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4

《物权法》

特别注意:本课件引用了其他学者的部分教学内容,仅用于本课程内部
教学使用,任何人均不得将课件及其内容以任何形式上传网络或者向本
课程听课的学生以外的第三方传播,如有违反,侵权责任由传播者自负。
第九章质权与留置权
— 、动产质权(★★★)
1. 动产质权的设立

( 1 )法条:《民法典》第 429 条规定:“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

( 2 )动产质权设立的要件有三:①质押合同有效;②出质人具有相应的处分权;③已经完成公示
规范,(完成交付),即出质人已经以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或者指示交付的方式向债权人完成出质
动产内容,的交付。须注意:以占有改定方式完成出质动产交付的,占有改定之时,不发生动产质
权设立的效果。

2. 质权人的权利

① 质物占有权。动产质押期间,质权人享有占有质物的权能。换言之,质权人对质物享有留置权 °:
能。并且动产质权的成立与存续,均以质权人占有质物为前提。

② 优先受偿权。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可以与出质

人协议以质押财产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民法典》第 436:
条第二款)
③ 孳息收取权。《民法典》第 430 条第一款规定:“质权人有权收取质押财产的孳息,但是合同另
有 ° ,约定的除外。”《民法典》第 430 条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的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
费用。“

④ 质权保全请求权。《民法典》第 433 条规定:“因不可归责于质权人的事由可能使质押财产毁损


或者价值明显减少,足以危害质权人权利的,质权人有权请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出质人不提
供的,质权人可以拍卖、变卖质押财产,并与出质人协议将拍卖、变卖所得的价款提前清偿债务或
者提存。”

⑤ 转质权。《民法典》第 434 条规定:“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转质,造成质押


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⑥ 抛弃质权。《民法典》第 435 条规定:“质权人可以放弃质权。债务人以自己的财产出质,质权


人⑥ « 放弃该质权的,其他担保人在质权人丧失优先受偿权益的范围内免除担保责任,但是其他担
保人承诺仍然提供担保的除外。”
3. 质权人的义务

( 1 )不得擅自使用、处分质物。《民法典》第 431 条规定:“质权人在质权存续期间,未经出质


人同意,擅自使用、处分质押财产,造成出质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2 )妥善保管质物。《民法典》第 432 条第一款规定:“质权人负有妥善保管质押财产的义务;


因保管不善致使质押财产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3 )保全质物价值。《民法典》第 432 条第二款规定:“质权人的行为可能使质押财产毁损、灭


失的 , 出质人可以请求质权人将质押财产提存,或者请求提前清偿债务并返还质押财产。”

( 4 )质权消灭后,向出质人返还质物。《民法典》第 436 条第一款规定:“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


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 5 )及时行使质权。《民法典》第 437 条第一款规定:“出质人可以请求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


届满后 : 及时行使质权;质权人不行使的,出质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民
法典》第 37 条第二款规定:“出质人请求质权人及时行使质权,因质权人怠于行使权利造成出质
人损害的,由质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a
4 . 动产质权的消灭

( 1 )一般消灭事由。动产质权作为担保物权的一种,一般担保物权的消灭事由,亦可导致动产质权消灭的效果。
包括:( a )质权人抛弃质权;( b )质物毁损、灭失,且无代位物;( c )质权担保的主债权全部消灭;( d )
质权得以实现。

( 2 )特殊消灭事由。动产质权作为“占有质”,其成立与存续,以质权人占有质物为要件。因此,根据通说观点,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动产质权消灭:( a )动产质权人丧失对质物的占有的(一并丧失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
( b )动产质权人将质押动产返还给出质人或者返还给债务人的。

【典型真题】

2 016 年 3 月 3 日,甲向乙借款 1 0 万元,约定还款日期为 2017 年 3 月 3 日。借款当日,甲将自己饲养的市值 5 万


元的名贵宠物鹦鹉质押交付给乙,作为债务到期不履行的担保;另外,第三人 丙提供了连带责任保证。关于乙的质
权,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2 017 年•卷三• 56 题)

A .2016 年 5 月 5 日,鹦鹉产蛋一枚,市值 20 00 元,应交由甲处置

B . 因乙照管不善, 2 016 年 1 0 月 1 日鹦鹉死亡,乙需承担赔偿责任

C .2017 年 4 月 4 日,甲未偿还借款,乙未实现质权,则甲可请求乙及时行使质权

D . 乙可放弃该质权,丙可在乙丧失质权的范围内免除相应的保证责任

答案: B CD
二、动产流动质押(《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55
条)(★★)
相关法条

