氣令登樓者產生甚麼感受?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
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
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
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
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
者矣。
 心情開朗,精神舒暢  忘記個人榮辱得失
心中充滿喜

課文理解
第 4 段

段落大意
描繪天氣晴朗時,登岳陽樓
所見的景象,並指出登樓者
因而產生的欣喜之情。
課文理解
第 5 段
為甚麼古仁人「或異二者之為」?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
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
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
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
誰與歸!
 不因環境的順逆(外物)而感到高興或悲傷
 不因個人的得失而感到快樂或痛苦
課文理解
第 5 段
古仁人有甚麼憂慮?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
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
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
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
誰與歸!
 在朝廷任官時,為百姓憂慮
 在遠離朝廷時,替國君擔憂
課文理解
第 5 段
古仁人怎樣才會快樂?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
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
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
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
誰與歸!
百姓安居樂業,天下人都已
得到快樂之後,才會快樂
課文理解
第 5 段
作者在文末抒發甚麼情懷?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
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
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
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
誰與歸!
 因外在環境而感到悲喜乃人之常情
 感慨在現實中難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課文理解
第 5 段
段落大意

述志抒懷,指出古仁人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
胸襟,與上文所述的遷客騷
人不同,進而抒發「先天下
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
樂」的政治抱負。
課文理解
主旨
岳陽樓
本文記敍重修    一事,並藉着
描繪登樓所見的景色,抒發感情,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突顯「         」的處世
態度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
政治抱負
樂而樂」的     ,並以此勸勉
滕子京
好友    。
~  完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