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9

《前赤壁赋》苏轼

彭庄勉
作者生平
•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
川)人。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
现方面独具风格。
•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
娇 .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 丙辰中秋》传
诵甚广。
• 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
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
•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
、黄庭坚、米芾 fV/fHi 并称“宋四家”。
• 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
年份 事件
1036 年 苏轼降生。

1054 年 娶王弗

1057 年 21 岁高中进士,母丧,服孝

1059 年 举家前往京都

1061 年 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1061 年 任凤翔府判官

1064 年 任职史馆

1069 年 返京;任职史馆
年份 事件
1071 年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 年 38 岁任密州太守

1076 年 40 岁任徐州太守

1079 年 43 岁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 年 谪居黄州,担任黄州团练副使

1084 年 往常州

1085 年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1086 年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 年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年份 事件
1091 年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 年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 年 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 年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 年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1101 年 北返;往常州;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逝世,享年 66 岁

1102 年 即崇宁元年六月葬于汝州郏城钓台乡上瑞里。
写作背景
•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
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
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
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
• 苏轼在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
对新法的不同意见。
• 奸佞小人诬蔑,差一点被杀。幸亏亲友的
营救,当时的宋神宗也不想杀他,那年年
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
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 (1082) 七月,
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
• 苏轼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
在难免。
• 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
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
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
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乌台诗案前后风格变化
乌台诗案前 乌台诗案后

• 题材:反映“具体的政治忧 • 题材:注重“宽广的人生忧
患” 患”
• 文化:尚儒(社会责任) • 文化:尚道尚佛(平常心

• 风格:大气磅礴、豪放奔 是道)

腾 • 风格:质朴清淡

• 赋是介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 讲究文采 , 韵节 , 句式多以四言为主。在铺
陈中又间以夸张为修辞手法。
内容大意
第一段:夜游之乐
• 从开头到“羽化而登仙”,写因泛舟江上而
生乐。这部分作者用勾勒和概括的笔法,
写江上清风明月之景,由此而引出遗世独
立之情,并为下面的抒情议论作铺垫。描
写苏轼与客人一同游赤壁。
第二段:乐极悲来

• 从“于是饮酒乐甚”到“托遗响于悲风”,写
因箫声呜咽而兴悲。开头一句中的“乐”字
,点明上段的感情基调,转入第二段。接
着“扣舷而歌”的歌词,已蕴含着哀怨之情
,客吹洞箫,又把哀怨之情推进了一步。
• 所以这首楚辞体歌词在文章中实是起到了
感情由乐到悲的过渡作用。“苏子愀 然,正
襟危坐”,以人物神态举止的改变表示人物
心情的变化,于是展开了下半篇的主客问
答。客的议论,即景生情,怀古伤今,由
赤壁、曹操生发出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
喟叹,这正是悲的根源。末句“托遗响于悲
风”中一个“悲”字,便点明了第二段的感情
基调。
第三段:因悲生悟
• 从“苏子曰”到结束,写因得到解脱而复喜。
苏子借眼前之水、月、风作譬,分两步反驳
客的悲观论调。先以“客亦知夫水与月 乎”领
起,反驳客“羡长江之无穷”的议论;再以
“且夫”一转,反驳客“抱明月而长终”的感慨。
“客喜而笑”,表明主客认识取得一致,一个
“喜”字,点明了 感情的再一次转变。“洗盏
更酌”、“相与枕藉”,则把这种喜悦心情化
成了具体形象的生活画面。
主题思想
• 《前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
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
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
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
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 借游览赤壁,探讨宇宙人生的哲理,内心深处有
其复杂的思想斗争,终究归于热爱生活关怀世事
,人生态度仍是积极,欲有所为。
• 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在身处逆境时,能够不
甘沉沦,忘怀个人得失,总想有所作为,觉得有
价值的贡献不会成为过去,实属难能可贵。
“ 变 ”与 “不变 ”的道理