1.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55 条第一款规定:“债权人、出质人与 监管人订立三方协议,出质人

以通过一定数量、品种等概括描述能够确定范围的货物为债务的履行提供担保,当事人有 证据证明监管人
系受债权人的委托监管并实际控制该货物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质权于监管人实际控制货物之日起设立。
监管人违反约定向出质人或者其他人放 货、因保管不善导致货物毁损灭失,债权人请求 监管人承担违约责
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2.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55 条第二款规定:“在前款规定情形下,当事人有 证据证明监管人系

受出质人委托监管该货物,或者虽然受债权人委托但是未实际履行监管职责,导致货物仍由出质人实际控
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质权未设立。债权人可以 基于质押合同的约定请求出质人承担 违约责任,但是不
得超过质权有效设立时出质人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 监管人未履行监管职责,债权人请求 监管人承担责任
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1 ・流动质押的概念与特点

例 1 甲向乙借款 1000 万元,约定借期一年,利息 150 万元, 2021 年 3 月 1 日借款到期。为担保甲对乙


借款债务的履行, 2020 年 3 月 1 日,甲、乙、丙订立《动产流动质押协议》约定①甲将其现有以及未 来一
年将取得的大米全部交付给监管人丙监管,为乙设立动产流动质押。②质押期间,甲在经营中需要出让大米
时,由乙根据情况向丙签发提货单,由丙按照提货单确定的数量向甲放货。③监管人必须确保监管之大米的
数量保持在 3000 吨并且价值保持在 1300 万元以上。”

特点: 1 、动产流动质押的标的物通常釆用“概括描述”的方式限定。对此,《民法典担保 制度解释》第


53 条规定:“当事人在动产和权利担保合同 中对担保财产进行概括描述,该描述能够合理识别担保财产的,
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担保成立。”

动产质权设立后,质权实现前,质押的动产“不特定”,处于“ 流动状态”。( a )甲交付 * : ° 植合丙的


大米,自动进入质押关系,成为质押财产;( b )丙依照乙签发的提货单确定的数,量放货给甲的大米,自
动解除质押关系。(旧质权不断消灭,新质权不断产生)。

但是,在乙实现质权时(甲到期未履行还款义务或者约定实现质权的情形出现),质押的动产范围 确定,质
押动产“特定化”。
2 、一般须确定监管人对流动质押的动产予以监管。监管可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物流企业 : 场库
内质押监管,在出质企业动产仓储于物流企业的情况下,对其中拟出质的部分,将 : 物流企业的委
托人由岀质企业变更为质权人(如银行);第二,出质企业场库内监管,在出质企业动产仓储于出
质企业的情况下,对其中拟出质的部分,由物流企业以象征性租金租赁出质企业场库监管;第三,
第四方企业场库内监管,在出质企业动产仓储于第四方企业的情况下,对其中拟出质的部分,由物
流企业以象征性租金租赁第四方企业场库监管。
2. 流动质押动产质权的设立规则

( 1 )流动质押中动产质权的设立,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质押合同有效;第二, 岀质人具有相应的处
分权;第三,出质人已经以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或者指示交付的方式向债权人完成出质动产现实的交付
(仅以占有改定方式交付的,占有改定之时不发生动产质权设立效果)。

( 2 )交付认定。出质人已经向债权人完成出质动产的交付,是 流动质押动产质权设立的生效要件,未
完成交付,流动质押动产质权未设立。在流动质押中,认定出质人是否已经向债权人完成岀质动产的交付,
须考虑以下因素(以上表例子为例说明):

① 若监管人(丙)系受债权人(乙)的委托,则出质人(甲)将出质动产(大米)交付给监管人(丙)
管领控制时,应认定已经向债权人(乙)完成交付。质权已设立。

② 若监管人(丙)系受出质人(甲)的委托,则出质人(甲)将出质动产(大米)交付给监管人(丙)
管领控制时,还不能认定已经向债权人(乙)完成交付。

③ 虽然监管人(丙)系受债权人(乙)的委托, 但有证据证明,监管人(丙)未履行监管职责,监管人
(丙)尚未对出质动产(大米)管领控制,出质动产(大米)仍由出质人(甲)管领控制,应当认定出
质人(甲)尚未向债权人(乙)完成交付。
3. 流动质押中出质人与监管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 1 )出质人对债权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若因出质人未交付质物致使流动质押质权未设立,或者擅
自处分已经出质的动产,因此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债权人有权 依照有效质押合同请求出质人承担
违约责任,但不得超过质权有效设立时出质人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民法典担保 制度解释》第 55
条第二款)。

