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

回不去的家乡——教育公共品供

给与人口回流的实证研究

汇报人 / 张小可

小组成员:陈思霖、吴宙航、胡懿莹、柏柯羽

[1] 李明 , 郑礼明 . 回不去的家乡 ?—— 教育公共品供给与人口回流的实证研究 [J]. 金融研究 ,2021(04):111-130.


Content 目 录

01 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Background and Data Specification
02 变量及模型
Variables and Model

03 实证结果及分析
Empirical Results and Analysis 04 拓展性讨论
Endogenous Problem and Related Discussion
01 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Background and Data Specification
/ 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 选题现状及发展过程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解决方案及总结

研究背景

劳动力回流趋势显现
在劳动人口总量下降,流动限制逐渐放开的趋势下,存量人口再配置
对城市的意义越发突出。近两年全国众多城市纷纷出台新政,争抢各
类劳动力特别是高技 能劳动力落户。流动人口规模大、流动性强,相
较中心城市和城市 群,因亲缘、地缘关系,促成这一群体大规模回流,
理论上是一般城市可寄希望最大的劳动力来源。

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逐渐提升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逐渐提升,城市公共品
供给对人口回流 的作用值得高度关注。特别是教育,因其直接影响每
个家庭未来的人力资本积累和预期 收入,常使得家长陷入“中年焦
虑”虽然流入地的公共服务对流动人口的排他性总体上在逐渐降低,
但教育等竞争性公共品的分配仍优先给予本地居民。
/ 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 选题现状及发展过程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解决方案及总结

数据说明
数据构成: 2005 年全国 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子样本(样本量 257 万)和 295
个地级市层面特征数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区域经济数据库及各省统计年
鉴)

数据类型:截面数据

优点:相较于宏观加总数据,微观数据的使用有助于缓解反向因果的担忧,也更容
易研究个体特征的异质性及迁移的稳定性

不足:首先,受数据所限,本文所用样本为 2005 年数据,未能评估近年情况。


其次,现有数据条件无法在地级市层面获得更详细的小学类别信息,使得异质性检
验可能存在偏误
02 变量及模型
Variables and Model
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 变量和模型 / 实证结果及分析 内生性问题及相关讨论

双重差分模型 &LPM

变量解
Y 释
虚拟变量,当个体回流时取 1
intensity (撤并强度) = ( 2001 小学数 -2005 小学数) /2001 小学数 教育公共品的代理变量
cohert 虚拟变量,当家中有小学适龄入学( 6-10 岁)儿童时取 1
X 个体特征变量; F 家庭特征变量; Z 户籍地城市特征变量
θ 家长 2000 年外出地所在省份的固定效应
下标 i 表示家长序号,下标 l 表示户籍地,下标 c 表示家长是否处于处理组
选题背景及意义 / 变量和模型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内生性问题及相关讨论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
( 1 )反向因果
“ 撤点并校”政策实施的背景之一,是农村地区人口
外流导致小学生数量减少,因此政策实施前本地流出人
口的规模,也可能是政策实施的原因
对策:在回归中控制 2000 年的人口迁出率
( 2 )遗漏变量
政策执行过程中,财政状况更为紧张的地区撤并了更多
的学校,若不对各地财政状况加以控制,也可能存在遗
漏变量导致的内生性。
对策:在回归中控制 2004 年的财政自给率
( 3 )样本选择偏差
本文只关注了小学撤并情况,可能会存在样本选择偏差
03 实证结果及分析
Empirical Results and Analysis
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变量和模型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内生性问题及相关讨论

( 一 ) 基准回归结果
实证结果表明,交互项 ( cohort × intensity) 估计系数为
负,且在 1% 的统计意义上显著,逐步加入个体、家庭、
户籍地城市层面控制变 量、外出地省份固定效应后系数
依然稳定。
对于其他控制变量,受教育年限越长,回流概率更高。
一个可能的解释是, 高人力资本劳动力更容易在家乡找
到非农工作。年龄与回流概率呈倒 U 型关系,这与现
有研究结果一致。对于五年前在外的女性,其回户籍地
的概率更高,这可能是因为在家庭 内部的分工中,女性
一般更多地承担照顾家人的任务,因此其回流概率较男
性更大。
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变量和模型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内生性问题及相关讨论

