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1

第二章

中国政治制度

主讲人:
顾伟列教授
第一节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模式的确立
【本节要点】
一、周代:向心型政治结构的初建
1 .周代向心型政治结构的表现形式:
( 1 )是重农抑商的经济范型的确立。
( 2 )树立君主权威。
( 3 )实行分封制。
二、秦朝:中央集权政治模式的确立
1 .封建中央集权制君主专制政体的基本特征:
( 1 )君权至上。
( 2 )皇权不可转移,皇位父死子继。
( 3 )官僚系统庞大。
周公庙遗址西周大型墓葬发掘现场
西周分封制结构图

周天子

级统

诸侯 诸侯 阶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卿大夫


军队
刑法
礼仪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平民

级被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奴隶


西周分封制
秦朝政府的官制

秦始皇
秦始皇(画作)
【本节关键词】

• 政治制度 政体 向心型 中央集权 君



• 政治文化 亲贤远佞
• 德治 以民为本 制民之产
• 公民意识 人治 法治
• 礼法并用 德主刑辅
【本节思考题】

1 .周代的政治结构有什么特点 ?
2 .为什么说中央集权的政治模式在秦朝
已经确立 ?
3 .封建中央集权集制的君主专制政体有
哪些基本特点 ?
【本节参考文献】

1 .王家范著:《中国历史通论》
(前编:封建时代;大一统帝国时代)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
2 .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
哲学与社会整合》(第四、五章)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2000 。
第二节 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
【本节要点】

一、为君之方:亲贤远佞。
1 .强调人的作用。
2 .强调为君者要亲贤臣,远小人。
第二节 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
二、为政之道,倡导德治
以“礼治”、“德治”、“王道”、“仁
政 ” 等为理想模式德治主义将政治伦理化,
其本质是人治。所谓 “ 德治 ” 包括三个层
面的内容:
1 .要求执政的官员注重道德修养,
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民表率。
第二节 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
2 .要求执政者以道德教化百姓,以
礼规范百姓的行为,使之有羞耻之心,安
分守己,服从统治。
3 .既将德治置于为政的首位,又主
张德、礼、政、刑四者兼施。

三、治国之道:以民为本
【本节关键词】
• 政治文化 亲贤远佞 德治
• 以民为本 制民之产
• 公民意识 人治 法治
• 礼法并用 德主刑辅
【本节思考题】

1.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所提倡的
亲贤远佞的为君之方有哪些基
本内容 ? 其实践意义怎样 ?
2. 中国传统社会所倡导的“德治”,
与现代社会所强调的 “ 以德治
国”有何区别 ?
3. 简要评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
“以民为本”的思想。
【本节参考文献】

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与社会整合》(第六、七章)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2000 。
第三节 传统政治观念向现代政治观念的转化

【本节要点】
一、摒弃皇权至上观念,提高公民意识
1 .传统政治观念认同皇权至上,现
代政治观念则认同政治民主化,即人民有
充分的参政权,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
不是特权阶层。权利越界被视为权力侵犯,
国家应该有权力制衡的机构和机制。
2 .在公民与政权的关系上,公民享
有广泛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是由法制规定
的,神圣不可侵犯,其政治权利体现在政
治参与过程中;同时,公民也要履行相应
的义务。
二、摒弃人治,完善法治
1 .维护法制的权威和尊严。
2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以体现法律最根本的特征——平等精神。
3 .辩证处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自
律和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能更
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
国家既要依法治国,凭借法的强制力来维持
长治久安;又要以德治国,加强公民的道德
建设。
第三节 传统政治观念向现代政治观念的转化

【本节关键词】
• 公民意识 人治 法治
• 礼法并用 德主刑辅

【本节思考题】
1 .为什么说在中国道德史上,公
民道德曾经是空白点?在现代社会,强
化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有何
现实意义 ?
2 .试论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传统政治观念向现代政治观念的转化

【本节参考文献】
1 .秦晖著:《传统十论》(“‘大
同共同体本位 ” 与中国传统社会 —— 兼论
中国走向公民社会之路)复旦大学出版
社, 2003 。
谢谢欣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