( 2 )监管人对债权人的损害赔偿责任。 若监管人违反监管协议约定,违规向出质人放货、因保管
不善导致质物毁损灭失,或者因为 监管人不履行监管职责导致质权未设立等,因此给债权人造成损
失的,债权人依照与监管人之间的委托合同请求其承担违约损害赔偿责任。此时监管人应当承担的
赔偿责任范围,《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55 条未予明确,但《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17 年第 7
期登载的“大连俸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中国外运辽宁储运公司等借款合同纠纷案”一案“裁判要
旨”适用的规则是:监管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出质人无 力赔偿的部分,监管人承担与其过错相应
的补充责任。
三、转质(《民法典》第 434 条)(★★)
1 、转质的概念

转质,指质押期间,质权人(以质权人 身份)将质物为第三人设立质权的行为。第三人因此取得的质
权成为转质权。

2. 转质的类型

① 承诺转质。指质押期间,经 岀质人同意,质权人(以质权人身份)将质物为第三人设立质权。

② 责任转质。指质押期间,未经出质人同意,质权人(以质权人 身份),以质权人自己的责任,将

质物为第三人设立质权。

例 1 甲将其 A 相机质押给乙。质押期间,未经甲同意,乙谎称自己是相机的所有权人 , 将 A 相机出质


给不知情的丙,并交付。①丙善意取得质权。②这不是转质。

例 2 甲将其 A 相机质押给乙。质押期间,未经甲同意,乙在 告知丙自己是相机的质权人后,将相机出


质给丙,并交付。①乙的行为属于责任转质。②丙因责任转质取得对相机的质权 , 但不是因为善意取得。
3. 责任转质(《民法典》第 434 条

责任转质,指在质押期间,质权人未经出质人同意,以质权人的 身份并以自己的责任,将质物为第
三人设立质权的行为。对责任转质的 性质,通说采“质物再度出质说”。即质权人将其对质物交换
价值的优先受偿权让渡给转质权人,由转质权人优先于质权人 支配。

① 转质权优先于原质权。 .

② 转质权具有从属性,从属于原质权。体现在 : ( a )转质权对质物优先受偿的范围以原质权为限;
( b )原质权消灭,转质权因此消灭;( c )须原质权和转质权均具备行使的条件,转质权人才能
行使转质权。

③ 转质人对转质期间质物的毁损灭失承担“ 绝对无过错责任”。

例 1 为担保甲对乙的 10 万元债务,甲以其价值 20 万元的 A 车为乙设立质权。未经甲同意,乙擅自


以质权人身份将 A 车为丙设立质权,约定担保的债权数额为 15 万元。这属于责任转质,其法律效果
是:①丙的转质权优先于乙的质权。②丙的质权具有从属性,体现在:( a )虽然丙的转质权所担
保的债权额为 15 万元,但丙对质物的优先受偿权以 10 万元为限。(原因:乙、丙对质物的优先受
偿权均来自乙的质权。并且,乙、丙对质物之优先受偿权的累计数额亦以 10 万元为限)。( b )乙
的质权尚不具备行使条件的,丙的转质权也不得行使。( c )乙的质权消灭的,丙的转质权随同消灭。
4. 承诺转质

( 1 )概念。承诺转质,指在质押期间,质权人经出质人同意,以质物为第三人设立质权的行为。承诺转
质的本质在于,经出质人同意,为转质权人设立一 个独立的质权。故而,承诺转质所能赋予转质权人的交
换价值自然不受原质权人所能支配之交换价值的拘束,致使转质权已脱离原质权而存在。

