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谈禅宗与日本建筑

孙晓白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11 级硕士)

摘要:
日本的禅宗源自于中国,禅宗在日本的宗教思想、文化艺术、以及整个历史上都留下
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作为日本文化的一大特色,这种以“禅宗”哲学为基础的审美观念,不
仅根植于日本民族的文化之中,也融入到了历代的建筑设计之中。正如铃木大拙所说:“禅
造就了日本的性格,禅也表现了日本的性格”。将禅宗思想渗入到建筑创作中,这在日本从
古到今都有所实践。这些实践一方面赋予建筑以深邃的审美意境,另一方面也使其固有的民
族精神得以弘扬。本文将禅宗作为探讨的重点,从日本传统建筑、日本近现代建筑两个角度,
浅谈禅学思想在日本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关键字:禅宗思想 日本建筑 美学意境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禅宗,因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是印度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相冲突和融合,以及理论
形式上自我调整的产物。禅宗自产生之日起,就给中国各个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与
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同样也对其他民族的宗教、艺术、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作用,其中
对日本的影响尤为突出。建筑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载体,必然受到文化的熏陶。日本建筑与
禅意的碰撞融合,既丰富了建筑的意蕴内涵,也使抽象的禅宗变得更加真实具体。

第一章 禅宗与日本建筑
1.1 禅宗
禅宗,源于佛教文化东渐,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重要的佛学宗派。“禅”一
词起源于梵文,有 “冥想”、“静虑”之意,包含着使人精神专注,消除杂念,自我反思,
最终体会真理的内涵。禅作为参悟世界的一种精神修持的方法,其本质是 “心”和“顿悟”。
禅宗几乎不崇拜任何偶像,在禅学看来,“自心”创造万物,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亦在人
的心中,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由心所生。南怀瑾说:“禅让我们发现了生命的意义,同时又
看见了自己。当一个人能够透过事物的表像而彻了其本然时,那就是禅的境界” 。禅是参透,
是放下,禅能引领我们发现从容淡泊的境界,为生命找寻真正的解脱。

1.2 禅宗与日本建筑
在日本历史上,禅宗的传播渠道恰是隋唐以后,借助于佛教徒的传教求法,依附于佛
教的东渡而传到这个岛国的。经过镰仓、室町和德川幕府时期后,禅宗在日本慢慢积淀下来,
渗透到了日本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禅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远甚于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对
日本人民的修养、道德、精神生活乃至人格的塑造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形式,必然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引导。禅宗融入日本建筑之中,使
得日本的建筑设计成为精神性空间的代表。无论是日本的住宅、宫殿建筑亦或是传统、现代
建筑;无论是建筑材质上还是氛围上,都或多或少体现出一种禅宗的精神意蕴,一种崇尚自
然的生活态度、冷静超脱的精神气质和枯淡空寂的审美取向。

第二章 日本传统建筑中的禅宗体现
2.1 禅宗与茶室
所谓“茶禅一味”,乃是僧侣饮茶之习与文人以茶参禅的产物,是禅门释家和文人骚客
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唐宋时期,维系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与寺院、僧侣、禅宗密切
关系的一是茶,物质纽带;二是诗,精神纽带。茶成为生活禅的一个部分,具有静、定、清、
雅、淡的性格,与人性中狂、乱、躁的一面形成对比,饮茶能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宁静满足。
“以禅品茶,以茶论禅,参禅如品茶,品茶可参禅”。
茶室,故名思议是为举办饮茶活动而筑造的建筑。日本人把茶道融入园林之中,形成
了茶庭,茶室即是茶庭中的主体建筑。茶室是日本最具传统风格特征的住宅类型,可以说是
日本建筑精神性空间的代表之一。除了精神方面,日本茶室建筑大多只用木材、竹子、麦梗,
砂土等轻巧、自然不加修饰的材料,内部装饰也十分简约,除了榻榻米、墙壁、地窗,茶室
里一般就放着壁龛,与必备的茶具,再无其他;茶室的内外构造都力 “非对称性”,避免重
复,这也体现出禅宗里“无常”的概念。在无限变化的时空中,所有人世间的交会都是绝无
仅有的特殊存在,因此茶道中也讲究“一期一会”;茶室常用茅草屋顶,纤细脆弱的支柱,
没有分量的竹子来支撑,室内色彩清淡,体现一种枯寂之美。看似粗陋简单的环境却营造出
深远的禅宗精神和茶道气质,使人在饮茶之间忘却俗世中的烦恼与浮躁。