• 以水和月来阐明他的理论。

• 眼前不断流逝的江水,滔滔不绝,奔流不息,但
永远还是一江的水,它实际上是并没有消失的。
• 天上的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回环往复,既
没有增长,也没有减少。
• 变:即使一般人认为万古不变的天地,在短暂的
一瞬间也是在变化着的。
• 不变:那么天地万物和自己也都是没有穷尽, 不
会消失的。
• 万物的表象须臾万变,而本质不变。
阐述 “物各有主 ”的观点。
• 应该到大自然中去,尽情地享受那清风明月之美,因为
这是上天的创造和赐予。

• 每个人都能由耳目所接自由自在地享受的。

• “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
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
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
所共适。”
感慨世事的纷扰与虚无

• 客人说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一代英豪也湮没在这明月清风里了,
何况你我二人?。
• 千百年之后,又有谁会想得到,这样一个夜晚,
这样一只小船,你我两个在这里做“渔樵问答”?
天地靡远,人生其间仿佛沧桑一粟;岁月靡久,
百年也不过蜉蝣一度,同样面对的却是同古人一
样的虚无和无奈啊!
高明和孤傲的心境

• 在这么优美的环境之下荡舟, “浩浩乎如冯虚御
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
登仙。”
• 苏轼飘飘然乘风而起,顿时把曹操、周郎,统统
地不放在眼里了。
• 数百年前的那场厮杀,于苏轼眼中、于这江明月
、于这崖清风,实在并没有改变什么,过去了吧
,就在这样的秋夜。
作者内心的复杂
• 苏轼与客人的对话 = 内心与自己的对话。

• 表达出苏轼思想感情上波折、挣扎、解脱的过程。

• 消极隐退 vs. 积极进取。

• 疾世忿懑 vs. 逍遥山水。

• 与世无争 vs. 满腔愤怒(对世道不平)。

• 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达观的人生境界

• 苏轼当时政治上失意、仕途上受挫、生活上落魄
,使他陷入苦闷。
• 月夜美景和大江泛舟给他带来了舒畅心情。

• 从水的流逝、月的盈虚中领悟到物的变与不变。
艺术特色
层次分明,环环相扣
• 本赋分三层意思展开。
• 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
生悟。
• 虽然层次分明,却环环相扣。
• 以景贯穿全文,带出主题思想。
• 让读者跟着作者的心情起伏。
句式错落有致

• 全文既有不少散句,又运用了大量排比句和对偶
句,有整有散,起落有致。
• 每段首句或开头几句又多为散句。

• 在散句之中,穿插了一些是对实不对的偶句(“月
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有些句子,似散而实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
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 似整而实散。(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
白)
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 作者首先描写与朋友泛舟,并描述月夜下
的赤壁美景。
• 稍后客人感叹人生苦短,苏轼借此带出人
生的道理。
文章结构过渡自然

• 首段是点题,描写赤壁泛舟的情景。

• 这一段的描写,主客的情绪是愉快的,轻松的。

• 第二段是由轻松到沉重,由愉快到抑郁的过渡,
快乐的扣舷而歌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
间情绪就转向了莫名的惆怅。
• 过渡自然园转,不露一丝圭角。

• 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感情的抑扬起伏所吸
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并且欣然
同意这段对话乃是情理之所必有,正如对话结
束,愁结解开以后的喜笑也是情理之所必然一
样。
• 天造地设,无暇可击的。
总结
• 《前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
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
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
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
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 文中由“乐”到“悲”到“喜”,是一个否定之
否定的过程。第二段的“悲”是对第一段的
“乐”的否定,第三段的“喜”是对第二段 的
“悲”的否定。
• 始游赤壁时主客二人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
,固然得到了遗世独立之乐,但这只是存
在于一瞬间的快乐,并没有从精神上摆脱
现实处境的束缚,所以 立刻由乐转悲。主
客辩论后,终于体悟了人生的意义,从肉
体到精神都回归到自然的怀抱之中,这是
确认了生命价值之后思想上的升华,当然
是一种比遗世独立之乐 更高层次的喜悦。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