( 2 )效力①转质权优先于原质权。

② 转质权具有独立性。体现在:( a )转质权对质物优先受偿的数额不受原质权的限制 ; ( b )原质权消


灭的,不因此影响转质权的存续;( c )即使原质权的实现条件尚不具备 , 只要转质权的实行条件具备,即
可行使转质权。

③ 质权人对转质期间质物的毁损灭失承担“ 过错责任”。

例 1 为担保甲对乙的 10 万元债务,甲以其价值 20 万元的 A 车为乙设立质权。经过甲同意,乙以 A 车为丙


设立质权,担保的债权数额为 15 万元。这属于承诺转质,其法律效果是 :① 丙的质权优先于乙的质权。②
丙的质权具有独立性,体现在:( a )丙对质物优先受偿的数额为 15 万元(不受乙之优先受偿范围的限
制)。( b )乙的质权消灭的,不 影响丙的质权继续存在。( c )只要丙实现质权的条件具备,即使乙的
质权尚不具备行使条件,丙也可以行使自己的质权。③质物在 丙处毁损灭失的,转质人乙仅承担“过错责
任”。
四、权利质权(★★)
(一)以有价证券为标的的权利质权(★★)
1 、以“有权利凭证”的有价证券为标的的权利质权的设立

根据《民法典》第 441 条的规定,以“有权利凭证”的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款单、仓单、


提单出质的,权利质权的设立要件有三:

① 质押合同有效。

② 岀质人具有相应的处分权。

③ 已经以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或者指示交付的方式完成出质有价 证券权利凭证的交付。须注意:以
占有改定方式完成交付的,占有改定之时,不发生权利质权设立的效果。
特别提示:以“汇票”和“有权利凭证的仓单 " 为标的设立权利质权的特别规则

以“汇票”和“有权利凭证的仓单”作为标的物设立权利质权,权利质权的设立,除 上表所述三个
要件外,《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还规定了“增强要件”,应特别注意。

1. 汇票。以汇票岀质的,权利质权的设立要件有五:①质押合同有效;②出质人具有相应的处分权 ;
汇票,③在汇票(或者粘单)上背书记载“质押”字样;④在汇票上签章;⑤已经以现实交付、简
易交付或者指示交付的方式完成 汇票权利凭证的交付。(《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58 条)

2. 仓单。以有权利凭证的仓单出质的,权利质权的设立要件有五:①质押合同有效;②出质人具有
相应仓单的处分权;③在仓单上背书记载“质押”字样;④经保管人签章;⑤已经以现实交付、简
易交付或者指示交付的方式完成 仓单权利凭证的交付。(《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59 条第一款)

2. 以“没有权利凭证”的有价证券为标的的权利质权的设立

根据《民法典》第 441 条的规定,以“没有权利凭证”的有价证券(如国库券、电子提单、电子仓


单)出质的,权利质权的设立要件有三:

① 质押合同有效。②出质人具有相应的处分权。 ③办理完毕出质登记。
特别提示:关于仓单质押的特别规定

1. 法条。《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59 条第一款规定:“存货人或者仓单持有人在仓单上以背书
记载“质押”字样,并经保管人签章,仓单已经交付质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 认定质权自仓单交付
质权人时设立。没有权利凭证的仓单,依法可以办理出质登记的,仓单质权自办理岀质登记时设
立。”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59 条第二款规定:“出质人既以仓单出质,又以仓储物设立担保,按
照公示的先后确定清偿顺序;难以确定先后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59 条第三款规定:“保管人为同一 货物签发多份仓单,岀质人在多份


仓单上设立多个质权,按照公示的先后确定清偿顺序;难以确定先后的,按照责权比例受偿。”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59 条第四款规定:“存在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情形,债权人 举证证


明其损失系由出质人与保管人的共同行为所致,请求出质人与保管人承担 连带赔偿责任的,人民法
院应予支持。”
2. 规范内容。( 1 )为规制仓单多重质押和仓单、仓储物多重担保等“仓单乱象”,《民法典担保制度
解释》第 59 条第一款规定,以有权利凭证的仓单设立权利质权的,权利质权的设立要件有 五 :

( a )质押合同有效;( b )出质人拥有相应的处分权;( c )在仓单上以背书记载“质押”字样;


( d )经保管人签章;( e )完成权利凭证的交付。符合这五个条件的,权利质权自仓单交付质权人时
设立。

( 2 )仓单、仓储物多重担保时各担保物权的顺位规则。( a )出质人既以仓单出质,又以仓储物设立
担保,按照公示的先后确定清偿顺序;难以确定先后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 b )“公示的先后”中
的“公示”,动产质押和以有权利 凭证的仓单设立权利质权,为交付;动产抵押,为 登记。以没有权利
凭证的仓单设立权利质权,为登记。

