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萨克斯演奏《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浅析


【内容摘要】尼克罗 帕格尼尼将小提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他的杰作不仅影
响了后来的弦乐作品,也影响着当今的管乐作品。近现代的许多杰出演奏家,常常用演奏帕
格尼尼的作品来佐证其演奏技术的高端意境。文章通过对萨克斯版《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
想曲》艺术特征进行分析,从吹奏技法角度进行演奏诠释,希望能为学习这首乐曲的萨克斯
爱好者带来一些演奏启迪。

尼科罗·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 ,1782年10月27日—1840年5月27日),意大利小提琴/


吉他演奏家、作曲家、早期浪漫乐派音乐家,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属于欧洲
晚期古典乐派,他将小提琴 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为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做出
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大约创作于1801年,这部作品几乎把小
提琴的全部技巧和作曲的变奏手法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或明或暗的意境、栩栩如生的形
象和极其淳朴的民间音调,使这部作品将浪漫主义炫技演奏艺术推向顶峰。

其中《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更为众人所敬仰,很多作曲家都对这首随想曲钟爱有加,
如李斯特、勃拉姆斯、拉赫马尼诺夫、卢托斯拉夫斯基等都采用这个主题,创作了“器乐变
奏曲”,为不同的器乐作品增添了新鲜的血液。
萨克斯版《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的艺术特征 (*本文采用Jamal
Rossi改编的版本)
·
(一)严谨的结构
·
《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没有像其他浪漫主义音乐有具体的文字标题,但通过特色
鲜明的a小调民歌旋律素材,展现出一幅活泼雀跃、极富情趣的生动画面。随后,作曲家在
短小的民歌主题基础上,运用多种作曲技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小提琴的独特性能。主题
动机在不同调性、音区、节拍、力度上做各种交替变换,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旋律组合,使
乐曲在表象上具有既自由多变又严谨统一的“随想曲”结构特征。
·
(二)清新的风格
·
《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随想曲》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早期的作品,其旋律流畅、结构工整、
色彩丰富,极富浪漫主义的风格特征。
·
1.创作手法的“多样性”。新颖的频繁转调、丰富的系列半音、多变的和声连接、复杂的节
拍节奏,为浪漫主义长笛音乐注入了新活力。
3.段落差异的“对比性”。段落的变化对比,扩大了变奏曲的形式领域,每个变奏简练利
落、风格独特而独具光辉。作曲家以一种饱满激越的艺术创作热情冲破固有形式和陈规羁
绊,用差异的对比段落做变化组合,自由地抒发作曲家真实胸臆,以音丛、音群、音块造
成的音响来替代旋律进行,从而达到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4.技术炫耀的思想性。一般来说,随想曲在音乐上多偏重于技术炫耀,运用各种高难度的
演奏技术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内涵和对音乐的独特感悟。因此,演奏者要有对随想性的音乐
表现结构形态的自如掌握能力。在尽情的发挥技能的同时,充分展示演奏者对作品进行完
美二度创作的水平,达到炫技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5.“想像性”内在体会。体会帕格尼尼那种生气勃勃、激情奔放以及他那独特的创作特征,
才能做到真正把握这首乐曲的风格,演奏中完善的追求结合不断的思考想象,使作品更加
充实丰厚。
·
(三)多姿的变奏
·
值得一提的是,乐曲速度标记为“Quasi Presto”通常情况下,演奏者会运用统一速度贯穿
整曲。这样做的后果会让听众以为演奏者最多只是追求一个形式主义的速度,而并未真正
了解作曲家的意图。①演奏者应把这个速度理解为相对的核心,可以根据速度、节奏的规
律在一些变奏段落上面或多或少的偏离基本速度,为了追求每一个段落独立的特性,获得
相对于主题更加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而做出的速度间的对比。这种巧妙的变化使得这首乐曲
更加生动并且富有新的内涵。
民间音调的旋律主题,兼具温柔抒情与热情的戏剧色彩,a小调。