( 一 ) 基准回归结果
户籍地经济变量的回归结果也与已
有文献的结论一致,地区生产总值越
高,产业结构能吸纳 的服务业人数越
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越高,都会更
吸引在外人员回流。本文回归结果还
显示,户籍地人口规模与流动人口回
流概率负相关。理论上,户籍地人口
规模越大意味着 职业竞争越激烈,会
降低回流的吸引力。省会变量的系数
显著为负,说明若户籍地为省会 城市,
其一旦选择流出到外省,不回流的概
率更高。
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变量和模型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内生性问题及相关讨论

( 二 ) 稳健性检验
基准回归中,为尽可能保证家庭的完整性,我们将户样本人数与户应调查人数不一致的家庭样本删除,现放松这条限制。
如第 ( 1) 列结果所示,交互项仍然显著为负。
以家庭为单位,将被解释变量定义为 家中是否有人回流,即家庭中五年前在外的家长只要有一人回来,就视为这个家庭有
人回 来并赋值为 1 ,否则为 0 。同时控制户主年龄、户主性别、户主受教育程度及其他家庭特征变量,户籍地城市特
征变量和外出省份固定效应进行回归,如第 ( 2) 列所示,回归结果在 1% 的统计意义上显著。
采用与基准回归相同的方法,利用调查样本中“一年前常住地”信息,选取出家中有一年前在户籍 地省外的家庭样本,并
将有 6 岁儿童家庭的 cohort 变量赋值为 1 ,判定以 6 岁为适龄入学 的起点是否合理。回归结果如第 国外发展现状 ( 3) 列所示,
交互项仍然负向显著。
在第 ( 4) 列的检验中,放宽被解释变量的定
义,若在外的人现居地省份和户籍所在地省
份一致,即认为其回流并赋值为 1 。交互项
系数依然显著为负,边际效应比基准回归更
大。
为了更一般地衡量政策对学生家长迁移的效果,
我们将核心解释变量 intensity 重新定义 , 依据原
定义 intensity 变量的 50% 分位数,将
intensity 重新定义为虚拟变量 , 大于或等于 50%
分位数定义为 1 ,小于则定义为 0 。回归结果
如第 ( 5) 列所示,交互项系数仍然显著为负
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变量和模型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内生性问题及相关讨论

异质性分
1. 析
考虑不同户籍
以往研究“撤点并校”政策效果时,关注其对农村地区影响较多,而对同样撤并了小学的城区和县镇有所忽略。
本文在基准回归的研究设计中,重点考察了政策在全国的平均效应,并没有区分家长的户籍状况。异质性检验
中,依据个体的户口性质,我们将总样本分为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两组并分别进行回归,结果见表 5 第
( 1) 、 ( 2) 列。现有数据条件无法在地级市层面获得小学类别信息,因而仍使用基准回归中的地级市总撤并强
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文结论在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个体间均存在。有理由认为,学校撤并政策对不
同户籍家长的回流概率均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
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变量和模型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内生性问题及相关讨论

异质性分

2. 考虑子女性别 “男孩偏好”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家长在不同性别子女的教育投入上存在 差异。
尤其在家庭内部教育资源分配存在竞争的情况下,将教育资源更多投入到男孩身 上的现象仍是屡见不鲜。具
体到本研究,流动人员是否因子女上学而回流,可以看作家长 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这种投入是否会因为子女
性别发生改变 ? 我们将全样本分为有男孩 家庭和无男孩家庭并分别进行回归,结果如表 5 第 ( 3) 、 ( 4) 列
所示,发现家乡教育公共品 减少阻碍流动人口回流的机制主要在有男孩的家庭中出现,家庭教育资源投入存
在性别 差异。
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变量和模型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内生性问题及相关讨论