( 3 )仓单多重质押时各担保物权的顺位规则。( a )保管人为同一货物签发多份仓单,出质人在多份
仓单上设立多个质权,按照公示的先后确定清偿顺序;难以确定先后的,按照债权比例受偿。( b )
“公示的先后”中的“公示”,以有权利凭证的仓单设立权利质权,为交付;以没有权利凭证的仓单设
立权利质权,为登记。

( 4 )出质人与保管人的共同行为导致仓单、仓储物多重担保以及仓单多重质押,并因此给债权造成损
失的,债权人有权请求出质人与保管人承担 连带责任。
3. 权利质权人的保全请求权

( 1 )法条。《民法典》第 442 条规定:“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的兑现


日期或者提货日期先于主债权到期的,质权人可以 兑现或者提货,并与出质人协议将兑现的价款或者
提取的货物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 2 )理解。以有价证券为标的设立的权利质权,若出质有价证券的权利“先于”被担保的债权到期,
权利质权人享有“保全请求权”,可以 兑现或者提货,并与出质人协议将兑现的价款或者提取的货物
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例 1 为担保甲对乙的 1000 万元债务( 2021 年 9 月 1 日到期),丙以其在丁银行的一张面额为 800


万元的三年期定期存单( 2021 年 6 月 1 日到期)为乙设立权利质权,已经向乙交付存 单。 2021 年
6 月 1EJ, 乙还不能“实现”其权利质权,因乙的债权 尚未到期;但乙可“保全”其权利质权,保全
的方式是,乙有权请求丙提取存款,并与丙协议以提取的存款提前清偿甲对乙的债务,或者将所提取
的存款予以提存。
(二)以基金份额、股权为标的的权利质权(★★)
1. 以基金份额、股权为标的的权利质权的设立与特点

( 1 )设立规则。《民法典》第 443 条第一款规定:“以基金份额、股权岀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


登记时设立。”据此,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权利质权的设立要件有三:①质押合同有效。②
出质人具有相应的处分权。③办理完毕出质登记。

( 2 )特点。《民法典》第 443 条第二款规定:“基金份额、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


与质权人协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基金份额、股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
者提存。”
2. 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为标的之权利质权实现程序上的限制

( 1 )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为标的设立的权利质权,质权人实现权利质权时, 若发生出质股权由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外的第三人取得的效果,须遵循《公司法》第 71 条与第 72 条规定的限制条件。

( 2 )《公司法》第 71 条第二款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
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
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
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②: 《公司法》第 71 条第三款规定:“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
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
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法》第 72 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的强制执行程序转让股东的股权时,应当通知
公司及全体股东,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自人民法院通知之日起满二十日
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视为放弃优先购买权。”
例 1 为担保甲对乙的 1000 万元债务,丙以其持有的 A 有限责任公司的 8% 的股权为标的为乙(乙
并非 A 公司的股东)设立权利质权,办理了出质登记。后,因甲到期无力清偿对乙的 1000 万债务,
丙与乙达成协议约定:“由乙取得丙出质的 8% 股权,抵偿甲对乙的 1000 万元债务。”①若 A 公
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没有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乙成为 A 公司股东。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
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②若 A 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但有股东行使优先购买
权,乙不能取得这 8% 的股权,只能对行使优先购买权的股东所支付价款优先受偿。③若 A 公司其
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乙受让这 8% 的股权,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这 8% 的股权,由乙对股东因
购买这 8% 的股权支付的受让款优先受偿。④若 A 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乙受让这 8% 的股
权,又没有股东购买者这 8% 的股权,视为 A 公司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乙受让,乙成为 A 公司股东。
(三)以知识产权财产权为标的的权利质权(★★)
以知识产权财产权为标的的权利质权的设立与特点

1. 设立规则。《民法典》第 444 条第一款规定:“以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中的财产权 : 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岀质登记时设立。”据此,权利质权的设立要件有三:

( 1 )质押合同有效( 2 )出质人具有相应的处分权。( 3 )办理完毕出质登记。

2. 特点。《民法典》第 444 条第二款规定:“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出质后,出质人不得转 让或者许


可他人特点使用,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 商同意的除外。岀质人转让或者许可他人使用出质的知识
产权中的财产权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四)以应收账款为标的的权利质权(★★)
1. 以应收账款为标的的权利质权的设立与特点