吹奏时在重音上的表现要求突出而不过分,每一个强拍上的重音与
后面旋律在演奏技法上保持“声断而意不断”。整体表现力度不用

过猛,力量的核心以中音域控制在p mp,高音域以mf为主,高音
力度控制总体内敛柔和,中音力度丰满坚实,音域之间过渡自然平
衡。中间不要换气,表现旋律线条的连贯。
变奏1:
本段音乐风格与主题突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变化,舞蹈节奏表现的更
为平均简练。重音的标记要求增强乐曲律动与动力,三连音节奏贯穿
整段,练习中先隐藏装饰音,重音模仿提琴的(上弓),,自然吹奏
乐句内6个音符。每一小节中都是三个音域的琶音进行,这里要保持
音域间的音色平衡,身体需要保持支持能力,口腔的张力与气息数量
下行吹奏时加以渐强处理。之后再加入装饰音融入在整体旋律中。跳
音吹奏弹性均衡,整体速度相对稳定,节奏可有一些往前赶的音效。
变奏二,民歌主题藏在重拍与带有装饰的重音,整段在中高与高音域,乐
句线条划分同主题色彩犹如车轮滚动。力度p-mp气流紧密如吹出“热气”
的感觉,口腔控制要有更多的打开,表现丰富而温暖的音色. 指法必须连贯,
加入装饰音对音乐旋律牵引修饰。这种“短倚音”类型的装饰音在19世纪
的作品中出现的尤为明显。在演奏中,这种类型的装饰音所占时值非常短
小,且不能多于主音符的时值,往往在拍子前进行演奏。
变奏3, 这段速度与之前变奏要略微减慢,以求得旋律最大的表
现力与歌唱性。这里的装饰音用萨克斯喉音的技巧演奏,模仿提琴
双音和声色彩。吹奏气息要托衬好八度的自然过渡,口腔内壁开到
最大,调整好气流压力的变化,整体保持好旋律线条的稳定。“在
口腔内部气流通过的压力与造成和声的嘴唇紧张度之间,找好平衡
点”,突出每个音域的色彩,力度做到乐谱上的要求,将音乐情绪
带动起来。
变奏4:
本段变奏速度回归主题,音域高亢华丽达到了整首乐曲的高潮。运
指要注意音符交替均匀流畅,最重要表现音乐的层次感与音色的流
畅明朗。正如高波特(Philippe Gaubert) 提出,“气息的支撑决定
着运舌的自由度、柔软度及各种技巧变化。”避免有不适当的气流
加速。吹奏时气流压力保持稳定性,嘴唇的压力自然放松,确保气
流的长度、控制好声音线条.
变奏5:
整段乐句主题具有动力型律动,八度下行音程勾勒出了复调感音效。首先,
演奏时应该用横膈膜支撑住气息,以保持吹奏低音的稳定性,既要很好的凸
显低音的厚重,又要内收高音域保持音色的柔美性。
还应该注意的是,在演奏带有重音记号的八分音符时,应突出强调重音,适
当的拖延一点八分音符的时值,更好的突出旋律的效果,使得低音色彩与高
音八度形成对比。
变奏6:
变奏四个小节为一个乐句,
吹奏的吐音弹跳准确清晰,
可用双吐技法演奏(T-K;
K-T交替),颤音(tr)平
均清晰的融入旋律之中。
波音好似灵活的三连音的
融入乐句内,整体旋律线
条虽是断奏演奏,但也要
突出表现中音域音色的饱
满性,上行渐进的变化做
到自然有序,力度层次要
处理的恰当。高音一点要
变奏7:
在切分与八分音符的旋
律中加入了十六分音符
的三连音,演奏情绪激
动并且流畅。吹奏时要
突出有重音的切分音,
手指按键力度与时长平
均,流畅的表现三连音。
,小连线基础上做出大
线条的旋律线条,整体
力度在P与mp之间。演
奏高音D和E时,E用左
手D和中指关节相加的
键,会事半功倍。切记
注意高音F不可太用力
而导致音不准。
变奏8:
快速的分解
和弦,用变
更指法震音
技巧演奏红
色圆圈中音
符。适当的
加重音,注
变奏9
断奏技法贯穿整段,音程的大胆跳跃、和弦的丰富变化
增强了旋律的色彩,双吐的快速演奏技法在萨克斯上更
具有表现力。在演奏过程当中应当保持气息的稳定以及
手指控键的平均。吐音时保证每个音符的平均弹性。由
于音程跨度比较大,首先应该放慢速度,保证音符高低
声部间音响效果的平衡。
变奏10:
这一段将音乐的情绪带入到伤感,演奏时可以带入人或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音色可以处理的柔美抒情。在演奏这段乐句时除了要有大量的气息作为支撑
以外,气流速度不能像演奏快板乐段一样太急,否则就会缺乏一定的柔美性,
具体在练习中,当把气息吸进身体内部后,腰腹始终还是应该保持向外扩张
的状态,以腰腹力量作为支撑,这样才不会使人感觉声音很虚,在呼出气的
时候,喉头口腔等器官应该放松,口腔打开,挂头腔。要找到像哈气一样的
感觉,让气息缓慢的出来,依靠身体这些器官的配合使声音听上去柔美而不
虚。
有的连吐音符,速度放慢
一些也没关系,节奏相对
自由,第11个变奏是最具
技术能力的一个变奏,演
奏者须通过吐音的方式来
模仿小提琴中“拉奏”与
“拨奏”的效果,整体的
速度接近于Moderato,表
现要坚定,上行时作为旋
律的音符稍加突出,注意
超吹时的嘴部放松与音准,
整体技能要准确流畅,整
个段落要一气呵成。
结语:技术并不是这首乐曲的全部,只有当技术与音乐完美
结合之后才能慢慢领悟出作品的真谛。《帕格尼尼第二十四
首随想曲》并不仅仅是一首炫技作品,它所代表的是一个时
代的产物。对于每一个学习这首乐曲的萨克斯演奏者来说除
了要保证扎实的基本功底外,更多的是要对乐曲真正的内涵
以及作曲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风格特征的把握。

参考文献:
[1]Peter-Lukas Graf.音乐风格演绎指南.张奕明,译.陈琦玲,
校.

You might also like