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

白杨礼赞



预习纸 伸出
婆娑 袈 来
裟 旁
潜滋暗长  逸

参:插入天
 
虬枝
毡子 恹恹   秀颀
 
不折不挠 倔 坦 荡 如 中流砥

强? 砥
晕圈
无边无垠:边际 
楠 倦怠
  月晕而风,础润而
题解

白杨礼赞,何为礼赞?——敬佩和赞

为什么礼赞白杨
树?
《白杨礼赞》中的白杨树有什么特点?它象征了什么?(试着用原文回答)
 
 
 
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的朴质,严肃,坚强
 
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
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3. 理解写西北高原和楠木的作用。
( 1 )西北高原有些什么特点?
 
(1) 文中写白杨树,为什么先写高原风光?

 
 
 
 
(3)“ 楠木”象征了什么?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
走近作者
原名沈德潜,字雁冰( 1896 年 7 月 4 日 -1981 年 3 月 27
日)
我国的文学家、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为激励后世学者积
极创作,创立了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里程
碑。

茅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虹 》、《子夜》、《第一阶段的
故事》、《霜叶红似二月花》;中篇小说《路》、《三人
行》;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
铺子》等。
民族资本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
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 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
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
请大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本文写于 1941 年,请尝试找出文章中的蛛丝马


迹,
想一想本文的写作背景与大环境。
历史补充——抗日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 1937 年7月 《白杨礼赞》写于 1941 年 3 月。在此之前,作


卢沟桥事变到 1938 年 10 月
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
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
御阶段。 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
第二阶段:从 1938 年 10 月
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
至 1943 年 12 月,是战略相 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
持阶段。
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
第三阶段:从 1944 年1月
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
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 1945 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
年 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
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的歌颂他们。
理清文章思路

请找出文章中直接赞扬白杨树的句子。
理清文章思路

第 1 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 
第 4 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
平凡的一种树。 
第 6 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
凡的树。 
第 8 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 
第 9 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白杨树不平凡,到底不平凡在
哪里?
再读文章,理清部分
颜色:黄绿

文章第 2—4 段描写的是什 地貌:平,坦荡如



么? 形态:大:无边无

西北高原有些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写环境?
与白杨树有什么关系?
西北高原是白杨树的生长之地,以黄土高原的
恶劣环境,衬托它的坚强。
再读文章,理清部分

文章第 5—6 段作者写了什


么?
白杨树形象之美

作者是从哪些
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来突出白杨树的?
白杨树外形的总特
征是什么?
总的形象 力争上
游 正
干 笔直,绝 直
外 无旁枝
部 枝 笔直,紧

形 紧靠拢 结
态 叶 进
片片向
上 取
皮 光滑淡 质
青色 朴


在 参天耸
气 倔强挺 立
质 立 不折不

白杨树
皮——光滑
叶——向上
枝——靠拢
干——笔直

力争上游
倔强挺立
再读文章,理清部分

文章第 7—8 段作者写了什


么?

外在形象:参天耸立
内在气质:坚强不屈,不屈不挠。
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
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

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绘客
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托物言志是就文章整体而言,而象征指的是文章局部。
分清问题在问什
朗读第七

表达方式:
段。
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
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 5 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
情、描写和说明。
写作方法 / 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
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
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 :
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
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反
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结构划分

直抒胸臆——表达赞
第1 美

白杨礼 第 2-4
加入标 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特性 / 形象、品质、象征意
赞 段题

第 5-8

第9 赞美升


艺术手法探

作者在写广袤的黄土高原时,为什么作者笔锋一转,
又说到“单调”?
艺术手法探

作者在写广袤的黄土高原时,第二自然段怎样描写高原景色的?
为什么作者笔锋一转,又说到“单调”?

色彩、幅员(形态)、地势,原因是衬托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的
不平凡。
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见到白杨树的惊喜变得顺理成章。

还有哪一段同样运用了欲扬先
抑?
第七段的“欲扬先抑”的“抑”与“扬”在哪里?

第七段还运用了哪些修辞手
法?
表达了几个层次的赞美?
第一层:树不是树——
象 排 二层:树像哨兵,傲然挺
征 反 比 立。
问 三层:团结一心精神
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
在?

楠木代表什么?——国民党反动派
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
反动派。与开头相呼应。
体会划线动词的表达效果

1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
的,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高原广

体会划线动词的表达效果

1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
的,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 扑”与“奔”照应,写出了迎面而来的情
景,
形象而准确。
准确的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
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广阔无边。
2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
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

3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
色。
2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
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
使用“涌”,说明感想很多,瞬间形
成,
有的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
的喷涌而出。
3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
色。
“ 泛”,富有动感,似有若无的淡青色
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的生命力。

业:1. 思考下列形象可以象征什么?


落 梅

叶 花 鹰


樱 翠

花 竹 孔



2. 仿照课文,写一 篇先记叙后抒情的散文。要求
运用到托物言志的手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