( 1 )设立规则。《民法典》第 445 条第一款规定:“以应收账款岀质的,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设


立。”。据此 , 以应收账款出质的,权利质权的设立要件有三:( a )质押合同有效。( b )出质人具有相
应的处分权。

( c )办理完毕出质登记。(登记机关:未来将建立统一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机关)

( 2 )特点。①《民法典》第 445 条第二款规定:“应收账款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协


商同意的除外。出质人转让应收账款所得的价款,应当向质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② 《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第 2 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应收账款是指权利人因提供一定的货物、服务或
设施而获得的要求义务人付款的权利以及 依法享有的其他付款请求权,包括现有的和未 来的金钱债权,但不
包括因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而产生的付款请求权,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转让的付款请求权。”

以“现有”的应收账款出质,主要是指出质时应收账款债务人、质押标的都能够确定或者特定的金钱债权。

以“将有(未来)”的应收账款岀质,是指出质时应收账款债务人或者质押标的尚未确定或者特定的金钱债
权,主要包括不动产收费权、依法可以出质的其他收费权以及其他将有的应收 账款出质。
2.“ 现有”应收账款“不存在”或者“已消灭”争议的处理规则

( 1 )问题。以现有的应收账款出质后,应收账款债务人与质权人就出质的应收 账款“不存在(系虚
构)”问题或者“已消灭”发生争议时,应如何分配举证责任以及确定责任,《民法典担保制度解
释》第 61 条区分是否经过应收账款债务人“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设计了不同的规则。

( 2 )规则。

①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61 条第一款规定:“以现有的应收 账款出质,应收账款债务人向质权


人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后,又以应收账款不存在或者已经消灭为由主张不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不
予支持。”

②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61 条第二款规定:“以现有的应收 账款出质,应收账款债务人未确认


应收账款的真实性,质权人以应收账款债务人为被告,请求就应收账款优先受偿,能够举证证明办理
出质登记时应收账款真实存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质权人不能举证证明办理出质登记时应收账款
真实存在,仅以已经办理出质登记为由,请求就应收账款优先受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例 1 为担保甲对乙本金加约定利息共计 100 万元的借款债务( 2021 年 9 月 1 日到期),甲以其基
于《 A 房屋买卖合同》对丙享有的 120 万元价金债权( 2021 年 8 月 1 日到期)作为标的物为乙设
立权利质权,办理了质押登记。后甲到期无力偿还对乙的借款债务,乙对丙行使权利质权,请求丙
向乙支付 100 万元由乙优先受偿,丙以《 A 房屋买卖合同》系虚构为由抗辩。①若乙的权利质权设
立后,丙对出质的现有应收账款的真实性予以确认,即使出质应收账款债权系虚构(“不存在”),
若权利质权设立时乙为善意,则丙的抗辩不成立。②若乙的权利质权设立后,丙未对出质的现有应
收账款的真实性予以确认,除非乙能够举证证明办理出质登记时应收账款真实存在,否则,丙的抗
辩成立。

例 2 为担保甲对乙本金加约定利息共计 100 万元的借款债务( 2021 年 9 月 1 日到期),甲以其基


于《 A 房屋买卖合同》对丙享有的 120 万元价金债权( 2021 年 8 月 1 日到期)作为标的物为乙设
立权利质权,办理了质押登记。后甲到期无力偿还对乙的借款债务,乙对丙行使权利质权,请求丙
向乙支付 100 万元由乙优先受偿,丙以已于 2021 年 8 月 1 日对甲清偿为由抗辩。①若丙对甲的清
偿行为发生在“丙对出质应收账款债权予以确认”或者“丙接到乙要求向其履行的通知”之前,则
丙的抗辩成立。②若丙对甲的清偿行为发生在“丙对出质应收账款债权予以确认”或者“丙接到乙
要求向其履行的通知”之后,则丙的抗辩不成立。
3.“ 现有”应收账款权利质权实现时应收账款债务人的履行规则

( 1 )问题。以现有的应收账款出质后,权利质权人实现权利质权时,应收 账款债务人应当向谁履行这一问问题,
题,由于应收账款质押与债权转让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参照《民法典》第 546 条第一款
关于“债权转让通知规则”的规定确定了应收账款债务人应向谁履行的规则。

