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题 西 林 壁

苏轼
一、解诗题 知作者

•题 :书写,题写。
• 西林 :西林寺,在江西庐
山。西
林寺在庐
山西麓。
•壁 :墙壁。
• 题西林壁 :书写在西林寺的墙
• 壁上。
苏轼简介
苏轼( 1037 - 1101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
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
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
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
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
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
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
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
奥的道理。
二、抓字眼 明诗意:
• 横看 : 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
向,横看就是从东
面西面看。
• 侧 :侧面。
• 各不同 :各不相同。
• 不识 :不能认识,辨别。
• 真面目 :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 缘 :因为;由于。
• 此山 :这座山,指庐山。
横看
侧看
远看
近看
抬头仰望
低头俯视
题解
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
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称。这
里不仅冈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
缭绕,烟雨弥漫。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
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中庐山的风雨云雾就使人感到惊异骇怪。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 1084 年)的四月,
与友人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
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
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
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
陌生人;要想和他熟悉起来,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
是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大诗人苏轼以他独
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
林壁》。
整体感知
三、多诵读 悟诗情
题西林壁
宋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héng kàn chéng lǐng cè chéng fēng
远近高低各不同。
yuǎn jìn gāo dī gè bú tóng
不识庐山真面目,
bú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只缘身在此山中。
zhǐ yuán shēn zài cǐ shān zhōng
译文:
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
岭,从侧面看成了山峰,远看、
近看、俯瞰、仰望景象各不相同。
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
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
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我身在
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
识庐山的全貌了。
你从诗中悟出了什么?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
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
借景说理,指出: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
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
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