异质性分

3. 考虑家庭规模 劳动力个体的流动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家庭规模是个体作迁移决策时不能忽视的重 要因素。
本文的研究中,当户籍地小学减少、儿童上学距离变远,导致需要专门安排家庭 成员照顾子女时,规模较大
的家庭人力资源更加充沛,作决策时具有更多选择性,在外省 的家庭成员不必直面回流抉择的“刚需”。为
进一步检验上文中的基准回归结论是否在 不同规模家庭中有所区别,我们依据家庭中成年人数量将总样本划
分为大家庭样本和小 家庭样本,当家庭中成年人数量大于等于 3 人时,我们将其定义为大家庭,反之则为小
家 庭,回归结果见表 5 中的 ( 5) 、 ( 6) 列。结果表明,受小学撤并政策影响的主要是小家庭中 的个体,大
家庭中的成员不明显。当家乡基础教育公共品供给减少时,家庭规模作为一种 重要的人力资源,有助于抵挡
政策变动带来的外部冲击。
结论与启示

本文将 2001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撤点并校”政策外生冲击带来的学


校量变化,作为教育公共品供给变化的代理变量,结合 2005 年全国 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 295 个地级市层面特征数据,实证研究了户籍地教育
公共品供给状况对流动人口回流的影响。研究发现,户籍地教育公共品减少
阻碍了流动人口回流,减少幅度越大,阻碍越严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
这种阻碍倾向不分户口类型,但对家中有男孩、家庭规模较小的流动人口更
加明显。在此基础上,我们基于代际视角考察了教育公共品供给对流动人口
未成年子女迁移行为的影响,发现教育公共品减少增加了适龄入学儿童迁出
户籍地的概率,教育公共品供给状况将影响两代人的迁移。
选题背景及意义 / 选题现状及发展过程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解决方案及总结

发展过程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 请在此输入文字 • 请在此输入文字 • 请在此输入文字
• 请在此输入文字 • 请在此输入文字 • 请在此输入文字

2015 2017

2014 2016 2018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 请在此输入文字 • 请在此输入文字
• 请在此输入文字 • 请在此输入文字
选题背景及意义 选题现状及发展过程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解决方案及总结

研究方法 / 文献研究法

文献综述
step.05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总结, 2-3 句即可

整理文献
step.04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总结, 2-3 句即可

搜集文献
step.03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总结, 2-3 句即可

研究设计
step.02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总结, 2-3 句即可

提出问题或假设
step.01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总结, 2-3 句即可
选题背景及意义 选题现状及发展过程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解决方案及总结

研究方法 / 问卷调查法

问卷前准备 问卷执行 后续研究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
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 问卷设计 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 问卷分析 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
信息进行概括总结 信息进行概括总结 信息进行概括总结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
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 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
信息进行概括总结 信息进行概括总结

step.01 step.02 step.03 step.04 step.05


04 解决方案及总结
Solutions and Conclusion
选题背景及意义 选题现状及发展过程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解决方案及总结 /

解决方案
请在此处输入标题 请在此处输入标题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内容不宜过长,对重要
信息进行概括, 2-3 句即可,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内容不宜过长, 信息进行概括, 2-3 句即可,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内容不宜过长,
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 2-3 句即可。 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 2-3 句即可。
选题背景及意义 选题现状及发展过程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解决方案及总结 /

进度安排

前期安排 中期安排 后期安排 毕业答辩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 请在此输入正文内容正文
内容不宜过长 内容不宜过长 内容不宜过长 内容不宜过长

2021.02-03 2021.03-04 2021.04-05 2021.05-06


选题背景及意义 选题现状及发展过程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解决方案及总结 /

结论
请在此处输入总结概括的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总结概括的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总结概括的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总结概括的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总结概括的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总结概括的内容

请在此处输入总结概括的内容
感谢观看

小组成员:陈思霖、吴宙航、胡懿莹、柏柯羽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