( 2 )规则。《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61 条第三款规定:“以现有的应收账款出质,应收账款债务人已经向
应收账款债权人履行了债务,质权人请求应收账款债务人履行债务的,人民法院不 予支持 , 但是应收账款债务人
接到质权人要求向其履行的通知后,仍然向应收账款债权人履行的除外”。

4.“ 将有”应收账款权利质权的“实现方式”

( 1 )问题。以将有的应收账款(主要是各种收费权)设立权利质权,其主要特点在于,在出质时以及在权利质
权实现时应收账款债务人均难以确定。因此,权利质权实现时,质权人不能直接向应收账款债务人主张权利,而
只能由质权人直接请求应收账款债权人履行作为实现方式。《民法典担保 制度解释》区分是否已经设定特定账户
分别规定了将有应收账款权利质权的实现方式。

( 2 )规则。《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61 条第四款规定:“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收益权、提供服务,
或者劳务产生的债权以及其他将有的应收账款出质,当事人为应收账款设立特定账户,发生法定或者约定的质权
实现事由时,质权人请求就该特定 账户内的款项优先受偿的,人民法院应 予支持;特定账户内的款项不足以清偿
债务或者未设立特定账户,质权人请求折价或者拍卖、变卖项目收益权等将有的应收账款,并以所得的价款优先
受偿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例 1 获得政府批文后,甲投资公司与乙银行订立《借款担保协议》约定:“为投资修建 ' 长平 ' 高
速公路,甲向乙银行借款 50 亿元,借期 3 年。以 ' 长平 ' 高速公路通车后甲对过往车辆的收费权为
标的物为乙设立权利质权。”甲、乙 办理了质押登记。借款到期后,甲仅偿还了 10 亿元借款,剩
余部分暂时无力清偿,乙欲行使权利质权。①若甲、乙已经按约为甲对过往车辆收取的费用设立了
由乙银行控制的特定账户,乙银行可以直接自给特定账户扣划相应数额金钱的方式行使权利质权,
优先受偿。②若甲、乙未设立特定账户,或者甲、乙虽已按约为甲对过往车辆收取的费用设立了由
乙银行控制的特定账户,但特定账户内的款项不足以清偿债务 , 则乙银行只能以如下方式行使权利
质权:( a )协议该收费权折价为乙银行所有,优先抵偿乙银行的借款债权;( b )申请法院拍卖、
变卖该收费权,由乙银行对变卖所得价款优先受偿。
五、留置权(《民法典》第 447 条至第 457 条)
(★★★)
1. 留置权的成立要件(四个)

( 1 )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债务未到期,债权人无留置权。但有 例外。根据通说,债务人丧失
支付能力或者被宣告破产的,即使债务的履行期尚未届至,债权人可以提前行使留置权(“ 紧急留
置权”)。

( 2 )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或者(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的动产。( a )须为“动产”,不动产
上不能成立留置权;( b )须“合法”占有,以侵权方式取得占有的,不成立留置权。( c )该动
产归 " 债务人”所有还是归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所有,在所不 问,(《民法典》第 447 条;
《民法

,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62 条第一款)

( 3 )债权人占有的动产与所担保的债权 属于同一法律关系。(《民法典》第 448 条)


( 4 )不存在成立留置权的消极事由。存在以下消极事由的,债权人对占有的动产不成立留置权 :

①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得留置。(《民法典》第 449 条)

② 留置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如因欠交学费而留置大学生的学位证书;再如因欠交医疗费留
置死者的尸体;又如留置残疾人的辅助器具),不得留置。

③ 留置与债权人所承担的义务相抵 触,不得留置。例如,承运人在履行运输义务“之前” , 即以未


付到期运费为由留置所运货物的,其留置货物的行为即与其承担的义务相抵触。

特别提示:留置权善意取得制度已经不复存在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 62 条第一款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因同一法 律关系,


留置合法占有的第三人的动产,并主 张就该留置财产优先受偿的,人民法院应 予支持。第三人以该
留置财产并非债务人的财产为由请求返还的,人民法院不 予支持。”据此,债权人合法占有现状债
务人以外的第三人所有的动产时,无 论债权人占有该动产之时是否知道占有的动产归第三人所有,
只要符合留置权成立的其他要件,债权对占有的动产均成立留置权。 从而, 2021 年 1 月 1 日以后,
留置权善意取得制度已不复存在。须注意:有一点仍如从前。即合法占有的动产系盗赃、遗失物的,
不影响留置权的成立。
2. 商事留置权的成立要件

