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五四精神 傳承有我》

五四運動
• 自從 1895 年甲午戰爭以來,
日本就在中國不斷擴張勢力。
通過 1895 年甲午戰爭佔有了
台灣等地。 1914 年 8 月 23
日,日本加入英法協約國陣
營對德意志帝國宣戰,旨在
奪取德國在東亞的殖民地,
包括膠州灣。
中國作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
國,本期望「公理戰勝強權」,
能收回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權益,
但參會各國決定把權益轉讓給日
本,中國民衆長時間以來積蓄的
民族情緒爆發。
1919 年 5 月 4 日,北京的學生遊行示威,抗議巴
黎和會上有關山東問題的決議,敦促政府不可簽
約,要求懲處相關官員。
• 學生高喊「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上街遊行。 5 月 4 日後一系列的全國
性遊行示威、罷課、罷市、罷工等事
件,包括工商界參與的六三運動,導
致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被罷免,
最後中國代表團 6 月 28 日拒絕在凡
爾賽條約上簽字。
五四運動是一場學生和
知識分子發動的政治運
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
的思想和政治熱情。五
四運動本身得益於此前
新文化運動對學生思想
和組織的預備,又反過
來幫助新文化運動進一
步推廣。
其實,在 1915 年,一個更具長遠意義的「新文化運
動」已展開,由一群受過外國教育的知識菁英包括
陳獨秀、胡適、錢玄同、蔡元培、魯迅等發起(他
們曾遊學日本、德、法、美等國),是一個「反傳
統、反儒家、反文言」的文化 / 文學革命運動。

魯迅、陳獨秀、胡適和蔡元培
同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 / 主編《新青年》雜誌,
發表文章提倡科學(賽先生 science )與民主(德
先生 democracy ),批判傳統中國文化。
新文學運動,又稱文學革命、白話文運動,是中國的一
場文學與語文的改革運動,旨在將中文書面語由文言文
改為白話文, 1920 年 1 月 24 日,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
修正《國民學校令》第 13 、第 15 條,將「國文」(文
言文)改為「國語」(白話文),規定國民學校第一、
二 、三、四年級學生學習「語體文」(白話文)。
五四運動是一場學生和知識分子發動的政治運動,基
本達成既定目標,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思想和政治熱
情。 1939 年,在紀念五四運動 20 周年時,陝甘寧邊
區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決定 5 月 4 日為中國青年節
(又稱「五四青年節」)。 1949 年,中央人民政府
政務院正式宣布 5 月 4 日為中國青年節。
不論是新中國成立前的近代青年,還是如今獨挑大
樑的當代青年,不同時代的青年有屬於他們自己的
印記,但不變的是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核
心的五四精神,一步步實現著革命先驅者孜孜以求
的強國夢、復興夢。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今天,作為青年學
生的你,五四精神又為你帶來怎樣的啟發 ? 對未來
你又有什麼期望 ? 請以不少於二百字分享你的感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