2.2 禅宗与宫殿建筑
日本的宫殿建筑与世界各国宫殿建筑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追求繁琐雍容而崇尚简洁
静雅。另外日本匠人善用自然材质,这个特色在宫殿建筑中也有表现,就连正式的皇宫气氛
亦是闲适的。基本上,所有的宫殿建筑都是不着色彩,而是露出木头本色的“素木造”。没
有华贵的材料,没有繁复的装饰,一切都仿佛出于自然那般朴实。禅宗中提倡淡泊、从容、
超脱,认为“财、名”是幸福的障碍,不是公认好的东西对所有人都好,适合自己的东西就
是最好的,不要因为追求虚妄的东西而忽略自己真正的需求。于是在需要体现尊贵权威的宫
殿建筑里亦摒弃了奢华繁复,使得统治者也能够抛弃内心的繁杂与私欲,去体味内在的高雅
和修养才是得道的最高表现。

第三章 日本近现代建筑中的禅宗体现
3.1 禅宗与宗教建筑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最著名的建筑作品之一,空间以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创造出绝
对黑暗空间,阳光从墙体上留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开口渗透进来,从而形成著名的“光的
十字架”。教堂室内的冷灰色光调为人们营造出一种枯淡和宁寂的心境,将外部世界的喧嚣
隔绝,人的内在精神和心灵得以净化,让人不禁感受到与神灵接近的神秘之感;建筑材料采
用天然木结构和混凝土墙壁,并保留了粗糙自然的质感,地面、墙壁及家具也处理得十分简
朴。在这单纯而又富于实质性的建筑中,安藤以震撼心灵的自然美感,具有那种酷似老僧禅
定般的纯粹素净,体现了对于“禅是作为参悟世界的一种精神修持的方法”的重视,极简的
设计也蕴含着禅宗所崇尚的“简单纯粹”,运用现代手法赋予建筑内在深厚的禅宗美学意境,
塑造出一种扑朔迷离的禅宗气氛,是禅宗思想传承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典范。

3.2 禅宗与住宅建筑
日本住宅建筑和室内陈设“简约”的特点也是禅宗审美观的直接体现,与现代主义所

1
推崇的设计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现代主义追求形式追随功能,认为可以摒弃不必要的繁
杂装饰,使物体的表现形式随功能而改变。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曾经提出“少即
是多”设计理念,成为现代设计领域极为重要的观点和导向。而这种“少”并不意味着单调
无内涵,真正的简约是复杂的升华,是少而精的艺术,是丰富的另一种表现。
日式住宅的简约首先体现在建筑构造上,结构通常不复杂,几乎仅由地板、柱子和屋
顶三部分组成,有的住宅外侧屋檐下有条走廊,供避雨、静坐或小憩;其次住宅内部的陈设
也极其简化,几乎空无一物,只是在一边设有壁橱,用来放置衣服和被褥等;日本人讲究淡
泊宁静,清新脱俗,所以日本当代家具设计也大多强调功能性,装饰点缀较少,造型简洁,
多为直线条,奢华的风格非常少见。禅学思想强调用最简单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这样世界也
会变的简单。复杂往往来自于人心和人为,再复杂的事物看破了也就是简单明了了。日式住
宅的设计正切合了这一论调,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东方文化内涵。

结语
禅宗与建筑,一种独特互生的关系。日本建筑师们,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道路上,
不停地探索,使得禅宗思想的文化内涵在建筑设计中不断升华。人类文明快速发展的今天,
世界各国文化趋于大同,如何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借鉴他国之长推陈出
新,如何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提升中国建筑设计水平,是当前我国建筑设计界面临的挑战,
中国当代建筑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空间透明性:日本建筑的当代特征与传统文化渊源》[D].北京:中央美术学
[1].范尔蒴:
院,2011。

[2].铃木大拙:《禅与日本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彭修银:《空寂: 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1)。

[4].刘 毅:《禅宗与日本文化》[J].《日本学刊》
,1999(2)。

[5].张节末:《禅宗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