( 1 )债务人与债权人均为企业。(《民法典》第 448 条)

( 2 )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债务未到期,债权人无 商事留置权。(“紧急留置权”属于例外)

( 3 )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所有的动产。①须为“动产”。②须“合法”占有。③动产须归债务
人”所有。动产归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所有的,不成立 商事留置权。对此,《民法典担保制度
解释》第 62 条第三款规定:“企业之间留置的动产与债权并非同一法律关系,债权人留置第三人
的财产,第三人请求债权人返还留置财产的,人民法院应 予支持。”

( 4 )担保的债权须为债权人企业持续经营中发生的债权。①留置的动产与被担保的债权“不必属
于”同一法律关系。这是商事留置权的特别之处。②但被担保的债权须为债权人“持续经营中”发
生的债权。对此,《民法典担保 制度解释》第 62 条第二款规定:“企业之间留置的动产与债权并
非同一法律关系,债务人以该债权不属于企业持续经营中发生的债权为由请求债权人返还留置财产
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5 )不存在成立留置权的消极事由。
3. 留置权人的权利

( 1 )留置并占有动产的权利。( a )留置财产为可分物的,留置财产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 金
额。(《民法典》第 450 条)( b )留置物为不可分物的,留置权人可以就留置物的全部行使留置
权。

( 2 )优先受偿的权利。留置权的行使具有所 谓的“二次效力”。留置后,只有在宽限期满后债务
人仍未履行债务的,留置权人才可以行使优先受偿权。具 体而言:( a )对宽限期有约定的,按照
约定。( b )没有约定的,留置权人应当确定 60 日以上的宽限期;但是留置的动产属于鲜活易腐

不易保管的,可以确定较为短暂的宽限期。(《民法典》第 453 条)

( 3 )其他权利:( a )收取留置物所产生孳息。(《民法典》第 452 条)注意:仅为“收取”而


非“取得”。( b )为保管之目的而使用留置物。
4. 留置权人的义务

( 1 )妥善保管留置物的义务。(《民法典》第 451 条)因留置权人过错导致留置物毁损灭失,应


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2 )不得擅自使用、出租或处分留置财产的义务。

( 3 )经债务人的请求行使留置权的义务(即“及时行使留置权的义务”)。《民法典》第 454 条
规定 :" 债务人可以请求留置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行使留置权;留置权人不行使的,债务人可
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留置财产。”

( 4 )留置权消灭后返还留置财产的义务。

5. 留置权消灭的特别事由

《民法典》第 457 条规定了留置权消灭的两种特殊事由。所谓特殊事由,指的是仅适用留置权(不


适用抵押权与质权)。它们是:

( 1 )债务人另有提供担保,留置权人接受的,留置权消灭;

( 2 )留置权人对留置财产丧失占有,留置权消灭( 原因:留置权的成立与存续均以占有为要件)。
例 1 运输个体户甲将其汽车送乙处修理,因甲不支付到期修理费,乙将汽车留置。甲对乙诉说自己
的艰难辛苦后,出于怜悯,乙将车还给了甲。①留置权成立后,出于抛弃留置权的意 思,基于留置
权人乙的意愿,乙将汽车交付给甲时,乙对汽车的留置权消灭。②《民法典》第 457 条中的“对留
置财产丧失占有”之表述,包括此种基于留置权人意思放弃留置财产占有的情形。

例 2 运输个体户甲将其汽车送乙处修理,因甲不支付到期修理费,乙将汽车留置。为免耽误经营,
甲将汽车从乙处偷回。①甲偷回汽车,违背留置权人乙的意愿,致乙“对留置的汽车丧失占有时”,
乙对汽车留置权的命运如何?对此,有两种观点。②一种观点认为,甲偷回汽车时,乙的留置权尚
未消灭,若乙未于丧失占有之日起一年内回复对汽车的占有,一年期间满 , 乙的留置权消灭。③另
一种观点认为,甲偷回汽车时,乙的留置权消灭,如乙自丧失占有之日起一年内回复对汽车之占有
(如通过行使占有回复请求权),乙对汽车的留置权“复活”。④( 2015 年•卷三• 91 题)所采答
题标准,持后一种观点。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